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信息范例6篇

测绘信息

测绘信息范文1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化;测绘技术;联系;区别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测绘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前期性和基础性工作,在矿山测量、湿地测量、水利工程和精准农业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地理信息,是国家经济信息和其他行业专业信息的三维空间信息载体。为了能够掌握更准确、更全面、更系统的地理信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经济,对我国测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国测绘技术已经实现了由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转变,可是为了符合我国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社会与经济,测绘技术由数字化向信息化转变已经成为必然。虽然,信息化测绘体系目前尚未成熟,但是已经显示出其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本文就依附于数字化诞生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与数字化测绘技术之间联系做了详细的阐述,以证明信息化测绘技术并不是数字化测绘技术的重复,有特独特的优势。

一、我国测绘技术发展的历史

自测绘技术在我国诞生那日直至今天,以改革开放为分割点可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市场体制的指导下,我国独立创立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传统测绘体系。改革开放后,为符合我国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在全世界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测绘事业开始由传统体系向现代测绘体系转变阶段。其中,在这段转变阶段,我国的测绘技术发生了两次根本性的改革浪潮。一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完成了由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转变;二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开始向信息化测绘技术新阶段过渡。目前,我国正在积极促进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以形成比较成熟的信息化测绘体系为目标。从而,使测绘工作能够为国家各项经济建设活动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地理信息,做好各项建筑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信息化测绘技术

(一)数字化测绘技术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从数字化的定义可以看出,数字化测绘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测绘生产过程中结果数字化的过程,是针对传统非数字化测绘技术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信息化测绘技术发展的基础。

(二)信息化测绘技术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尽管目前我国对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定义没有明确的规定,可是依附于数字化测绘技术诞生的它,除了拥有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外也具有其他特征优势。通过信息化的定义不难看出,信息化测绘体系,已经覆盖了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管理、服务和应用的全过程,尤其注重对社会和经济的服务。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关系

(一)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信息化测绘技术的联系

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测绘技术。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出现,本是社会经济信息化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可是,要使生产力不断地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数字化正是信息化发展的技术基础。因此,信息化测绘技术,才会依附于数字化测绘技术诞生和发展起来,数字化测绘技术则是它发展的基础。

从技术层面来讲,其实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信息化测绘体系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数字化技术,这与数字化测绘体系的技术基础是一样。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实时有效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及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社会化,才出现了信息化测绘技术。因此,两者在技术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区别

1、目标区别——从“生产”到“服务”

数字化测绘体系注重以测绘生产产品为主,将生产结果数字化;信息化测绘体系更加注重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实现地理信息实时服务于社会与经济。要求测绘体系中的数据采集获取、数据处理生产和数据应用服务三个特征面向信息化,使地理信息更加具有社会化和网络化等特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经济。

2、信息“状态”区别——从“静态”到“动态”

数字化测绘体系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数据库的建设,只是数字化的过程,不具有实时更新等流动性变化;信息化测绘体系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数据库的建设,讲究的是实时监测动态变化,并进行不断的更新。因此,由此开始了测绘体系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并且,信息化测绘技术将地理信息的实时更新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3、操作运行环境的区别——从“局域”到“广域”

操作运行环境,即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的网络运行环境。

数字化测绘技术测绘生产的数据和信息的运行网络以局域网为主;信息化测绘技术,由于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更新地理信息,才能为社会和经济提供综合服务。因此其测绘生产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依靠国际互联网,从而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网络化和社会化。

4、服务对象的区别——“专用”到“公用”

数字化测绘技术,测绘生产的数据和信息所形成的数据库系统,在一般的情况,只服务于本行业;信息化测绘技术获取的地理三维空间信息和数据,通过广域的互联网渠道将信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什么人,在什么地点,只要想知道就能够知道。既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又扩大了服务范围。

5、信息服务社会化——“封闭”到“开放”

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出现,使中国地理空间信息通过广域的网络环境,实现了实时监测、实时更新。改变了数字化测绘系统以测绘产品生产为主的体系,逐渐向以社会服务为主的信息化测绘系统转变。同时,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的网络化和社会化,也使得测绘系统由内部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完成了信息服务于社会的宗旨。

