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就业范例6篇

定向就业

定向就业范文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规模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格局,成为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为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就整个教育体系而言,高等职业教育还属于一类新兴教育,历史相对较短,体系不够完备(目前只有专科层次),理论探索不够成熟,对高职的认识不一致。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对职业性的追求理应成为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原则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关于“职业”的概念,我们一般理解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相应地,“职业教育”应被理解为一种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发展,目的在于为个人获得胜任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或职业能力。因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让个人拥有胜任某一项具体职业岗位的技能而实现谋生目的的教育类型,是一种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接受者的顺利就业为基础的谋生型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指的是如何依据现实条件来确定教学目标,彰显办学特色。定位问题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才能发挥自身优势。

搞好定位问题,首先要确定以何种导向为目标。导向,是指使事物向某个方面发展,即指导行动或发展的方向。就业导向,是对整个高职教育办学的方向性指引,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为社会各行业不同工作岗位培养适应期短、能及时为企业所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一个总的目标指引,它制约着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如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确定、专业开发设计、课程内容和结构、课程的实施、教育质量评价等,都要为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服务,其核心是使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能够充分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

2004年4月,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指出了高职应以就业为导向。普通高等教育是培养精英的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色应该表现在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确定自身的教育目标和指导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合理进行专业设置,开发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充分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

我们知道,人才队伍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一类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类是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主要由初中等职业教育承担,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完成,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由此可知,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应定位于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要实现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克服办学的浮躁心理和攀比心理,不能过多地考虑“高等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不能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误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本科的压缩饼干”。高职毕业生不但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学生的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经济管理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财经部门或企业部门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等。基层性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方向上应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办学前提,不能以普通高校传统的学科型来组织教学,而应突破传统办学模式,按就业需要来设置专业,组织教学。坚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变纵向为横向,即把纵向的按学科、分门类的课程变为横向的以岗位能力为前提,按照劳动过程需要而将各种课程重新组织成综合化课程。在培养模式上,要以“订单”为纽带,要与行业和企业紧密结合,这是根本方向。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具体方面如下:

(一)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以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为直接目标,培养学生的规格应定位在实践操作型技能人才上。在专业开发设计方面,要根据企业、市场需要,针对一定区域或行业对某方面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一定的职业岗位群为中心,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适时开发新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人才。

(二)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应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围绕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强化专业核心能力模块,根据专业岗位(岗位群)的能力需要,实施能力模块教学。在课程内容与结构方面,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苛求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备性,应对理论课程进行重组、整合,删繁就简,以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尺度,根据学生动手技能操作的需要确定理论知识的取舍。

(三)在教学过程的实施方面、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大大提高实验、实训、实习教学课时的比重,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应达到1:1,将理论教学渗透于实践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教学可以在实践操作中、在车间、在工厂、在企业进行,服务于实践教学的需要,也可以根据实践需要,对理论知识急用先学。在时间安排方面,应较多地采取“21”或“10.510.5”模式,即2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或在学校学习一年后,到企业实习半年,回到学校再学习一年,毕业前到企业顶岗实训半年。由于学生有半年至一年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基本上能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

(四)在培养模式方面、要较多地采取“订单式”、合同式、校企合作式、行业依托式等模式,紧跟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紧贴企业、行业的需要,实现“零距离”、“零培训”的培养目标。在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方面,要以实践、动手、实际操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以动手操作为主要考核方式,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考核标准,改变过去偏重于理论知识考核的倾向。在办学效果的评价方面,要以就业情况作为检验办学成效的根本指标,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首要指标,学校应根据就业动向和社会评价评估检验教学效果,调整办学的思路与对策。

综上所述,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导向,将满足就业需要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才会最终赢得社会和市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董步学.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2]陈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个研究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年大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与突破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1).

[4]邹林斌,李新民.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原则及途径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2).

[5]郑国强.论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理念[J].职教论坛,2006(8).

作者简介:

定向就业范文2

定向就业是指国家教育部分规定的,部分普通高等院校每年会安排一部分招生计划面向艰苦地区、艰苦行业以及军工、国防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特定方向就业;

或指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单位或者成人院校等招收学员,先预先签定就业单位然后再进行专业培训,将来学员结业后直接进入签约单位。

(来源:文章屋网 )

定向就业范文3

关键词:职业成熟度,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目标定向,成绩目标定向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144-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被试为北京大学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选修心理学概论(通选课)的学生,剔除无效问卷后,保留有效被试236名,其中,男生124名,女生112名。

1.2 研究工具

(1)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本研究使用的是张智勇等人在修订韩国版的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基础上发展的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共34个项目,分别测查了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和职业参照这六个纬度。采用五点量表,分数越高表示职业成熟度越高,在本研究中a系数为0.787。

(2)成就目标定向测量问卷:本研究使用了由Button、Mathieu和Zajac 1996年所编制的、孟慧和范津砚等修订的一般目标定向问卷中文版,共16个项目,分别测查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日标定向。采用六点量表。在本研究中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两个因素,总方差贡献率为56.23%。问卷总量表、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分量表的。系数分别为0.895、0.857、0.871,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倌度。

