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监测范例6篇

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范文1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市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监测点管理,保证监测质量,发挥监测效用,根据省及市有关监测工作方案要求,结合项目管理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市疾病预防控制监测点(以下简称市监测点)是指根据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部署,按照各类监测任务要求,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或抽样,经市卫生局审查确定并公布,设置在全市各地的监测点。

第三条市监测点纳入市级疾病预防控制项目管理,接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管,并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技术指导和工作考核。

第四条市监测点应当具有持续稳定性,如确需调整,应在每年省卫生厅公布省级监测点后,结合市级年度工作计划,报市卫生局审核确定并公布。

设置在本市的部级、省级监测点除另有规定外,按照本办法管理。

阶段性试点的监测点纳入专项项目管理,不在本办法管理范围。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卫生行政部门职责

(一)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部署市监测点工作,对市监测点进行审核确定并公布,组织开展市监测点工作督导和绩效考评。

(二)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设置在辖区内的市监测点工作的领导,落实相应配套的人、财、物;开展工作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监测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实施。

第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

(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选择或抽样拟定市监测点,报经市卫生局审核确定后组织实施;制定市监测点的监测方案;对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有关医疗单位的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开展培训、检查、考评;承担市监测点单位无法开展的工作项目;研究分析监测结果,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定期向各监测点反馈。

(二)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承担本市各类监测工作的单位负责辖区内各类监测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建立监测项目管理领导组织,由监测点单位领导和业务科室、财务负责人及监测点所在乡镇(街道)卫生服务机构的负责人组成,成立项目工作实施小组,指定专人担任监测项目管理员。

2.按照监测项目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项目工作实施小组

抽调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必要时可聘请相关专家参与。项目工作实施小组成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尽可能全程参加监测过程。

3.监测项目管理员负责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和上报工作,确保监测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按监测方案要求做好各类标本的采集、保存、检测和上送工作。

4.协调监测点所在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和有关单位配

合做好工作;按监测方案要求组织指导相关人群(监测对象)接受检查检测。

第三章监测点设置

第七条应在部级、省级监测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设置市监测点,作为补充和完善。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各地监测工作的人员技术力量、组织协调能力、相关部门配合支持和类似工作经验等因素,遵照各类监测工作要求选择或抽样确定。

第八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按照各类监测点的工作定位,按急性传染性疾病、免疫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媒生物、健康危害因素和健康教育等监测内容,分别轻重缓急,实行分类管理,制定监测方案或技术规范。

第九条市监测点一经确定,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承担市监测点工作单位签定协议书。未经市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市监测点的设置及工作要求不得任意变动和更改。

第四章工作要求

第十条承担市监测点工作项目的单位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一)确定一位分管领导负责监测工作,做好人员调配、工作进度、技术质量、设备材料和项目经费管理,确保监测任务完成。

(二)将市监测点任务列入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

(三)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加强培训和指导,使参与监测工作的

人员明确监测的目的和意义、方法和内容、程序和要求等。

(四)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监测任务。监测工作的各项数据必须完整、准确、真实地记录,避免差错和遗漏。年度监测工作任务完成后,应当按规定时间上报监测工作总结和过程性材料。

(五)加强对监测过程的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

(六)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

第十一条承担市监测点的单位应当使用符合规定的采样器材进行采样,严格做好标本的保存、运送、检测或上送工作。标本检测过程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规定。本单位没有能力开展的检测项目可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第十二条专业技术人员在市监测点现场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时,必须严格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第十三条承担市监测点工作的单位必须加强监测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过程性材料的管理,做好归档工作;将非电子报告资料转录为电子报告资料,所有资料均应建立备份;建立和完善住处资料库并长期保存;监测资料应当及时整理汇总,在规定时间内以书面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逐级上报。

第十四条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信息技术进行监测工作的信息统计分析。并充分利用部、省、市统一设计的监测系统软件来统计分析监测数据资料,确保监测数据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第十五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加强对监测结果的汇总分

析与反馈利用。

(一)市监测点年度工作完成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点工作,撰写年度工作总结,并在规定时限内报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的资料要素应当齐全,同时抄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二)监测结果实行资源共享。监测统计报告数据应当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校定的结果为准,未经校定不得公开发表,另有规定除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监测点单位,并做好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评价,加强监测资料的分析利用,为政府决策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六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完成各类监测点工作任

务的同时,可根据本地需要和人、财、物、技术资源等情况,适当增加监测点和监测项目,并跟进监测工作管理和保障措施。

第五章资产管理

第十七条承担市监测点工作的单位应根据监测工作需要,保证相应的工作条件,提供符合要求的实验室设备、用于统计分析和网络报告的计算机并逐步实现联网。

第十八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给各监测点的监测设备、检验试剂和其它监测材料,必须进行资产登记管理并保证定向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加强设备仪器的经常性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仪器的正常使用。

