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课程范例6篇

it课程

it课程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IT服务与外包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促进了大学生就业。人才是IT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截止2014年年底,随着IT服务与外包产业的不断地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超过了405万人,带动了我国企业对IT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为了顺应时展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对IT类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并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对IT服务外包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实践探索,如:系统改革了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优化等方面。IT业是服务外包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部分高职院校实施了“三个不断线”的教学模式,构建了IT服务与外包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体系。

1我国IT服务外包产业现状分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IT服务与外包产业人才缺口巨大,从业人员需要开发700万,IT人才供不应求。同时根据劳动保障部统计,国内30万软件测试人才需求缺口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能担当软件测试职位的不超过5万人,有3万人具有三年以上的从业经验,而具有五年经验极少,还不到1万人。其次,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到2020年全球潜在市场需求为2.65~1.8万亿美元,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2011年,我国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统治》,IT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另外,很多服务外包企业将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书面每年以28.23%的速度递增,但是因为毕业生中只有10%能达到IT服务外包企业人才标准,因此IT服务外包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服务外包人才。这是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校企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才需求与培养互动生态圈。并且加之学校普遍侧重理论考试,学科式的课程体系落后于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弱化了技能培养,从而降低了学校IT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造成了IT服务外包企业缺乏人才。

2高职IT服务与外包人才培养定位及现状

根据国际经验,合理的IT外包人才比例结构为6:3:1,人才结构呈金字塔状态,人才基数由大到小形成梯次,即:软件蓝领、工程师、分析师的。但是目前,我国TI外包人才队伍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师、桥梁工程师等相对缺乏,IT蓝领人才缺口较大。IT服务外包行业具有多样性,因此,要求从业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并且IT服务与外包行业的高速发展性和市场的国际化等特征,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因此,要求从业人员要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职业技能等。在IT服务与外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首先,高职学制三年,IT开发技能和外语能力比较弱;并且学生对IT服务外包产业缺乏了解,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职业规划不明确;其次,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不能适应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另外,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3高职IT服务与外包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3.1实施“三个不断线”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外语能力

高职院校要按照IT专业“2+0.5+05”的方式,根据IT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实施:1年专业基础教学,接着根据技术方向实施1年专业核心能力教学,最后在校内、企业各进行半年的实训和顶岗实习。如何实施课程设置呢?可以实施编程能力训练、外语能力教学、项目实训实践等不断线,即:“三个不断线”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校内半年实训和企业半年顶岗实习,学生不间断地进行项目训练,增强了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融会贯通,提高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意识。

3.2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IT专业方向课程教学体系,要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以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为重点,以IT类开发的“需求分析、编码实现、部署与维护”工作过程为基础,要根据企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按照能力需求,来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毕业生取向主要是欧美服务外包企业和对日服务外包企业,外语教学要贯穿2.5年,分英语和日语两个体系,28个学分。如何安排专业技能课程?第一学年为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学年增加服务外包通识和素养课程,为JAVA、NET两个专业方向,如:服务外包概论、商务技巧等课程。为了形成三级项目课程体系,以面向能力培养为中心,课程体系通过开展IT服务与外包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大纲。课程设计要避免因课程门数过多割断了学科联系,要尽量综合化、避免课程丰富化、小型化和面面俱到。

3.3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IT服务外包产业职业素养包括知识、方法、个人能力等,要贯穿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其中知识的学生的专业能力,个人能力是毅力、抗压能力等,方法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从业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4高职IT服务外包课程改革的实施

4.1教学方法、手段与课程改革相互结合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IT服务外包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对基础理论实施改革,由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构成的教学内容,专业核心课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围绕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手段需要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围绕着学生的职业素养等展开。

4.2建立教学质量监管体系,实现信息共享

在IT服务外包课程改革中,可以引入CMMI2质量标准,建立符合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使其能够与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管融合在一起,并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该体系实现了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和督导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不但规范了过程化考核和资源共享及题库管理等工作,建立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平台,还进一步的规范了教学质量检查和学生考勤,从而使所有课程都实施课堂反馈机制。

