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的诗歌范例6篇

关于理想的诗歌

关于理想的诗歌范文1

一、分析诗歌题目,直观感受内容

古代诗歌的题目是诗歌主旨和思想的集中反映,通过阅读诗歌的题目,学生就应该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点态度。诗歌的题目言简意赅,通过简练的语言就概括出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学生在探究和分析时需要关注的内容要点。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等,通过题目中的“送”“别”“赠”就可以看出这几首诗都属于送别诗,表达出来的都是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和激励劝勉。学生要通过诗歌的题目来思考和分析,看到诗歌的情感和态度。通过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逢”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有关重逢的诗歌;而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思”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讲诉思念情感的诗歌。诗歌的题目简洁明了地展现出了诗歌的主题和思想。

二、把握语言表达,体会作者观点

语言是构成诗歌的主体,学生要善于深入挖掘诗歌的语言特征来探究诗歌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诗歌中的情感,通过抓住这些关键字的方式来活跃思维,提高自己对字词和诗歌含义的理解。通过对每一个句子的分析,学生要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内容,明确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计调,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究诗歌表达的观点态度。例如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诗歌中通过一些关键的语言表达了对月色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首先用“峨眉山月半轮秋”来映衬月色之美;通过“向”,表达出驶向;通过“君”表达对对方的尊称;通过“下”表达顺江而下。通过这些语言和词汇,学生会勾勒出一副美丽的图画,看到峨眉山月的景象,进而融入到诗人表达的情境中,看到家乡的月亮,进而感悟诗的意境,感受到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在分析中和对语言的体会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只有正确地理解了每一个字词的含义,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思想和态度。

三、注重形象分析,探究作者态度

诗歌往往是通过一定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的,学生在分析时要善于融入到诗歌的情境和氛围中,主动地思考,积极地探究,通过诗歌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边塞诗一般会通过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形象来表达边境的生活和情境,所书写的要点通常是边塞风光、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征人愁怨。而咏物诗一般会通过松、竹、梅、菊、蝉、蜂等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一般是托物言志,借助这种事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现出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每一类诗歌都有其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而这种思想往往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和展现的。通过对于这些意象的分析和品味,学生就会了解哪些事物通常会表达何种情感,进而不断地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系统化的认识。

四、关注因诗论诗,客观理解情感

诗歌的写作往往都是诗人在特定的情景和环境中,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感进行写作的,它融入了很多时代的元素和社会背景,因此,学生在分析诗歌的内容时要具体探究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同时要结合诗歌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通过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探究诗歌的内容和意象来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情感。如曹操的《观沧海》,诗歌通过简练的语言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这是学生在分析和探究中直观地看到的形象,但是通过对这些语言和文字的分析,学生会看到,作者实际上是在表现自己博大的胸怀,是对自己拨打胸怀和豪迈气概的书法,展现了诗人想要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为了能够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学生在探究中就要了解诗人,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当时在战争中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在胜利的环境下,他继续追击,征讨乌桓,所向披靡,大获全胜。在胜利的喜悦中,它登上了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的他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所写的诗歌自然也带着浓厚的对大海的喜爱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

五、明确全诗内容,整体把握诗歌

关于理想的诗歌范文2

第一、意象的含义。关于“意象”的含义,古人已有很多的论述。20世纪30年代的文艺理论家朱光潜认为,“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 同时,他在诗的主观与客观一节的论述中指出,“‘情趣’与‘意象’之中不但有差异而且有天然难跨越的鸿沟。”由朱氏的观点,可以看出他把诗中的“意象”与“情趣”看待为两种事物,把“意象”简化为“象”,即诗中表现出的“物象之景”和“形象之景”。这样去释“象”是正确的,而去理解诗歌的“意象”则过于狭隘化了。

何为“意象”呢?“意”,即诗人主观的情感;“象”,即客观物象。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指借助于客观物象,运用文学的艺术手法(如:比兴、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来传达诗人主观的情感。这里的客观物象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诗歌中的物像被情感化了,作者的情感又以物化的形式出现。创作中的物我形成一种“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关系。

第二、意象与教学。意象是诗歌不可缺少的元素,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以意象作为媒介,遵循由象造景、由景表意、由意生境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各方面能力。

(1)由象造景。由象造景,指引导学生把语言的形象性诉之于思想思维,在想象中见到语言描写的景象。教学中可以通过抓住诗歌中的物象词,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再现或指导学生结合所见的自然景象、电视图片等进行想象和联想,在其大脑中创造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景象。

(2)由景表意。由景表意,指学生通过自己在大脑中创造的景象来领悟作者在诗歌中传达的情感。主要采取“以意逆志”的方式,即用学生的思想去迎接作者的思想,用学生的思想去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抓“诗眼”、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方法来完成。①抓诗眼。诗眼,指在表达思想感情,展现诗歌形象上起重要作用的最为精练传神的词语。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联系自己在大脑中创造的景象,抓住诗句的诗眼,有利于学生理解诗人所传达的情感。②联系写作背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词合为事而作。”每篇文章都与其时代背景、作者创作意图息息相关。诗歌的写作背景一般包括与作品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及有关事件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大脑中创造的景象,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文注释、手头的课外资料了解一下文章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助于学生领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感。③联系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一般体现在作者的生平事略、政治态度、思想发展、文学活动、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中。学生依据自己查找的文学资料,利用积累作者的名言警句来诠释,有利于学生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感。

(3)由意生境。由意生境中的“境”指的是诗歌中的“意境”。“意境,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熔铸客观事物后形成的一种美的艺术境界。”诗歌中的意境是意与象的最高境界的融合。“意象”与“意境”在诗歌中有异同之处。它们都要求“景中生情,情中含景”。包含了主观的意和客观的景象两个方面。意象在诗歌中侧重体现意与象的关系以及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作用。意境在诗歌中体现出统一性,是在意象的作用下产生的艺术化境界。意境不像意象在作者的创作中就已完成,而是在作品产生后,再经过读者的二重创造完成的。由于“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所以不同的人在诗歌中所获得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所获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关于理想的诗歌范文3

关键词 新课改 诗歌鉴赏教学 改进途径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现状

诗歌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关于诗歌鉴赏教学的方法,语文教育界进行了大量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研究。新课改过程中,语文界积极呼吁进行诗歌教学改革,回归诗性,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做法对于诗歌鉴赏教学来说都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诗歌鉴赏教学走上科学化、有效化的道路提供了途径。

