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隋宫范例6篇

李商隐隋宫范文1

    关键词:唐彦谦;李商隐;诗歌;师承;职称论文

    (一)在题材上,唐彦谦的咏物诗和咏史诗,无论从诗歌手法还是风格上,都和李商隐的咏物诗和咏史诗相似。

    咏物诗至晚唐可谓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元人方回说:“晚唐人非风花雪月禽鸟虫鱼竹书,则一字不能作”,从侧面揭示了晚唐诗人对风物的特殊癖好,可见晚唐咏物诗之多。李商隐和唐彦谦创作了数量不少的咏物诗可以说是这一诗歌创作倾向的反映。但是和其它诗人相较,李商隐的咏物诗有着明显的不同。而从唐彦谦的咏物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这种不同的传承。晚唐咏物诗表现出两种明显的倾向,即:致力于穷形尽相的图貌摹态,笔致精工纤巧,有的绮艳无骨,排比,偶韵较律,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如皮日休和陆龟蒙的酬唱之作有《茶中杂咏》(十首)、《渔具诗》(十五首)、《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等等都具有此种特点。第二个特点是托物讽世之作很多。如袁郊的《月》、曹邺的《官仓鼠》、韩偓的《观斗鸡偶作》、唐备的《道旁木》等,其讽刺的矛戈所向,上至皇帝、官僚,下至浇薄世面,无所不包。

    李商隐创作了一百多首咏物诗,其中也有图貌摹态之作,如《微雨》、《落花》、《牡丹》等;也不乏讽刺之作,如《赋得鸡》、《乱石》等,但是不同之处是,李商隐还创作了许多托物寄怀之作。诗人借咏物抒发因仕途抑塞、挫折频仍而产生的凄切悲伤之感,表现出低徊深婉、摇荡人心的悲剧美。这些咏物诗的成就最高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如《流莺》:

    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岂啭能本无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潮夜露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1

    流莺的飘荡哀鸣,欲栖无枝,寄寓了诗人陈情不省,身世飘蓬之感。

李商隐隋宫范文2

——题记

炎炎夏日,我站在杨柳绿荫下看着这扬州古运河让我浮想联翩,仿佛是昨日留下些记忆……

石阶伤痕累累,历史冲刷的痕迹淡忘了往日的痛苦,然摇曳的柳树却似乎还在倾诉着这段难忘的昨日!

隐约的哀叹,让我倾听着,又让我毛骨悚然。征辽亦偶然,大兴土木,造龙舟宫殿,只为看一眼江南风景,品一番江南美子。赤日炎炎,纤夫们拉着龙舟,汗流浃背的,然宫殿里寻欢作乐,闲情逸致。

千万里的沿途,到处的难民,背井离乡,妻离子散,满地饿殍,龙舟上却嬉笑畅饮,歌姬靓女陪在君王怀。看琼花乐尽隋终,却不知道花开花落不长久;南国丝竹,调出几分凄凉,亡国之君却依然唱着靡靡之音—《后庭花》;长皋麦陇送余秋,轻轻一句便带出江南秀色。葬送大隋江山,只博红颜一笑!

这条京杭运河贯穿南北,就是这条河害的民不聊生;害的华夏再一次狼烟四起;害的那杨家殆尽了江山……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利弊的两面,不能客观的看问题。运河也不列外,如果说隋朝因运河而灭亡,运河因有隋二世而灭亡。这条宛如彩带的运河却功在千秋,利国利民,造福于后世,滋润华夏这片沃土。

杨花落李花开,隋朝的灭亡迎来了强盛的大唐。威仪四方,总结教训,“水亦能载舟,亦能覆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历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果没有前朝的运河,哪来的大唐的盛世,哪来的绵绵的漕运,哪来的商贾云集,哪来的修渠灌溉……

这条运河促进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流,造就了绚丽多彩的运河文化,对中国的南北统一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丰富了中华名族的古代文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如今,运河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上又焕发出无限生机,缓解了南涝北旱的压力。

隋二世而亡,虽在当时乃至至今被人称为暴君,在他手中造就了中国最伟大的工程,他与他的隋朝却留给后人无限的福泽!运河中似乎还留下隋的倒影,依稀可见。有功也有过,哪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啊,人哪有不犯过错的时候呢,就让他功过后人评吧!

李商隐隋宫范文3

帝王夺取天下好比摘人参果,你想吃,他想吃,大家都想吃,于是大家都想争取优先权。得了天下,做了皇上,就好比人参果到口。可是这果子今生今世也吃不完,它还可供子嗣世代享受。如此说来,人生易老而人参果不老,打天下的帝王君主不可能长命不衰,那么这使帝王享用不尽的王位就得传给后代儿孙。可古代帝王妻妾成群,儿孙也就多,而王位只有一个,到底传给谁,这一点不同帝王各有标准,但最要紧的,一是要传给自己最喜欢的、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人,二是要传给有能力保住这位子的人。为此,帝王们为这传位问题同样需要运筹算计。

