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家乡的作文范例6篇

思念家乡的作文

思念家乡的作文范文1

——题记

我的故乡在浙江。那里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在我看来,这里的水就像是温柔的母亲,哺育着那里纯朴的人们;这里的山就像是魁梧的父亲,是那里善良的人们的依靠。这里更精彩……

早晨,晨曦微露。氤氲的雾霭弥漫在整个乡间,呼吸之间闻到的的淡淡的花香味,让人心旷神怡,阵阵的花香中还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我站在阳台上,看着这被白雾笼罩的静谧乡村。朦朦胧胧中,远处的那一抹青黛似乎被披上了纯白的面纱,如害羞神秘的少女一般对着我露出浅浅的微笑。

太阳渐渐升起,迷蒙的面纱被揭去。朝霞染红了天边。远处的群山露出了自己强壮的身躯。

“嘿!早上好!这么早就起来了啊。”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农肩上扛着锄头用自己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和我打着招呼。那字字铿锵有力的声音化为缕缕的暖意涌入心田。看着他黝黑的肤色和洁白的牙齿,我被他的精神焕发的面容感染了。露出了笑容,“是啊。早上起得早精神好。”他向我挥了挥手向田里走去。

这是这里的人们一天的开始。下一年的大丰收就是他们的梦想,多么朴实而又简单的梦想啊。他们纯洁的就像这里的水一般,不含其它的杂质。他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汗水去铸就自己简单的梦想。没有轰轰烈烈,但足以化为一缕甘甜感动着我。

这里的人有着最简单的情感,他们没有猜忌、妒忌与冷漠。他们总是用自己的笑容感染者周围的人,用自己的爱筑起了和其他人心灵的桥梁。他们直率而可爱,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这里的人把自己的爱晒在阳光之下,变成了美丽的彩虹,照耀着周围的一切。

现在的我站在城市的高楼上,看着下面的车水马龙。炫丽的霓虹灯照耀着这城市的繁华。这城市很美,但未免有些寂寞。这里处处都是高墙,保护着这里的人们,但同时也将大家的心保护了起来,成了大家心中的屏障。

现在我才终于了解了杜甫“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的心境。我想念着家乡清澈甘甜的水,我想念家乡巍峨壮丽的山,我想念家乡纯朴可爱的人们。

思念家乡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学校体育 乡村文化 影响作用

一、前言

近年来,学校体育发展思路的不断拓展,使得学校体育从只注重体育技术教学转变为体质健康培养与体育文化熏陶并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学校体育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成为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有效动力。农村学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成为当前体育研究的热点之一。不过,从既有的研究成果看,对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的外在影响因子的分析,关于乡村文化观念、农民思想文化与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问题的研究非常少,对学校体育发展中乡村文化影响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根据行为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观念,往往影响到他的行为表现,久而久之,这种行为经时间的养成就成为了习惯,即是观念影响行为。乡村文化观念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深入认识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乡村文化影响,对于探索如何利用和改变乡村文化观念来有效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是一项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工作。

二、乡村文化及其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有了乡村的发展史便有了乡村文化,进而就有了乡村文化观念。乡村文化是指以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家族文化为核心,乡土本色为主要特征的,具有积淀和传承机制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综合体。涵盖了历史上沿袭下来的知识、风俗、思想、道德、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多层次复合体之总和。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观念厚重的农村地区,农民并不重视学习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他们只注重现实的物质实体的生产,追求短期效益,只要能马上解决目前疾病的方法。这种思想观念不但深刻的影响着农村孩子,而且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

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由于农耕文化的影响已经非常深厚,我国14亿人口,其中就有9亿人口在农村,农民生活在农村就有农村的乡村文化。尽管随着社会的变革,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村之间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诸多差异,所以乡村文化有很多差异,进而乡村文化观念有很多差异。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过着一种封闭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种小农意识的心态。他们不重视学习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他们只注重现实的物质实体的生产,追求短期效益,并且在农村农民知识文化层次普遍较低。乡村文化观念通过影响精神文化影响农村学校教育观念,进而影响健身观念和体育面貌,从而影响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在体育锻炼上,学生的体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父母的文化观念、体育观念有关,乡村文化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其体育价值取向。

