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解释范例6篇

四字词语解释

四字词语解释范文1

关键词 辞书 释义 释义语 释义方式 准确性

辞书的释义方式在两千年中多有变化,而其变化也远不只是文言和白话的区别。观察辞书释义的方式和内容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释义这门学问本身的进步轨迹,还可以观察到语言、思维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笔者共抽查了55个常用词的释义。其中名词16个(添了“龙”弥补虚无类)、动词15个、形容词12个、代词副词连词等共12个。其中54个单音词,1个复音词(状态形容词)。因为古代辞书基本只收单音词,所以很难找到常用复音词的释义。笔者每词选一个古今常用的、古今辞书都有解说的义项。将辞书释义按时代分4个采样点:1.《说文》点。主取东汉《说文》,《说文》没有适选词/义项则查取时代相近的《尔雅》《释名》或三国的 《广雅》。换了几个词仍然找不全4个点都有解释的常用义,就只好让《说文》点空着,共有7个词空缺释义项。2.《广韵》点。主取宋代《广韵》的释义,《广韵》没有适选词/义项的,查取《玉篇》《集韵》。3.《正字通》点。《正字通》是明清之际张自烈所作,成就高于《康熙字典》。这一部书已能提供所有适选词及其义项。4.《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点。《汉大》收词和释义比古代辞书齐备得多,不用任何替换辞书。除去7条空缺,4个点计有古代释义项159个(《正字通》“不”算两个义项),现代的“因”《汉大》义项分得细,有释义项59个,一共218个。本文在分析论述的时候会涉及语料以外的释义,统计数据则限制在语料之内。

字书和词典释义有别,今天的词典对单字的释义有时比较简单,重在解释复音词。但简单的释义可以追踪同书的复音词。上古的《说文》和《释名》比较特殊。《说文》的解释必须照顾和字形相关的意义,《释名》解释的是词的语源义。但是和字形相关的意义仍然是词义,而《释名》的声训是古代常用的,《说文》里就不少,故在《说文》没有适取词/义项的时候可用《释名》例。古代字词不分,也不会出现单音词释义简单的问题。故放到一个系列中考察。

一、释义方式的消长与分析

根据语料,笔者把辞书释义方式概括为6种,每种用其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做代表:Z,以组合代释义;S,声训;D,定性;T,同义词近义词解释;X,想当然解释;M,描写性解释,包括定义。当然这些分类有层次。S和X两类都可能有描写或定性,但先分流出来,其余的再分。

【Z式】,以组合代释义。它们都是最基本的词,供人们日常使用。古代有13例,如:

南 《说文・部》:“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

尾 《广韵・尾韵》:“首尾也。”

【S式】,声训。用读音相同相近的词来释义,古代有12例。

母 《说文・女部》:“牧也。”

热 《广韵・薛韵》:“《释名》曰:‘热,k也,如火所烧k。’”

【X及其复合式】,即用无需验证真伪的习惯看法来释义,常常是评价性的。古代有19例。

火 《说文・火部》:“也。南方之行。”按:“南方之行”指五行之一,X式。

人 《广韵・真韵》:“天地人为三才。”

白 《正字通・白部》:“西方之色。”

以上三种释义方式共44例,占古代159项释义的27.7%。其中Z式其实没有释义,只提供联想。可是,辞书释义要走向系统化完善化,需要提供较好的学习功能,它就不能适应了。还有,其解释的形式跟其他形式相混。如《广韵・有韵》:“手,手足。”“手足”既可以是对“手”进行的解释,又可以是“手”的组合例证。这种结构歧义,不符合释义明晰的要求。S式解释的是语源义,语源义原则上是非使用义,而理解该词需要使用义。X式缺乏认识力度,释义或比原词还难理解,这些使得它们最终被淘汰,逐渐被另外三种释义方式所代替。如:

春 《说文》释“推也”,即草木推土出芽。按:S式。《广韵・谆韵》改作“四时之首”,变成M式(描写式),《汉大》更采用复合的T+M式:“1.春季;春天。我国习惯指农历正月至三月,为一年四季中第―个季节。”

四 《说文・四部》:“阴数也,象四分之形。”按:X式。《正字通・部》变成:“物数倍二为四。”M式。

火 《汉大》改用M式解释:“1.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大多数释义采用下面三种方式,我们称之为逻辑的释义方式。它们解释的是使用义,其释义可以根据事实检验真伪。

【T式】,用同义词近义词释义。

毁 《说文》:“缺也。”《广韵・纸韵》:“坏也,破也,缺也,亏也。”《正字通・殳部》:“坏也,亏也。”《汉大》:“1.毁坏;破坏。”按:四个点都使用T式。

长(zhǎng) 《广雅・释诂一》:“老也。”

【D式】,此定性指用上位类名释词,或用“类名+总称”“泛指+类名”“数字+类名”等形式,无描写。类名一般固定性好,如有外加的描写就是M式了。

刀 《说文・刀部》:“兵也。”按:即兵器。

草 《说文・H部》:“百卉也。”《汉大》:“1.草本植物的总称。”

【M式】,用描写其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方式释义,包括与他词对比。其中以“属加种差”法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就是定义。

百 《说文・白部》:“百,十十也。”《正字通・白部》:“十十为百。”《汉大》:“1.数词,十的十倍。”按:为D+M式,揭示“百”的本质,是定义。

这三种释义方式能够或详或略地正面揭示词义,一直沿用到今天。即使《汉大》使用了简单的T式、D式,基本上都能在同书中追踪到比较详实的解释。假如读者对“母:母亲”的解释不满足,可追查“母亲”:“1.子女对生养自己的女子的称谓。俗称妈妈。……3.泛指生儿育女的妇女。”

用同义词近义词释义,简单易懂。可是它欠翔实精准,如果一个词没有同义词近义词就无法使用这一释义方式。还有,它容易导致循环释义。定性式如果只有上位类名,则内容空泛。定性式在《说文》《玉篇》《广韵》里常见,简单释“草也”“木名”或“鸟也”,现在几乎不用了。用“……的总称”等也可能出现循环释义。描写式是最细致最准确的,其生命力也最强。由于其释词难度最大,所以发展得也较晚。

古今总趋向是M式释义不断增长。《说文》点有9个,到《正字通》就发展到23个;到《汉大》发展到41个。它们分别占同一个点的19.1%,41.1%,69.5%,都大幅度提升。到了现代它已是占压倒优势的释词方式。

逻辑方法的复合使用也越来越多,它使释义更加完备。在“属加种差”定义中,属概念就是定性语D式,种差是描写M式。复合式一般是T+M式或者D+M式(加号前后项的位置不论),D+T式很少,一般用于虚词释义。它们在《说文》里就出现了,本语料中有3个古代用例,约占1.9%。《汉大》的新气象,使这种复合形式猛增。59个义项中有17例,约占28.8%。

有一例特殊。甚,《说文・甘部》:“尤安乐也。”“甚”的意义和安乐无关,许慎可能不是说“甚”表安乐,而是以“尤”解释“甚”。这一例不入诸类,暂作不慎失误看待。

二、释义内容的进展

1.准确性的提高

准确性的提高指释义由走样不实到揭示所指的真实属性,对象确定,概括面恰当(不大不小,边缘清晰)。准确性的提高是释义进展的最大一宗,55个词中大多数经历了这个过程。它们有些是用逻辑释义方式代替了原逻辑方式,有些是在逻辑方式中调整,或复合释义。但方法有效不能保障释义有效,更不能保障释义优良。如:

龙 《说文・龙部》:“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汉大》:“1.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身长,形如蛇,有鳞爪,能兴云降雨,为水族之长。”

龙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而从《说文》到《正字通》都以为真有其物。《汉大》指出其传说的性质,分清真假。

牛 《正字通・牛部》:“耕畜。齿有下无上,三岁二齿,四岁四齿。”按:无上齿和二齿四齿,是无稽之谈,牙齿过少根本无法咀嚼。《汉大》:“ 1.反刍偶蹄类哺乳动物,头部有角一对,体大力强,善于负重。肉、乳可食。”

