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维修范例6篇

飞机维修

飞机维修范文1

【关键词】维修;方法;高新技术

0 引言

我国飞机市场近几年引进了大量的波音和空客飞机,发展较快。飞机要进行维修、维护,因此,航空维修企业存在巨大的市场和商机。许多的国内维修企业都在扩大规模、实行精益化控制管理,并不断创新,以占有庞大的维修市场。随着技术的发展,维修经验的积累,维修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等的广泛应用,现代飞机已发展为尖端技术应用的高度综合体,而飞机的维修方式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飞机维修技术领域中,不得不提到库恩范式理论的基本思想。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引入了“范式”这个核心概念,形成了关于科学发展的模式。该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科学哲学,并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1]。

1 协调机制下飞机维修的前科学时期

早期飞机的故障通常为单一性,往往与使用的年限有关。因此传统的维修方法认为飞机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统、部附件的使用时间关系紧密,控制飞机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是维修间隔期的长短。所以,传统的飞机维修技术是以定期维修为主,主要是预防性的维修方式,主要凭借维修的技能与经验来实现安全运行。

单一定时维修原理是关于磨损与时间的函数,一般用于有耗损期的已知寿命的分布规律的装备。这种装备的使用时间t与失效率λ(t)之间有关系,即典型系统的失效率浴盆曲线[2],如图1。

图1 单一定时维修——失效率浴盆曲线

由上图可知,失效率的变化可分为早期失效期、偶尔失效期和耗损失效期。这种理念认为,产品在使用中要经历三个阶段,因此每个产品都可以定一个寿命,在步入耗损期前需进行翻修甚至报废。随着设备的复杂化,出现了不同的故障项目和故障形式。人们研究发现,产品的故障率与使用的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这一维修理论不再适合航空事业的发展了。随后产生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念,这一理念是对单一定时维修理念的补充和完善。

2 协调机制下飞机维修的常规科学时期

随着飞机制造业的发展,维修逐渐由以前单一的机械故障维修转向电子、数字等多种高技术维修。故障表象也产生了关联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维修难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引进高新技术则很有必要,如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等。此外,还有远程诊断系统,可以对整个飞机的状态进行连续的性能趋势监控,达到更加精确的预防性维修,实现飞机高校运行、安全的目的。

其实,随着维修方法的改进,维修理念也在不断完善。在深入研究单一定时维修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维修制度等提出了MSG维修,成为各国管理当局认可和使用的维修理念。MSG维修理念的中心是选择能真正保证产品固有设计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工作项目进行维修,以实现满意的可靠性水平,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的标准。其特点可概括为“三全”(全系统、全寿命、全费用)和“三理”(物理、事理、人理),如图2所示[3]。

图2 MSG维修理念的“三理”(物理、事理、人理)体系图

“三全”维修理念要求从全系统的空间观、全寿命的时间观及全费用的费用观综合考虑,实现各系统的整体最优化。“三理“系统分析则是依据维修实践活动的性质不同,从物理、人理及事理三方面将各种维修方法结合起来,达到维修方法的层次化、系统化及规范化。在飞机维修的实践中,物理是指维修对象及客观运动规律,事理指人们根据这些规律形成的指导维修活动的方法和技术,人理指维修时人-机关系、维修方案的建立和维修保障系统时的人-机关系。MSG维修理念是在视情维修、定时维修与状态维修的基础上加上了区域分析,这样产生的维修检查可以满足相似检查间隔的飞机系统和结构维修工作及具有相同的接近方式的需要,进而减少结构和系统方面的维修工作。

3 协调机制下飞机维修的现阶段科学时期

当前,飞机维修的方法由于受到数字化与虚拟化的影响,维修技术也开始不断的提高。在现阶段的机务工作中,不仅要加强精益管理、科学维修,还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提高飞机的可用率。

首先,机队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基础维修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利用要重视。对典型的故障历时数据要收集、统计并进行可靠性分析,然后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针对质量问题提出质量监控和改进的方法。

其次,各机型坚持换季的预防性维修工作。因北方冬季长且冷,夏季热又干,春秋季短气温变化幅度大,使得飞机的故障率随季节的变化非常明显。许多公司坚持在四到五月份及十到十一月份对各机型进行换季预防性维护检查,根据多年的经验,此法效果不错。夏季工作内容主要表现在空调系统的清洁,气象雷达的检查及发动机气道的定期清洗。而冬季则主要是水系统的维修,加强因温度低导致油液渗漏多发系统、部件的维护程度,飞机涂冰的检查等。

再者,对技术创新采取鼓励的措施。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提高效率并降低维修工作难度。此外,还可以减少维修中的违章概率,保证维修的安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积极的鼓励维修技术的创新[4]。

