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平仄范例6篇

诗词平仄

诗词平仄范文1

诗词格律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在诗词中明确规定运用平仄、押韵、 对偶(也可不用),来达到整齐错综之美 抑扬之美和回环之美。试举杜甫《绝句》来作说明。

迟日(仄)——江山(平)——

丽(仄),

春风(平)——花鸟(仄)——

香(平)。

泥融(平)——飞燕(仄)——

子(仄),

沙暖(仄)——睡鸳(平)——

鸯(平)。

这是五言绝诗,是古代格律诗的一种。共四句,构成两联,一二句为一联,三四句为一联。

先看这首诗的整齐之美。这首诗一二句相对,三四句相对,对得非常工整。第一联,“迟日’对“春风”“江山”对“花鸟”,是名词对名词“迟日’“春风’都是自然界中的事物;“江山’“花鸟’里还含有“江”对“山’、“花”对“鸟”的各自为对。“丽’与“香”都是形容词。第二联,“泥融”对“沙暖’,都是主谓结构;‘飞燕子”对“睡鸳鸯’,即“燕子飞’和“鸳鸯睡”,都是诗的语言中适用的结构。这样工丽的对偶构成了整齐之美。但绝诗也可以不用对偶,同样能够构成整齐之美。因为这首诗一共四句,每句都是五个字,字句上很整齐;这首诗又是偶句(第二第四句)押韵,在用韵上也很整齐;所以即使不用对偶,同样具有整齐之美。

再看错综和抑扬之美。还从对偶说起,这首诗的对偶里还含有平仄相对。平指平声,包括阳平、阴平。仄指上声、去声 入声(诗词格律里有入声,把入声归入仄声,和北方话没有入声的不同)。如“迟日(平仄)”对“春风(平平)”,即仄对平。这里,“日”对“风’是仄对平,“迟”和“春 都是平声,好像平仄不对。其实,诗中的平仄是用音步来算的,音步犹节拍,“迟日江山丽’分成三拍,即三个音步,“迟日’是两个字组成的音步,“丽’是一个字的音步。两个字的音步分平仄时,以第二字为准,所以“迟日(平仄)’是仄音步,“春风(平平)”是平音步,从音步看,正是仄对平。“江山(平平)”对“花鸟(平仄)”是平对仄,“丽(仄)”对“香(平)”是仄对平。这样,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即“仄——平——仄,平——仄——平”。就对偶说,两句有整齐之美;就平仄说,两旬不同而相反,有错综之美;合超来构成整齐错综之美。光有整齐,不免呆板;光有错综,叉欠整齐;整齐错综结合起来才显得更美。再就平仄说,古人以平为扬,以仄为抑,一平一仄相交错,构成了抑扬之美。就音步的抑扬说,可以有各种配合法,最整齐的是“仄——平——仄,仄——平——仄构成一联。但这首诗里一二句中的平仄相反,这是要求合于错综之美,避免平仄的重复单调,同理,三四句的平仄和一二句相反,也是为了避免重复单调。这样,在一联中,上旬和下句的平仄相反;在两联中,上联和下联的平仄相反,构成了谐和的抑锡律。这里还有个问题,既然两联的平仄要相反,那末这首诗第二联的平仄该作“平——仄——平仄——平——仄”,才和第一联相反,这里为什么又变成“平——仄——仄,仄——平——平”呢?这是和押韵 有关。因为这首诗押平声韵,而且规定偶句押韵。即第四句要押平声韵,所以和四句的末一字只能用平,不能用仄,因此只好作“仄——平——平”。这首诗又规定,第三句不用韵,所以第三句末字不能用平,只好作“平——仄——仄”了。这样就把平仄的抑扬和押韵的回环结合起来了。

再看回环之美,这首诗第一联和第二联刚好构成一个回环,每联的末一字即“香(Xiang)”和“鸯(iang)”押韵,这两个字的收声都是iang,所以是同韵。这样押韵,就是在两联相同的位置上具有同韵的音,构成回环之美。在诗词的语言中,经过明确规定的对偶 平仄、押韵,构成了整齐错综、抑扬、回环之美,构成了诗的语音的音乐性。

诗词平仄范文2

关键词:十四行诗 唐诗 格律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体裁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文学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唐诗是诗歌的典范,也是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十四行诗是欧洲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格律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