但是,在当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仍然存在众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诗歌鉴赏教学趋利化

高考的应试教育,使得语文教学逐渐趋利化,由此而来,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也逐渐流于功利化。主要表现之一是诗歌鉴赏不求质量,只求数量,以高考押题为主,二是一味灌输诗歌鉴赏技巧,忽略真正的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2.教学表面化

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主要重在对诗歌本身写景写情、行文特点等文字方面的解析,而不去深入挖掘诗人作诗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志、保护等,过于表面。

3.诗歌鉴赏教学方法单一化

就教学方法而言,诗歌鉴赏教学的方法非常单一,高中语文老师主要是通过板书和个人讲解,对诗歌进行单一化的理性分析,单一的教学手段使得诗歌失去了原有的趣味。

二、改进诗歌鉴赏教学的途径

1.发挥语文教师的主要引导作用

就诗歌鉴赏教学而言,在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尚未形成或者尚未成熟的阶段,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师给学生在语文诗歌鉴赏学习中提供诗歌鉴赏必备的线索、预备知识等相关内容,给予学生启发,对于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形成完善成熟的诗歌审美意识及审美观念,有着重要意义。

2.明确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学生作为诗歌鉴赏教学的主体,应当积极主动地学习诗歌鉴赏方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跟着老师的教学步伐,照本宣科的进行诗歌鉴赏学习,单纯的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诗歌,走入诗歌鉴赏学习的误区。因此,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结合自身行为、性格、思想特点,以及学习到的诗歌鉴赏方法及预备知识,主动的进行诗歌鉴赏,提高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

3.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

(1)导入情境。所谓导入情境,就是指语文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要表达的情境中,达到心神结合的境界。诗歌虽然是极短的文字,但其包含的情、景、物、思想、抱负却非常丰富,因此,每一首诗歌,即使再短,也可以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点,比如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的写作意图、个人魅力等等,在这些方面进行拓展,加上故事性的情节,都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美读法。著名学者叶圣陶说过:所谓美读,就是指要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诗歌讲究押韵断句,断句方法、语气有所差别,都会使得诗歌表现出来的感情有所差别。诗歌鉴赏教学中通常存在的朗诵,只是重在将诗歌一字一句的诵读出来,往往会忽略诗歌内涵,常常会错误表达诗人当时想要抒发的情绪,因此,朗诵与美读有很大的差别。美读法强调学习者要在进行诗歌鉴赏的过程中透彻理解诗歌内涵,了解诗歌作者的内心感受,融入自己的感情,将自己置身在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中。

联想法。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重视情境的再现,学生在进行诗歌鉴赏的过程中,要放开自己的思维,大胆想象,还原诗人在写作诗歌时要表达的情境。但是,学生的想象并不是毫无依据的,想象源自于诗歌文字的描述,将诗歌中的文字转换成鲜活的场景,并想象自己就如同诗人一样,置身于诗人表达的场景中,见到诗人当时所见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的感受,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人在诗歌中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由此可见,联想法是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不要拘泥于单纯的文文本本,要将文字所表达的画面想象出来,通过这层层的联想和想象,学生们的审美再创造才能逐渐趋于完成。

此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多种媒介来完成情境再现,特别是时下利用最广的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甚至动画,来制作诗歌要表达的情境,辅之以语文教师生动的语言讲解描述,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加有助于学生利用联想法加强诗歌鉴赏能力。

归纳诗歌鉴赏方法。学生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完全全的透彻理解诗歌。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们一方面缺乏完善的诗歌只是体系,比如诗歌的格律、常用的表现手法以及诗歌的体裁等,另一方面是学生们缺乏诗歌鉴赏经验。这两个方面的欠缺,就使得学生们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解决方案便是及时归纳诗歌鉴赏方法,深入学习诗歌相关知识,通过大量诵读诗歌,深入思考,积累经验方法,提高文化素养和品味,丰富认识,提高审美能力,以便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及配合,强调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并非完全应付应试教育,因此,对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有所提高,遵循诗歌鉴赏教学的改进途径,才能走出原有的教学误区,达到真正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2]李晓明.《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名家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05年10月.

[3]王力.《诗词格律十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江柳.《诗词美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关于理想的诗歌范文4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音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23-03

诗歌是抒发人类情感的文学样式,是诗人渗透了丰富情感、富于韵律地抒发的自我内心独特感受,感染力极强。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诗歌,孔子在《论语》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你,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说“不学诗,无以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诗歌,包括中国古典诗歌、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正如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所言:“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②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些诗歌,发挥其教化作用,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诗歌教学目前面临的尴尬局面

(一)诗歌教学的独特性。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诗歌是思想感情的高度凝练,表现手法多样,或虚实相生,或情景交融,或渲染衬托,如同雾里看花。很多学生不能领悟其中的美感,造成对诗歌不重视,缺乏兴趣的状况。

诗歌里字词有限,结构简单,主题朦胧,韵律只是附加成分,因此,从中学习知识、主题思想表现、逻辑分析等并非诗歌教学主要任务。

(二)诗歌教学方法的呆板性

古人读诗主要品味诗中传达出来的一种情,一种意,一种韵,很多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现在一些教师在讲授诗歌时方法呆板,诗歌教学大都停留在从文章学的角度对诗歌进行断章取义的理性分析,甚至用讲解文言文的方式解读古诗,在这样的分析中,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分析没了,这是诗歌教学的悲哀,不仅教师不能参透诗中的意境,学生也领会不到诗歌的美感,怎么会对诗歌有兴趣呢?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③所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教师站在诗人的角度,不仅用诗一样的语言,更需要用诗一样的手段,启发学生从诗歌中品味出独特的体会。因此,我们不妨为诗歌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让学生在情境中玩味诗,无疑为诗歌生动教学开辟了又一途径。

二、为诗歌配乐的价值与功能

音乐与诗歌关系密切,有着共同的起源,它们都产生于劳动。就如同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这两姐妹已经各自长大成人,但是她们的身体里依然流着同一个母亲的血液。

