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课件范例6篇

窦娥冤课件

窦娥冤课件范文1

【关键词】窦娥 传统社会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杰出的作品,当代学者认为它的社会意义在于"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对传统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个制度的思想、道德、习俗表示抗争。概括了整个元代的黑暗统治,以及贯穿这个统治的横暴、贪婪的生活现实。授课过程中,笔者将这些观点向学生进行了介绍,对此,有些学生不以为然,认为这种分析有贴标签的嫌疑,不论是窦娥还是关汉卿,作为元朝特定社会的一员,他们绝对没有后人这样的思想高度,况且窦娥也无意"对传统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个制度的思想、道德、习俗表示抗争"。作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对此,师生进行了如下深入讨论:

1.窦娥的形象是不是"对传统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个制度的思想、道德、习俗表示抗争"的形象

窦娥的命运极其悲惨,三岁丧母,七岁别父,成为童养媳,13年后,当她再次出现时,已成为一个失去丈夫,守寡三年的寡妇,这一切,使窦娥"闲愁满腹,数年禁受",备尝人间艰辛。但是,她对这痛苦和忧愁却无法做出解释,她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甚至以为"空悲戚,没理会,人生死,是轮回"。她安于现状,别无所求,只想着"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当张驴儿父子闯入了她的生活,而婆母又默许了他们的要求,她认为,婆母"六旬左右"竟然"旧恩爱一笔勾销","枉叫人笑破口"。这实质上是一种"贞节"观念的表现,她之所以拒绝张驴儿的要求,也是以这一观念为精神支柱的。尽管对婆母答应张驴儿父子婚事十分不满,但当桃杌太守要拷打婆母时,她宁愿承认自己有罪,也不让婆母受刑;当她被押赴刑场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而是怕婆母看见自己戴枷锁而伤心。窦娥对蔡婆的态度集中典型地反映了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孝。可见,窦娥受传统思想影响很深,即便命运如此不幸,她也是逆来顺受,安于她自身的社会角色,是一个严守妇道的善良的普通妇女,如果没有张驴儿父子闯入她的生活,她将会老死,死的无声无息,张氏父子的欲望导致了窦娥外部命运的变化,才划出了一道生命的轨迹。

关于窦娥的反抗精神,人们常常引用剧中第三折的一支《滚秀球》来印证: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由于蒙受不白之冤,窦娥无路可走时对天地鬼神表现出了怀疑,就如祥林嫂在临死之前提出怀疑一样,只不过窦娥的表现方式更为激烈,满腔悲愤怨恨犹如地火从地底爆发,犹如怒涛拍打着闭锁着的闸门。这种对天地的否定,更多的一种怨恨情绪的发泄,绝没在上升到"对传统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个制度的思想、道德、习俗表示抗争"的高度。一个没有夙愿的小媳妇,她能反抗什么,她没有这个意识,恰恰相反,她希望的是官府大人,即统治者"明如镜,清如水"。即便是这种幻想消失后,她仍然以为上司可能会复审,自己还有昭雪的机会。临刑前一切希望都已破灭之后,她指天斥地,但最终发下了"三誓"之后,她唱道"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窦娥指斥地,但最终仍把希望寄托于天地──即统治者。

2.《窦娥冤》的创作目的是否为了"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

的确,《窦娥冤》描写了"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黑暗痛苦的社会现实,但能否据此认为作者创作窦娥的悲剧的目的在于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呢?

事实上,每一部悲剧都要讲述一个痛苦的故事,而这个具体的故事还依托着一个更大的世界,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世界图景,作者世界观的感性形态。对于一个悲剧故事来说,其中讲述的人物命运、痛苦的根源等等一切秘密就藏在这人世界图景之中,要认识一部悲剧的真正意义,首先要了解悲剧所依托的世界图景,从中发现作者所表达的悲剧世界观。《窦娥冤》中的世界图景从整体上来说就是黑暗的,充满痛苦的。这种看法是否可靠呢?剧中女主人公窦娥的命运的确十分悲惨,难怪她在最后要发出那样凄厉的呼天抢地的诅咒。但把窦娥的悲剧看成是整个社会黑暗腐朽的必然结果,这只是富有批判意识的现代人才有的认识。窦娥身上被作者有意识地凑上许多不幸事件,这些事件本身带有偶然性,作品的意义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结尾,窦于章出面平冤惩恶,今天看来不过是"大团圆"式的矫饰或"光明的尾巴",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还不是重要的意义。《窦娥冤》的题目正是"秉鉴持衡谦访使,感天动地窦娥冤",显然,这里强调的不是黑暗和痛苦,而是王法和天道所代表的正义和公道。今天人看来的正义和公道的大团圆结局,是当时人们世界图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王法和天道的存在使任何痛苦、罪恶都变成一种偶然,变成了天道循环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环节,正义终归会取得胜利。

窦娥冤课件范文2

关键词:典型人物形象 塑造手法 文学作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04-01

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质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就文学作品而言,人物形象是指作品中通过刻画人物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简言之,典型人物形象即指叙事性作品中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个性特征。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我们学到的典型人物形象很多,但祥林嫂和窦娥可谓典型中的典型,本文将从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塑造手法略加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新课程下高考中的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能力。