《说文》点的原逻辑释义方式一共14个(不算1例T+X式),到《正字通》已改变为逻辑方式的9个,到《汉大》全部变为逻辑方式。但是“手”的释义《说文》是T式,《正字通》反引《释名》退到S式,进展不稳定。

手 《说文・手部》:“拳也。”《正字通・手部》:“《释名》:‘手,须也,事业所须也。’”《汉大》:“1.人体上肢腕以下持物的部分。”

“拳”是握起来的手,以“拳”释“手”,不妥。张自烈没有采用《说文》释义,转而引用《释名》之释,亦非。《汉大》的描述就清晰准确了。

见 《说文・目部》:“视也。”《广韵》和《正字通》同。《汉大》:“1.看见;看到。”

“见”是看见的意思,“视”只是看。《汉大》的解释才到位。

T式释义,应符合互换性和单一性原则,古代还没有这种认识。以“视”释“见”无互换性。单一性详见下条“对释词意义的消歧”。

不 《正字通・一部》:“不然也,不可也。未也。”按:“不然”“不可”很像“不”的应用,也可以看作T式释义,不明确。而“未”和“不”有许多不同,如“未”能表示还不够、还没有(未善,未到)等,不能换成“不”。《汉大》:“4.副词,表否定。”则相对较好。

于 《说文・亏部》:“於也。”《广韵》同。《正字通・二部》:“语助。”按:其书证是《诗经》的“于沼于b”,介进地点。“于”在《汉大》中,做介词有11个义项,“於”做介词也有11个义项。无法弄清要释“于”的什么义。《汉大》把介进地点的意义明确分出来解释:“10.介词,犹在。”

以上二例,所指对象到《汉大》终于清楚确定。

M式释义的准确性的发展,第三部分将单独讨论。

2.对释词意义的消歧

M式里面常用对释词表达关键意义,T式则用对释词单独释义,没有语境。一个词通常有多个义项,为了明确指示被释词的意义,现代辞书学提倡取对释词的最常用义与之对应,以单一性消歧。这一点,古代辞书常常是随意的,乃致不避同字不同词。如:

活 《广韵・末韵》:“不死也。”《汉大》:“1.生命存在。与‘死相对。”

不死,易被理解为不会死,如“不死之药”。《汉大》的解释消除了歧义。

圆 《玉篇・部》:“周也。”《汉大》:“1.圆周;环形。”

《玉篇》的解释应该指圆周,但是“周”的形容词义“周密、周全”和动词义“环绕、接济”都比它常用,所指不清。《汉大》仍然用T式,但指明“圆周”,无歧义。

变 《说文・攴部》:“更也。”《广韵・韵》:“化也,通也,易也。”

“更”有平声和去声两读,是两个词。此“更”应读平声,《说文》没有说明。或许《广韵》编纂者为了意义更显豁,采用了“化”和“易”。用两三个对释词释义,可以互注,读者根据互注词的共同意义去理解。这是弥补意义不明的一个办法。

又 《广韵・宥韵》:“犹更也。”《正字通》同。《汉大》:“2.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

“变”和“又”都用“更”来解释,“又”是副词,用“更”的去声义。《广韵》也没有指出读音。再者,去声“更”在中古已经主要是表递度的程度副词,很少表示重复。故“又”用“更”解释比“变”的释义问题更大。

由 《尔雅・释诂》:“自也。”《广韵・尤韵》:“从也,经也。”《汉大》:“17.介词。自;从。”

如果单看《尔雅》的解释,会理解为介词。可是《尔雅》把它和遵、循、率放到一组解释为“自”,这些词是动词,放在一起就混了。《广韵》的解释也没有把介词义项指出来,“经”的动词义“经过”最常见。“由”本来也有动词义表示经由、经过,如“行不由径”。最后《汉大》给它一个含定性语的D+T式,这就明确了“自”“从”使用的是最常见的介词义。

以最常用义来释词,并适当配以互注词,加强了T式的释义能力。如果T与D、M式复合使用就更详备。“最常用义”的要求缩小了同义词近义词释词的适用范围。这没有什么遗憾,有力的M式已发展起来,替换了许多从前的T式。T式在母语综合词典中越来越少用,但是它适合双语词典和方言词典的释义,还是很有生命力的。

3.释语的词性对口

释语中的对释词语或整个句子,要符合被释词的词性。解释名词、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应当有各自一般性的释义用语原则,才能保障释义质量。如解释名词,用名词性的类属语、对释词语。解释动词,用动词性的类属语、对释词语。解释形容词,用形容词性词语、“形容……”、“像……的(颜色,形状)”、“……的样子”等。占语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最好能指出其词性,虚词则应全部指出其词性,才好理解。

古代辞书喜欢用T式释义,同义词近义词一般词性相同,所以释义一般是对口的。M式也大多对口。但是因为认识不足,有一些不能对口,或不能明确对口,到现在才改变。如:

此 《说文・此部》:“止也。”《广韵》同。按:它们用动词表示所止之处为“此”,属S式(声训),错位。《汉大》分为两个义项:“1.这,这个。与‘彼相对。2.此时;此地。”《汉大》义项1采用T+M式,把解释对口在近指代词范围内。义项2的“此”释义蒙前省,属名词性的M式。

长(zhǎng) 《广韵・养韵》:“大也。”按:“大”的基本义是大小的大,形容词。可是《广韵》用的是动词“长大”义,不明。《正字通・长部》:“长,长养之。”解为及物动词,而生长的长是不及物动词。《汉大》也用T式:“18.生长,成长。”明确对口不及物动词。

热 《正字通・火部》:“炎气也。”按:用名词性的释义语解说,不合。《汉大》释“1.温度高。”与“冷”相对,其对释词“高”跟“热”都是形容词。

必 《广韵・质韵》:“审也,然也。”按:从意义看,编纂者想要解释“一定”的副词用法。可是“审”是典型的动词和形容词,虽以“然” 做互注词,但“然”也是形容词。同时意义有些错位,“审” 做副词表示“确实”,“然”表肯定指已然,而必然却表示将然。 《汉大》:“7.副词。必然;一定。”用定性语加副词对释。

甚 《广韵・沁韵》:“大过。”《正字通・甘部》引之作“剧过”。按:“甚”通常用作副词,表示非常,特别是在中古和近代。如果把《说文》的“尤”分离出来,就是恰当的解释。可是,《广韵》的解释像释动词。《汉大》:“4.很,极。”同样以程度副词对释之。

以上两点,实际上是从不同方面表现释义的准确性,可以归到广义的准确性里去。

4.释语的平易化

辞书释义应当使用通俗平易的言语,才能有效发挥其解说和学习的功能。汉字是意音文字,我们还要考虑到字形的通用性。古代辞书编纂者比较注意这一点,通常用语浅易。但是有些释义还是偏于古奥。我们考察的都是语文词典,不是供专业人员使用的专科词典,这一点不能忽视。如:

天 《广韵・先韵》:“上玄也。”按:“上玄”出于扬雄《甘泉赋》,是个生僻词。

此 《正字通・止部》:“《六书故》:‘此犹兹也,斯也。’”按:这个释义比《说文》等 “止也”有进步,但“兹”“斯”比“此”难懂。《汉大》用语平易,见上文所引。

火 《说文・火部》:“也。”按:“”出《诗经》,齐国方言指火,很生僻。

华(花) 《尔雅・释草》:“C也。”按:“C”读敷,郭璞说是江东方言,生僻。

清 《说文・水部》:“J也,水之貌。”按:J,即朗。,通作澄。《正字通》原样引之。用这样怪僻的字,本来易解的“清”却搞不懂了。

灿烂 《说文・火部》:“灿,灿烂,明s貌。”按:用对状态形容词的典型释义语“……貌”释之,本好。但是,“s”很难懂,其实就是“净”字。这个释义不确,“灿烂”应是光彩鲜明貌。

