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作品范例6篇

毕淑敏作品

毕淑敏作品范文1

1、2002年1月出版《红处方》

2、2003年3月出版《血玲珑》

3、2003年6月出版《拯救乳房》

4、2003年月10出版《紫色人形》

5、2004年9月开始出版《女工》

6、2002年1月出版《红处方》

7、2003年3月出版《血玲珑》

8、2003年6月出版《拯救乳房》

毕淑敏作品范文2

孝女、贤妻、良母,是毕淑敏作为一个女性的家庭角色。她做过多年的儿科、妇产科医生,同时她也是女儿、母亲、妻子,她写作的视角、流露的情感,也有着深厚的女性关怀的意味。原来毕淑敏不是在用笔书写自己,而是在用心说话,用生命用爱诠释着人生的“幸福密码”。

听母亲“讲那过去的事情”

有一年,毕淑敏自敦煌归来,兴奋地同母亲谈起戈壁的黄沙、祁连的雪峰。一直安静听她“喋喋不休”的母亲,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才3个月大的时候,我就怀抱着你,走过西域黄沙迷漫的古道。”

毕淑敏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讲过这段往事。母亲笑了笑,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当年也没有火车可坐。从星星峡经柳园到兰州,我每天抱着你,天不亮就爬上装货卡车的大厢板,在戈壁滩上颠呀颠,半夜才到有人烟的地方。你脏得像个泥巴娃娃,几盆水也洗不出本色……”母亲讲着讲着,眼圈儿不觉得泛红了。

静静地倾听母亲的描述,毕淑敏这才知道自己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她无法想象当年母亲是如何抱着自己一路颠簸一路风尘地来到北京的。

毕淑敏突然意识到,在自己和最亲近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从此,毕淑敏爱听母亲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她说,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我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晚年的母亲尽管白发满头,但头脑清醒,也很健谈,讲起过去的事情如数家珍。看着慈祥的母亲,听着她“讲那过去的事情”,毕淑敏的心一次一次被打动着。母亲曾对毕淑敏讲,当年怀上女儿的时候,自己完全吃不下寻常的食品,闻什么都吐。体重锐减,医生说再不补充营养,大人孩子都有危险。可是,她的父亲要率领骑兵到远方,于是他把照顾母亲的担子交给一个名叫“小胖子”的警卫员。母亲曾多次向女儿叨念:没有那个老兵,这个世界上可能就没有我和你了。

原来,母亲当时唯一有食欲的是野鸽子汤。为此,“小胖子”变着法儿打野鸽子,烹饪好后给母亲喝。当毕淑敏知道母亲当年吃了数千只野鸽子时,便开玩笑地对母亲说:“你也太能吃了。要是绿色组织知道了,会抗议你没完。”母亲有些不服气,纠正说:“不是我能吃,是你能吃。生下你后,我就再也没吃野鸽子了。”这时,毕淑敏怜悯起那些野鸽子来,“不管怎么说,这数字也大得可怕,承受不起”。这成了她心底里的“大罪孽”了,一直耿耿于怀。

毕淑敏出生后,“母亲抱着我,住在古老的俄式木屋。夜里我爱哭,母亲就彻夜抱着我。母亲胆小,不敢点灯,就在漆黑的夜里,守我到天明。”母亲无数次的讲述之后,毕淑敏对母亲说,咱们回一趟新疆吧?去寻找那木房子和野鸽子。

1997年夏,毕淑敏和母亲回归新疆之旅终于成行。然而,她的出生地伊宁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从母亲茫然的眼神里,我发现她记忆中的伊宁,彷佛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地方,同这方土地不搭界。”毕淑敏看到母亲低声自语,似乎要同历史讨说法。毕淑敏决定放弃“寻找”,安慰母亲说:“不是您记性不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

在父母最后的时光里感悟“幸福”

在毕淑敏当医生的岁月,她碰到过很多次死亡,面对许多生命的突然消失,毕淑敏有刻骨铭心之感。毕淑敏说她原来是个“幸福盲”,而让她彻底转变的是父母的去世,他们都是含笑而去的。“笑着,幸福着离开――这是父母留给我最宝贵的遗嘱。一个人的生命,即使在遭受无比痛苦的折磨,即使是面对死亡的威胁,也依然可以感知人间的温暖与幸福。”