1 逼死的祥林嫂

1.1 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在初到鲁镇的描写中,“脸色青黄”说明祥林嫂生活条件不好,遭遇丈夫去世,打击比较重。“手脚都壮大”体现了劳动妇女的典型特征。“顺着眼”是顺从的样子,二十六七岁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是年轻女性,很活泼、开朗、率性,但是祥林嫂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却是顺着眼,这应当是长期受到一些无形的规则规矩的限制所致。“两颊还是红的”以及来了之后,在劳动中“有了笑影,白胖了”。第一次来鲁镇,让我们看到了经历了一次丈夫去世的人生打击以后,祥林嫂有了人生的希望,我们应该对此感到欣慰。总之,本段运用白描的手法说明祥林嫂那时候比较忠厚老实,年轻,富有生命力的,生命状态还是比较正常的。

1.2 再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来到鲁镇,“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生命中已经多了许多悲哀。总之,这段白描说明祥林嫂被迫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备受打击,内心极度悲伤又诉说不出。过着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的悲惨生活。

1.3 最后来到鲁镇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脸上瘦削不堪”表示祥林嫂流浪了四五年,生活没有着落,人瘦削不堪是自然的;“黄中带黑”强化了这几年所受的苦。原来是“青黄”,现在是“黄中带黑”,已经失去了正常的肤色;“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可以看到,第二次来鲁镇的时候的神色是悲哀的,现在已经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任何神态上的变化;“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祥林嫂站在那里像一个木雕,只有眼珠动一动,才知道原来是个活人;总之,她守命不成(赎身行乞)、已经走向人生尽头、表现出了垂死之相。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是的,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可是花了大功夫的。例如,初到鲁镇:顺着眼说明她安分;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说明她受到打击,内心痛苦;讲阿毛故事:直着眼说明她精神有些麻木等等。

2 冤枉死的窦娥

2.1 《滚绣球》

在封建的社会中,人民不但要遭受封建政权的欺压,还要受到神权的严重束缚。按世俗的观念,天地鬼神是明察世间是非,主持人间公道的。封建官吏为了愚弄人民,也往往以青天自喻。受封建神权思想的严重影响,窦娥一直认为天地鬼神能为她主持公道;当张驴儿把谋害人命的罪名强加于其身时,她仍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惩恶扬善。只是在黑暗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才逐步觉醒起来,并终于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本来面目。在《滚绣球》一曲中,她强烈抨击天地鬼神清浊不分,是非混淆,致使善良横遭杀戮,恶人得以横行。她对神权的大胆怀疑与谴责,实质上也就是对封建官府、对现实社会的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窦娥敢于怒目青天,顿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斥责。从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激烈言辞中,我们可以看到窦娥初步而又朴素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也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窦娥的反抗性格中正闪烁着关汉卿思想的光辉。

2.2 逼赴刑场

作家在刻画窦娥反抗性格的同时,也注意逐一展现人物性格中善良温顺的一侧面:大堂之上,酷刑之下,她甘愿牺牲自己,也不愿看到婆婆遭到毒打,屈招了药杀公公的死罪;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其性格的善良―― 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乎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困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深入人心,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

2.3 三桩奇愿

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它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争到头,竞到底”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超乎自然之上的感动天地的力量。三桩奇愿也是作家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好理想的形象体现。作者运用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于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艺术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见原理,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1]

参考文献

窦娥冤课件范文3

关键词:中学戏曲教育;学科意识;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23-03

教育软实力相对于经济投入和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是满足教育所需要的以师资储备为核心的学科意识、知识修养、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政策扶持等综合状况的反映。中学戏曲教育在整个中学阶段处于弱势,虽然国家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的角度出发强调戏曲教育,并从2007年起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10省市开展“戏曲进课堂”试点工作,但时至今日,情况不容乐观,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学校师资力量等软实力的缺乏。基于此,我们于近日对中学戏曲教育的软实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对中学戏曲教育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一、调查情况说明

中学课程标准涉及戏曲教育的有语文、音乐和艺术,由于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的艺术教师,所以本调查以语文和音乐教师为主,其中语文教师354位,音乐教师71位,目的是从他们的立场和现实体验出发,了解当前戏曲教育软实力的具体状态。

调查内容包括对戏曲教育功能的定位、戏曲教育目标的认识、教学内容的建构,教师当前专业储备状态、研究型教学意识等等。

调查的形式为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听课。

调查面向全国以随机的方式展开抽样调查,既有城市学校,也有农村学校;既有“戏曲进课堂”试点学校,也有非试点的学校,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更为普遍和常态的把握。

