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贾生范例6篇

李商隐贾生范文1

【关键词】 忧国忧民;抒致;翻案

杜牧与李商隐的咏史诗在内容方面有描写帝王政治兴衰的,表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借古人古事抒发个人情志的,表现其见解的;但不同的是杜牧的咏史诗还有为历史假设翻案的,而这部分李商隐的咏史诗则表现的不明显;下面先从这三个方面对李商隐与杜牧的咏史诗作一下比较分析。

一、描写帝王政治兴衰的,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

由于晚唐积弱不振,内忧外患,皇帝奢侈荒淫,不思振作,国家日益衰落。李商隐与杜牧的大量诗文,特别是咏史诗大都是有感而发的,以咏史的笔法对当政者加以讽喻,盼在位者能有所警惕、借鉴。例如杜牧的《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诗前两句写千秋节、承露囊都成了千秋话柄,既是紧扣“勤政楼”,又表现出强烈的谴责之意。时过境迁,如今的千秋节只剩下了一个空名、一个谈资。当时的开元盛世,也如同这楼、这节、这囊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后两句紧扣“过”字,写经过楼前所看到的衰败景象,那些一贯长在阴暗潮湿之处的紫苔,如今可是无拘无束地四处蔓延滋生,趁着下雨的时候偷偷爬满了大门上曾经金碧辉煌的金铺,其凋零、破败的凄凉景象可想而知了?

又如李商隐的《南朝》: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诗题为“南朝”,故所讽刺的对象当然不止梁元帝一人,而应该是列举梁朝之事以概南朝。南朝的长江天险可与北方抗衡;“徐妃半面妆”,原意仅是反映皇帝和妃子之间的不和,作者将其与“分天下”相联系,对“南朝”自恃天险,不图进取的小朝廷进行尖刻的讽刺,使得南朝皇帝所夸耀的地理优势和王气都失去了意义,犹如釜底抽薪,令人顿觉南朝的空虚和无力,通过古今对比,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感情。

二、借前人前事抒发个人情志的,表现其见解的

借前时人物喻自己的才能抱负和追求,此类诗虽与国家兴亡无关,却能表现出诗人独特的见解和情怀。例如杜牧的《题木兰庙》一诗: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诗人歌颂民间传说中的女英雄木兰“弯弓征战作男儿”替父从军的故事,抒发自己对国家兴亡担忧的豪情壮志。

又如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即贾谊,29岁就被汉文帝任为博士,后被贬逐长沙。借贾谊被贬逐长沙一事来抒发怀才不遇之感早已是诗人作家笔下的熟套,而李商隐却从文帝“宣室”夜召贾生这一被封建文人艳羡的君臣遇合盛事的背后,独具慧眼的看出了杰出人才被视同巫祝,不能发挥治国安民之才的不幸,而这正是本诗构思巧妙立意深刻之处。

诗开头写汉文帝求贤若渴,即“求”且“访”使汉文帝谦恭的神情宛然若见,“贾生才调更无伦”是对贾谊才情和风度的称赞,暗写汉文帝对贾生的推服赞叹,“夜半虚前席”承接前文,是夜召的高潮,而诗人李商隐却将自己的感慨系之于“可怜”二字之上,隐含着冷隽的嘲讽,表明这“夜半虚前席”的可叹、可惜和徒劳无益,它使得句意中对汉文帝的赞扬转为喟叹,由歌颂转为讽刺,也为末句这一全篇的警策之句预留了空间。

诗的末句点明了“可怜”的原因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帝王郑重其事的虚心征询,真心地推重叹服,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而只是为了请教荒唐的鬼神之事。贾谊怀经邦济世之才,却被君王视同巫祝,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怀才不遇,其不幸更有甚于此前的迁谪长沙。

三、为有关历史翻案

咏史诗鉴古论今,要求作者情理兼容,杜牧的独特点在于他对历史事件的翻案,开创了新格局。如著名的《赤壁》和《题乌江亭》二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般人都是在坚信已经发生的历史阐释理由,诗人没有正面说赤壁之战的结局而是突发奇想,作出推断:假使东风不给周郎提供方便的话,战争胜负的双方就要变换了,历史就改写了!这样就生动地刻画了曹操胜利后的骄姿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并与上句“周郎”相辉映,情致盎然。就为历史翻案这方面,李商隐的咏史诗则不及杜牧,李商隐的诗仅体现出的是作者对历史事件所拥有的自己清醒而独特的认识,例如《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次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是一首咏史名篇,他的每一联均包含着鲜明的对照,“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了唐玄宗派方士在海外仙境为杨贵妃招魂的传说,引出了杨贵妃与唐玄宗“愿世世为夫妇”的密约,身为夫妇之事渺茫未卜,极为残酷的是贵妃已死,此生的夫妇关系已经实实在在地结束了,这是将他生渺茫未卜的愿望与此生残酷的现实作比较,彻底打破了来世还结同心的幻梦。唐人咏马嵬诗多把罪责归于杨贵妃,对唐明皇多有回护,宣扬女色误国论,而本诗则鲜明地表露了诗人对唐玄宗沉迷不悟、自取其祸的讽慨,也体现出作者对历史事件有自己清醒独特的认识。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李商隐的咏史诗在描写帝王政治兴衰和借前人抒发个人情志方面似乎比杜牧的咏史诗要略胜一筹,在李商隐的《贾生》中同样可以看到,此诗透漏出的是李商隐不以个人的荣辱得失而以是否有利于社稷苍生来衡量遇合的超卓胸襟。

李商隐的诗歌意境婉约,但在精工富丽的辞章中却能看到他的婉转情思和伤感情绪,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调和忧伤在内。生活富裕而快乐,童年时的记忆如同割不断的情思永远伴随人的左右,影响人的一生,童年的欢愉生活造就了杜牧的风流不羁,颇好宴游的性格,留下了“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感叹,出身教养影响杜牧诗的是风流不羁、潇洒的神态,故有称杜牧为“风流才子”。因此,杜牧诗中的忧国忧民的壮怀伟抱还包含有明快优美的意境以及一种俊爽的风格。也许正是由于杜牧的放浪不羁,以及童年欢愉生活留在其心里的优越感,使得他在为历史翻案的诗文中则比李商隐更加大胆和不羁。总之,李商隐与杜牧的咏史诗在相媲美的同时又各有所长。

如果说李商隐的咏史诗的感伤哀怨,反映了唐亡以前士人中较普遍的低沉情绪;那么,杜牧诗中尚存的俊爽气概,则反映了唐亡前某些有志之士企图挽回国运的幻想和努力,在晚唐诗坛上留下了一道回光返照的理想光辉。总之,李商隐与杜牧的咏史诗之所以杰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的咏史诗的思想内容内涵丰富,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是他们咏史诗的高卓之处,也使他们成为晚唐咏史诗的集大成者,在咏史诗的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邓丹,陈芝国著.李商隐诗赏读[M].线装书局出版社,2007.