(3)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和成长背景等基本信息。

1.3 施测程序

在讲课结束之前集体施测问卷,每份问卷由两个分量表组成,严格按照统一指导语施测。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成就目标定向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相关:

(1)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相关:

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成就目标问卷中的学习目标定向量表得分成显著正相关(r=0.30,p

①学习目标定向量表得分与职业目标显著正相关(r=0.13,p=0.04

②学习目标定向与职业自信显著正相关(r=0.23,p

③学习目标定向与职业自主显著正相关(r=0.38,p

④学习目标定向与亲友依赖显著正相关(r=0.15,p

⑤学习目标定向与职业参照显著正相关(r=0.30,p

(2)成绩目标定向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相关:

①成绩目标定向与职业自信呈显著负相关(r=-0.19,p

②成绩目标定向与职业价值显著负相关(r= 0.18,p

③成绩目标定向与职业参照显著正相关(r=0.25,p

2.2 成长背景对于职业成熟度及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

为了考察成长背景对于职业成熟度及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其中,关于成就目标定向与背景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在成绩目标定向上的得分不存在性别差异,(F(1,235)=1.34,p=0.248>0.05);但个体在学习目标上的得分存在性别差异(F(1,235)=5.14,p= 0.024

关于职业成熟度与背景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在总的职业成熟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性别差异(F(1,236)=3.56,p>0.05),但在职业参照维度上存在着性别差异(F(1,236)=5.62,p=0.02

而当以职业成熟度及其各维度为因变量,以年龄,出生地,父母收入,年级等背景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各项背景变量对于职业成熟度及其各维度并无显著的影响。但相关分析的结果发现,年龄与职业价值显著负相关(r=-0.18,p

3 讨论

本研究尝试探讨了成就目标定向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职业成熟度与成就目标定向量表中的学习目标定向量表显著正相关,由此我们可以推论成就目标定向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准备程度,即学习目标定向的个体,其职业成熟度水平也越高。

从学习目标定向与职业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学习目标占优势的大学生职业目标明确,他们对于自己的职业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决定,这可能是因为学习目标定向的个体对自身能力的感知是自我指导式的,他们可以通过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进而可以很清楚地定位自己将来的职业目标。

从学习目标定向与职业自信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学习目标定向的大学生职业自信水平更高一些,这可能与他

们所持有的努力会带来成功这样坚定的信念有关,即在他们看来,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努力可以使能力获得提高而获得成功,所以这些大学生会更加坚定地认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自己能够在未来的职业中获得成功,所以不会过多地怀疑自己是否缺乏某些能力,而担心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

另外,从学习目标定向与职业参照之间的关系来看,学习目标定向的个体在做职业决策的时候,为了让决策的制定更加准确和合适,愿意对比参照他人的行为或意向。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领域的人,会愿意与他们交流,甚至希望能通过专业的咨询,来帮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人格特点等,而成绩目标定向的大学生,虽然也表现出了高职业参照水平,但程度要低于学习目标定向的个体,这可能是因为即使都做出了求助行为,但持不同目标定向的个体,他们的动机可能存在着差异:通常,成绩目标定向的个体在认知活动中会出于方便的考虑,而更多的倾向于直接求助他人,因此对他们来说,参照他人的意见就可以意味着减少自己的努力程度,而且,如果在制定决策时参考他人的意见,那么在将来一旦决策失败时,他们还可以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减少自身的挫败感。

总之,我们认为,学习目标定向的大学生对于自身职业发展所做的准备更加充分。因此,从培养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这一角度来看,应该重视对学生目标定向的培养和引导,良好、积极的目标定向将有助于学生职业选择能力的提高。

当然,本研究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本项研究主要用了相关分析方法,所以无法推断出因果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实验室的情景研究,以得到更为明确的结论。

同时,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成就目标定向与结果变量,即职业成熟度内在过程的研究,考察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其它社会认知变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职业情景中,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学习目标定向,这与之前国内外以学业为主要情境的研究结果相反。对于这样不一致结果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是源于职业情景的特殊性,毕竟在求职的情境中,女性要比男性面对更多的困难,如社会对于女性所产生的一些刻板印象,使得女性要想在择业中取得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其是职业成熟度水平较高的女性,将更加倾向于相信能力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得到发展,努力和勤奋最终可以导致成功。相反,男性在求职中占有着很大的优势,求职的难度相对小一点,而且长期以来,社会上也给予男性比女性更大的期望,使得他们在求职时,更看重的是他人对于自身的肯定,甚至可能还会觉得在找工作时过于努力会显得自己更加“没本事”,而另一种可能的解释则是样本选取造成的影响,因为本研究中的样本都来自北京大学,所以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而在之前的研究中也已经发现,北京大学的女生职业成熟度水平是高于男生的。当然,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针对不同的样本做进一步的分析。

4 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成就目标定向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与成就目标定向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1)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成就目标问卷中的学习目标定向显著正相关。而职业成熟度与成绩目标定向量表得分则无显著相关;

