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的散文范例6篇

毕淑敏的散文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1

语境是人们在语言现象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3]它可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通常指的是语言现象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语言现象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心理背景、文化背景、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与各种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词符号等。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新论》中把语言环境分为三类:(1)小语境(context),包括话题、前提和上下文;(2)中语境(situation),包括说写者和听读者之间的关系,时间,空间,事件;(3)大语境(backgroud)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传统。[4]

语言环境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得体性的多层次性。得体性可以分为小语境得体性和大语境得体性。小语境得体性是微观得体性,静态得体性指的是语言或话语本身,这是传统修辞学最重视的;大语境得体性是宏观得体性,动态得体性,指的是话语同大语境的关系,也就是对大语境的适应度。下面我将从适应语境的角度对毕淑敏散文中比喻的得体性进行探讨。

一、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是指上下文语境,即一个句子在更大的语言段落中所处的位置,这是对语境的最狭义的理解。“微观得体性,就是在小语境中,在特定上下文中,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同其他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搭配要得当,同整个话语协调一致,和谐统一,形成有机组合。”[2]因此,我们应该在上下文中去理解某一个词语、某一句话,去分析它的得体性。

例(1) 更讲究的花砖像是一部有头有尾的小说呢。……(《腰线》)“花砖”和“小说”是两个不存在任何相似点的不同事物,表面上不存在任何相似点,如果单看这个比喻,会让人觉得无法理解。但是如果看完下文,“一款叫做‘爱情鸟’的瓷砖,花砖就有几种格局。一块是来年感只水鸟相依为命,耳鬓厮磨的。这好理解,新婚燕尔啊。再一块就是三只鸟左顾右盼呼朋引类的。这多出来的鸟,可不是什么非法闯入者,而是大鸟们辛辛苦苦孵出的小鸟”,就会恍然大悟:花砖在装饰家庭的同时还显露了主人的文化内涵。

例(2) 幸福是个哑巴。(《哑幸福》)“幸福”是人们的自我感受,而“哑巴”却是有生理缺陷的个体,两者毫无相似点。如果单从这句话来看,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如果联系它的上一段“幸福很矜持。遭逢的时候,它不会夸张地和我们提前打招呼。离开的时候,也不会为自己说明和申辩。”并认真看了全文就会明白:一个人的幸福要靠自己追求和把握。

例(3) 我才明白,节日就像一个国度,是有特定的领海和领空的。(《三月,是我们的节日》)乍看之下,“节日”和“国度”之间毫无联系,但是通过后面的说明,“特定的领海和领空”,联系作者正在谈论的话题“三八妇女节”这一女性专有的节日,就很好明白这一比喻了。

二、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指的是交际活动的大背景,包括社会生活、民俗习惯、民族心理、民族历史等。文化贯穿于语言的始终,因此,文化语境不仅对语言活动起到整体制约作用,对语义也有不可替代的解释和说明功能。例如:

例(4)上午借,下午还。临到考试,便连书也借不到了。我有时顿感滑稽,觉得自己有点像高玉宝。(《铁马冰河入梦来》);例(5)婚后的男人,太累太累。好像追赶太阳的夸父,一头担着事业,一头担着家庭。(《关于女人和男人的吉光片羽》);例(6)电话像七仙女下凡时的难香,点燃起来,七八个数码拨完,女友的声音,就像施了魔法的精灵,飘然来到。(《午夜的声音》);例(7)处方像一条阿拉伯魔毯。它雪片似的飞着,覆盖住病痛的荒野,托举来康复的远景。(《医生提笔》);例(8)处方像观音菩萨的净瓶,撒出甘露,收伏病魔。有句俗话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处方就是剥茧抽丝的能手,把病渐渐地融化了。(《医生提笔》);例(9)我把许多真实的故事砸烂,像捣药的兔子一样,操作不停。我最后制出一颗药丸,它和所有的草药茎叶都不同,但毫无疑义,它是它们的儿子。(《炼蜜为丸》)

在这几个比喻句中,喻体分别是“高玉宝”、“追赶太阳的夸父”、“七仙女下凡时燃起的难香”、“阿拉伯魔毯”、“观音菩萨的净瓶”、“捣药的兔子”,它们有的来自神话传说,有的来自文学作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素养作基础,是无法理解这些精彩比喻的内涵的。

三、背景语境

背景语境指背景知识、社会常识、专业知识等构成的语境,它不像文化语境那样一定与民族性相关,但它构成了理解语言的一种重要语境。比喻是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或者说语言使用者在这两种概念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关联。对于语言接受者来说,他要寻找这种关联,要通过喻体来理解本体,在很多情况下,对于整个比喻的把握依赖于喻体部分涉及到的背景知识或社会常识。例如:

例(10)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之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时日,都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片子。(《教养的证据》)作者认为教养的形成如同做成香喷喷的面包,要有“酵母”发酵过程、适当的“烘烤”过程等才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揭示了教养是通过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这一道理;同时教养是一张X片,通过它看到的不是皮肤而是骨骼,因此教养不是外表,靠化装可繁花似锦,它是内在素质的表现。