第十九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项目管理规范,编制项目经费。凡下拔给监测点的监测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主要用于补助监测点的仪器设备、人员培训、组织实施、表彰奖励及日常劳务等工作需要。

第二十条承担市监测点工作的单位应当及时提交监测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和绩效分析报告。

第六章考评和奖励

疾病监测范文2

美国CDC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National Electronic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NEDSS)的建设目标是在美国联邦政府、州和地方统一数据和信息系统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效的、完整的、能互操作的信息系统,用于实时捕获和分析疾病数据,实现多个监测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监测并评估疾病发展趋势、确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指导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

NEDSS可替代美国现有的CDC监测系统,包括美国国家电子电讯监测系统(NETSS)、HIV/AIDS报告系统、免疫接种、肺结核及传染病报告系统。各州(市)政府使用的网络平台(NEDSS Base System,NBS)由一家著名IT公司承建,截至2002年9月,国家给立项建设单位用于PHIS标准建设和NEDSS推广使用的经费已超过10亿美元。仅2003年,NEDSS的建设资金就高达13.68亿。到2004年6月,已有26个州(市)有意向建设NBS,19个州(市)已计划建设NBS,9个州(市)的NBS正在施工,内布拉斯加州、南卡罗来那州和田那西州3个州的NBS已开始使用。2002年10月,NBS V1。NBS V1 包括93种必须报告的疾病和免疫接种可预防疾病、肝炎、细菌性脑膜炎、肺炎的管理模块。目前NBS完成了1.1.3版,已经实现了如下功能: (1)各州使用NBS提交所有需要报告的疾病或状况,淘汰了DOS基础上的NETSS报告系统。(2)可以监测和管理的疾病或状况已经超过140种。(3)监测范围包括肠道疾病以及人或动物的狂犬病。(4)允许用户自己开发特定的系统。

大力推行标准化

NEDSS首先创建标准,以保证全国范围内收集的数据格式统一。NEDSS推荐使用公共卫生数据模型和通用数据标准。例如,在常规监测中使用最小的人口学资料数据集。另外,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提供统一的数据编码方法,这样做可以使数据收集方式标准化,提供一致的数据入口来报告疾病,减轻医师的负担。对于大型机构,通过电子数据交换,可以使疾病报告自动化。同时,NEDSS包含用于自动报告监测数据的标准,它推荐使用一个标准数据基础框架以及电子数据交换格式,允许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产生电子病例报告,发送到当地和州的卫生管理部门。这些标准可以减轻已经有信息系统的机构的负担,也可以保证医疗卫生提供者数据系统中的所有需要报告的病例都可以报告给公共卫生部门。

NEDSS从1999年10月开始启动,在施工期间了一系列至今还有重要影响的标准。如2000年3 月通过全国范围的需求分析提出标准需求,2000年5 月建立NEDSS的架构概念框架,2000年7 月建立公共卫生概念数据模型(Public Health Conceptual Data Model,PHCDM),2001年11月建立了NEDSS逻辑数据模型(Logical Data Model,NLDM)及用户指南和数据字典。2004年以来,各部门协作以及地方自定义的元数据资源库建设已经启动,其中包括新领域的名称和标准化的词汇表。

NEDSS建立以前,CDC疾病报告的基本程序是,医院或社区发现病例首先报告给当地的卫生机构。卫生机构通常是通过纸质报表汇总数据后,由当地卫生部门把这些数据录入计算机,然后传输到州,或者直接进入州的信息系统中录入数据。这个报告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报告病种的变化而变化。这个报告程序给疾病监测人员造成很大的负担,因为病例可能会从多个机构报告上来,比如临床实验室或私人诊所,经常造成数据混乱,需要人力判断是否达到了符合疾病监测的标准、有没有重复,或者需要报告人提供更多的信息。此外,由于现有的监测信息系统相互不兼容,疾病报告的专用信息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社区信息系统相互割裂,不仅疾病报告数据不完整、时间延迟,而且给医院数据填报造成很大的负担。另外,由于缺乏尖端的信息技术,卫生行政部门对海量数据的管理、信息利用也存在很多障碍。NEDSS通过创建标准,促进不同卫生机构的数据共享,使来自多个部门的卫生信息可以自动收集,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

NEDSS的建设内容

NEDSS的具体工作包括:

