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阅读答案范例6篇

蜡烛阅读答案

蜡烛阅读答案范文1

一、导“航”

导语就好像是茫茫大海中的航灯,为我们指明方向。学习方向在教学中即指学习目标。在《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中,对于“病原体”这一概念的学习,如果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并找答案,学生就只满足在课本找到答案,对教材的理解停留于表面,并且往往容易把“病原体”与“传染源”混淆。而如果在学生阅读之前进行恰当的引导,效果则截然不同。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了这样的引导:每种病都有它的病因,如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扁桃体发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那么传染病的病因是什么呢?学生很自然就把病原体跟细菌、病毒等联系起来。

教学过程中一段恰当的导语,一句幽默的句子,甚至一个精准的词语,都可拨动学生的心弦,都可使学生热情高涨,既可步向既定的目标,又能获得好的学习成果。

二、导“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而且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那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就成为课堂成功的关键。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导”的行为就变得极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从各个方面努力当好这个角色。如在《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教学中,能量的转化是一个较抽象的问题,如果过分展开,就可能把问题深化,学生对学习会望而却步,怎样简单、直观地诠释这个问题呢?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阳光的能量属于光能;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属于热能。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老师拿起一根蜡烛)蜡烛这种物质,平常看不出它的能量,给你一根蜡烛,你能把它的能量释放出来吗?”老师话音刚落,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上讲台燃烧蜡烛,燃烧蜡烛这一小小活动,学生都曾经历过,但很少人深入探究。燃烧蜡烛,把蜡烛中的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这一现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满意的学习效果。

三、导“思”

西方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只有独立思考才能让人的存在具有更坚实的基础。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独立思考,成为有思想会思考的人。教师要做好“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状态,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发展思维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能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地去探索,以解决问题,实现心理平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新课的导入、知识点的导入的过程中,巧设问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点燃思维的火花。如《练习使用显微镜》作为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所以教师总是详细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清楚,才让学生动手,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学生急于摆弄显微镜而忘了认真听讲,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以学生自学、自己操作为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学案的设计等,把学生有意识地引入到要解决的问题中,如在课程引入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个像蚊子大小的字,并提问:“同学们,要看清楚这种很小的字,要借助什么工具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都能答出“放大镜”这一答案,教师接着问“用放大镜能看到我们手上的细菌吗?为什么?要看到细菌,该怎么办呢?”,学生基本都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不够大,不能看到细菌,这样自然而然引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的教学。由于引入时教师提出的问题既简单又贴合课本,学生一开始就能体验成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充满了兴趣,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学习起来才有的放矢。如在学习显微镜怎样对光时,我只提出一个问题“ 光学显微镜要借助光线才能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它哪些结构跟光线有关呢?”,由于问题指向性明确,学生基本通过自学就能学会“对光”。教师若能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创设积极的、愉快的、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蜡烛阅读答案范文2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一个首要条件。审题能力就是学生全面认识问题及条件的一种能力,认清问题,并且把与问题相关的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充分提炼出来进行分析,正确完成问题的解答。而针对初中生而言,审题能力弱是很普遍的一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审题态度不端正。很多学生在阅读题目时一看到文字多,就开始快速浏览,而没有仔细阅读;(2)盲目审题。有些学生审题时抓不住关键和重点,从题目中无法得到有用信息。

为此,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要求学生将题目的关键词、关键句标记出来;(2)首先通读一遍,然后针对问题重点阅读,抓住关键点,删除无用点;(3)分解题目,简化问题。

例1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此题看上去很新,大部分学生在看到此题时不知如何去解答。为此,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将关键点标记出来,学生标出:铜丝、罩在、火焰、熄灭、加热后、照常燃烧;然后让学生针对问题重点阅读;最后,将题目分为两小问,第一,铜丝罩在火焰上,蜡烛为什么熄灭?第二,加热后的铜丝罩在火焰上,蜡烛为什么正常燃烧?通过科学认真审题,此时学生发现此题就是换个方式在考查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认真分析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后,根据题目信息,得:前者是因为铜丝吸热使蜡烛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后者热铜丝不会吸热,所以可以正常燃烧。

二、灵活运用解题思想和方法

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点非常多,如空气、水、气体、质量守恒定律、燃烧、金属、溶液、酸与碱等等。因此,在解题时要根据问题搜索出与之相关的化学知识点,思想和方法,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学生在分析题时要始终以基础知识为依据,再以合适的方法和思想简化问题、解决问题。常见的化学解题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排除法等等。

