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文章范例6篇

关于亲情的文章

关于亲情的文章范文1

一、寓亲情于课堂教学之中

1.在阅读中进行亲情教育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取知识、获得情感享受、提高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透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影响,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且提高思想境界。教师可以从情境的创设入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教师将课文中所记述的情景和现象真实地还原于学生的眼前,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加深对情感教育的理解。例如在教授朱自清《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选用符合文章内容的背景音乐,在音乐中用富有感情的声线,为学生朗读“望父买橘”的段落,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很容易被带入戏,在头脑中重现父亲步履艰难地买橘的背影,父与子之间那种与生俱来的爱油然而生。教师再回到学生自身父母的实际:在为生活而起早贪晚、为孩子筹措学费而彻夜未眠……这样可以让学生开始心疼父母,产生感恩父母的想法。教师还可以在教案中加入“懂得感恩、寄托祝福”的内容,并且在有关亲情课文的讲解中,对于突出情感冲突和关键语句,重点培养学生解读分析这些语言文字的能力。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亲情美的教师,才是真正懂得亲情教育的人。教会学生多角度思考阅读内容,充分挖掘人物身上的美,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亲情的感受和体会,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亲情观。

2.在写作中进行亲情教育

写作,需要学生选取适当的材料,整合思路,训练自身的文字组织能力。要想自己的作文能够打动读者,就必须让它充满真挚情感。只有情真意切、融入你对生命真切体验的文章,才能够从内心深处打动读者。教师可以在学生开始写作前进行指导,例如写作“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公益广告《洗脚》和音乐《懂你》,先营造一个温馨感人的气氛;然后教师诵读自己准备已久的感人肺腑之言:“孩子们,是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之所以温暖,是因为我们的身边有亲情: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声琐碎的唠叨、一杯香浓的牛奶、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味这份属于我们的温暖……”帮助学生从记忆的材料中抽取有关“亲情”话题的古诗词,让亲情与诗意充分结合起来。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排比或者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描述亲情,增加学生文章的词采,让他们的文章变得生动且文采斐然。为了更好地打开学生有关亲情的记忆大门,可以让他们留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从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中提取出“爱”的成分。采取了这一系列的措施,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再是矫揉造作、无病,而是更具实感、有笑有泪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寓亲情于课外活动之中

1.第二课堂的亲情教育

在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教学中,要想完全将亲情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师需要在课外语文学习活动中,继续开展对学生的亲情教育,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将读和写的环节融入课外学习中,例如让学生到图书馆寻找有关亲情的诗歌、散文书籍,然后组织主题班会,进行亲情诵读大赛;还可以举行以亲情为主题的校园文学创作大赛,让学生挥洒自己对亲情的感悟。也可以开展感恩亲人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制作礼物送给为自己付出过的每位亲人,增进他们与亲人之间的感情,同时也为他们的情感表达提供一个平台。最后还可以通过文艺汇演活动,邀请学生的亲人团聚,学生在台上进行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节目的表演,献给台下的每一位亲人,让亲情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样的亲情教育,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升华了情感,还可以改善亲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加融洽。

2.利用课外资源的亲情教育

关于亲情的文章范文2

一、从题目切入

题目中的“志”表明了此文是记叙事物、抒感的文章。文章记叙的“物”是“项脊轩”,抒发的是与“项脊轩”有关的“情”,那么我们从题目切入,可以把全文分成两大块:一是项脊轩的形,二是项脊轩的情。

根据项脊轩的形,我们可以提出问题:“项脊轩是一所什么样的房屋,有何特点?”这个问题让学生关注项脊轩的环境和特点。第一段中明确交代了项脊轩是“百年老屋”,而且是“尘泥渗漉”,学生很容易总结出项脊轩是一所狭小、破漏、阴暗潮湿的老房子;紧接着,学生能够注意“余稍为修葺”之后有了很大变化,它变成了一所不漏雨水、明亮、书声琅琅、鸟语花香的雅居。通过对比,学生了解到项脊轩的特点以及修葺前后的变化,并在诵读和总结中,能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文章的重点是项脊轩的情,围绕这个重点,我们设计的问题是:与“项脊轩”相关的亲人有哪些?这个问题能够让学生轻松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深情回忆了母亲、祖母和妻子,这三位是作者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紧接着追问学生:文章是如何刻画这三位亲人的?作者对这些亲人的情感又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得出:回忆母亲是通过侧面描写,老妪的转述“儿寒乎?欲食乎?”看似简洁,却最能体现母爱的深情呼唤,所以老妪没说完,作者已经泣不成声;对祖母(大母)从正面描写,祖母“持一象笏”到孙儿书房,肯定地说“他日汝当用之!”对孙儿的殷切期望和满满的自豪表露无遗,而“以手阖门”时的小心翼翼,生怕室外的喧嚣打扰到孙儿的刻苦;文章最后两节是后来补写的,篇幅不长,对亡妻的思念却很浓,回忆妻子“从余问古事”、“凭几学书”以及归宁“述诸小妹”的音容笑貌,并在妻亡之年亲手植枇杷树,最令人感伤的是“今已亭亭如盖矣”,树繁盛而人已不在,不由得让人想起苏轼《江城子》中“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诗句。