4.3服务外包知识课程化

在IT服务与外包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服务外包产业的认识,在每个学期中,高职院校不但可以邀请IT服务外包企业、行业的领军人物来校讲座,还可以邀请专家来校举办讲座,讲座的内容涉及IT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概况,讲座不低于16课时,不少于4次,并且讲座的内容还要涉及技术发展趋势和人才能力分析以及商务礼仪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4实行差异化教学,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

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将学生分成日语和英语快慢两个班,在减少外语课时量的基础上,针对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和日语兴趣、动力不足的问题,慢班相应地增加IT开发方面的课程。并且课程设置要增加外语课时量,去掉一些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等部分理论性偏强的课程,每个学期选取30%的课程实施双语教学,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

5结语

高等院校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对于IT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来说,人才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但是课程改革比高职院校越来越困难和缓慢,这是因为本科院校多年形成的学科体系所造成的。近些年来,一些高职院校以“双师”建设和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突破,以培养IT服务外包人才为重点,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效果,在IT服务外包企业的就业人数上,使毕业生每年增加了40%以上,促进了高职院校IT服务外包课程体系的改革。

作者:喻会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洪宇.空间革命——高职院校开放发展的新起点[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黎浩宏.世界大学城资源有效组织方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5):20-22.

it课程范文2

关键词:IT;项目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8-31745-02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IT Project Management Curriculum Teaching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LIU Jian-jun

(South China Business College,Guangzhou 510507,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IT market size,more attentions are paid on the IT project management based o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The article showsthat a series of reform teaching and practice in the "IT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has been done integrated with colleg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from the point of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the future workplace.

Key words:Teaching; eform; IT; project management

1 引言

“IT项目管理” 课程于2005年9月首次在我院2003级计算机网络专业开设。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体现了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该课程的开设旨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属于一门尝试性、创新性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计算机系网络教研室制定的专业培养计划为基本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尝试。

2 在课程中融入职业生涯设计的思考

课程一开始,我在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向同学们介绍项目管理从业人员就业状况的同时,给学生出了一道 “走近项目经理:从技术到管理――职业旅途的一次升华 ”的作业,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2.1 自我评估,了解自我

自我评估包括对个人的兴趣、性格、技能、特长、思维方式等的自我认识。在《IT项目管理》课程的第一节,让学生设问自己:你喜欢什么?你学习了什么?你曾经做过什么?你最成功的是什么?你性格的弱点是什么?……在思索和探索过程中,渐渐明了自我。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借助于项目经理所需要的才能和在项目实现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听取别人意见,参考家庭、同学、师长和其它专家的看法,力争对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有一个真正全面的了解。

2.2 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在课程开始的自我调查、评估、定位之后,向学生提出“如何才能走近项目经理?”“你适合做项目经理吗?”“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IT从业人员?”等课题,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调查中,了解社会的需要和环境的许可程度,积极把握社会人才的需求动向,注意分析社会环境,职业环境的特点,尽可能的既要考虑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发展。只有把自身因素和社会条件做最大程度的契合,才能在现实中避害趋利,择己所爱,择己所能,择世所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每位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努力方向提交一份相关课题的书面报告。

2.3 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IT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职业生涯设计的拓展性教学,引导学生采取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注意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有意识的培养自己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文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将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制定包括学习、培训、工作、训练、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3 引入了“项目制”、“团队制”的教学组织模式

在开设本课程的过程中,引入了“项目制”、“团队制”的教学组织模式。例如:我们以项目小组为单位,以《2006年数字图书馆工程设备》为实际项目,模拟项目招投标的全过程,具体操作如下:

3.1 成立项目招标小组

由学生成立项目招标小组,研究《2006年数字图书馆工程设备》项目的各项指标,根据用户需求,确定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采购项目的技术要求和采购项目的商务要求,提交书面的招标文件。

3.2 成立项目投标小组

由学生成立多个项目投标小组,响应招标小组提交的招标文件。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公司的注册资金、项目经理、项目团队、公司所获的各种资质认证、财务报表等商务指标和项目所需的各种软硬技术指标对项目投标成败的影响。要求每个投标小组模拟成立一家IT公司,并以所成立的模拟公司为实体,书写投标文件,并由各小组成员在全班讲解本小组提交的投标文件中商务响应、技术响应和组织实施方案的设想和原理。

