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意的谎言的名言范例6篇

关于善意的谎言的名言

关于善意的谎言的名言范文1

论文关键词:必要谎言;形式;必要性

众所周知,谎言会对被欺骗的一方造成伤害,毁灭人们的信念和自信,最终损害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侵害人们的社会关系。但是谎言并非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不正确,人们的生活常识和实际经验也足以证实这一点。这种在某些情况下是允许的甚至说在道德上是必要的谎言称之为必要谎言。

一、必要谎言的三种形式

德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在其著作《伦理学体系》中对必要谎言的三种形式及如何界定进行了论述。他将必要谎言分为善意与不一定善意的谎言、礼貌与奉承、战争与外交三类。

(一)善意与不一定善意的谎言

包尔生认为在道德上不存在固定界限。法律划出的是强硬的、不变的因而也是专断的界限,而道德却必须处处去对付那些逐步过渡的情况。个别情况只能着眼于具体条件,根据个人的洞察力和良心来确定。道德只能提出引导人们作出决定的基本观点。例如,医生对病人隐瞒病情以唤起生活的希望;儿女对老人报喜不报忧以免家人担心;小孩一人在家遭遇小偷,大声喊爸爸的名字把小偷吓跑;为寻凶作恶的凶手指一个错误方向,使之落入警察手中等。无论是前两种情况中对被欺骗者的谎言是善意的,还是后两种情况中对被欺骗者的谎言并非善意的,施骗者的行为都给更多人带来利益,所以人们也不会从道德上去谴责他们。

这类谎言并非无任何危害。例如,向病人隐瞒病情,其实剥夺了病人了解自己病情的权利,假如病人生存的日子所剩不多,那么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好剩下的生命,但是如果不告诉病人病情,病人误以为自己没事,一旦病情恶化,对病人和家属都是更大的打击。再比如,儿女在对父母报喜不报忧的同时也放弃了父母全面了解我们的权利,放弃了父母本可以提供给我们的解决困难的方法。因此,善意的谎言是必要的,但是怎么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需要把握好度。

(二)礼貌与奉承

这条界限也必须由道德上的老练独自确定。习惯上的半真半假和假客气就不能武断地认为其是否是不道德的,如我们欢迎一位不速之客,我们在一封写给一位我们不了解的或我们视为地地道道的恶棍的人的信尾表示我们的高度的敬意。我们这样做是因为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不采取某些口是心非的作法,顺利的、和平的交往就是不可能的。

而且这类谎言也并非没有危险。一个过多地生活在社交之中的人容易形成说谎的习惯,他的良心逐步枯萎了,说谎成了他的第二本性并最后成了对他来说必不可少的东西。实际经验中,我们总是不信任一个在礼貌言辞艺术上表现出极大的技巧的人,我们也更乐于相信一个在讲习惯上的假客气话方面有些笨拙和畏缩的人。

(三)战争与外交

在战争中,士兵用自己的计划、战术或兵力去欺骗敌人,不会有聪明的战士在战争中表明自己的真实目的。外交领域中,在一定意义上也奉行着战争的规则:谁也不表明他的真实目的,至少可以说,每个人都不想让对手“醒悟”,甚至还去加强一点他的虚假信念。在战争这种状态中,一切力量和计谋都是绝对允许的,交往双方都是互有保留,互不信任的;他们隐藏着各自的措施和协议、计划和意图。但是如果外交双方的真正目的是维持和平,是以谈判来解决那些否则就不得不以战争仲裁来解决的问题而言,一定程度的相互信任又是需要的。

二、必要谎言的必要性分析

上文提到的必要谎言的三种形式中,国人对第一种形式议论最多,第二种形式引起困惑、争议最多,第三种形式几乎没有议论。包尔生的结论是:要诚实,这是无条件正确,但是说老实话并不是无条件正确的。必要谎言的必要性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其自身的本性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比如说,欺骗一个窃贼就不会破坏信任关系,只要他还在做这个勾当就已经站在信任的范围之外了。在战争中,欺骗是规则之一,每个人都会使用欺骗并相信别人也是这样。再比如说,在外交领域里,交往双方都是各有保留的。

(二)一方理解或承受真实情况的能力的丧失。对一些意志脆弱的人作一些欺骗是允许的,如一个精神病患者非要抱着一个枕头说那是她的宝宝,若非要坚持告诉她实情那那不是她的宝宝而是枕头,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我们对父母报喜不报忧也是基于这一点的考虑。

三、道德学家们对必要谎言持严格态度的原因

尽管上文提到必要谎言的必要性是基于几点理由而产生的,但是在道德哲学家们中间,他们把说谎的人看成是有严重道德问题的人。康德认为:“谎言,即故意的不诚实,在任何情况下,仅仅由于它的形式,就是人对于他自身的一种犯罪,就是使一个人在他自己眼中变得低贱的一种卑劣”。他认为为行凶作恶的凶手指一个错误方向,使之落入警察手中是不可原谅的,他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人格。道德学家们认为必须用道德体系的约束力绝对地禁止谎言。道德学家们认为即使给谎言留下最小的空子,人的撒谎倾向也将逐渐地把它扩大,总能为不讲老实话找到借口。

关于善意的谎言的名言范文2

善意的谎言,价值在于善意。

―― 《这个世界需要你》

谎言密布的世界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伯拉・迪包洛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147个人参与一项测验,要求他们详细记录自己一周内所说过的“不实之词”。测验结果显示,除7人声明自己在此期间没有撒过谎,其他140人总共记录下高达1535次“无害的谎言”――对配偶、亲戚和朋友的做法、意见或观点假装表示肯定或支持。加利福尼亚州一家教育机构也曾在两万名中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其中92%的人承认自己在过去一年中曾向父母撒过谎,73%的人把自己描述为“多次撒谎者”,即他们每周都因各种原因而说过谎。尽管这样,接受调查的91%的人认为自己的道德伦理和人格是符合社会标准的。

谎言不管怎样装饰,终究掩盖不住事实。

―― 〔古巴〕 谚语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 俗语

这些掩盖了真实情感的不实之词看上去似乎无关痛痒,是社交中必需的润滑剂,却会置人于人格大滑坡的边缘。

―― 西塞拉・波克

我是飞机设计师

一架飞机在沙漠里遇到沙尘暴的袭击,紧急迫降。飞机已经严重损毁,无法再起飞,通讯设备也遭到了破坏,与外界的通讯联络中断了。机上九名乘客和一名驾驶员陷入绝望之中,求生的本能使他们为争夺有限的干粮和水而大动干戈。紧急关头,一名乘客站出来说:“大家不要惊慌,我是飞机设计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听我指挥,就可以修好飞机。”这好比一针强心剂,稳定了大家的情绪。大家自觉地开始节省水和干粮,团结起来和困难作斗争。十几天过去了,飞机并没有修好,但他们为经过这里的沙漠驼队所搭救。后来,人们才知道,那个声称自己是“飞机设计师”的人,只是一名小学教师。