例(11)真诚是爱的风向标,当一对相爱的人,不再坦诚相向直抒胸臆,爱的台风就亮起来了。(《爱最怕什么》)“风向标”是用来观察风向、预测天气的,在这里,用来形容“爱”,形容“真诚”,如果相爱的人“不再坦诚相向直抒胸臆”,那么“真诚”这一“风向标”就发挥它的作用,“台风”(这

里比喻矛盾、隔阂)即将来临。 四、主观语境

在很多情况下,一些比喻的确切意义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直接相关,这种主观意图就属于主观语境。对语言接受者来说,比喻的准确理解必须符合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当然,主观语境不仅仅包括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还包括语言使用者的信仰、感情状况、当时的心境等。信仰、主观目的、甚至当时的情感状况不同,同一个事物在语言使用者的心目中会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同是海洋,可以是“咆哮的大海”、“狂怒的大海”、“跳跃的大海”、“傲慢的大海”、“荒凉的大海”等等。仍是那个大海,但因主观因素的影响,大海的比喻意义却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如果对主观语境不能很好地把握,就难以准确理解一些相关的比喻。例如:

例(12) 草原在午后阳光灼热的呼吸,波光粼粼,犹如晃动着的九天而下的玄紫色纱幕。脚旁的小草,像无数神奇的吸管,把苍黄大地的水分,变成了绿色油漆,不慌不忙地涂抹在自己向阳的叶面上。野花英勇地高举着花茎,把小小的花盘,骄傲地迸裂到近乎水平的角度,竭力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示出来。好似一个细胳膊的小伙子,一往情深地仰着脸,向蓝天求爱。(《大雁落脚的地方》)这段话语,作者不仅向读者展现了午后草原的美丽景色,而且通过“晃动着的九天而下的玄紫色纱幕” 、“无数神奇的吸管”、“绿色油漆”、“细胳膊的小伙子”这些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草原的深切感情。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2

毕淑敏的身份很多:医生、心理师、作家,还有一个就是“生活家”。她的作品多与自己的职业角色有关,笔下流淌出的质朴文字,渗透着睿智、哲思和温情。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对幸福密码的破解,可以说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生活家”。

文如其人。毕淑敏的文字不浮躁、不奢华、不卖弄,现实生活中的她真实而亲切――从容的举止、平和的目光、温婉的言语、谦和的口吻、真诚的笑容。面对面采访,宛若在同一位邻家大姐娓娓交流。

找回失踪30多年的“朋友”

“今天,我首先要感谢余玮,他帮我在赤壁找到了一个失踪30多年的朋友……”2012年5月21日上午,羊楼洞,“中国著名作家写赤壁”采风座谈会。

听到作家毕淑敏一开口就提及我,我不免有些惊讶:怎么?我帮她在赤壁找到了多年不见的朋友?我仅仅是邀她出席笔会,怎么有这么一回事?迟疑之时,我注意到坐在会场的毕淑敏的先生――芦老师也是一脸的茫然,看来他与我一样也不知云里雾里。

“这位朋友不是别的,就是赤壁羊楼洞的‘川’字牌青砖茶。刚才,我第一口喝到这砖茶,一种久违的熟悉感袭来,30多年没有感受到这味道了。30多年了啊,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当年,就是这青砖茶,给了我力量,给了我温暖……”毕淑敏深情地讲述着,整个会场静得一根针落地也似乎能听见。听到这里,我释然了。

16岁那年,毕淑敏赴阿里,开启11年的军旅生涯。高海拔、缺氧、超低温……这些词汇于16岁前的小丫头毕淑敏没有概念。家里的经济情况比较好,她对吃苦的思想准备有点不足。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她成为阿里高原骑兵部队的卫生员后,感觉似乎到了另一个星球。很短的时间内,从繁华的都市来到人烟稀少的边疆,从一个单纯的大都市学生一下子变为一名保卫祖国边疆的女战士,角色的切换太快。

在这个完全陌生、极端的自然环境里,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顿悟人的生命之渺小与脆弱。最可怕的是寂寞,能一起侃的人很少,和家人通信也不畅,常常显得百无聊赖,只能一个人去发呆。严酷和寂寥,成为毕淑敏这一段时间生活的主题词。

17岁那年的冬天,毕淑敏第一次想到了自杀。当年,毕淑敏是军队里的小医生,经常拉练穿越阿里高原无人区。那一次,她身背足有70斤重的重负要走60公里的高原路程。那天中午,毕淑敏不小心把自己的午饭扣在了牛粪上,于是只得饿着肚子继续走。她心想,走不动了,就趴在地上休息一下。这时,指导员走过来对她说,不能休息了,太阳落山之前要赶回去,否则就会被冻死在雪地里。毕淑敏回忆说:“负重、远途、空腹,我觉得反正我走不到目的地了,还是死了算了。当时走到一个山体的旁边,非常陡峭,只要把手放开就可以失去生命。但是,我的手反而更紧地抓住岩石缝,我不想拖累别人,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毕淑敏机械地抬动脚步,在蒙蒙的月光下走完了最后几十里路,终于到达了宿营地。

