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苏轼范例6篇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1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这首词写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作者当时知密州(今山东诸城),这首中秋词,“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也是一种对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但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当然,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即有深微的提示。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

上片望月,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开篇排空直入,笔力奇崛,表达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这样一组矛盾的情境。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下片怀人,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挥洒淋漓。在这里作者把月亮拟人化了,仿佛月亮也是一个与他“心有灵犀”的朋友。不应该有遗恨的,但你又是因为什么缘故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一个阴错阳差的误会使坡误以为皇帝要杀他,在心惊胆战中他首先想到的是弟弟,给苏辙留下了两首诀别诗,愿与子由“世世为兄弟”。 苏辙奏请朝廷赦免兄长,自己愿意纳还一切官位为兄长赎罪,遭受降职处分,调到高安,任筠州酒监。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殷殷关切之祷告,无不流溢着手足深情,兄弟情深,那无眠的思念,以至于此,有兄如此,夫复何求!

苏轼思亲心痛,感悟到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又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月亮同人有“悲欢离合”一样也有着“阴晴圆缺”,这世界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每一件事物都处在自己固有的缺憾之中,再怨天尤人有什么意思呢?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突破时空间的局限让彼此的心沟通起来,把彼此分离的人以精神相通。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怀念之情,还有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

总之,本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完美的体现了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人间的眷恋。人如其词,面对挫折多少文人一蹶不振,屈原跳进了汨罗江,李贺蓬头垢面,义山终生郁闷,苏轼却坚持了自己的人格和心志,埋首沉心,和诗词歌赋相依为命,靠灵魂和气度,靠气骨和诗胆,用超然的态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心灵光彩让苦难变得黯然无色,他光明磊落,一世坦荡,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地位和功名,而是处穷而不忘兼济天下之志,超然物外,旷达乐观,身处逆境而能保持心境的安适,超脱于世俗的苦乐和生死之外,追求进入一种超功利、超世俗的自由的精神境界。所以,千年之后,他的丰富和深沉,天真和质朴仍如封存的醇酒,浓香醉人!也许正是一蓑风雨,铸就了一个旷世奇才,一个士大夫心神往的人格典范,一个民间妇孺喜闻乐道的豪士雅客,一个刚直不屈执著风节的政客,一个有着一颗善于解脱的智慧心灵的智者,一个有着一副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的善良心肠的赤子!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2

关键词:苏轼;苏辙;词作;兄弟情谊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12-01

一、从苏词的创作背景看其兄弟之情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子由的词作中最有名的一首,被后世广为传诵。据《苏轼词编年校注》,该词于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作于密州任上。中秋过后,兄弟二人面临分别,子由送兄长至八十里外的颍州,二人又与欧阳修共度了半个月,离别前夜二人还在船上彻夜长谈。中秋之夜,更激发了苏轼对子由的思念。与之前不同,经历了宦海沉浮、人生起伏,词人变得更为成熟、通达,在一番挣扎、思考后终于开始积极面对人生,并以此情寄予子由。

(二)《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苏轼词编年校注》该词应于熙宁十年(1077年)八月作于徐州。据《苏轼年谱》记载,他们曾到过彭城汉祖庙观试剑石,后还一起游百步洪,接着他们又一起送访友,游快哉亭、石经院,泛舟汴洄,夜宿逍遥堂……。这一切的经历都为兄弟之间的相聚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中秋后,苏辙将赴南京任应天府签判之职。他们都知道,下一次的中秋团聚又将是若干年后。尽管如此,苏轼仍以“以退而相从之乐”来安慰弟弟。

(三)《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中秋的创作时间亦有分歧,本文据邹同庆等《苏轼词编年校注》所编,定于绍圣四年,此年苏轼62岁。儋州即在今天的海南岛,那里的生活比惠州更艰辛,事实上苏轼在此地经常以红薯、紫芋充饥,甚至“尽卖酒器,以供衣食”。不仅路途遥远,且一海相隔,兄弟再会无期,年老不便的词人悲从中来,伤己怀人。此时的词已失去了年轻时候的桀骜与自负,代之的是人至晚年的悲凉:“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二、从苏词的情感特质看其兄弟之情

