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范例6篇

李商隐无题诗

李商隐无题诗范文1

关键词:晚唐 李商隐 无题诗 赏析

在唐代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当政的六十余年里,国家内忧外患。政治上的瓦解和分裂,经济上的凋敝和动荡,使得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也处在一个相对混乱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诗歌,杂处在由唐代“诗境”向宋代“词境”的转变过程之中。恢宏壮阔的盛唐气象经过丰富多彩的中唐风采,最终转变为哀婉深沉的晚唐之韵,即走向更为细腻的心灵感受和更为含蓄的情感体验。

晚唐的“无题诗”晦涩、难懂,呈现出复杂、朦胧的特点,这是时代的困窘在诗人心头打下的痛苦而绝望的印痕,不可避免地使作品染上悲哀的色调和伤悼情绪。因为它进一步触及了诗人潜意识的层面,所以表现出一种更深刻、更隐蔽的时代情绪。

一般来说,诗之有题犹如文之有目,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晴之目的。但是,当诗人本身的思想不太明晰、目的不太明确、情感不太单纯的时候,为作品设题目便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过去,有人将同一情感类型的诗篇排在一起,用一个笼统的名字一以贯之,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但是,真正大张旗鼓地以《无题》为题,并创作出极有特色之诗篇者,还要数晚唐那位“制造诗谜的专家”李商隐。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上,恐怕没有谁比李商隐的“无题诗”更加婉曲幽深、隐晦含蓄,让人猜不透、想不清、坐不实了。然而这些难以索解的诗篇却同样让人牵肠挂肚,难以割舍,爱不释手。

广义地讲,李商隐的无题诗不仅包括以“无题”命名的作品,而且泛指那些以诗歌首句前两字做题目的作品,比如《碧城》、《如有》、《相思》、《东南》、《昨日》等,以及那首脍炙人口而又令人费解的《锦瑟》。

与其他“无题诗”相比,《锦瑟》诗似乎更具有扑朔迷离的朦胧美。就其所选取的意象而言,无论是庄生之梦为蝴蝶、望帝之化为杜鹃,无论是沧海遗珠、鲛人泣泪,也无论是蓝田日暖、良玉生烟,都带有不可指实的朦胧性与模糊性,它们之间的排列也没有明显的必然联系。因此,诗境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真是很难揣知了。我们所能感知的只是笼罩弥漫于诗境之上的那层浓重复杂、挥之不去的人生情绪:伤感、迷惘、惆怅、无奈、悲伤……不过,这已足以使我们心荡神摇了。近代学者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们若还承认美的价值,对于此种文字,便不容轻轻抹煞。”在我们看来,梁启超所谓的神秘性的美,是儒、释、道三家交融汇合后,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必要的艺术张力。

作为封建文人,李商隐具有儒家学者积极入世的精神。他执著于人生、理想、功名、事业、爱情、亲情等,并将之升华为一种人间至美,甘愿为之泣血生烟。甚至于明知无望,仍然要“一寸相思一寸灰”地不懈追求,真正凸现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从而,为诗歌提供了内在的、深层次的情感动力,并呈现出深挚真纯的精神面貌。与这种入世精神相反,佛教恰恰要求超越一切人生执著,超越是非、毁誉、美丑、善恶等一系列价值标准,甚至于要求泯灭物质与精神二者的界限,让人走进清澈澄明的佛禅之境。因而李商隐在遭遇到一系列人生打击之后,便终于走上了佛禅之路。用他的话说,“三年已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始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无疑,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恰似两股巨大的激流在诗人心底不期然而遇了。诗人力图在儒、佛之间找到出路,寻求于执著中实现超越,超越中坚持执著的途径。这种极难实现的努力在给诗人内心带来激烈痛苦的同时,更给诗人以排遣不尽的诸种人生情绪。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绝句》)元好问曾感叹于李诗的扑朔迷离,索解不易,希望有人像郑玄为《诗经》作笺注一样,能为李诗解谜。此后,果然有不少人诱于无题诗的巨大魅力,苦心求证。此风绵延千载,至今不衰。然而,每一次新释义的增加非但没有使这些作品的读解更加明晰,反而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朦胧美与神秘感。就像一条不断延长的解释链一样,其韵味也变得更加丰厚、更加绵长。或许,无题诗不仅言志,而且言情,它包含了更为复杂微妙的人生体验与生命感受。就像在“锦瑟”与“五十弦”之间,李商隐巧妙地加入的“无端”二字一样,有些情绪和感受本来就是没有端倪的。或许,正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缠绕着诗人。以“无题”为题,这难道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味吗?