最后,每天维护工作的总结工作必不可少。为强化维修工作的执行力度,可采取很多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对当前的工作进行回顾并总结。具体包括重点部位的检查,工作记录完整,工装设备和工具的清理及交接,其他各类工作的收尾的检查。实践证明,该方法消耗时间短、效果非常好,可有效避免可能的工作漏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4 结语

高新技术维修的发展是建立在传统的维修方法之上的,而传统的维修方法则指导着高新技术维修方法。在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传统维修技术的效用,这样才能给航空维修公司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累积良好的口碑与信誉度,进而抢占巨大的维修市场。

【参考文献】

[1]常士基.现代民用航空维修工程管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李民政,宋志国,曾莉.以库恩理论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J].学术论坛,2010(4):5-10.

飞机维修范文2

关键词 视情维修;关键技术;预测与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V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7-0134-02

到目前为止,飞机维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事后维修和定期维修两个阶段。视情维修作为一种前瞻性的维修技术也在飞机的维修中进行初步的尝试性应用。

事后维修的维修时间不固定,只有当故障出现时,再针对具体故障进行维修。事后维修的优点很明显,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维修费用,但缺点同样明显,当一个部件出现故障时,它可能损坏其他部件,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定期维修是一种主动性的维修方式。定期维修会在预定的时间内执行,即使故障尚未发生,仍需要开展维修活动。定期维修方式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这是定期维修的优点。但由于定期维修的不可变通性,定期维修也同样的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一是定期维修往往会造成过度维修,增加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维修差错的概率,对飞机安全造成威胁;二是定期维修费用较高,提高了飞机的使用成本。

视情维修是一种预测性的维修方式,根据相同但前状态预测系统状态的劣化发展趋势来安排维修活动。视情维修使系统仅仅在需要的时候才进行维修工作,因此可以减少维修费用、把灾难性故障的风险降到最小,使系统发挥最大效能,并减少库存。

1 视情维修中的时间模型

视情维修中的时间模型是按照系统故障发生和发展的时间延续性特点,将故障的发生和发展按照时序划分故障形成阶段和故障发展阶段,从“故障开始点”到“系统、部件或子部件故障”再到“灾难性故障”。

在“故障开始点”以前的阶段,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从“故障开始点”至“系统、部件或子部件故障点”之间的时间段为故障形成阶段,在该阶段的最初出现了早期的故障征候;如果继续使用,可能会造成部件或与该部件相关的系统故障;“系统、部件或子部件故障点”至灾难性故障发生之前的时间段为故障发展阶段,在该阶段如果不对故障系统采取适用的处置措施而继续使用,会进一步造成管理系统的损害直至整个系统的崩溃。

2 视情维修关键技术

视情维修的过程主要经历四个阶段: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故障预测及健康评估与决策生成,这四个阶段的实施也是视情维修的关键技术所在。

2.1 状态监测技术

状态监测是指利用有效的方式对与系统工作状态密切相关的各种参数实施采集和监控。通过状态监测手段,可以实时的收集系统运行状态的现场数据和详细信息,通过与系统的各项额定指标进行比较,从而对各部件工作状态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为视情维修模型提供科学依据。

状态监测的方法按照采用的手段不同分成为:振动监测法、噪声监测法、温度监测法、压力监测法、油液分析监测法、声发射监测法等。

状态检测技术涉及了诸多学科和技术领域。先进适用的传感器技术、信号采集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是状态监测技术的

关键。

2.2 故障诊断技术

故障诊断是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通过有效的方法对反映系统状态的特征信号和运行过程的历史信息对比,识别出系统的健康状态,并根据系统故障与故障征兆之间的因果关系实现故障隔离、故障定位的全过程。

故障诊断按测试位置可分为机内测试和外部诊断。机内测试技术可直接实时对航空电子设备进行测试,使设备具备自测试能力,但是同时存在诊断能力差、虚警率高的问题。外部诊断比机内测试的诊断能力和稳定性更高,但是不能用于实时测试和诊断。故障诊断按诊断方法可分为基于模型、基于信号和基于知识的方法。

目前,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故障机理与诊断理论的研究,故障信息的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以及诊断仪器和与专用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并朝着诊断对象与诊断技术多元化、诊断系统分布式和网络化方向快速发展。

2.3 故障预测技术

故障预测技术是以当前装备的使用状态为起点,结合已知预测对象的结构特性、参数、环境条件及历史数据,对装备未来的故障进行预测、分析和判断,确定故障性质、类别、程度、原因及部位,指出故障发展趋势及后果,以便消除故障。故障预测一般经历以下几个过程:确定预测需求、确定故障类型、分析支撑数据和选择预测方法。