例2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已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 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一只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溶液不可能是(填写化学式)。(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甲: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请你从方案甲和方案乙中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溶液(填化学式)。

此题有一定难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内容较多,可采取“利用测定结果进行先排除,最后进行实验检验”的思路确定未知溶液,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的性质。

三、加强开放题训练

要想提高初中生化学解题能力,首先要审清题,然后选择适宜的化学思想和方法。除此之外,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新题型和开放题的训练,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多,要求初中生根据所学的知识以及自身能力,给出灵活性答案。从近些年的初中化学开放性试题来看,主要以生活、科技、实验为主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的试题不仅检验学生的化学知识,而且检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加强开放题训练,不仅使学生所学化学知识得以实际运用,而且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化学知识面。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从实际生活和社会经验等方面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例32011年3月1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2)下面是核能发电中能量转化的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核能机械能电能

(3)“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请你对发展核电简述自己的观点。

此题属于开放型题型,从社会的热点问题为情景,考查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科技的意识。问题1和2答案都是固定的,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氢弹的爆炸才是核的聚变。原子核发生裂变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加热水,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被送到汽轮机,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所以能量的转化过程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问题3答案是灵活的,很多学生第一次遇到此题时主要从发展核电的优点和所带来的危害来阐述,很难与所学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开发新能源、节约化石能源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核废料处理等某一方面来阐述,此时学生茅塞顿开。这种类型的题难度并不大,学生多多训练,无论题型如何变化,都知道如何着手解题,这样再增强学生信心的同时,增强学生化学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四、结语

蜡烛阅读答案范文3

例1 火柴靠近蜡烛(不点燃)和蜡烛点燃后分别有什么明显现象发生?根据此实验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间的关系。

评析:此题考查考生能否对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行正确分析、判断,以及通过实验现象来探究不同结论间关系的能力。通过观察可知,火柴靠近蜡烛(不点燃),蜡烛熔化,只发生物理变化。点燃蜡烛,可看到蜡烛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同时伴随着一部分蜡烛熔化。由此说明,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可单独发生。

例2 把一些小块木炭放在球形管中,按图1所示连接装置。打开玻璃活塞,氧气进入球形管,发现木炭不燃烧。关掉玻璃活塞,给球形管内的木炭加热,木炭同样不燃烧;此时打开玻璃活塞,氧气立即进入球形管,则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1)________

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此题把课本上碳的可燃性实验改编为探索性实验。第一步:木炭与氧气接触,但不加热,木炭不燃烧;第二步:加热不与氧气接触的木炭,木炭不燃烧;第三步:加热与氧气接触的木炭,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能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是:(1)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需与氧气(空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着火点;(2)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例3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N2,其次是O2。已知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标准状态下,液态氮的沸点是-195.8℃,远低于常温。最近,有的科学家根据蒸汽机的原理,发明了一种液态氮蒸汽机,它是利用液态氮吸收环境中的热量而汽化来驱动机车。运用能源环保知识,联系实际简要说明上述发明的优点。

评析:此题是一道能源探究题。探究一种物质做能源应从多方面考虑:原料的来源、使用该物质做能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制出的气体的价格等。根据题给信息,答案为: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使用过程中一般不发生反应,故不会产生污染物;N2本身无毒,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大气中氮气储量大,价廉,有利于节约能源及开发新能源。

例4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

(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____

蜡烛阅读答案范文4

请看2008年河北省中考试题第一部分的第5题:观察《爷爷,生日快乐,许个愿吧》这幅漫画,回答问题:(1)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漫画中的老爷爷许的“愿”是什么?这个题目紧扣2008年中国奥运会这一时事,贴近生活,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成为河北中考试题的一大亮点,令人耳目一新。分析其考点为:

第(1)题,考查学生的说明能力,需要考生按空间方位的顺序(或左右、或上下、或中间到四周)客观、全面、具体地介绍漫画的内容。答案示例:这是一幅题为“爷爷,生日快乐,许个愿吧”的漫画,画面中间是插着蜡烛、写有“2008”字样的蛋糕;左边是三位胸前写有“中国队”字样的运动员(一家人或球迷);右边是一位头发稀疏、戴着眼镜的老爷爷;画面上方是老爷爷所想的一位手举鲜花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的运动员,他身后悬挂着五星红旗。本人在阅卷中发现,客观地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个难点,失分普遍。

