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职业教育范例6篇

论文职业教育

论文职业教育范文1

中职院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除了要教会中职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还要教会他们做人和做事。这些都体现在了人文素养上,所以说,语文课程是中职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主导课程。

2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现状

2.1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不高

在中职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的是对人文素养的培养,而现有的语文教学完全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以,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堪忧。很多中职学生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就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一部分学生更不重视对语文的学习,他们不喜欢读书,再加上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说话时经常词不达意。有些中职学生甚至认为,只要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谋得一份好工作,就会有美好的未来,他们将语文课程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

2.2错误认知语文教学

职业教育过分重视职业技能的提升,常常忽略了语文基础性教育的功能。一些中职学生认为,自己来职业院校就是学习职业技能的,与语文没有关系,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课程上,学习语文就是浪费时间,所以,常常在语文课上睡觉、打游戏等。

2.3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一部分教师对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工作没有清晰的定位,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为中职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凸显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导致中职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没有学习兴趣。

2.4教学模式单一

职业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文学常识,完全脱离了中职学生的生活。学生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进而产生了叛逆心理,不愿意上语文课,常常逃课。

3对语文教学的初探

3.1采用启发式教学

要是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启发诱导的形式进行语文教学,这样才能受到中职学生的欢迎,相信未来它也将会是最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利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帮助中职学生由浅到深、由点到面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培养他们联想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前提下深入体会语文的教育精髓。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中职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在师生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双赢。同时,语文老师要幽默风趣、富有激情、平易敬人,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3.2发挥情景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专业教师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层次性。另外,教师要积极创设情感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深入挖掘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优势,让中职学生在特殊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在体会中学习,用情景真正打动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3.3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盘,起导航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中职学生把听说读写的能力用到实处,让他们成为能说会写的高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职院校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积极努力地向其他学科延伸,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其成为中职学生终身学习的原动力。

3.4积极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应该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只有在社团活动中才能充分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从组织到活动、从布置到总结,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文道德因素等,每一个环节中都渗透着语文的综合功能。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中职学生的课外活动,还可以逐渐完善中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语文教学既给予了中职学生最实用的知识,也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充实的精神世界,既让他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熏陶,也体现出了其实用价值。语文教学需要结合中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给予他们私人定制式的引导,以实现中职学生知、行、意的和谐统一,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结论

论文职业教育范文2

(一)职业教育的德育课课堂缺少职业特色。职业教育的德育课课堂没有职业特色,仍然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手段,所以产生了很多困惑:教师有困惑,因为所教内容学生不愿学,没有成就感;学生有困惑,因为对所学内容缺少兴趣,感觉所学没有用。最后的结果就是课堂僵化,缺少活力。(二)教材内容单调乏味。现行的教材内容主要以纲要性知识为主,缺乏对社会现象和学生现状的剖析。案例大多为学生不熟悉的人物,个别案例陈旧、缺乏时代感,缺少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传授知识。习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把教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学生,教师照书念,学生照书背,师生都围绕书本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内容缺乏理解和内化,缺乏实践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致使不少学生感到有些事好坏难辨,在遇到一些现象和问题时无所适从。(四)课业形式与学业质量评价方式不合理。受传统考试制度的影响,对德育的测评采用理论考试,一考定夺。这种评价方式重视知识考查,轻视能力和行为评价;重视笔试评价,轻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重视任课教师的个人评价,轻视综合评价;重视教育者的评价,轻视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因此,这种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很难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实际效果和学生的真实能力。

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宗旨

德育课程改革,旨在发挥德育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德育课堂育人实效,构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德育课程观,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在渐进生成的教育情境中,师生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实现共同成长。德育课程改革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改革,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德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德育课教学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三、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优化教材资源,更新德育教学内容。(1)打破章节界限,理顺教学内容。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在讲完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接着就讲第十一章: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和第十二章: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然后讲其他章节内容。(2)丰富教学内容,体现职业特色。结合时事讲德育,将“三爱三节”、“中国梦”实践教育活动引入课堂,促使德育回归生活。将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渗透进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3)更新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将张秉贵的案例更新为青岛市道德模范许振超的事迹以及体坛明星姚明、刘翔等青年人崇拜的榜样人物事迹。身边的新时代的模范人物,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和学习。

