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范例6篇

奢侈品牌

奢侈品牌范文1

[关 键 词]奢侈品橱窗展示设计品牌Gucci特点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奢侈品行业近年来大受国民青睐,国内外销售额逐年上涨,香港、巴黎等地成为华人奢侈品销售最集中的地区,也因此间接带动了境内外旅游业市场的蓬勃发展。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繁荣,其原因众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价值观的提升、时尚信息的传播、高品质生活的向往、金钱的自由支配等均能影响奢侈品的发展。

当奢侈品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时,服装奢侈品牌自然也被国民逐渐所认识。品牌之所以被认识,途径亦有多种多样,品牌显赫身世、品牌标志、好莱坞明星、广告宣传、网络传播、公众舆论、产品质量、巨额销售量、品牌橱窗、书籍等。其中真正能与消费者面对面进行信息传播的途径是品牌的橱窗展示。橱窗犹如一扇窗户,通过它传递大量产品信息,消费者则能从中获取直接的感官认识。

奢侈品的定义

这样一些产品和服务,其价格昂贵,品质优异,工艺精美,设计独到,富有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能给消费者带来高雅精致的生活体验。作为一种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哲学和社会含义的特殊商品,奢侈品的定义往往是相对于必需品而言的,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的、因人而异的概念。它具备:非必需品、对完美的极致追求、价格不菲、享乐体验等多方面的属性[1]。

消费者所认为的服装奢侈品,通常含有这些特点:极贵、极少、极难买。拥有它后的感觉一般为:自信、高人一等、被羡慕、有地位。

根据2010年世界十大奢侈品牌排名,上榜的服装奢侈品牌共五个,其中Louis Vuitton排名第一,品牌整体价值升至197.8亿美元;Hermès 排名第二,品牌整体价值升至84.6亿美元;Gucci排名第三,品牌整体价值升至75.9亿美元。因此,本文研究Gucci品牌橱窗展示设计特点,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服装橱窗展示设计

橱窗展示设计

橱窗是重要的广告形式之一,是品牌风格的重要表现与展示形式。它反映了诸如产品的风格、流行趋势、季节变化、节日氛围和价格定位等信息。它最近距离地接近消费者,给每位行人呈现出最真实的产品信息,潜移默化的培养着潜在顾客,传达品牌理念与价值。

橱窗展示设计的一般手法

2.1产品型展示:强调产品的新,更换速度的快,产品数量的多、产品时尚特色的体现等,橱窗背景、道具等则不是重点,可简而代之。

2.2季节型展示:强调橱窗对当前季节的正确反映,通过色彩的变奏和材料的律动进行设计,季节型橱窗展示中背景、道具是重点,需重点突出。

2.3主题型展示:主题型展示主要指以各大较有公众认同感的中西方特色节日为主题进行橱窗展示。此时的产品、气氛营造是重点,应突出色彩与道具的运用。

2.4系列型展示:强调产品的系列性、产品款式的多样性、产品与品牌的关联性,突出品牌效应。

2.5场景型展示:强调场景的直观表达化,贴近生活,此时产品成为其中的角色,通过场景的烘托展示其在使用中的情形,亲切而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共鸣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奢侈品牌Gucci橱窗展示设计案例解读

案例图片均由笔者拍摄于香港尖沙咀广东道海港城Gucci品牌橱窗,拍摄时间段为2011年至2013年。

(图1)(图2)(图3)(图4)

1、2011年5月1日:邮票

该Gucci橱窗展示设计(图1),采用法国河岸民居景色,设计出一枚带有1938年字样的邮戳邮票作为橱窗背景。橱窗区域内摆放了三个体积不一的老式黑棕色旅行箱作为道具,两侧旅行箱上分别展示出不同款式纯黑色手提包及皮短靴。三个姿态不一的塑胶模特分别穿着纯黑色裙装或裤装搭配,模特四周投射黄色光源,橱窗背景为白炽灯内发光光源。

2、2011年5月14日:人物剪报

该Gucci橱窗展示设计(图2),采用楼宇蓝天、两女一男模特人物照片剪报为背景,剪报故意留有白边设计。橱窗区域内展示三个不同姿态的塑胶模特,分别穿着白色或橙色为主的商务休闲套装。右下侧摆放着三个由圆形金属厚片围成的立体几何道具,橱窗四周投射黄色和白色相间的光源。

