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读后感范例6篇

雷雨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范文1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恨着罪孽却又不自知的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雷雨》的戏剧冲突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开始是郁闷燠热,乌云聚合,继而有隐隐的雷声,有诡谲的闪电煽动着渐趋紧张的空气,忽地,天地间万物止息,纹风不动,静极了,就在人刚刚觉察到异样还来不急思忖,当头响起一个炸雷,电闪雷鸣,雨横风狂,宇宙发怒了。达到此种戏剧效果全凭剧作家牵动剧中人物之间“危险”关系。比如周萍,对父亲是欺骗与罪孽感,对蘩漪是悔恨与惧胆怯,对周冲是歉意,对四凤是希望振作,对侍萍是难逃宿命。

《雷雨》确是才华横溢之作,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雷雨》成功塑造了剧中人物。如果一出戏没有令人难忘的人物,那么无论它的剧情冲突多么紧张激烈都不过是一时的热闹。《雷雨》中的人物是丰满而复杂的。即如周朴园,曹禺将他归于伪善却仍然还要为他分辨出刹那间幻出的一点真诚颜色。而对周冲,曹禺也细心区分着单纯与痴憨,让现实的铁锤一次次敲醒他的梦。

当然,在《雷雨》中最独特最耀眼的人物是蘩漪。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热情是浇不灭的火。上帝偏罚她干枯地生长在砂上,她的美丽的心灵被环境窒息变成了乖戾。她有一颗强悍的心,她满蓄着受压抑的阴鸷的力,她不是所谓的“可爱的”女性,她是辛辣的,尖锐的,她有她的“魔”,她的魅惑性。

《雷雨》具有一种诗意之美。这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许多段落被人们反复背诵,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而后升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位。

雷雨读后感范文2

学习地点:深圳市 新安中学 网络教室

学习对象:高二(15)班学生

学习网址: http://.cn/u/2947453553

指导老师:高帆

一、专题教学的缘起

走入专题教学源于吴泓老师的指引。早在2003年《语文教学通讯》的封面人物上,我就见到了吴泓老师,第一次知道了专题教学。那时心想,吴老师的学生真是幸福啊,能读鲁迅、红楼梦、海明威……机缘巧合,2011年我调入了深圳新安中学,和吴泓老师成为了同事。正当我想像吴泓老师一样领着学生向远方前行之时,却被现实枯燥的应试束住了手脚:对粤教版教材的生疏,每个月准时到来的月考,区里的统考,应接不暇的评比……我每天都疲于奔命,疲于对知识点像解剖刀一样的切分。那时,我每日看着吴泓老师班里学生的幸福,却不敢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内心既纠结又彷徨。这时,吴泓老师向我指点语文教学应该前进的方向: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远不只是高考,还包括对知识的热爱,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树立等等。只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行阅读、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进入一个新天地。

“想得明白才能做的明白”,这句话是吴泓老师的口头禅。我决定先跟着观摩学习。在一段的跟踪学习中,我倾听着感受着吴泓老师的课堂:取代老师喋喋不休、不断提问布置作业的方式,吴泓老师的课堂充溢着朗朗的读书声;学生主动地思考并质疑着,而这种质疑不是简单的“是”或“非”,而是知其然后的知其所以然;这里课堂上的气氛时而轻松,时而又充满着挑战性的紧张,师生之间是平等交流的,学生引经据典的同时还能引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写作不再是作文选中的固话语言,走出了平庸和肤浅,走向了丰盈和深邃。

在感受这种学习的愉悦和经过无数个夜晚的思考之后,我义无反顾地走进专题学习。我和学生商定一起来读《红楼梦》。但是,我还不敢占用太多课堂上的时间来让学生读这些经典的东西,只能利用课堂之外的零碎时间。于是,高一整个下学期,我没有布置过晚修作业,每天只是给学生布置阅读的任务,每天晚修前15分钟让一名学生谈谈阅读心得,每周两节《红楼梦》的精读课,比如“宝玉挨打”“宝黛初会”“抄检大观园”等情节都在课堂上精讲,每两周一次网络专题学习课,主要是依托“家园网”为平台,最后再做专题写作与总结。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都感到收获颇丰,更重要的是,学生成绩不仅没有退步,反而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样一来,我便有了放开膀子做专题的勇气和动力。

二、为什么要读《雷雨》

读《雷雨》是偶然也是必然。说其偶然,是因为粤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正好是戏剧,其中选择了《雷雨》的第二幕,学生初步认识了《雷雨》中的人物。与此同时,班级的话剧社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想在自己的青春历史上演一个如同“史诗”般的话剧,《雷雨》是他们此时最好的选择。

当然,我还想为这个专题做更多的铺垫,我先请吴泓老师原来班级中做过专题的几名学生谈谈做专题的感悟,同龄人之间的谈话激起了他们无限的向往。趁此契机,我和他们讨论了目前语文学习的状态,展示了吴泓老师的家园网站以及吴泓弟子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当我提出我们自己也要做一个完整的专题时,学生眼中都迸发着希望的光芒。

我和学生一起研究了吴泓老师的28个专题,最后把目光聚焦在“百年寻梦”这一组,可能这一组专题和他们正好是若即若离的距离吧――既不像古代文人那么遥远,又不像外国作家那样有文化的隔阂。“百年寻梦”一共有以下几个专题:

读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走进鲁迅世界:读《呐喊》《彷徨》;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读《雷雨》;苦难与忧思铸就的诗魂:读穆旦;生命是忧伤的:读《边城》;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读张爱玲;一首凄婉的歌谣:读《呼兰河传》;人生的局促与困顿:读《围城》。

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是最先被学生否定掉的,接着是鲁迅和穆旦,也被否定掉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雷雨》《边城》和《呼兰河传》这三部作品。于是,我和学生商定,先从《雷雨》读起,再慢慢读其他几部作品。

当然,选择《雷雨》更是源于作品本身的魅力。《雷雨》是天才般的年轻人曹禺在23岁时,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创造出的惊心动魄的悲剧。曹禺曾经这么说过:“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的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能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曹禺是站在悲悯的角度上看待《雷雨》中的人物,我们今天是不是也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待周围的人事,培养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呢?《雷雨》,除了生命毁灭的沉默和黑暗之外,究竟还能告诉今天的我们多少个人性的难解之迷呢?

