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例6篇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1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电影;震撼;艺术

电影《唐山大地震》自2010年7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连创多项中国电影票房的新纪录,电影总票房已达到预期的效果,美国《新闻周刊》一再撰文介绍电影的轰动效应,称冯小刚导演为“中国的斯皮尔伯格”。本文从影片的题材、情节、细节、场景、表演等几个方面,对电影《唐山大地震》进行简要评析,认为《唐山大地震》无愧是一部震撼人心的艺术大片。

一、“灾难”的题材:支撑情感诉求的起点

《唐山大地震》以“灾难”为特殊题材。人类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无数次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灾难也一次次考验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社会伦理道德。不少人记忆犹新的“唐山大地震”不仅是一次单纯的自然灾难,更是对全社会,特别是对中国的道德伦理、公俗良序的一次检测。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电影以“灾难”为题材,唤起人们对一段历史的回忆,展示了人们对死难者、幸存者以及生还者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不如说通过大灾后灾区重建,特别是灾难心理的重建,体现人类在灾难面前所爆发出的顽强意志、不言放弃和自我拯救以及互助互帮的大爱精神。

《唐山大地震》中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等特技效果,让观影者从视觉震撼中感受大灾难给生命带来的痛楚。同时,又跳出物化的灾难,把在不可抗拒的灾难面前,人生命的脆弱、人在灾难面前的无助和人性本真,都用直白加艺术的方式加以解读,以此由表及里,从生理到心理,从表面现象到心灵思考,从自然现象反射社会精神,足以使观者艺术地体悟到一种审美和心灵上的“地震”。

二、震撼的情节:触动观众深层的神经

“先救谁?”“儿子还是女儿?”电影在大地震发生后就把一个很大的难题留给了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那个母亲十分无奈地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而这个决定改变了她那个家庭每个人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才慢慢抹平的情感泥坑。影片情节可谓感人至深,正因为大爱的人类、善良的人性和良知的呼唤,才更加显示艰难的人生中充满了温暖和希望,也让观众在心灵震撼的同时,领略到来自艺术的感人肺腑的“震撼”。

笔者认为《唐山大地震》是一部成功的主流影片。《唐山大地震》的背景是灾难,内核是亲情。《唐山大地震》没有像一些人期待的那样成为《2012》《阿凡达》式的特效大片。作为故事的背景,只用了4分钟去展现“23秒”大地震的场面,但也够触目惊心了,可以说这是一种更令人心灵震颤的表达。

三、微妙的细节:感悟历史的真实瞬间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横跨30年历史的灾难片,如何还原20世纪70年代的生活情景是冯小刚导演面临的一大难题。剧组为了真实再现当时的风貌,一比一搭建了城市一角的实景。张静初首次看到场景时非常震撼,“我第一天到达他们搭的76年唐山那条街,一进去我就傻了。因为真的里面什么都有,有电影院、邮局。”方大强的饰演者张国强认为场景的真实是塑造人物形象、营造特别历史、表达灾难主题的基础,像红旗大院、前进食杂店、 供销社、小卖部、路灯、电影院、医院、群众演员的服装、自行车,等等,把一个特别的历史时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不容置疑细节上影片确实下了工夫,还有尽可能用当时的一些道具,小到一个铅笔盒、饭盒,大到缝纫机和那个时代的衣柜、箱子等不少小细节,比如说方大强给孩子买冰棍的六分钱、北冰洋汽水、放冰棍的保温桶等,细节上基本上是无懈可击。在庞大的道具量基础上,冯小刚导演更是精益求精,对所有细节都注意周全。张国强透露:“包括那六分钱的道具,冯导都要自己看看是不是70年代的,就精细到那种程度。”

另外在细节的处理上,杨庆祥认为电影中表现的现实主义洞察力也值得称赞。杨庆祥说:“电影里有这样一个细节,方登在噩梦中惊醒,养父和养母赶紧冲进孩子的房间,养父过去帮女儿按摩,接下来的镜头是养母很生气养父的表现,说:‘孩子都多大了,你怎么能穿成这样进孩子的房间? ’这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却很好地表现出导演的现实主义洞察力。还有就是冯小刚对方登这个角色的把握,方登的心中可以说是伤痕累累,但是她一直很沉默,话不多,用沉默来表现力量,没有什么比无言能表现更大的力量。 ”

四、特效的场景:勾勒跨越时代的回忆

在计划拍《唐山大地震》时,冯小刚就强调特效的重要性,因为如果不能表现好这场地震的话,以后故事的基础就没了,后面的情感纠结等就很难存在。为此,冯小刚专门请来韩国团队负责现场特技,助阵解决“营造真实地震氛围”的大问题。比如地震在晃的时候,什么东西不倒呢?就是圆的东西,就是工业用的烟囱不会倒,只会折断而不会散掉。树、电线杆不会倒,只能移动,这是团队经过很多的资料分析出来的。所以《大地震》是朝着真实的方向去做的,做的东西就是让它第一符合物理反应,第二质感特别真。正如冯小刚解读《唐山大地震》特效时,称其比《2012》更显真实。

对于“唐山大地震”之前的动物反常现象,冯小刚选择了“蜻蜓”,当时有文字记载,“蜻蜓如蝗虫般飞来,飞行队伍宽100多米、自东向西飞,持续约15分钟之久。蜻蜓飞过时,一片嗡嗡的声响……”而冯小刚称他收到的信息是200米宽,10公里长。影片中,这个场景是通过特技完成的,冯小刚自信地说:“如果我不说,观众不会相信那是电脑做的。”

关于李晨的“断臂”,这个现场特技是拍不出来的,团队在他的胳膊上做上跟踪点,在电脑里把胳膊擦去,再在上面弄上一个三维做的小“肉揪”合成起来,就是现在的效果了。还有就是70年代唐山的全景,现在上哪找去?早就旧貌换新颜了,这是在他们搭的实景基础上,用三维加绘画拼成的。在震后的大全景废墟的镜头里,他们也加了许多救援的三维人和车。

