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范例6篇

八股文范文1

一.作文教学的意义、目的:高考的敲门砖

我们常对学生说,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必须重视:这就是我们对作文教学意义的认识。由此,我们告诫学生必须摸准高考作文的要求,平时加强训练,争取在高考中得高分甚或满分:这就是我们对作文教学目的的认识。

批评:写作是现代社会人人必备的一种能力,作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这种日常必备的能力;这也是其意义所在。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凡只为应付考试而进行的学习,就是八股的学习。由此观之,我们的作文教学观念还存在严重的八股病。

二.作文练习:为练习而练习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高考轨道,我们早早地要求学生写所谓的“话题作文”,并且要按“高考标准”写。学生不愿写,我们就出题目下命令,规定必须在几天内写完,或者在课堂上当堂完成。

批评:作文本应是学生的主动自发行为。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总有些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把这些写下来就是练习作文。叶圣陶在《论写作教学》一文中指出,必须养成学生“有所积蓄,须尽量用文字发表”的习惯,因为“在现代做人,写作已经同衣食一样,是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因为作文是写学生自己的“积蓄”,“定期命题作文就是不得已的方法”。即使命题,也应该钻到学生的心里出题,使“学生所写的必须是他们积蓄的”;并且“标准不宜太高”,否则“依样葫芦,临时剽窃得来的,虽属胜义精言,也要不得”。叶老的话值得我们三思。

三.作文的内容:套话、空话、假话、糊话

因为命题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无话可说”;因为作文要按“高考标准”写,学生更无话可说。这里的“无话”,指没有自己的话,或认为自己的话不够“档次”。因为没有自己的话,于是套话、空话盛行,鹦鹉学舌,盲目搬用,“大言不惭”,凌空虚蹈;假话也不惜现编(许多考生谎称自己是孤儿、单亲,真让人替他们的父母寒心);糊话也不时现于笔下,上下脱节、前后矛盾,甚至满篇糊言的情形并不少见。可叹的是,除糊话外,“假大空”的话还常常得到我们的好评,以为“典型”“新颖”“境界高”等等。

批评:古人云,文如其人。写作文不仅是写作文,还是学做人的一种重要方式(魏书生老师把写日记比作道德长跑,颇有道理)。叶圣陶多次强调作文应“求诚”,要让学生写心里话,写想清楚了的心里话。只有如此,才能练出能应付实际生活的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真正的写作能力。

四.作文的形式:为形式而形式

因为要达到“高考标准”,学生不但认为自己的话不够档次,还认为自己的文章形式也不够档次(当然,这是我们“教导”的结果),于是找来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专挑“古怪”的文体文式来学,以求博得一个“新颖”之类的评价,挣一个高分。于是,不必对偶的也对偶,不必排比的也排比;不必题记的也题记,不必片断的也片断;不必病历的也病历,不必报告的也报告……不在思想感情等内容上下功夫,专在“修辞”文体等形式上演杂技,写作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写作。

批评: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都明白: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形式足以表现内容即可。高考标准里有“新颖”一条,其本义应是要求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有个性的内容,并不是要求学生只在作文的形式上务新务巧。不在内容上下功夫,专在形式上耍花招,不仅是作文的缺点,也是做人的缺陷。

五.作文批改:用“标准”打杀学生

我们批改学生的作文,常从“高考标准”出发,“合”标准就好,不合就不好。但标准是怎样一个标准,为什么要合这个标准,怎样使学生达到合乎标准,这些方面我们考虑太少。我们忘了从学生实际出发,总从标准出发,做“大而无当”的评改,久而久之,“标准”就成了学生的紧箍咒,一念就让学生头疼,学生畏惧厌恶作文的情绪也由此产生。

批评: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批改作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改正力所能改的毛病,每批改一次让学生有一次实在的收获,就达到了批改的目的。如果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只从标准出发(尤其是学生作文的水平距“标准”尚远的时候),这样的批改就难有实效,只会让学生茫然、泄气,由畏惧作文进而厌恶作文,作文教学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八股文范文2

