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范例6篇

马诗二十三首范文1

关键词:马曰;著述;考证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99-01

马曰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扬州著名的盐商,其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其生前好友杭世骏所撰《朝议大夫候补主事加二级马君墓志铭》,以及《国朝先正事略》、《(光绪)重修安徽通志》、《清史列传》。另外,《淮海英灵集》、《国朝诗人略》等书选录其诗作时也附有小传。后人记述其著述情况多有舛误,今略述如下:

一、《沙河逸老小稿》六卷

诗作可考纪年者,始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乙卯午日》,止于乾隆二十年(1755)《乙亥上元联句》,内容多为唱酬赠别之作。

此书前有沈德潜乾隆戊寅年(1758年)序和陈章乾隆丁丑年(1757年)序,后有伍崇曜咸丰辛亥年(1851年)跋,沈德潜序中高度评价了马曰的“以古书、山水、朋友”为癖,并赞其诗歌“峭刻得山之峻,明净得水之澄。”陈章序亦赞其诗歌“缠绵清婉,出入唐宋之间,当事皆知重之。”伍崇曜在跋中称马曰“诗词俱未算名家,要亦然绝俗,殁后,其弟半槎汇刻焉,读陈授衣君一序,令人增友于之感,鸽原之痛。”

《沙河逸老小稿》的版本有《粤雅堂丛书初编》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江苏艺文志・扬州卷》载,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马曰璐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

二、《谷词》一卷

《谷词》收录马曰的词作四十余首,首篇为《百字令・自述》,词作止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秋江晚泊,时甲戌八月二十七日也》,内容多抒发内心的意绪。

常见有《粤雅堂丛书初编》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江苏艺文志・扬州卷》载,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马曰璐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另有《安徽清代名家词》本。

三、《韩江雅集》十二卷

此是韩江吟社的一部唱和集。由马曰、厉鹗、方士庶、王藻、马曰璐、陈章、闵、全祖望、张四科等十六人所作。卷首有沈德潜乾隆十二年(1747年)序,云“韩江雅集,韩江诸诗人分题倡和作也。故里诸公暨远方寓公咸在,略出处,忘年岁,凡称同志、长风雅者与焉。”

四、《焦山纪游集》一卷

乾隆十三年(1748年),马氏兄弟携诗友厉鹗、杭世骏、陈章、楼、方士庶、闵、陆锺辉等同游焦山。他们一行九人,留山中三日,每人各赋诗数首,联句一首,结集为《焦山纪游集》。

此书有厉鹗序,《序》中写道:“予平生三游,皆马君谷、半查为之主,一在庚戌冬,一在丁巳夏。今年戊辰仲冬之望,复因江月发兴。同游者凡九人,往返两宿南庄,留山中凡三日夕,人各赋诗七首,联句一首,次第为一集,属予序之,以见兹游之不易,而江山倡酬之为可乐云。”

道光庚戌年(1850年),伍崇曜重新刊刻《焦山纪游集》,他在《跋》中写道:“今马氏昆仲此游,遍阅卷中姓名,殆足与后先辉映,恨不获厕身于笔床茶灶间也。特重刊之。”《焦山纪游集》有《粤雅堂丛书初编》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五、《林屋唱酬录》一卷

乾隆十七年(1752年),马氏昆仲偕友人陈章、闵、楼,自扬入吴,遍游林屋诸名胜,流连唱和,得诗50余首,录而刊刻,具体记录了文人士子集体游览山水时的情景。

书前有沈德潜乾隆壬申年(1752年)序,《序》中写道:“今诸君子境无虚过,过必有诗,是古人所不能兼者,而诸君子兼之也。且诸君子远居维扬,维扬称华朊地,乃能涉江航堑,叩寂逃虚,舍明丽之区,入静深之境,以其笔墨发山水之灵,岂陶贞白所云,见朱门广厦,无欲往之心,望高岩,瞰大泽,恒欲就之者与?……读诸君子诗,神往于幽虚左神间矣。”

书后附录杭世骏撰《谷马君传》。道光庚戌年(1850年),伍崇曜重新刊刻《林屋唱酬录》,其《跋》云:“斯游也,乃独与二三韦布衣之士,泛舟升陟,取畅幽情,借访荔萝,谈讨芝桂,亦可谓放怀事外者矣。偶得传本重刻之,以识景慕之私。”

《林屋唱酬录》有《粤雅堂丛书初编》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江苏艺文志・扬州卷》载,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乾隆刻本。

