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环保的作文范例6篇

关于绿色环保的作文

关于绿色环保的作文范文1

关键词:可持续性绿色校园 环保主题基金 资金循环 五大发展

一、引言

绿色校园在我国首次被提出是在1996年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发展,绿色校园的建设发展也面临着新要求和新挑战,逐渐从生态环境建设向思想文化建设、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及物质建设扩展。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这一概念不仅包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还包括坚持可持续发展及坚持文明发展。而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绿色校园的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正是党和国家在时代背景下对绿色校园发展的新要求。然而,如何在绿色校园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中体现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当今高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绿色转型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重点问题。在投资领域,绿色投资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环保主题基金正是在此背景下逐渐兴起的,近些年来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具体来说,环保主题基金作为绿色投资在公募基金市场上的主力军,其投资原则和投资策略无不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环保产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

鉴于环保主题基金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理念,本文认为绿色校园建设作为环保公用事业的一部分,理应纳入到环保主题基金的投资范围中来。因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引入环保主题基金参与绿色校园建设,将环保主题基金作为绿色校园建设的一大资金来源,从而构建循环资金利用体系,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绿色校园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助力。

本文从绿色校园资金的来源和用途两个方面提出如何对绿色校园建设资金进行管理以使其良好地服务于绿色校园建设。本文对现有环保主题基金持有的重仓股所属行业进行总结分析,揭示其投资现状并非以环保行业为主,故为其指出绿色校园建设这一新方向,并通过校方的资金管理投资于绿色创业项目以实现资金的可持续循环利用,为校园建设创造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从而进行可持续性绿色校园建设,为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开拓新思路,推动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基础理念研究方面,陈骏(2012)从建设绿色校园的意义出发,指出建设绿色校园对环境、学生社会责任感、绿色科研及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施建军(2010)指出绿色大学是基于打造绿色校园体系并建立低碳能源支持系统,提出从践行低碳校园到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蔚东英和王民(2010)通过对以日本、马来西亚和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绿色大学的建设与实施的总结得到建设绿色大学的启示。另外马秀峰和李彤彤(2010)从网络文化入手指出了高校绿色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模式。熊校良(2012)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指出构建绿色校园文化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的方法。

在国外对绿色校园建设的研究方面,Figueredo和Tsarenko(2013)提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他们是否参加校园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前提。Emanuel和Adams(2011)与Adomssent等(2007)针对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关心了解程度做出研究。Owens和Hitchcock(2006)通过学生团队在校园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进行研究。Pacheco和Bastante(2016)从消费角度指出决策者应增强绿色法规,促进可持续消费。Oxaract等(2013)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出发点对校园可持续课程做出研究。

另外,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环保相关主题的公募基金进行研究。在对国际绿色基金发展进行研究方面, 蒋华雄、谢双玉(2012)深入分析了绿色投资基金在各国的发展状况、投资策略,认为我国绿色投资基金发展缓慢,提出应积极推动其发展。针对为应对气候变化建立的全球绿色气候基金的研究,崔连标等(2014)从在发展中国家间进行资金分配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碳减排贡献原则的分配方案; 崔连标等(2015)还从历史责任、支付能力角度出发对全球绿色气候基金(GCF)融资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融资责任分摊体系。在绿色投资方面, 陈志国等(2014)从养老金制度视角经实证分析提出我国新能源指数投资无法满足养老金基金投资风险收益的需求,提出养老金基金应增加绿色投资。蓝虹、任子平(2015)具体论述了PPP环保产业基金的管理模式,指出其融资工具需要进行拓展和创新。

目前,国内外学者不论是在探讨绿色校园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方面,还是在探索环保主题基金投资方面,都已初步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观点,为推动我国校园建设工作和环保主题基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鲜有学者将环保主题基金与绿色校园可持续建设联系起来进行专门探讨。本文在已有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将绿色基金引入到绿色校园循环资金利用体系中,丰富已有的绿色校园研究。

三、绿色校园资金循环研究

如右上图所示,本文通过总结绿色校园建设资金的资金来源及资金用途,指出一条扩展绿色环保基金投资到绿色校园建设的新思路――通过校友捐赠、社会捐赠、政府拨款,尤其是公募基金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校园宣传平台建设、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绿色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校园绿色产业创新中来,同时将这些用途产生的资金进一步作为公募基金的资金回报,促使公募基金持续、长久地对绿色校园建设进行投资,构成一条完整的资金循环链。此方式既有利于环保基金发展,又能使绿色校园建设在物质上实现绿色可持续,从而对绿色校园建设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一)绿色校园资金来源分析。一般来说,绿色校园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校友捐赠、社会捐赠以及政府拨款。首先,对于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捐赠性资金是绿色校园建设资金的来源之一,校友捐赠是学校社会捐赠的主体,是校友对母校提供的有关物质、智力、精神方面的捐赠。然而,这类捐赠性资金大多资金规模较小,所占比例较少,且来源不稳定,大多为一次性捐赠,没有规律性、周期性。因此,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无法作为绿色校园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次,对于政府拨款,绿色校园建设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政府拨款资金规模较大,在绿色校园建设资金来源中是主力军。但是,政府拨款资金的使用条件十分严苛,限定条款繁杂,资金使用灵活性较低,且多为定向使用资金。因此,政府拨款作为绿色校园建设资金来源也有其局限性。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校友捐赠、社会捐赠和政府拨款作为绿色校园建设资金来源受制颇多,而与之相反的是,环保主题基金不论是从金额规模上还是要求限制上,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因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将环保主题基金引入到绿色校园建设的资金来源框架中,以推动绿色校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环保主题基金基本分析。本文从近四千种基金中筛选出以下13种环保主题相关基金,它们都符合绿色校园的内涵宗旨,并且能体现出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的含义,如表1所示。

