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例6篇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1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拍摄了6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该片从10月1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黄金时段播出,每天2集,国防军事频道等其他频道重播,部分省、区、市卫视跟进播出,中央主要新闻网站、重点门户网站和“学习强国”平台等同步推出。

该片共6集,分别为《正义担当》、《殊死较量》、《血性迸发》、《英雄赞歌》、《万众一心》、《伟大胜利》,每集约50分钟,采取史论结合、故事表达的方式,回顾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质和伟大胜利,深入反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集中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生动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大力支援和家国情怀,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和巨大贡献。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推出这部电视纪录片,将引导激励广大官兵和社会群众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奋力推进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第一,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

第二,取得了军事经验。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陆军、空军,海军,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铁道兵、防空兵、通信兵,还有卫生部队、后勤部队等等,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这一次,我们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对美国军队,如果不接触它,就会怕它。我们跟它打了三十三个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

第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

由于以上三条,就产生了第四条: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今后,敌人还可能打,就是不打,也一定要用各种办法来捣乱,比如派遣特务进行破坏。他们在台湾、香港和日本这些地方,都设有庞大的特务机构。可是,我们在抗美援朝中得到了经验,只要发动群众,依靠人民,我们是有办法来对付他们的。

我们现在的情况,同1950年冬季的情况不同了。那时候,美国侵略者是不是在三八线那边呢?不是,他们是在鸭绿江、图们江那边。我们有没有对美国侵略者作战的经验呢?没有。对于美国军队熟悉不熟悉呢?不熟悉。现在这些情况都变了。如果美帝国主义不推迟新的侵略战争,他说,我要打!我们就用前三条对付他。如果他说,我不打了!那末我们就有了第四条。这也证明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优越性。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2

关键词:纪录片;平民化;人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090-02

真实,作为纪录片的最后防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无人能撼动。而关于纪录片中人文追求、纪实的手法,平民化视角等也已渐渐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主流观念。随即,大量真实感人和富有人文关怀的电视纪录片进入大众眼帘,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所谓“平民化”,学术文献中的解释为:“平民化”是指有线电视新闻应更多地把视点集中在普通市民的社会生活上,新闻报道从内容选题、反映对象到表现形式上都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1]。我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大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平民化题材赋予了我国电视纪录片新的色彩和独特的价值。

一、中国电视纪录片平民化视角的倾注

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艺术媒介形式出现,自然也离不开受众这一占有决定性意义的媒介要素。在电视传媒业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多样化的节目形态呈现在大众眼前,要想让大众在众多的节目中跳出来,定格在电视纪录片的赏析上,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赢得受众,就需要了解大众在社会这个网状化传播体系中的特性与喜好。

(一)大众传播中的“平民化”视角

受众不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的主体。电视纪录片要想在这趋于白热化的媒介竞争中求得生存的空间,就必须把关于受众的兴趣和要求的议程放在重要的位置。

1.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受众。随着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的受众很容易把这些新事物转换为经验的积累,去感知和吸收,受众早已适应这些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更好地满足受众对信息的强大需求,在这媒介融合趋势下,细分受众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只有在细分化的受众中才能赢得市场。在我国,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更应充分考虑受众的多样性,以实现异样化的满足。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更应生产出适合于不同阶层的纪录片子,以实现合理化的定位。节目内容的定位、目标受众的定位、投放区域的定位,都是在纪录片创作之前的策划中要充分考虑的。

平民化视角在大众传播中的体现更多的是理解为受众中心论,传播内容只有与受众实际利益最大关联,才会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只有深入了解受众,以受众的兴趣和偏好来传播信息,栏目、频道才能生存。因为受众掌握着主动权,已日渐成为传播活动中主动的、有选择的媒介内容的主宰者[2]。正如中央电视台电视纪录片专栏《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创作时的栏目定位:“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正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让观众与片中主人公一起品尝生活中的风和日丽以及寒风冷雨。这要表达的是一种相互尊重,平等以待的中国文化中的儒文化。

2.平民化角色在纪录片中的传播特性。当然,在这全球文化繁荣发展的体系中,我国电视纪录片在探索其发展的轨迹上,也开始与国际接轨,不断开放并创新。正如中国传媒大学任远教授所说,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是采访的艺术,是编辑的艺术,而以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纪录片,要让观众了解这门艺术,让观众从这纪录片的艺术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就要让这艺术符合观众的口味。纪录片能否得到受众的认可,不仅取决于纪录片创作题材本身,同样也取决于受众的心理认知,即其创作意图是否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作为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团队,在片子播出之前,我们是否想过播出的理由是什么,公众为什么要看这片子,片子是否有拉动公众的价值,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考虑是非常必要的。观众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收视率的高低。我们应该尽量提供给观众群能够满足其兴趣以及需求实现的可能性。在这“收视率为王”的时代,电视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至始至终离不开受众这支强有力的支柱。因此,有学者质疑,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凌晨一点播出,不知道是给谁看,这似乎有其质疑的合理性。

(二)纪录片的人文价值要求其平民化视角的提升

“人”是纪录片创作的主体,是纪录片的永恒之塔。用心去捕捉社会中人性本质,宣扬更多关于人性中豁达、坚韧的生活力量,展现更多底层人民的困窘与艰难,传递更多人世间的温情,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本化的纪录片的共同特点。这种记录真实的本质特性以及人文价值的灌注,将使我国电视纪录片更具有放映魅力和观看价值。当然,对电视纪录片人文价值的深入探究,对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在理论上的规范与定格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约束与指导,都会产生相应的意义。

1.纪录片是追求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阿兰•罗森萨尔(Alan Rosenthal)在他的《纪录片的良心》导言中说,“记录片应该被当作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甚至是一种武器”[3]。从中足以说明责任和影响力应该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品性。社会责任感所体现的是对人性的关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记得一位学者说过,纪录片既是生活的记录者,也是社会的守望者。带着这种社会赋予的责任,去捕捉社会中具有普遍价值的点滴事件,注入编导的灵感,进行理性的过滤与梳理,传递出作品深邃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情感。例如,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编导试图通过对山林民族传统文化消失的思索和惋惜,来表现变迁中人民的宁静与豁达,以及坦然接受历史命运的态度,折射出人性最本质的品质。导演孙增田有这样的感慨“……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成本投入纪录片创作的人,通常是充满道义感的人,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敏感,更富同情心,更悲天悯人,也更永于自我反省”。社会责任感是一种情感的体现,而情感作为记录的核心,是对生活中所迸发的情感因素地挖掘,与观众产生共鸣,这正是平民化视角的体现。

