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语范例6篇

关联词语范文1

[关键词]单句 关联词语 连接成分 辨误

连词与具有连接作用的副词和相关短语统称为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判断复句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不一定就是复句。因为关联词语除了可以连接分句之外,还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甚至段落。特别是其中有些关联词语,如“无论……都……”、 “只有……才……”、“就是……也……”等,既可以用在复句的分句里面,也可以用在单句的句子成分之中。因此,含有关联词语的单句容易同含有关联词语的复句相混淆,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乃至一些中小学教师在分析讲解这类句子时颇感困惑。

一、关联词语连接主谓两部分的单句

关联词语通常可用于连接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的单句,连词引进的主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单个名词(代词 )或偏正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二是并列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此时句中的连词主要是对主语起强调作用。

1.连词引进由单个名词(代词)或偏正式名词短语来充当主语的单句。例如:

(1)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

(2)除非他,才能把这件事情办好。

例(1)的“只有”放在主语前,强调了主语的唯一性,并同谓语中的“才”相呼应,从而凸显了主语的重要性;例(2)将“除非”置于主语前,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句中的主语这唯一的被陈述对象。以上例句都是由关联词语连接主谓两部分的单句,但在某些语法论著中却把类似的句子当作复句来处理了。如:

(3)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条件关系的复句)(彭先初《现代汉语语法浅讲》141页)。

(4)虽说有经验的人,这时也不免有些紧张。(转折关系复句)(李翼群《现代汉语语法资料选萃》47页)。

例(3)中的“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一个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在此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分句的;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一个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两者通过“是”这个判断动词连接而成,全句只是一个主谓式的单句,把它作为条件关系的复句显然是错误的;例(3)中 “有经验的人”是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不能自成分句,况且它仅有一套主谓结构,所以这句也不应该是复句。上述几个句子都是由连词和副词连接主谓两部分的单句,连词所引进的主语都是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它们对全句的主语主要起强调作用。

2.连词引进并列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的单句。例如:

(1)因此竞赛结束的时候,无论纺得多的还是纺得少的,得奖的还是没有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欢乐。

(2)不但全体职工,而且大部分家属,都参加了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

例(1)中的“纺得多的还是纺得比较少的,得奖的还是没有得奖的”,是一个有两个层次的并列结构所组成的“的”字短语,它与“大家”一起组成复指短语来充当全句的主语,“感到胜利的快乐”是句子的谓语部分,而“竞赛结束的时候”只是一个表示时间的状语,整个句子是由复指短语来充当主语的单句,全句以关联词语“无论……都……”来连接主谓两部分;例(2)中的“不但……而且……”连接了“全体职工”和“大部分家属”两个偏正式名词短语,它们组成一个较长的并列关系名词短语来充当整个句子的主语,全句仅有一套主谓结构,因此,虽有关联词语但仍然仅仅是一个单句。事实上,类似这样的单句在某些著述中也常常会被误做复句来处理。如:

转贴于

(3)(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更精神。(无条件条件关系复句)(《小学语文知识手册》123页)。

(4)不管是山樱也好,吉野樱也好,八重樱也好……向它旁边的日本三岛上的人民,报告了春天的振奋蓬勃的消息。(无条件条件关系复句)(《中师语文基础知识》138页)。

把例(3)当作无条件的条件关系复句是值得商榷的。因为综观全句,它仅有一套主谓结构,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花朵和叶子”是全句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而“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更精神”是陈述主语怎么样的,是句子的谓语部分,因而这句话应该是单句。在这里,连词“无论”引进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充当主语,并对其有所强调。例(4)中,若把“是……也好”抽取出来,全句表达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使用了以后只是起到了增强语气的作用。该句看似繁复,其实只要运用紧缩法提取了其主干以后就成了:“山樱,吉野樱,八重樱,……报告……消息。”通过这样的分析,不难发现全句只有一个主谓句法结构,因此也应把它看作单句而不是复句。

二、含关联词语的复句形式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

含关联词语的复句形式来充当句子成分,特别是充当句子中的宾语,这在复杂单句中是比较常见的,能带这类复句形式宾语的谓语一般是判断动词或者是表示感知以及心理活动等方式的动词。例如:

(1)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2)马克思主义思想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例(1)中“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表示的是递进关系,而在这个句子中,它却是以复句的形式充当心理感知动词“相信”的宾语;例(2)的主语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谓语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认为”,宾语从“人类”直至句末,它是由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形式来充当的。这些句子看似复杂,但其内部只有一套主谓句法结构,其中的复句形式不论复杂与否都仅仅是充当了某些句子成分,因而都是单句。然而在某些著述中,这类单句也常被误做复句举例。例如:

(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递进关系复句)(《中师语文基础知识》273页)。

(2)我认为不消除这种野蛮和不文明的现象,我认为不消除这种对待科学和有文化的野蛮态度,我们就一步也不能前进。(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135页)。