六、《摄山纪游集》一卷

此为马氏兄弟偕厉鹗、陈章、闵华、等遍游摄山,各赋诗十余首,集结成册。

今见缪荃孙《烟画东堂小品・澹集》载《摄山纪游集》,无序跋。《江苏艺文志・扬州卷》载南京图书馆藏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刻本。

马诗二十三首范文2

【关键词】 马少侨;诗歌;历史;文学价值

马少侨(1920―2006),又名远兼,字政交,号啸樵,湖南新化永固镇(今属隆回六都寨)人,当代杰出的苗瑶史专家,楚辞学专家,著有《清代苗民起义》,为英国剑桥大学主编的《剑桥中国史》引用,列入参考书目。同时也是一位著名诗人,为南社湘集成员,出生于“三代秀才”的书香世家,其祖马莲仙曾任新化县参议员,二叔马非百为大历史学家,专攻秦史。马少侨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学熏陶,十五岁学诗,十七岁发表作品,十九岁师从“现代著名诗家”湖南大学宗子威教授,加入庾江诗社,与海内名流章士钊、张默君、杨云史、谢玉芝(著名女作家谢冰莹之父)等交往,二十七岁加入“南社湘集”,为最年轻的社员。[1]南社是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学团体。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1909年11月13日成立,活动中心在上海,社员总数千余人。1923年解体,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前后延续三十余年。其诗歌主张,强调作品内容的历史真实性,如高旭认为“大之经纬乾坤,弥纶中外;次之不政宣化,利国福民;下至闾巷之歌谣,贤士之诗赋,亦所以写其人情风俗之态,寄其忠君爱国之忱,文字之用,至为广矣。”出于革命的需要,南社诗人写了不少骂世文和歌体诗(歌行体、歌词体、歌谣体三类)。[2]马少侨诗歌对历史的书写,主要表现为四。

一是真实再现历史场景。如十七岁时创作的《陇上行》,[3]以一个世家公子的民本思想视角,真实地再现当时佃农生活的场景:“六月天正炎,锄禾日当午,戽干陇上溪,龟裂禾根土,摇扇纳凉人,哪晓农家苦。”“什一入官仓,九成付田主。一年辛苦一年劳,家无升斗嘶饥鼠!”描写了佃农劳动的辛苦和遭受苛酷的剥削,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寄予深切同情,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予以有力控诉。虽然“什一入官仓,九成付田主”用的是文学手法,与当时佃农交租的具体制度略有不符,[4]但这种对历史场景的描述,从一个十七岁少年的视角来说应该是力求客观、不加粉饰的真实呈现。另外如写于军阀混战时期的《征兵行》表现抓壮丁:“征妇送征夫,相对泪如水。”“独叹出征人,尽是贫家子!”写于抗战时期的《秋草十二首》:“白芦红蓼夹寒流,劫后农村稼未收。民命乱离同草芥,世情颠倒混薰莸。”《资江晚步》:“战垒到今都剩迹,劫灰终古带余腥。”《春日游六岭亭》:“战垒尚余兵气在,闲花已送媚香过。”等等,表现了战争的巨大破坏和人民生活的痛苦。战争中反动派的反动嘴脸也得到了真实揭露,如《甲申除夕三首》:“伺门豺虎横睛立,镇国将军俯首降。真个民生不如草,武陵鸡犬本荒唐。”表现反动派抗战无作为,不顾老百姓死活的反动本质。《古意》:“举世皆血肉,犹间增国赋。税吏夜敲门,盆瓮无粒粟,……贫家人吃糠,富家狗吃肉。”表现国共战争期间,万税,倒行逆施,鱼肉百姓的真实历史场景。

二是抒发对历史的感慨。马少侨是历史学家,对历史有独到认识,身处历史情境中,往往目光如炷,很多真知灼见。如《读<儒法斗争史>》:“商韩法制已残篇,孔孟王纲亦化烟。底事顽魂顽到底,青磷鬼火二千年?”这首诗写于1974年,进入“批林批孔”阶段,大讲“儒法斗争”,诗人对“”大搞“儒法斗争”的目的持怀疑态度,用反语指出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极左政策破坏传统文化的不满。《奇文》一首更是对时期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思想混乱进行强烈地控诉:“古人论史本荒唐,不及今人撒大谎。只为赵高倾帝制,遂教陈涉护秦皇。袭人贾政称儒孽,宝玉晴雯穿法装。雾里看花舒老眼,燃犀一照又何妨?”认为时期因政治目的机械图解历史是“撒大谎”,对文艺的批评完全用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把小说人物袭人、贾政贴上“儒孽”的标签、把宝玉、晴雯看作法家人物,这完全是荒唐的做法。诗人的这一认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具有振聋发聩的积极意义的。另外,如《海湾战局书感》:“强权公理无真假,大炮飞机有自由。”抒发了对国际关系上以美国为首的强权政治的不满。对历史的认识,一方面在于马少侨始终坚持人道主义的立场,另一方面也来自他深厚的历史学养,所以置身历史情境中,总是能发出真知灼见。