三、应对乡村文化影响作用的学校体育发展策略

乡村文化观念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改变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面貌,就要让农民从一个封闭保守的传统文化观念中走出来,既要肯定传统乡村文化观念中的积极因素,又要推陈出新。通过调查发现,农民乡村观念与农村学校教育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虽然乡村文化观念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但农村学校体育的不断推进又通过改变孩子们的思想行为影响着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健身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并随着下一代农民文化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反作用于乡村文化观念。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完善了乡村文化观念,使其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真正的发展和新农村和谐的发展还需要农村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加强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文化思想素质。从数据我们知道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是造成乡村文化观念陈旧、落后的主要原因。不但不利于农民整体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从长远利益来看,就是不利于新农村发展,中国的发展。所以必须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如:把“普九”与农村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初级农业职业教育课,对回乡民工进行一些专业技能教育,使他们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生活的科学化、知识化提高,才能提高乡村文化观念,从而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对农村的孩子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农村学校体育发展。

第二,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乡村文化观念和传统体育文化观念嬗变。纵观我国农村体育思想的演化史,农民的思想文化的匮乏是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根源,而农村体育又会直接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所以必须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促进乡村文化观念和传统体育文化观念嬗变。传统体育端午节的赛龙舟、重阳节登高等,能带给人们无穷的快乐,老人、中年、青年、女性、男性、小孩可以同时参加,这些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乡村文化不断获得新质。

第三,加强大众媒介对乡村文化观念的影响。加强大众媒体进入农村社会,填补因文化娱乐设施的缺乏而导致农民精神世界的空虚,同时在大众媒体的影响下,农村居民逐步接受了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新的娱乐方式及行为规范,改变了原有的价值观念,对传统观念改变的同时也开阔了农民的思想和视野,从而逐步建立新的乡村文化氛围,在农民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孩子们中形成新的乡村文化观念,由此提高对体育健身的认识,让大家意识到体育健身是改善人们自身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

四、结论与建议

乡村文化观念影响了精神文化观念、健身观念、体育面貌和农村学校体育的其他方面。落后、保守、封闭的乡村文化观念深深耕职在农民的头脑中,出生于农村家庭的孩子长期生活在由农业生产和土地所界定的社会环境中,文化传承和社会经验认识等往往凝聚为特定的农业社会的文化观念和信念体系,所以决定选择的体育锻炼因素是多重的,进而影响到学校体育,文化认同具有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只有完善了乡村文化观念,才能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真正的发展和新农村和谐。

参考文献:

思念家乡的作文范文3

一、激发兴趣,导语入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一堂课,如果在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那么,它就成功了一半。

课堂以“诸多传统佳节中,同学们最盼望和最喜欢的是哪个节日”导入,激发兴趣。这是一个人人都有话可说,兴趣十足的话题,而且,每个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春节”――这一个带给我们童年很多快乐的传统节日,以此引出同样在描写儿时过年快乐的《春酒》。但这不是我的最终目的。这一导入的设置,是基于整堂课的情感的铺设。童年是快乐的,美好的,是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一角。

二、品味语言,探究悟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通过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作为教师,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研读文本,必不可少的就是研读语言。语言,承载了每一位作者的细腻而真挚的情感。

在感知环节,设置了“文章题为《春酒》,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问题,力求学生在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琦君不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人情,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初步将情感确定在“乡愁”的基点上。琦君的散文大半以她的家乡――浙江温州为背景,语言自然淡雅,亲丽委婉,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故乡美好的人情的回味,这如同醇醇的春酒一般,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的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去找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做好批注。在分析这些细节描写的同时,既感知了母亲的善良热情,“我”的调皮可爱,以及乡邻的热心,也为深入体会琦君的“乡愁”延续了情感。