关联词语范文2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广告英语 模糊性词语 翻译

广告英语常使用语义模糊性词语,存在着接受美学上的“意义不确定性”,形成“召唤结构”,使消费者在轻松愉悦的无限遐想中接受商品信息。但认知环境与文化差异使原文作者意图假设有时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广告译者的任务就是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间的最佳关联,在关联理论框架下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翻译广告英语模糊性词语也成了广告翻译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明示和推理是人类交际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第一原则为关联的认知原则,即指人类认知倾向同最大关联相吻合;第二原则为关联的交际原则,即指每一个话语或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小,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Gutt的关联理论翻译观,认为“翻译是语际间阐释的使用,原作和译作的核心关系是一种解释性的相似关系”。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阐释活动。译者任务是协调原作意图和读者期待,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间的最佳关联。广告英语中使用模糊性词语,经济、高效,但其未定性和空白度及文化与认知环境差异,使原作者意图假设有时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因此,作为中介的译者必须灵活使用翻译策略,使原作者目的和读者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达到相似。“寻求最佳关联”应作为广告模糊性词语翻译的指南,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 或“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的表达方式“让译文读者无须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

二、广告英语中的模糊性词语

在广告英语设计中,常采用形容词、动词、数量词等表达模糊性语义,曲言巧饰,使广告隽永、含蓄、充满诱惑力,消费者在不自觉中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广告诉求目的。

1.形容词。选用恰当的形容词描写商品是广告语常用的策略,如:Cleaner,whiter,healthier―looking teeth ―sexy teeth ―that’s what you get from New Close Up Tartar Control Paste.这则牙膏广告词中用了三个语义模糊的形容词cleaner,whiter,healthier,更干净、更洁白、更健康的牙齿―性感的牙齿。尽管这三个形容词不能确指这样的牙齿究竟是怎样的,但其模糊语义却给消费者留下无尽的想像空间,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动词。广告信息传递也要求快捷和经济,必须借助于模糊语言。模糊性动词可以激发顾客的购买欲。如可口可乐的广告标题为“Coca Adds Life”,“add”语义模糊。可口可乐为生活增加什么,增添什么,都是模糊的概念,其“意义不确定性”形成一种“召唤结构”,无限的想像空间使消费者体味广告中的“可口可乐为生活增添了乐趣”的含义。

3.数量词。量词与数词结合产生的模糊意义更为明显。如:“Is 2 months salary too much to spend for something that lasts forever?”(花两个月的薪水留得永恒的纪念,多吗?)这则英语广告中,钻石带给用户的精神享受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只能用模糊的语义来表达。“2 months salary”是精确数字,但不是精确反映两个月薪水的具体数目,它以模糊语义表明花少量钱能买来有永恒价值的东西。

三、关联理论与广告模糊语言翻译策略

人类思维和英汉文化共性的存在,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具有一些相同认知和文化,在广告语上,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相互对应,喻义上相近或相似。同时,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反映到词汇里就会出现词汇空缺,反映到语法上便会现语言结构上的差异。依据Gutt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在翻译过程中应以最佳关联原则为指导,以观众认知能力期待为准则,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提供最佳关联性的信息,引导观众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语境效果 。

1.异化策略指导下的直译

“归化和异化”所蕴涵的概念实际上与我国传统上所说的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大同小异。异化翻译策略指导下的直译是指把原来语言的语言结构转换为译文语言中最近似的对应结构,但词汇则依然一一对译,不考虑上下文。因而异化策略较多地保留了原语的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在译文中既保留原文内容又保留原文形式,在广告翻译中也多有体现。例如:

Cool as a mountain stream.(Consulate Cigarette)如山涧溪流般凉爽。Cool为语义模糊性词语。“Consulate”是美国产的一种名牌香烟,其特点之一就是在香烟中加入薄荷,吸起来给人清凉爽口的感觉。在这则广告中将吸烟过程的清凉感觉喻作山涧的溪流,翻译时直接将形容词“cool”译为凉爽即可。

Good teeth,good health.(牙齿好,身体就好。) Good为语义模糊性词语。 (Colgate高露洁牙膏广告)译文既可传达原文的意义,最大限度地获得与原文同等的广告效果,又可保持原文修辞的生动性,丰富译文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最佳关联,激起读者兴趣、购买欲。

2.归化策略指导下的意译

归化翻译策略指导下的意译指取原文内容而舍弃其形式,容许译者有一定的创造性,但保留原文基本信息。事实上,大量广告语的翻译就采用了归化策略。如:You’re better of under the umbrella.(Travelers) 在“伞”保护下,你会更加富足。这是一则旅行保险公司的广告词。外出旅行,这家旅行保险公司利用了游客这一普遍心理,用“umbrella”(保护伞,模糊语义)比喻保险公司,使旅客形象地感受到买保险,外出远行安全可靠,其语用意义“保护”在英汉两种文化中令人们产生共同的安全联想。We lead others copy. (理光复印机) 英语广告中的简短动词语义模糊,为减少读者理解上的努力,可译作“我们领先,他人仿效”。

3.灵活创译策略

伊丽莎白.泰勒曾经拍的一则香水广告,Be touched by the fragrance that touches the woman。(感受令她心动的香味吧)。借助语言学上的模糊语义概念,没有主语,是谁被“touch”呢? 从语法上讲,祈使句的主语是“you”,即指潜在的消费者,避免了语气生硬和唐突。定语从句也跳出了传统广告写作的思维模式。尽管画面上是伊丽莎白本人,但是却匠心独运的选择用“the woman”来代替“her”或“E1isabeth”。再次运用了模糊语义方法:“woman”在英语中表示“adult,female,human being”,更为重要的是它也隐含着“femininity”(女性特质,温柔)。而广告的受众,即产品的目标群体也为女性(woman),似乎是要告诉读者,连伊丽莎白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女人(the woman)也深深为之所动,你也定会被这款香水所打动。就这样通过简短有力的文字唤起了人们潜在的购买欲,其劝说功能不言自明。

模糊语言独具功能,在广告英语中大量使用。但由于原作者和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文化差异,有时不能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因此,译者应从关联理论出发,在翻译时寻找最佳关联,减少读者理解原文的努力,从而达到最佳语境效果。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Ernest-August Gu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Brookland: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0.