罹患癌症,病人及其家属或多或少经历过悲伤和痛苦的过程,甚者会出现抑郁症等严重精神疾病。毕淑敏的父母都是因肝癌而离世的,然而毕家并没因此精神颓丧,而是坦然、积极地直面。

2001年,在母亲被诊断为肝癌后的第一时间,毕淑敏实情相告母亲,没有像一般家庭做些隐瞒,说些善良的谎言。“没有什么比坦诚更有力量。人对自己的生命有知情权,有权知道,有权作决定。”当过医生的女儿知道,母亲很聪明,很敏感,就是隐瞒也拖不了多长的时间,一旦她知道得了肝癌后会更加痛苦,治疗也会越来越不理想。

当时,毕淑敏不断搜集各种权威信息,看最专业的书籍。“看完后,手脚冰凉,知道妈妈的病没救了。我把书扔了。”她开始向母亲有分寸地简明扼要地阐述病情、盼母亲配合治疗、尽量提高余生的生活质量。

镇静的毕淑敏将了解到的所有方案向母亲全盘托出,并尊重母亲的选择――譬如老人拒绝化疗,抵触有创伤的进一步治疗。接下来要了解老人的恐惧,满足她的愿望。毕淑敏问过母亲最怕什么?回答:疼。毕淑敏告诉母亲,医学可以有各种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老人宽慰了许多。

毕淑敏努力调动母亲的康复潜力,增强免疫力。母亲经过一段心理调整之后,开始接受并勇敢地面对这一现实,日常做好营养保健的护理与饮食调理,积极地配合治疗。母亲期望亲人能一直陪伴左右,毕淑敏便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母亲。最后一次去青岛,医生唯恐坐飞机会导致母亲脏器大出血,母女俩还是无所畏惧地快乐出门了。

当中西医治疗都对母亲的病无效时,朋友介绍了偏方,由多种化合物配成的粉末。为了印证药物对癌症病人没有副作用,毕淑敏替母亲先试吃,后来陪伴母亲一同用药。毕淑敏的先生尽管有些感动,但还是发出了自己的反对声:“你没这种病,跟着吃药干什么?万一出了问题,老少都赔进去。”

这时,毕淑敏耐心地给先生做起思想工作:“妈妈患了癌症,对她来讲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在这个时候非常孤独,对她实施的又是一种新疗法。如果出现什么偏差,对她身体造成的影响就会很大。我是一个正常人,又有当医生的经验,对药物的毒副作用什么的,反应更敏感一些。我先吃,如果没问题,妈妈再吃,保险系数就大了。有什么不良的地方我就与医生探讨,比如我觉得这药量是否大了一点,我有什么反应,是否要调整,他们也会很重视我的意见。”先生劝阻不住,只好看着她每天陪着母亲吃药。

起初就被医生宣判“死刑”的母亲,后来有了3年零8个月的生命奇迹。这或许是上帝为毕淑敏的诚心所感动。2005年1月,母亲临终时,很清楚地对儿女们说道:“我非常幸福,这辈子很满足……”

笔耕不辍的幸福“煮”妇

毕淑敏是当今中国最走红的女作家之一,她的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海内外。而在日常生活中,她与邻家大嫂差不多。

毕淑敏和自己的孩子更像朋友。约访的时候,毕淑敏提出不谈自己的儿子芦淼――因为她曾与儿子有个约定,他长大了,作为母亲不宜公开属于他的信息。毕淑敏听了儿子的话,很欣慰,表示尊重他的意愿。是的,孩子长大了,已是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人,应该拥有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笔者表示理解,并有些感动――她是一位明智而懂得尊重的母亲。

每有人言及自己的先生,毕淑敏总是一脸的幸福:“我父母觉得他是个好同志,我也觉得不错,是个好同志,就在一起了,我们谈了5年的恋爱。我家庭生活挺幸福的,我跟我先生世界观基本一致,重大问题、待人处事上没有什么分歧,有点小分歧也是在买什么东西、刷个碗上。”