1. 构建和支持Web基础上的数据录入和管理。

2. 接受、发送和处理HL7消息。这些消息包括实验室、临床或公共卫生内容,使用LOINC和SNOMED代码标准。

3. 实现一个整合的数据知识库。这个数据知识库将是完整的(包含多个州或CDC项目的数据)、以病人为中心的、可以适时执行公共卫生概念数据模型(PHCDM)或HL7参考信息模型(RIM),并有能力将新进来的数据与已经存在的数据结合。例如在一个疾病报告中,某个人在以前的报告中已经出现过,就可以将这个报告与以前的报告结合起来,支持数据的积累。

4. 支持数据的转换、数据输入和输出、查询以及使用XML进行消息的双向交换。

5. 应用软件是以构件为基础的、面向对象并且是可以跨平台的。

6. 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统计分析或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使用信息或以其他形式展示信息。

7. 实现共享的公共卫生人员名录。

8. 保证系统安全和安全政策。

NEDSS的成功经验在于模型和标准的使用。在公共卫生概念数据模型PHCDM的基础上建立了逻辑数据模型NLDM,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字典。在NLDM的基础上建立了物理数据模型。NEDSS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了HL7消息,采用了LOINC和SNOMED代码。采用了非专门设计的应用软件,这种标准化的系统组件极大地促进了技术共享、信息共享和和系统间的互操作(参见附图)。

图 NEDSS系统架构

鉴于NBS在部分地区的成功实施,2004年以后,美国CDC希望把NBS进一步发展为能和电子健康档案(EHR)实现互操作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PHIN),用于生物反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等,现在建设的NEDSS则成为PHIN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PHIN的施工需要,基于PHCDM,2004年5月美国政府又出台了另一个针对PHIN信息系统的标准――公共卫生信息网逻辑数据模型 (PHIN-LDM)。PHIN将成为美国国家卫生信息架构(NHII)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建设目标包括:

1.监测和预警: 主要是疾病监测、生物恐怖预警和国家健康统计;

2.分析: 主要是生命统计资料的实时分析,将数据转变为个体或群体的公共卫生和临床信息;

3. 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 主要是提供有关支持信息、远程学习和辅助决策;

4. 警示和通信: 主要是通报紧急事件、远程讨论和视频会议、指挥调度等;

5. 信息反馈: 主要指对意见、建议、防控措施的反馈意见。

该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工作是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最基础性的建设工作。正如我国国家卫生部在关于“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指出的: “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交换和传输都可以依靠外界的力量解决。但是,如果没有统一的数据定义标准,没有统一的编码方法,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协议,各地区、各部门形成的数据很难汇总分析和共享。数据标准方面的差异已经成为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中央地方和各部门要紧密配合,集中资金和技术优势开发基础性标准与规范”。

・链接・

Gartner 咨询公司对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PHIN)的定位是: 跨机构的、集技术标准、数据标准和业务流程规范为一体的技术架构,同时也是标准应用、业务规范开发和实施的过程。除了具有NEDSSS疾病监测功能外,PHIN 还要实现下列功能:

1.用于早期预警的 BioSense系统;

2.用于疾病爆发紧急处置的Out-break Management System;

3. 用于安全通信的 Epi-X 架构;

4.用于实时分析和解释的 Bio Intel-ligence 智能分析技术体系;

5. 用于信息分发和知识管理的CDC网络平台改造;

疾病监测范文3

【关键词】 心理CT;新兵;精神疾病监测;一致性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CT在新兵精神疾病监测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为部队顺利开展新兵精神疾病的筛查工作提供可行的客观依据。 方法 应用北京回龙观医院开发研制的心理CT对某部4160名新兵进行测查。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为诊断标准,由专家组通过专访、晤谈、精神检查等方法对新兵进行临床诊断,并将临床诊断与心理CT测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该系统在初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心理CT的总检出率为11.46‰,临床诊断的总检出率为7.31‰;两种诊断的总一致率为98.9%(Kappa=0.574,u=46.18);精神病一致率为99.6%(Kappa=0.481,u=31.75);焦虑/抑郁一致率为99.3%(Kappa=0.371,u=24.33);正常人判断一致率为99.0%(Kappa=0.489,u=32.12)。经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均<0.01)。 结论 心理CT在新兵精神疾病监测过程中能有效节省时间,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关键词】 心理CT;新兵;精神疾病监测;一致性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n the surveilla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recrui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psychologic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PCT) in the surveillance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provide workable objective basis for screening of mental disorders in recruits. Methods 4160 recruits were examined with the PCT developed by the Huilongguan hospital of Beijing. Clinical diagnoses for recruits were made by expert group through special visit, interview and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according to CCMD3,and comparisons of clinical diagnoses and results of the PCT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the PCT in preliminary diagnosing. Results The total detectable rates were respectively 11.46% of the PCT and 7.31% of clinical diagnosing; the total concordant rate of the 2 diagnosing methods was 98.9%(Kappa=0.574,u=46.18); concordant rate of psychotic disorder was 99.6%(Kappa=0.481,u=31.75); concordant rate of anxiety/depression 99.3% (Kappa=0.371,u=24.33); concordant rate of normal human judgment was 99.0%(Kappa=0.489,u=32.12).Difference all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all P<0.01). Conclusion The PCT can effectively economize time r in the surveillance of mental disorders for and is an important diagnostic aid.