[3]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关联词语范文3

关键词:新语,认知过程,相关原则

 

1.引言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语言的内部变化主要通过语音、词汇、语法三大基本要素的外部变化形式表现出来。它们能够最大限度、最直接、最敏感、最迅速地反映出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近三十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较大数量的新词语相继出现,如人们可以在网上购物,创建自己的博客(blog), 闲暇时练练瑜伽(yuga)。许多人购买价值正在上升的股票,于是股票市场上出现了牛市,如果股票大跌,则熊市登场。这种现象,无非是受人脑思维特点的制约,是人们追求简单、高效心理的反映。然而这些新范畴、新概念是如何闯入人们的生活中的呢?人们又是如何在语言交际当中使用和理解新词语的呢?“语言分析的目的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文旭2002:90)。

2. 新词语

新词语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它必须具有使用者之间公认的普遍性原则与时间性原则。新词语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如果得不到普遍的认可就失去了交际功能。新词语的形成有它赖以产生的条件,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及与此相关的思维活动,和以本民族的语言系统为内容的语言基础。客观事物一旦在人脑中形成印象,人们就倾向于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人们利用语言系统中的某些已有的成分,或者是创造新的能给人以新鲜感的词语去表达他们认识和思维活动中取得的新成果,这样便产生了新词语。

新词语具有以下特点:(1)构词过程大量类比化。类比构词法合乎人们的思维习惯,操作简便,构词范围广。(2)语言能指走向缩略化。这是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要求经济省力、准确精炼的反映。(3)内部结构趋于短语化。因为社会的发展以及新事物、新概念和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人们的思维也日趋精细。为了准确反映这些新变化,词汇的内部结构不得不趋向复杂化。(4)符号所指多为一化。这是由语言的一般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因为新词语产生伊始多为单义词,即新词的词义和构词的语素义通常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新词的词义有明显的表面化倾向。(5)语用过程多呈口语化。新词语大多创造并流行于追求时尚的青年人当中。由此可见新词新语的基础是人类的心理活动。

在语言交际中,一些新的词语在新的语境下产生的语用意义经过反复使用慢慢的被固化成为词语的固有意义如:经常会听见有人说:“他都说了N 遍了,没见过一回。”Nthdegree 原义是数学上的“N次(幂)”,但在日常用语当中它突出了“极度地”,“无穷地”。又如:“劈腿”原指一种武术或舞蹈动作,系将两腿撑开成一字贴于地面。论文格式。但在2005年7月1日的《江南时报》中写到:“小S不理未婚夫劈腿传闻。”“劈腿”指的是脚踏两只船,用情不专,移情别恋。但同时有的是因为说话者的语用需要临时创造的。又如:大哥,只要您肯穿,别说是西装,就是天装我也能替你弄到手。(陆文夫《清高》)。虽然新词新语“新”的特点,表面上造成了一种任意性的特征,但是它实质上遵循了语用原则——关联原则

3.关联理论与新词新语

按关联理论,交际的者的目标是寻找最佳相关,而不是寻找“真值”。论文格式。对新词的理解需要两个步骤,一是识别,二是含意推理。识别更多地依赖解码意义和语境不相关或矛盾,,而新词的推导更多地借助于认知语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对同一个新词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环境、社会文化、认知能力具有共性使不同文化的人对同一事物有着趋同的相似联想,具有趋同的推理能力。论文格式。以上因素越接近的人,认知语境越趋同,交际也就越容易成功。因此受话者如何寻找能充分理解新词的共同认知语境的呢?

袁毓林曾在《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一文中这样写到:“语言形式的意义只能就说话人的背景知识来加以刻画,理解一个语言形式的意义必须激发相关认知领域中的其他认知结构”,还写到:“一个语言形式是通过对相关的认知领域的某一个特殊部分加以突出而获得其意义的。”理解话语的关键一步是将其与存在于演绎机制中的经过选择的认知语境相结合。那么,选择和建构认知语境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关联理论认为,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具有关联的直觉,而交际是以关联为取向的,关联原则是言语交际的一条基本原则。根据该原则,说话者的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受话者在交际中也总是追求和遵循着最佳相关的目标,即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受话者要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选择最佳相关的语境,以期对信息进行最优化的处理。选择处理话语最佳语境的过程就是寻求话语最佳关联的过程。而认知语境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语境的选择必定会导致语境的扩大。为了对话语做出关联性的解释,就不得不在交际者的现有语境中加入能够使话语具有关联性的假设。受话者对语境的选择不是随意的。首先,“听话者对语境的选择和利用过程是有序的。先是具体场合因素然后是工作记忆因素,最后是知识结构因素”。一方面新词语的创造总是在很大程度上受语言结构规律、语言习惯和修辞手段等的制约。可以说新词语是在既有的语言材料和旧词语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在创新过程中,人们还必须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在向他人表达意图时,为了能更快更简洁传达说话者的思想从而使所用语言产生预期效果,说话者总是遵循最佳关联;而另一方面听话人根据关联原则,旧信息和新信息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构建认知语境,借助演绎推理而获得说话人的话语意图。

如:皮特:你想开奔驰吗?

