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一节课范例6篇

怎样上好一节课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28-02

教师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但是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呢?在不断思考后,我得出了结论: “想上好一节课,就必须要备好一节课,因为我认为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所以我决定一定要备好课。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几点看法:

1备教材

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当地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这个环节上,要深入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和前后的知识是如何衔接的,有几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是什么联系,哪一个知识点最关键。只有抓住这些,教师上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教学。所以我大致的把它归纳为以下四点:

1.1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评价一堂课,应该首先看这堂课目标定得是否合适,为完成目的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的完成情况如何。这就是说,一个数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的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确教学目的,就必须学习并钻研教学大纲。

1.2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和研究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老师不仅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要研究同类教材。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案。如果在教学中备一节,教一节,不了解这一节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其它章节的联系,就很难谈上吃透教材和融会贯通。

1.3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一节数学课,不管你是用传统的眼光,还是用新的教学理念去评价,有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都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1.4创造性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2备学生

新课程倡导打造教学基础,做好教学的前提工作,了解教学对象的差异——学生差异。备课时,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设计课堂教学,把握学习的鼓动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根据对象确定分层施教,架好学习的桥梁,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消得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只有这样,在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需求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个人都获得身心的愉悦和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发展。因此教师精心地选择例题和学生的训练题至关重要。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 代表性. 思维性.特别要注意例题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一图多用。学生的课内训练题和课外作业题,要避免大量的机械模仿性的题目;要紧扣重点,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规律的掌握,要注意题型的多样性,要重视变式训练和探索性的训练,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对于课外作业可布置适量,选做题,以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备设计

3.1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我们要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

3.2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 启发思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而数学的思维来自问题。所以,在备课时,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惑的问题,微妙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设计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3.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几年来,许多老师明确地认识到我国小学数学的在教学目的转变,由过去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做了相应的改革,一改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富启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4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 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的两根强有力的支柱。数学基础知识立在明处而数学思想方法则藏在暗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抓一根丢一根。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用两根支柱的思想支配,并深刻挖掘这些思想方法所起的功能和作用。

4备课后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

怎样上好一节课范文2

首先,阅读前要创设良好心境和情景,使学生投入阅读。

为使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状态,课前几分钟的热身活动很重要,一方面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与本课时内容相关的词汇,为导入本课生词作铺垫,也可以本节课内容为话题,进行读前自由谈论,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也为课堂教学创设了轻松、快乐、和谐的氛围,在心理上、学习资源上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创造条件。

以Go For It七上Unit5 Section B 3a 为例,通过学生观看姚明打篮球的简短视频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通过图片和示例让学生编chant来复习前面学过的目标句型:Let''''s …. That sounds ….以及询问学生是否拥有篮球、电视等使用已学句型Do you have a/an …? I (don''''t) have a/an … .自由表达自己是否拥有这些东西。

其次,要设置处理好在阅读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1)词汇障碍。

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不知道怎样快速处理生词 ,他们从心理就感到发怵,老师要指导学生在遇到生词时一定要保持心理平静,指导学生分析、推理出重要生词的大概意思。词汇量过大时,老师要先创设一些情境教学部分生词,以扫清阅读障碍。我们可以用相关图片学习生词,图片的视觉刺激,将多种感官并用,可以提高学习、记忆单词的效率。

在这一课中,我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理解学习has, doesn''''t have, and与but,再展示我国著名运动员的图片让学生练习巩固其用法,再通过让学生观看书上图片引入学习collection,我划分音节指导学生自己拼读单词,另外在阅读中让学生将watch… on TV, them, play sports放在短文和要回答的问题中进行理解,在这儿安排学生看图学习和练习将激发和培养学生进一步求知的兴趣和内在动力。

(2)阅读中问题的设置。

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好表现的特点,在阅读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悬念,吸引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另外,细节性阅读时,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可让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判断正误或回答一些简单的如一般疑问句或选择疑问的问题, 基础好点的学生改正错误或回答一些 wh-questions ,这就使得教学面向全体 ,体现差异,尊重差异 ,给所有学生都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发展自己的机会,让他们都能主动地、快乐地参与学习。在阅读后教师再设置一些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运用的环节,如根据课文内容填充或用图片或关键词进行复述,甚至将短文改写为对话或调查等,从而达到巩固达标的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在While-Reading中, 我先让学生预测判断3个句子的正误,再读圈出运动物品,请基础弱一点的同学完成,再让学生完成改写的短文,主要是课文中重难点单词和短语的运用,再让学生结合图片和关键词汇对短文进行复述,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短文的理解和对知识点的运用。