成家后,先生称她是“对家庭很负责很敬业的那种主妇”,并特地强调了“敬业”这个词。她先生说:“我们一起外出,她常常被人认出来,照相或签名时,我就站在一旁,也觉得很自然。夫妻嘛,只要是真的相亲相爱,没有什么名声和金钱的差异会阻碍情感。我们已经携手走过了这么多年,已经慢慢地变老了,我们还会继续携着手,继续变老。”曾有人问起毕淑敏,她与先生是不是“左手和右手”的关系,毕笑言是“手和脚”的关系,“两人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我是一个正常作息的人,像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也可能会在夜里写作,但这种情形很少。”毕淑敏说,写作的过程中,我也不是个不可以打搅的人,我的母亲、我的先生、我的孩子,如果他们有什么事,通常都会尽量地“打搅我”。

一家人聚首一桌,吃顿家常饭,是幸福的。毕淑敏喜欢烹饪,最拿手的是做家常菜。她手下功夫不错,菜刀在砧板上奏起美妙的音乐,瓢勺在铁锅里操出诱人的美食。作为家庭“煮”妇的她用美食表达对家人与生活的热爱,把生活调得有滋有味。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毕淑敏喜爱旅游,让心情在山水之中放飞。自父母过世之后,每逢到美好的地方去,就会带上他们的照片,“希望他们和我一道,看到美丽的风光,见识更多的人和事”。2008年夏,毕淑敏与儿子踏上为期3个月的环球航旅之前,一改以前的习惯,没有带父母晚年的照片,选取的全是他们年轻时的留影。“环球游是一条蕴含着风险和艰辛的旅途,一路上山高水险,关隘重重。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喝不到温热的水。飓风、海浪、颠簸、晕船……还有莫测的危险。年轻的父母,他们英姿勃勃,意气风发,该是可以和我们一道,忍耐更多的苦楚,坚守更长的时间吧?”这位孝女用自己的方式纪念逝去的亲人。“探险”归来,母子合作出版了一部《毕淑敏母子航海环球旅行记》。文字里,全是对生命刻骨铭心的体验与感悟。2010年,她的新书《破解幸福密码》再一次轰动文坛,让无数读者感动不已。

毕淑敏作品范文3

清风说其实他喜欢林徽因的文字。文雪说,羡慕顾漫和明晓溪,因为他们写出的故事有那么多的人在看。是啊,我们总是因为他们的美好,因为他们的优秀,而也幻想着自己的优秀。而最终的结局,却迟迟未来。

林徽因,只是曾经看过这么的一个名字,却不曾看过他的文字。而顾漫和明晓溪,他们的一些美句,自己也看了一些。明晓溪,其实是姐姐给自己推荐的,她说了很多关于明晓溪文字的美,她说,在众多作家中,她最喜欢的就是明晓溪,她为我推荐他的作品,说的《明若晓溪》《泡沫之夏》等。后来自己真的接触了她的作品的是看《旋风少女》的时候。看了文雪的文章后,我问自己,我,究竟哪个是自己的独爱?清风有着自己真心喜欢的林徽因,而自己,却找不到?韩寒?郭敬明?顾漫?廖一梅?安妮宝贝?张小娴?席慕蓉?好像都不是,对他们的文字,自己貌似未曾真的去了解过。或许自己是忠爱于毕淑敏老师的文字的吧?

对于毕淑敏老师的文字,总感觉,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她的文章,完全就是在叙述,最终,总结自己的感受,自己写作的风格,或许,受了她不少的影响吧?毕淑敏老师的文字,给人一种看到了自己身边故事的梦幻的感觉,他的文章,偶尔也呕心沥血,让人看到了社会实在存在着的某些我不想承认的现象。看毕淑敏老师的文章,总是要给自己很大的深思,要么就是给我很堕落的感觉,要么就是像被打了鸡血似的。又或许,是因为她是一个心理医生的原因吧,懂得在文章的深处,也透露着某些人的性格,从而,让我,不由地,想要在她的文章里面找自己的影子。

印象中,毕淑敏老师好像很爱好艺术,只是,却没有哪个简介里面说过,毕老师喜欢艺术。或许,只是我的错觉罢了!