玛莉:我不会去开任何豪华小车。

这里“奔驰”激发了皮特和玛莉共同的认知语境:跑车、高档豪华型、德国产等等。所以“奔驰”这一新词一方面使说话者能够用最简洁最关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图,另一方面受话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语境效果。同时也说明了新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使用和理解不是任意的,它是以交际双方的共享的认知语境为基础。新词只是对语言运用原则的富有创造性的利用。发话者为了达到最佳关联的目标可以在不同的场合选用从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到最具有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之间的任何等级上的话语。随着受话者付出的努力不断增加,取得的语境效果也就越强。所以,新词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和程序,而是一般的认知推理能力的自然发展。对于发话者来说,交际是对话语的一种选择,他要根据自己的目的,根据他对受话者认知语境的假设和对当前情景的了解,以他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交谈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对于受话者来说,他是在发话者最佳相关的语言基础上,寻求一种最佳相关的理解,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4. 总结

本文用Sperber 和 Wilson 关联理论分析了新词新语在言语交际中的生成和理解,从而说明了新词新语不是任意的,而是受交际双方的认知心理支配,遵循着最佳相关原则。新词新语本身富含精练、简洁的语义,契合主体心理机制使得说话者能够充分发挥创新心理,以简洁新颖的语言表情达意,达到所期待的效果;同时受话者也能够以最少的努力达到最佳的认知效果。

参考文献:

[1]Sperber , D. &D. Wilson. 1986P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Blackwell , Oxford.

[2]Ungerer,F.&H.J.Schmid.1996.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Addison Wesley LongmanLimited.

[3]何自然,1995,Grice语用学与关联理论[J]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四期。

[4]何兆熊,2002,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彭建武,2005,认知语言学研究[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6]王晓惠,2003,旧识与新知[J]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九期。

[7]袁毓林,1996,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M] 北京:语文出版社。

[8]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Relevance Theory inComprehending New Words

关联词语范文4

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①( )多读多练,作文( )会进步。

②( )风吹雨打,我们( )要坚持到校学习。

③雨来( )牺牲生命,( )泄露秘密。

④( )要努力读书,( )要关心政治。

⑤( )走到哪里,他( )听到乐声。

⑥( )我俩住得很远,( )不常见面。

⑦( )困难再大,我们( )要按时完成任务。

⑧( )你答应去,( )该准时去叫他。

⑨( )别人的意见不对,我们( )要虚心听取。

⑩弟弟( )年纪小,( )很懂事。

2、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小句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

① 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② 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③ 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④ 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

⑤ 我们发动群众。 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3、从下列句中关联词使用的正误,错误的在原句上改正。

① 即使石块有多重,小草也要从下面钻出来。( )

② 因为同学们信任你,你所以应该勇敢地接受这份工作。( )

③ 虽然太阳离地球太远了,但是我们并不感到它有那么热。( )

④ 这件好事是李晓华做的,也是我的同学张晔做的。( )

⑤ 只要平时从严从难地刻苦训练,就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

关联词语范文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词语教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正确的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不仅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而且要理解对作者写作目的的作用。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为此,要逐步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是很复杂的。它不仅具有抽象性,还具有多义性。阅读时要在词语所可能代表的各种意义中找出它在句中的特定含义,才能正确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只有结合(或者说理解)上下文,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单靠查字典是不行的。

从实际教学工作中可知,好多词语包括句子的意思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答案,可以结合上下文体会出来。这正是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吧!

譬如:苏教版第四册的《狐假虎威》一文的最后一段话:"凶恶的老虎受骗了。狡猾的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通过这句话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含义了。

像这样的例子在不少课文中都有,这就需要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

在我们的言谈习惯中,还有这种情况,有些词语后面的话,往往就是对这些词语的解释或说明。

例1:"他哑口无言,回答不出来了。"(自相矛盾)

例2:苏教版十二册《螳螂捕蝉》:螳螂捕蝉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课文的第五节有这样一段话:"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的叫着,自由自在的喝着露水。却不知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只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类似的情况在教材中随处可见。这就为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提供了条件,成为可能。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阅读基本功,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和其它阅读能力一样,绝对不是老师讲出来的。只能靠阅读训练,靠参与阅读训练的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指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吕淑湘先生说:"语文课重在训练。"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学生的思想,强化训练意识。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真正改变"满堂灌"的做法,把训练变为自觉行动。在备课时,教者就要考虑好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凡是能结合上下文理解的词语把他们作为例子,用来训练培养学生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能力。

《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中"骄阳似火"、"惊淘拍岸"等词语就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此,上课没有必要讲这些词的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书,从书中找出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先去读课文,再让他们说说读懂了哪些词语,说给同学们听听,从哪找出来的。在这种训练过程中,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首先,作为教者要熟悉教材,哪些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应从哪些地方去了解,要了然于心。这样走进课堂才能胸有成竹地去引导学生。如果只是笼统地提出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而自己却不知道究竟从哪些方面理解,那教师的主导作用便等于零。

其次,一些重点词、关键词,要作必要的提示和点拨。当学生看不出来,或看得不全面,教师要作正确的引导,这样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促进思维。教者应该让学生反复去阅读课文,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其含义,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促进思维。