二、现状和危机

(一)功能定位模糊,戏曲教育目标认识不清晰

为什么要进行戏曲教育是戏曲教育方向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落实,“教什么”和“怎样教”就会成为空谈。作为普适性教育中的戏曲教育,应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区分清楚。戏曲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戏曲演员,也不是为专业学校输送戏曲人才,而是让学生感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能欣赏戏曲这种艺术样式。说到底,中学阶段的戏曲教育其实是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修养。落实到具体教学中,“会欣赏”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戏曲教育的目标认知又如何呢?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以了解教师对戏曲教学目标的认知程度:您认为戏曲艺术的教学目标应该确定为:A.创作和表演 B.欣赏和批评 C.两者都要 D.其他 。选A的有16.90%,选C的有43.66%,也就是说有约60%的老师认为创作和表演应该成为戏曲教育的目标。这个结果显示,面对戏曲教育,不少教师将素质教育混同专业教育,对戏曲教育的功能定位还很模糊,对戏曲教育目标的认识还不清晰。戏曲教育的功能定位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说得很清楚: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艺术学习,学会欣赏艺术,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为学生人格的完善奠定基础。而音乐课程标准中虽然对戏曲提出了会唱的要求,但每学年也只要求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1段。可见会欣赏始终是戏曲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而会唱也是为会欣赏服务的。

(二)缺乏学科意识,教学内容建构缺乏专业眼光

中学戏曲教育采取“一科切入,多科综合”的形式,戏曲教育并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戏曲教学可以缺乏学科意识。缺乏学科意识的教学会导致教学内容无序,教学方法随意,教学评价泛化。这在戏曲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教材中的戏曲内容编写缺乏学科意识。戏曲以零散片段的方式进入中学教育,教材内容没有体系,难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以人教版为例考察中学戏曲教学内容,初中阶段音乐教材在八年级下册安排了一个单元《梨园撷英》,语文教材在七年级下册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高中阶段语文教材选了《窦娥冤》《牡丹亭》,音乐教材(全一本)只在第十单元介绍了京剧越剧等,选的曲目有《谁说女子不如男》《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等。整个中学阶段戏曲教材内容偏少,且学时累计不超过10学时,这样的安排很难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更难以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欣赏目标。

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学科意识。一个教学素材,可教的内容很多,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教给学生体现了教师是否具有清晰的学科意识。在调查中我们收集了教师教学的教案,另外实地随堂听课,发现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以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来看,教师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作者背景、戏曲情节介绍等方面,而对唱腔等体现了演唱风格和审美特征方面的特点等很少涉及。而后者其实更有利于学生在欣赏戏曲时能“看门道”,而不是“看热闹”。另外中学戏曲教育课时紧,而教师往往又觉得什么都需要教,求全求多,这样就会导致课堂容量大,每个教学点匆匆而过。如在一位老师所上的《梨园撷英──唱大戏》的示范课中,短短45分中里既有戏曲知识,又有审美体验,还有审美活动。且每一活动版块都包含大量的教学点,学生在课堂上目不暇接,课堂节奏很快。这种课作为公开课,很好看,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并不一定很有效。这节示范课引发我们思考的是:教师对学科要有比较完备和科学的教育学视角,这样才清楚课堂上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教给学生。

三是教学评价缺乏学科意识。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教育学特点,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再到教学评价的进行,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学科特点。当前戏曲教学评价在语文课程中有“泛语文”的倾向,在音乐课程中有“泛音乐”的倾向,语文偏向于考察学生从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来评价戏曲的文本价值的能力,将戏曲体材等同于其他叙事文学体材;音乐偏向于评价学生是否“会唱”,而不是注重学生是否“会欣赏”,模糊了戏曲集文本、音乐、舞美于一体的特性,将戏曲教学等同于其他一般歌曲教学。

(三)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戏曲教学力不从心

知识储备就好像冰山的底座,浮在水面上能够向世人展示多少取决于其基础有多深厚。教师的戏曲知识储备就是冰山的底座,它使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鉴赏能力、批评能力,并且能够成功地把自身的鉴赏和批评能力转化为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而有效的引导能力。

中学教师戏曲知识的储备如何,能不能胜任戏曲教学,为此我们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您所了解的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指:A.京剧、昆剧等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各种戏曲表演形态。B.包括宋金院本、元杂剧、明清传奇和地方戏等各种曾今存在和当下存在的戏曲样式和形态。有近50%的人选择了A,这说明很多教师缺乏完整的戏曲史观念。以语文课为例,《西厢记》和《牡丹亭》分别属于古代戏曲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文体,两者音乐体制、文体结构、语言风格均不一样。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扣紧元杂剧和明代传奇不同的文体特征和审美风格来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戏曲史的概念。而从调查收集的教案来看,《西厢记》和《牡丹亭》的讲授等同于小说,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成了主要内容,学生学完这两篇课文之后,除了记住张生、崔莺莺、柳梦梅、杜丽娘这几个人物形象,以及反礼教歌颂爱情的主题外,能够促进他们拓展性学习的思路和方法都没有掌握到。

另外,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还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您是否创作或改编过戏曲剧本?您是否有过戏曲表演经验?回答从来没有的,创作或改编:音乐33.8%,语文68.8%;戏曲表演经验:音乐38.3%,语文74.29%。这个结果也使我们对戏曲教学产生担忧,教师没有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经验,就很难产生戏曲作为一种艺术样式与其他艺术样式区别的审美体验,这样在教学中也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戏曲的美。