或许喜欢毕淑敏老师文字里的朴实,或许喜欢她字里行间透露着现实社会的某些残酷。

毕淑敏作品范文4

趁现在手脚灵便,先去旅行,耳不聋眼不花之时多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记得第一次看毕淑敏的作品是《紫色人形》,在一块旧油布的中央两个紧紧依偎在一起的淡紫色人形,见证了一对重度烧伤夫妇用生命作为誓言的爱情。之后,陆续拜读了毕淑敏的《血玲珑》、《拯救》,直到2012年,在东单三条协和礼堂,终于见到了这位普通得如同邻家阿姨般的著名女作家,那一次,她笔下人类和病毒殊死抗争的《花冠病毒》的故事让记者忍不住落了泪。如今,年过花甲的毕淑敏又推出了新书――《非洲三万里》,用一场期盼了半个世纪的旅行把真实的非洲展现在读者眼前。

从10岁剩60岁,跨越半个世纪终圆非洲梦

《非洲三万里》是62岁的毕淑敏乘坐蒸汽机车“非洲之傲”,从南非的开普敦一直走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潜心闭关一年后写下的旅行心得。正如她在该书的序言中写到的那样,“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旅行。”去往这个全名叫“阿非利加洲”的地方,是毕淑敏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梦想,“我从10岁左右有这个想法,到60多岁才得以实现,这中间跨越了半个世纪。”为什么要去非洲,毕淑敏觉得喜欢一个地方不需要理由,“如果一定要找三个理由,那我尝试着回答:1,非洲是人类发源的地方。2.非洲有非常多有趣的自由自在的动物。3.非洲神秘古老的文化。”

在去非洲之前,毕淑敏对非洲的了解很有限。到了非洲之后,她有了不同的感受,“我之前觉得非洲的动物特e多,好像到处都是动物世界。(其实)除了特定的国家保护区外并没有那么多的动物。但是整体说来,非洲自然环境的保护还是非常良好的。当你去之后就会发现有很大的不同,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比如非洲历史上对于种种的过去事情的宽恕,以前就没有体会到,这次就深深体会到了。”毕淑敏讲述的很多非洲故事都离不开“宽恕”二字,例如她在南非最大的贫民窟索韦托实地考察,以惨死的黑人孩子海克特,皮特森的名字命名的纪念馆,却不会售卖他死亡时的照片,因为“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南非人民的宽容让毕淑敏感触颇深,“我在非洲看到这样的宽容产生了很大的震撼,因为我们要时刻牢记的不是仇恨,而是宽恕。”

毕淑敏曾经说过,“旅行有层次的不同,有点像我们到海边,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这次的非洲之行她究竟得到了什么7毕淑敏的回答很幽默:“算是在齐胸深的水里得了几条带鱼吧。”

下一个目标是南极,想越自己耳不聋曝不花时多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在《非洲三万里卜书中,毕淑敏写到了一位“非洲之做”列车上最老的乘客――87岁的史密斯先生。如果只是数护照上的印记,他已经到过113个国家。在他看来算是真正到过的国家,大约有90个。这些年,毕淑敏也走了很多地方,“我大概走了70个国家吧,实在是不太多。而且走过的地方越多,就发现自己所知更少。”而她的下一个目标则是神秘的极地一南极。“我确实在做南极之旅的准备,还在看很多书,充满了一种欣喜的期盼之情。”毕淑敏去南极并不是为了探险,“我去极地,不是去参加行走极地那么高端勇敢的事业,我只是想做一个一般的旅行者去极地看一下,所以和真正的极地探险者还是距离很远的。”谈起旅行的意义,毕淑敏表示:“我可以去看这个世界,去看美丽壮观的自然界的风景,我可以去看各种各样的人,我可以去看世界上到达鼎盛时期的文化遗址,所有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纪念,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旅行最大的意义。”在毕淑敏看来,行走不一定要去远处,“从广义上来说,行走就是去看这个世界上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到达的地方,在那里寻找一种更深刻的体验。行走不一定非要去远处,在近处也可以行走,我们也可以从大自然那里得到很多启示。”

比起“旅行”一词,毕淑敏更喜欢“旅游”。“‘游’是水字边,在水里面游的时候是比较轻松的,没有阻力,会i自然有一个真实的亲切的接触。我希望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到处走动的时候,有一种在水里游动的感觉。我想趁着自己耳不聋眼不花之时,多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和大家分我的印象。”