人世间有各色人等,或有文韬,或有武略,然而作为政治家,特别是作为皇位继承人,那选择的标准恐怕主要是政才。比如魏武帝曹操,起初最爱小儿子曹冲。这曹冲也确实聪颖早慧,他7岁用船称象,语惊四座。9岁时巧用计谋,救了御马官一条性命,也史上留名。可惜神童早逝,这使父亲曹操大伤其心。曹冲死后,魏武帝曾一度把立嗣之心转移到文才颇盛的曹植身上。可曹植终因缺乏“深自砥砺”的工夫和“矫情自饰”的韬略,眼瞅着这太子宝座被哥哥曹丕不费吹灰之力给抢走了。想来以曹操的聪明和机诈,不会识不破曹丕的小小把戏,但曹操心里十分清楚,曹植虽然文才过人,可他的桀骜不驯和潇洒倜傥绝对守不住那众人觊觎的王位。曹操从自己一生的政治经验中得出一个结论:要想稳坐天下,必不可少的就是乔装打扮自己,要比别人做事更隐蔽,更多几个心眼。这是曹操对儿子的政才要求,而曹丕就具备这样的条件。

与曹操立嗣选择的坚定明确相比,汉高祖刘邦实在有点相形见绌。嫡长子刘盈的软弱儒文,刘邦比谁看得都清楚,作为一个创业皇帝,他本也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接班人,所以他打心里喜欢与他性格相同的赵王如意,而不喜欢曾一度打算废掉的太子刘盈。但由于他的态度不如曹操明确,手段也不如曹操强硬,再加上吕后竭尽全力阻挠,致使刘邦的愿望没有能够实现。这一问题处理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常常使后人扼腕叹息。试设想,如果当初刘邦当机立断改立赵王如意,疏远外戚吕氏,那后来吕后的肆意专权和吕氏的篡权作乱还会发生吗?可是历史没办法假设,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

棋看两步

稍懂弈道的人都明白,下棋时每落一子至少要看到下面的两步以上。同理,有远见的帝王为皇室的长治久安考虑,在立嗣问题上常常想得很多,他们不仅虑及子辈,而且对孙辈也常常打定算盘,晋武帝司马炎就是如此。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是个,智商极低,在皇帝位子上闹出不少笑话。历史上最有名的是,臣下向他报告说某地因遭荒年百姓多被饿死,他却反问百姓“何不食肉糜”。这样的皇帝一遇政事便束手无策,那是可想而知的。但这父亲却有个聪明过人的儿子,叫司马遹。一次宫中失火,晋武帝司马炎登高观望,年仅5岁的司马遹硬拉着皇帝爷爷躲入房中,说:“救火时仓猝之间,秩序混乱,皇上不可轻易暴露,要防备不测之事发生。”这话出自一个5岁小儿之口,可真是天生的皇帝坯子。司马炎就是考虑到傻儿子继位之后便是这个聪明的孙子继位,所以,为长远计,就决定由司马衷做皇位继承人。但是,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的妻子贾氏心狠手辣,由于司马遹非贾氏所生,所以贾氏先下手为强,捏造罪名,陷害司马遹致死。此后诸侯讨伐贾后,致使晋朝酿成连续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西晋倾覆,晋武帝司马炎的计划未能实现。贾后干政,葬送西晋,这是晋武帝始料不及的。但他越过子辈,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更远的孙子身上,也不能不说是用心良苦了。

明太祖朱元璋与晋武帝司马炎出于同样的想法,只是他把希望寄托在孙辈的想法直截了当地予以实施了。朱元璋把帝位越过包括燕王朱棣在内的众多儿辈,直接传给了孙子朱允炆,很明显这一举动不是因为一时爱憎,而是为长远打算和考虑的。尽管朱允炆仅在位4年就被燕王,没能用事实证明太祖与常人立嗣方法不同的正确性,但我们仍不得不正视古代帝王为永保江山,由司马炎、朱元璋们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思路的成败由多种因素构成,而思路本身却是一个永在的事实。

品行第一

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隋文帝杨坚对立嗣问题的考虑更加周到,顾忌也更多。首先,杨坚自觉地不与宫妃们生儿育女,只是有计划地和独孤皇后生有五子。五子虽出同母,但杨坚坚持长幼有序的规矩,先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后来见杨勇个人生活上不像自己那么检点,后宫多女宠,就果断改立“不近女色”、生活俭朴的次子杨广为太子。当然,隋文帝杨坚的不近女色是有他个人苦衷的。据载,杨坚称帝后曾爱上后宫中一位佳丽。杨坚召幸过几次,后来这消息传到独孤皇后耳朵里,一次独孤皇后趁杨坚不在时派人杀掉了这位薄命女。杨坚事后得知,他悲不自胜,单骑驰出宫门,径向荒郊野外跑去。后经尾随而来的大臣高干、杨素等人苦苦相劝,杨坚才在“我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的喟叹声中重返皇宫。物极必反,有为有志者常能做出一生中最不愿做的事情,日后杨坚的轻恋情、重社稷就是这样一个情结。经过这次情感磨炼,杨坚在日后统一天下的很长时间里,始终保持着克己俭朴的个人生活准则。自然,选立太子他也坚持以此为重要尺度,废杨勇改立杨广时,他就是这么考虑的。隋炀帝杨广身后为万人唾骂,是家喻户晓的荒淫无道的坏皇帝典型,但在他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杨广不仅不近女色,厚以待人,生活节俭,而且天赋甚高,文笔极好,统兵将将无所不能。他不满20岁时就做了行军元帅,指挥由六合一方面的军队,节制其他各方面军事长官,连宿将杨素都受他管辖。人是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和影响的,隋炀帝也不例外。文帝杨坚选立杨广为继承人,无疑是经过反复考虑的。隋炀帝后来断送隋王朝,并不能因此就断定杨坚择非其人,隋文帝在立嗣问题上仍然显示出他不同于常人的心术。

