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范例6篇

都市文化

都市文化范文1

关键词:都市文化;城市化;都市摄影

中图分类号:J4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51-02

中国都市摄影的萌芽则是出现在1980年代,这个时期出现了各种新的思潮和新的艺术主张。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地启动和推进,城市成为艺术家的聚焦点。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变化和社会问题开始浮现出来,这也为摄影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料。摄影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的从一种简单的记录转变为一种“表现”媒体,融入当代艺术的理念,借助数码技术,多样化表达了都市生活和都市景象。笔者认为这些摄影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大概从三个层面来诠释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关注。

一、都市景观的一种记录和见证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城市景观可以传承和发扬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进而提升城市的综合品质和城市竞争力。通过城市景观建设,还能改良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并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然而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往往存在着严重的“旧城”的问题,以泯灭城市差异和多样性为代价。由此导致了城市的“特色危机”,城市不分南北、大小,面貌大体相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被统一样式的新建筑湮没。[1]在淹没的过程中也催生了人们对于逝去而不再复返的童年风景的怀念和哀悼,而摄影无疑成为记忆的同盟。摄影艺术家充分挖掘摄影与生俱来的“见证性”记录那些消逝的景观,这其中就有摄影家徐勇。

北京的胡同历史悠久,是一种瑰宝,是北京历史的重要古迹,具有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多胡同都消失在了都市改造的进程中。敏锐的摄影家徐勇意识到这一点将镜头指向了胡同。它有意识的避免了胡同中的人们,而是用镜头将空落落的胡同镜像描述为他内心感受的无人的城市风景。城市的传统文化被,历史血脉也被阻断。而徐勇用他的胡同摄影为这个城市曾经令人神往的靓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永远的见证。也提醒我们在对当代历史文化城市的建设中,应该尽可能的保护旧城,建设新城,让古典城市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交相辉映。而同样记录都市景观还有摄影家朱浩,他从另外文化角度来诠释都市的景观。

朱浩的《场景》系列作品将人们司空见惯的城市景观通过细腻的色彩展现出来,照片中排除了人的出现,而只是单纯的景观。但是我们却看到了看到了景观本身所诉说的城市故事,景观背后的城市文化。广告图像、涂鸦、遗物、建筑形态等这一系列无人的景观都暗暗指向了大都市人们无处不在的欲望。他总是与被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某种平衡的观看姿态对待面前的景观,他的照片客观、冷静,抛开了摄影师的主观意向,让景观本身来表达摄影师对大都市的感受。

二、对都市人社会价值观和心理状态的一种表达

有学者曾经这样说道:一个城市有文化的标志是什么?“看看人们的表情,就知道了。”如果说这是对一个城市文化的评价,它恰如其分。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处于这个城市的人是分不开的。城市不断地代替乡村书写着都市文明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城市化带给人们充裕的物质,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心理状态。正如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在《大都市与精神生活》的评述:“都市人的个性所赖以建立的心理基础,就是连绵不断且迅速变化的外部与内部刺激所导致的精神生活的紧张”。摄影理论家顾铮也称,“都市化既刺激了各种人类的感性,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创造却又同时陷人于无穷的孤独和异化”。在现代都市,由于城市空间的封闭和隔离,人们彼此之间有短暂的接触,他们在生活品质上也趋于理性,彼此之间的感情比较的淡漠、麻木,真实和真心往往被封存起来。因此人们感觉到精神世界的空虚寂寞。

艺术家邢丹文的《城市演义》就非常深刻的揭露了这一点。她采取自拍和静物摄影相结合,将不同状态下的女性与散布北京各处的房地产楼盘相结合,演绎出人类对于都市空间的欲望以及高楼林立背后人们内心世界的空虚和寂寥,她通过虚构的方式,注入当代艺术的观念,运用数码技术再现了当代都市人们的真实感情和内心感受。人类永无休止的欲望对空间的不断攫取和占有却并没有给人类带来满足和快乐,而是带来了孤独、隔绝,大都市的生活方式也无形中改变着人类,人类仿佛关进自己设计的牢笼无法逃脱。

王宁德的《某一天》更为彻底的揭示了都市人的内心生活。在他的作品中所有人都是紧闭双眼或者背对观众,不与观众进行交流。这无疑企图隔绝与外人的交流,隐藏自己,封闭自己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们企图拒绝现实的压力与无穷尽的诱惑但是又陷入无法自拔的现实困境的一种矛盾的表达。

姚松鑫的《夜上海》则是镜头对准了大都市的夜晚景色。他的夜晚景色充满了虚幻和飘渺,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凸显出了一种都市的空洞,也传达出都市人在这种空洞生活中的失落、茫然和疏离。也只有在这茫茫夜色中,人们才能撕下白日伪装的面纱来欣赏都市景色,而这时的城市夜色也与人的个人情绪达成了共鸣,灯红酒绿、霓虹的闪烁仿佛勾勒出上海的独特表情,也表达出个人与城市的一种关系。

三、对都市生态、都市人口、社会结构等都市现象进行的反思

在人与人、人与环境、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千差万别的城市文化,塑造了城市的个性。[2]提起巴黎,想到的是巴黎的贵族气质、浪漫时尚和艺术宫殿般的城市风景。提起纽约,想到的是钢筋混凝土"森林"代表的金融文化,一夜暴富的"美国梦"和自由女神像代表的美国精神。提起西安,想到的是凝固历史的钟楼、大雁塔和城墙,小吃摊的美食文化和秦腔代表的陕西曲艺文化。一座城市可以没有历史,但不能没有文化。而提起上海,人们会把他与摩登、现代、繁华、富裕等等字眼联系起来。但是,我们却往往会忽略到这个城市的一些边缘人群。在上海摄影家胡杨的《城市人家》却避开了其他摄影家表现上海大都市的典型特点和城市个性而是以一种平视的视角可观的记录了城市里的居民生活。

胡杨的《上海人家》抛开了都市的摩天大楼,也绕开了都市里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更没有像其他“都市闲逛着”进行扫街,而是把目光聚焦在上海的居家生活中。作者用最平实的摄影语言记录了500户来自各个阶层的上海人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环境,以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走进了《上海人家》,看到大都市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作者对现代大都市居住空间进行了反思,揭示了社会阶层与居住空间的关系。居住空间与人们生存状态的关系。我们不仅领略了富人的奢侈和豪华更重要的是看到了穷人的艰辛和不易。这也暗暗的表达了大都市里两极分化问题。

农民工是伴随着城市化这一过程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对农民工无疑也是推动城市化的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但是,事实往往是这些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却被排除在主流话语之外,或者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从内心深处去关心和关注这一边远人群。

摄影家张新民用了十年的时间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关注了农民工问题,用影像记录了农民工这一群体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处境。他的摄影作品《包围城市》由《乡镇》《走向城市》与《城市》这三部分构成,作者从小处着手选取了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经典的瞬间和很多细节,再现了农民工融入大都市过程中的生存状态与命运现状,从他的图像我们也读出了农民工与都市的一些内在矛盾,处于大都市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以及流露出的内心的辛酸。

而与张新民有相似之处关注城市里的边缘人群的生活和处境的还有广州《城市画报》记者曾忆城,他将镜头聚焦在了城市里的流浪汉。他的《共•活》系列企图唤醒人们的社会良知,对城市流浪汉这一群体给予应有的关心和尊重, 同时揭露城市流浪汉无处安置这一社会问题。

摄影家王久良的《垃圾围城》揭示了消费主义社会到来后,商业消费生产以及因此所带来的生活观问题,他希望能引起社会公众的正视。他的作品可以称为是影像参与社会变革的实验范本,反映的问题立即引起中央领导人的注意,并做了很长的批示。并且对北京市周边的垃圾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治。

其次,对都市文明景象进行反思的还有薛挺的《动物凶猛》系列,通过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的表情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人类与城市,动物与城市等关系。天津摄影师莫毅的《狗眼系列》则是从“狗眼”的视角反思了城市生活的紧张和快节奏,将大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现状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也表现出作者对于大城市的厌恶和无奈。

四、结语

城市化进程一如既往的进行着,经济是一座城市的骨骼,而文化就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与经济只有协调发展,城市才能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在看到城市光鲜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不能以速度和政绩来换取人们生存的尊严。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独特资源,这种资源经过开发会对城市现代化产生巨大的推动。城市的成熟发展,为城市创造品牌效应。而摄影这种媒介无疑为城市文化的塑造,城市品牌的建立起到了无法想象的作用。

注释:

[1]傅崇兰、陈光庭、董黎明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7、143.