诗歌以语言展开,善于抒情,更长于叙事;音乐以旋律展开,善于叙事,更长于抒情。《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诗各有体,体各有声,大师听声得情,知其本义……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 孔颖达的这一说法,指出了《风》、《雅》、《颂》的音乐性质。从《诗经》到楚辞、汉乐府、魏晋五言诗,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至现当代朦胧诗,音乐与诗歌始终是相伴相生的。看中外,任何民族的文学史都是从“歌诗”开始的。诗歌有音乐性,音乐对诗歌又独具烘托力,如同长着翅膀的天使,可以穿越时空,给人无穷的想象。

(一)用歌曲导入,创设特殊氛围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丰富、生动的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中。

比如在讲解《蒹葭》(选自《诗经》)这首诗,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有含蓄之美、意境之美、朦胧之美、音乐之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有很高的成就。它的丰富美感是值得教师去帮助学生挖掘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品味其意象,发掘其美感,我选用了《在水一方》这首歌,“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露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歌曲婉转低回,充满千般柔情,歌词取材于《蒹葭》,与诗歌的内容高度匹配。同学在听和学唱中,不仅感受到了歌曲的韵律之美,诗的隽永意境也存于心中了。

(二)以歌助讲,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有人说,音乐是不需要中介的语言,它往往通过直感式的体验,让听者从对音响感知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起人们的类似联想。学生学习一首诗,是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时候,播放或清唱一首能与课文内容高度匹配的歌曲,经常能把老师怎么也讲不清的、课文中蕴含的东西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

现代流行歌曲中有大量的优秀作品,也可以用来诠释诗歌的意境。比如《烛光里的妈妈》,《白发亲娘》等表现母爱、赞美母亲的优秀歌曲,尤其是邓丽君演唱的《娘心》,“迎着风霜,脚步凄凉,浪子在异乡,受尽创伤,历尽沧桑,想起我的娘,娘心永远体贴我身,带给我温暖,我要回到你身旁……”。如果用来表现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意境,已经是高度匹配了,哪还需要老师苍白的语言来解说呢?

(三)为诗歌设计背景音乐,创设情境

背景音乐,是指与主体的意识行为无直接关系,是通过非音乐鉴赏环境这一媒介间接的作用于主体意识的音乐。为诗歌设计背景音乐,根据音色、音调的变化可以营造不同的感情氛围,无异于为学生的思想插上了一双想象的翅膀。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想象,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诗歌的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有条理的个人情感体验,把自我融入到诗歌中去,从而更好的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体会诗人创造的意境。

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如此优美的旋律,如此恬淡的意境,用再多的诗歌理论去阐述也是苍白无力的,用过多的言语去解释只能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幸好,有音乐作背景,可以用音乐渲染氛围,创设意境,来诠释诗歌的美。《再别康桥》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无独有偶,钢琴王子理查德的《致爱丽丝》也有一种忧伤的旋律。在上课前可以做这样导入:“现代诗人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三年的时光,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他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五年后,徐志摩故地重游,在即将离别的前一个傍晚,他来到了康桥,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诗人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在幻想与现实之间,万千愁绪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再别康桥》。请闭上眼睛,听这首乐曲,试想你就是徐志摩……”。一切显得那样和谐,一切是那样让人容易接受。学生在诗和乐的融合中找到了心有灵犀的默契。

(四)以歌曲带动背诵,让诗歌积累轻松愉悦

一首优美的诗歌被谱上动听的音乐之后,它的表现力远远超过诗歌本身。诗歌使音乐在内容的表达上更直接、更具体;而音乐又能使诗歌更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用艺术手段经过作曲家缜密的思考、设计并用音乐“唱”出来的诗歌,往往比用语言“读”出来的诗歌,在艺术形象上更加直接、更加生动和凝练,从而更能打动人的心。因此,直接以唱助教,以唱代背,便可以一改学生消极被动、死记硬背的局面,引领学生轻松愉悦地、富于激情和趣味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使诗歌积累变得轻松愉悦。

比如李商隐《无题》、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相见欢》、《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欧阳修的《玉楼春》,朱淑真的《生查子》 等等,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些恰是经典诗词与音乐融合的很好证明。

三、音乐与诗歌的完美整合

把音乐引入诗歌教学,它的作用是辅助教学诗歌,所以,配乐的要义在于和谐,诗歌是主体,音乐为辅助手段,帮助学习者充分领悟诗歌。需要把握的关键就是:

(一)音乐要精选,突出音乐的品位

诗歌是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高度凝练的结晶。学习诗歌是为了通过领悟诗人之情来陶冶学生之情,有很强的人文性。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熏陶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点。如果音乐的格调低俗,那样,不仅不能感悟文学、熏陶情感,还会使诗歌的美感丧失。

(二)把握音乐的主题,让音乐与文本密切相融

对学生而言,想象是欣赏能力的一种延伸,因此,在为诗歌配乐时,关键是音乐的旋律和诗歌表达的感情和内容相吻合,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的调动想象和联想能力。否则,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与使用音乐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音乐的注入要注重实效,切莫流于形式

在诗歌教学中引入音乐,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入音乐,是投学生感官愉悦所好,然而,不能因此忽略引导学生咀嚼诗歌语言。品味才能实现文学语言唤象托意的功能,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读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

(四)使用音乐要适度

音乐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为诗歌服务的。因此,要注重音乐在教学中的比重,不可有“喧宾夺主”之感,另外要注意音乐播放的时机要适当,避免先进的教学理念带来落后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诗歌教学中使用音乐,是为了使学生在艺术的熏陶过程中,不仅可以晓之以理,更能动之以情,对诗歌产生更多兴趣,从中汲取更多的艺术养分来丰富心灵世界,从而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格修养,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创造性思维,发展为自身的创造能力。教师从事的是一个如此严肃的事业,尤其是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的个人魅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更多的责任,因此更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和业余知识,提高素质,吸引学生想学爱学,激发学生乐学的求知欲望。

注 释:

①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页。

②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著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③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参考文献:

[1]于 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2]夸美纽斯(enius,1592-1670)大教学论(傅仁敢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关于理想的诗歌范文5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贵州诗歌处于多样化发展态势,各个群落均有一批实力诗人。就我本人的理解,贵州诗歌创作呈现五个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路径:

一、坚守现实主义诗歌精神

注重诗性追求和内涵融注

坚守现实主义诗歌精神,是新世纪以来提倡重建新诗精神的核心内容。它是指增添诗的社会含量和时代含量,是指歌唱人类的灵魂、揭示人类的命运,是指抒发对生命本真的关怀、体现对良知与责任承担,是指注重对生活的诗性表达、力求意蕴内涵的丰富和饱满。当然,现实主义精神不等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大家知道,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曾经使文学陷入一个误区,因为它过分强调观念的表达和政治功能,从而使文学变成阶级斗争的工具,使文学遭受灾难性的打击和严重的损失。这一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的作家都记忆犹新。我们现在不愿再看到这个局面出现,而且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也十分忌讳这一点,以免重蹈覆辙。