立嗣问题上,古代帝王们常常把品行放在第一位,这在我们这个道德冠天下的国度里实在是不争的事实。此种事实完全应该当做一般现象对待,所以例子便不用多举了。

李商隐隋宫范文4

在经学方面,由于五凉统治者敦崇儒学,重视教育,所以五凉学者治学多以经学为重。敦煌人阚骃“博通经传,聪敏过人,三史经言,经目则颂”,为王朗《易传》作注,学者藉以通经,北凉时“拜秘书考课郎中,典校经籍,刊定诸子三千余卷”。著名隐士郭瑀,“精通经义,雅辩谈论,多才艺,善属文”,隐居临松山(今张掖市南)薤谷,“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身,作《春秋墨说》《孝经错纬》,弟子著录千余人”。酒泉人祈嘉,博通经传,精究大义,被前凉张重华征为儒林祭酒,教授不倦,依《孝经》作《二九神经》,在朝卿士、郡县守令多出其门下。郭瑀的学生刘昞一生著述甚丰,注《周易》《人物志》《黄石公三略》等流行于世,还著有《方言》《靖恭堂铭》等,并删《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略记》84卷,被誉为“德冠前世,蔚为儒宗”,河西人以他为荣。敦煌效谷人宋纤,少有远操,隐居不仕,一生钻研儒家经典,曾注《论语》,授业弟子多达三千余人。此外,河西著名的学者还有索袭、索绥、郭韶、索敞、宋繇、张湛、宗钦、段承根、赵柔、阴仲达等。中原流落到河西的学者中最著名的有江琼、常爽等。江琼原籍陈留,早年受教于中原名儒卫觊,书法文章都堪称精绝,尤专于虫篆、训诂,在河西数世传业。常爽祖籍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入凉后以博闻强识而“声著河右”,除在“五经”与诸子百家的研究方面甚有造诣外,还是一个占候家。在《晋书》《魏书》等正史中,五凉的儒林人物有传的就达数十人,其成就之著,影响之大,令人惊叹。

在史学方面,五凉统治者十分重视国史的修撰,设置官署,指定专人,根据各种资料撰写各自的国史,同时也鼓励私家修史。这一时期,河西地区的史学著作琳琅满目,正史、稗史、实录、起居注、风俗记等层出不穷。这不仅在十六国时期极为罕见,就是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比较突出。当时有影响的史书有阴澹的《魏记》12卷,索绥的《凉春秋》50卷,刘庆的《凉记》12卷,喻归的《西河记》2卷,段龟龙的《凉记》10卷,张谘的《凉记》10卷,郭韶的《拓跋凉录》10卷,刘昞的《略记》84卷、《凉书》10卷、《敦煌实录》10卷,阚骃的《十三州志》,宗钦的《蒙逊记》10卷等。后来北魏著名史学家崔鸿撰《十六国春秋》,五凉史事多采自这些史著。

在文学方面,五凉时期的文学创作非常活跃,著作甚丰,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在五凉文学创作中,当数前凉成就最高。前凉奠基者张轨早年师从安定朝那(今灵台县)学者皇甫谧,入洛后受到当时文坛泰斗张华的赏识,可见其文才不凡。张轨之后,张骏、张重华、张天锡都以能诗善文著称。尤其是张骏,一生写过不少作品,有集八卷,大多已佚,《乐府诗集》中收有他的少量作品。前凉末主张天锡也是“少有文才,流誉远近”,著有《答索商》和《遗郭瑀书》两篇颇具文采的作品。此外,还有谢艾、王济、杨宣、宋纤、张斌、马岌等人,也都是见诸记载的有文章传世的河西名士。后凉、南凉时期,由于长期动乱,政局不稳,文学创作不甚景气,但吕光、段业、宗敞、秃发明德归等人也有作品行世,段业的《龟兹宫赋》和《七讽》《九叹》等表志诗,被陈寅恪先生称之“事功不成而文采特著”。西凉国王李暠精于诗赋,有《述志赋》《槐树赋》和《辛夫人诔》等数十篇名作传世,尤以《述志赋》清丽典雅,形象生动,为赋中佳作。此外,刘昞的《酒泉颂》为《北史》《周书》称颂。北凉文学队伍人才济济,张穆、宗钦、胡叟、张湛等是其中的佼佼者。张穆的《玄石神图赋》,宗钦的《东宫侍臣箴》文,胡叟的《示广平程伯达》诗,都颇有文采。五凉时期的民间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发展,较著名的有前凉时期的《姑臧谣》《凉州谣》,后凉时期的《陇头歌》《朔马谣》等,流传很广。