三、了解作者,感受激情

所谓“知人论世”,了解了一个作家的人生经历、创作源泉之后,可以更好地理解渗透于其作品的某种情感,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家乡的八宝酒原料很简单,不简单的是酒中承载了太多单纯而美好的感情。琦君,作为离家五十多年的游子,其“乡愁”之浓重不言而喻。光阴荏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她按照母亲的方子泡了八宝酒,却没有了道地的家乡味,“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鸭鱼肉是家乡的鲜”,家乡,是在外游子永远的牵挂。她曾说:“像花草树木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补充琦君的这些背景资料,是为了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更好地感受深深扎根在琦君骨子里的浓浓“乡愁”,引感共鸣,为下一体验反思环节的设置铺设情感,激起蕴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对于童年,对于母亲的浓浓情感。

四、体验反思,交流表情

语文的学习是听说读写的一个整合过程,学生的练笔训练也很重要,在情感被唤起的当下更容易情动于中而发于言。通过对琦君的“乡愁”的认识,课堂上,我顺势推出了余光中、席慕蓉,这是和琦君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有着相似的情感的乡愁作家。由于时代的特殊性,他们远离祖国,漂洋过海到了台湾,可是他们魂牵梦萦的永远是祖国,他们的浓浓思乡之情透过文字洋溢在纸上。还出示一位读者仿照余光中的《乡愁》改写的《春酒》,希望学生也可以带着《春酒》的余香,诗意地写一首小诗或几句话。可以送给琦君,感谢她为我们营造的一方宁静祥和的精神家园,纪念这颗善良美丽的灵魂;也可以送给自己,纪念远去的童年或对亲情、乡情的眷恋。这个环节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比较好地体现了“学的活动”主题。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内心的情感一旦被触发,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交流体验环节,学生了纷纷回忆起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抒写了心中对于童年的无比美好的怀念。

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首先是自我的融入与感悟,主体的角色得到认同,主体精神得到主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的展开。很多学生采用的示例的格式,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现实的忙碌和无奈,童年的温馨与欢乐。有一个学生的练笔训练让我惊叹不已:“一井古老清冽的石井/捞上童年和欢笑/老人也暗自忧伤/却从此告别童真的梦想/一缕闷热干燥的夏风/吹来了青春和烦恼/大人也扶额叹息/却挽留不了倔强的希望/一杯流逝远方的春酒/载着母亲和故乡/游子也在徜徉/却再也不见彼方的念想/一封不起眼的手稿/哭诉上一代人的遗忘/小一辈也在向往/便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春酒已在学生心中,琦君的乡愁也已烙在了学生心中。

一杯薄薄的春酒,承载了琦君对母亲、对童年美好而温馨生活的回忆之情,承载了琦君对乡邻乡亲和睦融洽关系的怀念之情,也承载了琦君对于故乡绵长而深远的思念之情,更承载了琦君对祖国大陆割舍不下的血脉之情。本堂课,通过最后一个环节的活动,就是想引导学生在感知几多浓浓“春酒”情的基础上,珍惜童年生活,感受家庭亲情,激发爱国热情,以达到对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树立和培养。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学习,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

思念家乡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长相思》;教学内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长相思》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之作,其人其词评价极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这样评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沈轶刘、富寿荪在《清词菁华》这样评价:“(性德)小令为清一代冠冕,奇情壮采,一无往前。”《长相思》上片描写的是词人白天在跋山涉水,目的是是山海关。下片承接上片的“夜深千帐灯”,描写的是夜晚风雪交加,嘈杂难耐,恶劣聒噪的环境勾起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长相思》在小学思乡的作品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表达方式,它是通过“聒”来刻画外面恶劣聒噪的环境,外面的环境不给词人想家的机会,所以词人内心对家乡思念的深度更加深刻、对家乡思念的时间更加长久。在教学这篇词时,应该紧扣这个特点来展开教学。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就词而言,这是继四年级《忆江南》学的第二首词,对于词的特点有一点点的了解,所以在教学时应该提及一二。就思乡的题材来说,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陌生的,再加上前面学了《泊船瓜洲》和《秋思》,学生对于思乡的感情基调的把握以及词的节奏和韵律是没有问题的,学生比较难懂的就是,如何理解“不给词人机会想反而让思念更长久”这样的表达方式,正是这样的表达方式才让纳兰性德的思乡作品在众多思乡题材中与众不同。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2.理解词人思乡之苦、思乡之深、思乡之久的感情