这些已上市的环保主题基金都有其独有的投资原则。首先,环保主题基金以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为投资理念,它们认为投资于绿色科技产业或公司在获得良好回报的同时,亦能维护或改善地球生态环境,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投资决策中,这些基金除了关注那些绿色科技产业或公司,还关注在其他产业中积极履行环境责任、致力于向绿色产业转型、或在绿色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出相关贡献的公司,试图在有效控制投资组合风险的前提下获取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稳健收益。此外,政策导向带来了结构性投资机遇。国家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社会,并具体落实到以下三个方面: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通过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和谐、推进节能减排谋求自然和谐。无疑,积极跟进这一时代主题带来的投资机会,可以有效回避政策风险,获取稳健收益。

然而,通过总结2016年第二季度这些环保主题基金所持有的重仓股数据(取前五),本文得出了与其声称的投资理念不一样的结论,这些绿色基金并非全都遵循上述投资原则――投资于绿色环保产业,而是分出大量的资金投资于非绿色环保产业。经总结,13只环保相关基金中只有5只基金的重仓股涉及环保行业,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重仓股涉及环保行业的5只基金里,对于环保行业持股最多的是汇添富环保行业,占到净值的比例为25.54%;持股最少的是兴全绿色投资,只有3.78%,总体来说,这一持股比例偏低。并且,这些基金投资所涉及的环保行业大都集中在环保工程业、新能源行业以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其余行业涉足甚少。由此本文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这些基金的重仓股尽管对环保行业有所涉及,但对环保行业的持股占净值比例偏低;第二,这些基金涉及环保行业的范围较窄,所投资的具体环保行业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至于其余8只绿色基金,所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医药制造业、酿酒食品业、化工制造业、电力行业、计算机信息技术行业以及交运制造业,与环保基本无关。譬如,对于中海环保新能源主题(398051),其持有的前五大重仓股分别是华海药业、华兰生物、泸州老窖、五粮液以及老板电器,它们分属医药制造业、生物制药业、酿酒食品业、酿酒食品业以及厨用电器制造业,不难看出,这些公司大都属于普通的非绿色环保产业,与其投资原则大相径庭;再有富国低碳环保(100056),其所持有的重仓股有网宿科技、索菲亚、跨境通、华海药业、信维通信,分别属于通信服务业、家具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药品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些公司并不属于环保产业,因此这些环保主题基金违背了其绿色低碳的投资理念,类似于这两只违背绿色环保投资原则的基金还有:财通可持续(000017)、汇丰晋信低碳先锋(540008)、银华和谐主题(180018)、汇添富社会责任(470028)、兴全社会责任(340007)、建信社会责任(530019)。这些违背绿色投资理念的基金占到笔者所收集的绿色基金的75%以上,由此本文得出结论:社会上许多环保主题基金并没有按照其绿色环保的投资理念进行投资。

本文认为,这种现象亟待改善。作为上市的环保主题公募基金,理应将大部分资金投放到能改善生态环境的、绿色环保的产业中来,譬如本文提到的绿色校园建设。一方面,这符合环保主题基金绿色环保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原则。绿色校园建设能推动绿色低碳理念在校园和社会上传播,推动产生低碳环保的校园和社会文化氛围,从而改善校园、社会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这也与上市环保主题基金的投资原则和投资理念不谋而合。另一方面,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政策导向对于基金投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以来,国家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在经济社引起的结构性变革无疑是基金投资的重要机遇,作为上市的环保主题基金,更要好好把握住这些投资机遇,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资绿色环保产业,获取稳健的投资收益。此外,投资绿色校园建设还能获得良好的回报。通过环保主题基金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培养高素质型人才队伍以及校园绿色产业创新创业,而校园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在未来将给这些绿色基金带来不错的投资回报。

(三)绿色校园资金用途。绿色校园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四个方面:校园宣传平台建设、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绿色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校园绿色产业创新创业。

首先,关于校园宣传平台建设,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设立专门的绿色校园建设行政组织,负责在校内进行环保宣传,同时鼓励学生成立相关的绿色校园研究社团,让学生自发自觉地参与到绿色校园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利用信息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积极开拓绿色校园网络平台,与其他高校共享绿色校园建设成果,并随时进行交流学习。

[9]Owens K A,Halfacre-Hitchcock A.As Green as We Think?The Case of the College of Charleston Green Building Initia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6,7(7):114-128.

[10]Pacheco-Blanco B,Bastante-Ceca M J.Green Public Procurement as an Initiative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panish Public Universiti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33):648-656.

[11]Oxarart A,Monroe M C,Biedenweg K.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Ethics of Sustain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13,14(1):6-14.

[12]Y华雄,谢双玉.国外绿色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126(05):95-101.

[13]崔连标,朱磊,范英.基于碳减排贡献原则的绿色气候基金分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61(01):28-34.

[14]崔连标,宋马林,朱磊,范英.全球绿色气候基金融资责任分摊机制研究――一种兼顾责任与能力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5,400(03):65-76.

[15]陈志国,杨甜婕,张弛.养老基金绿色投资组合分析与投资策略[J].保险研究,2014,314(06):117-127.

