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作文开头范例6篇

感动作文开头

感动作文开头范文1

一、开篇点题向“明”

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曾经在其高考作文专题讲座中讲过,记叙文写作要像“二锅头”,不要像“碧螺春”。二锅头不算是好酒,但是味道浓烈,一口饮下,酒意翻滚;碧螺春是名茶,但需要慢慢细品,才能感觉到香醇。记叙文作为叙事性较强的文体,在开篇就应该将文章的题旨揭示出来,而不应该追求所谓的委婉含蓄。记叙文写作开篇点题要直接明了,给读者一个鲜明的指向,让读者明了叙事与题旨的关系。如《感动就在你身边》一文,作者就深谙开篇点题向“明”之道:

正如在水里自由嬉戏的鱼儿常常疏忽了身边的水流、在天空自在飞翔的鸟儿常常忘了周围的空气一样,我们是否也因为忙碌和粗心而淡忘忽视了身边不经意的感动呢?感动就在你身边,需要潜心寻觅和默默珍重。

作者在开头以鱼儿、鸟儿忽视常见的水和空气作类比,揭示了我们也常常忘记品味、珍视身边不经意的感动,点出文章的题旨,开门见山,形象鲜明。

二、叙述描写向“情”

记叙文主要以叙事为主。记叙文的叙述和描写除了要符合客观事实外,特别要融入情感。正如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记叙类文章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所在。记叙文切忌就事论事,在叙述中不带任何感情地交代事情经过,而应该借助环境、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熔铸人物情感于细节事件中,才能真正让记叙文耐读、耐品,才能散发出感动的气味。如文中作者这样来叙述:

漆黑的夜色笼罩着整个城市,只有街道旁的路灯散发着圈圈光晕,为这个夜晚添了几许光亮,却依旧掩盖不了那无边的黑暗。凛冽的寒风从身边掠过,消失在前方无边的黑暗中。

这段细节是环境描写,为下文作者的“霉运”铺垫了相衬的环境氛围,下文的叙述就显得非常自然:

我推着破胎的电动车,顶着寒风向前缓慢移动:哎,怎么会这么倒霉!放学被老师留下“喝茶”,原来一起回家的好友有事先走,车骑到半路居然破胎,怎么什么事都赶在了今天?想着想着,一阵凄凉的感觉涌上心头,泪水充满了眼眶。抬起头不想让泪水滑落,却发现朦胧的月光也如此凄冷。不争气的泪水滴在手上,在灯光下闪烁着。

四周一个人也没有了,地面上只剩下了我孤单的身影,无休止地变长、变短,踽踽独行。路旁凋零的树枝在风中摇曳着,在地上投下参差婆娑的影子,不停摇晃,仿佛也在讥讽我的霉运……

这段叙述综合了动作、神态、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并没有多用笔墨去写作者遭遇怎样的霉运及遭遇霉运的详细过程,而是通过细节突出对作者情感的描绘、烘托,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自然读起来有滋有味。

三、情节设计向“巧”

记叙文的情节切记不能平铺直叙,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而应该有所设计,设计出波澜起伏的情节,在“巧”字上下功夫。可以通过误会法、巧合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设悬念、埋伏笔等,将情节巧合化、曲折化,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如此文,作者紧接上文进行了这样的转折描写:

突然,后背被人轻拍一下。惊讶地转过头,竟然是一起回家的好友,她骑在车上,冲我微笑着。当她看到我满是泪痕的脸时,一丝担心爬上了她的眼睛。她把车架在路边,转过身来轻轻为我拂去脸上的泪珠:“怎么了,放学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没事的!”我想挤出一个笑容,可挤出的却是一滴滴泪。她轻轻拥住我:“不想说就不说了吧,不哭了,我们回家!”于是,我的影子不再孤独,同路朋友相伴,一路笑声一路歌……

她送我到楼下,才匆忙离去。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一阵感动涌上心头。转过头正想上楼时,开门的声音传来,原来母亲一直在等我。

应该说,作者的描写很细腻,情节设计一开始虽然也有转折,但还在正常的理解范围,正当我们以为这就是作者所有的情节设计时,作者突然写到母亲一直在等我,就这么一个情节却独具匠心,原来前文对同学的感动情节的描写是为了衬托母亲。同学等我的感动我已经了然、感受到,那么母亲无数个晚点等待呢?