用语用字不平易的原因,有的是没找到平易的对释词,又难以描述;有的是崇古心理。

纵观59条《汉大》的释义,没有以深奥怪僻的语言释词的,也没有怪字。当代辞书编纂者基本有个共识,以书面化的现代汉语释词,而汉字规范也比以前做得好多了。

5.态度的客观化

辞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解释词义的,不是给出评价的。所以用语应当客观中性,不能掺杂编纂者的评价态度。古人不在乎这一点,现代不时有人提请注意,除特殊领域外基本改掉了。

人 《说文・人部》:“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按:这里没有对“人”进行本体解释,仅做贵贱评价。《汉大》:“1.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用语言进行思维的高等动物。”根据其本质属性做客观解释。

大 《说文・大部》:“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按:这个解释的问题跟上条一样。其实,“大”的字形就像一个人张开手脚比划“大”,很简单。《汉大》:“1.与‘小相对。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摆脱了以人为中心的释义方式。

黄 《广韵・唐韵》:“中央色也。”《正字通・黄部》同之。按:所谓“中央色”,指土地的颜色,《说文》言其“地之色也”。古代以五色配五方,中央配黄,这是归类的原始形式,抓住数字相同就拉到一起,其实并无理性意义。事实上土地也不止是黄色,东部多红壤,西部多紫壤,北部多黑壤,中部多黄壤。中原人以自己为中心认识五色五方。《汉大》:“五色之一。即像金子或成熟的杏子的颜色。”描述具有普遍性。

这些问题的产生也有某些基本词难以解说的尴尬。在现代科学传入中国后,人们比较容易克服这类毛病,本语料中没有一例。但是在某些问题上并不那么容易。《汉大》对“人道主义”“民主”这类普世价值的解释,都指为资产阶级思想。民主本是多数决定,它却说:“民主总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55个词,我们以古代为一个单位,《汉大》为一个单位,取古代最好的一个解释同 《汉大》做释义质量对比,有47个词的释义质量明显提高,8个词基本保持原来水平。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基本保持原来水平的释义,或者是古人已经说得不错,或者是今人的认识跟古人一样模糊。举几例:

天 《正字通・大部》:“杨注《荀子》曰:‘天无实形,地之上空虚者皆天也。”按:说得已经恰当,若能指出“着重指抬头望见的虚空”更好。《汉大》:“3.天空。”“天空,日月星辰罗列的广大空间。”而离地数尺之内的空间是不是天,没有说明。

忧 《说文・心部》:“愁也。”《广韵》同。《汉大》:“1.忧愁;忧虑。”“忧愁;忧虑愁苦。”“忧虑;忧愁思虑;忧愁担心。”按:部分循环释义+有效T式。

德 《广韵・德韵》:“德行。”按:即道德品行。《正字通・彳部》:“心之良有曰德。”按:这话表述不清,或有讹误。如果说“心之良曰德”就能理解了。《汉大》:“1.道德;品德。”“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按:说得颇有理论,却未承认一项普世道德,如爱劳动、仁慈、公正等。 (“品德”的解释是“品质道德”。)

理 《广雅・释诂三》:“道也。”《正字通・玉部》:“人心同然者谓之理。”按:这是M式,企图描写“理”的内涵,但是解说不符合事实。“理”是道理,而利用职权夺人欺人者多的是,道理不可能人心同然。《汉大》:“ 7.道理;事理。”“道理:1.事理;事物的规律。”“事理:1.事物的道理。”按:二者基本循环释义,只有“规律”是新信息,而它只是“道理”的一部分含义。《汉大》“道理”的第2个义项是:“规矩;情理;理由。”其中“情理”无效。按“理”“道理”应有指理性认识的意义,《汉大》失落,《汉语大字典》同。

三、描写法的进步

M式释义的优势及其使用频数的发展,前面已经讨论。因为它特别复杂,现在把这种方式专门提出来,考察其用语和表达上的发展。

1.表达式走向完整

古代M式释义,有些表达式过于简单,以致不完整。下面的例子,我们用括号注明其所缺的成分。

镂、刻

《尔雅・释器》:“(雕刻)金谓之镂,(雕刻)木谓之刻。”

兽 《尔雅・释鸟》:“(动物)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按:指出了典型的外部特征,而无上位类名。《正字通・犬部》:“(大动物)飞曰禽,走曰兽。又在野曰兽,在家曰畜。”仍然缺上位类名。

原 《广韵・元韵》:“(土地)广平曰原。”按:其对释词语很好,但是没有“广平”的主体。“原”今称平原。《汉大》平原:1.广阔平坦的原野。”基本就是在《广韵》释义的基础上加了主体。

所缺的上位类名,有的是语言中没有,如“雕刻”,有的是有而还未广泛使用,如“动物”。主体词语也是这样,“土地”是早就有的词。本语料中没有这种缺少上位类名或必要的主体的,但是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故列出此类。

2.概括范围走向恰当

M式对对象做出的概括是否恰当,依赖类概念的普遍化、清晰化。古代常有过大过小现象,今天得到很大改善。如:

尾 《正字通・尸部》:“凡居后者为尾。”按:所指过宽,后屋、后卫等不叫尾。《汉大》:“1.尾巴。动物躯干末端突出的部分。”描写恰当。

轻 《正字通・车部》:“凡不重者皆曰轻。”按:概括过宽。不重和轻之间有中间状态。《汉大》:“1.物体的重量小。与‘重相对。”正确描述再加反义词提供联想。

刀 《说文・刀部》:“兵也。”按:单说了兵器,人们在生活中天天使用的菜刀、柴刀没有包含进去。《汉大》弥补之:“1.兵器名。2.泛指屠宰、砍削、切割用的工具。”

笑 《正字通・竹部》:“喜而解颜启齿也。”按:这个描述能很好地解释典型的笑。但是 《汉大》的解释更全面:“1.显露愉悦的表情,发出欣喜的声音。”这还包括了不由衷的笑和微笑。

3.信息从粗略走向精细

辞书描写所提供的信息量,应该足以说明对象特征和重要属性,如逻辑类别、品质、形态、功能、材质、运动方式、存在时空等等,而又不太多。这是从粗略描写开始的,慢慢变得翔实,真正转精是在现代。如:

花 《正字通・H部》:“草木之葩也。”有描写而没有信息量。按:《汉大》:“1.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引入详密的生物学定义。

春 《广韵・谆韵》:“四时之首。”按:仅指出时序。《汉大》还告诉了农历“春”的起止月份,见前所引。

飞 《说文・飞部》:“鸟翥也。”按:这种描写,只比T式多个主语。《汉大》:“ (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

长(cháng) 《正字通・长部》:“短之对。”按:这跟“大,小之对”一样,仅指出反义关系,且易陷入循环释义。《汉大》:“1.指在空间的两端之间距离大。”

而 《正字通・而部》:“连上接下语助词。”按:能指出它表示连接很好,但所连接的关系未分。《汉大》“而” 做连词有11个义项,最常用的两项释义:“6.连词。表示并列。犹如,又。”“9.连词。表转折。犹然而,却。”

桧(guì) 《说文・木部》:“(木名,)柏叶,松身。”按:描述实物采用譬况法,这是古代常用的方法,时代越早越少使用譬况词。《正字通・木部》:“桧,木名……今桧叶似细杉,干如柏。其兼柏叶者名二色桧。”也是譬况法,但有了譬况词“似”“如”。《汉大》:“1.木名。柏科,常绿乔木。茎直立,幼树的叶子象针,大树的叶子象鳞片,雌雄异株,春天开花。……”有了科学归类,譬况更精细(“茎直立”是赘语)。

譬况是在对象难以说明的时候,做整体的混沌的比较,以引起联想。它形象而简便,却不精细,也可能循环。当代《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动物图谱》等专科工具书,不再使用譬况描述法,而以新的术语表达形状,如卵圆形、鳞形、掌状、披针形、刺形、纺锤形等。