2.纪录片的社会认知价值投射出新的人文精神。回忆历史、阐述现实、预测未来,这每一个阐述选择的过程就是纪录片实现其社会认知价值的过程。纪录片要实现观众欲望的满足,在创作及编导过程中,就需要对大众的接受行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进行有效的推测和判断。记得陈汉元老师曾这样看纪录片的社会认知价值,其大意是,一部好的纪录片,应该让观众在看完后,本来不平衡的心态变得平衡,而一部更好的纪录片,应该能让观众平衡的心态变得不平衡。而这正是纪录片的社会认知价值和深层次的思想精髓。在这平衡与不平衡之间,隐藏着观众自己质疑的声音,这说明观众融入了片中的角色,而这正是平民化纪录片的宗旨体现。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从世界史的角度,通过国际性的视野,用中国的视野来观察世界,与世界对话。让观众理解市场经济,了解现代化公司的运作及其由来,鲜明的学术色彩,深厚的经济学史基础,这样的呈现方式,让其忠实受众享受这样丰满的精神盛宴。精美的制作,有效地吸引了受众,达到其传播效果。笔者认为,只要纪录片能有效地满足其目标受众的需要,目标受众愉悦地享受这一过程,并对观看结果持以肯定积极的态度,那么该记录片就应该是成功的,就已经实现其所追求的社会认知价值。《公司的力量》虽然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但也不乏情感化叙事手法的润饰,从细微处折射人性的东西。如其中有一句经典性的解说词: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这种具有哲理性的情感化处理,突显出了纪录片平民化视角的品性。

3.纪录片创作的审美取向趋向于平民化发展

1979年夏季美国“大学电影协会”出版的《电影术语汇编》中,这样定义纪录片:“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和观点,但它取材于实际生活,并且运用编辑和音响来增进其观念的发展[3]。”从这个定义中道出了纪录片非虚构的最后防线,也道出了其真实的本性。这也是纪录片区别于其他电视艺术片的关键所在,即它展示给观众的是原生态的材料,没有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一个重大的新奇的题材本来就是纪录片成功的前提。审美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特定价值,而这一价值的产生还得满足其主体的需要,即是否带来欲望上的满足,是否实现了观众潜意识的需要。

时代在发生着永恒的变化,我国电视纪录片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呈现出新的价值取向,即向平民化的方向发展。纪录片愈来愈被更多的受众接受和认可,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其选题慢慢地接民的生活面貌,接民的审美需求。纪录片创作的目标定位更加明确,有专门针对普通百姓简单淳朴的生活现状写照,于是普通百姓、弱势群体走进纪录片的创作范围,实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给百姓带来这份亲切祥和的审美享受。

二、市场化道路――纪录片的生存空间

纵观我国当前电视纪录片节目的市场现状,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纪录片都在竞相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结构的提升,人文关怀的需求,这一平民化类型的纪录片逐渐进入纪录片的主流市场。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抓住观众的眼球,稳住收视率,是纪录片生存的不二法则。收视率的提升需要实质性的行动,实现了频道的专业化、节目内容的多样化、呈现形式的创新化,才能实现受众接受行为的满足化,也才能实现与观众情感的震荡与共鸣。充分利用国内外优秀资源,提升我国电视纪录片品牌形象,建立具有权威效应的品牌纪录片频道,整合优势资源,参与市场运作。实践证明,市场化道路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存之道,也是电视纪录片繁荣发展的必经之道。市场化作为纪录片栏目扎实生存根系、扩大发展空间的命脉,已被业界普遍认可[4]。实现市场化发展,走市场化道路,才能迎来我国电视纪录片繁荣发展的春天。

三、结 语

从当前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及其发展现状不难看出,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平民化色彩唯有与中国当代的时代印记相吻合,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产生接受行为,并引发观众的深层次思考。把平民化视角倾注于创作的整个过程中,以受众为本,让受众感受到真实力量的震撼,文化力量的启迪,理性力量的凝聚以及审美力量的感染。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辉煌发展还需要我们对纪录片受众群体的培育,纪录片创作团队的不断进取以及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大力呼应。

参考文献:

[1] 王.重视有线电视新闻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8(5).

[2] 李明娟.媒介融合语境下的受众细分[J].新闻知识,2011(9).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3

关键词:网生纪录片;移动互联;传播策略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纪录片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舌尖上的中国》和《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互联网空间引发的现象级讨论使纪录片从业者认识到纪录片的时代新契机已到来,纷纷将创作和资本的注意力转向网络市场,催生了一大批“网生纪录片”。区别于电视台的传统纪录片,网生纪录片主要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传播,具有强烈的互联网基因,充分契合了新媒体受众的需求和审美。近年来,网生纪录片的生产越发成熟,品类和受众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如《人生第一次》、《历史那些事》、《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佳作不断涌现。这些作品表现出明显区别于传统纪录片的诸多特征,创造了纪录片灵活多元的话语空间。审视网生纪录片的特点与问题,有助于客观评估其局限性和可能性,提高网生纪录片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用年轻态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