第三、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怎样上好一节课范文3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培养能力;课堂操作;优化教学

高中物理在现行的理科教学中,常常使学生头痛,主要原因是:高中物理所学内容从古代到近代,可以说点多、面广、理深,重在定量分析与计算、矢量运算性较强。从能力要求方面,包含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审题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及数、形、图转化能力等等。

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活动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关键。所谓活动环境,是指为了探索和掌握有意义的物理问题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具体活动的背景材料,而且包括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氛围。因此,要上好一节物理课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前的精心准备

1.上好一节物理课,老师首先要具备厚实的物理知识

我们知道,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它的特殊在于实验的先见性和针对性。如果一个老师没有厚实的物理基础知识,没有对物理知识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的理解,要带领学生去探究去认识这些知识是不可能的。我们常用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比喻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对教学过程来说,我们没有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或者对知识的理解是不完全的,那我们在教学中又怎么去自如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验呢?

2.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养成自觉学习习惯的过程

指导学生预习应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的逐步进行。在开学初首先利用预习提纲指导学生一节一节的预习,每预习一节一定要求学生写出本节的预习笔记,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内容;二是对不懂的部分提出问题。为了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及督促学生预习,应天天批阅预习笔记。经过两个来月的时间,当学生掌握了按节预习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预习后,再进一步要求他们按单元、按章进行预习,这样预习更能体现出知识的完整性。再经过两个来月的时间,当这种预习方法也被熟练掌握以后,应要求学生在假期中按力、热、电、光和原子物理五个领域进行预习。为了鼓励学生做好预习,将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比较好的问题,做成投影片并写上提问者的名字在课堂教学中用。

二、设计课堂活动

1.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能得到发展。

2.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各不相同的学习物理的机会。在制定活动策略时,要鼓励个别化学习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和“群体效应”,创造一种个体和群体相互促进的活动氛围。

3.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青少年缺乏形式运算能力,要依靠具体的对象进行思考。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策略,帮助学生学会内化,适应形式思维。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模型的操作、生活实例的对比等多种活动方式,揭示抽象概念中的某种状态,某个横断面,并通过学生的个别活动来形成概念,提高思维能力。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操作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的操作策略,就是怎样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获得物理概念的具体步骤。其中,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情景的创设、活动中的议论和活动后的小结是四个关键的操作环节。

1.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转换

为了达到传授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目标,物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抓住教材加工的两个环节:选择和转换。所谓选择,一是要选择教材中的关键内容,便于以点带面,以线成串;二是要选择能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所谓转换,就是把现成的教材转换成既有教学内容又有活动步骤的“超文本”。

2.活动情景的创设

从静止的平面教案到立体的课堂活动,首先应该把握好活动情景的超内创设这个控制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效果。

3.活动过程的组织和调控

为了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着积极思维的心理状态,教师必须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两个要素: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的调控手段。

活动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其选择必须根据问题的特点和活动的要求。班级活动是活动开展的起点和归宿,通过教师的调控、点拨和全班学生的集思广益,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达到更深层次的掌握和理解。

教师对活动过程的调控应该像渔夫一样,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在活动设计时,教师应该充分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做好适当的铺垫;在活动进行时,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倾听并收集有关信息,进行适当的引导;对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活动发展下去不再具有发展性时,教师应立即结束活动。

怎样上好一节课范文4

论文关键词:公开课;政治;步骤

现在,公开课、观摩课竞赛在许多地方搞得如火如荼,它已经成为各中小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上级领导部门也非常重视,每学期都要从各学校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家评委,认真组织这样的竞赛。通过这项活动,一方面给全体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也突显了各学科教改的新思路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水平。同时,它也成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有效验证。所以,所有任课教师也把这样的一节公开课作为成就自己的一个舞台,进行积极的备课准备。一节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但却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劳动,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把课上好。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笔者曾参加过多次公开课竞赛,现以中职教材“宗教的本质和作用”一节为例,总结上好政治公开课的基本步骤如下,与各位政治课教师共勉。