作为故事的背景,只用了4分钟去展现“23秒”大地地震的场面,但也够触目惊心了;而用大量笔墨去显示地震带来的社会地震,利用艺术化手法,一次一次放大,用很大的时间和空间去展示一个地震后支离破碎的家庭,描述他们经历地震32年来顽强生存、抚平震痕的心路历程,这却是一种更令人心灵震颤的表达。总的说来,影片的特技效果确实是一个亮点,勾勒出人们一次次跨越时代的难忘回忆。

五、真情的表演:展示艺术的无限张力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观赏性很强的电影。徐帆的表演有突破,陈道明、吕中的表演到位,张静初的表演也可圈可点,李晨更是表现不俗,这些都是电影值得关注的。

作为全剧灵魂人物,徐帆把母亲“李元妮”演活了,为此,她获得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无论是面临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时的绝望,还是不肯搬新家只怕丈夫、女儿记不得回家路时的固执,徐帆用不着痕迹的演技,塑造了一个在极度自责和痛苦中,煎熬了30年却从未放弃希望的母亲。这般炉火纯青的表演既得益于徐帆多年积淀,也与她的个性有关――和李元妮相似,骨子里透着执著。

剧中陈道明也让人眼前一亮,他饰演的养父王军官深爱女儿,内心和妻子一样,唯惧她终有一天会离开,但父爱的大度又让他支持女儿按自己意愿到外地读书。小登的不辞而别,把意气风发的他折磨成一个失魂落魄的老人。陈道明把父亲心中的爱和痛,演绎得十分到位,让人倍感温暖之余却唏嘘不已。

本片开始的大地震部分,有人拿它跟灾难片来比,灾难片一般是指向未来的,力求动作夸张,而《大地震》这样的电影诉求是指向过往,应该力求真实。以数字特技来实现巴赞的“现实渐进线”和纪实主义的理想,这是最近几年的一个新的电影课题。尽管商业大片在2010年的中国电影中占有重要比重,但是以现实主义艺术思想表现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主旋律影片仍然是中国电影的主角。在我看来,把中国电影与中国社会现实作比照,现实主义电影,尤其是主旋律题材的电影,正处于一种“景观”式的现实主义状况之中。这不但是电影艺术家们的创作心态,更是国家电影的发展模式,电影美术为此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正如当下中国主流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同样进入到一个“景观”式的现实主义美术样式之中。

六、纪实的美术:产生全新的视觉冲击力

2011年10月,第20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霍廷霄凭《唐山大地震》获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诚然,《唐山大地震》中霍廷霄放弃了他以往绚烂华丽的美术风格,而以纪实化、生活化的方式精雕细琢当年唐山地震后发生在两个家庭之间、横跨三十余年的动人故事。毋庸置疑,三十多年来,唐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震前的老唐山消失了,而电影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借助实景的重新搭建,营造容易唤起人们历史回忆的场景空间,霍廷霄的“含而不露”美术观念和真切纪实的视觉效果,让他第四次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

难怪霍挺霄说《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表现横跨30年历史地震灾难的现实主义电影作品,我们也不难看出《唐山大地震》是中国电影美术近年来的一部现实主义优秀作品,电影中一幕幕奇异的真实景观以及电影的梦幻空间很大一部分是由美术师们创造出来的。由此,我们进一步分析社会变迁和当代思潮对中国电影美术产生的影响,电影人一方面以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视野审视历史积淀下的社会因素和历史记忆;另一方面,他们把电影美术和当代艺术思潮、新艺术手段等联系起来,不仅仅把真实当做电影美术的惟一标准,而且有效地把影像造型、服装道具和场景空间统一于电影的美术造型之中。

总之,《唐山大地震》一反“灾难片形式大于内容”的固定创作模式,影片中的情感震撼超过了特效的震撼。可以说,《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展示中国人大爱、友善的心灵史诗,真正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正如《当代电影》主编张建勇用“震撼、感动、兴奋”来形容看过《唐山大地震》之后的感想,他认为《唐山大地震》最强烈的震撼是用朴实无华的现实主义手法所展现的唐山人民的心灵状态。毋庸置疑,电影《唐山大地震》以其“灾难”的题材、震撼的情节、微妙的细节、特效的场景、真情的表演以及纪实的美术,打动了观众的情感,触动了观众深层的神经,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是亿万观众难得的“艺术大餐”,是一部震撼人心的艺术大片。

[参考文献]

[1] 周星.影视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刘萍.影视导演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2

一、冯氏品牌——产品推广最好的背书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知名度的新产品而言,实现成功几率总是不会太大,但是对于一个有着良好的出生背景亦或有着高贵的血统的产品如知名企业推出的产品而言,由于系出名门其亮相市场往往都会成为行业的焦点和媒体的谈资,因此新产品会很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如果我们把电影作为一种产品其结果也同样如此。

冯小刚作为中国国内的一位知名导演,从首开贺岁片先河的《甲方乙方》到《不见不散》……从启用草根明星的《天下无贼》到《集结号》……以冯氏品牌为印记的电影不论投资额度多少、不论有无明星的加入,无一例外都在商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冯氏品牌也正是在这样成功中成为一个票房的保证的品牌。基于这样的一个因素,作为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由于冯氏品牌号召力的存在,从影片的投拍的开始就广泛受到关注和追捧,如业内分析说:“《唐山大地震》如果不是中国最有号召力的导演冯小刚执导,其营销费用增加一倍也达不到目前的效果,冯小刚这一品牌算是《唐山大地震》最大的卖点。”。而随着首映日的开始到正式公映日的临近冯氏品牌的影响力被逐渐证明,依靠冯氏品牌的背书《唐山大地震》在公映之后即评议如潮:

《看电影》:它让我们知道,电影还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有生命力,能感动人,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反复回想的电影。

《时装》:这是一部悸动灵魂的史诗,感人至深,几无瑕疵!