定向就业范文4

【摘  要  题】考试与就业

【英文摘要】the  relation  between  the&nb

现代社会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关系正由过去的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时不断遭遇“困难”,正是这种转变的一种反映。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因素是促使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走向不确定的外在根源;而个人对教育的选择、学校办学以及劳动力市场工作搜寻的特征等是其内在根源。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其内在根源作些分析。

一、个人的教育选择导致的不确定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解释,个人进行教育投资的根本动机在于经济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即个人期图通过接受教育,使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最佳位置;而社会根据生产需要,期图通过使用教育提供的人才达到社会生产成本最小,利润最大。这样,社会将会把各种熟练劳动力和高级人才的需求信息输入劳动力市场,个人则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调整自己对教育的选择,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达到一致,最终实现个人的经济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同时社会生产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调整需求。亦即个人与社会以劳动力市场为中介,各自不断调整需求,使二者达到基本一致。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正是个人对教育进行选择时的一些特征,导致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的不确定性。

1.个人选择动机的多样性

把个人对教育的选择仅仅看成是他出于理性,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无疑将人的行为决策过于简单化了。首先,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个人不具有搜集和整理其对教育选择的所有信息的能力,不可能作出使自己接受的教育对将来就业产生最大化收益的决策。因此,西蒙认为个人只能以“满意”的收益或效用作为自己决策的目标。[1]其次,个人的教育选择受教育资源、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抑制。无论个人拥有的教育资源,还是社会分配的教育资源,相对于个人的选择而言都是有限的,个人不可能完全出于自己的愿望对教育进行任意选择。第三,真实的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除了自利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其他多种特征。一是容易情绪化。个人不可能是一个刻板的“计算器”,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选择进行利益或效用等方面的计算。事实上,个人往往是出于对某种教育的喜好、对自己的自负,甚至是为了躲避恐惧等冲动,而作出对教育的选择。二是受知识的限制。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所得出的结论是很不相同的,如对教育成本和将来就业收益的估算与比较等。三是初始条件不对称。个人进行教育选择时在经济条件、风险态度、学习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即使个人行为是理性的,其行为之间也缺乏可预测性。

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多种功能。面对多种教育功能,个人在对教育进行选择的时候,其内部动机往往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这构成了内在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对自己认识的不断加深,个人可能需求教育为他的才能的发展提供机会。而现实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可能更多地需求应用型人才,迫于现实,个人可能对教育提出更为功利性或实用性的需求。人文的需求与功利的需求在一个人身上难以一致起来,甚至会产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可能是个人追求教育的功利价值,而放弃对人文价值的需求。但也有可能是相反。这种个人教育需求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也是常见的。这也说明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可能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并不一致,其结果就是个人所接受的教育与将来的就业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让人无法确知。

社会学研究表明,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具有符号价值,即商品本身显示了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具有社会表现力。[2]教育,特别是正规的学校教育更是具有这种符号性,受教育者可以借接受某种教育来表现其个性、品位、社会地位、社会认同和未来价值等。实际上,对某些个人来说,选择接受教育如其说是考虑到教育与将来劳动就业的关系,还不如说就是凡勃伦所言的“炫耀性消费”[3]。

2.个人选择的博弈性

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曾经提出“合成推理的谬误”[4],即对于个人来说是对的,但对于总体或整个社会来说未必总是对的。(注:萨缪尔森以球迷看球为例,球迷为了看得更清楚而站起来看,可是当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的时候,大家都不能够看得更清楚,认为“由于某一原因而对个体来说是对的,便据此而认为对整体说来也是对的,这就是合成推理的谬误”。)当劳动力市场某一规格或类型的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个人的反应往往就是大量涌向这一专业或类型的教育。个人的这种反应是其理性所为,应该说也是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无可厚非。但个人是有限的,他无法知道别人,特别是和他一样年龄和处境的人,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个人也无法在整体上去规划或控制这种选择。这样,当个人接受了某种教育之后,即使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发生变化,也会发现其供求矛盾已经面目全非。曾经热门火爆的专业,现在却严重供过于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个人选择教育的专业类型与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求之间存在着时差。个人在对教育作出选择时,无法知道将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譬如,现在假定个人面对a、b两个专业,a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报酬较高;b专业是一个常规专业,市场对这类劳动力的供求基本保持不变,但报酬一般(如图1)。根据“合成推理的谬误”,个人如果选择a专业,那么他无法确知自己毕业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可能是供求基本平衡,也可能是供过于求。当劳动力市场对这类人才供不应求或供求基本平衡时,其就业收益是4;当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时,其就业收益是1(或更低)。个人如果选择b专业,由于这是一个常规专业,就业收益基本保持在恒定的水平2。这样,个人在进行选择时有两种策略,即选择a专业或b专业,但结果却有四种可能。个人究竟该如何决策,最后教育对其就业收益影响的结果又如何呢?实际上最终的结果无法预先确定。