一、唐诗的格律

唐代诗歌分为两类:古体诗和今体诗。古体诗是继承汉魏六朝的诗体;今体诗是唐代兴起的诗体。我们这里讲的格律主要是指今体诗的格律。

今体诗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律诗又分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和七言律诗(简称七律);绝句又分为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今体诗格律的内容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1)字数和句数。今体诗都有固定的字数和句数。五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八句,全诗四十个字;七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八句,全诗五十六个字。五言绝句每句五字,共四句,全诗二十个字;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一共四句,共二十八个字。

(2)押韵。格律诗词必须押韵,今体诗用韵,都依照平水韵?眼注①?演,而且限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一般不换韵。用韵时,平声不和上去入声押韵,上去声也不和入声押韵。我们看一个例子:

春 题 湖 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这是一首七律诗,它的韵脚为“图tú、铺pū、珠zhū、蒲pú、湖hú,”押的韵是u韵,且都是平声韵。

(3)平仄。诗词有一定的平仄格式,这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所谓平仄,平是指平声(包括现代汉语中的阴平和阳平),仄是指上去入三声。让这两类声调互相交错,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这样就形成诗词的节奏美。平仄的规则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平仄就没有诗词的格律。

今体诗的平仄,指的是句子的平仄格式。五言诗共有四个句型,即:

(一)仄仄平平仄

(二)平平仄仄平

(三)平平平仄仄

(四)仄仄仄平平

(字下标记表示可平可仄。下同)

七言诗也有四个句型,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

(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两类句型,分别错综变化,形成五言诗或七言诗四种不同的平仄格式(具体格式从略)。每首诗中,上句(也叫出句)和下句(也叫对句)的平仄相反,即相对立,叫做“对”,所以今体诗的平仄关系极为工整,很少有“失对”现象发生。我们看一个例子?押

秋 浦 歌

李 白

白发三千丈, (仄仄平平仄)

缘愁似个长。 (平平仄仄平(对))

不知明镜里, (平平平仄仄)

何处得秋霜, (仄仄仄平平(对))

(4)对仗。所谓对仗,指的是出句和对句的词义成为对偶,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中间四句。白居易的《春题湖上》中间四句中,“松排”对“月点”,“山面”对“波心”,“千重翠”对“一颗珠”,“抽早稻”对“展新蒲”等。也有首、颔、颈三联皆对仗的,通常尾联(最后两句)不用对仗。绝句可以不用对仗,如果用,通常就用在首联。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何满子》)。也有首尾两联都用对仗的,不过比较少,如“两个黄郦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今体诗的对仗有两个特点,一是出句与对句不能同字,若有同字,则属于古体诗;二是对仗必须是平对仄,仄对平,否则是失对。

二、十四行诗的格律

十四行诗原是中世纪流行于欧洲民间的一种抒情短诗,是为歌唱而作的一种诗歌体裁,后来被文人(最早是被意大利文人)所掌握运用,成为欧洲诗歌史上风靡一时的诗歌体裁。随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遍及欧洲各国,十四行诗体随之传入法、英、俄、西班牙等国,并适应各国语言的特点,产生了不同的变体。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Petrarch 1304—1374)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十四行诗作者。

十四行诗从韵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以彼得拉克为代表的彼得拉克式(Petrarchan Sonnet),也可称作意大利式(Italian Sonnet),另一种是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莎士比亚式(Shakespearean Sonnet),也称作“英国式(English Sonnet)”或“伊丽莎白式(Elizabethan Sonnet)”,其中还有一种特殊变体,即“斯宾塞诗体(Spenserian stanza)”,它只是一种变体,不可单独成为一类。

(一)十四行诗的结构

彼得拉克式用意大利文写的十四行诗,从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即前面的八行组(octave)和后面的六行组(sestet),八行组又可分为两个四行组(stanza诗节),六行组又可分为两个三行组(stanza诗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即前面的一个十二行组和后面的一个两行组,十二行组分为三个四行组(quatrain),一个两行组称作couplet,所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实际上是由三个quatrain外加一个couplet组成的。

(二)十四行诗的韵式和节律

彼得拉克十四行诗(我们以弥尔顿的十四行诗为例)和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的节律均为轻重格(或称抑扬格)五步音,也可以叫做五步抑扬格(iambic pentameter),即每行中有10个音节,均以非重读音节开始,轻重音格式相间,以重读音节结束(意大利的十四行诗也有以11个音节为一行的)。先看一下弥尔顿的《关于他的瞎眼》一诗:

On His Blindness

When?蒺 I con?蒺 sider?蒺 how my?蒺light is?蒺 spent Ere?蒺half my?蒺 days?熏 in?蒺this dark?蒺world and?蒺wide And?蒺that one?蒺talent?蒺which is?蒺death to?蒺 hide Lodged?蒺with me?蒺useless?熏 ?蒺though my?蒺soul?蒺more?蒺 bent

To?蒺 serve there?蒺 with my?蒺 maker?熏 and?蒺 present My?蒺 true ac?蒺 count?熏 lest?蒺 He re?蒺 turning?蒺 chide?鸦 “Doth?蒺 God ex?蒺 act day-?蒺 labor?熏 ?蒺 light de?蒺nied?芽”l?蒺 fondly?蒺 ask. But?蒺 Patience?熏 to?蒺 prevent That?蒺 murmur?熏?蒺soon re?蒺plies?熏“God‘doth not’need Ei’ther man’s’work or’his own’gifts?熏 who’best Bear’his mild’yoke?熏 they’serve him’best. His ’state

Is’kindly?押 ’thousands’at His’bidding’speed?熏 And’post o’er’land and’ocean’without’ rest?鸦 They’also’ serve who’only’ stand and ’wait.

这首诗中,每行中都有10个音节(不是单词),读起来均以非重读音节开始,且轻重相间。如第一行中/ai/、/si/、/hau/、/lait/、/spent/皆为重读或次重读音节,其他五个音节/wen/、/k?藿n/、/d?藿/、 /mai/、/iz/皆为非重读或轻声音节,以下各句均以此类推。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也是如此,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和彼得拉克式十四行诗的韵式各不相同。彼得拉克式十四行诗的韵式都押脚韵,韵式为:

abba abba cde cde

也就是说,第一行的最后一个音节与第四行、第五行、第八行的最后一个音节押韵,第二行的最后一个音节与第三行、第六行、第七行的最后一个音节押韵,其余六行比较随意。这种韵式的特点前面两个四行组(octave)用抱韵,后面的两个三行组(sestet)的韵式往往有变化,比较自由。我们还是以弥尔顿的《关于他的瞎眼》一诗为例,第一行的最后一个音节为/spent/,第四行、第五行、第八行的最后一个音节分别是/bent/、/zent/、/vent/?熏第三行与第六行、第九行的最后一个音节都是/al?押d/,韵式极其工整,这也是十四行诗的一个特点。

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的韵式为:

abab cdcd efef gg 或 abba cddc effe gg

这种韵式的特点是三个四行组(即quatrain)都用交韵,也有用抱韵的,但不常见,最后一个两行组(即couplet)是一对偶句(即两行互押脚韵)我们看一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例子:

Sonnet 18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蒺s day?芽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押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熏 And summer?蒺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押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eaven shines?鸦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鸦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s declines?熏

By chance or nature?蒺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鸦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熏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蒺st?鸦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蒺st in his shade?熏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蒺st?押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熏 or eyes can see?熏

So long live this?熏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很显然,这首诗的第一行与第三行押/ei/韵, 第二行与第四行押/eit/韵,第五行与第七行押 /ais/ 韵,以此类推。这种韵式也极为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与莎士比亚几乎同时期的斯宾塞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十四行诗变体,即“斯宾塞诗体(Spenserian stanza)”,它的节律也是五步抑扬格,韵式为:

abab bcbc cdcd ee

这种韵式像个连环扣,是韵式中最为独特的一种。

三、十四行诗与唐诗格律的异同

十四行诗和唐诗作为欧洲和中国文学史中极富代表意义的文学体裁,在格律方面存在着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一)十四行诗与唐诗的相同之处

(1)十四行诗与唐诗的行数或句数是固定不变的。十四行诗固定为十四行,不管进行怎样的分类,它的总行数都是不变的;而唐诗中律诗与绝句的分类也固定了一首诗的总句数。

(2)十四行诗与唐诗在写作时都遵循一定的韵式,都要押韵,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具有一定的美感。

(3)十四行诗与唐诗都是有节奏的,尽管两种诗歌的节奏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节奏都很鲜明。