3、2011年10月21日:拍立得快照

该Gucci橱窗展示设计(图3),背景为派对妆容LED屏幕显示,橱窗区域内展示着三个站立姿势的塑胶模特,分别穿着参加高级聚会类型的连衣裙装。离行人最近的橱窗玻璃处贴放着放大版的拍立得照片,模特四周及拍立得照片右侧投射微弱黄色光源。

4、2012年7月15日:纸制手袋

该Gucci橱窗展示设计(图4),背景净白如巨型书本打开状,橱窗区域内半空展示着一巨型再生纸制作的Gucci经典女式手袋。橱窗玻璃右下角贴有灰色“循环利用,再生纸”英日文字样,手袋两侧各仅投射一盏白色光源。

(图5) (图6)(图7)

5、2012年7月23日:蜻蜓

该Gucci橱窗展示设计(图5),墙面地面均为同一橙黄色,橱窗区域内左侧展示着两个站立身穿杏色与红色搭配连衣裙,脚穿高跟凉鞋的塑胶模特。靠右侧的模特手牵五根细绳,连接着五只半悬空中的巨型金属蜻蜓。该五只巨型蜻蜓黑中带金,分别以黄色金属管连接于墙面,五条连接蜻蜓的金属管同时分别悬挂着黑色或杏色手袋、高跟凉鞋以及杏色带花丝巾。白色光源由橱窗前部往后部投射,因此背景墙上同时出现各种影像,富有空间感。

6、2012年12月21日:包装花

该Gucci橱窗展示设计(图6),墙面地面均为黑色,橱窗区域内左侧展示着三个站立的塑胶模特,分别穿着黑、红等色连衣裙。右侧悬于半空且由支架固定在墙上的是一巨型金色金属包装花,直径约为90CM。橱窗四周投射黄色光源,视觉效果突出。

7、2013年4月27日:行人

该Gucci橱窗展示设计(图7),背景墙面深红,地面稍淡,橱窗区域内展示着三个侧面站立姿态的带有头部的棉质女模特,分别穿着净色或花色连衣裙或净色短裙配西装外套,脚穿同款凉鞋。橱窗正中区域,分别摆放着两金色金属支架,架上展示着净色或花色手包。橱窗四周均漫射着枚红色荧光光源,模特和手包各投射明亮白色光源。该橱窗右侧墙面,由四个LED屏幕拼合而成一巨大屏幕,展示着同款各色马衔链平底鞋,鞋子细节一览无遗,三个棉质女模特均面朝屏幕。

案例特点

服装奢侈品牌的橱窗展示设计,较为常用的特点为简洁构成式设计、生活场景式设计、奇异夸张式设计。

案例总结出以下特点:低成本、环保、生活元素、强调背景、善用各色光源、模特数量恒定。设计元素贴近生活,常常勾起回忆或联想,邮票、拍立得、蜻蜓、礼品花、电视屏幕等均常见却少人赏析运用。Gucci品牌的橱窗展示设计遵循低成本大创意的营销模式,大打感情营销牌,以情动人,渐渐给消费者灌输品牌理念,培养潜在客户,最终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

小结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各大服装品牌越来越重视展示设计,部分知名品牌为了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奉行占有面积大、道具繁杂、装饰豪气的原则进行橱窗展示设计。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但却因此出现普张浪费、不环保、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的情况。相反的,我们发现当代众多服装奢侈品牌,越来越关注环保主题,以环保材料作为设计材料进行设计,如Gucci、Louis Vuitton、Boss等品牌;越来越关注设计低成本化,如Gucci、Dior、Prada等;越来越关注小物品创意化,如Gucci、Louis Vuitton等;越来越关注新科技手法的使用,普遍使用LED屏幕展示技术、新颖光源的运用,如Gucci、Prada、Dior等。然而出色的橱窗展示设计并不是简单的产品罗列组合,需要精心构思,从而设计出富有艺术表现、内涵深刻、有一定创意空间的作品。出色的橱窗可增强品牌价值,激发受众的审美情感,使橱窗这一传播媒介发挥其应有的信息传递作用。因此,服装橱窗展示设计中,奉行何种原则,达到何种信息传播目的,值得我们继续思考与总结。

参考文献:

1.刘丽娴 王靖文 刘晓刚. 服装奢侈品橱窗展示设计的要素与特点.美术大观,2013

2.张雪影 张建华.对现代商业空间中橱窗设计的思考,2013

奢侈品牌范文2

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增长速度迅猛,2004年中国奢侈品份额在世界奢侈品消费市场份额排行第三位;2006年中国是第二位,占25%;而最近,世界奢侈品协会官方2009—2010全球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由2010年1月的86亿美元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7.5%,上涨了3个百分点。2009年,中国首次直逼日本,超过美国,稳居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亚军宝座。在世界各国奢侈品市场销售份额下降和维持的情况下,中国奢侈品市场销售份额仍然表现为上升趋势,预计5年后,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以上的全球份额,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顶峰,越来越多的全球奢侈品企业已经开始陆续抢占中国市场,中国势必成就全球最大的奢侈品贸易与消费中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的持续增长,借此发展机遇,有很大一部分人先行进入了富裕阶层,跨入了奢侈品消费者的行列,并且这一群体将保持持续增长。从2004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近年来,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度增长,财富积累效应明显,中等收入阶层迅速扩大,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将大大增加,豪门比例日益提高,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撑着一个庞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据安永统计数据表明中国1.75亿的人口可能成为奢侈品的消费者或者潜在的消费者,庞大的消费市场直接引诱了众多奢侈品牌纷纷入驻中国市场。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没有中国本土奢侈品牌的身影,不能不说是令人费解和遗憾之处。

2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困境

2.1缺少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一是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国际知名奢侈品牌都是植根于欧美文化土壤,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有效的品牌运作,使得欧美奢侈品牌能够明确表达其所代表的精神实质与独特风格,比如香奈尔的优雅、劳斯莱斯的贵族气质等。在我国,企业对品牌的重视也才一二十年的时间,奢侈品牌的培育只能说是刚刚起步。中国本土企业的传统文化的断层与商业文化的滞后,品牌定位与内涵模糊,又受到来自国际知名奢侈品牌的激烈竞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二是奢侈品牌的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和假冒伪劣产品可能是我国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假冒伪劣奢侈品牌不仅严重损害了真正消费奢侈品的消费者的利益,也大大地打击了人们对于奢侈品牌的信心与认知。奢侈品本该具备的体验和炫耀功能不能达到,这对奢侈品牌的打击不容忽视。

2.2受传统消费观念的约束

首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一直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老一代人往往将奢侈品与资产阶级的奢华生活、浪费画上等号。这些观念严重阻碍了中国本土奢侈品牌的成长。此外,目前我国提倡集约的发展模式,尤其目前国内奢侈品牌的消费者很大部分是高收入阶层,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过多奢侈品的消费容易引发贫苦及低收入层次人们对于社会公平的不满,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国内奢侈品的经营者更多关注了赢利,忽视了如何合理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消费习惯,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奢侈品友爱、热心的一面,以消除大众对奢侈品牌的抵触情绪。其次,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盲目追求、崇拜。他们心中奢侈品牌总是和欧洲印象、高昂价格联系在一起,购买奢侈品更多的是在体会欧洲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奢侈品而言,品质只是一个基本条件,制造地点和历史往往赋予了奢侈品更多的含义。国外奢侈品牌深入人心,人们甚至习惯于去精品店或到国外旅游时采购国外奢侈品牌,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种状况对于本土奢侈品牌的先期资金积累与长远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2.3品牌经营者缺乏营销能力

首先,品牌经营者缺乏对于奢侈品牌的深刻认识。现今的品牌经营者往往认为高价是奢侈品的唯一特质,但这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除了高价,一件奢侈品还必须具备独特的文化特征和高贵的气质;另外,在奢侈品出售过程中会对购买者进行身份认证,确保购买者非富即贵,这样可以保证其贵族的品质。国内的一些人片面地认为奢侈品只能是有形的物品,其实服务作为一项特殊的商品也可以成为奢侈品,而且同有形的奢侈品相比,无形的服务更有利于新兴国家的模仿和创建。其次,品牌经营者缺乏奢侈品营销的技巧。奢侈品牌与一般品牌在营销组合上有很大的区别。产品的定位对于奢侈品至关重要,很多国内的奢侈品经营者在品牌打响后盲目扩展产品线,导致产品定位模糊,不仅不能吸引新的消费群体,反而使原有的顾客流失。奢侈品的定价策略普遍应采用高价,但高价并不意味着毫无根据,必须在考虑产品特性和品牌价值的基础上,同时参考市场的接受能力,把握好顾客的消费心理。最后,品牌经营者缺乏足够的耐心。欧洲的每一个奢侈品牌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沉淀,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是新兴品牌所不可能具备的。国内的奢侈品牌经营者往往急功近利,随意起个高贵的名字,出巨资进行品牌包装,请明星代言,定一个让人咋舌的高价,就对外宣称自己是奢侈品牌,这样的奢侈品牌注定是定位不清、目标客户不明、一旦停止宣传立刻消失的品牌。