关于绿色环保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 旅游 饭店 绿色营销 策略1 绿色营销策略概念

绿色营销这一概念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关于绿色营销,各企业对之尚未有统一的规范, 理论 界对它的确切定义也未有统一的表述。归纳起来各种观点都认为绿色营销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对企业自身而言的,即微观层面的,是为了企业的利益;其二是对全 社会 而言的,即宏观层面的,涉及道义 问题 。可见,利益和道义决定了绿色营销的动机和行为的多层次性。

从道义层面来看,绿色营销强调在营销过程中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全社会的全局利益,促进宏观的社会 经济 和生态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只着眼于企业本身。从利益层面来看,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符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在竞争中获取差别优势,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相应获得更多的利益。同时,绿色营销亦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良好形象,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 饭店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旅游饭店占领市场和扩大市场销路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追求物质享受,过度地消费 自然 资源将加深这个星球和人类自身的危机。以保护环境为特征的绿色消费正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成为一种新的 时尚 。世界各国连年掀起绿色消费的高潮。饭店通过绿色营销,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绿色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饭店占领市场,使饭店发展前景更广阔。

2.2 可以营造绿色文明,促进旅游饭店企业塑造绿色文化

绿色营销可以推动新型的绿色文明的发展,绿色文明是一种以追求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存和发展的新型文明。通过绿色营销的活动,可以协调“企业——保护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使经济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和威胁,而是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旅游饭店企业家得到良知的安慰和道义的满足,旅游饭店成员也会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和满足,而消费者也会由于自己的绿色消费行为,帮助了饭店绿色营销的最终实现而感到满意。饭店业通过实施绿色营销使全体员工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并在此观念指导下实施绿色产品的 研究 开发和生产,在饭店业内部营造清洁、绿色、环保、安全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保护企业职工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培育饭店业“绿色文化”。

2.3 有助于旅游饭店提高经济效益

绿色营销的过程就是饭店努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污染环境或不污染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经营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饭店可以从比较深的层次来考虑技术开发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饭店经济增长的质量。同时,随着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购买绿色产品成为时尚和趋势,通过实施绿色营销则有利于饭店占领市场、扩大饭店的市场份额。

3 我国旅游饭店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策略探讨

3.1 创建绿色企业文化,培育饭店业员工绿色意识

绿色意识即是“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创建绿色企业文化是饭店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先导,是培育员工绿色意识的重要工具。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广大员工共同遵守的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标准,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等功能。绿色企业文化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耗、促进资源持续利用;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以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系统思考为原则,综合考虑饭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基本特征。绿色企业文化要求饭店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切实做到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态平衡。饭店业实施绿色企业文化能最大限度地凝聚饭店业员工,使他们牢固树立绿色意识并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饯行绿色企业文化,为饭店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提供重要的人员保障。

实施饭店绿色企业文化,第一要积极造就企业模范人物,模范人物是饭店员工 学习 的榜样和动力。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饭店中贯彻企业文化突出的员工,并要大力进行表彰和宣传。第二,要创立饭店企业文化礼仪。要在饭店中创立工作惯常礼仪、纪念性礼仪等。第三,利用内部非正式沟通 网络 。创立饭店业绿色企业文化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积极构建饭店业内部非正式沟通网络,使饭店业员工更好地接受绿色企业文化。最后,要在饭店业内营造饭店绿色企业文化氛围,使广大员工能真正溶入到绿色企业文化氛围中去,培养自己的绿色意识并真正贯彻绿色意识。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培育饭店业员工的绿色意识同时还要求饭店业员工要转变两种观念,一是 旅游 业是无烟 工业 ,不会污染环境,二是环境投资会增加饭店负担, 影响 饭店 经济 效益。创建绿色饭店先期需要较大的投资,高额的投入又使得饭店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偏高,这对于饭店经营者和消费者都难以承担。饭店绿色之路似乎是赔钱的买卖,但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绿色管理是创建绿色饭店的主要 内容 之一,通过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和替代原则,可以使饭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化。

3.2 设计绿色组织结构

设计绿色组织是饭店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制度保障。由于环境责任需要组织内所有成员共同承担,因此需要各部门间的紧密合作与交流。在饭店外部,饭店与顾客、供应商的关系不仅是产品供应与消费的关系,而且更是交流与合作的关系,都需要可持续 发展 ,都需要重视环境绩效,所有这些都要求饭店对旧的组织结构进行变革,以使饭店的组织结构更加柔性化、 网络 化和决策权的分散化。加强绿色管理,饭店应在董事会设置环保董事,具体负责有关环保方面的一些事务,定期进行环保 分析 ,监督环保经营战略与目标的落实,为公司雇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环保培训;设立“绿色经理”或可持续发展小组,以负责管理饭店的环保政策与实践。

3.3 推出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

推出绿色产品饭店的主要有形产品是客房产品和餐饮部供应的菜肴和饮料。因此,推出绿色产品主要是指推出绿色客房和绿色食品。

(1)开辟“绿色客房”。“绿色客房”是指讲究环保的客房,当然客房的物品应尽量包含“绿色”因素,如床单毛巾最好是纯天然的棉织品或亚麻织品;肥皂宜选用纯植物油脂皂;另外客房应摆上一两盆植物,使客房有生气、有春意。同时引导入住客人成为资源的节约者、环境的保护者。客房使用的物品要尽可能地反复使用,把一次性使用变为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延长物品的使用期,推迟重置时间,凡能修理的就不要换新的,决不要轻易丢掉,可将有些用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而不是用完之后一扔了之。如饭店为客人一天一换床单、毛巾等棉织品,为此饭店每天有大量的床单、毛巾等棉织品要洗涤,用水量大大增加。而在不影响卫生标准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客人反复使用床单等用品,从而减少用水量和对水的污染。

(2)创办“绿色餐厅”。第一要使用“绿色”蔬菜。肉类和其他绿色食品,即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蔬菜、食品。为确保“绿色”蔬菜、肉类的供应,应借鉴麦当劳、肯德基的做法,设立专门的生产基地,一个地区的几家饭店可联手开辟;二是不食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及益鸟、益兽。传统菜肴中因珍稀动植物而扬名的,应 研究 出它的替代品。

(3)提供绿色服务。所谓绿色服务,是指饭店提供的服务是以保护 自然 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宗旨的,并能满足绿色消费者要求的服务。绿色服务不仅体现在产品被消费时而且还包括提供产品和产品被消费之后。以饭店客人就餐为例,在客人点菜就餐时,餐厅服务员在推荐、介绍菜肴时不能只考虑推销产品,为 企业 盈利,还应考虑到客人的利益,力求做到经济实惠、营养配置合理,资源不浪费;向客人推荐,提供绿色含量高的菜肴、饮料,在就餐后,必须根据环保要求对快餐容器等进行有效处理,使之不污染环境。若客人有剩菜还必须提供周到的“打包”服务。有些饭店还提供代客保管剩酒的服务,供下次消费饮用。