(二)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德育教学模式。改变德育课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时间,开展参观访问、市场调查等活动课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为今后走向社会、就业和创业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结合本地区或本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等教学活动,进行即兴演讲等比赛。改革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合作、体验等参与式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主动学习。可将德育教学内容分解为各类教学专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在调研与体验中,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创新课业形式,改革德育课学业质量评价模式。针对传统课业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生活,忽视学生的情感基础,作业内容封闭、程式规范单一等现状,倡导开放式、交互式等课业新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提倡各校开发、使用能够体现开放式作业特点的作业本。针对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脱离,测试内容主要倾向于学生“知道”什么,而不是学生“能做”什么等现状,要转变单纯以知识测试为主的传统考核评价模式,倡导以“学习档案袋”形式,将考试成绩、习作、调查报告等纳入评价指标。通过考查知识与能力、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课堂评价和实践表现性评价相融合的多元评价的目的。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素养提升为目的的现代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学业评价新体系。

四、结语

论文职业教育范文3

一、引言

2006年的9月,我参加了天津市教委组织的职业院校骨干教师赴加拿大的进修学习。经过这次出国进修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拓宽了思维面,使我对西方国家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教学特征有了进一步了解,对中西方职业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体验。加拿大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专门技能、非凡技能的劳动者或企业短缺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技能和进修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加拿大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先进理念,为我们进行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指导和启示。

二、加拿大职业培训的教学特征

在加拿大以进行英语语言强化培训和计算机专业职业培训为主要内容,培训课程教学方法特征突出。

1.英语语言培训的教学特征

(1)教学形式新奇,采用圆桌分组的教学形式,教师随时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易于师生互动,同时也便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合作,以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提高学生学习喜好,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师利用启发的形式让学生尽量地多提出新问题和个人见解,然后和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实用。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培训内容,教学内容涉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摘要:参观用语、基本对话交流等,信息量适度,易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英语的基本会话。

(3)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教师有独到之处。教师利用做游戏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很轻易把握所学的知识;另外教师采用的教具简单而实用,利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参和度很高。例如,在英语语言培训课程上,上午学习日常生活用语,下午就到有关的相关的地方去进行实践学习。

(4)进行英语培训的过程中没有固定教材,天天学习一个知识模块,教师会发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料,这些教学资料是教师精心为培训专门设计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随时更新,最后用活页夹加到一起,累加成册形成英语培训教材。

2.计算机职业培训的教学特征

(1)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教学实例接近生活和实际工作需要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改变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加拿大学院的教师根据我们学员学习的特征进行案例教学,所采用教学案例很实用,接近我们的生活和实际工作,为进一步学习提供良好的素材。

(2)课堂作业采用大作业的项目形式

教师为了提高我们学习的创新能力,以大作业形式让我们完成他们所提出基本练习要求,学员做好大作业后,要在课堂上公开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处理新问题的能力,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3)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为我们进行专业培训的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很强的职业技能,例如,网络平安教师,曾任教前公司的网络管理部门经理,有极为丰富的网络平安管理经验,另外他所展示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打破了传统的PowePoint课件模式,以三维动画的形式讲解网络传输的原理,把讲解枯燥的原理知识变成简单易懂的动画展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喜好;多媒体教师在HBI学院任教时,自己设计开发网站,做专业摄影师,另外他还是一位冰球教练,同时也是冰球队的经纪管理人。数字技术教师是一位专业的音乐制作人,有丰富的数字音乐制作经验。他们在讲授课程的同时,也向我们传授了丰富的职业经验,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三、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

