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范例6篇

水土保持范文1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保;土保

尽管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经常以同义词形式出现,但他们有着不同含义。水土流失包含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流域水土流失是土流失与水流失的总称,这里的土流失指土壤侵蚀,水土保持也就含有土壤保持与水保持,即人们经常说的土保与水保。人们在研究水土保持过程中经常会重点研究土壤侵蚀,忽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差别,所以,要更好地研究水蚀流域内水土流失,必须深层研究土保和水保间的关系。

1.水流失的定义

1.1水流失导致水资源的结构发生变化

水蚀流域水流失会使原有水资源分布不均更加严重,即:汛期水流量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枯水期水的径流量会减少很多,流域水流失对水资源结构具有重要影响。人类在地面对自然植被进行的破坏行为也导致水土流失,加上河道内输沙量通常都很高,致使植物生态吸水量显著下降,对水资源结构产生影响。因为水土流失加剧,枯水期流量减少,汛期流量增加会致使一些水资源在汛期用潜在资源水和灾害水形式从流域内输出,一些水资源原本能够利用,但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1.2分析水资源结构

水资源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成生态环境水、资源水和灾害水。生态环境水是能满足使河流正常运行的水量,资源水对河流系统没有危害作用且可以给河流运转带来的水量,资源水含有消耗资源水与潜在资源水。通常而言,生态环境水要从湖泊、河道、植被、湿地等生态系统的需水量来进行考虑。因为小流域河流中湿地、湖泊等生态系统很少,分析小流域的水资源结构就可以在植被与河道系统进行分析。

1.3水保持与水流失的关系

结合水资源转换看,水流失可以理解为生态水资源中灾害水与潜在资源水间的转化过程。之所以出现水流失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够均衡,生态环境水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或其他自然因素的破坏,致使流域内生态水出现退化或者被污染。生态水退化对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具有破坏性影响,当水流失比较严重时,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给社会的正常用水带来危害。水保持是为解决流域内发生水流失现象,以保障生态环境水可以正常运行,确保水资源分布合理。

2.土壤侵蚀的特征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地形、土、降雨、植被及人类活动,都会给土壤侵蚀带来一定影响。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影响最大,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改变水流域下方垫面的状态,从而导致水土侵蚀现象出现。降雨及地形因素等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很小。植被主要通过改变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率改变土壤侵蚀状态。所以,可以运用水特征指标分析特定流域,土壤侵蚀情况主要受土地结构变化和结构利用两方面影响,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如果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土地运用类型里土壤侵蚀特征存有差异。所以,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土地应用类型给土壤侵蚀带来的影响,进而得出运用土地的结构特征指标,以此表示土壤侵蚀量,具体表征公式是SI=∑wi×(Ai÷A),∑wi表示第i类土地运用类型对土壤侵蚀的权重,Ai表示第i类可以利用的土地的面积,流域土壤侵蚀和田间是反比例关系,流域土壤的侵蚀会随着田值增大而变得更轻。

3.水流失的危害及其特点

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具有破坏性作用,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主要表现为它会带走土壤中的微生物及营养物质,使土壤肥力大大降低,土层也会渐渐变薄,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最后降低农作物产量。当农作物产量较低时,人们会通过施加更多农药及化肥以促进作物生长,较多的农药及化肥会加速土壤退化速度。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主要表现为侵蚀土壤,使土壤生产能力大大降低,导致单位土地面积粮食生产量降低,人们为了提升产量,会加大土地开垦力度,扩大土地开垦,会加重水土流失问题,恶化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对基础设施的作用及影响主要是会冲毁道路、建筑物或桥梁等,使人们受到经济方面损失,严重时也会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水流失特征主要是生态环境水发生流失,我国各地区水流失的特征存有不同,分析水流失特征时一定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建立生态环境用水指标,用指标来反映水流程度,具体可以运用权重公式或者面积公式来反映生态系统对生态用水的贡献。权重公式是:EWUI=∑ei×(si÷s),∑ei是生态用水重要性的权重,这一权重值通常利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EWUI是流域生态环境用水,s是流域面积;si是第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生态系统面积是计算流域范围内土地的覆盖面积所得到的,流域生态用水和水流失是反比关系,生态用水值越大,水流失就更严重。

4.土保和水保之间的关系

生态系统里的水流动导致水沙移动,水沙移动致使土壤被侵蚀,水流失量越大,土壤侵蚀程度就越严重。因此,土壤侵蚀和水流失有着紧密联系。站在水土保持角度考虑,要保持水土需要一定水资源,通过遏制流域水发生流失,才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面积的扩大。特别是水流失十分严重时,牺牲部分水资源能够有效保护土壤。然而利用水资源也会给流域水资源应用带来一些影响,所以,运用过程中一定要全面考虑改善土壤结构,不断提升土壤抗腐蚀性,进而才能实现土保和水保。

水土保持范文2

基于RS与GIS的岩溶区石漠化时空变化特征——以湖南省慈利县为例王晓燕 徐志高 (7)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及预测研究——以北京丰台区为例赵西君 宋金平 王倩 (11)

贵州省乌江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王秀春 黄秋昊 蔡运龙 (15)

晚更新世小江流域泥石流沉积特征及发育规律魏东岚 李永化 (18)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以石羊河流域民勤县为例王世金 何元庆 赵成章 (22)

基于GIS的沂蒙山区植被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陈婷婷 孙希华 (26)

岷江上游流域不同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的径流响应研究梁小军 江洪 朱求安 黄梅玲 (30)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土壤侵蚀驱动机制研究朱丽 秦富仓 杨翠林 马小芳 (34)

不同植被覆盖防治土壤风蚀对比研究 王翔宇 原鹏飞 丁国栋 尚润阳 孙保平 张宇清 吴斌 (38)

黄土区不同地类土壤水分入渗与模拟研究刘卉芳 曹文洪 王向东 (42)

重力侵蚀分类研究郑书彦 (46)

内蒙古棋盘井工业区景观破碎化预测梁振明 曾勇 赵彦伟 汪思慧 (49)

黄土高原清水河流域植被景观动态变化研究陈静谊 张志强 王新杰 唐丽霞 (53)

基于GIS的不同精度DEM提取地形指标误差分析——以盐池县南部山区为例杨光 李庆和 孙保平 (57)

基于ArcIMS的地质公园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张国庆 田明中 郭福生 王同文 孙洪艳 (61)

基于表观反射率的渭一库绿洲植被动态变化分析罗江燕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陈金奎 (65)

封育措施对宁夏盐池半干旱沙地草场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边振 张克斌 李瑞 刘小丹 (68)

长白山白河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与河流沉积张威 穆克华 李川川 闫玲 牛云博 (71)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城市土地规划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王进 李准 (76)

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枯枝落叶及苔藓层的生物量与持水性能潘刚 任毅华 边巴多吉 赵佩艳 (81)

空心菜对不同形态氮吸收动力学特性研究周晓红 王国祥 杨飞 何伟 杨周 (84)

塔里木河干流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黄青 李丹丹 (88)

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芦晓峰 王铁良 李波 (93)

欢迎订阅2009年《水土保持研究》 (96)

北京市怀柔区乡村河溪利用方式及演变分析冯泽深 高甲荣 杨海龙 崔强 段红祥 (97)

勘误 (100)

京郊河溪近自然治理环境效应分析高阳 高甲荣 陈子珊 段红祥 寇忠泰 (101)

准噶尔盆地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中δ^18O和δD变化特征——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阜康站为例李晖 蒋忠诚 周宏飞 王月 崔天顺 李艺 罗为群 (105)

不同灌水和施氮对黄土性土壤中NO3^--N迁移和淋失的影响陈晓歌 马耀光 (109)

基本农田空间配置的自动化研究黄丽梅 刘廷祥 鲍文东 吴泉源 (112)

开封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苏朝阳 苗长虹 (116)

定西安家沟流域3种典型农林复合模式的评价研究蔡国军 张仁陟 莫保儒 魏强 柴春山 于洪波 (120)

几种坡面径流调控措施的筛选试验研究唐小娟 郭雪莲 (125)

晋西黄土区蔡家川封禁流域植被演替规律杨海龙 王芳 包昱峰 高甲荣 (129)

新疆柴窝堡水源地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问题柴政 玉米提·哈力克 苟新华 罗淑政 (13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红壤退化地生态恢复研究陈世发 查轩 李旭义 (136)

滇西南亚热带山地主要植被类型下土壤微量元素状况研究赵筱青 杨树华 (140)

不同覆盖措施下龙廷杏梅园地小气候效应研究刘克长 任中兴 李申安 杨吉华 王迎 (145)

锌铬复合胁迫对水稻植株碳氮代谢的影响朱雪梅 林立金 杨远祥 蒋小军 何传云 邵继荣 (149)

板集矿区生态恢复规划研究徐琳瑜 赵彦伟 刘桂友 苏美蓉 (152)

成都市人工湖塘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杨菊 万新南 (156)