(4)进行饭店绿色促销。绿色促销,就是有利于环保、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促销方式。绿色促销与传统促销方式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饭店绿色促销增加了许多“绿色特性”。它通过媒体传递“绿色”产品及“绿色”饭店的信息,引起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要求及购买行为。在绿色促销中,绿色广告、绿色公关、绿色人员推销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同传统的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等有所不同。一是绿色人员推销。绿色饭店产品多是新产品,很多消费者一开始并不认同。推销人员可以直接向消费者宣传饭店产品的功能及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并可当场回答消费者的提问;二是绿色广告。绿色广告同其他广告相比更强调饭店产品的“绿色”特性,宣传饭店的绿色形象,把绿色产品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刺激消费需求;三是绿色公共关系。绿色公关是树立饭店及产品绿色形象的重要传播道路。在绿色营销中,饭店应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显示自己在绿色领域的努力,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饭店形象。绿色公关能帮助饭店更直接更广泛地将绿色信息传送到广告无法达到的细分市场,增强饭店的竞争优势。

参考 文献

1 卢勇.论饭店的绿色营销[J].旅游学,2002(3)

2 刘景志.北京饭店业的绿色工程[J]. 现代 酒店,2002(4)

3 常志勇.论绿色营销[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

关于绿色环保的作文范文3

一、出版社,绿色出版先行者

出版社作为图书出版事业的中心环节,必须担当起这一行动的摇旗手和扛鼎者。2008年7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北京《爱书人爱森林绿色出版指南》,希望中国出版业也加入绿色出版的行动中来,并提供了切实的指导。为贯彻这一指南,出版社可从多方面作出努力。

1.低碳生产。保护自然生态绿色出版的核心概念之一便是降低能耗,节约资源。

传统出版业是一个资源和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比如2009年出版品种数达到27万多种,出版总量达67亿册,纸张及相关资源的消耗相当惊人。如此,我们便要在图书的生产环节多下功夫,运用绿色材料,选用更为环保的纸张。

早在2000年,“绿色和平”在加拿大、欧洲和其他国家发起了“图书项目”,呼吁出版社使用对森林友好的纸张印刷书本。目前,加拿大已有115家出版社承诺只使用再生纸或者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纸张;英国60%的出版社做出了同样的承诺;西班牙70万本书是使用再生纸或FSC认证的纸张印刷。

在我国,绿色出版也开始行动。2008年,弘文馆出版少儿环保读物《阿米》,是“中国第一本由100%再生纸印刷的环保图书”;天津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先后推出了8本使用再生纸印刷的图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球变暖生存手册》《与虎共舞》《企业的自然之道》等,都是采用环保纸张;而广东出版集团已经开始在教材教辅中尝试使用再生纸。

2.健康内容,净化人文生态出版健康文明的内容,构建绿色人文生态,是绿色出版的灵魂和更高境界。如此,需要出版社在图书内容质量上把好关,出好书,出精品图书,出经得起社会和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

首先,在选题上要有创新性。目前我国的图书种数已超20万,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年出版总量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但是其中许多销量不佳,出了印刷厂进了废品站,就是因为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价值不高。这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其次,在内容上要健康文明。当下的图书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内容低俗、媚俗、庸俗的图书,或以色情暴力等吸引眼球,或无底线迎合人性的欲望与弱点,或内容贫瘠乏善可陈。有些虽然也取得了市场上的成功,赚得盆满钵满,但是长久以往却淆乱了图书市场,污染了文化生态,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进步。出版社应该扮演好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角色,以深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浓郁的人文关怀情结,打造引领社会,哺育民众,提升文化的经典书品。

二、印刷行业,绿色出版技术支持者

绿色出版离不开绿色印刷。环保印刷是传统出版进行绿色革命的重中之重,涉及环保型印刷材料、环保油墨、环保印刷工艺等几个方面。

要实现绿色印刷,环保的印刷材料必须取代传统的重金属油墨。以水性油墨和UV油墨为代表的环保型油墨由于成本较高,要得到广泛应用暂时无法实现;成本较低的大豆油墨已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地普及,但在我国的应用却寥寥无几。

为加快实施绿色印刷战略,2010年9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签署了《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绿色印刷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从2011年开始,我国部分中小学教材进行了绿色印刷,争取三年内实现全部绿色印刷;2011年3月2日,我国首个绿色印刷环保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颁布(据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统计,已经有首批326家企业开始申请绿色印刷认证)。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下发的绿色印刷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将基本建立绿色印刷环保体系,力争使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

三、纸业,绿色出版成本扼腕者

在图书出版环节中,纸张费用约占图书总成本40%以上,这样,纸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绿色出版的实现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出版第一本再生纸图书《阿米》的弘文馆总编辑杨文轩曾算过一笔账:“在成本上也就是5%和10%之间的差距。”但保守的出版界未必肯接受这高出的一部分成本。特别自2007年开始,纸张价格上涨,已经使出版界感受到了成本的上升。

要使绿色出版普及化,必须将成本分摊,书业纸业联手共推。对纸业而言,首先是进行技术改进,降低再生纸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价格;其次,保持稳定的纸价,在信用和账期上对使用再生纸的出版社有所支持。

四、书店,“绿色书柜”计划

“绿色和平”于2010年开始推动“绿色书柜”计划,在一些书店设置专门的绿色书柜,展示再生纸印刷的图书。绿色书柜用环保材料制成,被设计成绿色枝桠状,书柜中摆放着采用森林友好型纸张印刷的图书。