知识储备的缺乏还会导致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判断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备课时主要参考资料是教学参考书,而对于有关剧本选段或表演的权威评价很少涉及,能查阅该作品在戏曲史上地位和特点的教师则更少,这说明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备课时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对教学内容缺乏自己的判断。

如实地听课《窦娥冤》,有学生问:窦娥给人的感觉是很善良的,为什么在蔡婆改嫁的问题上,她冷嘲热讽,很尖刻,这好像不符合她的性格?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感到很茫然。因为教学参考书对于窦娥形象的分析就是善良,安分守己,有主见,刚强。教师也这样教给学生了,从来没想过其中的矛盾性。在早期的戏曲创作中存在着作家的声音盖过人物的声音的创作特性,窦娥作为童养媳,安分守己而又善良,这是符合其身份特征的;语言尖刻确实不符合她的身份,而这种不符合窦娥身份的尖刻语言其实是关汉卿个人泼辣老健的笔锋和气质在窦娥身上的不自觉流露,这是戏曲创作初期的必然现象。而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很好的教学者,还要做一个很好的研究者。

三、建议和对策

(一)立足学科意识,加强师资培训

当前中学阶段戏曲教育的师资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校音乐、语文教师,二是专业剧团戏曲演员,三是作为戏曲爱好者的票友。其中以学校在职教师为主,后两者没有教育学背景,其参与学校戏曲教学大多以活动的方式进行,带来不好的结果是导致学校戏曲课程活动化,但其介入学校教育确是因为中学戏曲专业教师缺乏。因此加强学校教师戏曲方面的培训刻不容缓。

对戏曲教育师资的培训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高校在读师范生的培训。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未来学校戏曲教育的主力军,但就目前高校师范专业设置的课程来看,戏曲类的课程少得可怜,2011年我们也曾对高校中文和音乐两个专业的师范生做过调查,师范生所受到的戏曲教育也是零碎不成系统的,专业的戏曲课程很少,很多学生通过公选课的形式获得戏曲知识,这给戏曲教育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高校师范专业要设置学科意义上的戏曲课程,这类课程包括戏曲史、戏曲鉴赏、戏曲创作和表演等,并注意和中学戏曲教育衔接,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到中学后能够很好地运用。

二是中学在职教师戏曲教育专门培训。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各省市都很重视,每年都组织大量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但种类繁多的培训中,关于戏曲教育的专门培训很少。这点从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验证,在回答“您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主要从何而来”的问题中,只有16.9%的音乐老师和2.82%的语文老师认为自己的戏曲知识来自于工作后参加的专门培训。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培训组织单位要充分意识到戏曲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培训时要有明确的学科意识,安排专业的戏曲教师和专门的时间对教师开展戏曲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不过在职教师的培训和在读师范生的教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还是有区别的,在职教师大多具有戏曲教学经验,因此培训要注意专家讲座和学员经验交流相结合,多采取对话和研讨的形式,围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如果说师范生的培训以获取戏曲知识为主的话,那么在职教师的培训则以提高戏曲教学能力为主。

(二)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加强戏曲学科课程建设

中学阶段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我们不可奢望为了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在中学开设专门的戏曲课程(这也是不负责任的),但戏曲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项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课程意识,一是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二是教学内容的编写要体现一定的学科意识。

戏曲教学在中学阶段具体到教师实施的时候为什么差别很大,这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而同一个教学目标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也说明了我们的课程标准本身在表述的时候存在着模糊性以及泛化倾向。比如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有关戏曲部分的表述是:能够说出戏曲、曲艺的主要种类和代表人物;学习表演简单的歌剧、音乐剧、京剧或其他戏曲、曲艺片段,并能对自己与他人的表演做出评价。就这两句话来看,包含两个层级:欣赏和表演,但核心目标是什么,课程标准没有明确告诉教师,课程标准如果明确欣赏是核心目标,表演是为欣赏服务的,那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会侧重,也就不会因为目标的不明确而出现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杂而乱的现象了。

对于戏曲教学内容的编写,我们的观点是“少”但要“精”。少,因为课程设置的原因,是必然的,所以要在“精”上下工夫。戏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经典性和系统性。当前各版本语文教材在“经典性”方面做得不错,但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且不是每册教材都安排戏曲内容,这一是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戏曲知识,二是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戏曲。音乐教材在让学生“会唱”的方面做得不错,即选取的篇目学生易于学唱,但篇目的选择随意性比较大,经典性不够,显然没有经过科学细致的论证。