故障预测按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故障预测和长期故障预测。不同的预测方法对短期和长期的故障预测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在实施故障预测时首先应确定预测需求。

不同的故障预测系统可能适合不同的故障类型,因此需要对设备的故障类型进行确定。设备的故障从故障发生的时间历程可分为两类:突发性故障和渐进性故障。

设备的故障预测是以数据状态为起点,并结合已知预测对象的结构特性、参数、环境条件和历史数据,这些数据统称为故障预测的支撑数据。不同的故障预测方法需要不同的数据作支撑,在此阶段分析支撑数据的类型和程度,是为选择预测方法提供基础。

针对不同的对象和数据特点,用于故障预测的方法通常是不同的。目前可用于故障预测的方法包括基于保险和预警装置的故障预测方法、基于模型的故障预测方法、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预测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故障预测方法等。

2.4 健康评估与决策生成

健康状态评估是根据测量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各种综合评判方法对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为得到健康状态的有效评估结构,需要根据多个因素对设备各个状态做出综合评价。目前监控状态评估的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有:模型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人工神经网络法、贝叶斯网络法等5种评估方法。

决策生成是基于视情维修的维修建议和决策,是系统自身健康状态评估结果后的顶级输出,决策生成直接关系到维修活动的性价比。基于当前的系统状态给出合适的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维修方法等维修计划,是决策生成的主要价值体现。决策生成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模型的方法、基于数据的方法、基于时间序列的方法、基于经验的方法、数据融合法等。

3 视情维修在飞机维修中的应用

由于技术发展的限制,目前视情维修技术还无法全面应用机维修。为了提高飞机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维护保障费用,美国军方提出了“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的概念。

PHM实际上是视情维修的一个环节,对飞机系统应用PHM技术,并结合一系列适用的维修保障措施即可实现飞机的视情维修。

3.1 PHM在军机上的应用

PHM技术最先应用于直升机,并在实际应用中演变成为使用和状态管理系统(HUMS)。先后开发和应用HUMS系统的直升机型号有: Chinook CH-47、CH-35E、SH-60B、UH-60A、HH-60L、AH-1Z、S-92等。具美国《今日防务》统计,应用HUMS系统后,美国陆军直升机任务完备率提高了10%。

PHM技术在固定翼飞机上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如阵风战斗机、B-2轰炸机、“全球鹰”无人机、“大力神”运输机等。美国的第四代战斗机F-35是PHM技术应用较为全面和典型的机型。通过PHM技术的应用,F-35战斗机的维护人员需求降低了20%~40%,机动后期规模降低了50%。F-35战斗机中的PHM技术是美国国防部倡导的基于视情维修技术的一个具体体现,代表了美国视情维修技术目前发展的最高水平。

3.2 PHM在民机上的应用

PHM技术在民用飞机上的应用与其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相比较为保守,目前具有部分PHM功能的“飞机状态管理系统”(AHM)已在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生产的部分B777、B747、A320、A330、A340飞机上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美国航空无线电通信公司与NASA合作研制的与PHM类似的“飞机状态分析与管理系统”(ACAMS)在B757飞机上成功的进行了飞行试验演示。

4 结论

在飞机系统越来越复杂,使用和保障费用几乎与研制费用持平并还在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具有减少维修费用、提高安全性水平、减少备件库存等显著优点的视情维修技术已成为飞机维修保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视情维修的技术理论发展到目前已比较完善,但由于故障发展模型建模技术和信息采集技术发展的限制,目前视情维修技术在飞机维修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和初级阶段,还未能实现完全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任占勇.航空电子产品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2]徐亨成,等.航空维修人因失误分析及控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5(3).

[3]均勇,李金瑞,孙颖.航空维修差错的研究[J].飞机设计,2006(1).

飞机维修范文3

【关键词】飞机维修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飞机维修工程是飞机运营管理活动的重要构成,相对而言,是一项高门槛、高技术含量、高复杂性的工作,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飞机维修价格、质量、速度等的要求日益提高,而项目管理的引入和应用为飞机维修工程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不仅使飞机安全、高效运行得到了保障,也降低了其维修成本,对于航空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飞机维修工程中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可以理解为通过项目管理者和组织人员的共同努力,借助系统方法和理论计划、指挥、组织、控制现有资源,从而实现特定目标的一种管理体系。项目管理在飞机维修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下述几点:一是飞机维修时间管理,即利用项目管理体系建立飞机维修项目档案和工作卡,编制合理的维修图,记录其维修进度并加以控制;二是飞机维修质量管理,主要涉及接收维修项目、划分工作范围、使用工作卡、参考维修指导性文件、实施维修、审核质量等环节;三是飞机维修工程结算,该环节主要包括工时计算、飞机放行等环节,如此一来,不仅大大改善了飞机维修效率和质量,也利于费用成本的降低。