潮关西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立地类型的划分何明月 高甲荣 张金瑞 (158)

巢湖流域水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宋润朋 吴开亚 金菊良 (162)

线性规划方法在丹江口库区小流域土地规划中的应用研究王国重 蔡崇法 (166)

四川省九龙县石头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及其危险性评价研究铁永波 唐川 苏小琴 (168)

陕西省两个主要类型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分析刘佳 徐玉霖 王继军 (171)

一种应用氢氧同位素确定土壤蒸发的新方法胡海英 包为民 王涛 瞿思敏 (175)

土壤有机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定量研究杨才敏 (177)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焦作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常玉光 樊良新 宋琼 (180)

四川广安区观塘镇地质灾害特征及其成因吴俊峰 王运生 孟天伦 (182)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述评叶立国 李笑春 (186)

草庙子河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祝广智 (191)

赣州生态城市建设探讨熊平生 (194)

欢迎订阅2009年《水土保持通报》 (196)

山西退耕还林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探讨韩国忠 李有华 (197)

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前后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监测方法与案例刘则荣 武俊德 杨冰 冯续宁 侯庆春 (200)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行贷款项目蓄水保土效益分析祁永新 刘则荣 王兴中 (204)

小流域监测与评价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调查与评价王鸿斌 刘斌 金剑 雷小博 (208)

黄土高原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共享机制研究——以甘肃省崆峒区甲积峪小流域为例梁剑辉 赵帮元 郑华 (210)

参与式方法和工具在小流域规划中的应用——以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为例谢艳芳 杜卿 贺林 (214)

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喻权刚 朱小勇 殷宝库 (217)

水土保持监测基本方法述评刘咏梅 杨勤科 王略 (221)

水土保持、减贫与可持续发展——英国赠款小流域管理项目的创新和影响高健翎 王还珠 (226)

小流域监测数据资源的调查与分析评价曹全意 雷启祥 李学勇 (229)

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示范流域农户可持续生计调查分析王兴中 祁永新 孙太旻 (231)

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王富贵 曹炜 王娜 (235)

甲积峪小流域水沙监测工作做法与思考刘存国 朱存喜 (240)

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以英国赠款中国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为例张永国 (242)

关于水土保持外资项目财务管理办法的制定杜卿 贺林 谢艳芳 (245)

黄河小流域监测评价元数据标准研究梁剑辉 许五弟 郭玉涛 (247)

参与式流域规划中相关利益群体的角色分析何兴照 杜卿 (250)

CWMP示范小流域的选择和参与式小流域规划过程谢艳芳 贺林 杜卿 (253)

中国小流域管理项目示范活动的实践意义冯省 张永国 (255)

黄土高原流域综合管理对农村社会经济影响研究何兴照 马安利 董仁才 (259)

参与式可持续流域管理模式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何兴照 王还珠 (263)

中国小流域管理项目监测评价体系开发工作的启示冯省 王兴中 (266)

附图 (F0002)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 (F0004)

考虑数据变换的泾河流域月降雨空间插值刘鹏 张万昌 (1)

基于突变理论的岷县山区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研究杨东 焦金鱼 田娜 (5)

流域土地利用/覆盖与植被变化的水文响应模拟研究赖格英 刘志勇 刘胤文 (10)

高速公路道路建设中土壤侵蚀问题研究余海龙 阿力坦巴根那 顾卫 卜崇峰 (15)

金沙江干热河谷微地形改造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研究李艳梅 王克勤 陈奇伯 王建英 (19)

淤地坝最优坝高的确定方法研究穆天亮 王全九 (24)

灌区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展望马孝义 王波雷 张建兴 范严伟 (28)

一维非饱和土壤溶质运移的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吕岁菊 乔英 刘国林 (33)

东北低山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优化模式研究——以黑牛河流域为例戴全厚 喻理飞 喻定芳 翟胜 刘明义 王艳 (37)

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坡长因子评价问题孔亚平 张科利 曹龙熹 (43)

基于GIS和RS的辽西地区土壤侵蚀的定量研究董婷婷 张增祥 左利君 (48)

流动沙丘沙埋对沙柳生长特性的影响原鹏飞 丁国栋 赵奎 (53)

基于改进型PCNN与模糊算法的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付强 李伟业 冯艳 (56)

基于GIS技术的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系统王存美 姚新 廉保全 陈歆夏 马红银 马宾 杨文星 (60)

四川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库建立与应用研究郑泽忠 范东明 曹云刚 夏清 邵怀勇 (64)

基于GIS/RS的县级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张小虎 雷国平 张惠 袁磊 李刚 (67)

新疆于田绿洲-荒漠脆弱带时空演变及其调控方法研究丁建丽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70)

盐碱地的生态修复研究张建锋 (74)

中国荒漠区的生物多样性李毅 屈建军 董治宝 安黎哲 (79)

时间序列分析在土壤墒情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张和喜 杨静 方小宇 房军 冯诚 (82)

基于GIS和RS技术水土流失规划研究——以浐灞河流域为例李斌斌 李占斌 鲁克新 沈中原 (85)

水土化学场理论在干旱区绿洲盐渍土研究中的应用——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何祺胜 (88)

密云土门流域出口氮磷污染分析张燕 张志强 谢宝元 张俊卿 唐寅 王利 刘恩 (94)

晋西黄土洞穴发育特征研究李滨 彭建兵 郑书彦 安光明 (98)

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初期土壤物理性质特征张健 刘国彬 许明祥 李小利 周萍 (101)

西南丘陵地区县域农用地经济效益评价研究——以重庆江津区为例李占军 刁承泰 (105)

小尺度空间的城市生态功能区规划方法研究张志全 郑晓非 胡远满 陈宏伟 (110)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地表径流的分布格局与动态王永利 云文丽 苗百岭 梁存柱 王炜 (114)

雁栖河溶解氧和氨氮对不同河溪利用方式的响应冯泽深 高甲荣 吕晶 段红祥 (118)

平坦V型测流堰在山区森林水文研究中的应用与设计饶良懿 朱金兆 王玉杰 (123)

三峡库区土地整理“移土培肥工程”设计研究——以兴山县峡口镇为例林爱文 胡艳荣 胡立峰 (126)

青海都兰县察汗乌苏绿洲景观格局特征分析刘小丹 张克斌 李瑞 沈彦 边振 (130)

基于GIS与熵权的DRASCLP模型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张少坤 付强 张少东 刘仁涛 (134)

基于生态足迹的鲁西北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德州市为例刘富刚 (138)

川藏公路山地灾害特征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巫建晖 张正波 田金昌 陈健 (142)

基于GIS和分等成果的县域内农用地定级方法研究——以山东省平阴县为例赵璐 郑新奇 (145)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杨永东 张建生 蔡国军 莫保儒 王子婷 柴春山 (149)

金沙江流域云南段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夏既胜 杨树华 王玉朝 赵筱青 卢东爱 (152)

杨树无性系蒸腾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陈安强 房用 慕宗昭 马啸 杨吉华 (157)

吉县蔡家川小流域水文响应相似性研究刘利峰 毕华兴 (161)

贵州省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综述刘唐松 戴全厚 (165)

臭椿幼苗对渗透胁迫的生理响应曹兵 宋丽华 唐春慧 (168)

土地整理的人-地系统响应综述冉清红 岳云华 谢德体 魏朝富 冉瑞平 (171)

宁德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金蓉 黄义雄 杜秀敏 (175)

昆明市生态红线区非生态用地转变前后生态效益分析范学忠 李玉辉 角媛梅 (179)

北京风沙源区风沙活动特征分析及治沙格局初步研究张丽颖 岳德鹏 王计平 刘永兵 牛巳博 (184)

河溪利用方式对河岸带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安达木河上游为例陈子珊 高甲荣 包昱峰 冯泽深 (189)

辽西凤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水分界面研究王维 王秀茹 关文彬 李奕 (192)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用地面积预测——以福建省为例刘淑苹 张文开 张军 (196)

玉溪市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何云玲 付保红 (200)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分析田卫堂 胡维银 李军 高照良 (204)

矩形渡槽经济水力要素的确定常林秀 (210)

辽宁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郑晓非 张志全 胡远满 李秀珍 (212)

奈曼旗大沟头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杨翠林 秦富仓 朱丽 邬鹏程 (216)

盐池草地植被数量波动研究李瑞 刘云芳 张克斌 (220)

新疆开垦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分析宋文娟 熊黑钢 (224)

保水剂对基质栽培菜心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谢勇 杜建军 李永胜 (228)

崇遵高速公路开肩堡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王瑞甫 (231)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分析姜永华 江洪 曾波 何丙辉 (234)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的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研究——以重庆渝西经济走廊地区为例孙德亮 张凤太 (238)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研究尚爱军 (241)

贵州老万场金矿石灰岩与红土矿体土壤结皮中苔藓植物种类及群落比较研究汪文云 张朝晖 (244)

基于BP网络的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适宜性评价王艳 宋振柏 吴佩林 (248)

