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名言句子范例6篇

鲁迅的名言句子

鲁迅的名言句子范文1

关键词:名词谓语句;描写意义;《鲁迅全集》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谓语句既有判断和说明作用,也有描写作用,我们称之为描写意义。所谓描写意义,是指名词谓语句能够描绘出事物的特征、性质或者描述人物的情态等。

现代汉语中名词谓语句的显著特点就是简短、精炼。比如“窗外一阵声响。”(名词谓语句)和“窗外有一阵声响。”(动词谓语句),两句话意思一样,但明显前者的表述更简洁。而当如此简练的名词谓语句具有了描写意义之后:“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鲁迅《在酒楼上》),它的特点就可用“白描”二字来概括了,“白描”即用最简练的笔墨描绘鲜明深刻的形象。用在文学创作之中,它要求作家运用最精简、最节省的文字刻画出鲜明生动、富有深意的形象,并不加渲染或烘托。就如鲁迅先生《在酒楼上》一文中的那句话,它既没有相同意义的动词谓语句那么繁琐,同时“沙沙的”这一拟声词又代表的是这阵声响的状态,不可缺少。所以,这句话是既简单又形象。事实上,白描是鲁迅先生相当擅长的作文之法,探索其文学作品中具有描写意义的名词谓语句无疑是件有价值的事情。

白描手法被鲁迅先生在其文学作品中运用得之精道。不论是描写人物,事物,景物,还是环境,鲁迅先生都能通过朴实自然的简练之笔抓住其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并有含蓄半吐的意味,令人深思。[1-2]

第一,关于景物的描述。例如他在《在酒楼上》中这段对雪的描写:

例1.“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山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

这里用积雪压弯山茶树枝来暗喻吕纬甫的生活遭遇,可山茶树能在摆脱积雪的重压之后“笔挺的伸直”起来,吕纬甫却意志消沉,得过且过。这种形象的反衬表现出作者委婉的批评态度。其中加下划线的句子是“处所名词+形名结构”的名词谓语句,其中作谓语的形名结构“沙沙的一阵声响”中又包含着数量名结构“一阵声响”,这是一个复杂的名词谓语句。“沙沙的”和“一阵”两词语是句子的主要组成部分,突显了句子的描写性。再如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对月光的两次描写:

例2.

第一段:“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第二段:“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仔细思考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两次对月光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作铺垫的:“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与下行“精神分外爽快”相对应,而“今天全没月光”与“赵贵翁……似乎想害我。”相对应。通过月光的有无来表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幻觉,非常巧妙。而其中的“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正是一个典型的名词谓语句,它以“时间名词短语+形名结构”简洁而传神的手法对环境作了突出的描写,副词“很”已然和后边的“好”结为一体,它们共同修饰“月光”,达到了激励读者竭力想象当晚的月光是如何好到不行的效果。如果省略,不仅会使句子不通顺,而且其描写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另外,环境描写中的名词谓语句还有:

例3.“靠西墙是竹丛,下面许多笋。”(鲁迅《阿Q正传》)

例4.“庵和春天时节一样静,白的墙壁和漆黑的门。”(鲁迅《阿Q正传》)

例5.“土场上一片碗筷声响,人人的脊梁上又都吐出汗滴。”(鲁迅《风波》)

例6.“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小铺盖。”(鲁迅《祝福》)

例7.“我正想走时,门外一阵喧嚷和脚步声。”(鲁迅《孤独者》)

例8.“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鲁迅《药》)

例9.“窗外一小片空地,地上有四五株树,正对面是三间小平房。”(鲁迅《高老夫子》)

前四句的结构是“处所名词+形名结构”或“处所名词+数量名结构”,后三句是“方位名词+数量名结构”,且这种数量名结构中的数量短语,甚至包括形容词,如“许多、白的、漆黑的、一片、小、一阵、歪歪斜斜、一条”等,全都不能去掉,它们的存在才是句子描写意义存在的根本。

第二,对人物的描写。最具典型性的当如他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两次外貌描写,初见祥林嫂――