从这三首中秋词来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西江月》表现了兄弟间深切的思念,而《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则更侧重于表现兄弟间的相互慰藉。由于词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对于中秋的感情基调也有所不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词人中年时所作品,情绪显得比较乐观、积极;而《西江月》则是老年流放时期所作,充满了凄凉之情。这两首词的哲理性都很强,充满了词人对人生的思索。由于都是中秋词作,所以在内容上都突出了期待亲人团圆的思念之情,真挚感人。相比较而言,《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并不以表达思念之情为主,因为该词作于兄弟团聚之时,且创作的目的在于唱和苏辙的那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作》,以此安慰情绪比较低落的弟弟,所以感情基调比较高昂。当然,此时的苏轼政治热情依然高涨,尽管仕途受挫但还保持乐观,并希望借此宽慰、感染子由。

三、小结

言由心生,相信文字才是苏轼兄弟情谊的最好见证。解析苏轼写给苏辙的词作可以发现,他们不仅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思想情感的深度交流也使他们互为知己,因而他们的兄弟感情特别令人动容。他们是宦海风波中声气相投的知音,是坎坷人生中并肩携手的兄弟。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3

北宋词坛因为苏轼的出现,再度掀起风起云涌的改变。自苏轼以来,词的诸多创作规矩纷纷被打破,演变为大张旗鼓的革新。苏轼的作为,给词坛带来全新的风貌,深深地影响了周围的一批词人,词坛风气也随之缓慢转移。

苏轼是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大家,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苏轼的诗,涤荡了宋初纷华绮靡的恶习,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奠定了宋诗的独特面貌。著有《东坡全集》150卷、《东坡乐府》3卷。存诗2700多首,词350余首。

以诗的内容与题材入词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是革新的主将。他打破许多已形成的规矩,在词中表现了自己自由的个性,被时人归纳为“以诗为词”之变革。

“诗言志词言情”,是在创作过程中形成文体的界限。苏轼以前,一些不甘心受此局限的作家尝试着突破,不过,他们的突破总是零星的,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产生广泛的影响。苏轼是第一位对词的内容题材做了大面积改变的作家,引起了当时词坛的震动。

首先,苏轼以词抒写了爱国的豪情壮志。北宋内忧外患交织,尤其西夏、北辽的边患威胁,始终令北宋统治者寝食难安。每一位有志于现实的文人士大夫当然也牵挂着这一切,期望自己建功报国,有所作为。苏轼活跃于政坛的年代,边塞矛盾集中在防御西夏的入侵方面。

其次,苏轼词多侧面地再现了农村生活。苏轼平生在许多地方任过职,每到一地,他总是勤政爱民,努力为当地百姓干一些实事、好事,如疏浚西湖、赈济灾民、减免杂税等等。他对“民本”农田生产尤为关心,在各地兴办的实事也大都围绕着农业生产。这方面的关心表现在词中,于是出现了第一个把农村生活纳入词这一领域的做法。

再次,苏轼词揭示了复杂的内心世界。广义地说,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算作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而这里所说的“内心世界”,则主要是指苏轼的词扩大了反映内心世界的范围。他的词已不再局限于伤春伤别与离情相思,而是抒写了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态度、内心的苦闷和思想上的矛盾。千百年之后,仍可以想象如见其人。苏轼通过自己的创作,进一步发挥了词的抒情功能与社会功能。

第四,苏轼词诉说了真挚的亲朋情感。宋词因流行于花前月下杯酒之间,传唱于“十七八”歌妓之口,虽然以诉说情感见长,但所抒发的大都是文人或士大夫与歌儿之间的游戏之情,往往是在一种逢场作戏的态度支配下创作出来的。与家人、与友人等比较真挚、庄重的情感,几乎很少入词,苏轼之前只有欧阳修等大词人才偶尔为之。到了苏轼笔下,却变得十分通常,处处可见。苏轼一生兄弟情笃,苏辙是他在词中抒发思念之情的一个对象。除了人们熟悉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外,还有《木兰花令》。词前小序告诉读者:这是苏轼旅途中“闻夜雨”思念弟弟与友人所作。词借用传统的悲秋思人手法,传达对弟弟与友人的一片深情。

苏轼送别友人、怀念友人的词作也充满着真情实意。《临江仙》说:“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能够充分体会友人登程独行的孤寂与凄苦的心境。《南乡子》说:“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借“山上塔”抒发自己拳拳情谊,婉转情深。《浣溪沙》说:“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对友人的牵挂之情洋溢于言表。