在进修期间,还对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进行了考察。加拿大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中学后的职业教育,其教育类型有摘要:授予文凭和证书的社区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职)教育;非学历的职业培训和预备性练习;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形式多样摘要:有二年制或三年制的专科、四年制本科(和大学联办)和一年制探究生专业证书班等。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是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参和意识,老师讲课并不面面俱到,提倡学生自学和思索。老师有时会选择一个project(项目),让学生自学后提交书面报告或根据项目内容完成相关内容操作,这样学生就会到图书馆查阅大量的文件和资料,提交书面报告;或者自己通过自学后完成项目操作任务提交操作成果,否则只能得到0分的成绩。另外,在许多教学场合,教室和操作车间连在一起,学生在教室中自学,碰到实际新问题可以随时到操作车间进行练习,并有教师进行现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和他人合作协调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根据老师提出的新问题,大家商量策略、分头预备,最后在班上宣讲和表演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加拿大职业教育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把握更多的实用技能。在安大略省宾顿市FletchersMeadow高中,还推行一项名为Co-op的实践教育项目,其教学实践目的意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Co-op,全称为CooperativeEducation,是由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共同参和的一种教育项目。高中学生11年级或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二、高三年级),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完成学校部分的学习任务,并通过用人单位面试,学生进入公司工作,用人单位也非常欢迎这些学生到公司工作,在这段工作期间学生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情况,负责这个项目的教师也要随时跟踪学生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学生的工作、学习进度,工作一段时间后,学生要回到学校接着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直到高中毕业,学生不但熟练地把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很强的职业技能,丰富的职业经验。为进一步地学习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摘要:

论文职业教育范文4

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此后又相继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使职业教育真正有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管理和运行的法律体系,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德国职业教育法现定,“就业者必须先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不经过正规职业培训,不准进入职业生涯,并且严格把关执行。德国法律还对上岗前、上岗后培训及转岗培训,对培训企业和受培训者的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培训机构与人员资格,对实施培训条例的监督和考试,对职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职业教育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还规定了严格的考试程序,各类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和实施本行业职业培训的考试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与培训学校无关。考试有中间考试和结业考试。考试分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两个部分,整个结业考试要考三天,如机械工技能考试时,须在7小时内完成两个考试工件,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严格的法律对德国的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成熟的质量管理认证体系是德国教育质量的保证

爱科特教育集团在2006年开始建立质量管理认证体系,成立了20个人的建设领导团队,质量管理认证执行PDCA方式,即:P(计划),根据顾客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如学校教学学时预估、老师、课程、课表、教室安排等;D(实施),实施过程,如教学中行动导向、利用项目教学、多媒体教学等;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如考试结果、学生意见调查问卷、课访等;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如对问题或意见进行梳理、改进等。在爱科特教育集团,没有ISO认证就没有学生。德国政府规定,参加培训的学员要得到政府的奖学金,就必须到通过了ISO认证的学校就读。因此认证与否直接影响着生源。同时认证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根本,质量是教育结束后学生在企业中赢得竞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在通过了ISO认证的学校培训后的学员,才更容易被企业认可和接纳。因此认证与否直接影响就业。可见,成熟的质量管理认证体系是德国教育质量的有利保证。

三、系统的学习领域方案是德国职业教育良好教学效果的支撑

20世纪90年代德国职教界为扭转传统的“双元制”中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职业培训相脱离、偏离职业实践和滞后科技发展的局面,提出了学习领域方案。该方案是根据新时期行业、企业对技术工人提出的新要求而为职业学校开发的综合性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改革方案,用“学习领域课程”代替了传统的“双元制”中职业学校以学科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是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再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领域表现形式是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的,因此设计学习情境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学习情境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基础,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紧密围绕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载体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创设学习情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综合起来看,学习领域方案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框架设计及改革实践均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是我们必胜的信念

面对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有以下几点感悟和启示。

1.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培养。政府要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度,要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立法,要有非常具体明确、内容齐全的法律法规,使高等职业教育有序发展。同时,国家应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促使企业承担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这需要国家在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时应充分保障企业利益,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如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明确相关激励政策等方式,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2.完善制度、重塑质量文化。在德国考察学习过程中,从观察、耳闻、眼见深深地体会到,德国精密的工艺、精湛的技术随处可见,从道路、草坪、滴水不漏的水龙头,严丝合缝的门窗、建筑,到驰名世界的宝马大厦、西门子公司产品都是见证。同样德国职业教育的质量与其工业产品质量一样被人信服。而目前中国部分院校存在的班级规模过大、教育实习条件太差、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的情况,严重影响着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政府以及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全社会应强化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一种全社会的质量共识和质量观念,是组织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是遵循最高质量目标、核心价值标准的质量观念的核心价值。质量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管理的结果,是社会的权力主体积极有为引导的结果。政府应该从宏观上加以管理和引导,高职院校和企业也应深切认识质量文化建设对于整个组织文化发展和组织成长的作用,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重视、高职院校和企业具体实施质量对策的良好氛围。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和质量提升必须把“质量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