二、飞机维修工程中项目管理的应用现状

虽然项目管理在对飞机维修工程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依旧存在些许缺陷和不足,制约着其应有效用的发挥,如航材购置不科学,利用率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作;估算飞机维修工时准确率有待提高;注重飞机停场时间的缩短造成连锁反应;忽视预防管理、成本失控问题突出;飞机维修信息化建设不到位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飞机维修水平的提升,因此为切实发挥项目管理在飞机维修工程中的实效,必须加以改善和优化,从而促进实现飞机运行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协调统一。

三、飞机维修工程中项目管理的优化措施

1、优化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飞机维修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完善主要是借助计算机平台和应用软件实现的,如ERP系统等,该系统具有实用性、灵活性、先进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优点,利于强化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主要包括下述几大功能,如可实现航材价格咨询、录入报价、订货、查询、入库、送修、出库、报废等管理活动,不仅利于避免航材重购、闲置等弊端,也可为核算飞机成本提供依据;可完成飞机服务通告、适航指令、工程指令、附加工卡等的录入和处理,并自动生成相应的技术报表;可实现飞机动态监控,记录、统计飞机维修、飞行信息,收集、处理发动机等设备的可靠性数据,监控、告警、处理飞机控件等;可编制、修改工作卡、维修计划,自动生成部分定检单卡,处理和告警维修情况等;此外还可实现技术人员资质证书、培训记录等登记、查询和管理等,可见该系统功能强化,对于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优化飞机维修时间管理

在财力、人力、物力等资源确定的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的缩短飞机维修时间,使其尽快恢复正常飞行是当下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时其维修时间的缩短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支出,可见制定合理的飞机维修时间方案十分必要。

一要充分利用飞机维修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控飞机,快速反馈运行数据和信息的优势,及时发现其故障和安全隐患,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维修计划以此缩短飞机维修准备时间;二则要采取分解作业的方式,提高维修效率,尤其是关键维修部位。通常基于完善的组织设施和资源配置,合理分解维修项目,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交叉或平行的作业方式,其中针对侧重于人工维修的环节,需要切实执行标准化管理,努力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准和操作水平;而针对侧重于设备维修的环节,应改进设备性能,优化工艺流程,此外也可在确保关键环节的前提下重组作业资源,以此降低飞机维修所需时间,进而缩短其停场周期,保证飞机的营运效率。

3、优化维修工时估算方法

在市场竞争不断深化、客户要求日益提高的新形势下,估算飞机维修工时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决定了其维修的时间与成本,同时也反映了飞机维修能力和质量,因此优化其估算方法,保证工时准确性意义重大。

原先使用的工时估算方法虽然便于操作和修改,但局限性大,准确率低,因此在具体实践中通常基于传统方法并结合P=λ*σ+M的三点时间估算方法来提高飞机维修工时估算的准确率,其中P表示估算工时,σ表示标准偏差,λ表示标准偏差系数,M表示平均工时。一般情况下,λ取决于计划工作人数与总数的百分比,而M则由最短、最长、最可能出现的估计时间确定的,实践证明,该种工时估算方法相对可靠,不仅增强了客户的信赖感,利于优化人资资源配置,也为优化作业流程奠定了基础。

4、优化飞机维修质量管理

在改善飞机维修质量方面,可合理运用PDCA管理方法,形成飞机维修工程质量管理良性循环模式,即为制定计划、制定方案、检查结果、改进优化四大环节,具体而言就是分析本机队现状,发现问题所在,深究和总结原因,结合世界机队问题现状,然后建立适应自身机队的维修方案和维修间隔,在切实执行后对维修结果加以分析和评估,若结果理想,可将其列入管理标准,若存在问题,应加以完善后再次检查维修结果,以此为飞机维修计划提供有力指导。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应借助信息管理系统,结合管理经验,进行数据分析,以确定其维修方案的可靠性和维修间隔的准确性。实践证明,上述质量循环管理模式可大大降低故障率。

在维修质量审核和监督方面,需要建立一套各环节监督和反馈的闭环系统。例如,做好维修规范和维修标准实施过程的监督,保证项目完成后维修记录的规范性,飞机放行的合理性,以及目前维修方案和维修间隔与机队现状的匹配性。通过第三方监督,根据整个维修系统各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生产部门和工程部门提出修正意见,以保障飞机维修过程的准确、顺利运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飞机维修工程与飞机运行质量息息相关,而项目管理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飞机安全运行,还利于降低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综合效益,因此应加大研究和实践力度,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体系,从而使其更好的服务机维修工程,实现飞机运行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苏宏山.项目管理在飞机维修工程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0.