那么,就让我们以探究者的身份,平等地走近大师,走进《雷雨》吧。

三、怎么读《雷雨》

与《雷雨》相逢的过程,基本可以分为:走近《雷雨》――阅读《雷雨》――研究《雷雨》――言说《雷雨》四个阶段,前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1.走近《雷雨》

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专题相关资料。如话剧常识(定义、分类、鉴赏剧本的要素等);曹禺简介,《雷雨》故事梗概,创作背景,人物关系(清晰把握《雷雨》的复杂人物关系),观看电影《雷雨》等等。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曹禺产生亲近感,对《雷雨》产生神秘感,由“老师要我读《雷雨》”变成“我自己要读《雷雨》”。同时,从感性认识入手,也在于寻找“我和曹禺”“我和《雷雨》中的人物”的精神共通点。这一阶段采用的材料主要有:《雷雨》的诞生;有关《雷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资料;《雷雨》写的谁家;曹禺与天津(四)(沽上丛话);苦闷出大家;忆曹禺;解读曹禺;刻画人心灵的戏剧大师――曹禺;曹禺生平;简介《雷雨》。(见博客学习平台:http://.cn/u/2947453553)

2.阅读《雷雨》

学生有了这样的初步感受,就可以引导他们阅读《雷雨》了,而“阅读《雷雨》”就是要走入《雷雨》中的世界,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首先是泛读,在读书过程中随时写下自己的疑惑和感触。同时,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也要做一些方向性的指引,主要提一些宏观的问题,如:

(1)曹禺是如何创作《雷雨》的?他自己对《雷雨》有怎样的评价?这些情况对我们理解作品有什么帮助?(2)在你看来,《雷雨》究竟是爱情悲剧、命运悲剧还是时代悲剧?(3)透过《雷雨》,透过周公馆这个“最有秩序的家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时代?(4)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与鲁侍萍、繁漪、三个儿子之间的难于调和的矛盾在哪里?作品在各种矛盾纠葛中揭示了他怎样的形象特征?(5)你欣赏《雷雨》的语言吗?请结合具体实例说说《雷雨》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力。

学生在网络课堂上借助网络互动方式自由探究。利用网络讨论区,深入解读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以及作品的主题。

在通读2遍的基础上,我又领着学生对部分篇章进行了细读,如选择课文节选部分的第一场戏,也就是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后的重逢作为研读的重点,回答以下问题。

(1)周朴园在不知面前的人是鲁侍萍之前,周对鲁是什么态度?找到依据。(2)两人围绕三十年前在无锡发生的事件展开对话,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周朴园几次问鲁侍萍的姓氏和身份?这些问话和动作展现了周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3)周朴园在知道她是鲁侍萍之后,周对鲁的态度有何变化,哪里体现?附: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他对鲁侍萍的怀念是否出于真心?难道这三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表演?

这些问题学生都是利用实时网络进行探讨。对于附加的问题,学生格外感兴趣,于是,在学生对资料进行大量的查阅之后,我们在教室中举行了一场“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的辩论会,班里分出了“挺周派”和“挺萍派”。那是一节激烈的辩论课,认为周朴园爱着鲁侍萍的同学主要这么认为:(1)分开是因为父母的压力;(2)现实不允许;(3)除侍萍之外的“她”都是生命的过客;(4)做了总比不做好(哪怕是金钱的补偿);(5)保留各式的习惯……认为周朴园不爱鲁侍萍的同学认为:(1)周爱的是逝去的青春;(2)周家的摆设显示的是其控制欲;(3)纪念侍萍是源于愧疚;(4)言爱是肯定自己的自尊:自欺欺人;(5)周爱的是自己;(6)周是自我救赎……虽然辩论没有最终的定论,但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对人性的复杂有了更深的体会。

3.研究《雷雨》

学生在与经典相逢的路上,在对书中人物发现的过程也是自我发现的过程。同时,这种研究也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实践。

这一阶段主要给学生推荐了一些研究性文本进行阅读。这些文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文本细读类文章:《陈思和〈雷雨〉细读之细读》,《〈雷雨〉的多种阐释》,《细读〈雷雨〉》;第二类是人物解读类文章:《周朴园对鲁侍萍感情真诚说》,《周朴园对鲁侍萍感情虚伪说》,《〈雷雨〉人物解读》,《评周朴园(三则)》;第三类是主题解读类文章:《谛听曹禺话剧自由主义的呐喊》,《雷雨的定义》,《〈雷雨〉:生命始于盛夏》,《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曹禺名剧的误解、曲解与理解》,《曹禺:悲剧有滋味 人生不是滋味》。

在让学生阅读这些文本的同时,我又示范性地抛给了学生一些研究性的课题,比如:探究《雷雨》的命名;曹禺创作《雷雨》的前后历程;周萍和繁漪、四凤的感情纠葛;周朴园和他的三个女人。这时,再充分放开学生阅读的权限,可以随意地根据自己选题的需要去百度搜索一些文章,也可去与曹禺、《雷雨》相关的网站上和网友进行互动对话。