就作者的经历而论,李商隐创作无题诗并不是偶然的。他聪明早慧,很早就有“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远大政治抱负。在一段少年得志之后,他不幸被卷入牛李党争,虽屡次上书投表请求汲引,却终遭冷遇,致使一生辗转各地做幕府书记,官小位卑,潦倒不堪,心中自有抑制不住的郁闷忧伤。与此同时,他的情感经历也颇为坎坷,尤其是中年丧妻之后,郁郁寡欢,常常沉湎于回忆之中,发而为诗,本是极为自然的事。加之中国诗歌自屈原以来就有“托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的比兴传统,因而哪些诗是“言志”,哪些诗是“缘情”便难以分清了。从社会的角度上看,无题诗在晚唐的崛起也不是偶然的,此一含蓄幽深、晦涩难懂的诗风正是衰变时代特有的表现。如果换上盛唐诗人,无论是写仕途,还是写爱情,都会比这明快健朗、直露坦诚得多。我们知道,若就仕途的坎坷而言,李白并不比李商隐更幸运。但李白对自己的抱负与苦恼却从不隐晦:得意的时候,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几儿童入京》);失意的时候,他狂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之三)。诗中表现的只是大悲大喜,丝毫没有凄凄惨惨的情调。由于他对命运的不满是建立在充分自信的基础上,因而他不但敢出怨言,而且企图进行抗争:“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匐震天鼓”;“闾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梁甫吟》)。这种悲剧性的搏斗,充分显示了盛唐士人昂扬的气质和蓬勃的生机。然而,在李商隐这里,我们感到的却是欲言又止的表露,毫无希望的执著,充满痛苦的深情,无能为力的慨叹。爱情的失意、仕途的蹭蹬以及时局的混乱,使诗人失去了对外部世界的兴趣。他宁愿沉浸于内心狭小的一隅,不再希望高飞远举了。正所谓,“雌去雄飞万重天,云罗满眼泪潸然;不须长结风波怨,锁向金笼始两全”(李商隐《鸳鸯》)。诗人就像金笼锁鸟一样,将自己的心事紧紧地锁在意识的底层,使人琢磨不透。从这一意义上讲,如果说盛唐诗歌是行至中天的太阳,将光芒向广袤浩大的宇宙间播洒,强烈而充沛;那么晚唐诗歌则是静静燃烧的烛火,只给很小范围内的事物涂上一层微黄玄妙的光泽,柔和而宁静。如果说盛唐诗歌如同一望无际的大海,汹涌澎湃;那么晚唐诗歌恰似跳跃在山涧之中的潺潺小溪,幽微曲折。如果说盛唐诗歌像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那么晚唐诗歌则似一曲低回婉转的小夜曲。前者固然以其特有的劲健沉雄给人带来高亢昂扬的审美感受,后者也因其独到的柔美幽深、含蓄细腻而具备了特殊的魅力。

与这种时代精神相一致,李商隐的无题诗不仅朦胧、隐晦,而且绝望、痛苦。如果说“悲”可以转化为一种“美”的话,那么古今中外的诗歌恐怕无过于李商隐的几首《无题》诗了。在这些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一种不可企及而又刻骨铭心的爱,一种万念俱灰而又至死不移的情,一种无法言传而又心心相印的思。人生是宝贵的,也是短暂的,然而在这宝贵而短暂的一生中,人们又将留下多少刻骨铭心的遗憾呢?相爱而不能遂愿,相思而难以谋面,但诗人耿耿此意,拳拳此心,至死不渝。他就像一只春蚕,一生一世都在吞吐着不尽的丝(思);他就像一只红烛,每天夜晚都有流不尽的泪。早晨起来,他常常面对镜中新添的白发空自叹息;夜幕降临,他常常不忍离开眺望远方的楼台;夜晚的睡梦里,往往出现与挚友重逢的场面;落日的余晖中,每每记起与恋人约会的情景……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只能加深那日渐绝望的爱,那无法延续的情。以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诗人已经失去了改造世界的信心与勇气,面对猝然而至的悲剧命运只好抱有一种近乎宿命的绝望情绪。在这里,诗人已经失去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勇气,有的只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的叹息了。然而,细细想来,这种自我信念的失落不正是时代的夕阳投射在诗人身上的暗影吗?

参考文献:

1.赵景波,《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机制—兼论中国古典意象诗的解读规律》,《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6年第六期。

2.陈冠明,《李商隐的无题诗和锦瑟诗》,《唐代文研究年鉴》1984辑。

3.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郑官柱,《终身之困,难言之隐——李商隐〈锦瑟〉新释》,《文史知识》1994年 第10期。

5.王蒙,《对李商隐及其诗作的一些理解》,《文学遗产》,1991年第1期。

李商隐无题诗范文2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王根生曰:

读完《夜雨寄北》,我敢说,如果要谈中国最美的爱情诗,莫过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了。