【Keywords】 Psychological CT; recruits; surveillance of mental disorders; uniformity

军队属特殊群体,军人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但近年的调查显示部队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仍然居高不下,这与新兵带病入伍不无关系[1]。每年新兵数量大,而且精神疾病诊断尚无客观指标,这给新兵精神疾病监测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何提高新兵精神疾病监测的速度和准确性是多年来我们研究的重点。心理CT( MMPI计算机解释诊断系统)是北京回龙观医院邹义壮博士根据明尼苏达人格问卷(MMPI)构建的辅助精神疾病诊断工具,临床应用研究发现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2,3]。本研究应用这一工具对新兵进行了精神疾病监测,以探讨其实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选自2004年某部入伍≤30d的4160名新兵,均为男性,年龄16~22a,平均19.2±2.3a;均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合作性好,身体健康。在4160名新兵中,有效答卷4102份(98.61%)。

1.2 方法

1.2.1 心理CT检查 采用心理CT集体测量软件收集资料,被试者通过投影声像资料,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步填写光电答题纸,所有资料以每秒3份的速度通过光电阅读器输入心理CT分析系统进行诊断分析。

1.2.2 临床诊断 由6组专家负责临床诊断,每组由2名高年资精神科医生组成,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4]为诊断标准,对可疑新兵进行独立诊断,使其诊断过程不受心理CT检查结果的影响,确保盲法的实现。

1.2.3 统计方法 本组所有数据统计采用Kappa值作为评价诊断一致性程度的方法[5]。

2 结果

2.1 心理CT诊断结果,见表1。

表1 心理CT诊断结果(略)

表1显示:4102份问卷中,精神病(包括幻觉、妄想、言行古怪离奇和精神分裂症等)者18例(4.39‰),抑郁或焦虑障碍(焦虑、抑郁、强迫、疑病和惊恐发作)者29例(7.07‰),精神障碍总检出率11.46‰。

2.2 临床诊断结果,见表2。

表2 临床诊断结果(略)

表2显示:4102名新兵中,临床诊断提示为精神病(包括幻觉、妄想、言行古怪离奇和精神分裂等)者11例(2.68‰),抑郁或焦虑障碍(焦虑、抑郁、强迫、疑病和惊恐发作)者19例(4.63‰),精神障碍总检出率为7.31‰。

2.3 心理CT与临床诊断一致率比较,见表3。

表3 心理CT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略)

由表3可知:在心理CT提示为精神病的18例中,临床诊断为精神病者7例,焦虑/抑郁2例,正常者7例;心理CT提示为焦虑/抑郁的29例中,临床诊断为焦虑/抑郁9例,精神病1例,正常19例;心理CT提示正常人群中,临床判断为精神病者3例,焦虑/抑郁者8例。

根据表2的资料,采用Kappa值判断一致性程度,经检验4102名新兵心理CT诊断与临床诊断的总一致率为98.9%(Kappa=0.574,u=46.18);精神病一致率为99.6%(Kappa=0.481,u=31.75);焦虑/抑郁一致率为99.3%(Kappa=0.371,u=24.33);正常人判断的一致率为99.0%(Kappa=0.489,u=32.12)。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

3 讨论

新兵工作是部队各项工作的难点,新兵质量直接关系到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和战斗力。但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部队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仍处于上升趋势,加之新兵入伍数量多,精神卫生工作人员数量相对较少,所以新兵精神疾病监测中难免有以点带面的现象。心理CT是以MMPI为核心,以中国常模为依据,以计算机分析为手段的心理分析和协助诊断工具。其采用光电答题卡收集资料的手段,使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样本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成为可能。本研究通过心理CT筛查与临床诊断一致性的研究,探讨其在新兵精神疾病监测过程中的实用价值。