3打造本土奢侈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3.1选择合适的产品选择一种合适的产品作为品牌创建的载体是我国奢侈品创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我国而言,因为欧美已经成为化妆品行业的奢侈品大国,因此在我国创建一个高档的化妆品品牌一定比创建一种高档的茶叶品牌要困难得多。我们在选择产品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例如悠久历史沉淀出的老字号、精湛的手工艺术品等,这种传统文化背景下包装出来的奢侈品是国外所无法达到的,这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3.2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奢侈品长盛不衰的动力,它体现了奢侈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的能动性和超越性,它是品牌永葆活力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铸就了奢侈品的卓越品质,只有保持这种品质的持续性、稳定性和独特性,才能使众多奢侈品具备完美的产品功能价值,在其他产品中保持领先的地位。通过技术创新,设计者始终保持超越顾客的品位、艺术修养,运用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开发研制奢侈产品,才能确保其品质。奢侈品的卓越品质为客户提供完美的产品功能价值,一个奢侈品具有极高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高质量产品将成为竞争对手的一个进入壁垒,将大多数潜在进入者挡在门外。这将成为奢侈品保持竞争力的一个立足点。

奢侈品牌范文3

全球战略“向东看”

据财报显示,2012年各大奢侈品集团的产品销售额平均增幅同比减少10%。低谷之中,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逆增表现尤为突出。

2012年的奢侈品市场随着全球经济的唱衰与富人资产的缩水,跌入了一个新的低谷。各大奢侈品集团的财报显示,产品销售额的增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缓。与2011年相比,平均增幅在10%~20%之间,较同期减少了10%左右。

不过,尽管市场增速放缓,但是全球奢侈品市场仍在快速扩容。2011年奢侈品市场的全球销售额达到1.4万亿美元,而全球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亦在全球GDP中占比达2%。更有数据显示,2012 年全球共有1226 名富豪荣登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其中54%的富豪实现了资产增值。而在前100 位上榜富豪中,来自时装与零售行业的富豪占17%,是拥有富豪最多的领域,LVMH集团的老板阿诺特位居首位。

财富品质研究院分析认为,随着亚太地区经济活跃度的增强,亚太市场正成为众多奢侈品集团与品牌的全球战略要地与增长抓手。对绝大多数奢侈品品牌而言,亚太区的销售基本领跑全球销售。虽然还有一些品牌在传统的欧洲与北美市场仍占主导地位,但在亚太地区也是增长迅速。从全球市场情况来看,亚太地区正开始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中国则毫无疑问地成为各大奢侈品牌在亚太地区的“宠儿”。2011年,整个大中华区为全球主要奢侈品品牌贡献了23%的销售量,而这还不包括域外旅游消费量。越来越多的大型品牌推广活动出现在这里,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全球CEO亲临这些活动现场以示重视。

以LVMH 集团为例,其区域发展的重点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欧洲与美国市场为主,并且相对稳定。然而,在亚太市场,日本的重要地位目前在逐年减弱,为LVMH的销售贡献度呈下降趋势,而除日本之外的其他地区则出现急剧增长,尤其是中国市场表现突出,成为LVMH集团目前活跃度最高的新兴市场国家。不断在中国下沉销售终端,全方位布局中国市场,已经成为LVMH集团的重要战略之一。

国人消费品位升级

不同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欲望存在明显差异。相比以往,他们更希望购买的奢侈品能符合自身的个性与气质,看重奢侈品牌的个性化与服务性,但反感品牌Logo过于张扬的体现。

财富品质研究院研究发现(2012年调研了3754名千万以上资产的中国富豪),在中国,资产低于1000万元的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消费欲望非常强烈。但是,随着资产的增加,尤其是身价突破千万之后,奢侈品的消费欲望明显降低,反而高品质的生活消费与体验消费在逐步增加。

其中,男性与女性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欲望也不同。当资产低于千万时,女性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欲望要强过男性,但当资产高于千万之后,女性的消费欲望反而低于男性,男性在艺术品、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欲望明显增加,称之为“奢侈品消费欲望曲线”。

在调查中,48%资产低于1000万元与20%资产在1000~5000万元的消费者表示,产品设计很重要,而资产过亿的富豪则更热衷限量(占比达25%)与定制(占比达20%)产品,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中国消费者差异化的消费心理。

目前,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具有明显的自用消费趋势,特别是很多资产过亿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希望购买的奢侈品能符合自身的个性与气质,并对品牌概念越来越淡漠,尤其反感品牌Logo过于张扬的体现,更强调的是奢侈品的个性化与服务性。