三是表现时代变迁。马少侨一生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反右、、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一部当代史,作为南社湘集诗人,他秉承诗歌传统,在诗歌写作中,真实地表现了时代变迁。如《相交行・闻敌后反扫荡战争作》:“倭寇乱中华,志异分途走:或上太行山,红旗桂林阜。或入幽州城,摇尾贱如狗。”写出了乱世中青年知识分子不同命运选择和志趣追求。《娄邵铁路邵阳车站工地月光山战歌》:“始皇鞭石付虚谈,老壮愚公亦等闲。数尽英雄成既往,今朝人物敢移山。”写出了新中国的建设豪情,为一代人的艰难创业留下可歌可泣的一笔。反右斗争中,他被打成“”,回乡劳动改造,他写了《回乡生产口号》:“六亿人中寄一身,五千年史渺微尘。何须更为声名累?毁誉由人过此生。”这是一代知识分子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乐观、淡泊的情怀和坚持真理的精神的客观反映。期间,他被批斗、关押,写了《现到》四首。改革开放后,既写了对的反思,也写了纸醉金迷的现实,如《长沙街头偶遇当年闯将》:“相逢一笑泯恩仇,得罢休时且罢休。”认为不要纠缠于历史恩怨,要团结一致向前看,共谋发展进行经济建设。《沁园春・初上卡拉OK厅》:“酒绿灯红,轻歌曼舞,卡拉OK。有麦克传风,莺声滴沥,飞图掠影,霹雳旋回。季子多金,秋娘善媚,两意相投百事谐。天欲曙,正依依惜别,挥手Byebye。”客观冷静地描写了改革开放后一部分暴发户的生活方式和拜金主义的现实。

四是咏史诗。马少侨服膺同乡诗人唐代胡曾,曾撰《唐代咏史诗人胡曾》一文,指出“要评论一家诗的好坏,主要看他能否正确地反映作者所处的时代风尚和对这一风尚所表达的是非观念。” [5]他自己的诗歌也有不少篇幅的咏史诗,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历史,表达自己对历史的判断。如《读〈南明野史〉四首》:“江南草创小朝廷,牛鬼蛇神紫绶新。” “牛鬼蛇神”一词就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读〈桃花扇传奇〉》:“宰相但搜钱塞口,君王只爱月当头。”《读史十二首》:“坑杀儒生排众议,烧残简籍启愚风。”等等,这是用当时主流的价值观对历史进行判断,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统一文字是“排众议”“启愚风”,当然这是受“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指示的影响,有一定的历史时代思想特征,同时也反映了马少侨作为历史学家评判历史人物的客观性。又如《念奴娇・宝庆怀古》咏石达开攻宝庆事,对石的失败,浩然兴叹:“天国兴亡,英雄成败,去浪滔滔逝。将军误矣,卅万天兵一掷。”但作为史学专家的他也清醒地意识到历史评价的变化无常,所以诗人又说:“倩谁评说,今古史官曲笔?”

另外,诗人也写了不少记录历史事件和凭吊之作,如记录第一个教师节、神舟飞天,凭吊胡曾、魏源、蔡锷等等。

中国是个历史古国,有着以诗写史的传统,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写一系列反映历史真实的诗歌如“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史”。 “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曹操是第一个借乐府旧题来写时事的诗人,如《蒿里行》中所写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表现了当时群雄割据、连年征战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明代评价这些诗,认为是“汉末实录,直诗史也”(明・钟惺《古诗归》),史学大师陈寅恪以《元白诗笺证稿》倡导诗文证史,可见诗歌与历史关系密切。马少侨诗歌对历史的书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一、以文学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场景和时代变迁