四、测绘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来看,积极发展信息化测绘技术以构建成熟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当前测绘事业最主要的发展目标。信息化测绘体系的构建,可依据其主要特征和信息化测绘技术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基本组成部分或系统分支,再通过真正的工程项目来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尽管看起来简单,但是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可能需要一代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五、总结

通过本文对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信息化测绘技术之间关系的详细阐述,使人们了解到两者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信息化测绘技术在一些方面比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出现,既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高需求,也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的网络化、社会化。同时,积极构建成熟的信息化测绘体系,不仅能够促进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测绘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保军. 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

测绘信息范文2

关键词:地理信息;测绘环境;浅析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理信息(Geographic Information)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形、图象等的总称。地理信息属于三维空间信息。一般而言,我国学者定义的地理信息产业包括测绘服务业(包括工程测量和地图出版)、遥感产业、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导航定位产业等。

随着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数字城市、数字中国、数字地球等数字化建设渐入高潮;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人们对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城市环境检测等领域的日益熟悉,地理信息测绘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对于地理信息行业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1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现状的分析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一是技术跟踪与实验阶段;二是研究发展与应用阶段;三是产业形成和发展阶段。目前,由于受国际大方向发展的影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有着一日千里的良好变化,国人已越来越强的意识到地理信息产业对于自身的日常生活有着及其重要的关联。因此,地理信息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服务业中迅速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萌芽于 20 世纪90 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的地理信息产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迅速增长。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2010 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已近2 万家,产值近1,00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超过25%。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可达2,000 亿元。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互联网地图市场迅速兴起。

2 营造市场健康发展环境

地理信息数据成果有其特定的生产要求和市场运作规律,它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商品,其市场运作应采取一些不同的措施并制定合适的制度与规则,诸如在市场准入、测绘资质资格认证、质量监管、价格指导、政府统一监管等方面要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与政策,并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付诸实施。

2.1 市场准入测绘资质资格制度建设

规范进入市场主体的资格,建立测绘资质资格管理制度,在测绘资格的管理制度方面,主要是建立注册测绘师制度。即对准入市场的测绘单位,必须拥有相应资质等级规定数量的注册测绘师,以强化市场主体在市场经营承接项目任务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律责任,确保测绘成果质量。注册测绘师制度必须立法。在取得资格、注册、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等方面应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的注册测绘师制度还应考虑与国际接轨,或与其它国家双向互认的问题,为我国测绘单位走向国际测绘市场创造条件。

2.2 建立测绘监理制度

测绘监理制度是监督规范测绘工程施工行为,确保施工过程和成果质量的重要措施,是营造一个有序市场的重要方面。在项目的市场运作中,一般都采取招投标方式。一方面项目任务的发包方需要找一个具有监理资质和能力的中介机构对承包方在项目设计、技术方法、设备选型、生产过程、成果交付、合同履行等方面进全方位的监督;另方面对项目任务的承包方为有利于在技术、质量、工期方面与发包方发生纠纷时得到合理解决,需要有一个中间组织评判。再则,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招投标的项目必须接受监理。建立对测绘项目的监督制度,有利于引导我国的测绘单位去适应国际惯例,开拓国际测绘市场。测绘监理制度要立法,明确政府主管部门责任,在监理的资质资格、监理范围、监理实施、监理的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

2.3 建立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产品政府指导性价格体系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作为一项生产活动要计算成本消耗;而进入市场,还应加上利润和税金形成价格。价格的内涵不仅要确保工程产品的价值补偿,而且使测绘单位有一定利润,以能形成资金积累而扩大再生产。还要包括上缴国家的税金。为保护测绘单位和用户的合法权益,防止不正当竞争,确保测绘工程产品质量,测绘工程产品合同价格可在本价格的基础上上下浮动10%。任何压低价格的行为,应视为不正当竞争,并将造成产品的粗制滥造,质量得不到保证,从而给应用造成严重后果。当然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产品的价格应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变化发展的需要。