调查还显示出,在2012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整体出现了定制化的需求,最青睐的定制品类包括服装、珠宝、家居用品与高档礼品。但是,随资产状态不同,定制范围不同,尤其是亿万富豪的生活方式全面定制化。

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由于亚洲文化的特征,商务馈赠与投资收藏是中国消费者购买与消费奢侈品的两个明显目的,奢侈品的社交功能尤为突显。调研结果显示,国内消费者的商务馈赠类的奢侈品消费支出稳定在20%~30%之间,其中,资产在1000~5000万元的消费者因处于职业上升期,在奢侈品的礼品消费部分支出相对较高,达到29%左右。

文化体验与境外消费成主旋律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境外购买奢侈品的倾向愈加明显。在满足购买欲望的同时,他们亦追求能亲身体验,并感受奢侈品牌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2012年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购物决策地主要集中为中国香港澳门(占比达26%)、欧洲(占比达23%)、美国(占比达10%),而日本跌至3%。中国消费者尤其是高资产人群的境外购买奢侈品倾向愈加明显,特别以身价过亿的富豪为甚,有47%的消费者选择在境外消费。

在中国内地购物决策地的选择上,上海(占比达49%)是中国富豪最青睐的奢侈品购买地,其次是北京(占比达38%)。

提起中国消费者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很多机构都认为主要是国内外的价格差 导致了消费的外流。财富品质研究院的观点认为,要分析出2012年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偏向境外的根本原因,需根据不同资产状况的消费者做细致的比较。比如普通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其消费心态是“买的越多越值”;而富豪消费者则更看重个性化的购物体验与高品质的服务,并不单单只注重买与卖的交易过程,多名富豪表示国内商场的服务质量与门店的购物体验越来越不能满足其需求。

中国消费者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主要集中在皮具、服饰、腕表、珠宝等。但是由于资产状况的不同,普通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服装服饰、皮具、香水化妆品等初级奢侈品;而珠宝、腕表等顶级奢侈品则最受富豪消费者青睐。

有意思的是,由于国内外的价差,普通消费者境外购物时极爱购买多款皮具产品,特别是大牌的箱包;但是富豪消费者也在国外购买皮具,但更偏爱限量或者定制版的皮具。

奢侈品牌范文4

济南奢侈品牌史:

高薪者的梦境与清醒

如今的济南,奢侈品牌越来越多,人们不用再长途跋涉到北上广,也能买到今天在时尚网站浏览到的当季秀款。这催生了不同于传统营业员形象的奢侈品营业员,他们成为城市泱泱上班大军中,格外受关注的一支队伍。

济南奢侈品营业员集中出现在2007年,这一年泉城路恒隆广场开业,纪梵希、Coach、阿玛尼等世界知名奢侈品纷纷入驻。在人们被奢侈品店里的镁光灯照的分外眼红之余,每个店门口笑靥如花、气质沉稳的店员也与奢侈品相得益彰,令人不禁多看两眼。

6年之后,在恒隆广场旁边,一座大型综合消费中心――济南贵和购物中心崛起,这里面相比恒隆,几乎囊括尽了所有知名大牌:卡地亚、香奈儿、古驰、LV……除了妆发明丽、气质绰约的女店员,像杰尼亚、菲拉格慕等品牌还多了很多身高一米八以上,身材匀称相貌端正的男店员。

这些奢侈品店员年龄不过二十六七,但很多却有六七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据了解,当前很多奢侈品店员,都是中专毕业或高中毕业就进入销售行业。但在近几年济南奢侈品牌招聘店员时,明码标出:学历本科/研究生。令人吃惊的是,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招聘中,贵和购物广场某品牌就收到800多份简历,其中本科生占30%,硕士及留学海归占25%。

为什么高学历者对奢侈品销售趋之若鹜?