贵州诗界创作风气的转变,与重建新诗精神的提倡有关。重建新诗精神是有时代背景的,它是从2006年连续发生的“中青报诗歌事件”、“赵丽华诗歌事件”、“韩寒诗歌事件”之后兴起的。从侧面来看这些诗歌事件,它是中国诗歌从强调意识形态的一个极端,走向反意象、反意义、反崇高之后的另一个极端的表现。于是,以良知与责任、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新诗重建的倡导和行动,就在全国诗歌界开展起来。其中包括贵州诗界100多名诗人于当年11月11日率先在修文县王阳明纪念馆签名通过《中国修文诗歌宣言》的重拾诗歌精神的活动。应该说,自那次活动以后,贵州诗界的创作风气有明显转变。

从这本《诗歌精选》来看,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占据较大比重。包括李发模、黄健勇、王蔚桦、程显谟、徐必常、赵雪峰、张景、杨启刚、刘毅、文城、彭殿基等具有主旋律特征的作品,也包括一部分现代性诗人和以地域诗歌写作为主的诗人的作品。李发模至今仍没有停止叙事诗创作,当年以《呼声》等叙事诗名扬诗坛,2008年又出版了叙事长诗《呵嗬》,成为贵州新世纪叙事长诗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他的叙事诗通常反映时代变革与现实生活,题材宏大而角度独特,情感充沛而内涵深厚,故事曲折而形象鲜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化的语言,增加其诗歌艺术的表现力。收入《诗歌精选》中的则是他的抒情诗,看得出,仍得力于叙事诗的深厚底蕴和真实情感,同时注入了现代性表现手法,语言更富想象力和形象化,并善于从生活中提炼诗的内涵,时代气息浓厚,充满思想光辉。李发模在坚守现实主义诗歌精神方面作出了表率。黄健勇入选的是一组散文诗,他在上世纪出版的散文诗集《东方之门》奠定了他在贵州诗歌界的地位,而这一组散文诗比他过去的作品显得沉静而朴实,增加了写实性和叙事性成分,题材取自现实生活,关注人生命运,影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和寓意色彩。这也是他坚守现实主义诗歌精神所取得的新成果。王蔚桦的诗以抗冰救灾为题材,现实性更强,他在诗意的呈现、形象的塑造上力求完美,通过语言的调度把情感抒发到了极致。其他如程显谟的诗,注重生活的体验和内涵的提升,注重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运用,体现对诗歌艺术的执著追求;徐必常和杨启刚的诗,写时序的变换、对节令的感悟,从而进行人生和理想的思考;赵雪峰、刘毅、彭殿基的诗,以自然、风物为题材,通过状物与抒情,追求古典主义诗美创造;张景和文城,一个写,一个写黄河,在激情和诗意中,融入大量的历史、宗教、文化、意志、命运、理想等极具现实主义精神的内容,使诗歌充满厚重感和可读性。

以上这些诗人诗作,从创作的精神和态度来看是严谨的,让人感觉到一种力度和使命的存在;从艺术品质来看,大部分能开放性地吸收现代性创作元素,使现实主义光辉更加眩目。因此,当前的现实主义诗歌已并非以往人们从教科书上获知的那种脱离文学本体的政治宣传工具的诗歌了,它不是单纯的观念表达的东西,而是注重诗性追求和多样化呈现,饱含社会关注、民生体恤、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命运感的厚重作品。这一点,在贵州新世纪诗歌创作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二、延续现代性诗歌自我审视与

批判精神的品质

现代性诗歌的最大特色,是强调终极关怀、主体体验和审思意识,突出个性、反叛和批判精神。因此,大量的现代性诗歌表现出自我审视、心灵解剖、生命关注、价值追求,以及对传统的反叛和对现实的批判。梳理贵州现代性诗歌创作,高潮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批极具探索精神和前卫素质的诗人,敢于突破思想的和创作的传统,以诗歌去反映转型的社会和表达觉醒的自我,去批判现实的不合理和揭示人类精神的危机,于是出现了贵州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浪潮。在这股浪潮中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引人注目的优秀诗人。这场现代主义诗歌运动把落后的贵州从诗歌方面一下子推向了全国的前台,一批优秀诗人的作品至今还影响着贵州诗歌的创作,这对于贵州诗歌话语权的建立、对外诗歌交流平台的搭建和交流资格的形成,对于贵州诗歌多样性发展、纵深的开掘和进程的推进,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这本《诗歌精选》可以看出,贵州现代性诗歌的创作仍然比较活跃,也逐渐走向成熟。入选这本书的诗人,包括上世纪80年代参与贵州现代主义诗歌实践的唐亚平、南鸥、谢迎旭、彭天朗、王付等,也包括后起的李寂荡、赵卫峰、黑黑、白沙、天空、孙捷、西楚、青红、牧之、吴治由、阿诺阿布、祝发能、尹嘉雄、袁伟等。