有什么事情,非的要在晚上,而且下着大雨,给家里人写信呢?况且作者身处巴山呢?巴山,就是古蜀道,李白在他的《蜀道难》用“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概括出上蜀道的艰难,具体的艰难,请给位看看李白的诗《蜀道难》吧,我不在这里喧宾夺主了。原来是妻子给自己写了一封信,妻子的信也选了很多很多,可有这么一句挂念——问自己什么时候回去让作者备受感动。让作者在如此恐怖的“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环境中,忘记了倾盆大雨的夜里,夜不能寐,毫无睡意,要给妻子写回信了。于是,挑灯写信,足见作者收到家书后的激动心情。也反衬出处作者身处巴山,地僻人稀,环境恶劣的孤独以及常年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那么,写什么内容呢?你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还真说不准,因为身处巴山,地势险要偏僻交通不便,加上大雨倾盆,把秋池的水都涨满了。可见巴山当时的处境是多么的恐怖。然后写了作者的希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言辞朴素,字面很简单:什么时候我还能和你在一起长夜畅谈,谈谈巴山夜雨中的你我。但朴素的文字,掩盖不住作者深含的情义。共剪西窗烛,就说明彻夜不眠。我们理解,小别生新婚,可作者要写的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意思,而是拉家常,话巴山夜雨。我们可以想象,话巴山夜雨中的什么呢?李商隐可能会说,巴山夜雨中,我正处在恐怖之中,收到你的家书,我一下子温暖了许多。你的信就是一颗滚烫的心,让我在寒冷中得到温暖;你的信就是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在风雨如磐的黑夜中看到了光明。你不知道我收到你的信是多么的高兴,高兴的热泪盈眶,我愈发想念家乡的你,还有我们的孩子。在那一刻,我觉得依偎在你的身边,是我最幸福的时光。。。。。。她的妻子可能会说:我给你写信的时候,想到一年一度的巴山夜雨到了,我特别挂念身处巴山的你。我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在一封信里,寄去我浓浓的思念。在那段日子里,我天天为你祈祷,夜不能寐,希望你能健健康康的很快回来。什么也不投,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上苍赐给我们最好的日子。。。。。。这巴山夜雨,凝聚了我们彼此沉甸甸无法度量的的无言的爱情。

诗歌的美,就在乎含蓄的话,蕴含了无尽的情意,越读越有味道,越让人手不释卷。这也是名著的魅力。不用花钱巧遇山盟海誓,简单的七绝,写出了中国最美的爱情。

我常常在想,伟大的作家为什么不写婚后的爱情呢?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原因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结婚以后,茶米油盐做饭管孩子谋生这些繁杂的事务,将人的感情碰磕得粗糙起来,情也变的迟钝了,所以,爱情死亡了。可看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中国伟大的爱情。

著名作家张贤亮在《邢老汉和他的狗的故事》中,对中国的爱情,做过如此的诠释:“我们中国人有我们中国人的爱情方式,中国劳动者的爱情是在艰难困苦中结晶出来的。他们在崎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互相搀扶,互相鼓励,互相遮风挡雨,一起承受压在他们身上的物质负担和精神负担;他们之间不用华而不实的词藻,不用罗曼蒂克的表示,在不息的劳作中和伤病饥寒时的相互关怀中,就默默地传导了爱的搏动。这才是隽永的、具有创造性的爱情。”我以为张贤亮的这段经典论述,就是解读《夜雨寄北》的一把钥匙。

古往今来,写爱情的作品浩如烟海,可我觉得能称得上中国爱情诗顶峰的,莫过于《夜雨寄北》,度过了爱情的甜蜜期,还依然如此的浓情蜜意。也许他们之间从没有说过一句爱这样的词。可真的那彼此的挂念、思念就是深入骨髓的化为体液的爱情。那些煽情的催泪剧面对这样的真诚高雅的作品,简直要惭愧而死。

读《无题》,让我又是迷茫又是喜欢。从“相见时难别亦难”来看,这首诗不应该是写给妻子的。妻子是朝夕相处的。即使有一段时间的分离,也不见得达到如此夸张的程度。

为什么见面难?也许我还没有觅到功名,也许你住的地方我不容易到达,也许我们不方便亲近,也许我们的爱是传统的世俗所不能容忍的、无法理解的。但有一点是不容否定的,我们有情,我们现在要分手,那真是难分难舍。“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双关语,大家清楚,我不再解释。我对你的思念,如春蚕,吐尽最后一口丝,然后死亡;如蜡烛,流干最后一滴泪。前四句,都是我如何爱她。

后四句笔锋一转,开始写“她”如何想我。总分别后你大概也很孤单吧,早上起来照镜子,总会感到思念让你变的衰老了吧。晚上你一个人读诗书,没有我的陪伴,该是多么的无趣呀。没有自己的日子里,对方是怎么样经受着相似的折磨!实际上还是写自己的思念,这是一种虚写的手法。可见李商隐写的“她”是识文断字会作诗的。“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是说你住在蓬莱山,蓬莱山是一个道教名山,暗示说你是一个道家人物。蓬莱山尽管不远,可我怎么好意思去看你呢?算了,还是让王母娘娘的青鸟带着我的问候去探望你吧。

这样分析,李商隐身边还有一个“情人”。这个人有教养有文化。而且有很高的哲学品味。也就是很有内涵吧。这个人可能是个道士。那么他所爱的人,可能是一个男士。不过从诗对情人女性化的描写来看,如果是男士,那这个人可能属于伪娘一类。再回头看看《夜雨寄北》,我们可以这么推测,李商隐可能是一位双性恋者——看看唐传奇小说和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其中描写唐代同性恋这不在少数。如果是个女的,也能是带发修行的。唐代这类带发修行的女士不是没有,比如唐玄宗李隆基为了得到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先让她到感恩寺带发修行,成为女道士,法号太真。唐代宗教盛行,信道者成为道士并不像现在这样让人感到异类。