例10.“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再见祥林嫂――

例11.“她头上仍然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我们发现,鲁迅先生先后两次对祥林嫂的穿着描写用了同样的词语和句式,极易引起读者注意,而这样的强调我们不妨理解为作者是为了使读者注意祥林嫂状态的前后变化,并作深入思考,体味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其中的“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是形名结构的名词性谓语,简短自然。“乌、蓝、月白”这些形容词描写出了祥林嫂穿戴的朴实,甚至简陋。另外,还有“名词或代词+形名结构”的语句:

例12.“他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的银项圈。”(鲁迅《故乡》)

例13.“他身材很高大,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鲁迅《孙乙己》)

例14.“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鲁迅《一件小事》)

例15.“细看他的相貌,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方脸,然而衰瘦了。”(鲁迅《在酒楼上》)

例16.和“六七十岁的老的,白头发,眼睛是瞎的,坐在布店的檐下求乞。”(鲁迅《肥皂》)

例17.“我辈正经人,确乎犯不上酱在一起。”(鲁迅《高老夫子》)

这些句子当中的形容词――“紫色的、青白、花白、苍白、白、正经”――仍然描述“脸色、头发、品行怎么样”,在全句中起着主要作用,是整个谓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更加说明它们的描写意义是很突出的。

例18.“现在的长矛,只是剪人家的辫子,僧不僧,俗不俗的。”(鲁迅《阿Q正传》)由末尾带“的”的名词作谓语。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个句子形象地描写出了被剪了辫子的人的窘态,既不是“光头的”和尚,也不是“留长辫的”俗人。这些对人物面貌的形象描写加深了人物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

第三,对事物的描写,有这些精彩的句子:

例19.“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鲁迅《祝福》)形象地表现出祥林嫂的穷困与不幸,“破”碗都只有“一个”,更别说去买一个新的了。再没有比这两个词的合用更能表现祥林嫂的困窘;

例20.“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鲁迅《故乡》)

在冬天,“棉衣”代表的是温暖,“薄”给人的感觉是寒冷,作者将这两个看起来极其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奠定了一种反讽的基调,表现出对闰土的深深同情。这两个句子的结构均是“处所名词+数量名结构”。

综上,无论是用来描写景物,人物,还是事物,具有描写意义的名词谓语句的运用都使鲁迅先生的文章彰显特色。[3]通过分析,我们不仅了解了《鲁迅全集》中典型的具有描写意义的名词谓语句的运用,还可发现,这样的句子其实是有着特殊结构的。试以表格总结如下:

名词谓语句是现代汉语独有的一种句型,是人们在口语交际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色句型。这种句型表意明白晓畅,结构简单,十分受用。虽然在汉语众多的名词中能做谓语的只占少数,但是由它们所形成的名词谓语句并不是零散地存在于语言之中的,而是大量地并且成类别存在着。每一类都独立于其他类之外,都有自己的外在形式和语义特点。[4]熙先生曾说:“用名词形式来表示性质概念的例子并不少。”[5]而且,“在现代汉语里,最宜于修饰名词的不是形容词而是名词,这是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6]所以,如果说名词谓语句是现代汉语的一大特色,那么描写性就是名词谓语句的一大特色。恰当地运用具有描写意义的名词谓语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奇妙效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周文.漫谈鲁迅小说语言的艺术锤炼[J].扬州师院学报,1979,(2):23-30,39

[2] 赵卓.简练:简约与丰厚的结晶――论鲁迅小说的语言风格[J].云梦学刊,2000:66-69

[3] 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鲁迅的名言句子范文2

人之成为圣人,往往是在他死了之后。用鲁迅的话说,是被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或曰“被圣人”。这种圣人,很容易有这样几种负面效应:一是因为圣人所言“字字珠玑”,就会被权势者们用来禁锢人们的思想,形成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思维方式。二是因为圣人通体“完美无缺”,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往往造成人们的人格分裂,尤其是那些追捧圣人的权势者,更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三是因为圣人神圣不可冒犯,往往成为权势者整人的工具,以所谓“离经叛道”的名义将异已置于死地。