关联词语范文6

一、“国学”的由来与涵义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②]《礼记·学记》又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③]由此可见,“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太学相当,二者往往互训。

而近代意义上的“国学”,语义则发生了不小的转变。究其来源,20世纪20年代即有论者推断其为舶来品。何炳松曾追寻“国学”二字“从何而来”,但“在中国书中总是查考不出他的来历”,于是他估计“大概是由西文中翻译出来的”,即“支那学(sinology)”[④]。汪震、王正己也说:“国学这个观念,大约产自外国,英文为sinology,意为中国的学问。日本有‘支那学’。”[⑤]而曹聚仁在晚年回顾时,更具体阐释说:“‘国学’这一名词,并不是古已有之的。乃是十九世纪西学东渐以后,有些士大夫(精神上的遗老,有如今日海外所谓‘忠贞之士’)只怕‘国粹’给欧风美雨吹掉了,乃要紧紧地保存起来,称之为‘国学’(日本人称之为支那学,欧美人称之为汉学)。到了二十世纪初期,他们就在那儿提倡‘国学’了。”[⑥]由此看来,在此问题上,近代中国知识界几乎达成了普遍共识。但这种追溯似仅是就“国学”这门学问的起源而言,并未对这一词汇本身如何得名的真实来历细加考辨。

颇有意思的是,在日本,“国学”的涵义也经历过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据竹内理三等编《日本历史辞典》载,日本古代的“国学”乃相对于中央的大学而言,指各国设置的郡司子弟学校,主要传授儒学和医学,在平安后期衰落[⑦]。两相参照,除级别稍异之外,中日两国这一概念的古代涵义十分接近,显系日本摄取自中国。不过,日本近代之“国学”与此则名同实异,它指的是江户时代兴起的一门学问,主要是对日本的古代典籍进行文献学研究,以探明其固有文化,弘扬日本文化的独特性,由于其旨在与西学、汉学相区别,故以“国学”为名,又称和学、皇学或古学[⑧]。对于异域学界这一动向,较早的介绍者当是黄遵宪。1887年,他在《日本国志》中就指出日本“近世有倡为国学者”[⑨]。

目前所知,国人中最先将近代意义的“国学”一词用于中国者乃梁启超。1902年秋,他曾经以创办《国学报》的计划,商诸于黄遵宪,并且商请黄氏“分任其事”[⑩]。如果说梁氏此番提及“国学”,还仅是作为一个正在酝酿的计划偶见于私人信函;那么,他在数月后所撰《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则屡屡径直称之:“近顷悲观者流,见新学小生之吐弃国学,惧国学之从此而消灭。吾不此之惧也。但使外学之输入者果昌,则其间接之影响,必使吾国学别添活气,吾敢断言也。但今日欲使外学之真精神普及于祖国,则当转输之任者,必邃于国学,然后能收其效。……此吾所以汲汲欲以国学为我青年劝也。”[11]或许是作为回应,1903年2月,《新民丛报》刊登了《游学生与国学》一文,呼吁在会馆内设立“国学图书馆”,以满足留学生研究国学之需要[12]。邓实则更在《政艺通报》上发表了《国学保存论》[13],对“国学”一词做出了近代意义上的阐释,并于1905年初,在上海创立了国学保存会,公开标举“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14]。1905年,江起鹏在《国学讲义》一书中亦呼吁道:“研究国学,其亦学者所有事焉”[15]。至于国学巨擘章太炎,也于1906年9月,在东京发起了“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

由此可见,诚如有的论者所观察,“‘国学’之名,始自何人,今已无考,然最早出现于光绪末年,可断言也”[16]。确实,从它见诸报端的频繁程度以及一系列相关团体的纷纷建立来看,到20世纪初,“国学”一词已基本实现了语义的转换,并被国人普遍接受和使用。

不过,因“‘国学’一名,前既无承”,纯属舶来转借,故“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别”[17],以至于“此二字虽日日腾于人口,而究之其确诂何若,则几于无人能言之”[18]。陈独秀就质问道:“国学是什么,我们实在不太明白。当今所谓国学大家,胡适之所长是哲学史,章太炎所长是历史和文字音韵学,罗叔蕴所长是金石考古学,王静庵所长是文学。除这些学问外,我们实在不明白什么是国学?”他由是断言,“国学”这一名词,“就是再审订一百年也未必能得到明确的观念,因为‘国学’本是含混糊涂不成一个名词”[19]。朱自清也严厉批评说:“我想‘国学’这个名字,实在太含混,绝不便于实际的应用。”[20]曹聚仁则更是因此提出了“轰国学”的主张,他说:“国学无确定之界说,无确定之范围,笼统不着边际,人乃得盗窃而比附之。故为澄清学术界空气计,不能不轰国学。科学之研究,最忌含糊与武断,而国学二字,即为含糊与武断之象征。……如之何其可不轰耶?”[21]此外,何炳松也号召大家起来“乌烟瘴气的国学”,他说:“国学两个字的意义,我总觉得它广泛模糊,界限不清,……究竟‘国学’是什么?现在谁能下一个合理的定义?”[22]