[2]傅崇兰、陈光庭、董黎明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47.

参考文献:

[1]林路.摄影思想史[M].上海: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

[2]顾铮.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周宪.视觉文化转向[M].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王旭.美国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都市文化范文2

走进厂房A区,敲开一个工作室的大门,在9.3米高、170平方米的空间里,记者找到了艺术的世界。

工作室里,24岁的画家祈逸正在创作,三只猫在脚下嬉戏。墙壁上挂着还未完成的新作。平时很少看到的3米、4米、5米高的油画,在9.3米高的房子里,显得那么和谐。祈逸是2007年6月第一批搬进这里的10位青年艺术家之一,纺织城艺术区是他们在西安寻觅了无数个地方后最终的落脚点。祈逸说:“西安美院附近也聚集了很多搞艺术的人,但房子空间小,一幅大画连门都抬不出去。而且我们需要交流,需要一种融合的氛围。”就这样,纺织城艺术区开始逐渐发展,并开始被众人关注。

如今,这些旧车间聚集了一大批特殊的年轻人,他们中既有全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还有油画家、雕塑家、行为艺术家、摄影家、音乐人……他们在这里探讨艺术的或者非艺术的话题,让废旧的纺织车间散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生命气息。 废旧的厂房和这样一群搞艺术的年轻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契合点,如何才能让两者和谐地融为一体呢?

借鉴北京798发展经验

在北京市区东北方向,原来有一座废旧的大型兵工厂,编号为798,是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对中国实施的一项援建工程,设计者来自民主德国,占地面积116.19万平方米,在当时的亚洲首屈一指。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798开始衰落,到本世纪初,企业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从2002年开始,由于低廉的房租和宽大的室内空间,一批批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开始进驻这里,他们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将原有的旧车间重新装修,摆放上自己的摄影、油画、雕塑等作品,这里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团体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时尚区域,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国外诸多媒体竞相报道。

在北京798艺术区探访时,记者曾了解到,这里的艺术创作为废旧厂房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京城很多大公司的新产品会都选择在这里举行,国外的投资机构也看中了这块宝地,纷纷为其投资,而身处这里的画廊、工作室等也获得了不菲的交易收入。假期到来,798则变成了游客和北京大学生的时尚旅游区。因此,798厂房租金已经高达每平方米每天4元钱。

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成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中国城市文化的急先锋、引人注目的时尚新宠、艺术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中心商务区)与商务CBD的完美结合。目前,已经在798投资或有投资意向的跨国公司已经达20多个,798的配套设施如餐饮、娱乐、交通等一应俱全,打个电话,便捷的大排档和出租车就会上门服务。

打造西安创意文化产业园

和北京798艺术区类似,西安的纺织城也属于建国初期苏联模式的工业建设群。位于东郊纺织城纺西路238号的唐华一印(原西北第一印染厂)建成于1953年,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到来之后,由于西部纺织业的衰落,以及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纺织业休戚相关的纺织城开始衰落,慢慢变成了废旧厂房,上万平方米的车间被闲置,厂房的外部环境也因为长期废弃而杂草丛生。

如何来处理这些巨大的车间,拆掉可惜,改建又和周围的都市氛围极不相符。纺织城一间工作室负责人李彤介绍,2007年年初,西安的几位当代艺术家向厂方提出了租用这些旧车间的想法,利用这些旧厂房,将纺织城建设为一个当代艺术的创作基地,把纺织城建设为中国乃至亚洲的另一个艺术工厂。

该厂领导听完他们的叙述后,大为惊异,为了让废弃的厂房“再生”,之后,唐华一印的厂领导专门到北京798艺术区考察,从其运营的机制到配套设施逐一了解,回来后毅然将这个变废为宝的工程交给了这群艺术家。

2007年3月起,旧车间的改造正式拉开序幕,因为车间面积过大,小的1000多平方米,大的近3000平方米,如此巨大的工程摆在这些艺术家面前时,也让他们费了不少心思。从艺术区的封闭式建筑、门卫制度到艺术区与艺术区之间、艺术区与纺织厂之间等等的关系,他们做了很多“隔离”设计,让巨大的车间变成一间间宽敞的工作室。车间是用一堵堵砖砌的墙隔开,每间工作室的面积在100~500平方米不等,每100平方米的装修费用在1万元左右。 如今艺术区的雏形基本形成,约有60间工作室搬进了纺织城,占据了唐华一印3个大车间,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

多方支持发展创意产业

2008年元月份,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军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专程来到纺织城艺术区进行调研,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给予高度肯定。

唐华一印的旧厂房被分割成了一个个艺术家的工作室。调研时,王军详细了解艺术家们的生活状况,与他们探讨艺术创作观念。“这就是典型的陕西面孔,”看到一组名为《秦枪》的兵马俑雕塑后,王军部长肯定地说道。取中国水墨意境,用油画颜料,画的却是陕西的塬上风景,年轻油画家秦赞军的创新之作,引得王军再三端详:“油画和音乐、电影一样是有国际语汇的,好的作品是可以在国际上进行比拼,并打出影响来的。”青年艺术家胡小玉制作的透明秦盾牌系列,也同样为传统的秦文化赋予了新意。王军说,运用陕西文化素材和元素进行再创作,这种文化创意可以让秦文化再生。

今年两会期间,陕西全国人大代表王卉、何晓红、黄藤利用午休时间考察了北京798艺术区。他们表示,北京市政府非常支持798艺术区,政府在社区里进行上下水改造、供暖、修整道路等,为艺术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服务,希望西安市政府能像北京那样支持西安纺织城艺术区的发展,给文化产业的兴盛创造条件和空间。 他们心有感触地说:“无污染、低能耗、高知识含量的新兴文化产业更适合西安的城市定位和发展趋势,这样的艺术区,正体现了西安既有古老的文化,也有新文化,并能逐渐形成新兴文化产业链,给西安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中国美协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杨晓阳认为:“其实利用废旧厂房作画在全世界很多,并不新鲜。地方大,便宜,是吸引众多还未成名画家的主要原因。”作为中国美协的常务副主席刘大为也认为:“这样的艺术聚集地形式从西方城市借鉴而来,在美国是把废旧厂房改造,柏林把旧居民楼改成艺术画廊。在正规的美术馆、展览馆之外涌现一些类似于这样的聚集地,是目前文化发展的现象,我觉得双方都各具特色。但这样的艺术画廊能否出现优良艺术家,目前作为一个新的艺术现象,加之中国这方面的发展又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确实不好评价,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不过学艺术的人经过正规教育的学习后,再进行踏实的实践是必要的。”