孔子就是这样的圣人。

上个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对于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的冲击,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参加新文化运动的诸公或有偏激之词,却是极而言之,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例如,在鲁迅眼中就有两个孔子,一个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孔子,一个则是有血有肉也有七情六欲的原生态的孔子。他的批孔,批的主要是那个被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孔子,对于原生态的孔子,他说的是“不全拜服”。

“时代不同了”,将孔子当“敲门砖”的,都会“明明白白地失败”。这是鲁迅对于前事的总结,也是鲁迅对于后事的预言,这种预言早已为历史所证实。但鲁迅未能预见,在此八九十年之后,孔夫子居然还会重新“摩登”起来。

如今的“国学热”,其核心便是孔子热。祭孔规格不断升级,尊孔调门日见高涨,不但有人口口声声地称孔子为圣人,而且还有提出国人必须“回到儒家去”的。与此相对应的,则是鲁迅的冷落与不景气。

在我的头脑中,孔子与鲁迅,便由这条逻辑链串在一起。

我不想随大流而再将孔子神化为圣人,却也不想贬损孔子,将他妖魔化。我只想将他当作一个人:一个出类拔萃的古人,既有其人格魅力,也有其人性缺陷;一个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名人,既有其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重大贡献,也有其思想局限以及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负面影响。

鲁迅的名言句子范文3

某著名学者谈到鲁迅作品教学时,说了一个顺口溜:“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学生如此,老师又如何呢?前不久我曾和一位市语文教研员闲谈鲁迅,她直言不讳地说不喜欢读鲁迅的文章。问其原因,一说拗口,又说不喜欢鲁迅好斗的性格。两种原因都很有代表性。

熟悉中国语文教材编写史的老师都清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作品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最多时达到二十余篇。即便到了新时期,有些人曾呼吁应把鲁迅当普通作家看待,鲁迅作品仍在教材中享有其他作品无本文由收集整理法享有的殊荣:数量之大,仍无人超越。短时间内希望删减鲁迅作品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解决矛盾只能从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入手,如何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兴趣突破

鲁迅作品中像《孔乙己》、《立论》等,这样趣味横生的作品不多,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深刻,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渲泄,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和独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快餐文化和众多媒体吸住眼球的诱惑下,鲁迅作品的魅力难逃“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厄运,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间,达到像鲁迅这样思想上异常深刻和艺术上光芒四射的大师,无疑是十分罕见的”,鲁迅作品语言的典范性,数遍现当代作家,恐无人能与之比肩,鉴于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编撰者无论潮起潮落,自始自终把鲁迅作品当作重头戏,实在是明智之举。不过由于受政治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一些脍炙人口、颇受中学生欢迎的作品,如《“友邦惊诧”论》、《文学和出汗》和《一件小事》,悄悄从课本中淡出,实在有点遗憾。教师应从思想上摆正观念,学习语言不能一味媚俗,从行动上克服个人嗜好的不足,自觉去阅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提高自己的“鲁迅品位”。通过阅读鲁迅传记(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走近鲁迅,了解鲁迅性格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婚姻的不幸,兄弟反目、友人断交和学生背叛。通过了解这些,你会理解鲁迅,恶劣的环境造就了鲁迅“敏感多疑而不失光明磊落、激烈尖刻而内含博爱胸襟、审慎多虑而一旦认准便锲而不舍”的性格。另外,教师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人的消遣性阅读,其他人的阅读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我们的阅读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应把阅读的快乐分享给学生,应把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我的阅读经历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读一些名家对鲁迅褒扬的文章以及对鲁迅作品赏析的文章会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鲁迅作品的赏析文章不少,精品不多。即便不是精品,由于赏析者是当代人,说话口吻、用语习惯和我们的阅读习惯相近,他们的赏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笔者便引用刘再复的话:“《孔乙己》产生之后,直接间接分析这篇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孔乙己》作品本身的字数几十倍了,但是,今天,我们读《孔乙己》仍然可以咀嚼出新的意味”, “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只有高度浓缩的真正优秀的短篇,才经得住这么多人分析、研究、推敲”,学生听后阅读兴趣大增。学《阿q正传》道一句:“《中华读书报》评选20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鲁迅的《阿q正传》评为第一。”学生的精神便会为之一震。