谎言本身是阴暗的,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意味着欺骗。

―― 《不要轻易撒谎》

息事宁人的谎言,胜过搬弄是非的真话。

―― 萨 迪

救命的谎言

2005年8月22日,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文联煤矿透水冒顶,当时,肖红、杨通顺等四人正在井下作业。仅十分钟时间,大水便淹没了平巷,出路被封死了,后无退路,他们四人被逼到平巷上方一个一米高、三米宽的平台上。而此时,水位还在上涨,情况万分危急。四个人立刻决定分成两组,轮流向平台上方开挖急救空间。两天时间,他们陆续挖出两个一米多高的台阶,安全转移到最高一级台阶上。但三天过后,饥饿、寒冷、恐惧和绝望一起向他们袭来。为了鼓舞大家,肖红一次次谎称水位在下降,鼓励大家要坚持下去,争取活着出去。到第四天时,坑道里稀薄的空气已经使其中一个人虚脱昏迷,可也就在这时,水位真的下降了,历尽艰险的四个人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步走到井口,成功获救。

善意的谎言无碍于诚信。

―― 《诚信》

任何试图利用谎言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无论

其本意是多么的好, 最终必将自讨苦吃。

――土摩托

关于善意的谎言的名言范文3

[关键词]谎言 道德 功利主义原则

[中图分类号]B82-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077-02

在现如今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虚假的谎言。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公共场合,还是在审讯室、法庭等特殊场合,谎言的普遍性,似乎不必再多说。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难道是人们没有主见地、主观臆断地随意说谎,又或者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自然反应……当然不是,每一个谎言背后都是有其原因的,或是出于善意,或是出于恶意,或是出于其他。都是其经过考虑后,权衡利弊,而作出自认为“正确”的、“理性”的判断。但是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不管他是善意抑或恶意、正确抑或错误,谎言毕竟是谎言,毕竟是对别人的欺骗,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那么,谎言到底可否说呢?

一、从属性看说谎

说谎这一行为是属于道德的范畴。那么怎样从道德的范畴来理解说谎的行为?

“道德”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研究讨论,从美德伦理学到今天的应用伦理学,整个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目前整个学术界的大多数学者是从规范性、约制性的角度来解读道德。即把道德解读为一种行为规范或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的总和。我较偏重魏英敏教授和王海明教授,而魏英敏教授认为,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且王海明教授又是这样对道德概念进行界定:即所谓道德,也就是关于有利或有害社会与他人以及自己的行为之应该如何的规范。相较来说,我更赞同王海明教授的说法,亦即利害人己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道德的基本内容要求人们在内心中规定善恶标准,从而在行动中扬善去恶。

根据王海明老师对道德的界定,姑且粗略地把说谎的行为这样划分:一种是善意的谎言;一种是恶意的谎言;抑或一种是利他的谎言;一种是利己的谎言。那么一个人说不说谎我们是否可以视为有没有道德呢?按照常人的思维模式,结论是明确的:只要说谎,都是不道德的。那么怎样做说谎才是有道德的?我们是否还可以这样理解:说善意的谎言是有道德的,说恶意的谎言是不道德的。

二、从功利主义视角看说谎

(一)人们对功利主义的几种误解

在说明功利主义之前,我有必要先澄清一下实际生活中一部分人对功利主义概念理解上的偏差,尽量去消除或减少这种严重的误解,以便使后面的论证能够变得简单得多。误解一,一些人认为凡是奉功利主义为“是非”标准的人对“功利”一词的理解和使用是狭隘的、庸俗的,是将“功利”与“快乐”对立起来的。其实恰恰与这样的指责相反,一个更突出的事实是,功利主义与一切快乐相连。凡是对功利主义真正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从伊壁鸠鲁到边沁,每一位倡导功利主义的思想家都认为功利并非用来区别于快乐的某种东西,而就是快乐本身,同样是为了避免痛苦。一些普通大众对功利主义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完全是望文生义。误解二,功利主义有时还被用于恭维的话中,而表达的似乎是一种面对一时的闲暇和纯粹的快乐所流露出来的高高在上的姿态。恰恰是这种错的运用,使“功利主义”一词广为人知,且使下一代对它的含义形成片面的看法。那些最初引入这个词,使用多年后又将它作为一个特定名词加以扬弃的人,倘若觉得重拾这一概念会有望将它从不断退化的深渊中拯救上来,或许他们会觉得有必要这么做。这里暂且列举几个主要的误解,至于其他的一些吹毛求疵的误解,我就不再一一予以反驳。

(二)从功利主义来看可以说的谎言

边沁认为道德的最高标准,无论是个人道德还是政治道德,都是最大化公共福利,或者说是集体幸福感,或者说是权衡苦乐,让幸福最大化,即一句话“功利最大化”。他觉得,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苦乐是人们至高无上的主宰,因此任何道德体系都应该考虑到它们。怎样考虑呢?通过最大化,从而引出“为多数人谋求最大幸福”这一原则。如政府如何为多数人谋求最大幸福,用它的所有收益减去它付出的成本之后,选择一个最大的幸福,即为幸福最大化,也即功利最大化。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深受边沁的功利主义影响,他指出道德的出发点是人趋乐避苦的天性。幸福(也即快乐)和利益相连,二者支配着人的道德行为。个人在任何地方都要受到趋乐避苦的心理命令的统治,以便实现“总体幸福”。

根据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我认为善意的谎言应该是为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谎言;所谓恶意的谎言自然是与其相悖的谎言。爱尔维修还这样说过,所谓利益,是一切使人幸福的东西。道德要以人的利益为准绳,“利益支配着我们的一切判断”。那么按爱尔维修的说法,利益是一切使人幸福的东西。则又可把善意的谎言与恶意的谎言如此划分:如果是为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谎言就是善意的,是道德所允许说的;如果是为了实现私人的最大利益而忽视大众利益的谎言则是恶意的,是与道德相悖的,是不可以说的。

我们再来看功利主义的终极目标,它是其他一切渴望之事的参照点和归宿(无论是考虑自身的善还是他人的善),就是让生活尽可能远离痛苦,尽可能丰富快乐(不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而由那些亲身经历者提出的快乐质量的检验标准以及衡量质量与数量关系的准则(其中必须添加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判断),通过“比照”这一途径可得到最大程度的完满。这一终极目标在功利主义理论中被视为人类行为的目的,同时,他必然也是整个道德的标准,故也可以将其定义为人类行为的准则。人类的存在状态就是对这一准则的遵守。该准则在最大程度上适用于全体人类,就其本质而言,还同样适用于世间一切有知觉的生灵。通过我们对功利主义如此更加深入地了解后,我们还可以根据功利主义原则这样理解谎言,如果接受了功利主义原则(或最大幸福原则)为道德之根本,就需要坚持旨在促进幸福的行为即为“是”,就是善的、道德的,与幸福背道而驰的行为即为“非”,就是恶的、不道德的这一信条。在考虑了道德因素和后果这两种情况后,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什么是善意的谎言,什么是恶意的谎言,什么谎言是可以说的,什么谎言是不可以说的。