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牧草引种试验研究朱磊 张芳琴 廖鑫 郑世清 (251)

陕蒙沙漠高速公路沿线土壤水分变化研究卜耀军 艾海舰 刘翠英 纪晓玲 张雄 (255)

祁连山北坡主要植被下土壤异质性研究牛赟 敬文茂 (258)

基于人水和谐的城市污水河流生态治理祝广智 (261)

聊城市风沙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张重阳 王倩 路洪海 (264)

韭园沟流域的洪水资源化研究王书良 (267)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 (F0004)

神府东胜矿区不同下垫面产流产沙试验研究李强 李占斌 鲁克新 王民 穆军 (1)

黄土丘陵沟壑区径流输沙相关性的尺度效应分析朱婧 赵文武 徐海燕 (4)

坡面细沟自组织形成过程的CA模拟原立峰 常春平 (7)

坡耕地地表糙度对降水分配的实验研究郭建华 吴发启 梁心兰 刘淼 (11)

子午岭次生林区土壤持水力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梁向锋 赵世伟 张亚莉 赵勇钢 华娟 张扬 (15)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孟庆香 刘国彬 杨勤科 (20)

福建省降雨侵蚀力R值预测预报方法研究张坤 洪伟 吴承祯 丁新新 (23)

海湾型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陈国强 陈鹏 (26)

三江平原地下水埋深时间序列的混沌研究付强 李国良 (31)

乌鲁木齐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杨磊 张永福 王伯超 (35)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水电站库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吴柏清 何政伟 闫静 许辉熙 (39)

国内外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张鲁 周跃 张丽彤 (43)

基于RS和GIS扎龙湿地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研究袁力 赵雨森 龚文峰 范文义 (49)

三江平原土壤质量变化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及应用杨先野 付强 王宝华 姜秋香 (54)

童子坝河流域水文特征与降水量的关系研究胡广录 刘鹄 赵文智 (58)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黄土丘陵区土壤碳库及其管理指数的影响戴全厚 刘国彬 薛萐 余娜 张超 兰雪 (61)

秦岭北坡刺槐人工林细根垂直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燕辉 苏印泉 李吉平 朱昱燕 季志平 (65)

晋西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土壤饱和导水率研究纳磊 张建军 朱金兆 董煌彪 王鹏 袁琳丽 (69)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区域风况与风蚀坑形态特征王帅 哈斯 (74)

新疆玛纳斯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尹小君 (77)

生态垫对流动沙地土壤温湿度和养分的影响杨越 曹波 孙保平 杨志国 杨莉 刘莹 (81)

平原区土地整理中的土方量计算方法比较张超 王秀茹 郭晓辉 李素云 (84)

库布齐沙漠北缘沙丘不同部位露水凝结量的初步研究武文一 于显威 杨晓晖 于春堂 卢晓杰 (88)

新疆库车县近40a来气温与蒸发量变化趋势分析胡伟 姚磊 (93)

娃娃沟流域泥石流活动与植被关系探讨施蕾蕾 陈宁生 杨成林 覃伯勇 (96)

新疆于田绿洲盐渍化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古丽格娜·哈力木拉提 阿布都沙拉木·加拉力丁 海米提·依米提 (100)

松辽平原土壤盐渍化现状及盐分特征分析王耿明 姜琦刚 高永志 邢宇 (105)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镇化关系研究——以榆林市为例王小军 蔡焕杰 张鑫 王健 王纪科 刘红英 康艳 (108)

若尔盖湿地草原沙化驱动因素分析李斌 董锁成 江晓波 李泽红 (11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李月臣 (116)

民勤县主要治沙造林树种空间结构及其防风作用李建刚 王继和 蒋志荣 柴薇薇 (121)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鲁西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测度王汉卫 成杰民 孙天然 (125)

宁南山区农户经济收入与农业结构调整现状研究——以宁夏固原河川乡为例杨浩 程积民 (130)

水资源价值理论的四象限模型探讨赵娟 穆兴民 王飞 高鹏 张捐社 (134)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沙棘生长对土壤水分及养分影响卢建利 陈云明 张亚莉 李卓 徐敬华 (137)

内蒙古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模糊评价研究吴全 朝伦巴根 赵国平 (141)

山地灾害演化特征和预测预报探讨高召宁 姚令侃 (146)

采用拦沙坝防护的浅基桥梁墩台局部冲刷研究伊廷军 吴清波 赵海镜 (150)

基于北京一号小卫星的密云水库水土资源遥感分析杨海波 黄诗峰 李纪人 左春刚 李小涛 (153)

青弋江芜湖市段无机氮的分布特征时伟 陈发扬 胡园园 韦炜 (157)

基于TOPSIS法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评价——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王江 李靖 魏红义 田鹏 (161)

玉米拔节期水肥耦合效应研究贺冬梅 张崇玉 妮 李盛勇 胡先伟 (164)

门楼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现状评价与治理对策李嘉竹 刘贤赵 (167)

黄河三角洲芦苇生物量空间变化环境解释冯忠江 赵欣胜 (170)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区沙化土地植被生物量的影响赵串串 杨晓阳 张凤臣 柴永煜 杨兴中 (175)

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芦晓峰 王铁良 李波 刘镜 (178)

合肥市城区流失水土污染特征研究胡宏祥 任涛 黄本柱 (182)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时空趋势变化分析焦彩霞 郑光辉 孙东敏 (185)

南方红壤区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生态恢复研究马志阳 查轩 (188)

基于TM影像的福州市地表植被变化分析柳铮铮 曾从盛 钟春棋 (194)

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贾宇平 (197)

盐池沙地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沙柳的光响应研究段玉玺 贺康宁 朱艳艳 芦新建 张进虎 孙跃强 (200)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生态效应研究郭永盛 白育英 周心澄 (204)

柠条林带不同行距的防护效果比较研究朴起亨 丁国栋 王炜炜 王翔宇 高涵 秦树高 (207)

晋西黄土区侵蚀沟坡面植被群落特征研究张晓艳 王百田 魏天兴 李海红 (211)

山西葛铺煤矿矿区土壤水分和结构变化浅析赵陟峰 郭建斌 郭汉清 景峰 (214)

辽宁省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仲晓雷 郭成久 范昊明 周晓乐 郑成建 (217)

NOAA/AVHRR与EOS/MODIS的积雪监测模式对比麻旭辉 刘志辉 肖继东 (220)

遗传算法在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初探吴高伟 王瑄 (223)

T3x须家河组砂岩饱水作用下水岩相互作用规律研究李彦军 王学武 冯学钢 姜云 蒋可 (226)

宁南黄土丘陵区农牧结构调整与模式的研究——以宁夏固原河川乡为例王之明 程积民 (229)

三峡库区退化土壤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董杰 杨达源 (234)

四川省宁南县石洛沟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卢铖昀 王士革 汪阳春 严冬春 林明安 (239)

贡嘎山东坡湾东河泥石流的特征及危险度评价佘涛 谢洪 王士革 孔纪名 刘正梁 (242)

地质遗迹旅游开发中各类潜在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及其防治对策韦跃龙 陈伟海 覃建雄 吴汝兰 (246)

西南(岩溶)山区乡村聚落景观优化研究——以安顺市为例雷清 苏维词 (251)

土壤水资源研究进展及评述邬春龙 穆兴民 高鹏 (255)

山东省工业“三废”排放的库兹涅茨特征研究苏秋实 王立本 (258)

河北杨不同再生途径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的RAPD检测张琼 李周岐 侯万伟 周飞梅 (260)

川滇高山栎净光合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刘敏 方江平 (263)

水土保持监测中SPOT5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方法研究杨蕾 (266)

渠道衬砌砼混凝土裂缝原因与控制措施探讨陈浩全 (268)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 (F0004)

基于GIS下的西宁市土壤侵蚀预测李若东 刘得俊 冯玲正 蒋波 李润杰 (1)

黄土高原中部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徐勇 杨波 汤青 (4)

辽宁省冻融侵蚀发生的气候环境条件分析张瑞芳 范昊明 王瑄 周丽丽 武敏 刘艳华 (8)

缙云山典型植物群落次生演替中土壤抗冲性研究文卓立 周飞 (13)

黔中石灰岩喀斯特表层土壤结构性与土壤抗蚀抗冲性赵洋毅 周运超 段旭 (18)

沙棘“柔性坝”对沟道土壤粒径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张涛 李怀恩 刘健 毕慈芬 乔旺林 (22)

地下滴灌条件下砖红壤水分入渗特性试验研究陈洁 陈阳 吴卫熊 李雅楠 李就好 (26)

天安特生态调节剂对南方不同农业土壤结构的影响常青山 蔡祖国 杨卫军 王幸斌 (29)

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机理及功能研究戴全厚 喻理飞 薛萐 兰雪 余娜 (32)

流动沙丘风沙流结构的定量研究王翔宇 朴东均 丁国栋 尚润阳 高函 王炜炜 孙果 (36)

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陕西省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史海静 李锐 (40)