4.言说《雷雨》

以上的过程算是“入得去”,但还要有一个“走得出”的过程。这就是最后一个环节――“言说《雷雨》”。事实上,这种言说早在阅读的初期已经开始了,由于很早就给学生介绍过专题学习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要写专题性论文,所以学生在阅读初期便开始收集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一个暗胡同慢慢走向光明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老师的指引,但这种指引,更多是个性化的。比如,一些孩子读到最后还没有思路,我就组织上“开题汇报课”,在开题汇报上,一些思想的火花不断被点燃,有创意的开题被赞赏被支持。比如,有个学生说读《雷雨》时只对一些特殊意象印象深刻:雷、雨,立刻就有其他同学提出了电线、窗、房等,然后,该生在大家的启发下,提出了《透过中的意象看社会》这么一个论题。开题结束之后,一些学生就开始卡壳了,这时,就需要和学生有面对面的交流,在倾听与指导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也提高了不少。学生的创作陆陆续续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都经历初步成文――修改――再修改――定文的过程。我觉得在学生成文的过程中,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有耐心,要相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懂得“教育是慢的艺术”。最后,我将全班学生平日写的《雷雨》随笔、最后的论文和写后反思汇集成册,取名为“中学时代读《雷雨》”,作为这次专题的总结和纪念。

四、读完《雷雨》之后

雷雨读后感范文3

一、    联系身边的环境导入新课

在原来的教学设计上,我是联系单元教学的主题来设定,但是上课的时候,刚好外面下着小雨,于是我就联系身边的环境,设计了生动富有儿童化的语言导入:从早上到现在,外面一直下着一场怎样的的雨?(学生回答)是呀,在雨家族里,有斯文的毛毛细雨,还有威猛的雨,就是我们今天课堂上要学的——齐读课题《雷雨》。这样的设计很有新意,而且跟环境紧密联系,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吸引来了。

二、    板书设计为学生的发展营造最大的空间。

板书的设计是我这堂课一大创意和精彩。根据清晰明了的段落,和单元导读里说的: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设计了一本“书”,里面有三页“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老师只设计了小部分插图,留大很大的空间让学生来填写这本“书”。然后学生在读完课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把“书”填好,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宽松的环境下被激发出来了,在最后一个环节里,学生发现雷雨后有一种现象是蝉叫了,而老师只在第一页雷雨前有一只“闭口的蝉”,怎么办呢?学生纷纷举手说有办法,一个学生上了台,把前面那只蝉取出来,然后贴在“雷雨后”的页面上,然后在旁边画上“吱吱”两个字。这样,蝉变活了。学生在贴彩虹时,别的学生着急地说:“不能把彩虹跟太阳贴在一起,因为……”学生种种精彩的表现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这就是循生而教带来的活力和惊喜。

三、“蜘蛛”一词的书写指导。

   我一直把“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能单纯的朗读感悟,必须体现写字认字这个难点”这个指导思想牢记在心,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穿插写字而不显得唐突呢?我还是在临上课前的一节课想到一个办法(因为是第三节课上,很多点子都是在前两堂课时想到的):在引导学生领悟朗读完重要句子“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后,我出示一个空出“蜘蛛”两个字的句子,然后故作惊讶地问学生:“蜘蛛逃到哪里去了?蜘蛛逃到课本去了,我们赶快把它捉回来。”然后把预先准备好的三张田字格交给学生去写,其他学生都在书本写。我叫的这三个学生也是有目的的:我叫的三个学生都是平时书写不大好看,但是都在进步着的学生。最后把他们三个的“蜘蛛”放到投影幕上,让大家评,然后选出最好的放回到句子中去学习。其实在此之前已经给了两次机会学生写字,一次是让学生说笔画,我来写;第二次是我故意漏写“压”字,让学生写,这个字我叫的是比较好的学生,当她写完后,下面的学生都说她写得比老师好看,我是承认的。

雷雨读后感范文4

《雷雨》具有一种诗意之美。这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许多段落被人们反复背诵,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而后升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位。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雷雨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雷雨读书心得1似乎名字就暗示了一场悲剧的发生每当我读到书的末尾时,突然间由心底涌出一股酸痛。有时候很迷茫,为什么上一辈的孽债总是报应在子女身上?这难道队长子女来说公平吗?

书的结尾讲到了周萍(周朴园与鲁侍萍之子)和鲁四凤(鲁侍萍和鲁贵之女)的死,以及无辜的周冲(周朴园与周蔡漪之子),原本我以为没有周蔡漪的阻扰,结尾应该可以说是圆满结束了,但是我错了。《雷雨》所描述的是一场悲剧,正因为周蔡漪对周萍的那份爱,从而顺理推章一步步引出了一个身世之谜,周萍和鲁四凤这对苦命鸳鸯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也许他们受不了这种结果,周萍在雷雨的天气中冲到庭院外而触电死亡,然而让我很不值得的是,周冲这年仅才17岁的无辜男孩,居然会去拉触电的鲁四凤白白丧命。瞬间我有股怜悯,为什么纯真无邪的周冲在曹禺的笔下最终的命运会是触电而死呢?而那个周萍却举枪自尽,弟弟鲁大海在那个恐怖的雷雨天气中从此失去踪迹。似乎这一切都发生的有点仓促与可惜,只是我们都知道至便是悲剧的最终目的。

回过头来讲周蔡漪和周萍。作为后母的周蔡漪居然会和丈夫的儿子周萍染上关系,从我们正常人的眼中可视之为乱伦,但当我换个角度去想的时候,就会懂得原来这就是悲剧产生的一个过度!可见曹禺的策划可谓是巧妙绝伦。从不该发生的事引出最终大家所不愿意看见的一幕。

然而事实追究根底,这场悲剧的主导线还是在父亲周朴园身上,这个玩世不恭的伪君子,若不是他为了娶个有钱的周蔡漪又怎么会丢下穷命的鲁侍萍呢?鲁侍萍又怎么投河不死再嫁鲁贵,因而生出鲁四凤呢?所以说为什么总是父母欠下的债会报应在子女身上,让他们曾受不该有的罪恶呢?