(三)由案例来深入地分析可以说的谎言

案例一,捷克共和国有一个增加香烟消费税的提案,在这之前他们做了一个分析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如果让捷克共和国的人民吸烟,能让政府获利,虽然吸烟会给人们造成疾病,随之会增加医疗支出,但另一方面,销售香烟则会给政府带来各项税收,并且因为吸烟造成的早逝同样可以给政府节约医疗支出,减负养老金,减负老人们的住房开支,当把总成本和各项收支分别汇总之后,得出的结果是捷克共和国的财政收入将获得一亿四千七百万的净收益。通过这样的成本效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被用数学上的金钱数字来精确计算了。案例二,关于福特平托的案例,福特平托车是20世纪70年代风靡一时的小型车,它的油箱装在车的尾部,如果发生追尾时油箱就会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伤亡,因此受害者就将福特告上了法庭。在法庭调查中发现,其实福特公司早就发现了车子存在的这个缺陷,并且还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来决定是否值得装上一面特殊的隔板来保护油箱以防止油箱的爆炸。他们算出每个这样的隔板的成本是11美元,给所有车装上这样的隔板,共需花费一亿三千七百美元。接着也算出这些花费来提高安全性所带来的收益,预计是可以减少180例的死亡,因车祸死亡的每条人命是20万美元,可减少180例伤残,每例67000美元,加上车辆维修的费用,算上各项收益最后是4950万美元,因此他们没有安装这样的装置。

在这两个例子中,他们就是根据功利主义利益最大化原则,用金钱来计算了生命的价值,并没有把事实真相告知大众,用忽视人们的生命安全来换取公司获得更多利润。对于公司这样一种用金钱来衡量生命的算法,很多人不理解,并且反对。他们反对捷克政府的效益成本分析,反对福特汽车公司成本效益分析对生命的估价。认为他们是对大众的欺骗,损害了大众的利益的做法,是对大众的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从道德维度来看,他们就是恶意的。从另一方面,对政府和公司来说,根据功利主义利益最大化原则是有利的,他们虽然向大众隐瞒了事实,欺骗了大众,更多的为政府和公司考虑,但是这样一来却能够给政府带来各项税收,能够给政府的财政减少很大一笔开支,使企业获得巨大的收益。我们来这样看,如果这些汽车公司坦诚地向人们公布他们的所有经营信息,不做任何隐瞒,并且都不用成本效益分析的话,则很可能会导致公司的倒闭,从而导致很多人都没有车开,很多人得挤车上班、迟到或者因为另外一些问题导致他们失业,再养不起孩子,等等之类的,这样的结果即是牺牲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因而从道德的维度来看,他们这样的行为却又是善意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一个杀人犯在追杀一个无辜的人,而那个无辜的人跑到你的家中,并且在你的家中躲藏了起来。这时杀人犯赶到,向你逼问那位无辜者的下落,你会如何回答?如果你要愚昧地对杀人犯遵守诚信(什么是诚信?就是在与人打交道时,仿佛如此说,我要把我的真实想法告诉你,并且一定会对它负责,这就是诚实和守信用),你就需要把这位被追杀者的藏身之处告诉杀人犯,如若不说实话你可能也会成为杀人犯的伤害对象。所以,在这里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与他人利益的关系,一是与自我利益的关系。如果你说出了被追杀者的藏身之处,他就会被杀害,而你却免于危险。这样你的行为虽然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保全了自己,但却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并且背上不道德之名,会受到世人的唾骂,以及自己内心的自责。但是如果你不畏惧恐惧,勇敢地向杀人犯撒谎,将杀人犯指引到别处,或者干脆说不知。这样你的行为就是道德的,既能保全了自己又能帮助这名被追杀者脱离危险。所以,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仍按照功利主义原则来衡量是否可以说谎,如果仅仅是为了保全自己,你就可以说谎,但是这样一来却是不道德。如果可以通过说谎来保全自己又可以拯救那位被杀者的生命。根据功利主义最大效益原则,经过计算之后,我们自然要说谎了。

三、结语

通过上文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根据功利主义原则去计算一切利益,最后可能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或幸福,但是却维护了更多人的利益或幸福。用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来计算,看起来是有些残酷、无情,但是只要他们的目标是意在减少那些社会功利的问题,并且是用来促进社会整体的福利的增加抑或使更多的人获得幸福,且是道德的行为,虽然是说谎,但却是可以原谅的、善意的谎言。反之,则是不可原谅的,是恶意的谎言。中国有句话“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应当接受功利主义原理(或最大幸福原理)为道德之根本,只要是坚持旨在促进幸福的谎言,即为“是”,是道德的。与幸福背道而驰的谎言,即是“非”,是不道德的。因而,据此原则计算出说谎的结果(获得最大的幸福)后而说出的谎言,就是合理的说谎,就是符合道德的范畴的行为,就是可以说的谎言。

【参考文献】

[1](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商务印书馆,2000.

[2]魏英敏.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王海明.新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1.

[4]王润生.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关于善意的谎言的名言范文4

英国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每人一生平均说八万八千个谎言。其中,最容易脱口而出的谎话是:“没事,我很好!”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这项针对两千五百名男女进行的调查显示,以成年后平均活六十年来看,每人每天平均说谎逾四次,一年能说一千四百六十个谎言。热门谎话包括,对女友或老婆说“不,穿那件臀部看起来不会太大”、对无趣的另一半说“我当然爱你”,以及“好吃,好吃”。

大多数谎言都是善意的

看了上面这些,我们或许再也不能说自己从不撒谎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所撒的谎是善意的,以不伤感情为原则,不是以伤害为目的的,这类谎言常常被我们自己所忽略。

下面这些就是我们最常说的谎言:

没事,我很好!――给对方以安慰,让对方放心,不为自己担心。

你穿这件衣服很好看!――给对方以鼓励,不让对方难过。

好吃,好吃!――给对方以鼓励,不让对方失望。

这个很容易!――为了不让对方失望,夸大自己的能力。

男人比女人爱说谎

英国的调查发现,男性较易“出口成谎”。报告说:“男人平均每天说谎五次,女人只有三次。”

男人撒谎的缘由:

1 当承诺无法实现时,为面子或自尊而撒谎。

男人在许下承诺而无法实现时,往往会通过撒谎来掩盖自己的底气不足。

2 为虚荣心而撒谎。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男人也一样。在同学朋友面前喜欢充大头,夸大自己。

3 为遮盖自己的错误而撒谎。

当男人在外面有别的女人时,回家总要想方设法地撒谎。

4 为寻求刺激而撤谎。

有的人感觉撒谎很刺激。撒谎能够给男人的心理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挑战,其实,这种挑战存在与男人和女人之间。每次撒谎过后,会给撒谎者带来一定程度的。

5 为逃避情感而撒谎。

撒谎究竟是好还是坏

撒谎的本质是对矛盾的暂时回避。短期欺骗的谎言,长期可能是一种善意,反过来也同样成立。一个人不撒谎是不可能的,他可以长期欺骗部分人,也可以短期欺骗所有人,但不可能长期欺骗所有人。

谎言无关道德,衡量谎言的好坏,不在于它客观上是否欺骗了别人,而在于它主观上是否在欺骗当事人自己。一个男人是否值得女人去爱,重要的不是他对你说了多少谎,而是他自己有没有迷失在人性的海洋中。

