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荷花的诗句范例6篇

关于赞美荷花的诗句

关于赞美荷花的诗句范文1

【关键词】西湖诗篇 整合教学 语言素养 人文情怀

西子湖畔,杨柳阴阴,欣赏两幅截然不同夏日西湖风光图有道是“别是一番滋味上心头”,风雨疾来急去的酣畅与满眼荷叶荷花的壮阔更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研读文本比异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显然都在赞美西湖美景,教材的优化组合无疑给我的教学带来启示。所不同的是前者乃宋代诗人苏轼被贬任杭州通判时所作。全诗四句话写云、雨、风、水,生动形象;写山、船、地、楼,句句求实,堪称写实景的佳品,而风雨变幻的西湖何尝不是苏轼人生曲折的缩影,宝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宠辱不惊、乐观豁达的心态,并把这种豪情借着这场雨抒发出来。后者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描写了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和热爱。前两句质朴无华的议论,后两句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却给我们呈现另一番离别情愫。

二、整合教学寻定位。

两首诗有同有异,如果将这两首诗整合起来,互为表里,互相映衬,则必收事半功倍之效果。于是我对课文中的两首古诗进行整合,构建“主题式”、“立体式”的诗歌教学框架。即以赞西湖美景为整体观照主题,再适量补充相关诗词及作者写作背景,建构起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比照、互相延拓的立体课堂。采用:整合优化,对比融合;多元链接,情景交融;扶放结合,授之以渔这三种方法组织教学。整合教材后我大胆尝试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思路,以达成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领悟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积淀人文素养,抒发生活情怀。

三、入景入情巧融合。

整合一:整体通读,提炼诗眼,把握诗境。

王国维语:“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因此在教学中,从诗眼切入,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带着“两位诗人笔下的西湖给你留下最大的印象是什么?”一问,开始通读两首古诗,整体感知之后,我便引领学生在从诗题入手,寻找两首诗题中各有表述了诗人写诗时的心境的一个字,发问质疑:

1、质疑“醉”。出示“醉”在字典中的三种解释:①饮酒过量神志不清;②沉迷,过分爱好;③用酒泡制。诗题中的“醉”是哪种解释呢?在这里仅仅是喝醉酒的意思吗?激发起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从而顺利进入深入研读课文的环节。

2、质疑“送”。自古多情伤离别,在这首诗中,能找到“别”的伤感,“送”的哀愁吗?一字未谈及送别,难道杨万里与林子方感情不深?亦或是美景让两人忘却了离愁?声声叩问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一“醉”一“送”看似普通,却是提纲挈领,在通读中质疑,在质疑中研读,对诗境的把握便已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之境。

整合二:扶放解读,品析词眼,品悟诗情。

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之怎一个“醉”字了得!

宋代著名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人讲究诗画统一,让孩子在画面中想象,在景物在畅游,定会达到“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境界。

1、抓词眼入境想象感知“醉”。从“黑云翻墨”中,你感受到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白雨”是怎样的雨,雨下起来了,坐在船里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卷地风”是怎样的风?“水如天”那是怎样的一番壮阔呀,你们能描述吗?在这样的想象中,打通了学生与文本的时间与地域空间,淡淡的酒香弥漫开来。

2、品词意回环复沓品读“醉”。

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呀!特别从哪里感受到?(“跳、乱”)引读:这雨真大啊――生读(白雨跳珠乱入船)这雨真急啊――生读(白雨跳珠乱入船)这雨真有力啊――生读(白雨跳珠乱入船)通过重音的不同落脚点,在反复回环的诵读中对比自己的想法和诗人的表达方式,感受“跳、乱”字中蕴涵着的情愫。

3、悟诗情适时链接赏析“醉”。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致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引入资料:苏轼本人也非常的喜欢这句,直到15年后重游西湖他还念念不忘,特意写到“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可见诗人对这首诗的喜爱。此时再播放西湖雨后视频资料,让学生在静静地聆听和观赏中达到文言共生。再引导男女生诵读,一咏三叹是文从言生的水融。

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之在乎花开花落。

古代教育家朱喜曾说: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鉴于第二首诗同是借以写西湖美景,所以我把这首诗作为学生由“学会”迈向“会学”的台阶。通过运用已得的方法,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先抓“无穷碧”“别样红”想象都有哪些绿呀?这是怎样的红呀?尝试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西湖中千姿百态的荷花,在语言的实践中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支荷花用自己的体态语以及声音反复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千古名句。最后链接对比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感受一个是整体的壮阔美,一个是细节的精致美,最终习得学习古诗的能力。