描写式的消除歧义、词性对口,参见前面。

这里列举的是主要的发展路线,还有一些,本文不细加罗列。

表达式的完整和概括范围的恰当,以及许多精细化现象,都使释义的准确性提高了,信息量也大为增加。

四、总 论

释义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是释义方式的精选和描写的细致,另一方面是术语的发展,后者是极为重要的因素。科学术语是一门语言中切分概括最有认识意义、也最清晰的概念。经验性术语则比较懵懂。古代汉语的术语很少,根据今天的分科来套,笔者抽样调查《清实录》的术语是今天《人民日报》的3%,质量是经验性的(李海霞 2007:109―113)。在我们的释义语料里,古代百科术语有:人、兵(武器)、鳞虫、水、十等几个,语言学术语有:俱词、定辞、语助辞。辞(词)往往是表虚词的术语,用“俱词”释“皆”,“定辞”释“必”,比不分词性用“咸”“定”来解释要清楚。但是古代的术语意义模糊,名称不定。哪些是“辞”哪些不是“辞”,没有人界定,解说时用不用也较随意。又叫助语辞、语辞、助字、虚字。“四方攸同”的“攸”、“椒聊”的“聊”和“而”等被古注视为语助辞,而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却说:“自此‘岂敢、‘得罪竟成语助词矣。”又指挂在口头上的词语。清袁仁林把虚字叫作“语言衬贴”,未臻贴切。没有术语则问题更大。《广韵・德韵》:“或,不定也。”这是指的不定指的代词,还是选择连词?只有产生了词性和选择关系的概念,才能把它们分开说清楚。

今天《汉大》释义所用术语,绝大多数已是科学性术语。语料中百科的如液体、物体、体积、面积、圆周、强度、草本植物、种子植物、哺乳动物、偶蹄类、器官、上肢、劳动、工具、思维,语言学的如语言、代词、数词、连词、介词等,都有尽量科学的定义,这才把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有效揭示出来。概念是认识成果,又是认识工具。当人们没有这些必要概念的时候,不管多么善于写作,要贴切地表达是办不到的。

释义质量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所释义项是否有一定系统性,是否遗漏较常见的。古今辞书的义项设置由随选一个发展到适用范围内的基本完备。

上古的辞书编纂者对词义的认识尚粗浅,综合性辞书也还没有出现,《说文》《释名》《尔雅》和《方言》都有各自的特定任务,所以几乎都只能解释一个意义。中古的字书没有了解释字形的任务,专释词义,又有了韵书,对多义词进行解释时,常有两三个义项,但选择比较随意,不一定考虑常用不常用。《正字通》义项更多一些,但离基本完备还远。如:

长(cháng) 《说文・长部》:“久远也。”按:《广韵》同,都没有解释其最常见的意义――长短的长。《正字通》方才增加“短之对”义项。

轻 《说文・车部》:“轻车也。”(未计入本语料)按:“轻”在上古已是形容词,未见单独指车的用例。许慎如果补充一句“引申为重之对”,或“又重之对”就能反映实际情况。

圆 《说文・部》:“圜,全也。”按:指完整。又:“圜,天体也。”指天穹,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又《员部》:“员,物数。”(三字均未计入本语料)圆的圆形义上古就已常见,多作“员、圜”。可是诸辞书的解说都没有这个意义。只有《玉篇》解释为“周”,《广韵・仙韵》仍然是:“圜,天体。”

《尔雅》把同义词系连在一起,《方言》排列方言词中和“雅言”相对应的词,各用一个词释之,不管所释的义项是那个词唯一的、主要的还是生僻的,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就不用具体列举了。

所选到的义项,通常有同义词近义词可以解释,不劳描述。

现代辞书的编纂,是大量收集语料做卡片,再把用例一个个归类理出义项,《辞源》已开始这样做。这使得义项收得空前齐备,重要义项不会被遗漏。近年又利用电子语料库,更上一层楼。当然,即使是综合性辞书,收取义项仍然有一定范围,不像专书词典那样穷尽收录,所以只是一种适度的完备。

关于释义质量,还有是否与书证一致,是否有色彩、文体之类语用信息等,这些古今差异也很大,本文暂不讨论。

推动释义方法和质量进步的,主要是认识的深广化、清晰化和科学术语的大量使用。

就收词而言,古代辞书偏重收释单音词,而复音词在先秦就已经不少。唐宋的词目我们统计了3005个,复音词已占52.1%。旧式辞书只有雅书按义类收了一部分复音词,但是语言中绝大多数复音词还是查不到。直到《辞源》才普遍地收释各类复音词(87790个),无数后起词和概念才进入词典。

我们把语料中全部释义分为不良、较好和优良三个等次。较好,指描写基本准确、对释词意义对号且不是生僻义、定义的内涵外延相符、虚词用相同词性的词来解释(多义虚词不分义项除外)、在一部书内没有循环释义、也没有意义落空(如《说文》“华,荣也”,而“荣,桐木也”)、不含字词古奥的释义语。优良,即在较好的基础上,描写严密科学、对释词用最常见义、虚词(含副词)出词性,简略者在同书内能追踪到优良的释义。

根据这个标准衡量,《说文》点的48条释义中,较好的15条,占31.5%,如牛、飞、多、我、由。《正字通》较好的27条,占56条释义的48.2%,如天、流、小、圆、而、由。两个点的“较好”都没有达到一半。而《汉大》59条全部达到较好。

优良的,《说文》点有7条,如牛、包、我、百。《正字通》增长到13条,如天、毁、笑、变、圆。《汉大》54条达到优良,且多是优良别严密科学的释义。未及的是德、理、忧、甚、皆。

我国辞书编纂源远流长。其收词释义和注音(本文不讨论)的发展历史明显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经验阶段和科学阶段。我们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到,古代辞书的发展速度较慢,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进展都是经验性的。而经验是狭隘的、不严密的,同偏谬和迷信交杂在一起。科学阶段,我们的语料以《汉大》为代表,收词又比《辞源》完备得多,释义质量飞速提高。回顾开创中国现代辞书时代的《辞源》,是1915年出版的,辞书编纂自此驶上科学的快车道。《汉大》出齐于1993年。80年的发展,远远超过过去的两千年,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引进了现代科学知识和辞书编纂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汉语的表达也比古代周密多了。科学阶段的辞书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记载和解释的宝库。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当然,我们的一些释义还要不断改进,人文社科方面的某些释义还有艰难的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2.李海霞.术语――词汇中爆炸的新星.∥王建华,张涌泉主编.汉语语言学探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四字词语解释范文2

一.结合课文教学词语。

我们说重视词语教学,并非单独把词语作为一个单元生硬地来教,而是根据词语的规律,结合课文分散地来教。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课文不可能撇开词语。词语教学结合课文进行,就是所谓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才容易领会词语在文句中的作用,因为有许多词语,在句子中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有着自己特有的含义,词不离句地解释,既可帮助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词语的意义,又可帮助学生懂得有关句子运用这些词语的作用。这祥做,既省时,又有效,学生学得有兴趣。当然作为一个词语本身来说,它又具有多方面因素,怎样才算掌握了一个词语,可以从词语本身的各种因素去研究,以便确切地了解一个词语的音、形、义,以及如何运用。研究一个词语,首先应知道词语中各个字的读音和写法,再了解它的意义。方块汉字不象拼音文字那样有读音标志,所以容易读错;汉字形体有的极相似而易混,所以容易写错。有些汉宇还有许多义项,所以理解起来,更应细致辨认。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慢慢渗透,逐步培养。

二.多种方法解释词语。

学习词语肯定离不开解释,解释词语常用的办法是“释义”,即按照词典的解释,写上或讲出它们的大概意思。教材上的不少注释,都是用的这种办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采取多种方法解释。一是拆字法,就是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则,从字的形体构造特点上解释词语。如“发闾左适戍渔阳”的“戍”,解释为“守卫”,因为它从“人”从“戈”,一个人拿着武器,以此作为“守卫”的意思。二是抓点法,就是解释词语的重点字。有些词语,从整体看,意义不难理解,但往往对组成词语的某些词素缺乏认识或理解片面,那么,解释这样的词语,就必须抓住重点。如“走马看花”的“走”字,“狐假虎威”的“假”字等等。抓住了这些重点,整个词语的解释也就迎刃而解了。三是联系法,就是新旧联系。有些词语,教学有关课文时已曾接触,但意义有差别,可采用新旧联系以加深印象。如《狼》中的“止有剩骨”、“前狼止”、“止增笑耳”,都有一个“止”字。教学时注意联系,就可以清楚地区别其异同及相互的关系。四是偏旁法,就是利用偏旁举一反三解释词语。有些词语,由于偏旁相同,意义相关或相近,如“险”、“阻”的偏旁,原是从“阜”,“阜”本为“小土山”。以此作为偏旁的字,大都与高、陡有关,如陇、陂、陉、陟、陔、降、陨、陵,等等,可启发学生类推解释。此外,直观法、比较法、换词法等都可以用来解释词语,帮助学生理解。