(二)十四行诗与唐诗格律间的不同

(1)唐诗的音节与十四行诗的音节

唐诗(或者说汉语诗歌)是以音节为最小单位的,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所以一首唐诗的字数都是固定的,而且每一音节(也就是一个汉字)基本都有意义和作用;十四行诗也是以音节为最小单位,每一首诗的音节个数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但是每个单词在音节构成上是不同的,也是不固定的,所以每行乃至整首诗的字数是不确定的,而且每一音节也不一定具有实际的意义。

(2)唐诗的节奏与十四行诗的节奏

诗的节奏表现形式不外乎三种:长短、高低和轻重。唐诗有四声,四声调值的高低是唐诗节奏的主要表现形式,四声的不同组合即产生了唐诗的平仄关系,也就是说产生了诗的节奏,唐诗节奏注重的是平仄相间,所以王力先生说:“没有平仄就没有诗词的格律”(注2)。

十四行诗沿用英语诗的“重音制(accent system)”格式,采用抑扬格。有重读也有非重读音节,十四行诗的节奏侧重于语音的轻重,而非高低。

(三)唐诗的押韵和十四行诗的韵式

前面我们说过,唐诗对押韵的要求非常严格,由于平仄关系的影响,在写作时在对韵脚汉字的选择上就更为慎重,而且每一句诗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意义,切不可将一个完整的意义割裂成两句诗。十四行诗则没有如此细致的要求,有时为了机械地套用诗歌的格律,只得把一个语义生硬地割裂成两行甚至多行,这在唐诗中是绝对不能出现的。

(四)唐诗的对仗与十四行诗的用词随意性

对仗工整是唐诗的一大特点,而且有些对偶句已经成为传世佳句。十四行诗在用词上相对来说随意性就比较大,没有太严格细致的要求。

唐诗和十四行诗是亚欧文学中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抒情诗宝库中,都保持着崇高的地位。

注释:①平水韵是宋淳佑年间,江北平水人刘渊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将《广韵》的206韵合并为107韵。简称平水韵。

②见王力《诗词格律概要》第24页第二行。

参考文献:

①王力 诗词格律概要?眼M?演,1979年版,北京出版社

诗词平仄范文3

荷花在古诗文里有很多别称,诸如菡萏、芙蕖、芙蓉、泽芝等。《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其本,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郭璞注:“〔芙渠〕别名芙蓉,江东呼荷。”南朝梁江淹《莲花赋》:“若其华实各名,根叶异辞,既号芙渠,亦曰泽芝。”由此看来,这些有关“荷”的名称里,虽然它们有时可以指代同一个物种,但之间还是有细微差别的,它们更多的是各自指代“荷”的不同部位。那么,李《浣溪纱》中的“菡萏”是否因这些名称指代不同而不可调换呢?我们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一、 诗词的意象

古诗文里,“芙蓉”意象的选用往往取其谐音,一般象征着“富”和“荣”,或引申为荣誉与显赫。如王维的《临湖亭》,“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诗中将美景、鲜花、醇酒和闲情巧妙地融于一体,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芙蓉”又何尝不是“富贵”与“荣华”的象征呢?另外将“芙蓉”比作美丽的姑娘,也是最常见的意象。

“莲”与“联”、“连”同音,又与“怜”(怜爱、怜香惜玉)同音,因此,“莲”的意象常指爱慕、爱怜,是爱情的象征。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采用谐音兼语意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纯洁的爱情。“莲”又称作“荷”,“荷”又与“和”、“合”同音,所以“莲荷”意象中又有“和睦相爱”之意。至于“芙蕖”,它是人们对“荷”这种水生植物的统称,少见特别的含义。

“菡萏”本指“荷花”未绽开的花苞,是“荷花”的别称而不是“荷”的别称,诗文中少见用其表现特定的意象,偶有用其表现一种珍贵的品质。此处,李尊崇文人选取意象的传统做法,没有选取“芙蓉”、“莲荷”、“芙蕖”等,而是选取“菡萏”嵌入词中,其用意容易被看出。

二、 词语对举及立意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两句写荷花落尽,香气销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从绿波中起来,使人发愁。“菡萏”与“翠叶”对举,既然“翠叶”指荷叶,那么,此处就应该用“花”的别称词“菡萏”对“翠叶”,而不用“芙蕖”、“莲荷”等统称词。就主题立意来看,李用花叶凋零来感叹朝代的没落,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一种深广的忧患意识,与屈原的《离骚》取意大有相似之处,为词注入了个人和家国之感。