四、结尾提升向“深”

记叙文的结尾是提升文章思想、深化文章主旨内涵最为重要的地方,可以说一个好的结尾是文章最大的亮点,一个糟糕的结尾则足以毁了整篇文章。记叙文结尾关键在写出深意、写出力度。如文中作者结尾这样写道:

我不是孤独的,因为感动就在身边;我将不再孤独,因为我已学会感动。

感动作文开头范文2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首先,要确立好主题,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选择可写的材料;其次,要选择自己能把握的材料来写。如,关于“爱”的话题作文,爱的内涵丰富,可以表现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可以表现特定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爱帮助,如医生对病人的关爱、人们对弱者的关爱等;也可以表现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如,陆游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文天祥对故国的赤胆忠心等。一般来说,表现亲情、友情、师生情等温馨情感的作文我们最熟悉,写起来可能最顺手,表现特定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爱帮助的作文更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易写出新意;表现对民族、对祖国热爱的作文立意更深刻、展现的文化内涵更丰厚。第一类作文好写、但也是最多人写的,所以难有新意,自然更难得高分;第二三类如果把握得好,更易得高分。所以,写作之前,一定要先立意,确立好写什么主题。

二、“凤头”展文采

“文似看山不喜平”,讲的是文章要曲折生动,咫尺兴波,才会吸引别人往下看;“凤头、猪肚、豹尾”讲的是文章开头要像凤凰的头,精美亮丽。在悉数的文章技能中,开头是最重要的。开头写得好,写得精美生动,阵容夺人,受到传染,引发共鸣,疑团迭生,疑窦顿起,才会吸引别人往下看。不然,正文内容写得再具体生动、趣味无穷,没有一个好开头,文章吸引力大大减少,文章分数则大打折扣。于是才有:“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写人叙事的作文常用的有哪些精彩的开头呢?

1.巧用修辞,凸显文采。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开头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

2.突出矛盾,渲染气氛。文章在一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冲突。故事有矛盾才会有吸引力,在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读性会大大加强

3.描写环境,烘托背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引用法是一种很常见的文章开头法,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议论文则常引用名人名言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

三、新鲜生动事例构主体

作文怎么写才能“新鲜逼人”?只有做到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新的发现,跳出前人的窠臼,另辟蹊径,才能写出好的考场作文。首先,选材新融入时代新意。把作文选材的视角投向时事,获取新的写作素材。白居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就是说文章应该写时代新人,论时代新事,绘时代新风,传播时代精神。中学生最容易接受新事物,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关注时代大事、社会热点和大众话题,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与时代脉搏合拍,与时俱进,用自己的笔把对时代的思考记录下来,让自己的作文闪耀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表现、新要求、新趋向,富有时代的气息。

优秀的作文,语言应该生动形象,事例宜具体。文采斐然,但不能华而不实,材料充实,却不是完整情节的记录。具体方法有:

1.五觉描写法。“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个事物从不的角度去观察所得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要写一个事物时,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并调动每一个感官去感受,那所写之物自然就生动形象。

2.增添细节法。文章可围绕中心,联想一些与事或物有关的细微末节,以达到具体感人的效果。

3.正面侧面结合法。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须形神具备。侧面描写是有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4.点面结合法。点面结合就是主要场景和中心人物与场面的总貌相结合。“面”是人物活动的空间平面,是作者的观察视野从横方向上充分展开,让笔触伸向场面的每个角落,对全场的鸟瞰,与“点”相结合后形成立体画面。

5.远近相衬、动静相映法。在景物描写中我们往往会像《苏州园林》中的建筑艺术一样,远景近景相映衬,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层次感、立体感。又会把动景与静景相结合,使文章生动、感人。

其次,作文要把握好结构。作文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总分总式。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叙事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C、D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的照应。第二种,逐层进入式。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叙事。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写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D,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四、豹尾现力度

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1.首尾呼应,凸显主旨式。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

2.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

感动作文开头范文3

一。开门见山。文章采用顺序,一开头就从事件的开端写起,落笔入题,不枝不蔓。如2009年河北省中考佳作《墙的故事》一文的开头:“我家大门前有一堵墙,墙上的标语换了又换,见证了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该作文直接入题,简洁明快,开宗明义,点明中心,总领全文,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文章的中心――一堵墙见证了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