附图

图1 个人不同专业选择的得益

退一步说,假定个人知道自己选择接受某种专业教育后,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一个报酬较高且自己满意的工作的概率为90%;自己顺利完成学业,拿到教育证书的概率也是90%;而事实也是如此。那么个人往往就会有足够的根据,满怀希望地选择这种教育,因为失败的概率为19%,对个人来讲实在是不高。但对整体而言,却意味着100名受教育者当中就有19名将不能从这种教育中获益,并存在失业的可能,教育与个人就业的关系势必难以确定。

3.个人选择的不可逆性

与其他投资相比,教育投资的不可逆性更为明显。即教育投资

在时间上有着严格的先后顺序,是单维度的,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不能跳跃式前进,也不大可能停滞不前或后退。一方面,个人一旦选择接受了某种教育之后,往往不大可能再来选择退出,转而选择其他类型的教育。例如,“一个学生即使在看到中等教育比较欠有利,他也不可能再返回初等教育并在那里耗费更多的时间”[5]。另一方面,个人的教育选择受制于一定的先后顺序,个人不可能因为知道博士学位具有较高的就业价值,而跳过中等教育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假定持有较高教育证书的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才会有较大的优势,个人教育选择的这种不可逆性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旦个人在阶梯结构的教育层级之间前进时受阻,即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那么个人先前的教育投入就形成了“沉没成本”(注:经济学认为,如果一笔已经付出的开支,无论个人或组织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被收回,这种成本就被称为“沉没成本”。),其先前所接受教育的就业价值就只能是忽略不计了。因此,个人对教育进行选择,就如同进入了迷宫(如图2)。在中考与高考两个节点上,个人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结果会有三种,而获得就业收益只是其中的一种。个人无法确知自己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当个人进了学校的大门,没有人知道结果将会是什么,不可预见性是显然的。

附图

图2 个人教育选择的迷宫

二、学校办学特征导致的不确定

当个人的教育选择无法导引出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某种确定性的关系时,传统理论往往寄希望于学校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通过自身的变革,调整教育结构,使劳动力供给在结构上适应经济结构的需求,从而使得教育能够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改善个人的就业状况。然而问题是,学校能够这样去做吗?学校真的愿意这样去做吗?答案是否定的。

1.多元投资的异质性

教育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个人,而政府的教育投资与个人的教育投资是存在较大差别的。在物质表现形态上,政府的教育投资主要表现为学校建筑、教学设备等费用和教职员工的工资;个人的教育投资主要表现为学费以及放弃的收入。在行为动机上,政府进行教育投资是为了提供教育服务,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公共需要”,促进社会公平,弥补个人投资不足,协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个人对自己进行教育投资是为了获得教育服务,其目的在于获得心理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以及将来的经济收益。[6][7]不同主体的教育投资,聚集到学校办学上来,构成了教育投资的异质性。

教育投资的这种异质性,使得学校的办学不可能以单一的受教育者将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作为终极目标,政府所委托的政治价值与人文道德价值常常是学校办学的重要宗旨。在更多的情况下,即使学校知道教育规模的扩张,可能导致“教育性失业”,即不利于个人就业问题的解决,但对于社会来说仍然有着正的经济或非经济效益。譬如,政府可能为了协调社会经济发展,防止出现劳动力市场某种类型的劳动力短缺,而宁愿扩大这种类型的劳动力供给,宁愿接受劳动力市场出现一定数量的人才失业,所以愿意扩大教育规模。有时则相反,对于个人来说,即使不得不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个人也不得不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就业收益;而政府则可能从整体利益出发,不愿意看到受过教育的人毕业后出现失业的现象,为了防止失业而不主张扩大教育规模。又譬如,假定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真实有效的,那么根据劳动力市场信息,就比较容易确定“多少人”接受某一级别的教育,因而每个人(包括政府)可能都同意对进入该级别教育的入学人数加以限制,但问题是谁应该享有接受该级别教育的权利?由于毕业后个人可以从事劳动报酬较高的工作,政府有时不得不迫于社会公平的压力,而主张扩大该级别的教育规模,最终导致个人接受该级别教育后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反过来说,如果学校办学纯粹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来决定,那将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首先,教育活动将全面商品化,学校将成为市场的附庸,教育质量的衡量势必以物质和金钱为尺度;其次,有可能导致教育质量的全面下降,学校办学不得不向学生提供具有市场价值的课程,而人文道德教育将大大缩减,学生只关注就业前景,结果知识面势必非常偏狭。这与政府投资教育的初衷是不相符的。因此,学校办学不可能完全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不是学校办学的惟一目标。