文中还写了和“项脊轩”相关的哪些事?诸父分家,“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的杂乱,表现出大家庭的破败衰落、分崩离析,更有甚者,项脊轩还遭遇四次火灾,所幸的是“有神护”而得以保存下来。

文章分析到这里,再让学生思考,有关项脊轩的情是喜多还是悲多?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整篇文章除了在轩中的读书生活颇有欣喜之外,大家庭的分裂,三位亲人的相继弃世等都是大悲。我们从题目切入,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的语言、体悟文中的细节、感受至真至诚的深情,进而感受到项脊轩的悲情美。

二、从文眼切入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是整篇的文章的关键句,即文眼,我们以此切入课文,让学生直接把握文章的重点。文章写了哪些可喜的事和可悲的事?这个问题就可以串起整篇文章。项脊轩修葺后的诗意幽雅与之前的破旧、漏雨、阴暗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于一个读书人而言,能有一个这样静谧、有花有鸟的居所,自然是非常高兴的,更令人欣慰的是还有爱妻的陪伴,时而问古事,时而学写字,这样的温馨场面是我们能够从文中体会到的少有的令作者可喜的事。

可悲的事占据了文章的大部分:诸父分家,让一个原本破落的大家庭更是分裂凌乱;母亲的早逝,让一个在功名科举上屡遭打击的年轻人过早地失去了母爱,失去了精神和灵魂的依托;祖母的期待让作者深感辜负家族的厚望;就连唯一能陪伴自己的妻子也离开人世,把无尽的荒凉和孤独留给作者,而作者唯一能做的只是亲手种植一棵枇杷树来悼念亡妻;四次遭遇火灾,深化了文章的悲情以及作者对项脊轩的深情。

带着学生仔细品读文章的语言,把握其中的细节描写,学生可以从宏观上概括出可喜的事:①享清幽环境,②得神灵庇护,③有妻子相伴;可悲的事:①诸父分家,②亲人离世,③四遭火灾。在对这些事情的分析中,既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现象,又可以快速把握作者的情感。在对日常琐事的描写中流露出真切情感,又是学生在写作中可以借鉴的。

关于亲情的文章范文3

一、《月光启蒙》“启蒙”了什么

以下是《月光启蒙》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点拨语、过渡语、小结语总结出板书:动,活动得到学生的喜欢;教师还组织学生丰富文中没有提到的其他民间故事;通过“母亲不识字,却用歌谣、故事、谜语……影响了我的一生”这一句激发学生思考并回答了“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积极参与活动,发言踊跃,教师点评精当,应当说这是一堂好课,达到了预设目标。

二、教学“启蒙”的得失在哪里

这一份教学课例具备以下几个较明显的特点。

第一,目标设定小而实,注重朗读、涵泳来体会文章情感。

第二,能够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歌谣、童谣”来展开教学。通过组织朗读、表演歌谣、童谣使教学充满童趣。

第三,活动安排得当,3个活动分别安排一个重点:“品读歌谣,启悟诗情;讲讲故事,();猜说谜语,()”,尤其通过阅读期待留给学生一个(),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教学流程清晰。“品读歌谣———讲讲故事———猜说谜语”按照课文叙述顺序进行,使得文本和活动保持高度一致,对于训练学生有条理地阅读和思考有帮助。

第五,教学关注学生语言的运用,在“检测反馈”中安排学生想象表达,可谓匠心独运。

但是,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笔者认为,该课例也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第一,文体意识不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选入教材的文本在文体上都有显著的特点。文体的价值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过程中接触和认识不同的典型文体,并学会写作。