二。交待动机。文章开头先介绍写作缘由,然后再接着写故事情节,以期快捷地唤起读者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如2009年陕西省中考佳作《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好》,就十分清楚地交待了写作的动机:“原本已为,进入初三后,有的只是与世隔绝的忙碌和心灵失去感受的麻木,却没有想到,我的心灵会在一个普通的星期天被惊动,让我真切感受到: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开篇交待动机,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三。描绘情境。文章开头极力地渲染人物活动环境的气氛,一下子把读者带入特定的境界中去,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2009年山西省中考佳作《有你在身边,太棒了!》一文的开头》:“像往常一样,我俩并肩坐在树下,仰着头,望着天。深邃的天幕上,群星闪烁,遥相呼应,共同编织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段开头,借景来渲染氛围,表达朋友情深,为下文作有力地铺垫,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

四。抒发感情。文章开头直接抒发作者对所写的人、事、景、物的强烈感情,然后,再展开具体情节的记叙。2009年吉林省中考佳作《亲人・亲情・回报》一文开头:“亲人是前进力量的源泉,亲情是穿越黑暗的阳光,亲情是永远不会失去的财富。有了亲人,你就不会孤独与怅惘;有了亲情,你就会懂得感恩与回报。”开头直抒胸臆,写活了自我对亲情独到的认识与深刻的体验,以抒情议论的笔调,紧扣一个“情”字来写,点明题旨,使得文章中心凸显,增强了作文的感染力。

五。倒叙起笔。把事件的结局或中间作为文章的起点来写,以引起读者的悬念,然后再从头叙述,讲清事件来龙去脉。如2009年河南省中考佳作《逆耳忠言助我行》的开头:“‘无论走到哪里,你都是农村的娃,不能忘本!’这是父亲在我临走前对我说的一句话,它现在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此例倒叙起笔,巧设悬念,扣人心弦,使文章更加曲折有致,越发引人入胜。

六。妙用辞格。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或排比造势,工整优美,气势磅礴;或比喻连珠,文采飞扬,情味盎然;或引经据典,富有哲理,意蕴丰富;或对比起笔,对照鲜明,昭然若揭……下笔则笔走龙蛇,行云流水,精美炫目,美不胜收。且看以下三个精彩“凤头”:

1.阳台的蒲公英开花了,白葺葺的花儿向我传递着对您的想念,风儿一吹花瓣便纷纷散落,伴着风儿呼声只剩下一只冒着嫩白色的绿萼片。奶奶,您在哪里?我和蒲公英一起想念着您呢!您听见了吗?【选自2009年广东省中考佳作《我和蒲公英一起想念你》】

2.送你一轮明月,寄去无尽的思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的,心中的思念剪不断,理还乱,就让月光承载这厚重的感伤。你所思念的亲人好友,也会在某夜心烦意乱之时,行于院中,“千里共婵娟”。【选自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佳作《送你一轮明月》】

3.学业如山,坚持如径,循径而登,方知山之高大;知识如海,探索如舟,泛舟而上,方知海之广阔;美文如茶,品味如水,沸水轻呷,方知茶之香醇。【选自2009年上海市中考佳作《在学海中游泳》】

这三例均是妙用辞格的典型范例:例1有意而问,引起悬念,引发读者情思,可谓设问开头,先声夺人;例2引用诗词佳句,富有文采,拓展文章的意境,可谓名句增辉,仿拟添趣;例3妙用比喻、排比、对偶之法,生动展现了在学海中游泳之酣畅淋漓,可谓铺排咏唱,美句夺目。

作文开头,因文而异,方法繁多,可独立运用,也可综合表达。但一定要靓扮“凤头”, 让你的开头“炫”起来!

孤独的树

埃・彼林

一阵肆虐的狂风从遥远的树林里刮来两颗种子,随意将它们分撒在田野里。雨水将它们润湿,泥土将它们埋藏,阳光给它们温暖。于是,它们在田地里长成了两棵树。

最初,它们十分矮小,然而无心的时间把它们高高地拉离地面。它们便能眺望得比从前远多了。

它们也能彼此看见了。

田野十分辽阔,直到那葱绿的平原的尽头,也看不到任何其他的树木,只有这两株远远分隔着的树,形影相依地伫立在田野中间。它们的枝丫纵横交错,仿佛是些用来丈量这旷野的奇怪的标尺。

它们遥遥相望,彼此思念,彼此倾慕。然而,当春天来临,生命的力量给它们温暖,充盈的液汁在它们体内流动起来时,它们心中也勾起了对那永有的、同时也是永远离开了的母林的思念。

它们会心地摇动着树枝,相互默默地打着手势。当一只小鸟像一种心念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的时候,它们就高兴得战栗了起来。