心理CT的核心为MMPI。MMPI经过宋维真修订后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一致率[6]。本研究显示:4102名新兵心理CT诊断与临床诊断的总一致率为98.9%,精神病一致率为99.6%,焦虑/抑郁一致率为99.3%,正常人判断的一致率为99.0%。所有精神疾病的心理CT诊断与临床诊断均存在一致性,其中以精神病的一致率最高。提示心理CT在新兵精神疾病筛查过程中有一定的可信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心理CT与临床诊断的检出率比较,提示心理CT可能较为敏感,心理CT诊断为精神疾病的新兵不一定就有精神障碍,所以量表并不能代替临床诊断[7],即使得分低于或高于临界值也不能认为不存在或存在主要精神障碍,尤其当存在其他原因时。但在精神疾病监测中应用心理CT可以大大缩短监测时间,具有较大的筛查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甘景梨,胡兴焕,刘晓辉,等.1986~2001年某部新兵精神疾病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1

[2] 张捷.心理CT计算机多相个性测量诊断系统[J].包头医学,1999,23:38

[3] 张苏霞,彭超英.神经症患者心理CT临床子量表特点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432

[4]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7

[5] 王洁贞,赵跃进,马会妍,等.Kappa统计量表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1995,12:49

疾病监测范文4

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干扰维生素K与2,3环氧化维生素K之间的转化循环而产生抗凝效应。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II、VII、IX及X的辅因子,能促使其氨基末端谷氨酸羧基化转变成γ-羧基谷氨酸。羧基化的凝血因子II、VII、IX及X能结合到磷脂表面,从而加速血液凝固。γ-羧基化需要还原型维生素K(维生素KH2)的参与。双香豆素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维生素KH2的生成,进而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γ-羧基化作用。此外,维生素K拮抗剂可以抑制抗凝蛋白C和S的羧基化。

2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

华法林口服生物利用度好,起效和作用时间可以预测,在健康个体,口服90min后浓度达到高峰。消旋体的华法林半衰期36~42h,在血浆中主要与白蛋白结合。胎儿血药浓度接近母体值,但人乳汁中未发现有华法林存在。

华法林几乎完全通过肝脏代谢清楚,代谢产物具有微弱的抗凝作用。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很少进入胆汁,只有极少量华法林以原形从尿排出,因此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必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3华法林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

3.1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

在髋部手术和妇产科大手术后给予华法林,使凝血酶原时间(PT)INR维持在目标值2.0-3.0可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而在此抗凝强度下的大出血的风险是适中的。Bern等研究发现,留置导管治疗的患者使用非常低剂量的华法林(1mg/d)即可预防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但4个随机临床试验发现,大的矫形手术后使用低剂量的华法林并不能预防的静脉血栓形成。

3.2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治疗

Simioni等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口服抗凝药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再发静脉血栓,使其危险性下降90%以上。口服抗凝治疗的最佳时期是由出血的危险性和再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决定的。口服抗凝治疗过程中大出血的年发生率大约3%,年死亡率为0.6%。静脉血栓栓塞的年再发率为12%,致死率大约5%-7%,而肺栓塞的死亡率可能更高。抗凝治疗终止后血栓是否再发主要取决于形成血栓的因素去除与否。中等强度的抗凝(INR2.0-3.0)和高强度的抗凝(INR3.0-4.5)同样有效,但前者出血发生率较低。口服抗凝治疗应该但≥3个月,而对于原因不明或由于不可逆因素引起者,以及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疗程应≥6个月。

3.3心肌梗死后左室血栓的预防

40%的前壁心梗患者会发生内膜血栓,华法林抗凝治疗明显减少全身性血栓栓塞 和卒中的危险性,并且似乎比阿司匹林更有效,此患者应服用华法林至少3个月(INR2.0-3.0), 3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

3.4瓣膜性心脏病

尽管没有随机临床试验评价,但一些观察性研究表明长期抗凝治疗对于减少二尖瓣疾病栓塞发生率的作用不容质疑。ACCP第七版指南建议:对于主动脉瓣膜病的病人和不存在栓塞、不明原因TIA或心房颤动的二尖瓣脱垂病人,不常规应用抗凝治疗;对于存在不明原因TIA的二尖瓣脱垂病人,可以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剂量为50~162mg/天;对于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或合并栓塞病史的病人,有栓塞病史或已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再发TIA的二尖瓣脱垂病人以及合并栓塞的二尖瓣环钙化综合征病人,应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INR目标值为2.0-3.0。

3.5人工心脏瓣膜术后

Mok等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显示,人工心脏瓣膜术后接受华法林治疗组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抗血小板治疗组(RR降低60%-79%)。所以,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患者均应接受抗凝治疗。抗凝的强度要根据瓣膜的类型、位置和其它的栓塞危险因素来决定,使INR达到2.5或更高,必要时需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在未接受抗栓治疗的患者中,置换生物瓣膜的前3个月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置换生物性二尖瓣的患者。所以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需使用华法林3个月,使INR达到2.5,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可以选择华法林或阿司匹林。