《南方周末》:新的大师诞生了!

《华尔街日报》:这是一部雄心勃勃的、充满激情的情节剧。

《好莱坞报道者》:这是一部非常有力的影片。

美国《时代》:《唐山大地震》标志着冯小刚电影生涯的新阶段……等等

二、内容+卖点——产品“畅销”的保证

一个成功的产品必须是好的卖点和好的内容的结合。因为一个产品只有在好的卖点的感召下才能最广泛和最快速吸引首批试购者,并依靠好的内容形成良好的口碑,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畅销品,反之亦然,对于电影产品来讲,这种规律同样适用。

近几年,虽然在中国电影行业出了不少所谓的大片,这些大片也都实现了可观的票房,但是在这些商业大片成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这些大片好的卖点背后缺少好的内容对影片进行支撑,也就导致了这些所谓的大片在很多的时候时观众看完后总觉得心里缺点什么,有一种后悔上当受骗的感觉,这也是后来部分所谓大片叫好不买座,观众不买账的原因所在,而《唐山大地震》在一点上则很好的进行了规避,实现了电影产品卖点和内容上有一个很好的结合。

卖点一、真实事件的自然灾害片

在电影界中,以自然灾害为题材是很多商业大片取得票房业绩的保障,之所以自然灾害片容易取得好的业绩是因为:自然灾难带给人们的伤害难以想象、留给人们的记忆最难以忘怀;自然灾害为题材的电影带给人们的关注度更高、能够引发人们的好奇心理和热议;以自然灾害事件为题材的电影更能充分发挥电影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满足观众视觉上的需要和对灾害的新的认识,《唐山大地震》作为以自然灾害为题材的电影,其同时又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影片,从题材和真实事件这两个方面来讲该影片本身就有着先天引发人们关注的优良基因,虽然,《唐山大地震》在营销上没有更多的以此为卖点,但是产品本身在观众的思维意识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卖点和看点。

卖点二:首部国产IMAX2D电影

IMAX作为电影产品的一项制作技术,是好莱坞电影发展到目前一个不可少的部分,原因在于采用该技术该可以为观众带来无可比拟的视听效果。《唐山大地震》作为国产影片首部运用IMAX数字转换技术制作的电影,在电影的宣传中影片的营销团队巧妙地将这种电影制作技术作为影片一个卖点,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对这种技术的宣传来衬托该片在特技效果上将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感觉,带给观众必将是难以想象的期待和一睹为快的愿望。

卖点三:华谊兄弟单片投资最高的一部电影

历来一部电影的投资总是能够吸引众多观众的眼球和好奇,因为在现实中一部电影的额度多少和其的关注点往往成正比,尤其在我国电影行业处以一个与国际电影较量的转型期这种关注度更是超乎寻常,1.2亿的投资虽然没有创全国之最,但是作为华谊兄弟单片投资最高的一部电影,宣传中称其制作部分的绝对投资上是华语电影最高的之一,无疑吸引了更多的眼球。

卖点四:特技效果投入最多的一部电影

电影作为是一门文化艺术其对文化艺术的展现必须通过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来实现,《唐山大地震》作为一个真实事件的再现,作为一个非传统意义的灾难片,靠什么能够实现对观众在视觉上的征服,这是《唐山大地震》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电影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这一点《唐山大地震》无疑是成功的,从采取的IMAX数字转换技术、使用最先进的拍摄设备、引进先进的“震动平台”到后期制作均交给国外公司的种种举措,《唐山大地震》保证了对历史23秒的震撼重现,实现了让观众享受“视觉大餐”的目的。

内容:东方原料和西方“辅料”的融合

所有的电影一样,不论是是采取什么样的特效和后期制作、不论有怎样的震撼效果和唯美的景色、也不论你这个电影有多少明星的加盟,内容永远是电影组成的关键,好的内容才是电影成功的保证。

《唐山大地震》地震场面的只有4分钟的特效,要想是这个产品在大的特技制作后的136分钟内故事内容避免流于平庸的尴尬局面,在完成对观众卖点和视觉上的吸引后,演绎一个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和热议的内容才是一部影片真正的成功,在这方面《唐山大地震》没有刻意的模仿,而是很好利用东方原料和西方“辅料”的融合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个东方原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背后是以“亲情”为主线中国人感情诉求和感情的表达方式,符合了中国人对感情的理解,而这个西方的“辅料”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电影在视觉效果的震撼,满足了观众眼球的需要。

话题――产品传播的最好的宣传手段

猎奇是人类的天性,尤其在媒体资讯和网络时代日益发达的今天,各种信息内容每天都在充斥人们的大脑中,而关于公众人物五花八门的奇闻轶事往往最能被人快速记住流传。作为《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而言,从其开始制作伊始各种话题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邀请冯小刚执导影片到电影融资手段的创新和热议;从爆传冯小刚夫妇的婚变传言和徐帆的加盟到婉拒章子怡;从剧组征集三十几年前的旧自行车和其他物件到对影片中植入广告的批判和质疑;从首映式的口出狂言到最低限价3质疑……等等。所有这些话题五花八门,但是,就是这些五花八门的话题,却在《唐山大地震》从生产开始到正式公映的各个过程都恰到好处出现,对于这部影片的传播和推广来讲无疑是一种极好的宣传手段,不仅实现了低成本的传播,同时也是关于《唐山大地震》这个电影的话题时时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使观众从影片生产开始直到影片公映之后一直在各种各样的话题的包围之中,无疑成为将观众拉入影院最好的助推剂。