马少侨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历史学家,其治学深受马非百影响,重视对史料的甄选,不妄下结论。诗歌虽然是文学,但是马少侨以文学手法对历史场景进行了客观的记录,“不作无谓吹捧之颂,亦不写无稽抨击之词”(曹盛苏《平生一梦诗文选》并序),表达了他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近来受思潮影响,人们在批判“”、“”的同时,对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要么一概选择性的无视,要么一笔抹杀。马少侨诗歌中书写了那个时代人们进行经济建设的历史真实,如《娄邵铁路邵阳车站工地月光山战歌》、《垦荒》、《改河》、《水调歌头・移山改河》等等,表现了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移山改河的火热的劳动激情,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客观的资料。另如《沁园春・初上卡拉OK厅》,诗词名家伍锡学认为“真正做到既不粉饰现实,也不歪曲现实,而是真实于现实”客观再现历史生活场景,而且艺术上独辟蹊径,融雅语、俚语、俗语、外国语、时髦语于一炉,为诗词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马少侨诗歌生动地表现了历史的变迁,具有时代性。

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身处历史情境中个人的思想感情

元代杨维祯在《梧溪诗集序》中论杜甫诗说:“世称老杜为‘诗史’,以其所著,备见时事。予谓老杜非直纪事史也,有春秋之法也。其旨直而婉,其辞隐而见。”诗歌毕竟不同于历史,带有个人在历史情境中的主观感情,这正是诗歌的艺术价值所在。如写于抗战时期的《长城谣・闻八路军长城大捷作》一诗:“马饮长城马亦烈,长城窟有英雄血。”“三千弱水横飞越,富士山头旌旗折。秦皇汉武何足说,长城长城今似铁。”非常生动地抒发了作者听到八路军大捷的喜悦之情,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六十年后,作者再来纪念抗战胜利时,不仅有国破家亡的沉痛,更有不忘历史教训的反思,写下“胜筹夺得非容易,奇耻无忘要远谋”“已载简编书战犯,尚参靖国拜僵尸”(《抗日战争六十周年书感二首》)等诗句,提醒人们警钟长鸣,不忘国耻,谨防历史悲剧重演。同样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马少侨1958年被打成“”后下乡劳动,写下“拖儿带女返家乡,我误虚名梦一场”“亡羊敢信牢能补,投鼠徒悲器亦伤”(《送慧娟回乡生产》),期间写下“何妨一饱嗟来食,到底难忘痛处疤”(《桃花坪》),“惶惶我似惊弓鸟,话到喉边胆便寒”(《向韶》)等诗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知识分子受到不公正的历史对待,那种精神的痛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促使我们去反思历史,正确认识历史,评价历史。同时,作者身处历史情境中,对历史进行思考,表现了超凡的勇气和胆识,如《读<儒法斗争史>》、《杂诗》、《奇文》等等,这代表了一个时代正直的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得到了历史的检验。这种身处历史情境中个人的思想感情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三、信、美并重的艺术追求为古体诗的创作提供了可能性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马少侨诗歌对历史的书写呈现出信、美并重的艺术特色。“信”指的是其诗歌书写的时代真实性,“美”指的是诗歌传情达意的艺术性。马少侨非常重视诗歌的时代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在《〈禹问樵诗词选〉序》一文中说:“吾尝谓诗者史也,故必写时代之真情;诗者志也,故必见个我之性格。”认为当代之诗,应有时代气息,不能让人看起来像唐宋诗歌,事实上古体诗歌在唐宋发展为顶峰,白话为新诗的书写提供了新的路径,现代人写古体诗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马少侨认为现代人写古体诗还是有可能的,认为“余尝论写诗之要旨,在时代性、个性与艺术性之合一,亦即内容、风格与形式之合一。”(曹盛苏《平生一梦诗文选》并序)古体诗虽然在形式上已经固化,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诗歌对时代内容的书写“不作无谓吹捧之颂,亦不写无稽抨击之词”,要“能在时代之潮流中摆正自我之位置,既不拾古人牙慧,亦只吐自我之心声”。这就是他对诗歌信、美并重的艺术特色的自觉追求。他的《〈株洲行九首〉并序》可以称得上是信、美并重的佳构。

桃花坪

春来无处不桃花,独笑渔郎又泛槎。

尘世纷纷劳病眼,少时了了误才华。

何妨一饱嗟来食,到底难忘痛处疤。

车笠前盟浑莫问,如今苏季已还家。

这首诗写于1977年。诗人赴株洲看望二叔马非百,作《〈株洲行九首〉并序》,《桃花坪》是其一。其时“”已经结束,诗人旅行途经隆回桃花坪,途中所见物是人非,有“前度刘郎”之感。起句写旅途所见,处处桃花灿烂,“渔郎”用《桃花源记》捕鱼人的典故,暗指诗人对理想的追求。颔联、颈联写自己的遭遇和心灵的创伤,诗人在注里说明,在隆回有人请他吃饭,但不敢泄露他的身份及他和主人之间的关系,故而发出“何妨一饱嗟来食,到底难忘痛处疤”的感慨,结语用《乐府诗集・越谣歌》:“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和苏秦的典故写世态炎凉,欲说还休。全诗沉郁蕴藉,写出了遭遇“十年浩劫”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心境。马少侨用古体诗这种形式,旧瓶装新酒,为我们提供了古体诗书写新的时代内容的可能性,并且展示了古体诗抒志时那种含蓄深沉、意绪多端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纪念诗人学者马少侨,主编:傅治同,中国文联出版社.