尽管如此,自清末发端,到民初风行,仍不断有人尝试对“国学”一词的内涵外延做出各种诠释。概言之,大致可分为广、狭两义。

狭义者,多有所别择。如邓实曰:“夫国学者,别乎君学而言之。”这便将“国学”与“君学”区分开来[23]。汪震、王正己则说:“国学为中国固有之学问,盖指我国欧学东来以前之学也。”[24]这显然是将“国学”的下限界定在晚清甚至明代中叶西学东渐之前。而柳诒徵也认为:“予对国学之界说,必非佛学及洋学,……须从古先圣贤,未受佛学洋学之熏染时讲清,而又包括后来之汉学、宋学,以及今世所讲政治、经济、财政、社会、教育等,始可言国学。”[25]这种界说一方面虽然将“今世”之学列入,可另一方面却又斥佛学于其外。此外,正如蔡尚思所概括,“乃今之学者,或以国学为单指中华民族之结晶思想(曹聚仁),或以国学为中国语言文字学(吴文祺),还有以史学眼光去观察一切的(如章学诚、章太炎等),以及误认国学为单指国文(其人甚多不易枚举)与中国文学的(海上一般大学多以中国文学系为国学系)”[26]。当时的狭义诠释确实可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侧重史学者如顾颉刚,便强调“国学”也就是历史,“是中国的历史,是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27]。至于注重国文者,则也不遑多让,纷纷迳称“国学者,国文学而已”[28]。

与此同时,更多的学人和团体则是从广义的视角来理解“国学”。譬如,章太炎在日本主持国学讲习会,所讲的主要是“一,中国语言文字制作之原;一,典章制度所以设施之旨趣;一,古来人物事迹之可为法式者”[29]。《民报》之“国学振起社广告”且云:“本社为振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30]授课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亦自我定位:“凡研究中国文学、历史、哲学之一种专门知识者属之。”[31]而清华《研究院章程》也规定:“先设国学一科,其内容约为中国语言、历史、文学、哲学等”[32]。研究院主任吴宓还解释说:“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33],他后来更是阐明:“今宓晓以本院所谓国学,乃取广义,举凡科学之方法,西人治汉学之成绩,亦皆在国学正当之范围以内,故如方言学、人种学、梵文等,悉国学也。”[34]这些广义的界定,无疑大大扩充了“国学”的堂庑。

除以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研究机构之外,当时众多学人也持广义的看法。胡朴安便说:“国学二字,作如何解释?即别于国外输入之学问而言,凡属于中国固有之学问范围以内者,皆曰国学。”[35]郑奠也以为:“愚谓国学之范至广,凡域内固有之学,无间于心与物皆隶焉。”[36]蔡尚思则有感于诸多的狭义观点“皆仅得其一体,而尚未得其大全”,遂强调指出:“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既然叫做中国的学术,那就无所不包了。既然无所不包,那就无所偏畸了。……中国的固有文化,都不能出此国学二字范围外。”[37]

总之,在近代中国,关于“国学”的定义,始终是见仁见智、难有定论,以至有论者指出“‘国学’其实并未能确立自身的学术典范,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个涵盖宽泛的虚悬名号而已”[38]。不过,从近代“国学”一词在日本肇始的本义和梁启超的转借义来看,应当承认它最初得名,正在于力图彰显本国固有学术、与外来文化相区别。梁氏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便屡以“国学”一词,与所谓“新学”、“外学”相对举。所以究其近代涵义,在很大程度上即泛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这一点应当是基本可以肯定的。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在正式开办时就曾明确声明:“本学门设立宗旨,即在整理旧学。”[39]南京高师《史地学报》在介绍北大《国学季刊》时也表示:“国学之为名,本难确定其义。在世界地位言之,即中国学。”[40]

二、“国故”一词在近代的引申

与“国学”相似,“国故”一词同样古已有之[41],而且它在近代也发生了颇大的语义变迁。不过,与近代“国学”涵义纯属舶来转借有所不同,近代的“国故”一词乃是道地国货,它在近代的语义转换,更多的是对传统涵义的引申和拓展。

在中国古代,“国故”一词意味着国家遭受的凶、丧、战争等重大变故。《礼记·文王世子》便说:“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清代学者孙希旦《礼记集解》也引刘敞曰:“有国故者,谓凶、札、师旅也。”[42]到晚清,“国故”又有了一个新的涵义,即“朝掌(章)国故”,用来专指典章制度。如魏源便推崇龚自珍“以六书小学为入门,以周秦诸子、吉金乐石为崖郭,以朝掌国故、世情民隐为质干”[43],他同时还揭露科举制度禁锢天下之智慧,“试文衡,试言职,试枢密,无非衡书艺之工敏,声律骈偶之巧丽,罔知朝章国故为何物”[44],从而主张“欲综核名实,在士大夫舍楷书帖括,而讨朝章、讨国故始”[45]。

而最早在近代意义上使用“国故”一词者,当是章太炎。他早在1903年身陷西牢作《癸卯口中漫笔》时,即自命:“国故民纪,绝于余手,是则余之罪也。”[46]在1907年8月《与孙仲容书》中,他又写道:“方今国故衰微,大雅不作,文武在人,实惟先生是赖。”[47]如果说章氏以上所谓“国故”,在一定程度上仍可理解为“典章制度”,那么他在1910年所著《国故论衡》一书中,则明确地将语言(文字、音韵、训诂)、文学(文学界说、历代散文、诗赋)、诸子学等一并纳入,从而大大引申拓展了“国故”的传统涵义,基本勾勒出近代“国故”一词的涵盖范围。藉其声望,兼之振臂一呼,“国故”一词很快就被人们所广为接受。如钱玄同在1910年便有感于“欧学东渐,济济多士,悉舍国故而新是趋”,遂在《教育今语杂志》章程上标明:“本杂志以保存国故,振兴学艺,提倡平民普及教育为宗旨。”[48]