整合三:整体参读,多元链接,体察诗蕴。

当学生对两首诗诗意、诗境都有了较深的领悟时,此时则应回归整体,对比参照,学习表达,挖掘诗蕴。

1、链接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情怀。

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充分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更应走进诗人的生活,了解诗人的写诗背景:“通过刚才对诗歌的品读,你猜猜苏轼此时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杨万里送林子方却感受不到诗中的惆怅与伤感?”此时可以让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作者生平作介绍,师作补充,出示两段文字资料:

①苏轼才华横溢,在朝廷里官居要职。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因为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被贬到了杭州。这首诗就是他被贬第二年写下的。

②林子方原是直阁秘书,后被皇帝宋孝宗提拔任福州的知府,福州乃宋代繁华之地,此时的林子方正是官场得意大展宏图之时。

此时,教师引导:同学们,古人常说写诗言情。听了这些介绍,再看看诗,你们觉得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杨万里的一个“送”字其中的意味深长也该明了吧。如此,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到达和谐统一。

2、对比写作手法,领悟诗人心境。

关于赞美荷花的诗句范文2

    教学这首古诗,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涵。

    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本首诗歌的诗眼就在“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毕竟”。“毕竟”既把诗歌要写的特定节令下的特定景色作了限定,集中在写“不同”,又突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由衷赞美,乃至惊叹之情。我抓住这两字诱导,提挈全篇,重点在引导学生理解“风光不与四时同”,让学生知道夏季中有三个月,六月居末,荷花最旺之时,景色尤美。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我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在初读之后,我让学生先介绍自己所认识了解的荷,给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用朗读录音回味叶圣陶爷爷的《荷花》,学生对荷花的感知就越来越具体了,最后看图画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解诗人写西湖六月中“毕竟不同”的“风光”,捕捉了西湖特有景物“莲叶”和“荷花”,写出了它们一望无际和亭亭直立的形态,赋予了它们“无穷碧”和“别样红”的色彩,红绿相映,荷日生辉,写足了西湖的美景。

    三、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让阅读、收集大量与“荷花”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

关于赞美荷花的诗句范文3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3.感受六月西湖荷花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并能想象画面,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引――盘活经验,理解诗题

1.揭示课题。

生: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可以看出。

生:送别的地点是在净慈寺外。

生:送别的人是杨万里的朋友林子方。

2.师: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杨万里的一位朋友。以往学过的送别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生: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

3.师:这首诗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设计理念:温故知新,为体验这首诗独特的送别情感做好铺垫。

二、读――疏通词句,整体感知

1.俗话说,诗画一家。请同学们听着配乐诗朗诵,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景象。

2.这么美的诗,想读吗?(自由读诗,读正确、流利。)

3.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给别人听,看谁读得最好。(找伙伴、找老师共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分配读等。)

4.再读诗。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对诗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画出难理解的词句。重点理解“四时”“无穷碧”“别样”等词句。

5.根据对诗的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读出诗句的节奏韵律。

设计理念:“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见自得”。读书要求层层递进,由读准音、读顺句到读出节奏,要求逐步提高。

三、述――感受画面,生动描述

1.同学们,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闭上眼睛去听,去想。老师范读三、四句。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蓝天 碧叶 映日 荷花。

3.同学们,你能描述那样的景象吗?

师:满池的叶,满眼的绿,远远伸向远方,与蓝天相接。

4.引导学生说说荷花在六月阳光照耀下的颜色、姿态等。

5.师:看啊,那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边无际;那艳丽的荷花,娇艳妩媚,辉映朝阳。你能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吗?