二、语言突破

鲁迅作品博大精深,使鲁迅研究者兀兀穷年,皓

转贴于

首穷经,对此,走红作家王朔以“小人”之心度“鲁迅”之腹,大加挞伐,“倘若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第一个耳光自然要扇给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此语一出,无异于文坛地震,鲁迅研究者纷纷操笔上阵,檄文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王朔纵有千口、口有百舌,也只有招架之功,无还口之力。吓得王朔在出《无知者无畏》一书时抽掉了《我看鲁迅》这篇重量级文章。笔者无意去探讨谁对谁错,只是觉得对中学生而言,学习鲁迅作品,以“语言学得促进语言习得”显得更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笔者想回避“人文性”,更不是想为王朔呐喊助威是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工具的问题,而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鲁迅的名言句子范文4

六年级上册鲁迅读书的名言(精选)

1)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鲁迅名言鲁迅名言警句精粹

2) 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3)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4)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5) 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6) 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7)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8)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名言

9) 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10) “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厨,早就有人反对过了,时光不绝的进行,反读书的思潮也愈加彻底,于是有人来反对读任何一种书。他的根据是叔本华的老话,说是倘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子里给作者跑马。”

11) “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至少,譬如要批评托尔斯泰,则他的作品是必得看几本的。”

12) “……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3) “治法是多翻,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随便翻翻是用各种别的矿石来比的方法,没有用真的金矿比的明白,简单。我看现在青年的常在问人该读什么书,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

14)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 鲁迅

15)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 鲁迅

六年级上册鲁迅读书的名言(热门)

1) 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名言

2)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名言

3)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名言

4)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鲁 迅

5)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 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 鲁迅

7)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8) 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9)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名言

10)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11)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2)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名言

13)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14)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5)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六年级上册鲁迅读书的名言(经典)

1)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2) 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 —— 鲁迅

3)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4) 纠缠如毒蛇,执着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5)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6)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7)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8)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9)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

10)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和事业。 —— 鲁迅

11)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12)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3) 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14)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15)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6) 教育植根于爱。 —— 鲁迅

17)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8)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崐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19)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0)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看了六年级上册鲁迅读书的名言还看:

1.鲁迅写的读书的名言

2.鲁迅读书的名人名言

3.鲁迅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鲁迅的名言句子范文5

⑴我们坐火车去吗?(《故乡》)

⑵你们的茶不冷了么?(《长明灯》)

⑶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头发的故事》)

⑷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祝福》)

⑸可是其实都很瘦,因为它们早已每日只能得到几粒高粱了。(《伤逝》)

⑹咱们大王的龙准是很高的。(《铸剑》)

例⑴―⑹是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加“们”的例子,这类例子在鲁迅的小说中数量较多。本文拟就“们”在鲁迅小说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们”的用法的对比考察的基础上,探究鲁迅小说中“们”的特殊用法及其成因。

由于鲁迅先生所处的语法史上的特殊时期,他的小说中“们”的用法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就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第一人称复数“咱们”

第一人称复数“咱们”, 在鲁迅所有小说中只出现了6例,全部用作定语。

(1)咱们大王的龙准是很高的。(《铸剑》)

(2)不过您要想想咱们的太上皇。(《理水》)

(3)咱们大王只有一个头,那一个是咱们大王的呢?(《铸剑》)

(4)啊呀,咱们大王的头还在里面哪,……(《铸剑》)

(5)咱们大王就带了诸侯,进了商国。(《采薇》)

(6)咱们的局长这几天就常常提起您老……(《起死》)

这几个“咱们”全部出现在《故事新编》中。为什么《呐喊》《彷徨》中未出现一例“咱们”呢?