一、睹其状

我们走进校园,深入作文课堂,就能看到“八股”种种拙劣表现。

1 怪状之一:套框框

突出表现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出固定格式,学生习作时采用填空式。

2 怪状之二:凑字数

就是学生在作文时,规定学生作文必须达到相应的字数。有些老师甚至叮嘱学生务必把格子写满,让改卷老师心生怜悯,“充分考虑”阅卷老师阅卷中时间的仓促性。

3 怪状之三:背作文  就是教师“精选”佳作让学生背诵。以备“战时”使用。一但“战场”上出现相似文体,学生就会下笔如流水。一气呵成。

4 怪状之四:找规律  就是教师“善于”从历年的试卷内容中总结“经验”。从而选定今年的作文内容,然后大运动量训练。

5 怪状之五:强迎合

就是“认真”揣摩改卷老师的心理,在内容上与时事强行挂勾,追求时代性。在形式上,讲究“风头――猪肚――豹尾”。

6 怪状之六:空点评

由于内心浮躁,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往往也流于形式。批语都是一些让学生不愿看的内容,都是把诸如“语言流畅”、“层次清楚”、“感情真挚”、“书写工整”、“事例典型”等词语重新排列组合。学生看腻了这些词语,每拿到老师批后的作文只看等第就了事了。

7 怪状之七:定思维

学生每学期都面临着多次的考试,现在规范办学要好很多,但考试是不可能根除的。每次阅卷时,教师都抢着改习作,为什么?轻松!看一下书写是否整洁,看一下开头是否有点新意,结尾是否有点深意。几秒就可扫视完毕,红笔一挥,分数就定好。可谓简单至极。

8 怪状之八:无真情

现在学生由于缺乏生活阅历,没有养成观察、练笔的习惯,而且感情处于荒漠中。提起笔来,无话可说,一些假事例,说空话现象充斥其中,每每作无病状。此类文章目不忍睹。

二、究其源

应试教育是孕育此怪胎的温床。直接导致教师的教学心理、教风。学生的学风呈现出病态表现。

1 投机取巧的教学心理

应试教育把这种病态的作文教学方式推上极致。教师如此,学生如此。笔者曾听过一位县级能手作文教学经验介绍,他把近十年来县小升初考试的作文题目分门别类梳理成所谓“规律”,然后教给学生哪类题目准备哪些材料,怎样开头,如何结尾,逐一训练后让学生熟背熟记,以应考试。并言之凿凿:作文命题具有循环式的规律性,只要按此要求去做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无往而不胜。如此高论,作文教学不误入歧途。岂不成了咄咄怪事?

2 “惰性”的教风学风

据笔者调查,近几年“教作文不作文”的现象已成风气。教师把题目及要求向黑板上一写,万事大吉。学生应对有术,学生只是照书算命,写得如何,就是另一回事了。学生呢,要说作难也不难,不抄就编。三下五除二就好,个个成为下笔千言的“奇才”。

3 迎合阅卷的歪道文风

曾听过许多写作教学高手的观摩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在“战时”的几十分钟内写出让阅卷人喜闻乐见的文章,也就是要搞“迎合”。比如,能歌颂的就不要去揭露(避免惹事生非),能歌颂教师的就不要去歌颂别人(因为阅卷人一定是教师)。

三、纠其行

1 教师写好下水文

古人云:“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教作文,必须自己会作文;要学生写。必须自己会写、先写。这样做一是让学生信服。二是让学生有所遵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于写作的老师必然会带出一茬茬长于写作的弟子。当然。当好写作的领头雁,并不是要求教师以“写”代教。恰恰相反。教师最先通过“深入虎穴”获得“虎子”,从而在具体的感受写作的甘苦中去把握写作课教与学的决窍,寻找教与学的捷径,使作文教学“活”起来。