不过,章氏虽提出“国故”一词,却语焉不详,因此往往为人任意比附[49]。毛子水就质疑:“什么是国故呢?我们倘若把这个问题问起那些讲国故的人,所得的回答恐怕没有相同的。有些必定说国故就是‘三纲五常’;有些必定说国故就是‘四书五经’;有些必定说‘学海堂经解’是国故;更有些必把‘骈体文钞’‘古文辞类纂’‘钟鼎款识’……等东西当作国故。无论这些回答里面,哪些是错,哪些是不错,国故这个名词,没有很清楚很一定的意义,就可从此知道了。”[50]曹聚仁也不由感叹道:“吾人一提及‘国故’,则庞杂纷沓之观念交集于前。若就各观念而一一考订之,则一切观念皆浮泛空虚,枵然无所有焉”,但他人“援用此‘名’,从未计及其实;其意盖以为‘国故’之名,尽人而喻之也”,于是“何为国故?初涉思于此问题,似应声而可解。及再三端详考虑,则解答之困难,随之以俱增进”。究其症结,曹氏指出正在于“‘国故’,‘国学’,‘中学’,‘国粹’,‘国故学’等歧异名词,在近顷学术界已成一异文互训之惯例,笔之于著作,见之于制度,习焉相望,莫知其非也”[51]。

鉴于“以论理绳之,则‘国粹’一名,当别为解释,与他名相去甚远”[52],因此“国故”与“国粹”二者还较易区别开来。傅斯年后来虽极力反对“国故”一词,指斥“国故本来即是国粹,不过说来客气一点儿”[53],但他在1919年的态度还较缓和,认为“国粹不成一个名词(请问国而且粹的有几?),实在不如国故妥协”[54]。他这一观点可能还直接影响了胡适。胡适1921年7月在南京高师暑期学校演讲时便说:“‘国故’的名词,比‘国粹’好得多。自从章太炎著了一本《国故论衡》之后,这‘国故’的名词于是成立。如果讲是‘国粹’,就有人讲是‘国渣’。‘国故’(national past)这个名词是中立的。”[55]此后,在1923年1月发表的《<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他又提出:“‘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他是一个中立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义。‘国故’包含‘国粹’;但他又包含‘国渣’。”[56]1924年1月在东南大学国学研究班演讲时,胡适也再次强调:“‘国故’这两个字,是章太炎先生提出,比从前用的‘国粹’好多了;其意义,即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史,包括一切。”[57]直至晚年,他还追忆:“‘国故’这一辞那时也引起了许多批评和反对。但是我们并没有发明这个名辞。最先使用这一名辞的却是那位有名望的国学大师章炳麟。他写了一本名著叫《国故论衡》。‘故’字的意思可以释为‘死亡’或‘过去’。”[58]

胡适将“故”训为“过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知识界的普遍看法[59]。如曹聚仁就解释说:“‘国故’之‘国’,乃专指‘中国’而言,非泛称也。‘故’之义为‘旧’;以今语释之,则与‘过去’二字相当。”[60]汪震、王正己也说:“‘国故’的意义是中国旧有的学问。”[61]至于毛子水,则更是明确指出:“国故就是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和中国民族过去的历史。”[62]吴文祺同样也说:“中国过去的一切文化历史,便是中国的国故。”[63]

不过如此一来,则诚如曹聚仁所指出,“习常之目‘国故’,殆与畴昔所谓‘中学’、‘国学’者同其内包外延”[64]。既然“国故”泛指的也是中国旧有的学术文化,那么它与近代人们所普遍认为的“国学”岂不是没有分别?

其实,章太炎在近代的“国学”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的情况下,另外又提出“国故”一词,无疑是别具其一番深意。综观章氏使用的“国故”一词,除具有着“国学”的内涵外延之外,还蕴含了一层“继绝存故”的言外之意。他在致吴承仕函中就说:“仆辈生于今世,独欲任持国学,……今之诡言致用者,……其贪鄙,大言鲜验,且欲残摧国故。”[65]这里“国学”与“国故”二词不惟并称,涵义也各有所指。细加推敲,此处的“国学”一词,主要是在学术研究的意义层面上,指那些作为具体研究内容的传统文化;而“国故”一词,则更多的是在文化传承的意义层面上,意谓着作为中国文化根系所在的文化传统。前者是传统文化,后者是文化传统,二者显然有着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的分别[66]。很明显,在章太炎的心目中,以“国故”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虽然是过往的,但是依旧流转不绝,必须竭力予以维系。所以,他所谓的“国故民纪,绝于余手,是则余之罪也”,“方今国故衰微,……实惟先生是赖”,以及“以保国故是任”[67]等等,无不流露出这种强烈的忧患与拯救意识[68]。