毛乌素沙地南缘3种灌草丛形态与阻沙能力的对比研究唐艳 刘连友 哈斯 王志 孙炳彦 杜建会 (44)

新型YDL-固沙胶的固沙性能及固沙效果试验研究张华 田佳 张文奎 (49)

咸水入侵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环境效应分析——以昌邑市为例张艳 张祖陆 张会海 宫巧玉 (53)

土地利用规划中建设用地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李红伟 曾永年 陈安平 (56)

雷州半岛徐闻生态示范县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邓国军 王树功 周永章 朱晓红 (59)

秦州区水土保持林建设生态效益价值评估唐慧中 辛晓霞 张义华 (62)

3种固沙剂固沙能力的野外试验研究姚正毅 王涛 韩致文 赵爱国 陈珩 杨佐涛 (66)

东北地区土壤侵蚀分异特征与分区治理模式研究范昊明 王铁良 蔡强国 武敏 周丽丽 郭成久 (69)

区域林地格局、驱动与生态价值研究曹银贵 姚林君 郝银 饶彩霞 (73)

滇南地区高扰动地表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贺亮 李光伟 刘国东 (77)

小流域地形因子影响下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赫晓慧 温仲明 (80)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坝前高边坡工程适应性研究崔杰 王兰生 王小群 (84)

区域水土流失研究中降雨量空间插值方法选取汪翠英 杨勤科 郭伟玲 姚志宏 李文凤 (88)

干旱区绿洲稳定性驱动机制研究——以艾比湖流域为例毋兆鹏 (92)

基于熵权法的济南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王筱明 (96)

林木根系的加筋作用试验研究宋维峰 陈丽华 刘秀萍 (99)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吴菊 郑林 陈建军 陈洁 齐述华 (103)

不同草本层三倍体毛白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化学特性及其对C/N的影响刘朔 袁渭阳 李贤伟 荣丽 杨渺 李德会 王巧 (107)

燃烧过程植物体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变化王周锋 刘卫国 王政 (111)

蚀变岩水-岩相互作用试验研究徐德敏 黄润秋 虞修竟 于静 林峰 (117)

扁穗牛鞭草生长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胡宗达 叶充 胡庭兴 (120)

坡面水土迁移动力学理论及发展洪天求 胡宏祥 马友华 (124)

引进美国草种水保效果的对比研究 任广鑫 杨改河 冯永忠 张强 (129)

云南省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特点浅析刘卉芳 徐永年 池春青 陈超 张玉琴 (133)

黄土高原8种树种蒸腾速率与日蒸散量比较郭红艳 王百田 靳新红 (136)

采煤对山西省的环境影响及其生态修复策略张成梁 袁元和 刘士余 吕皎 (139)

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方法研究黄鑫 蔡强国 陈浩 方海燕 (143)

内陆干旱区竖井灌排下土壤盐分的运移特征——以哈密盆地为例杨鹏年 周金龙 崔新跃 (148)

干旱内陆河灌区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分析张书兵 王俊 姜卉芳 肖俊 (151)

辽西油松蒙古栎林下凋落物现存量及持水能力的研究崔建国 镡娟 (154)

黄土高原侧柏、臭椿光合、蒸腾作用比较研究梁月 郭建斌 殷丽强 (156)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土壤有机质和pH值变化规律杨世琦 杨正礼 (159)

基于小波消噪的三江平原低湿地月降水时间序列分析刘东 付强 (164)

晋北地区土地沙化现状及其成因分析秦作栋 王孟本 薛占金 (16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水沙响应研究方法改进探讨张攀 姚文艺 冉大川 (173)

四川省昭觉县地质灾害调查分析左昌虎 许强 杨学之 (177)

晋西黄土区沙棘与冰草蒸腾耗水规律研究冯愿楠 朱清科 毕华兴 (180)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四翅滨藜叶水势研究芦新建 贺康宁 巩玉霞 胡月楠 (184)

调亏条件下春播蚕豆的需水规律及其产量效应王福霞 丁林 成自勇 张新民 (189)

济源市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曹连海 李敏之 苏万益 (192)

鄂西三峡库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复合经营技术黎曙光 周伟国 曾祥福 (195)

植树防护在黄土路堑高边坡坡面防护的应用梁伟 高德彬 倪万魁 赵之胜 杨泓全 (200)

浅议生态防护在城市河道中的应用兰海东 杨宝中 曾玲玲 (203)

塔里木胡杨林保护区植被覆盖与地表水域关系研究奚秀梅 段树国 海米提·依米提 (206)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土壤养分效应研究尹娜 魏天兴 张晓娟 (209)

泉州海岸带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杨娟 李强 海香 徐刚 (212)

GIS支持下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研究王春菊 汤小华 (215)

白鹤滩峨眉山玄武岩系熔岩层界面的鉴别标志张春芳 王奖臻 许模 李虎 (217)

四川某水库中缓倾角裂隙的概率分析夏雄彬 魏云杰 杨根兰 李虎 张敏 (22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刘晓 苏维词 (222)

黑河流域沙区植被恢复及演替研究——以高台县为例朱淑娟 (226)

退耕还林工程规划中GIS空间分析理论及应用研究景海涛 李春梅 (229)

四川某隧道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及涌水量初步研究孙维兵 许模 张强 康小兵 丁浩江 (232)

岔路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黄金林 丁元芳 迟宝明 (235)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金龙山滑坡危险度研究吴敏 陈永波 (239)

商洛市中药材种植土壤肥料信息系统的构建张晓虎 何军 (241)

风力侵蚀对西气东输(甘肃段)工程影响分析冯伟 张兴昌 高照良 (244)

辽宁省湿地现状与生态修复研究芦晓峰 王铁良 周林飞 李波 (248)

东北地区环境保育与环境补偿问题研究张维生 刘春艳 李秀霞 (252)

利于河溪生物栖息环境生态工程述评刘瑛 高甲荣 冯泽深 李松桂 (256)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定量评价方法贾致荣 郭忠印 (260)

三峡水库西陵峡峡谷段岩质岸坡类型分析黄波林 刘广宁 彭轩明 (263)

典型城市城郊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比研究李杰 施泽明 张成江 倪师军 (266)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 (F0004)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坡面产流特性王晓东 张洪江 程金花 孙艳红 (1)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中不同土地类型土壤表面可蚀性颗粒对比研究李占宏 海春兴 刘广通 (4)

人工降雨条件下秸秆覆盖减少水土流失的效应研究唐涛 郝明德 单凤霞 (9)

采用不同方法测量切沟的误差分析尹佳宜 伍永秋 汪言在 (12)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刘坤 陈治谏 廖晓勇 (17)

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探析丁明涛 韦方强 (20)

黄土高原坡面集水工程的抗旱造林技术研究余新晓 陈丽华 张晓明 杨锋伟 (23)

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分析张振国 黄建成 焦菊英 白文娟 (28)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研究王化齐 蔡焕杰 董增川 张鑫 吴钊 (32)

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需水定额计算与分析张晓明 余新晓 武思宏 陈丽华 (36)

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分析杨锋伟 陈丽华 朱清科 毕华兴 (41)

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研究秦松 樊燕 刘洪斌 王正银 (46)

延庆县人工植被的防风蚀效应研究梁伟 李振国 郑勇 白翠霞 周利军 (50)

不同利用方式红壤坡地土壤水分分配及水肥流失研究彭娜 王开峰 谢小立 胡实 (53)

盐碱地人工种植芨芨草效益分析范文波 李小娟 刘丽英 (56)

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湿地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相关性研究刘艳 马风云 宋玉民 侯龙鱼 崔晓东 (59)

重庆三峡脆弱带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李为科 刘金萍 (62)

滇东南石漠化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地力变化初探李品荣 陈强 常恩福 尹艾萍 毕波 (65)

山西省雁北地区沙地樟子松和油松生长及蒸腾特性对比研究胡振华 王电龙 呼起跃 (69)

南京幕府山矿区废弃地恢复植被的群落种群动态研究刘国华 舒洪岚 张金池 (72)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山东省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田贵全 曲凯 (75)

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林地土壤水分生态条件分析陈丽华 鲁绍伟 张学培 余新晓 孙中峰 (79)

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合理林分密度计算与分析武思宏 朱清科 余新晓 张学培 (83)

应用遥感技术研究贵州春季蒸散发空间分异规律田雷 杨胜天 王玉娟 (87)

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融合在煤矿塌陷地中应用研究许长辉 高井祥 王坚 孙久运 (92)

毛乌素沙地西南缘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研究张进虎 贺康宁 段玉玺 芦新建 (96)

南疆阿拉尔垦区海岛棉耗水规律研究胡守林 许燕玲 万素梅 (100)

非点源污染模型ANSWERS-2000的水文子模型研究潘沛 刘凌 梁威 (103)

GIS支持下东圳库区水土流失景观因子分异研究郑本暖 (107)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熵模型的改进及应用赵军凯 (111)