第五,苏轼词展现了清新秀丽的水光山色。苏轼豁达的心胸也得自于湖山。每到一地,苏轼总是兴致勃勃地游览山水,陶醉其间,物我两忘。苏轼咏杭州美景的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篇已经脍炙人口。

此外,苏轼在词中有咏仙者,《水龙吟》上片说:“赤城居士,龙蟠凤举。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下片进一步写自己的羡慕心情:“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八表神游,浩然相对,酒酣箕踞。待垂天赋就,骑鲸路稳,约相将去。”有括前人诗篇诗意者,如《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括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哨遍》括陶渊明《归去来辞》;有以词说禅说理者,如《如梦令》说:“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词人“无垢”的是内心世界,小词借沐浴一事喻明此理。又如《临江仙》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此身是传舍,何处是吾乡?”都是借题发挥的说理议论。又有咏叹历史沧桑巨变者,《念奴娇》感慨赤壁历史古迹,流传甚广。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也就是说,苏轼词扩大了反映生活的领域。在苏轼现存三百余首词里,诸如咏史、游仙、悼亡、惜别、登临、宴赏,此外,山河风貌,田园风光,参禅悟道,哲理探讨等,几乎无所不写,无所不包。经过苏轼的创作,人们才真正看到词可以反映广阔的生活内容。也正是通过苏轼的创作,才开始摧毁词为艳科的狭小樊篱,改变了词为“诗余”、诗高“词卑”的传统偏见。苏轼对词题材与内容的拓展是空前绝后的。只有南宋的辛弃疾,在新的时代精神与社会因素的激荡下,在这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方可与东坡臻美。

以诗的风格和意境入词

苏轼在词史上的另一不可磨灭功绩便是拓宽了词的意境,改变了词的风格,使词与诗气脉相通。前人曾多次总结苏轼这方面的功绩,称其创立了“豪放”词派。所谓“豪放”是针对“婉约”而言的。“婉约”、“豪放”之分,最早始自明人张。清人王又华在《古今词论》中说:“张世文(即张)曰:词体大略有二:一婉约,一豪放。盖词情蕴藉、气象恢弘之谓耳。……如少游多婉约,东坡多豪放,东坡称少游为今之词手,大抵以婉约为正也。”明代的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诗余》中据此做进一步的概括:“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苏轼本人也标举过“豪放”的风格。他在《答陈季常书》中说:“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东坡续集》卷五)宋人对苏轼词的新风貌早有敏锐的觉察。俞文豹《吹剑录》所载东坡“幕下士”之言柳永词须“十七八女孩儿”演唱、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高歌,便道出个中因由。这里尽管没有标举“豪放”与“婉约”,然而对比两种风格迥异词风的意图十分明显。“豪放”与“婉约”只是对北宋词风格一种粗线条的划分,还不能包括所有的词风(包括苏轼自己的词在内),但就广义的角度来讲,以“豪放”、“婉约”来区分北宋词坛的两大不同词风,还是符合创作实际与历史实际的。沿着这条线索看后人词创作之走向,同样能明了苏轼在词坛上的卓越贡献。

苏轼词风的转变,首先是由于歌词抒情模式的转移。苏轼拓展词境之作,都是以自我为抒情主体的,彻底改变了前人“代言”的方式。苏轼奔放之情怀、雄伟之志向都能在词中一一得以表现。与苏轼宽阔心胸、坦荡襟怀相映衬,词中出现的景物也都显得气象宏大,气魄非凡。由于苏轼个人独特的审美趣好,所取之景多为清新明丽者,于是,清雄旷达便成为苏轼豪放词的典型特征。苏轼现存三百余首词里,属于这一类清雄旷达之豪放者,大约有四十余首。前介绍苏轼词内容与题材之扩大时所引的词,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这样的审美特点。最能代表苏轼独特风貌的作品,当数《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4

《赤壁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是千古美文,千古妙文。教者将本文当作一个心路历程的展示平台,带领学生走进黄州时候的坡,看他如何在身处困境时突围出来的。通过赏析,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智慧和豁达胸襟,构建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欣赏古代赋体文的优美情势,以情怀为内涵,以文字为载体,精致巧妙的传情达意的行文方式。

从景入手,由景及情,由情及人,由人及理,人、景、情、理熔于一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欣赏一种景理情的绝美融合。

依行文的思路,抽丝剥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走进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最终体会其独特的人生境界。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词的词义、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

2.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3.悟山水文化。

教学重点

整理、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以及山水智慧。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而向豁达转变的。(理解作者独特的智慧视角改变着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苏轼生平资料,乌台诗案资料,中国山水诗文中的智慧人生等相关资料,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山水画视频资料,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主喜客悲

1.解题导入:看到这个题目,大家自然会想到这是作者游赏赤壁之后所写的赋体文章。那么千年之前、赤壁之下哪些景物勾起了苏轼的文思?