有一次,毕淑敏为一个战友守灵,“我站在窗外看天上那离得很近的巨大的星星,感觉到生命真的很宝贵短暂,我今生一定要利用好或珍惜好自己的生命,非常明确地为自己确立了生存意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够对别人有所帮助更好,起码也不给别人痛苦”。

“阿里那个地方,海拔5000多米,自然环境特别极端。地理环境有时候对人的思维会构成强大的影响,对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那里极端的寂寞,所有的刻板、单调、死一样的沉寂在那里头。而另一边就是一个特别年轻的生命,那时我不到17岁。”毕淑敏常常会整整一天就坐着看那座雪山。寒冷、单调、艰苦、隔绝,并且弥漫着无边无际的寂寞。那万年不化的雪山,冰封了军人们所有的激情,军人们的青春成了那里最鲜明的色彩。

当年,司务长分发营养品,给每人一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说:这是茶砖!老医生还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尽管此时的毕淑敏不知这“川”字牌青砖茶来自鄂南赤壁的羊楼洞,还以为它的故乡是四川,但从老医生口里渐渐知道:“它的茶碱含量很高,在高原,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这茶,就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

毕淑敏转业回到北京后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这“川”砖,也曾一度在四川寻找过,但是无果。没有想到这次在赤壁笔会期间邂逅30多年前的这特殊的“老朋友”。在阿里地区戍边的岁月里,特别是在那风雪交加的冬日,她和战士们就靠这热砖茶温暖生活。毕淑敏说,这种砖茶的味道,让自己铭记一生。

在中国青砖茶的摇篮――赤壁羊楼洞找到了“川”砖,毕淑敏兴奋不已。她说,砖茶的味道是10多年暴风雪中浓浓的味道,是青春时代的记忆。她表示,回去后将把找到“川”茶的消息告诉当年的战友,并请他们一起品尝。

笔会结束不久,毕淑敏就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散文名篇《洞茶》。全文再现了自己与洞茶“川”砖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初见砖茶时不以为意、茶砖相伴时温暖安慰、寻找砖茶时失望困惑、误买茶砖时绝望黯然、重逢茶砖时思念感动。

“我轻浅地含了一口。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口颊的每一丝神经,都惊喜地蹦跳。天啊,离散了几十年的老朋友,在此狭路相见相拥相抱。甘暖依然啊,温润如旧。在口中荡漾稍久,熟稔的感觉烟霞般升腾而起。好似人已迟暮,蓦然遭逢初恋挚友,执手相望……”深挚的情感宣泄在她的笔下,成为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她感喟:“人的所有器官中,味觉是最古老的档案馆,精细地封存着所有生命原初的记忆。胃更堪称最顽固的守旧派,一往情深抵抗到底。这些体内的脏器无法言语,却从未有过片刻遗忘。它们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稳定,保持着青春的精准与纯粹。”

在寂寞的军营,在冰天雪地的极寒边防,一杯砖茶温暖着身体、陪伴边关岁月、也见证着毕淑敏那些青春的日子,成为记忆中永远的温暖,让她一直魂牵梦萦。

让毕淑敏高兴的是,洞茶“川”砖的故乡羊楼洞早年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茶商云集,极盛时有茶庄200余家,人口近4万,有“小汉口”之誉,是中国制茶业发展的历史缩影,今天已是中国茶文化的名片。如今,毕淑敏已被授予赤壁荣誉市民,作为“老朋友”的赤壁已把她视为“自家人”。

“戎装・白大褂・爬格子”的变奏曲

阿里的生活是寂寞的,惟一的娱乐休闲是读书。毕淑敏酷爱读书,阿里地处偏远地区,运来的书并不多。当时,毕淑敏所能看到的书除了一些马列与《毛选》等政治书籍,再就是全军下发的《鲁迅全集》。她把《鲁迅全集》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她不但是喜欢他的文笔,更喜欢他的思想深度和眼光敏锐,喜欢他的根据形势对自己人生方向进行定位。鲁迅这位现代文学奠基人渐渐成了毕淑敏人生道路上的精神偶像。巧合的是,毕淑敏后来的经历与鲁迅弃医从文有些相似。鲁迅的骨头硬,毕淑敏无论是在写作或为人处世中都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迷失自我,也颇相似。

后来,毕淑敏脱去戎装,转业回到北京,在一家工厂的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一干就是22年。刚开始,她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后来,当她发现,医生和生命发生着最紧密的关系,病人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你,那是血肉相连的一种联系。于是,毕淑敏工作得异常努力。

日常工作不免琐事,然而阿里却像一个烙印深深烙在毕淑敏的生命中。“无论是面对雪山,还是行走在荒原,我都有一种特别朴素的感觉,就是人生非常短暂、脆弱、没有价值和意义,如果你不努力地赋予它价值和意义,努力精彩地生活,它就会像昆仑山的雪或寒冰一样很快消逝,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这么想,也努力这么做。”当年阿里岁月的历练,让她心灵剔除浮华,留下本色。

对于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敏感,使得毕淑敏有了用文字表达的欲望。为此,她用一年半的r间自学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的所有课程。