基于决策树的龙口市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研究王大鹏 王周龙 崔青春 李德一 (114)

北京山区不同密度油松结构与功能研究鲁绍伟 刘凤芹 余新晓 樊金栓 杨新兵 李春平 (117)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地下水系统演化姜纪沂 曹剑峰 李升 王博 (122)

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许文杰 许士国 (125)

1996—2005年新疆耕地数量变化分析刘新平 吕晓 罗桥顺 (128)

基于熵权法的济南市水安全时间序列研究张戈丽 王立本 董金玮 (131)

基于特征增强技术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曹宝 秦其明 张自力 马海建 邱云峰 (135)

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退化天然草地改良效果综合评价刘库 谢应忠 马红彬 (139)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王敏 董金玮 郑新奇 (142)

水蚀荒漠化的最大熵模糊优化评价模型周晓蔚 王丽萍 李安强 张验科 (145)

GIS支持下1985—2000年北京林地数量、质量演变与驱动分析范小杉 高吉喜 (148)

高寒农牧交错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应评价鲍锋 延军平 孙虎 (151)

昌都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陈晓林 杨忠 熊东红 周红艺 鲜纪绅 (156)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驱动力分析及能力评价张凤太 苏维词 (159)

新乡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王安周 张桂宾 郑洁 赵建吉 (163)

库尔勒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房莉 吕光辉 (166)

退耕还林(草)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民经济生活影响的分析——以安塞县为例刘志超 杨改河 杜英 冯永忠 王得祥 (169)

德州市近50a来旱涝特征分析刘俊菊 杜国云 孙祝友 黄晓花 周燕 (173)

区域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临沂市为例刘忠秀 谢爱良 (176)

福建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密切值法评价卓飞豹 陈兴伟 (179)

安塞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胡明 马继东 (182)

珠海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问题分析栾勇 陈绍辉 尹忠东 高世明 周心澄 (186)

高速公路植物措施保土效益初探——以云南省安宁至楚雄段为例张红丽 张洪江 江玉林 陈宗伟 陈学平 程金花 (190)

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牛传军 贾芳芳 马好霞 王秀茹 (193)

基于MapObject的自定义地图符号块的实现戴维 刘志辉 (197)

延庆县2006年水土保持监测效益分析柳立兵 张璐 郭晓辉 (199)

丹江口水库库区水环境质量评价成庆利 朱铁群 (202)

广西合山煤田岩溶发育规律及机制研究毛邦燕 许模 白爱忠 黄润英 (205)

黄土半干旱区不同密度人工白榆林消光特性研究陈婷婷 贺康宁 (209)

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应用与分析——以密云县农用地分等定级为例孙文轩 张璐 王秀茹 柳立兵 (212)

泸盐路宜宾至南溪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康小兵 潘国耀 (216)

改进的变尺度优化算法在节水灌溉制度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王红霞 卢文喜 韩晓明 贾小丰 陈伟韦 (219)

西安市不同灌溉类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梅凡民 陈敏 朱海波 (223)

风蚀作用下农田土壤碳损失的估算朱孟郡 严平 宋阳 孙炳彦 杜建会 马玉凤 (226)

柳河流域径流、泥沙时变过程研究张志玲 范昊明 郭成久 杨丽娜 (229)

西汉高速弃渣场自然环境特点及整治对策研究齐洪亮 田伟平 冯兴平 高照良 (232)

徐州矿区充填复垦土壤特性实验研究董霁红 卞正富 雷少刚 BEXTEN Jutta (234)

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效果分析与思考马德仓 常富礼 梁必升 常磊 张国良 (238)

道路边坡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刘浩 艾应伟 陈黎萍 杨雅云 许贵文 (241)

小江流域土壤抗崩性实验研究邹翔 张平仓 陈杰 (244)

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的水土流失问题浅析王秀茹 韩兴 (247)

空间变异理论在土壤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姜秋香 付强 王子龙 (250)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展望岳晓燕 宋伶英 (254)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与成因分析吴柏清 何政伟 (258)

自压微灌系统施肥装置郭彦彪 李社新 邓兰生 冯宏 张承林 (261)

泉州湾海岸带湿地生态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傅孙萍 杨娟 徐刚 (263)

试论新农村建设形势下的耕地储备覃事娅 尹惠斌 (266)

水土保持范文3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加快推进水利发展与改革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近年来水土保持工作成绩和经验,研究分析当前水土保持工作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保持事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这次会议之所以在*召开,是因为*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和水土保持工作,围绕建设"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的目标,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着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大、投入多、成效好,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刚才王鸿举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介绍了*的市情和水情,勾画了*水利发展与改革的蓝图,听后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下面,我就水土保持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回顾近年来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流失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水利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总结我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有时代特色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之路,为改善水土流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城乡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水土保持法深入实施,监督执法不断强化。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相继在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等方面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和规章,与环保、铁路、交通、国土、电力、有色金属、煤炭等部门联合制定和出台了关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全国共出台县级以上水土保持配套法规3000多个。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年以来,全国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5万多项,其中国家大中型项目1800多个,特别是西气东输、青藏铁路、西电东送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在执行"三同时"制度中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全国1.5万公里新建公路、1.2万公里新建铁路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先后完成1000多个项目的水土保持验收,其中国家重点项目上百个;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水土保持资金1450多亿元,防治水土流失面积8万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量17亿吨,大规模生产建设活动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地市,2400多个县建立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共有专兼职监督执法人员7.4万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督促生产建设单位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责任。

第二,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规模和范围扩大,*年以来,启动实施了黄土高原淤地坝、京津风沙源、东北黑土区、珠江上游南北盘江、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云贵鄂渝世行贷款和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等一批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初步建成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综合效益显著、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大示范区62个,走上了以小流域治理为基础,大流域为骨干,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的发展轨道。水土保持工程惠及山丘区广大群众,近10年全国累计治理小流域1.6万多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万平方公里,近1.5亿人从中直接受益,*多万山丘区群众的生计问题得以解决。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测算,我国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15亿吨以上,其中长江上中游年均减少约1.5亿吨,黄河流域年均减少3亿多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江苏、浙江、*和*等地的81条流域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防治面源污染、开展水源保护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三,防治战略实现重大转变,生态自然修复积极推进。生态自然修复理念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同,*、*、*、*、*、*6省、自治区、直辖市了实施封山禁牧的决定,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6个地市和近1200个县实施了封山禁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区全面实现了封育保护,全国共实施生态自然修复72万平方公里,其中39万平方公里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修复。生态自然修复技术路线逐步成熟,各地总结出以草定畜、以建促修、以改促修、以移促修和能源替代等许多做法,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果,为大面积封育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生态自然修复效果日益显现,在加快植被恢复、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当地干部群众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生态环境和农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起到了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四,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先后印发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科技发展纲要、监测纲要、信息化发展纲要和从业人员培训纲要,编制完成黄土高原淤地坝、南方崩岗防治、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治理专项规划,初步构建了我国水土保持规划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监测评价与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行,二期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7个流域中心站、29个省级总站和151个分站,水土流失监测预报能力显著增强;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普查,从2003年起连续七年全国及部分省区水土保持公报,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水土保持科研与技术推广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了一批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试验站、部级水土保持试验区和土壤侵蚀国家重点试验室,成立了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草地水土保持生态研究中心和水土保持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了一批水土保持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实施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和"948"科技引进项目,大力推广以坡改梯、坡面水系、雨水利用为主的水土保持实用技术,提高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为国家宏观决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五,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全民水土保持意识逐步增强。与全国人大环资委、、和国家环保总局等单位和部门联合举办了"保护长江生命河"、"保护母亲河"、"中华环保世纪行"、"水土保持法周年纪念"等重大宣传活动,面向社会、面向工矿企业、面向治理区群众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与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中财办等单位联合开展黑土地、珠江石漠化区、淮河和长江上游、革命老区等水土保持大型专题调研活动,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推动了东北黑土地、珠江上游石灰岩等重点治理工程的立项和实施。与全国人大环资委开展水土保持法修订前期调研活动,促进了修订工作进程。把水土保持教育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乡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动水土保持科普教材进课堂活动,全国接受水土保持科普教育的中小学生已达上百万人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热情。全国已建和在建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近百个,科技示范园已逐步成为各地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水土保持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有力地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保护了珍贵的水土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群众生存发展状况,保障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在防治理念上,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加注重遵循自然规律和发挥自然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二是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更加注重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三是在防治方针上,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更加注重事前预防保护,做到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两手抓、两手硬"。四是在投入机制上,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和多元化投入,更加注重依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办水保的局面。五是在组织领导上,必须坚持统筹协调,更加注重发挥政府主导和部门协作的重要作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土保持管理体制。