其一,补题目明线索。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始出示课题“月光启蒙”让学生扩充为句子:(谁……)(在……)月光(用……)启蒙(谁……)(什么……)。学生可以很轻松地把句子逐步补充为:母亲每天都在月光下用童谣、民谣、民间传说、谜语启蒙我爱上文学、热爱生活……于是,谁启蒙和用什么启蒙这两条线索轻松出现在学生眼前,课文脉络自然清晰。同时,文章重点“启蒙了什么”也跃然而出。至此,“线索”和“重点”这两个教学难题迎刃而解。

其二,抓启蒙明真情。

作者母亲如何启蒙孩子的?这种启蒙中渗透着母亲怎样的情愫?引导学生关注描写母亲“启蒙”时的句子,共有3处:

(1)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2)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3)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从以上3句话,我们可以品味到月夜母亲对我启蒙时的“真情”:

(1)母亲为什么要“换上一件白布褂子”?为什么一定是“搂着我”?这一“换”一“搂”透露出两点:母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爱整洁),母亲是爱我的(整洁的白褂子是为了不把脏东西粘在孩子身上,搂着我不正是说明爱我吗)。

(2)母亲的嗓音是甜的,为我吟唱着;母亲的歌声是温柔的,拂过我的脸、流进我的心;母亲的歌儿是香的,浸满浓浓的爱。

(3)母亲在月光下是那样纯净,那样美好,那样圣洁———月光如水,母亲是玉石雕像,神圣、无瑕、崇高!

这3处描写包含着浓浓的情感,这是值得师生通过反复朗读、细细体味的。

其三,抓内容明启蒙。

母亲在月光下启蒙了我哪些内容?初看就是“文学”,细看就是“诗歌”。其实,这样理解是肤浅和片面的,我们透过月光下母亲吟唱和言说的内容可以发现更深更广的东西。

(1)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再苦也要干干净净活,如:“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2)要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现在苦,只要挺住,只要勤劳,就会有好日子:“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3)要怀有真挚的感情。人不要为世俗所裹挟,纯洁的情感值得终身守护:“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母亲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动人故事?这是要给孩子从小灌输一种理念:要怀有真挚的感情,纯洁的情感值得终身守护。

(4)文学要幽默风趣才让人喜欢。“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5)文学来自于生活,要善于观察生活。“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这一个“真笨”,不是说孩子脑子笨,而是说孩子不会观察生活,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就“不笨”。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所谓月光启蒙其实是启蒙作者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写作。这样的启蒙才是真正让作者受益终生的启蒙,也才是作者至今难忘的。

其四,抓文体明特色。

散文的特色是“形散而神不散”,这篇文章尤其如此。

先说“神”。通读全文,似乎重点在最后一段,但是,这不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我们不妨关注开篇的语言:“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我们细细品味“童年、夏夜、永远、美妙”这4个关键词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作者为什么说“永远是美妙的?”“美妙”在文中有所指么?

抓住这个第一句细读文本,就会发现,这句话在全文是“精要所在”。

全文就是写的夏夜,就是写童年的夏夜,就是写的童年的夏夜的“美”和“妙”:“母亲之美”(母亲整洁之美———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母亲嗓音之美———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母亲形象之美———像一尊玉石雕像),还有母亲启蒙的“童谣、民谣、故事、谜语”之妙(原文中有,不再赘引赘析)。尤其值得揣摩的是“永远是美妙的”之“永远”,这是终身难忘、永久回忆的“美妙之事”,其中浓浓情感令人怦然心动。此为文章之“神”,开门见山而出。

那么,全文中这种情还有吗?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包含在那些“童谣、民谣、故事、谜语”中的“化育”之情,还可以在3次直接描述母亲的句子中体味到,而且文章中有两句尤其包含深情:

(1)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2)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一个“长”,写出浓浓的乡情、浓浓的心情———歌谣从生于斯长于斯的泥土里长出,从歌者的心灵中长出。因为有情,连歌声都散发着芳香。通感的描写恰到好处地得到领悟:没有情的歌谣是苍白的、单调的、肤浅的。直到文末,作者点题,仍然是满怀感激之情。