2 训练扎实基本功

就是指导学生从听、说、读、观察、思考、实践人手。养成天天记、天天写的习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老先生说:“只有写,才会写。”美国作家海明威说:“你越写,越懂得写作,这是学写作唯一的办法。”下大气力抓基础,还要务必抓好“练字、练词、写句、写段、完意”的训练,反复抓,不懈地抓。慢,恰恰是最快的。

3 改变命题方式

教师不再规定具体的题目,而是只指定作文范围、题材和体裁。具体的题目,由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定范围自己去“找”。好的文章。总是先从大量的原始生活中(也可从文字材料中)寻得素材。再从素材中发现生动深刻的东西,然后形成观点(主张或形象),最后确定题目。只有经过这样的大量的反复不懈的训练。学生才能形成真正的写作能力。相反,单纯的命题作文训练不仅违背了认识规律,同时必然造成学生作文的空洞、做假、拼凑,甚至文不对题的普遍弊病,将写作引向死胡同。

八股文范文3

【关键词】 实证 证据 真相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2

一、提倡“实证作文”的动机

近年来,我发觉作文教学尤其是议论文教学陷入困境:作文模式化严重。大都是总分总,中间杂以并列、对比或递进。学生在论述某些常见的观点时,虽然旁征博引,但例子司空见惯。如以“挫折”为题,学生不外乎举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贝多芬虽耳聋却作《命运》,威尔逊见蜘蛛不懈结网而重拾信心,打败拿破仑。而以“谦让”为题,学生就举蔺相如顾全大局避让廉颇,张廷玉千里家书“让他三尺又何妨”而成就“六尺巷”佳话。中间用名句点缀。师生戏称之为现代八股文。如果学生初学议论文写作,这样中规中矩的教学,是必要的,无可厚非的。可是长期以来,学生都这么写,年年如此,届届如此,就缺乏新鲜感,而且雷同率高。不仅老师自己产生审美疲劳,学生也因网络中存在这样大同小异的文章,而失去写作兴趣。他们会形成错觉,认为议论文,就是把各种材料拼接而成,文字游戏而已。甚至老师也习以为常,认为这种常规写法,基本分能得到,平均分也不差。但我认为,长期这样的作文模式教学,会让文章失去灵气。

那么,我该从哪里寻找突破口呢?

这几年,我常常被本地论坛和贴吧所吸引,上面登载当地现实中刚发生的事件,常常引起网友热议,在短短几天,就有网友跟帖几百楼。人们从各自立场出发,为各自利益,根据法律与情理,激烈交锋。如交通管理部门因无证三轮车不安全,常发生车祸,就决定取缔。因此引发了三轮车司机们集体抗议,发生了用几百辆三轮车堵住市政府门口的群聚事件。有车族早就对三轮车不守交规不满,因此对交管部门的大力取缔三轮车行为大唱赞歌,拍手称快。而无车族,则大吐苦水,说没了三轮车,公交车又无法到达各个角落,他们出行不方便。三轮车司机更是以死抗争,认为交管部门砸了他们的饭碗,使他们家庭陷入困境,竟发生了躺在执法车下抗争的事件。

我把这个话题拿到课堂上,请同学们发表看法,结果他们情绪高昂,不仅在作文簿中长篇大论,更纷纷在本地论坛加入论战队伍。一位学生因父亲是三轮车司机,更是夜以继日,不断发帖,为与他父亲同命运的三轮车司机的权益呐喊助威。论战的最终结果,催生了取代三轮车的5元“的士”,三轮车司机也因缴车而获就业补助金,经劳动局组织培训后再就业,解决了生计问题。三轮车事件终获圆满解决。从这次论战中,同学们发现作文不仅仅是用来考试的工具,还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利器。我也悟到,要让学生爱好写作,不仅靠“有趣”,还要靠“有用”。