一年多来,经过在此举办的多个大型展览、论坛交流等活动,西安纺织城艺术区已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熟知。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置身于散发着艺术气息的环境,面对着墙上的一幅画,或是角落里的一个老式台灯,都让人觉得魅力无穷,不由得停下脚步细细端详。纺织城艺术区的建立与发展,将在塑造千年古都西安一道全新的城市风景的同时,影响纺织城的产业结构和辖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形成西北时尚艺术基地

伴随西安都市文化定位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型、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纺织城等这样的工业区域也面临着再定义再发展的任务。西安当代艺术家岳路平说,纺织城的重新崛起关涉到西安一个建制区的发展和兴盛,更关系到西安经济整体推进的步伐,专家对于振兴纺织城的建议很多,但短时间内依靠自身完成崛起显然不太现实,艺术工厂的探索正好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如果按照798艺术工厂的建设模式,西安纺织城会不会成为当代艺术占据的时尚基地呢?记者在走访了纺织城几个艺术工作室后得知,大家并未想复制798艺术区的模式,而是把远离繁华市区的纺织城建设为一个艺术创作基地,而不是798的“商品经济”模式。很多画家坦言,他们看中的是纺织城安静的创作环境,而不是市场环境,没有必要把它建设成商业化很重的艺术品交易区。但是,纺织城艺术区域崭露头角之后,如果被国际知名艺术商投资,快速进驻纺织城后,必将形成集画廊、艺术培训、艺术品销售于一体的全方位操作方案,这将大大挖掘出纺织城艺术工作室的商业潜力。如今,这些艺术家也在思考:纺织城艺术区到底是作为创作基地呢?还是集创作与艺术市场于一体的混合体呢?

无论按照什么思路发展,纺织城这个工业区域,如今是和艺术分不开了,现在很多西安人去纺织城,都要去开放的艺术工作室转一转,感受千年古都身边的当代艺术氛围。

艺术区的创意发展启示

从艺术工厂到创意文化产业园,创意已经成为许多艺术家津津乐道的词汇。据纺织城艺术区的岳路平介绍,创意产业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并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以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产业。简言之,就是要应用知识产权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从国际上看,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该口号的国家,它将影视、出版、视觉艺术、工艺制造等十三项产业都囊括其中。美国是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从1996年开始,文化创意产品超过其他所有传统产业,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

以2007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依据撰写的《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在我国15个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中,北京、上海位居第一集团,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南京、天津等位居第二集团,重庆、青岛、长沙、苏州、西安、昆明、大连则分列第9位到第15位。在过去25年中,全国创意产业年增长率是9.3%,目前排世界第三位。

据西安高新区创意产业园统计,1996年高新区出现第一家创意企业,2006年7月成立“高新区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目前高新区共有创意企业1079家,其中重点支持和吸引鼓励类创意企业674家。去年纳地税额上百万元的创意企业22家,纳税总额为1.15亿元。去年,高新区还依托软件园和高新技术平台,提出在唐延路沿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带。《西安高新区创意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提出,政府将对游戏动漫业、媒体传播业、广告出版业、建筑设计业、文化娱乐业等五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对建筑设计类、策划咨询广告类、文化艺术创意类吸引和鼓励发展。与此同时,高新区内的创意企业开始以107%的速度飞快增长。

2007年,由西安影视制片公司摄制的电影《图雅的婚事》,在第57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项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三次、陕西电影第二次获此殊荣,这标志着陕西民营文化企业和影视产业繁荣发展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随后在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礼上,由西安电广传媒等三家企业投资拍摄的《隐形的翅膀》又荣获优秀少儿演员奖,使得西安的创意产业在全国声名鹊起。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投资1亿多元打造的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更是在全国文化传播界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有益探索的大讨论。

都市文化范文3

关键词:良友画报;图像;街头文化;比较传播

随着李欧梵的现代性建构阐释和马国亮的文化回忆,《良友》画报便被作为一代文化的符码,成为学者笔下如火如荼的研究话题。《良友》画报建构了现代性的上海,这是大家的一致认同。可在建构手段的研究上,大都集中于西方文明的现代图景,而忽视了中国文化母体的渗透。我认为,《良友》所描述的西方文明,只是为上海都市文化的立体叙述营造了一个文化语境和对比参数,生产场域的根本资本还是上海的街头文化。

都市文化是各阶层所创造的文化现象,作为都市文化最重要的部分——街头文化不仅是在“街头”这个公共空间对于市民百姓日常生活的记录,而且寓含着市民为生存空间的争夺和反抗而与政治空间联系起来的历史进程。因此,街头文化为公共空间、下层民众、大众文化和地方政治等方面的关系考察提供了新的阐释路径。而清晰描绘这条路径的工具便是文字与图像,《良友》就是一个所需的最佳个案文本。

《良友》画报于1926年创刊于上海,至1941年停刊,1945年又续出一期。与其说它图像了一个现代性的西方,不如说它创造了一整套关于上海20世纪20至40年代街头文化在商业经营、日常生活、大众娱乐等公共空间的阐释。

一、《良友》画报视域中的日常生活空间与消费文化

就任何城市而言,市民是街头的主要占据者。中外人口的大量涌入,尤其是难民的到达,致使上海人头攒动。“20~30年代上海现代化运动的历史进程,是由上海各阶层几百万市民平凡普通而又极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图景编织而成的。”其社会交往、文化娱乐及谋生等物质、艺术文化的生产与消费,演绎着上海都市的现代性实践。

主题专栏是《良友》常用的传播手段。主编马国亮策划了“上海地方生活素描”专题栏目,约请文学名家撰写上海消费文化的方方面面,曹聚仁《回力球场》、穆木天《弄堂》、洪深《大饭店》、郁达夫《上海的茶楼》、茅盾《证券交易所》分别刊登在109~113期,描摹了30年代上海大都会吃喝嫖赌、纸醉金迷的社会生活情景。

法租界的回力球是上海市民最乐于的活动和消遣方式。对此,曹聚仁在《良友》109期《回力球场》写道:“在上海这大都市里,这一类陷阱很多很多”;“一进回力球场……他如同喝醉了酒,一切节制的力量都消失掉了。”这种现象是现代性消费意识形成过程中刺激下所激发的心理追求,它们曾催生上海消费文化的畸型发展。

第113期茅盾《证券交易所》也是一个对上海社会生活侧面的剖析,并敦请漫画家陆志庠画了几张速写,一同刊载。文章写道:“池子里的做交易的叫喊是旋风似的,海潮似的。”而交易所里却传播着无稽的谣言,它们吹进交易所里会荡起债权涨落的大波风。于是,“人们是在谣言中幻想,在谣言中兴奋,或者吓出了灵魂。”

消费文化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资产阶级时代,经济发展要求开发一切生产与消费空间。因而,使尽可能多的大众参与娱乐游戏,以博取更多的经济资本,这是娱乐文化生产商的最初动机。而大众成为娱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又是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时代特征——“娱乐民主化”。《良友》的历史效用,就在于揭露游戏中的事实真相,并加以劝慰,引导大众的理性消费,正如曹聚仁在《回力球场》中所说:“你若耐性听的话,让我从球场老板的魔术说起;假若不爱听,那请你不闻不问,不进回力球场是第一。”对上海流行的文化进行实地考察,并将合理的阐释在印刷媒介文本上传播开来,改变人们对于的期待,这是《良友》对上海都市文化消费空间的精心营造。