(三)多学科融合,增强各科教师对戏曲教育的参与度

生活本身是不分科的,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学追求的是多科之间的综合效应。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语言、舞蹈、历史、服饰等,单靠哪一科来完成都是不可能的。就戏曲教学而言尤其要强调多学科之间的整体互动,戏曲多科综合的教学可以采取课题研究的形式,如各科共同教学《窦娥冤》,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戏曲文本在语言上的特点,探讨《窦娥冤》中的戏曲语言和其他文体的语言有什么不同;历史可以通过《窦娥冤》探讨元朝的婚姻制度,从而让学生明白窦娥的悲剧除封建吏治的黑暗之外,还有元代独特的时代因素,特别是当时对于寡居妇女极为不利的接脚婚和收继婚的婚姻制度;美术可以让学生研究戏曲《窦娥冤》中人物的脸谱艺术和服饰艺术;音乐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窦娥冤》在不同剧种如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河南梆子中不同的唱腔,从而了解不同唱腔的特点,以及在人物表现力上有何不同。总之,各科形成合力,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戏曲,这样也有利于通过个例达到对戏曲艺术相对整体的把握。一方面可以避免传统教学零散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能最大限度也是极为有效地整合学校教学资源。

窦娥冤课件范文4

关键词:法制史教学 运用 古代文学作品

引言

古代的法律制度产生与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紧密,法制史是关于法律制度的历史,涉及许多历史知识,兼具史学和法学双重性质,同时也具有法学和史学的双重难度,这些历史知识中有许多与古代的语言文学作品密切相关。历史不能重演,今人只能通过文字材料、历史文物等间接了解过去,其中文字材料是提供历史发展具体状况和史实情节的主要源泉。文字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但历史上许多社会现象在历史文献中未必有正式记载,文学作品通过塑造形象,真实、具体、典型地再现社会生活,在相当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普遍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社会面貌和法律状况,渗透着浓郁的时代特色。文学与史学之间没有绝对界限,历史为文学作品提供时代背景和素材,有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珍贵的史料,正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1]因篇幅所限,文中“法制史”指的是中国法制史。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指民国以前的小说、诗歌、史书和戏剧。

法制史讲授的内容远离现在生活,若照本宣科,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讲授法制史时,教师适当引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涉法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互联系和对照分析,从中挖掘出深具法学价值的制度传承与风俗流变,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法律思想史和法律制度史。具体说来,在法制史教学中运用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借助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传”有着难以分割的亲缘关系,其中与中国法制发展重合部分的内容不少。讲解清朝婚姻制度时,可以引入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相关内容:薛姨妈为宝钗定亲征询其意见,宝钗正色地对母亲道:“妈妈应该做主的,再不然问哥哥。怎么问起我来了?”由此可知,男女缔结婚姻主要体现家长意愿,实行尊长主婚,家长有权对子女婚姻对象进行选择和确定。清朝特别强调婚书的法律效力。即使没有正式的婚书,接受聘财的行为也被视为婚约。[2]刚烈任性的尤三姐因爱慕柳湘莲人品,提出非其不嫁,得到了柳湘莲的定情宝剑,但柳湘莲对尤三姐勇敢的行为感到疑惑,继而反悔,并前往索要订礼,三姐见其反悔,拔剑自刎,演出了一场爱情悲剧。婚约的效力在这里可见一斑。在婚姻禁忌方面,清朝规定:同姓不婚,同姓不婚目的是防止血缘相同或相近者之间的;同辈亲属不婚,娶姑舅、两姨姊妹者,本有处罚,但民间姑表、姨表兄弟姐妹通婚相沿成俗,听从民便,否则也就不会存在令无数读者为之叹息的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了;良贱不婚。娶良人为妻妾的要处以杖刑,家长如果知情则同罪,而良人娶为妻的,庶民无罪,但是为官之家长及其子弟要接受杖刑处罚。[3]如此就不难理解《红楼梦》中的奴婢要么随便配给小子,要么被主人纳为妾,即使其中较优秀的袭人,最后也只有与同具卑贱身份的优伶蒋玉菡结为夫妻。再看婚姻解除条件。贾琏的合法妻子王熙凤担心尤二姐生儿子后取代自己的位置,苦于“七出”中的“不孝”“妒”和“无子”婚姻解除条件的限制,只能以迂回战术对待尤二姐:明着对尤二姐精心照顾,暗里找来原与尤二姐订婚的张华,逼他诬告贾琏“强逼退亲”等罪名,希望借此赶走尤二姐,因清律对订婚后男女再擅许他人者,有严厉的惩罚,致使尤二姐被逼自杀。借助对《红楼梦》的讲解,学生对清朝婚姻家庭制度一目了然。