[2]李宏兵.厦门航空飞机维修C检项目管理[D].厦门大学,2009.

[3]吴剑.飞机维修工程管理系统优化与成本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飞机维修范文4

关键词:民航飞机;维修风险;风险管理;研究

前言

对民航飞机的维修质量将会直接对民航飞行的安全性有着影响。最近几年来,由于维修不足导致航空事故在国际上屡屡发生,为我国的航空公司以及维护人员起到了很大的警示作用。为了达到对航空飞机的维修质量,航空公司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民航飞机的维修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止这些原因发生的措施,保证今后飞行安全,以此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1 飞机维修特征

1.1 必然性与可逆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使得飞机的设备、系统得到不断地更新,使得飞机内的组成相对繁杂,对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飞机维修多数是由人工维修,难免会由于自身因素以及系统的复杂使得维修中出现差错成为必然。维修具有可逆性可以有效地对维修中出现的差错加以弥补。可逆性就是可以在进行某处维修时对之前的维修进行验证,并对之前的维修进行再次检查[1]。

1.2 可积累性

在进行航空器维修过程中,任何差错都会其他环节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航空器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在工作时,要有多个系统共同作用,一旦出现异常现象,要根据航空人员对故障的具体情况的描述来科学推断出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位。完成风险评估工作后,维修人员对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特定的拆除,经过维修后从新组装后方才算一次维修完成。在维修过程难免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某个环节的影响都会对之后的维修环节产生影响,这便是可积累性。

1.3 偶然性与隐蔽性

偶然性是经过多次维修差错累积产生质变的结果,飞机维护时拥有必然性具有细微的差别,这些细为差错极有可能在飞行中突然发生。而隐蔽性依然是根据细微差别来说的,维修完毕对其进行运转检测,无误后便算做维修完成,然而由于航空器构建复杂,拥有众多的被隐藏的内部零件,不被维修人员加以重视,也会对飞行的正常使用有所影响[2]。

2 影响维修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因素

2.1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对民航维修的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首先,维修人员不严格遵循维修程序加以维修。对于不同的飞机有着各自的维修手册,按照手册可以有效地提高维修质量,但是实际上并不按照手册进行维修,导致存在维修隐患。其次,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由于民航事业的发展迅速,使得大量的民航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存在偏低现象,再加之培训不足,不利于专业素质的提升。最后,维修人员的积极性不高,由于航空维修的薪资福利不高,而且工作责任重大,环境较差,使得心理负担重,工作积极性较低。

2.2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对维修质量的影响主要有维修任务具有突发性而且复杂多变,效果还受到现场环境的影响,此时对人员的管理便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对于维修现场管理的重视严重不足,致使维修现场较为混乱,易导致维修差错的出现。此外,管理机制存在缺陷,缺少针对性强的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章,使得管理与操作极易出现差错[3]。

2.3 环境因素

通常对于民航维修的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复杂,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法规环境、管理环境以及管理层等。总的来说,对飞机维修有着较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诸如光照、温度、气候等。也包含部分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例如国家的法律法规、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等。环境因素会对维修人员的心理以及操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维修中出现差错。

2.4 飞机因素

飞机的质量也会对维修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比方说,飞机的防错设计存在缺陷,便会出现无意装错的情况,重要部件的安转位置差异会对操作姿势感知判断等造成影响,检测设备的问题也会对维修质量以及方向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也要加强对飞机质量因素的考虑。

3 解决维修风险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维修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对维修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就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首先是将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加以提高,将乘客的安全放在维修过程首位,使维修人员的道德感得到提高。其次对不同的飞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培训内容更加的细化。对不同的故障或突发事件进行培训,确保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有所提高。

3.2 提高管理水平

强化对维修过程以及人员的管理,首先,对维修过程的操作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的加强重视,对维修质量更加重视。在遇到突发维修事件时,要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并进行相关人员的组织,使维修工作可以有序的进行。避免出现由于人员分配问题导致的现场混乱、出现差错等问题的出现。此外对维修人员的薪资福利进行提高,使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提升[4]。

3.3 加强对细节的管理

事故的发生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所以在维修过程中要使每位员工时刻保持警惕,对细节的安全隐患进行发掘,将安全隐患在未发生之前便加以解决,使飞行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化。通过对维修工作进行自检、互检等措施来提高对细节的管理。