依然一句话:“这对子女来讲是否公平?”

雷雨读书心得2读完《雷雨》,此时正是夜阑人静的时候。

关上台灯、闭眼,眼前似乎还是出现一幕幕叫人不知感慨还是感动的情景。

一切源于情又止于情。第一代的恩怨债孽却由第二代继续承受。倘使当初周朴园没有为了名利狠心抛下鲁侍萍和鲁大海,周萍和四凤这段不该来的爱情也就不会来,瀿漪和周萍的这段疯狂而又心酸的感情也不会存在。而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错?

四凤,侍萍,周萍,周冲,他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啊!本来应该是一段很美好的爱情,却在最后被套上了乱伦的枷锁,本来应该是一段很亲密的母女情,却为了两段不该来的爱情而处在了痛苦的深渊。一切的美好啊,为什么终归支离破碎?不该死的死了,不该疯的疯了,旧社会,令人心酸的下层人的命运,何故如此?旧社会的黑暗,上层人士的腐朽终究导致了无数悲剧的发生。

我依然在想,不仅仅是旧社会,即便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也依然在发生。也许现在会比旧社会光明的多,可是仍有那么多的人仗着自己有钱有势,处事横行霸道,任意妄为?犯法了,他们的钱可以买通律师,买通法官,然后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拍拍屁股走人,还装出一副受害者的委屈相,扔下真正的受害者捶足捣胸,哭尽人间的不公。这样的人他们的心难道就不会滴血吗?而这样的人也终究会遭到报应的吧!呵,命运,如何的作弄了这世间的人,一切的人与事仿佛尽在它的掌握之中。

我又想到了鲁大海,这个个性鲜明,决不向黑暗的上层势力低头的青年人。他意气风发,爱憎分明,对于一切的不平,他敢于挑战,坚定的意志和一直坚守的原则,也让他对上层人士嗤之以鼻。他不甘于那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下层人民的一贯作风,更不屑于鲁贵那种奉承拍马,狐假虎威的神奇,他愿意为自己以及其他所有矿工的公平挑战周朴园,他要为自己和其他人赢得他们应有的回报,他憎恶黑暗,也敢于挑战黑暗,这样的年轻人正是旧社会所有懂得反抗的人的真实写照。他们顽强,他们坚持,在所有人都在无际的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朝更加黑暗的深渊走去的时候,只有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进,找寻光明的所在。

……

一阵雷鸣,惊醒了多少懵懂的旧社会人民;一夜雷雨,淹没了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的痕迹。

人生总归如此,像书像画亦像戏,读一部《雷雨》,仿佛尝尽了人间千番种种,读尽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辛酸血泪,想想现今,我们也算得幸福的了吧!

雷雨读书心得3雷雨故事中人物的关系是复杂的,然而就是这种复杂的人物关系贯穿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始终,也是导致雷雨走向一个大悲剧结局的导火线,曹禺在文中塑造了多个鲜明的人物特点,使得每个人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一大核心人物,他年轻的时候爱上了鲁侍萍,那时的他是爱鲁侍萍的,他们之间是有真正的爱情存在的,那时的周朴园也是有一丝纯净可言的,但是他却听从父母的劝告将鲁侍萍赶出家门,娶了文中的另一个女主角繁漪,一个可以说和周朴园门当户对的女人,但是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周朴园选择了退缩,他接受了这个现实,这也使得他逐渐变成了有金钱利益观念,等级之分的人,也随着雷雨的情节发展走向败落。但是曹禺还是给了周朴园一些人性化的东西,在最后他主动告诉周萍鲁侍萍是他的母亲,然而当真相被揭穿的那一刻,也便是雷雨走向结局的时刻了。

当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意外相见的那一刻,周朴园其实是爱鲁侍萍的,只是他喜欢的是以前的那个温柔而美丽的鲁侍萍,现在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已经老去的鲁侍萍,因此周朴园的反映中更多的是带有恐慌与害怕的,他担心鲁侍萍的出现会影响到自己现在的地位。

雷雨中曹禺安排了周冲这个角色,他是黑暗的社会中的一盏明灯,他具有正义感,敢于为无产阶级说话,在知道鲁四凤喜欢的人是周萍是,他主动选择了退出,他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也是雷雨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封建观念束缚的人。也许他的死时理所应当的,在雷雨所描写的整个社会现实中,他是格格不入的。

雷雨读书心得4封建礼教,让小少爷也开始忧虑了。在所有主角齐聚一堂的时候,父亲的专制和对工人的压迫,让他看到自己的想法(把学费腾出一半给四凤上学)是多么的幼稚,至少在父亲这儿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当有天晚上,父亲亲自要“他未说完的请求”时,他低着头,直说没什么,甚至父亲也放下口气:“也许,我会同意呢”也无法让他再将心事表露。

这本是个矛盾的集合,在闷热的客厅,在闷热的“死去的夫人”的房间里以及在大伙的心里,都有团火在燃烧。四凤的爱情在燃烧;周冲的爱情也在燃烧,而他还有对父亲的恐惧,对母亲的同情。萍对后妈,因为“闹鬼”只想一走了之,并且,对四凤,他是爱?是随性?还是借她慰藉自己甚至是借以摆脱自己的恐惧?我不知道,但在那个雷雨的夜,他终于可以解脱的。也就是那天晚上,他面对鲁大海说出:我想死。由结局可见,这一句话是真。