明确:先是看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接着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以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相机点拨“徐”“接”“横”等词的意思和状语后置句“于……上”和“于……间”等。

(师范读第一段,生感受音韵节奏)

2.此情此景,同游的苏轼与客分别是什么状态?

明确:有山有水,有酒有月,此情此景,苏轼“饮酒乐甚,扣舷而歌”。而同游的客却黯然心伤。引出“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师顺点解“客有……者”定语后置,“舞”“泣”的使动用法。

讨论:客的哀伤是否突然?从何而来?

明确:不突然。从前文看,苏轼“扣舷而歌”在先,客“倚歌而和之”在后,客的洞箫是为了应和苏轼的歌,而此处洞箫声透出了客心中的隐忧与哀愁,这里应该可以通过客的洞箫声推求出苏轼歌的特点也是悲伤的,即歌声勾起了客的愁肠,歌声是箫声的触发点。

3.那么苏轼歌中的什么内容勾起了客的愁肠?

明确:苏轼的歌声里有“流光”,即水面上流动的月光;有“渺渺兮予怀”,即悠远的心怀;还有“望美人兮天一方”,即远在天边的美人。面对如水明月,想起远方的人儿,不禁心怀渺渺,情思悠远。我们常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此情此景,望月怀远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此时教师不必先入为主地介绍“美人”意象,还是遵由学生的阅读体验慢慢展开)

4.客经由苏轼的歌声引发了内心的哀愁,客哀愁的是如歌所诉的思念吗?

明确:由后文客的回答可知,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与长江相比,江流千古,而人生短暂,客生发的是人生短暂之悲。

5.客悲从何来?在赤壁泛舟怎么就突然感慨起人生短暂了?

明确:客由夜月之景联想到“月明星稀”之句,进而由眼前赤壁之景联想到曾在赤壁古战场驰骋纵横的英雄豪杰。历史英雄尚且不在了,更何况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呢?客的哀愁不是突然生起,而是触景生情。

(学生自读感受客对英雄的哀叹之情)

师指导诵读要点:诵读其生之辉煌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语速宜迅疾有力,语气高亢激昂,以流贯吞吐之势读出曹操一世之雄的英雄气概。越是生之辉煌才能越是对比反衬出逝之无奈。至此,学生应能领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读法,语气遏制陡转,充满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浩叹。

是啊,任是这样的英雄也敌不过时光的轻轻一叹,曾经的豪杰尚且都在苍莽奔突的时间长河里消逝了,更何况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

6.生畅谈人生短暂、生命有限之感。

明确:这不是客的一己之悲,而是千古同悲,曹操有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连豪迈至极的李白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红楼梦里妙玉说“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杜甫也说“卧龙跃马终黄土”。教师引用古人诗句让学生对客的悲愁有更深的体会。

(二)主解客愁

7.客形象地将短暂的生命比作“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生齐读“况”字所领起的内容,再次感受客的生命短暂之叹。

8.之前的清风至此已然变成了“悲风”,那么苏轼对于人生苦短这一哀叹怎么看?他与客在这一观点上是一致的吗?

明确:苏轼认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与客的观点截然不同。

9.苏轼何以持生命永恒的观点?师指导生由结论倒推原因与理由,既然观点前面有个“则”字,说明理由在前文。师引导生理解这段文字的“变与不变”是针对的“水与月”。

斯,这,指前文的水,逝者如斯,水在流逝,它流走、消失了吗?没有,水循环往复,并未减少;彼,那,指前文的月,盈虚如月,月有阴晴圆缺,它为此增减过吗?没有。由此,苏轼认为人的生命也是如此,永恒不变。

10.苏轼以水月作比得出结论,可是我们理解起来仍是模糊不清,为什么苏轼认为生命永恒,谈谈你的理解,为苏轼的结论找找合适的理由。

生讨论,师明确:(一)人有生生死死,可生命却一直在延续,正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生命的本质却是永恒的。