二、“实证作文”概念及渊源

这种针对现实问题,通过实地考察,依据事实、法律与情理,提出看法,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成的文章,我称之为“实证作文”。“实证作文”既可以叙述事实,也可以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得出某种结论。这种文章,古已有之。在中唐,韩愈柳宗元为纠正六朝浮艳不实的文风,发起“古文运动”,强调文章要文以载道,言之有物。其中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就是通过作者的实地考察,发出“苛政猛于蛇”的慨叹,希望当朝“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就是“实证作文”典范之作。韩愈的《圬者王承福传》,通过对一位泥水匠的生平叙述,赞扬自食其力,独善其身的美德。从他的亲身经历,认识到无才无德者富贵难守的悲剧。这也是实证文章的例子。

这几年高中新课程正在开展研究性学习,学习写作“实证作文”,有利于学生在这项活动中培养实证精神,两者紧密结合,相互提升。“实证作文”在今天网络时代,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实证作文也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时事短评在实际作文教学中的延伸拓展。

三、“实证作文”的实际操作

由于实证作文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个人利益,学生非常爱好,用不着老师催促,他们自己就能在论坛、贴吧、微博和QQ群上踊跃发表文章,抒发人身体验。实证作文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我来谈谈如何提高实证作文的写作质量。

实证作文教学程序基本上是这样操作的:教师在课堂上抛出某个现实话题,同时进行写作指导,如谁主张,谁举证,证据要确凿无误,要分析突出自己观点,要辩证分析,不可以偏概全,不走极端。然后指定学生写在作文簿上,老师收上来点评;也可以指定学生发表在当地论坛上某个版块或者校园贴吧上。学生告知老师注册的网名,老师也告知学生自己的网名。师生可以在网络上互动。在作文课上,老师和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或手机上网看到彼此的文章和评论。学生发表的文字,可以规定字数,如首次全面发表看法,要800字或600字,之后跟帖回应的可以不限字数。对于学生的帖子,老师要及时点评、反馈。对于证据不足的评论,要求学生补充证据,或者让他改用恰当的措辞。

四、实证作文的实践效果

由于实证作文多数是在论坛或贴吧公开发表看法,围观者和跟帖者较多,互相辩驳,交锋激烈,学生怕自己的文章遭网友“围殴”,必然小心翼翼,认真调查清楚事实真相,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刨根究底,甚至贴图,上传视频,让自己的论证说服力更强。他们努力做到叙述事实条理清晰,议论逻辑严密,辩证地看问题,不走极端。在网友严格的批评中,他们的思维和写作能力提升很快。下面我举一个实际例子。

林女士在本地论坛上发帖,先从政府纠风办正在发起纠正公务员“慵懒散”作风的运动说起,然后转入正题,讲述自己母亲因与修建窨井的李姓邻居发生纠纷,被另一陈姓邻居殴打,而当地派出所拖拉敷衍,至今事情未获解决。

该帖子在论坛后,网友纷纷跟帖,谴责警察不作为,同时赞扬林女士文采很好。

我把这个帖子在教室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要求学生拨打帖子中当事人提供的电话了解真相,利用周末时间到现场实地调查。果然有学生在论坛现场照片,同时配有文字说明。图片和说明文字显示林女士家与李姓邻居相距较远。李姓邻居所修建的窨井并不妨碍林女士的住宅。于是网友们(部分是学生)认为是林女士的母亲无理取闹。而采访林女士的学生还了解到,林女士的母亲之所以对这个窨井不满,是因为李姓邻居建筑用地原是林女士的,后经土地部门批准转让给李姓邻居建房子,但林母认为李姓邻居阳台伸到林女士菜地上方,所以借机发难。还有同学通过采访目击者,发现林女士母亲因辱骂来劝解的陈姓邻居是“上门狗”,才引发了肢体冲突。但由于现场劝架人较多,并未造成严重后果。有学生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警方多次来村中调查并做笔录,并非不作为,在后续的帖子中还警方清白。学生不仅用记叙文还原事实真相,用议论文分析评论,还查找法律条文,提出妥当调解方案。