将环保概念进一步引进书店已经成为一种绿色风尚。书店对绿色图书给予特别的陈列空间,让这些图书更多地与读者见面,产生更多的购买,是对绿色出版最有力的支持。销路决定出路,市场决定上游,如果“绿色书柜”计划在各大书店和卖场普及,相信绿色图书将会越出越多,绿色出版的全民实现指日可待。

五、读者,绿色阅读行动

绿色出版的消费者是购买和阅读图书的读者们。如此,读者增强环保理念,培养绿色阅读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1.培养绿色消费行为比如全民读旧书、借书读、换书读等一系列环保阅读活动,延长了图书的生命周期,是一种极为绿色的图书消费行为。2012年4月23日第17个世界读书日,联讯时代国际信息技术公司在北京西单举行的关注健康与环保、倡导绿色阅读万人签名宣言行动,得到上万名群众的自愿参与,“阅读与环保同行、绿色与健康同在”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一方面读书时爱书惜书,循环利用,延长图书生命周期;另一方面多使用电子读物,养成新型的阅读模式。此外,对于环保书,可以多加支持,美国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70%以上的读者愿意为环保多支付成本,以更高价格购买绿色图书。绿色消费行为的养成,会大大助力绿色出版。

2.养成纸源回收习惯图书落到终端消费者即读者手中,能否被回收再利用,便取决于读者是否有纸源回收的习惯。而再生纸的原料来自于废纸回收,所以读者们养成纸源回收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六、作者,爱森林联盟

图书出版使用何种方式,作者们的意见至关重要。在国外,已有许多著名作家们力挺绿色出版。在我国,少数作者也开始具有了绿色出版的意识,但联盟的组成任重道远。对我国书业而言,作者们加强绿色环保意识,组成“爱森林联盟”,是打造整个绿色出版生态链不可或缺的一环。

关于绿色环保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绿色金融创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我们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生态代价。通过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走向生态文明,这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和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党的十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从而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全面融入生态文明的理念、观点和方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生态文明建设,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由于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全球共识,所以绿色金融体系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

一、绿色金融与生态文明建设

1.绿色金融的由来

2O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问题日趋严重。全球学术界、各国政府和社团组织开始认真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问题,积极寻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在此背景下,国际金融界开始探讨如何发挥金融业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绿色金融理念应运而生。

绿色金融又称为“可持续金融”,主要指从环保角度重新调整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实现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进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绿色金融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是将潜在的环境影响纳入金融机构的投融资决策行为,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是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所指的是第一方面的含义。

2.绿色金融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广义上来说包含了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人居和生态资本体系等;涵盖了经济、政策、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的各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进步,金融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日渐密切。一方面,经济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需要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投融资业务会直接、间接地影响环境,但环境问题反过来也要影响金融业的发展,这种相互影响分为负面效应和正面效应两个方面。负面效应即是金融服务面临的环境风险,从直接风险来看,金融机构作为消费者,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有可能因不注重能耗,或直接对经营场所造成污染而产生一些环境费用或遭受环保部门的处罚,造成负债或资产损失。因此金融机构在能源使用、处理报废或淘汰的办公用品等方面要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此外,涉及保险业的金融机构对与环境相关的索赔也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从间接风险来看,主要是指金融机构由于不良贷款或投资行为不当引起的环境经济损失。其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贷风险,当银行贷款客户的业务受减排成本的影响或环境规章变化影响时,信贷风险就会间接产生。虽然银行不对污染直接负责,但却面临经济损失的后果;二是法律风险,如果不遵守环境法规,银行会与其他公司一样,面临法律风险;三是声誉风险,如果借款或融资的客户行为破坏或污染了环境,则提供贷款或融资的金融机构的声誉则会遭受一定的损失。正面效应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节约使用能源和环境友好型产品,以及物质的循环利用可减少运营成本;二是金融机构使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客户贷款风险最小化;三是环境风险的存在扩大了金融机构经营的产品范围。

许多事实已经表明,不良环境行为与金融风险密切相关,环境行为与经济效益是正相关的,正确的环境行为会给股东的利益带来积极的效应,而投资中的环境问题则会影响投资收益的实现,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在投资决策时首先应考虑环境因素,正确对待金融资本流动对环境和生态产业结构的影响,将环保意识体现在经营业务中,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高防范和化解不良信贷招致的环境风险的能力,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经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反过来又是金融业赖以繁荣的基石。

因此,金融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作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环境观念,有效发挥金融杠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节作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有效手段和必要调整,对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当今世界,绿色金融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金融业最具活力的发展领域,是世界经济危机之后金融业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代表着国际金融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全球经济发展新动力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虽已然逐步渗透到金融行业,但由于法律制度、技术标准、考核机制等外部条件不完备,管理体系、授信机制等内部流程不成熟,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动加快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步伐,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之举。

从国际经验来看,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至少需要国家、金融机构与环保部门的通力合作,德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就是一个典型。在我国,构建正向激励机制是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关键,这需要政府、监管部门、金融业及相关行业和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促使这一金融杠杆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应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放在与改善投资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领导和协调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银企共赢的政务环境。

2.从人民银行的角度来看,应继续发挥中央银行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传导和窗口指导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推进绿色信贷机制的建设,严格限制对污染企业的贷款,对污染企业的融资需求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大对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和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搭建好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企业三者之间的对接平台,在落实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中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金融的互动发展。

3.从金融业的角度看,各级金融机构应秉持绿色金融理念和社会责任要求,不仅自身要切实践行“绿色”、“生态”的经营、发展理念,建设“节能高效化”的金融机构,还应积极创新业务品种,拓宽业务范围,推进“绿色银行”、“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金融创新实践,在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运用资金、产品服务等杠杆工具和手段,积极将生态理念、生态效益标准引入各种经济行为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提升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三、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金融杠杆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合理调节不同环境、不同经济、不同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把经济运行合理有效地控制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而且对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修正。