可见,一个“美妙”之“情”字贯穿全文,此为“神不散”。再看“形散”:这篇文章展示了4幅画面: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这4幅画面,看起来没有相当的联系,甚至可以互相变动顺序也无妨大碍,但是,这4幅场景都凸显一个“情”字:唱歌谣———热爱生活之情;讲故事———追求美好感情之情;唱童谣———幽默风趣之情;猜谜语———母子亲近之情。这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其五,学语言练表达。

除做好上述几个方面,教师不妨开展背诵积累优美语言的活动,比如,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四、第五自然段;改写第一、第十四自然段。

关于亲情的文章范文4

一、阐释过度

这种分析多将文本与历史背景、政治意义、社会影响相结合,任意“拔高”主题,课文解读成为了政治学的附庸,社会学的奴仆。

比如《荷塘月色》中的“颇不宁静”。许多教师在讲解时仍然沿袭几十年前的政治话语:朱自清的不宁静是由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造成的,心忧天下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为国家命运担忧,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事实上,许多文学史家认为朱自清作为自由知识分子,其政治态度是相对超然的。更可能的原因是家庭琐事、伦理俗事对他有影响。贸然将文本尤其是抒情散文的只言片语和政治时局相联系,则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话语霸权。固然文本与社会环境、时局背景有些关联,有很多文本的解读的确需要以社会背景为依托,但硬性寻找时代话语实不可为。解读不仅要注意宏阔背景,也要观照文人当下的生活情态。

又如《囚绿记》。文章记叙了作者陆蠡寓居北平时期因喜欢窗外的常春藤而私自囚绿,后感动于绿的不屈服而放绿,最后怀绿的一段生活体验。大部分教师在讲此课主题时,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教参的说法:文章含蓄地反映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常春藤对绿的渴望、自由追求阳光的品质象征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讲《囚绿记》必讲民族性格;讲常春藤必讲其坚贞桀骜。但笔者认为如此分析似有拔高之嫌。绿是否真有象征内涵?本文主旨究竟为何?笔者细读此文之后,发现对文本主旨解读可有三种不同意向:

①民族象征说。如教参所言,绿的顽强不屈、追求光明寓示中华民族的自强坚贞,即使烽烟四逼存亡之秋绝不轻易言弃。此说有一定依据。文章着重描写了绿被囚之后仍不屈服追求阳光直至娇弱羸瘦被释。恰在此时,“卢沟桥事变发生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文中这几句看似平实的语句极大影响了解读者的情绪。若联系作者本人是抗日烈士,因不满日本殖民统治而被杀害的历史参照似乎更让此论板上钉钉(事实上几乎所有老师讲解此文都会介绍此背景)。②追求光明向往自由说。如果说象征说略显牵强附会的话,那么光明自由说无疑是证据确凿无可争辩的了。从囚绿之后到释绿(7―11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绿的生命状态:桀骜不驯,不屈抗争。自然,足足5段篇幅,且占文章主体,最易成为主旨由头。但此说只注意了文章表层线索:寻――赏――囚――释――怀,却忽略了文本内在情绪的变化。③率真自然人性说。穿越囚绿始末表层,再读文本,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那个率性真挚无所禁忌的性情男儿的情感贯穿全文:仅仅因屋外一片绿影即选定暴晒小屋,喜爱之极又粗鲁地囚绿,魔念之下愈加恼怒,临行之日释绿祝福。从最早的喜悦满足,到之后绿所带来的希望慰安快乐,那念绿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其慌乱着忙迫切之感让人忍俊不禁,细腻的文人情怀竟为一柔弱植物所牵绊。更在喜爱之心驱使下幽囚绿叶,也不过是为了装饰那过于抑郁之心。哪知绿却不满它的,它的善意,执意向外。这损伤了作者自尊心,使“我”恼怒、固执,直到归期才释绿还其自由。通篇笔墨重点并非绿友品质,不过是借其展示一种活脱脱怯生生的性情:我们分明感受到作者内心那隐隐的依恋,暗暗的无奈甚或是自己所受煎熬折磨的那种解脱。文章最末,仍不忘对绿友的牵挂和惦念。自始至终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活泼真切、质朴率性的男儿深情。如果说囚绿为表层明线,那深层暗线则是作者的自然性情。

“阐释过度”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主题先行的袭旧解读;第二,古代知人论世说的理论基础;第三,教师创新不足与思维懒惰;第四,语文界尚缺乏敢于为还原“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喝彩的勇气。

二、解读不足

此种情况似乎不胜枚举。只以《背影》为例,依旧探求其主旨。教参多数如此表述:《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再提炼一下,可归为父对子的亲情,子对父的关爱。许多研究者重读之下仍然得出这样的主题结论――“浓浓至深的父子之情”。①初看之下没有问题,但细想之余,其他描写父子情深的文章同样体现了这样的主题。那么,《背影》的独特性究竟何在?