再说,一般诗用“无题”做题目,很有一种难言之隐。无题是一种文化现象。写无题诗往往可能是因为环境不容你写题目,怕被人抓住了小辫子。鲁迅的无题诗大都属于这一类。当然还有故作高深,你们猜去吧,意在卖关子呢。那么我分析这首诗,觉得这个无题可能包含着他们的感情不能公开表达,或者在道德层面上是非常不雅观、容易让唾沫星子把人淹死。至于李商隐到底在妻子之外还爱谁,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再读一下李商隐别的爱情诗,还有一首无题诗: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就写得很朦胧,朦胧在于人们不知道它写给谁的,但肯定不是给自己的妻子的。

再比如《锦瑟》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格外朦胧。它的主题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爱情诗,有人认为是政治诗,也有人认为是抒发人生哲理的诗。我认为,如果是政治诗,也完全可以讲得通:李商隐生活在晚唐,当时朝廷有两大政治派别牛僧孺和李德裕,他们互相排斥,互相打击,史称“牛李党争”。而李商隐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他要不断的审时度势,不断地考虑自己该站到那一方,有时出现了举棋不定,一会站这边,一会站那边,有时候两边都讨好的现象。难怪两大派对他都讨厌排挤。他在政治上很不得志,于是写一些发牢骚的诗,又要含蓄一些,未免不可。可如果是爱情诗,如此朦胧,绝不想给自己妻子写的《夜雨寄北》言辞浅显意蕴深厚。那我们只能说,这首爱情诗,绝对是写给第三者的——不管是男是女,特别是写给男友,那绝对是世俗不能容忍的,所以才写的这么含蓄艰涩,这就让后世学者费尽心机也难以明白李商隐一些诗作的主题了。这“心有灵犀一点通”,也不知道是通给谁了。看来,只有当事人也就是他的那位神秘的知己知道。对呀,我们必定还没有和作者达到“心有灵犀”的地步,怎么能“一点通”呢?如此说来,李商隐活的也够累的了。

可怜的李商隐呀!“多情”的李商隐呀!

人说文以真情动人,那么这两首诗歌都很动人,可见发自李商隐的真情。李商隐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博爱”主义者了。竟然把他和第三者的爱情写的如泣如诉,而他和原配的爱,又是那么的高雅动人。李商隐,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呀?

李商隐无题诗范文3

[关键词]李商隐 诗歌题材 贡献

进入晚唐,唐王朝危机进一步加深。士人心态发生巨大变化。于是唐诗风貌再次出现明显转变。诗歌适应时代变迁,有了新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李商隐是晚唐诗坛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对当时和后世都有深广的影响。其诗深刻地反映了没落衰颓的晚唐王朝政治生活及社会面貌。尖锐地揭露了腐朽的上层统治集团,表达了对当时政治问题的精辟见解,同时也表现了被压抑的知识分子悲剧性命运及心理,在传统的、习见的题材中表达深刻的思想,在旧有题材中翻出更高层次的意蕴来。下面结合具体作品的内容及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尖锐大胆的政治讽刺诗

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从衰落走向灭亡的时代。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斗争,吐蕃、回纥的不断侵扰。使唐王朝岌岌可危。而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加剧对农民的搜括,使大批农民沦为“盗贼”。在李商隐生活的年代,农民起义正处在酝酿阶段。他死后二十五年爆发了黄巢起义,唐王朝终于崩溃。李商隐的一生,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他用诗歌创作反映了这个时代,为这个时代唱出了挽歌。其政治讽刺诗。形象地反映了唐代后期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和一系列政治、军事事件,揭示了唐王朝深重的统治危机,观点鲜明,见解精辟,表现出卓异的胆识。

在诗中,李商隐对藩镇割据的危害进行了全面而大胆的剖析。藩镇割据局面从安史之乱以来一直延续到晚唐,成为当时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李商隐对此密切关注,他把跋扈嚣张、拥兵作乱、凭险割据的藩镇看成国家的“疮疽”之患。写了一系列反对分裂国家的诗篇。深著严切之辞。表现了特有的深刻思索。他写过七律《随师东》,声讨藩镇叛乱的罪行。而对人民遭受的灾难则深切同情。《淮阳路》追思变乱之前藩镇跋扈之弊,隐讽君主的猜忌激成藩镇的叛乱。这些诗篇指出藩镇割据长期不能消除在于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另一些诗则直刺割据的藩镇。《赋得鸡》讽刺藩镇侵权夺利,妄自恣肆。《井络》引用刘备尚且不能恃险而成霸业的旧史,严正警告藩镇不要恃险割据。

同时,李商隐又对宦官乱政的暴行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抨击。宦官擅权乱政是唐代后期政治腐朽的突出表现。大和九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文宗和无能的宰相李训等密谋清除宦官,结果被宦官仇士良等发觉。他们率领禁军大肆捕杀,朝廷上血流成河,人人恐怖自危。而李商隐却面对惨酷现实。激愤地写下了著名的五言排律《有感二首》和七律《重有感》等一系列诗篇。痛斥宦官是“凶徒”,并为无辜被杀者呼冤,以鲜明的政治态度对甘露事变表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诗,“笔笔沉郁顿挫,波澜倍极深厚”(张采田评语),艺术上也有很高成就。