1.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绿色金融创新要求金融机构积极研发与推广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金融产品,这是目前金融行业迫切需要突破的重点问题。我国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创新和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1)成立专门的环保基金

在转型经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的国家环保基金对我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国家环保基金重点支持国家循环经济项目、环境保护项目的发展和执行,以及国家相关监管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等,因此,它可以在一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国外,其资金来源主要为环境税、国家拨款、外国和国际组织的环保赠款和贷款、商业银行投资等各种资金。由于我国尚未出台环境税,目前可将与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相关的税种中的税款,按一定的比例专款专用,并根据“政府引导、市场参与、专家管理、规范运作”的原则,吸引各种资金进入,建立国家环保基金,加大对全国发展循环经济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投资。同时我国还可以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建立地方环保基金,其资金来源主要由地方筹措,可将污染费、污染罚款等纳入其中,其投向用于重点支持地方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

(2)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我国应尝试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债券流动性强,筹资量大,效率高,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可以吸收相对稳定的中长期资金,这些资金再以贷款的方式投入到社会效益较好,但需要动用大量资金的环保项目和生态工程项目中。对于经济效益好的环保企业则可以允许他们发行企业债券,以满足他们对资金的需求。

(3)发行绿色

发行也是一种较好的资金募集方式,不需要还本付息,而且我国目前的购买率很低,具备很大的开发空间。如果国家每年根据需要测算发行一定数额的绿色,扣除发行费用和返奖部分后,还能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这将为绿色金融的运行提供很大的动力支持。

2.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渠道

(1)搭建政府、银行、企业对接的平台

中央银行应努力为政府、银行、企业搭建对接的平台,推动信贷产品、金融服务与产业的对接,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对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和项目,通过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来筹集发展资金,鼓励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和社会资金加大对环保、节约资源项目的资金投入,推动低碳金融、绿色信贷全方位运行。

(2)创建绿色政策银行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联邦德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态银行,1991年波兰成立了环保银行,重点资助促进环境保护的投资项目。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完善金融体系,应建立专门的绿色银行,为环保产业及其环保项目提供融资服务,这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3)强化证券市场改革,便利绿色融资

国家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环保板块,提供给从事环保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企业和组织上市融资。同时,其他一级市场板块也应加强绿色监管的力度,企业上市审核内容中应该包含有环境保护因素的考虑,对于不符合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的企业应该禁止予以上市。

(4)引进外国资本直接投资于国内绿色产业

对外商投资于我国的环保产业,应在税收、土地、贷款、投资、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进出口方面给予优惠,应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并购、BOT等方式到中国来进行绿色投资。

参考文献:

[1]郑良芳:构建绿色金融的思考与建议.武汉金融[J],2008年第3期.

关于绿色环保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企业绿色管理;障碍分析;绿色战略联盟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1-0034-04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和作用程度日益加强,使发展与环境的互馈关系趋于恶化。在此宏观背景之下,人类开始检讨和反思传统的发展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这便是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广泛而深刻的调整和转变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首当其冲,将生产经营活动同社会、环境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企业正是负载着解决这些问题的使命而产生的,而发展绿色企业对于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绿色管理。绿色管理是以与企业相关的自然环境为主要对象的资源管理及创新活动,把全面绿色质量管理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并且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绿色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环境管理的关注。在近30年里,绿色管理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领域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的新焦点,研究视角已从环境演化适应延伸到了资源基础观、生态环境响应、环境利益相关者等诸多理论。Hart认为,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绿色管理研究框架应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形成了一种企业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新视角。他的研究关注企业重视外部自然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合理配置和利用自然资源,提升绿色管理绩效,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Arag6n-Correa和Sharma提出,资源和能力是影响企业环境战略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过程也同时受到外部环境(主要是经济、法律、社会、地理等权变因素)的重要调节。Steadman等认为,企业绿色管理不仅能满足政府对环保法规的要求,而且能逐步加强企业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关心程度。在此基础上,Bansal和Roth进一步强调,绿色管理的本质就是企业对自然环境问题作出的响应,这种响应的动机受到合法性和利益相关者的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企业开展绿色管理的驱动力,归根结底仍涉及利益问题,原因在于环境污染极可能危害到其他与环境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周边社区居民及单位)。鉴于上述学者们的各种观点可知,企业绿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又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可见,单凭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和能力提升,难以实现有效的绿色管理。

目前,由于受到企业资源、绿色法制、监督支持及生态意识等方面的制约,我国企业在实施绿色管理中举步维艰,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积极性。所以,企业应与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建立绿色战略联盟,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二、目前我国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所面临的障碍

(一)企业资源限制

企业绿色管理的实施需要有与之匹配的资源支持,这些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员和其他部门的战略支持。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前期投入涉及到绿色技术开发、先进设备购买、员工培训等方面,需要高额的投资。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对于自身经营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够好的企业而言,高额的前期资金投入、缓慢甚至不确定的回报无疑是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极大障碍。

企业实施绿色管理不仅仅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更需要绿色技术作为保障。目前,我国的绿色技术开发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开发水平和能力均不足。加上技术开发周期长、投入大、市场需求及投资回报率不确定等因素的存在,导致绿色技术开发的高风险性,影响了企业开发绿色技术的积极性,因而限制了我国绿色技术水平的提高。

企业绿色管理的实施除了资金投入和技术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后续绿色管理中技术管理人员和其他部门战略的支持。国外研究表明,在一些欧洲国家,人力资源的管理技能缺乏是比资金更重要、更能影响企业绿色管理的因素。我国严重缺乏专业绿色技术管理人员,即使有些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也往往由于能力限制难以付诸实践,导致态度和行为间的差距。