唐亚平最初以地域特色鲜明的高原诗展示她的诗歌才华,至“黑色”系列出现后,强烈的现代意识和生命关怀、潜意识展现和内心自白,将现代诗写作推向高峰。她的诗不完全是人们说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展示,其实这只是一个由头和引子,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以深刻的思想内涵揭示转型期现代中国人的内心冲突,把现实与理想的交锋,灵与肉的搏杀进行了诗性的呈现,成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缩影。她的诗拓展了诗歌话语的空间,是贵州现代诗发展的一个标志。“黑色”系列之后,她的创作随着阅历的增长,多元文化的吸纳与融会,以及对生命、时代、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入,其情感显得包容、平静,而思想更加隐晦、深沉,把一个醒悟了的人生、淡泊的生活和智性的思考融入诗歌。以诗集《月亮的表情》为代表,通过一系列心灵的“风景”,展示内心苦痛后的安抚和自疗。这种对情感和语言的节制,对诗性的把握,体现出她现代性诗歌创作的成熟。唐亚平的诗歌以风骨取胜,所以她放弃常规诗歌写作的意象罗列、各种花样手法的使用、语言的刻意雕琢,而保留诗性的纯正和真实,这是她的诗歌走得远、影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南鸥一直从事现代性诗歌写作,近年出版的《春天的裂缝》代表他新时期的诗歌成就。南鸥的诗,以人的存在、价值、意志、信仰、尊严、情感、死亡等生命意识与终极关怀为核心内容,对生命本源进行探索,对人性和命运予以体察,具有一种纵深的历史感和使命感。他对诗歌艺术的探求,对文字的崇敬,对诗歌品质的坚守,几乎做到一丝不苟、竭尽全力。他以一种心灵的力量直追诗歌精神,以捍卫生命的方式捍卫诗歌理想,所以他的现代诗,内涵深厚,语言精准,想象奇崛,意象繁富,抒情才华得到尽情的发挥,为贵州现代诗创作增添了活力和色彩。李寂荡的现代诗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如《铁炉子》、《隔壁邻居》、《水洞》等诗,其触角直抵日常生活和社会底层,力图从普通经历与物事人情中挖掘意义和价值,文字细腻有质感,善于控制节奏和情绪,在平静的叙述中渗透出人性的力量和情感的深度,通过冷抒情的方式赋予人生的思考与智性的光辉。

贵州民族学院走出来的诗坛“三剑客”――赵卫峰、黑黑、西楚,他们的现代诗,将生命的思考和存在的观照融入地域、历史、文化,使诗歌显得厚重、大气。在创作思路上,赵卫峰善于揭示事物矛盾二元的统一性,写出了生存的苦恼与必然,世界的陌生与熟悉,内心的矛盾与和谐;黑黑则驰骋在旷野、峡谷、群山、高原之上,面对大自然的无限、自由与永恒,引发出人生之困惑、生命之渺茫、时间之易逝,将现代人的焦虑与犹疑、压力与疲惫、伤害与恐惧、失落与无助、迷失与遗忘等情绪和处境揭示出来;西楚却以超现实的思维,放大想象空间,使其诗歌意象纷呈,富含寓意和象征,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不可捉摸和人性的变异。在语言和风格上,我与王蔚桦先生有同感:赵卫峰充满“激烈、峭刻”,黑黑带着“感伤、冷静”,西楚富有“激情、灵气”。贵州诗坛“三剑客”,以他们的创作理念和实践,把新世纪贵州现代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其他诗人以各自不同的取材视角、艺术准则和创作个性把握现代性诗歌的创作要领,如白沙注重日常感悟、谢迎旭注重意境营造、天空注重想象扩张、孙捷注重意蕴提炼、彭天朗注重都市体悟、王付注重意象空灵、青红注重流利自然、牧之注重诗意锤炼、吴治由注重物我感应、阿诺阿布注重语感流动、祝发能注重乡土体验、尹嘉雄注重情境发现、袁伟注重心灵传达。他们致力于现代诗的内涵挖掘和艺术探索,作品颇丰,传播范围较广,从整体上凸显了贵州新世纪诗歌创作的实力和成果。

三、地域性写作成为贵州诗歌的亮点

“地域”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它除了指区域范围这层外在意义外,更重要的内涵是指某一人类群体在这个区域长期生存生活及发展演变所形成的时空环境、心理环境和具有独特根性的文化体系。因此,地域性诗歌写作贯穿的是独立意识、驻守意识、血缘意识、大地意识、底层意识、审思意识。从题材内容上看,地域性诗歌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地域民族的风情、风物、风俗的融入与感悟,对地域民族的生存、生产、生活和创造的认同与赞美,对地域文化和民族性格、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坚守与弘扬,对民族的历史轨迹、文化身份、发展现状和未来命运的关注与思考,对落后、蛮昧、狭隘等民族缺陷和弱点的审视、反思与批判,对乡土的感恩、对大地的依归、对民族的忠诚等精神品质的崇敬与书写,对人性复苏和生命意识、忧患意识觉醒的昭示与表现,对责任意识、对现实和命运的集体性抗争意识形成的肯定与评述,等等。从本质上看,地域性诗歌写作属于一种现代性写作,它与乡土文学、民间文学有着完全本质的不同,这里所指的“民族”也不完全等同于少数民族。正如张嘉谚所说,它超越了“乡土”写作、“少数民族”写作、“行政区划”写作。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朝向厚重、大气的地域写作,产生辐射整个人类心灵的伟大作品。

贵州诗人的地域性诗歌写作一直没有停歇,而且一直融会于现代性诗歌创作的足迹之中。它与现代性诗歌的探索与发展遥相呼应、同频共振,只不过它的触角伸向人类的家园,深入人类心灵的根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贵州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中涌现出来的“高原诗”,曾把贵州地域性诗歌写作推向一个高峰。诗人们在正视、感受和慨叹自己所处偏僻地域及人文的蛮荒粗野、犷朴强悍、神幻浑茫、独特纯真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地域与人、地域与世界、地域与文化的关系,思考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传统意识和当代意识的冲突与和谐,并致力于跨文化交流和跨文类写作,使地域性诗歌充满原始诗性,充满个性内涵,充满文化张力,呈现出贵州诗歌的独异、厚重与大气。

收入《诗歌精选》中的作品,是新世纪以来在贵州地域诗歌写作中比较有成就的作者,包括姚辉、喻子涵、陈春琼、赵俊涛、空空、王鹏翔、鲁弘阿立等诗人的作品。

遵义诗人姚辉和陈春琼,包括前面讲到的李发模,立足黔北地域,从大地和家园、从历史和文化、从生存和活动中寻找诗歌元素,使原本具有历史渊源的黔北诗歌在新世纪里得以延续和光大,成为贵州诗歌不可缺少的成分。尤其是姚辉的诗,注重历史意象与地域声音的捕捉,从地域、民族、历史中溶炼和提取现代意蕴。正如他在《变奏曲》中说:“在此之前,我是一群奔走的岩石/尘土是一大堆即将成形的山色”,揭示出人与地域的关联和宿命意识;“我就是那条辽远的长途来自往昔/……但此刻我终于想静下来/与其他土石一起/站成一种穿越苦痛的巍峨――”,写出了对地域和命运的深思与认同。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诗人的宿命,因此他在《歌唱》中写道:“一个反复歌唱的人又忆起遥远的故乡/那里炊烟浮动/泥筑的房舍被牲畜之声蒙住/黄土蜿蜒藏着千年的张望”。当然故乡也有让人疼痛的时候,因此带来追问与反思:“我想把所有岩石高擎成闪烁的灯盏/让光芒覆盖往事让山的疼痛/进入我们坚守年年的饥渴……”(《在群山之上》)诗人与地域的喜忧恩怨,便构成了敏锐深沉、意蕴悠远的地域诗歌。在审美生成上,姚辉的诗注重感情与理智的互渗交融,注重地域性和现代性完美契合,因而诗意隽永,境界辽阔,风格沉稳,其诗歌品质较一般地域诗歌要高出一筹。