对于一个商品经济繁荣的上海大都会来说,去舞厅跳舞、去茶楼喝茶、去饭馆吃饭、去麻将馆搓麻将等均为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市民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此时的上海人秉承晚清上海人“挥霍、时髦、风流”的消费性格,去最时尚的休闲场所,享受最西化的娱乐方式,在公共空间里实施奢靡性消费或炫耀式消费模式,以显示自己的阶层及身份。《良友》“上海地方生活素描”专栏建构了中上层市民的消费文化,为下层民众的街头生活建构了对立的参照物,是对街头文化内涵的进一步充实。

刊登于第112期的郁达夫《上海的茶楼》营造了市民的社会交往空间。“中国人,差不多人人爱吃茶,天天要吃茶。”此时,茶还只是作为一种物质的存在,“吃茶”是人们的物质消费行为。然而,当“茶”被搬进了茶楼,“茶”被赋予了消费文化的意义,茶楼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也成为他们洽谈、获取信息的社会空间。郁先生写道:“上海的……茶楼,顾客大抵是帮里的人。上茶馆里去解决的事情,第一是是非的公断,即所谓吃讲茶;第二是拐带的商量,女人的跟人逃走,大半是借茶楼为出发地的;第三,才是一般好事的人的去消磨时间。”

舞厅文化也是上海市民文化不可绕过的消费现象,《良友》营造了跳舞场的公共空间及其消费文化的样式呈现。第11期《舞场所见》的图片专题报道,请漫画家陆志庠作画,展现了上海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解闷消愁的舞场状态。上海的舞场“不是肮脏破旧的场所,堆满了各色各样的废物;而是装饰得富丽堂皇,当得起十全十美去赞颂它的场合。”据《良友》第112期介绍,“到这些地方去遣兴的,都是些社会上的名流、豪富,有资财,又有手面。女人们使劲地笑着,带着无穷的乐欢;男人们都满心乐意于这种生活的样子”。舞女“有些却能在半个钟头的坐柜子中弄到整百的洋钱”,有的舞女与舞客会“在临时建造的自然景色下面,发展着许多暂时的情爱”。

西方交谊舞在上海的流行,培育了中上层市民发泄情欲的物质场地,也提供了下层舞女的生活,催生了上海各阶层对物质与精神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文化。精神的物化及由此而来的消费文化的畸型繁荣,是《良友》营造上海都市文化空间的理论范式和内容分析。因而,形成了它对上海都市文化的独特观察视角——不是热闹的怂恿,而是冷静的描摹,为接近疯狂的消费市民注入一针退热剂。

在上海社交及娱乐的消费空间里,还有一种叫中上层市民感兴趣的消费形式——雀战。《良友》第165期用两个版面对之加以图文介绍:

麻将是一种消闲的玩意,也是一种的工具,在中国,它已经普遍地流行到各阶层……他们都可以带起消闲的幌子来作实际的,通宵达旦,劳神伤财,这不能不说是人力的一种浪费和损失,而麻将之无益有害,更属一个明显的事实。

《良友》并对一幅摩登女子玩麻将喜形于色的图片做了如下标注:“她和出了一付大牌,便喜形于色,反过来说,假如她输了一付大牌,当然难免焦急万状,麻将造成一个人得失利害的观念,往往因此而刺激亲戚朋友间的恶感,这确是一件不值得提倡的玩意。”

《良友》就是在对弊端的分析中,设计了大众媒介对市民文化的意义生产。迥异于上海小报热衷于报道并周详介绍事业,《良好》重在剖析这些娱乐活动的真相内幕的描摹,而比赛的过程安排,包括赛场的布局、比赛规程、狗马的费用及饲养、比赛的方法等均不是其:关注的对象,它更注重对事业和消遣娱乐行当做形象描述和理性分析,切实履行大众媒介的社会建设和舆论引导功能,典型地折射出在上海现代性背景下的媒介伦理及其精神焦虑。

二、街头文化的生产内核:十字街头与街民

当街头文化的内部结构——市民消费文化在《良友》的媒介空间里得到充分体现的时候,街头文化的外在形式——街头与街民便成为其解读都市生活的另一符码,增添了对上海都市文化整体性的意义呈现。《良友》在叙述流行时装、健美休闲及高雅娱乐等小资生活情调时,也尽力捕捉都市下层民众及乡下人的日常生活要素,并以故事式的叙说方式,使消费者获得“世俗化生活的愉悦、幻想、趣味和快乐”,在反映都市生活流行口味与商业性元素的同时,体现了民间的立场和大众话语趋向。街头是街头文化衍生的主要空间。对于下层民众来说,街头是他们主要的工作场所和赖以生存的公共空间。五方杂处、各色人等混居在同一片弄堂是上海都市的特色。这种居住格局催生了街头文化的多样化色彩。如弄堂,正如第110期穆木天《弄堂》所写:“拱口多半是有油盐店、酱园一类的商店,在弄堂门祠里,十九是可以发现到一个掌破鞋的靴匠摊子,和一个卖连环图画的旧书摊。”“初次见弄堂里的房屋,或者会疑惑到那是一些放大的鸽子笼或缩形的庙宇”,“馄饨担子……卖油炸豆腐的卖酒酿的,一切的叫卖,一切的喧声,又构成弄堂的交响乐”;“东家的主妇,西家的女仆,在那里制造弄堂的新闻,鼓吹弄堂的舆论”。《良友》营造了上海弄堂的公共空间,也就营造了在“文明”背后不文明的生活原生态,演绎上海都市文化在各阶层的多维再现。

上海街头也是一个关系复杂的公共空间。街头的小商小贩、工匠苦力、民间艺人、江湖游民等,养家糊口的生存目的构成复杂的关系网络。

小商小贩与民间艺人:街头市场与表演

马克思认为:“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上海自开埠以后至20世纪20~30年代,“已完成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化,成为全国最为现代化的工商中心、文化中心与服务中心”,而摊贩贸易的兴盛弥补了这种现代性转变的不足,由此丰富了上海的街头文化。

等到海关的大钟正敲着六点,上海带着惺忪的睡眼,开始抖擞起来。《良友》第76期“都会之晨”用两页篇幅,刊载特约摄影师李尊廉所摄的十七幅图片,介绍上海早晨的生活情景。其中有报馆前的报贩赶忙折叠报纸,尽早将它们送到需要的阅读者手中,赚取点小钱;提前一二小时起床准备大饼油条与开水的商贩们,他们的老虎灶正忙于供给早晨的需要;各路小贩或推或挑纷纷赶往市场。

《良友》营造了商贩为市民提供物质消费而忙碌的生活空间,在市民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的消费领域,商贩却也设计着生意,演绎街头文化的另一侧面。第75期“穷人的街头”、第103期“上海街头文化”主题专栏对上海街头摊贩及民间艺人的文化经营做了视觉意义的传播。首先是文化消费的物质空间。就在街边的图书馆,为大多不识字的下层民众免费提供连环图画,如《济公传》、《白蛇精》等图画样式的书籍;街头设立的文具摊子,外国舶来的自来墨水笔,每枝五角正,十分便宜;街头的报摊上有《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等各种上海的报纸和杂志,一应俱全;街边也有为供下层民众消费的小书摊,连环图画,十个铜板看全套,《西游记》、《封神传》、《渔光曲》以及各种中西旧书,廉价出售;街头的抗日美术展览会,十九路军的抗日图、八仙打麻将图、西湖风景图、美女出浴图同时刊登,是人人看得懂,人人买得起的美术品。