三、 诗词的格律

词的格律虽不像近体诗那样要求严整,但随着词的不断发展,其格律要求也逐渐得以固定与明确。《浣溪纱》有杂言、齐言二体,李的《浣溪纱》属杂言(亦称“摊破浣溪纱”),其在韵律方面的特点是:上阕三平韵(即下面加点处),下阕两平韵(即下面加点处),一韵到底;下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其韵律格式如下:

上阕:(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下阕:(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用括号标注处的格律是灵活的,平仄要求不严格;李《浣溪纱》句“还与韶光共憔悴”用的是拗句“仄仄平平仄平仄”,但一般都用“仄仄平平平仄仄”。)

诗词平仄范文4

[关键词] 乌江;平仄;拗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乌江》是李清照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之一。研究者多从内容方面予以探讨,而对其形式方面,尤其是平仄很少评判。本文试对其平仄进行分析,以期引起重视。因为此诗是五言绝句,故文中谈到近体诗的平仄,只涉及五言诗。

一、《乌江》的平仄

平仄是近体诗中最重要的要素,讲究平仄是近体诗的本质特点。因此前人有“学诗先要知平仄”的说法。平,就是指中古的“平声”,包括普通话里的阴平和阳平,从入声分化来的读平声的字在分析近体诗的时候仍按“仄声”对待。仄,就是指中古的“上、去、入”三个声调。“平”、“仄”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使用,读起来就会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美感,显得富有音乐特色,从而增强了艺术效果。

众所周知,近体诗以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每一音步的第二字是节奏点所在,不能随意变更;偶句末一字要押韵,而且限用平声韵(用仄声者则为例外);原则上禁忌出现“三平调”(一句之中的最后三个音节如果都是平声)和“三仄调”(一句之中的最后三个音节如果都是仄声)。近体诗的平仄律概括有三:即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各联之间,平仄相粘。所谓“一句之中,平仄相间”,就是平声音步和仄声音步间隔出现;所谓“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就是近体诗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平仄对立,如果违反了就叫做“失对”;所谓“各联之间,平仄相粘”,就是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与上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如果违反了,就叫做“失粘”。如果我们以仄声开始,那么近体诗的基本句式就是以下四种: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一首律诗的平仄其实就是这四种基本句式的变换构成的。分析一首律诗的平仄,先要确定它的首句开始和结束的音步是“平声”还是“仄声”,然后再依据上面所说的“对”、“粘”规律去写出整首诗的平仄谱。以《乌江》为例,首句“生当作人杰”第一个音步“生当”的声调都是平声,而且节奏点“当”属“平声”,那么该句开始的音步的“平平”,结束的音步是由“杰”(入声字)单独构成的,属仄声。这样首句按照“平仄相间”的规律,就是用了“(丙)平平平仄仄”这种句式。接下来按照“一联之中,平仄相对”的规律,第二句第一个音步“死亦”都是“仄声”,尤其是节奏点“亦”是去声,属“仄”,因此该句就是“仄仄”开头,同时按照近体诗的押韵特点,第二句末一字要押韵,必须是“平声”,那么此句就是用了“(丁)仄仄仄平平”这一基本句式。

二、《乌江》的拗救

平仄格律是人为的、机械的,而诗歌创作却是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要使诗歌的语言一一适应人为的格律,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使诗的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统一起来,只能对平仄格律加以调整改进。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只要节奏点上的平仄能够达到“相间”、“相对”、“相粘”,就可以收到平仄错综协调的效果,所以便要求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其平仄必须分明,即不可以随意变动。至于一、三、五位置上的字,由于是非节奏点所在,并不影响大局,因此可以从宽处理。这就是前人所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尽管这样,诗人为满足写作实际的需要,仍然会出现不符合平仄规定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拗”。“拗”便破坏了平仄的协调性,于是人们又设法调整其平仄关系,以便保持其协调性,便又有了所谓的“救”。拗救的基本原则是以平救仄,以仄救平,从而实现平仄协调的目的[1]。