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和团结奋斗的结果,是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和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长期关心、重视、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常年奋战在水土保持工作一线的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二、切实增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感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水土保持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就加强生态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对水土流失防治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期水土保持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水土流失防治路线,一大批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发挥了显著效益,水土保持工作思路、方略和实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关注,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水土保持工程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治理水土流失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氛围。当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水土保持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自然条件复杂,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工作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水土流失防治进程与国家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全国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有180多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土壤侵蚀量高达45亿吨左右,有3.6亿亩坡耕地和44.2万条侵蚀沟亟待治理,东北黑土地保护、西南石漠化地区土地资源抢救的任务十分迫切。二是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开发建设过程中急功近利、忽视生态保护的现象仍较为普遍,造成严重人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地区干部群众的水土资源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不少地方仍然存在陡坡开垦、顺坡耕作、超载过牧等现象,导致生态恶化,土地生产力下降。三是水土保持法贯彻落实情况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执行率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率仍然偏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同时,水土保持队伍建设和执法水平也不能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四是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建设与加快防治步伐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必须加强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目前,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还不够,不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护水土资源既是保护现实生产力,也是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既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维护子孙后代的长远福祉。我国的基本国情、现阶段的突出水情和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决定了加强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已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第一,加强水土保持是搞好江河治理、保障防洪安全的迫切需要。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库,降低了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下游河道1950-1999年淤积泥沙92亿吨,河床普遍抬高2~4米。辽河干流下游部分河段河床已高于地面1~2米,成为"地上悬河"。水土流失导致全国8万多座水库年均淤积16.24亿立方米,洞庭湖年均淤积泥沙0.98亿方。同时,水土流失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加速暴雨径流的汇集过程。因此,搞好江河治理、保障防洪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搞好江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

第二,加强水土保持是改善山丘区民生、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水土流失与贫困互为因果,我国经济最贫困地区往往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全国76%的贫困县和74%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区。不少水土流失地区由于长期掠夺式生产经营,土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甚至到了光山秃岭、山穷水尽的地步,陷入生态恶化与贫困相互交织的恶性循环。没有水土流失区农民的小康,也不可能实现全国农民的小康。水土保持以解决群众生计问题为前提,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切入点,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山区实现粮食自给提供重要保障,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促进水土流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

第三,加强水土保持是保护水土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前提。我国人多水少,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约100万亩。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每年流失表土达1厘米以上,东北黑土区一些地方耕作层厚度由开垦初期的1米左右降到现在的不足20厘米,不少地方耕作层表土已流失殆尽,丧失了生产能力。北方土石山区土层厚度不足30厘米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高达77%,西南岩溶区、长江上中游和西南诸河区分别达到42.1%和18.8%。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水土保持,有助于涵养水源和培育地力,促进水土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是保护水土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四,加强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水土流失不仅使水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也是造成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目前全国1/3以上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江河湖泊普遍存在面源污染,不少地区的生态环境已超出其承载能力。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估算,每年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2.25%左右,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难以估算。水土保持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改善生态与环境,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措施。

总之,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还是从水土流失地区发展的局部看;无论从当前看,还是从长远看,水土保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要深刻认识水土流失问题的复杂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毫不动摇地坚持水土保持基本国策,切实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开创中国特色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秀美山川的关键时期。我国人口众多,山丘区面积比重大,人均土地资源有限,有相当数量的人口需要依靠土地生存和发展,是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最大实际;我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开发强度大,生态代价高,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是水土保持工作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我国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成因复杂、危害严重,解决历史欠账,不添发展新账,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组织群众兴修水利,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最大优势。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道路,努力开创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这不仅是我国长期水土保持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推进水土保持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水土保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为保障,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支撑,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分区防治,全面做好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评价、保护水源和改善环境等重点任务,把中国特色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力争用15~20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国水土流失区得到初步治理或修复,大多数地区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发展;现有坡耕地全部采取坡改梯、陡坡退耕、等高耕作、保土种植等水土保持措施;严重流失区水土流失强度大幅度下降,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减少50%;70%以上的侵蚀沟道得到控制,下泄泥沙明显减少;全民水土保持生态意识和法制意识显著增强,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根本控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率达到100%,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实施有效保护。

水土保持工作的战略举措是:

第一,实施保护优先战略,推进水土流失防治由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的根本性转变。水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恢复难度很大,有些甚至不可逆转。必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按照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管理,依法严格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严格保护自然植被,禁止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和开垦草地等行为。对扰动地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各类生产建设项目,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从严控制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和山地灾害易发区等区域的开发建设活动,充分做好水土保持方案论证,实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第二,实施综合治理战略,构建科学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要改变仅凭单项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做法,统筹考虑各种水土流失因素,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预防、保护、监督、治理和修复相结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优化配置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当前,要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梯田、坡面水系和小型蓄水工程建设力度,科学配置水土资源,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三,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因地制宜推进东中西部水土保持工作。东部地区要把提供良好人居环境和保护水源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中部地区要加大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力度,对严重水土流失区进行综合治理,遏制人为水土流失,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要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作为主要任务,加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建设旱涝保收基本农田,搞好特色产业开发,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第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点带面实现水土保持新发展。项目带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一项有效措施。在继续加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和西南石漠化地区等重点治理的基础上,今后要重点抓好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淤地坝建设、南方崩岗综合治理、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以及水源地泥沙和面源污染控制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面上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第五,实施生态修复战略,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促进大面积植被恢复。生态修复是新世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思路的重大战略调整。生态修复不仅在雨水丰沛的南方地区是成功的,而且在干旱少雨的北方地区也是可行的;不仅能促进大面积植被恢复,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而且能促进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生态修复能以较小的投入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多快好省,费省效宏。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切实加强封育保护与生态自然修复,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要搞好基本农田、灌溉草场建设,大力实施生态移民等工程,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为生态自然修复创造条件。

第六,实施科技支撑战略,切实把水土保持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当前水土保持科技工作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水土保持基础研究薄弱,基础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缓慢,科技含量较低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以水土保持基础研究为依托,以解决水土流失治理中的重大问题为重点,以科技示范和推广为手段,通过自主创新与综合集成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土保持基础研究体系、重大科研攻关体系、示范和推广体系,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科技贡献率和水土流失防治水平。

四、统筹做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着力抓好预防监督工作,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和经济手段,加强对现有植被和治理成果的保护,抓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近期要重点抓好"三江"源区、首都水源区、丹江口水源区等重要区域的预防保护工作,加强对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各地要按照"三区"划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管理区及确定的重点监督工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和其他生态极度脆弱区、生态敏感区,要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特殊情况必须建设的,要深入研究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慎重对待,切实为国家把好生态保护关。加强城镇化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搞好城镇周边和开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要以监督执法为切入点,加大对农村"四荒"资源治理开发的监督管理,避免造成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对集中连片、动土量大的治理开发项目,要严格执行生产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第二,着力抓好综合治理工作,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加大中央和地方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投入,优先对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密集、对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区域进行综合整治。近期要继续把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和社会高度关注的水土流失地区作为重点,抓好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以及首都水源区、珠江上游和东北黑土区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尽快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专项工程,以坡改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力争用10年时间,优先在山区建设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逐步启动南方崩岗治理和革命老区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工程。各地在实施国家重点工程的同时,也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对重点水土流失区进行治理。

第三,着力抓好生态修复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要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理念,把生态修复摆在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动。要进一步加强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敏感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继续推动地方出台封山禁牧政策,力争5年内全国80%以上的山丘区县市出台封禁政策。完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相关政策措施,形成生态修复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现有生态修复成果。所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区都要全面实施封禁。要搞好基本农田、水源、饲草料基地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推广沼气、节柴灶,推行舍饲养畜和轮封轮牧,控制载畜量,实施生态移民,切实解决好群众在生态修复中的实际问题,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要加强对生态修复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进一步摸清生态修复的规律,有序推进生态修复工作。

第四,着力抓好监测评价工作,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支撑。加快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一期工程效益,加快二期工程建设,同时积极谋划三期工程建设,合理布设监测站点,健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体系。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运行经费,争取将监测网络运行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5年内,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年度水土保持监测公报。要定期向社会公告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监测结果。建成部级水土保持重点监测数据库,完成第四次全国水土流失普查。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学科的协作配合,特别是要与水文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利用相关行业成果。加强同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协作,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扩大监测成果的运用范围,更好地满足国家生态建设的需要。

第五,着力抓好水源保护工作,维护饮水安全。根据全国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做好水源地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继续搞好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水土流失防治,实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大东江源、万家寨、小浪底库区及周边水土流失防治力度。省市县都要开展本级的重要水源区水土保持工作,通过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保护水源,净化水质,改善生态,保障饮水安全。大力推广*"三道防线"建设经验,治山、治水、治污相结合,多措并举,控制面源污染,净化水质,维系河道及湖库周边生态系统。加强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治基础工作。

第六,着力抓好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更好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推进水土保持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在农村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工作要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人居环境改善,水系、道路、农田、村庄、绿化美化一并进行规划和整治。在城镇、各类开发区和居民比较集中的区域,要加大对水系和生活区周边综合整治的力度,提高绿化指数和雨洪调蓄能力,恢复和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力争5年内在全国建设100个部级、200个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城市,1000个水土保持生态示范村镇。