在诗中,李商隐还对牛李党争的现实进行了客观的批判。牛李党争对李商隐的政治遭遇产生过具体而深刻的影响。所以这类作品饱含着对党祸的沉痛怨恨。“初惊逐客议,旋骇党人冤”(《哭遂州萧侍朗二十四韵》),直接表达了对党人罗织人罪,制人死命的满腔悲愤。有些诗篇采用的是比兴象征的艺术手法,如《乱石》把朋党势力比作阻塞道路、遏制人才的乱石,“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无题》)把朋党相争的形势比作“弹棋局”。其深刻性是不难体会的。

“义山持论,忠愤郁盘。实有不同于众论者。”(《李义山诗辨证》)政治讽刺诗是李商隐诗歌创作中最有思想价值和认识意义的部分。也是判断其政治倾向的主要依据。前人评李商隐政治诗,“义山此等篇,亦何愧于少陵诗史哉。”(《李义山诗辨证》)当然是着眼于他的诗在取材、立意,以时事入诗等方面近似于杜甫诗的忧国伤时。实际上,李商隐政治诗在艺术渊源上也得于杜甫。艺术表现上汲取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蕴畲深刻的咏史咏怀诗

面对王朝末世的景象和自身暗淡的前途,士人心理状态发生很大变化。一些人尽管仍然眷念朝廷,关心时政,怀抱希望,但也往往以失望告终。国事无望,抱负落空,身世沉沦,使晚唐诗人情怀压抑,悲凉空漠之感常常触绪即来。这种种抑郁悲凉,在晚唐诗歌的多种题材作品中都有体现,而体现得既早又突出的是怀古咏史之作。李商隐咏史诗因事兴感,以历史上盛衰兴亡的往事作为吟咏的题材。选取封建帝王们因生活上的荒淫奢侈、政治上的昏愦腐朽而造成亡国的惨痛教训作为集中表现的主题,讽渝当代的帝王,抒发自己理智、冷峻而感伤的亡国之忧。

诗中辛辣地嘲讽和暴露了封建帝王色荒淫昏的各种丑态,揭露其因溺声色而导致乱政亡国的罪行。如《北齐二首》,写不理政事,沉湎女色,祸败随即而来;而面临亡国之祸,竟视若无睹,仍不忘追欢逐乐。诗极意刻画了北齐后主高纬荒淫误国的丑态。诗人还抨击了封建帝王的妄冀神仙,企求长生,荒废政事的愚妄行为。如《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揭露了神仙的虚妄,诗人借西王母等不来穆王时的焦躁诰问,暗示遇仙的穆王已不存在。神仙西王母也不能使自己的情人免于一死。具有强烈的鉴戒意义。

这些诗笔调辛辣,寓意深刻、托讽尖锐,但诗人往往并不据实咏寄,直抒胸臆,具休论断,而多是寓议论于叙事,将批判的倾向性融入作者所选择或重构的历史意象、画面之中。如《贾生》,汉文帝于宣室召见贾谊事。被一般封建文人称道为君臣遇合的古今盛典。但诗人却超越寻常之见,一反其意,“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中就汉文帝徒事鬼神、不问苍生的典型事例,尖锐地揭露了封建君主的腐朽本质:在外表求贤重贤这一虚礼的幌子下。将治国安邦的贤才视同服务于自己热衷迷信、妄求长生等虚妄无益之事的巫祝。诗人将深刻透辟的见解融于叙事之中,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采取层层铺垫的方式,最后再进行强烈对照,事实的本质不言自明。

李商隐咏史诗以古鉴今、借古喻今、托古讽今,在回溯历史、讽谕现实时,注入了冷峻深沉成分的感伤忧患,给与了这类题材更加深邃的内涵。

三、寄托身世的咏物诗

李商隐还创作了一些优秀的咏物托志、即景抒情的诗篇。他的咏物诗不限于描绘所咏之物的外部特征,表现所咏之物的固有的神态情韵。而是在此基础上寄托身世之感,将自己的身世遭遇、人生体验等藉所咏之物体现出来,咏物抒怀。如其《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悉人。玉盘进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万里重阴非旧圊,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舞 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这首咏物诗借写牡丹为雨所败,比喻自己未及施展才能即横遭打击排摈,并暗示将来的遭遇更加不幸。其咏物诗寄慨身世,大都是表现作者的悲剧性命运和心理体验。可以说这是晚唐社会知识分子生活遭遇的折射和投影。

李商隐咏物诗托物喻怀的方式主要有三:一是融我于物,物我交融。这类咏物诗一般通篇皆用比兴之体,诗人的遭遇、感受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表现出来。假物寓慨,隐而能显。如《柳》“曾逐东风拂舞筵”,芳春时节,轻盈的柳树飘拂于乐游苑中的舞筵之上,婀娜多姿,生气蓬勃,历经繁华富盛。无奈到了秋天,光景顿殊,柳枝望秋凋零,在斜阳残蝉相伴下度过萧条凄凉的时光。咏柳先荣后翠以寓托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由得意到失意时的迟暮之伤、沉沦之痛。慨已兼及慨人。上举《北禽》诗也属引类。二是写物写已。物我交错。诗中有咏物寄情的句子,也有撇去下面咏物,而从题外起言,直接抒发诗人情感的句子。如《流莺》诗,前六句咏流莺,最后两句打台到诗人自身,自己曾被伤春之情所苦恼,不忍再听流莺的巧啭哀鸣,而在这长安城内。又哪里能找到可让它栖息的花枝呢?再如《蝉》诗,“前半写蝉,即有寓,后半自写,仍归到蝉”。咏物诗推开一笔的写法,并不破坏咏物诗意曲而挚、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三是物我之间,似分似合,在即离之间。这类咏物诗中的人称往往不太分明,既似指物。如《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中的“浪笑”,“更愁人”,“君回顾”,“并觉”可以理解为是拟人化了牡丹的心态及行为。这种托物寓怀的咏物方式,加深了人与所咏之物之间的通感,令人感到亲切自然。