三.熟练灵活运用词语。

要真正地掌握词语,必须通过写作实践等手段来熟练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完成。一是要教给学生区别词性,识别一个词的词性以后,便于造句。因此,对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主语、谓语、宾语这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还是应该让学生了解。二是要学会对词语进行比较。例如有些词语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但细细比较却有细微差别,通称同义词或近义词;有些词语意义相反,即反义词。辨别词语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对一个词语理解得更确切,对表达句子的意思,有很大帮助。三是要学习和研究词语的感彩。有些词语含有褒义,有些表示贬义,有的则是中性。有时为了讽刺,还故作反语。词语用得恰当,可以加强句子的表达力量。四是要从生活出发,帮助学生运用词语。譬如,学校正在建设教学楼,就可以让学生努力写出工地上的用具名称,然后找出相应的动词;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学校菜园里的蔬菜也随之变化,则可引导学生经常仔细观察,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然后再研究形容词的运用,如“鲜嫩、甜美、水灵灵、香喷喷”等等,这样进行词语使用练习,可能比单纯解释,或规定一段文字必须采用哪几个词语要来得科学,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四字词语解释范文3

关键词: 训诂学训释词义“长”字

说到“长”字,每个人都不会陌生,第一反应一定会说出其相对的字――“短”。但是“长”字的意义并不是只停留在与“短”相对这个层面上,从古到今,无数的诗句、文章用到了“长”字,不仅有同字不同义者,而且有义同而字不同者。古今之人,通过日积月累、千锤百炼,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为我们展示了这些巧妙的文字用法,我们能够从词语表面意义理解“长”,也能够运用训诂学中的训释词义的方法和原则理解“长”,下面我们就通过运用一些资料理解“长”字的意义。

第一,不运用训释词义的方法和原则,单从意思来讲,我们通过一些例子说明“长”字在句中的意思。《说文解字》说:“长,久远也。”《庄子・秋水》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两句话中的“长”都是引申义,“长久,远”的意思。《通俗篇・地理》提道:“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诗・商颂・长发》说:“睿折维商,长发其祥。”这两句话中“长”是“经常”的意思。再如《孟子・公孙丑上》有:“敢问夫子恶乎长?”这句话中“长”乃“善,优”之意。《潜夫论・实质》有言:“智者弃其所短,而采其所长。”“长”乃“长处、优点”之意。以上的例句资料只是从字面意思的角度说明了“长”字在不同句子中虽然同字但是不同义,也只是从词语表面的意义理解的。

第二,训诂学的内容相当丰富,对于词义的训释,就是其核心内容。因此,训诂学并不是单纯地区分字词的字面意思,而是通过长期的训诂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整理总结,运用一些途径和方法对词义进行训释。下面我们就运用训诂中训释的方法和原则对一些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这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1.因声求义

《韵会・漾韵》注:“长音仗。度长短曰长,一曰余也。”据此可知,在这里人们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训释词义,起到了因声求义的作用。因声求义就是指声训,声训是从语词的声音方面推求词的来源。这种训诂方式起源于先秦时代,流行于两汉时期,直到魏晋之后声训有所改变,注意到了形声声旁的作用。在声训中有着凡是同音必同义的说法,我们在使用声训训释词义时,一定要注意必须依据古音,切不可根据今音随意捏造,这里说到“长音仗”,“长”和“仗”可用声训训释的方式为我们分解“长”的意思,有度量衡的长之意,与短的意思相对,还有“余”的意思。

2.因文求意

除了形训、声训以外,其他训释词的方式就是因文求意,也就是常说的“义训”。义训是这几种训释词义的方式中,用途最广泛的一个,也是例子最充分的一个。义训的方法比较多,有同义相训、变文义同、反义对文、同义连文等。不论是用同义词解释同义词,还是一个词训释多个同义词或者用一个词训释另一个同义词,最终都能清楚地对词语进行训释。除了同义相训以外,还有相反为义的,运用相反的两个词进行反义对文,能够更好地理解其相对的词语的词义。我们举例说明运用义训的训释方式理解“长”的意义。

(1)反义对文。《汉书・高帝纪》说:“十年……夏五月,太上皇后崩。”然后,晋灼注:“五年,追尊先媪曰昭灵夫人。言追尊,则明其已亡。史记十年春夏无事,七月,太上皇崩,葬栎阳宫。明此长‘夏五月太上皇后崩’八字也。”周寿昌曰:“按:《吕氏春秋・观世》篇:‘此治世之所以短也,而乱世之所以长也。’”周寿昌对此事进行了总结性评论,在句中运用“短”、“长”两词相对,这种词义相反的对文,谓之反义对文,能够帮助我们清楚地理解“长”字的词义,后来,高诱注:“短,少,长,多也。”也正是解释了这两个相对的字的意思。

后来,唐高彦休《唐阙史・杨尚书补吏》卷下:“有夕道于丛林间者,聆群跖评窃贿之数,且曰:‘人六匹则长五匹,人七匹则短八匹。’不知几人复几匹。”这句话中也运用了“长”和“短”相对的方法,由此可知,这样的反义对文的训释方法到了唐代还在一直运用。

(2)同义连文。《汉书・食货志上》:“上孰其收自四,余四百石;中孰自三,余三百石;下孰自倍,余百石。”张晏注:“平岁百亩收百五十石,今大孰四倍,收六百石。计民食终岁长四百石,官粜三百石,此为粜三舍一也。自三,四百五十石也。终岁长三百石,官粜二百石,此为粜二而舍一也。自倍,收三百石,终岁长百石,官粜其五十石,云下孰粜一,谓中分百石之一。”此书中在句式结构不同的非对偶句子中,为了避免重复而变换词语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文中利用了变文的修辞方式,据此可知,“长”与“余”为变文义同。“余四百石”和“长四百石”是相同的意思,只是运用了变文的方法,为了避免重复,“余”和“长”都是“多”的意思。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54:“纵有余长圣僧钱财,不得将入别僧乃至常住僧用,亦不得入佛法用。”《法苑珠林》卷61引《大法句经》偈:“度身而衣,不求余长。”这两个例句都是将“余”和“长”连用在一起,这种用法在训诂学中是同义连文的训释方法,“余”就是“长”的意思,利用这一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掌握一些字或词的古义。

本文根据传统训诂学中训释词义的方式对“长”进行了简单分析,通过对“长”字意义的理解,我们对抽象的训诂一词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运用一些训释方法对“长”字的意义进行剖析,这样不仅对学习古代汉语有所帮助,在现代文学中也能看到其影子,如现当代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长余的稻种有限,要的人太多,得商量着办事哇。”从这个句子中都能够清楚地看到“长”有“余”的意思。由此我们可知,从汉代到唐代直至今天“长”字的发展和变化,“长”和“短”的相对用法,“长”和“余”的相同用法。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巧妙地运用了很多训诂学中训释词义的方法和原则,使文章中的句式结构有了起伏变化,为文章着色不少,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从古到今的一个积累。

参考文献:

[1]张青松.试论训诂学在现代汉语词汇学中的价值.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4).

[2]王宁.训诂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

[4]孙雍长.论声训的性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

[5]楚爱英.“因声求义”源流考[J].青年文学家,2010,(11).

[6]李书良.浅论因声求义法的使用――以《毛诗传笺通释》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3).

[7]李馨.《说文解字系传》中同源词的表现形式[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Z1).

