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范例6篇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范文1

【原刊地名】太原

【原刊期号】200503

【原刊页号】97~100

【分 类 号】J3

【分 类 名】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0601

【作 者】刘忠

【作者简介】刘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浙江行政学院文化所副教授。(浙江 杭州 310012)

【内容提要】中国爱情诗源远流长,历史上先后出现三次高潮:《诗经》时期、汉魏六朝时期、唐代中晚期。进入20世纪,在“五四”启蒙思潮的影响下,爱情诗经“湖畔派”诗人的倡导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走了一条不同于古典形态的开放、自觉道路。

【摘 要 题】思潮与流派

【关 键 词】爱情诗/古典形态/现代分野/《诗经》/《湖畔》

【正 文】

中国爱情诗源远流长,历史上先后出现三次高潮:《诗经》、汉魏六朝、唐代中晚期。长期以来,诗歌界之所以有“中国无情诗”这一说法,主要原因在于中西诗观的不同以及文化传统的差异。进入20世纪,在“五四”启蒙思潮的影响下,爱情诗经“湖畔派”诗人的倡导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从文学史的角度对中国爱情诗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存在进行梳理、评析,寻绎其诗学传统的衍变和爱情观念的差异。

一、爱情诗的古典形态分析

中国爱情诗源远流长,《诗经》的开头篇《关雎》就是一首地道的爱情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从比翼双飞的鸟儿很自然地联想到人间的男女婚嫁,这种表面看来的比兴手法,显然是源于人类的生命本能,即异性之间的吸引与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简单的生理联想上升为男子对女子复杂的心灵倾慕,淑女“窈窕”,不仅赞美女性体态,而且也是男子对女子“审美”的结果。以《关雎》为先导,《诗经》时代的民间诗人从各个方面表现爱情的人生体验:男女相恋、夫妇相思、婚姻破裂、妇女遭弃……。“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简单之极的叙述与描写,却表达了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一副夕阳近山羊牛归圈的晚照图,一幕天人合一的人生爱情剧。这种“情以物迁”、“感由时兴”的心灵效应被钱钟书先生非常精彩地概括为“暝色起愁”,所谓“日夕添相思”,“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1]。

《诗经》之后,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与巩固,使得“诗言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观念流布深远,“诗经体”的质朴率真不复存在,爱情在文学中的地盘日渐缩小。到了汉末,战乱频仍、朝代更迭的社会时局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崇尚老庄的玄学在文人中开始流行,道教佛学在社会上的传播也极为迅速和普遍,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格局,大大促使了人的觉醒和文学的自觉,爱情意识再次在文学中复苏,“诗缘情”观念逐渐为文人们接受。这一时间爱情诗的中兴主要表现在乐府民歌的创作上,即汉乐府、南北朝民歌。这些民歌中,爱情诗占了很大比重,南朝乐府干脆全是情歌。在继承《诗经》质朴、率真传统基础上,乐府民歌丰富扩大了爱情诗的表现领域。比如,同是表现爱情的忠贞不渝,《诗经·柏舟》“之死矢靡它”一句未免简单,而《上邪》却连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不可能发生的五种现象来表示自己的坚定态度,已让人觉察其热烈奔放。《有所思》中那位女子因恋人变心竟然把礼物焚烧成灰的行为更让人感受到爱情的力量。《上山采蘼芜》中人物关系的复杂也是前所未有的,那位男子在“新人”与“旧人”的对比中颇为矛盾,那位女子在质问前夫时,既委屈又不甘心,这种微妙的三角关系在《诗经》弃妇诗中是难以见到的。与之相对应,从汉末到南北朝,爱情诗的写作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从赋比兴兼用到侧重比兴,从单纯的抒情到抒情与叙事的相互结合。《孔雀东南飞》采用叙事体讲述了一个至今仍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尖锐的矛盾冲突、错综的人际关系以及复杂的人物心理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既得益于长篇叙事诗这一体裁,同时也显示出文学作品表现爱情能力的增强,这些都是《诗经》时代不曾有的。抒情佳作《西洲曲》,更是调动谐音、双关、暗示、象征等修辞手法,将抒情、叙事融合起来,在时序的转换中,塑造了一个忧伤缠绵的女子形象。其衣着之艳丽(单衫杏子红)、容貌之娇美(双鬓鸦雏色)、柔情之痴迷(莲心彻底红)均有一种使人心醉神迷的魅力。当然,这些艺术手法在丰富爱情诗容量与内涵的同时,也导致爱情诗表现风格的变化——从质朴热烈转变为含蓄浮艳,并最终走上“诗缘情而绮靡”的道路。

“诗缘情而绮靡”,的确是陆机不小的发现。从“诗言志”到“诗缘情”,不仅标示了文学观念的演进与深化,而且也为爱情诗的存在正了名——感情是艺术的生命,爱情诗“缘情”但不“绮靡”,它是情之所系,爱之所结,是“婉转附物,惆怅切情”。《诗经》、《楚辞》中爱的对象多“既含睇兮又宜笑”、“美要渺兮宜修”,很难一睹女性芳容,但在南北朝民歌中,我们随处可见女性的情与爱,她们的爱热烈而大胆,“宿昔不梳头,丝发披双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南朝乐府《子夜歌》)“罗裳系红袖,玉钗明月夜。冶游步春露,艳觅同心郎。”(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这些诗歌既是爱的宣言书,又是时人审美趣味趋向丰富与爱情心理趋向细腻的形象注解。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也是爱情诗创作的一个重要阶段,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抒尽人间相思离别之情,诗作一改齐梁华靡浮艳的宫体“情色”之风,赋予爱情诗深远的人生慨叹与哲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之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在诗人笔下,宇宙、自然、人类、生命、青春、爱情,这一切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的美妙奇幻令诗人无限向往,它们的遗憾缺失让诗人感慨万千。诗歌摆脱了千百年来痴男怨女只会卿卿我我的“小家子气”,而具有了“大家风范”。它的似水柔情,它的逸怀浩气,它对自然美的赞叹,对宇宙奥秘的追寻,对青春爱情的渴求,……使得诗作在讴歌男女爱情的同时,也洗尽铅华,创造了一个景、情、理水乳交融的高远境界,在历代爱情诗中显得如此超凡脱俗,说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是一点不为过的。