营销——产品成功的利器

要想把一个好的产品的销售达到极致,短时间内点爆市场,快速成为一种流行或者一种趋势,好的营销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作为在商业资本的运用上逐渐走向成熟的冯小刚和华谊兄弟,对于电影方面营销的理解和运用同样也有着过人之处,从《唐山大地震》的构思到“研发”,继而进入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营销的身影就无处不在,营销的智慧处处在展现。

营销智慧一、谋势——生产过程中制造话题

从《唐山大地震》开始构思与生产阶段,几乎围绕整个电影的生产的全过程时时传递出与《唐山大地震》影片的话题,这些话题通过一些列巧妙地铺垫、蓄势与造势成为媒体的关注点,并通过媒体传播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关注点,使《唐山大地震》这个电影产品未成而宣促先行,时时引发潜在观众人群的注意力。

营销智慧二、蓄势——产品上市前期营造悬念

悬念的设置历来是电影营销的前奏,因为悬念可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可以引发观众的热情和参与度。如何抓住和利用各大媒体广泛关注和参与的首映式制造悬念,对于深谙此道的冯小刚和华谊兄弟是“小菜一碟”,于是也就有了《唐山大地震》首映式上成功的出位表现。

7月12日,在唐山举行首映式出现一百名急救员,四辆救护车,以防观众晕厥,首映仪式结束之后,唐山上空突然下起瓢泼大雨……

7月13日,《唐山大地震》北京首映正式拉开了帷幕。冯小刚携全体主创登台,向所有到场的媒体表示感谢,并在随后的媒体采访过程中时时语出惊人。

由此引发电影的首映日之后,在各个媒体追捧和热议后,围绕“5亿元票房”、“你不喜欢,代表你“没人性”、“不哭不是正常人”、“一部好看的电影”等等相关的让人将信将疑充满悬念的话题和爆料成为热门,激发起观众的好奇心,为后期观众的参与做好了铺垫的工作。与此同时争议声也不绝于耳,反对者质疑《唐山大地震》在拿“借伤口赚钱”,赞成者宣称这是“社会主流情感与价值观的重现”,“《唐山大地震》在全国电影观众眼里已经不单纯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文化事件……”。而所有的这一切为《唐山大地震》的正式上市无疑是蓄积了足够的能量和号召力。

营销智慧三、借势——上市“销售”中借势宣传推广

7月22日蓄势已久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开始正式吹响进军市场的号角,开始在全国的各大影院正式公映,为此各媒体纷纷公映通知,次日各地媒体针对“五亿票房”能否实现的悬念都竞相报道了首日的票房与上座率。

而在上映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各知名媒体,又陆续开展了《唐山大地震》在上市的行进过程中各种热议话题进行广泛的评论,实现了戏里有“地震”、戏外“余震”的呼应,而所有这些“余震”对于已经在上市“销售”中的《唐山大地震》电影来讲,无疑是最好的推手,借助这些争议的话题、借助媒体的力量《唐山大地震》成功的实现了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宣传上的再次突破。

营销智慧四、渠道——快速占有速度为王

在一个传统行业里当一个产品成为一种畅销品或者代表着一种趋势时,类似的仿冒者必然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电影产品由于其作为视觉产品的特殊性虽然可以避免仿冒者的侵扰,却无法回避盗版的存在,应对的很多方法,但是最好的手段就是通过速度快速实现渠道的占有,对于电影产品来讲就是要快速进入影院,进入各级市场影院,让消费者能够在短的时间一睹为快。

为此《唐山大地震》开始了在产品销售上的大提速,通过与影院签订零点上映协议,加快拷贝的发行速度等方法,在影片正式公映前完成胶片拷贝700个、数字拷贝1500个,并在香港和台湾分别投放拷贝22个和36个,速度不可谓不快,而且在上映前两周,实现了几乎是80%的排片率,形成《唐山大地震》档期一上,各类影片纷纷避让的局面,《唐山大地震》在七月底成为一道亮丽的独特风景,而这个提速的背后是在7月22日首日公映实现了80%的地方影院零点的正式上映。速度把盗版拒之门外,遏制了盗版的发展空间,速度为《唐山大地震》营销的成功和票房的收入提供了保障。

思考: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3

[关键词]冯小刚;《唐山大地震》;色彩;声音;光线

《唐山大地震》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69年,卡车司机方大强在祈祷中迎来了自己的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妻子李元妮差点因为难产送命,幸好母子平安,一家人欢喜地离开医院,从此过上普通却幸福的生活。时间走到1976年,唐山这个中型工业城市,一家人虽然只拥有很小的空间,却温馨和睦。姐姐方登明显比弟弟方达要活泼,方大强经常出门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姐弟俩都特别高兴。7月的一个傍晚,方大强回到了自己的家,在社区外的马路上,方大强和元妮躲在卡车上亲热,突然――地震了。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直到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他们的生命轨迹才重新走到一起……

冯小刚是内地知名的贺岁片导演,一贯秉持冯氏商业片独特幽默的自我风格。比如,之前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均以小人物小事迹为题材,为自己的艺术人生泼墨,而从他的《天下无贼》《集结号》等影片里又让我们看到了他新的气度和进一步的成熟,从小人物的自我风趣和狭隘的巷道里一步步大气与震撼,《唐山大地震》的成功上映无论是对冯小刚还是中国电影界都是一个转折点,他开创了中国大灾难片的先河。

一、色彩变化推动剧情发展揭示主题

由于地域、历史、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各个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而这种文化心理结构又在影响和制约着该民族的艺术创作和接受。观众对《唐山大地震》等影视作品的接受就是通过电影色彩的变化对其所呈现出的传统文化心理的认同。