在佛学方面,五凉时期的成果更是辉煌灿烂。河西是西方宗教尤其是佛教东传的必经之路,由于当时河西与中原的相对隔绝,加之当地统治者的崇奉提倡,佛教在这里留驻兴发,并开始了它的中国化进程。被称为“敦煌菩萨”的月氏人竺法护、佛学大师鸠摩罗什、高僧昙无谶等,对佛教在河西的传播和发展都起过重大的作用。五凉时期,在河西佛学家们用新的观点解释教义,证明空无、因果关系,扩大了佛学的影响;翻译佛经,宣扬佛本生故事,歌叹唱颂佛法无边,创造了佛教文学;建造寺宇,开凿石窟,将建筑、绘画、雕塑融为一体,形成独特而灿烂的佛教艺术宝库。在遍布河西地区的佛教石窟中,各种佛教造像千变万化,数量可观。尤其以北凉时期凉州天梯山、酒泉文殊山两座石窟为代表,古朴典雅,令人倾倒,形成具有河西特色的“凉州模式”并影响内地。

五凉时期的绘画,除了史籍中所载惜已不见的《宋纤画像》《谦兆殿五色画》,以及《靖恭堂图赞》和《玄石神图》外,今天能够见到的只有佛教石窟中的壁画与河西各地魏晋墓葬中出土的壁画。这些画的题材既有古代神话和文人圣贤故事,又有现实生活场景,绘画技巧较为成熟,构成了河西地区豪放雄健的绘画艺术风格。五凉时期的河西书法艺术,从敦煌藏经洞所出的佛经写本和一些墓葬中出土的五凉文书来看,书写水平相当高超,笔势大多显示出由隶书向楷书和行书转化的趋向。五凉时期的建筑艺术,以“四凉”都城姑臧城为代表,经过增筑扩建,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宫南市北的都城建筑布局,创造了一反旧制的宫北市南的新格局,并影响到隋唐首都的宫市位置。

在音乐舞蹈方面,“凉州在当时是北中国保存汉族传统文化最多又是接触西方文化最先的地区。”隋代宫廷乐队九部伎(唐时增为十部伎)中的天竺乐,即源自天竺送给前凉国王张重华的一部音乐。著名的“西凉乐”就是在吕光、沮渠蒙逊时期对龟兹音乐改革加工形成的,演奏时伴以舞蹈,以音律优美见长,后传到中原,在整个北朝和隋唐两代都很风靡,唐朝著名的《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也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

李商隐隋宫范文5

“南州王气疾,东国海风微”(储光羲《临江亭五咏》其二),唐代诗人笔下较早提及“金陵王气”的是储光羲。而令“金陵王气”成为金陵怀古之作中一个稳定意象的,则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名作《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中的“金陵王气”借指东吴末帝孙皓的政权。铁锁千寻,沉没江底,石头城上,树起降旗,孙皓政权迅速灭亡。首联一“下”一“收”二字,凸现益州刺史王濬所率楼船的沿江东下势不可挡,孙皓政权的分崩离析一触即溃。这一历史事实,被诗人用“金陵王气”的“黯然收”作了形象概括。

刘禹锡的另一首诗《台城怀古》再度提及金陵的“王气”:

清江悠悠王气沉,六朝遗事何处寻。

宫墙隐隐围野泽,鹳鶂夜鸣秋色深。

台城,六朝宫殿所在地,侯景作乱,梁武帝曾饿死于此。如果说,《西塞山怀古》中的“金陵王气”仅仅注目于东吴政权的倾覆,《台城怀古》则将着眼点放在慨叹“六朝遗事”上。悠悠清江,东流如昔,六朝灭亡,王气消歇。昔日宫苑竟成鹳鶂群居的“野泽”,台城废弃的宫墙笼罩在深秋凄冷夜色之中。这首诗中,刘禹锡再次将六朝之“遗事”和“王气”之浮沉勾连一处。

此后,刘禹锡笔下的“金陵王气”便不断渗入晚唐诗人的作品之中。其中,最有名的当推许浑的名作《金陵怀古》: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陈在《玉树花》的靡靡之音中走向覆灭。当隋军直逼金陵景阳宫之时,群臣遁亡,士卒离散,醉生梦死的陈后主只有束手就擒。与刘禹锡诗作一样,这一事实亦被诗人用“王气终”三字作了精妙概括。诗人行经金陵登高而望,远近高低是松楸荒冢,禾黍残宫,江流上下是穿云石燕,翻浪江豚。往昔笙歌艳舞的南朝宫殿,化为历史陈迹。