我们应该戳穿谎言吗

关于善意的谎言的名言范文5

题材与剧情设定的相似性,使《千谎百计》(《Lie to me》)从一开始就和cBs的热播剧集《超感神探》(《The Mentalisl》)打起了擂台。FOx方面更是早就放言,称《超感神探》太过幼稚和业余,华而不实,相比之下《千谎百计》立足于真人真事,翔实可信。二者孰优孰劣恐怕难有定论,客观地说,如果你对抽丝剥茧的分析和实用心理学有兴趣,那么《千谎百计》绝对值得一看,因为它够“科学”,令人信服。而其中不时夹杂的专业理论分析,又能使观众获得解谜的。如果《超感神探》是魔术师炫技,那么《千谎百计》就是为人们揭秘魔术。

一个普通人在平均每1 0分钟的谈话中会说3个谎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谎言无处不在却又难以辨别,然而在《千谎百计》中,各种扑朔迷离的谎言在谎言侦探面前都能迎刃而解,这也是《千谎百计》的主要看点之一。如本剧总制片人Samuel Baum(曾担任《The Evidenced编剧及《24》、《Arrested Development》执行制片人)所说:“这是一部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说谎和识破谎言相关的剧集,收视群可以非常非常广泛……说谎的后果,以及通过情感辨知科学来识破谎言,将是我们取悦观众的主要手段。”在这部剧中,老牌影星Tim Roth饰演的Cal Lightman博士能通过识别所谓的“微表情”――持续不到1/5秒,常人难以察觉的细微表情――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而LightmaN领导的私人研究机构,便凭借释读“微表情”的超强能力,协助政府、FBI、警署、法律公司、大型企业以及个人发掘事件的真相。

破案题材不算新鲜,然而大量结合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的新兴分支“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还是令人耳目一新,这正是《千谎百计》的优势所在。本剧的灵感来源于行为学专家Paul Ekman教授的真实研究。他身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心理学家之一,出版过十多部专业著作,并常年受聘协助训练警察和探员,发掘深埋在人们脸部、身体和声音里的线索,为犯罪调查立下奇功。《千谎百计》的剧情便以Ekman的研究成果和真实案例为基础,而Lightman博士也正是以他为原型塑造。

这部英文剧名直译过来应该是“对我说谎”,然而其中文译名之一却译为“别对我说谎”。这两种相反的表达都道出了这部剧的主旨:Lightman博士等人的工作建立于“对我说谎”之上,而他们的成功却又告诉每一个与他们交手的人:“别对我说谎。”因为他们终将识破一切假相。

察言观色:见微知著的攻心圣术

在人际交往中,谎言可谓俯拾皆是。常见的是犯错者说谎推卸责任,不愿坦陈事实的人说谎掩盖真相,以及为了取悦他人而隐瞒真实想法,乃至习惯性地扯一些小谎等等。

人们判别谎言通常是依据逻辑推理和说谎者的外在表现,比如说话内容前后不一致,说谎人眼神游移、表情不自然等,这些还都属于比较显性的因素。真正厉害的说谎高手,有本事把谎言编得天衣无缝,或能时刻保持面不改色神情自若,到了混淆视听的地步,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判断的了。本剧一开始,就有一个抵死不松口的让警方没辙,然而Lightman却仅凭几句问话引发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就轻松解开了谜题。

第一集开头几分钟,Lightman做了一段关于“情绪微表情”的理论演说,在他的表情数据库里,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细微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嘴角微翘、耸肩、皱鼻,抬眉毛……所有这些一闪而过、容易被人忽视的“微表情”往往都在透露重要信息,它们对于Lightman团队的成员而言,都是至为重要的判断依据。不需要DNA鉴定,也不需要人证物证,Lightman等人的成功,靠的就是百战不殆的读心术。

不打自招的身体语言

Lightman博士的研究表明,哪怕表面上看来再严密的谎言,仍能通过说谎者的言行举止透露出蛛丝马迹,因为人们许多下意识的表情和动作不会说谎。篮球明星“魔术师”强森说:“不要盯着对手的运球,那会骗你,你只要盯着他的胸口就能知道他的去向”就是这个道理。本片的副标题“The truth js written all over our face”更是一语道破天机。要判断一个人说的是真是假,也不能单从言语人手,必须结合当事人的种种外在表现来分析。所以Lightman团队的成员们办案时都要随身带一部DV,拍下整个面谈的过程,并在事后着重分析人物的外在表现。在剧中我们也会看到,某些时候话语会迷惑我们,但是关掉声音,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真相便不言自明。

有多少人会留意自己说谎时的肢体语言和神情变化?事实是很多人在编造谎言,以及说更多谎话来圆谎的同时,几乎都无暇顾及自己的表情动作,于是就会不自觉地露出破绽。根据达尔文的理论,动物的表情是相通的,人类的情况虽然较为复杂,却也是可以被总结出来的。Lightmaft博士在谎言研究中运用的就是一种归纳法:搜集人类各种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将它们汇总、分类,结合各种场合与事态,从中找出共性与关联性。比如单边耸肩代表对所说内容毫无自信,单手掩面表示羞愧,男人隐瞒事实时鼻子会痒,明知故问时眉毛会微微上扬,说话时下巴抬起暗示内心的愤怒……如果谎言是加密文件,那么神情举止就是解锁的密钥,即使它们只停留0.1秒,也逃不过谎言专家的法眼。

既然有科学证据为后盾,Lightman博士便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解释他的推理过程,意思是并非他有什么令人惊奇的超能力,只是他更善于解读人们的身体语言。在剧中他曾接手调查一桩命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他竟从死者照片上的一个手部动作找到了突破口。这一切真是够神奇的。然而对Lightmarl来说,只不过是“身体语言交代了一切,即使阴阳相隔”。

一针见血的超能神探

根据当事人的外在表现分辨谎言,原理听上去很简单,然而普通人要在实际中熟练运用却并非易事。因为一般人在面对不确定的现象时,常常顾此失彼:说话人的语言和声调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对某一细节的过分重视会误导我们的分析,而当同时面对那么多转瞬即逝的小动作、微表情时,如何筛选和建立联系又成了最大问题。所以,光是把整套表情符号背得滚瓜烂熟并不一定能成功鉴别谎言,灵活运用、随机应变才是决胜的关键,这也正是谎言侦探异于常人之处。

Lightman的工作团队就集合了这样一群具

有超能力的专家:Lightman本人是研究面部表情和随机肢体语言的科学家以及全球首屈一指的谎言专家,几乎没有什么小动作能逃脱他的眼睛;Gillian Foster,行为心理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善于透视人类行为的特长使她成为Lightman最得力的助手;Loker,首席研究员,长于思考,精通理论,一直身体力行自己的“彻底诚实”主义;Torres,团队新成员。与Loker不同的是她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却有着极其敏锐的第六感。他们各有专长,不过通常会两两搭配办案,因为再天才的专家也可能存在自己的盲点和误区,所以一般当Lightman与当事人交谈时,Foste喊Torres就在一旁观察,选种合作能够有效地优势互补。

一个出色的谎言专家除了依靠天赋,还必须具备经过不断锤炼而成的观察力与洞悉力,以及抗干扰的能力与不可撼动的自信心,这一点在新人Torres身上表现尤为明显。作为一个察言现色的天才,她的敏感度和准确率令人叹服,然而她却容易执著于个人的感觉,不够冷静和客观,以至于Lightman必须时常提醒她。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习运用策略。就像任何精密的仪器都不能排除被环境因素干扰,被称为“活测谎仪”的谎言专家们,也有可能被自己的情感所阻碍。例如Torres因为自己过去的不愉快经历而拒绝相信坏人能痛改前非,而Loker则不愿意相信自己喜欢的女模特在说谎……只有当他们战胜自己的障碍时,才能真正发现真相。