在这次“窨井事件”论战中,学生面对现实中的问题,认识到现实的复杂性,原来生活不是非红即白的,需要详细调查,具体分析。学生还查阅了土地法规、治安条例和《刑法》,学到了课堂之外的知识。由于理论联系实践,学生才意识到课堂学到的写作常识,在生活中竟有这么大的作用,真正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在运用中学习,学习就更有动力了。

五、实证作文与想象虚构文章的关系

提倡实证作文,并非反对学生写小说、童话、科幻类想象虚构文章,两者代表两种不同的写作风格。作为抒发个人情感、怡情娱乐的工具,想象虚构文章还是大有市场的。

六、考场应试作文与实证作文的关系

有人肯定会说,考场应试作文,要求学生在一小时内完成800字短文,哪里容得考生调查取证?“你提倡实证作文,也只能在平时写写罢了。”对这个疑问,我也不否认。但提倡实证精神,必然影响学生学生作文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文的论据选择,让他们的议论有凭有据,思维更加严密,使学生快速与社会实践接轨。

小结:空谈误国,“实证”兴邦

提倡实证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倡实证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倡实证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倡实证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和严谨的文风。提倡实证作文,也有利于纠正高考作文中“浮艳”趋向。对空话连篇的作文厌倦的语文教师不妨让学生尝试写写实证作文。

[ 参 考 文 献 ]

[1] 《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

八股文范文4

在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持续的涸泽而渔后,二级市场终于不堪重负。应该说,折得“新股发行失败第一例”桂冠的八菱科技肯定会“很难受”、“很尴尬”,管理层批准了,怎么会功亏一篑?其实,八菱科技中止发行既是意料之外,也属情理之中。在此之前,从事汽车制动系统产销的万安科技就遭遇到类似险情。万安科技上周五公告显示,有24家询价对象参与报价,仅比要求的20家高出4家。眼看到嘴的肉在嘴边掉到地上,搁谁都“很上火”,但八菱科技中止发行的案例肯定要被写人证券史的,而且是极为浓重的一笔。所以,这是个好事,具有积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首先,以前的新股停发大都是管理层有意为之。如2008年9月~2009年6月的这段时间几乎就没有新股发行。但从现有的迹象看,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则完全是市场行为。今年前3个月,新股网上发行与网下配售合计冻结资金分别为1.18万亿元、1.83万亿元和2.5万亿元;4月,打新资金直线下降至1.1059万亿元;5月份,新股冻结资金量更是仅为5299.82亿元。而与之相比,2009年全年打新冻结资金29.7102万亿元,月均冻结资金2.4758万亿元;2010年全年42.9474万亿元,月均3.5789万亿元。两相比较,个中缘由不言自明。

其次,今年上市的144只新股中,近80%都“破发”了,其中有10只新股甚至“破发”的幅度超过了30%,网下中签的机构亏大了。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说明询价机构更加谨慎了,定价责任的强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从侧面反映了任何一个拿到资格的券商都能做投行业务的时代结束了,未来项目会集中到有定价能力,并且有发行能力的券商手中。

第三,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具有标志性、划时代的意义。自2009年IPO新政实施以来,新股就变成了发行人的“提款机”。但今年,新股已成为二级市场投资者和参与询价机构的“恶梦”。财汇资讯统计显示,国都证券成为券商中的重亏者,该公司今年共中签28只新股,在它们解禁时浮亏6000多万元。另外,保险类机构当中,太平洋资管最“冲动”,其在华锐风电、骅威股份等5只新股解禁时浮亏1.2亿元。所以,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将会成为一个转折点,诸多的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都会因这个案例而警醒。

八股文范文5

“这儿有书吗?”