一、网生纪录片的传播特点

网生纪录片的传播包括内容和方式两个维度,即“传播什么”和“怎么传播”。笔者将从这两个维度出发,从叙事主题、影像画面、语言表达和传播节奏四个角度来剖析网生纪录片的传播特点。1.轻量态的主题设置。在叙事主题上,网生纪录片大多选择了大众感兴趣的题材,并且表现出垂直细分的趋向,主动迎合不同群体的口味,比如,以美食为主题的《早餐中国》、《人生一串》、《风味实验室》,以旅游为主题的《一起去》、《奇遇人生》,以科普为主题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水果传》、《历史那些事》。可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网生纪录片主要聚焦在生活、文化相关的内容,并且在这一领域内进一步深耕细分,如美食类又分支出“火锅”、“烧烤”的纪录片。概言之,网生纪录片普遍偏好轻松有趣的主题,内容覆盖面虽然小但生动接地气,观影过程不累,此类型主题有利于渗透到现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尤其适合在网络用户中展开传播。2.多元性的影像表现。在影像画面上,网生纪录片积极开辟创作新思路,突破传统套路,大量地引入融合技术,提高画面的丰富度和表现力。例如,《如果国宝会说话》的主角是文物,因此对后期特效依赖度极高,节目运用了大量的合成技术,让敦煌飞天壁画中的形象动起来表现出古人的想象力,将器物置于仙鹤飞舞的实拍背景中营造空灵唯美的视觉效果,或是借助先进的算法模拟和动画特效还原王羲之书写《兰亭序》的过程。再如,《故宫100》也引入了3D全景特效技术,让观众有身临其境游故宫的沉浸体验。可见,网生纪录片的画面表现是求“变”的,往往围绕真实进行“创造性”的镜头语言再处理,利用数字化融合技术创造异质感、动态感的审美体验,使得纪录片能更好地抓住人的眼球。3.网感化的文案创作。在语言表达上,网生纪录片越来越口语化,打破了传统纪录片正统、沉重、刻板的话语腔调,大量地融入网络语言,表达方式更加贴近观众,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欢迎。例如,《人生一串》中用“出场自带BGM的男人”来形容烧烤师傅阿龙,这句形容出自动漫圈流行语,用在此处体现了阿龙老成稳重的气质和独特的“江湖地位”。再如,《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用现代人流行的减肥来类比大唐“以丰韵为美”的审美哲学——“一千年后的胖妹如我,看到那时的你,真实羡慕、嫉妒、爱”。可以看出,流行话语的融合重构了网生纪录片的话语体系,使之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制造出话题引子,成功“出圈”,为弹幕、评论互动留出了交流的切口,建立了和观众之间的“对话感”。4.短平快的传播节奏。在传播节奏上,网生纪录片充分适应了新媒体传播渠道,表现出“短平快”的特征,迎合了流媒体用户快节奏、高效率的信息消费习惯。一是“短”,即时长短,网生纪录片往往控制在5~30分钟,便于在移动流媒体传播,满足受众碎片化的观看需求,例如,《我们以音乐为生》在短视频平台快手播出,时长仅6分钟,展现了音乐人与众不同的生活状态;二是“平”,即纪录对象的精悍和平实,网生纪录片的内容往往极其精炼聚焦,例如,《早餐中国》,一集仅仅介绍一种特色早餐,角度细微且平实;三是“快”,即节奏快,网生纪录片的信息量输出非常密集,以《水果传2》为例,35分钟内不仅要讲清楚水果的自然特性,还要阐释水果与人类社会的磨合和衍变,切换层次极快。

二、网生纪录片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化的表达为网生纪录片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新框架在提供新思路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的话语局限。流量导向下的互联网传播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生纪录片的表达,引发了诸多问题。1.流量左右创作,主题类型失衡。目前,网生纪录片的主题相对单薄,严重受流量左右。自《舌尖上的中国》引爆纪录片热潮后,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美食类纪录片,如腾讯视频的“风味系列”——《风味人间》、《风味实验室》等,便是对“舌尖”系列受众的涉足。自哔哩哔哩视频讲述烧烤文化的《人生一串》引发热门话题,腾讯视频紧随其后推出同类型自制纪录片《宵夜江湖》,爱奇艺则出品了讲述火锅文化的《天下一锅》。从这波市场热潮可以窥得,网生纪录片主要在互联网传播,对资本和流量的引导作用更为敏感,存在趋利创作的问题。这提高了网生纪录片类型的同质性,容易引发受众审美疲劳。与此同时,资本涌入同一赛道,提高了同类纪录片的竞争难度,不利于纪录片生态的长效发展。2.讨巧特定受众,机械堆砌符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07万。年轻人是网络视频的主要使用群体,为了吸引年轻的主力消费群体,网生纪录片大量运用网络流行文化,为作品注入“活力”。然而,有时候,这种运用仅仅是一种为了吸引注意力的机械操作,一味地专注于配合年轻人的审美,浮于皮表,深度不足。换言之,个别网生纪录片存在滥用、误用小众文化符号的现象,丧失了纪录片本应该具备的品质。例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大量的小成本微纪录片,不断地跟随时事热点推陈出新,看似“与时俱进”,实则对命题的呈现并不深入,并且大量地运用滤镜、网络流行语、快剪等进行包装,“标题党”盛行,令人眼花缭乱。这些纪录片过度偏袒特定的年龄群体,忽略了纪录片的真实性,表现出“谄媚”的肤浅创作态度。3.视听语态变迁,表现空间受限。网生纪录片中不少作品采用了短视频化的处理方式,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更好地覆盖广大智能手机使用群体。然而,依托手机或者平板观看为主的网生纪录片,呈现效果不能和专业的电视机、电影院相比。因而微型化的视听处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问题:其一,纪录片视听空间发生剧烈变化,竖屏构图也让画面更加窄小,纵深感不足,如同戴着镣铐跳舞,更难建立对事物的完整呈现;其二,拍摄门槛降低,一些团队和草根创作者选择用手机拍摄,缺乏专业创作能力,成品的质量水准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创作惰性”。概言之,网生纪录片看似是纪录片的品类延伸,实则颠覆了传统纪录片的视听表现语言,对高品质艺术创作提出了一定挑战。