[8]王小莘.王氏父子“因声求义”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4).

[9]陈亚平.清人“因声求义”述评[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10]孟蓬生.汉语同源词刍议[J].河北学刊,1994,(04).

[11]郝桂敏.建立科学完备的训诂学体系――评《中国训诂学》[J].中国图书评论,1999,(12).

四字词语解释范文4

摘 要:《王力古汉语字典·序》把“注明联绵字”作为该字典的重要特点作了介绍,但其中所举的“联绵字”例词都是合成词,并且释义与议论多欠允当,这说明现代联绵字理论在实践中行不通。

关键词 :《王力古汉语字典》 联绵字 猜测义 合成词 基础义

王力先生长期坚持“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倡导现代联绵字观念,并希望通过编字典将现代联绵字观念推广开来。《王力古汉语字典》(以下简称《字典》)中收了1526例“联绵字”,《王力古汉语字典·序》(以下简称《字典序》)介绍了作者对“联绵字”的认识,并介绍了《字典》注明“联绵字”的目的。

第五是注明联绵字。这对读者了解词义很有帮助。联绵字实际上是一个双音词,其组成部分不能拆开来讲。例如“辟易”一词,它是叠韵联绵字(古音锡部),表示惊退的样子,其词义与“开辟”的“辟”、“更易”的“易”无关。《史记·项羽本纪》:“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正义》云:“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又如“壹鬱①”一词,它是双声联绵字(同属影母),表示郁闷的样子,其词义与“专壹”的“壹”无关。所以字又作“抑鬱”,甚至倒过来作“鬱抑”“鬱邑”“鬱悒”“鬱伊”“鬱纡”。新《辞源》于“壹鬱”条注云:“壹,闭塞;鬱,积滞。”这种解释是错误的。由此,必须将有些双音字看作是联绵字才便于理解。例如“妥帖”是双声联绵字(同属透母),其词义与“碑帖”的“帖”无关,所以又写作“妥贴”。又如“孅趋”是双声联绵字(同属清母),是巧佞的意思,其词义与“孅细”的“孅”,“步趋”的“趋”都没有关系。由此看来,注明联绵字,是有助于正确理解词义的。

上引《字典序》反映了王力先生晚年的联绵字观念,即继续用“联绵字”指双音单纯词。但是,上引文中所举的四个“联绵字”例词却都是合成词。其中“辟易”,已经考见是个联合式合成词,并证明其释义不确(沈怀兴,2009a)。下面考察《字典序》中其余三个“联绵字”例词。

壹郁,是动宾式合成词。《字典序》解释说:“又如‘壹鬱’一词,它是双声联绵字(同属影母),表示郁闷的样子,其词义与专壹的‘壹’无关。所以字又作‘抑鬱’,甚至倒过来作‘鬱抑’‘鬱邑’‘鬱悒’‘鬱伊’‘鬱纡’。新《辞源》于‘壹鬱’条注云:‘壹,闭塞;鬱,积滞。’这种解释是错误的。”这样解释有失允当,特别其“……所以……”前后的话没有因果联系却用了“所以”。第一,《字典序》列举了“壹鬱”的七种书写形式,但是,它们并非同时产生的;如果不计时空差别,任何一个复音词乃至词组都会有多种书写形式。翻开方以智的《通雅》看看,其所释词语“专一”“一篑”等词或词组全部有多种书写形式,同类著作如朱起凤《辞通》中“一斗”“一升”等也有多种书写形式,然则多种书写形式与“联绵字”是否单纯词没有关系②。第二,具体到“壹鬱”的多种书写形式,朱起凤(1982:2362)有个简洁的按语:“五方言语,清浊不同,故字亦随之而变。如‘抑’字作‘湮’,‘伊’字作‘纡’,并其例也。”这样说是对的。第三,说“抑鬱”倒过来作“鬱抑”,也不能证明它是双音单纯词。因为汉语里同素异序词有很多,人们不能把了解其语素构成情况者谓之合成词,反之则谓之单纯词。第四,说《辞源》分释“壹鬱”是错误的,实际上《辞源》是先释“壹鬱”为“忧闷”,然后又分释“壹”“鬱”,而且其分释“壹”“鬱”有本,只是未稍加变通而已。第五,说“(壹鬱)其词义与专壹的‘壹’无关”,亦似是而非。因为大量考察古今注释,我们很难发现这个“壹鬱”的“壹”曾被写作“专一”:本来就没有人把“壹鬱”的“壹”讲成“专一”,再说“其词义与专壹的‘壹’无关”,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其实,“壹鬱”是个合成词。壹,聚也。《礼记·玉藻》:“壹食之人。”郑玄注:“壹,犹聚也。”《玉篇·壹部》:“壹,聚也。”鬱,忧愁。《楚辞·九叹·忧苦》:“志纡鬱其难释。”王逸注:“鬱,愁也。”《正字通·鬯部》:“鬱,愁思也。”然则“壹鬱”即聚忧思或忧思积聚的意思,浑言之即忧愁、忧思的意思。《文选·贾谊〈吊屈原文〉》:“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鬱其谁语?”吕延济注:“‘国’谓君也。言君既不知我心,独聚忧思,谁与语事者也?壹鬱,谓聚忧也。”又,萧统《文选序》:“耿介之意既伤,壹鬱之怀靡诉。”吕向注:“壹鬱,忧思也。”此二例,吕延济注“壹鬱”字字落实,吕向注“壹鬱”乃浑言之。然则“壹鬱”是个动宾式合成词,不是“联绵字—双音单纯词”。所以,《字典序》对“壹鬱”的解释欠允当,原因在于偏执于现代联绵字观念。至于“壹鬱”双声叠韵的特点,也跟“壹鬱”是否是单纯词无关③。

妥帖,是联合式合成词。《字典序》释“妥帖”曰:“‘妥帖’是双声联绵字(同属透母),其词义与碑帖的‘帖’无关,所以又写作‘妥贴’。”这里也是没有因果联系而用了因果连词“所以”。字典正文第188页“妥”字条下释曰:“〔妥帖〕〔妥贴〕双声联绵字。①稳当,合适。《文选·晋陆机〈文赋〉》:‘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资治通鉴·唐贞元二年》:‘泌曰:“易帅之际,军中烦言,乃其常理,泌到,自妥贴矣。”②安定。唐杜甫《故司徒李公光弼》诗:‘拥兵镇河汴,千里初妥帖。’‘妥帖’亦省称‘妥’。”《字典序》及字典正文对“妥帖”的解释多有不妥。第一,如果不是为了贯彻现代联绵字观念,为什么要注明“‘妥帖’是双声联绵字(同属透母)”?这样注明有什么意义?第二,说“其词义与碑帖的‘帖’无关,所以又写作‘妥贴’”,有什么根据?朱起凤(1982:2779)立“妥怗”为正条,又收了三个副条:“妥帖”“妥贴”“要括”,并加按语说:“‘怗’字本从心旁,后人有误从巾者,此是‘券帖’之‘帖’,非‘妥怗’之‘怗’也。‘贴’字,《说文》云:‘以物为质也。’义与‘券帖’同。王逸《楚辞序》作‘要括’,并形相涉而讹。”据此,“妥帖”的“帖”,其本字是“怗”,作“帖”是形近而讹。今不辨讹正,且误用讹字说事,但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第三,《字典》中所举“妥帖”最早用例见于晋代陆机《文赋》,而“妥”字独立使用却早得多,且“妥怗”产生之前,“妥”字一直独立使用,很难说是“妥帖”的省称。如《诗·小雅·楚茨》:“以妥以侑,以介景福。”毛传:“妥,安坐也。”《仪礼·士相见礼》:“妥而后传言。”郑玄注:“妥,安坐也。”《汉书·燕剌王刘旦传》:“薰鬻徙域,北州以妥。”颜师古注引臣瓒曰:“妥,安也。”上述各例中的“妥”或讲“安坐”,或讲“安”,不仅其单用例均早于“妥帖”,而且均与“妥帖”义通,肯定不能说“‘妥帖’亦省称‘妥’”。另外,“妥”作为自由语素还常参与构词,特别“妥尸”“妥妥”“妥绥”等词用例都早于《字典》所举“妥帖”用例,这也是持“‘妥帖’亦省称‘妥’”之说者无法解释的。