“什么书,只要你说得出来,我们都有。”

“作文。”

“走这边。”

这么多!看来我没救了。

“瞧瞧人家的作文,跟你的比比……快挑本好的……”

总算……我抱这一本《中学生新作文》,推开房门进屋。

“好好看看人家怎么写的,真是……”

我随手翻开一页——《我的班主任》:我的班主任是刘老师,他对工作负责,是我们的好老师……

八股文范文6

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科举”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例如,明清时期“科举”一词除泛指科举制度之外,还有特指科考后拔取准备参加乡试的科举生员之意。现代人常引用那句“一名科举三分幸,两字功名误煞人”的诗来说明科举制的黑暗。当然,在多数情况下,“科举”一词还是泛指考试任官制度。广义的科举从汉代已开始,名称为察举或贡举,直到隋文帝时才出现分科举人的文字表述。“科举”一词由“科”和“举”两个早已出现的各有独立含义的字组成,将此二字连用,是在设科和举人数百年之后才实现的。在隋唐至北宋中叶以前,“科”既可以指进士科,也可以指明经等科。但在王安石取消明经诸科只保留一门进士科后,此“科”字一般便专指进士科了,而且使用“科举”二字的情况明显增多起来。

简言之,考试取士始于西汉,科举制度则始于隋代。考试较宽泛,科举较具体。所谓科举,就是“中国帝制时代设科考试、举士任官的制度”。

进一步细究“科举”二字,便不能不谈到“贡举”。贡举与科举是两个互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据考,贡举制始于汉代,早在汉隋之间,“贡举”一词已经常被使用。通常情况下,“贡举”是指地方向中央荐举的常科,并不包括制举。《唐律疏议》卷九《职制》“贡举非其人”条疏议说:“依令:诸州岁别贡人。若别敕令举及国子诸馆年常送省者,为举人。皆取方正清循,名行相副。”可见“贡”与“举”是两条报考途径,贡人与举人合称贡举。

贡举时代和科举时代在隋代至宋代600余年间出现重叠交叉,这是因为明清以后人们将“科举”的概念回溯到隋代。

“科举”一词逐渐代替“贡举”一词的过程,就是狭义科举逐渐代替广义科举的过程。而之所以会将“科举”上推到隋代,就是因为隋炀帝时建立了进士科。时迁至南宋末期,中国似已大部分使用科举之名称。

进士科的创立是探讨“科举”起源问题时无法回避的关键因素。为什么要以进士科的起始作为科举制起源的标志?唐宋时期“科举”二字单独使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便是专指进土科举。唐人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叙进士科举》还用“进士科举”一词来概括关于进士科举的专门记述。《唐国史补》卷下《曲号义阳子》也载:“贞元十二年,驸马王士平与义阳公主反目,蔡南史、独孤申叔播为乐曲,号《义阳子》,有团雪散云之歌。德宗闻之,怒,欲废科举,后但流斥南史、申叔而止。”蔡南史、独孤申叔为进土,唐德宗因此事认为进士中存在某些浮华轻薄之风,因此“欲废科举”,这里的“科举”便专指进士科举。

王安石罢止明经诸科只保留进士一科后,实际上是将明经等诸科合并到进士科中去。改革后的科目虽名为进士,但以经义为重,究其实,则类似于以前的明经科。唐宋科场中长期存在以经术或以文学为主要考试内容的激烈争论,王安石的改革也只是经术派的暂时胜利,后来两派矛盾妥协的结果,是在进士一科中又再分出“经义进士”、“诗赋进士”两途,乃至于后来还有“策论进士”。然而,不论用什么科目名称,这些都属于进士科举,所以后来人们所指的科举便是进士科举。习惯成自然,当人们追溯科举制的起源时,便自然而然地将隋炀帝设进士科作为科举制的起始标志。

唐:以诗赋取士

对于唐诗及其繁荣,人们多从文学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归因,认为是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所致。而客观上,唐采取科举制度,并以诗赋取士,是唐诗得以推广和繁荣的关键所在。