3.加强监控、提高教育质量。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高职院校原有的质量监控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需要了。ISO成因分析、过程管理、流程监控、结果反馈闭环系统,有其积极借鉴作用。因此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可结合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帮助高职院校实施质量监控,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牵头制定出一套真正适应高职院校的ISO体系,体系包括教育教学场所、教学实习设施、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领导和教师的工作态度及精神、教师的构成和素质、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学习氛围、学生就业率、企业满意率等。同时高职院校应把办学理念和质量目标等要求写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工作文件中,为规范化办学提供统一标准。

论文职业教育范文5

论文关键词:艺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向市场;教育;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

在当今的职业教育中,艺术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艺术职业教育和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各地培养艺术人才,为面向市场服务,为艺术类高等院校输送有备生源的三重任务。面对2l世纪,我们应认清艺术职业教育的现状,明确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探求一条适合21世纪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艺术人才。去服务与社会和国家。也为学生的继续发展和就业提供了好的方法和措施。

一、树立全新的艺术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面对21世纪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艺术职业教育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以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就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而言,政府应适度扩大学校的办学自,学校有权自设机构、自主聘用教职工、确定教职工津贴和资金分配标准。教育主管部门还应从基础教育抓起,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艺术人才的培养创造一定条件和学习机会,为学生的就业开辟更广泛的途径。

就艺术学校自身来说,应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锐意改革,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讲求办学效益,带领全校师生不断前进的领导集体。艺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还必须突出“特、优、新”的特点。特,即特色专业。学校没有特色专业就没有生命力。优,即优势专业。优势专业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支柱。新,即新设专业。新设专业是衡量一个学校在办学思路上是否具有预见性的标志。在办学形式上要面向市场,立足特色,灵活方便,做好三个结合:中、高职艺术教育相结合、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相结合、正规教学与业余培训相结合。

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艺术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生力军,抓住了师资队伍建设,也就抓住了教育改革的关键。1.观、总体、远近目标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改变教师队伍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以适应学校发展规模及提高办学质量的需求。2.确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用人政策,一方面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同时,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且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创新教育的关键必须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具有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变“灌输式”、“填鸭式”旧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讨论式”新的教学方法。4.建立教师聘任制、岗位工资制、学生选课制等措施,实行教师竞争上岗,激发教师的上进心。5.建立艺术教育科研机构,保证艺术职业教育的科学性。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把教师发表学术论文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方面,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和理论水平大有裨益。6.本着“不求我有,但求我用”的原则,在全国各兄弟艺术学校和表演团体之间实行互聘、互教、互访等形式,组织教职工考察、学习兄弟学校办学的先进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三、实行课程改革,为培养综合型艺术人才创造条件

艺术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决定艺术职业教育更注重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1.艺术职业教育必须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开设“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课程;改变过去专业性太强、太单一的弊端,在中高职艺术教育中增设选修课教育,为培养综合型艺术人才创造学习的机会和条件。2.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开设与艺术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课程,增设艺术专业以外的课程,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口径,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3.大艺术实践力度。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艺术学校需加大艺术实践力度,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赛事、文艺演出,使他们经受锻炼,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和提高。4.艺术职业学校教材建设上,应体现出艺术教育所具有的文化传承功能,引导学生感知民族文化的精髓,有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中、高职”教育有机衔接是艺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途径