3.3 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

成立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模拟实际招标过程中的开标、唱标流程,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招标小组提交的招标文件和投标小组提交的投标文件进行质询,对投标文件进行资格性检查、符合性审查,对符合有效投标的投标小组分别进行技术评分、商务评分及价格打分。得分最高者推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次高者为第二中标候选人。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公布并解释评标结果。

以项目小组为单位,采用“项目制”、“团队制”的教学组织模式,通过实际项目的规划、设计、实现、测试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锻炼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竞争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了学生在诸多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的能力及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执行力,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完成从“学员”到“职员”的转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 采用“案例式”、“设问式”的教学模式

采用“案例式”、“设问式”的教学模式。同学们从社会调查和资料查询中得知,由于IT项目管理的特殊性,一般的项目管理理论远远不能满足IT项目管理的业务需求,IT项目的成功率一直不高,70%以上的IT项目超期或超出预算。为了使同学们对此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我们以案例为引线,分析导致IT项目管理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例如:我们通过国内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IT著名企业――“巨人集团”的兴衰史,来研究一个项目范围盲目变化是如何导致项目失败,从而最终引发“巨人集团”全线崩溃的典型案例,使学生真正明白制约一个项目成功的4大要素:工作范围、项目成本、进度计划和客户满意度(质量)之间的辨证关系。从而提升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力。又比如,我们通过英国SBS公司领导层不顾自身条件,以低价盲目竟标项目,最后导致项目失败,并由此而长期失去中国市场的沉痛教训,引导学生思考:质量是否只存在于开发产品或项目实施之初?如何关注存在于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质量问题?如何解决项目决策的质量问题,项目设计的质量问题,项目实施的质量问题,项目验收的质量问题等等,使学生在思考中融合课本知识,牢固树立质量是产品生命线的观点,并努力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5 改革考核方式

注重通过实训课程来检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采用平时作业、实训课程及理论笔试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提问及平时作业占总分比例的20%,实训课程要求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按实训项目的要求提交撰写的文档,占总分比例的50%,理论笔试占总分比例的30%。

6 结论

“IT项目管理”是一门新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在教学中,笔者感到计算机系的学生对管理知识具有浓厚兴趣。随着IT企业的不断发展及全球范围内以项目为主导的环境的变化,以IT为基础的各种各样的项目大幅度增加,作为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有可能参加到IT项目管理中来,甚至成为IT项目经理,或者同IT项目管理者一起工作。因此,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开始探讨IT项目管理的最新知识,学习IT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无疑对他们适应未来职场的竞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高职高专的学生特点,对“IT项目管理”课程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原则,坚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和考核体系等各方面不断进行分析和研究,就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莉娜.于德弘.德国“灰领”人才培养模式[J].西安交通大学.

[2]高林,鲍洁,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4,(1).

it课程范文3

关键词: 网络成瘾;教学实践;干预; IT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5994-02

网络成瘾问题尤其是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正常的人际交往,因此有人把网络成瘾称为“电子海洛因”。由此引发了国内外对网络成瘾研究的关注,如何帮助大学生网络用户建立健康向上的网络使用行为,解决现实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是我们急需解决的课题。

1 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成瘾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主要包括:电脑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性成瘾、网络交易成瘾、信息收集成瘾。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尝试从的新的角度对网络成瘾的成因进行探析,将有助于我们对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

1)有学者研究得出高水平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均可预测网络成瘾的发生。另外研究还发现,网络成瘾者多半伴有低自尊的问题。网络成瘾者往往喜欢独处、敏感、抑郁、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

加拿大学者Davis(2001)提出“病态因特网使用”(PIU),并提出病态因特网使用的认知一行为模型。Davis认为精神机能障碍、因特网和情境暗示是PIU的促成性远因,用“素质一应激”理论框架来解释PIU促成性远因的性质。根据这一框架,异常行为是由易受某种疾病感染的脆弱性(素质)和生活事件(应激)共同作用的结果。不适应性认知,即PIU个体表现出基本的认知机能失调,是PIU的充分性近因,它们能充分引起与PIU相关的症状系列。Davis认为,沉思默想的认知风格指导着对自我的观念,倾向于沉思的个体将经历更严重和更长期的PIU过程。其它对自我的认知歪曲包括:自我怀疑、低自我效能和消极的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存在消极的看法,他们利用因特网,以没有威胁的方式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积极的反应。综上所述,抑郁、孤独、自尊和控制失调被认为是导致网络成瘾中最为主要的因素。