[2] 赵银芳.谈杜牧咏史诗的艺术风格[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3.2007.

[3] 刘学锴.李商隐诗评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李商隐贾生范文2

据考证,追星族的闪亮登场可追溯到唐朝。

一个名叫魏万的年轻人为了一睹诗仙李白的风采,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下开始,锲而不舍地追踪偶像的踪迹,历时半年,跋涉约三千里,终于风尘仆仆地在扬州追上了李白。

杜甫也有自己的忠实“粉丝”,其中包括重量级诗人张籍。

张籍相当单纯地相信“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他将杜甫的诗集焚烧成灰烬,加入膏蜜,像喝补药一样,每顿必饮,并且祈祷:“喝下他的诗啊,我的肝肠从此改换。”

在名家辈出的盛唐诗坛,王昌龄以擅长七绝闻名。他曾被贬谪到龙标,日子过得异常艰难,跟随的老仆人需沿路捡拾落叶枯枝当柴烧。但他诗名满天下,经常有人在路边跪拜,向他求诗。

和王昌龄一样,贾岛也是一位苦命诗人,但他的身后不乏追慕者,其中一位是晚唐诗人李洞。

李洞“酷慕贾岛”,他的头巾上贴着刻有贾岛头像的铜片,他的手中还经常持有一串为贾岛祈福的念珠。每次听说有人像他一样喜欢贾岛,他一定会亲手抄录贾岛的诗相赠,还再三嘱咐:“此无异于佛经,须焚香拜之。”

以上粉丝都比不上白居易的粉丝疯狂。

荆州有一名叫葛清的街卒,狂热迷恋白居易的诗歌,“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凡三十余处”,连后背也刻上了白居易的诗句,且配了图画,图文并茂。如此体无完肤的疯狂,被人称为“白舍人行诗图”,“若人问之,悉能反手指其去处,沾沾自喜”。

白居易的《长恨歌》还流传到了日本,受到上自天皇,下至平民的普遍喜爱。

广泛的崇拜并没有使白居易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说起来,他还是李商隐的“粉丝”呢。《唐才子传》记载,白居易晚年退休在家时,很喜欢李商隐的诗文,他常常说:“我死之后,来世能做李商隐的儿子就知足了。”

白居易仙逝后不过几年,李商隐果然得了一个儿子,他也不客气,干脆把这个儿子取名为“白老”。可惜此儿智商不高,长大之后更无半点诗情。温庭筠就跟这个愚钝的小子开玩笑:“让你做白居易的后身,不是辱没了他吗?”

若说白居易是唐人心目中的文学偶像,那么坡无疑是宋朝的著名品牌。

坡的诗文影响之大,以至于他的生活情趣都被人视为经典而加以模仿。

例如,与坡相关的几道美食,“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一直流传至今。他曾在具有制壶传统的江苏宜兴小住,随即便出现了流行全国的“东坡壶”,甚至他所戴的那种高筒短檐帽,都被士大夫争相效仿,称为“子瞻帽”。总之,凡是与他相关的东西:一封信、一支笔、一块砚或者一把扇子都会变成众人收藏、争购的对象。

李商隐贾生范文3

论文关键词:李商隐,审美体验,生命性,意象,意向性

 

提到李商隐,人们立刻会想到他的《无题》诗,忧伤、执著而美丽。他诗歌的这种特色,与他的个性气质、人生际遇以及时代的政治文化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一、悲苦的人生经历

十六岁时李商隐的写作才能就已崭露头角,并在大夫名士之间小有名气。然而,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是李唐社会江河日下的时代。他生于宪宗元和年间,卒于宣宗大中年间,享年四十八岁。当时宦官弄权,藩镇跋扈,个人升迁多出于结党营私,受个人恩怨影响。李商隐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幸的时代背景之中。

而他的身世孤寒,十岁丧父,十二岁就替人抄书和舂米,挑起养家的重担。所以他读书刻苦自励,希望能有一个仕进的机会。虽然家贫促使他急于求仕进,但从他的诗歌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关心国事的有志之士,在他的诗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写的假托咏史而讽刺时政的一些作品。只是他科第不利,两次应考都未能登第,直到文宗开成二年二十六岁的他才因令狐楚和令狐绹父子的推誉,考中了进士。在当年冬天他就写了《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这首著名的长诗生命性,在诗中首先写出了他途径西郊所见乡村荒凉残破情景的荒凉景象。然后写出当时政纲的紊乱,安史之乱爆发,百姓流离失所,抨击了当权者腐败无能。他写这首长诗的第二年,他又去参加了科考。据他自己后来给朋友的信说,当时他已经为吏部所录取,可是当吏部把姓名上报时,却因为评价很差,于是将名字抹去,因而落选。

此后李商隐就陷入党争恩怨之中,一直没得到过伸展抱负的机会中国论文网。从李商隐与牛李二党的关系来看,牛党的令狐父子是提拔他的恩主,而李党的王茂元又是自己的岳父,其中的恩怨有着许多难言之隐。两者的对立冲突,始终困扰着诗人,面对内外交困、精神与生活两个层面的重压,性格内向优柔、执著而又不善自我排解的他,只能把苦痛默默埋于心中,把一切忧时忧国之心,自伤身世之慨,难以直言者,都寓托于幽微隐晦之诗篇。1

李商隐虽然人生坎坷,但并不是一味沉湎于自我的忧伤,他不仅关注个体的心灵,而且有对现实的关怀。如诗作《隋师东》指斥朝廷平藩不力,《有感》、《重有感》对时政的干预、评议,《寿安公主出降》对王室不振、屈辱和亲深表愤怒等等,借史讽今,现实感十分强烈。

时代的衰败和李商隐的坎坷人生,使他的诗歌对心灵世界的开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唐代诗歌再次耸立了一座高峰,千百年来,被人们吟咏歌唱。

二、独特的艺术诉求

远大的抱负遭遇盛世衰败的时代命运,崇高的情怀遭遇日益腐败的社会,在李商隐的心里产生巨大的矛盾冲突,经历了心灵巨大撞击的李商隐渴望一个理想的彼岸世界,这种精神诉求使他的诗歌打上鲜明的印记,成为李商隐诗歌的一种创作手法。

从心物相感的结合及表现来看,感发的过程是由外物出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动,于是李商隐将自己的感情完全于外物之上,而其所咏之物也就成为了诗人自己的象喻。2李商隐因物兴感,其感触虽然常由一点而起生命性,但在抒情过程中渐渐混合、链接多重人生感受,淡化具体情事,而扩展为对整个人生、世情的复杂认知与感慨。比如《落花》一诗,就交织着身世飘零、年华消逝乃至国运衰退等种种复杂无奈的衰感,触绪纷繁而又不名一端,如仅解为“悼亡”、“身世之感”、“寂寞之景”等感慨中的某一种,都不免因过于实在而有所偏执。3