2.4 税收政策

当前,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进入市场的一部分市场主体,过去是国有事业单位,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转型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或完全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它们对新体制还应有一个适应期,加之地理信息产业本身属于朝阳产业,需要政府的政策扶助。政府在税收方面,如所得税可在一定时间段内给予减免优惠,则将有利于这些单位减轻压力,尽早适应新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环境,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

3 加强对市场的统一监管

政府加强对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的统一监管,主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维护市场正常秩序,遵循市场规则,对市场主体及其经济行为给予指导、监督,包括执行违规处罚。

3.1 建立并不断完善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法律体系

国家在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公平竞争以及诚信原则等方面,已出台了诸如《公司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测绘法》等一系列法律,当前,还需针对测绘与地理信息的特点及市场规律,依据《行政许可法》对市场准入,测绘单位的资质资格管理方面进行立法。在执法管理方面,政府各有关主管部门,如测绘、工商、司法、质检、保密等部门应联合执法,强化监管力度,严格查处未经登记注册、违法违规的经营者。

3.2 对价格实行控制性管理,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价格是市场管理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根据测绘与地理信息产品的特性,国家应制定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产品的政府指导价。对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产品的政府指导价实行控制性管理,主要是规范和监督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正确定价行为,防止恶性降价竞争,或人为的价格攀升,损害甲乙方的合法利益,以致危及产品质量。维护市场正常、健康地发展。

3.3 运用行政手段,管好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

为维护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行政性的市场管理手段也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指:强化市场管理机构,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建立市场监测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对行政管理范围内的市场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严格依法行政,杜绝,管好市场。通过10—20年的努力,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对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 结束语

测绘及地理信息市场伴随着国家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求营运而生,同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获得很大程度的提高,我们国家的测绘及地理信息市场目前还在最初的阶段,秩序非常混乱,需要经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才能够使得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平华,路文科,刘永宏.论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J].安徽地质 ,2009,12(4).

测绘信息范文3

【关键词】地理信息成果;信息化管理;资料

1引言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需要建立起一套以基础地理信息为载体的测绘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拓宽基础地理信息应用服务领域,进一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形成权威、唯一和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实现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建共享。这就需要地理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对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案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为各种信息资料顺利投入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在测绘地理信息资料管理方面的工作正在由传统的手工地图制图技术向现代计算机数字制图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成果由单一的纸质升级为多元的基础航空摄影和遥感卫星等获取的数据和遥感影像资料;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4D产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库数据等。在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思维运用于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管理工作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1]为了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需要对传统的信息资料管理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与创新,使地理信息成果所提供的服务能够与目前的应用需求相适应,为气象、水利、交通、国土以及农业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另外,地理信息成果资料也是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国防建设以及政府管理等领域的重要信息资源。随着国家与省级基础地理信息联动更新、全国地级以上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多规合一等新业务、新技术的推进,需要提供海量甚至覆盖全球的成果数据信息。因此,测绘成果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3规范数字化测绘地理信息资料归档管理

①对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管理制度进行改良与优化,最大程度上提高档案入库质量。对用于地理测绘工作的仪器设备、生产技术档案以及信息管理档案的统一性、完整性与真实性进行重点检查,使数字化地理信息资料的权威性得到提升。②对地理信息资料的安全性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地理信息数据具有充分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杀毒软件对数据与系统安全性进行病毒查杀操作,同时也需要对储存信息资料的计算机硬盘进行检查。③对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的存储管理模式进行严格的设计。加强电子档案与图纸档案两个方面的管理工作,最大程度上使地理信息资料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备份与存储。④对地理信息资料进行规范化的测绘,使成果数据具有充分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在对数字化信息资料进行归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尽量保证技术要求、数据格式以及对应版本三个方面的统一性。