喻子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散文诗集《孤独的太阳》悄入诗坛,获全国“骏马奖”后才渐渐为人所知。耿林莽评论其早期的作品时说:“以一种孤傲、坚韧和孕于其中的对于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沉思,为我们提供了充满激情、力度和现代气质的新型散文诗。”其实,这也是基于地域、民族、历史、文化之上的人类反思与生命关注的作品。新世纪以后,以《南长城》、《喀斯特之诗》和《河山系列》为代表,转向地域性诗歌写作,力求使现代诗注入厚重的人文内涵和原始诗性,其中代表地域文化含义的核心意象“石头”,从当初一直贯穿到现在,成为喻子涵诗歌中具有生命感和象征性力量的符号。

赵俊涛入选的是一组反映地域风情、风物、风景、风俗的诗歌,地域色彩明显,并予以现代性、当下性观照。从创作手法上看,这组作品是他的散文诗集《阳光的碎片》的延续与发展,当然力度有所不及。《阳光的碎片》虽然是一个具有多元性内涵的诗歌文本,但地域性特征也十分突出,它以洪荒宇宙、烈火飓风、大漠极地、战马铠甲、界碑墓志、岩画死湖、疆场远征、山地厚土、石头沼泽、山民纤夫作为写作对象,以一种粗犷宏阔的气概统摄天地万物,以一种大恨大爱的胸怀舒卷古朴情感,提供给人无尽的想象和思想情感的升华。

空空、王鹏翔、鲁弘阿立,他们是贵州西部的多情歌者和地域诗歌写作的代表诗人。空空善于将地域性意象作现代性转换,将悠悠的乡情、严肃的民族精神和心中的理想锤炼成诗意;尤其是他的新诗集《人之高原》,将地域风情、民族风俗、寓言传说以及民间生存境况融入当下的情思,写得大气磅礴、摇曳多姿。王鹏翔入选的几章散文诗,以土地为背景,通过历史遗物叙写土地经历的沧桑以及大地上发生的悲壮故事;以风景名胜为抒写对象,揭示自然与人生关系,写出了地域的灵动与色彩。鲁弘阿立的诗,有着浓厚的人类学背景,他写祖宗开疆拓土、苦难与迁徙,写边缘民族繁衍生息及其心路历程,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强大生命力和厚重的历史感;他的诗歌意象纷呈而野味十足,充满激情、率性与浩气,通过土地、洋芋、荞麦、火焰、炊烟、瓦板屋、图腾柱、雄鹰、族徽、节日、仪式等极富地域特征和象征意义的若干物象的陈列,传达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个性,并使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喻子涵、陈春琼、王鹏翔是用散文诗的形式来表现地域的,其实,姚辉、赵俊涛、空空、鲁弘阿立也写过不少散文诗,只不过收入本书的是他们的分行诗。这就给人以启示,不管什么诗歌类型,只要得体,就不会影响地域性诗歌的抒写与表达,同时这也恰恰体现地域性诗歌写作的包容性、灵活性与多样性。

此外,让人遗憾的是,提倡并实践地域诗歌写作的黔南地域的一批诗人的作品没有收入本书,如梦亦非、黄漠沙、湄子、熊盛荣等人的作品。他们倡导“厚重大气,有本土特征,神性和人性、经验、体验和超验能够合一,属于有根性写作、可持续性写作,气象大、格调高”的西部地域诗歌理念,并付诸创作实践,成为贵州地域诗歌创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引起关注。

四、后现作注重诗歌品位的提升

中国后现代诗歌起源于“朦胧诗”后的“第三代”诗歌实验,到2000年“下半身”诗歌团体诞生发展至高

峰。后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是:主体消失,深度消失,历史感消失,个性消失,无中心意义,无完整结构,提倡更开放自由的诗歌形式;创作上强调直接性、即时性和表演效果,无须预定设想,追随多变的想象力进行自发的随机写作;语言以日常口语和民间俚语入诗,喜欢语言游戏与语言实验;风格上有散文化、叙事化、非诗化倾向,打破诗美与诗丑、结构与非结构、神圣与世俗的界限,揉不调和的因素于一体,追求文本原创和生理心理的欲望,注重在场表达的“快乐”。后现代诗歌这种无确定的内涵和意义,强调此时此刻的感觉和兴趣,甚至把肉身和本能欲望当作写作资源,而把知识、文化、诗意、抒情、哲理等所有诗歌传统一网打尽,这就带来了太多的质疑和争议,无助于诗歌建设和优秀诗歌文本的产生。当然,后现代诗歌提出对陈规陋习的反叛,对文本的原创,吸纳多种维度、声音和价值体系,超越“抒情诗的绝境”,解放诗歌语言,拓宽诗歌书写题材,冲破写作惯性和陈旧方式,强调民间立场和独立品质,解除等级制度,以推举新人为己任,等等,又增强了诗歌创作的活力,具有它的先进性和存在合理性。

贵州的后现代诗歌创作,由于不处于后现代诗歌运动中心,加上地域、民族、经济、文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心理、性格等因素制约,因而总体来看热情不是很高、规模不是很大;同时,贵州的现代性和民族地域性诗歌的创作仍占主体地位,在被遮盖的情况下,后现代诗歌创作场子不大、势头不旺。因此,贵州的“后现代”诗歌特征不明显,“先锋”不彻底,还保留一些“前现代”的创作方式。并且,在不断的质疑和反思中,放弃后现代诗歌的一些极端主张,转而注重诗意、品味、语言等审美内质和外观的构建,注重艺术的相对恒定性和诗歌文本建设,这样就形成了贵州特色的后现代诗歌。