初唐到中唐,唐诗呈现万千景象。与其它题材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相比,爱情诗并不那么耀眼,诗人们对爱情创作偶有涉足,他们的兴趣在军旅、在边塞、在静谧的山水田园、在雄奇的大漠风光。只有到了中晚唐,爱情诗创作才赢来又一个高潮。安史之乱以后,唐帝国开始走向衰落,社会危机四伏,大一统的儒家思想出现许多裂隙,爱情意识再度泛起。以“唯歌生民病”为己任的白居易,不仅在许多诗中代妇人立言,写闺怨离情,而且对唐明皇、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有着特殊的兴趣,以至应朋友之邀写下千古名篇《长恨歌》。诗中尽管他对李杨爱情颇有微词,但当写到杨玉环赐死马嵬驿,唐明皇“上穷碧落下黄泉”地追寻杨玉环时,自己也控制不住悲伤的眼泪,把李的思念描绘得绵长悠远,把杨的形象刻画得楚楚动人,把爱情的美丽与力量写得神奇无比。晚唐承盛唐遗风,城市经济大为繁荣,人们的交往空间增大:秦楼宴饮、楚馆密约、游春踏青、听歌观舞,男女交往频繁,文人更是置身其间与之唱和,加上社会动荡给人们心理造成巨大压力,许多文人到山林隐逸和酒色之乡中去寻求解脱,这一切均成为“爱情意识”的催化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此雕虫之技,不足为多,然今时俗所重,正在此耳。”这里,白居易所说的雕虫小技之作,正是以《长恨歌》为代表的爱情诗。万口传诵,如此庞大的读者群,空前激发的爱情意识,为爱情诗创作营造了良好的接受环境。于是,我们看到晚唐诗坛爱情诗又闪现出耀眼的光芒,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人都有许多爱情杰作传世,而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李商隐。

李商隐不但创作了许多以“无题”为题的爱情诗,而且在诗歌理论上公开为其张目:“人禀五行之秀,备七情之动,必有咏叹,以通性灵”。传统思想视为洪水猛兽的七情六欲,在李商隐看来却是极为正常的人类情感,应该在文学中去表现。不过,李商隐的爱情诗所写的几乎都是柏拉图式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些爱情心理抛弃“欲念”成分,完全是一种精神上交流与沟通。与元稹、白居易诗歌叙事成分多、情节性强、人物场景描写细腻的写法不同,李商隐的诗歌略去了许多具体的人事,生活的原料被提炼浓缩到只剩下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恐怕既与其身世感慨有关,也与他对理想爱情的向往有关。

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有个限度,否则便会走向极端。如果说李商隐感受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迟暮之情,歌唱他那没有结果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到了唐末五代,诗人们便只能以放纵酒色来逃避王朝末日的来临,爱情诗重回宫体诗的老路——爱情褪色,色情上升。至此,爱情写作开始进入词曲、小说领域,成为它们歌咏不尽的母题,涌现了宋词、《西厢记》、《桃化扇》、《红楼梦》等多部经典篇章。

二、湖畔社:爱情诗的现代分野

20世纪20年代,中国爱情诗创作又一次进入了一个繁荣期。“五四”前后,在民主、科学观念的影响下,沉睡的国人开始醒来,追求个体解放、婚姻自由。《伤逝》主人公子君喊出“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吼声。《沉沦》主人公大胆宣称,“知识我不要,名誉我不要,我所要的就是爱情,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以周作人《小河》、康白情的《窗外》为肇始,爱情诗的大幕徐徐拉开。1922年4月,湖畔社在杭州成立,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四诗人,专事爱情诗写作,相继推出诗歌合集《湖畔诗集》、《春的歌集》,掀起了“五四”爱情诗创作的一个新高潮。

湖畔派诗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打破封建礼教和传统习俗,写出了“五四”青年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向往与追求。汪静之写道:“梅花姊妹们呵,怎还不开放自由花?懦怯怕谁呢?”(《西湖小诗·七》)封建礼教讲“非礼勿视”,它无视这个“礼”,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我冒犯了人们的指摘,/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我怎样欣慰而胆寒呵”。(《一步一回头》)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大都具有此等挑战姿态,他们直接抒写对异性的渴求和陶醉,其大胆直率足以使封建道学家们瞠目结舌。《不能从命》中,汪静之这样写道:“我没有崇拜,我没有信仰,但我拜服妍丽的你!我把你当作神圣一样,求你允我向你归依。”对女性的爱慕达到如此顶礼膜拜的程度,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信条。应修人的《妹妹你是水》也具有同样的反叛精神,“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无愁地整日流,/率真地长是笑,/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不独年轻人渴望追逐爱情,就连和尚也按捺不住“生命的躁动”、“异性的爱情”,“娇艳的春色映进灵隐寺,/和尚们压死了的爱情,/于今压不住而沸腾了,/悔煞不该出家呵!”(汪静之《西湖杂诗·十一》)不只男性,女性也春心萌动,“姊妹都嫁了,/嫂嫂常怨我。/我已恨煞这凄清的家了。/攀——藤,披——荆,/你这样爱惜我,我要和你一起儿归去了!/这一颗紧锁的芳心呀,/要为你,要为你展开了。”(应修人《花蕾》)湖畔诗人的爱情觉醒和自我表现,堪与郁达夫小说的性爱描写比肩,“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骤雨似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发狂了。”[2] 对于虚伪的封建礼教而言,他们浓墨重彩抒写情爱,不啻是一种有力的反叛,难怪他们的作品刚一发表,就引起保守派人们的一片骇然。