五、认真落实各项水土保持保障措施

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对国家和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切实把水土保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搞好水土保持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要建立和强化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把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纳入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范围。要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水土流失防治。要充分发挥各级水土保持领导协调机构的作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与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以及各地各级水土保持委员会,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有关会议,研究解决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水土保持工作。流域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与流域内各地区的联系,加强水土保持技术指导和服务。

第二,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投入机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利国惠民的公益性事业,要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当前要把水土保持作为扩大内需水利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尽快启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等工程。要督促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重点治理,地方投入多的,国家也将加大支持力度。要以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规划为基础,把水土保持与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小水电建设、移民安置等结合起来,与退耕还林后续工程、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国家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结合起来,整合项目和资金,形成水土保持工作的合力。要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相关政策,调动企业和个人防治水土流失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大户参与"四荒"资源的治理开发。在坚持"一事一议"的框架下,切实搞好受益区群众的组织发动工作,发挥好群众作为水土流失治理主体、受益主体的能动作用。要加快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能源富集区要按照"开发利用地下资源、建设地上生态环境"的思路,从资源开发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水土保持;重要水源区要继续落实从已经发挥效益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水土保持的政策;各地还要根据有关政策争取从城镇土地出让金和矿山资源开发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当地水土流失治理和坡改梯建设。要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工程建设资金。

第三,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社会管理。强化水土保持社会管理与服务是法律赋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要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水土保持法修订进程,争取尽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加快地方配套法规建设,严格依法行政。要严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严格限批、缓批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的生产建设项目;在影响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敏感地区和生态脆弱区,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严重破坏或有较大影响的项目要果断叫停;对建设项目未履行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程序擅自开工建设或擅自投产的,要责令其停建或者停产,补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要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在推动生产建设项目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提高水土保持"三率"上下工夫,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规范有关程序和要求,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进一步夯实水土保持工作基础。要组织修订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着手编制全国"十二五"水土保持规划,制定分流域、分区域、分层次水土保持规划,完善水土保持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要认真做好水土保持前期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搞好项目审查审批,为大规模增加水土保持投入创造条件。要加快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形成完善的水土保持标准体系,为加强水土保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认真落实全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纲要的各项部署和措施,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水土保持科研项目,建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推进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部门提供交流平台。要建立健全各级水土保持学会,充分发挥学会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

第五,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要以全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为载体,广泛深入地开展水土保持国策教育活动,使全社会深入了解我国水土流失的状况和危害,了解水土保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营造全社会保护水土资源、自觉防治水土流失的良好氛围。要向全社会宣传水土保持科学考察成果,特别要向各级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科学考察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支持水土保持。要加快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教育基地、水土流失警示教育基地、试验实习基地等户外教育基地建设。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要,组织编制好水土保持科普教材、法律法规宣传手册等系列读物,切实做好水土保持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强与宣传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行业内外各种媒介作用,形成报道强势,提升宣传效果,以新闻舆论宣传更好地推动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范文4

关键词:水土保持 水利 可持续发展

水利建设中,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仅对干旱少雨、沙漠肆虐、生态脆弱的恶劣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符合水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破解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难题。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对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创新和示范意义。

1.水土保持内涵

水土流失,是由于土壤表层被外力破坏,地表出现,直到母质层育化小于流失土壤量,形成的岩石暴露的现象。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水土保持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质是国土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对水土及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及利用。规划、预防、治理、监测监督可以强化水土保持工作管理责任,推动水土保持,达到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得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水土流失对水利开发利用的影响

2.1水资源利用量缩减

水土流失之后,流域上游中的山丘地表植被破坏,蓄水保水能力降低。同时,因为没有拦蓄降雨以及径流蓄水的保水对策,降雨之后,地表的径流流速随之增大。大部分的降雨通过地表径流的方式,迅速汇集到河道,变成山洪进入江河湖海。土壤的入渗量逐步减少,地下水及时补给不能满足,地下水水位下降。一旦暴雨山洪暴发,随后就会出现河流干枯,人畜吃水困难,土壤更加干旱。

2.2水质污染

我国一些地区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地质构造复杂,加之暴雨强度大,人类活动频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资源具有流动性,水资源的污染带动了一些污染源的迁移。具体有泥沙污染水源问题,将长期困扰着水环境条件的改善,诱发其他一系列灾害的发生;农业水污染问题,主要是农业化肥和农药对水资源的污染;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主要指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源;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水土流失作为重要载体和这些污染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何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时,控制水源污染,是水土保持面临的一个新的严峻挑战。

2.3引发自然灾害

植被破坏引起了水土的流失。一些地区,山体比较陡峭,植被总体较少、稳固性较差,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同时因为汛期降雨及山洪等因素影响,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使得不稳固的地表变得更加脆弱,加剧土地沙漠化的形成,还会造成土壤松散。除此之外,还有冲毁电力通讯、道路、房屋破坏水库、水塘、农田水利等不利影响。

2.4水库淤积

水土流失会形成江河阻塞,地表径流因为携带着大量的泥沙以及固体废弃物,会淤积在水库和河流中,使得水库调蓄以及河道行洪能力降低,对水库资源在综合开发方面形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加剧洪涝旱灾,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输沙量为16亿吨,其中有4亿吨都在下游,是水库淤积的罪魁祸首,甚至形成“地上悬河”,对河岸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了严重威胁。

3.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3.1加强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与规划

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与规划中,水利完善总体规划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支持。建设惠泽百姓的水保工程,规划设计最关键。要本着“分期分批、集中连片、规模治理,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科学设计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优化布局,将水土容易流失的坡耕地进行综合治理,并且与其他水利水保工程相结合、与拟建和在建项目相结合、与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主导产业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努力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更加科学合理,实现水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2明确治理责任

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土流失治理,不是水利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要明确政府和村民的水土保持工作责任。要根据《水土保持法》,将不同职能部门中的职责要求进行细化,实现本部门的职责明确。完善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水土保持工作职责,对本行政区域中生产和建设一系列项目,开展跟踪检查水土保持情况,落实实施全程监管。同时凝聚不同部门的水土保持力量,形成合力将在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取得积极的作用。尤其要搞好水土治理的试点工作,成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项目部,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通过林业、农业、国土等各方面努力,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改善水土流失现状。

3.3加强制度建设

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结合中的制度建设,要突出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度的建设基础是对现实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水利行政的主管部门要尽快全面和掌握实际的水土流失状况,并且在群众的监督权、知情权基础上,实现对本行政区域中水土流失的变化趋势、危害、面积、类型、分布开展防治调查。根据水土流失的特点,在治理、监督执法、规划与监测等方面开展建设制度工作。首先,把各项已有制度完善,实现执法人员秉公执法、忠于职守,做到违法必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其次,加快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制度建设。市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办法作为依据,加快配套法规的修订完善,把《实施办法》切实落实到位,达到新的有关规定,开拓水土保持中事业的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最后,要做好水利规划与监测制度,编制出典型治理模式调研、项目库储备等基础制度,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站,纳入财政预算。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融资体制建设,健全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管理好水利地方建设资金。在认真将水管体制改革抓好的基础上,对巩固深化工作和总结评估进行好,把水管体制改革转到乡镇水利站以及小型水库的发展中去,形成水利工程建设的良好运行机制。

3.4加强能力培养

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针对党员干部。首先要从提高治理的意识入手,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要在思想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工作的扎实推进,实现思想认识的提高,将治理机制不断实施,把水利工作开展好,实现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的开拓,为推进水利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其次,要将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继续作为重点抓好,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的预防监督工作,对人为水土流失严格控制。还要加大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力度,实现资金可以完全用于有效的水土保持项目中去,落实发挥生态的补偿效益。不断将清洁河流推进,不断改善城乡水生态环境。最后,要保证工作责任落实。不同级别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水土的流失严重地区,要把水土保持机构充实好加强好,负责将归口管理做好,实现水利工作中的监测、监督和综合治理。与此同时,交通、能源、林业、农业等有关部门,要同大中型工矿企业积极沟通,支持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工作,认真做好防治工作。

4.结语

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要做好水资源供应管理工作,水土保持工作是重中之重。水土保持工作将“谁破坏就谁治理,谁形成水土流失,谁就补偿”工作原则。要突出监管重点,对监管对象全面掌握,全面推进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春友.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关系述评――以大庆地区为例[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0).