(二)道家认为,生命是气,即能量。根据能量守恒规律,生和死只是生命不同的存在方式和呈现形式,死并不代表生命的结束。

(三)佛教认为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生命就是我们当下的感受和觉悟。

(四)人的周遭环境与境遇是不断改变的,即外在的“变”,而本我与内心的坚守是不会因之动摇的,即内在的“不变”。

11.师总结:苏轼从个人的、局限的思维困境中跳脱出来,换了一个角度,就天地宽阔、豁然开朗了。相比客,苏子站得更高,活得更乐观、旷达。

12.他接着劝慰客人:与其无谓伤感,不如尽情享受眼前的清风和明月。这才是世间最无尽的宝藏,最精粹的永恒啊!

生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师讲解“苟”“藏”“适”的意思。

(三)主客齐乐

13.客在苏子的精神感染下,倏然开朗,二人再次举杯,师解释“狼藉”“枕藉”“乎”,狼藉的杯盘,枕藉随意的睡姿,在船上一觉睡到天光大亮的状态,足见二人格外轻松,之前的哀愁一扫而空。

背景介绍:苏轼以山水为喻,化开了客心中的愁结,可是你们知道吗?此时的苏轼正因为乌台诗案忍受着文坛齐齐向他泼来的脏水,蒙冤受屈,一度入狱,又被贬黄州,处在人生的最低谷,伤痕累累的他却以旷达的胸襟完成了困境中的突围。这篇写于被贬黄州之后的《赤壁赋》,与其说是劝慰客人,还不如说是苏轼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作心灵的自我拯救。这也符合赋的写作特点,即汉赋惯用“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表现手法。

介绍“乌台诗案”

14.身处困境中的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生思考交流人生体会与收获。

(四)主客合一

15.既然此文是苏轼的一己之作,并无客影,那么我们就能理解前文苏轼歌声里的“美人”与悲伤了。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是“贤主”和“美政”的象征,作者于此反复吟唱“美人”,显然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今天虽然因“乌台诗案”遭受贬谪于偏僻的黄州,但杜甫般“致君尧舜上”的社会理想却一直萦绕心头,内心深处并没有忘记国家社稷。看来,“美人”这个意象就不是现实中的人了,而是一个抽象的符号。

16.《文心雕龙·神思》中,刘勰认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即“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目之所及、盈满眼目的景定是为内心的情感而有意筛取、选择的。这种意象服务统一于意境的作法古已有之,苏轼也不例外,开篇所描写的赤壁夜景与此时作者的心情是一致的。

想象孑然一身的苏轼在贬谪之地寂寞泛舟,眼前之景无不被笼罩上了一层落寞、冷清的色调。“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风有一丝清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表现了云影重重、影影绰绰的样子,看来月并不朗照,倒像满怀心事,此时的月有一丝清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境有一丝清幽。苏轼恍然间如入太虚,恨不能清舞飘飞。这与苏轼被贬密州期间所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出一辙。这清冷、孤寂、飘渺的意境并非人间胜景,而是此时苏轼内心的外化。此时,对苏轼来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最后,苏轼在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与作用下,渗透了“惟江上之清风于山间之明月,耳之而为声,目之而成色”的物我永恒、天人合一,明白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我永远还是那个我,不会因了外在困境与挫折而改变内心”。这就是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智慧。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5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7、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1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7、经典诗句: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8、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1、王安石《等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6

关键词:苏轼 月 高洁情操 旷达胸襟 睿智思想

对中华民族而言,月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象,更是一种文化意象,它承载着古人及今人的情感寄托。作为饱含文化信息的情感符号,它历来为中国文人所钟爱。从《诗经·陈风》里的《月出》到谢朓的《月赋》,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到李白的邀月佳话,文学史上所涌现的关于月的名家名篇不胜枚举。宋词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对“月”别有一番深情,这其中当以苏词为首。《全宋词》录苏词360余首(包括残句),“月”的意象出现103次,占近1/3。[1]他以月为时间标识,以月来营造意境,以月来寄托情感,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兴象玲珑的关于月的世界。“月”如此频繁地出现在苏词之中,成为苏词中一个鲜明、重要的意象,表明了词人对它的情有独钟,它既是词人刹那感受所获得的心灵对应物,又承载了苏轼自身积淀的文化信息、生命信息和美学追求。