毕淑敏至今还记得电大现代汉语的考试。考前,一位考生向她透露说,当天的阅读分析题是分析茅盾的《子夜》,很多考生头天晚上就知道了题目,而且全北京的《子夜》一书因此都被借光了。“我当时就想,我反正也没看,那就能写多少写多少吧。”

拿到卷子后,“我一看,那道大题真的就是分析《子夜》,但老师说,这道题作废,改为分析《骆驼祥子》。”第一个题是骆驼祥子拉过几辆洋车;第二题是“骆驼祥子”为什么叫“骆驼祥子”。对早就读过《骆驼祥子》的毕淑敏而言,这实在是太简单的题目,她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1986年,34岁的毕淑敏铺开稿纸开始写作,一吐为快。利用当医生值夜班的时间写作,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完全不懂写小说章法的毕淑敏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了处女作《昆仑殇》。“起初写小说完全没有经验,心中充满了激情,心里有话要说,要把它说出来写出来,就做了,就这么简单。”

毕淑敏记得,那天自己把稿子用牛皮纸袋封好,准备去邮局寄,结果先生表示他骑自行车直接送到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昆仑》杂志编辑部,“编辑说回家等3个月,未见通知就自行处理”。很快,编辑部来信,说“被文中磅礴的气势和沉重的主题所震撼”,同时质疑稿件是否是请人捉刀的。

次年,第4期《昆仑》杂志重磅推出了《昆仑殇》,《小说选刊》接着转载,引起轰动。不久,获得第四届“昆仑文学奖”。从此,毕淑敏步入中国文坛。

她的先生曾这样说:“对她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她的处女作《昆仑殇》。因为我亲眼看到了她怎样白手起家,踏出了第一步。对一个作家的家人来说,评价作品也许和读者、评论家有所不同。我看到她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和努力。”

从此,毕淑敏边做医生边写作,直至1991年,她决定退出从事了22年的内科医生职业,专心投入文学创作。她的生活经历堪比小说。从医经历中,毕淑敏是个不错的医生,她这样评价自己的医术:“比不上钟南山,比鲁迅、郭沫若好。”

1998年,已是国家一级作家、拥有文学硕士学位的毕淑敏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课程班的一名学生。那一年,她46岁。面对别人的不解,毕淑敏说:“我一直对研究‘人’特别感兴趣。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很神秘,这个探索的过程让我着迷。正好有进行专业学习的机会,就很自然地报了名。”

一个简单的理由,毕淑敏开始涉足新的领域。在毕淑敏心目中,心理学就是让人觉得幸福的一门科学。在北师大主修心理学博士之后,毕淑敏与朋友合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冠名的心理咨询中心。出乎她意料的是,来咨询的人太多了,很多人为了得到她的诊治,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她坦言,喜欢和人有关的学问――医学和文学,包括心理学,“这样的学问,让我充满了探索的快乐”。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帮人们找到心灵的家园。

“最幸福的人”的“手和脚”

20世纪80年代,毕淑敏在国外一家报纸上看到,按照投票者投票的多寡和权威们的表决所的“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排序为:第一,给孩子刚刚洗完澡、怀抱婴儿面带微笑的母亲;第二,给病人治好了病,和病人告别时刻的医生;第三,在海滩上筑起了一座城堡,望着自己劳动成果的孩子。备选的答案是:写完了最后一个字、画上了句号的作家。此时,毕淑敏与自己一对照,居然自己已集这几种公众认为幸福的状态于一身。

生活中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毕淑敏说,有些时候,“幸福盲”如同色盲,把绚烂的世界还原成了模糊黑白的照片。“幸福感不是某种外在的标签或者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的状态,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内在把握和感知。”为此,她开始审视自己对于幸福的把握和感知,训练自己对于幸福的敏感和享受。

“我对物质的要求不高,没有一件金首饰、宝石,也没有一套名牌衣服,没有名车,没有大房子。”毕淑敏说,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她这一生将永不化妆。“有场合需要的话,为了表示尊重,我还是会化点淡妆。”据悉,她惟一的一支口红还是出席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时受赠的礼物。一如她在散文《素面朝天》中所言:“我是女人,也很爱美。但我却不喜欢化妆,不喜欢往脸上涂抹一些失了真我的颜料。”

其实,她的文风也是“素面朝天”,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凡之中见真情,素朴之中见思想――读她的作品不失是一种精神享受。“素面朝天”是毕淑敏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解读。在毕淑敏看来,真正的美丽并非来自外表而是心灵。当一个人的精神富足时,那种朝气与活力,乐观与自信就是一种美丽。这美丽足以弥补一切外表的缺陷,同时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无限的希望与快乐。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是灵魂的成就,而不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毕淑敏认为,再多的金钱也和幸福无关,因为真正的幸福并非经济条件上的,更多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是一种精神境界。“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留一点当下的幸福给自己。不要丧失了对过程的幸福感。”她说,幸福并不是爬到山顶的那一刻,而是贯穿在攀登的全过程。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3