互联网为我的写作带来了很多变化,更加激励一个孤独写作人的勇气和坚定

毕淑敏作品范文5

频现医生的形象和故事是毕淑敏小说创作的“独特符号”。无论是中篇小说《生生不已》、《预约死亡》,还是长篇力作《红处方》、《血玲珑》、《拯救》和《女心理师》等小说,抑或是新近创作出版的《花冠病毒》,她总是将医者救死扶伤的情怀和作家的审美意识整合起来笔端,在文学作品中为宝贵的生命和脆弱的心灵开出了一剂剂“良方”。

《花冠病毒》巧妙地把故事设置在未来的“20NN”年:一种可怕的瘟疫病毒――“花冠病毒”突袭燕市,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都市顷刻间沦为“猎物”。拥有心理学背景的女作家罗纬芝临危受命,成为亲临抗毒一线的采访组成员;在一线与病毒作战的科研教授于增风,以身试毒不幸身亡;一个神秘的年轻人忽然找到罗纬芝,两人随即达成一项秘密交易……在没有特效药的危机时刻,人类与病毒的“博弈”不断推进,最终通过组合自我心理能量与病毒展开了殊死血战。原本毕淑敏无意写一部“未来科幻小说”,这部小说的念头最早萌生于2003年深入北京抗击“非典”一线采访的经历,她试图以此展现人性在面临危难时刻迸发出的悲悯和无奈。

与那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作家不同的是,毕淑敏并不是居高临下地瞥视众生,而是以剧中人的姿态向人们娓娓道来,个中多了一份平和、一份关怀。当小说中各色人物为寻找对抗“花冠病毒”的武器和策略百般周折、乃至悲观失望之时,作者却给出了对抗危机的两个秘密武器:一个是“元素”,一个是心理能量。而前者无能为力之时,真正的希望唯有靠后者――“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必将多次交锋,谁胜谁负,尚在未知之数。当身体和心灵遭遇突变,最终能依靠的唯有心理能量。”

因此,对生死以及人心的探问――即“直面未来世界里人类的心理灾难,积极探索心灵危机的应对之策”就构成了《花冠病毒》的核心思想。透过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为立足点的写作,毕淑敏更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够借由作家的责任感逼近生命的本真。“花冠病毒”形态绚烂美丽,和它的凶残形成某种强烈“反差”――而作者却不断借此病毒一手制造的毁灭性危机表现着人类生命的尊严,并肯定那些在危机中死亡的生命价值――死亡固然是一种不幸,是超越极限的人生痛苦,但它与生存的对立却恰恰标志着真实的生命存在。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花冠病毒》中的危机和死亡意蕴,则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知死,然后知生”。诚如小说通过对危机和死亡的书写折射世态炎凉,继而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对生命价值的关爱那样,每个人都应当从危机、乃至生与死的角力中领略如何善待这仅此一次的生命。

《花冠病毒》

毕淑敏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毕淑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

[桥段]

如果你还没有看以下的文字,就已经

1.把这张纸的一部分投入到水中,

2.并且近距离地观察了这杯水,

3.在半尺之内的距离闻了这杯水,

4.震荡之后呼吸了这杯水的气味,

毕淑敏作品范文6

关键词:毕淑敏;生命;死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1-0032-03

死亡是所有引起恐惧的事物中最为可怕的一种,它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便时刻伴随着我们,笼罩在我们的快乐和幸福之上,神秘淡然地俯视着我们。人们在活着的同时,也在经历着死亡。弗洛姆说:“人,无论是人类或个人,一旦降临于斯世,便被抛回如本能一样恒常既定的状态,堕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不移:过去以及未来的尽头――死亡。”[1](P9)有的人害怕失去奋斗一生的事业和尊严,一心想要逃避它,可死亡却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任凭时间的穿梭、空间的移动变化,人们丝毫没有减轻对死亡的畏惧。所以,面对死亡这一文学命题,诸多作家驱之避之。而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却以冷静的笔触,零距离地逼视死亡,描摹死亡的状态,并把描写死亡意识作为小说创作的压轴戏。她独特的文学创作的风格与她不平凡的经历(十一年的军旅生涯和二十多年的行医经历)有关,使她不得不坦然地面对鲜血淋漓的死亡和生命的更迭。因此贯穿她作品的主线就是生命和死亡这个问题。她认为,当今的中国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人们的物质财富在不断地充盈,但却不能忽视更为重要的精神领域的建设。我们必须正视我们的存在,必须坚强地正视我们不敢触及的死亡。因此,她的创作引导人们正视生命的历程,以更加饱满的人生态度对待生命,以更加冷静的姿态对待死亡。人们只有学会面对死亡这一事实,才能真正减轻内心的恐惧,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