第(2)题考查学生从漫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回答第(2)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漫画的内容。答案示例:老爷爷希望中国运动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多拿金牌,为国争光。大部分考生能得到满分。

在今年的中考语文阅卷过程中,我发现考生对此题的回答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不使用或不会使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

不少考生忽视题目要求,不使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而是想象、叙述漫画故事,或写出自己对漫画的理解,答非所问。如有的考生的答案是这样的:2008年的一天,有位老爷爷过生日,他的子孙们买了蛋糕给他祝寿。他们让老爷爷许愿,于是老爷爷许下了一个愿望:自己想成为一名运动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要多拿金牌,为国争光。这是在叙述漫画故事,显然不符合题干中“用说明性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要求。又如,有的考生这样回答:“漫画”通过许愿的方式,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期盼2008年奥运会圆满成功。这是谈自己对漫画的理解,同样偏离了题意。

二、说明不全面、不具体

要准确说明漫画的内容,首先,要明确漫画的各个组成部。这幅漫画有五部分组成:漫画题目、生日蛋糕、三位球迷(运动员)、老爷爷、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其次,还要注意具体的细节:蛋糕上的“蜡烛”、“2008”的字样,球迷身上“中国队”的字样,老爷爷“头发稀疏”、“戴着眼镜”的外貌,领奖台上的“五环”图标和运动员身后的“五星红旗”等。但考生的实际答案中,往往是丢三落四,表现为观察不细致,难以做到介绍全面、具体。另外,忽略使用“左右”、“上下”、“中间”这类的方位词,介绍的顺序不清楚。更有甚者看不明白漫画的内容,答非所问。

蜡烛阅读答案范文5

一、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

【例1】 (2006年哈尔滨考题)一位同学用灯泡L1、L2组成了串联电路,他连接的电路如图1所示.

(1)闭合开关,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请你在实物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电压表能够测L1两端的电压.

解析:观察图1可知,L1、L2串联,电压表与灯泡L2并联,电流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15)流入,从正接线柱流出,违背了电压表的使用规则,电流表指针会向左偏转.要使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只要把灯L2接电压表正接线柱的导线改到灯L1的右侧接线柱即可.

点拨:本题考查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把电压表连入电路中,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发生反向偏转;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二、判断电路故障

【例2】 (2006年泰州考题)图3是小文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 L1断路B.L1短路 C.L2断路D.L2短路

解析:为了便于判断,根据实物连接画出如图4所示的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后,L1、L2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有读数,说明电路不是断路,排除A、C.若L1短路,灯L1不亮,同时也把电压表短路,电流不流经电压表,电压表不会有示数,排除B;若L2短路,灯L2不亮,灯L1亮,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点拨:本题从实验中最常见的电路故障――开路入手,考查排除电路故障的能力.电路故障是指连接电路时造成的短路或断路,常把导线、电流表或者电压表连入电路,根据用电器的工作情况和电表的示数,结合电路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排除.

三、基本实验方法

【例3】 ( 2006年济宁考题)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解析:(1)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要考虑到有利于解决以下问题:既可以看到物又可以看到像;便于比较物跟像的大小;便于比较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物距和像距). 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二者等大,就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2) 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若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蜡烛与桌面不垂直等.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由于跳棋本身不发光,所以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不清晰,即看不清跳棋的像.若要看清跳棋的像必须让它反射更多的光,因此可以用灯光照亮跳棋等. 用其他合理方法也可以.

点拨:该题充分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探究过程,展示了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求同学们一定亲自动手做实验,否则这样的试题是答不出来的.

四、设计实验方案

【例4】(2006年临沂考题)张磊同学在河边拣到一精美的小石块,想粗略知道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他从学校借来一架天平,用纸杯改装了一只溢水杯,再借助于水,就巧妙地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请你也用这些器材设计估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并得出和实验方案相一致的密度表达式.

解析:本题在常规实验的基础上,将纸杯改装成了一只溢水杯,在此基础上测出石块的密度.