一、阅读教材内容,把握基本理论

这是讲好公开课的前提,也是准备其他方面所围绕的核心。教材理论如果吃不透,就只能是半懂不懂的照本宣科了,更不要说进一步的深化和探究。因此必须认真阅读教材,找出主要内容大致有几方面,重、难点分别是什么,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又有哪些。然后将其列成一个提纲,为下一步找材料做准备。例如我在讲中职教材“宗教的本质和作用”框题时,列了如下提纲: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掌握宗教的本质及作用的基本理论,明确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学会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主要内容:1、宗教产生的根源:主观上认识水平低,客观上自然、社会的压迫所致;2、宗教的本质:是一种幻虚的、颠倒的反映,唯心主义的世界观;3、宗教的作用:主要是它的消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二、搜集处理材料,理例初步结合

主要内容确定之后,就要围绕这些知识点开始搜集材料。这些材料包括理论的论证和事例的说明。教材上给出的内容都是精华所在,但隐去了许多背景材料。要给学生讲清楚道理,又需要一些具体的事例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搜集素材。搜集素材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材中可资利用的材料。这是最主要的材料来源,要对其进行详尽的说明;其次,是网上下载的相关材料和图片。这些材料能反映时代的特征,特别是图片有良好的视觉效果,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缓解视觉疲劳;另外,还可从平时自己积累的资料库中搜寻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处处留心,多学习多积累,至少当需要什么资料时知道去哪里查找。

材料收齐之后,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这其中涉及到如何举例的问题。我认为举例最重要的在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其次,例子要少而精,教师讲解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不能平均用力。在这节公开课上,根据主要内容,我贯穿了一个例子的主线,即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并做了详细的阐述。在宗教产生的根源中,我主要讲了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得出了一个结论:人为宗教在客观上主要是社会压迫的结果。在讲宗教的本质时,我用三大宗教所信奉的神灵的虚幻性,揭示了它是一种唯心主义的颠倒了的世界观。宗教的作用主要是消极方面,特别是人们精神的麻醉剂。我用了三大宗教的原始教义:佛教的“四圣谛”,基督教的“原罪说”,伊斯兰教的“前定、后世说”来作以说明,效果非常好。

三、进行课堂设计,调动学生参与

如果前两步骤考虑的是教师要讲什么的话,这第三步则是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体的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弊端就是“满堂灌”,教师只管把教材上的内容灌输完就算万事大吉了,至于学生当时掌握了没有,掌握了多少我们都不得而知,最终的考试学生也是拼的记忆力。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它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具体的行动,这就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认同,也就是教师要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其中,教师适当的提问恰可起到这样的一个桥梁的作用。提问是个技术活,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好的问题设计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首先,问题的设计要注意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师自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并提出问题。其次,要注意问题是桥梁,它要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次公开课中,我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前至后共设计了四个问题将整个内容贯穿了起来。

问题一:《青臧高原》这首歌我们可能都听过,当听到这首歌时,我们仿佛看到了蓝天、白云、高山、雪原、庄严的布达拉宫和虔诚的宗教徒。据说这些宗教徒在距离布达拉宫几百里外的地方就开始五体投地,走一步拜一次,直到布达拉宫。那么,宗教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魔力,使众多的宗教徒拜倒在它的脚下呢?(这是引题,导入新课,无需学生回答)

问题二:宗教是否自古就有?它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我想请同学们谈一下在你们身边有无信教者,他们为什么信仰宗教?(回答一般都是遇到不幸时,或为了保佑人身、财产安全时才信仰宗教。从而导入第一个主要内容——宗教产生的根源)

问题三:宗教是在自然、社会的压迫下,而人们对这种压迫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宗教所信仰的神灵是从哪里来的?是否世上真有这样的神灵?(回答都是“没有”,这个神是人创造出来的。承上启下,导入第二个主要内容——宗教的本质)

问题四:在你们的心目中,信仰宗教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也就是说宗教的消极方面占主要地位,还是积极方面占主要地位?(一些学生会回答宗教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特别是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教师需做正确的引导。导入第三个主要内容——宗教的作用)