事实上,朱自清的《背影》自1925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了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交口称赞,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曾多次被选为重点篇目,深刻启发和影响了几代学人。然而,近些年来,其命运境况可谓惨淡凄怆。《背影》的影响力已大为弱化,甚至一度落选于地方版语文教材。据说,学校方面有一种共识性的议论:仅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父爱子孝的文章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已显得苍白无力,缺乏刺激,读起来味同嚼蜡。而父亲的形象太不潇洒,爬上爬下横穿马路又违反交通规则。文风也平淡朴实,好似一杯白开水。总之,不像朱自清其他几篇美文有教头。其实,重读《背影》,还原其写作背景,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背影》。为什么他的《背影》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文章写出了儿子的真情――对父爱的理解。

我们首先要明确,解读文本需要在文学内置逻辑中去探寻,遵循情感规范和艺术真实原则,而不能从科学逻辑,绝对的生活秩序来衡定作品。以此观之,父亲的形象不够潇洒,横越马路违反交通规则并不属于文学问题,不能成为其是否具有艺术生命力的评判标准。那么其巨大的情感召唤力何在?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②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父子之爱只是表层,更深层次的是“我”对父亲的理解。这里,“理解”成为解读的关键。我们注意到,开篇即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事实上此文是作者与父亲车站一别几年之后所写,此时的朱自清初为人父,刚刚体会到做父亲的那份责任抑或所受的那种埋怨(自己的关爱未必被孩子理解还可能遭遇抱怨),在烦闷苦恼之际突然回想起当初自己同样对父亲的不耐烦,嫌父亲唠唠叨叨婆婆妈妈。新为人父的朱自清猛然体会到当初父亲对自己的那份关爱、那种不舍,他以一个父亲的角度重新体会到了当年他父亲对他的苦心,深切感受到自己当初的无知,所以文中多次写到“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里的“太聪明”就是自己的一种深深的自责与悔恨。《背影》自然是写父子情深的佳作,但更深一层其实是儿子成为父亲之后对父亲角色的认同和理解,以及对自己年轻不懂事的懊恼、悔恨。

――――――――

注释:

①杨金忠:《浓浓至深的父子之情》,《名作欣赏》,2003年第4期。

关于亲情的文章范文5

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3―0093―01

群文阅读是一种以特定主题为依托,在同一时间内对多篇文章进行初读、略读、跳读的阅读方式,在培养学生感悟能力、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群文阅读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一种创新,有利于规避传统阅读方式带来的枯燥、乏味、效率低下的弊端,成为当前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式。

一、科学选择阅读文章,优化文章组合结构

在群文阅读中,文章的选择是开展群文阅读的基础。在选择文章时,应保持文章之间的联系,应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文章的主题可根据体裁、作者、写作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来确定。如,在学习《麻雀》一文时,如确定其主题为鸟类,则可选择《翠鸟》《灰雀》《燕子》等文章进行阅读,提高学生对于动物描写的认识;如确定其主题为亲情时,可选择《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怀》等文章,增强学生对于亲情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此外,还可将作者作为对象对文章进行组合,提高学生对该作者的认识程度;还可以记叙文、说明文、散文为主题,提高学生对该类型文章体裁的了解。另外,为扩宽学生的阅读范围,还可将文章的选择延伸到课外文章,从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选择好课内、课外的阅读文章后,需要对文章进行优化、重组,突出文章的阅读价值。可按照结构、层次组合文章,开展递进式、举一反三式及重复阅读法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二、指导正确阅读方法,奠定学生阅读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未掌握正确阅读的方法,因而阅读质量相对较差,再加上群文阅读篇目较多,学生认字能力有限,因而存在一定的阅读压力。所以,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如,在阅读《麻雀》《翠鸟》《灰雀》《燕子》《夜莺的歌声》等以鸟类为主题的群文时,首先对其进行初读,对于文中的生字、生词可采用上下文联系、猜想的方式大致了解其意思;其次,了解该文章描写的属于鸟类的特点;最后,分析麻雀、翠鸟、燕子等不同鸟类之间的不同,思考上述文章中的侧重点。如,《麻雀》虽以麻雀为题,但是侧重于描写动物之间的亲情,而《翠鸟》则侧重描写翠鸟的习性等,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还应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培养,在进行阅读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再逐渐缩短阅读时间,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三、问题贯穿群文阅读,提高群文阅读效果