其次,是民间艺人的表演。第103期《上海街头文化》的图文文本里,介绍了民间艺人的营生手段。街头置摊书信是上海街头文化的一种表现,每封小洋一角,佣妇、工人是他们的常年主顾;还有一种街头舞台,是民间艺人表演的场域,第75期刊登了民间艺人在街头的马戏表演,“咱们的马戏,不用买票的,末了大家帮帮忙,给一两个铜子儿。这也是咱弟兄们的血汗呀!”在街头搭个台子,开始演唱戏剧,或者刊登西洋影戏的图文介绍,“有钱人的影戏院也和咱们不相干的,咱们的影戏,哪——就在这小箱子里,一个铜子看三套,洞里瞧瞧,西洋人大打架”,钻进洞里去拉洋片、看西洋镜,是街头孩子最喜爱的娱乐。《良友》一头连着中上层市民消费文化的价值理念,一头连着下层民众街头文化的公共空间,将街头的商贩文化和民间文化融合在都市文化的背景里,体现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现代性的空间想像中,对下层市民生活方式的整体建构。

江湖游民与乞民:街头行骗与乞讨

“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它一面创造着巨大的财富,一面制造出普遍的贫困,规模之大和走投无路的程度都是欧洲历史上不曾有过的。”1933~1934年中国农村出现恐慌,因此,耕地与离村失业农民的数目越来越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大约有20000到25000名职业行乞者”。乞民便成为了街头独特的职业人群。

自“八一三”战事发生以后,杨树浦、闸北、曹家渡沦为战区,而上海的工场多在这里,工人拖儿带女从战区逃出,一部分逃到了南方或租界的收容所,一部分沿街乞讨。据记载,当时公共租界收容所共191所,收容难民共95 000余人,法租界收容所共42所,收容难民共47 000余人,两租界共有难民142 500余人。“吃饭难”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困境,《良友》关注民生的媒介主张和新闻敏感,屡屡不断地将传播视野置于战争环境中市民的生活。第163期《饥饿线上——孤岛街头的阴暗面》刊以四个版面的篇幅,介绍孤岛难民流落街头的生活图景。第一幅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左手提着篮子、右手握住铁钩、弯腰拾取别人遗弃的香烟余尽的巨照,他终日踟躇街头,将所拾烟头转卖出去,江湖术语谓之“捉蟋蟀”。第二幅是一少妇背着孩子沿街叫化,第三幅是小孩背着比自己还要大的篓子,在街头拾取废纸。接下来是主妇从菜市场拾取残败的碎叶、被迫弃学的孩子在街头作“告地状”乞钱、捡垃圾以及囤户用大车载煤经过洒在街头的遗屑的图景。

此外,还有闯荡江湖的游民。第30期《十字街头——平民生活写真》栏目刊登街头算命的图片,认为“算命也是街头的一个生活镜头”,通过这扇窗子,可以窥见上海都市繁华背后的贫穷与愚昧。第119期《世上无如吃饭难》里介绍算命先生在街头摆摊营业,一副是“读熟了几本麻衣柳庄的相法,就用了他的‘铁嘴’去养活了自己的肉身”,一副是在摊位的上方标贴“布穴神相问津处”,摊主“用一点奇幻的魔术招引了路上的匆匆行人”。更有甚者,第168期以《街头预言家》为题,刊以4个版面的篇幅,运用15幅图片,描摹了预言家的千姿百态。第一幅占用半个版面,为星相家门户的标准装潢,门户两端贴有一对联“命合婚选吉,相六书论字”,门口立有一招牌,上面写着:推命谈相,占课论字,请进内室。天台山人谨白。招牌后的大门贴满了各种告示,其中有一醒目者,是“欲问津者,请推此门”字样,能帮助指引富贵功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全国最文明的所在,即最开通最不迷信的所在。然而,星相家以及拆字先生,又是上海比别处更多。更奇怪的是,他们多数是在上海的租界上。由此可见,“上海有阴阳面,阴的就是这些星相家和拆字先生可为代表,阳的则只有物质文明可为代表,真正的精神文明还只是一线曙光而已!”一个国家的现代性,最重要的是民众人格和精神的现代性,《良友》在此昭示的是:上海远没有完全现代化。当精神现代性落后于物质的现代化文明时,它也只是具备现代化的躯壳,而现代化的灵魂却仍然在黑暗中徘徊。

人力车夫:街头谋生

黄包车夫的人员队伍,绝大多数是直接从贫困乡村来城市寻找生路的农民。据雷景教《上海杨树浦人力车夫调查》记载,1929~1930年间对杨树浦100名人力车夫的调查中发现,其中只有一人出生于上海;85人曾是农民,因闹饥荒而背井离乡;9人是孩提时随父母逃荒而来;2人曾是当兵的;另2人为躲赌债而离乡。朱帮兴等《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中转载,20世纪20年代中期,上海总共大约有黄包车夫62 000名,30年代晚期到50年代早期,上海的黄包车夫近100 000名,他们为了25 000辆出租的黄包车而拼命竞争着。

《良友》第164期认为:“他们以驴马般辛苦的血汗,换取最低廉的代价,以最低微的收入替自己及家人适应都市的消费而生存。不论寒暑风雨,他们整日踟躇街头,有主顾的时候固然要跨开脚步奔跑,即使没有主顾也得踱来踱去寻觅生意,他们练成了一双跑不倦的腿,更练成了一个不需要很多营养便足维持生命的肚皮。”第164期《都会的人马》刊以3个版面12幅图片,展现了上海人力车夫的劳苦生活。十多小时的奔跑仅为填饱一家人的肚子。累了,抽吸从地面拾起的香烟头;困了,就在车旁打个盹;饿了,去街头廉价的小摊吃个半饱;夜晚回到狭隘陋巷的仅足容身的小屋里,检点一天的收获,扫数交给自己的女人,却才是一天的粮食钱。

《良友》在图片的设计中,整合了黄包车夫活动的信息内涵,具体化了上海街头黄包车夫的生活图像。

三、比较传播与平民化叙事:《良友》的图像传播技巧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良友》运用最多的是比较的传播技巧。如运用明暗对比的传播方式,将上海大都会的矛盾做了视觉传播的意义生产。第74期《都会的明暗》主题演绎中,刊以两个版面12幅图片,构成六对对立着的生活与消费。“有人在华堂欢宴,有人争先恐后地但求分到一碗稀粥”,图片中食客围桌而坐、面对佳肴的高雅谈姿与街头难民手持一碗争抢稀粥的情景,一样的热闹,不一样的心情,“吃酒席的人们,而又嫌菜肴不佳,要掉换吃西菜的滋味。其实上海正多着一般欲吃剩菜而不可得的人。”而“在跳舞场吃大菜,一客大菜花几十块钱的不算一回事,甚至于到广东菜馆里吃一桌酒席要二百多块钱的,也常常有得听见。但是我们到冬天,在报上又常常看见施粥厂里每天有几千人到那里去吃施粥,还有许多人要米票子……有的甚至于连三个铜子一块大饼都买不起,因此只好挨着饿。还有的跟着娘姨后面到小菜场去拾白菜皮,把菜皮拾回来下饭充饥。”这是“食”的矛盾。从国泰大戏院出来的看客,衣着毛皮大衣,有点不习惯外面的寒冷,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衣衫褴褛单薄且饥饿难耐的乞民是如何寒冷的滋味,“天气马上冷了,有的穿的大衣皮袍子,而犹认为不能御寒,还要烘火炉,可是在冰冻下雪天,十字街头,正有不少单衣薄服的人,被北风剥食着”。这是“衣”的矛盾。《良友》第74期继续介绍:“到旅店开房间打牌的多是原本有好房子住的人们,住茅舍的人们便只好一辈子住着茅舍。”这是“住”的矛盾。“跑狗场的狗儿们有福了,他们的享用百倍胜过街头的可怜的野鸡们。”“有人宁愿豪爽地在马场里花去了整千整百的银子,而对于叫化子却非常吝啬地甚至不肯施舍一个铜板!”“幸福的人们在舞场,软玉温香满怀抱”,而“倒霉的人们在路边,死劲地拉,拉着笨重的货车”。这是娱乐享受与艰难求生的矛盾。