中等艺术学校升格,或在开设大专班,实行“3+2”教学体制,已成为中等艺术学校为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途径。这种“升格对于一些办学条件成熟、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备、社会声誉良好的艺术学校来说无可厚非,但对于大多数中等艺术学校而言,“升格”为艺术职业学院,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中、高职艺术教育并存,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首先要解决中、高职艺术教育衔接不佳的问题。要从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衔接、师资力量的衔接三方面着手。

五、试行弹性学制办学方式,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艺术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实行弹性学制办学方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小建立实施方案,健全管理制度,对弹性学制的教学计划、学制类型、学籍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2.修改教学计划,重建课程体系。做到“目标明确、学制灵活”,寓统一性与灵活性为一体。3.推行学分制与证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确定学制和学分,与证书教育制相结合,使学生不断学习、不断通过考试积累学分。4.严格施教流程,加强课程的考核,建立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强化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六、开发招生新形式,使学校在竞争中求发展

近年来高校扩招拉动了普通高中扩招,普通中专学校不再实行计划经济下的包分配制度,艺术学校必须开发新的招生形式,在改革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1.确定宣传主渠道。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确定学校的宣传渠道。

2.与各地建立生源基地,邀请考生和家长来校参观。

3.深入细致地进行社会调研,保证招生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4.重视学生就业和升学,拓宽就业渠道。

5.根据区域间经济差异和自身实际,核算办学成本,适当降低学费,制定不同档次的收费标准。

6.招生专业设置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优我特”的思想,塑造学校自己的“品牌”专业。

七、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是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艺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益,推进艺术教育的科技现代化,是摆在艺术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具体可以从卜面几点着手:(1)建立现代化办公系统;(2)建立教师课件制作备课系统;(3)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艺术教育中去;(4)建立电子阅览系统。

八、拓宽办学融资渠道。建立教育产业化机制,实现艺术教育规模化、集团化办学模式

要保持艺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就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但是,目前大多数的艺术学校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和辅助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再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完全依赖政府拨款解决办学经费已不可能。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求学校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艺术职业教育产业化机制,实现艺术教育规模化、集团化办学模式。1、最大限度争取政府投资,减轻学校压力。2、助新的资金和资源整合优势,引进银行资金进行资本运作,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逐步扩大规模,形成滚动式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3、利用政府贴息,银行贷款,实现“银校结合”融资形式,购置教学设备,进行学校基础建设。4、教育层次上,以艺术类中高职教育为轴心,形成高职、中职、小学、幼儿园艺术教育一条龙的多层次艺术教育体系;在办学形式上,引进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机制,实行校园多种管理体制并存的管理模式;在教学结构上,以现代化教学设施、人才资源及专业优势为依托,形成产、教结合的教育产业结构;在教育经费上,形成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机制多元化,逐步建立艺术教育产业运行机制,实现艺术教育规模化、集团化的办学模式。

九、艺术人才的培养要面向市场,开展多元型产学合作

论文职业教育范文6

自1984年《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政府对教育的重点一直在于推进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而对职业教育始终关注不够。在当今全球化形式下,各国之间的竞争愈趋激烈,人才争夺战也已拉响,高素质人才培养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职业教育依存经济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但由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出水平不高,造成大量劳动力浪费,因此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财政支出势在必行。

1我国职业教育的目前状况

现今我国职业教育已形成相当规模,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了5000多万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了生产服务的骨干力量。同时,各种形式的培训也迅速展开,自78年以来,累计培训城乡劳动者13亿人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1)义务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职业教育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大部分提供职业教育的为私立学校,存在许多如乱收费等不良现象(3)职业教育需求严重不足(5)职业教育学校的体制不健全(6)职业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7)职业教育的定位不够明确

2财政对职业教育支出比率不高的原因

2.1财政对职业教育方面的支出不足

国家一年将给予一名重点大学本科大学生几千元补助(直接拨至学校),相对而言,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则相形见绌。国家对职业教育财政支出较少则成为导致职业教育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备,师资力量不强,学生实习机会少,学校办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同时经费短缺又表现为学费上涨,直接导致生源数量下降。由此可见,财政对职业教育补贴不足将会使我国职业教育陷入学校办学质量差和职业教育生源不足的恶性循环之中。