2)网络使用动机是网络成瘾的推动因素。现在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进入大学后,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学习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对情感交流的强烈期盼,厌倦单调学习生活渴望追求外部刺激,于是很多人在网络上寻找心理依赖、社会支持、寻求性满足和创造理想自我。

3)家庭环境、身世经历是潜在的强化网络成瘾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尤芮・布鲁芬布瑞那认为,周围多层次环境关系的每一个层次对个体的发展产生着有力的影响。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父母的职业都有可能对孩子的教养产生影响;此外,各级教育部门单一的教学评估方法,引发了学生的种种困惑和矛盾,课程设置缺乏人性化的性教育,缺乏珍爱生命教育,缺乏心理健康、网络教育以及教学手段刻板,学校活动单一等,这些是导致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

2 网络成瘾干预模式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成瘾进行干预研究,干预方法也日渐增多,但是从课程教学方面进行干预研究的还比较少,本研究依据基于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观察学习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评估界定及干预的行为疗法,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的研究模式。该模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选修自己感兴趣的IT课程,因材施教,同时结合心理辅导,发现患者理想的自我,并使他们意识到上网只是探查自己理想自我的一种正常的方式。引导患者在现实生活中把上网和离线的自我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自我。行为疗法的理论基于六个基本假设:

1)行为疗法关注特定的行为,而不是内在的、潜在的原因。

2)与“正常行为”一样,不良行为同样可以通过学习而改正。

3)行为治疗者将心理和学习原则作为基本的干预方法,来矫正适应不良的行为。

4)行为疗法会设定具体且明确界定的干预目标。

5)行为治疗者会选择适当治疗技术来解决患者的行为问题。

6)行为治疗者更关注当前的行为和社会环境。

行为疗法具有以下独特之处:1)它是系统的、客观的,按步骤进行的。2)评价和干预紧密相联,相互依赖发挥作用。3)对行为的转变进行监控,并在必要时调整治疗策略。4)以数据为依据,强调可操作性。5)强调干预应建立在学习原则的基础上,但必须依据具体的问题设计独特的干预。

该模式的结构内容:

1)在IT课程教学计划中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由网络基础到程序设计,逐渐递进,并且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针对成瘾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帮助他们选修不同的课程。其次,增加成瘾学生的课程设计时间,教师针对性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正确认识互联网以及了解相关的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构建简单的虚拟现实的作品,让他们在感觉到成就感的同时,逐渐正确认识使用互联网。这样做的优越性在于,除了可以通过行为的改变来促进思维的调整,还可在后续的研究中细致深入地比较不同干预方法的差异,以寻找网络使用行为变化发展的过程机制。

2)成立IT课程学习小组。让成瘾学生加入课程学习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定期给每个小组分配IT课程设计实训任务,要求小组成员一起共同完成,让成瘾学生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参与任务。这样,不仅能使成瘾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还能使成瘾学生在团队工作中学习体会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也培养了团队协助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个成瘾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对学生的早期经历、生活环境影响、家庭与社会压力、网络使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网络成瘾的核心问题,协助学生制定学习生活计划,并做出承诺。定期对他们前一阶段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估,并对他们分别进行心理辅导咨询,减少他们内心的焦虑。同时,分析近期的心理困惑苦恼以及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帮助他们以新的方式体验自己,更深入地了解自我并积极地改变。

由于网络成瘾涉及的因素很多,该干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在以后的研究中会继续进行实证研究,为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Davis R A, Gordon, Besser A.Validation of a new scale for measuring ProblematicInternetUse:Implications for Preemployment Screening.CyberPsych0109yBehavior,2002,5(4):331-345.

[2] Davis R A.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use. Comput Human Behav,2001(17):187-195.

[3] 杨彦平,崔丽娟,赵鑫.团体心理辅导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矫治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4(3):47-48.