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刚一问世,就受到传统势力的攻击,胡梦华首先发难,著文《读了〈蕙的风〉以后》,指责湖畔派的爱情诗“不道德”、“轻薄”、“堕落”,“是有意挑拨人们的肉欲”,“是兽性的冲动之表现”,“是淫业的广告”。针对胡梦华的责难,鲁迅、周作人、章洪熙等人纷纷发表文章,声援湖畔诗人,肯定他们的爱情诗创作。鲁迅在《反对“含泪”的批评家》一文中,狠狠讽刺胡梦华等顽固保守派的假正经面孔:“我以为中国之所谓道德家的神经,自古以来,未免过敏而又过敏了,看见一句‘意中人’,便即想到《金瓶梅》,看见一个‘瞟’字,便即穿凿到别的事情上去”。《诗歌之敌》中,鲁迅斥责那些反对爱情诗的“老先生”、“小先生”们是“诗歌之敌”,要求青年诗人“对于老先生的一颦蹙,殊无所用起惭愧。纵是稍稍带些杂念,即所谓意在撩拨爱人或是‘出风头’之类,也并非大悖人情。”周作人专门做《情诗》,指出汪静之《蕙的风》倘若由传统的权威看去,不但有不道德的嫌疑,而且确实是不道德的了,但是这旧道德上的不道德,正是情诗的精神,“所以见了《蕙的风》里‘放情的唱’,我们应该认为这是诗坛解放的一种呼声。”[3]

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创作得到了新文学阵营的支持,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刘延陵等人都曾正面肯定过爱情诗的社会价值与开创意义,但是,新文学的发展也给爱情诗创作带来不小的压力。文学研究会致力于“文学与革命”关系探讨,提倡“血与泪”的文学,而爱情诗就与此格格不入。应修人曾致信周作人说,“《小说月报》、《文学旬刊》乱闹血与泪的文学,闹得我们胆子小了许多。”文学研究会成员之一的朱自清,在首肯“血与泪”文学乃“当务之急”的同时,也说“并非‘只此一家’”,“因为人生要求血与泪,也要求爱与美,要求呼吁与诅咒,也要求赞叹与咏歌,二者原不可偏废”[4]3。从创作实绩来看,湖畔派没有囿于“血与泪”的框范,表现出题材选择的多样性和诗人创作的自主性,不仅突破了传统诗学礼教的束缚,而且也突破了早期新诗的题材范围,别创新格,为中国新诗领域的拓展做出了其他诗派不可替代的贡献。

众所周知,“五四”时期最响亮的口号是反对封建礼教,争取个性解放;作为个性解放之一部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不仅大受青年人的欢迎,而且也引起作家们的广泛关注。在封建社会里,“存天理,灭人欲”就像有形和无形的锁链,紧紧束缚着人们的身心;爱以及对爱的歌唱,也被认为是有罪和可耻的。传统诗学强调“思无邪”,就是要求诗人写诗不萌生邪思,即不悖于封建礼教的规范。“五四”时期强调爱与美,即是针对封建礼教而发。《热风·随感录四十》中,鲁迅在照录一个不相识的少年写的一首题为《爱情》的诗后指出,“这是血的蒸气,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从前没有听到苦闷的叫声。即使苦闷,一叫便错;少的老的,一齐摇头,一齐痛骂……我们还要叫出没有爱的悲哀,叫出无所可爱的悲哀。”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关于美和爱的讴歌,不管作者主观动机是多么不同,客观上都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对于湖畔派诗人写于“五四”期间的爱情诗章也应作如是观。

关于“湖畔社”的爱情诗意义,龙泉明先生指出:“一方面要充分看到它在中国爱情诗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在艺术上的独创性,另一方面要看到它所表现的追求恋爱自由、个性解放的思想感情,在客观上所具有的反封建的历史意义”[5]。从《诗经》、汉乐府到后来的子夜歌、竹枝词,虽然爱情诗创作不绝如缕,但受封建思想束缚,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抒情方式含蓄、委婉,少有大胆直白袒露心曲之作。“五四”时期,写男女爱情的小说很多,据茅盾统计,占了全部小说的“百分之九十”[6],而爱情诗却不多见,只有胡适的《应该》、郭沫若的《Venus》、鲁迅的《爱之神》、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康白情的《窗外》等零星之作点缀其间,不能形成规模。“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7]。如果说胡适、康白情们的爱情诗受传统诗风影响,尚心有疑虑,不能率性而为,那么湖畔诗派四个年轻人正是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挣脱了封建羁绊,“才敢坦率的告白恋爱,才敢堂而皇之,正大光明地写情诗”[8]。他们歌唱自由爱情的诗作,不仅大大超越了传统情诗的审美尺度,而且突破了前辈诗人的心理障碍。他们正值青春时期,活泼开放,敢于破坏陈规,敢于标新立异,不像他们的师长,心灵还下意识受到束缚,他们“那时真是可爱,字里行间没有染一点习气,这是最难得的。他们的幼稚便是纯洁。”他们的诗是“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老老实实的少年白话新诗”[9]。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湖畔派诗人的崛起,新诗坛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爱情诗。

湖畔诗人那真诚坦率的情爱描写与表现象吹来一股春风,立即唤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他们跟随诗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带着从世俗和封建思想规范中解放出来的直率和天真,汪静之在《蕙的风》自序中说:“被封建道德礼教压迫了几千年的青年的心,被五四运动唤醒了,我就象被捆绑的人初解放出来一样,毫无拘束地,自由放肆地唱起来了”,因而“没有顾忌,有话就瞎说。”鲁迅评价汪静之的诗时说:“情感自然流露,天真的清新,是天籁,不是硬作出来的。”[10] 他们以青春的敏锐、青春的真诚和青春的好奇心来理解人生,看待爱情,因而他们的创作充满了青春活力。