四、朦胧微妙的爱情诗

“义山一生。善作情语”最能代表李商隐诗歌艺术成就的,是他的爱情诗。从爱情关系上。可将李商隐的爱情诗大略划分为两类。一是实有其事的,这类爱情诗抒情对象明显、特定,与诗人具体的爱情经历有关。在这类爱情诗中,无论是叙述与初恋心曲的,还是表达与王氏婚后容中思家情怀的,抑或是抒发妻亡后感逝,悼伤意绪的,皆表达明白,本事背景也都比较清楚,或曲中而有直。

李商隐写与妻子王氏爱情的思家忆内诗,明点相思,意旨显豁而又情深一往。如《端居》,诗人幕游远地,长别家乡,归心不遂,无以遣怀,因此日夜盼望妻子来信以慰离情,希企自己梦魂能够踏上归程。相思心切的妻子的梦魂似乎是为诗人深切真挚的爱情所感动,不惮遥远,来与诗人相会于梦中:“帘垂幕半?,枕冷被仍香。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夜意》),构思与杜甫的《梦李白》”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相似。诗人有时遥想妻子的抱雏之乐,更加怅怨分离之苦,“新春定有将雏乐,阿阎华池两处栖”(《凤》)。李商隐与王氏的婚姻不幸而牵连党争,给诗人带来了政治上的不幸和家庭生活上的艰难:诗人仕途漂泊,夫妻常常分居两地。尽管如此,双方的感情依然十分融洽。“结爱曾伤晚”(《摇落》)是他们的共同感叹。

李商隐悼亡诗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把亡妻之痛和身世之感结合起来。有时是抒写身世之感,寄寓悼亡之情,如《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燕作》有时是抒发悼亡之情,寄寓身世之感,如《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余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写妻亡后相思之情,同时突出了环境的凄冷黑暗,渗透着浓重的身世之感。李商隐的悼亡诗还怀有更大范围的亲故零落之痛。如《正月崇让宅》崇让宅先前热闹、繁华,是亲人相聚之地,但此时却是不堪愁对的一派荒凉景象。从选择的背景看,悼伤的对象除以亡妻为主外。似还包含其他亲故。

李商隐无题诗范文4

一、韵律之美

诗歌之美首先在于它的节奏和韵律,读之朗朗,唇齿生香。李商隐工于律诗,尤长七律,大家熟读的无题诗和比较有名的诗多为七律。律诗尚声律重对偶,“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为唐代多数诗人轻视,认为格律的约束破坏了意境的营造。然而李商隐承袭杜甫、李贺对格律的重视,用自己高超的技巧精心营造律诗的韵律之美,“戴着镣铐跳舞”,使格律诗别具美感,提振诗歌的技术标准。他的“燕台”组诗和无题诗是代表。

二、朦胧之美

(一)在诗中的体现

李商隐在诗里有偏爱描写的意象。他爱写“雨”、“蜡烛”、“柳”、“风”、“蝴蝶”、“夜”等意象。雨,飘飘洒洒,柳,寄托着离愁别绪,蜡烛,摇摇曳曳,忽明忽暗……诗人选取的意象本身就带有朦胧感。除此之外,诗人还借用一些特别的修饰,让这些意象变得轻盈、空灵,甚至难以感知。以雨为例,诗人吟到“一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重过圣女祠》)、“小幌风烟人,高窗雾雨通”(《寄目》)、“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寄令狐郎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水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一》)。诗人描写的雨多是细雨、暮雨、冷雨。形容雨细,诗人用了“雾”、“烟”、“梦”一系列词,“雾”、“烟”、“梦”不仅细而且迷蒙,再加上“暮”、“夜”、“寒”,这样的雨天在诗人笔下,气氛变得更加沉晦。

(二)在典故中的体现

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还体现在其对典故的运用上。古代文人诗歌喜欢用典故,特别是唐代五、七言今体诗的体制定型以后,这种风气尤为普遍。李商隐在其诗歌中对典故的运用有其特别之处。

首先,李商隐诗歌中典故的运用量是很大的。我们不妨做个量的统计。以李商隐最有名的六首七律无题诗为例。粗略地统计一下,刘郎蓬山、贾氏窥帘、毖妃留枕、莫愁、班雅、小姑、神女等用典近十处。而仅名篇《锦瑟》,作者便在首颈二联中连用了庄生蝴蝶、望帝杜鹃、沧海明珠、蓝田玉生烟四个典故,一句一典,让人有应接不暇之感。在此例子不再多举。典故用得多,必然增加读者阅读理解的难度,甚至给人一种“若其用事深僻,语虽工而意不及,自是其短”(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之感。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样的可能,但在大多数作品中,诗人用典精当,词句优美巧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典故的运用必须以广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要拥有诗人那样广博的知识面是很困难的,由于文化程度不同,不同读者对同一首诗歌,以及读者的理解和诗人自身想要表达的意旨的理解可能是大相径庭的。但李商隐诗歌中典故本身的色彩感和形式美却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并且产生出朦胧的美感。