3.6心房颤动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明显增加,尤其在伴有其它危险因素时,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5岁、高血压病、心力衰竭、中-重度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和糖尿病。在非瓣膜病房颤的抗凝治疗方面,SPAF、BAATAF、SPINAF、AFASAK和CAFA等五个临床试验得出相似的结果: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危险性降低了80%,而大出血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没有增加。所以对于伴有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应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ACCP指南建议的最佳抗凝强度为INR2.0-3.0。日本的研究显示,INR在1.5-2.1即有明显的抗凝效果,而达2.2-3.5则出血并发症明显增加。所以适合亚洲人的抗凝强度还有待研究。

3.7电复律

对于房颤大于48小时电复律的病人,复律前应抗凝3周,维持目标INR 2.5(2.0~3.0),复律成功后抗凝4周,以免因心耳部位收缩延迟恢复,形成新的血栓栓塞。据报道,口服奎尼丁复律栓塞发生率在400个病人中为1.5%,因此建议药物复律同电复律一样,需要口服抗凝药物预处理,然后复律,方法同房颤。复律前华法林合并使用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可能会缩到复律前用药的时间,但需要进一步探讨其效果。以食管超声确定复律前是否需要口服华法林3周并不十分可靠。

3.8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不影响血栓栓塞的危险性,然而,左室功能障碍的程度影响卒中的发生率,在生存和心室扩张试验的回顾性分析表明,EF低于35%,卒中的发生率增加,EF低于35%的心肌病患者,长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使INR达2.0-3.0。

4华法林的用药和监测

4.1华法林的剂量调整

中国人华法林的初始剂量建议为3mg ;大于75岁的老年人和出血的高危患者,应 从2 mg开始,每天一次晚上口服,目标INR依病情而定,一般为1.8~2.5 , 国外2.0~3.0。不推荐使用初始冲击量,否则可能使蛋白C活性下降,造成一过性高凝状态,甚至导致血栓合并症。

用药前常规测定INR,第3天也必须测定INR,如果此时INR在1.5以下,应该增加0.5mg/d;如果INR在1.5以上,可以暂时不增加剂量,等待7天后INR测定的结果;如果INR与基础水平比较变化不大,可以增加1mg/d。我们的观察证明,起始剂量2mg过小,会增加达标需要的时间和增加测定INR的次数。根据INR值确定下次服用的华法令剂量,第1周至少查3次INR,1周后改为每周1次,直到第4周。INR达到目标值并稳定后(连续两次在治疗的目标范围),每4周查一次INR。华法林的剂量反应关系变异很大,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需要严密监测。

4.2影响INR的部分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增强本品作用的药物有:与血浆蛋白结合力高的药物阿司匹林、保泰松、氯贝特、磺胺类等;肝微粒体酶抑制剂氯霉素、甲硝唑、西米替丁等;减少维生素K族吸收和影响凝血酶原合成的药物如各种广谱抗菌素、考来烯胺等;能促进本品与受体结合的药物,如奎尼丁、甲状腺素、同化激素等;干扰血小板功能,促使抗凝作用更明显的药物,如氯丙嗪、苯海拉明、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等;此外还有口服降糖药、肾上腺皮质激素、二氮嗪、苯妥英钠、链激酶、尿激酶等。与本品合用能减弱抗凝作用的药物有:抑制其吸收的药物,如制酸药;肝药酶诱导剂,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灰黄霉素等;能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的药物,如维生素K、口服避孕药、雌激素等。

4.3副作用

4.3.1出血

出血是华法林最常见副作用,多发生于鼻,口,咽和软组织,接下来是消化道和泌尿道。关节积血,腹膜后和眼球内出血较为少见。

4.3.2皮肤坏死

皮肤坏死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表现为治疗后3~6天出现胸部,臀部,大腿,会的疼痛性皮肤变色,皮损进展为明显的坏死拌皮肤发黑及结痂。

4.3.3紫趾综合征

紫趾综合征是少有报道的副作用,发生在治疗后的3~8周,与抗凝强度无关,表现为足趾疼痛,变色,受压时苍白,抬高下肢时褪色。

4.4抗凝过度处理(供参考)

4.4.1如果INR大于目标值,但小于5.0,无出血,又不需要快速恢复INR(如手术),那么可只减少剂量或停药一次,INR恢复目标值后减量应用;轻度INR升高甚至不用减量。