四、加强语言能力,体现逻辑联系

本步骤主要锻炼的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问题。教师是凭说话吃饭的一个行当,教师教学语言的能力有时可能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问题。首先,语言要有吸引力。有些人的音质有磁性,吸引人,而有些人的音质则非常刺耳难听。有些人的普通话标准,声音抑扬顿挫,而有些人则发音不准,让人听了昏昏欲睡。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不一样就是这个原因。但是只要去努力,语言的难题是会得到改观的。其次,特别注意主要内容之间的过度和联系,从总体上进行语言设计。这点在前边问题的设置中充分体现了语言设计方面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师的语言是教学基本功之一,我不赞成有些老师说的,只要知道讲什么,上课把他们说出来就完事的说法。另外,在讲课过程中如果能适当地加入一些名言警句等富有概括性的句子,则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我在讲宗教产生的根源后用马克思的一句话作为概括,“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在讲完宗教的本质之后又引用了恩格斯的一句话,“如果鸟有上帝的话,鸟的上帝一定是有羽毛的”作结论。在讲完宗教的作用之后用了一句号召性的语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你肯付出努力!”作为结束语。

五、进行课件设计,力求讲演(示)默契

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在已经成为教学中常用的方式,借助它可以使枯燥的内容充满生机,特别是一些图片和视频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因此,在其它工作都准备就绪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把要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体现出来。这里涉及一个课件的制作问题,课件的制作切记一条重要的原则,即“辅助”教学,而不能华而不实。它只是教师的助手,而不能喧宾夺主;它是对教师不能完全表达或内容表达不够形象的显示,而不是教师所有讲课过程,甚至每句话的刻录。在本次公开课教学中,为了配合讲解,我用powerpoint只做了九张幻灯片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六、调整自我心态,进行整体设计

怎样上好一节课范文5

关键词:音乐欣赏;欣赏方法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说:“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这段话概括了音乐艺术的本质和自身规律。根据音乐的这种规律,音乐欣赏便成为把人与音乐联系在一起的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在学校教学中,音乐欣赏成为国家音乐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内容。音乐欣赏将对学生起到“益智、审美、移情、益身心”的作用。因此,能够上专题音乐欣赏课是对每一位音乐教师的一项最起码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上好每一节专题音乐欣赏课呢?

要想上好一节专题音乐欣赏课,应解决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一、课前

首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十分重要。教师要反复聆听音乐录音,阅读参考书及书面资料,确定该课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编写乐曲解说词等。“备学生”也是很关键的。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级、年龄、性别、音乐基础、兴趣爱好等各种条件,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法。记得我上《京剧行当》这节欣赏课时,为了吸引学生,就采取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京剧剧照和脸谱图片,制作了生动活泼的动画,利用大屏幕播放名家名段。学生虽然对京剧不太熟悉,但也都学习得津津有味。要上课,可千万别忘了“备自己”。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知识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不熟悉或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信息。尤其是当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教师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音乐教师就必须去查资料、去学习、去研究,甚至到一些从未涉足的领域去探索。例如,法国一位多年从事美声声乐教学的音乐教师,为了满足一个学生对爵士音乐的极大好奇与热情,竟然从头学起了爵士歌曲,为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现代爵士音乐欣赏及演唱课。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要上好一堂专题音乐欣赏课,需要在专业知识上尽可能的渊博,在专业技巧上尽可能的精益求精。另外,为了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教师还需要与校方管理人员充分地沟通,确定教学时间,准备好教学场地、教学用具等。

二、课中,即教学过程

在课前几分钟内,学生陆续来到音乐教室。这时候,教师一方面组织学生准备好,一方面播放优美、欢快的乐曲,使学生感到音乐教室的温馨、舒适与愉悦。上课铃响了,教师关掉音乐,站到教室前面,对学生说:“同学们好,让我们上课吧。”这种问候和开篇,完全可以换成一种有趣的“游戏”,你可以用英语来打招呼:Hello,everyone.Welcome to our music class.I hope you are very happy here.学生一般都会回答:Thank you!于是一堂专题音乐欣赏课就拉开了帷幕。

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课件或图片打到导入部分。这部分可以是迷人的风景或画面,也可以是精辟的名言或故事。例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杭州吗?”一定有学生说知道,然后我说:“古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的景色天下闻名,美丽迷人。”这时,我将图片展示给学生,是一幅江南美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千百年来,不知涌现了多少迷人的传说和故事。”大屏幕上出现越剧《梁祝》的画面片断。“相传,那里曾经有这样一个关于蝴蝶的爱情故事。封建时代,员外祝公远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州求学,中途与梁山伯结拜为兄弟。二人同窗共读,相伴三载。祝公远促女回家,在十八里送别的途中,英台托言为妹做媒,向山伯自许终身。山伯从师母处得知真情,赶至祝家求婚,谁知祝公远已将英台许配给了马太守之子马文才。英台、山伯楼台相会,肝肠寸断。山伯回家后悲愤成疾而亡。马家迎亲之日,花轿途径山伯坟墓,英台坟前哭祭,突然天昏地暗,风雨大作,一声巨响,坟丘裂为两半,英台越入穴中,霎时风停雨住,英台、山伯双双化做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学生此时仍沉浸在故事情节当中,意犹未尽,我话题一转:“那么,今天我们就欣赏根据民间故事《梁祝》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吧。”