法律作为文学的主题,自古以来中西皆有存在,尤以《狄公案》和《包公案》等公案小说最有代表性。[4]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以案例为中心,以惩治罪犯和张扬正义为主要内容,小说主要人物为清官、罪犯、受害人等,其中清官如《百家公案》《龙图公案》中的包公、《海公案》中的海瑞等均为核心人物。公案小说反映特定时代的刑事犯罪、民事纠纷和司法活动等方面的社会生活,折射了审判官、民众的司法心理和作者的法律意识,即便有些案件反映的不是个人的真实,也是社会的真实。中国法制史具有“司法权和行政权合而为一”的特点。[5]学生对此特点不容易理解,此时可引入《水浒传》中的刑事案件,《水浒传》虽然不是严格意义的公案小说,却讲述了几个公案故事,藉此可以了解我国古代地方司法与行政之间的关系: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也是地方最高司法审判长官,对当地行使完整的管辖权。在宋朝,官府受理案件后需做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是勘验。对此文中有详实描写:武松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后,地方长官带着一干人到紫石街和狮子桥酒楼前分别对潘金莲身尸和西门庆身尸进行检验,清楚地填写尸单各项目,然后回到县里呈堂立案。[6]勘查检验不仅有初检,还有复检。然后是传讯。传讯对象除原告、被告外,还包括相关证人。除有罪者外,被传讯到案的证人在质证完毕后,马上释放。对于徒刑、流刑和死刑案件,案犯逃匿还没录问的,证人不得出远门,以便官府随时传讯到庭。如杨志等案件就是录完口供后释放证人,让其在家听候官府传讯。[7]课后学生可结合现行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加以对照分析,并思考我国方式和司法鉴定程序需要完善之处。

二、借助诗歌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就有人用诗来反映历史,古代诗词中蕴含不少法律知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真实地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大约五百多年的社会各方面状况。[8]西周时期礼法结合,要想了解彼时的婚姻制度状况,可以引用《诗经》。先秦婚姻的缔结,程序十分繁琐,一旦越过礼法的规制而缔结的婚姻,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不被世人所承认。如《诗・齐风・南山》称:“……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何?匪媒不得。”显而易见,男女双方缔结婚姻关系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告诉父母并尊重于父母,而且还必须由媒氏充当介绍人。即便是地处偏远、受周王朝礼教影响较少的齐、卫之地,也遵从这一原则。此处的媒氏,并非指后来普通的媒人,而是指当时掌万民之判的官方“媒氏”。

从《诗经》开始发展到清末,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中的唐诗更是达到顶峰。诗歌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容易被人熟记,引用诗歌中涉及的法律可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培养法学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质。

三、借助史书

文学作品离不开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若抽去历史,文学作品变成无本之木。历史离不开文学作品:历史记载、历史传播需要借助文学形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能被记入正史的毕竟是一小部分,大多数是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形式流传下来。我国古代文学与史学不分家,如以中国最早的一部权威的正史《史记》为例,它既是优秀的纪传体通史,又是杰出的文学作品,它所记载叙述的史实成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重要依据。教师在讲解汉朝刑事法制度对“略卖”行为的处罚时,可引用《史记》记载拐卖人口的相关内容。古代中国将拐卖人口称为“略卖”,收益较大,虽历朝对此均是严刑苛法,但仍有人偏向虎山行。汉朝对“略卖人”的处罚相当严重,将其与群盗、盗杀伤人等重大罪行并提,并对之执行特别残忍的死刑方式――磔刑(砍头后将尸体分裂)。人口拐卖犯罪行为是对受害人及其家庭的极端侵害,给社会带来广泛心理恐慌,严重威胁着整个社会的和谐。[9]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是拐卖妇女儿童罪而不是拐卖人口罪,导致大量类似被卖到黑砖窑打黑工的男性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有效的维护。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法律思维能力。

四、借助戏剧

古代涉及法律的戏剧较多,尤以元代公案戏《窦娥冤》最突出。我国古代审判大多奉行有罪推定证据原则,自西周以来,原被告双方口供是最重要的诉讼证据,为取得当事人的口供,往往会使用刑讯逼供手段,从而背离事实真相,导致大量冤假错案。《窦娥冤》中,太守桃杌在实行有罪推定的证据原则指导下,为逼取口供,目光威严,惊堂木一拍,对窦娥滥施酷刑,千般拷打,万种凌逼。窦娥见此胆战心惊、言语错乱、生不如死、最终承认是自己害死了张驴儿的爹。我国现行刑法实行无罪推定,但刑讯逼供在目前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通过引用《窦娥冤》,让学生明白刑讯逼供存在的历史原因及其不合法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操守。

以小说、诗歌、史书和戏剧为素材,可以增加法制史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法律与文学毕竟有着质的区别,在将法律与文学相结合进行法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古代文学作品都可以应用到法制史课堂中来,也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古代文学作品的辅助。教学过程中引用不宜太多,分量要适度、少而精,不可喧宾夺主,更不能把法制史课变成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课。运用古代文学作品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法制史教学手段之一,决不能代替法律知识的讲授。语

参考文献

[1]王永建.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06).

[2]郭丽红.从《红楼梦》看清代婚姻家庭法律制度[J].太平洋学报,2006(07).

[3]杜鹃.中国传统聘礼研究[D].山东大学,2008.

[4]黄佩丽.法律与文学的完美交融对法学教育的重要意义[J].语文建设,2013(08).

[5]吴继良.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窥视我国古代司法文化的特点[J].语文建设,2012(12).

[6][7]陆仁茂.《水浒传》所见宋代司法制度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7.