2.收益递增性

如果把教育过程看成是一个生产过程,那么学校办学存在着明显的收益递增性质,即生产过程的平均成本逐渐下降,收益呈递增趋势。(注: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一定的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地位,在经济方面也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这既是事实,也应该得到保障。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假设学校办学也有着利己动机。)这主要是由教育生产过程的一些特点决定的。首先,大量的初始投资,小额的生产成本。由于教育生产过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学校办学往往需要巨大的初始投资,如教学设备、学校建筑、师资配置等。但随着初期办学的确立,其后的办学就类似复制,成本很低,往往仅限于教师工资。譬如,学校新开设一个专业往往要投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如果接受该专业教育的学生人数不是足够的多,那么平均成本将会很高。其次,随着学习曲线的作用,学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需的费用,以及生产成本都将下降。第三,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名誉的获得,有利于学校办学向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延伸,而且初始投资越来越少,进入更加容易。

这种收益递增的性质使得学校缺少进行专业调整的动力,因为开设新的专业,从专业设计、论证到教学设备的购置、师资的引进等,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而且缺乏一定的经验,因此在更多的情况下,学校办学宁愿“固守传统”。考虑到教育需求的无弹性,只要有固定的生源,学校更愿意继续原有的办学模式,获得递增的收益。即使迫于市场的压力,学校有时不得不开设一些新的专业或新的课程,但不难看出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

3.信息的私有性

按照委托——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学校、政府、求学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委托人与人的关系,政府和求学者是委托人,学校是人,两者同为怀有利己动机的经济人,其行为目标都是为了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但作为人的学校与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与求学者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学校不可能无条件地将委托人的利益或效用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学校办学的真实情况,如教学设备、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甚至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往往构成学校的私有信息,而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与求学者并不完全清楚。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学校利己动机的共同作用,使得关系中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前者是指在委托——关系形成之前,作为人的学校可能借助媒体等手段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如夸大自身的教学质量、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劳动力市场实际需求等,来吸引求学者。当作为委托人的政府或求学者不具备识别潜在人禀赋信息时,越是劣质的人越容易成为现实的人,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后果,如求学者可能更愿意去追求时髦的专业,较少考虑或根本不知道某学校教育的实际效果;政府可能更愿意对一些具有市场实用价值的学科专业进行投资,而对其实际质量水平知之

甚少等。“道德风险”是指在委托——关系形成之后,作为人的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减少自己的要素投入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为自己最大限度地增进利益或效用,其结果是损害了求学者的利益,降低了教育质量,影响了求学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一般会派遣专门机构或专人对学校的办学进行评估和监督,并把结果向社会公布,以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的出现。因而以上分析是建立在缺少这种评估和监督制度,或这种制度不完善的基础上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受政府委托的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也是具有利己动机的经济人,对政府和求学者而言,他们也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即拥有私人信息。这样,这种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与学校之间具有“合谋行动”的可能,即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接受贿赂,并向政府和求学者报告有利于学校的信息。特别是如果这种评估和监督属于内部评估和监督(注:所谓内部评估和监督是指组成评估和监督机构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自身或教育系统内部。我国目前对学校办学的评估和监督基本上是采取这种模式。),“合谋行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政府的评估与监督机构或专人与学校联手欺骗求学者,并非耸人听闻,至少具有这种可能性。此时学校即使不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办学,对自己不但没有多大损失,相反还会获得递增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有着某种确定性的关系是难以指望的。

学校做不到也不愿意自觉地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真实信息来办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搜集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学校为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学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求学者,政府的投资是根据入学人数来分配的,这样学校缺少搜集劳动力市场信息、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尽管毕业生的就业率关系到学校形象,但在短期内学校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入学人数,而不顾及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并且学校无须为此承担责任。此外,与个人进行教育选择时一样,“合成推理的谬误”在学校之间也是存在的。

三、劳动力市场工作搜寻特征导致的不确定

按照人们的一般认识,劳动者接受的教育培训越多,学历越高,就越容易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不过,当劳动者手持学历文凭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时,却可能感觉到并不那么容易,遇到的情形也有别于上述认识。

1.求职者的工作搜寻

在更多情况下,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职业一开始时,就会对工作环境、工资水平有一个起码的“心理价位”。即至少必须找到一个工资不能低于某个基数、环境不能差于某个标准的工作,同时对搜寻职业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也会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因此,当用人单位开出的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超过求职者预定的“价位”时,求职者就会接受这个工作,否则就可能拒绝接受,宁愿暂时失业,继续寻找工作,直至找到理想的工作为止。于是,如果工作环境也可以折合成货币工资的话,这个“心理价位”就被称为“保留工资”(reserved  wage),[8]它主要由三个基本因素决定:一是学历程度,学历越高这个保留工资水平就越高,这是由于为获得高学历而预付的直接货币成本和间接机会成本高;二是求职者所观察到的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分布情况,比如从亲戚朋友、师兄师姐那里或其他途径知道的某些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工资状况;三是寻找到超过保留工资水平的职业所需花费的成本,工作搜寻是有成本的,如交通费、邮费、电话费、化妆费等。