教学主体。这部分内容,如知识点、结构等,最好制作成课件或幻灯片,以方便展示,尽量节约时间。根据不同的音乐,采用不同的欣赏方法。例如,我在上《梁祝》这堂欣赏课时,采用的是启发诱导法。我们班有两个女同学,大家都说她俩长得很像,性格脾气也很相似,她俩也形影不离,是一对公认的好朋友。正巧那天我见到她俩又穿着同样的外套。当听完爱情主题、草桥结拜一段后,我同时请这对好朋友回答问题。我对第一个说:“为什么同样的旋律,要用温柔的小提琴和深沉的大提琴轮流演奏呢?”又转向第二个说:“为什么大、小提琴要演奏同样的主题呢?”第一个学生说:“大提琴深沉,像梁山伯,小提琴温柔,像祝英台,他们有很多共同点,一定十分投缘。”第二个学生回答到:“梁祝投缘,有着共同的思想,情投意合,自然就会同唱一首歌了。”我马上亮出课件,说:“大小提琴以同样的旋律对答,就像梁祝在娓娓交谈,表现了梁祝二人真挚淳朴的感情。”又比如,欣赏《祖国颂》时,我采用了划分结构法。《祖国颂》是一首单乐章的颂歌,作于1957年,歌颂了伟大祖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繁荣壮丽景色。全曲分ABA三部分。图示如下:

A  +

B

+

A

(a+b+c)(单乐段分节歌)(省略再现)

在学习本曲时,我先提醒学生注意本曲的结构。根据课本提示,学生大都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全曲的整体结构,而有许多学生对A部分的(a+b+c)很不理解。于是,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把书翻到课本的谱例,分析说:“大家看一看,作品的开始部分是由哪几个声部演唱的呢?学生都说是由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来演唱的,开头是四个押韵的乐句。我又问:“朗诵是由什么来衬托的呢?”学生说:“是以女声为主的感叹词‘啊’亲切地衬托的,与前四句的表情术语‘广阔的’不同。我说:“‘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豪迈的朗诵词一下子就点出了主题。大家看一看朗诵后的节拍和表情要求与前面一致吗?”学生说:“4/4拍变成了2/4拍,‘亲切地’变成了‘跳跃地’。我于是说:“我们重新再欣赏一遍A部分。听到小a部分结束的同学请立刻举手。”音乐响了起来,当四句韵文到了尾声,学生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之后是小b和小c的结束点,情况也同样令人满意。因此,我总结出结构欣赏法是音乐欣赏课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查找结构的同时,也使学生集中精力聆听了音乐,学习了曲式知识,增进了逻辑思维能力。操作此法,需要将谱例准备好。