设计理念: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学中着力为学生的个性解读提供机会,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用大胆的想象去填补诗歌意象的空白,用语言去再现优美的画面。

四、品――体味语言,感悟诗情

1.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细细揣摩,可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与惊喜。

2.学生读诗,教师相机引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3.生交流。

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然,但读者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领略到了西湖美景。

生: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与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既写出莲叶的无边,又渲染了天地的壮阔。

生:映日又与荷花相衬,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

4.师:在诗人的笔下,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夏意浓浓的西湖像一位热情的姑娘对我们嫣然微笑。诗题写送别友人,可诗中没有叙写友谊,没有抒发离愁,而是描写了西湖的如画美景。现在同学们再吟诵这首诗,想象送别的画面,然后谈谈读到的是诗人一份怎样的感情。(生自由朗读,品味)

5.生交流。

生:高兴的心情。友人前程似锦,诗人送别自然高兴。

生:明朗的心境。朋友的离去,不等于友谊的失去,所以诗人眼中是美景,诗中是美景。

生:诗人以美景送别,想让美好的回忆成为永久的珍藏。

6.师小结:我们同学从这首送别诗中不仅读出了荷花的别样红,也读出了诗人的别样情。

7.古人以诗明志,以诗寄情。让我们在诵读中体会诗人那一份别样的情感吧。(学生背诵,诵读)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品味语言、欣赏语言,享受经典语言的内涵和魅力,促进语言积累,得到美的熏陶。反复诵读,细细揣摩,大胆猜想,各抒己见。

五、拓――拓展欣赏,丰富积累

1.媒体出示杨万里另一首描写荷花的诗《小池》,让学生结合生字注音自读。

2.让学生结合投影插图和注释,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

3.比较学习。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根据要求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4.引导归纳。冰清玉洁的荷花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对于美的事物,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钟情于她。

设计理念:教师用活教材:既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适度的拓展阅读,使教学内容丰满充实。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初步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六、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以荷花为吟咏对象的古诗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收集有关诗作读一读,品一品,并挑选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抄下来,并附上阅读赏析,准备在班上交流。

关于赞美荷花的诗句范文4

论文关键词:论语,文教,中的,美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治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水平。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的训练,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揭示形象感知美

感知美是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美感的特征是直观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揭示课文中具体生动的、直观的、可供学生感知的形象,让学生抓住文中有声有色的语言,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脑海中构成生动的画面。比如《荷花》一文写的是“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课文的主旨在于通过写荷花,通过我们的视觉看荷花,去赞美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本文所描写的荷花对于孩子来讲还是很熟悉的,孩子们可能都看过荷花,可以说,他们的视觉记忆还能让他们想起荷花的样子,这个时候出现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就再一次展现了荷花的形象,让孩子更深印象地感知了荷花。这时进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组织学生竞赛性诵读,特别是描写荷花部分的句子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让学生读,在读中体会。本文是篇美文,因此教师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主题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二、品位语句发现美

从语言文字入手,披文入情,引导学生对那些能表情达意的词句细细品位,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悟出美妙之处,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如《七颗钻石》这篇课文,它以生动离奇的情节赞扬了小姑娘如钻石般闪亮、美好的心灵。我们在教学时要教育学生要懂得关爱别人,同情、帮助有困难的人。在教学中,我让孩子读中感悟,自己感悟文中的人物形象。让孩子读,“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去。”让孩子仔细地读,在自己的读中体会小姑娘对妈妈的爱,折射出小姑娘的心灵美。在学习本文时,让学生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词语来理解“大旱灾”对自然造成危害,体会当时人、动物和植物对水的渴望,从对句子的品位中理解课文。理解“七颗钻石”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了崇高,照耀人类,使普天下人都沐浴在爱的暖流中,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本文中作者通过水罐的四次变化和美好的结局,给予了小姑娘高度的赞扬,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体味句子,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位语句,学生会从中发现美、体会美。很自然地接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引起美的心理共鸣,教学也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体验情感热爱美

在语文教学中,要触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文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景自然地生发出热爱、向往、追求的欲望,教师就要满怀深情地激起学生向上的力量,唤起学生深刻的思索、审美的愉悦。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凭借搜集的资料介绍庐山,有关庐山的古诗,有展示庐山景色的图片,多方面了解庐山的情况,为更好的学习课文做一个铺垫。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带学生去游览庐山,看看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结合语境及生活经验的意思;结合学生以往看《西游记》等动画的经验,体会“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意思;利用图片,想象“云遮雾绕”、“茫茫的大海”的景象。学习中抓住重点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入情入境,体悟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深入体悟庐山云雾的体态美,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带领学生“领略”庐山云雾的迷人风光。当学生仿佛已置身于庐山云雾令人陶醉的意境中时,教师又“趁热打铁”,在婉转悠扬的萨克斯音乐中,播放了“黄山奇松”“泰山日出”“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风光旖旎的彩色画面。这样,既使学生欣赏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又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作者对庐山云雾的热爱、赞美之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过热情。学生融入了情感,沉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四、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的,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赞美荷花的诗句范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愿做一朵荷花。