新课程要求展开个性化阅读,笔者试图对作者的这一选择作出自己的解读。

一、它是对传统女性家庭、婚姻至上观的否定

这最后一样最宝贵东西的选择过程极富象征意义,其实它是女性在传统和现代生存方式之间进行的选择。

首先,“父母”、“孩子”、“爱人”和“笔”代表了两种价值取向。选择前者意味着以服务家庭为中心,以亲人、爱人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自我的存在是依附于他人的;选择“笔”则昭示着作者决定以社会成员的身份独立生存,意欲在服务社会中确立自我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由自我的事业决定,既享受独立主宰自我的自由、拼搏后的精彩,也要随独立担当起自己的一份责任与辛劳。其次,心理的波折动荡显示“我”在事业和家庭之间选择的艰难,这种难以抉择的痛苦不是来自外在压力,而是来自自我内心新旧价值观的矛盾,其实质是做传统的女人还是做一个独立的现代女性的矛盾。它是“五四”以来几代女性生存困惑的形象反映,面对太多成功女性非但不能和成功男性享受同样的风光,还常常落得众叛亲离孤身一人的结局,“我”不能毫不迟疑地选择独立。

第三,最终结果则反映“我”成功挣脱至今仍有极其强大影响力的传统规范,从天然附属于父母的淑女、围绕着孩子的良母、终身侍奉丈夫的贤妻的角色链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社会角色――作家。它宣告经过“五四”以来新文化的长期冲击,今天的女性终于艰难告别旧我,拥有了区别于世世代代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她的生命首先并始终属于自己。

最后,作者的选择还宣告事业是生命中惟一必不可少的,比较而言亲情、爱情则既不是生命的必须,也不能凌驾于事业之上,更不能取代事业,这就否定了那种视婚姻家庭为女性最终归属的传统生存方式。作者在游戏的最后阶段意识到空气、水、太阳、鲜花和笔这五样,只有笔即写作事业才是她生命中惟一不能放弃的,它的地位甚至超越了空气、水、太阳,这更为深刻地说明事业或职业追求对于女性的生命意义。作者的选择虽然是对传统女性的家庭、婚姻至上观的否定,但并不等于简单否定家庭、婚姻之于女性的意义,而是给它们以恰当的位置。恰如婚姻家庭是男性生活的一部分,女性也不应视婚姻家庭为自己的全部甚至第一。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毕淑敏就是家庭角色、社会角色兼顾的优秀女性,她是孝顺女儿,贤妻良母,是很受病人欢迎的医生,又是屡次获奖的优秀作家。

二、作者为何否定传统女性的家庭、婚姻至上观

通过作者自己的散文,我们得知毕淑敏是一个非常热爱父母、家庭的事业成功女性,她有互相体贴理解的丈夫、懂事明理的儿子、骄人的工作业绩。这样一个成功处理生活和工作关系的现代优秀女性的选择较之其他无法协调两者关系的失败女性的看法理应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更值得读者关注与思考。那么毕淑敏为何否定至今仍有强大影响力的家庭、婚姻至上观?

首先,母亲以亲身经历教育了她。

毕淑敏很早就通过母亲的亲身经历深刻感受到女性在婚后放弃独立,视家庭、婚姻为自己全部的苦涩与辛酸。从《抱着你,我走过安西》得知毕淑敏的母亲从旧社会成长起来,1951年嫁给身为军官的丈夫后,像世世代代的女性一样并没有独立的追求,也未意识到新中国的成立给女性带来的独立机遇和挑战。她先是为了和丈夫同时从新疆返回北京放弃了自己指日可待的军籍;后是为了让丈夫有一个舒适的家,让儿女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毫不犹豫地放弃调干上工农速成中学然后上大学的机会。结果却在反右运动中被人贴大字报,指责她作为军官夫人不工作,躲在城里吃闲饭。最后追求家人幸福团聚的母亲却因为自己的放弃独立使得一贯要强的丈夫如坐针毡,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她只得听从丈夫指示带着三个孩子落魄地回到乡下,承受原本艳羡她的乡亲们的种种猜疑和窃窃私语。虽然母子几个月后重返京城,但她的母亲由此明白独立的可贵,从此走向社会。

其次,传统女性的追求容易落空。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家庭、婚姻至上观从未得到男性同等程度的回应、成全。因为男性天然地属于国家、民族、社会、家族,要建立轰轰烈烈的功业,要光宗耀祖,不能将婚姻家庭置于人生首位。“男人为了事业,可以抛却生命和爱情”,这是毕淑敏在散文《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中的看法。那么女人的家庭、婚姻至上的追求一旦遭逢男人抛却,岂不注定落空?在现实社会中将事业凌驾于爱情之上的男子较爱情至上的男子要普遍得多,他们的价值定位也更得社会的称许,这使得“痴心女子负心汉”现象一再出现。有时男人在没有足够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愿望而又恰恰有婚姻的阶梯可以依凭的时候,会无奈地放弃甜蜜爱情而选择联系前程的婚姻。这就注定有些女性的追求因为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恋人、丈夫的事业而落空。婚姻不是一厢情愿,完美的家庭婚姻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建设、呵护。