唐代是科举制度的奠基期。宋以后各代科举皆在唐科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唐代科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进士科的崛起,并成为了士子出身人仕的首要途径。进土科考试在唐代趋向于以诗赋为主,不仅如此,应进士科者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文卷,投献给当时达官贵人或文坛名人求得他们赏识推荐,以提高知名度和及第机会,这种习尚称为行卷。而从天宝元年(742年)以后,朝廷还下令举子于考试前将平日所作诗文交纳给主考官,以供核实并知其所长,这种形式叫做纳“省卷”。唐诗中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皆为行卷作品。诗赋在唐代进士科的地位如此突出,以至于顾炎武也认定,“以诗、赋取者谓之进士”。唐代开诗赋取仕之风,大大促进了诗歌的繁荣。通过科举考试,把作诗投入仕之道,这必然促使世人对诗的努力学习和钻研。当时整个知识分子阶层几乎都是诗歌作者,诗成了知识分子学习、钻研的必修科目。这种重诗风气对唐诗的促进是可想而知的。除知识分子之外,科举普遍地吸引中下层社会的人人仕。这些人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生活的磨练,其诗作题目材与生活更加贴切,内容更加丰富,意境更加高远,这正是唐诗千古不朽的魅力所在。唐代大多数诗人都走过科举之路,唐诗百花纷呈的繁荣局面与科举增设诗赋密不可分。

宋:轻诗赋重策问

殿试是科举制度这座金字塔的塔顶。因为所有的读书人,从一开始就有进士、状元这样一个目标,而且可以一级一级的实现,所以殿试考试的内容必然对所有的读书人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科举制度不仅单是和八股文相联系,在它的最高层次还和状元卷相联系。前者主要侧重于考生的基本的国学知识,而后者则侧重于考生对现实的了解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举制度最终究竟能够选拔什么样的人才,殿试以及殿试卷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试诗是唐代殿试的特色。唐承魏晋之风,又兼国力强盛,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状元崔曙的答卷“夜来双月合,曙后一星孤”一联,是唐诗中的名句。贞元十二年(796年)丙子科,李程“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句,亦属清新自然。而到了宋朝,策论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自从宋代以来,策论所涉及的泛围很广,包括帝王之学、治世之道、天道人极、礼乐弄政、古今治道、当世急务、经学、史学、刑罚、吏治、教化、肆武,甚至天文、地理、祭祀等。清代古文大家姚鼐在其《古文辞类纂》收录了董仲舒、苏轼、苏辙等人的《贤良三策》、《苏子瞻对制科策》等20篇策论。状元殿试的策论,因为时间限制等等原因,多数情况不能和前者相比。但是它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中也不乏佳作。由于宋代文官政治的实行,大批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发言权,在文坛上也是左右风气的领袖人物。因此,宋代文人多为官僚、学者、文士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远比汉唐广博宏大。

此外,宋代宽松的政治环境,在历史上是少有的。太祖粗定天下,约誓有三,其

中一条即“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所以两宋士大夫虽多有贬谪,但是没有被杀的。在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宋代的士大夫们动辄向皇帝上万言书,反映在状元的对策上,也多是洋洋上万言,痛斥时弊,少有忌讳。

例如建炎二年(1128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同寻常的一年,金军灭亡北宋之后,再次大举南下,跨过淮河,饮马长江。全赖抗金将士的英勇奋战,金军暂被击退,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建炎二年(1128年)戊申科考,考生胡铨指责高宗的策问“听于天而不听于民”,文辞激越,剀切直陈,又说“臣而不言,是负陛下;使臣言不从,是陛下负臣”,最后也不用“昧死”等词,便以“臣谨对”结束了对策。这种把矛头直指当朝皇帝的,在殿试卷并不多见。而高宗不仅不恼怒,反视为奇文,欲擢胡为状元。