[2] 辛亥革命与江南社会――论南社诗歌的现代化趋向,许霆,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9.9.

[3] 马少侨诗文选集,傅治同,谢道溪选编,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本文所选诗歌皆从此选本.

马诗二十三首范文3

相传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与妻子卓文君结婚后不久,就离家前去长安做官。离别之后,卓文君朝思暮想,痴情地盼着丈夫早日归来,从春到夏,从夏到秋,真是度日如年。直等了五年才等来了一封家书,上面仅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聪明的卓文君一看,就明白了丈夫的意思。这一连串数字后唯独缺少“亿”,说明丈夫已经对自己无“意”了,只是没有明说罢了。卓文君悲从中来,不觉又气又恨,当即复信一封,让来人带给负心的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接到信后,打开便念: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冲冲,三月桃花随水流;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越读越心酸,不觉泪下,深深地为妻子的深情厚意所打动,想想自己风流快活,半点未考虑到妻子的痛苦煎熬,悔恨不已。他立即备好车马,亲自回到成都将卓文君接到了长安。从此,两人过起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祝允明仿作数字诗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祝允明自幼聪慧过人,他在念私塾时是学长(相当于现在的班长)。一次,教书先生布置学生们背邵雍的《乡村》诗(这是一首著名的数字诗,全诗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然后就去找棋友赌棋去了。没想到,先生这一去两三天都没回来,作为学长的小祝允明去先生的棋友处找先生,没有找到。他从先生的棋友口里得知,他们的先生这几天每日都要来赌四五盘棋,共赢了六七两银子,还有八九十斤盐,现在有事回家了。

三天后先生才来学堂,他听说学生们这几天都没好好自习,便罚小祝允明照邵雍的《乡村》诗写一首数字诗。小祝允明略一思索,很快便吟道:“一去两三天,天天四五盘;赢银六七两,八九十斤盐。”

唐伯虎作藏头诗

传说,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一见钟情看上一户富人家的丫环秋香。二人情投意合,唐伯虎决定带着秋香离开主人家,两人从后门溜了出来,准备不声不响登舟逃走。秋香觉得如此不妥,说道:“你这位大才子,没对主人说一声,就挟婢私逃,太不光彩了!”

唐伯虎一想,秋香说得有道理,大丈夫应该敢作敢当,于是他在后门旁的粉壁上题诗一首:

六艺抛荒已半年,如飞归马快加鞭。

马诗二十三首范文4

关键词:喻良能;梅尧臣;李康靖;互见诗

南宋诗人喻良能《香山集》(钦定四库全书本)卷七中收录《挽李靖少傅夫人》二首,民国续金华丛书本《香山集》卷七题目作《挽李靖康少傅夫人》,此二诗与北宋诗人梅尧臣《宛陵集》(四部丛刊景明f历梅氏祠堂本)卷十六所收《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内容相同,唯有个别词句相异。本文认为,此二诗为梅尧臣所做,喻良能《香山集》系误收,现考证如下。

钦定四库全书本《香山集》此二诗为:

《挽李靖少傅夫人》

九月秋光急,山川苦雾迷。卜邙新隧启,度巩短萧齐。宝剑知终合,灵蟾已陨西。松门砘嵩幔车马几千蹄。

板舆曾至郑,灵此归周。霭霭云将夕,亭亭月正秋。九原开y穴,故土覆新丘。岁晏寒松下,茅苫孝子留。

民国续金华丛书本《香山集》此二诗为:

《挽李靖康少傅夫人》

九月秋光急,山川苦雾迷。卜邙新隧启,度巩短萧齐。宝剑知终合,灵蟾已陨西。松门砘嵩幔车马几千蹄。

板舆曾至郑,灵[此归周。霭霭云将夕,亭亭月正秋。九原开y穴,故土覆新丘。岁晏寒松下,茅苦孝子留。

二者不同之处有三:题目中一作“李靖少傅”,一作“李靖康少傅”;第二首颔联一作“灵此归周”,一作“灵[此归周”;第二首尾联一作“茅苫孝子留”,一作“茅苦孝子留”。

四部丛刊景明f历梅氏祠堂本《宛陵集》此二诗为:

《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

九月秋风急,三川苦雾迷。卜邙新隧启,度筑短萧齐。宝剑知终合,灵蟾已陨西。松门砘嵩幔车马几千蹄。

板舆曾至郑,灵此归周。行哭人增慕,凝笳月正秋。九原开y穴,故土覆新丘。岁晏寒松下,茅苫孝子留。

此二诗与前 《香山集》具不同之处亦有三:其一,题目中作“李康靖少傅”,而非“李靖少傅”或“李靖康少傅”;其二,第一首首联中为“九月秋风急,三川苦雾迷”,“九月秋光急,山川苦雾迷”而非;其三,第二首颔联作“行哭人增慕,凝笳月正秋”,而非“霭霭云将夕,亭亭月正秋”。

解决此二首诗归属问题的关键在于两步:第一,考证出诗题中应为“李靖少傅”、“李靖康少傅”还是“李康靖少傅”;第二,考证出这位李少傅的生活年代,谁(喻良能或是梅尧臣)更可能为其夫人作挽歌。

首先,本文认为诗题中当为“李康靖少傅”,喻良能《香山集》所作“李靖少傅”或“李靖康少傅”皆误。理由有二:其一,两宋时期并无字号或谥号为“李靖”或“李靖康”,且官为少傅的历史人物。唯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元)脱脱《宋史》卷二百九十一列传第五十,有李若谷传载“李若谷,字子渊,徐州丰人……进尚书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以耳疾,累上章辞位,罢为资政殿大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赠太子太傅,谥康靖。”可知“李康靖少傅”当指“李若谷”。其二,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清)劳格《读书杂识》卷十二“喻良能《香山集》”条载“《挽李康靖少傅夫人》见《宛陵先生文集》十六”,劳格虽未详细论述,但可知前人亦多认为此二首诗是为李康靖少傅夫人所做的挽歌。

其次,本文考证李若谷生活在北宋初年,宋太祖开宝二年(969)生,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卒。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六十七“仁宗”条载“壬午,资政殿大学士,吏部侍郎李若谷,为太子少傅,致仕。”按:仁宗壬午当为宋仁宗庆历二年,即公元1042年。又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六十六“仁宗”条载“戊子,太子少傅致仕李若谷,卒。诏以子淑在近侍,优赠太子太傅。”按:仁宗戊子当为仁宗庆历八年,即公元1048年。由上文《宋史》本传知“李若谷……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则可推出李若谷生于公元969年,即宋太祖开宝二年。

再次,本文考证梅尧臣生于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卒于宋仁宗嘉v五年(1060)。四部丛刊景元本(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居士集卷第三十三《梅圣俞墓志铭并序》载“嘉v五年,京师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居八日,癸未,圣俞卒。”按:嘉v五年为宋仁宗庚子年,即公元1060年。《梅圣俞墓志铭并序》又载“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则可推知梅尧臣当生于公元1002年,即宋真宗咸平五年。

据韩立平先生考证,喻良能生于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喻良能《香山集》卷九《戊子除夕追和陈简斋除夜一首》首联“世事年来已饱更,百年今夕两分平。”按:诗歌题目中“戊子”当为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由“百年今夕两分平”,可知喻良能乾道四年为四十九岁,乾道五年为五十岁,因此喻良能当生于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加之《香山集》卷一六《永v陵》其三言“小臣生长宣和初,深仁浃髓沦肌肤。”亦可与其宣和二年出生互证。(见韩立平《南宋三诗人生年考》)

由上可知,李若谷与梅尧臣为同时代之人,二者同朝为官,存在交往唱和的可能。梅尧臣为李若谷写《李康靖少傅夫人挽歌二首》亦在情理之中,而喻良能与李若谷时代相差甚远,无交往可能,更不可能为其夫人写挽诗。

此外,这两首诗歌遣词造句的风格亦与梅尧臣相似,而与喻良能不同。现举四部丛刊景明f历梅氏祠堂本《宛陵集》中数例如下:

天道何由问,秋风遍九原。(卷三《随州钱相公挽歌》)

会葬千人至,来观数郡过。(卷四《谢宾客挽歌三首》)