李商隐的诗歌取材多是现实中没有的意向。从诗歌中可以明显地感到作者对于意象的有意创造和安排,由于他的先天资质禀赋与后天遭际经历以及隐约幽微的表现方法,有时他表现的是一片错综复杂的缤纷意象,唯有那些非现实的,又带有恍惚迷离色彩的事物,才能表达出他独特的幽隐之情。

在《锦瑟》中,我们透过弦弦柱柱的悲凉之音感受到了诗人在痛苦与迷惘中追寻着理想,往日有过美丽的梦想,似幻似真,迷离恍惚。为了美丽的梦,诗人愿化作啼血的杜鹃,企图唤来心中的春天。诗人不为世所用,象遗弃在碧海的灵珠,泪光莹莹,承受着千年绝世的寂寞。尽管它象掩埋在蓝田之下的美玉,在暖暖的晴空,也要升起淡淡的轻烟。

诗中的四种意象,无论是庄生晓梦,还是杜鹃啼血;无论是沧海泪珠,还是宝玉生烟,都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对理想世界的不懈追求。李商隐诗中所写的蝴蝶和杜鹃,虽然也是现实中所可能实有的,可是就整个意象而言,庄生梦魂所化的蝴蝶和望帝春心所化的杜鹃,它们所喻示的却已经沾染了典故中寓言和神话的联想,而绝不仅是现实中无上的现象而已了。至于沧海月明中有泪的珠,和蓝天日暖中生烟的玉,分开来看虽然每一个名物也都是现实中所可能实有的物,可是就其结合成的整个意象而言,则此种意象却完全属于诗人自己想象中的创造而绝非实有。这种意象就诗歌创作的发展而言,当然是更为精微复杂的一种表现技巧,而其所象喻的当然也应该是更为精微复杂的一种情意。诗人以自己悲剧性的心态体察外物,外物及传统内涵都经过诗人个性化的渗透与改造。

就结构来看,李商隐的诗是以理性为提纲来组织一些非理性的形象,以《锦瑟》来看生命性,首二句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可以说是这首诗的总起,而末二句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则可以说是这首诗的总结,至于中间四句的“庄生晓梦”、“望帝春心”、“沧海月明”、“蓝田日暖”则是四组并列的难以理念解说的形象,其以理性为提纲来组织非理性之形象的特色,是显然可见的。李商隐在坎坷的人生际遇之外,在诗歌里借助错综复杂的各种意象追求着向往的彼岸世界,在那里得到精神的自由与升华。

三、诗情合一的审美体验

在意象的选择上,虽然李商隐的诗歌显得繁杂,但都有很强的意蕴,有着深刻的人生指向。李商隐喜欢吟咏历史上才华卓越而难以际遇的人物,寻求感情上的共鸣和心理上的安慰,如屈原、宋玉、贾谊、司马相如、曹植、王粲等。如《潭州》“楚歌重叠怨兰丛”、“贾傅承尘破庙风”4,写忠臣放逐,贾生才高,以寄寓感伤之怀。《汉宫词》中“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5,也是借相如以自比,写武宗李炎只知求仙而对才俊之士毫不重视。在《东阿王》中以“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6,感慨曹植的不遇,反思自己怀才不遇的原因。在《安定城楼》中借写贾谊和王粲才华卓越而无施展之地,来抒写个人的苦闷情怀。

李商隐对崇高的审美趣味的追求与他坚韧的意志密不可分。他青年时代曾写过一首赞美嫩笋的诗《初食笋呈座中》:“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 忍剪凌云一寸心”7。李商隐对嫩笋给予赞美和同情,其实是把自己比做初出于林的嫩笋,用“凌云寸心”来巧妙关合其远大志向,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中国论文网。在备尝人生的艰苦与辛酸后,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8,表示自己仍愿为国家做一点事情,而不愿意赋闲在家。李商隐不断地从世俗生存向审美生存过渡,诗意地栖居着, 显示出他精神生命的高贵。从他的《过楚宫》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世俗的超越, 对审美性生存的追求。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见之后, 这梦萦绕在他心里挥之不去, 神女成了天下至美的象征。在人间的现实生活之中,人们奔走仕途,娶妻生子,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充分享受世俗生活的快乐。尽管世俗的种种情欲在诱惑着他,可他依旧沉浸在自己美丽的旧梦中。

再如《燕台》四首一组诗,从“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写起,表现了春光冉冉而来生命性,诗人被春光打动了以后所引发的一种追寻向往之情。诗中的“雄龙雕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则表现真正美好之遇合终不可得,只有满怀迷惘之情与春日之丝絮同其迷乱。还有“衣带无情无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则写有情之人憔悴消瘦及无情之物之凄清寒冷。最后的“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如西海”,则表现春天已逝,东风无力,百计难留,终乃化作一片幽光而入于西海。9

这首诗歌的意象虽然变幻神奇让人揣测不定,但并不流于随意堆砌。结合诗人一生仕宦不得意,只落得终身栖身幕府的命运来看,《燕台》四诗可能隐含有一世失意的心酸,而这心酸又难以做直接的抒写,于是不得不将其心中的积怨之化作清幽凄迷的意向来做一种隐晦的表达。

诗人的意象选择的意向性,是时代背景与个人际遇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包含着诗人对大环境的无奈与对个人精神追求的坚持,是理想不得实现的悲苦现实、生命体验与诗歌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诉求。诗人寄希望于意象的选择上实现崇高的审美趣味的追寻与现实的平衡。

四、结语

李商隐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世俗与崇高之间, 创造了一个让心灵无限延展的审美空间, 承载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在空间的维度上, 使得诗的审美意象重峦迭嶂;在时间的维度上,诗的审美意象将过去、现在、未来,遥相呼应,回环往复,新境迭出。正因为李商隐诗歌的审美空间的无限延展升华, 提升了人们的心灵境界, 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就象漆黑河流上的灯塔, 虽然夜的黑在一点点吞噬着人的意志, 但它依稀闪烁的光明,给人以希望与慰藉。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 2008年版,第75-76页。

2.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 2008年版,第74页。

3.刘学锴,李翰:《李商隐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4.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22页。

5.同上,第578页。

6.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M],北京: 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32页。

7.同上,第30页。

8.同上,第1078页。

9.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9-80页。

李商隐贾生范文4

首先,要确定所要鉴赏的诗歌是不是怀古类诗歌。怀古诗从形式上很好分辨,标题中往往有古迹、古人名,如《乌衣巷》《王昭君》;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题”,如《咏汤院温泉诗》《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览古”“咏怀”,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越中览古》等。