3.4 维修标准统一化

在制定维修工作内容时要将内容尽可能具体,不要使用定性词汇,要大量使用定量词汇。注重对维修工作中的专业问题加以链接,在工作中对遇到的专业问题进行解决,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此外对于维修手册要内容详尽可以安排专人对维护工作加以监督和引导,提升维修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民航飞机在维修风险管理方面的强化,这样可以保证维修风险显著降低,提升了飞机维护的质量,保证民航飞机的航行正常。由于民航飞机拥有必然性、可逆性、偶然性、可积累性等特征,要想保证维修管理的展开,就要从上文提到的几点措施加以强化,来保证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确保每次的民航飞机维修均满足安全航行的要求,在今后的飞行过程中可以满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保证,使民航公司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杨浩.我国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和管理改进措施[J].价值工程,2014,8(15):164-165.

[2]陈勇刚.风险矩阵在民航机务维修质量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1(1):138-142.

飞机维修范文5

关键词:飞机;加油车;维修管理;

21世纪的今天,民航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机加油车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额要求,同时飞机加油车作为机场的一种特种设备,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飞机加油车的维修管理更应该顺应当今时展的潮流,进而推动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因此本文对飞机加油车的维修管理进行研究分析有一定的经济技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飞机加油车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飞机加油车的维修管理模式主要有事后维修、预知维修以及预防性维修三种,现有主要的维修模式以事后维修及部分预防性维修为主。飞机加油车是一种特种的设备,其组成部分主要有底盘部分、上装部分(含供油系统、气控系统、液压体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由于其工作介质(航空煤油)的危险性,促使其无论在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上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一旦飞机加油车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故障,其带来的维修工作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当前飞机加油车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对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具体体现:

(一)日常检查项目设置过多导致检查不到位

飞机加油车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按规范要求,维修人员需要对加油车辆底盘技术状态、上装设备装置的有效性、安全性等需要检查检测,以确保其技术状况符合生产安全要求。但现有的加油车每日检查检测的项目多,整体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有时有的检查项目仅仅依靠个人无法完成,这就造成了实际检查过程中,出现检查有时走过场,有的检查甚至根本没有进行。虽然加油员在使用车辆前也进行了必要项目的检查,但由于工种造成的专业性差异,有些需要经验判断的故障加油员是无法判别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加油车辆带故障运行的现象,对安全生产和供油保障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检查方式导致部分问题无法检查出

现有检查方式,主要是以静态的现场检查为主,无论是维修员还是加油员基本上在站区内进行检查,车辆的部分动态技术指标如发动机、各类泵运行状态等,但不可能模拟全部加油现场作业情况,包括现场的环境等,这样就导致了部分故障现象无法在现场中检查出来,导致部分加油车辆在站上检查正常,工作期间不正常,加之加油员与维修员之间在故障信息传递中出现的信息失真,造成了两个工种之间信任危机,加剧了维修工作的矛盾。

(三)日常维护标准制度科学性不够

当前飞机加油车在日常的维护维修管理过程中,主要是沿用汽车强制维护方式或民航油料行业换季进行的定期维护,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加油车车辆主要动力来源是车辆底盘提供的,因此对于加油车辆的维护保养的标准按照正常行驶车辆进行维护保养,对于上装部分的维护保养同样按底盘保养规定进行,忽视了其存在的差异性。同时对机加油工作的特点导致的行驶里程与油耗之间的不匹配(与车辆正行驶常状态下比),如使用按行驶里程进行的维护保养可能导致,保养维护不足或维护间隔过长;如果不考虑车辆实际使用情况,如按行业一年两次换季维护保养,可能存在维护保养过剩或不足。同样会产生成本的增加,降低资产的经济性。

(四)维修人员素质难以到达现有技术要求

国内民航航油企业现有维修员工,大部分多数从其他岗位转岗过来的员工,对于维修工作基本上是半路出家,基础比较薄弱,动手能力不够强,特别是对于车辆底盘的维修工作基本上上门外汉,虽然可以从事简单的车辆底盘、上装维护工作,但对于复杂的维修工作都难以胜任。同时专业维修人员少,加之维修工作量大,因此出现了维修工作只能进行简单基础性维护,维修质量不高的,故障重复出现、维修效率低下的情况。致使加油车辆在实际使用、维修中各种不安全的状况频频发生。