最后,传统价值观易产生诸多局限。

在《你站在金字塔的第几层》一文中,毕淑敏认为“人是追求创造性快乐的动物”。家庭、婚姻至上的女性即贤妻良母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家务活则缺少足够创造性,不能给人以高层次的快乐。久而久之女性还因过于热心经营家庭对社会工作投入不足导致自身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下降,加重了丈夫的经济负担,降低了家庭的抗风险能力。由于逐步远离社会,使得精神成长日趋缓慢甚至停止成长,最终无法适应社会,不能在精神层面上随时滋润、提升丈夫和孩子。其实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婚姻的不同阶段,对女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散文《母爱的级别》中,毕淑敏认为在超越本能的层面上母爱是需要修炼培养的,现实中极少的母亲是优秀的。在《家中的气节》中作者说:“家是什么呢?是一对男女的永不毕业的大学。”即两性之爱也是需要双方持久学习的。无论母爱还是妻爱的提升都需要社会大课堂,需要自己的职业感受的启迪,学习契机更多是在熟悉得容易让人懈怠的家庭生活之外。所以即使从建设幸福家庭的角度考虑女性也不能一味囿于家庭。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4

毕淑敏(1952-)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年仅17岁的她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人迹罕至的阿里高原当兵111年,做助理军医。她是到阿里部队的第一批五个女兵之一。有一次在最寒冷的时候,她随部队去拉练,穿越无人区,翻过6000米的高山。女兵身上背的武器、弹药、红十字包,加起来足有70斤重,一天要行进60公里。回忆起这段经历,毕淑敏说:“从早上开始,我心里特别恐惧,到下午4点。才走了一半路程。我再也走不动了。我不能让所有的感官感受全部的痛苦,我觉得我的肺里吸不到一点氧气,当时暮色四合,高原的夜晚来得非常快,我不想活了,我要找一个悬崖,岩石一定非常狰狞,不摔则已,一摔就是摔死。”这时她遇到了收容队,并被告之,“你如果不快点走,今天必然会冻死在这个山上。”毕淑敏机械地抬动脚步,在朦朦的月光下,走完了最后几十里路,终于到达了宿营地。这是一个小姑娘,在生命的极限时刻,突然间对生与死有了自己独特的感知和理解。这种感知和理解,一直融汇在她后来的创作生涯里,为她的作品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1980年毕淑敏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11年的边疆高原女兵经历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宝藏,从此她开始写作,1987年在《昆仑》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小说《昆仑殇》,紧接着,《补天石》《阿里》《君子于役》等“昆仑系列”作品问世,一时震撼文坛。同时,回到都市后,毕淑敏开始关注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写了《女人之约》《生生不已》《预约死亡》等作品,以表达母爱和生死主题见长。1995年,她出版散文集《素面朝天》,1997年,推出以缉毒、医毒为内容的长篇小说《红处方》,2001年又出版长篇小说《血玲珑》。

1998年,46岁的毕淑敏去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当时她的儿子已经上大学四年了。她刚开始学习很费力,常把学术论文写得像散文,“那一时让我特别自卑,而且对自己丧失信心,由作家一下子成了全班的差生了。”但她终于取得了硕士学位,成了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在毕淑敏近期创作的小说中,影响最大的是《血玲珑》,此小说曾被编剧谢丽虹改编为电视剧,由著名演员王姬、何政军主演,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映,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

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扑朔迷离,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小说采用“石破天惊”式的开头,某市地产开发巨商匡宗元在豪宅里被杀,刑警梁子在案情调查中发现,在匡宗元的手机里大量出现一个女人的名字,由此断定:同为房地产界女商人的卜绣文有重大嫌疑。

卜绣文是商界女强人,她丈夫夏践石是大学教授,两人因经济地位逐渐悬殊而感情日渐疏远,维系他们感情的只有冰雪聪明的女儿早早。

匡宗元爱慕气质高贵典雅的卜绣文,多次求爱遭到拒绝,于是设置圈套引诱卜绣文以绣文花园作抵押向银行贷款支付一个大项目的首付款,使她陷入危机,从而迫使卜绣文同意与他合作。

早早突然患了一种罕见的血液病,为了救她只能进行骨髓移植,医院发现她的髓型极为特殊。在女儿最危险的时刻,父亲夏践石生性懦弱。毫无主见,而卜绣文却十分镇定,显示了非凡的意志力,这使留学归来的青年医生魏晓日不禁怦然心动。为了抢救早早,魏医生拿出了“血玲珑”方案,即要卜绣文和夏践石再生一个孩子,用新生儿的脐血来救早早。然而在化验中,魏医生吃惊地发现胎儿与早早的血型不同,这说明早早不是夏践石的女儿,魏医生对卜绣文的品行产生了怀疑。而卜绣文在得到化验结果后如遭晴天霹坜,尘封在心底13年的一次可怕记忆重现眼前。当年,她在去乡下照顾夏母的途中曾被一个青年人过。为救早早,卜绣文下决心要找出当年那个犯。

夏践石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从家里搬到大学宿舍。早早偷偷跑出医院找爸爸,不幸受伤,卜绣文精神几乎崩溃。