其次,分清作者抒情的类型。怀古诗多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怀抱负。其在感情抒发上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 感伤兴衰,怀古伤今

“进亦忧,退亦忧”是多数文人寒士的人生信条,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始终使他们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他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不满、警戒。当过去的繁华变成今天的一片荒芜时,

他们不由得顿生斗转星移,世事沧桑之感。这类诗歌作者所借的“酒杯”是古迹、古事,所浇之“块垒”是对现实的关注。

例1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解析 要把握这首诗中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一步,先审诗题,确定题材。因为诗歌的标题往往会对诗歌的类型与内容起重要的提示作用,而该诗题中的“览古”,就表明它是一首“怀古”诗。

第二步,借助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技巧来揣摩诗歌的内容与情感。因为怀古诗的特征是诗中有古迹、古人,表现的要点无外乎借古讽(喻、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等,而要表现这些内容与思想就需借助某些特定的表达技巧,如比喻、用典、反衬等。这首诗就是以“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的热闹、繁华之乐景来表达盛衰无常的哀情的。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荣华,而今还有什么呢?后人所见的只有鹧鸪在故城遗址上孤独地飞罢了,昔盛今衰,诗篇给人的警醒不言自明。该类诗歌揭示情感的答题模式是“描写了……,抒发了……”,或“通过……的描写,表达了……之情”。

二、 感伤身世,怀人伤己

抓住历史人物和自我身世间的连接点和共同点来抒感是怀古诗的另一类型。在这类诗歌中,作者所借“酒杯”是古人,所浇“块垒”是自身命运。

例2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解析 首先,从诗题“贾生”(贾谊)可以断定这是一首“怀古(人)”诗;其次,再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来分析,即知人论世。如果了解

李商隐一生身陷“牛李党争”的漩涡,被人排挤、潦倒终身的人生经历,就不难理解他用感伤的调子,感叹个人的沦落、世运衰微的创作风格了。此诗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之事,不谈治国之策,

这和晚唐皇帝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相似。而李商隐夙怀“欲回天地”之志,但偏逢衰世,沉沦下僚,和贾谊的遭遇相同,追思贾谊更体现自己的不得志。此诗的实质是借贾谊的遭遇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讽汉文实刺唐君,怜贾谊实亦自怜,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该类诗歌揭示情感的答题模式是“这首诗通过对……情景的描写[对……场景(画面)的描绘],从而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三、 以事启人,以理节情

往往有人把这一类诗歌看成是简单的对历史的理性反思,诗人本身不置身其中,其实不然。诗人评判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更是要借他们来“浇心中块垒”。在以历史事件启迪今人的基础上,同时表明心志或使自己倾侧的心灵获得暂时的平衡。

例3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例4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解析 不难看出这两首写项羽的诗,同属于怀古咏史的范畴,在确定诗的题材之后,第二步就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来分析,因为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晚唐与两宋交替这两个历史阶段的帝国国力衰微,异族入侵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一时期的作家或抒写自己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抒发驱逐异族、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秦末楚汉相争,最终以项羽垓下大败,自刎乌江而降下帷幕。后人总想透过历史的烟尘,剖析他失败的原因,从中获得某些历史借鉴。杜牧以独特的眼光,指出出色的战将自当胜不骄、败不馁,尤其是在受重创、陷绝境时,更应“包羞忍耻”,这才是真正的男儿。杜牧在为项羽的失败同情、惋惜、讽刺之余,借题发挥,道出的是自己不得志之时心中的信条:百折不挠,才能成功。这哪里是仅仅对历史的评判呢?

李诗启迪今人的意图则更为明显。作者之所以追念项羽,不仅仅是作者有那种巾帼豪杰之气,还因为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北伐,这不禁让作者想起英雄项羽。这是一种讥刺,用项羽不肯南渡讽刺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君臣;这更是一种呐喊:竖子苟且偷安,时代呼唤英雄。该类诗歌揭示情感的答题模式是“这首诗通过对……原因的阐述,从而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综上所述,确定了所鉴赏的诗歌是怀古诗之后,先分清属于哪一种抒情类型,再把握住“浇心中块垒”这个切入点,结合作者运用的表达技巧、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所处时代特点来揭示此类诗歌的思想情感就容易得多了。

1.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金陵晚望

高 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1) 这首诗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2) 诗人说“一片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2.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①壁

辛弃疾

郁孤台②下清江③水,中间多少行人④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 ①造口:造口镇,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南60里。②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唐、宋时为当时名胜,赣江流经台下。③清江:赣江和袁江合流处。④行人:指流离失所的人们。此句追述当年金兵侵扰赣西地区,致使人民受害的惨状。

后人认为《菩萨蛮》一词写出了极深沉的爱国情思,无愧词中瑰宝。试分析词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思的。

3.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八阵图

杜 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 (1) 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2) 作者在此借古讽今,晚望金陵,昔日六朝繁华之地不再,从“落日”“秋声”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难以画出来的。

2. 词人先从怀古开端,写四十多年前金兵侵扰赣西地区,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接下去笔锋转移到当前中原还没有恢复的现实,表示沉痛的心情。后段即景抒情,一方面写江水冲破重叠山峰的阻碍,胜利向前奔流,使人向往;另一方面又写鹧鸪“行不得也”的鸣声,使人精神沮丧,这些都是借来反映自己羁留后方、壮志未酬的苦闷。

李商隐贾生范文5

关键词:李商隐杜牧咏史诗

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咏史诗体是由东汉的班固开创,可惜“质木无文”。此后越来越多的诗人投身于咏史诗歌的创作。中晚唐以前的咏史诗一般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叙述或概括,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志,其中含有较多作者的个人感性认识。而咏史诗发展到晚唐时期,名人名作迭出,并表现出强烈的历史理性思考。

一、晚唐咏史诗的创作背景与发展

(一)晚唐咏史诗创作的社会背景

中晚唐时期君主崇尚经史、以史为鉴的思想意识,以及科举考试强化了对历史知识的考核的用人文化导向,形成了知识分子们探讨历史兴亡、论辩古今盛衰的史论风尚[1]。另外,晚唐社会内忧外患交织,敏感的知识分子们感到国事日非,因而大量进行咏史诗的创作企图拯救社会衰败局势。其选材上的广阔与丰富、内容上的大胆与讽刺、感情上的哀怨与敏感等,将咏史诗的创作视界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二)咏史诗体裁流变