[4] 邵智,杨容,罗康玲,等.心理治疗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6):548-549.

it课程范文4

关键词:实用技能;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

IT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的重点,一是课程设置。二是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因此,如何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使之适应新形势,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实用技能角度出发,提出对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些设想。

一、注重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孤立的。因此,课程建设的问题应置于整个高职教育教学的系统中去考虑、去建设。同时,要明确各类课程在整个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晰各类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注重课程与教师、课程与教材、课程与考核、课程与评价等方面关系的拟定。在此基础上,实现以岗位定能力、以能力定模块、以模块定课程,以职业能力规范素质要求、以素质培养整合课程模块。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联系教与学的中介,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集中反映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目前,从整体上看,我校的课程体系还是原来的模式,以学科性课程为主,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基础课多,专业技能课少;理论课多,实践课少。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教学方法比较僵化,人文精神教育较弱,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与创新能力偏离。基础理论课多,操作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少,导致学生毕业时满脑子理论知识,却不知有何用、在何处用、怎样用、如何操作,以至于一个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规定的30分钟内绘不出一张简单的表格……诸如此类的例子并不少。可见,我们必须尽快构建适合学生需要、社会需要、时代需要,有明显岗位针对性的、培养实用技能性人才的课程体系。

二、强化科研工作的推动性

虽然高职教育首先是一种职业教育,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学科研工作的推动性。如何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对于教育教学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建立以实用技能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以实用技能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是把课程按不同性质分成三个群组,即“专业基础课程群”“职业技能实践课程群”和“综合素质课程群”三个模块。“专业基础课程群”即把多种性质相近的专业综合为一个专业集群,以该专业集群所需要的基础性共同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组合设计“基础课程群”,再以该项专业集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标准,设计组成“专业化方向模块课程”。这样的课程组合可以使教学内容紧凑、精炼,可剔除与职业能力关系不大的陈旧、偏深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的补充实用性的新知识,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四、加强实训教学的仿真性

高职教育中课程的基本模式是理论+实训,而职业性、实用性、操作性应该是高职课程的基本特征。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不能机械地分离,必须明确哪些知识点、知识环节需要分解为实操环节;课程建设的内容要随着职业(行业)的变化而变化,要加强实训教学的仿真性。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相互融合,主要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那么如果还是一个老师来教学的话,就会出现课堂管理和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容易造成教学效率的教学质量的降低。如果安排一个主讲教师,再配一个实习指导老师,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效果,也是合理配置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需要。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总体上看,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中“双高”比例偏低;有相当多的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窄;非师范教育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师范教育专业师资明显过剩。我们必须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职业道德高尚,业务上肯于研究、专业水平优良,科研上勇于探索、科研成果显著,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校通过实施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制度,采取扶持教师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和脱产学习等各种措施,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取得明显成效,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不断加强,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双高”比例不断提升。

总之,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并无现成的道路可走,但只要抓住课程建设这个核心,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探索,就可以使课程设置更合理,真正为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

it课程范文5

关键词:中美会计学专业 信息技术 比较

一、引言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计算机开始了在商业领域进行数据处理的应用,从而速快了企业信息的加工过程;之后计算机在商业领域的各种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在交易过程和财务报告的领域广泛应用,并且在会计领域实现了其内部控制和绩效评价;在加工会计信息方面,50多年来会计师和会计从业者一直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积极的使用者(Ahmed 2003);甚至IT被用于指导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还成为满足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的工具。近年来,IT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在信息的合规性、信息伦理和信息安全等领域受到了会计理论研究者的格外重视,以此来防止会计欺诈(如美国安然事件),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会计人员熟悉必要的IT知识和技能职业的需求。会计专业毕业生必须有丰富的会计信息系统技能和理论知识,并且理解IT是怎样集成到会计处理过程当中。为了满足对这种技能型会计人员的增长需求,许多大学都提供了选修甚至是必修的专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Fordham 2005)。近年来,在会计教学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IT教学目标和教学范围。Ahmed对英国大学会计专业中IT/AIS类的技能水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会计研究者和从业者都已经认识到有关IT知识/技能的价值和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商业世界中要想取得成功的会计人员。另一个由Gelins和Gogan做出的真实案例研究(2006)也表明,IT在会计专业在多个层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中美会计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比较研究来源与途径