现实状况总是复杂多变的,在处理大部分现实案例的过程中,谎言专家都不可能像在研究室里那样照本宣科、按部就班,他们会面对形形的陌生人,也会面临各种始料不及的局面。他们要应付的可能是个谨慎小心的说谎者,一个缄口不言的冷面人,或者同时好几个可疑对象,这时,掌握主动权并迫使对方作出回应就变得极为重要。在剧中经常会看到,当其他人还找不到头绪时,Lightman只要稍稍使点小花招就能让事态变得明晰:沉默的女孩以咽口水的反应回答了一切,狡猾的女老板以咬唇的动作暴露出内心的虚弱……每个人都有软肋,找到它们就能出奇制胜。正如Lightman所言:“侦破谎言的关键是问对问题。”

难得糊涂:冷暖自知的求真之路

《千谎百计》是一部典型的“剥洋葱皮”式剧集,案情每推进一步,都会为Lightman等人带来新的线索,一个谜底会指向另一个谎言。这有点像通关游戏,只有全关通过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因此,找出所有谎言之间的关联以及谎言背后的隐情至关重要。对于Lightman及其同伴而言,在通往真相的路上,找出说谎的动机的确要比判定是否说谎更有价值。而这又是最难的。

许多人希望掌握读心之术,为了洞悉他人,为了知己知彼。然而若真像Lightman博士那样拥有洞明一切的能力。一般人内心的喜怒哀乐、真假善恶在他面前都一览无余,也未必是件快乐的事。试想自己每日与无数人擦身而过,不管相识不相识,只要看他们的身体语言,其心理活动便昭然若揭,起初可能不乏乐趣,久而久之生活就像一部被剧透的悬疑片,失去了许多猜测,希望和惊喜。剧中Lightman在某天下班后从人群中穿过,目光所及,都是各种各样的表情和小动作,他看见言不由衷的赞美,表里不一的伤感,虚情假意的情话……就像生活在一个被谎言包围的世界。或许Lightman的面无表情,正是一种洞悉人情后的疲倦。

追问真相的决心

察人之所未察,想人之所未想,正是谎言侦探们胜于常人之处。只是每当看得全面一点、想得深远一点时,他们就会发现谎言背后往往另有隐情,一个谎言的背后并不是他们想要的全部真相,而是蒙在另一个谎言上的面纱。揭开还是不揭开,说破还是不说破,无论对他们还是当事人都是考验。

出于职业敏感和专业素养,或者说最根本的是来源于他们的良心,谎言侦探们总是倾向于打破沙锅问到底,即使他们的委托人希望“到此为止”,他们也很难止步不前。在调查军队案时,尽管军方多次暗示想保护被告,Lightman和Torres却无法就此罢休。而当声称被长官的女兵因指控不实被逮捕,人们以为案件尘埃落定之时,Lightman却又发现了新的线索,顺藤摸瓜,发现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战友而撒谎,终于挖掘出了不为人知的丑闻的真相。

对于这些能一眼窥破人心的科学家们来说,最难的恐怕不是和说谎者打交道,而是各种人为的阻力。因为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的只是一个他们想要的答案,而不是最真实的答案。就像Lightman总结的:“我们从来只愿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有时候人们会害怕最终的真相会打破原有的平静,甚至害怕真相会损害自身的利益,而宁愿相信谎言――这对于谎言专家,大概是最无可奈何又无可回避的。

情理两难的抉择

在调查一起校园谋杀案时Lightman曾指出,越是人缘好的学生,越善于说谎。道理很简单:我们通常必须说点假话来博得他人的欢心――这也可以解释始终追求“绝对诚实”的Loker何以不受人欢迎。在人际交往中,适当的谎言是一种剂,这一点,Lightman恐怕比谁都清楚。尽管几乎没什么谎言能瞒得过他,很多时候,他却只能守口如瓶,佯装不知。比如他很少戳穿女儿的谎言,因为那样做会失去她。所以,Lightman的科学能力既是赐福也是诅咒:明知是谎言却不能说破,煎熬,一旦说出来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又是种痛苦。他自己也说:“有时候我看到太多真相,却不知道怎么闭嘴。”

片中也有过这种两难的案例。Lightman受好友之托调查一起事故原因,当他发现其中蹊跷时,却不得不面对一个选择:是不顾一切地找出真相,还是出于朋友义气隐瞒真相。最终理智胜出,而他也失去了一个挚友。案子结束,从Lightman落寞的神情中,我们第一次触到他内心的脆弱。

真相常常是残酷的,但对于Lightman这样的超能力者而言,强迫自己相接受谎言可能更为残酷。当他和Torres都看出Foster的丈夫在说谎,却不能口无遮拦地点明,承受着道义与人际关系戒律的双重压力。人们或羡慕或忌惮他的超强洞察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真相和快乐不可兼得。”

何去何从:永无止境的揭秘游戏

身为团队的灵魂人物,Lightman个人经历的精彩程度,想必不亚于剧中任何一个案例。尽管他很少谈论自己,我们仍能从某些意味深长的对话中发现一些端倪,比如当Tortes问到他何以开始学习研究谎言时,他脸上露出了神秘莫测的表情;比如他曾经提到前妻。却点到即止……须知有故事的主角永远最有看头。

在这部剧中,Tim Roth再次发挥了他出神入化的百变演技。当他注视一个人的时候,那无比犀利的眼神早已洞穿了一切。如果说《超感神探》男主角Patrick是以迷人微笑、暗黑气质俘获女观众的心,那么Lightman博士则是以其亲和力与神秘感兼备,神经质和洞悉力并存的个性让人印象深刻。智慧型男人果然是愈陈愈香。

关于善意的谎言的名言范文6

【关键词】高贵的谎言/药物/古典政治哲学/哲人王

 

 

一、高贵的谎言

《理想国》(注:柏拉图作品的希腊文本采用牛津版ioannes burnet编本,参考了allan bloom的英译本(the republic of plato,new york:basic books,1968),另参考 了郭斌和、张竹明的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即, 正义、城邦、哲人王。在第一个部分和第二个部分之间,有一个“过门”,是理解第二 和第三个部分的“津梁”,也是理解这个《理想国》的钥匙。这个“过门”是苏格拉底 -柏拉图有意识为那些细心的读者准备的“藏宝图”,顺着这张地图,就可以到达苏格 拉底-柏拉图思想的殿堂。这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对谎言的讨论,或者说“高贵的谎言 ”乃是柏拉图思想的“方法论”,柏拉图对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自觉。从道理上讲,在 讨论诸如“正义”和“理想”之类崇高主题的地方,突然在中间插入一段对谎言的讨论 ,的确与主旋律大不协调。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安排,联系到柏拉图高超的写作技 艺我们需要特别注意。