这都是奢侈品的高收入惹的祸。记者采访了几家奢侈品店营业员,据了解,在新店员入职时,他们就被告知不得透露自己的收入情况。更有甚者,在面试成功后,公司要求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签订保密协定。

一位曾经在奢侈品店工作过的营业员小徐说:“我有朋友被一珠宝大牌看中,对方给出了7500元/月的底薪。还有曾经的一个同事,去了一个即将开业的珠宝品牌,普通营业员也有3000元底薪,不包括其他与业绩相关的收入。”

另一位曾跳槽过三次的奢侈品营业员透露:LV会给员工交“八金”,除此之外福利也很多,不仅常发些化妆券或者兰蔻一类的化妆用品,公司还鼓励员工美容美发,也会定期发一笔费用,至于公积金这样的也不会少,让人很有安全感。

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入的前提意味着高付出。阿玛尼的店员张妮娜就称:新员工有一周的培训时间,主要培训员工对品牌的认识及品牌文化的理解。入职一个月后,新老员工还将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欧米茄对营业员的要求则十分严格。店员小李说,无论是新婚还是结婚多年,手上是不允许带戒指的,因为戒指有可能在手表上划出痕迹。在客人要求看表后,必须戴上手套,并将手表放在一个带有软垫的托盘内。有些品牌还要求,如果顾客接电话,营业员须退后一米以上,避免顾客心理不适。

而基本所有品牌对于自己的员工都有内部价,员工可以用比市场价低很多的价格购买到自己品牌的产品,这样同时增强员工对本品牌的认知度。如此看来,当梦境照进现实,奢侈店里的工作并没有那么神秘。

穿普拉达的店员:

再大牌也是打工族

无论是卖世界顶级皮具,还是出售知名设计珠宝,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必须了解自家品牌文化。

意大利品牌杰尼亚的营业员小叶说,他之前私下报了一个意大利语速成班,因为公司大区经理就是意大利人,首先就要将意文品牌名读标准,其次也为了更好地了解品牌理念。更重要的是,说一口好外语,也会潜在影响顾客的购买欲望。他指了指对面的阿玛尼店:“那边的一个店员跟我合租,没事就拿着英语四级单词读。”

除了修饰内在,很多店员在外表投资上也非常大方。

雅诗兰黛的柜员薛佳的化妆品从刚开始的几百元一套,升级到上千元一套。曾经买衣服基本游走在淘宝和大卖场,现在则至少要穿名牌,偶尔奖金高的时候,也会给自己补贴一件大牌。

虽然她们将自己武装得明艳耀人,但有时也会思考自己的身份。“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层次的人,有些‘夹生’了。我们一身行头可能非常昂贵,可其他生活水准完全和普通人无异。坐公交车感觉就会非常不自在,在人群里真像个另类。”就职于某一奢侈品牌的小柯说话间,脸上露出些许无奈和自嘲。

记者跟踪调查了Givenchy导购员佘彦,才了解到这看似光鲜的职业的背后。

8月2日七夕节,佘彦比往常早了半个小时――9点整登上101路公交车来到店里。商场营业时间从早上10点开始,但今天预计顾客会比往常多,所以货品先要清点清楚。打卡后,佘彦就麻利地准备着:货品陈列、打扫卫生、做头一天的账目。

商场在10点准时开门,佘彦和同事已等候在门口,挂着招牌式笑容迎接客人。一对情侣选购约20分钟后,以“我再到其它柜上看看”为由离开了。留下来的衣服堆里衬衣、裤子、西服足足有十余件,佘彦很平静地收拾残局,“并不是每一个客人选购了就要购买。有些客人一进来就说我是来试衣服的。”

12点,已忙碌了一上午的佘彦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坐下来休息一分钟,一直不停在给顾客介绍、往返于专柜和库房之间。佘彦说,“已经习惯了,我们有员工休息室,在那里可以休息、喝水,不过不能超过十分钟。”

“遇到一些刁难的客人,我们也只能笑着应对一切。”佘彦笑着说,“今天他可能不是我们的客人,但试过衣服后,明天或者后天他会成为我们的客人。”

一个大牌店员的自我修养:

奢侈与奢侈精神的悖论

在采访中,奢侈品店员提到最多的就是培训和学习,“这几年感觉得不断恶补新知识。这很像一场现代化信息战,而且还得建立在很好的人际交流和销售技巧上。”

常琦是一个拥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某腕表品牌营业员。奢侈品需要稳定性极佳的客户群,而日渐庞大的客户群则十分考验人。常琦说“这不是一锤子买卖,我需要有强大的能力来挽住这些客户的手,这也是我学心理学的原因。”

在新品上柜时,他已经练就了用两三个小时就把新产品摸熟的本领。其次,货品陈列、服务仪态也是需要不断提及的培训课程。比如手表必须按照三角形陈列,某些特别款必须保持一定数量。对于离开的客人都要送到门口,目送走远后才能回到店内。

“BA的冷或热,与每个品牌推崇的销售模式相关。” 常琦告诉记者,有些品牌店讲究团结精神,内部气氛比较融洽,对待只看不买的顾客态度也不会差。但有些店讲究个人指标,里面的员工相互之间也不怎么搭理,只会对戴着8克拉钻戒的顾客扑过去。