(五)现实条件制约维修制度的落实

由于航油企业的对经济成本的要求,对于各机场车辆的配置严格,造成了高峰时期使用车辆紧张,按计划需要保养的车辆,因其他加油车辆故障暂停或推后保养,导致保养制度很难落实到位。同样像日常检查需要检查的车辆出于同样原因也很难到位检查,时间长了保养维修检查等等制度也就流于形式。同样飞机加油车维修管理中,伴随着加油车数量的逐渐上升,各个机场的加油员的数量有限,以至于现有加油车辆与加油人员之间的不固定,其保养制度也就难以落实,处于失衡状态的维修管理不仅仅对加油作业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同时也将维修的费用着重增加。

总而言之,飞机加油车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在实际的维修管理过程中,难免存在各种潜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其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相关人士共同探索。

二、飞机加油车的动态检修

一般而言,飞机加油车的动态检修主要是结合预防性维修和预知性维修的一种维修管理。

所谓的动态检查是对飞机加油车原有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进行检查、维持,动态检查可以分为现场定点检查和现场动态检查两部分。

现场的定点检查就是维修人员根据以往过去车辆主要出现故障部分,结合车辆使用条件要求,严格的按照相关的制定标准和方法,对飞机加油车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检测,进而将加油车的缺陷及时找出,为后期的维护和维修提供科学性的依据。就其实质性而言,就是预防为主的先进管理理念的充分体现。加油车辆的定点检查主要检查范围包括机油、防冻液、刹车油、转向助力油、液压油状况;发动机各皮带状况及运转渗漏状况;轮胎及固定螺丝状况;制动系统工作况状;传动轴、转向机构紧固状况;联锁状况;防撞及紧急熄火装置;液压系统工作状况。检查过程对于需要紧固、、调整、维修更换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作业确保检查质量,这样既避免出现必要的资金与人力的浪费,也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精确维修。

在定点检查的项目可根据设备运行的情况、环境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如在北方冬季就需要增加燃油系统水分检查及气路部分的防冻检查。

现场动态检查就是维修人员在加油现场,监控检查加油车辆各使用部分的运转状况,其目的就是及时发现车辆的运行状态下的不正常的技术状态。检点放在车辆运行的渗漏情况;液压系统使用的有效性;加油压力、流速是否符合要求。以及与使用人员进行现场沟通,了解加油设备运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大的故障或损失。

最后就飞机加油车的动态检查而言,严格的按照预防性维修的原则进行维修,通过对加油车相关部件的劣化程度进行检查检和分析,进而及时的安排相关的维修,对同时对检查的项目进行修改,及时的总结出维修的方案。

三、飞机加油车的维修管理

飞机加油车在实际的运行使用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特点,一方面主要是短途频繁启动的,其管线加油车作业过程多在怠速或高怠速下,加油车辆主要是在停车状态下进行作业,其车辆使用环境较好,路面状况和现场卫生条件好,加油车辆行驶里程不多,发动机工作时间长。保养时不能仅看里程数,有时燃油消耗更能体现是否需要保养。但是飞机加油车的设备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维修管理往往需要有着一定的专业性和地域性特点。要想从根本上加强飞机加油车的维修管理,更要采取多种检修方式,做好相关的维修管理工作。

一方面采取动态检查修制度,将飞机加油车的管理着重加强,进而使得飞机加油车的管理逐渐的趋向于集约型的转变,并保证加油车的管理在专业人员的手中落实,进而对加油车的受控状态下的安全经济运行加以保证,尽可能的将维修成本减少,进而保证企业巨大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则要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使得加油车的检查、维修和使用有机的相统一,并对劳动组织形式进行优化,将劳动生产率着重提高,并借助于现代化科学技术,保证飞机加油车维修管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同时相关的维修人员更应该严格执行管理体系中有关程序、作业指导书及规章制度,履行岗位职责,接受上级监督和检查。

总而言之,飞机加油车的维修管理工作更应该立足于当前,从实际的出发,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而实现飞机加油车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维修管理,全面推动我国民航航油企业的飞速发展。

四、结语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同样也趋向于日益成熟的状态,而民航事业的发展同样也是尤为快速的。面临着飞机加油车数量的逐渐增多,现代化飞机加油车的维修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为了更好保证飞机加油车维修管理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先进性,更要加强加油车的动态维修工作,将维修的成本显著降低,全面推动我国航空企业的飞速发展,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张迎春.降低奔驰飞机加油车油路回转部件维修费用最佳筛选 [J]. 城市建设,2012,(13).