2.2人们崇拜学历的观念依然牢固

当今仍有大多国民秉持非正规(本、专科)大学文凭无用观,认为职业教育低层次、低水平、低竞争力,却忽略了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摘要:技能学习。大多人对职业教育存在的偏激观念从而导致一部分青年劳动力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积极发展。

2.3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职业高中的多项办学基本指标(如专任教师人数及学历合格率、实验室、建筑面积达标率、理科实验设备达标率、图书达标率、体育馆面积达标率等)仍然没有达到《教师法》、《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的要求甚而远远低于全国普通高中办学的基本指标。这使得职业教育成了用人单位眼中的低等教育,在读学生也肩负着更大的压力。

另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不够全面合理。现在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路线极为相仿,定位不够准确。大多都以烹饪、电脑、机电维修、美容美发等为主,专业设置不够全面。职业教育侧重点应是对理论水平要求不高的应用和技术,学校在办学时应该首要考虑其对社会和对劳动力市场的功能。

2.4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也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国有企业亏损比较严重同时民营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变动不大,但素质要求却提高不少,使得国内就业形势较为严重。加之今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愈加使得国内就业形势恶化。再加上有些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追求,种种因素都使得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

3.解决途径及可行性分析

针对以上新问题,为使中国职业教育尽快摆脱目前所面临困境,本文分别从学校以及政府两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3.1学校方面

3.1.1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学校应转变以往被动等学生上门的做法,通过新闻媒体、招生简章、网上公开招生广告和信息,积极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广揽生源。

3.1.2要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

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没有无法继续升学而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非常多,在缺乏相应的岗位知识储备和技术储备的条件下,这些劳动力收入很低,甚至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因此需要接受一定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来提高其竞争力。这就为职业学校扩大生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3.1.3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面向市场培养人才

学校教学质量总体下滑是职业学校生源不足的一大原因,因而学校应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专业设置、课程布置、教学管理、教学思想、教学计划等各方面的改革,发展和创新办学理念,提高师资素质,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定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其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较好的结合,从而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增强就业竞争力。

从国家来说,应改变多年来重视普通教育、忽视职业教育的政策,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分配给职业学校的比例,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出,同时要通过相关政策的实施逐渐转变人们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引导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正确定位。

3.2政府方面

3.2.1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

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提高师资力量、改善办学质量及资助贫困生接受职业教育等,使职业学校有能力、有条件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紧密结合市场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实行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的竞争力和地位,有效缓解现阶段职业学校收费偏高、生源不足等新问题。

3.2.2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工程。国家应积极引导社会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使学生在边学习边实践中把握适应市场要求的有用技能和相关经验。

3.2.3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如美国的CBE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及澳大利亚TAFE模式,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借鉴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同时结合我国东西部发展差异的具体国情,充分充分利用东部和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及就业市场,广泛开展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使东西部教育发展差距新问题及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新问题的解决有了更好的出路。

4结论

中国当前的职业教育状况并不容乐观,这其中既有政府的原因,也有国民的原因,甚至和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分不开。政府和人民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今后我们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同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时,我们还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发展模式,适当应用于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政府和职业教育学校的功能同等重要,我们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充分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备注摘要:

美国CBE模式摘要:

美国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主要是综合高中和社区学院,社区学院是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由于美国职业教育具有大众性的特征,因此其职业教育主要是由学校或学院这种公共教育机构来承担的,雇主参和职业教育的程度在美国一直很低,当然这和其职业流动性高也应有一定关系。

德国“双元制”摘要:

“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和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功能,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功能。

澳大利亚TAFE模式摘要: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主要由劳动部门负责,劳动部门的功能逐渐加大,且占主导功能。直接承担职业教育的主要实体是TAFE。TAFE虽然是学院,但实际上学员80%的时间是在工作现场进行的工作本位学习,只有20%的时间是在TAFE进行的学校本位学习,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学徒制度。

参考文献摘要:

[1邓海建.《中国职业教育的一次理性回归》[J.西北职12期.

[2胡永.《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得和失》[J.黑龙江教育,2006.

[3武铮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及存在新问题之分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