三、网生纪录片发展的改进策略

网生纪录片要想拓展发展空间,必须“内外兼修”,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内容建设,提高纪录片内涵与质量;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借助外部渠道资源,实现多方突围。1.丰富主题类型,打造优质节目。网生纪录片要重视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设定,避免盲目地随波逐流,规避重复性创作。第一,要深入到现实社会中,不被互联网的“快传播”特性所束缚,认真展开调研与选材工作,提炼内容的社会价值,确保其具有创新点和吸引力;第二,加强策划思维,对有价值的选题展开系列化创作,深入挖掘单一议题的多面视角,例如,《人生第一次》从城市、乡村、部队等多个侧面出发,展现时代与人的关系,意义深刻;第三,要提高网生纪录片的专业化水准,充分调动专业团队的力量,定期举办交流和分享活动,提高从业者的行业意识和创作水平,从生态角度推动网生纪录片的优质化转型。2.以技术为架构,以艺术为内核。融合技术可以为网生纪录片的年轻化模式注入深层次动力,帮助网生纪录片提高视听表现力。例如,《如果国宝会说话》之所以能让文物“活”起来,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密切相关,三维扫描、多光谱采集等数字技术提高了文物在镜头中的还原度,视觉细腻度极高。再如,《了不起的村落》为了展现亚洲村落的独特风情,引入先进的硬件设备,极大地提高了观众的临境在场感。不过,与此同时,创作者也要注重纪录片审美趣味,尊重影视作品传播规律,为作品注入人文关怀的血液,细心打磨作品,用艺术对真实性进行适当修饰,将创作者的情感与客观作品相融,传播美的、令人回味的内容,避免网生纪录片成为被形式堆砌的“空壳”。3.正视年轻受众,以引导代迎合。未来,网生纪录片要从“迎合”年轻受众转向“引导”,加强价值观构建和知识输出,开阔互联网传播格局。例如,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为纪录片单独开辟了一块讨论区,《人生第一次》每播放一集,创作者都会在这个讨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悟,如对于山区留守儿童的关心、对于入伍军人的敬意等。通过这种方式,纪录片的内涵得以升华,创作者与年轻观众之间建立起平等沟通的桥梁。再如,《历史那些事》除了用诙谐的方式讲述历史外,渗透了大量的历史知识,有网友评论看完辛弃疾后特意去找了诗词集读,可见,这部纪录片虽然话语轻松年轻,但意义不俗,让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拾起兴趣,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4.新旧媒体相融,优化资源整合。网生纪录片应当充分发挥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传播优势,加快多元渠道整合,促进网生纪录片产业化进程。首先是平台与渠道的融合,网生纪录片虽然生于互联网,但应该加速渗透到其他渠道,如电视台、院线等。比如,《人生一串》在广东卫视播出,有效地吸引了地方市民关注,《二十二》在电影院上映,一周内票房破1亿,成为内地上映票房最高的纪录片。其次是网生纪录片应当建立“IP”意识,积极展开跨界合作,加速产业链布局。例如,《人生一串》推出了线下同名烧烤店,《宠物医院》吸引了肯德基等知名品牌合作。概言之,网生纪录片要挖掘传播过程中的商业因素,加强对节目运营和发行流程的创新拓展,促进网生纪录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4

[关键词]平民题材;纪录片;人文关怀90年代以来,由于历史和文化语境的改变以及艺术界内部的自我颠覆,大众文化形态逐渐走上舞台,并成为当下中国文化格局中最为壮观、最为庞大的一支。其中,平民题材纪录片在这一大众文化运动中逐步发展,成为主要媒介形式之一。但平民纪录片与各种观众参与的电视栏目不同的是,它不像摆道具一样将观众作为置景的一部分,而是将普通人作为纪录的主角。假如说电视栏目的平民意识不过是借观众做招牌的话,那么平民纪录片中的平民形象则是真正平民意识的映射。

这里所说的平民,是和精英、边缘相对而言的最广大的普通人群。那么,顾名思义,平民纪录片就是记述普通人生活、深入普通人心灵的一种艺术形式。

这里所说的平民,是和精英、边缘相对而言的最广大的普通人群。那么,顾名思义,平民纪录片就是记述普通人生活、深入普通人心灵的一种艺术形式。

特征论

特征论

平民纪录片以平视目光将镜头对准普通人,淡化或者忽略职业、年龄、性别、成就、职位等界限,山沟、军营、监狱、学校、厂矿等地点都可能成为选择对象。它着重纪录的不是被摄者的惊人之举或丰功伟绩,而是普通人身上的人性特征。这类作品数量巨大,题材几乎包容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社会各个层面。拍摄手法则是“跟拍、跟拍、再跟拍”纪实方法。虽然画面加解说的作品也还存在,但纪实美学已广为传播,躲避主观意识成为时尚,选题、拍摄、编辑形成模式化操作。如《沙与海》、《远去的村庄》、《舟舟的世界》等作品流传较广。

平民纪录片以平视目光将镜头对准普通人,淡化或者忽略职业、年龄、性别、成就、职位等界限,山沟、军营、监狱、学校、厂矿等地点都可能成为选择对象。它着重纪录的不是被摄者的惊人之举或丰功伟绩,而是普通人身上的人性特征。这类作品数量巨大,题材几乎包容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社会各个层面。拍摄手法则是“跟拍、跟拍、再跟拍”纪实方法。虽然画面加解说的作品也还存在,但纪实美学已广为传播,躲避主观意识成为时尚,选题、拍摄、编辑形成模式化操作。如《沙与海》、《远去的村庄》、《舟舟的世界》等作品流传较广。

纪录片《舟舟的世界》跟踪了一位先天愚形儿童舟舟,以平等视角记录舟舟生活的细节,挖掘他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状态,叙事平稳,影像语言纯熟简洁,具有深刻的人性内涵。

纪录片《舟舟的世界》跟踪了一位先天愚形儿童舟舟,以平等视角记录舟舟生活的细节,挖掘他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状态,叙事平稳,影像语言纯熟简洁,具有深刻的人性内涵。

在平民纪录片中,人文关怀是它所要传达的重要思想之一。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境况,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呼唤和弘扬人间真情。人文关怀是以有利于人本身的发展作为价值尺度的,它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与人类的共同命运,体现对大众精神心态的价值认同与体贴。

在平民纪录片中,人文关怀是它所要传达的重要思想之一。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境况,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呼唤和弘扬人间真情。人文关怀是以有利于人本身的发展作为价值尺度的,它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与人类的共同命运,体现对大众精神心态的价值认同与体贴。

表现论

表现论

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平民纪录片在关注普通心灵的同时,蕴藏了创作者对人生以及世界的严肃思考,其人文价值的光辉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折射出来。

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平民纪录片在关注普通心灵的同时,蕴藏了创作者对人生以及世界的严肃思考,其人文价值的光辉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折射出来。

纪实性是平民纪录片人文关怀的基本载体。对于纪录片来说,纪实是前提,是创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且要靠它来传递有效的信息。纪实既是对生活的某种还原,也是对生活的尊重。从美学角度而言,这完全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期待,也是电视纪实语言的重要美学特征。纪录片在记录生活原生态的同时,把受众熟悉或陌生的环境鲜活而逼真地呈现出来,从而引起受众的思考,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启发或共鸣。如果是一部故事片,那么,即使观众再沉浸其中,也只能是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而大可不必为主人公的命运感叹。所以,每当纪录片的摄影机对准某一个人的时候,都意味着一种真实的再现,而真实本身就意味着关怀。这种关怀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纪录片的摄影机是带着感情来记录生活的。