4测绘地理信息资料成果信息化管理探讨

4.1采集完整数据,执行相关规定与行业标准

为了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资料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需要事先对库存资料进行彻底、全面的清理。[2]再根据测绘资料的技术规定与相关标准,对地理信息资料的归档、组卷以及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采集资料翔实、完整性好的目录数据成果,通过计算机对文件目录与案卷目录进行录入,建立文件级目录与案卷级目录。[3]对数据检索体系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使地理信息资料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并且规范化。

4.2对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路径进行研究与分析

在建设地理信息资料数据库的过程中,需要事先对纸制数据资料成果进行数字化转换,并完成系统程序编写、系统调研、业务需求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初步形成数据库系统,建立基于GIS、SOA、全文搜索引擎、工作流程引擎以及参考模型等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其中SOA指的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服务单元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联系起来,形成基于空间的信息管理与基于图形的库房管理模式。

4.3地理信息成果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管理人员要求

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大数据时代,准确、快速地向用户提供成果数据是对于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在对各项信息化资料进行入库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标注地理信息比例尺、数据格式、项目类型以及生产年代等方面的信息。

4.4对地理信息资料的处理流程进行优化

地理信息资料的处理流程主要包含收集、分类审核、保存、提供使用各部分,信息化管理工作环境下,需要重点对这四个方面的处理流程进行数字化处理。对地理信息资料进行收集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不同内容的地理信息进行分类处理。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下严格验收测绘地理资料。具体的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档案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明确归档范围的基础上,做好归档移交与材料内容鉴定两方面的工作。[3]管理人员在对传统信息成果资料进行数据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模式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将资料收集、资料管理以及资料提供使用三个方面的工作进行集成化处理,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为信息资料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5测绘地理信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5.1采集原始数据

在计算机技术与图形软件的支持下,对地理图形进行矢量化处理,数据文件在经过转换后可以存储于计算机中,采用这种资料储存方式,能够对现有电子数据进行充分的利用,降低管理人员重复工作次数,一方面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采用直接扫描技术对原有图纸内容进行直接的收录。

5.2建立测绘地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原始数据在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经过绘图软件的修饰、整理与编辑,完成图形数据库的建立工作。于计算机中录入每个工程属性特征、工程概况、位置以及名称等方面的信息,对数据库资料进行完善。[3]形成管理系统与地理信息资料的数据基础。最后,属性数据库与图形数据库之间建立关联体系,二者之间相互对应的前提下,可以使地理信息成果管理系统的结构更加完整。

5.3建立分发管理子系统

为了满足当前档案有效管理,对档案的外接、阅读体系要有严格的规范,制定一套严格地管理体系,将信息查询、外接情况、统计分析、图单打印等工作有合理的规划,保证每个子系统的协调高效运转。同时建立管理子系统也势在必行。为了保证整个管理系统运行,必须保障对每个管理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建立相关安全保护措施,维护系统用户的升级,对角色创建,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

5.4完善现有库存测绘档案管理体系

在进行测绘档案管理进程中要注意对档案进行系统化分类,注意完善编码体系,从技术上和流程上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力度。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为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平台,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相关技术人员要努力掌握嵌入式微操作系统的能力,针对测绘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光盘库进行深层次的制定和封装,整理形成读取、刻录、归档等一系列操作规范和流程。使使用者通过最简便的操作实现对后台大量光盘的精确控制。

6结语

地理信息成果资料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具有专业化、系统化特点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于地理信息资料成果的多方位、快速、精准提供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地理信息资料管理人员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模式进行大胆的突破,提高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霞.浅要分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测绘成果档案管理信息系统[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104-105.

【2】李耀宗.内蒙古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资料异地备份系统构建[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8):5-6.