欣赏接受影视作品的心理结构是民族文化长期发展的精神积淀而成的。每一个体的心理深层结构中都不可避免地潜藏着这种文化意识,当欣赏到的影视作品内容与大脑中的文化结构融合,心理知觉就会产生一种亲和感,进而认同和接受。

中国的导演在表现这种超大场面、超大规模和超级残酷的自然灾难面前还是力不从心的,这种力不从心一方面来自经验,一方面又受限于科技。《唐山大地震》作为代表之作,不可能像好莱坞在表现灾难片时那样运用长时间、超震撼、持续的特技来,这是中国电影目前达不到的,因此必须要有所依托,而这个依托,便是亲情。

《唐山大地震》正是用亲情作为骨架,以特技作为亮点,用声光色谱成的震撼心灵的力作。

整部影片的色彩基调是黄色。黄色本是一种暖色调。在此片中,一方面隐喻赞叹了社会爱的温暖,亲情的温暖,另一方面是对年代久远的回忆和那段沉痛历史的深刻缅怀。在此之后,大地震突如其来,色彩也由暖暖的黄色变为压抑而狰狞的黑色。

这本是一个和以往同样安静祥和的夜晚:下班后挥手相约再见的同事,熟睡中孩子安静幸福的侧脸……突然,天际忽明忽暗,地下水翻滚喷涌,地面断裂,房屋倒塌,桌椅横飞……所有原本牢不可破的建筑此时脆弱得却同纸折的一般,身边是昏暗的烟尘与纷飞的石块,脚下是残肢和悲痛的,整个银幕充斥死亡的灰黑色,灰暗的色调配以无声地倒下的人群,鲜活的生命挣扎着死在面前,导演用这种特殊的色调整合独特的表现手法将灾难的无情和灾难面前人们那种手足无措的无能为力刻画得淋漓尽致。

当地震后元妮悲痛欲绝做出救儿子的决定时,一个废墟下女儿的面部特写:一滴水,滴进她的眼里,象征着对这个世界对生存的眷恋和希望的光,伴随着眼睛闭上而消失,画面渐入,一片死寂。

这时的色彩虽然同样是灰黑,在此却带着对母亲的恨,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生存的绝望。沉重而压抑的黑色,既带着死神般的冷漠,又揭示了人物死寂而惨淡的内心,推动了剧情发展,同时为后面埋下了伏笔。

当然,色彩的对比和巧妙之处不仅仅表现于此。当唐山幸存下来的人们烧纸祭奠死去的亲人和后面的汶川幸存下来的人感恩缅怀灯的同时,一个俯拍,一个仰拍,同样漆黑萧寒的夜空,同样橘黄柔柔的火光,沁人心脾。温暖的黄色与寒冷中夜的昏黑形成强烈的对比,让观众在倍感亲切与感动的同时突出了这一阶段的主题:灾难无情人情暖,千家万户灯火传。

二、声音对增强真实感营造意境的作用

唐山方言的大量运用,无形中加深了观众的心理认同感,更让影片有一种真实的还原,更有几处音乐的穿插突出了人物内心情感的激撞,饱满刻画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当方登在低沉而忧伤的背景音乐中从死人堆里缓缓站起来的那一刻,一组景深镜头将她从周围的环境中凸显了出来,满脸的恐惧迷茫和对全世界的不信任,这时的声音响起:孩子,家在哪儿,你爸爸妈妈呢,你还有亲人吗?别怕,叔叔带你回家。凄凉的音乐与关怀的声音在这片废墟的上空激烈碰撞着,在表现了“世间有爱”的同时更深化了这份爱:一方难,八方援。

在老兵欢迎春节的排练场,陈道明所演的养父正在和一群老战友高唱《走进新时代》在“开创未来”的歌声中,方登(此时已叫王登)带着女儿,在离开了养父6年后再次出现,音乐在这里一语双关,一方面阐明了已为人父人母的唐山大地震劫后的人们坚强地生活,不屈地奋斗,开创了自己美好的未来,另一方面则说明了幸存下来的唐山子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贡献,开创了祖国的未来。

一部经典的电影离不开音乐的渲染和烘托,《唐山大地震》之所以能深入挖掘了观众的情感世界,并引起了强烈的共鸣,除了取材真实、内容真挚之外,音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光线的变化揭示人物内心情感波澜

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影片大体分为三个转折段落:地震劫后的童年成长、唐山子女的坚强奋斗、唐山人对社会的责任和感恩。

影片前段光线突兀的深沉,一副恐慌和不安,中间则是亮得刺眼,这都暗示了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当断臂长大的方达和伙伴离开唐山决定外出打工时,一个俯拍,光线柔和笼罩这片大地和他们坚毅的背影,远景,柔光,勾勒出唐山人坚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美好生活积极进取的心态。此处光线的处理让整个人物的内心和画面都显得宁和而明晰。

在方登的大学生活期间,光线则一般是生硬的硬光,这折射的是一种成长的艰辛和挫折,养母的离世,男友的背叛,未婚先孕等,硬光带着惨白是她内心情感硬化的外现,同时隐喻了她的坚强,光线的变化最明显体现在了她的身上,而最后光线又从深沉和生硬里重归于柔和。大片大片的散光带着些轻微的曝光,还有触手可及的橘黄般暖感,洒满生母元妮的院落,一个院子,一扇门,方登在门外,元妮在门里,一扇门,两代人,32年的心疼和恨。门开了,心扉也开了。

23秒,32年。光线柔和而细腻,为观众营造了一种宁和和温馨,这是人物纠结的内心,32年后的理解和释怀。

《余震》的作者张翎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我不是正面写地震,我只想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揭示一块表面结了痂内里却烂成一片的伤疤。”