纪实性是平民纪录片人文关怀的基本载体。对于纪录片来说,纪实是前提,是创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且要靠它来传递有效的信息。纪实既是对生活的某种还原,也是对生活的尊重。从美学角度而言,这完全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期待,也是电视纪实语言的重要美学特征。纪录片在记录生活原生态的同时,把受众熟悉或陌生的环境鲜活而逼真地呈现出来,从而引起受众的思考,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启发或共鸣。如果是一部故事片,那么,即使观众再沉浸其中,也只能是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而大可不必为主人公的命运感叹。所以,每当纪录片的摄影机对准某一个人的时候,都意味着一种真实的再现,而真实本身就意味着关怀。这种关怀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纪录片的摄影机是带着感情来记录生活的。

纪录片《我的留学生活》中讲了一个叫李仲生的留学生,他在片中两次唱起那首《我的太阳》,其中一次是在小屋中,在录音机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正是对这种有节制的抒情部分的把握,表现了小人物渴求未来的一种真实心态。这部片子把镜头对准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所以,真实将是纪录片的永恒追求。这种艺术形式给人类提供了接近生活真实的媒介和语言形式。同步取材,过程追踪,面对面的交流,电视纪录“本身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自然的一部分,成为了现实生活的自然延伸,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难以分割的构成因素。”由此,真实也成为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纪录片《我的留学生活》中讲了一个叫李仲生的留学生,他在片中两次唱起那首《我的太阳》,其中一次是在小屋中,在录音机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正是对这种有节制的抒情部分的把握,表现了小人物渴求未来的一种真实心态。这部片子把镜头对准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所以,真实将是纪录片的永恒追求。这种艺术形式给人类提供了接近生活真实的媒介和语言形式。同步取材,过程追踪,面对面的交流,电视纪录“本身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自然的一部分,成为了现实生活的自然延伸,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难以分割的构成因素。”由此,真实也成为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其次,细节是平民纪录片的美学兑现。无论是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还是其他一些艺术门类,细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民纪录片更是如此。细节能够赋予纪录片鲜活的表现力。浅处可刻画人物的性格,深处可释放深刻的思想内涵。所以有人说,纪录片可以没有情节,但不能没有细节。事实上,很多优秀的纪录片都以细节取胜。毫不客气地说,没有了细节,纪录片也就失去了它的光彩。毕竟,纪录片在情节方面先天不足,它不大可能借助虚构来创造情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细节就成了重要的因素,并依靠它来传达信息。此外,它也在有效地传达着人文精神的理念。

其次,细节是平民纪录片的美学兑现。无论是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还是其他一些艺术门类,细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民纪录片更是如此。细节能够赋予纪录片鲜活的表现力。浅处可刻画人物的性格,深处可释放深刻的思想内涵。所以有人说,纪录片可以没有情节,但不能没有细节。事实上,很多优秀的纪录片都以细节取胜。毫不客气地说,没有了细节,纪录片也就失去了它的光彩。毕竟,纪录片在情节方面先天不足,它不大可能借助虚构来创造情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细节就成了重要的因素,并依靠它来传达信息。此外,它也在有效地传达着人文精神的理念。

在《半个世纪的爱》中,这种细节的捕捉随处可见,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胡同里普通老夫妻的每天仪式性翻日历的过程;农民老夫妇去菜园摘菜;晨练的老夫妻拿杯倒水,你一口我一口的喝水场景等等。恰恰是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金婚是无常人生之中的片刻恒定。事实上,这些细节的捕捉所营造出来的小生活空间,以及摄影机的平视所带来的亲和力,无形中加大了情感的张力,使人感受到了心灵上的温暖,从而完成了传达人文关怀的使命。

在《半个世纪的爱》中,这种细节的捕捉随处可见,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胡同里普通老夫妻的每天仪式性翻日历的过程;农民老夫妇去菜园摘菜;晨练的老夫妻拿杯倒水,你一口我一口的喝水场景等等。恰恰是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金婚是无常人生之中的片刻恒定。事实上,这些细节的捕捉所营造出来的小生活空间,以及摄影机的平视所带来的亲和力,无形中加大了情感的张力,使人感受到了心灵上的温暖,从而完成了传达人文关怀的使命。

规避论

规避论

除了上述内容的人文关怀之外,镜头规避下的人文关怀也应该纳入人文精神的体系之下。所谓镜头规避指的是电视镜头应该设法避开一些不雅或者不宜公开的画面,明确什么是该拍的,什么是不该拍的。什么是该播的,什么是不该播的或是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播的。有些创作者为了采集所谓的有效信息,追求节目的纪实性和质量,从而导致一些(平民)纪录片中对道德功能和人文精神的漠视。虽然平民文化形态的概念决定了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是一种走民的艺术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对这种负面效应的警惕和纠正,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远离传统文化中固有的道德精神和人文关怀。

除了上述内容的人文关怀之外,镜头规避下的人文关怀也应该纳入人文精神的体系之下。所谓镜头规避指的是电视镜头应该设法避开一些不雅或者不宜公开的画面,明确什么是该拍的,什么是不该拍的。什么是该播的,什么是不该播的或是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播的。有些创作者为了采集所谓的有效信息,追求节目的纪实性和质量,从而导致一些(平民)纪录片中对道德功能和人文精神的漠视。虽然平民文化形态的概念决定了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是一种走民的艺术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对这种负面效应的警惕和纠正,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远离传统文化中固有的道德精神和人文关怀。

纪录片所要传达的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它的人文关怀。但如果创作者自身不具备这种人文意识和道德精神,那么他的作品也难以传达或透射出人文精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作者自身与他作品中的人文意识应该是一致的。而平民纪录片所关注的恰恰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而,这种关怀不仅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而且具有双重性的意义。平民纪录片自九十年代应运而生走入人们的视野,与其说是电视理论化的实践,不如说是人们审美期待下的必然产物。

纪录片所要传达的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它的人文关怀。但如果创作者自身不具备这种人文意识和道德精神,那么他的作品也难以传达或透射出人文精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作者自身与他作品中的人文意识应该是一致的。而平民纪录片所关注的恰恰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而,这种关怀不仅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而且具有双重性的意义。平民纪录片自九十年代应运而生走入人们的视野,与其说是电视理论化的实践,不如说是人们审美期待下的必然产物。

日本广播协会NHK曾经拍摄过一部专题片《日本的监狱》,片中自始至终看不到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犯人屏幕肖像。有关犯人的镜头是由模糊的远景、背影或只显现人物下半身的残缺构图组成,人脸的正面像全部回避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外记者对他人(哪怕是犯人)的理解和最基本的人性尊重。