实验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②将溢水杯装满水后测出水和杯的质量m1;

③小心地取下溢水杯,将石块轻轻地放入溢水杯中,再测出总质量m2;

点拨:本题是一道实验设计题,着重考查实验的设计思路,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指导同学们养成在实验前形成合理的设计思路的良好习惯,培养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探究

【例5】(2006年海珠考题)学习了浮力有关知识后,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浮力跟物体浸入的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小明总感到:浮力大小应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并猜想:浸入的深度越深,浮力越大.他跟小红说出自己观点,小红却说“浮力与深度大小无关”,于是两人在已有器材中选择了完全相同的器材,分别做实验,并且都证实了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已有器材:泡沫(密度小于水)、石块、细绳、弹簧测力计、天平、烧杯(足够大、没有刻度)各一个,水(足量).

(1)他们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 ;

(2)写出小明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分析;

(3)写出小红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分析;

(4)为什么他们的结论都是对的,写出原因.

解析:略.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探究能力,重在对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分析,这一点既是大家复习的重(难)点,也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

六、分析实验误差

【例6】 (2006年广州考题)下表是两位同学测量水的密度时不同的实验操作过程,哪位同学的实验误差会相对较小?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小芳的操作实验误差相对较小.在小芳的操作中,量筒中水的体积V就是质量为m=m1-m2的水的体积.而在小明的操作中,由于烧杯中的水不可能完全倒入量筒中,致使量筒中水的体积V比质量为m= m2-m1的水的体积小.

蜡烛阅读答案范文6

关键词:实验探究;创新战力;科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95-01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课标提倡中学化学教学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中我注意创设实验探究情景,通过实验探究及问题情景设置,启迪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严谨性、科学性;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深入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创新能力及探究性实验能力。本文介绍了我在实验教学中的几个实验教学案例情况及体会。

1.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创新能力及探究性实验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化学课程标准》提出: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在设计性实验中,适当启发学生对现成的实验方案提出质疑,引导他们找出其它更好的解决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实验探究案例1: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第二节化学之旅实验探究: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是一节如何进行探究实验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化学实验中初步考虑运用控制变量法。书中提示了一些可能的因素如蜡烛的高度、粗细、质地、形状、颜色。

师:思考讨论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讨论实验方案:应做哪些实验探究?学生讨论:可能的因素及方案。

学生争相回答:应做5组实验探究比较:①蜡烛燃烧空间是否受限,②蜡烛的燃烧空间大小,③蜡烛的质地、④蜡烛的粗细,⑤蜡烛的颜色等。

学生火花:还应考虑:①蜡烛芯的质地,②蜡烛芯的粗细,③蜡烛燃烧时火苗的大小,④蜡烛是否流泪,⑤蜡烛是弯的还是直的等。

学生们提出至少应考虑十因素,设计十种实验方案。

随后学生们按猜想积极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实验:按设计十种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主动性非常强,在实验中相互配合,比如,为控制变量,两位同学同时点燃两只高低不同的蜡烛,另一位同学迅速罩上大烧杯,并及时计时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中对发现的问题主动举手提问。

讨论交流,获得结论:各组分别汇报实验结果,并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学生的发散性,科学性猜想让老师感叹!实验中的好奇和认真让老师欣慰。

因为是第一次做实验,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和记录;并让学生体会如何控制变量才能较准确的验证影响蜡烛的因素。通过此实验方案的设计、自主实验探究、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获得结论等,让学生从感性上亲身体会到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哪些步骤,通过此实验也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控制变量的重要性,科学是严谨的。特别是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对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重要性。

2.巧妙利用教材中某些实验的特点,通过启发探究,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深入性。

实验探究案例2:初四化学第一单元第二节: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联系。

我先通过生活中做馒头,面发酵后用碱面(碳酸钠)来中和,引发猜想,通过什么原理,来中和的呢?这一环节,我再通过增添两个实验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加演示实验:"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

前者反应是有明显的现象,学生可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而后者没有现象,学生无法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怎样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反应呢?"我适时抓住机会,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借助酸碱指示剂的性质,以及阅读课本所提供的仪器药品等自主设计方案,自主实验进行探究,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初步培养其"变看不见为看得见"、"用宏观体会微观"的科学研究方法。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反应,学生实验探究后,让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及现象,发现学生共设计出了五种实验方案,方案如下;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②在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再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③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然后逐滴滴加盐酸,观察现象。④在盐酸中滴入酚酞试液然后再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⑤先用PH试纸分别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PH,然后将两者混合再测定其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