这样,假定求职者的保留工资是月薪两千元,现在有单位愿意月薪三千元聘用硕士学位持有者,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作为硕士学位持有者的求职者自然一开始就选择该单位,而没有必要进行工作搜寻。但现实中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充分的,求职者不可能或很难知道究竟是哪一个单位的工资率高于自己的保留工资水平,因而遇见第一个有意接收的单位就马上签约显然被认为是不明智的,明智的行为是继续进行工作搜寻。这意味着如果求职者接受的教育越多,手中的学历越高,预先设定的保留工资就可能越高,从而自己愿意接受的职业或用人单位就可能变得十分有限,选择的范围并没有因接受的教育多、学历高而变得十分广阔,相反无形中变得十分狭小,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也随之变小。在这种情况下,求职者的最佳选择是先暂时委身于一个低于自己保留工资的工作单位,但边工作边搜寻合意的工作,一旦找到理想工作就马上离开原单位而跳槽到新的单位去。不过这是没有考虑工作转换成本的。事实上低薪单位招聘录用到一个高学历者是很不容易的,往往会规定服务期,不准报考更高学历等,否则要交一定的违约金,造成工作转换时的交易成本很高,因而可能是得不偿失的选择。于是求职者可能也会选择忍受失业但全力以赴地搜寻满意职业,或被迫降低保留工资水平。总之,即使求职者拥有高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是很容易的。

2.雇主的员工搜寻

与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用人单位一样,用人单位也在搜寻自己将来的雇员。在一个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上,特别是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的情况下,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高学历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求职者不得不面对劳动力市场上高学历的优势逐渐减弱的现实。因为假定相同学历持有者的生产能力也相同,用人单位越来越不需要提高雇佣工资或延长搜寻时间来选择具有一定学历的求职者。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调换已经就业的原有员工和招聘录用新生劳动力,都是要花费成本的:一是支付被解雇员工的补偿工资;二是招聘录用新员工的搜寻成本,包括时间、选择和考核等费用;三是培训成本,原有员工通过在岗位上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要想使新员工与原有员工一样有效率地工作,就必须先投入大量的培训成本。如果还考虑到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用人单位在解聘员工时不得不面对的巨大社会压力和政治压力,那么即使原有员工的学历要远远低于求职者手中的学历文凭,随时解聘原有低学历的员工而招聘录用高学历的新生雇员也是不明智的行为。于是,拥有高学历求职者的职业搜寻范围,实际上被挤压到或者用人单位员工自然新陈代谢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或者生产规模扩大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或者新兴行业和新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等范围内。就是这样狭小的范围有时也是要打折扣的。由于我国大多数用人单位具有解聘成本高的特点,如果没有制度约束,除非特别急需而又无法替代,一般不会轻易聘用高学历者,即使有劳动力需求也会选择搜寻成本和解聘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低学历的临时工,甚至是民工。[9]

以上分析表明,教育对个人就业的积极影响只是“存在”而已,它并不是确定性地展示给每个人,无数的偶然,无数的可能,无数的作用方式,都有可能改变这种乐观的积极影响。考虑到教育发展和社会就业状况还要受到其他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制约,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复杂而不确定。不过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走向不确定,本质上是中性的。它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因为对有些人来说就意味着机会。虽然人们行为的目的性和对象性决定了人们不希

望生活在不确定的世界,但不确定不等于不可知。认识到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并非意味着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不可捉摸,人们对之无能为力。关键是要把这种不确定控制在适度、合理的水平,不能使其泛滥成灾。当前对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之间的不确定性实施控制,应该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转移和分散不确定性,防止出现较大规模的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不协调。循此思路,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引导和尊重个人的教育选择,改变依靠国家计划替代个人教育选择的手段。引导是为了避免个人教育选择的盲目性,降低个人教育选择导致的不确定性;尊重个人的教育选择是为了分散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其次要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增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增强学校对于劳动力市场自我适应的能力。第三要放松和改进政府的教育管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政府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增强政府教育决策的透明度,以促使个人、学校、劳动力市场对教育和就业形成准确而稳定的预期,避免产生过高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 herbert  a.simon.admi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m].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1976.3rd  ed.

[2]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11.

[3]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 保罗·a·萨缪尔森,等.经济学(第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1.13.

[5] 马姆久达.新教育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20.

[6] 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6,30-42.

[7] 苌景州.教育投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87-127.

定向就业范文5

关键词:本科院校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职业成熟度

成就目标定向是当今成就动机研究的前沿课题,是指个体在从事与成就相关的活动(如学习)时所持有的目的,该目的会影响其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所持的认知及行为表现。不同的成就目标导致个体对所面临的成就情境产生不同的诠释及应对方式。职业成熟度是衡量一个人职业发展水平的一种尺度,指的是个体职业发展的程度及其进行职业选择时的准备状态。

当前国内关于成就目标定向与职业成熟度关系的研究并不多,且调查人群基本都是大学生,而对本科院校中存在的特殊群体——高职生的研究几乎还没有。相关研究表明,本科院校高职生与本科生及一般高职院校学生是有较大差别的。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说明:一是从心理差异上来说,本科生社会认同感会高于高职生,高职生进入本科院校就读,与一般本科生相比较而言,不免会存在心理弱势感;二是与一般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本科院校高职生接受的培养机制及管理体制是一样的,并没有突出高职生应注重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特色,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不能突出专业技能而处于劣势。所以研究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寻找加强本科院校高职生对自身职业定向的认识和正确评估自身职业心理发展特征的突破口,为本科院校开创有特色、有针对性的高职生培养教育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江西省某两所本科院校高职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280份,收回242份,回收率86.4%,有效问卷233份,有效率96.4%,具体人口统计资料如表1。