关于“金陵王气”,三首诗的字面表述略有不同。一曰“收”,一曰“沉”,一曰“终”,但意义完全一致。可以说,“金陵王气”的浮收、升沉、始终,构成了一部三百多年的六朝兴亡史。频频出现于晚唐诗人作品之中的“金陵王气”,已经不仅仅是“望气者”蛊惑君心的荒诞用语,更是积淀了历史风云和都市文化的新颖意象。其深刻内蕴值得探究。

“金陵王气”常常触发诗人的黍离之悲。隋朝灭陈,金陵即遭重创,“城邑宫阙,平荡耕垦”。唐代金陵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六朝故都沦为普通县城,原住居民大多迁往扬州。昔日繁荣昌盛的金陵被通都大邑扬州取代。注入“金陵王气”的晚唐怀古诗作就是在这种昔盛今衰的背景之下创作的。王气消歇,繁华不再,这种现实最适合抒发沧桑巨变的历史感。可以说,衰飒之景和悲戚之音是这类作品的主要色调和基本旋律。

罗隐《金陵夜泊》勾勒出“地销王气”后的衰飒之景,奏出了泊舟秦淮时的悲戚之音:

冷烟轻霭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

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

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

诗人夜泊金陵秦淮河,呈现眼前的是一幅冷寂惨淡的秦淮秋夜图。冷烟轻霭、断蓬飘零、栖雁乱鸦,诸多引发悲情的凄惨景物。烟笼秦淮、月映枯林、寒透衰丛,一片萧瑟冷落的衰败景象。在这阒寂的秋夜,大江涛声和着凄唳的雁叫,惊悸的鸦飞,挟带三百年金陵王气,消逝在远方的夜空。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诗中的凄惨景象在金陵怀古之作中一再显示。“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许浑《金陵怀古》)“烟波浩渺空亡日,杨柳萧条几人家。”(刘沧《经过建业》)“市朝迁变秋芜绿,坟冢高低落照红。”(李群玉《秣陵怀古》)在对凄清寥落景象的描摹中,渗透着诗人浓重的《黍离》《麦秀》之悲。

“金陵王气”又常常激发诗人的兴亡之叹。在金陵这个舞台上,三百多年间,曾经上演了多少悲喜剧。从始建都城的吴大帝孙仲谋,到灭亡梁国的陈武帝陈霸先,意气风发,叱咤风云,何其壮哉。从昏庸无能的吴末帝孙皓到纵情声色的陈后主陈叔宝,志气衰颓,骄奢淫逸,又何其悲也。金陵载记了一部英雄发迹史,也载记了一部昏君亡国史。这中间多少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故事,浓得无法化成一道历史的轻烟随风飘逝。多愁善感的诗人难免感叹:昔日繁华,云散烟消,当年英雄,而今安在?

沈彬《金陵杂题》之一将昔时“英雄”穿越至今日“野田”之中:

王气生秦四百年,晋元东渡浪花船。

正惭海内皆涂地,来保江南一片天。

古树著行临远岸,暮山相亚出微烟。

千征万战英雄尽,落日牛羊食野田。

短短三百多年中,金陵提供了“英雄”活动的空间。干戈起伏中建立政权,骨肉相残中维持政权,英雄的发迹总不免涂炭生灵动乱社会。然而,改朝换代,盛衰无常,“千征万战”建立的政权终究逃脱不了最终灭亡的命运。诗人面对落日余晖下的野田牛羊,涌起千古兴亡悲情。显然,“金陵王气”的生与灭并非由“英雄”主宰,“江南一片天”能否保有,不决定于“英雄”的意志,而取决于历史的规律。

“千征万战英雄尽,落日牛羊食野田”,诗中的冷峻观察在金陵怀古之作中一再出现。“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霸业鼎图人去尽,独来惆怅水云中。”(李群玉《秣陵怀古》)“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罗隐《金陵夜泊》)“争帝图王德尽丧,骤兴驰霸亦何为。”(李山甫《上元怀古》之二)政权更迭的频繁,人生命运的无常,诗人将对这种历史现象的观察,化作了千古兴亡之叹。

“金陵王气”还常常引发诗人的哲理之思。“金陵王气”,就是金陵的“风水”,就是对金陵地理形势的认识。内有虎踞龙盘之势,外有长江天堑之险,前有淮河长江作为防线,后有吴会地区作为后盾。金陵山川形胜,不仅自然环境优越,而且战略地位重要。历来在这里建都的朝廷,都希望依托江山之险谋取江山之固。然而,“江南王气系疏襟,未许苻坚过淮水”(温庭筠《谢公墅歌》),东晋一场战事的胜利毕竟不凭山川之险。多数情形下,恰恰是有利地形麻痹了统治者的意志。居安而不思危,恃险而少设防,结果无一例外繁华消逝政权短命。

李商隐《南朝》对那些迷信天险而毫无忧患意识的统治者作了辛辣的嘲笑与讽刺: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徐妃与梁元帝不和,常饰半面以侍帝。这里以“半面”借指南朝半壁江山。社稷危存取决于人事,而不是“地险”“天险”。不要自夸“王气”了,人气不济,连中分天下的局面也是保不住的。“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李山甫《上元怀古》之一),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最终结局只能是耻笑于历史,金陵上空那对应北斗瑶星的“王气”又有何用?