( 一 )研究来源 由于中美两国都有大量的高等教育机构,所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是很难而且不现实的,所以本文数据来源是基于中国和美国较典型的两个大学排行榜,即中国的武书连大学排行榜(2008)和美国的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09,发表在2008年底)。我们各选取了会计学专业排名位于前面的十所高校,如(表1)和(表2)所示:(表1)中国有4所高校是专门的财经类院校(第2,6,8,10),其余是综合类大学。(表2)和(表1)有所差别,(表2)美国都是综合类大学,其中5所是私立大学(第3,4,5,7,9),其余是公立大学。为了方便起见,在后面的论述中我们使用三个字母的简称代替各大学的名称。

( 二 )数据收集本研究的数据收集主要是通过各大学网站搜索其会计学专业具体的课程设置情况,如果遇到网站相关内容不全或过时的课程设置,通过电话咨询来来验证其课程设置内容的资料数据。最终搜集了列表中各大学开出的大学层次的公共课、(商)学院为开设的核心课程和会计学专业课程,以及三类课程中的IT/AIS类课程,涵盖了选修课和必修课,以及各类课程的学分,对取得的数据资料进行详尽的数据分析以确保对各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中所有IT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的设置给出客观的评价。

三、会计学专业IT类知识/技能类课程的比较研究

( 一 )中美会计学专业IT和AIS类课程学分汇总比较(表3)说明了中国大学的本科生在进入会计学专业学习之前和之后IT/AIS类课程学分的情况。在进入会计学专业之前,IT类课程平均为7.25学时,进入会计专业课程学习阶段,有平均2.8小时的必修课和3.3小时可供选修的AIS类课程。同样,(表4)也列举了美国前十的大学的数据,学生进入会计专业学习之前有4.3学分在IT类公共课上,比中国学生少将近3小时;而美国的必修和可供选修的AIS类课程的平均学分分别是1.6和1.3,比较而言,中国十所大学必修的AIS类课程多1.2学分,可供选修的多2.0学分。但也要注意,中国大学给会计本科专业的总学分要高于美国。

( 二 )中美会计学专业IT和AIS类课程比较分析为了进一步说明中美在会计学专业IT类课程实质内容上的差别,我们列举了各高校IT/AIS类课程,并从IT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两个方面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进一步划分。(表5)提供了一个详尽的IT相关课程的分解,这些课程是每个学生在完成会计专业的学习前都要求必修或者作为选修的。如(表5)第一行指出在厦门大学的学生要选5学分在IT基础技能课上(如计算机基础和数据库语言介绍),还有5学分在IT理论知识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这是大学的共同课和会计专业课的要求。然而,厦门大学同时也提供了另外3门与IT相关的选修课(如会计信息系统与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实验,会计信息系统软件评价等),会计专业的学生可能有6学分在这些选修课上。简而言之,中国前十名的会计学专业在IT教学中平均5学分用于基本技能,4.85学分用于IT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外,这些大学也提供了八种不同的和IT相关的会计选修课,并且只有两所大学美国有提供选修课。(表6)列举美国大学会计专业前十名类似的具体数据。如表所示,对于IT基本技能部分的平均学分是2.95,理论知识部分是2.95,与中国的课程设置相比总共要少3.65学分。换句话说,对于美国前十名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需要至少1门基础技能课需要补充学习。从选修课来说,奇怪的是,10所中7所的美国大学会计学专业不提供其他任何AIS选修课程,其余3所大学提供总共5个不同的AIS类选修课程。