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在拓宽了新诗的取材领域的同时,也触及了“文艺与人生”这一复杂问题。虽然在“血与泪”文学之外,“爱与美”亦为人生所需要。“文人创作,固受时代和周围的影响,他的年龄也不免为一个重要关系。静之是个孩子,美与爱是他生活底核心;赞叹与咏叹,在他正是极自然而适当的事。他似乎不曾经历着那些呼吁与诅咒的情景,所以写不出血与泪的作品。若教他勉强效颦,结果必是虚浮与矫饰,在他们是无所得,在他却已有所失,那又何取呢![4]4 的确, 在他们还涉世未深,未曾经受时代的风雨锤打,硬要他们去创作“血与泪”的文学,必然是一种“苛求”。新文学阵营代表人物的辩解虽然卫护了湖畔诗人按照自己的心灵要求去创作的“自由”,但时代对文学的选择与限制却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迫使一些作家不得不向“现在需要的最切的”方面靠拢。这就注定湖畔诗人不可能长久的沉醉在“爱与美”的歌咏中。他们毕竟都是热血男儿,都期望在时代生活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而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做的并非是时代最需要的工作时,对自己过去的“美梦”就自然地产生根本的怀疑,他们不得不去面对现实的世界,寻求新的生活道路。于是,湖畔诗歌中的爱、美、梦的东西愈来愈少。汪静之在写作《寂寞的国》之后,“决定不再写爱情诗,不再歌唱个人的悲欢,准备写革命诗”(《蕙的风·自序》)。1927年冯雪峰参加共产党,真正投身血与火的斗争中去,潘漠华、应修人不久投身革命斗争,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中,为正义的革命事业先后献身。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156.

[2] 郭沫若.论郁达夫[A].沫若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72.

[3]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情诗[M].上海:北新书局,1923:58.

[4] 朱自清.蕙的风·序[M].上海:上海书店,1984.

[5]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N].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313.

[6] 茅盾.评四五月的创作[J].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1921—12—25.

[7]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7.

[8] 汪静之.爱情诗集〈蕙的风〉的由来[N].文汇报,1984—5—14.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范文2

关键词 :海涅 爱情诗 湖畔诗人 海涅的爱情观

亨利希・海涅成长在19世纪的德国。海涅的爱情,无疑带着浓厚的悲剧色彩,饱受恋爱和失恋的痛苦是他爱情的主色调。他不顾门第悬殊和伦理的束缚,痴心地爱上了堂妹阿玛丽。然而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初恋情人阿玛丽在1821年嫁给了一个有钱的地主。海涅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诗歌,大部分都表现了这个主题。他的爱情经历和但丁有几分相似:但丁深爱着贝雅特丽齐而不得。但是两人对于爱情的看法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丁将所爱女子逐步神化,成为指引他走向天堂的神女。这其实已经跳脱出了凡俗爱情的桎梏,爱情之于但丁,更多的意义是灵魂符号和精神信仰。而海涅仍在爱情之中挣扎,他正如一个普通青年一样深陷相思的漩涡无法自拔,“我用我巨大的痛苦/写下这小小的诗歌”。尼采曾说:“是海涅让我懂得了抒情诗人的最高意境。”失恋的经历之于海涅,是爱情上的受难,却是诗歌上的馈赠。

另一方面,湖畔诗人却处在最巅峰的时期,没有经历五四落潮时期的苦闷与彷徨。他们的诗歌呈现的是与海涅不一样的风貌。他们以青春激情来写诗歌,“我个人以为这种纯洁天真,活泼乐生的少年气象是中国前途的光明。”(宗白华:《〈蕙的风〉之赞扬者》)。湖畔诗人的诗,如应修人的《妹妹你是水》《小学时的姊姊》等带有的鲜明的民歌情调和对优秀古典诗歌传统的借鉴,清新自然而明快。

生活背景的差异在两者的诗歌中集中体现了出来。海涅的诗歌,饱含着裸的爱意,却又尝试着避开所爱的对象,以向旁观者陈述的语气述说着他的爱情。因此“我的爱人”成了他常用的代称:“美丽的明亮的金色的星星/请代我问候远在他乡的爱人(《美丽的明亮的金色的星星》)”、“自从我将爱人失去/我便再也不曾哭泣(《自从爱人离我远去》)”。

这些情诗真实地表现了海涅对于失恋的逃避和畏缩。他不愿直面爱人,只是向第三者陈述他的经历,企图在倾诉中获得解脱。更有甚者,海涅在一些诗中刻意地营造出了一种距离感,“自己”成了海涅爱情故事的旁观者而非亲历者。诗人刻意地将自己与爱情保持距离,形成客观化的效果和超脱的视角,似乎是在追寻他诗中所说“爱情得是柏拉图式的”的精神恋情:“他们俩终于天各一方/只偶尔相逢在梦境/他们早已进入坟墓/却永远不知道真情”。(《他们俩倾心相爱》)海涅像吟游诗人似的在吟诵属于他自己的“他们俩”的爱情。诗人将淡化了“自我”的概念,因而可以在更高的层次审视爱情。这种爱情其实超越了海涅与阿玛丽的个人层面的感情,上升到了对爱情的整体认知的高度。尤其在诗的后半段,“他们早已进入坟墓/却永远不知道真情,即使倾心相爱,却也不知道真情情为何物”,实际上写出了爱情的难以捉摸、难以感知,这也是海涅痛苦的原因,无法知晓爱情,便也无从谈起如何追寻爱情。

湖畔诗人的诗歌却充满着浓厚的“自我感”。“湖畔诗人唤起的是清新、自然的审美感受。当然,由于年龄、经验等原因,湖畔诗人的作品也有部分显得浅露、幼稚、未臻成熟的缺憾”,他们在爱情诗中更强调自我的爱情体验,他们常常以第一人称的“我”直白地向第二人称的“你”表达爱情:“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无愁得镇日流/率真地长是笑/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湖畔诗人不像海涅试图与自己失败的恋情保持距离,他们“所咏歌的又只是质直,单纯的恋爱,而非缠绵,委曲的恋爱。”(朱自清《蕙的风》序)