在《诗歌精选》中,收入了钟硕、邓红(青石的小城)、季节、末未、朵孩、非飞马、任敬伟、王兴伟、贺建飞等诗人的作品。他们的诗具有后现代倾向,然而他们吸收了“后现代”和“现代”诗歌中的优秀品质,便成为贵州新世纪诗歌中具有特殊味道的作品。

女诗人钟硕,相对来说,是后现代诗歌写作较为明显者,成就也较突出。她的诗歌追求当下性和平民化,提倡日常和随意写作,大量运用口语和生活语言,主张消除构思与技术痕迹。但同时她又提出“人本主义关怀与真实”,追求“智性与感性都在场”。因而她的诗,与严格意义上的后现代诗歌是有本质区别的。当然,追溯她的诗歌创作源头,一方面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女性主义诗歌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黑色意识”创作;另一方面又有“下半身”的影子,从女性意识转为对人体自身的观照。因此,她的诗歌题材带有明显的性别痕迹。但是,作为对“女性意识”、“下半身”、“后现代”有着清醒认识并持独立见解的诗人,她坚称“对口语风格的诗歌及种种所谓的先锋、试验和探索持有足够的尊重”,但又“对某些与之有关的伪命题和噱头、炒作,以及平面化、口水化的泛滥保持一贯的距离”,提出要“有效摆脱口水化的泛滥”,让诗歌“回到人性,回到存在的本真,回到当下”。所以她的诗,口语气息很浓,日常性的语感和场面比较突出,但又充满人文关怀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实际上她已超越了“女性意识”,超越了“下半身”和“后现代”。她没有放弃对诗意的追求,没有放弃对价值的思考,也没有放弃对语言精准的把握,因而成为后现代诗歌中保持诗歌艺术纯正的少数者,使她的诗歌比受到置疑而影响渐弱的“后现代”要走得更远。

另外两个女诗人邓红、季节,其诗的风格与钟硕有些近似,善于从女性视角写作,但女性意识和后现代诗风要稍淡一些。虽然在题材的平民化、生活化,语言的口语化、随意化,情感的零度化等方面,有后现代的影子,但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入诗,物我互为观照,重感悟、重哲理,增加象征效果和寓言色彩,因而也是吸收了后现代和现代诗中的优秀成分,成为比较新异、独特的诗歌。

“印江四诗人”之一的末未,收入本书的诗来自他的第二本诗集《似悟非悟》。他的第一本诗集叫《后现代的香蕉》,受后现代诗风影响较大;而《似悟非悟》则向现代禅诗方向发展,在真与幻之间、醒与醉之间、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他体悟着人们未能体悟的事象。末未的诗,是他基于对后现代诗潮的认识而创作的,注重在场即兴写作和生活语言表达,诗句信手拈来而又具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但从题材选取和内涵表现来看,似乎都摆脱不了乡土情怀和地域因素。因此他的诗是在吸收了后现代创作技巧和选题的现代性审思之后,从而创造出的具有自己个性的诗歌。他的诗注重意象的萃取和诗意的提炼,语言幽默并富有感染力,善于制造悬念,哲思性也较强,而且富有乡土情怀、人生意味、命运思考。这就完全融合了现代诗和后现代诗的优势,外观上适合于后现代诗歌讲究感性的、享受的阅读口味,而内容又不失现代性诗歌的内涵融注与个性张扬,应该说这是先锋诗歌的成功探索。同一地区的朵孩、非飞马、任敬伟,受末未影响驰骋在贵州诗坛。朵孩的诗注重情节和叙事,注重对话和倾诉,注重生活细节的观察并构成对时代的反讽,注重口语运用并富于动感和形象化;非飞马、任敬伟的诗,善于关注当下,注重意象和象征。但他们的诗,内涵稍显单调,功力弱于末未。

王兴伟和贺建飞,也有后现作倾向。他们的诗,看似无意义,但诗的意义出没在字里行间,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意义的存在。

由此看来,后现代诗歌有它的弊端,但也有它的积极意义。如果年轻诗人能像以上诗人一样,敢于去探索与实践,敢于去质疑和创新,就能创立自己的诗歌天地。

五、坚持古典主义写作并获得当代

性超越

这里说的古典主义,是指诗歌创作的一种风格和方法,十七世纪盛行于欧洲,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被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提倡并推向高潮,至九十年代在“纯文学”呼声中再度掀起古典主义诗歌创作热。古典主义诗歌的特征表现在遵循古典诗歌美学传统,注重情感纯净、意境优美、想象丰富、风格清新、格调典雅,语言上要求准确、精练、华丽,结构要求精致,强调诗、画、乐、舞的完美统一,在思想倾向、诗歌意象、美学追求及语言特色等方面突出古典情怀和唯美趣味。

古典主义诗歌的创作方法一直延续至今,它本是诗人基本的创作方法,但由于五花八门的现代、后现代诗歌使人们厌倦,于是古典主义诗歌反而使人青睐,不仅有一批人坚持写作,而且也有一定数量的读者。在这本《诗歌精选》中,禄琴、罗莲、伍小华、施波等诗人就采用的是古典主义诗歌的创作方法。

彝族女诗人禄琴的诗,善于表达小资时代的日常生活及高雅情趣,如《品茗》中写道:“玻璃杯握在手中,那念佛经的女子/及手中念珠,让喧嚣静止下来/风拂过,光线变暗”,当然这也是对生活的敏捷感悟和一种心情的细腻表达。她的诗注重意象的提取和诗意的营造,如“有静心的女子拈花一笑”,“清露在红尘中绽开”,“听清晨鸟语鸣啭”,“只一低头,石缝里的小花就开了”,“美好的面容带着迷惘的微笑”,等等,清新优雅,明朗简洁,充满浓厚的古典美,读后给人以纯净、安宁的感觉。禄琴出版过《面向阳光》、《三色梦境》等诗集,他把这种写作优势曾用于民族地域题材,抒写彝家风情,探寻生命奥秘,张扬民族之魂,在彝人诗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罗莲的诗取材于佛教体验,以佛教文化作为写作背景,这本身就充满古典色彩。在她的诗中常见各种花的意象――莲、梅、菊、桃、桔、水仙、昙花、草莓、樱花等,充满清雅的古典情趣。她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悟比较细敏,试图把心性融入自然,又从自然中找到自己的心性,从而达到一种禅悟。这种禅悟,既是人生的,又是诗歌的,使古典诗歌美学在她这里得到弘扬和延伸。“我将从花朵即将消失的地方/把她带回来/……把身边相仿的花朵一一点燃”(《我将再次亲近这些花朵》),诗情细腻,诗意凝练,意象鲜明,安宁纯净的禅意使诗歌富有空灵色彩。“我听见人群内心隐秘的花朵/在秋风上粲然开放/简单而不重复……金子般干净”(《手执莲花的女子》)。她反复描写花朵,以花喻人,表达一种高洁清贵的人格寄托和超凡脱俗的理想追求。罗莲出版有诗集《另一种禅悟》,我想,她的悟,既包括对自然、生命的悟,也包括对古典诗歌精神的悟。这种悟,既使人生境界得到超越,体现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也使诗歌创作走出狭隘境况,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层次的文化特征。