三、距离之美

晚唐描写情爱的诗歌很多,和李商隐合称“温李”的温庭巧、合称“小李杜”的杜牧等都有不少情爱佳作。相对来讲,在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近600首诗中,情爱诗不占多少比例,读者真正最耳熟能详的其实还是情爱诗。感受李商隐诗的距离美,最适合的方式就是认真对其情爱诗进行品读和解析。其中最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等名句。

李商隐能让今人读者共鸣同,对情的期待同趋唯美,或者源于古今情爱体会爱恋深切时,方在相见、钟情、相思、携手乃至共剪酉窗烛的期许方面产生共鸣。无论是《夜意》中的“帘垂幕半卷,枕冷被仍香、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还是《凉思》中的“人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其实都可以在现代人中引起共鸣。想必“枕冷被仍香”,对伊人痴情的感觉仍在回忆中,而后在《凉思》中透出的是担心、怀疑,想必成就这样通占今之情感的就是不变的真情的共鸣。距离之美源自诗中人,在其诸多无题诗中有足够体现。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佳句,无处不散发出李商隐诗的距离之美。

四、“蝉”――幽怨之美

在李商隐570多首诗作中,“蝉”这一意象先后出现了15次,咏蝉诗1首,涉及“蝉”的诗歌共有16首,这在众多咏物诗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却有他独特的个性,赋予蝉别样的韵味。蝉,居高不食,以清露为饮,而且蝉的生命周期极其之短,古语曰:“蝉不知秋。”早在唐代之前文人即有吟咏寒蝉的诗文传统,大多都是表现蝉声凄寒和赞扬蝉德高洁。唐人笔下的蝉大同小异,多带有自喻意味。或是苦难的象征,或是清高的化身,总体上讲还是借蝉托己之幽情,标明自己不随波逐流的清高。李商隐笔下的“蝉”却别有一种意蕴,诗人突出的是一个“怨”字,其中既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抱怨、牢骚,又有婉而不露的怨刺。

五、婉约之美

李商隐无题诗范文5

从诗性谱系的横向角度看,唐时除了李白、杜莆、白居易三大诗人,依然星空灿烂。比如中晚唐的李贺,晚唐的李商隐。作为同样杰出的诗人,二李在诗艺创新方面,走得尤其远。也许当下的读者会倍感亲切,仿佛觉得现代离他俩很近。

1、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少年天纵,却因避家讳而与科举无缘,致使一生落魄,只活了27岁。诗人虽短命,然写作有专攻,诗写富于想象力与创新精神,表现方式也暗合意象化手法,艺术成就与审美价值极高。《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金铜仙人辞汉歌》、《铜驼悲》等均为著名诗篇。诗人思维奇特,且多用逆思维,达到反常规处理意象,让人一新耳目。从“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中,便可看到一些端倪。用“闲水”去“摇”出那一塘“碧漪”,多么反常,此“闲水”又多么神奇,而“老景”像鸟一样“沉重”,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冲动,更不要说“惊飞”了;用“和气”去“排”除“冬天的严厉”,用“长日”去“辞”退一天中的“长夜”,同样创造了逆思维的诗性效果。诸如此类的诗歌思维与意象手法,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实属罕见,颇为值得注意。诗人还能跳跃性诗写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凄美爱情,不仅接近现代诗的形式感与节奏感,而且很凝缩,却不会产生任何板结。“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已成了杭州苏小小典型的情爱记忆,《苏小小墓》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诗人能把死人写活,并于鬼气中透出灵气与贵气,《湘妃》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天上人间,地上地下,阳冥两利,无不“关照”。“诗鬼”之于李贺,可谓实至名归。

2、李商隐

李商隐无题诗范文6

关键词: 李商隐 诗歌 象征

象征主义作为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出现于1886年。象征主义的先驱波德莱尔和马拉美、兰波、魏尔兰等象征主义名家发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作品。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体会到此中有深意。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象征主义诗歌十分强调音乐效果,可是诗句的音乐性不是单纯通过机械的协韵表现出来,而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和旋律。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情调缠绵,音韵悠扬,徘徊沉吟,具有柔曲相融、扑朔迷离的朦胧模糊特征。我们通过对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学中李商隐诗词的梳理,不难发现它们在追求无尽的审美意蕴和表达的含蓄朦胧上有大体的相似性,存在着彼此相互暗合的层面。同时隐曲的共同特征也赋予了“象征”与“兴”两种范畴以表现上的暗示性与多义性。李商隐“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传统诗论中得出进一层见解,即言志咏物必须优游玩味。为言志而咏物,即寻找思想的对应物,以求收到“以心会心”的艺术效果,他反对以诗叙事,以诗发议论,这种导向内心,反陈述,重联想,重暗示的方法,成为其诗词中象征主义因素的主要特征。