《良友》第159期《上海的两面》刊登一系列图片对比:一面是高贵的整齐公寓,一面是拥塞的杂乱陋巷;一面是于富丽堂皇的黄金大影院里欣赏贵族艺术,一面是于露天杂院堂站着自娱自乐的杂耍;一面是戏馆前争取精神享受,一面是米店前争取今晚的基本粮食;一面是威风凛凛的大出丧,一面是凄惨冷落的穷收尸;一面是绅士的夜宴,一面是街头上的便餐;一面是水门汀上乞丐儿权宿一霄。《良友》充分展示了矛盾的上海——富人的天堂和穷人的地狱。

都市文化范文4

都市文化如同城市的神经无所不在,并由此而构造都市之魂。从古到今,概莫能外。特别是在城市化水平以及都市文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高低的当今,都市文化更是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而人与都市文化的关系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能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环境,不能不在丰富自己的文化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去不断提升自己对都市文化的解读能力,以至于不能不反思自己的文化使命。这是因为,无论是作为都市文化的创造者,还是享有者,人必须适应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需要。

不言而喻,从久远的历史到遥远的未来,人总是与文化在互动过程中相得益彰的。首先,作为都市文化的创造者,人要规划出所在都市的发展蓝图。

从时空层面的背景审视,到因地制宜的都市造型;从别具一格的社区结构,到舒适方便的整体功能,再通过各种工艺流程的组织实施,将蓝图变为都市文化的有机组成。其间无不渗透着主政者、设计者和施工者的心血和汗水。

他们履行的是营造都市文化的职责,正是这种职责,使人们创造出一道道都市文化风景线。在这里,人的聪明、才智和使命感,决定着都市文化的水准。

通常,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这种角色无论是本源的,还是后天的;无论是长久的,还是临时的;无论是专一的,还是兼顾的。人们正是通过不同的角色,从事着各种社会活动,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完成着文化的创造。由于人的素质、能力、地位等的不同,不仅从事创造的自觉性不同,而且其结果也大相径庭。无疑,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创造意识,是实现文化创造的关键。有了这种意识,不仅都市主政者、专业人员可以创造,而且普通市民也可以创造。灿若星河的人类文化,从来都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创造的。因为在社会大家庭中,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他不应当、也不可能离群索居。因此,都市文化实际上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角色文化。

然而,都市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而且还在于享有。任何一种都市文化,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得到人们的欣赏、品味和消费。它使人或得到物质的需求,或得到精神的满足。正是在这种需求和满足中,人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领悟着文化的真谛,接受着文化的熏陶。也正是在文化的作用下,人们完成着传统的承接,实现着与社会的融合,感受着生的愉悦。在这里,重要的问题是要培养良好的文化鉴赏力和吸纳能力。应当说,这是区分文化消费结果好坏的重要标志。

都市文化范文5

关键词:都市类报纸; 娱乐新闻 文化品格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深受网络媒体的冲击,在寻找发展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过程中,纷纷改变了传播思路,对传播内容也进行了大幅调整。为抵制恶性竞争,各地媒体纷纷以集团化经营的方式保障自身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也出现了面向市场的转变,加入了许多适合大众需求的娱乐性元素,形成蔚为壮观的娱乐新闻消费神话。都市类报纸作为一类在城镇地方消费的报纸,在适应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毫无疑问走在最前面。对此,有人表示赞成,有人表示反对。不管怎么样,都市类娱乐新闻已经成为新闻发展过程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我们有必要认真客观地进行分析。

一、都市类报纸娱乐新闻的特点

目前为止,都市报纸已经从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以都市生活、跨城市、区域性和国际化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时效、实用、服务、知识、趣味等融为一体为其独特的办报艺术,对日报与晚报的诸种特色兼容并包是其赢得受众的利器。都市报是现代都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与现代都市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市类报纸无论是报道的内容,还是报道的方式上,都有别于各级机关报,行业报。它以信息量大、贴近市民生活自居,在新闻的传播方面不仅对市民生活有实际实在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而且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文章内容形式多样,版面活泼生动,常常能引起读者、社会的广大关注。都市类报纸从新闻报道的内容到表现形式,都走向了“娱乐化”。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更多的是关注眼前和自身的境遇和感受,追求心灵的快乐,和自我宣泄,使其忘却愁苦和烦恼。所以“娱乐化新闻的总体特征就是要‘产生快乐’。”

1、报道内容以读者为中心,以市民的需求取舍新闻

都市类报纸在报道新闻信息时,软新闻采写报道的量在增加,即使是硬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尽量将其软化,力求让每篇报道都能让读者喜欢。逐步降低严肃性时政和经济新闻在报纸版面上所占的比重,把非严肃性的名人轶事、日常琐事、有煸情性和刺激性的体育新闻、犯罪暴力事件等软性内容为报道的重点,将严肃的政治和经济等事实中隐性的娱乐价值进行深加工。因此强调每登载一条新闻都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么轻松有趣,通俗易懂,有意思,有看头,有可读性,让读者喜爱看,乐意看,看过之后获得精神上的某种愉悦和满足,起到放松心情的效果;要么与读者的日常生活或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对读者有用,追求实用性,或是有影响,即所报道的事情对读者的生活,事业,前途等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必读性,力求让读者觉得非读不可。

为了追求可读性和必读性,都市类报纸严格地以市民读者的兴趣和需要作为新闻报道的取舍标准,要求采编人员按照市民的需要来决定写什么不写什么,刊登什么不刊登什么。都市类报纸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地站在买方市场上,根据当今信息时代,现代人的信息需求和受众心理,设身处地地为了解和考虑市民的读报需求,全方位地报道广大市民所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所以,都市类报纸在报道的内容上,对市民的生态状态投入最大的热情,对市民的凡人小事,喜怒哀乐予以放大聚焦,对街头巷尾的奇闻趣事予以及时捕捉,追求寻找到对市民有用的生活资讯和服务信息。所以严肃的政治、经济、会议新闻的比例将被有选择的排除在外,而名人趣事,日常琐事,有煽情性和刺激性的犯罪暴力事件,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软性的内容就成其报道的重点。

2、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不拘一格

都市报是现代都市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卖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各类新闻,其中有地方综合新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第二方面:财经综合和投资理财。第三方面:文娱综合、文娱影视。第四方面:体育新闻和体育专刊等。都市类报纸全面地呈现了都市生活,反应了都市文化,而且作为都市文化的载体之一,应该说,它既集中,又全面。