在群文阅读中贯穿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炼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提高阅读速度方面,问题引导也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因此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提问。如,以亲情为主题的《麻雀》《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怀》等文章为例,教师可提出“动物之间的亲情与人之间的亲情有什么相似之处”、“动物也有亲情,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等问题。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会以解决该问题为出发点,从文章中找寻相应的答案,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在完成阅读之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感想,鼓励学生对该话题进行讨论,发表自身的不同看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价值观的目的。

四、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将阅读延伸至课外

关于亲情的文章范文6

一.营造学习环境,创建和谐之美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动态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学生的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对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观点,要及时给予热情地鼓励和赞赏,即使是提出一些错误观点也要在精神上给予肯定,然后再共同分析思维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课堂上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就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主动投入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猎取新知的过程中,感悟到语文的魅力。

二.掌握自主学习技巧,感悟文章之美

阅读教学的中心内容是要培养学生理解、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其基础的工程是培养理解能力。这里的理解首先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阅读理解、整体把握文章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掌握自主阅读方法。由于文章各异,阅读目的与重点不同,因而具体步骤便有所区别。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反复阅读全文,自主扫清文字障碍,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加旁批眉批,记下自己的鉴赏、评价、感受之类的文字,还要记下阅读中的疑难点。自主阅读的关键还在于找准中心句或关键句,提高概括能力,它是我们理解内容、分析文章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阅读技巧,才会在深情地凝视中发现文中浇铸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才会体味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并用获得的感悟去认真观察、体悟生活,以美的眼光去寻觅生活中的美。

三.激发学生想象,塑造意境之美

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教材中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可用精美、生动、亲切感人的语言描述意趣横生的人物和景物,或者演示形象逼真的审美情境,渲染审美氛围,启发他们去追求美、创造美。比如教王维的《山居秋暝》,开始可让学生把它作为一幅有声图画赖欣赏,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山中秋天的美丽,启发学生从景物的色彩、明暗、动静、构图等方面感知形象。然后从学生感知的这些形象引发开去,想象这幅诗画中由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红莲、白石构成的色彩美。而这一切又笼罩在月光下,别有一番奇丽的朦胧美,既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也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动静相生的动态美,更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含蓄美。这样,教者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通过启发想象、诱导联想,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体验,从而让学生陶醉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景之中。

四.开展实践活动,体验写作之美

在进行人教版八(下)第一单元《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时,我提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感人故事、古代母亲教子的故事、自己的母爱故事以及动物世界中的舐犊情深的故事等。让学生阅读有关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把握文学作品中母亲的形象,摘录文章中精彩片断,感悟母爱的永恒和真谛。搜集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格言以及歌颂母爱的歌曲。还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利用假日拿起照相机走向街头、公园等场所捕捉母爱的感人镜头。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捕捉感恩母亲的镜头,还让学生对母亲进行采访录像,母亲以另一种方式吐露自己的心声等。同学们热情高涨,充分发挥出各自的才能,他们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利用一起可以利用的资源。然后,我将学生们搜集的材料、捕捉的照片、采访的录像制作成课件,在课上进行展示。课上,同学们讲述母亲的故事,介绍看到的文学作品中的母亲形象,配乐朗诵有关母爱的诗歌,展示捕捉到的母爱的照片,无不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尤其在讲到自己母亲的故事时,同学们感受更加真切,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体会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

在这次活动后的有关“母爱”的作文中,许多学生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怎么想就怎么写,说真话,吐真情。”他们的作文都流露出真情实感,对母爱有了新的感悟。有位同学的作文结尾写到:“母爱是什么?母爱是那火红的太阳,给予我们无限的温暖;母爱是一泓清泉,给予我们清凉和舒爽;母爱是一丝清风,带给我们秋天般的凉爽;母爱是一朵永不凋零的浪花,梦里梦外,给儿女以爱的滋养……

这次写作,有的文章朴实无华,有的生动形象,都包含了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享受到了写作的激情之美。

上一篇供给与需求

下一篇牵手苏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