李商隐的另一首七绝《咏史》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诗中的辩证思考在金陵怀古之作中一再共鸣。“地雄山险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头。”(许浑《陈宫怨》)“徒劳铁锁长千尺,不觉楼船下晋兵。”(韩偓《吴郡怀古》)“龙虎势衰佳气歇,凤凰名在故台空。”(李群玉《秣陵怀古》)千百年来,金陵山形依旧,大江长流,赖以出现“金陵王气”的空间没有丝毫变化,“吁嗟王气尽,坐悲天运倏”(唐尧臣《金陵怀古》),三百多年间,王朝倏忽变化旋生旋灭,这种情形引发了诗人的哲理思考。

为什么“金陵王气”大多游荡于晚唐诗人之作?一方面,“四十余帝三百秋”,金陵上空长期笼照的王气,给金陵怀古之作添加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即令六朝风流远逝,“王气”依旧残存于晚唐诗人的心中笔下。另一方面,“金陵王气”具有的悲情内涵又契合了晚唐的时代氛围。晚唐之时,社会弊端积重难返,偌大帝国风雨飘摇,“金陵王气”消歇的沉郁悲婉氛围与之十分吻合。当诗人注目于远古时空之时,“金陵王气”这一意象会很自然地契入其心理时空。诗人会产生“东南王气秣陵多”(殷尧藩《金陵怀古》)这种直觉——有虎踞龙盘之势;会萌发“东南王气只逡巡”(罗隐《春日登上元石头城》)这种认识——有朝代更迭之事;会发出“龙虎势衰佳气歇”(李群玉《秣陵怀古》)这种喟叹——有悼古伤怀之情;最终则落笔于“人事几回伤往事”这种惯性思索——有兴盛衰亡之理。这一切,又都归结于对晚唐社会衰颓之势不可逆转的体认。

晚唐诗人包佶于秋日斜阳之下经过金陵,面对萧瑟秋风中的石城,涌起江山故国之思,写下《再过金陵》: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李商隐隋宫范文6

期间的学生时代,实在没什么书可读。惟一留下深刻记忆的是诗词。在那被枯燥无味的标语、口号充塞的年代,那些洋溢着浪漫主义激情的诗词,如甘霖一般滋润着我们荒芜的心灵。以至数十年之后,每当吟诵当年读过的诗篇,都有一种油然的感动。其中,那首《七律・送瘟神》,虽然题目感觉有些恐怖,但是,那灵动的诗行,飘逸的意境,却永远镌刻在我们年轻的心中。

这首诗写于1958年7月1日。当时,读了6月30日《人民日报》,闻知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消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作七律两首,其中在第二首中写道:“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少年时代的阅读多半是记忆性的,直到心里揣着这首诗来到扬州读大学,才真正领略了“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意境。

扬州的风情全在柳树。扬州的绿更多的来自于流苏般的杨柳之中。那是一种淡雅中透着闲适,深沉中显着飘逸的美。而或细雨蒙蒙,撑一把雨伞在柳中徜徉,雨丝和着柳丝编织成一道道绿色的网,将人的视觉紧紧定格在一重又一重的绿意中。那绿,绿得淡雅,嫩嫩的,柔柔的,绝没有泼墨重彩的浓郁和张扬;那绿,绿得轻灵,浅浅的,薄薄的,更没有深山密林的涩滞和沉重。雨水涮过的柳丝,呈现在眼前鲜亮亮,飘柔柔,直给人以翩翩欲舞之感。

清代王士G(渔洋山人)在康熙年间主持扬州虹桥修契时有诗云;“北郭清溪一带流,虹桥风物眼中秋,绿扬城廓是扬州”。故而扬州有“绿杨城郭”之雅称。

关于扬州柳树的来历,民间有一传说。当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巡游江都,水上“宫殿”有数百艘之多,这些水上宫殿需要纤夫拉动。隋炀帝为了“赏心娱目”,指定要宫女拉纤。为了挡阳遮荫,皇上下令沿河栽树。栽什么树呢?这可大有讲究!因为一来皇帝催得紧,他要赶到扬州过中秋,时不我待,这树必须长得快;二是栽种量大,大运河千把里路呢,这树栽了要容易活;三是因为栽在河边上,这树还要不怕水淹。选来选去,选中了柳树,向皇上一报,皇帝说:“嗯,此树甚好,就栽柳树,明天举行一个首栽仪式”。于是,第二天在洛阳举行了一个隆重的首栽式,隋炀帝亲手插下第一株柳枝,并赐此树姓“杨”。很显然,这个传说是后人编排出来损毁杨广的,因为早在《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描写了。

尽管关于杨柳树的得名与史实不符,但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在河边大量栽种了杨柳确是事实。白居易有《隋堤柳》为证:“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潇潇,三株两株汴河口。……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运河开通之后,隋炀帝曾三次乘龙舟巡游江都(扬州),因其过度荒淫奢靡,最终落得身死扬州、国破家亡的结局。唐代诗人罗隐说他“忍把前朝平陈业,换取雷唐数亩田”。而杨柳树则不幸从此在文人墨客笔下成了隋炀帝的“替罪羔羊”,很多文人将杨柳树视为隋朝亡国的象征。如刘禹锡:“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李商隐:“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白居易说得更直白:“后人何以鉴前人,请看隋堤亡国树。”