湖畔诗人也有着描写爱情苦痛的诗,但湖畔诗人们以“爱情至上”观将凄苦与幽怨转化为真切感人:“妹妹,我们底爱/是有缺陷的完全/所以我想/将这些诗烧去/也是留些痕迹/不烧去/也是留些痕迹”。湖畔诗人的诗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他们将诗与青春、诗与爱情相结合。在他们看来,爱情是“完全”的,痛苦的爱情不过是“有缺陷的完全”。而这仅有的一点缺陷也被诗意笼罩,使之更加朦胧浪漫。诗歌中爱情的痛苦被青春激情冲淡了,留给读者的更多是对爱情的崇尚。

海涅化解爱情痛苦的方式则是将之寄托于想像甚至幻想之上,因而他的诗歌富有极强的浪漫色彩。海涅的这种想象,常常通过梦境的方式实现,如《我又重温了昔日的旧梦》《我梦见我做了上帝》等,通过构架一个美好的梦幻世界来逃离现实的悲戚和内心的苦闷。在《梦影曲》中,诗人完美地展现了他超脱于现实之外的幻想世界:诗人梦见热辣的爱情,美丽的头发,桃金娘和木犀草,梦见忧郁之歌的忧郁的曲调。美梦初醒,才恍然发现自己仍不得不在悲惨的现实中煎熬。“等我醒来之时,泪水仍滚滚长流”(《我曾在梦中哭泣》)。梦境与现实的对峙往往以梦境的消解为结局,所以诗人在梦境中追寻着解脱,追寻着现实中所没有的快乐,但也正是这种泡沫式的幻想让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我要给空虚的梦影捎去空虚的叹息”(《梦影曲》),海涅的美好落于空虚,爱情归于幻灭,在梦境与现实的转换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他的悲痛。

海涅在抒情的背后,蕴藏着他对爱情的哲理性思考。在《他们在茶桌旁相聚》一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这首对话体的诗歌中,海涅借几个不同身份的人之口,述说着他心中矛盾的爱情:一方面追寻着柏拉图式的精神恋情,同时又以“爱情啊真是受苦受难!”来否定爱情。海涅心中的爱情因痛苦而显得矛盾:苦苦追寻却换来阿玛丽冰冷的拒绝,之后他开始对爱情产生怀疑,于爱之中生出恐惧:“爱情甜蜜的痛苦/还有它苦中之乐/又潜入尚未痊愈的心/将它幸福地折磨”。爱情之于海涅,不似湖畔人一般简单美好,反而是矛盾冲突的集中体。这也让海涅的爱情诗多了一层对爱情价值的深邃的思考。

海涅与湖畔诗人,前者是复杂而深刻的爱,后者是简单而浪漫的爱。从海涅的诗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他对於爱情的逃避、期待、赞美、痛恨;而在湖畔诗人的笔下,我们又读出了爱情的热切、自然、纯净。诗歌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在他人的经历中看到自己。海涅和湖畔诗人的爱情诗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面镜子,关于爱情的思考的镜子,让我们能洞见最真实的他们和最真实的自己。

参考文献:

1.杨能武.乘着歌声的翅膀――海涅诗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11)

2.王卫平.试论湖畔诗人汪静之的诗歌锦州大学报.[J].1982(12)

3.刘敏.海涅中的爱情主题[J].国外文学.2003

4.张立群.湖畔诗社:引人瞩目的爱情诗[J].文艺报.2014(07)

5.姚力.海涅早起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化和去浪漫主义化[J].语言教育.2015(05)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范文3

关键词:李白 徐志摩 爱情诗 内容

自古以来,爱情都是文人墨客们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诗人,他们写过许多动人的爱情诗篇。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爱情诗大致有40多首;徐志摩生活于20世纪初期,其创作受英美诗歌影响,一生感情经历坎坷,共有诗集《志摩的诗》等。他们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是追求个性解放,珍视生命本体,关注妇女的命运的歌咏爱情能手,另一个“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敢于对爱情大胆追求,他们对爱情有着不同的理解。就此我们对两位诗人的爱情诗做以下对比研究:

一.李白与徐志摩爱情诗内容的相同点

中外文学爱情诗众多。两位诗人虽相差一千多年,但他们在爱情诗中存在不少相同之处,现就对他们的相同点做简要分析:

(一)都表达对爱的赞美和憧憬

爱情诗表达情感丰富。二人诗中多表现他们对爱情的赞美和向往。

1.对初恋少女爱情的礼赞

对美丽恋情的动人描绘,对坚贞爱情的热情礼赞,性情浪漫,质朴而纯真,是他们诗的一个重要内容。李白的《越女词》(其三)写道:“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这句诗描写了春心萌动的少女见到意中人时的心理,表达对纯真爱情的赞美;《长相思》中的“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2]倾吐着自己对情郎的相思不能寐,表达对纯真爱情的礼赞;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写道:“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4]以“雪花”自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潇洒飞扬的雪花为意象,表达了对纯洁初恋的向往,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追求。

2.对昔日真挚、炽热爱情的赞美

对昔日爱情的美好礼赞,他们愿生死追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作品里都有体现。李白《长干行》以回忆为主描绘青梅竹马的童年时期到“为君妇”的感情萌生、发展的过程,细腻地描写对夫君真挚动人的情感;《春思》中“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2]思妇责怪不解人意的春风,以明志自警,表达她对丈夫的忠贞不二。

徐志摩《阿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诗的第二节写诗人在品尝莲瓤,莲瓤的清甜像曾经有过的温存,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昔日美好快乐的时光,那是十分令人心醉的欢恋,心心相印、情投意合,是一种将身体和灵魂都交予对方的爱情,诗人似乎又听到了情人那甜蜜而又坚贞的盟言:“永远是你的/我的身体/我的灵魂”[4]表达自己要保持挚爱她的感情,对坚贞爱情的热情礼赞。总之他们都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和憧憬。