问:看了电影(眼泪稀里哗啦地流),又重看了小说……现在我不想简单比较电影小说孰优孰劣。那是同一个事物,在向两个方向延伸,都很需要。电影中有个不知名姓的女人,站在废墟上,喊:“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我非常理解,人在大灾大难面前,大概只能这样怨天,而不能尤人。余下的就只能是在以后的时间中慢慢地消化与承受。我以为,电影突出了劫难后的人对“命”的理解:徐帆不嫁人,她说那是男人用命换来的。哪个男人能像他那样把命给你?以命谢命,说来都是人性中最动人的东西。而小说则让我们理解命之外还有运的部分,那就不是好人碰好人的事情。或者说,不能释怀的生命本身,必然带给生活诸多烙印与纠结,让人经历磨难种种。相比电影,你的原著小说《余震》是内敛而紧致的,甚至突然还有一笔冷峭逼人,让人对人性回归冷静的审视。那些人性中最可怕的部分,当然有呈现的必要,但需要更大的勇气与精准度。所以,我理解你在小说后面来一句:“我终于,推开那扇窗”,并不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见面,一定会是花好月圆。也许我们更惊心于之前一刻,做母亲的面对寻来的女儿问出的话:闺女,你找谁?

总之,关于“唐山大地震”来说:

这是一场悲剧,在悲剧里凝练着浓浓的亲情;

这是一面镜子,在镜子里透露着生生的坚强;

这是一个血色的历史,在历史的摇曳中,更多的是责任和回报;

这是一个惨痛而残破的回忆,却让更多的人在泪水里重塑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正如陈国富所说,《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其实不是关于地震的,它是关于我们要怎样重新确立对家人和家庭的爱, 这部电影的核心还是情感的力量、家庭的力量和人性的力量。

在《唐山大地震》的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人有一种真实感的震撼!更让人们对唐山、对唐山人肃然起敬。

逝者已逝,生者犹生,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如果太多发生的无法阻止,如果鲜血淋漓的历史已经结束,请珍惜身边的“小家”相信“大家”,这才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

[参考文献]

[1] 孙小宁,张翎.我的《余震》是让人不安的[N].北京晚报,2010-08-04.

[2] 郭彦洪,赵卫防.《唐山大地震》:唐山人奉献给人类的精神财富[J].当代电影,2010(08).

[3] 林铁.《唐山大地震》与国产灾难电影美学的转型[J].新闻界,2010(10).

[4] 庞弘.生存困境与世俗超越:《唐山大地震》中的悲剧意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4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辉煌、坎坷与无奈

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最早可以追溯到《难夫难妻》和《黑籍冤魂》,但由于制作条件的限制和电影人自身思想倾向的局限,当时的现实主义电影不但数量很少,而且问题多多。上世纪三十年代,左翼电影大胆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倾向,开创了中国电影革命现实主义的先锋,造就了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的第一个辉煌期。《春蚕》《姊妹花》《神女》《渔光曲》等在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尖锐矛盾的同时,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极高的艺术成就,在面临国外电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巨大压力下,赢得了观众的大力支持和喜爱,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电影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十七年”电影用大量篇幅论证新生政权的合法性,以新的视角谱写历史,歌颂新时代、新面貌,反映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生活,塑造革命英雄形象。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影片揭露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创作者在现实主义深化方面的勇气,但是由于政治因素的不断渗透,使得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发展受到很大阻碍。时期,则彻底将政治力量对电影创作的干涉推向极致,僵化的创作模式、受到绝对限制的题材选择,都使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走向末路。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电影逐渐恢复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从具有浓郁色彩的政治宣传走向艺术现实主义的深化。”①中国电影人在吸收我国现实主义创作优良传统的同时,广泛借鉴国外的电影理论,将中国电影的本土特色和外国电影的经验进行成功结合,再次掀起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高峰。《邻居》《沙鸥》《人到中年》《老井》等都是当时的现实主义力作,但这朵现实主义电影的浪花很快被反思历史文化的浪潮掩盖。

“第五代”导演的横空出世将电影创作的主流推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思考,深刻的思想价值和对电影艺术表现力上的开拓使他们的电影在国内外都引起巨大反响。在此之后,伴随着国庆四十周年的来临,涌现出一大批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其宏大的历史叙事和对领袖人物的歌颂占据了电影创作的主流。也就在这时,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暗潮涌动,再次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现实主义。

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以极为尖锐的视角审视中国现实,《小武》《安阳婴儿》都在展现社会底层的生活境遇,对当下的社会状况进行拷问。他们的影片在形式上表现出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巅峰致敬”,实景中的非职业演员,自然光下的真实环境,嘈杂的同期声,淡化情节的叙事风格等都呈现出小人物的命运在变革的时代中流淌。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第六代”导演由于他们的“作家电影”和精英立场使影片对社会问题的反映走向极端,题材上一味追求边缘化、个性化,思想内涵上陌生化、私人化,再加上体制外的运作方式,注定很多影片与国内院线无缘。种种原因,使得“第六代”导演的影片虽然在艺术上取得成功,但在商业上的经验却乏善可陈,难以适应当今电影市场化的新要求。

时至今日,在坚持社会主义文艺观的思想指导下,在电影产业化不断加快的潮流中,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重考验。怎样使现实主义电影既能够反映时代、贴近现实,又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同时深受观众的喜爱,赢得较好的票房收入?冯小刚在《唐山大地震》中,找到了诸多因素之间的平衡,使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在商业化的创作环境中找到生存的契机。

《唐山大地震》对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启示

冯小刚是目前中国唯一总票房超过十亿的导演,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商业导演,他充当了电影投资方和观众之间的催化剂,这使他在投资方要求与观众需求之间具备高超的权衡能力。在《唐山大地震》中,他将弘扬时代主流、选材现实、受众观影需求与电影的商业化运作方式进行成功结合,在电影的现实性、思想性、通俗性和商业性之间找到了契合点。