文人对杨柳树的指责不过是借物言事而巳。亡国者,昏君也,与树何干!实际情况是,杨柳树乃是园林绿化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树种。济南大明湖有一副对联:“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扬州的杨柳树栽种历史长,种植面积广,甚至有人认为,扬州之得名即与杨柳有关。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有记载:“扬州宜杨”。杨柳树不仅成为装点扬州城市绿化的最显著的特色,而且形象地展现了这个城市的美学风格,她的柔干长条、翠枝绿叶,正是精致扬州、秀美扬州的物化表征。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这是杜牧对扬州的记忆;“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这是姚合对扬州感受;“青青花柳树临水,白日绮罗人上船”这是杜荀鹤眼中扬州的浪漫。北宋扬州太守欧阳修曾在平山堂“手种堂前垂柳”;他的学生苏轼在欧公逝世后来凭吊时触景生情:“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扬柳春风”;清代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巡游扬州,他也十分喜欢婀娜多姿的垂柳,所以当地官员和盐商在瘦西湖两岸广植柳树,使瘦西湖“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扬州的二十四景中,以杨柳的意思命名的就有“玉勾下絮”、“长堤春柳”、“绿杨城郭”等。

扬州民俗,对杨柳树偏爱有加,扬州民歌有成千上万首,但是最广为传唱的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杨柳青》:

河(啊)东的哥哥去(啊)远方(呵呵一呵呵)

河(啊)西的妹妹来送郎呀(杨柳叶子青啊谑)

(七搭七哪崩啊谑 杨柳叶子松啊谑)

(松又松哪 崩又崩哪)

送送(么)有情人(谑)哥哥(杨柳叶子青啊谑)

冷(啊)热(啊)我(啊)不多讲(呵呵一呵呵)

送一双新鞋表心肠呀(杨柳叶子青啊谑)

(七搭七哪崩啊谑 杨柳叶子松啊谑)

(松又松哪 崩又崩哪)

送送(么)有情人(谑)哥哥(杨柳叶子青啊谑)。

清新朴实的爱情表述,与青翠柔美的“杨柳叶子”衬词,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情人送别图!?杨柳已与扬州人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紧密相连。民间传说杨柳有辟虫、防疫的功效,故每逢清明节,扬州人家折取柳枝插在门上,有的将柳枝和桃花一起插在瓶里;农村里有的选用极嫩的柳芽拌入面粉做杨柳饼;妇女则将柳叶簪发,以示青春常在。扬州民谚中甚至有“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之说。

虽然扬城处处栽柳,但扬州赏柳的最佳去处当属瘦西湖。

进入瘦西湖公园南大门,一条长堤展现在游人面前。此景名“长提春柳”。信步湖堤之上,前后是柳,左右是柳,头顶是柳,水面是柳。近处柳丝拂拂,楚楚下垂;远处如霭如烟,若明若暗。动若莲步轻移,婀娜多姿;静如少女独处,袅袅婷婷。满目的杨柳密疏相间,浓淡相宜,就那样偎依在瘦西湖的周围,晕染着、守望着一湾碧水。垂杨、桃李在堤的两边间隔栽种,仲春时节,杨柳抽芽,桃花绽放,湖上碧波荡漾,画舫往来,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中,呈现出一片烟氲之气,此乃李白笔下“烟花三月”之扬州风景也?

“长堤春柳”的景色,全在于垂杨柳的风姿。

早春时,当二月春风的剪刀,裁出了鹅黄色的嫩芽,杨柳树枝如一根根珍珠项链,整个长堤有如一条黄金通道;及至仲春,柳叶转绿,桃花绽放,此番风景,画图难足!夏日,柳叶长成,浓荫覆盖,漫步堤上,凉意顿生;秋天,杨柳完全成熟,根根枝叶,有如少女披肩秀发。轻风吹来,柳枝飘动,又恰似美女舞动的裙裾。随着深秋以及初冬的降临,杨柳则由青转黄,满树的柳叶有如智者花白的头发,装扮着江南那份美丽的成熟。

扬州的柳树叶何时完全凋零?准确时间应该在冬至之后。落叶之后的柳枝依然有流风余韵,的枝条在寒风中飞舞,给人一种力的抗争感!至于瑞雪过后,它玉树琼枝的风姿,更是一种冰清玉洁之美了。

如果将瘦西湖景区比作一部宏丽的乐章,那么,“长堤春柳”便是这部乐章的引子,它悠扬悦耳,婉转动人。为瘦西湖窈窕秀丽、精致婉约的美学风格奠定了基调。

“长堤春柳”这一景点的美学趣味还不仅仅限于此。堤的西边是一片岗阜,上有古木森森,给人以崇山峻岭之感;从高岗至水滨,次递低平下来,这种地形的过渡,不留人工痕迹,宛如天然生成。琼花、枫树、桂花、腊梅等花木间杂栽种,使之一年四季都洋溢着芬芳。