苍苍不可问,挥涕望[车。(卷七《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秋风箫吹咽,陇隧启云根。(卷十《叶大卿挽词三首》)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卷二十二《司徒陈公挽词二首》)

笳声穿苦雾,陇穴启寒蓬。(卷二十三《李尚书挽词二首》)

龙归终合剑,凤去不闻箫。(卷三十八《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

堂涂从此闭,何日卜丘原。(卷三十九《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谁知二纪水,重卜九原安。(卷五十三《张尧夫寺丞改Z挽词三首》)

上所引诗句中“秋风”、“遍九原”、“会葬千人至”、“箫吹咽”、“笳鼓咽”、“穿苦雾”、“终合剑”、“卜丘原”、“重卜九原安”等词句与《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中的“秋风急”、“苦雾迷”、“短萧齐”、“宝剑知终合”、“松门来会葬”、“车马几千蹄”、“九原开”等词句极其相似,亦可佐证《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当为梅尧臣所做。

综上所述,这两首诗的诗题当以梅尧臣《宛陵集》中《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为准,而不取喻良能集中“挽李靖少傅夫人”与“挽李靖康少傅夫人”之说。且此二诗应判为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作品,而非南宋时期的喻良能所作。

参考文献:

[1][宋]喻良能.香山集[M].清钦定四库全书本.

[2][宋]喻良能.香山集[M].民国续金华丛书本.

[3][宋]梅尧臣.宛陵集[M].四部丛刊景明f历梅氏祠堂本.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M].四部丛刊景元本.

[6][元]脱脱.宋史[M].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7][清]劳格.读书杂识[M].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马诗二十三首范文5

【关键词】王文治;云南;叙述

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探花。后因乾隆皇帝南巡见其书法,大加赏爱而以书法著称于世。诗歌创作因与袁枚、蒋士铨、赵翼相唱和而被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五)评为“朝干之诗古茂”,“袁王蒋赵”并称。王文治对自己的诗歌期许颇高,称“通籍后,官翰林,以诗为职业,人或以为能,然多进御及应试之篇,至于抒写怀抱,赠答友人,古人所谓缘情之作,则依然不敢骤示人。”(《梦楼诗集自序》)王文治认为诗歌创作是本分,应当出于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进呈或是应试。而姚鼐在《梦楼诗集序》中即称王文治“负气好奇,欲尽取天下异境以成其文”。王文治的诗歌在四川、江南、北京、琉球、日本等地流传。

乾隆二十九年(1764)三月,王文治获任职云南省临安知府(今云南建水),九月进入云南,十月到任。至乾隆三十二年(1767)解任,共在云南生活了3年。在《梦楼诗集》二十四卷本中,有关云南的描述集中在卷七《南诏初集》、卷八《南诏二集》、卷九《南诏三集》、卷十《归人集》,在云南创作的诗歌分别为6首、60首、81首和26首,虽只占了《梦楼诗集》收1878首诗的9%,却集中了王文治军旅、民俗、旅行、农事等类型的的诗歌精品。

王文治《梦楼诗集》的云南部分并未按照时间和地点变动而编订。他按照清代的官道进入云南并赴任的。 1764年王文治路经曲靖府平彝县(今富源县)多罗驿或平彝堡、马龙州(今马龙县)马龙驿;云南府嵩明州(今嵩明县)杨林驿、昆阳州(今昆阳)军站时,先后作《平彝县二首》、《雨夜入马龙州》、《望海寺喜晴》(望海寺在杨林)、《九月十一日久雨晚晴旅馆饶有花竹与昆阳吴刺史暨张葛二秀才同宿因赠》等诗。十月到任后至1765年八月先后在临安府境内的建水、开远、石屏、蒙自、个旧、通海等地,作《初入临安郡》、《自阿迷州归晚宿漾田赠图州牧》、《石屏寓馆同刘石渠夜话》、《过通海赠朱令桐野桐野曾入翰林改官于此》等诗。

1765年八月赴昆明参加分省乡试,而作《晓过通海》、《江川道中》等诗歌,十一月后回临安府,作《书刘明府江川杂咏卷后》、《行蒙自县郊居人以葡萄为献乃酬以诗二首》、《个旧厂》等诗歌。1766年,在临安府任上,有《三月十五夜登云龙山宿旧寺》等诗。秋,因兵檄赴昆明期间作《碧鸡关》、《九月十三日同张寿雪游近华浦三首》、《海门桥》等诗。回至临安府作《临安诸葛祠》、《丙戌(1766)除夕得商宝意前辈元江度岁诗丁亥(1767)元日次韵裁答》等诗。