测绘信息范文4

[关键词]城市测绘 信息化测绘技术 信息化测绘体系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232-2

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中,城市测绘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其的帮助下,技术人员可以有效的获取城市建设规划方面的地理信息。城市测绘是高新技术密集的行业,随着近些年来科技的发展,也不断的推动着该技术的成熟和进步,使其逐步走向发展的多元化,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城市测绘技术会不断的拓展其使用的范围并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而基于城市测绘的信息化测绘技术正是城市测绘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对传统城市测绘技术的升级和发展。

1城市测绘信息化技术研究

城市测绘信息化技术主要是指导测绘信息的获取直到输出的过程,有效的促进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城市测绘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相关技术人员能够更有效的进行城市测绘工作,目前的城市信息化测绘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1地理信息服务可视化技术

城市测绘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研究对象具有联系和统一性,因此城市测绘工作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会有很多内容是相似的或者相同的。随着社会对测绘要求的改变,迫使城市测绘工作中不同的部分能够相互融合,促进城市建设的信息化与测绘产品或者服务的全面性。这项技术能够很好的保障测绘功能的实现,是基本的技术之一。

1.2GPS和测绘仪

城市测绘的多项工作中都会用到测绘仪,随着技术的发展,测绘仪不再是简单的模拟设备,现在的测绘仪以及逐步走向了智能化和自动化。测绘仪可以有效的为城市测绘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确保相关技术人员能够顺利的开展测绘工作。GPS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运用的十分广泛,在城市测绘中更是这样,该技术可以有效的确定城市的轮廓和范围等特征和参数,使城市测绘工作有足够有效的信息来顺利开展。

1.3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

准确的分析城市的地理空间等方面的数据对城市测绘工作的开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城市规划以及社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都需要用到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在充分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确定的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越来越得到相关技术人员和行业的重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经费也在不断的增加,该技术在未来一定可以处于的领先的位置。

1.4遥感技术和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间接的城市测量式技术,在日常测绘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本身的信息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遥感技术则能够对地理信息以及灾害相关的信息做出预报,为城市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

1.5移动计算机技术

城市的测量工作是一种野外进行的实践活动,其移动性比较强。地理位置的不固定也需要成熟的移动计算机技术来保障。城市测绘数据的管理需要移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同时也能够改变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模式。

2基于城市测绘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综述

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并不断向社会提供有效信息的系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在这一系统中,多个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得到有效的结合,使得地理信息的更新任务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快速的完成,并且使一系列相关的服务智能化的处理,为社会更高效的提供信息服务。信息化的测绘体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测绘行业的信息量增多。在之前传统的测绘行业,通常只局限在地理信息、地标建筑的特征等方面,在信息化得到实现之后,可以将社会方面的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得到呈现,比如建筑物的名称等等,使测绘行业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也为测绘技术人员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次,可以增加测绘行业信息的种类。传统的测绘行业的服务标准是设计图纸,而随着信息化测绘的出现,可以大大的增加产品的种类以及表现形式,其不再局限于设计图纸这一项标准,而是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比如电子地图的出现。

其三,测绘技术的多元化。遥感技术以及数据采集等技术是传统的测绘行业在工作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技术手段,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不同的测绘方式也不断的涌现,新型的测绘方法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有激光扫描以及低空摄影等等,这些新型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将人们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快速的呈现出来,提高了相关工作的速度,使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得到解决。

其四,测绘的网络化。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不断的推动者计算机的普及,这也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在工作对于信息的获取和浏览也往往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之上。在信息化的测绘系统中,各种类型的信息可以通过规定的方式储存在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中,相关技术人员在需要时只需要打开相关的数据库或者网页进行查找和浏览,就能够快速的获取有关的信息。使得传统的单一浏览方式得到很好的改善。

最后,测绘产品的公众化。为社会公众进行服务是测绘信息服务的重要作用,因此提供信息快捷化的浏览是信息测绘系统所要改善的方向。在日常工作中,该系统要及时的对大众公布相关的服务信息,确保测绘行业向着公众化的方向进步,这也是满足目前人们需求的重要表现。