堤的右边是瘦西湖水面,这水面,又不是一般湖水那样的浩渺无垠,它实则是普通的河流,因为今日之瘦西湖水道,本是唐代扬州由蜀冈上向长江排捞的河道,河道中间零星地散落着一些岛屿,这些岛屿上或种荷植苇,或林木参天。春天,“小荷才落尖尖角”,与隔岸桃花相映成趣;夏日,风荷轻摇,莲花纷芳,与遮天敝日的杨柳一同装扮着暑天的风景;秋冬之时,“莲子已成荷叶老”,枯萎的荷塘与泛黄的柳叶相呼应,呈现的是一种“残缺之美”。而此时秋菊的争奇斗艳与腊梅暗香浮动相继登场,化用两句古诗:莫道人间芳菲尽,雪中腊梅始盛开。

正如中国的茶文化、花文化、竹文化一样,中国的杨柳文化也是源远流长,蔚为大观。从《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清人笔下的“绿杨城郭是扬州”,杨柳在文人墨客的心中,一直是作为诗意的形象存在着。

唐代诗人刘禹锡与白居易,作为唱和诗友,创制了清新优雅的“杨柳枝词”,其中广为流传者略选一二。刘禹锡:“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据说,唐宣宗即位后,听宫中的乐师唱起了白居易这首《杨柳枝》,便问道,这是谁写的?左右人告诉是白居易所作,并说永丰是洛阳的一个坊,坊的西南角荒苑中有垂柳一株,枝条繁茂。皇上听了居然很有兴趣,命人去折取了两根柳枝栽在皇宫里。

或许是因为杨柳树柔枝长条具有婉约之美的特征,故而,在古典诗词中,常见将杨柳与离别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古代柳树多栽种在送行的大道旁,长条低垂,依依恋人,攀折一支,送与远行亲友,“留”、“柳”同音啊。你听李白的这首《春夜洛阳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在扬州将离别之情写得最悲怆的是唐末诗人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别离!而与杨柳有关的赠别诗中最著名的要算王维那首《送元二使安西》了:

渭城朝雨徘岢荆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的这首诗因为太精采了,很快被人谱上乐曲,当着送别曲广为传唱。但这首诗只有四句,而且每句字数相同,唱起来不免有些单调,因此,乐工们常将诗句反复唱几遍,即所谓叠唱。到了北宋,这首送别诗被人改成专供歌唱的《阳关三叠》:

长亭柳依依。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亭柳依依。伤怀,伤怀,故道送我故人,相别十里亭。情最深,情最深,情意最深。不忍分,不忍分。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担头行李,沙头酒樽,携酒在长亭。咫尺千里,未饮心已先醉,此恨有谁知。哀可怜,哀可怜,哀哀可怜。不忍离,不忍离。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堪叹商与参,寄予丝桐,对景那禁伤情。盼征旌,盼征旌,未审何日归程。对酌此香醪,香醪有限,此恨无穷,无穷伤怀。楚天湘水隔渊星,早早托鳞鸿。情最殷,情最殷,情意最殷。奚忍分,奚忍分,从今别后,两地相思万种,有谁告陈。

尽管杨柳曾被赋予了离情别绪的悲调,但是杨柳作为春天的象征却是文学意义上的主旋律。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将杨柳与春色紧密联系在一起。唐代贺知章,本职工作是政客,但一首《咏柳》诗却足以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千古流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用丝条细带比喻柳条,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别出心裁地讴歌了迷人的春色。春风吹拂,柳树抽芽,正是细如剪刀的春风,“裁”出万条碧绿的柳条,装扮出这绿意盎然的春天。

不仅仅贺知章,唐诗宋词中以柳咏春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其中脍炙人口者有:冯延巳“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韩愈“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北宋志南和尚“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陆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等等。

是的,杨柳无疑是春天最先派出的信使。

当凛冽的冷风仍在呼啸,料峭的春寒依然袭人,冬眠的万物尚未从睡梦中醒来,而杨柳已经在悄悄地给我们传递着春的消息。大自然将立春的日子一颁布,杨柳枝条顷刻之间便泛出了绿色。紧接着,一颗颗如翡翠珍珠般的芽苞就挂在了枝条上,在春风的吹拂下,这些翡翠珍珠一天天的臌胀起来。俄而,惊蛰的一声春雷,便将这些芽苞炸开,嫩绿的柳芽绽放出稚气的笑脸,亲吻着碧绿的水,湛蓝的天。柳枝上黄鹂清亮的鸣叫,呼唤着万物的复苏。于是,金黄的迎春开了,带雨的梨花白了,灼灼的桃花红了。已经记不清是那位诗人的神来之笔:“杨柳风慢步而来/走进眺望的眼眸/却拂不起一缕发鬓/采下一朵朵白云/种在小河村口归期未有,岸柳飘飞来路/长长短短, 音书在烛影下浓浓淡淡/干一杯西窗满月/指击三更,三生石的重/比纸还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