(二)绿色法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由综合法、《污染防治法》、《资源和生态保护法》、《防灾减灾法》等法律组成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涉及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及噪声等众多领域,为企业绿色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绿色法律法规虽多,但尚不够完善,可操作性差。具体表现为:其一,环保法的执法主体过多,权利分散,并且没有赋予环保部门强制执行权,致使环保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制止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其二,经济手段模糊,处罚过轻或缺乏处罚依据,在具体执法中普遍存在违规企业拖欠、拒交处罚款的情况。法律法规刚性不足,违规成本低廉,导致部分企业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获取高额利润。

(三)监管支持不足

随着国家和各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各项监管政策逐步深入落实,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06-201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6%,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但是,环保总局披露,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十二五”环保压力很大,突出问题在于尚未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环保目标责任制,意味着尚存在部分地方仍然仅仅是用GDP考核地方政府政绩。当GDP成为衡量地方政府政绩首要指标时,经济效益就人为被置于环境保护之上,能创造产值而成为地方经济支柱的高污染企业都有可能成为地方政府庇护的对象,从而打击了其他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积极性。

另外,我国绿色审计仍然处于理论探索的初级阶段,绝大部分的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都未进行“绿色审计”。此外,《证券法》也没有规定我国上市企业有披露环境信息的义务。上述监管制度的缺位是我国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重大制约因素。

(四)生态意识缺乏

企业只有具备生态意识,才能感知利益相关者对环境管理的压力。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在管理理念中缺乏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认识,管理者不能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会把绿色管理的资源投资视为额外成本,并且不能产生相应收益。鉴于此,对于他们而言,遵守环境管制或实施超出环境管制标准的志愿性环境管理行为并不能产生竞争优势,只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当企业发展面临多重压力时,管理者会优先考虑经济利益,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生态意识的缺乏,他们从主观上就没有接受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相

辅相成的绿色管理理念,成为了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内部障碍。

不仅企业生态意识会影响到企业绿色管理的实施,而且消费者的生态意识同样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只有被最终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所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将会指引着企业的发展重点与方向。推崇消费至上和享受至上的西方消费主义对我国影响很深,讲排场、比阔气的“面子消费”、“时尚消费”现象仍旧存在。还有部分消费者购物时因只考虑质量、价格等因素,而很少考虑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即真正的绿色消费者很少。由于大多数消费者生态意识淡薄,企业的绿色管理投入暂时不能取得对心的经济效益,有时甚至遭受一定的损失,致使企业选择迎合消费者需求而放弃推行绿色管理。

三、我国企业绿色战略联盟的构建

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和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提出的。绿色战略联盟是指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建立联盟契约关系,通过资源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绿色管理的有效手段。

(一)绿色战略联盟的主要方式

Freeman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利益相关者能够通过直接施加压力或者传递信息来表达其对企业生产经营性活动的关注并施加影响:资源依赖理论指出,组织必须关注那些为组织提供其持久生存所需重要资源的环境中的需求,应该更多地关注其环境中控制着关键资源的其他组织和群体的需求,并作出响应。在此基础上,Agle和Mitchell等学者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提出,组织必须更多地审视并关注控制着组织持续生存所需的关键资源的那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要求。鉴于此,企业应与利益相关者构建绿色战略联盟,以实现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绿色管理。这个联盟不仅包括直接利益者的绿色资源互补,还包括间接利益相关者的绿色社会关系。

1.与直接利益相关者构建绿色战略联盟

直接利益相关者是指与企业直接发生正式交易而形成正式关系的团体和个人,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竞争者等。这些群体和个人直接影响企业的绿色管理绩效,同时也受企业绿色管理绩效的影响。其一,企业投资者偏好于将资金投向环保型的实践活动,注重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之间高度的长期正相关关系。其二,企业绿色管理的实现取决于员工的积极参与,有良好环保声望的企业能够吸引那些对环保有强烈偏好的高素质人才。其三,企业绿色管理的实现起始于绿色投入,必须与绿色供应商联盟,而绿色供应商由于对其声誉的重视必然会停止为环境管理绩效差的企业提供服务。其四,由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指引着企业的发展重点与方向。使其成为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强大驱动力,推动企业必须改善他们的环境绩效。其五,企业与竞争者联盟,实现资源互补、技术和信息共享,建立绿色战略网络。

2.与间接利益相关者构建绿色战略联盟

间接利益相关者是指不和组织进行正式交易的个人和团体,包括政府和环境专业协会、媒体、社会活动团体等。首先,企业通过制定和执行超前的环保战略使其居于环境管理的领导者地位,并与政府和环境专业协会结盟,共同研究和制定环境战略,参与行业规范、质量标准的制定,并且说服政府制定有利于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环境法规和融资政策。其次,企业要与媒体建立联盟,借助媒体这一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导向的工具,共同引领环保导向,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并提升企业的资产价值。最后,企业的绿色管理实施离不开社会活动团体的支持,社会活动团体是企业的一种独特的社会资源。

(二)企业绿色战略联盟的构建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

坚持市场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对联盟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在我国,企业与地方政府及社会组织有着密切关系。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充分利用市场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无序现象,帮助企业与联盟的参与者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从而为动态绿色战略联盟的建立和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政府引导的原则也体现在政府的适当参与。政府应发挥其协调引导作用,建立适合战略联盟需求的企业信息网,营造有利的政策和法制环境。

2.互利、双赢原则

虽然企业绿色战略联盟会呈现一体化的合作模式,但是,参与联盟的单个参与者都具有各自的目标,各参与者的自主利益应得到充分保证,否则将会影响联盟参与者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战略联盟的失败。

3.灵活战略、独立地位原则

由于企业处于呈现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竞争环境中,这必然要求企业自身具备迅速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与之相适应。当企业因为联盟而失去战略的灵活性时,一旦遭遇环境突变,就会产生巨大的联盟风险。同时,联盟使企业失去战略的灵活性,也违背了战略联盟的目的。战略联盟是建立在互利双赢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一旦某一联盟方失去了独立地位,联盟就变成了兼并,这样,对方的投机就会造成对企业的侵害,而这种风险是企业自身无法承担的。