自古以来,死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一方面,人们凭借强大的主观幻想,把自己及家人封闭在一个与死亡绝缘的世界里,即使设想到死亡,也是审视想象他人的死,绝对不肯相信会与自己有关;另一方面,尽管人们主观地否认死亡、逃避死亡,但由于我们对真理的认知,人们能够理性地认识到生命的必然归宿是死亡。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发展变化的。随着西方社会由奴隶制向中世纪封建社会和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西方死亡哲学也相应地呈现出“死亡的诧异”、“死亡的渴望”、“死亡的漠视”和“死亡的直面”四个具有质的差异性的阶段。[2](P16)“死亡的诧异”是西方死亡哲学发展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西方人用自然的眼光审视死亡和死亡本性,侧重于讨论死亡的本性问题。正是从对死亡及其本性的诧异、怀疑和震惊中产生出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死亡哲学,为后世的死亡哲学作了必要的铺垫。[3](P17)据《创世纪》上记载,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为他们的后代带来了永恒的惩罚――永恒的死亡。这意味着人类始祖的原罪将世世代代在我们的血脉里流淌,即便是初生的婴儿,也不复是亚当没有犯下原罪时的无辜状态。故此,人的一生将被无休无尽的罪孽所包围,为赎原初的罪,人类将受尽人生的苦难与折磨,直至死亡来临,方能进入彼岸的世界,享受因果轮回。这就是贯通整个中世纪的意识形态,也即死亡的渴望阶段。[4](P23)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人开始用人的眼光看待死亡,许多哲学家把死亡看作与人生毫无关系的自然事件,因而对死亡采取极端漠视的态度。直到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特别是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的出现,西方死亡哲学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关注的中心问题是:面对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终极性,我们在今世应该怎么办?毕淑敏的小说就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美学观点。

一、畏惧死亡是生命的本能

死亡是人类永远无法超越和避免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意味着失去了生前珍爱的一切,意味着人们将失去一生苦苦奋斗而捍卫的尊严。对于死者的亲人、朋友而言,它无疑是无法面对的,他们将会因承受不住噩耗而精神萎靡乃至崩溃。所以,活着的人都趋吉避凶,对于死亡的恐惧可以说是人类对于死亡的无法补救、无法逆转的一种生命本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畏死的本能”一说:“任由你是皇公贵族还是贫民草芥,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逃避的终极命运。”[5](P36)同时他认为,人们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与思维言谈中,通常把死亡看成一种不易发生的特殊时刻,把“人是最终走向死亡的”这一客观事实当作“偶然事件”而非“必然事件”,人们在有意识地躲避承认死亡,以求得到短暂虚假的心理安慰,这便是人们的畏死心理在作怪。其实畏惧死亡是每个人的本能,关键在于面对死亡你将退避三舍还是坦然面对,毕淑敏就是亲历过极端恶劣环境的摧残而屹立不倒的人。

17岁的毕淑敏告别父母,穿上戎装,踏上了中国海拔最高的土地――阿里,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女兵。在冰天雪地的高原一待就是十一年。在十一年的漫长历程中,她每天面对的是生命的死亡、恶劣的天气、单调的自然环境以及枯燥的生活。自然条件极度严酷,物质的严重匮乏,连空气、阳光和水都是奢侈。寸草不生,寒冰万古不化,道路坎坷崎岖,稍有不慎,便会摔进万丈深渊。然而,在这种环境下,还要负重行军。出去拉练的时候,她身背武器、红十字包等重达35公斤的装备,每天行进60公里,在最寒冷的时候穿越无人区。这不仅是对身体素质的极端考验,更是对人的心理承受力的严重挑战。此时活着对于她来说就是受罪,就是摧残!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早一秒尽快脱离痛苦。这种躲避濒死的折磨也是人畏惧死亡的一种表现。人类之所以惧怕死亡,其实主要是害怕人之将死时的惨状。年轻的毕淑敏也不例外。她想故意地装作不小心跌入悬崖,可就在她抬起脚的瞬间,生本能与死本能在激烈地交战,生命意识、情感涌动、活着的美好,使以寻求快乐为原则的生的本能最终以强大的生命力战胜了死亡的本能,她的脚居然粘在厚厚的冰层上动弹不得……因为经历过这种恐惧,所以更能勇于面对,因为经历过这种绝望,所以更能在绝望中生出希望来。