(二)都关注女性的现状和命运

无论在古代的李白还是现代的徐志摩,都以同情、怜悯的态度体察着、感受着她们的痛苦,为她们倾诉着种种不幸。

1.表达失恋的忧伤和痛苦

从古至今,情场失意之人颇多,有的是对生活和爱情的失望,有的是表达对爱情失利的伤痛之情。李白的《长门怨》写有的过着幽居失宠的生活,表达了对生活和爱情的失望;《代赠远》描写丈夫喜新厌旧,表现平民妇女爱情的不幸;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表现了爱情发生变化后的伤痛感情;《丁当一清新》写道:“檐前的秋雨又在说什么/还有你心理那个留着做什么/ 蓦地里又听见一声清新/这回摔破的是我自己的心”[4],作者将秋雨拟人化地来写,饱含诗人的内心孤独与凄苦,更是表现了爱情破裂后的痛苦心态。

2.反映妇女对现实处境的不满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社会,都充斥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女性对此颇多抱怨,这在他们作品里都有体现。李白在《北风行》写“她”由思而悲,由悲而愤,是寡妇对生离死别的悲愤和倾诉,可见作者关注社会与妇女;徐志摩的《一块晦色的墓碑》写路边埋着一个美丽灵魂的女性,表达了对蒙冤的纯洁灵魂的同情和为之不平的思绪,体现了诗人那种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斥责薄情无义的负心人

负心之人各朝各代都数不胜数,他们始乱终弃,口是心非,虚情假意,古今两位诗人对他们都有一定的谴责。李白在《寄远十二首》中,借用一个女子的口吻警告男子,对待爱情要矢志不变;徐志摩的《枉然》表现了对负心女子不能再给予爱的愤激之情。《运命者的逻辑》则表现了对出卖灵魂的女人的无情诅咒。可见诗人们都关心她们的命运。

二.李白与徐志摩爱情诗内容的不同点

上面提及了他们爱情诗的相同点,使读者了解了这些诗歌的具体内容。但两位诗人又有所不同,现做如下分析:

(一)思想观念不同

李白和徐志摩的社会背景与时代不同,他们的思想观念也有所区别。

1.李诗:怜悯同情女性,揭示自卑心理

李白身处于封建社会,受到当时思想的束缚,他只能深表同情但不能反抗社会。《江夏行》写的是一个女子不幸嫁与了重利轻别离的商人,从此独守空房,青春虚度。《长干行》也表现对年华易逝、岁月催人老的惆怅和对征夫的期盼之情,作者深表同情,却无力反抗的悲哀。

2.徐诗:具有反抗意识与现代色彩

徐志摩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在个性解放新思潮的影响下,具有很强的反封建意识,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理想的人生。《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表现了对“容不得恋爱”的旧世界的愤怒之情,呼唤恋人勇敢抗争,逃出“牢笼”,争取爱情自由。《决断》是对虚伪了几千年封建道德的一种强烈的挑衅。

(二)情感范围不同

两位诗人的情感经历和阅历不同,他们的情感范围也有所不同。李诗是对广大女性阶层的情感,徐诗是对个人情感的宣泄。

1.李诗:代表女性阶层的普遍情感

他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因道家思想影响甚深追求个性解放因而珍视生命本体,关注广大妇女的命运和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诗人从青年时代起就仗剑出国辞亲远游大半个中国,他真真切切地领略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观察到了各阶层人物的心理状态,因此他的大多数情诗不像其他诗人专写自己的儿女私情,他写的多是普遍存在的女性,是一种普通、广泛的情,如《江夏行》、《北风行》等都描写了广大人民的悲惨生活。

2.徐诗:诗歌为个人情感的宣泄

徐志摩的爱情诗是他真实生活中爱情的写照,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爱情诗歌的特点是对真挚情感的自然抒发。“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茵、陆小曼的爱情纠葛,在同一文化背景卜呈现出不同的爱情范式,即徐与张的“媒约恋”、徐与林的“知己恋”、徐与陆的“素性恋”。三种爱情范式的变异形态虽不尽相同,但情感内质的纯洁,转换方式的健康,认知态度的严肃却是相同的,其间倾满着诸多社会、家庭以及文化的无奈阻隔和冲破阻隔的抗争与斗争,有着波澜不疲爱情灵性的诗化律动。这使他的诗作既引领时代,又确立自身诗界席位,更留卜何为纯诗珍品思考空间的重要一翼。”[1]徐志摩的爱情生活跌荡起伏、荡气回肠。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都为这些名篇做出了贡献:自由爱的向往《这是一个懦弱的世界》、失恋的痛苦《落叶小唱》、爱的倾慕《我有一个恋爱》、爱的执著《雪花的快乐》、相爱之人的分离《翡冷翠的一夜》、爱的迷惑《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由此可见,诗人用诗歌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自己的爱情生活,并进行了思考。

三.两人爱情诗内容对比分析的意义

从上述内容来看,他们的数十首爱情诗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作,具有重大意义,现分析如下:

(一)珍爱生命,珍惜爱情

爱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等、民主的爱情的感觉与思考,追求更加美好的爱情生活,提高了我们对情感生活的理解与尊重。爱情不仅是神圣和伟大的,也是普通和平凡的,每一种纯洁和执著的爱情都是值得歌颂。启示我们要树立坚贞不渝的爱情观;对朝三暮四者的鄙弃,培养人勇于走出爱情坟墓的勇气;培养真、善、美的情操。

(二)爱情交流中精神层面的追求

爱情诗是一种精神的情感追求,是心灵上的沟通,有的静静地付出与守候,委婉而含蓄;有的大胆追求,直抒胸臆。爱情诗可以为记忆留下最为美好的片段!当今社会的爱情交流充斥着快捷化、物质化,爱情诗在以它的存在警示我们:生活中,爱情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是精神层面的交流,只有这样我们的爱情才不会失去它本身的意义。