( 三 )中美IT/AIS类课程学分与比率的象限分析在(表5)和(表6),分类列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数据,如果不做比较性的分析很难发现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IT/AIS类课程的覆盖程度(学分),以及IT/AIS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比较研究,我们用二维的象限来具体进行分析。(1)IT/AIS类课程的覆盖程度(学分)分析。我们以两个主要因素来分析中美会计学中IT/AIS类课程的覆盖程度,一是在进入会计学专业学习之前总共的IT总学分,二是在进入学习会计专业课程时AIS类课程总学分。用这两个因素建立了一个坐标图(X轴为总的IT学分,Y轴为总AIS学分),把每一个大学的两个学分值按坐标值标入相应的位置。如(图1)所示,坐标轴的交叉点是两个因素值的平均数(5.8,4.5),这样就有7个中国的学校列在第一的象限。换言之,就学分而言,中国的会计学专业比美国的提供了更多的IT类课程教育,在IT基础课和AIS类课程两个方面都是如此。与美国相比中国大学为会计学专业和学士学位提供了更多的学分。(表1)和(表2)说明,中国的会计学专业平均有47.7个学分,学士学位是167.25个学分,而美国的分别是26.3和123.1。为了剔除由于不同的课程学分总量导致的影响,我们分别用百分比的二维象限来分析,即用总IT学分/总的学位学分 * 100,另一个是总的AIS类学分/总的会计专业类学分 * 100, 即(表3)和(表4)的最后两列,(图2)用这两个比率展示了中国和美国的会计学专业IT/AIS教学范围的比较,从比率的角度来看,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中国的大学在IT教育方面优于美国,虽然在美国的大学中有一个大幅的变化。就给出的图表,两个较强的在IT/AIS教学项目都是来自美国,即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UIU) 和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BYU)。然而,三个在IT/AIS教学方面较弱的学校也是来自美国。(2)ITIT/AIS类课程中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比较研究。如前面文献回顾中提到的,很多研究都表明会计学专业的IT/AIS类课程形成为为两大类: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图3)说明了IT/AIS课程的分布情况,也就是(表5)和(表6)中总的操作类课程学分和总的理论知识学分。坐标轴的中心是中美两国两个指标的平均数(3.975,3.9),如分布图所示,中国的十所中有6所(SWU, JTU, ZNU, XMU, ZIU 和PKU)在培养动手能力的操作技能类课程学分和和理论知识方面学分都超过了平均值,而只有一所美国大学(BYU)超过平均值位于第一象限。反之4所美国院校(IUB, UTA, UND和UPE)在IT/AIS教育方面无论是操作技能还是理论知识方面都较弱(位于第四象限)。同前面一样,为了剔除中美大学课程总体学分的大小对分析的影响,对每个学校的IT/AIS课程学分用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也就是说,操作技能的百分比= 总的操作类学分/总的学位学分*100,理论知识的百分比=总的理论知识学分/总的专业课学分*100。如(图4)所示,美国的前十所院校的分布较分散,各高校之间的IT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三所显著的高校是:BYU无论是操作技能还是理论知识方面都是突出的,MSU在理论知识方面较强,UIU在IT操作技能方面较强。相反,中国的大学虽然没有排在最前面,但10所中有6所学校位于平均值之上的第一象限,分布相对集中,在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都设置了非常均衡的课程。

四、总结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引发一些思考,为什么美国的会计学专业教学中IT/AIS类课程没有得到更加重视?为什么美国的会计学专业和中国比却有更少的IT/AIS课程?一些潜在的原因分析如下:(1)美国的前十名会计专业项目都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的排名通常由基于教授的科研成果和造诣来认定的,很少直接关联到开设的课程,我们选择的美国的十所大学或许不能很好地代表美国的全部大学课程开设课程情况;(2)IT/AIS类课程融汇到会计专业课程中,需要教师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会计教师很在意的是他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来学习新技术,这也在很多研究中都提到(David et. al 2003, Doost 2002);(3)中国大学学士学位的总学学分比美国多大约33%(167.25:123.1),这个巨大的差距可能给了中国大学在课程设计时更多的灵活性和容量,学生可以选择至少两到三门基础类IT课程的大学共同课,还有进入专业课学习后还可以选择两门或更多的IT/AIS类的课程。如表3和表4总结的数据,大多数的中国大学在大学的前两个学期需要两门基本的IT课程(5-8学分)和至少1门AIS类课程来满足会计专业学习,反之许多美国大学只需要一门大学层面的IT共同课和另外一门AIS类会计专业课;(4)相对于美国的会计学专业,会计学在中国是一个较新的学科,课程设置波动较大,同时也能随就业和市场的需求而调整,尤其是在市场需要IT和AIS方面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的时候。因此如表3和表5所示,中国大学的会计学专业提供了更多的IT类课程,而且只有两所大学没有任何AIS类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部分需求。此外,10所中的8所中国大学提供选修的AIS课程,而美国只是10所中的4所提供。当然,需要更多的调查来证实这种猜想。最后,各个学校的会计专业排名和他们的IT/AIS教育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会计学专业评估中没有一个具体的关系到IT/AIS类课程的评估标准,从而能够影响评级的等次。虽然在评估过程中会考虑到最起码的IT/AIS课程需求。换句话说,无论在中国和美国,排名最前的会计学专业不需要提供大范围的IT/AIS课程,反过来也同样是成立的,如同前面分析表明,最好的会计学专业提供最均衡的IT/AIS教育是Brigham Young University,这个大学却排名第4,而厦门大学在中国会计学排名第一,然而,IT/AIS教育却排在第五和第六之间。