狂风暴雨来临时,它们惶恐地东摇西摆,折断了树枝,呜呜地叫喊,仿佛想挣脱地面,双方飞奔到一起,紧靠支撑,并在相互拥抱中获得解救。

夜晚到来,它们消失在黑暗中,重又被分隔开来。它们痛苦得如同病魔缠身,它们祈求地仰望天空,期望快快给它们送来白日的光辉,以求再能彼此相见。

感动作文开头范文4

2、比喻贴切,用词生动。

3、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

4、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

5、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

6、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

7、文章含蓄的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

8、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9、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10、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

11、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睛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12、文章以……为结尾,言简意赅,其味无穷。

13、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14、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15、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

16、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较好地凸现了文章主题。

17、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18、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19、文章选材新颖,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20、以感受开关,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21、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

22、故事虽平凡,感情却真挚、充沛、感人。

23、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24、结尾以……点明中尽,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25、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26、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27、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

28、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

29、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30、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31、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32、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33、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34、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35、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36、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37、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38、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39、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

40、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41、开头出手不凡,吸引读者。

42、文章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尤其人物语言幽默风趣。

感动作文开头范文5

摘要:文章的开头要小巧、亮丽、引人注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开头要有利于围绕主题拓展作者的思想,有利于吸引和引导读者读完全文。写作实践中一般不孤立考虑开头,而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全局考虑成熟,开头也就水到渠成了。

关键词:作文;开头;开门见山;悬念法;修辞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71-01

元代乔梦符提出作文“六字诀”:凤头、猪肚、豹尾。巧妙地运用比喻,说明文章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中间要像猪肚一样丰满充实,结尾要像豹尾一样警策有力。明代的谢榛对文章开头、结尾则用了另外两个比喻: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是文章开头要像燃放爆竹一样,清脆响亮,贯通全篇;结尾要像撞击铜钟一样,清音袅袅,悠然不尽。实际上要求开头不同凡响,震撼人心;结尾余意未尽,耐人寻味。比较起来,这一要求又比上面的“凤头”“豹尾”,似乎更加明确具体些。

开头是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凤头”,即文章的开头要小巧、亮丽、引人注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开头要有利于围绕主题拓展作者的思想,有利于吸引和引导读者读完全文。写作实践中一般不孤立考虑开头,而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全局考虑成熟,开头也就水到渠成了。

从表达方式来看,开头一般会有所侧重,或抒情议论,或描写叙述,不同类别的开头有不同的要求。具体说,侧重抒情的开头要能调动修辞,要有文采,要做到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还要能明确中心;侧重议论的开头,要恰当引用材料并由此提出问题或亮出观点;侧重描写的开头语言要生动形象,要有意境美,还要注意与下文的衔引;侧重叙述的开头一般要注意悬念的设置和与下文的衔引。然而,文章开篇的方法众多,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开门见山法。

所谓“开门见山”,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可以开头直接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兜圈子,不枝不蔓,入题快捷,干脆利落,避免了不知所云,离题万里的弊端。

如: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时却不气愤得想大声呼叫:“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

2.巧设悬念法

开头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布局之美。如: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

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3.联想回忆法

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供以烘托要写的事物。如:“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的你,一切还好吗?”

考试中,常有追忆式文题出现,需要考生追述过去的某一件事。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导用了这一方法。文中先写月色,由溶溶月色引发了“我”的联想,使我回忆起同样是在这样一个夜晚发生的故事。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感。

4.巧用修辞法

就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开头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文采飞扬,情味盎然。如:

4.1 她像幽谷里的一朵百合,洁白无瑕。发散出淡淡的幽香,却孤独寂寞;她像勇敢的海燕,在自由的天空翱翔,在汹涌的浪尖起舞;她像李清照那样多愁善感,见凋花伤春,见落叶悲秋。她就是中国奇女子三毛。她就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我最喜欢的一位作家》)这篇文章的开头,用了比喻的手法来写三毛,形象地写出了三毛的特点。

4.2 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则无法成就事业,由此可见,勤则成事,惰则败业。(《说勤》)此处运用对比手法,将勤与懒、成与败的对应关系清晰地揭示出来。

4.3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又有新发现时的眉头舒展,幸福是领奖台上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幸福》)这段关于幸福的解释用了排比点题,铺排文气,先声夺人。