4.风险收益对称原则

在进行利益分配的时候,应使分配原则与参与者各方承担的风险对称,同时应有相应的风险补偿措施,以增强参与者各方的信心。

5.互相学习原则

不管企业采取什么方式的绿色战略联盟,联盟的目标都是暂时的和局部的。企业要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必须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企业绿色战略联盟构建的对策

1.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企业绿色战略联盟中既是促进者又可以是引导者。政府的具体作用表现为:利用各种政策工具,营造有利于企业绿色战略联盟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设置专项资金和项目支持企业绿色管理推行,并引导和促进绿色战略联盟的形成和发展;注重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大力进行绿色教育;积极促进绿色需求,引导绿色消费;按照科学发展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由于绿色战略联盟伙伴的多样性,政府的政策应当具有灵活性。此外,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绿色战略联盟后,政府部门只能实施监督与协调职能,不能直接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性活动。

2.联盟参与者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联盟参与者直接关系到绿色战略联盟能否成功运行。联盟参与者的选择需要通过谨慎的设计,不能随意。企业在选择战略参与者时必须对其资源能力、组织绩效以及资信状况等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估,选择出值得信任、能够提升双方各自竞争力的组织作为联盟参与者。

3.联盟治理机制的建立

战略联盟中的一个问题是联盟参与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以及如何恰当地去处理冲突。因此,在组建绿色战略联盟体之初,应当充分考虑各参与者的共同利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联盟战略导向,并以合理的契约与制度安排加以明确。绿色战略联盟机制主要涉及到参与者之间的谈判机制、信誉机制、监督机制、冲突管理机制以及违约惩罚机制等。

关于绿色环保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绿色保险 绿色信贷 绿色证券 碳金融 京津冀

一、引言

绿色金融的概念在国内并不明确统一,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绿色金融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金融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推出相关金融产品和推进个人绿色消费等,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二、京津冀地区评价体系

(一)绿色金融测度指标的选取

绿色金融工具包含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环境证券化、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产品[2]。首先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及绿色保险三项环境经济政策的提出,不仅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因此选取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及绿色保险作为二级指标十分有必要性。其次考察目前京津冀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状况,最终选取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碳金融作为二级指标。针对每个指标的考察主要从两方面,一方面关于京津冀地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状况;另一方面有关环境投资状况的评价。

(二)二级指标的含义

1.绿色保险。绿色保险又称为环境责任保险,指在被保险人因从事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业务,但却造成环境污染,从而需要赔偿环境费用以及治理责任为标的的责任保险[3]。绿色保险通常包含两方面要求,一方面要求投保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时刻把握环保脉搏,在实现企业高效率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要求保险业在经营活动中引入生态观念,在承保范围内切实支持保护生态环境,关注环保产业的发展,构建保障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保险制度。

2.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是指金融机构在制定信贷政策及审贷机制时,协调统一经济增长及环境保护。目前我国实行绿色信贷的途径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由国内商业银行与国际组织合作,完善绿色信贷机制;二是由大型商业银行自我设计绿色信贷标识,落实国家相关信贷政策;三是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由于缺乏恰当的信贷规划,绿色信贷发展尚未成熟。

3.碳金融。碳金融是指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一方面有关碳排放权交易、投资或投机活动,另一方面关于开展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融资活动,以及提供担保、咨询服务等活动[4]。我国碳金融市场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11 年,国家确定的七个碳交易试点,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天津碳交易市场分别在2013年11月28日和12月26日建立。其中,北京市碳交易开市以来,截至2014年6月16日,北京碳市场公开交易成交量29.7万吨,成交额1588.9万元;同期天津碳市场公开交易成交量12.1万吨,成交额358万元。因此不能忽视碳金融在京津冀地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三、有关三级指标选取以及在京津冀发展状况简要说明

(一)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选取了两个指标分别是环境责任保险额比例、环境责任保险赔付率。前者是指环境责任污染保险费的收入占全部保险费收入的比例,为正向指标,保费收入越多说明企业投保数量以及金额相对增多,绿色保险的发展状况良好。后者是指保险公司向企业支付的赔偿费用占保费收入的比例,为正向指标,保费占比越高说明绿色保险影响越大。

(二)绿色信贷

在此选择两个三级指标分别为绿色信贷规模占比以及高能耗产业利息支出比例。其中绿色信贷的下发比例可以反映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水平的高低。此外,由于绿色信贷对限制两高一剩的行业有明显作用,因此在三级指标的设计上,选取的逆向指标为高能耗产业利息支出比例。

(三)绿色证券

绿色证券选取了两个指标分别是环保企业的市值占比以及绿色证券的交易量占比。前者是指全部上市的企业中环保企业市值所占比例,为正向指标,该值越大反映市场对环保企业的未来发展呈现积极态度,证明环保企业通过直接融资获得资金的比例越高。后一指标为绿色证券交易量在全部证券交易量中的比例,同样为正向指标,反映公众对绿色证券的接受程度以及绿色证券在二级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

(四)碳金融

有关碳金融的发展指标选择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交易量的占比以及自愿减排单位(VER)的占比。就目前京津冀地区碳金融的发展状况来看,早在2008年作为中国最大的环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成立,并承担起建立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节能减排问题的碳交易市场。另外还有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2009年开始建立自愿减排的碳交易机制,在不设定绝对减排限额的情况下,由企业自愿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协议,并通过招募、设计和交易三个阶段,研究和执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以及企业实际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测量、报告和核实体系、目标承诺与减排和交易体系[6]。

参考文献

[1]吕宝林.河北省绿色金融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5-9.

[2]邓翔.绿色金融研究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6):67-71.

[3]王国庆.搭建中国“绿色保险”制度新平台的设想[J].经济与管理,2009(1):92-95.

[4]韩琳慧.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

[5]曾学文.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程度的测度分析[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6):1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