这种对士大夫的极端宽容的态度,同样表现在科举的策问中。例如绍兴二年(1132年)壬子科的策问,高宗便直言不讳:“屈己以和戎,而强敌内侵;招诱以弭盗,而盗贼犹炽。以食为急,漕运不继而廪乏羡余;以兵为重,选练未精而军多冗籍。吏员猥并,而失职之士尚众;田莱多荒,而复业之农尚寡。”这种如此深刻反醒自己的策问,在后来的殿试卷中,是很少见的。

明清两代的状元殿试卷,决不臧否本朝人物,而宋代却可以,这也是宋代政治环境宽松的表现之一。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丁丑科,王十朋在卷中是非王安石、司马光之长短,所论人物又兼及寇准、王曾、李迪、韩琦等名流,甚至仁宗皇帝。因此,科举士子对现实政治揭露最多的当数宋代。如著名的南宋状元文天祥的对策,用语就极为沉痛,他质问理宗:“陛下以为今之民生如何?”接着描绘当时的黑暗现实:“今之生民困矣!自琼林、大盈积于私贮,而民困;自建章、通天频于营缮,而民困;自献助迭见于豪家巨室,而民困;自和籴不间于闾阎下户,而民困;自所至贪官暴吏,视吾民如家鸡圈豕,惟所咀啖,而民困。”最后大声疾呼:“呜呼!东南民力竭矣。”

明清:迷信八股

明清科举考试,皆以八股文为主要内容。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市民意识的觉醒,个性解放思潮的汹涌澎湃,八股取士已逐渐暴露出其与社会不相适应的一面。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顾炎武于《生员论中》一文即有过“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材出也”的议论,这一取士方式在明末似乎就走到了面临抉择的十字路口。

但是明亡以后,清人并没有废止八股科举,反而变本加厉,极为有效地运用这一人才选举制度,很迅速地巩固了政权。史学家孟森曾就此评论说:“明一代迷信八股,迷信科举,至亡国时为极盛,余毒所蕴,假清代而尽泄之。盖满人旁观极清,笼络中国之秀民,莫妙于中其所迷信。始入关则连岁开科,以慰蹭蹬者之心,继而严刑峻法,俾忮求之士称快。丁酉之狱,主司、房考及中式之士子,诛戮及遣戍者无数。其时发难者汉人,受祸者亦汉人。汉人陷溺于科举至深且酷,不惜假满人以为屠戮,以泄多数侥幸未遂之人年年被摒之愤,此所谓‘天下英雄人我彀中’者也。”

从统治者角度而言,八股文之所以为明清两代帝王奉若神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与封建专制政体的适应性。清统治者以科举为笼络、控制汉族文人的利器,比明朝统治者多了一层深谋远虑的政治因素;而汉族文人为能实现个人价值,奋志青云,也乐得俯首就范,有时为达目的,甚至无所不用其极。

就大体而言,特别是清代,八股文要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四个部分各自须有两股相比偶的文字,共成八股,此即其名之由来。

综观明清两代,读书人对待八股文也时常处于难以化解的矛盾之中。作为应试者,他们一方面于试前处心积虑地揣摩八股文的应试技巧,“不求文章中天下,只求文章中试官”,总期望毕其功于两榜,迅速拿到进入统治者行列的人门券。然而这些满怀希望的读书人一旦铩羽败北而归,又往往大骂考官的糊涂,讽刺八股的荒唐;随着时间的流逝,心平气和之后,就又再作冯妇,旧业重操,打起精神钻研起八股文的诀窍。有一些读书人甚至一辈子目不斜视,只知八股文是安身立命之本,无暇他顾,终老于牖下而后已。

废科举后100年

从1905年至今,废科举后的100年,大体上可以说是将科举“妖魔化”的时代或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客观地评价,尽管科举制的弊端明显,考试内容狭窄单一,并且越来越程式化、格式化,最终形成“八股”,但是,科举制的实施,最大限度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正、公平。它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使“底层”可以通过苦读考试升至“上层”。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