把握时代脉搏,弘扬主流精神。《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具有中国精神的主流大片”。②它对主流精神的弘扬,超越了以往的宏大叙事和群体性描写。我国现实主义电影在新中国成立后和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时都在很大程度上弘扬社会主流,但对于观众的观影需求重视不够。《唐山大地震》提高了观众的地位,将这种主题思想通过现实中普通人的情感故事加以呈现。这种叙事策略的选择便于观众接受,也符合中国观众对家庭伦理剧的观影传统。

虽然惨绝人寰的23秒地震场面让人看到自然灾害的无情,家人的生死离别让人体会到命运的变化无常,但是震后的一切都让人看到温暖和希望。因为有的救援,才有更多幸存的生命;因为有人与人之间的爱,才有方登养父对她那份比血缘更浓的亲情;因为有改革开放的开明政策,才有今天这座浴火重生的凤凰城;因为有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才有汶川地震后分别32年的姐弟重逢;因为有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精神品质,才有李元妮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儿子方达的事业成功;因为有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才使影片对人性和亲情的探索更加触动人心。可见,影片中的人物设置、人物关系安排、情节的发展等方面都渗透着对主流社会精神的传播,而且恰逢其时。

《唐山大地震》的出现并非偶然。在苏小卫看来,“主流大片应涵盖时代记忆,唐山已经很远了,但是汶川、玉树的很多经历和经验,尤其那种记忆的重现,是《唐山大地震》出现的时机。”③ 片中的大地震是一切灾难和困境的能指,人类的生存史是与生存困境的斗争史,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发生不断对人的生存进行考验。2010年发生的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又一次体现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但《唐山大地震》让每一个时代的人都看到希望、重生和真爱永存、亲情不移,对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建立很有建设性。

运用电脑特技,重现真实细节。在全球化的带动下,电影的制作方式日新月异,现实主义电影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积极采用高科技。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电影人对国外电影理论和创作手法的借鉴使当时的现实主义电影走向成功。今天,高新数字技术带来的视听刺激,多媒体和新媒体运用带来的新的鉴赏空间和审美体验,无不对现实主义电影构成冲击。《唐山大地震》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特效技术制作灾难场面,新西兰的威塔工作室(为好莱坞制作特效的公司)制作街道模型,韩国团队制造地裂效果,地震时钢缆崩断、老吊车砸倒、预制板将人挤到房间里等,诸多高难度的场景都达到世界同类电脑特技镜头的一流水平。另外,《唐山大地震》是中国第一部Imax(最大影像)电影,力求为观众恢复当年的真实情景,对地震场面的宏观整体与微观细节进行有节奏的剪辑,使人身临其境,触目惊心。当然,《唐山大地震》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营造地震时的震撼场面,但这一震撼场面是全片故事发展的根基和背景,如果背景失去了真实感,影片的真实感就无从谈起。因此,数字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不是现实主义的天敌,适度的运用能够使现实主义影片更具观赏性。

成熟的商业化运作,实现票房奇迹。《唐山大地震》是现实主义的主流大片,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让现实主义的主流电影同样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完成了现实性、思想性和商业性的成功嫁接。2007年,《唐山大地震》在唐山举行开机仪式,当天盛况空前,从媒体拍摄的画面就可以看出该片具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导演冯小刚和韩三平在现场发言中对五亿票房的预测更使影片从开机当天就与巨大的商业利润结下不解之缘,使现实主义的主流电影一下子盖上了商业的印章。当然,这样的双重诉求受到影片投资方式的巨大影响,唐山市政府与中影集团的联合出资开拓了我国电影融资方式的新领域,值得借鉴。

《唐山大地震》具有以往国产大片的鲜明特色,大导演、大明星、大投资、大制作、大场面等等,这些因素都是票房的重要号召力,放映前期的大力宣传更是充分调动起观众的观赏兴趣,影片甚至已经被宣传为“中国第一部心灵史诗”。华谊兄弟在商业运作方面的成熟经验与现实主义的创作并不矛盾。《唐山大地震》的运作模式为中国欠缺商业经验的现实主义电影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抓住现实主义特点,探索现实主义现代化。《唐山大地震》对现实主义创作的优良传统进行整合,对现实主义艺术特点加以彰显。

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的统一。《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在大灾难背景中剖析人性力量的电影。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影片提供了现实的客观背景,而真正吸引观众的是在这场灾难过后,活下来的人的情感体验和内心纠结。李元妮在震后守着废墟过日子,尽管被地震摧毁的房屋可以重建,残疾的儿子可以经过奋斗获得事业和家庭上的成功,但李元妮心中的爱人、女儿和美满的家却永远地“没了”。女儿方登在援救人员说她和弟弟只能救一个的情况下,亲耳听到母亲说“救弟弟”,这三个字成了她一生的心理伤痛。影片就是利用大地震的惨痛场景让观众叹为观止,在这样的背景下,母女心里的“余震”才更牵动观众的心,使观众对影片中的人物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

形式真实与内容真实的统一。《唐山大地震》对细节的描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表现地震场面时对电脑特技的运用,二是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如方登32年后回到家中,桌上那盆洗好的西红柿一下子将观众的思绪带回到32年前。一个小小的细节将生活的变迁和人物内心的情感烘托到极致,利用生活的细节积累来推进情节的自然发展。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统一。《唐山大地震》非常重视对典型环境的再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暖瓶、贴画、自行车和电风扇等等都还原当时的生活原貌,在客观真实的环境中,人物的情感得到观众的信任。影片突出了一家人遭遇地震后的人物命运及内心的“余震”,对“活下来的更难”这种震后幸存者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深入探究,强调人物的命运和心理变化与社会背景的紧密关系。这一家人的经历代表着震后的无数家庭,他们的命运折射着中国社会的变迁。