参考文献:

[1]林志军:《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会计研究》2004年第9期。

[2]武书连等:《2008中国大学会计学专业排行榜》,《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7期。

[3]Ahmed, A. The Level of IT/IS Skills in Accounting Programmers in British Universities, Management Research,2003..

[4]Alexander, J. R. History of Accounting, A Book Published by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341 Lafayette St.,2002.

[5]Albrecht, W. and Sack, R., Accounting Education: Charting the Course Through a Perilous Future, Accounting Education Series #16, Sarasota, FL,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2000.

[6]Badua, F. Pedagogy and the PC: Trends in the AIS Curriculum,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8.

it课程范文6

IT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学校、个体等多方面的分工协作,而高校是学生IT信息素养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阶段。笔者认为高职在校学生的IT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是“主体—环境—教育”为一体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阶段目标,以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塑造为终极目标的教育工程系统。这里的主体应当分为施教主体和受教主体,施教主体应该包括教师和图书馆,受教主体主要是指学生。环境主要指信息网络环境,包括外界信息网络环境及学校提供的信息网络教育环境。教育主要指高职院校由上而下形成的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课程体系。三者之间既紧密相连又相互制约。主体具有适应性并与环境相互作用,同时决定了整个系统行为复杂程度,使得教育系统具有开放性及复杂适应性特征。

2.符合高职在校生特点的IT信息素养培养标准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面向高职在校生的统一的信息素养培养标准。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美国(ACRL)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ANZIIL)关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的标准,参考国内专家学者针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能力标准,综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特点制定其IT信息素养培养标准。高等职业院校的IT信息素养标准应涵盖以下5个方面。(1)能够正确感知所需信息的种类和程度;(2)能够高效且准确利用IT途径获取所需的信息;(3)具有评价和甄选IT信息的能力;(4)能够有效且科学的利用、重组、创新IT信息;(5)在IT信息获取、使用、传递过程中能够自觉的遵循社会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

3.“两分二多双轨并行”的一体化IT信息素养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学生IT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应构建适应新时代特点的“两分二多双轨并行”的一体化IT信息素养教学体系。“两分”是指分层次、分阶段教学。IT信息素养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通识IT信息素养教育、专业IT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创业IT信息素养教育,同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大纲分成三个教学阶段完成IT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二多”是指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教学。这需要学校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IT信息素养培养方案,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的配合,自上而下形成联动的高职在校生IT信息素养教学体系。“双轨并行”是指教师IT信息素养培养与学生IT信息素养培养并行前进。

4.融入“微媒体介质”的IT信息素养课程体系

“微媒体介质”已经不可避免的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因此在进行不同阶段不同层次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当植入“微媒体介质”教学及“微网络平台”的应用。在新生入学阶段,主要进行“通识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IT技能及基本的信息法律道德。其施教主体为图书馆、信息技术教师、人文思政教师,摒弃“图书馆”或“计算机基础课程”单肩挑的教学传统。在大二阶段,进行“专业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IT信息素养能力,通过专业课教师的引导能够通过专业数据库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并且进行加工、整理、创新、应用,提高专业技能及网络职业道德,主要施教者为专业教师。在大三阶段,主要进行“综合创新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技能,主要施教者为专业教师及相关企业人员或行业人员。在这一阶段学生的IT信息素养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将得到提升,网络信息修养及社会法律意识基础得以巩固形成。

5.融入课程评价的可操作IT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上一篇责任书格式

下一篇教师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