究其原因,我认为应该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鲁迅先生祖籍绍兴,又长期生活在吴语区,吴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没有“咱们”、“我们”之分。吴语区的人不称“咱们”是可想而知的。但鲁迅先生从1918年1月至1926年9月在北京生活,接触到了北方方言,一定也知道“咱们”、“我们”的区别。其二,《呐喊》《彷徨》中描写的大都是江南的风情、人物,这些人物的口语里不会有“咱们”一说。《故事新编》是历史小说集,所写人物并不拘于一定方言区,这些人物的口语中出现的“咱们”,不会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相抵牾。

二.指物名词+们

在鲁迅小说中有“指物名词+们”的形式,表示物的多数。吕叔湘先生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中认为这种“指物名词+们”的用法,似乎多少有点受西方童话的影响。这种推测一时难以考证。而从鲁迅作品中出现的几个例子来看,都可以分析出“指物名词+们”是修辞中拟人手法的运用。例如:

(1)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阿Q正传》)

(2)……恭请福神们来享用……(《祝福》)

(3)于是吃我残饭的便只有油鸡们……自觉了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伤逝》)

(4)狼们站定了,耸着肩,伸出舌头,咻咻地喘着,放着绿光的眼睛看着他扬长的走。(《铸剑》)

(5)巨鳌们似乎点一点头,成群结队地驼远了。(《补天》)

例(1)中“眼睛们”和“咬”的搭配,例(2)中“福神们”和“享用”的搭配,例(3)中“狼们”的“看”,例(4)中“巨鳌们”的“点头”,或是把本来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有了生命,或赋予了本来不具备人的思想意识的生物以思想意识。这都是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例(3)中“油鸡们”和“叭儿狗”与“我”放在了一起,体现了“我”为生活所迫的那种无奈。“油鸡们”和“叭儿狗”都拟人化了。

不管这种用法是否是受了西方童话的影响,至少我们可以从实际的用例中分析出这是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并不代表一般的规范。而且鲁迅先生同时期的小说中另有一些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指物名词的复数形式。例如:

(1)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示众》)

(2)后来仲密家里果然有了许多小鸡,满院飞跑……(《鸭的喜剧》)

(3)刚进房门,却看见满眼明亮,连一群鸡也正在笑他。……(《白光》)

(4)待到四处蛙鸣的时候,小鸭也已经长成。(《鸭的喜剧》)

例(4)中的“小鸭”本身就有复数意义,所以不需要再加“们”。这是汉语有别于印欧系语言的特点之一。

三.专用表人名词+们

近代汉语中,“指人名词+们”的用例中,指人名词可以是“校长”、“学生”之类的可以代表某一类人的词,也可以是“马都头”、“杨大个儿”、“李四”这样的专用表人名词。而现代汉语中可以使用的符合人们表达习惯的一般用例只有第一种,没有“专用表人名词+们”这种用法。鲁迅小说则存在两种用法交替错杂使用的情况。从使用频率来说,鲁迅小说中较普遍的是“阔人们”、“百姓们”、“学者们”等形式,属现代汉语中的规范用法。特殊的是“专用表人名词+们”的用法。例如:

(1)夏天夜短,老拱们呜呜的唱完了不多时,东方已经发白……(《明天》)

(2)七斤们连忙招呼……(《风波》)

(3)阔亭们立刻面面相觑……(《长明灯》)

(4)门外是大良们笑嚷的声音。(《孤独者》)

(5)几个孩子聚在屋外,就是大良二良们。(《孤独者》)

例(1)中“老拱们”指的是与老拱一起在酒店喝酒的人,例(2)中“七斤们”指七斤全家,例(3)中“阔亭们”指和阔亭在一起的人,均属“专用表人名词+们”的用法。这种用法可以说是承近代汉语的用法而来的。而在现代汉语中,如果需要表达上述例句中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某一些人时,一般用“七斤他们”、“阔亭他们”这样的“专用表人名词+他们”的形式来表达,不再用“专用表人名词+们”的用法。这种形式在鲁迅小说中也出现了两例:

(6)木兰他们被船家的声音警觉时,前面已经是魁星阁了。(《离婚》)

(7)秀儿她们也不必进什么学堂了。(《肥皂》)