都市类报纸越来越多地强调新闻的故事性和娱乐性。在新闻表述上,从以往的强调硬性写新闻到逐渐在硬性新闻写作过程中适度注入人情味,增强可读性和贴近性,强化或有意添加所报道的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追求新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刺激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在新闻的制作上也相应地突出新闻的冲击力和趣味性:从一些报纸和新闻期刊加强标题、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为了方便阅读,一般都要根据所刊内容将版面分成若干叠,并在各叠的封面版精心制作导读,帮助读者迅速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3、大量使用新闻图片和各种图表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第四媒体的崛起,多媒体的传播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加之要面向市场的重压,逼迫都市类报纸必须跳出传统的文山字海,办得更加直观快捷、活跃清晰,其结果必然是向视觉新闻的时代迈进。比如在新闻编辑上,采用多照片,大标题,有的版面上采用组合式的结构或者连续剧式的结构,或者采用大幅的标题和彩页的面页,大幅的照片来表现新闻事件,有时图片会占一个版面,从而使报纸版面做到了图文并茂,让受众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吸引受众眼球的信息。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因为,从视觉心理来看,大幅新闻图片对于新闻信息表达的准确与清晰更为有利,让读者所获得的视觉感受显然要优于单纯的文字或小幅图片。目前,都市类报纸普遍流行以杂志封面式的设计,讲究合乎时尚的版面包装手法。以醒目的、独特的、富有个性的版面吸引读者的视线,即将原来的刊登重要新闻的头版文字减缩到极限,只留标题,而让图片成为主角,占据版面的主体。一切都以尽量刺激受众的感官为目的。

二、都市类报纸娱乐新闻的文化品格

媒体是大众文化的创造者,是主流价值观的支撑者。新闻娱乐化是媒体按照愉悦受众的原则来选择和处理新闻的一种文化行为。媒体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报道分量多大是由媒介自身定位和合受众的需求变化情况来决定的,而受众在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不是传播者的一厢情愿,而是受众的需求个性,兴趣,知识和经验结构等许多变量决定的。

都市类报纸,不仅作为都市现代文明的标志或衡量尺度,而且为都市文化的建设担负起码的职责,发挥它的积极的作用。它确立了读者在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地位;消化与吸收了世界主流文化;推动了我国消费文化的发展;增强了我国民众的民主政治参与意识;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需求。

1、确立了读者在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地位

都市报诞生以前,大多数报纸只管办报,不管读者是否了乐意接受,完全根据政治 宣传的需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旨意办报纸。至于读者需要什么,是否喜欢并没有受到多少关注。都市类报纸新闻娱乐化是以贴近读者,满足读者需求为报道理念,颠覆了以往的“传者中心论”。报纸的一切新闻活动都围绕着“读者”这个中心来展开。读者是信息服务的对象,不是被动接受灌输的靶子,都市类报纸一改过去居高临下、板起面孔的说教方式,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

2、整合了社会主流文化,加强了文化凝聚力

任何一个整合程度较高的社会,都具有对某种文化能够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即具有较强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对社会的整合,实际上是对自身的选择、认同、规范与控制。都市类报纸正是通过新闻娱乐化,发挥了实录与导向的作用。都市类报纸区域性文化色彩浓烈,承载当地文化,担当传播当地及自身提倡的文化重任。说到底,某种社会文化价值的规范过程中,报纸持之以恒的予以引导的效果显着。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认同,并由认可产生出的巨大文化聚合力则是都市报的终极目标。当然,这种文化应该是包涵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容的主流文化。在这方面,一些城市晚报的做法很值得鉴赏。如《贵阳晚报》在版面设置的“互动调查”“百姓街区”“黔城旧事”“美食地图”中收获了良好的效果。报社经过精心策划,统筹推出了组合的系列报道,其中包括“市民乘公交车文明出行大讨论”、“远亲不如近邻大搜索”、“口述贵阳历史”、“美食达人晒美食”等,记者力求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思考和报道,在大量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展现事实,挖掘和推荐具有代表时代主流和发展方向的新观念,引导市民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

3、推动了我国消费文化的发展

都市类报纸与消费文化的关联是双重的,都市类报纸本身就是我国当前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类报纸的繁荣构成了我国大众文化消费的独特景观。都市类报纸的生成与消费文化在中国的兴起几乎是同步的,都市类报纸呈现了中国消费文化的特质。它渗入市民日常生活,消费是其最重要的诉求点,因而其在塑造读者消费观念、建构消费文化这一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4、增强了我国民众的民主政治参与意识

都市类报纸新闻娱乐化在文化价值方面,不仅作为都市现代文明的标志或衡量尺度,而且在都市文化的建设上担负起码的职责,发挥它的积极的作用。主要是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的法制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城市的现代化管理等,建立与人的文化素质相关联的公民意识、国际意识、环境意识以及民主政治参与意识等现代意识的。

都市报新闻娱乐化虽然是受制于市场的驱动,但能在客观上获得消解权威、清除“”遗留的极“左”意识形态的效果。面对民主政治意识较低的大众,娱乐化的轻松处理方式不仅可以吸纳更多人关注政治和公共事务,也可能在有限的程度上灌输民主政治观念,培养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促使大众更多地了解参与政治。在我国现阶段的新社会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

5、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需求

现代都市,功能不同,文化相异。但不管如何,其文化的成分和类型,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是基本层次的文化,即普通市民所具有的大众化市民文化。它包括涉及市民的吃穿住行的饮食起居文化、消费文化、通俗文化和流行文化等。二是较高层次的雅文化,为知识分子们具有层次,包括精神、思想、学术、艺术等方面的探索与创造,它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以及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和精神深度。

都市类报纸在新闻娱乐化的同时生成了都市文化。而这些都市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功能,首先是对上述两种文化的记录与呈现,反映都市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生生息息,及其发展的新动向、新经验、新思想……。其次的功能是对城市文化的整合与提升。整合程度较高的社会,都具有对某种文化能够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即具有较强的文化凝聚力,能够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需求。

都市类报纸新闻娱乐化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需求,它以灵活多样的新闻报道形式,趣味性丰富的内容,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富有刺激感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以轻松,温馨,平易近人的语式,表达人的欲望诉求;体味感情娱乐,体验平常人生,从而释放隐藏的欲望,使得受众乐意去接受,并在接受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满足。它“有利于改进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促进新闻业务的变革;有利于到新闻实践者们的欢迎。

三、结语

当然,都市类报纸娱乐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病,比如新闻同质化严重、虚假新闻混淆视听而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娱乐新闻缺乏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娱乐新闻的积极性。都市类报纸“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定位,是以现实市场的需求出发所制定的。市民的需求就决定着都市类报纸繁荣新闻内容和形式上的选择,只要这种需求不损害大众的利益,不损害国家民族的利益,便是无可厚非,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普通大众的人数占绝大多数,普通大众只能接受自己能够接受的东西。新闻走向娱乐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媒介是需要崇高,但媒介并不是毫无例外地都要崇高,甚至一味崇高才好。阳春白雪是美,小桥流水同样也是美。

参考文献:

[1]孙玮.现代中国的大众书写——都市报的生成、发展与转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吴定勇.都市报崛起之谜[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席文举.报纸策划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

[5]鲍海波.都市报与都市文化的建设[J].新闻知识,1999,(10):8-10.