4.4.2如INR在5.0以上,小于9.0,没有明显出血,有两种处理方法:① 如果没有其它引起出血的危险因素,停华法林1~2次,INR恢复到目标值后,重新减量口服;如病人存在出血的其它的危险因素,应在停一次华法林的同时,口服维生素K1 1~2.5mg。② 如果需要快速逆转INR,如手术或拔牙,可口服维生素K1 2~4mg,以期使INR在24小时内明显下降,如果仍然很高,可再口服维生素K1 1~2mg。

4.4.3如果INR超过9.0,临床没有出血,应口服大剂量的维生素K1 3~5mg,以期在24~48小时内使INR明显降低,如需要可重复口服维生素K1;如果需要快速逆转INR或出现了严重的出血或INR超过20,那么应静脉注射维生素K1 10mg,适当补充新鲜血浆或凝血酶原浓缩物,维生素K1静注可每12小时重复一次。停华法林(INR 2.0~3.0)后,大约需要4天INR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4.5妊娠期应用

华法林能通过胎盘屏障,可能造成胎儿出血及畸胎的危险性,对于需要抗凝治疗的孕妇,如有静脉栓塞性疾病或机械性瓣膜置换术后,围声生期华法林治疗应立即停止,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替代治疗,分娩前24小时停用,产后出血控制后再次使用,并与华发林叠加至INR》2.0。 华法林不会随母乳分泌,故此哺乳期可正常使用华法林。

4.6有侵入性操作的抗凝治疗

临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当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有创操作时,应如何进行治疗。此时,患者继续或中断抗凝治疗都可能出现潜在的风险,而采取其它措施如在围手术期住院进行肝素替代治疗将使费用增加,这时应根据上述情况进行综合判定。

表1 抗凝治疗的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时的建议

(UFH ,普通肝素;LMWH,低分子肝素)

*血栓栓塞低危指无近期(>3月)静脉血栓栓塞、有心房颤动但没有卒中史或其它危险w因子、主动脉部位双叶机械性心脏瓣膜。

#血栓栓塞高危如近期(

4.7牙科治疗期的抗凝治疗

牙科操作是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比较常见而又特殊的情况。在大多数病例中抗凝治疗的强度不需要调整。近来有更多的研究报道,INR水平的高低与术后是否发生出血无关。当需要限制局部出血时,使用氨甲环酸漱口或氨基己酸漱口就可以做到,无须中断抗凝药物治疗。

5结论

疾病监测范文5

大连市沙河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大连 116021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大连市2013—2014年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结果的分析及对比,了解大连市食源性疾病主要病原体感染情况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对2013—2014年夏季在中心医院腹泻门诊就诊的腹泻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检测。结果 2013年275例患者中,检出志贺氏菌1株、检出率0.4%(1/275),副溶血性弧菌63株、检出率22.9%(63/275)。2014年200例患者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40株、检出率20.0%(40/200)。2013年与2014年相对比,致病菌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大连地区食源性疾病病原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应在完善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对各类海鲜产品及其制品的风险监测。

[

关键词 ] 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009-02

[作者简介] 隋学林(1980-),男,主管检验师,本科,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微生物检验)。

世界卫生组织对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和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1]。食源性疾病是分布广泛,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也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食源性疾病已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监测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2-4]。为了解大连市食源性疾病主要病原体感染情况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2013年大连市沙河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参与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工作。现将2013—2014年大连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报道如下。

1 样本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2013—2014年大连市中心医院肠道门诊对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的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包括症状与体征记录、饮食暴露史、临床检验结果、临床诊断等个案信息),同时采集病人的新鲜粪便或肛拭标本送临检实验室。2年总计采集475例粪便标本(2013年275例,2014年200例)。

1.2病例定义

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就诊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

1.3检测项目及方法

严格按照《大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中《粪便中沙门菌、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鉴定标准检验程序(SOP)》,对收集到病例生物样本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

1.4试剂和仪器

麦康凯琼脂、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琼脂(XLD)、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3%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CBS琼脂、三糖铁、氧化酶试剂等,由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沙门菌显色培养基、弧菌显色培养基是由郑州博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科玛嘉显色培养基;API生化鉴定条是由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提供;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由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如表1所示,2013年275份病例粪便标本中,有64份标本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23.3%(64/275)。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检出63株、检出率为22.9%(63/275);福氏Ⅱ型志贺氏菌检出1株,检出率为0.4%(1/275);沙门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未检出。

2014年200份病例粪便标本中,有40份标本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20%(20/200)。这40株致病菌均为副溶血性弧菌,其他三种菌未检出。

对2013年和2014年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标本致病菌检出率的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P>0.05)。