苏词中的“月”,或径称“月”,或以“婵娟”“玉盘”“桂魄”等指代。概括起来,“月”可以分为静态、动态两种:静态则有单纯意象与复合意象,单纯的“月”意象中以月色相称的有“月华”“微月”“明月”“孤光”“暗月”,以月形相绘的有“晓月”“缺月”“隙月”;复合的“月”意象则多与云、水相伴,如“湖中月”“满江月”“淡月微云”。动态是对月所作的拟人化,如“对酒卷帘邀明月”“一点明月窥人”“月随人千里”,不一而足。其基本特征有三:皎洁、辉耀与澄静。月意象的这些物态特征恰与词人内心世界两相契合。月之皎洁,如同词人高洁如月的情操;月之辉耀,那铺洒大地的融融清辉又映照出身处逆境的词人的旷达情怀;而透过月亮澄静静美的意象,我们仿佛又看到一个思索着的、睿智超脱的苏轼。

月,凝聚了词人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襟、智慧的心灵。词人引领我们欣赏月的多姿多彩的同时,其实也带我们走进了他的心灵世界。

一、月之皎洁

在苏词的“月”意象中,以“明月”为最多。据朱强村编年龙榆生校笺之《东坡乐府笺》,苏轼最早的词作于熙宁五年(1072),即抵杭州任职的次年春以后的《南歌子》《行香子》等短调小令。[2]“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行香子·过七里濑》),当“月”意象初次见诸苏词时,词人即赋予它明亮的色彩。苏轼一生涉宦海风波,经历两次“在朝——外任——贬官”的过程,甚至差点儿死于“乌台诗案”,一生大多数岁月颠沛流离。“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西江月》),这首作于刚刚经历“乌台诗案”之后的词,就是对自己人生坎坷和内心苦闷的感叹。词人以月自喻,流露出对自己所受迫害的愤慨。苏轼是一个关心和献身政治的人,也是一个有抱负而不愿随俗浮沉的人,但月明云遮,才高见妒,忠而被谤,在明月与浮云的矛盾中,词人抒发了对群小当道的愤懑,唱出心头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理解的苦痛凄凉。这里的明月,固然是写眼前中秋之夜的实景,又何尝不是用以象征词人自身的美好理想和高洁人格呢?赋予“月”意象以浓重的悲剧色彩,恰恰是对具有高洁情操的词人屡遭贬谪命运的最好诠释。

但日后像这样的黯然心绪,作者是极少托意予月的,尽管仕途坎坷、世事艰难,但在词人的笔下,月光仍皎洁如镜、如霜、如水。如“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醉翁操》)“景疏楼上、明月如水”(《永遇乐》)“清夜无尘,月色如银”(《行香子》)等。既然词人屡遭贬谪,理当有对现实的不满,但为什么出现在词中大量的“月”不是“微月”“缺月”“暗月”,却偏偏是“明月”呢?

古代文人多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人生价值的定位,为此,出仕便是最佳途径。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在这条路上摔打滚爬,苏轼当然也不例外。然而人一生之不如意者常十有八九,自身的命运无法把握,使得大多数文人背负着生命的重负。然寻求解脱之法,或明哲保身,或放浪山水,或以死明志。苏轼呢?尽管自小“奋励有当世志”,结果非但不能“致君尧舜”(《沁园春·赴密州》),而且时乖运蹇,在经历两年坎坷的朝廷生活之后,他自请离朝,却又遭遇“乌台诗案”,为此而差点儿送了性命。“忧愁风雨,一半相妨”,究其原因,便是太过执着。然而苏轼却义无反顾地坚守着自己高洁的情操,绝不肯“稍自韬”,既不屑营营于“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又以为“何须抵死,说短论长”。然人事无奈,只有“幸对清风皓月”(《满庭芳》)时,词人才感到心有所寄。所谓月辉冰莹,月色的皎洁,正是词人心灵高洁的写照。

词人的高洁情操是难容于世的,月之皎洁又反衬了现实世界的暗浊,为此而面临了出世入世的抉择问题。词人表现在词中就是寄理想于明月,与其怀瑾握瑜地生活在荆棘丛生的现实世界里,不如去那清凉国里寻找一片净土。袁行霈在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曾指出词中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二字[3]。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这就意味了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生命的归宿了。他的《前赤壁赋》里写“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忽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高洁的心灵境界,皎洁的明月世界,两相契合。盖因为此,词人才多次在其词作中表达出想要“乘风归去”,遨游于美好明月世界的愿望。