柏拉图并不是不知道民众对“谎言”的意见。真实的谎言本是人神共愤的,因为谁都 不会接受对灵魂说谎,谁也不愿意被蒙在鼓里,既不愿意对人撒谎,也不愿意被人蒙骗 。既然谎言是一种“恶”,会导致被蒙骗者灵魂上的无知,因此“对于最高贵的东西, 以及对于自己灵魂中最高贵的部分(按指灵魂),谁都不会自觉自愿地撒谎”。(注:《 理想国》382a7—8。)苏格拉底由此得出一个基本理念:人不会自觉自愿地作恶,“恶 ”应该是一种社会现象,受某些条件激发而产生,具有被动(而非主动)色彩。从某种意 义上说,苏格拉底这是在为自己后面的“谎言”预先开脱责任,同时也暗示他因为被迫 进入一个自己不愿意来到的特殊环境,故而不得不说一点点特殊的假话。

当然,苏格拉底“作假”,仅仅是言辞上说说而已的“谎言”。为此苏格拉底辩护道 ,言辞上的谎言,只不过是灵魂上某种不幸的摹本,是灵魂的不幸所生成的一种幻象, 不是纯粹的谎言。这种“言辞上的谎言”和第一种人神共愤的“真实的谎言”不一样, 第二种谎言不完全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因为它对人有时大有裨益:对于发疯乱来、胡搅 蛮缠和傻头傻脑要干坏事的朋友来说,谎言可以像“有用的药物”那样,起到治疗和预 防作用。《理想国》第一次出现的“药物”一词,同时也有“治疗”的含意。但我们需 要研究,这种药物什么时候有益,对谁有益而不至于引起愤恨,它对敌人有没有用,等 等。

所以这种特殊的谎言是一种“处方药”,必须严格管理。用苏格拉底的话说,这种对 人有用的药“必须交给医生,私人绝不能染指”。(注:《理想国》389b5;451a2—7。) 大概就是因为这种药物药性太猛,弄得不好就会变成害人的毒药(今人对此着墨颇多), (注:seth benardete,socratic second sailing:on plato's republic,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p.18.)搞不好就要家破人亡,甚至亡国,因为谎 言对城邦来说,具有颠覆性和毁灭性。苏格拉底在第十卷开头处讨论诗艺时,还谈到了 类似的情况:如果没有了解它的所是(或“本质”),不知道它无非就是一种药物,那些 听到诗艺(或前面所说的谎言)的人,他们的思想就会受到损害。

为什么要用“言辞上的谎言”这种利害参半的“药物”?

首先是因为人的有限性。人的认识能力、判断力和行为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不得不根 据人的天性而设计出不同的法门,大概可以用“因地制宜”来概括,其目的不过是要“ 因材施教”。苏格拉底从神不需要谎言来反证了这一点,他说,神是全知的,也就是知 道古事,在礼法时代,知道古事就是知道万物的“自然”或“道”;神中间也没有撒谎 的诗人;神不会因害怕敌人而说谎;神没有愚蠢和疯狂的朋友。苏格拉底总结到:“因 此,就不存在神会为之说谎的事情”,(注:《理想国》382e4;另参389b3。)谎言对神 来说,没有任何用处,“精灵和神明全然沾染不到谎言”,神明在言行上也的确就是单 纯(或“坦诚”)而真实的了。苏格拉底如此赞美神明,是要在对比中衬托出凡人的卑微 和有限来。神明所具有的上述优点,人都未必沾边。逐一对照中,苏格拉底的潜台词是 说,凡人是无知的,凡人中有撒谎的诗人,凡人会因为害怕敌人而撒谎,凡人身边多的 是愚蠢而疯狂的“朋友”。苏格拉底这里并不是为人们撒谎进行辩护,而是打算用言辞 的谎言来医治无知(不知古事即不懂规矩),在苏格拉底看来,无知是万恶之源;修理撒 谎的诗人,以免他们亵渎神灵、败坏青年;让人勇敢而不怕敌人,就不会撒人神共愤的 “真实谎言”;治疗和预防朋友们愚蠢和疯狂。所有这一切,无一不是古典政治哲学的 基本目标,整个《理想国》就是以言辞上的谎言来实现上述目标,其中最后一条,即治 疗和预防愚蠢和疯狂,实是《理想国》清明理性或审慎的绝佳例证:《理想国》与疯狂 的“理想主义”不沾边。

其次是因为年轻人的天性而不得不使用必要的药物。年轻人纯真善良,容易上当受骗 ,而且冒失糊涂,没有头脑,判断力低下,“年轻人无法分辨什么是隐微的东西,什么 不是”。(注:《理想国》378d7—8。“隐微”对应的希腊文是huponoia,它的第一条 义项是“怀疑”、“猜想”,引申为第二条义项就是“事情下面(内部)的真义”,“深 一层的意思”、“暗含的意思”和“喻义”。这里译作“隐微”,符合施特劳斯所说的 “隐微学说”(esoterics)。)就“审慎”来说,很多东西都不应该让年轻人听到,比如 诸神争风吃醋、明争暗斗,因为他们对世间的恶还没有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所以,一 个仁善(或“好”)的法官应该不是年轻人,相反,法官应该对这些愣头青负责。对于特 别需要“理智”的年轻人来说,很难听从于“理智”,这时,言辞上的谎言就是其中一 种有效的方式。

第三是不要害己害人。这是苏格拉底的历史命运所得出的古典政治哲学的经验,“害 己”是说哲人在与城邦的冲突中,因“败坏青年”和“不信奉城邦所信奉的神”,最终 让自己身陷窘境,甚至丧命(哲人与城邦的关系,详下)。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虽 踌躇再三,最终还是被迫说了一些“必须说”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个中三 昧。苏格拉底对此畏惧有加:“我怕的是在真理面前,在最不该摔跟头的地方摔了跟头 ,自己一个人摔了不算,拖累朋友们,他们也就必然都会慢慢地倒下。……我希望能证 明,失手杀人者,其罪尚小,而在礼法中的高贵、仁善和正义方面欺世盗名的人,其罪 大矣”。(注:《理想国》389b5;451a2—7。)苏格拉底深知,要达到这样既不害己又不 害人的“理想”境界,而动用“有益的”谎言,本身就是一种“冒险”。但即便如此, 或准确地说,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言辞上的谎言,所以真理需要密传,苏格拉底说 ,最好是闭口不谈,如果有必要谈的话,也应当尽量少人听到,并把它当做不可说出去 的秘密,为了听到真传,还要献祭,祭品可不是容易搞到的猪,而是极不容易铺排的大 型献祭,好让它只进入尽可能少的人耳中。

最后不仅不要害人害己,反而要利人利己。苏格拉底说:“城邦的统治者,如果可能 的话,为了城邦的利益而向敌人和公民说谎,都是适宜的”。(注:《理想国》389b7— 9。)当然,如前所说,苏格拉底在此再次强调说其他人对这种特殊的技艺千万不能染指 。统治者要掌握时机、对象、分寸和场合,所以城邦极其需要最高明的统治者,人类尤 其需要,或者说人这样一种东西尤其需要最高明的统治者。原因就在于人的天性之不足 ,必须大量服用那类药物(即,言辞上的谎言),这就需要主治医生具有特别的能力,“ 哲人王”的设计似乎顺理成章。反过来说,由于人本身的孱弱和人间不移的上智下愚关 系,“我们的统治者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似乎不得不使用大量的谎言和欺骗,当然我 们也说过,谎言和欺骗起到的是药物治疗的作用”。(注:《理想国》459c8—d2;494a6 ;428e7—429a3;495a5—7;491e2—3;490a8—b1。)这样一来,“言辞上的谎言”就成为 “高贵的谎言”了。苏格拉底在“高贵的谎言”中,就获得了他的第三重身份:素王。