唐代咏史诗体裁可谓众体皆备,但中晚唐以前的咏史诗多为古体,律诗与绝句是少之又少。中唐以后以刘禹锡为代表的诗人越来越多地创作七绝、七律咏史怀古诗。直到晚唐,杜牧成为第一个大量采用七绝形式写作咏史诗者。此后,七绝便成为人们咏史时常用的体裁。李商隐也是当时咏史诗之大家,咏史之作多达六十多首,而且各体俱有佳作,更以七言律绝的成就突出。杜牧与李商隐是众多的咏史诗人的优秀代表,在咏史诗的发展长河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生平背景与创作心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或樊南生,河南人,自幼处境微寒,生活艰难。李商隐一生都被卷入牛李党争难以自拔,跟随双方的政治浮沉而遭受牵连。他的悲剧遭遇,从根本上来说是唐后期整个社会上的种种积弊现实所造成的。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出身于世家大族,后家道中落。由于其性情耿介,一生仕途不很得意,使得杜牧对社会现实有着超于常人的较为清醒的认识,从而在其诗中得到了较为客观全面的反映。杜牧继承了他祖父杜佑经世致用的传统,入仕之前便关注历代兴衰得失,好论政谈兵[2]。二十三岁时他就写下了著名的《阿房宫赋》,以讽刺敬宗的耽于声色游乐。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咏史诗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杜牧、李商隐都处在唐朝社会黑暗及内忧外患的时代,都渴望力挽狂澜。两人写诗时的个人心态是不同的。李商隐在历经了无数人生道路的崎岖后,已朦胧感觉唐王朝中兴无望,又发觉自己缺乏挽救时局的力量与信心,于是悲观情绪渐浓,思想上产生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的危机感和幻灭感。他内心的苦闷和悲愤都反映出一种江河日下、黄昏渐近的时代气氛。黑暗的现实与他急切想挽救现实的愿望尖锐地冲撞,他只能把自己对现实地深刻理解,完全融入在历史事件的抒写之中。

杜牧的心态与李商隐则迥然有别。杜牧一生有着“愿补舜衣裳”的雄心壮志,相信只要自己的政治能力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就会在挽救大唐的危机命运中大有作为。杜牧的“天才的自信”,在很多咏史诗中都得到充分的表现。现实残酷,报国无门,杜牧缺少一个让他发挥才能的平台,因此他才好作翻案咏史之作。在《赤壁》、《题乌江亭》这两首诗中,他讥笑周瑜凭借运气在赤壁取胜,讥笑项羽不能忍辱负重,缺乏百折不挠的精神。他在翻历史陈案时突出强调个人的作用就能充分体现对自己政治才能的自信。

三、“讽”与“鉴”的创作目的

哲学是抽象地思考着世界,诗则是具体地表着着世界――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改造世界。李商隐和杜牧咏史诗都怀着高度的创作意识以期救国难于水火。

因生世的曲折与理想的不得志使李商隐对社会有更冷峻与清晰的认识。他的咏史诗多为“借古讽今”。讽刺产生于诗人对他所生活的世界看出了致命的矛盾,是人类的理性向它的破坏者的一种反击[3]。讽是其目的,也是其创作手段。而他还不是委婉的讽刺,而是直接行事,多为指事切近,大胆揭露,“敢言人之所不敢言”。如《龙池》有关唐、杨的故事早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就写过,但是被有意作了掩饰和修改,借以歌咏二人生死不渝的爱情。李商隐却旨在揭露玄宗霸占儿媳的丑行,据实直录,毫不掩饰,虽无一恶字,却无一字不贬。李商隐在《华清宫》用了明显的反讽手法发难于当朝皇帝唐玄宗,使语调更加尖刻冷峻。以致纪昀曾用“尖酸刻薄”来形容其诗,很多人也认为“大伤诗教”。 其实他是顺应自己的强烈情感,没有遵循自古以来就奉行的“怨而不怒”的传统标准而已。

杜牧的咏史诗大多是就史而论史,有感于晚唐颓势,较为笼统地抒发兴亡之感,虽然其诗不乏讽刺意味,但其中“鉴”的作用更为明显,以期达到警诫作用。如《泊秦淮》一诗叹商女唱曲,世风日下,曲折影射了他所处的晚唐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没落现实,以警醒众人不要沉溺于声色而重蹈亡国覆辙。诗人在《江南春绝句》中凭吊南朝覆灭时的寺庙,对其来历稍作点拨,使人既纵向想象当年这些佛寺建造的历史,又能横向联想唐王朝过分崇佛致国力衰退的后果,含蕴地揭露当时崇佛修寺的情景。无论侧重于“讽”还是侧重于“鉴”,他们都以叹古怀昔的旧形式,反映了现实社会,及难以排遣的兴废之感,扩大了咏史诗表现的容量,增强了咏史诗的现实性。

四、 同而不同的艺术特征

杜牧、李商隐的咏史诗比较讲究立意结构、遣词造句,其诗的艺术特征与表现手法,有些是相近的,有的则是各有特色。

(一)选材典型,往往以小见大

李商隐的咏史诗常选取典型的人物、事件来达到对昏君奢淫误国的有力揭露讽刺。选用历代昏君,将他们作为历史的反面典型,以此讽喻当代君王。如《隋宫》(绝句)选取了典型的历史事实,总结隋朝亡国的教训,着力刻画隋炀帝祸国殃民的暴君形象。而选用正面之人如屈原、宋玉、贾谊等,借咏叹这些人的不幸遭遇,表达自己的身世之感和人生慨叹。李商隐还常选取昏君游玩淫乐的小物品,借题发挥,以小见大,寄寓深刻感慨,如在《齐宫词》中,诗人借用九子铃来串演北齐后主、梁台新主相继荒淫亡国的悲剧,寄托兴亡的感慨。

杜牧的《赤壁》是由一件从江沙打捞出来的三国时的铁戟联想起那场历史上惊心动魄的赤壁之战。还运用铜雀、二乔这些虽与战争无关,但却是三国时的标志性人物、建筑意象,来引发巨大的时空逆转与深长的历史思考。《过华清宫绝句》未曾罗列玄宗骄奢淫逸的生活现象,而只选取千里急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小事”简单陈述。谨守了历史的真实,又高于历史的真实,达到了艺术的真实,形成非常富于戏剧性的场面,于细微处发现历史问题。

(二)对比强烈,叙写形象

在诗中展示鲜明对照的历史画面,能以最省俭的笔墨,将诗人饱满丰富的感情,表现得痛快淋漓。

李商隐写作咏史诗,与很多诗人有所不同,往往很少直接议论和具体评判,用抽象的道理来教训人们,而多通过展开合理联想和形象叙写,从对比鲜明的画面和意象中寄寓讽喻之情。《北齐二首》篇中“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剪裁了发生于不同时间的两个场景,不留情面地将昏君的丑态用鲜明的对比展现出来, 国之将亡,昏君仍沉迷后宫,字里行间充溢着尖锐而辛辣的讽刺意味。《南朝》则把陈后主的荒淫较比于齐废帝有过之无不及,后代荒淫甚于前朝。