上面我们说过近体诗原则上禁忌出现“三平调”和“三仄调”。就《乌江》首联的平仄来说,出句应为“(丙)平平平仄仄”,实际却是“(丙)平平仄平仄”;对句应为“(丁)仄仄仄平平”,实际却是“(丁)仄仄平仄平”。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诗人是为了避免触犯这两种禁忌。先看出句“生当作人杰”,末三字中“作”是去声,属“仄声”,“杰”是入声,也属“仄声”,如果中间位置按照平仄谱也用一个“仄声”的字,那么就会出现“三仄调”,从而触犯禁忌,故诗人在第四个字位置上,也就是节奏点上用了一个“平声”的“人”字加以补救,即“三拗四救”。当然这里也有学者认为应该这样解释:第四个字位置应该用“仄声”却用了“平声”的“人”字,也就是“拗”了,不“分明”了。按照上面“以仄救平”的原则,因为第三个字位置不属于节奏点,可以“不论”,因此就用了“仄声”的“作”来补救,即“四拗三救”。这两种分析和解释都有一定道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予以采纳。再看对句“死亦为鬼雄”,末三字中“为”和“雄”都是“平声”,如果中间位置按照平仄谱也用一个“平声”的字,那么就会出现“三平调”,从而触犯禁忌,故诗人在第四个字的位置,也就是节奏点上,按照“以仄救平”的原则,用了一个“仄声”的“鬼”字加以补救。

《乌江》这首诗提倡生作人杰,死为鬼雄,字面上表达了对末路英雄项羽的称颂,实际上旨在讥讽不图恢复的南宋朝廷和宋高宗的逃跑主义。其内容发人深省,形式也不拘泥常规,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代文人生在诗、文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强大的唐朝之后,他们勤奋写作,力图有所超越。

参考文献:

诗词平仄范文5

一、学写诗必须多读诗

清乾隆蘅塘退士孙洙给《唐诗三百首》的题词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对唐诗的极高评价,说明唐诗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说明唐诗对人们的影响力相当大,对人们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古代流传下来的诗作多数是优秀作品,特别是《唐诗三百首》,诗中优美深邃的意境,耐人寻味;有规律的节奏、韵律、平仄,充分体现了古诗的形式美,让人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熟读古诗的人,谈吐优雅,文化品位较高,一般也会写一些诗歌。很难想象,一个连唐诗宋词都不熟悉几首的人能写出上乘的诗作。所以,我在开办诗教班时,首先要求学生背诵所学过的古诗,然后检查学生还能熟读多少课外的诗歌。在课堂上,我运用“开火车”的方法,让学生轮流背诵古诗,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习的热情高涨。我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课外古诗,为进行诗歌创作作好 “热身”准备。当然,我也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理解诗歌大意,不能囫囵吞枣地读,不能对诗意、主题和创作技巧一无所知,否则读诗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二、让学生掌握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

我们所读的古诗,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因为这些诗歌讲究押韵、平仄错落有致、节奏分明、用词准确精当,所以,我在诗歌写作教学时首先为学生讲了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分类、什么是律诗、什么是绝句、什么是押韵、什么是平仄等。讲授这些知识不免让小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因而,我结合具体诗歌进行讲解,尽量做到浅显易懂。如讲到押韵,我先列举了学生最熟悉的诗歌――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是同韵的,即“光”、“霜”、“乡”的韵母都有“ang”,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读起来“顺口悦耳”。一般来说二、四、六、八句要求押韵,第一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然后,我又举了另外几首诗讲解“押韵”。

在讲到字的平仄声时,我引用了一首有趣的打油诗。这首诗从第一句到第四句,每句一个声调,四句分别是一、二、三、四声:“今天张先生归东山,明晨杨同学来河南,请你往酒馆打好酒,路过万寿路叫舅舅。”读后,我问学生这首诗的读音有什么特点。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边读边思考,并很快回答了我的问题。然后我给大家讲解: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一、二声)基本上是归入平声(有个别特殊的归仄声),上声、去声(三、四声)一般归入仄声。平仄交错运用是为了读音的起伏变化,它是有一定规律的。这样让学生初步有了平仄的概念。

我还出示了杜甫的《绝句》来讲解押韵、平仄和对仗等知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首句不入韵,二、四句押“an”韵。四句的平仄格式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一首前两句和后两句都是对仗的绝句。对仗就是要求上下两句(出句对句)中对应处的字词性相同、平仄相反。诗人在《绝句》中的对仗,布置得非常工整。上下联中,数词相对,量词相对,物种相对,动词相对,色彩相对。

经过我这样浅白的讲解,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包括律诗、绝句)的一般常识。我还为学生讲解了现代自由诗的一些创作理论和技巧,指导学生在创作时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明、暗)、拟人、象征、排比等手法。