魏晓日对夏践石发火,让他去尽一个丈夫的责任。听到早早受伤的消息,夏践石震惊,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挺身支撑这个家。为救早早。他毅然决定让卜绣掉腹中自己的骨肉。

魏晓日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犯,这个家伙就是卜绣文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匡宗元。魏晓日告诉卜绣文时,卜绣文刚好得知匡宗元一手操纵使自己破产的消息,旧恨新仇顿时一齐涌上心头。她强压愤怒,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救早早。匡宗元对此已有察觉。

夏践石不得已找到了匡宗元隐居在乡下的妻子黄姐,在黄姐的帮助下,卜绣文人工受精成功。

匡宗元终于了解到早早是自己的骨肉,竟对早早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感觉。匡宗元到医院看望早早,被卜绣文遇见将他轰出病房。

卜绣文身孕日显,深怕早早知道自己的身世。

就在这天夜里,匡宗元在自己的豪宅里被杀。

卜绣文在刑警面前对自己杀人供认不讳。次日清晨,高龄产妇易发的脑痫发作,卜绣文和胎儿的生命危在旦夕。早早知道了“血玲珑”计划,为了阻止妈妈为自己冒生命危险,她决定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经过魏医生的努力,早早得救。卜绣文终于生下一个女婴晚晚。魏医生用晚晚的脐血给早早成功地做了移植手术。

法院开庭。卜绣文杀人供词。刑警梁子当庭举证,原来杀死匡宗元的是他的女秘书肖蔷的男友,匡的司机阿彪。卜绣文被判无罪,当庭释放。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5

作者:毕淑敏

出版时间:2013年7月内容推介:

世间总会有些事情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生活在一个简单粗暴的世界,内心要保持柔软安宁。这里不讲大道理,没有教条指南,只是与你分享一些心灵平和的主张、与世界相处的态度和拥有幸福的提醒,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毕淑敏的文字有着温暖而坚定的内核,尽管她的笔下也有伤害、委屈、愤怒的负面情绪,但通篇读完,感受到更多的是生命向上的张力,禁锢在心灵的悲伤如冰霜噼噼啪啪地裂开,取而代之的是轻松畅快。

这是毕淑敏最温暖的作品,送给经历过生活粗暴对待,依然内心柔软的你。愿我们都能好好爱、好好生活,被世界温暖对待。

毕淑敏的散文携带着高原的严寒、青春的沉重、生命的厚实以及对死亡的冷静,震撼每一个人的灵魂。字里行间透露出冰天雪地般的浩远静谧,又流淌着山涧流溪般的温馨恬适,既有生命向上的张力,也有从心灵深处散发的爱与暖。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忙碌于物质的追求,淡化了生命的原始价值,毕淑敏的文字如同一味清醒剂,让人开始重新审视人生,思考生命本真。书中探讨了旅行、幸福、生命、爱情、婚姻、教养、青春、快乐、金钱、亲情、读书等主题,教我们学着勇敢爱,欣赏大千世界的美丽,珍惜生命中的美好,善待他人、快乐自身。在她优雅聪敏的叙事中,我们游历了山的广阔和丰富、人的丰饶和宝贵,永远走在生命最美最纯真的时刻。

如果你是怀揣梦想的学生,这里关于生命和命运的遐想,带你走出去看一看世界,分享梦想和远方;

如果你是被繁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上班族,这里有旅行的33个理由,有繁花似锦的加德满都、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不丹,让疲于加班和周转于公交、地铁的心感受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美好;

如果你是忙碌于家庭的普通主妇,这里有怎样成为优秀女性,如何与孩子、老公相处,女人何时该享受的建议;

如果你是在爱里挣扎沉浮的年轻女孩,如果你总在感叹遇人不淑,这里有摧毁心中魔床的利刃,让情感更健康蓬勃生长。

愿我们都能好好爱,分享爱,与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温暖相拥。

书名:疯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

作者:【德】曼弗雷德·吕茨

译者:曾文婷、喻之晓、赵雅晶

出版时间:2013年5月1日内容推介:

人活得太正常,憋着憋着,就得憋出点神经病来。尼采说过,一个人疯了,那是不常见的事,但发疯,对于团体、党派、民族和时代来说,却是常见的事。于是,真疯子在墙内画圈圈,假疯子在墙外装13。一部分“正常人”比狂躁病人更狂躁,发动了战争,制造了恐怖主义,创造了“伦敦雾、北京咳”,另一部分比阿兹海默氏症更迟钝,迟钝得跟风骂街,迟钝得在人群中拍着巴掌、迟钝得当着沉默的大多数,然后迟钝得被拉去相亲、结婚、生子,再去繁衍麻木的下一代。所以,曼佛雷德这个古怪的德国老头说,塞翁发疯,焉知非福?

不仅仅有完全正常的疯狂,还有疯狂的正常人。这些人正常喝水,正常上班,正常加班,正常恋爱,正常淘宝……嗯,总之一切都以“正常”为最高指导标准。用老辈人的口吻,这叫“和谐因子”,用年轻人的标准,这叫“存在感低”……这些家伙,就算在火车上一连几个小时跟他们面对面坐着,也还是没在自己心里留下一丝划痕……至少连他们长啥样都没记住。这些家伙的格言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太高调死得早!”