杜牧也常运用鲜明对照的特写镜头。如《台城曲二首》其一描写陈亡时陈后主在国破后竟可笑地躲入井中,而城外军队战势激烈,城内城外的场景形象而有条不紊的一一展开,对比强烈,情节形象可感。更为著名的《过华清宫三绝句》,更是劳民伤财,生活奢侈的进贡荔枝只为博美人一笑,真正所谓“一笑倾城,一笑倾国”。宫中歌舞升平,宫外则社会政治形势剧变,画面虽简单,却将当时表面波澜不惊,实际暗流汹涌的政治无限延伸到了整个社会的动态,将山河破碎的原因一一用形象的笔触作了揭示。

(三)善于“点铁成金”,议论不落俗套

咏史诗题材多为众所周知的不新鲜题材,可是“小李杜”能够对老生常谈的典故“点铁成金”,显示了他们非凡的见解,使咏史诗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鉴戒意义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如李商隐的七绝佳作《梦泽》,关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自古以来人们都习惯性地指责残暴荒淫的“好细腰”的楚王。李商隐却将批判重点放在自作自受的宫女身上。他不是表面性的讽刺这些人的媚主邀宠,而是深入地讽刺这些悲剧人物麻木不仁的人生状态。这种深层次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题材原有的普通意义,将腐朽丑陋的世风作了最本质的暴露。其咏史佳作《贾生》,也突破了借贾谊的经历以抒发己之不遇的习惯做法,从贾生被君主赏识的角度出发,先抑后扬,反其意而用之,将事实的真相与表象自我矛盾。

杜牧很善于对历史人物事件重新做出评价与出人意料的议论,渗透着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体察。他在《题桃花夫人庙》(七绝)深究息国之亡的原因。正如《瓯北诗语》中所评:“以绿珠之死,形息夫人之不死,高下自见。而词语蕴藉,不显露讥讪,尤得风人之旨耳。”[4]他能够这样尖锐地提出问题,是那些人所尽知的美色误国之浅显见解所远不及的。而《题商山四皓庙》取典于吕后请商山四皓出山以固太子储位之事,历来人们对此事评价甚高,而杜牧能超出常人的眼光,指出因四皓出山而致吕后专权的恶果。这种立意的高绝,见解的独到正如赵翼所云:“杜牧之作诗,恐流于平弱,故措词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语,无一平正者。”[5]

五、咏史诗意境

诗的境界是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创造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契合的艺术境界。一首诗的意境则包含了时代特色与个人特色,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个人特色。明人宁濂指出:“诗,心之声也。是故凝重之人,其诗典以则,俊逸之人,其诗藻而丽;燥易之人,其诗浮以靡;奇刻之人,其诗峭厉不平;严庄温雅之人,其诗自然从容而超乎物象之表。”[6]

李商隐喜欢重构历史,并将其感伤心态与悲剧气息融合其中,把对社会的义愤与不平曲折折射出来。创作中他大力以“绮靡”之词写“怨刺”之诗。“绮靡”作为不同于他人的诗风与浓郁的抒彩和深长的情致,深刻的议论、尖锐的讽刺多相结合达到了境界的高度浑融 [7]。他自己的目标就是要将讽谕怨刺的内容与委婉清丽的形式结合起来,是“徘徊胜境,顾慕良辰,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谢河东公和诗启》)。

杜牧自忖“平生五色线”,咏史诗也自然呈现出指点江山,品评历史的勃勃英气。但人生经历与性情让他在咏史诗中常常情不自禁地以个人意识体察历史,敢于突破单纯演绎史实,褒贬人物的格局,大胆凸现鲜明的个人色彩借咏史以抒怀,将其积极的情态,高绝的议论与过人的史识融合,指摘时弊,针砭现实。他的诗不重视用词的华丽,而更重于诗中情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诗必须为自我性格、情趣、经验的返照。诗境经过了移情处理后已经心神凝注,物我两忘。

李商隐常在咏史诗中把主观感情移入诗中对象,处理题材时也表现出浓厚的主观化倾向。他用虚拟推想之辞在史实传说的基础上加以艺术的想象,而且诗中所表现出的意境真实与艺术真实令人信服。《隋宫》(七律)只根据史实传说经过自己的艺术处理对昏君作了尖锐的刻画,场面不失为真实可感,堪称大手笔。

杜牧的咏史诗往往重新虚构历史的陈案或结局,将历史上已成定局的重大事件从其个人愿望做出观照。《题乌江亭》中杜牧从其为人性情出发对项羽的自杀行为进行了否定。又如《赤壁》也未从正面入手,而是展开逆向思维,得出一个假设中的结局,使人对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做出深思。

六、结语

杜牧的七绝咏史对史论式诗体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李商隐从选材的意识到艺术的表现形式无不垂范后世,为晚唐咏史诗的集大成者。他们所触及的题材范围之广,表现手法的丰富以及风格的多变都推动了咏史诗的发展。他们的创作承前启后,在咏史诗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韦春喜,张影.试论中晚唐史论体咏史诗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 [N].四川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唐杜牧著,张厚余解评.杜牧集 [M].山西古藉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1-3.

[3]艾青著.诗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2-8.

[4]清赵翼著.瓯北诗话[M].霍松林,胡主佑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2月重印.163-164.

[5]同上

李商隐贾生范文6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某年某电视台中秋晚会主持人的开场诗。其境界与胸襟是何等地高远洒脱。只是不向观众交代诗篇为何人所写,则颇有“侵权”之嫌。殊不知此诗作者乃《红楼梦》中人贾雨村也!读者眼中的那个投机钻营、徇私枉法、狡诈凶险、落井下石、恩将仇报的贪官酷吏,似乎与此高雅诗情全无关联。

平心而论,贾雨村并非一开始就是如此坏透顶。考察他蜕变的心路历程与人生轨迹,仔细体会曹雪芹的春秋笔与辛酸泪,颇有令人琢磨、耐人寻味的心得。

《红楼梦》安排这个人物,大概有三重功能。作为贯穿全书的结构人物,贾雨村一直活动到120回程本《红楼梦》的书末;贾雨村与呼唤他出场的甄士隐,一起承担起警醒读者的“闹铃”功能,即是所谓谐音之意,用“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而且,士者仕也,贾雨村以其人生追求的丰富性、复杂性与悲剧性,形象地诠释了儒家士子读书做官之仕宦生涯的完整过程,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物形象,是典型的“这一个”。