[2]贺新宇.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

水土保持范文5

关键词:山区;水土保持;水利建设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和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减少其水旱风沙灾害,发挥其有利因素,对发展社会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降低植被质量,影响流域对径流的调蓄能力,泥沙增多既降低了河流质量,影响水生物的活动,其作为污染物的载体,又将加大了污染的浓度与防治的难度。在我国水,土流失已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迫在眉睫。

1. 水土流失现状与成因

1.1水土流失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部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在全国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路、电、村综合治理,修建了一大批蓄水保土工程。

1.2 成因。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地表土壤被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各种人为活动,如战乱等。引发水土流失的建设活动主要有陡坡开荒、林木的不合理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使大量肥沃表层土壤丧失、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在高山地区,容易引起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害工矿及交通设施安全。

2. 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

2.1水土流失导致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严重时导致水源枯竭,造成河道断流。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土壤蓄水量减少。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占土壤总体积30~50%,空隙是水份存在的空间,是涵养水源的关键。由于土壤随水而去,贮水空间就随之丧失,土壤的蓄水量也因此减少。从水文角度讲,增强了径流的年内变化,使洪水季节水更多,枯水季节水更少。第二,水土流失使得梯田、水塘、水函、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蓄水容积减小,蓄水量也相应减少,也同样使汛期水更多,枯季水更少。因此,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涝灾。

2.2 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在洪水季节则恰恰相反

对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植被很大部分被严重破坏,因此,山区就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当暴雨来临时,因地面坡度较大,植被不足,坡面的截流能力差,土壤表层的涵水能力低,降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入渗速度,雨水来不及入渗土壤,瞬时形成山洪,洪水过程与暴雨过程相似,陡涨陡落,历时短暂,来势凶猛的洪水夹杂着泥沙倾泻而下,严重威胁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恶劣天气易形成山洪灾害

由于植被的破坏、径流改变,土壤以及地质结构受到严重影响,暴雨一来,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滑坡、泥石流灾害冲毁房屋和道路、影响电力通讯等设施,另外,也将破坏耕田、水塘、水库等水利设施,更甚者影响航运,造成河道断流。

2.4 水环境质量下降

因洪水增大,发生次数增加,表层土壤以泥沙的形式进入水体,大大增加了水体中的含沙量,增加了水的浊度。同时,流失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残存的农药、肥料等物质,这些物质随着土壤一起进入水体,使水体的面源污染加大。因此,水土流失越严重,流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则越多,水污染便越严重。综上所述,水土流失导致水库、湖泊、河道淤积,同时,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影响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水环境容量减少,加快了水污染的速度。

2.5 水土流失加剧了土地石漠化的发展

水土流失的发生,加剧了地表土壤由上而下运动,导致下游河谷、坝地土地淤积,土地日渐沙化,而上游坡面则土层慢慢变薄,基岩,土壤生产力变弱,土地石漠化加剧。

3. 山区水土保持的主要问题

3.1 人为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环境受到较严重破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不合理农业结构所致。由于在开发采矿、交通、冶金、建材等生产建设中,忽视水土流失的防治,在开发建设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例如在矿区,将大量的废弃土石以及产生矿渣排入河道,导致河道淤塞、泥沙下泄,严重危害下游居民的安全,个别地区则出现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破坏速度远超过治理速度。

3.2 农业产出效益差,产业化困难重重

长期以来,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产值高、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及畜牧业所占比例过低,造成农业整体产出效益差。农业产业化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的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仍然处于探索和起步的初始阶段。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化的思路尚不清晰,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基地的保障;另一方面,个别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群众主要投入大量耕地资源用来生产粮食,以解决温饱问题。

3.3 地方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有不切实际的倾向

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与实践中,一是“量力而行,集中治理,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执行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被违背;二是摊子铺得过大或是规划的规模过大,着眼点侧重于如何争取到更多的国家支助资金;三是规划实施的短期性,一届政府一个策略,一个领导一种计划,缺乏保障实施的政策制约。

4. 在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4.1 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

有效利用媒体,多层次、全方位地对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让人民群众对水土保持法有全面了解,提高全人类水土保持的意识,让厂矿企业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重点纳入到监督管理范畴之中,解决好边开发边治理的问题,让广大干部、群众及开发建设单位更深一步认识到对水土流失的防治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水土保持执法创造良好氛围。同时要建立管理机制,灵活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遏制人为的水土流失,把好立项审批关,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凡是生产建设性的项目,必须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工程建设项目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原则。立项计划、设计书一定要有防治水土流失方案并由水保部门审批,否则,不予立项。

4.2 掌握全面情况,建立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为实现科学管理和国家决策要求,必须客观地、定量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的全面和单项问题,揭示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与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的成效与进展,水土保持的潜力与展望。根据分析研究的要求与精度,对有关资料进行认真测试,包括:一是不同水保措施,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单项效益,以便为水保评价提供依据;二是从土壤流失进入干流之间各河段的水沙变化及其对周边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影响,以便了解输移过程:三是有可能发生的负效益或者不利影响,如对大小水库、坑塘、涝池的使用寿命,对河岸的冲刷破坏,对农作物的减产等。通过对以上资料进行测试分析、规划研究的基础和国家统计资料相对照审核、调整对指标进行量化。由于水土保持是多种措施相互关联的,其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根据赋予不同权重的子行业的指标相加求得。

5.结语

水土流失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十分严重,水土保持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确保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建设,将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水利学报,2004

水土保持范文6

【关键词】水土保持;现状;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的水土资源得到开发和使用,与之俱来的是水土流失和水土资源使用不当的现象也越发突出,这对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要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国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提倡的一项战略,不仅因为水土资源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发展,更是因为水土资源作为生命之源、生存之本,直接涉及到人们的生存。我国复杂的自然环境和过去中的不当使用,造成水土资源面临着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使水土流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

一、我国水土流失的生态环境现状

水土流失一般是地表侵蚀的结果,通过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水土流失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自然界通过自我修复能力,能够控制水土流失。但是人类活动的增强,破坏和干扰了水土资源的自然使用和恢复能力,造成水土流失现象越发严重,成为影响现有生态环境的最大破坏者。我国作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比较广,分布的范围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和一些流域,再加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水土流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我国现有的水土资源中,绿洲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大多数的绿洲已经处于荒漠与半荒漠的情况中,绿洲面积和整体质量不断出现下降的趋势。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过多开发和使用水土资源,使人们只看重眼前的局部利益,没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导致水土资源利用不当,加速了土地的沙漠化进程,造成植物退化,水体流失现象日益严重。

我国的土地沙漠化情况比较严重,大多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超载放牧,造成土地过分得到开垦,一些草场遭到毁灭性破坏,造成风沙线不断前移,加剧了干旱现象,使水资源丧失了涵养功能,对水土资源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面临的水土防治工作比较艰巨,需要加快对水土资源的综合治理步伐,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不断建立和完善现有的水土资源保护和防治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方法,提高现有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综合治理水土保持中的出现的各种问题,全面推动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

二、水土保持方法

1、增强全体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

水土保持的方法,最终还是要依靠人们去实际行动,这就需要提高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促进人们自觉加入到水土保持的队伍中。一方面要增强人们的水土保持思想意识,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意识到自身行为对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鼓励人们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中去,及时发现和制止实际生产与生活中不良现象,创造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氛围,让水体资源的破坏者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停止破坏水土资源的行为。在具体的执行中,要充分利用宣传栏、电视广播等形式,加大水土资源保护的宣传工作,利用互联网建立各种各样的水土资源保护小组和微信群,增强水土资源的宣传力度。还要克服人们容易滋生的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缺点,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迫切性,增强人们的水土资源保护意识。

2、增强政府管理,完善水土保持政策

当前的水土保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快相关立法工作的完善,给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政府要加强对水土资源的管理,加大对水土资源破坏者的惩罚力度,加强政府的行政执法力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将水土保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作为衡量地方政府业绩的一项标准。政府在增强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开拓和完善群众的举报监督制度,鼓励群众的监督和举报,对群众提供的重要线索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保护举报者的人身安全,加大对水土资源破坏者的惩治力度。特别是在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更是要加大政府的行政力度,强调政府在水土资源的管理中,注重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之间的平衡,强化发展经济要注重生态优先的理念。在具体制定和执行有关经济发展战略时,要从社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探索有利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策略。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保证水土保持工作建设

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一方面需要政府从财政中拨款,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和多方利用社会资源,加大对水土资源的保护。政府可以积极探索多方筹集资金的途径,可以采用类似发行有关的生态环境建设等方式,鼓励人们将社会闲散资金充分利用起来,支持和保障水土保持工作。另外,可以综合利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降低水土保持工程的经济费用,通过增加地面植物、造林种草等一些生物措施,起到水土保持、美化环境的综合效果。

4、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体系

针对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和完善现有的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体系,综合利用技术方法,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的高效进行。首先,可以对小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着重分析小流域综合环境重点生态系统情况,明确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分布,掌握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现实情况,在特别矛盾地方可以采取生态移动措施。其次,要做好综合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上设计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方案,充分发挥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资源的整体作用。最后,坚持综合治理,采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的综合利用,发挥植物原有的生态功能,降低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本,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效益,以高效、优质、可持续发的方法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增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鄂竟平.水土保持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两个可持续"[J].中国水利. 2005(08)

[2]王礼先,张有实,李锐,崔鹏,余新晓,蔡强国.关于我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01)

[3]吴普特,汪有科,冯浩,范兴科,高建恩.21世纪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3(02)

[4]刘震.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防治水土流失[J].水土保持研究.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