三、对初学者要求不能太高

经过一两节诗歌理论课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诗歌创作知识的基础。但你还不能对学生写诗的期望值过高,否则会让你信心全无。我在诗教班上第二节课后,布置学生写第一首诗歌,题材自选,题目自拟。结果是令人大失所望,一些学习成绩较好,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首次写诗却出现用词不当、意思表达不清、语序颠三倒四等问题,更顾不上是否押韵、对仗、平仄协调等问题了。面对几十首写得一塌糊涂的“诗歌”,我开始进行认真的思考: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诗歌理论学得多好,不经过多次的艰苦创作,是很难写出好诗的。因而,对刚学写诗的学生要求不能太高,循序渐进,先从“写通顺、能表达清楚意思和能够押韵”入手。我对第一次诗歌习作进行了点评后,要求学生写第二首诗歌。当时,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我带学生到小东江去观察秋色,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回来后布置学生写一首以小东江为题材的诗歌,大部分学生的第二次习作都有了很大进步。不少习作稍作修改后,不失为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又有一定意境的小诗。略举以《小东江之秋》为题的诗两首:

小东江畔草青青,

严寒酷暑无枯影。

金黄稻谷弯腰笑,

随风滚滚现海景。

小东江畔景色鲜,

野花朵朵映蓝天。

芒絮洁白如飞雪,

黄金一片满稻田。

像这样档次的诗作有二十多首,虽然在用词的准确性和意思表达方面仍有欠缺,平仄对仗也不讲究,但总算写得语句通顺、有一定意境,也做到了押韵。因此,算是开始入门了。

四、激发兴趣多鼓励

诗词平仄范文6

积多先生所说“特定的平仄格式”,其实就是近体诗中的拗句,这一点就连王力先生自己也是承认的。所谓“特定的平仄格式”,在古人,是作近体诗的一种不得已的调整补救措施(后来故意为之者当作别论);在今人,则是研究近体诗所作的一种归纳。因为“特定”,就“合律”了吗?当然不是。

“拗”,是指别扭、不顺。拗句,说白了就是别扭的不合平仄格式的句子。“宫女如花满春殿”这个拗句既与上句失粘又与下句失对,说它“大悖格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我的“献疑”,是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来表述的(文中用了“其一”“其二”作了明确区分)。对李白“宫女如花”这个句子,我是先发现内容上的可疑,才进而疑到形式的,绝没有荒谬到如积多先生所说,“只承认‘仄仄平平平仄仄’”,要把所有拗句进行“颠倒” ,推导出“正是江南风好景”、“庾信平生萧最瑟”之类。可惜积多先生单看了“其一”没顾得上看“其二”就对它进行了全盘否定。

拗句在近体诗中的出现,其实是出于某种表达的需要(多数情况是为了不以辞害意),正如积多先生所说,因为某些词语不可颠倒,诗人才特意作出了调整平仄的安排。那么,李白《越中览古》的第三句是否也属于这种情况呢?我以为不是。

不是的理由,我再作一点补充:“宫女如花满春殿”之“春”,我以为应该是修饰语,它修饰的对象当是打了胜仗归来的勾践感受到的整个越宫环境。“满春”二字之所以可以颠倒,是因为“满春”、“春殿”都不是语素结合紧密的固定词语(迄今为止,还没有材料证明勾践建有什么“春殿”或“秋殿” ),因而李白没有理由特意为之调整这句的平仄进行拗救。我仍然强调:第三句作“宫女如花春满殿”从形式上看更合律,从内容上讲更符合一个胜利者自我陶醉的心态,从文字上说也更具有张力。

至于积多先生所举李杜五言诗中“特定的平仄格式”的例句,我以为也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既然积多先生愿意继续与我探讨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 那我就不妨于中拣出两例来说说。

其一是“客心洗流水”,它出自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这诗一开始便道:“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峨眉峰”,三连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把这诗归入近体不大靠得住。因为王力先生早就指出:“三平调是古风专用的形式”,而律诗对此却是忌讳的。这一点想必积多先生也是知道的吧?退一步说,就算这诗是近体诗,诗中的三连平是特殊个例,但“客心洗流水”一句却与积多先生的表述相抵触。因为积多先生在《要研究“特定的平仄格式”》别指出: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上一篇会计科目

下一篇小手拉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