“妥帖”之“帖”的本字“怗”,在《广雅·释诂四》中与“安”同条,同释为“静也”,其本义为“安静;安定”。《广韵》帖韵:“怗,安也;服也;静也。”这表明“怗”很早以前就是个多义词了。这样说来,义为“安静;安定”的“怗”也和“妥怗/妥帖”义通。

综上所述,“妥”“怗/帖”二字均与“妥怗/妥帖”义通,“妥怗/妥帖”的“妥当,合适;安定”义是同义单音词“妥”“怗/帖”组合的自然反映,“妥怗/妥帖”是同义单音词“妥”“怗/帖”连用构成的合成词,不是“联绵字—双音单纯词”。

孅趋,是偏正式合成词。《字典序》:“又如‘孅趋’是双声联绵字(同属清母),是巧佞的意思,其词义与孅细的‘孅’、步趋的‘趋’都没有关系。”字典正文第211页释曰:“〔孅趋〕双声联绵字。巧佞。见《集韵》。《史记·日者列传》:‘卑疵而前,孅趋而言。’”其实,只要稍加考察,就会发现《字典序》及其正文对“孅趋”的解释说不通。第一,《字典》释“孅趋”而依《集韵》,然而《集韵》是释“孅”为“巧佞”,而不是释“孅趋”为“巧佞”。第二,《集韵》释“孅”为“巧佞”,而举《史记》“孅趋而言”的“孅”为例,是不对的(详后)。并且,逐一考察《四库全书》中“孅”字的所有用例,并没有发现唐代以前的文献中有“孅”字可作“巧佞”讲的用例,甚至汉语史上根本没有“孅”作“巧佞”讲的用例④。这样说来,解释“孅趋”一词,《集韵》只错了一层,《字典序》却错了两层。

“孅”字本义为“孅细”,古与“纖”字通用。《说文·女部》:“孅,兑细也。”段注:“兑,各本作‘锐’……《汉书》曰:‘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孅’与‘纖’音义皆同,古通用。”趋,《说文·走部》:“趋,走也。”就是快走。然则“孅趋”就是“小步快走(以表谦恭)”义。这样说来,“孅趋”是偏正式合成词。

不过,“小步快走(以表谦恭)”只是“孅趋”的基础义。在具体语境中,由于换喻的应用,又在其基础义的基础上产生了换喻义。前人的解释中有的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如唐司马贞《索隐》释为“犹足恭也”,旧《辞海》释为“谦恭过甚之貌”,新《辞海》释为“过分谦恭”,《大辞典》(台北:三民书局,1985)释为“过分谦恭的样子”。浑言之,这四家的解释均较贴近“孅趋而言”之“孅趋”的实际含义。它们都较好地体现了“孅趋”的“小步快走(以表谦恭)”这一基础义因换喻而产生的形容词含义,基本符合“卑疵而前,孅趋而言”的语境。不过,也有的语文辞书没有接受司马贞的说解,致使其解释还处在猜谜状态。如“孅趋”,新《辞源》释为“巧佞”,《汉语大词典》释为“巧佞谄媚”,《字典》序文及正文沿袭新《辞源》释为“巧佞”。这三家对“孅趋”的解释与其基础义相差太远,明显多了一层主观臆测的色彩,因而不够贴切。由此说来,远离词的基础义的解释,只是给出了猜测义,往往似是而非,不合作者意旨。这一点,结合“孅趋”所处的上下文,会看得更清楚一些。

《史记·日者列传》中说,中大夫宋忠和博士贾谊二人同车来到卜肆,亲聆日者司马季主“语数千言,莫不顺理”,不觉肃然起敬,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宋、贾二人这话是说,司马季主作为举世无匹的贤者当居尊官而享厚禄。于是司马季主先申贤者之义,而后曰:“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卑疵而前,孅趋而言。”其中“孅趋”,司马贞《索隐》曰:“孅音纖。纖趍(趋)犹足恭也。”“足恭”指过分谦恭,由“孅趋”的基础义“小步快走(以表谦恭)”换喻而来。司马季主这话是说:现在您所说的贤者,都很可羞啊。(他们)卑躬屈节地向前迎合(主子),过分谦恭地(向主子)进言。如果按照新《辞源》和《字典》序文及正文的观点,把“孅趋”解释为“巧佞”,显然语义过重,与语境不合。中大夫宋忠和博士贾谊二人以司马季主为举世无匹的贤者,但不解其为何“居之卑”“行之污”(即地位低,职业不体面);此情此景,司马季主不管怎样清高孤傲,会面对身居高位者直斥身居高位的“贤者”巧佞吗?果真直斥“贤者”巧佞,便直接违背了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其品位低下,常人不齿,也就不是令人敬仰的司马季主了。所以这里的“孅趋”只能是由其基础义“小步快走(以表谦恭)”换喻而来的“过分谦恭”义。《字典》序文及正文则错释为“联绵字”。不错,错释有本。但是,所本只错了一层,订正起来也容易。而今又被披上了现代联绵字理论的“法衣”,原有的错误被掩盖,一般人要想识别、订正也不容易了。《字典序》作者的初衷是注明“联绵字”,帮助读者正确了解词义,最终却事与愿违。

上述考察结果表明,《字典序》所举“联绵字”例词全部是合成词,一个单纯词也没有。它们被硬判为“联绵字”之后,释义偏离了其基础义,以至于解释、议论多欠允当。

至此,读者可以回过头来看看《字典序》开头处所云:“注明联绵字。这对读者了解词义很有帮助。”结尾时又说:“由此看来,联绵字的注明,是有助于词义的正确了解的。”而上面的考察结果表明,事实恰恰相反:由于拘泥于现代联绵字观念,解释“联绵字”只是主观认定,最终却事与愿违。由此说来,如果不从现代联绵字观念中解放出来,不抓住“联绵字”的基础义,那么字典词典就无法准确解释“联绵字”,也就更不用说帮助读者正确了解词义了⑤。

至于《字典序》所谓“联绵字实际上是一个双音词,其组成部分不能拆开来讲”等等,乃是信守现代联绵字观念者的误会。他们不知道“其组成部分不能拆开来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部分不成词语素组合成词的情况,隐喻造词的情况,换喻造词的情况,用了词的隐喻义的情况,用了词的换喻义的情况,词义发生了其他变化的情况,用了通假字的情况,等等。以往人们没有注意到这些情况,误以为“汉语的双音词有一种特殊的构词法”(王力,1958:45),于是发现构词成分不能直接体现或准确体现复音词的词义,“其组成部分不能拆开来讲”,就说它是“联绵字—双音单纯词”。也有的虽然知道它是合成词,但由于受联绵字语素融合说或联绵字不可分训说影响(沈怀兴,2013:180~197),也硬判为“联绵字—双音单纯词”了。一般著作中这么做,贴贴标签,影响不大,也可以不予计较。但如果这种现象出现在教材或字典词典中的话,就不容忽视了。

注释:

①“鬱”字简化为“郁”之后讨论起来不便,暂且用繁体字。

②详见沈怀兴2009b;2015a.

③吕叔湘(1942)提出“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仿照王国维

《联绵字谱》分联绵字为双声的、叠韵的、非双声叠韵的三类,但忽视了王国维的“联绵字”不指双音单纯词(详见李运富,1991;沈怀兴,2012)。实际上,如果没有现代联绵字观念之成见,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包括词组在内的任何一个双音节语言单位都可以归入这三类中的某一类。这方面的问题,沈怀兴的两部书《联绵字理论问题研究》(2013)、《现代联绵字理论负面影响研究》(2015b)中都有考察讨论,可参看。

④《新唐书·魏徵传》:“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孅人遂指为阿党。”例中“孅”字,《汉语大字典》释为“巧佞”,是错误的。此“孅人”实指小人,其“孅”即“小”义,由本义“孅细”而来,十分自然。

⑤ 沈怀兴(2015b)对此类现象的考察讨论较多,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李运富.是误解不是“挪用”——兼谈古今联绵字观念上的差异[J].中国语文,1991,(5).