一、进取:末世穷儒,抱负不浅

贾雨村的人生道路轨迹,还是三段式之分。这或许是经典作品人物描写之传统理路。

先是寒窗苦读,命途多舛,贵人相助,金榜题名。

且看开篇第一回,作为开局人物的姑苏乡宦甄士隐,给读者唤出了“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接着介绍其没落潦倒的出身:“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

值得怀疑的身世!何为“胡州人”呢?这是脂本庚辰本、甲戌本的说法。而己卯、戚序、甲辰等大多数手抄本,似乎都纠正说他是“湖州”人氏,梦稿本竟然作“湖北”人。笔者认为还是庚辰本、甲戌本用词讲究,坚持用有些让今人迷惑的缺水的“胡州”,其实涵蕴深意。因为在此处脂评有云:谐音“胡诌”也。即胡编乱造之意。脂砚斋最能了解曹雪芹的一片苦心。后人又何必总想去对《红楼梦》中的朝代、地域、年龄等一一坐实呢!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位书生作为旧时代千千万万芸芸士子的典型代表来看待。

倒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这句介绍,值得读者琢磨。探春的判词有“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王熙凤的判词有“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曹雪芹于康乾盛世而大书“末世”危机,发出盛世危言,涵蕴深厚。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末世”二字,乃解读《红楼梦》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之“小说眼”也!

寄居庙中靠卖文作字为生,淹蹇困顿几无生路的贾雨村,其经历并未如同古典白话小说民间戏曲中的传奇故事一样,穷书生吉人天相,总有贵人相助,或许还能赢得富家小姐花魁娘子的芳心与资助,最后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大团圆结局。就像鲁迅先生所言:《红楼梦》把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贾雨村依然是寒酸书生,只是偶然得遇甄家丫鬟的两次回眸,就以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多么辛酸的心境,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惜惺惺之慨!

此时的贾雨村是矜持自尊的,他所高吟之联语:“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连甄士隐也赞其“抱负不浅”,不敢小看他,竟然因此没能主动提出资助之意。

当中秋团圆之节,贾雨村受邀来甄府赏月,“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以后,贾雨村终于吐露出一直想求取功名而无有盘费的苦衷。

且看雨村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略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很会表达,乞求资助而不失自尊自重。这才有甄士隐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之慷慨捐赠。甄士隐还建议选一黄道吉日出行,赴京赶考,又要修书推荐他到京城仕宦之家落脚。谁知贾雨村翌日凌展不辞而别,弄得恩公甄士隐“也只得罢了”。穷酸书生的那种做派、沦落天涯的那份悲凉与矜持,竟有几分令人感怀同情之处。

二、惘然:宦海启航,人生跌宕

贾雨村赶考去了!由此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段征程,即是功名仕进,游弋宦海,不谙潜规,浮沉跌宕。当然,最后只能是罢官失意,再度淹蹇困顿,不知出路何在。

依然还是甄士隐呼唤出新人贾雨村。只是历经丧女破家劫难的甄士隐,饱受世态炎凉之苦,看破红尘,“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真正“出世”了。但贾雨村却新官上任,真正“入世”了,实践了儒家“入世”的真谛。

此时期的贾雨村,好品质仍在。作者曹雪芹一开始就赋予他一位好官应具备的崇尚“家庭美德”的良好形象。

贾雨村中进士选官外班,升任如州知府,某日回府时从官轿中瞥见正在街上买线的甄府丫鬟。旧情难忘,珍惜红尘知己,他竟然动用公权力,寻访到了甄家娘子的丫鬟娇杏。娇杏者,侥幸人也。所谓“偶因一回头,便为人上人”。

尤其有意思的是,一得娇杏消息,贾雨村就急忙召见(其实是强迫绑架)甄士隐的老丈人封肃(谐音风俗),问候叙旧,感伤甄士隐的出家和甄家女儿甄英莲(谐音真应怜)被拐卖,而且还表示“不妨,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临走还送了封肃二两银子。第二天一早,这位府台大人即“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何其舍得与妥帖。

贾雨村得到红颜知己,了却心愿。不到一年半,那娇杏丫鬟又生儿子又被扶为正室夫人。当然,这是在他原配夫人染疾下世之后。终其《红楼梦》书末,未见贾雨村有何家庭变故,也没有见到有何谴责贾雨村抛弃娇杏的文字。即使后来被罢官,他也只是将家小“送至原籍安排妥协”而已。

那么,作为治理一方的知府官员贾雨村,又有何表现呢?

书中写道,贾雨村“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这段文字太值得琢磨了。笔者认为颇有夸大其词之嫌。也许是因为“才干优长”才使“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因此革职“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尤其是找出所谓“擅纂礼仪”的罪名,最为要命。因为封建时代的礼制仪式,照例由礼部掌管,官员如若擅自纂集修订,必受惩处。是不是贾雨村想有所作为、清理旧规而创新政治呢?

对此“冤屈”带来的丢官失落,其打击本该是巨大的,但贾雨村竟然“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公事完毕,安顿妥当家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去了。

此时此刻,贾雨村的内心还算是坦然的:官心不重,士气犹存。他游到扬州,病困旅舍,盘费不继,可谓狼狈不堪。但也不愿攀附权贵,宁肯托朋友之力,谋一家庭教师之职,以作安身之计。

此时他只是受巡盐御史林如海之邀,做分内之事,并没有去想走学生家长的门路。甚至在游览“智通寺”时,他对那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破旧门联有所感悟,说“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接着与古董商人冷子兴大谈人之善恶正邪,声讨道学,宏论翩翩。此时的贾雨村还未蜕变。

给贾雨村带来蜕变契机的是冷子兴。第三回开篇写道,革职官员张如圭告知都中有起复旧员之意,这就为革职官员提供了复职的难得机会。精明的商人冷子兴。“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有这位冷眼旁观其实古道热肠的朋友的指引,失落的贾雨村又走向了人生的新途。殊不知,他从此也就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三、迷失:攀叩幸门,自毁心防

这条新路就是贾雨村的第三段人生征程。投机复职,泯灭底线,官运亨通,沉沦深渊,万劫不复。其细节与关节点被作者描摹得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既然动了重新“入世”的心思,贾雨村便不再像从前那样矜持自负。他依照冷子兴所献之策,请托林如海推荐自己,对林如海的建议“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一改当年对待甄士隐的矜持态度。得以走贾府的门路,以其“相貌魁伟,言语不俗”和读书人气质,获得了贾政的“竭力内中协助”,替他“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一桩选任如此重要官员的大事,全为暗箱操作,说得多么轻巧。

不可否认,上任应天府的贾雨村,起初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复职机遇,也想忠君爱民做好官。因此,当一桩普通人命官司摆到案前,他认为并无复杂之处:人贩子拐卖一女,先卖给冯渊,又再卖给薛蟠,于是起了争执。那薛蟠倚财仗势,竟然驱恶奴将冯渊打死,“他便没事人一股,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冯家“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此案并无难断之处,依法缉拿凶手,加以判处即可。