日本广播协会NHK曾经拍摄过一部专题片《日本的监狱》,片中自始至终看不到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犯人屏幕肖像。有关犯人的镜头是由模糊的远景、背影或只显现人物下半身的残缺构图组成,人脸的正面像全部回避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外记者对他人(哪怕是犯人)的理解和最基本的人性尊重。

在里维斯和施拉姆所著的《平民传播之责任》书中,列举了西方新闻史上经历过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三种理论:独裁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

在里维斯和施拉姆所著的《平民传播之责任》书中,列举了西方新闻史上经历过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三种理论:独裁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

认为,自由和责任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它在承认新闻自由的同时,要求传播者必须对社会负责。综上,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当代各种文化形态的剧烈震荡和分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碰撞、焦虑、困惑甚至痛楚的状态。而平民纪录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公众的审美视野,并担当起现实关怀的角色。它以冷静的关注去激发人们深沉的思考,试图抚慰或追问由于各种裂变而带给人类心灵中的种种矛盾心态。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恰恰又使平民纪录片承担起终极关怀的使命。而无论是现实关怀还是终极关怀,都将是平民纪录片继续发展的动力。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5

一、选题角度:以平民化视角切入

评价一部纪录片是否优秀,首要的标准就是要看其是否有一个精巧的选题角度。从独特的角度来选题更能够吸引观众,而且有助于纪录片讲出更精彩的故事。《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讲述了30年前在埃及帝王谷进行考古挖掘过程中发现的一个古代墓穴,引出墓穴的主人 一对3000年前生活在埃及帝王谷的工匠夫妇,他们以为埃及法老修建陵墓为生。以古埃及考古为题材的纪录片数量众多,知名的如《追踪埃及迷城》《图塔卡门的宝藏》《发掘埃及》《埃及金字塔》等。这些纪录片有着共同的特点:围绕埃及贵族,展现宏大的历史事件和璀璨的宝藏。通过观看纪录片,观众对古埃及波澜壮阔的历史耳熟能详,但是在感情上却与古埃及始终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毕竟无论年代还是空间,都距离我们太遥远。与上述考古纪录片不同,《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仅仅讲述两个普通人的生活,他们与绝大多数观众一样没有丰功伟绩,也无左右历史发展的作为,却有着和我们一样的普通生活和爱恨情仇。纪录片以平民化视角审视这两个普通人,观众好像走进了一个与其一样身份普通的朋友家,在主人的带领下数着一件件的家珍,聊起家常。观众与这对夫妇的情感距离被拉近,似乎古埃及普通人的生活就在眼前。

从选题内容角度看,以往的埃及考古纪录片已经将古埃及详细地介绍给了广大观众,新的作品很难再挖掘到新的亮点。从制作角度看,以往的埃及考古纪录片从文献分析到拍摄手法也都经过了反复打磨和不断创新,在制作上也很难找到创新点。因此,埃及考古纪录片在解密历史、制作技巧、组织故事框架等方面很难得到新的突破。《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选择以平民化视角切入,以原创性极强的选题方式使纪录片获得全新的内在艺术张力。

另辟蹊径的选题角度会改变纪录片整体的叙事结构,有一个好的选题角度并不代表着能讲好整个考古故事。一些纪录片的选题角度颇具新意,却没有引人入胜的内容和情节,白白浪费了优秀的题材。这说明选题角度只是纪录片成功的第一步,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还要满足以下几个要素。

二、叙事方式:来,我们来讲个故事

《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的主持人乔弗莱彻(Jo Fletcher)博士本身就是埃及考古方面的专业学者,她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整个纪录片,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卡(Kha)和麦瑞特(Meryt)夫妇。想要将一个围绕人物展开的故事讲得精彩,就要有一定的叙事技巧。《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是这样展开故事的

1.设置悬念

好奇感是观众享受听故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当未来完全处于不可知状态下,观众的好奇感才会随之增加。引人入胜的纪录片要随着故事的推进不断地设置悬念,而后解开,然后设置新的悬念,再解开??通过这样的悬念循环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睛,使之无法离开电视屏幕。然而,作为考古纪录片,《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主人公的结局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两具无声无息的木乃伊。结局已定的悬念应该如何设置呢?

纪录片极其巧妙地将题目命名为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虽然死亡是注定的,但是在活着的时候却能够有无限的惊喜。纪录片刚开始不久便提出了第一个悬念:卡和麦瑞特是如何相识并相爱的?随后弗莱彻博士带领观众穿越帝王谷,到达巨大的垃圾坑中寻找记录在碎瓦片上的文字和图案,通过还原当时埃及普通男女恋爱的情景来追溯两位主人公的爱情。作为人类永恒赞美的主题,爱情是一种非常容易获取观众情感和关注的电视素材。《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通过对主人公美好爱情的追溯来构建观众对主人公的情感基础,这种叙事既巧妙地运用了悬念设置的技巧,也为整个纪录片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随后,弗莱彻博士依次提出悬念:卡是如何向麦瑞特求婚的?他们的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包括他们在内的皇家墓室工匠要比同时代的劳动人民富庶很多?卡因何获得了法老赐予的黄金臂尺(臂尺是古埃及的一种丈量长度的工具)?为什么麦瑞特的棺木没有写自己的名字却写着卡的名字?麦瑞特是怎么突然离世的?他们对死亡恐惧吗?为什么他们不畏惧死亡?为什么他们的墓葬如此特殊且保存完好?卡和麦瑞特的木乃伊制作方式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这些问题一个连着一个,每解开一个问题就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观众就是这样被弗莱彻博士引领着看完了整部纪录片。最后一个悬疑被解开,纪录片也戛然而止。出现悬念解开悬念的过程循环反复,既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也增加了观众的考古和历史知识,还激发了观众以普通人视角关心和关注主人公夫妇。《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播出后,甚至有英国观众在网上专门建立了卡和麦瑞特的生命之书的非盈利性网站,来怀念他们的这对夫妻朋友。