3.理解词人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词人思乡之苦、思乡之深、思乡之久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词人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王安石借吹绿了岸边的江南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思念家乡的感情,张籍借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来表达自己的思念家乡的感情,那么在纳兰性德眼里,他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感情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二)介绍词人和词的特点

1.介绍词人

纳兰性德,纳兰氏,字容若,号饮水。清朝宰相之子,是满洲贵族子弟,也是皇帝的贴身侍卫。跟贵族子弟不同的是,他性情细腻、多愁善感,他的词也大多抒发凄凉哀愁的感情。 他被称为“清词第一人”,不过天妒才华,31岁英年早逝,代表作有《饮水词》《纳兰词》。

2.词的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2)词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3)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三)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1.按照要求,自由读词(第一遍:读准字音,注意字正腔圆 ;第二遍:读准节奏,注意内如停顿 ;第三遍:读出韵味,注意轻重缓急 。)

2.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明确:“更”和“聒”的读音,“身向榆关”和“聒碎乡心”的后面停顿,“夜深”和“故园”的后面停顿)

3.播放名家配乐朗读,深化感受

(四)结合注释和插图,读懂词意

1.思考:词人白天在做什么? 晚上在想什么?

2.词人白天在做什么?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明确:跋山涉水)

(2)体味“山一程,水一程”

(明确:跋山涉水的艰难漫长)

(3)指导朗读上片

(明确:两个“一”字要读得长一点缓一点,“夜深”读得轻一点缓一点。)

3.师:白天的跋山涉水,如此得艰难漫长,本该搭起帐篷好好睡一觉,可是夜深了,词人却……?(夜深不寐)?那么他在想什么呢?(思念家乡)

(五)品味关键字词, 了解表达方式

1.过渡:师:是啊,夜深了,词人的内心本该可以安安静静的享受他自己的小世界,本该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思念自己的家乡,可是外面的环境给词人提供了一个安安静静想家的机会吗?(没有)外面的环境又是怎么样的呢?

2.风一更,雪一更。 (聒)

(1)风雪交加的声音非常嘈杂

(2)狂风暴雪让词人非常烦躁、厌恶

(3)指导朗读下片

(明确:两个“一”字要读得长一点缓一点,“风”读得急些,“雪”读得轻些,“无此声”读得轻缓些。)

3.明确表达方式

(1)师:词人内心是思念故乡的,但是狂风暴雪让词人非常烦躁,以致于词人想思念家乡,可是却不给他这样的机会。

(2)问:不给词人机会去想念家乡,难道词人就不思念家乡了吗?(不是)反而让词人思乡的程度更加深刻、思乡的时间更加长久,也增添了词人思乡的苦楚。

(六)课堂总结

1.结合板书自己说一说你对整首词的理解

2.结合板书跟着老师一起总结整首词

3.带着词人思想之深刻、思乡之长久的感情诵读全词,并尝试将全词背诵。

(七)布置作业

收集纳兰性德的《饮水词》或《纳兰词》的部分诗词来读一读,抄一抄。

板书设计:

长相思

白天:跋山涉水――艰难漫长

聒(不给机会想)

晚上:夜深不寐―

思念家乡的作文范文5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散文的基本特点,我把《春酒》定为以学生感悟为主的美文欣赏课。还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主动参与的空间,让他们释放激情、自主探究,与教师共建生命课堂。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趣味盎然、生动丰富。在《春酒》这篇文章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故乡和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诗一般的生活织就了诗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出这一切,文章处处体现了一种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些散文知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凭借这些知识经验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初中学生很少离开家乡,对思乡之情较难理解。为此,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与作者达成情感共鸣。

【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本文文质兼美,含蓄深刻,富有人生意蕴,阅读时需要调动一定的人生体验和积累。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 “大语文”观,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发掘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营养,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

根据上述内容,确定知识与能力目标: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中风俗人情的感受;过程与方法目标:用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习本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融入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之中,加深热爱家乡的情感 。