(三)体会诗人写作的美感与技巧

他们的写作具有独特的美感和技巧。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写诗时要融合他们的技巧,并有所突破,这样才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白爱情诗有的直率纯真,痛快淋漓;有的深沉含蓄,耐人咀嚼;有的大胆追求,想象丰富。他多写人世间的情,但带有作者自己的情感、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从而更具有普遍意义。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徐志摩的爱情诗具有意境美、柔情美、含蓄美和忧郁美,如他的《雪花的快乐》意象单纯美丽,具有意境美;《她是睡着了》以独特的想象,描写了情人的睡态美,和那香甜、酣畅的梦;《沙扬娜拉》运用含蓄的艺术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温柔的日本女郎跟情人告别时娇羞脉脉的神情;《月夜听琴》表现了一对心心相印的恋人未能实现恋爱自由的抑郁。我们要学习他多采取比喻、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使诗意朦胧,带有神秘色彩。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善于调动一切景物来抒感,也善于用感情的目光观察事物。语言上,我们要学习诗人采用一种平白口气来写,给人以亲切真实感。

总之,以上所言,便是我们对于李白和徐志摩爱情诗内容对比的看法。应该承认,“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有些不同。当今社会人们对待爱情都追求表面化、物质化、快捷化,品味爱情诗让我们懂得要珍惜爱情,注重思想上、灵魂上的沟通,经得起时间考验,就像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惟独一人曾爱你那朝圣者的心,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诗人的爱无疑更加深沉和忠贞。时间给爱情带来了重重的考验,然而它也验证了爱情。只有经过岁月的千锤百炼,爱情才能坚如磐石。愿我们都能珍惜爱情,保持那颗纯情的心。

参考文献

[1]冯肖华.真灵性与逝水情的诗化律动--徐志摩爱情诗的情感脉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01).

[2]萧涤非,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34(其他篇目详见《唐诗鉴赏辞典》).

[3]李白,杜甫.李白杜甫诗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57(其他篇目详见《李白杜甫诗全集》).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范文4

论文摘要: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诗。在我国,诗从《诗经》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诗人各朝各代各时期都有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题材不拘一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超的技巧,一词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应特别注重古诗教学,意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 “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 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范文5

【关键词】诗歌教学,兴趣,欣赏

正文:有一位中学生在诗中写道:“我们这个年龄,是诗的年龄。每一片白云,都是一片纯洁的遐想;每一束阳光,都是一个梦的意境;每一个大胆的念头,都是一位浪漫诗人的抒情……”是啊,十七岁、十八岁,一个人一生中最富有诗意的年龄。可是我发现现在很多学生甚至是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大喜欢阅读诗歌,他们大都对小说情有独钟。但是每年的高考题又都少不了诗歌鉴赏题,而这类的题学生们又往往爱出错,所以,加强诗歌教学很重要。

可是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想,我们不妨先从爱情诗歌入手。爱情,本来就是人世间一种非常美好的感情,而绝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们,处于青春萌动期,不少人在“爱”的门口徘徊、张望。作为教师,没有必要去阻遏他们的好奇心,去规定种种“不许”、“不准”,不如干脆带领他们去领略和欣赏优秀的经典的有关“爱”的文学作品,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懂得“爱”的真谛。

先从明白易懂、短小有趣的爱情诗词入手

例如《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短小易懂。红豆,又叫“相思豆”,在古代是用来表达男女相思之情的。当然,这首诗还有它的写作背景。但我认为就这首诗而言,还是从文本本身来欣赏会更好。把它当做纯粹的爱情诗来读,会更单纯、更有趣。

一、学生有所耳闻的诗词容易引起共鸣

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其中,“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学生有所耳闻的,他们读起来感到很亲切。在学生读了以后,指出最后一句用了双关手法,“晴”与“情”谐音双关。学生们从这短小的诗歌中感受到中国古代爱情诗的委婉含蓄,又领路了中国文字在表达上的独特魅力。于是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并且很快就能把它记在心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都是学生从琼瑶作品中似曾相见的诗句。当将这些诗歌向学生整体展现之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诗“古已有之”啊!他们在欣赏琼瑶的博学的同时,更会喜爱诗歌的。

二、含有故事的诗词令人印象深刻

王建的《望夫石》:“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诗歌中,含有一个关于“望夫石”的民间故事,学生感到很有趣。最后一句“行人归来石应语”,很有想象力,也非常符合民间故事的构思思路,读来非常奇妙。

三、婉约派词人的词自然是一定要让学生知晓的

情感的缠绵、表达的到位,是婉约派词人的强项。中国古代爱情诗词的鉴赏,无论如何也不能漏了这一块。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剪梅》、秦观的《鹊桥仙》等等,让学生体验到了古代爱情诗词的精品,玩味无穷。

爱情诗词的阅读只是一种吸引性的导入阅读。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爱情诗词以后,音韵铿锵的、苍凉悲壮的、具有风骨的、豪放的诗词就可以穿来,其他风格和题材的诗词都可以让学生有所涉猎。这一方面避免让学生太沉迷于爱情诗词,另一方面避免了审美疲劳。这样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有了,接下来就该说说如何鉴赏诗歌了。如何鉴赏诗歌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体验诗歌丰富的情感

我们阅读与欣赏诗歌,首先要体验诗歌丰富的情感。情感的展现方式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直抒胸臆。这一类诗歌情感奔放,从字面上就能感触到诗人跃动的脉搏,也就是说,欣赏时容易进入诗歌所展现的情感世界。例如,郭沫若的《太阳礼赞》,艾青的《我爱着土地》等。

另一类是含而不露。这一类诗歌感情比较含蓄,有的寄情于景,如舒婷的《致橡树》;有的托物言志,如莱蒙托夫的《帆》;有的将激越的情感藏在平静的文字地下,如郑愁予的《错误》。欣赏这一类诗歌,需要细加品味,才能体察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感情。

二、领略诗歌美妙的意境

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境”和“意”的统一。诗中客观的描写对象是“境”,诗人主观的感受体验是“意”。换句话说,“意境”就是诗人感情与客观事物相契合,在诗歌中所创造的一种艺术境界。