苏轼在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的《木兰花·次欧公西湖韵》中,结句“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固然是说由于欧公居颍时,常夜游西湖,故波底明月对他特别熟悉。然细品此句,则发现词人是把“月”与“余”置于同一人格地位,道出词人与月之间早已建立起来的非常“人际”关系。在孤独中,只有明月才可引以为知己;在苦闷中,也只有明月才与自己相伴,所以词人把明月当作和自己具有同等人格的对象来认识、欣赏,在其词作中多次出现“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少年游》)“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念奴娇·中秋》)等诸多与明月相互对话、相互倾诉的情景,表现“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洞仙歌》)“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永遇乐》)的追求。

刘勰曾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坡为什么“长爱月华明”了。那“月华明”、那晶莹明亮之美,不正是作者心志的显露吗?无论是词人与明月的相知相惜,还是对明月的向往、欲飞天入月,归结到一点,就是词人的高洁情操惟有明月可以朗照,可以寄寓,可以见证。

二、月之辉耀

如果说月色皎洁,映照的是词人冰清玉洁的高洁情操;那么月光辉耀,那铺洒大地的一片清辉,便是词人旷达胸襟的写照。苏词中多有皓月当空,银光普照,孤高旷远的境界。例如“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会看光满万家楼”(《南歌子》),“但空江,月明千里”(《水龙吟》),“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水调歌头》)等,无不是月光倾洒、万物浸辉的景象。

1083年,苏轼到黄州第三个年头的中秋节,写下了《念奴娇·中秋》这首名作。“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词人不再以“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之理来排遣“人有悲欢离合”的人之常情,而达到了超然物外、出神入化的精神境界。在词的最后,作者遥想自己飞到冰清玉洁的月宫仙境中逍遥自娱的情景:“水晶宫里,一声吹断长笛。”如果说在密州所作的《水调歌头》中,词人对尘寰还有所留恋而不忍离去的话,那么,谪至黄州时期的《念奴娇》就表现出坚定的出世思想,但这里所谓的“出世”绝非佛教中的否定人生,亦非道教中的厌弃人生,而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胸襟。拥有了这种胸襟,词人就可以从容面对八面来风,即便在遭受到毁灭性打击的后半生里,仍保持自己完美的人格而不流俗,保持随缘自适的信念而不沮丧,洒脱地越过人生种种困厄。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旷远的境界开阔了词人的内心世界,使词人拥有平和无限之心境;铺洒大地的一片银辉,启示了词人也当拥有与明月一样旷达的襟怀。在月明千里之境中,词人“脱拔于个体生命的失意或离情别绪,而进入豁达澄明的境界”[4],用超越的方式看待人生的是非、荣辱、祸福,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淡泊的生活境界、高远旷达的生命意义。而无论经历怎样的人生坎坷,身处怎样险恶的政治斗争,陷入怎样的窘迫境地,词人总能从自然界中发现一片开旷的月光世界,时时从那月之辉耀的自然界中获得人生解悟,达到任心随缘、豁达通脱、自然淡泊的生命境界。

最能映射出词人阔达胸襟的,要属其中的“江月”意象了。在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词人身临古战场,神游故国,面对大江东去,英雄、历史、现实、自我一齐涌上心头,思接千载而不禁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然人生几何,何苦让种种闲愁萦回我心,还是放眼大江,举杯赏月吧!这里的“江月”意象所寓意的旷达境界,正是苏轼从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中领悟到的自然境界对他的启示与召唤,这实为历史与现状,理想与实际经过激烈冲突后在词人心理上的反映。品味这言近意远的词句,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解的词人形象仿佛就浮现在眼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词人一生辗转漂泊,“身如不系之舟”(《自题金山画像》),面临了许多次与朋友、兄弟的别离,词人也会发出“谁与共孤光”的悲慨,亦或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聊以慰情。然词人写此类词“凄清而不凄怆,忧愁而不愁苦”[5],旷达的襟怀使他惯于为离别的亲友解除忧虑,开释情怀。其《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便以“一江明月碧琉璃”作结,水月交映,意境阔远,令人豁然开朗。既可谓以月象征友情的冰清玉洁,亦可谓以月来表达对朋友前程光明的祝愿。因为词人明白人之离合与月之圆缺,实自古而然,没有什么是恒常不变的,这是自然之理。既知此理,便不应对圆月而感睽离,生无谓的怅恨,词人终“由感情而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6]于是,在月之辉耀中,词人旷达开阔,自然淡泊的内心境界便随着这一片月光而熠熠生辉。