【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本课文字浅显但意蕴深刻,如果机械地让学生去分析课文中的情,恐怕学生很难真正投入和理解,无法体会作者对于“八宝酒”的怀念。

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感悟,感悟作者真挚、热烈、深厚的思乡情。教学难点之一是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与体会,难以理解如此之浓的思乡情,其二是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透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与理解来体悟情感。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分忆、赏、悟3个步骤来品味文章,并根据本节课目标采取相应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朗读课文――整体感悟――品味鉴赏――情感延伸。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先出示一组新年图片,让学生伴着轻松欢快的音乐回忆家乡的春节有什么习俗?欢腾而热闹的新年场景及乐曲激起学生的兴趣,由此引入温州新年有喝春酒的习俗,使学生有了解这一习俗的渴望。

忆春酒,理情思

首先,我配上“思乡”的主题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朗读,使学生很快融入情境,走进作者故乡的新年。为了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我又朗诵了一首根据课文内容编写的小诗:“有一种酒,一点点,就能使你沉醉;有一种情,一点点,就能牵动你的心;有一些人,虽然离去,但你却难忘他的容颜;有一些事,虽然遥远,却又总是记得那么清晰……”每句诗后面都有一个问号。在舒缓的乐曲中,让学生细读一遍课文,找出上面问题的答案(春酒――乡情――母亲――童年)。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赏春酒,品情趣

给学生朗读体会的时间,同时让他们找出喜欢的词句,并进行品读。以自主与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文章中词句,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细腻温婉的笔触。如,“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写出“我”很馋,很喜欢母亲的八宝酒);“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写出了母亲的细心和聪慧。)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勤劳聪明、热情贤惠的母亲,体会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感受浓得化不开的乡情。同时教师要随机应变进行点拨、引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开启学生的思维。

悟春酒,解乡愁

思乡是本文的一大主旨,但学生缺少相关的生活体验,对这一感情理解得不透彻,仅从文本理解还不够。所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拓展、延伸,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领悟思乡之情。因此,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以学生做“阳光使者,发手机短信抚慰作者漂泊的心”开始,然后问学生:“你是否有离家的经历,能否感受到想家是一种什么滋味?”“当你长大离开故乡时,有哪些事物会让你时时想着故乡?”“作为一名游子,你会跟家乡人说什么?”然后教师顺势提问:“读琦君的书像翻阅旧相簿,一张张泛黄的相片都承载着深厚的记忆与怀念,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作者把这种深深的思乡之情,浓浓的怀念之意,集中浓缩在文章的哪一句话里?让学生找出来,并读出那种失落,那种追想,那种怀念的心情来。”

情感升华,创设高潮

此时,学生已经满怀热爱家乡的激情。我对学生说:“是啊,母亲是根,故乡母亲也是根,祖国母亲更是根,叶落总要归根。对故土的眷恋,是任何人无法割舍的情感。许多海外游子,离开故乡几十年,听到呼唤,毅然踏上寻根的归途!”由对故乡母亲的爱升华到对祖国母亲的眷恋,引出回归主题,用激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

用短短的40分钟,师生穿行在春酒的洒香中,感受琦君浓浓的乡情,我呼唤学生把这一份乡情铭记!然后欣赏歌曲《望乡》,一起在音乐声中去体味醇美的乡情!

课堂结语,余蕴无穷

当学生沉浸在音乐中时,我用深情的语言总结:“漂泊在外的游子,无论归乡的路有多漫长,总不会忘记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也许有一天,你也会背起行囊远离故乡,你会发现故乡的形象清晰而美好地在你的记忆深处闪耀。到那时别忘了这首歌,别忘了我们曾经品味过的春酒,愿你揣着乡愁踏上归乡的路,带回游子的问候与祝福!”