但章太炎的这种苦心孤诣和弦外之音,未必能被新派人士理解与接受。如傅斯年后来就批评说:“国故一词,本为习用,即国朝之掌故也。乃太炎尽改其旧义,大无谓也。”[69]至于其他新派人物即使认可“国故”一词,可是在他们身上,章氏那种对“国故”的忧患与拯救意识已不复存在,相反却填充进了更多的批判精神[70]。他们持论的根本立足点便是不仅将“故”释为“过去”,而且还等同于“死亡”。胡适虽然直到晚年才吐露此意、为“故”正式附加了“死亡”的释义,但他早年或许已有此念、只是尚存顾忌而未发。相形之下,一些受他影响的新派分子则远比他激进。毛子水1919年就指出“国故是过去的已死的东西”,然而正如病人的死尸可以成为“病理学上的好材料”,“我们中国的国故,亦同这个死人一样”有其用处;因此,在他看来,“研究国故,好像解剖尸体”[71]。钱玄同也认为:“研究中国的学术等于解剖尸体。”[72]他还辨析说:“过去的已经僵死腐烂的中国旧文化,可以称它为‘国故’(有人称为‘国学’,很有语病)。”[73]显而易见,新派人士与章太炎对“国故”的理解可谓大相径庭。不过尽管如此,“国故”与“国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则是双方都认同的。或许也正因此,傅斯年观察到:“清末民初,人以国学二字为不妥,遂用国故”[74]。傅氏此言容有夸大,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知识界的某种倾向[75]。

三、“国故学”的肇端

如果说“国学”与“国故”二词,一属外来转借、一属古义引申;那么,“国故学”则是近代国人的新造名词。

第一次揭?痢肮?恃А备拍畹氖敲?铀?T?919年4月撰写的《国故和科学的精神》一文中,他就提出:“古人的学术思想,是国故;我们现在研究古人的学术思想……这个学问,应该叫做‘国故学’:他自己并不是国故,他的材料是国故。”[76]这一概念及其界定很快便被胡适所认可。他不仅随即在《论国故学——答毛子水》一函中加以运用,而且还在后来发表的《<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对此重新做了一番诠释,他说:“‘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77]

毛子水、胡适此论甫出,立即在当时知识界激起了很大反响。一方面,大多论者肯定了二人所提出的“国故学”这一概念,尤其对他们关于“国故”与“国故学”二者关系的解说表示赞同。如吴文祺即指出:“中国过去的一切文化历史,便是中国的国故”,“整理国故这种学门(疑为‘问’之误——引者按),就叫做国故学,国故是材料,国故学是一种科学。”[78]曹聚仁也说:“‘国故’者,五千年间中华民族以文字表达之结晶思想也”,而“国故学者,记载此思想之生灭,分析此思想之性质,罗列此思想之表[达]形式,考察此思想之因果关系,以合理的、系统的、组织的方式述说之者也。简言之,国故学者以‘国故’为研究之对象,而以科学方法处理之,使成为一科学也”,故此,“‘国故’与‘国故学’,非同物而异名也,亦非可简称‘国故学’为‘国故’也。‘国故’乃研究之对象,‘国故学’则研究此对象之科学也”[79]。他并且还以章太炎《国故论衡》为例,批评其“仅能止于‘有组织’,未可谓其有系统也”,由此来论证“吾国前此仅有‘国故’未有‘国故学’”[80]。很显然,这些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张大了“国故学”一词的影响。

与此同时,吴、曹二氏也对胡适所谓“省称”的说法提出了批评。吴文祺就针砭说:“近人往往把国故学省称为国学,于是便引起了许多可笑的误会。——如老先生们以骈文、古文、诗词、歌赋、对联……等为国学,听见人家谈整理国故,他们便得意扬扬地大唱其国学复活的凯旋歌;而一般把学术看作时髦的装饰品的新先生们,也在‘和老先生们同一的国学观念’之下,大声疾呼地来反对国故学!——所以我们正名定义,应当称为‘国故学’,不应当称为‘国学’。”[81]曹聚仁也强调说:“‘国学’,‘中国[学]’,‘古学’三者,与‘国故’‘国故学’各不相应”,并批评胡适将“国故学”省称为“国学”,“斯言妄也,胡氏之说,殆迁就俗称而为之曲解耳,抑知‘国故’二字之重心在‘故’,……去‘故’而留‘国’,则如呼‘西瓜’之为‘西’、‘太阳’之为‘太’,闻者必茫然不知所云。故愚以为国故学,必当称为‘国故学’,决无可省之理”[82]。

另一方面,还有论者则根本反对“国故学”一词。作为《国故学讨论集》一书编者,许啸天即曾明确表示:“中国莫说没有一种有统系的学问,可怜,连那学问的名词也还不能成立!如今外面闹的什么国故学、国学、国粹学,这种不合逻辑的名词,还是等于没有名词。……我们中国的有国故学三字发见,正是宣告我们中国学术界程度的浅薄,知识的破产,而是一个毫无学问的国家。”[83]他还指斥:“‘国故学’三个字,是一个极不彻底极无界限极浪漫极浑乱的假定名词”。不过,他接着也承认:“我实在是羞死了,气死了!所以在不知不觉中说了几句过激的话。按到实在,这‘国故学’三个字,还算是近来比较的头脑清晰的人所发明的;有的称‘国学’,有的称‘旧学’,有的称‘国粹学’。”[84]与许氏的冲动相比而言,马瀛的斟酌则较具理性,他指出:“顾‘国故学’之‘故’字,限于文献,未能将固有学术包举无遗,微嫌含义窄狭,故不如迳称之曰‘国学’为较宜。”[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