3 讨论

近几年,在沿海地区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呈上升趋势[5-7]。该次调查显示,2013—2014年大连市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标本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高达21.7%,为主要致病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1950年从日本一次爆发性食物中毒中分离发现,为一种嗜盐弧菌,需在一定氯化钠浓度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此菌广泛分布于海水、海底泥沙、浮游生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及其腌制食品中。大连作为沿海城市,市民多有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的习惯,如果保存不当可导致副溶血性弧菌大量繁殖,造成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提示监管部门应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副溶血性弧菌在海产品中的分布有明显季节性,夏秋季也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采集的标本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大大高于其他季节[8-1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将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范围继续扩大,对全市范围肠道门诊的腹泻患者进行有效监测,以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夏秋季对各类海鲜产品及其制品的风险监测,从源头开始防止被病原菌污染的食品流入市场,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

参考文献]

[1] 陈炳卿,刘志诚,王茂起.现代食品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47.

[2] 吕秋艳,王志越,宋景红,等.2010-201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4,30(5):633-635,638.

[3] 蔡周梅,郭永强,林静梅.2012年梧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4,30(5): 636-638.

[4] 罗寿军.2011—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4,30(2):205-207.

[5] 何洁仪,李迎月,邓志爱,等.广州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学杂志,2011,23(5):464-468.

[6] 游杰, 黄薇,梅树江,等.深圳市社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4,30(3):408-410,413.

[7] 梅玲玲,龚璞,占利,等.浙江省副溶血性弧菌O3:K6血清型菌株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4,30(3):278-281.

[8] 张俊彦,梅玲玲,朱敏,等.301份海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定量检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3):509-510.

[9] 封会茹,曲梅,耿荣,等.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疾病监测,2013,28(2):96-100.

疾病监测范文6

1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是心脏血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高度,现在主张对高血压患者作心血首危险分层,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分别表示10年内将发生的心脏血管事件的概率30%。县体分层标准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1、2、3级)、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发症情况,用于分层的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血胆固醇>5.72mmol/l(220mg/dl);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

2 严密观察脉压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为20-60mmHg(2.67-8.0kpa),大于60mmHg者定为脉压过大,小于20mmHg者则为过小。

脉压增大的类型有两种:

2.1 是收缩压升高所致的脉压增大即收缩性高血压,(二)、是舒张压降低,而收缩压不高,脉压增大均为大动脉弹性减退所致,动脉血管壁粥样硬化,严重的动脉管壁狭窄,因此而罹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及病死率高三倍

脉压过小:

是血管内皮受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舒张不良,患心肌梗塞及脏极塞的机率大大增加。

3 低血压同样是危险因素

若成人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50-60mmHg,并伴有不适症状时,称为血压偏低或低血压,低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偏低为主要症状一种疾病。血压即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测压力,其形成主要与心脏排血量,周围血管阻力和循环血量三个因素有关。任一因素或多个因素异常,必然使血压发生变化,如心脏排血量减少,周围血管阻力下降或循环血量不足而导致血压降低。慢性低血压患者因血压较低,出现血液循环缓慢,而使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影响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尤其影响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有研究显示,低血压可能导致脑梗死和心肌梗死,低血压患者心肌梗死的复发危险较常人要高。另外,血压低还可使血流缓慢,血凝成分增多,合并形成血栓。

4 警惕夜间高血压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仅要关注日间血压,也要关注夜间血压。人的血压有着规律的昼夜变化,合为“杓型”和“非杓型”两种类型,高血压患者也不例外。其中,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杓型”血压,基本特点是夜间血压低而白昼血压高,也有少数高血压患者呈现“非杓型”血压,即夜间血压未正常下降,甚至有所增高,或者夜间血压较白昼血压下降〈10%。“非杓型”身压标志着靶器官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压力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更大,需要更加积极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现有2亿高血压患者,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高血压防治的任务十分艰苦。

过去人们认为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上调10mmHg,为正常,正常血压和血压升高的划分并无明确界线,因此高血压的标准是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人为界定的。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血压和定义和分类(WHO/ISH,1999年)

高血压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以上标准适用于男、女任何年龄的成人,儿童则采用不同年龄组血压值的95%位数,通常低于成人水平。

目前必须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血压,脉压控制在20――60 mmHg,降低心脑血疾病的风险。

近来研究显示血压可综合反映血管的固有顺应性和动态顺应性,在评价血管硬化,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等方面具有优越性,因血管内皮受损,可引起血细胞聚集,血小板黏附、平滑肌异常增生,促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易导致脑梗塞的发生,心肌梗死、脑出血等。

上一篇教师行为规范

下一篇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