【板书设计及原因】

思念家乡的作文范文6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在我国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中,隐约萦绕着一种愈益浓烈的被称为“文化乡愁”的历史焦虑情绪,其负面效应已初见端倪。这种全球化的文化乡愁本质上导源于现代性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物理距离的终结,以及全球化、“景观社会”或“拟像”世界的形成等现代性后果;而中国文化语境的特殊性更使这种文化乡愁被赋予了悲壮性的使命。以健康、理性的文化心态去面对当前全球格局中的文化冲突,是走出文化乡愁情结、重整中华文化气象,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当然选择。

一、文化乡愁析义

应该说,乡愁意识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自然的心理机制和普遍性情绪体验。在西文中,“乡愁”和“怀旧”基本上是同义词,源于两个希腊词根nostos和algia,含有回家、返乡和思乡的意思。1688年,瑞士医生霍弗尔首次使用了nostalgia一词,专指当时一种军队中士兵由于远离祖国和亲人而产生的强烈思乡病,并导致的身心上的不适反应。霍弗尔认为,思乡病的生理原因在于“轻快精神经由中脑纤维的持续运动,而中脑中仍然粘附着关于祖国思想的印痕”。1770年前后该词被引入英语。19世纪中叶的工业化与都市化发展造成了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流动的人群普遍怀念曾经的稳定生活,nostalgia的词义也就随之由个人的思乡扩大为一种集体心理情绪,抽象为一种时代的症候,一种特定历史语境下人群的漂泊状态。在汉语里,“乡愁”一般是指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故土的思恋情怀,当然这与中国长期的传统农业社会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学者王一川认为,由于时代的变化,乡愁在当下则“一般是指身在现代都市的人对于飘逝的往昔乡村生活的伤感或痛苦的回忆,这种回忆往往伴随或多或少的浪漫愁绪”。可见,乡愁是人们感时伤怀的一种情绪,是人们对于过去的一种含有情感的记忆与回望,它本身蕴涵着强烈的怀旧情绪。自19世纪末2O世纪初以来,西方许多精神分析学家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使得“乡愁”、“怀旧”逐渐成为心理学科的重要范畴;而从上个世纪5O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导致了“可能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社会及文化变迁”,这一概念的病理学、心理学内涵在这个变迁的大背景下渐渐地被淡化,而其社会学、文化学的意蕴则愈益凸现了出来。以至于一种作为思想运动的所谓现代乡愁社会思潮已经悄然兴起,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乡愁、怀旧是潜藏于每个人心底的一种思念情绪,一旦远离过去与故土,它便会或急或缓地涌流而出。一般而言,乡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亲友、乡亲、同胞的思念;第二层次是对故园情景、故国山河、旧时风景的怀念;第三层次也是最深层的,就是对作为安身立命根本之历史文化的深情眷恋。前两个是其形下层面,后者则是其形上层面。乡愁既是一个时空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首先,乡愁是心理学的概念,它是人类羁旅异域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其次,乡愁是个地理和距离概念,离故乡愈远乡愁愈浓重强烈。再次,乡愁是个时间概念,乡愁的内容和对象往往是记忆中昨日的人与事。最后,乡愁还是个文化概念。因为有时,“故乡”或故园不仅是狭义上的出生地或是籍贯地,更包括了广义的精神家园,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把这个说成是“文化乡愁”,并曾解释道:“台北我是最熟的——真正熟悉的,你知道,我在这里上学长大的——可是,我不认为台北是我的家,桂林也不是——都不是。也许你不明白,在美国我想家想得厉害。但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而是这些地方;所有关于中国的记忆的总和,很难解释的,可是我真想得厉害。”无独有偶,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其新作《秦腔》后记中也表现出了同样浓烈的文化乡愁情怀:“我要以它(《秦腔》)为故乡树起一块碑子。”“故乡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写作的根据地,但我的大量作品取材于一个商州概念的‘泛故乡’,真正描述故乡的作品,《秦腔》是第一部。可以说,《秦腔》动用了我所有素材的最后一块宝藏,倾注了我生命和灵魂中的东西。”评论界有关专家认为,《秦腔》敏感地捕捉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农村巨变中的时代情绪,是对正在消逝的古老乡村的一曲挽歌,也是书写当代中国农村的具有史诗性意义的重要作品。的确,物理外壳上的家,并非人之真正安居的家。真正的安居之所,乃在于那种能安顿灵魂的,文化、精神和心灵的认同和承认的“家”。进言之,传统的乡愁往往指向有限的场景、人和事,而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抽象、模糊的意象,或者说是概念上的、象征性的,它并不一定有具体的实指对象。因此有学者认为,如果说传统怀旧是在寻找乡愁,那么,现代怀旧却正是乡愁本身。