历史真实与现实真实的统一。唐山大地震虽然发生在1976年的中国,但真实的社会环境让观众愿意“向电影的画面认同,并通过镜头录制的形象认识自我、观照自我,意识自我,使观众自己看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我宣泄的愿望得到满足。”④无论有没有经历过灾难,亲情始终是人类情感需求的重要部分。当下的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冷漠森林中,人的寂寞、异化和与周围环境的疏离感越来越严重,《唐山大地震》满足了当下人们情感宣泄的需求。可见,无论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必须牢牢抓住与当下普通人的生存现状紧密相关的主题,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贴近现实。

结语

艺术源于生活,不关注现实的文艺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面临当下现实主义电影的失语,《唐山大地震》与时俱进,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式。它比宏大的主流叙事更加具体生动,比过去的现实主义电影更具刺激性和观赏性,比美国的灾难大片更渲染人性,比晦涩的“作家电影”更易产生社会认同。它的突破之处就在于,在电影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它将对时代主流精神的讴歌、对现实主义创作特点的坚守、对受众观影需求的满足和对市场要求的把握等多方面进行精准的拿捏,体现出当今社会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多元诉求,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成功的试验。然而,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仍需要多元化的开拓,我们要在不同样式和不同风格的电影中不断吸收新的理念,尝试新的创作方式,以求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走向多元,走向成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栏目责编:曾鸣

注释:①陆绍阳:《1977年以来的中国当代电影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②周雪:《“大地震”5亿票房!是妄语,还是自信?》,《电影》,2010(7)。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5

言归正传,《唐山大地震》海报上所说“23秒,32年”,其实是在棚述这样―个故事:地球在23秒的时间里,作了―个极其简单的局部动作,而在她身体上赖以生存的某一家人,却花费了32年漫长的时间,才处理完因23秒而发生的情感事故。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为之动情、为之落泪,因为它所触及的正是人性中最柔软,最温暖的那个部分,还因为影片中对生存与死亡、幸福与痛苦、亲隋与怨恨细致入微的刻画动人心弦 。

简单地说两个感人至深的细节:地震给方登带来的不仅仅是失去家庭的创伤,更多的是给她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怨恨情节,为此她强迫自己四处逃避。多年后,她终于带着自己的女儿与养父重聚,养父老泪纵横,疼惜之情溢于言表。因为害怕再次失去自己惟一的养女,养父便试探地问她:“为什么不回唐山寻找亲人?再怎么地震,亲人总还是有的”。方登第一次敞开心扉,对养父揭开了隐隐作痛多年的伤疤说:“我不是记不得,我是忘不了!”这句话真实地显现出了一直活跃在方登心灵深处的“余震”,那是对母亲李元妮怨限与思念的交织。影片最后,一家人来到墓地拜祭父亲,方达找人把方登的墓给撬开了,里面除了有当年的小书包,还有一摞崭新的课本。方达告诉姐姐:“妈每年都是买两份课本,你一份我一份。”此刻,再也忍不住的方登蹲在地上泣不成声,最后紧紧搂住母亲李元妮的脖子,哭声里一遍一遍地重复三个字:“对不起!”――亲情彻底战胜了一切怨恨。

在《唐山大地震》中,如果一定要给“怨恨”确定个级别,那么方登对母亲李元妮的怨恨、方登养父母之间的不满、方登对弟弟方达的嫉妒相当于23级。但是,如果要给影片中的“亲情”确定级别的话,那么母女之间的血肉亲情、养父母之间夫妻亲情、姐弟之间的手足亲情则相当于32级。其实,在每个家庭里,在每个人身上,都有相当于32级的亲情,只要有真挚的情感,就不会有超出亲情的怨限,再大的“地震”,也震不灭亲情的火焰。这就是从《唐山大地震》中,折射出的冯小刚对家庭的看法,对亲隋的观念。我赞同他说的一句话:“我也挺排斥那种跟他父母都不亲的人!”所以,在冯小刚的导筒下,虽然背景是旷世灾难,但是《唐山大地震》却依然拥有―个十分温馨而圆满的结局,这种构思的缘由不言而喻。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6

最早预测出唐山大地震将来到人间的是开滦马家沟地震台的预报员马希融。从1976年5月28日开始,马希融发现,一直平稳的地电阻率出现了急速下降的现象。他一边加紧观测计算,一边观察地下水和动物变化。为慎重起见,他还与其他地震台进行沟通,最后确认监测结果无误。7月6日,马希融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地震局、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公室发出短期将有强烈地震的紧急预报。在月黑风高之夜,这是一丝微弱的星光,虽然尚未照亮前面的道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越来越放射出人类智慧的光芒。

职位不能给人以智慧,真理有时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手里。可悲的是,有些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对马希融的严正警告置若罔闻。在时隔八天之后,即7月14日,国家地震局才姗姗来迟地派来了两位分析地震室负责地电的专家,他们检查了设备、线路后指出:“地电阻率值下降是干扰引起的。”他们对地电阻率出现急速下降的现象视而不见。

人类本来可以有效地躲避一场空前的大灾害的机会,却因这两位“专家”的误判而失之交臂。当时,国家地震局里假如也有一位马希融式的人物,唐山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就能减少许多损失。可是,这一切后来都成了“假如”。《唐山警世录》记录了这一天马希融与地震局专家的对话:

专家:如果按照你的意见,唐山不就在地震中毁了吗?

马希融:我是这个看法。

专家:如果真是大震,发生前将有许多小震。

马希融:如果先发生大震,后发生小震群呢?

专家: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震例。

马希融:昌黎后土桥是专业地震台,为什么近两个月来曲线形态和我台那么一致?

专家:后土桥地震台内外线很乱,现在也承认是异常了。以后我给你寄一些资料来,你好好学习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