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展现。诗人写诗总是要借助某种景物或事件,表现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抒情客体来表现自己的爱和恨、痛苦与欢乐、希望和追求的;要领略“意”与“境”是如何浑然一体、融情于景的;最好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受诗歌的意境,来唤起自己与诗人的共鸣。例如我们在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在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四句的理解中,会在眼前展现出一幅深秋悲凉的夕照图,理解越深刻,画面越清晰,也就越能感受到整首诗极其低沉的基调,这些景象都是为了表现“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冷孤独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首仅28个字的小令中,“情”与“景”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能从中领略到一种十分美妙的艺术境界。

三、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

诗是最高的语言艺术。优秀的诗人更注重用凝练的语言体现出形象美、情感美、音乐美。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这就是说诗歌的语言应当让读者感受到鲜活的形象。

诗歌的语言还富有音乐美。凡是感情真挚、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富有节奏的诗歌都琅琅上口,都会在朗诵中感受到音乐美。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以外,还可以从艺术形象、艺术手法等方面着手去欣赏诗歌。

本文从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如何欣赏诗歌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同仁们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6).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范文6

关键词 唯美;韵律;基调;主题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09-1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作家,诗人,编辑,文学评论家。他的短篇小说可以分为恐怖和推理两类,以荒诞,奇特,古怪甚至病态著称。在文学评论方面,他著有《创作哲学》,《诗歌原理》等论著,他主张艺术的目的是娱乐,而非真理,反对文学以说教为目的。在诗歌方面,他是美国第一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他的诗歌韵律整齐唯美,基调感伤忧郁,情感真挚动人,这些使得爱伦・坡的诗歌美感十足,本文拟从上述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爱伦・坡强调在诗歌创作中要注重韵律的使用,只有节奏和音韵美,读者才能产生兴趣阅读。他的诗歌《乌鸦》便是例子,而事实上,爱伦・坡对于自己的这篇代表作十分满意,在公众场合曾数次诵读,原因之一便是这首诗的节奏齐整。据W. L. Werner 统计,在719完整的音步中,有705个是抑扬格,十个不太工整的扬抑格,四个扬抑抑格,这就充分说明了爱伦・坡对于诗歌节奏工整有规律的强调和重视。在音韵方面,很多地方用到了押头韵,诸如在第一小节的第一行有“weak”和“weary”,第二行出现了“quaint”和“curious”,头韵的应用使得云烟声情交融,音义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长元音“?:”在诗歌中出现了70次,与作者试图表现的思念由于的情感相得益彰,加重了这种情绪的表达,读之上口,听之悦耳。再诸如坡的另一首代表诗歌《安娜贝尔・李》,作者在韵律方面亦是多变。作者使用了ababcb, abba和双韵体等多种韵律,多变而又低缓;长元音“i:”在总长41行的诗歌中出现了 21次,基本实现了隔行押韵回应,因此这个闭口韵使得阅读过程凸显了美感。

第二方面,从爱伦・坡的诗歌内容和主题分析,他尤为关注孤独,爱情和死亡。在爱伦・坡看来,产生美的途径之一便是使得读者阅读时产生灵魂的震动,感动读者。在他的《创作哲学》和《诗歌原理》等文章中,他强调一个美丽女子的死亡是最诗意的话题。《乌鸦》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对逝去爱人的思念:在一个又黑又冷的夜晚,我独自沉思,这时,响起了敲窗声,“我”与一只乌鸦邂逅并展开了对话,但乌鸦唯一的话语便是“永不复生”,一共重复出现了十一次。一次次敲击着“我”已经破碎的心,“我”对爱人的死亡的伤心,对她的深深的思念,都清晰地变现出来。《安娜贝尔・李》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很多很多年以前,一对恋人住在海边,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天使的嫉妒,狂风吹散了他们,安娜贝尔・李死去了,但是,这丝毫不能阻碍“我”对她的感情,伴着月亮,伴着星光,“我”会永远和“我”的美丽新娘在一起。这首诗歌毫无疑问以永恒的坚贞不渝的爱恋为主题,用美丽的语言叙述了“我”和安娜贝尔・李的炽烈美好的爱情,并以年轻女子的死亡作为关注点,传递出幽怨的感情。通过这两首代表作不难看出,坡擅长以美丽女人的死亡作为诗歌的主题,这是作者诗歌美感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

第三方面,坡主张使用感伤的,忧郁的情感基调进行诗歌创作。诗人在其短暂的一生共创作诗歌71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离不开孤独,死亡等阴沉伤感的基调。《乌鸦》和《安娜贝尔・李》上文已经有很详细的解读,这里试举《孤独》和《尤娜路姆》进行说明。《孤独》共有22行,最初写于1829年,被认为是带有作者的自传色彩。诗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作者从儿童时就和别人不一样,无论是获得激情的方式还是忧伤的原因;第二部分道出了其中原因:“我”获得了一种神秘的东西,它把“我”束缚,它来源于急流飞泉,峭壁之巅,阳光,霹雳等等自然的事物。正是这种不同,使得作者孤独于世间,并饱受内心的折磨,神秘,孤寂的语调贯穿全诗。《尤娜路姆》是诗人悼念亡妻所作。1947年,爱伦・坡的妻子弗吉尼亚因病和穷困去世,爱伦・坡创作此诗。诗人用灰白色的天空,枯干凋萎的树叶,郁湿的湖边等意象开头,为全诗感伤的基调做了铺垫。之后,用一系列的对比形容自己内心极度的悲伤。生命的脆弱,无常,将死亡,忧郁等基调与唯美的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爱伦坡将自己的诗歌理念与生活经历相结合,始终追求着唯美诗歌的创作,他近乎苛刻地使用节奏,音韵等手段达到诗歌形式的完美,把诗意的死亡,悲剧的爱情作为美丽的主题,用悲伤,忧郁,孤独的基调贯穿全诗,这些都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也可以作为我们解读坡诗歌美感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Edward H. Davidson. Selected Writings of Edgar Allan Poe [M]. Boston: Houton Mifflin Company, 1956.

[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