说到“势利”,她直言是“职业病”。对走进门的顾客肯定会上下打量一番,比如有没有戴钻戒,身上穿着什么名牌等,“资深BA一眼能看出你的包是出自淘宝还是恒隆”。

“其实很多客人还只关心手边款式、设计,对于产品属性并不关心,有时营业员的‘唠叨’甚至会令顾客生厌。如此一来,我们要懂得适时闭嘴。”常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说。

奢侈品发源于古老的欧洲,整个发源是和欧洲贵族息息相关的,因为他们的生活导致需要这些奢侈品,比如像爱马仕皮革制作的精良,为皇室服务。沃尔冈・拉茨勒在他的畅销书《奢侈带来富足》这样定义奢侈:“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被各自社会认为高端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来决定。”

“现在中国人对于奢侈品的需求是倒过来,用金钱买一种没有过过的奢侈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人更关注沉甸甸的标签,而不是探询隐藏精美商品之中的文化精髓,”卡地亚大中华区“家长”陆慧全说,“奢侈品并不是过度耗费金钱的代名词,从一层面来说,奢侈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表现。”

节俭固然是美德,奢侈也是每个人的生活权利。剥离商品的价格,骨子里的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些人对某种令他心仪的美好生活与梦想的奢侈迷恋与追逐。

奢侈品牌范文5

新奢侈品的购买完全不用计划,它可能只是满足人们某一时情感的需要,或是对某种品牌的信仰。当消费者在购买某一种产品或者服务时,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倾向于选择那些大品牌、知名品牌甚至国际品牌,如果同类竞争商品的价格相同,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偏爱或者眷顾心目中的大品牌。这就是在商业社会中,品牌的力量。

导致品牌崇拜

根据美国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品牌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者设计,或者是上述元素的综合。它的目的是使组织自身的产品或者服务区别于其他的竞争者。首先,从最朴素意义上来看,品牌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商标;其次,如果不能满足市场上的消费者需求,那么品牌就失去了其在经济上存在的意义,又由于它具有区别性或者排他性,因此品牌在是能够帮助组织实现经济目标的一种捷径;最后,如果品牌达到前两者目标的基础上,成功地、牢固地占据了消费者心智中的某一个位置,那么品牌就在更深层次即消费心理上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为其实现长期的经济目标提供了“看不见的”保障。

个体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同类竞争品,品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他们在“功能解决上”、“社会认可上”和“金钱付出上”等方面的选择风险,进而获得具有权威性、满意性、持续性和保障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在这个时候,品牌和消费者达到了双赢的一种状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实现了效应最大化,同时品牌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因为品牌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某种解决方案的一种持续性的承诺,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两者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消费者如果觉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而品牌所有者也通过交换,以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方式获得了其作为“解决方案提供者”所作出一系列努力的补偿,并且品牌还俘获了消费者忠诚。而当品牌的力量达到相当的程度,会使某些消费者在进行消费选择时形成品牌惯性或者依赖,这是品牌已经突破了消费者忠诚的界限,而在精神上或者情感上与消费者成功实现了沟通,产生了共鸣,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了一种精神依赖或者情感寄托的新层面。消费者会因为选择某一品牌而获得类似于宗教虔诚一样的满足感、愉悦感、骄傲感和归属感。这个时候,消费者已经对特定品牌产生了在精神层面上的某种“崇拜情结”,我们可以称之为“品牌崇拜”。