繁漪,这个可怜的人儿,被迫嫁给周朴园,没有爱情的生活,昏天黑地的屋子里。她又是桀骜的骏马,只是在快要心死的时候,周萍给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满足,也许风花雪月,也许甜言蜜语,毕竟,比起一直的闷热的屋,比起丈夫想着另外的女人,比起只有药作为丈夫给的礼物。她从冬天走到了春暖花开。而后来的所作所谓我们由此可以理解。她可以不爱她唯一的儿子,她可以反抗老爷子的命令,甚至可以在雷雨的黑夜跑到四凤家里,鬼一样的出现,但是她却总是思念,总是询问,关于他的萍的一切她都想了解,想要紧紧抓住。雷雨夜,她以为自己发下狠心要开始报复他的萍,可是忘记的自己是一个见不得他下跪的人,更何况见到他哭泣,她甚至可以委屈自己和四凤同样的地位。因为这一生,她这样的女子只为爱付出。她终于咆哮了……

雷雨读书心得5繁华落尽

用一个暑假完整地精读了曹禺先生的名作《雷雨》,繁漪的形象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思绪万千的我终于决定为她写点什么。

爱的破灭是《雷雨》中铺设的主线,毁灭的哭喊贯穿了整个悲剧,故事缠绕着剧中所有即将奔赴雷雨的人。

繁漪始终是我为之惋惜的女人。她初入周宅为妇,这便奠定了她无奈的悲剧。与周朴园这场无爱的结合彻底推翻了新式女性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初尝了人世间的丰盛,却要奔向那场烟光闪烁的死亡。她是雷雨中一只苦苦挣扎的白蝶。她自省,却无力挣脱罗网。她是见着了青年周萍又活了的女人,她背叛了一切的世俗教条,即便结果是无奈的空虚,她却从未迟疑过,始终带着飞蛾扑火的决绝。我为她的毅然而感动。

她有爱,有恨,她在寂寞中前进。

然而,悲剧来源于周萍的懦弱与移情别恋。对于那个“情妇不像情妇,母亲不像母亲的女人”,他却只剩下可笑的悔恨,还有那自私的恐惧。我的眼里,繁漪是在黑暗中强烈求活的个体。

繁漪对幸福与自由的渴求支撑着感情向更遥远处索寻。这个世界在她眼里已没有什么可留恋,她并不怕失去什么,也不怕再受到什么伤害。她祈祷的是末日,她渴望的是救赎。

繁漪本身没有错,追求幸福与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然而,她不应该存活于那个时代灰暗阴郁的天空之下,那个“追求幸福与自由”还只是空想的时代。一个与世俗背道而驰的灵魂,注定遭到被毁灭的结局。

希望的微光有时候就像特地为某个时代某个个体准备的一份礼物,埋藏在某个深处等待着被寻得。雷雨爆发的时刻,是殉道者的忌日,纪念所有为爱情静默或爆发的灵魂。

雷雨读后感范文5

镜头一:夏天多阵雨,刚才还艳阳高照,一会儿就乌云密布,大雨将至。十年前的一个下午,刚上课不久,突然间天昏地暗,教室里漆黑一片。虽然我及时开了电灯,但随着轰隆隆的雷声,才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还是惊慌失措地尖叫起来,有的甚至离开了座位。尽管我对他们说,不要怕,这是雷阵雨,一会儿就会过去。但有些孩子还是在叫喊。那时的我年轻气盛,一心想维持课堂秩序,面对失控的场面非常生气,于是我提高了嗓门,大声斥责那些起哄的孩子。一些原本听话的孩子回到了座位,乖乖地坐端正了。但有一个男孩却死活不肯坐下,他看着窗外漆黑的天空,哭喊说:“钱老师,我害怕,我要去找奶奶……”

我恼火了:“下雷阵雨有什么好怕的,上课时间怎么可以随便离开教室呢?赶快坐到座位上,我们的课还没上完呢。”可这孩子吓坏了,见我不放他出去,便自己要冲出去。我一把把他抱住了,任他哭闹,就是不放他出去。为了稳定课堂秩序,我命令其他学生读课文,不要理睬这个无理取闹的孩子。男孩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哭哭啼啼求我放他出去找奶奶。可惜那时的我觉得这是小孩在撒娇,坚决不能助长这种习气,于是我又把他批评了一通。最后,一堂课就在孩子的哭声和学生们的读书声中结束了,直到雨过天晴,男孩的哭声还没有停歇……

反思:现在想起来,我真后悔啊。当时的我真是简单粗暴,不可理喻。面对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当他遇到突如其来的自然现象感到害怕时,我不但不做耐心解释、好言安慰,反而一再训斥,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啊。当孩子想寻求奶奶保护时,我不仅没有让孩子在我怀抱中找到安全感,反而批评一通,这又是多么冷酷无情啊!尽管这样做的本意是想维持课堂秩序,但最后不但课没上成,反而给全班孩子心里留下了可怕的阴影,使我和孩子们之间树起了一堵墙,从那以后,那个男孩再也没有和我亲近过。

镜头二:不久前的一个下午,伴随着第三节课的上课铃声,天空风起云涌,天地间一下子变得黑沉沉的。我走进教室,孩子们已坐在座位上,教室里黑乎乎的。这也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天有些紧张,个个都瞪大眼睛看着窗外。又是一个雷雨天,又是一群神色紧张的孩子,我想改正错误的机会终于来到了,我要让这场雷阵雨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一扇知识之窗。于是,我让孩子们收起了原本要上的课本,开始引导他们观察雷阵雨,感知雷阵雨,了解雷阵雨。