3基于城市测绘的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立

根据近些年来的经验,下面部分就对我国城市测绘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立提出几点建议,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首先,生产体系的建立。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信息化测绘技术是在其基础之上并结合网络和数字技术而形成的,但是它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相关信息的生产。在相关信息的处理时,依赖于现代的技术化手段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了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前提之下,改革信息的标准,从而确保测绘产品具备相对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质量。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处理信息过程中,要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与自身的工作相结合,确保所产生的测绘产品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生活生产的需求,使服务的质量得到较大改进。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要充分的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将信息加工系统升级到一个新的层面,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建立相适应的数据库,并保持它的动态性。其次,在数据库得到完善之后,要对人们的传统信息概念进行改变,加强人们的数据思想,这样才能确保日常工作中出现的相关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输入数据库系统,进行资源整合以便更好的为后期的服务做出贡献。新体系建立的根本任务是为了使技术与社会需求得到更好的结合并不断的推动测绘信息的产业化,技术人员要以此作为工作的动力和方向,促进测绘体系的稳步发展。

其次,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从目前来看,我国测绘系统的发展方向是逐步走向多领域融合发展,因此测绘工作业不再局限于少数几个领域,其工作手段也需要多元化的技术进行支持。但是在其发展中,基础数据的质量是阻碍其发展的很大不利因素。所以在信息测绘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将数据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进行考虑,通过不断的努力来提高基础数据的质量,以便更好的完成服务。所以在服务体制的建立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确保数据搜集和数据库建立过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最后,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立与有限的管理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测绘系统的建立过程中,要建立完善有效的内控系统,建立只能明确的管理机构,并对每个机构设立完备的责任义务机制,并且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条件下,对各个机构的目标进行确定,形成合理有效的规划体系。同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根据实际的情况继续不断调整,充分提高它的适应性。

4结束语

总之,基于城市测绘的信息化测绘技术及体系是测绘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将产品环节、服务质量以及科学的管理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该技术的快速有效的发展和体系的合理建立,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周岩.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城市勘测,2011,14(02):68-70.

测绘信息范文5

【关键词】房地产;房产测绘;信息系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住房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房产行业的业务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提高房产行业的管理水平,可将一些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应用到房产行业管理中来,促使房产权属实现多元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1.房产测绘概述

⑴内容:目前房产测绘的内容主要包括房产调查、平面控制测量、面积计算、图绘制、要素测量、变更测量、成果资料检查和验收等[1]。其主要目的是为房地产的开发利用、产籍管理和交易、城镇规划的建设、税费征收、产权归属等提供有效、可靠的资料和信息,促使房地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⑵分类:当前房产测绘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房产项目测绘,二是房产基础测绘。房产项目测绘指的是在房产权属、开发、经营管理中,对分层分户平面图、分丘平面图及相关的数据、图表等进行测绘的活动。由于涉及房产的交易、拆迁、权属等多项问题,因此,房产项目测绘工作量很大。房产基础测绘则指的是在一个区域内或城市内,建立起一个大范围的房产平面控制网,以此进行房产基础图纸测绘的活动。⑶重要性:房地产行业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重要性也日渐突出。纵观当前房产测绘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⑴为房地产产业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服务。房产测绘能为房产企业提供比较全面的资料和信息服务,从而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⑵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政府对房地产具有行政管理职责,包括管理地产、房产、使用权人等。而房产测绘所提供的各项信息资料是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管理的参考依据[2]。⑶有利于城市规划。城市未来的规划发展,需要掌握房屋建筑的相关信息,并以此作为参考依据,房产测绘对城市规划建设有借鉴作用。

2.房产测绘管理及其发展

多年来,房产测绘管理都是沿用传统的作业方式,即手工和半手工作业。在这种作业方式次下,工作效率低下,且成图质量不高,无法满足房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房产测绘管理方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房产测绘管理方式有:

⑴人工管理方式:即采取人工方式进行房产测绘,使用手工绘制平面图、用图上量测法或地面直接量测法计算面积,并用“纸”的形式储存各种调查资料的方式[3]。这种人工管理由于不方便分析、查询及统计,因而成为目前正在被淘汰的作业方式,但现阶段依然存在。

⑵计算机辅助管理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为房产测绘管理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但在房产测绘管理中,由于涉及多种图件资料和文档资料,这两大类资料中的数据无法实现自动连接,而是需要进行人工组织,因而仍然无法实现房产测绘的自动化管理。不过可认为是人工管理方式向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方式的过渡。