且看贾雨村大义凛然的正直表现:“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我们差一点就看到了一位秉公执法为民除害满身正气的包公般的清官形象,尽管有些来路不正。

然而,问题来了,这个签没有能够发下去。一个衙役门子的阻拦刚好逗出了贾雨村内心的犹豫。毕竟不是从前的贾雨村了。书中写道,贾雨村“正要发签时,只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之意。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只得停了手,即时退堂,至密室,侍从皆退去,只留门子服侍”。

让贾雨村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门子原来就是自己昔日困顿葫芦庙时认识的一个小和尚。更让贾雨村所料未及的是。门子由大及小、抽丝剥茧、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地分析案情,一步步将贾雨村引进“罪恶之门”,竟然显示出比府台大人更有做官的识见与手段。

门子首先出示了一张本省的“护官符”,即是著名的“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每句边还有些渲染家族势力的附注。“脂戚本”第四回总批中有首七绝,其首句是“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世途”,很有见识,难怪将第四回作为《红楼梦》的总纲来看待。

见贾雨村“竟不知”何为“护官符”,门子便警醒道:“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得他!他这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皆因都碍着情分面上,所以如此。”

门子还进一步分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雪’也。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老爷如今拿谁去?”一下点明了案犯薛蟠就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薛家公子。

门子还说出那个被冯渊、薛蟠所争买的婢女,就是当年资助贾雨村走向科场的大恩人甄士隐失散多年的女儿甄英莲。

这一番分析说明,—下子便把贾雨村推到了两难境地:一边是撼动不得且帮助自己复职的四大家族势力,一边是大恩人甄家女儿以及屈死的冯渊。秉公执法,报恩雪冤,却肯定要得罪权贵,甚至丢官丧命;如果徇私邀宠,渎职枉法,却又违背天理良心。内心激发出善恶斗争的剧烈冲突,且看贾雨村是如何了结的。

贾雨村必须突破两道心理防线。一道是对不起恩公不幸女儿及冤死冯渊的感情线,另一道则是忠君报国公正为民的做官底线。儒家讲究修齐治平、内圣外王,崇尚慎独,所以,这也牵涉到士子心目中最后的那道道德防线。如若不加以突破,则根本无法“解扣”脱困。

贾雨村先试着自己解扣。他先是将甄英莲的不幸和冯渊的冤死,推给所谓的“命运”,说是“亦非偶然”的“孽障遭遇”、“梦幻情缘”,为自己的冷酷无情找出理由,为不安的心灵寻求安顿。“且不要议论他人”的冷酷之语,说明贾雨村开始突破儒家为士子所设定的“内圣”的道德底线。至于另一道为官底线,还需借助“门子”之力。

门子太了解府台大人的底细了!他竟然讥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何反成了个没主意的人了!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作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如此揭底之论,贾雨村还是犹豫不决:“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实是重生再造,正当殚精竭虑图报之时,岂可因私而废法?是我实不能忍为者。”内心的个人感情线容易突破,而如何冲决所谓君国大义的为官底线,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关键时刻还是门子的一番冷笑管用:“老爷说的何尝不是大道理。但只是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岂不闻古人有云:‘大丈夫相时而动’,又曰:‘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依老爷这一说,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言外之意是说,大道理虽好,难以实行于世;先保住自身,今后有的是报国为民的机会。所以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番解扣之语,确实打动了贾雨村。只见“雨村低了半日头,方说道:‘依你怎么样?”’按说,在此处应该有大段的心理描写,但也许曹雪芹无法下笔。毕竟人生观价值观遭遇崩溃的巨大心海波澜,是难以用笔墨传达出来的。“低了半日头”五个大字,足以说明贾雨村的内心,是何等的纠结与痛苦了!

当然,门子早已准备下“一个极好的主意”,无非是顺着贾雨村的思路,编派出前世夙孽今世了结的谎言。于是,贾雨村在一番故作“斟酌斟酌”后,彻底突破了两道心理防线,最终全然不顾是非曲直,乱判了这桩“葫芦案”。他随即又迫不及待地“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果然,“王夫人已知薛蟠官司一事,亏贾雨村维持了结,才放了心”。他赢得了贾府耍人的欢心,从此就攀附上了。

那个本来出谋划策劳苦功高的门子,大概是因为他太了解府台大人的底细了,所以决不能放过:“此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落得如此下场,门子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也足见此时的贾雨村,其心变得多么狠毒。

四、沉沦:暗夜无门,走向深渊

既然人生底线已破,官德操守城门洞开,那么贾雨村的堕落沉沦就是必然了。

为了索要二十把古扇,以满足荣国公贾赦的一点嗜好,贾雨村竟然罗织罪名,将扇子主人穷秀才石果子拘捕,致其家破人亡(第四十八回)。为了巴结贾府,他做了不少功课,对其家族资料了然于心,连贾政也惊叹道:“岂知雨村也奇,我家世袭起,从代字辈下来,宁荣两宅人口房含以及起居事宜,一概都明白,因此遂觉得亲热了。”混迹官场,不出“几年间门子也会钻了。由知府推升转了御史,不过几年,升了吏部侍郎,署兵部尚书。为着一件事降了三级,如今又要升了”(第九十二回)。当上京兆府尹,路遇恩人甄士隐,寺庙起火,他竟然因为“名利关心”,不管寄届其中的恩人是死是活(第一。三、一。四回)。查抄贾府,他落井下石,本应遵旨秉公执法,“查明实迹再办”,却“怕人说他同护一家,他便狠狠地踢了一脚,所以两府里才到底抄了。你道如今的世情还了得吗!”(第一七回)最后,贾雨村又因为“犯了婪索的案件,被褫籍为民”(第一二回)。

至此,贾雨村人生征程到达了悲剧终点,其走向深渊的心路历程就此完结。

最值得我们琢磨寻思的,还是贾雨村之所以溃决心理防线的“解扣”问题。

唐代元稹自传体性质的《莺莺传》(西厢记故事原型)中,那位对莺莺小姐始乱终弃的张生,竟然骂莺莺为尤物、妖孽,以女人祸水、善于补过作开脱,自己为自己“解扣”,落得骂名。诚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说:“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有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说的是公子李甲为了弥合与父母家庭的矛盾关系,打算抛弃热恋中的风尘情侣杜十娘,然其心纠结,富商孙富本欲霸占杜十娘,故以金钱与孝道相劝诱,名为帮助李甲释怀“解扣”。杜十娘投江时,连“当时旁观之人,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那孙富”。

上一篇资本溢价

下一篇作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