我让一位小朋友打开电灯,然后对学生们说,雷雨是夏天的自然现象,不用害怕,在我们学的语文课中有描写这种天气的词语,谁能说说是哪一课?小朋友们很快就想到了识字5“夏天、台风、雷雨”这一课,大家兴致勃勃地举手发言。接着我对孩子们说,你们想感受一下夏天下雷雨的过程吗?大家都兴奋地嚷嚷说想。于是我叫一位小朋友关了电灯,请大家在昏暗的教室里说说自己的感受。不少小朋友说现在教室里黑乎乎的,黑板上的字都看不清了。“那你们知道,天为什么会这么暗吗?谁能用一个成语告诉老师?”有的小朋友就说出了乌云密布这个成语,说因为云太多太厚了,太阳被乌云挡住了,所以天空就暗了。说话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大雨哗哗下了起来。我请孩子们到窗前去观察下雨的情景,许多小朋友还是第一次这么仔细地观察下大雨呢。他们惊讶地发现,大雨就像是一根根白线从天上垂挂下来,地上还溅起了数不清的美丽水花。几分钟后,操场就一片了,一阵大风刮过,地上还会飘起一阵阵白雾,就像是风沙掠过一般。不少细心的孩子还发现,随着雨越下越大,天空也越来越亮,雨停后天空就变得更加亮堂了。大雨过后,我请学生们说说看到的情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着说自己的感受,连原本不爱发言的小朋友也都举手发言了。孩子们的思维在亲身感受后变得活跃,语言在不断的表达中变得丰富,智慧也在互相交流中不断闪现。

反思:同是一个雷雨天,十年前的我,由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自己与学生之间有了隔阂。现在的我能顺应孩子的心理特征,蹲下身子来看孩子的世界,巧妙地利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因势利导,不仅让他们消除了对雷阵雨的恐惧,还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消极被动等待雷阵雨转为积极主动观察雷阵雨,然后在观察中增长知识、启迪智慧。

雷雨读后感范文6

中国现代文学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截,只有三十几年的长度,从时间角度看它也许不长,但其深层的内蕴却是迥异于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其突出特点是由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产生了中西兼容,突破、创新及强烈的个性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学少有的现代气息。中国现代文学家大多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又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他们大多生逢新旧交替的时代,有着更复杂丰富的人生情感体验,相应地他们笔下的许多文学名著也就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具有文学名著“说不尽”的特点。

以《雷雨》为例,近七十年来常演常新,倍受观众钟爱,有其作为名著的许多显著特点。

第一,《雷雨》是一首蕴涵丰富悲剧寓意的情感诗,“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这诗不一定是美丽的,但是必须给读诗的一个不断的新的感觉”。⑴

作者把“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⑵艺术化为在雷雨式强烈的情绪渲染中推进的戏剧情节,通过八个人物错综交织的关系,透现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爱与恨,诱惑与恐惧,困惑与憧憬,挣扎与无助,表现“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⑶

剧本中“序幕”和“结尾”的精心设计,“那序幕中的音乐是Bach作的HighMassinBMinor,BenedictusquivenaitDominiNomini,那点音乐是有用意的”⑷(巴赫《b小调弥撒曲》)。它就像电影的远景镜头把一个极悲惨的故事推向了遥远的过去,距离感产生了悲悯的欣赏效果和神秘感,同时如祝红《〈雷雨〉的诗化意象》一文所述:“一个霹雷暴雨般原始情结下的悲剧故事,就在这悠远宁静的结尾中消解了,远去了……”⑸

《雷雨》全剧的叙述语言和人物对白也表现出诗的意韵。

剧中最能代表作者心声的周冲的语言,他美丽的梦及梦的破碎,谁能说不充满着忧伤的诗情画意呢?

第二,人性复杂的内涵。《雷雨》人物数量很少,只有八个人,但它又像许多文学名著一样,人物的分量是很重的,有挖掘不尽的内涵。

现在谈到繁漪、周朴园、周萍等人物,仍会有多种不同的解读,这也是《雷雨》作为名著的显著特点。正像钱理群先生所述:“《雷雨》既是关注现实的,同时又超越现实,追索者隐藏于现实背后深入的人生、人性、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⑹

像《雷雨》一样,许多现代文学名著都有着深刻的哲理意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鲁迅《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的人类共通性;钱钟书《围城》中人生困境与无奈的普遍性;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在北京市民文化背景上姿态各异的人生状态和人性批判;张爱玲《传奇》世界的苍凉意蕴,都有极其丰富的蕴涵。

电视剧是以电视屏幕上的视听形象作为媒介的艺术,除媒介物与文学作品不同外,还有一些特别突出的特点:

其一,是大众化的传播特点。

中国的文学艺术自古以来大都有曲高和寡的倾向。五四以来胡适、鲁迅、老舍等许多文学先辈都试图朝着文艺大众化的方向努力,在不同的时代进行过许多可贵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或许是汉语言文字难解和文学文人化的特点,使五四以来的文艺虽追求大众化,但姿态各异。有的是高处不胜寒,试想鲁迅写农民的作品如《阿Q正传》等,有几个农民能够看得懂呢?这是一条趋雅的路;有的是走工农兵的方向,虽然当时影响很大,但再度审视,许多作品失去了文学艺术特质,这是一条通俗但也不无缺憾的路;有的是俗中求雅,如老舍曾说“通俗文艺的内容需丰富充实”,要“设法使作品有趣”,“趣味有高下之分,这在善于择选”,⑺他的作品吸引了范围广大的读者;有的是雅俗共赏,如张爱玲就出入于传统与现代,雅与俗之间,独创一格,别具韵味。另外,还有各类通俗小说、言情、武侠等等。各种类型中定位各异,雅俗互动,受众多少不一,影响强弱有别。