[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沈怀兴.现代联绵字观念的来历[J].中国语研究(日本),2007,(49).

[4]沈怀兴.王力先生联绵字观念的变化及其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2009,(4).

[5]沈怀兴.从王筠“长言”说看现代联绵字理论[J].汉语史学报,2009,(8).

[6]沈怀兴.古今联绵字观念截然不同的原因[J].汉字文化,2012,(5).

[7]沈怀兴.联绵字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8]沈怀兴.方以智“謰语”问题辨察[J].语言研究,2015,(5).

[9]沈怀兴.现代联绵字理论负面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0]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四字词语解释范文5

一、不辨古今

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完:灭亡

“完”在古汉语中有“保全”之意,如“完名全节”;而在现代汉语中,“完”有“完结、灭亡”之意,如“完蛋”“完了”等。所以,A项就犯了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正确的解释应为“保全”。

二、不知通假

对古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而仍按原字去解释,这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振作

该句中的“振”是“赈”的通假字,意思是“救济”。如“散家粮以振穷饿”(《后汉书・赵典传》)。成语有“振民育德”。A项就是因为不懂得它是通假字,未能按所通之字“赈”去解释,而仍按“振”的字面义去解释,因而造成了理解的错误。

三、不明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按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13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有的考生误将“于是速归之”翻译为“于是赶快回家”。其实,该句中的“归”是词类活用,属动词的使动用法,应解释为“使……回家”,中学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一句中的“归”也是这种用法。如果考生在翻译“归”时,不明白这一词类活用现象,就会导致翻译的错误。

四、不分单双

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再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欺负:压迫、侮辱

该项中的“欺负”是两个单音词“欺”和“负”的连用,应该分别解释为“欺诈”和“背弃”;而A项却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欺负”,这就导致了理解的错误。

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源于教材,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就多达120个,而且每一个实词还有诸多的义项,考生要完全掌握已非易事,更何况迁移和运用?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对广大考生准确而快捷地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现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撮举如下:

1.形训推断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其形旁和义符为我们破译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如2008年四川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居一年,入觐,卒于京觐:拜见

“觐”这一实词较为生僻,仅在高中语文读本《谭嗣同》一文中出现过一次:“至七月,乃扶病入觐。”“觐”读jìn,为右形左声的形声字,根据其形旁“见”的含义,加之“觐”的对象是“皇上”,可以推断出D项“拜见”的释义是正确的。

再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9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汗交颐不少休颐:脸颊

该句中的“颐”是一个右形左声的形声字,形旁为“页”,自然跟“人头”相关,解释为“脸颊”(“汗交颐”意为“汗水流满了脸颊”)是正确的,成语有“颐指气使”等。

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简易推出繁难。如中学课本中的下列两例: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贾谊《过秦论》)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①句中,“固”与“地”处于对应位置,我们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险要的地势”。②句中,“忧劳”与“逸豫”处于对应位置,加之“兴国”与“亡身”语义相反,可以推断“逸豫”义应与“忧劳”相反,就是“安逸享乐”之意了。

再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11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胁息然后带胁:收敛

“胁”有三个义项:⑴名词,胸部的两侧。⑵动词,威胁。⑶动词,收敛。原文全句为“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在该句中,“胁息”是与“扶墙”对举的,因为“扶墙”是动宾结构,所以“胁息”也应该是动宾结构,“胁”应该是动词,它的宾语是“息(气息)”。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句中的“胁”应取第(3)个义项,所以D项“收敛”的解释是正确的。

3.语法推断法。对实词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推断出文言实词释义的正误。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檄:文告

通过对“檄”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檄刚”是一个动宾结构,“(廖)刚”充当“檄”的宾语,“檄”应为动词,所以A项将它解释成名词“文告”是错误的,应解释为动词“用文书征召”。

再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6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

通过对“度”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发现“失其常度”是动宾结构,“(其常)度”充当动词“失”的宾语,“度”应为名词,所以D项将它解释成动词“考虑”是错误的,应解释为名词“态度”。

4.语境推断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断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如2008年高考湖南卷第10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公坚不回回:返回

审视语境“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可以看出:因为歙州吏民都认为“富翁家的这两个儿子一向是贤善的人”,所以他们对欧阳颖把这两个人抓到牢狱中审讯的做法感到非常奇怪,纷纷质疑、规劝。“公坚不回”就是欧阳颖对此作出的反应。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C项“返回”的解释于理不合。因为歙州吏民对欧阳颖的质疑、规劝无非是希望他把富翁家的两个儿子放出来,“欧阳颖坚决不返回”又从何谈起呢?根据语境,应该解释为“答复、回复”。正因为欧阳颖坚决不答复歙州吏民的质疑、规劝,而是加紧审讯,富翁家的两个儿子才终于服罪。

再如2008年高考湖北卷Ⅱ第10题: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受业:传授学业

“受业”有两个义项:⑴从师学习;⑵传授学业。根据该句语境“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可以看出,“受业”是“陈氏族子之幼者(陈氏家族中幼小的孩子)”的行为。这些幼小的孩子先在石华、象溪两地的私塾接受教育,长大后,再到龙渊义塾“受业”。此时他们的身份仍是“学生”,所以他们的行为应是“从师学习”。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B项“传授学业”的解释是不合语境的。

5.成语推断法。在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考生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又一春”。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悦服:愉快

成语“心悦诚服”中的“悦”“服”义为“高兴地”“服从”,用在此句中恰好吻合。该句的意思是“周访的声威已经很大,远近的人都高兴地服从”;而按D项的解释,远近的人对周访只有“愉快”之情,而无“服从”之意,这显然有违上文“访威风既著”的文意。2008年高考试卷中的下列试题也可通过成语推断法来进行解答:

(1)(湖北卷第10题B项)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素:一向,平素

(2)(江西卷第9题A项)吾不克救也克:能够

(3)(江苏卷第6题C项)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壁:营垒

(4)(安徽卷第8题D项)吾用休,社稷计耳

执:计策

上述四例中实词的词义可分别依据成语“素昧平生”“克勤克俭”“作壁上观”“不计得失”中加点的词的词义推断而出,通过比照可以看出,第⑴至⑶例的解释都是正确的,第⑷例的解释是错误的,应解释为“考虑”。

四字词语解释范文6

一、字形推断法:借助汉字字形推断。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表意文字,通过对字形结构(特别是会意字、形声字)的分析可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例1.拔剑切而啖之(吃)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看)

猜猜看:1.生而眇者不识日。(答案:眼瞎)

2.常通商贩,贸籴粮食(答案:买进粮食)

二、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在汉语语法中,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可以由结构推断词性,进而推断词义。

例1.烟涛微茫信难求(“信”修饰“难求”,推断出解释为“实在,副词”)

2.信义著于四方(“信义”处于主语位置,可推出为“信用,名词”)

3.楚王贪而信张仪(“信”后面带了宾语“张仪”,可推出为“相信,动词”)

试一试

“自放驴,取樵炊爨”,樵在此句中解释为打柴,对吗?为什么?

(答案:名词,木柴,做“取”的宾语)

三、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根据“用”可推出“以”解释为“任用,重用”)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根据“竭”可推出“殚”解释为“尽”)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根据“被”可推出“见”解释为“被”)

四、联想推断法:通过所学课文或成语中有关词语的用法,互相比较,确定其实词的含义,这要求做题时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进而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城之不拔者二耳”。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 可推出“拔”解释为“攻取”。

另外,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腥骚并御,芳不得薄兮” ,可联系成语“日薄西山”推断“薄”解释为“接近、迫近”。

试一试:诸将阿吕后意(答案:阿谀奉承——迎合)

五、语境分析法:这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解词语最应该考虑的决定的因素。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是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境中提供的是不同的选择,结果是“死”,由此可推出“亡”不是“死”,由“举大计”可推出“亡”解释为“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