2.研究工具。成就目标定向量表采用刘惠军等编制的《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包括掌握接近目标定向、掌握回避目标定向、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4个因子,共28题,内部一致性a系数0.8272。职业成熟度量表使用张智勇等修订的适合中国被试《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该量表包含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和职业参照六个维度,共34题,采用五点计分,a信度为0.787。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本科院校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成就目标定向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对本科院校高职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成就目标定向进行差异检验,主要检验性别、专业、生源地等变量。

(1)性别差异。由表2可知,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职业目标、职业参照上差异显著,男生的职业目标显著高于女生(t=2.254,P

(2)专业差异。表2数据显示,文科生职业成熟度(2.91±0.25)及成就目标定向(2.93±0.41)均略高于理工科学生(2.89±0.31;2.88±0.41)。理工科学生在掌握回避目标定向上极显著低于文科生(t=-3.375,p

(3)生源地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F=3.21,P0.05)。乡镇农村学生的职业参照高于城市学生,可能更多体现在家庭经济环境、家族期望及社会支持上,由于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农村地区学生上大学往往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承载的可能是整个家庭的期望,父母盼望他们能找份好工作、出人头地,但面对毕业就业时,农村学生可以从家庭中得到的支持却很少,不管是人力或是财力上,所以在入校时他们通常会选择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相比城市学生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本身就有较好的地缘环境,父母给他们的支持也较多,随着外界援助的增多,人自身所具有的惰性会让他们降低自已对未来职业争取的努力程度。

2.成就目标定向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对成就目标定向、职业成熟度等变量及各因子进行积差相关分析。表3显示,成就目标定向与职业成熟度及各因子存在显著两两相关。为调查成就目标定向是否对职业成熟度有影响,笔者采用回归检验进行分析,职业成熟度受成就目标定向及各维度(成绩趋近目标定向、掌握趋近目标定向、成绩回避目标定向、掌握回避目标定向)的影响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β分别为0.607、0.143、0.572、0.174、0.139,p值均小于0.05)。也就是说,成就目标定向及各维度对职业成熟度有预测作用,这与谢文静、张智勇等学者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所得的结果基本相符。

三、建 议

本研究认为,帮助高职生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的成就目标定向,将对提高他们的职业成熟度水平大有裨益。对此,学校与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学生的能力知觉。刘璐等人已证实知觉到的高能力与掌握接近目标正相关,通过干预可以使学生树立高能力的观念,对形成良好的成就目标定向有显著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评价来提高学生的能力知觉。尤其对具有强烈消极情绪体验的学生,教师应对其进行内部比较,发现其闪光点和进步之处。这种积极的评价在潜移默化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知觉到自己高的能力。成就目标定向的提高促使学生在面对失败情境时进行合理归因,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收获信心。

2.设立专门的职业辅导工作站。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已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但是新生的职业规划普查也不可忽视。可在高校开设职业辅导工作站,通过开通网上咨询和定期面对面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工作,主要针对学生职业发展给予指导与设计,针对学生职业压力给予心理辅导。

3.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虽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已不足为奇,但是如何有效提高质量已成为关键。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当前学生的就业形势,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课堂质量,如带动课堂气氛、引入心理游戏、组织实践活动等。轻松愉快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四、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只对本科院校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未与其他学历的被试进行比较,且样本数量比较少,涉及面比较狭窄,使研究的适用性和代表性受到一定影响。在今后研究当中,可适当结合采用自然观察法、访谈法等进行深入调查。另一方面,本次调查只能掌握当前本科院校高职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状况,但对其在整个高职学习过程中,职业成熟度发展水平的具体变化过程或受哪些因素影响不甚了解,今后可以更多地关注某些个案,对高职生进行职业成熟度变化纵向研究。此外,在对本科院校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的培养方面,高校应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资源,同时又有区别地对高职人才开展针对性职业技术教育;完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让他们提早接受科学的职业观教育、更新就业观念、加强对自己能力水平及职业定位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赵欣,李娜,张大均.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4):73-75.

[2] 杨璐.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标定向的发展及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3] 郑应霞,刘华山.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完美主义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588-590.

[4] 李茹锦.不同成就目标定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

[5] 谢员,龙立荣.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课程干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103-106.