窦娥冤课件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使用策略

合理使用语文教材可以辅助教师做好备课工作和课堂教学工作,创新师生对话平台,帮助学生获取系统的语文知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本文将从汲取有益的教学因素、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来举例浅谈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现状问题

1.未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高中语文教材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目录、课文、习题、插图、注释和附录等,课文是通过分类别、纲目和模块来进行编排与陈述,课本中的目录、习题、插图、注释和附录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辅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理解课文内涵、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的关键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这些因素才能有效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只重视讲解课文内容,忽视了插图、注释和习题等有机组成部分的作用,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例如在讲解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这句诗时,部分教师只重视精讲现代译文,没有指导学生认知“塞上长城”的典故和深层含义,忽视了教材有机体的存在,未能充分使用教材资源。

2.教学观念存在封闭性

虽然语文教材在课程开发和使用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但它只属于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在使用这种资源的同时还应该进行有效地扩展和挖掘才能发挥语文教材的最大教育价值。目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封闭性,将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局限于教材内和书本知识中,导致语文教学活动过于封闭、狭隘、僵化和被动。

3.教学方法过于僵化

从整体上研究,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还趋于僵化,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促进语文资源的有机整合,过于依赖课本,对于语文教材中的错误不予以修改和校正。例如在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注释中,对于“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一句中的“媛女”的注音不正确,应该为四声,教材注释为二声,“许”的释义也不正确,教材将“许”解释为“默许”。在《古代汉语词典》中,“许”并没有“默许”的含义,应解释为“答应”,大多数教师对这些错误不予以纠正,只以教材为标准。此外,教师通常会将课堂时间用来细讲课文,不重视其他教学活动,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策略

1.汲取有益的教学因素

教师应汲取一切有价值的教学因素,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接受西方文明思想,积累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诚实、善良、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爱国精神。例如在解读《记念刘和珍君》和《故都之秋》时,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解析《再别康桥》时,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发挥美育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讲解《动物在游戏》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分析动物游戏的科学知识。另外,教师应科学利用目录、课文、习题、插图、注释和附录等教学因素,让学生更为灵活、生动地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例如在解读必修一“奇妙的对联”这一探究活动时,先告诉学生对联的规则是“仄起平落”,接着为学生分组展示古诗词中的对偶句和优美的春联,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轻风舞细柳,淡月失梅花”“窗前听雨雨舒心,庭内观花花解语”“青松翠柏送寒去,白雪红梅迎春来”。然后,教师可以用课件呈现上联,让学生对接下联,整理学生的优秀对联,形成学习资源共享,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注重转变教学观念,不拘泥于语文课本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适当地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传承语言文字知识。例如在讲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月满西楼》,并列举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点绛唇·蹴罢秋千》《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永遇乐·落日熔金》等,精讲诗词韵律,增强课堂的文化艺术气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解析《窦娥冤》这篇元杂剧时,教师可以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作者关汉卿的简介资料,指导学生了解他的其他代表作《望江亭》《拜月亭》《调风月》《西蜀梦》和《孟良盗骨》等,让学生鉴赏戏剧视频《窦娥冤》,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窦娥、蔡婆婆、窦天章、张驴儿等人物形象,加强学生对课文和中国戏剧文化的理解。

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呈现描写恋人分别的诗词,像杜牧的《赠别·其二》、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孟郊的《古怨别》和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柳永的生平经历,引领学生分析词中所描写的“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酒”“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的作用,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内涵。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深入了解新课程理念,促进语文教材内容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整合,为学生创建艺术化语文课堂,将课文和经典讲解插入课件中,让学生欣赏各种美丽的画面,聆听高雅的音乐,鉴赏直观化的视频,并启发学生的文思,辅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语文,让学生在鉴赏课件的同时学会思考,及时纠正教材中的错误,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窦娥冤课件范文6

批判性思维是人们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过程。培养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中学生因知识和能力所限,常常对所学的知识、看到的或书上的知识迷信或盲从,常常对教师、名人、伟人的言论、观点不敢怀疑,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不平衡,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也受到影响。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科学发展史进行教育,使学生树立批判的意识

顾颉刚先生说:“怀疑批判不仅仅是消极方面辨妄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必要条件。”从这个角度看,怀疑批判精神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心理特质,有了这种特质,便有了颠覆既成定论的可能,有了这种可能便也有了新创造新发现的可能。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哥白尼正是因为怀疑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才提出了日心说,出版了《天体运行》一书;伽利略正是由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才进行了比萨斜塔实验,从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达尔文不质疑上帝,就不会有《物种起源》;袁隆平不质疑水稻不能单性繁殖的定论,就不会有杂交水稻的出现……从科学发展史上看,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提高无不与人们的批判性思维有关。事实上,就是因为人们敢于对以前的知识、结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和批判,对它们孜孜以求地探索求证,才能够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现象到本质地认识自然的规律,最终推动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科学的进步。

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们的正确认识就是在质疑、批判、提高,再质疑、再批判、再提高中螺旋式上升的。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几位科学家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勇于怀疑科学上的“定论”,不迷信权威,孜孜以求地探索求证,使人们获得了对于原子结构的科学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发明,也说明了人们的认识就是在怀疑、批判和探究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和发展。这类事例不胜枚举,科学发展史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谁不迷信权威,敢于与传统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新见解,谁就能获得创造性的发现。