三、月之澄静

苏词之月或圆或缺,它大多是静态地高悬于冰冷的天宇;词人的心境无论是惆怅还是通脱,月的意境总是一片澄静空明。“银汉无声转玉盘”(《阳关曲》),“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行香子》),“凤箫声断月明中”(《鹊桥仙》)。月明人静,辉映的不仅是词人审物静思的平和心态,在更深层次上,它辉映出词人静彻人情物理的智慧心灵。

在《江子静自序》中,苏轼有一番对“静”的简明论述:“夫人之动,以静为主。神以静合,心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故君子学以辨道,道以求性,正则静,静则定,定则虚,虚则明。物之来也,吾无所增;物之去也,吾无所亏。”顺应自然是词人的处世哲学,静彻物事是词人的生活智慧。惟有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清醒地透彻世事,所谓“致虚极,守静笃”[7];惟有透彻世事,方能不役于外物,所谓“寓意于物”(对外物自然地作出情感反应,不介入丝毫物我利害关系)而不“留意于物”(不系心于外物,不为外物所累,能静守所养之道)。

月夜的空阔静寂,正是冷静思索人生之际。“人静帘直,灯昏香直……每一念起,辄设理相排遣之,乃至万缘俱寂,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也。”[8]《行香子·清夜无尘》《永遇乐·明月如霜》等多首词作,都能表明词人正是在静月清夜下展开他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辨。词人能在月夜下审物静思,表明了纵使外界如何纷扰,命运如何多舛,他始终能保持思维的清醒、心境的明彻。澄静的月,提供了词人冷静思索人生的环境,也带给词人诸多的启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的旷达;“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西江月》)的悲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的飘逸;“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沁园春》)的潇洒。

在艰难时世中,要做到怀瑾握瑜、独持操守已属不易,而能乐观进取、旷达超脱,则更为困难,苏轼得以二者俱全,得益于他儒释道精神统一的高超处世智慧。庄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9]即他认为精神清静才能体悟人生“至道”,获得人格升华。苏轼一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处在党争的夹缝中,在自身遭遇多次贬谪、儒家理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儒家传统思想使他获得了政治生活的动力和勇气,佛道思想又使他找到了政治失意时不可或缺的心灵解脱的蹊径,从而完成他高超的处世之道。这种审慎的冷静和济世的热情的结合,正是词人的通明智慧之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承屈原《天问》、李白《把酒问青天》言明出世之志,又恐“高处不胜寒”,以表明入世之不易,出世尤难。进与退、仕与隐之间深自徘徊困惑的心态正说明了词人对人生问题思考的深度,如李泽厚所说:苏轼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10]词人思想的深邃不仅表现为思考的深广度,也表现在他思考问题的方式上。苏词中多次将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社会现象与自然物象作通透的等量齐观,表现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词人泯灭时空物我的界线,在月之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思想。“月明多被云妨”,月清光无边,也有微云相妨,何况人事?词人总能把现实人生的挫折、懊丧引向自然辩证的高远层次,从而“超越种种窘逼和限制,获取生活的无穷乐趣和最大精神的自由”。[11]

苏轼立足现实人生,以儒学思想为本而兼融佛老的“静而达”,从而形成其高妙的人生修养境界。空明的月光,为月之皎洁和月之辉耀涂抹了一层澄静的底色,它照出了词人的通明智慧,照见了词人深邃的思想。

四、结语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爱月之情,“忧愁风雨,一半相妨”的人生经历,以及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襟与智慧的心灵,最终形成了苏轼独特的关于“月”的体验与表达。

诚如林语堂所言,“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像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月在苏词,传统文化通过苏轼的作品历久弥新地在当代呈放耀眼光芒,而其人格魅力也必将永亘千古。

注释:

[1]胡朝雯:《月光辉映下的宋词》,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2期。

[2]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页。

[3]袁行霈:《苏轼赏析》,《唐宋词鉴赏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4]陈迎辉:《千江有水千江月——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7年,第4期。

[5][6]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714页,第613页。

[7]参见《老子》16章。

[8]参见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

[9]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5页。

[10]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2页。

上一篇中秋节做月饼

下一篇关联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