[6] 张智勇,荣煜,管延军.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定向就业范文6

论文摘要:在当前医药卫生类职业学校中,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从管理意识向服务意识转变,合理定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医药卫生类职业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更好地为广大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如何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i确立就业指导工作的3个服务主体,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水平 

    在近几年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学校逐步确立了“毕业生、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3个服务主体,即把“毕业生能否找到最满愈的单位”、“毕业生家长能否得到最满愈的(投资)回报”、“用人单位能否招到最满意的学生”作为衡盘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服务是否到位的重要评价标准。 

    毕业生作为就业指导工作服务的第一个主体,也是学校服务的重点对象。我们不能仅仅将就业指导工作局限于就业指导课和一、两次的动员大会,而应该更深层次地去拓展我们的工作领域。如为了使应届毕业生在实习阶段就能够独立上岗工作,同时也减少学生的就业成本和用人单位在今后工作中的用工(培训)成本,学校根据医药卫生行业及就业市场变化,制定并实施了毕业生就业及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将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的第九章“就业准备”、第十章“择业技巧”等教学内容与毕业班学生的上岗培训内容相结合;在这个培训计划中,就毕业生即将面临的双选会,开设了面试技巧、推荐资料的准备及制作等课程节对由于专业课教材的局限性导致在校所学理论滞后于企业实际要求等间题,及时增加了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址管理规范(GSP)、非处方药营销ROTC)、医药商品购销员服务规范等目前医药卫生行业新增和所急需的内容;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上岗培训,使其取得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即中职学生必须取得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工)证书,高职学生必须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 证书,药学、医药商品经营专业的学生参加医药商品购销员国家职业标准培训;药物制剂专业学生参加药物制剂工国家职业标准培训;药品检验专业学生参加药物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培训。 

    就业指导工作的第二个主体是毕业生家长。许多学校往往忽视这个群体的影响力和潜在作用。我校曾经对毕业班的学生开展过间卷调查,其中在选“你的择业目标最终确定人选”的选项中.选“学生本人”的占21% ,选“学生家长”的占70%a ,选“朋友、亲属等”的占9%,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当前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择业问题上,大多数还是毕业生家长在做主、在择业,如果不做好毕业生家长的思想工作,更新他们的择业观念,我们的就业工作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障碍。为此,学校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就多次召开毕业生家长会,通报当前医药卫生行业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情况,帮助家长分析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消除家长“怕孩子到外地工作”、“求稳怕变”等思想顾虑,形成了学校引导、家长参与、学生自主择业的模式。 

    任何一名毕业生最终花落谁家,决定权还是在用人单位。学校应紧紧抓住第三个服务主体,全方位地为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如为了使用人单位能够在我校每年一次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上挑选到满意的学生,同时也使毕业生能更加详细地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在每年双选会前的1个月,学校积极与各医药卫生单位联系,安排时间诚邀他们来校举办推荐说明会,介绍用人单位情况和相关招聘的专业要求和岗位要求。此举不仅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宜传与展示白身形象的机会,也减少了毕业生在择业中的盲目性,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树立‘.服务十指导十管理”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增强就业指导工作服务愈识 

    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我们一直强调抓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促水平。管理的好坏,管理的成功与否,的确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逐显主导地位,服务的理念也逐步走上管理的大舞台。而服务意识的增强,服务水平的提高,给学校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前几年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管理+服务”的口号,第一次把服务这个理念融人其中。如今,随着就业指导工作的不断深人,我们将“管理十服务”模式调整为“服务十指导十管理”模式。刚开始有的同志还不太理解,他们简单地认为“不就是加了一个指导吗”,“不就是把服务的位置前移了吗”,“以前学校的各项工作不也是在管理中提供服务吗”。对于种种疑问,我们的解释是:把服务放在就业指导工作的首位,不仅是一个位里的变化,更是一种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管理意识的变化。 

    管理工作的前提是服务,服务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有服务意识,要本着服务的宗旨去管理,而不是在管理中去服务。虽然是一个位里的调换,但其中的离意却更加深远,内容却更加丰富,要求却更加严格。对此,我们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对“服务”、“指导”这个概念,予以了重新的解释和定位,即服务就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同志,要以极大的热情和对学生、对学校高度负贵的态度,放下架子,摆正位里,全方位地为毕业生、毕业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指导是服务意识转变为实际工作的具体体现,它不仅体现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也要体现为对毕业生家长就业观念的引导;不仅体现为对毕业生择业技巧的指导,也要体现为对毕业生在就业政策理解、机遇把握等方面的辅导。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校上下都牢固树立了浓厚的服务意识和指导意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实质性地迈出了一大步。 

3把服务愈识触入就业指导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要将服务意识融人就业指导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把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服务举措落到实处。 

    在组织管理上,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副校长为组长的毕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和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配置了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制定了(毕业生实习管理规定》、《毕业生就业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加强对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工作的指导和领导。 

    在服务措施上,学校制定并实施了就业指导工作十大举措,即:(1)印制《毕业生推荐书》。(2)印制《毕业生就业指南》。(3)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4)实施优秀毕业生校长推荐信制度。(5 )举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专题讲座。(6)邀请医药卫生用人单位来校举办推荐说明会。(7)举办优秀毕业生创业事迹报告会。(8)开辟就业信息专栏,印发《就业信息简报》o (9)举办毕业生家长就业信息会。(10)实施毕业班学生就业及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