在学校里,这群人就是和谐低调的大多数,成绩不好不赖,永远默默地在平均线上飘着,不会让同学们觉得有威胁感。到了青春期,“正常控”的叛逆都是低调的:就算要把口香糖粘在老师椅子上,也会选择最低调地蔫不出溜的方式,绝不会弄个大闹天空满城风雨。在家附近的洗衣店,长大的“正常控”们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女人就是要外表干净,管她内心是不是也干净得啥都没有呢?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6

美国的价值体系很单一,它从建国始就是资本主义。中国发展太快了,从封建主义,到革命,到改革开放,太多的冲击和选择。当今中国,是全世界最需要心理医生的地方。

在笔者与毕淑敏的多次接触中可以发现,她是一个细腻而认真的人,无论是对自己的每一位病人,还是对写就的每一部文学作品。就像她在电话里所说的那样:若不是心中充满了激情,若不是题材最为宝贵,就像一个感觉技术还不是太好的裁缝一般,对于那些最好的布,是不好下剪子的。

我知道,她所说的,正是她最新一本关于自己在阿里11年为素材的作品集子,名字就叫《阿里》。她说“那是我记忆中最为宝贵的资源”。

毕淑敏16岁就去了,在面对广阔的自然,那么巨大的旷野和雪山,很大的时空,对她影响很大。“对我来说那么小就跑到那么大的一个荒凉的所在,看星空,看雪山,看无边无际的沙漠、荒漠,这些对我世界观的形成影响挺大的。比如我的一个病人,昨天见他还好好的,今天一看他已经死了。年轻的卫生员没上过医学院校,老医生说这个病人已经死了,他的家人说尸体就由医生来处理。那就是说可以不必掩埋,把尸体背到山上让鹰去吃。我们就抬着尸体上山,把尸体大卸八块……”对于年轻的女孩来说,这些经历会让人感到生命非常脆弱短暂,和雄伟的大自然相比非常微不足道。所以像珍惜生命、好好走完自己的一生这些观念,便铭刻在她的心中。

人是孤独的,不仅是在阿里那样的旷野中,繁华的都市中孤独的人却更多。并非2009年年底的连续两桩大兴灭门案,在这之前,还有2003年北京通州发生的连环弑亲案,刘某某12年间杀害了5名亲人;2007年安徽蒙城黄某某深夜挥刀砍死岳父一家五口人;同年,河南民权县宁某某将弟弟一家四口人杀害……在毕淑敏看来,“中国人从温饱到小康一路上的迷茫和挑战,在物质的逐渐丰富中,带来了更高的欲望以及相对的自卑,甚至有些人扭曲了价值观。心理健康就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关注的话题,只有有着乐观、昂扬的心态,才能够在享受物质的同时不沉迷于此。”

她当年在阿里的时候,一个16岁的女生远离家乡,把整个青春都埋葬在冰山雪岭之间。整日注视着万古不化的雪峰,会油然而生出人的渺小和生命的偶然感。“你除了拥有自己的生命,一无长物。既然如此,生命就应该有它自己无与伦比的价值。”

人的身体和心理从来没有分离过,它们可能和谐共处,也可能背道而驰。毕淑敏从生理上已经很了解了人,也很想从心理上去认识人。于是偶然的机会,一个朋友告诉她北师大办了一个心理学的研究生班,她就去报名了。

学成之后,当时不知道这东西是否真的有用,就像在医学院学了医学知识,得在临床上应用一下。“究竟这些理论能否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心里摸不到底。我就想干脆自己开个心理诊所,第一不依傍学院背景,第二不依傍慈善机构,第三完全自费,不报销。诊所开了3年,非常多的来访者,让我深刻地知道了中国当今社会思想感情真实的状况,知道人们需要什么,人们要改变的东西有哪些?理想中的状况是怎样的?”

毕淑敏做了三年心理咨询师。“如果你要问这三年留在我心里的痕迹,那就是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丰富。没有人是单纯而强大的,每个人孤独而立体。”

毕淑敏的小说《女心理师》里有一句话,如果你没有做过心理咨询师,你不知道什么叫沧桑,如果你做了心理师,你明白了什么叫苍老。毕淑敏不是小说里的主人公贺顿,贺顿是个历经坎坷的人,而她是“对人感兴趣”,她也想让别人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人内心的价值感和尊严有多么重要。

《女心理师》里还说,世界上最悲惨的故事都藏在心理室的地板下。毕淑敏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见证着各色的秘密和困顿。“人们对于土星光环的知识,大于对自身心理的了解。医学是世界上最年青的科学,心理学简直相当于洪荒的史前时期,刚刚在爬行。”在她看来,心理医生在当今中国特别需要,心理学应该作为一种信仰受到重视和发展。“它尊重个体,尊重人的价值,它帮助探讨一个人的一生如何更好地度过。其实美国的价值体系很单一,它从建国始就是资本主义。中国发展太快了,从封建主义,到革命,到改革开放,太多的冲击和选择。当今中国,是全世界最需要心理医生的地方。”

“心理诊所现在还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