二、破除迷信、挑战权威,树立批判的勇气和信心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特别是针对教材和课文中的问题,因其影响大,容易误导学生,更应该认真对待,树立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

例如,教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时,我让学生思考:文中“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是否为病句?学生经过研讨,一致认为是病句,典型的动宾搭配不当——“感出……触觉”,应改为:“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有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从这一错例中启发学生,不要迷信名家、权威,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了批判的信心和勇气。

不久,有学生提出老舍的《想北平》中“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一句有问题,认为“杜鹃啼血”是一个典故,它与痛苦、思念相关联,作者用它与“俊伟”相搭配,是一种明显的失误,可改为“啼出对北平的相思”。我认为很有道理。

为进一步树立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师生一起针对“苏教版教材写作指导是否合理”这一话题进行了研讨,我把人教版的写作指导印发给学生,并让学生将人教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中的写作指导相对比。经过近一个月的自由讨论,学生们得出结论:苏教版写作指导安排随性、散漫,缺乏系统、序列,让作文教学难以操作。以下是苏教版的写作指导安排:

必修一:激活我们的诗情(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必修二: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详略安排);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准确、及时与便捷(消息与通讯的写作);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

必修三:生成诗歌的意象(如何写诗歌);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必修四:让说理更令人信服;要有描写意识;文学短评的写作;演讲稿,写给听众。

必修五: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学会分析;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写作指导(特别是不同文体写作指导),要求相关写作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写作技术指导的延续性。苏教版的写作指导明显呈散状无序编排,不成系统、序列(也有个别学生认为合理,是按专题来指导写作的)。

同一文体写作指导跨越多本教材,教学操作相当困难。如对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必修一第二个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必修二第四个写作指导是“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必修三第三个写作指导是“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必修四第一个写作指导是“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必修五第三个写作指导是“学会分析”。一种文体的系统写作指导竟然跨越五本书,横贯高一、高二两学年,且其中夹杂叙事、描写、文学短评等其他文体的写作指导。如必修三,诗歌写作写出人物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支撑;再如必修四,学会说理如何描写文学短评写作演讲稿写作。这种安排容易使教师、学生产生困惑。这种紧随专题思想内涵的写作指导编排,让教师对一种写作文体的写作指导时断时续;让学生对同一写作文体的练习浮光掠影。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比较求证的科学素养。批判要言之有物,注意批判的真实性,事实胜于雄辩,不唯权威,只唯事实。

三、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鼓励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精心培育学生的批判意识

正如万里同志所指出的:“我们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是固定的、僵化的,教育的任务就是灌输这些内容,不能稍加发挥,不能问个为什么,更不能怀疑,考试按固定的内容和格式照答就行,把学生引导到追求高分数上去。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学生长期受这种教育,往往思想僵化,思维懒惰,从来不愿也不会有自己的思考,更不用说怀疑和质疑书本、师长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可能垄断真理。学生的任务当然是学习,但学习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发展和创造。如果都拜倒在书本权威脚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科学就终结了,历史就停止了,文明就消失了。

新的教育观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注重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等优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无疑非常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允许学生自主探究,允许学生表达和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哪怕是一些幼稚的想法。在教授关汉卿《窦娥冤》一文时,一位学生提出:“第三桩誓愿”这个情节不符合窦娥的性格特点,因为:窦娥本质是善良的,官吏严刑逼供她不屈服,当官吏拷打蔡婆,他怕蔡婆惨死刑杖下,她说“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她把生留给别人,自己却选择了死亡。当窦娥被压赴刑场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而是怕婆婆看到自己披枷带锁赴刑场而伤心,可见她极为善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临死前会发出“亢旱三年”的誓愿吗?她来自社会底层,难道不知道楚州亢旱三年的后果吗?所以这个情节与窦娥性格不合。我当即肯定并表扬了这位学生:“关汉卿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想用天地动容来表现窦娥的滔天冤屈,但这一情节确与窦娥性格相矛盾,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学生针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或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想法或见解,表明了学生是真正用心思考了,说明学生存在迷惑进而质疑甚至进行了批判,这实质上是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的表现。学生主动向教师表述观点、想法或见解,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信心,这中间有激烈的思想斗争,有否定、有继承和扬弃,这不正是我们教育孜孜以求的效果吗?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和支持。

2.指导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行”成于“思”,“思”起于“疑”。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意识,反对人云亦云。要让学生自由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要让学生经常问“为什么”“怎么样或怎么办”而非“是不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纠错,自我评价,不断修正以前的错误认识,从而不断提高批判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作业和练习有利于学生培养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在作业中常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思维不严密,有的思维逻辑性不强,有的思维广阔性不够。让学生相互批改作业、相互探讨,就能及时发现问题,暴露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足,改正错误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和批判的自觉性。

参考资料:

1.吴格明《批判性思维素养应当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