2.营造冲突

任何一个故事都离不开冲突,以讲故事为主要形式的纪录片《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自然也要营造冲突。然而,与电视剧不同的是,纪录片所营造的冲突一方面要表现影片主题,关注人与社会,另一方面又要符合历史或社会的事实,不能凭空杜撰,因而具有很大的难度。如纪录片的题目所示,《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中最大的冲突在生命与死亡之间展开。纪录片以卡和麦瑞特这对普通夫妇对死亡的达观态度,揭示了3000年前古埃及人对生命与死亡特殊的认识和理解。他们那种超然的态度是今天的我们很难理解的,或者说我们虽然理解这种文化,却很难认同这样的认知。于是在弗莱彻博士的引导下,这种不认同也成为纪录片的讨论内容,继而形成了纪录片主题的第二重冲突时代及文化差异产生的对生命与死亡理解上的冲突。当然,纪录片并没有讨论文化或信仰,只是通过营造冲突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与3000年前的祖先有多么大的不同,并因为意识到这种不同而产生深深的震撼。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及其所带来的震撼,正是《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想要给观众带来的思想体验。

3.抓取细节

细节对纪录片表现人物、展现情怀、突出主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部纪录片可以没有情节,却绝不可缺少对细节的体现。与电视剧不同的是,纪录片的细节不能人为设置,只能借由镜头语言表达。在考古纪录片中,如何通过细节表现已经作古的人物的情怀呢?《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在拍摄中抓住了这样几个细节:在卡和麦瑞特不大的墓室中,靠近头部位置画着多幅他们与唯一女儿共处的情景。借助弗莱彻博士的讲解我们知道,古埃及人并不认为墓室是自己的葬身之所,而是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中生活的处所,他们希望在墓室里继续享受生前所享受的一切。纪录片抓住了墓室内女儿画像的数量和所在位置这两个细节,推论出这对夫妇对女儿的爱,认为他们在生命中最珍视和享受的是与女儿的天伦之乐。再如,弗莱彻博士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展示卡与麦瑞特的死亡之书的:她拿着1∶1比例的复制版死亡之书,在这对夫妻的墓穴前缓缓地将卷轴打开,从墓穴口向外平铺,一直铺了十几米。通过这个细节,纪录片告诉我们卡与麦瑞特的死亡之书写满了他们对生命的眷恋和不舍,也表现了他们欲将已有幸福带到另一个世界的渴望和憧憬。《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中的很多细节都展示了这对平民夫妇对生命的热爱和他们各自的性格,对我们了解古埃及人的精神和情感有着极大帮助。

三、选题视角与叙事角度的关系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纪录片 可视性 问题 应对措施

纪录片的可视性涉及片子主题的选择、画面的表现、叙事的结构和方法及剪辑技术等多个方面。英国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在他的《纪录片十四条戒律》中这样要求:纪录片“不要背离包含下列三个基本元素的原则:社会学的、诗的和技术的”。这正强调了思想意义、画面和声音表达、拍摄和剪辑技术对一部纪录片可视性的重要作用。

高校大学生进行纪录片创作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方面,课余时间充足,可以利用节假日充分发掘创作主题,筹划拍摄;另一方面,大学生积极向上、充满理想和热情,对社会有更多的期待和畅想,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视角,因此他们的作品对纪录片的发展乃至社会问题的解决是有建设性的。此外,大学生创作纪录片没有诸多体制限制,因而更加自由和个性化,更容易传达出他们的意图。但由于资金、设备、拍摄技术、社会阅历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造成了其作品的可视性总体不高的现状。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有些问题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影响大学生纪录片作品可视性的五个问题

主题表达不明确、不深刻。“真实”虽然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但“超越真实”才是纪录片创作的目的,即作品主题的表达。《幼儿园》也不只是向人们诉说孩子们上学玩耍、吃饭、哭闹的场面,而是让我们从孩子的世界中解读到爱、自由的含义及其与成人世界的关系。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必然是在向观众传达某种思想、观念、观点,而不仅仅是单纯地记录。目前大学生纪录片创作的题材中,对军训生活、宿舍故事、活动组织等随意记录的居多,往往是碎片式的记录和全过程跟拍,没有故事,没有兴奋点,平铺直叙,没有看点。这类问题多出现在纪录片拍摄初步阶段和怀着休闲娱乐的态度创作纪录片的大学生中间,但这其中并不排除高校电视摄像专业的学生。如何做到以认真的态度对待纪录片创作,怎样从日常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挖掘到值得记录的主题,这是我们大学生在创作纪录片时所应当深入思考和努力做到的。

画面拍摄不工整,构图和镜头运用随意,晃动严重。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是纪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拍摄过程别注意画面构图和镜头运用。画面构图的基本规则应遵循人们的审美要求、心理需求,首先保持画面的对称与均衡,其次要求画面的兴趣点集中以及采用对比、呼应等渲染手法。镜头的正确运用则能使片子形成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从而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大学生可能由于拍摄器材不专业从而在画质和音质方面存在不足,但构图不考究,推、拉、摇、移、跟、甩运用不合理,画面晃动严重,这就违背了摄像的一些基本原则――平、稳、匀、清、准,并且还十分影响观者的兴趣和耐心。例如中州大学的原创纪录片《太行人家》主题很好,但片子表现风景的部分一开始就出现了晃动,且片子中间摇镜头的部分既没有做到稳,也没有达到匀,很影响其可视性。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冷冶夫曾提到“一流的纪录片看画面,二流的纪录片听声音(听同期),三流的纪录片画面贴声音”,正是强调了画面在纪录片作品中的表达作用。

解说词太多,主观色彩太浓厚。纪录片是声画结合的艺术。解说词在纪录片中能起到叙事、补充和强化内容、抒情表意和提炼升华、使结构完整等功能。但大学生的纪录片创作中往往夹杂了太多的解说词和主观感性的语言,从而影响了画面表达的真实性,起到相反的效果。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东京录影节获奖纪录片《过年》当中,像“坐在一旁的表弟看到奶奶端衣服,也没有起来帮帮忙”等解说内容是从画面中能够看到的,无须赘述。再如“奶奶虽然老了,但无论怎样的吃力,她都坚持着”,解说主观感情浓厚。这样的解说无异于画蛇添足。纪录片表达了创作者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对社会深度的洞察、对人生理性的思考,因此其解说词的运用也是十分考究的。大学生由于其理论修养、对社会的思想认识深度有限,往往会想当然地把自己的主观思想和情绪强加到作品中去,从而影响观者对作品的解读,这也是影响大学生纪录片作品可视性的一大问题。