二、哲人与城邦

苏格拉底不仅向在场的年轻人宣扬了“高贵谎言”的理论,而且自己自始至终都在暗 地里实践着这种理论,也就是不断地说着高贵的谎言,“共产主义”和“哲人王”是有 目共睹的“高贵谎言”,而且苏格拉底处处自相矛盾地给年轻人讲那些年轻人不宜听到 的内容,这种“此地无银”的巧妙安排,更是隐秘的“高贵谎言”。为什么要这样自相 矛盾、而又如此大张旗鼓地兜售他那“窈兮冥兮”、半真半假的“理想国”蓝图呢?除 了上述原因以外,哲人与城邦的永恒冲突,也是一个关键原因。

1.哲人

哲人在城邦中总是少数(少得只有靠运气才会有),而民众则为数众多,柏拉图仅仅凭 这一点就断定:“搞哲学的人就必然要受到他们非难”。(注:《理想国》459c8—d2;4 94a6;428e7—429a3;495a5—7;491e2—3;490a8—b1。)这里的“他们”除了民众而外, 还包括“智术师”和假哲人。柏拉图在这里首先就把真正的哲人和智术师、假哲人区别 开了。实际上“智者”(即智术师)并不智慧,而假哲人同样如此,反而使哲学蒙受最为 巨大和最为猛烈的诽谤,真所谓为之反倒损之,让人想起尼采在《快乐的科学》第125 节借“疯子”之口所说的话:杀死上帝的正是我们这些貌似信仰上帝的人,对基督信仰 危害最大的正是基督教本身。

哲人虽然不一定有智慧,但他们是热爱智慧的人,这样就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智慧, 否则岂不容易爱错对象?智慧不等于知识,实用的知识也不是智慧。那么什么是智慧?柏 拉图所说的智慧不纯粹是形而上学的思辨性能力,而是关切现实的干练安邦定国之才。 关心城邦、立足现实、悯怀生民,这就是古典政治哲学的特色。所谓“智慧”,在柏拉 图看来,就是从事政治,为老百姓的生活编织一张足以安居乐业的社会经纬,因为“根 据自然而建立的城邦,整个儿都是智慧的,它来自于领导和统治的知识。在各种各样的 知识中,唯有这类知识才应该被称作智慧,而这种知识自然只有极少数人才拥有”。( 注:《理想国》459c8—d2;494a6;428e7—429a3;495a5—7;491e2—3;490a8—b1。)真 正的哲人具有唯一的(实践)智慧,其他知识不过是实践智慧的辅助,就因为城邦的智慧 和每个人灵魂中的智慧是一模一样的。而拥有让人安身立命知识和智慧的,则是古典政 治哲学意义上的哲学家,他们天生既适合于研究哲学,也适合于领导城邦。既然天降大 任于哲人,则对哲人各种素质的要求也就非常高:《理想国》第六卷开头几页都在讲哲 人的天性或本质,即爱智求真、死守善道、英勇无畏、视野广阔、博闻强记、进退有度 、节制审慎、温文尔雅,在神和人的事务上都追求整全,观察一切时代的一切东西,带 领人民走向幸福,实在有如张横渠所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在柏拉图的笔下,哲人几近于神矣:观察一切差不多就是“全知”,同时适合于理论 和实践差不多可算“全能”、正义无私即是“全善”。因此,拥有刚才所说的每一种天 性而称为完美哲人者,可谓少之又少,那些稀有的品质只会出现在少数人身上。即便世 间真有那些品质,也不会生长在同一个地方,而是散布在少数人各自的灵魂里,真所谓 “此事古难全”。即使有的人天生具有哲人的禀赋,一旦受到恶的干扰,也会夭折:“ 哲学天赋的那些要素,如果教养不当,最终就会成为被驱逐而搞不成哲学的原因”,( 注:《理想国》459c8—d2;494a6;428e7—429a3;495a5—7;491e2—3;490a8—b1。)结 果就遮蔽了自己的哲学天赋,最终离开了哲学的行当,对于未来的哲人来说,当然也就 算是夭折了,而且“具有最好天赋的人一旦受到坏的教育,会变得尤其坏”。(注:《 理想国》459c8—d2;494a6;428e7—429a3;495a5—7;491e2—3;490a8—b1。)于是那些 最适合搞哲学的人就这样遭到流放,让哲学变得受冷落,哲人们也过上了一种并不适合 的甚至是不真实的生活。此后,那些不适合哲学的人,看见她像一个失去了亲人的孤儿 ,就来侮辱她,对哲学为所欲为。这样的结合必然生出“杂种和孬种”,在思想和意见 方面,便会生出智术/诡辩来,与审慎和真理毫无关联,于是社会就更加礼崩乐坏。哲 人的边缘化和社会礼法的“大地陆沉”和“天崩地裂”互为因果:礼崩乐坏导致哲人的 流放与阙失,而哲人的离弃更加重了社会漂浮无根的状态。哲人面对轰轰烈烈的变故, 也只能哀叹“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2.城邦中的哲人

从哲人这一方来看,他们之所以必然受到非难甚至受到迫害,就在于哲人所追求的东 西,苏格拉底深知其中的奥妙:“我知道全部绝对真理既招致嫉恨,也很难实现”。( 注:《理想国》459c8—d2;494a6;428e7—429a3;495a5—7;491e2—3;490a8—b1。)在 苏格拉底看来,一个人如果转向了哲学,追求与众不同的东西,那么大家就会觉得他没 有什么用处了,准哲人就成了他们的“他者”甚至“敌人”,大家就当然要组织私人的 阴谋和民众的审判,来“劝导”、消磨和迫害他。这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的真实写照, 也是古往今来众多哲人的“历史”命运。《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则自己站出来陈述自 己在城邦里的独特处境,尽管他以为自己这种境况在哲人身上可能是司空见惯,不值一 提,但他认为自己身上具有神迹或神兆,并把这种与神沟通的方式同哲人联系起来。在 苏格拉底看来,哲人和城邦民众的关系就是这样一副图景:“成为了这一小撮中一员的 那些人,拥有它(按指哲学)就尝到了甜头和福气,同时,他们也已经充分地看到了多数 人的疯狂,看清那些管理城邦事务的人没有干什么好事,也知道没有盟友可为正义之助 ,使他们免于毁灭。毋宁说,这些哲人全象一个人落入了野兽群中一样,既不愿意为虎 作伥,又不能单枪匹马地对抗所有野兽,结果就会丧命,对城邦或朋友没有什么用处, 对自己和他人也没有任何益处”。(注:《理想国》496c5—d5;497a3—5;365d7—e1;49 7b1—3;441e4—5;473c11—e2。)此前苏格拉底还打了一个比方,也就是进行了一次肖 像刻画,描述了一个优秀的船长被篡权后的窘况,以此说明:最高尚的人在和城邦关系 方面,要忍受多么大的痛苦,苏格拉底还明确地说,这就是真正的哲人与城邦之间关系 的相似写照。