1767年年初奉命押送粮草到腾冲,先后作《姚州逢张午桥夜话》、《崇圣寺用黄华老人韵》、《宿下关》、《楚雄郭外桃花》、《永昌军营口》、《定西领》、《永平县》、《澜沧江》、《永昌府板桥》等诗。从昆明到永昌府,旅行单程约为两周,急行军则在8天左右。而王文治却作诗43首,以来往时间算,平均每天近两首。而王文治在云南创作诗歌三年仅173首。

王文治在亲自编订南诏三集时,并未按照诗歌创作的时序来安排,根据诗歌创作地点的推定,像《自永昌归再过青华洞》、《宿云涛寺再用前韵》等则为返程之作,却排列在去程的诗歌中。在点苍山感通寺连续写了《点苍山二首》、《杨升庵写韵楼》、《荡山写韵楼有杨升庵先生垂柳篇刻于壁次韵一首》、《感通寺龙女花》等5首,连续排列。王文治去程有军务在身,不可能在感通寺长期停留,查找书籍,了解龙女花的故事,游览崇圣寺。孰为去程之作,孰为返程之作,难以判定。

王文治在云南的诗歌创作丰富了他的诗歌类型,诸如军旅、政治、民俗等类型。同一时期,赵翼、王昶等在仕宦云南的官员,将云南的风物、景色、人群、民俗等纳入了诗歌创作中,极大地丰富了云南文学的表现,这些诗歌在云南的流传也丰富了云南的明清文学。王文治在诗歌创作上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开创了自己的诗歌创作类型。南诏三集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有:

一是描写云南的民俗传说。王文治在《感通寺龙女花》中记叙龙女花的故事, 还记叙了寺僧如何管理此花,“此花秋日始开,寺僧将隔岁花养于地窖,虽寒不落。”其诗说:

三桠亭亭归一根,花时素艳何偏翻。得道已凭金换骨,多情原自玉为魂。人言无极通禅悦,借问何如舍利弗。着衣结习尚须除,况复携之贡京阙。龙颜有喜赐诗篇,龙象重新讲法筵。(《梦楼诗集》卷九)

其他如《滇人以夜合花入馔》、《龙贞女诗并序》、《蜂房》等都描写云南的风土人情。。

二是云南政治题材的描写。乾隆年间的中缅战争是乾隆十大武功之一。王文治的好友朱孝纯、赵翼、王昶等都亲历其事,其忘年交商盘亦因此事逝世。王文治初期即抵制此事,后因亏空,失去政治前途而解职。在接受押解粮食的任务后即极为抵触,加上在永平旅途的生病。《止练》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写的。其诗曰:

去年平莽役,仓卒失其纪。中夜军帖下,兼程赴敌垒。都督令三申,太守符一纸。军法如霆雷,迅疾靡宁晷。裹头以布巾,缠脚以麻。标枪刃非利,环刀短难倚。平时无律伍,此日强鞭棰。可怜九龙江,伏尸塞流水。纵或逃亡归,瘴疠熏肤髓。孟艮及整欠,内附良可喜。但知官兵功,谁知土兵死。平莽役告终,平缅事伊始。(《梦楼诗集》卷九)

作为一首叙事长诗,这是王文治作品中不多见的关心非汉族的民间疾苦。而在王文治以后的创作中基本上没有此题材。

三是与云南本土文学作者的交流。与纳楼夷民李龄(1724~1774,字彭年,号松屋)的唱和,成为他诗歌创作中的趣闻,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有载。王文治说:“纳楼夷民李龄,工为诗歌,予守郡三年未之知也。解郡后,李以诗来谒。清韵婉丽,有西昆之风。予既惜相识之晚,尤深愧采访之疏矣。”(《梦楼诗集》卷十)王文治借用费密(1625-1701)和王士祯(1634-1715)因诗歌而相知相识的典故,比喻他和李龄的相遇。王文治辞官离去时,李龄献诗四首赠行,其中有:“玉堂老凤留衣钵,沧海长虹卷钓丝。”王文治十分欣赏,称其诗“才力博大,尤为难得”,以此二句为起句,作诗:

玉堂老凤留衣钵,沧海长虹卷钓丝。旧事都随云变灭,新词欣见锦纷披。 殊方那易逢佳士,识面无如是别时。自负平生能说项,珊瑚几失网中枝。(《梦楼诗集》卷十)

马诗二十三首范文6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言】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注释】

⑴天净沙:曲牌名。

⑵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

⑶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⑷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⑸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翻译】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赏析】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著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