二、人是向死的存在

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毕淑敏十分坦然地跨入死亡这一忌讳的,以大胆、直观的描写,解开死亡的神秘面纱。在她看来,死亡确实在一定意义上折射着生命的渺小与无奈,因为它毕竟代表着一个个活生生的肉体的消陨,既然事实无法改变,为什么不超越它,使它腾空而上,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金灿灿的光芒呢?于是,毕淑敏描写大量的小人物、普通人的死,以此展现人类最本真的生命状态,人是向死而生的。在毕淑敏的笔下,死亡不再是恐惧的归宿,而是对生命的自然回归。她笔下的死亡不再恐惧,而是作为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有了死亡,人的整个生命历程才完美的结束。毕淑敏作品中对死亡的描述经历了将生命视为向着死亡的存在和在认识死亡的基础上探讨对死亡的理解、反观生存的意义这样两个阶段。海德格尔认为:“我们生着即在死着,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死亡贯穿于我们的全部生命过程。”[6](P312)面对一个现实的存在,不能于事无补地惊慌失措,不要寄希望于救世主,也不要祷告于神灵,它们只存在于虚妄的幻想中。要把死亡看成人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死亡意识才能真正地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观念之中,才能把死亡看做平常事。

在中国这样一个一向忌讳谈论死亡的国度,毕淑敏的作品从《昆仑殇》、《阿里》、《补天石》到《生生不已》、《预约死亡》、《红处方》、《拯救》都无一例外地选择死亡作为结构故事的精神脉络和艺术关怀的焦点。在关于死的世界里,毕淑敏为我们描述了形形的死。但是她没有空泛的夸夸其谈,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始,不管是在高原的艰难经历,还是在临终关怀医院或是心理诊所,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是自身生命“在死”状态中的切身感悟,并且在死亡的观照下绽开生命的自信和尊严之花。作者以这些真情实感打动读者,使读者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距离拉近,使读者彻头彻尾地感觉到死亡就在我们身边,但她并没有使用一种恐怖的手法来渲染死亡,而是刻意跳过狰狞可怕的死亡场面,描写安详雍容之死,使读者从死亡中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温情与悲悯。

同时,作家认为,生与死的本质是相互统一在一起的,它们是生命的两级,并且相依相随,都无法逃避。在小说《血玲珑》中,卜绣文为了救身患再生贫血症的女儿早早,不顾失去尊严和事业,甚至不顾生命的危险再孕育出一个孩子来救女儿。这对这个新生儿是极其不公平的,还没有出生就决定了要牺牲自己的骨髓来救一母同胞的姐姐早早。然而对于母亲来说,更为残酷的是,二者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却要残忍的舍弃其中一个来换得另一个孩子的生。对于这生与死的选择,卜绣文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煎熬之中。再有《生生不已》中的乔先竹,身陷于女儿患脑瘤去世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当她终于决定再生一个孩子时,她忍着剧痛,拔除了深陷肉体中的绝育环后,鲜血淹没了她,但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抛之度外也要再孕育一个孩子。她的牙像被陈醋腌过,上下牙对撞的时候,就像两块酥皮饼磕碰,有渣子落下来……[7](P70)骨头松了,背也驼了,眼睛也花了。然而,乔先竹越是虚弱,她就越是兴奋和高兴,因为她觉得是孩子吮吸了她的营养,这是一个多么健壮的孩子啊!乔先竹在用自己的血肉来喂养孩子,用自己的死来换取孩子的生。这就是毕淑敏建构的生死相依的命题,它们共同来表达生命最本真的诉求。

参考文献:

[1]【美】弗洛姆.爱的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2][3]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好的句子

下一篇八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