随着现代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传播范围愈加广阔,电影、广播、电视,直至今天的网络,而目前尤以电视传播面最广。好的文学作品充其量也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读者,而电视剧一夜之间就会有上亿的观众,而且有些观众也许不识字,但他们也可以成为某些电视剧的忠实观众。电视剧大众化的特点要求电视剧走雅俗共赏的路。

其二,是瞬时性及被动接受中的主动选择性特点。

电视剧作为主要在家庭环境中欣赏的艺术形式和电影、文学、戏剧都不同。视听艺术的瞬间性使电视剧欣赏不像文学作品欣赏那样可以反复咀嚼,也不像电影和戏剧那样受欣赏空间(电影院、剧场)的约束而会一心一意地观赏。电视频道有多种选择,家庭环境可在看电视的同时兼顾其他,电视剧在接受时是被动的(指时间上),但被动中有主动权,(不喜欢可随时换频道或关机)。

以上两个主要特点给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利弊兼有的条件。

由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又要加一些限制条件,这里主要从审美欣赏心理的角度探讨一下。

1.文学名著审美心理的主要特点

语言:文学语言影响着读者的审美心理。语言文字印在书上,可长期保留,反复阅读,阅读中呈现的是较自由的个人欣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作品本身的绝妙语言就会给欣赏者提供美不胜收的审美体验。很多文学名著的作者又同时是语言艺术大师,于是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审美享受。

内容:胡经之先生曾论述:“接受理论认为,文学本文的接受是一种阐释活动”,“伊塞尔认为‘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就成了本文的基础结构或审美对象的基础结构——‘召唤结构’”。⑻

许多文学名著都有构成“召唤结构”的特点,几十年上百年后仍使读者有强烈的热情去欣赏它,研读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名著高出于一般作品所具有的“说不尽”的特点。

所以文学名著的审美心理特点更多地是通过作品感悟人生,细细品味。这种审美活动是人的生命精神领域的延伸。

文学名著的读者大多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知识阶层,这和电视剧欣赏就有很大的不同。

2.受众在观赏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时的审美心理的主要特点

电视剧语言:钱钟书先生说:“从美学原理上讲,媒介物就是内容。”⑼媒介物的不同决定了欣赏方式和特点的不同。

电视剧的媒介物是视听语言,它是“依托视觉与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⑽这种语言的特点是生动、形象、真切,但普通观众在欣赏电视剧时不会刻意保留(录下来),所以这种语言是瞬时性的,不能反复品味的,因此电视剧欣赏重在由这种综合性形象化的语言所表现的内容上。

电视剧的内容: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一般都是连续剧,有点像长篇连载小说和小说连续播讲,所以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以情动人是至关重要的。但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已为多数电视观众所熟知,在欣赏这类电视剧时就有一个审美心理的定势问题,读者常常先入为主,容易发生欣赏上的心理距离。

电视剧传播媒介的生活化、真切性也使观众容易从生活本身出发做出道德评判,而不像欣赏文学名著,常会产生形而上的哲理思考。

电视观众的大众化,不同层次群体对名著改编电视剧的欣赏效果迥异,这就涉及到名著改编电视剧的定位问题。1990年两部有影响的电视连续剧同时播出,《渴望》可以说定位在市民阶层,《围城》则主要定位在知识阶层。

基于上述特点,现代文学的名著改编应该很好地把握适度原则。

所谓适度原则,具体地说就是文学名著的“雅”(原著丰富的内涵及文化品位)与电视剧大众传播方式形成的“俗”(大众化)之间的适度问题,文学界有诸多关于雅俗共赏的论述。

朱自清先生在《论雅俗共赏》一文中论述“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还提出“以俗为雅”,“俗不伤雅”⑾的雅俗之间的平衡问题。这对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应该有很大的启示性。

电视剧是一种大众化的文艺形式,而由文学名著改编成的电视剧应该在保留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在雅俗之间寻求一个恰到好处的尺度,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境界。

电视剧名著改编的适度原则应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定位

根据名著的内容确定应定位在哪个方面,偏雅或偏俗,应尺度恰当。

如电视剧《雷雨》改编的定位就有偏颇。导演李少红女士说:“原著实际上是一部结局戏,我们的改编重在把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表现出来,把人物的情感经历细腻地展现出来,让观众看得比较过瘾。”并要“给周朴园一点理解,给繁漪一点敬意,给周萍一点青春的光彩”,全剧以繁漪为核心“着力描写了她与周萍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直到最后分手的全过程,让人看到了年轻漂亮,热情活泼,有追求的繁漪是怎样一天天变得粗暴、乖戾,神经质的过程,并给了她一个自杀的结局,凸现了这位敢说敢做,敢爱敢恨,甚至敢死的反封建的女性形象。”⑿

而《雷雨》原著矛盾冲突最本质的核心是在周朴园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家长制那种压抑、禁锢、令人窒息的环境下所产生的,但这一内容不是概念化的。曹禺先生凭着多年深切的生活体验,以及他过人的艺术感觉,把这一内容浓缩进雷雨之前那自然界的郁热、憋闷,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氛围之中,而离开了这个矛盾的核心,其他冲突都将不复存在。