柏拉图在“洞穴喻”中,还谈到了哲人与城邦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哲人逃离洞穴之后,见到了真实的世界,见到了太阳,如果这时他被迫回来布道,再 次下降到洞穴中。首先他的眼睛会不习惯于洞中的黑暗,在短时间内视力会变得模糊, 如果这时不得不就那些墙上影像,同那些长期困在洞穴中的囚徒进行争辩的话,他就会 成为洞中人的笑柄,大家会说他上去后,回来眼睛就坏了,由此得出结论说“上升”是 不值得的。对于这个试图释放他们,并带领他们上升的哲人来说,如果这些被判无期徒 刑的洞中人能够掌握他并处死他,那他们就一定会处死那个先行者。苏格拉底接着直接 把那个先行者说成是哲人,哲人的天性即在于沉湎于思辨/观察,于是当有人从神圣的 思辨,回到人世间的恶时,由于视力模糊,还不够习惯于周围的黑暗,就被迫在法庭上 或别的什么地方,就正义的影子或影子的表象进行争辩,并辩论那些从未见过正义本身 的人所理解的那种“道”,那的确丢脸可笑,更有性命之忧。

哲人与城邦的关系如此尖锐,哲人王的说法真是不可思议。面对此情此景,哲人该怎 么办呢?一方面哲人只好听天由命,正如孔子所谓:“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 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注:《论语·子罕》。)苏格拉底则说 :“如果不是偶然碰到合适的政制,哲人的成就不会登峰造极。因为在一个合适的政制 中,哲人才更能成长,也才能公私兼顾”。(注:《理想国》496c5—d5;497a3—5;365d 7—e1;497b1—3;441e4—5;473c11—e2。)但这显然需要神明的帮助和恩赐,因为“偶 然”指的是一种好运道,而这种定数是来自于神的。反过来说,如果有神明相助,民众 其如予何!从这个意义上说,神必须存在,因为“如果没有神明,或者神明根本就不关 心人间事务,那我们干吗还在乎做了坏事要躲着他呢”?(注:《理想国》496c5—d5;49 7a3—5;365d7—e1;497b1—3;441e4—5;473c11—e2。)这句话完全就是陀斯妥耶夫斯基 那句名言的另一个版本:“假如没有上帝,什么都是可能的”,人也就可以为所欲为, 这对社会、对个人、尤其是对哲人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但这种好运气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受到神的护佑和眷顾,苏格拉 底似乎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身上的精灵并不是城邦神,还因为他生活在一个逐渐 没落的高贵王朝之中,结果“当今没有一个城邦适合哲学本性,哲学的本性就因此而翻 转和变坏”。(注:《理想国》496c5—d5;497a3—5;365d7—e1;497b1—3;441e4—5;47 3c11—e2。)哲人又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出面建造一个合适的城邦,这样既 能实现正义,又能保住哲人的本色乃至性命——即便清高的哲人本是不屑于城邦俗务的 ,但这种被迫的下降可谓两全其美,又何乐不为?

3.哲人王

那么又如何建立并保持一个正义的城邦呢?苏格拉底如同《政治家》中的那位爱利亚客 人一样,认为光靠立法,那是无法保障正义的,因为法律很容易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 文,而且世间万物不胜其繁,法律不是千手观音,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在坏政制中, 法律毫无用处,一事无成。苏格拉底特别注重理智,我们差不多可以把他的立场概括为 “理智至上”,在他看来,“理智既然是智慧的,是为整个心灵而深谋远虑,还不应该 由它起领导作用吗”?(注:《理想国》496c5—d5;497a3—5;365d7—e1;497b1—3;441e 4—5;473c11—e2。)尽管实际上哲人并不愿意统治,但苏格拉底这种立场的自然而然的 结果就是“哲人王”:“除非哲人在城邦中成为国王,或者我们现在称为国王和统领的 那些人,能够真正地和充分地研究哲学,集政治权力和哲学于一身,……否则,城邦将 祸害无穷,我觉得人类也将如此,我们刚才在言语中描述的城邦也不可能从自然中产生 ,即便有可能产生,也见不到阳光”。(注:《理想国》496c5—d5;497a3—5;365d7—e 1;497b1—3;441e4—5;473c11—e2。)如果哲人不当王,万古如长夜矣,城邦和个人都 将遇到永无宁日的“恶”,共产主义理想国也无法实现。只有近乎全知、全能、全善的 哲人出面来管理,城邦才会有正义,个人也才会有幸福,因此必须把哲人确立为最严格 意义上的护卫者。

哲人为什么这么厉害?一方面,哲人立天立地并在神圣的思辨中与神明交通,所以自己 也就沾染了一些神性。尽管对哲人的诽谤、中伤和怨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但是,哲 人丝毫不为这些东西所困,他看到并沉思了永恒的东西,发现这些东西各自相安无事, 并根据理性而井然有序,于是就摹仿那些东西,竭力让自己与它们相像。结果,“与神 性和秩序打交道的哲人,在凡人可能的范围内,也就变得秩序和神圣了”。(注:《理 想国》500c9—d1;500e2—4;517c8—9;499b2—c2;516e1—2,519d5—6;540b2—5。)另 一方面,哲人不仅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他们把自己从神圣存在那里获得的东西, 运用到世间,就仿佛神明的人,从而给人类也带来秩序和神性。苏格拉底具体说道 :“如果没有画家根据神圣的范式为城邦勾画出蓝图,城邦就永远不可能幸福”。(注 :《理想国》500c9—d1;500e2—4;517c8—9;499b2—c2;516e1—2,519d5—6;540b2—5 。)当然,如前所述,这种幸福不是单向的,如果哲人能够出掌城邦,不仅城邦有福, 哲人自己也有福了:如果哲学(哲人亦同)能够生逢最好的政制,而哲学本身也是最好的 话,显然哲学就确实是神圣的了。

但醉心于神圣思辨的哲人,却不太乐意“误落尘网中”而羁绊于人事,因为“到达那 个高度的人,不愿意管人间的俗务,他们的灵魂倒是愿意总把花时间在更高的东西上” 。(注:《理想国》500c9—d1;500e2—4;517c8—9;499b2—c2;516e1—2,519d5—6;540 b2—5。)但为了达到理想的境界,就由不得哲人逍遥了,必须强迫他们来管理城邦。那 么,谁来强迫哲人呢?这里的情形就如同哲人与城邦的关系一样,首先靠的是机缘,也 就是靠神明,尤其掌管“必然性”的命运女神:“某种冥冥之中的定数(必须)强迫这少 数并不邪恶的哲人去掌管城邦以前——不管他们愿不愿意,让城邦服从他们;或者当权 者的公子或国王的太子,因为某种“神圣的灵感”,而真正喜爱上了真正的哲学,否则 城邦和政制绝不会变得完满,个人也同样不会变得完美”。(注:《理想国》500c9—d1 ;500e2—4;517c8—9;499b2—c2;516e1—2,519d5—6;540b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