感动作文开头范文6

一、叙事感怀法

从自己感悟较深的某件事写起,在记叙或描写中引出话题。所写事件并不一定是文章写作的中心,只是在行文上起到引子或铺垫的作用。这样的开头有一种真实感,也便于抒情或议论。如《北京的符号》一文的开头:

小时候,我在家玩耍时,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就缠着妈妈买来吃。有时候还偷偷地跟着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经常来我家门口叫卖的是个“老北京”,一家子都是卖糖葫芦的。据他讲,他爷爷在清朝那会儿就卖糖葫芦了,所以,他的糖葫芦绝对正宗。到底是不是无从考证,但他一口悦耳的吆喝声,让我深信不疑。那会儿我还小,还不懂什么叫正宗不正宗,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谁吆喝得好听就买谁的。于是,我跟这个“老北京”混了个脸熟。那段日子,只要他经过我家门口,身后就会跟着一个和他一起扯着嗓子吆喝的5岁小破孩儿。

这个开头,作者选取生活中极其细微的情节,娓娓道来,如数家常,自然亲切,既具生活气息,又有文化底蕴,让人感到一种真实的情感。

二、形象刻画法

在文章开头塑造形象,有助于突出其鲜明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加深读者的印象,同时,有助于下文事件的记叙。如《箭锋上的友情》一文是这样开头的:

周瑜在军营帐篷里来回踱着步,一只飞蛾在案台上的火烛旁飞来飞去。帐篷里忽暗忽明,帐篷门口站岗的士兵叹了口气,他明白帐篷里的人一定正被什么事所烦恼着,但同时他也明白像他这样的小人物又怎能替得了一个东吴大将着想?此时,帘幡被掀开了,周瑜从里面走了出来,一身的银甲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他的脸上没有表情,看上去像是在犹豫什么,又好像是下定了决心。周瑜就这样站了很久,旁边的士兵也只好就这样陪他站着。一时间,天地显得无限宽广,星星满布在黑色的夜空中,就好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了黑色的绸缎上。周瑜开始回想起几天前的事来……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用别致的方法塑造出了周瑜的形象,他在沉思,在苦恼,在犹豫,在定夺,一个真实的、有生命活力的周瑜一开始便深深烙在读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这样的开头就有先声夺人之妙。

三、悬念设疑法

文章也可以用悬念和疑问开头,设置悬念和疑问往往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欲望,引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以与题旨相关的悬念或疑问切入,能够使文章平添波澜,形成曲折跌宕之美,更显构思巧妙。如《好奇心》一文就以悬念设疑开头:

在那个不寻常的中午,在她坚定地迈出第一步时,阳光碎了。

为何“不寻常”?她迈出了怎样“坚定”的步伐?文章伊始,一个个疑团就迅速抓住了读者的敏感神经。在作者“好奇心”的驱使下,读者也产生了好奇,急于解开疑团,自然也就要迫不及待地去阅读下文。

四、抑扬结合法

采用先抑后扬或者先扬后抑的方法开头,在抑扬对比之中,产生冲突,造成事件波澜。如《举手投足之间》一文的开头:

他一手将我拉扯大,管教却很严厉。小时不懂事,一直很恨他:出门、回家要和家里人一一道别、问候;吃饭时,家里人没到齐时不许动筷子,夹菜要就近,夹到什么吃什么,不许在碗里碟里翻挑,更不许吃饭时说话;睡姿要规矩,两腿并拢,侧卧;坐姿端正,站立行走要抬头挺胸;他人讲话不许插嘴,打喷嚏时捂嘴转脸低头……

开头突出了爷爷的规矩繁多,犹如枷锁一般,年幼无知的“我”对他的感情是“恨”,先抑,设铺垫;后文则随着阅历的加深而理解了爷爷的规矩,感受到举手投足之间的人格魅力。抑扬之间,制造了波澜,让人回味无穷。

五、景物渲染法

文章开头以简笔勾勒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或凄清萧索,或明媚疏朗,或朝阳熹微,或暮雨潇潇……为人物活动或事件的发生设置一个特定的环境,渲染特定的气氛,或烘托人物的心理,或衬托人物的形象。如《他们》一文的开头: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把半边的天空映得通红,如血色般笼罩着,这个城市即将步入它璀璨而丰富的夜生活。

如血的残阳,落落余晖,繁华的都市,渲染了一丝凄艳的气氛,衬托了下文农民工艰辛而寂寞的人生。

六、情感铺垫法

以情见长的记叙文若将情感高潮置于篇首,无形中就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郁达夫《怀鲁迅》一文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