[6]刘关.新闻走向娱乐之后[DB/OL].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2003-12-15

都市文化范文6

[关键词]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价值分析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历着从传统的农业大国向新兴工业国家与商品经济国家的演变。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中国农业,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开始走上现代化之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经营领域,都市农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都市农业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了都市农业的理论;在中国,都市农业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新发展方向。我国一些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都市农业已有一定规模。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2005年,该区农业工作根据新的功能定位,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主线,投入大量人力、资金和技术,在设施农业、旅游农业、采摘农业等农业领域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获得了良好的效益。2007年8月,笔者在北京市房山区进行了都市农业的专题实证研究和考察,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有了更清晰具体的认识。

一、都市农业及其多功能化经营

都市农业(urbanagriculture,简称UA)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日本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之为都市农业。尔后,有的学者以与城市中心的远近距离作为界定“都市农业”的标准,并提出“城郊农业”的相关概念(孙仲彝,1996);有的学者从行业属性和产品特征等方面来界定都市农业的内涵(党国印,1998)。

综合众多学者观点并结合实地考察,我们认为,都市农业是这样一种经济产业:它处于城市内部或城郊地带,为城市居民提供食物资源和非食物资源与服务,农民与市民直接互动、两地资源流通共享。相对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而言,都市农业具有如下特点:(1)从地理空间来说,都市农业不限于近郊或远郊,可在足够短的时间内进行信息、资源的流动和市场互动的地理空间都是都市农业的地理范围。(2)都市农业以城市为目标市场,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多重的产业功能、复合的经济结构、高投入高产出等主要特征。(3)都市农业在产业功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除了传统农业的生产、生活功能,为市场提供基本的食物资源,还具备生态屏障、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和价值。

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都市农业呈现多功能化经营的趋势。多功能化经营即指该产业突破传统的经营理念、经营内容和经营机制,构筑多元化的产业链条,以多元的产品和服务赢取更大的效益空间。在新的发展时期,都市农业完全按照市民的多种需求构建培育,成为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休闲旅游、出口创汇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以北京房山区都市农业为例,当地最常见的现象是经营者同时兼营食物生产、科技产品开发、旅游观光休闲、体验教育等多项内容,相应地生产和提供多种不同农业产品和农业服务。这与传统农业相比不单是经营内容的拓宽,它在经营管理机制和动力、对科技和信息的利用以及生产效益等方面的优势都是传统农业所不能企及的。

二、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分析

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是指:由开展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所引致的、当前技术和理论能够衡量或者预见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作用效能(程度),包括可货币化度量的直接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非货币化度量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从内容角度讲,这一价值评估是人们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识别、确认和评定的一种价值观念反映。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理论归纳,笔者将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经济价值

作为一个经济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都市农业也通过生产和经营自身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并推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产业效能,获得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合理布局生产产业,调整并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生产粮食、蔬菜、肉禽等常规食物,开发名特优、鲜活嫩农副产品,提供新鲜、卫生、安全的蔬菜、水果、豆奶制品等来满足中心城市人们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和传统农业相比,都市农业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畅通的信息平台和大量的资金技术投入,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的集约化和市场化,从而具备更高的经济价值和更大的市场潜力。如北京房山区长阳镇2005年开始种植花卉,每月向市场推出花卉上万盆,仅“十一”假期卖出花卉12万盆;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房山区的花卉订单达到500万盆,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都市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城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更新。如北京房山区大部分农庄在基础生产之外还开辟了旅游观光、采摘体验等经营项目,为城市居民的周末、假期提供了上好休闲娱乐之处,第三产业顺势拉动起来,为该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少农场或农业科技公司打造了自己的名优品牌,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收益。地处窦店镇的富恒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即通过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化经营实现了每年800多万元的产业利润。

(二)社会价值

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不仅向市场提供物质劳动产品,也为市民打造了“精神家园”,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起着社会劳动力“蓄水池”和稳定“减震器”的作用。

1.食物保障和食品安全。都市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所需食物、蔬菜、牛奶、水果等,满足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改善家庭食物摄入,提高儿童营养。城市人口密集、工商业繁荣,相对而言远离了农村,但食物及资源的供给大部分仍来源于农村,不管从时间还是空间的维度来说,都市农业与乡村农业和外国提供给城市的食物资源形成了互补,有效缓解了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从房山区的情况来看,截止到笔者调查时,该区累计已建立各种设施大棚10000栋,常年四季向市区甚至向外地供应蔬菜、水果及牛奶等各类食物和营养物质。

2.为城市居民提供第二个生活和休闲空间。都市农业区往往辟有景观绿地、采摘农园、花卉公园等,有的还建造了别墅式农居,为市民下乡度假休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现代都市农业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活动,它们还成为城市居民接触自然、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减轻工作与生活压力、放松身心、强健体魄的休闲产业。我们在房山考察看到,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市民涌向城郊农业园区,享受田园生活。

3.增加就业机会。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化经营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延伸了产业链条,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从业者,也就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据统计,2006年房山都市农业解决了10000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全区人均累计增收8000元,实现了经营者、劳动者和社会的多方受益。

(三)生态价值

有专家指出都市农业对城市生态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底斯特拉,吉拉德特,2000)。在现代社会,由钢铁水泥构筑的城市往往遭遇诸多生态、环境方面的困扰:如环境污染、热岛效应、公共空间缩小等等,使城市生态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于是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开始凸显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在世界上一些大城市的都市农业部门都探索出了一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具体经营模式,使都市农业在为城市提供食物供应的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为城市涵养了水源、为城市提供了天然的生态屏障、为市民提供了绿地、净化了城市空气等。据房山区相关部门介绍,房山是北京的“肺”,对北京气候有重要影响。到2006年底,生态环境建设、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很大成果,全区建设大型秸杆气化站、沼气工程多处,推广太阳能光电、户用生物质炉近万户,同时还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2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工程1处,这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创造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四)人文价值

都市农业的人文价值主要表现在它能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传播农耕文化。在主观上,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要求经营者有更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更高的经营技能和市场运作能力。发展都市农业,政府就要重视新型农民的培养,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民整体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业和其它相关科技被充分运用到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效益。如2005年初,房山区为了发展都市农业,邀请农科院农林专家给当地技术人员和农户讲课、培训,还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各类农林业院校合作,定期举办大型培训和讲座,从开发育种、温室栽培到产业合作、市场营销,从投资经营、节能减耗到企业责任与社会效益,为都市农业从业者进行系统深入讲解,使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由此快速提高,房山区的都市农业相应得到较快增长。相比乡村农业来说,都市农业的商品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都很高,农民发展都市农业,可以获得较高收入。如,房山富恒农业公司依托强大的首都市民消费群体和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出来的“迷你小黄瓜”在首都市场上可卖到4元1斤;生产的“牛奶草莓”可卖到100元12个。足见发展都市有机农业能够给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使经营者获得较高利润是一种产业的人文价值最重要体现。此外,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还促进了农耕文化在都市社区的传播和影响。随着都市农业的发展,房山区建立了多个农业文化展览馆,一些都市农业企业辟有农业生产展览区和体验区。也就是说,房山都市农业可为首都市民提供了解农业生产、学习与体验农业生活、感受农业文明的场所和机会,较好地传播了农耕文化。

三、总结

如上所述,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指人们突破传统的农业经营理念、经营内容和经营机制,构筑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链条,以多元的产品和服务在城市区域发展农业的经营模式。与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相比,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等几多方面的社会价值。但是要使都市农业产生多方面价值,需要建立一种平衡经营者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产业运行机制。因为都市农业经营者追求的产业价值与政府追求的产业价值存在一定差别。比方说,政府希望农民能生产足够的粮食以保障城市供应,而经营者可能认为粮食生产并没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而选择放弃或者减产。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各方优惠和扶持,以保障粮食产量。可见政府和社会找到符合全局利益的平衡点是都市农业发挥多方面价值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尼科巴克等,编,蔡建明等,译,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M],商务印书馆,2005年

[2]谷中原,多功能农业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林耀初,胡月晓,都市农业产业定位研究[J],山东经济,200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