还有情感欣赏法。记得有一次,我领学生欣赏河北民歌《小白菜》。由于第一次到那个班上课,我对学生的状况不很了解。按照常规,教师必须要解释乐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于是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合唱《小白菜》。《小白菜》讲述的是旧社会一个没了亲娘的小女孩,名叫小白菜,受到后母的虐待,想念亲娘的故事。表现了小白菜孤苦伶仃,盼望亲娘快快回来,过上好日子的思想感情。乐曲采用河北地区民众哭坟的曲调,多用下行的旋律,缓慢悠长,感人至深。”之后,我还形象地表演了一段“哭坟”。这时候,学生见到我的表演很觉新鲜,仍然掩面而笑。听了几遍音乐录音,学生都似乎若有所思了。他们都说:“小白菜真可怜。”于是,我开始教学生唱主旋律,边唱边进行分析。当巩固歌曲的时候,大家唱得是那样投入。忽然,我们听到了哭泣声。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瘦小的女生。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了她的身上。“为什么?”每个人都在想。时间好像突然凝固了,我一时想不起来如何应对这突然的状况。忽然,她的同桌结结巴巴地说:“她,她,她妈刚没。”虽然声音不大,但大家都听清了。小女孩一下子由哽咽变成了痛哭。班里一些爱哭的女生,顿时都忍不住落下泪来,哭出了声。很快下课铃敲响了,我走出教室,觉得眼睛已被泪水打湿,学生对《小白菜》的理解无疑是非常深刻的。我想下次上这类课一定要先摸清班里学生的相关情况,在运用情感欣赏法时要注意一定的分寸。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教师往往可以设计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活动。例如,根据音乐讲故事、作词、画画、跳舞、朗诵等。课堂小结时,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内容给予适当的总结,对学生的表现多表扬、多鼓励,并指出不足。一般情况下,这个环节多采用语言来表达。除此之外,还可以想出一些新花样来。例如:我上《京剧行当》一课时,为了检查学习效果,曾经用电脑的视频存储功能制作了一段声像辨析题,让学生临时组成“小生队”和“花旦队”竞相回答。根据抢答结果,为他们颁发了奖品:两个手工制作的十分精美的脸谱。课堂内容结束了,学生欢呼雀跃,这岂不是一次成功的欣赏课?

三、课后

教师应解答学生各种问题,根据教学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优缺点,为下一节课提供借鉴。记得一次音乐欣赏课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以前每次上课都是教师根据教材决定欣赏内容,有时所选的曲子学生感到很陌生,不能深刻体会到乐曲的美。于是,我想到了铺垫法。大纲要求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我就先教唱《欢乐颂》,提到贝多芬不平凡的一生,将他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之后,我又安排了清新典雅的《月光曲》,配上生动的动画。学生开始关注、追问贝多芬的事。于是我说贝多芬有很多作品,都非常棒,包括《致爱丽丝》、《英雄》、《命运》等。尤其是《命运》老师最喜欢了。学生马上说:“咱们快听听《命运》,好不好?在学生强烈要求下,我们欣赏了《命运》,我也顺利完成了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

总之,要上好一节专题音乐欣赏课,必须把握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有趣,教学过程紧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好这些,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它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实践能力。行文至此,祝愿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能够上好一节专题音乐欣赏课,祝愿音乐课教学改革获得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怎样上好一节课范文6

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并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适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不仅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的宏观研究,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如何适应社会需要,怎样 扩大教育功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紧迫课题。体育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体育成绩,我提出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自苏联的“四段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阻障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散失兴趣,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四、创造和谐的气氛

大家都知道,上好一堂体育课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能自觉地、全心地去锻炼身体。体育教学的双边活动,如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课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什么是和谐的气氛呢?我认为就是教师上课时态度和蔼,讲解具体生动,示范优美正确,学生能在积极愉快,严肃活泼的气氛中学习锻炼。众所周知,体育课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身体练习属于运动条件反射,它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随意运动。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存有隔阂,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均衡,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就会降低,甚至会处于抑制状态。因此主动肌与对抗肌的协作也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动作失调。怎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的气氛呢?我觉得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必须建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自尊心理,循循善诱,少批评,多表扬,这点特别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胆子小的学生尤为重要。再次,需要批评的通过采用动作、表情、提醒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和理解。

五、加强体育课中的纪律与课堂管理

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就是积极协调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教学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纪律与课堂管理是体育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阻止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目的在于为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学习锻炼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维持纪律与课堂管理的要求:(1)建立和一贯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2)注意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3)及时妥善地处理违纪行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了为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来处理。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4)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5)严密课的组织,提高练习密度:

六、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贯彻课堂常规和教材的特点,严密课的组织教学,处理好突发事件,发挥集体力量等,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体育教学之中。小学体育教学,应从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身体的心理的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加强学生的小组练习

学生有强烈的交际欲望,追求集体活动。体育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调整 体育教学内容,提高集体项目的比重。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组练习,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有一定的优势。 分组练习就是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的练习。以小组为主体进行体育教学,有 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顽强进取的精神。分组练习是一种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以各个小组 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这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集体主义的观念。小组练习将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相互作用视为教学活动中赖以进行的动力源泉。小组练习不仅讲合作,而且还要竞争。学生之间是 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全力以赴,与同伴和睦相处的能力。分组练习能够 增加独生子女之间的接触,使得优、差生在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中,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有利于改变独生子 女不合群和胆小的不良性格。

最后是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

体育课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