电视剧《雷雨》的重心从上述主要矛盾移到了繁漪身上,以繁漪和周萍的关系为情节主线,以繁漪自杀为悲剧结局,这就偏离原著太远。定位的偏差使电视剧《雷雨》的“”恋情看似合理实为荒唐。原著中繁漪对周萍恋情的产生是极度封闭、专制,备受压抑而心有不甘又不能冲出家庭的具有“雷雨”性格的旧式女性的畸形恋情,她虽然敢爱敢恨,但“雷雨”式的性格是长期压抑下的蓄势爆发,是在过于死寂的状态下情感的一种非常态的表现,但她还算不上是反封建的“英雄”。而电视剧中的繁漪,行动自由,可在家里开Party,到外面喝咖啡,给周萍介绍女朋友,引得小报记者对她着迷。这样的自由女性与周萍关系的发展似乎有电视剧中发展的逻辑,但这毕竟是由名著《雷雨》改编的电视剧,对原作改动过大,失去了产生这段畸恋的基础而流于俗套,也失去了所谓“现代人的理解和当代人的审美需求”⒀的基础。在现代人的道德观念中,繁漪和周萍的恋情也有它的不可思议性。反而在话剧《雷雨》中,他们的畸恋有偶然之中的必然的可思议性,因为繁漪可接触的男人屈指可数,只有周萍能令她动情。

因为缺乏对《雷雨》原著实质内容的精心解读和严谨把握,对原著人物应有的内在逻辑破坏过大,失去了原著撼人的悲剧力量,内容定位偏“俗”的一面,想“让观众看得比较过瘾”⒁而把一部高深雅致的情感诗剧改成言情剧,是大失水准的。这就失去了雅俗之间应有的平衡。

第二,再造有序

从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要经历一个“有序——无序——有序”⒂的转化过程,即从原著的有序中,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之上,根据电视剧的要求和特点取舍,达到改编后电视剧的再造有序。

一般有两种方法,或只以原著的故事构架和人物关系为基本素材,然后进行再创造;或基本忠于原著,尽量发挥电视剧的特长。前者可挥洒自如,后者则较受约束,但对名著改编定位前者是不够科学的。

在这方面黄蜀芹的《围城》做了正确的选择。历经五载,把十集电视剧当作五部电影来拍,极其认真、严谨。在最大限度地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视剧艺术的特长,不拘泥于形式,把一部长篇小说由原定的十一集压缩为十集,两集为一个单元,以方鸿渐为中心视角,叙述他“回上海”,“进沙龙”,“去内地”,“在三闾”,“小家庭”⒃的人生经历,演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⒄这一深刻的人生内涵。电视剧《围城》是在虔诚地求教于原作者钱钟书先生,编、导、演通力合作之下产生的现代文学名著改编雅俗适度

得体的典范,既有很强的观赏性,又极具文化品位。

而《雷雨》却把一部四幕话剧拉长成二十集的电视剧,过于冗长,前后两部分衔接牵强,许多人物的穿插也有画蛇添足之嫌,虽注意了设置悬念,吸引观众,但这只是表面文章,改编后并没有形成再造有序。就像杨新敏在《论电视剧的戏剧性》一文中所述:“戏剧《雷雨》前面三幕蓄势,到最后达到高潮,使作品极富于结构的张力。但电视剧《雷雨》中,这股子张力却完全没有了……在这里,这场雷雨不是到最后在高潮处落下来,而是动辄就下一场……事实上到作品结尾处,也早已没有什么让观众惊心动魄的高潮。”⒅

第三,扬长避短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各有短长,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应在重内容的基础上扬其所长。电视剧的优势在视听直感,生动传情。

如《雷雨》的改编,某些硬件形式很讲究,整部剧的用光利用了电影的表现手法,非常精致。每位演员的选择恰当,主要演员赵文、王姬、归亚蕾、鲍方、雷恪生的表演有很多可赞赏之处。全剧的音乐也很成功,片头、片尾蔡琴唱的两首歌,旋律低沉、幽怨,耐人寻味:“……你无波的心情,比我的泪还冰凉……夜那么长……听我的爱断情伤。”有些场景,如“闹鬼”一场,侍萍一袭白衣,梦幻的情境令人印象深刻。全剧的各场景安排也很真实得体,但因全剧的软件——内容的缺失,演员表演得再好,形式再精致也无济于事,因为电视剧的所长在内容而不是形式。

另外,改编中也并未发掘原著中可发挥电视剧特长的内容。如《雷雨》剧本的“序幕”和“尾声”,因舞台时空限制从未演出过,而电视剧容量很大,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的使用和调动非常自由,但可惜编导者并未把它引入电视剧中。

对于现代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应重内涵,追求高层次的雅俗共赏,这样才能拍出像《四世同堂》、《围城》这样的电视剧精品。

注释:

⑴⑷转引自《曹禺年谱》田本相张靖编著第29、17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⑵⑶《曹禺文集》第1集《雷雨·序》第211、21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⑸《雷雨研究论集》主编田本相刘绍本曹桂芳第203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⑹《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第41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⑺《老舍文集》第15卷第333、335页《谈通俗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⑻《文艺美学》胡经之著第356、35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⑼⒂⒃⒄《围城内外――从小说到电视剧》主编解玺章《钱钟书•杨绛谈<围城>改编》孙雄飞第41、43页《我们选择了艰难――谈<围城>的改编》孙雄飞的i68、72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⑽《影视语言教程》李稚田著第2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⑾《朱自清散文选集》主编林呐徐柏荣郑法清第281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⑿⒀⒁《导演李少红谈第一部<雷雨>》鄢利平《北京广播电视报》1997年第12期3月25日出版

⒅《中国电视》杂志2000年第6期

上一篇带虎的成语

下一篇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