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乡愁

伴随着全球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现代生产交往方式的日益扩展和相互渗透,这种从欧洲发端的资本主义生产交往方式,逐渐以同心圆的方式向外扩展,并通过无形的手影响着全球政治生活和文化价值取向。这是一种地域性因素压倒另一种地域性因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维空间、精神与民族心理等都发生着微妙的相应变化。

对于参与全球化的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在来势凶猛的西方强势文化的面前,短时间内还来不及多想,“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似乎原来熟悉的、习以为常的一切规范都要受到西方的影响与冲击,都要被全球资本的消费逻辑格式化而重新编码。在剧烈而快速的时空置换中,正如美国学者斯诺所说,本世纪以前“‘社会变化’慢到一个人一辈子都看不出来什么。现在,变化的速度已经提高到我们的想象力跟不上的程度。旧的文化习惯的被迫断裂和在新的生存方式面前的生疏与不适感,带给人们的震动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在前全球化时代,由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交通工具的限制,人们之间的联系只能是建立在自然血缘关系和狭隘地域统治,服从宗族关系基础上的“地方性联系”,“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而在全球化之世界性交往普遍化的状态下,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变动性、功利性特征,人们的存在已经是“世界历史陛而非地域性的存在。例如,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民从世代生息的土地中剥离出来,背井离乡,四处奔波;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在全球无声地流动、游走。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文学引以自豪的诗意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书写已经被挤到了边缘,呈逐步衰减之势;象征着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城市文化形态已然成为主流。这一生存悖论使得这个时代的人们的乡愁更为浓烈和真切。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无情地敲碎了中国人向来自我感觉良好的“天朝大国”之文化心态。被迫进入世界现代化进程之后,我们才发现,不仅自己的文化只是世界文化家族中的普通一员,而且由于超长期的自我封闭和超强度的自我一体化,我们自己的文化确实已经远不如某些他者文化那般富有活力和魅力。由是,中西之间呈现的土与洋、旧与新、落后与先进之别,不仅具有事实差异的描述性意义,而且也同时有了文化比较的价值评价意味。此后,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开始失去了往日的从容和平衡,而有了痛苦、失落、焦虑的负面体验;自大与自卑两种极端的心理在此情形下得以同时产生。一概排斥外来文化、固守传统,以及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心理似乎成为近代以降许多中国人无法抗拒的时代潮流。事实上,自近代以来,以西方文化为榜样的文化激进主义和以唯传统文化是尊的文化保守主义两种对立的声音在我国从来就未断绝过;即便是走“第三条道路”的中西文化“结合论”的思路,也常常因为难以在彼此之间掌握好分寸而左右为难。卷入潮流常使人身不由己,而在潮流中沉浸既久又让人顿生进退失据、无家可归的伤感,这或可谓之现代性文化乡愁的表征之一种。而令人伤感的是,我们不是自觉自愿地而是带着许多无奈、牵挂、甚至怨恨而被迫“离家”出走的。时至今日,当我们发现(抑或受人提醒)自己的离家出走有可能踏上一条不归之路,可能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亲近我们的家园时,我们便会禁不住驻足回首,遥望身后那渐去渐远、变得越来越模糊的家园风景。在此意义上,马尔科姆·蔡斯和克里斯托弗·萧在《怀旧的不同层面》一文中认为:“怀旧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它同时为确定性和解构提供肥沃的土壤,它是对现代性中的文化冲突的一种反应。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全球化中的文化乡愁具有本民族的体温。换言之,中国人的文化乡愁尤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究其原因大概是:

第一,由于长期处在封建农耕文明时代,中国人天然有着深深的恋家情结和乡土情结。家乡、故乡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根敏感神经,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归拢着中国传统的长幼亲情,形成整个民族共同的心理趋向。“家”通常被视为生命的本源,所以中国人常常是安土重迁、故土难离。游子思归、落叶归根、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最深切、最浓郁、最真挚的一种“恋家”情结。正是这种恋家的情结,牵引着一代又一代游子思乡的神经。

第二,中国人由于具有厚重的乡土意识,所以常常是身在外而心在“家”,出门“在外”的“孤儿心态”或是边缘心态比较明显,更易体验到异域文化的陌生感和生存的痛楚感。一方面失去与家乡、亲友的联系,失去了旧有的文化依凭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在新环境里无助无望,原有的自我意识在新环境中得不到认同与赞许,就会产生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和漂泊感。

第三,相比起其他民族,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愈益强大的内聚性,海内外炎黄子孙对文化寻根的愿望非常执著。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内在行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域外华人,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这种确认就显得更为重要,文化寻根就是要确定“文化身份”,所以对他们而言,故土不仅仅是一种地域上的归属,还是一种文化归属。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乡愁也变得更为厚重和悠远。

三、以理性的心态面对全球化中的文化乡愁

从其效果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文化乡愁与传统怀旧相比,它所指涉的范围更为深广,显然拓宽了后者的视域而具备了开阔的历史跨度。现代怀旧通过对过去的重构和再造,作为一种“疗伤”或“修复”的手段,不自觉承担起了对人类所遭受的文化伤害的“救赎”与抚慰功能,真正体现了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真实与想象之间的文化冲突。所以,怀旧心理可被看做是现代人要求把握现实、防止自我在虚幻和迷茫中自我迷失,与现代性对立的一种批判力量;其实质是对现代性为自然和传统“祛魅”过程的对抗和逆转,即生态主义所倡导的“复魅”,以恢复大自然的神奇性、神圣性和潜在的审美性。

但是,任何事物的合理性都是有其限度的,我们也不可过分地高估文化乡愁的意义。一方面,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怀旧主要体现为回归的姿态,它可以是而且应该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望乡”现象。怀旧能够产生一种必要的反思作用,有助于人类总结经验,及时地调节前进的方向和坐标。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觉察到,在某种意义上文化乡愁与怀旧乃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躲避和逃遁,它把我们所不想回忆的痛苦和压抑置于意识的底部而隐藏、忘却了,以致我们自己永远不会再想起;同时,它又把我们过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大大强化了、美化了,过去被赋予了一种温暖的激情、甜蜜的忧伤、神圣的价值和绝对的善,以致人们把自己营造的回忆当做历史的真实,其实过去未必就真的那么美好。因此,就文化乡愁、怀旧本身来说,在怀旧中寻找童稚与宁静本无可厚非,但要防止这一情绪的过度泛化而带来的消极性后果。

那么,究竟如何解决现代文化乡愁情结呢?在笔者看来,当前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点问题。

首先,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历史和人类社会进程客观规律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生发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它是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中多种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合力”的结果。全球化反映了西方掠夺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其实质就是西方大垄断资本企图凭借经济实力逐步控制全球经济。当前,资本向全球扩张,“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依然是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并且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破天荒地真正成为全球的抽象,而脱离了其特定的欧洲历史渊源。依照文化传播理论所阐述的一般规律,强势文化必定向弱势文化流动,以至于淹没、取代弱势文化,就像在地球上水往低处流一样。许多学者认为,各种文化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以及文化传播的这种趋势,决定了任何文化交流不可能真正地具有平等性质。所以,我们要认清、承认这一现实。

其次,要以自信、健康的心态,大胆地与世界各国文化进行交往和交流。无论中西文化,还是南北文化,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写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摹拟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亦效仿拜占庭帝国。”从罗素简短的历史概括中可以看出,文化的借鉴是先进文化兴盛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寻求自己的发展,都必须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常言道“有容乃大”,一种文化的容纳能力取决于它对其他文化的接纳程度和给予其他文化多大的空间,而文化容纳空间的大小又与这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所持的态度密不可分。在“全球化”时代,健康的文化心态和开放的文化视野对每个国家都至关重要。文化上的各种中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与全球化是不和谐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