一提起荷花,大家自然会想起古人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是啊,古往今来,那独具魅力的荷花,人见人爱,人见人夸。

一提起荷花,我还必然想起我的家乡南宋时期大诗人杨万里所作的有关荷花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诵读着这些鲜活清新的诗句,我仿佛穿过800多年时空的隧道,看到了一代诗宗杨万里伟岸的形象;诵读这些鲜活清新的诗句,我也理解了一代诗宗杨万里为何偏对荷花情有独钟 !杨万里的一生为人刚直不阿,做官清正廉洁,是一个毕生追求山高水长风范的人。他,犹如一朵永不枯败的荷花,是那么的冰清玉洁,又是那么的鲜亮照人。

在人类文明相对发达的当今社会,保持荷花那种一尘不染的独特品质,是多么显得难能可贵。有了荷花这种高尚的品格,就能强壮拒腐防变的肌体,就不会被糖衣裹着的炮弹所打倒,古往今来,有多少一身正气的人物让我们久久感动,难以忘怀;反之,如果不能保持荷花一样的高尚品格,那么就会陷入污浊之中难以自拔,结果只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古往今来,也有多少个人民败类,让我们深刻警醒,引以为鉴。

我们从事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同样需要保持荷花那种一尘不染的独特品质。我们代表国家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每天都要同各类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打交道,在监管和执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难免会面对各种诱惑。在这些时候,我们就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人民利益为重,坚守一身正气不染尘的节操,依法监管,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冲突。否则,如果我们怀有私心杂念,视法律为儿戏,拿权利做交易,那么就必然会破坏公正执法,损害工商执法权威及廉政形象。

我,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战线的一名新兵,和许多同仁一样,肩负着今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未来充满希望,但也一定会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的考验。能否经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就看能不能保持荷花那种一尘不染的独特品质。人们羡慕我现在从事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他们看来是认为工商部门有权。诚然,工商部门依法具有一定的权利,但权利是把双刃剑,一切权利是人民给的,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有口皆碑;若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则必遭人民唾弃,还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

在今后的事业和生活里,我愿做一朵荷花,廉洁为民,清白做人,为红盾增光,为红盾添彩!

关于赞美荷花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唐诗 美丽中国 道德教育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中学语文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唐诗中对祖国山水赞美与热爱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美丽中国”理念的灌输与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炽烈情感。

一、对应节令时序的诗句:一草一木皆关情

“美丽中国”的概念首先看重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唐诗里有很多对应节令时序的景致描写,抒发出的是对自然景色的直观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幻化成诗人笔下的美丽词句。在学习这些诗句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洋溢着自然情趣的诗句,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

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流传不衰的好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的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不但描绘了西湖的旖旎风光给予人的感受,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颇有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教师能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转换用于本地的景色描写,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就更大了。

又如,杨万里的《小池》描写的是初夏的静谧氛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的另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是直接描写了西湖夏日的美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的炎热在唐代诗人的笔下竟然透出阵阵的清凉,别有一番趣味。

刘禹锡的《望洞庭》则描绘了秋天的平静与坦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诗人在日暮时分遥望洞庭湖而写的,表现出洞庭湖面开阔,水光月色交融。诗人还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远望湖中翠绿的君山仿佛白银盘上漂浮的一只青螺,意境深邃。

高适的《别董大》显示的是另一种意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中的灰色天空给我们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似乎联想到了眼前的环境问题。

通过朗读和比较这些描写四季景色的唐诗,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还可以让他们领悟用心感知秀美景色的道理,进而培养他们爱护美好河山的道德情感。一草一木皆关情,而建设“美丽中国”是需要每个人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对应山水胜景的诗句:青山绿水在心中

唐诗里还有很多对应着山水胜景的诗句,表达出的是对祖国山水胜迹的迷恋与赞叹,而背后则是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阅读和学习这些诗句时,教师应让学生抓住自然景色的独有特点,在抒发个人情怀的同时关照生态环境的变化。

杜甫的《登高》可能唐诗中最为萧瑟凄冷的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长江之滨的夔州(今四川奉节)以猿多著称,夔门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不仅感慨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则对比了长江两岸的不同景致:“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的时令已过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景观也不同,地带性的差异是观察者的立足点,别有一番风趣。

上一篇工业机器人

下一篇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