这似乎是作者当时已经开始尝试的一种新的用法。但因例证太少,不足以说明问题,只能作为一种现象提出来。

例(4)、例(5)“大良们”“大良二良们”都指大良、二良等兄弟姊妹四人。特殊的是这个“大良二良们”,表义和“大良们”相同。吕叔湘先生曾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中提到过这种“甲+乙+们”的用法。这里的甲、乙都是专用表人名词。甲、乙为表示单数的专用表人名词加“们”时,在近代汉语的用例中一般指“甲和乙”两个人,较少有“甲、乙和别人”的意思,规范的现代汉语中已不再这样用了;甲、乙若为也可表示复数的专用表人名词相连,加“们”使用,如“老师同学们”等,现在仍使用。“大良二良们”这类用法,在鲁迅小说中仅此一例。如果按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算是一个不规范的特殊用例罢了。

四.对比下面A、B两组例句

A组:

(1)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呐喊・自序》)

(2)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1920年・《头发的故事》)

(3)只有一班闲人们却还要寻根究底的去探阿Q的底细。(1921年・《阿Q正传》)

(4)他们小孩们知道些什么。(1924年・《肥皂》)

(5)许多人们的耳朵里、心里,都有了一个可怕的声音“放火”。(1925年・《长明灯》)

(6)还有几位少爷们……(1925年・《离婚》)

B组:

(7)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着……(1919年・《药》)

(8)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着正高兴……(1920年・《明天》)

(9)那孩子后面还跟着一群相识和不相识的人。(1925年・《弟兄》)

(10)“站住!”几个人大叫道。(1935年・《出关》)

(11)只有许多巡警和探子,在呆听他们的闲谈。(1935年・《出关》)

(12)店里又有三个学生来买东西。(1924年・《肥皂》)

在A、B两组例句的对比中,我们可以考虑下面两个问题:

(一)“几位(个)+指人名词+们”与“几个(位)+指人名词”

我们知道,“位”是用于人而含敬意的量词,“个”则是可以用于任何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也可以用于人。“位”和“个”在用于人时从语法意义上讲是大同小异的。

“几位(个)”和“们”并用,这种用法在《水浒传》《红楼梦》中有,鲁迅小说中也有这种“几位(个)”和“们”并用的例句。如A组中例(2)中的“几位”“同学们”,例(6)中的“几位”“少爷们”。鲁迅小说中也有“几个”只加指人名词不加“们”的例句,如B组中例(8)“几个酒肉朋友”,例(10)中“几个人”。

“几位(个)”、“许多”、“一”加上指人名词之后,加或不加“们”只是语法形式上不同,从表义角度上看是没有区别的。现代汉语发展至今基本淘汰了“几位(个)” 和“们”并用的形式,原因应该是“几位(个)”本身就有表复数的意义,再加“们”就重复多余了。

(二)“许多人们”与“许多人”

在A、B两组的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小说中有“许多人们”和“许多人”交错使用的情况,在时间上无法分出这两种用法谁先谁后,从使用频率上也无法分清谁主谁次。如例(1)中的“许多熟睡的人们”,例(7)中的“许多人”;例(3)中的“一班闲人们”,例(9)中的“一群相识和不相识的人”。

现在规范的现代汉语中,如果指人名词前已经有了表示不计量多数的“许多”、“一群”等,后面一般不带“们”。如人们习惯说“一群学生”、“许多人”,一般不说“一群学生们”、“许多人们”。这是不是就能证明“许多人们”之类的不能正确表义呢?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知道,“们”表示的是不计量的多数,“许多”、“一群”等表示的是不确定的多数。这样“许多人们”就与“三个学生们”不同。例(12)中之所以用“三个学生”而不用“三个学生们”,原因是“三个”为确定数,“们”为不确定多数,同时使用前后矛盾。从这个角度看,“许多人们”不存在前后矛盾的问题。但“许多”“们”和指人名词连用,存在的是前后重复的问题。这应该是人们淘汰“许多人们”之类的说法的原因。