李商隐的诗词突破以往诗人堆砌典故卖弄学问的风气,在词的表现方法、语言形式、艺术效果上走出新路,其象征主义因素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寻找对应物表现情感

对应物,顾名思义,即与主观对应着的具象。它不是对客观形象作描述,而是借助形象来表现内心世界。对于凭借外界形象暗示主观,李商隐的作品中很看重这一点,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曰:“文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胜处要自悟。”这里的文指的是对客观形象的描写,不以问为妙,即不以精确描写客观为妙。他的“妙”的标准,是一首诗词能使读者悟出超于字句之外的主观世界。这样他们必须选择一些可感性极强的具体形象表现他们复杂的微妙的感受和内心世界,“夜雨”、“落花”、“枯藤”、“落日”、“孤雁”都是诗人主观意识的对应物。

在此我们来看看以下两首诗词。

春雨・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诗人描写了主人公在春夜思念自己的情人,心中一片迷茫,惆怅不已。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迷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真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借咏迷的春雨表现迷茫、惆怅不已的心境在李商隐的作品中较多见。

(二)追求“空灵”的艺术手法

在李商隐的词中从头到尾的叙述方式常常被大幅度的跳跃所取代,他往往不作层层铺垫,联想也不再像桥梁似的推进,而是在感情的结晶体上多侧面地标出几个坐标点,造成“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他所崇尚的简约和含蓄就是指词的布局要恰到好处,既起到提示作用,又不把意思说尽,让读者从多侧面的提示、暗示中产生联想线条。在姜派词中一层与下一层的意象,表面看来没有联系,其中的联系被作者“镂空”或者说“省略”了。而这种写法便于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去作补充和完成,他们避免描绘激情顶点,而把这一刻留给读者。因此前人往往在评论李商隐的词中用“空灵”二字说明其特征。严羽对这种跳跃式叙述评价极高,称其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沧浪诗话》)这里的“尽得风流”大概就是指给读者引导并空出的想象天地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无题二首・李商隐

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第一首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像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我们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男子的深情期待中吧。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

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这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露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三)拟人化

李商隐把山水草木都当成它们象征、暗示、烘托自我的对应物,常常在描写外界事物时涂上极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看似言物,却是物非物。拟人化是他常用的描法,如:

代赠・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芭蕉和丁香一同对着黄昏清冷的春风(诗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丁香结本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此处用以象征固结不解之愁绪。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次句“只有空床敌素秋”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素秋指秋天。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清澈寒冷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凄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身处异乡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引动了满腹的愁绪,而且是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

三、四两句“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非客观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的意绪。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月夕图景时,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起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雨夕图景。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如此般地辗转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如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我们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以排遣,不禁令人满腹怅然,亦生怜惜之心。

(四)通感

李商隐善于以其独到的通感思维把政治寄托隐藏在恋情生活的画面里加以描绘,而又能成功地捕捉恋情生活与政治寄托在其情调、气氛、意境上的相通点,以达到水融、息息相通、真假难辨的程度。

李商隐强调“妙悟”,他的词作力求调动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词中往往视觉,听觉,嗅觉、肤觉(触觉、温度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在这里,我们统称为“通感”或“视觉转移”。如: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月光本来给人只有一种很轻微的感觉,却惹动了他的离情别恨?这里把看月光的视觉转换成了温度觉“寒冷”,更能烘托出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层无名的幽怨。

关于李商隐追求通感的语言效果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特别注重词的音乐美,在词的协律方面也是精心刻意的。比如在运用偶句时,他很注重在和谐中求得不和谐的和谐,在统一中求不统一的多变的统一。这使他的词显得整齐却一点也不板滞。

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隐独树一帜,对暗示象征只有创作实践上的表现,谈不上理性的追求。因而他的暗示象征更难能可贵。同时,他的暗示象征在朦胧、虚幻方面总是有节制的,并没有走向思想内容的庞杂和观念的生涩难解。但毕竟与西方的象征主义有异曲同工的妙处。何况,象征主义理论的宣言与创作实践毕竟不是一回事,或许他们在理论主张过分强调主观认定和“自我”出发,但并不一定在创作实践上就是唯心主义的。艺术总有它独特而倔强的一面。因而,即便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出现的大致相近的艺术倾向和表现手法是能彼此相应的。李商隐的暗示象征自然也如此。

象征主义这个名词是舶来品,也是现代外国文学中的流派之一,然而象征主义的种种手法应该说在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隐词的创作中就已经开始十分娴熟地广泛地运用,今天我们在理解李商隐词的认识价值的同时,需要对它的艺术价值重新给予应有的肯定和分析。这对于当代中国新诗继承民族传统,对于新诗创作的繁荣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调公.李商隐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董乃斌.李商隐的心灵世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余恕诚.晚唐两大诗人群落及其风貌特征[J].安徽师大学报,1996.

[5]董乃斌.精神自由的强烈呼唤―――论李商隐诗的主观化倾向[J].江海学刊,1989,(1).

[6]刘学锴.古代诗歌中的人生感慨和李商隐诗的基本特征[J].安徽师大学报,1993,(1).

[7]余恕诚.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及其对心灵世界的表现――兼谈李商隐研究的方向问题[J].文学遗产,1997,(2).

上一篇劳动光荣论文

下一篇节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