飞机维修范文6

关键词: 飞机维修实现教学 训练模式 “CBT+模拟+实装”

传统的飞机维修实践教学主要依靠实装飞机设备。近些年,飞机改装更新步伐不断加快,但随着飞机造价的日益提高,飞机维修训练单位要配备齐全的飞机实装设备已不现实,实装训练手段已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逐步构建了“CBT+模拟+实装”的飞机维修教学训练模式。“CBT”,即利用飞机CBT软件系统进行飞机构造原理、部件位置识别、虚拟维修拆装、检测分析排故等教学训练;“模拟”,即利用各种模拟训练器材进行维修技能模拟训练;“实装”,即利用实装飞机设备进行维修技术实践。该教学训练模式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飞机维修训练效率和教学质量,降低了训练费用,收到较好的教学训练效果。

1.基于计算机的训练(CBT)

基于计算机的训练CBT(Computer Based Training)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的培训和航空院校的专业课教学。CBT采用图像、文字、声音、动画及虚拟仿真技术等多种媒体手段,为学员创设直观的软件培训情境,该系统具有操作交互性,可满足飞机维修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目前,国际上对航空CBT的研究和发展相当重视,例如,美国成立了专业性CBT组织——航空工业CBT委员会AICC(Aviation Industry CBT Committee)。AICC为航空业CBT软件系统的开发和评估提供指南与建议,先后制定出一系列CBT技术规范——AGR’s(AICC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欧美著名飞机公司大多为其主要机型提供相应的CBT软件系统,分别用行人员和地面维修人员的教学训练,为用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培训。目前我国飞机公司除了部分对外出口的民航机外,其他较少提供CBT软件,国内更缺乏相关规范。

飞机CBT软件系统是一个单机运行或网络运行的软件系统,主要用机维修的教学与训练,既可直接作为教员讲课的课件,又可用于学员自学;既可进行仿真训练,又可进行自我测试。

各种飞机CBT软件系统因开发者不同其功能结构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教学部分和训练部分。教学部分主要用于理论教学,适合学员自学,也可作为培训教员讲课时的课件使用。训练部分主要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研发的训练软件,用于学员的飞机维修仿真训练实习。图1为我们设计的理想的CBT系统功能结构框架。

图1 CBT功能结构框架

2.模拟训练

近些年,模拟训练在飞机维修领域正逐步发展起来。模拟训练主要利用模拟训练器材进行。多年来我们跟踪研究国内外模拟仿真前沿技术的发展,以教学训练需求为牵引,逐步构建起一种全新的教学训练平台——飞机维修模拟训练平台。

飞机维修模拟训练平台由维修训练模拟器、模拟实习台、程序训练器、基本维护训练器等系列模拟训练器材组成。其中维修训练模拟器是以模拟驾驶舱为中心,包含训练控制台和维修模拟台,具有发动机试车、飞机通电检测和故障诊断等训练功能的全专业综合性模拟训练器材;模拟实习台主要包括机务准备实习台、发动机性能调整实习台、操纵系统检查调整实习台等系列训练器材;程序训练器是以多屏显示器构成,以计算机数字媒体仿真技术建立,以培训学员飞机维修通电检测程序为主要功能的训练器材;基本维护训练器主要包括各种充填加挂和拆装类训练器材及地面设备类训练器材,如加放油训练器、减速伞拆装训练器、舵面拆装训练器及各种地面设备模拟器等。

飞机维修模拟训练平台具有如下特性:模拟操作的逼真性;模拟信号的准确性;模拟现象的实感性;模拟内容的全面性;原理演示的直观性;排故引导的启发性;操作过程的复现性;操作考核的专业性;训练管理的综合性。

模拟训练平台具有“模拟操作+理性体验+重复熟练+测验考核+难点多练”的个性化教学训练功能,将这一功能模块化嵌入训练人员的理论学习和实装操作中,将其升华为“理论教学—模拟实践—形象化理论体验—再模拟实践”的训练理论模式,进而凝练出“理论学习+模拟验证+实装操作”的飞机维修训练理念,实现人装可靠对接。

训练人员可方便地利用模拟训练器材进行反复高强度的训练,还可进行故障模拟训练,这弥补了实装训练的不足。

3.实装训练

虽然CBT软件和模拟训练器材在飞机维修教学训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飞机实装教学训练设备仍具有重要意义。实装设备仍然是最形象、最直接的教学设备,它的真实感目前是其他教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针对机型的飞机维修实践教学需要相应型号的飞机实装设备,由于各种原因培训单位无法及时得到整架实装飞机用于教学训练,但仍然可以利用部分重要机载设备进行实践教学。其中相对重要的机载设备如下:(1)发动机,包括整体机、解剖机、分解机及其他重要部件;(2)飞机各系统需检查调整的重要组件;(3)外场维护常拆部件。

这些机载设备可以是到受损伤或不合格的部件,这样既可减少经费支出,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设备,满足分解组装、构造解剖、通电试验等各种教学训练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