3.房产测绘管理系统的发展

房产测绘管理系统的建立很好地解决了计算机辅助管理中,非空间和空间数据无法进行联合处理和存储的问题[4]。并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房产测绘管理系统向着更加多样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房产测绘管理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回顾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史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⑴第一阶段,单机单用户模式。即在单独的微机上,由专人负责将经手工办理完毕的案卷录入计算机,并可进行房产证件打印。打印出的证件不易涂改且整齐美观,这开启了房产管理的新纪元。

⑵第二阶段,Client/Server多用户模式。即利用房管局的局域网,应用Client/Server模式使计算机联网,因此,有效实现了多人的协同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查询、统计的速率。有些还引进了GIS软件,提高了图形功能。但系统的开放性有限,无法通过计算机对外房产信息。

⑶第三阶段,Brower/Server 广义用户模式。是现阶段应用较广的房产测绘信息系统模式。满足了房产管理数字化、网络化的要求,同时有效结合了数字城市的建设思路,为各级政府、广大市民、房产开发商、管理机构等架起了一座沟通桥梁。

4.讨论

房产测绘作为房产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专业的测绘手段和测绘仪器,能对房地产的各种信息进行测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房产测绘信息系统,进行房产管理的各种信息数据的搜集和处理。因此,房产测绘管理和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对维护房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和人员应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曹莉莉.房产测绘管理及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195.

[2]赵娜.房产测绘管理及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3(08):19.

测绘信息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工程测量;工程生命周期管理;地理空间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工程测量作为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测绘工程和工业目标及其周边环境的形态与变化,并为各种工业与民用工程和城市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与管理提供支撑和服务。工程测量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专门的工程测量技术方法。在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中,应该积极发展面向市政设施、交通设施、水利设施、能源设施、其它工业设施及特殊建构筑物等的景观测绘、放样定位、形态检测、变形监测以及工程数据库和工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技术方法,为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效率和效益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增强测绘对包括工程勘察、规划设计、建设、监理、运营甚至拆除等在内的工程生命周期的保障服务能力。

二、 信息化测绘的任务与特征

信息化测绘是当前测绘事业发展的方向。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等测绘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现代化的测绘基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和地理空间信息的实时化获取体系、自动化处理体系、网络化服务体系等。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快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大力推进测绘信息化进程,是测绘事业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和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测绘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要途径。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应该包括两大目标:一是要着力发展先进的测绘技术方法,建设现代化的测绘基础设施;二是要着力提升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这两个目标密切相关。前一个目标是后一个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后一个目标的手段和条件;而后一个目标则是前一个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的终极目标。因此,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切实提升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从提升测绘保障服务能力的角度上看,信息化测绘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测绘保障服务的层次有显著提高。在强化测绘的“支撑”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测绘的“提升”作用。

(2)测绘保障服务的模式有显著变化。测绘应该从被动服务、普遍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按需服务。这不仅包括测绘服务和成果的提供模式,也包括测绘成果的应用模式和后续服务模式等。

(3)测绘保障服务的质量有显著改善。测绘产品及服务不仅要优质化,更要增值化。测绘成果的内容、形式和质量应适应应用的需求,特别是成果的现势性应得到明显改观。

(4)测绘保障服务的效果有显著增强。测绘保障服务要适宜、及时和有效,并应以其为其它业务的成功而提供的支持程度作为衡量保障服务效果的基本标准。

三、工程生命周期管理

工程测量是直接为工程服务的。从工程管理的角度看,一项工程至少可以分为决策、实施和运营三大阶段。决策阶段主要是进行工程的策划与规划,而后两个阶段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勘察、设计、施工、使用以及拆除等具体阶段。工程生命周期管理[5](BuildingLifecycleManag2ement,BLM)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它贯穿于工程全过程,即从策划到设计、施工、运行、拆除甚至拆除后再利用,通过数字化方法来创建、管理和共享所建造工程的信息。其核心是通过在工程生命周期中有效的信息管理,实现工程建设和使用的增值。所谓有效的信息管理指的是有效地创建、管理和共享工程信息。而工程建设的增值包括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投资和进度,工程使用的增值包括确保工程使用安全、满足最终用户的使用功能及有利于环保、节能、降低工程运营成本和工程维护等。BLM的提出是集成化管理在工程信息管理中的体现,是工程信息管理领域的一项变革和创新。BLM作为一种集成化的理念,它将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集成在一起,具体包括3个方面:

(1)产品的集成。将工程产品信息(包括3D空间信息、工程物理信息以及时间、成本、资源等附属信息)进行集成。集成的模型称为工程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BIM)。BIM是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信息共享的基础。

(2)组织的集成。在统一的共同目标和共同价值下,将设计、施工和管理队伍的承发包模式和工作方式进行有效地集成。组织集成的重要手段是协同工作。

(3)过程的集成。通过过程改进和重组,将工程建造的工作过程进行集成,以缩短建造时间。过程集成的重要途径是过程并行。应该说,目前的工程生命周期管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实际也没有真正贯穿工程自始至终的全生命周期,但其思想已经受到工程管理和信息管理领域的关注。

四、工程测量的发展机遇在信息化测绘时代,工程测量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工程生命周期管理将对工程测量发展提出更多的业务需求;另一方面,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也将为工程测量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工程生命周期管理引导工程测量业务需求

前已述及,工程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工程目标及其周边环境的形态和变化,为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提供支撑与服务。工程测量不仅是一门技术和手段,更是一种服务,是一种面向工程生命周期的测绘与空间信息解决方案。

在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工程测量的工作内容十分广泛,与传统的工程建设和管理不同,在工程生命周期管理中,工程测量不仅要为工程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等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更重要的是应获取工程及其周边环境的大量空间信息和基本的属性信息。工程测量不仅要获取信息,还应通过建立专门的工程数据库、三维工程模型和工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空间和属性信息进行管理、更新与维护,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从而为工程的设计建造和长久运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支撑工程测量技术发展

工程测量作为一门技术和手段,其发展无疑将得益于我国当前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技术体系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将主要围绕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管理与服务这一信息流程来展开,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way)服务于任何人(anyone)。在测绘科学技术中,工程测量属于应用型技术。现代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以及特殊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将对工程测量产生巨大的影响。

五、重点发展建议

研究和建立现代工程测量体系

工程测量既是测绘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直接服务并贯穿于工程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工程测量不仅是一门学科、一门技术,也是一种服务、一种解决方案。当前,有必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并逐步完善现代工程测量体系,并在该体系的指导下开展工程测量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训、业务拓展和技术服务。这一体系不仅应包括工程测量的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也应包括相应的人才结构、技术政策和服务模式等。同时,在目前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中,对工程测量应当给予必要的关注。

研发和应用工程测量新技术工程测量相关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其服务能力无疑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快先进实用的工程测量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在这里,一方面要开发一批创新性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已有技术的集成和方法的改进。既要追求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更要重视技术的经济性和易用性。这些技术不仅包括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也应包括各种物理传感器技术、特殊的工程测量技术以及不同类型技术的集成。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对此应给予相应的支持。

注重工程测量成果的质量安全

工程测量服务于工程,因此工程测量自身工作和成果的质量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主要应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颁布并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对涉及重大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编制强制性标准或设置强制性条文;二是从事工程测量服务的机构,应建立并实施适宜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逐步建立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三是国家有关部门建立较为完善的工程测量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市场准入机制和市场信用机制。

六、 结语

当前,我国的工程建设和管理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工程测量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工程测量的发展之路,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工程测量体系,提高工程测量的技术经济价值和绩效,提升工程测量的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工程测量的可持续发展。工程测量作为一门技术、一种服务,应该也将能够为各种工程的科学设计、安全施工、可持续运营以及信息化管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以及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逐步建立,工程测量的前景将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