伍小华善于写作清新简洁的抒情小品,并赋予一定的寓意和哲理;施波的诗以理想和爱情为抒写对象,讲究韵律和节奏,诗意浓郁,格调典雅。他们的诗写得比较纯粹,富有古典主义的诗美特征。

以上是我对新世纪以来贵州诗歌创作状况所进行的粗略评析。当然,未收入《诗歌精选》的诗人诗作还有很多,据我目力所及还有哑默、吴若海、隐石、彭澎、王家洋、陈灼、郑望春、冉光跃、郭思思、吴国清、冰木草、吴英文、拾荒者、庞非、惠子、罗树、宋冬游、刘馨泉、哑木、马也、马晓鸣、姜静玮、朱良德、杨光焕、刘燕成、朱朝访、陆大庆、曾雁平、张野等,包括前面提到的梦亦非、黄漠沙、湄子、熊盛荣,他们都是新世纪贵州诗歌创作的主干力量。

如果要说贵州诗歌存在的问题,从更宽远的视野来看,存在着五个方面的缺失:一是个人化的小情小调较多,缺少大气和风骨;二是疏离社会生活,缺少强烈的现实关注、生存思考与人文关怀;三是题材陈旧、写法雷同,缺少艺术探索和创新;四是受平面写作、随意写作的误导,缺少深度体验和思想深度;五是存在零散写作和隐态写作,忽略交流和地域文化的挖掘与整合,未能形成“贵州气派”和“贵州风格”。

不过,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更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改善,需要整个文化氛围的形成。同时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诗歌的发展不好说问题。从文学发展的角度和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看,不是我说的问题就是问题,我现在指出的问题说不定它本身就存在问题,或许它甚至是以后诗歌发展的障碍。因为诗歌始终走在文学艺术的前面,我们要善于看清事物发展的一面,相信它发展的一面,那么也就要有热情和良好心态鼓励新生事物的成长。当然,艺术的本质是不能忽视的,诗歌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始终要保持它的独立形态和艺术特征,不能因为“先锋”和“主义”把它毁灭掉。新的文化思潮再怎么消解诗歌元素,也不能把诗这种艺术类型本身消解掉了。诗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诗先锋、诗革命呢?

因此,作为艺术前卫的诗人,要有两个意识:一是自省,二是自觉。“自省”是自我反思,自我清理,自我输血,自我整合。“自觉”是需要保持清醒和独立,需要具有现实批判的勇气和自觉,其目的是自觉维护和捍卫诗歌精神。虽然诗歌不再是神话,但诗歌随时都有可能产生神话。可是,随波逐流产生不了神话,自我放纵也产生不了神话,降格以求更产生不了神话。时代千变万变,诗歌千变万变,但是艺术良知和诗歌本质始终不变。只有始终把握诗歌精神,才能使贵州诗歌走向健康大道。

关于理想的诗歌范文6

关键词: 诗歌教学 体式特征 语言自由 想象联想 诗以言情

曾听过一节诗歌教学案例《别董大》,教学环节主要有三个:十分钟读读背背,十五分钟讲授关键词和诗意,五分钟讲授中心。这么一个教学案例,其特点十分清楚:文言处理,而且不分学段、板块碎化;重语言而轻文学,重表面的字词语法而轻内在的情韵,致使诗歌特有的音韵美和情韵美荡然无存。这种做法使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隐藏在此教法背后的深层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对诗歌这种独特文学体式的不了解和忽视。对于字词句难懂一些的古诗教学以字词句、语法现象为主,逐字逐句翻译,把诗歌翻译成现代散文,把诗歌的学习完全等同于古汉语的学习;而对于那些情景浑然一体、字词句浅显易懂的诗作就进行简单处理。

语文教师的使命,要比数理化教师的使命艰巨得多,也光荣得多。数理化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做出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这一点在诗歌教学上尤其明显。因此,改善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师对诗歌体式必须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依据体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诗歌之美。

诗歌体式特征之一:语言的自由化。这种自由,既有语言学意义上的缺此少彼,也有语义上的不合常情。如江南春绝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就质疑:“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做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升庵诗话》)这话有负才子之名,显得呆头呆脑。所以清代何文焕说:“升庵谓‘千’应做‘十’,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何所云‘莺啼绿映红耶’?余谓既做‘十里’,亦未必听得着、看得见。”这是反驳中的归谬法。这句诗不过是说诗人觉得到处都是鸟语花香而已。诗歌不一定如实地反映客观现象,诗人只是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感情,诗人在表达感情的过程中,感觉可能会出现变异,表现在语言上就有些夸张,就是诗歌语言的自由性。如果没有这种语言的自由,诗歌就没有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

诗歌体式特征之二:拥有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诗不提供全部信息,只提供最有特征的细节,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想象,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诗歌的语言越能调动想象,越有质量;关键是要有效地调动。所以写诗,要有留白的艺术,而读诗,要抓有特点的局部进行想象和联想。比如“水村山郭酒旗风”,能不能说除了句中四个意象,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显然不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写了僧寺,楼台,烟雨,用想象去填补,诗人写出了如幕烟雨笼罩寺庙楼台,缥缈而又超凡脱俗,充满朦胧美。仅仅如此吗?当然不。她激发读者一种想象的思考,寺庙多年美丽依旧,而修建她的“南朝”却无处寻觅了,正所谓“景依旧,人空瘦”“物是人非”,历史兴亡之感便油然而生。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鸟飞绝、人踪灭”,天地一片空白,后两句一翁独钓,打破空白,印象深刻。读到此时,有人读到老翁的与众不同,有人读到老翁的坚守,有人读到老翁的顽强等等,这都是基于诗歌的一种想象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