存在导拍现象,影响作品的真实性。纪录片是一种用画面来叙事的艺术,画面内容本身的真实性是纪录片的基础和生命所在。运用导拍虽然能够使画面的组接和叙事更流畅、更完整,但却对观众的感情造成欺骗,让人兴致全失。在上面提到的《过年》片子当中,主人公不自然的表情及作为孙子对奶奶的冷漠态度都让人感到不自然、不真实。与此相反,西南政法大学纪录片实验小组的作品《墙》则因其记录到了真诚、热情、朴实的校园清洁工阿姨们与大学生之间的一种真实的沟通过程而入围“金熊猫”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优秀纪录片奖。大学生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总会把自己的理想化诉求带进作品中,从而将故事片、剧情片的创作方式拿来拍摄纪录片,混淆了“纪录”与“导演”的内涵,严重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剪辑粗糙。纪录片的剪辑涉及故事的戏剧化编排、字幕的处理方式、声画是否和谐等问题,剪辑的成败直接影响着纪录片的可视性。在《太行人家》中,背景音乐声偏大,配音急促、吐字不清晰,声音过渡处理不当,让人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并没有给人一种美感。字幕中字体字号偏大、背景音乐处理不当、声画过渡处理不自然等是常见的几个问题。在这里不多做阐述。

针对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

主题选择要体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责任感。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值得关注和记录的人和事。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在老龄化迅速发展情况下老年人的生存现状和精神世界、为生存奔波的城市打工族、正在失去的民间手工艺技术等,都是与我们的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相联系的可以记录的主题。四川音乐学院的纪录片作品《桐乡油纸伞》就记录了油纸伞制造工艺的历史、发展现状、人民的生活状态等内容,对桐乡油纸伞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此外,网上一部名为《大学生大胆的纪录片》,以“人民政府的厕所应不应该对人民开放”这一话题为切入点,通过采访普通市民对这一话题的反应从而引起人们对“服务型政府”的思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负责任的尝试。大学生在做纪录片选题的时候,要能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以自己对人与社会的真情实感来确定纪录片选题,体现年青一代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端正拍摄态度,充分利用资源。无论拍摄前有没有思路和计划,在开机拍摄时都要认真对待。不能抱着一种随便的态度,只求“拍到”,不求“拍好”,不追求画面质量。一定要根据推、拉、摇、移、跟、甩镜头的表现功能有选择地合理运用,力求做到平、稳、匀、清、准。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有100多所学校设立了主持人专业,有300多所大学新设立了新闻传播学院和电视编导专业。这就意味着这些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借用学院的专业设备进行拍摄。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DV拍摄,虽然容易手持,但也要尽量使用三脚架等辅助设备。在画面表现需要时,要运用特写、虚实、旋转等表现手法,增强画面的美感。西南政法大学纪录片实验小组的作品《墙》从画质可以看出来是用DV拍摄的,但无论是固定镜头、跟拍镜头还是特写镜头都运用得很到位,能够达到观众的心理预期,因而整个片子很朴实,其画面也很能打动人。

画面表现为主,解说为辅。在拍摄之前,不能产生“画面表现不好就用解说来弥补”的心理。拍摄前和拍摄过程中都要善于思考,怎样才能拍摄到能表达主题的画面,怎样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在画面而不是解说上。在解说词运用上,要注意不同类型的纪录片使用不同风格的解说词。如报道型的纪录片侧重使用写实风格的解说词,而文学型的纪录片则更多采用写意型的解说风格。当然也有为了最大限度追求写实效果而不使用解说词的,如《幼儿园》、《阴阳》、《平衡》等。

总体来讲,应遵守为引导观众“看”而写,为方便观众“听”而写,用语既要口语化、生活化、通俗化,又能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

追求被摄主体自然、真实地表情达意。四川音乐学院的纪录片《一江之隔》讲述了从东北迁到泸州的三个工厂的兴衰历程。但片子中间并没有过多充满沧桑之感的解说词,而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旧址、残破的机器设备、荒凉的生活场景等客观存在的画面以及采访亲历者来表现,整个片子表达自然流畅,真实动人,引人思考。对人和物的特写镜头突出了真实细节,单是画面就让人产生一种时间流逝、兴衰变化的岁月之感。导拍的方式尽管能保证纪录片表意的完整性和流畅性,但会严重损害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性。大学生在纪录片创作的初期实践当中应抱着一种积极投入和严肃的态度,坚决抵制导拍的行为。为了被摄主体自然、真实的表达,摄制组必须使被摄对象熟悉镜头,消除他们对镜头的紧张感和恐惧感,甚至是与被摄者共同生活,与他们融入到一起。一部成功的纪录片是能够记录生活、引入思想、倾注情感和传送体验的。这也正是大学生创作纪录片所追求的目标。

剪辑要在保证真实的情况下融入文化艺术的元素,考虑受众的审美体验,反对粗制滥造。叙事与表现是剪辑两种基本的叙述形式。前者注重“写实”,即记录性;后者重在“写意”,即艺术性。在剪辑时要在坚持真实性的基础上适当融入艺术的元素,以增强作品的可视性。

在这里,仍以川音的纪录片作品为例来做分析。纪录片《渔》表现了一个在长江边生活了40多年的渔民对长江的眷恋和执著之情。片子在剪辑上使背景音乐与镜头配合得十分和谐。在长啸渔歌声中,在渔民划动渔船悠悠于长江之上的画面中,片子展开叙事。自然引入主题且为主题表达奠定了基调。且其字幕处理活泼、清晰,整个制作十分精细,让人在观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和画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桐乡油纸伞》的制作更是文化意味浓厚。充满历史味儿的泸州油纸伞的介绍和诗一样的表现泸州人生活场景和油纸伞制造厂坊的画面、有关油纸伞制造的特写镜头和工艺介绍恰当地结合起来,让人在了解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体会到一种悠久文化之美。剪辑没有出现跳跃、突兀、不连贯等问题。这种既给人真实感又给人美感的剪辑就是成功和有效的。

结语

纪录片的纪实性和可视性是互不冲突的。可视性强的纪录片才能更好地传达思想、体验和观点,从而突出纪实性。

尽管大学生纪录片创作实践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了像《渔》、《墙》、《桐乡油纸伞》、《一江之隔》等可视性极强的大学生纪录片作品。

我们不仅要看到大学生纪录片创作者们的热情、信心和责任心,也要善于在纪录片创作的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求创作出更多可视性更强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谭天、陈强:《纪录片之门》,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欧纳斯特・林格伦[英]:《论电影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3.省略/columnview-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