书面作品中出现两种甚至多种表义相同而形式不同的语法格式,这在语言运用是常见的。处于近、现代汉语的交界时期,现代汉语发展初期的鲁迅小说中出现这种情况更是正常现象。在语言的发展中,是两种或多种同义表达形式并存使用,还是最终选择其中一种淘汰另一种,就要看语言自身的发展情况和使用语言的人们的选择和约定俗成了。这也充分证明了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参考资料:

[1]鲁迅:《鲁迅小说集》,1979

[2]吕淑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1985(7)

[3]王力:《汉语语法纲要》,1982(2)

[4]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2011(5)

[5]陈望道: 《陈望道文集》,1979(7)

[6]陈望道:《陈望道语言学论文集》,2009(8)

鲁迅的名言句子范文6

1925年3月11日,许广平以“受教的一个小学生”的名义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鲁迅当日即回复,并以“比直呼其名略胜一筹”的“广平兄”相称。那一年,鲁迅44岁,比许广平大17岁。

他们的通信后来结集为《两地书》出版,鲁迅在该书序言中说:他们之间的书信里,“既没有死呀活呀的热情,也没有花呀月呀的佳句”。特别是鲁迅,直至1927年初,在给许广平写信时抬头仍是“广平兄”,而许广平则早已以“我亲爱的老师”相称了。

在许多人眼中,鲁迅根本不懂浪漫,毫无柔情可言,其实不然,有一种浪漫折射在小事上,浸润于细节中。

1926年3月6日,鲁迅日记记载:“夜为害马剪去鬃毛。”“害马”,是鲁迅对许广平亲昵的戏称。在女师大风潮中,许广平等6名学生被校方开除,布告“即令出校,以免害群”,故有此一说。“剪去鬃毛”,也许是替她修剪秀发,也许是隐含深意吧。此事表明,两人感情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已亲密无间。

同年9月,鲁迅南下赴厦门大学任教,许广平则去了广州,两人约定各自奋斗两年之后再相聚。思念总是痛苦的,有时却也是浪漫的。鲁迅平素为人冷峻而严肃,但这个时期,他的许多言行却呈现出匪夷所思的另一面。

那时的厦大如同僻处荒岛四无人烟,鲁迅每天都要去邮政代办所看看有没有广州来信,他暗自数过,从住处至邮政所的距离大约80步。邮政所内外各有一个邮筒,有一次他半夜去给许广平寄信,把信投在外面的邮筒里,回来后想起邮政所的伙计是新换的,而且满脸呆气,便不放心,第二天又写了一封信,投到所内的邮筒里。

校园附近有一棵相思树,鲁迅曾独坐树下打发寂寞的时光,不料一头猪颠颠地跑过来啃吃树叶。这相思树叶在鲁迅心目中可是爱情的象征啊,他怒不可遏,一跃而起,同猪展开决斗……

风风雨雨中,鲁迅终于抛下一切顾忌,和许广平走到了一起,于1927年9月从广州同赴上海定居。

1929年5月,许广平已身怀有孕,鲁迅只身前往北平探望生病的老母。夜深人静,他在西三条寓所的“老虎尾巴”遥想伊人:“此刻是二十三日之夜十点半,我独自坐在靠壁的桌前,这旁边,先前是有人屡次坐过的,而她此刻却远在上海。我只好来写信算作谈天了。”

鲁迅给许广平的一封信中,精心选用了两张漂亮的花笺。许广平爱吃枇杷,鲁迅便先选了一张印着三个通红的枇杷的,第二张花笺则以并蒂莲为背景图案。许广平心领神会:“那两个莲蓬,并题着的几句,都很好,我也读熟了。你是十分精细的,那两张纸必不是随手捡起就用的。”

北平之行,鲁迅带回上海的是小米、棒子面……这些在别人眼中粗粝而缺乏情调的东西,都是许广平平时爱吃的。

春去秋来,9月底的一个早晨,他们的爱子降临人世。翌日下午,鲁迅特意买了一盆文竹送到许广平的床头。枝叶纤纤、如片片翠云的文竹,远不如鲜花那样绚丽夺目,却能养眼、清心、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