主要表现形式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品牌崇拜是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第一种情况,消费者可以对几乎来自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全部或者部分品牌顶礼膜拜;第二种情况,消费者也可以对于获得某种类似殊荣的品牌群体在心理上产生某种集体妥协;第三种情况,消费者还可以对于优于自身社会阶层的品牌选择进行模仿型跟从。在这个时候,消费者作出的消费选择其实是不理性的,甚至是危险的,那么由此带来的后果也有可能是消极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由于这些不和谐音符的出现,我们先前所讨论的由于品牌崇拜所导致的消费者与品牌各自效用最大化状态就会被无情地打破了。因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虽然实现了各自的价值让度,但是其实出现了“所买非所需”、“付出与回报落差”或者“现实价值与期望价值不对等”,甚至“品牌强迫所带来的伤害”等等需求与消费搭配在逻辑空间上的错位。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不仅迎来了思想观念的进一步开放,同时扑面而来的还有众多的外国品牌,尤其是在国内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的这一现实国情使得洋品牌看起来和用起来更加绚丽多彩和得心应手。在一批新富阶层的带动下,似乎形成了“洋品牌就一定代表高品质、高品位”的消费意识,渐渐的整个消费市场几乎对于洋品牌形成了集体崇拜。例如来自法国的人头马、马爹利和轩尼诗等三大世界著名白兰地品牌,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席卷中国,国人把几千元一瓶的高档白兰地一次干杯好几瓶的现象,把法国酒商惊得目瞪口呆的同时,也更加重视我们这个暴发户似的消费市场。另外,路易・威登手提包、宝诗龙手表、宾利轿车、劳力士手表、劳斯莱斯跑车和CD香水等等,这些在国际范围之内被认为是奢侈品的特殊消费品,由于其超出了普通人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因此属于“绝对的”非生活必需品。但是高盛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约占全球销售额的12%,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新财富》杂志通过对9家奢侈品品牌及品牌商的采访与调研发现,这些奢侈品品牌近两三年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都保持在80%以上,远远高于他们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10%左右的增长率。目前,奢侈品市场消费表现与我们的综合国力以及消费水平显然是格格不入的。正如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师克莱尔・肯特所说,在西方,人们购买名牌十分谨慎,也只有那些“圈内人”才能认出这是名牌。而在中国,人们对名牌趋之若鹜,到处炫耀,好像在说:“看,我是多么富有!”。由此可见,奢侈品在中国的消费更加凸现的是国内消费者对于国外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扭曲崇拜,促使洋奢侈品的品牌崇拜也在中国市场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理性看待新奢侈品

如果说,中国新富阶层、演艺明星或者其他成功人士通过购买“奢侈品牌”来突出或者彰显其“成功符号”、“时尚前卫”或者“特立独行”等的特殊诉求,那么国内的中产阶级或者青年消费者加入到品牌崇拜的消费盛宴中来,多少显得不合时宜。而当NIKE、PUMA、KAPPA和AD等品牌成为城市年轻一代购物选择的起码标准时,社会上不断涌现的“月光族”、“新贫族”和“百万负翁”等消费畸形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这些消费者在被商业品牌打通精神通道而产生品牌崇拜之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不约而同地患上了“品牌强迫症”。

近年来,洋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了接连不断的信任危机。例如麦当劳“毒油”事件、博士伦润明护理液停售事件、高露洁牙膏涉嫌含有致癌物质、亨氏、麦当劳、肯德基“触雷”苏丹红一号、SK-II化妆品重金属含量超标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哈根达斯黑作坊生产事件、芬达、美年达等含有可产生苯的防腐剂和强生婴儿油中发现了有害成分石蜡油等等负面事件甚嚣尘上。虽然跨国巨头在面对中国市场是有“双重标准”的嫌疑,那么我们消费者在一味追求洋品牌代表的所谓“品位”、“档次”和“地位”等炫耀性的心理诉求,是不是也在很大程度上为跨国品牌逐渐降低中国市场消费者的上帝地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7年初,上海在对淮海路等部分中心城区商业街改造升级中,不约而同地做出了相同的举动:将一些本土品牌挤出去,原因很简单“血统不正”,把黄金地段上的店面更多地留给所谓国际品牌,结果导致所谓洋品牌鱼龙混杂。这一现象充分反映了上海作为中国国际化城市的代表城市之一,在面对一个逐渐国际化的中国市场时,其胸襟却没有想象中的开阔。

奢侈品牌范文6

Vertu被称为“手机界的劳斯莱斯”,可谓IT类奢侈品中的第一品牌了。2002年,诺基亚颇有“为天下先”的精神创立了独立运作的Vertu手机品牌。这个引自拉丁文的单词原意为“高品质、独一无二”。其中,旗舰版白金Vertu手机售价高达32000美元,黄金版Vertu手机售价为18500美元,就算最便宜的版本(由不锈钢制成)也要4700美元。

这是一个普通人很难想象的世界。以诺基亚手机技术作后盾的Vertu,为什么敢叫卖出如此的天价,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豪华的Vertu手机,从外观到用料都称得上有王者风范。一款手机竟然使用了18K金、钛金属、顶级皮革、陶瓷、树脂与蓝宝石等多种豪华材质,设计师们让这些不同质地的原料与电子配件相互结合,达到至少能维持数百万次的使用频率。其外观设计理念来自于F1跑车的流线型造型。机面显示屏是以超高硬度的蓝宝石水晶制造,内部结构以钛金属为主材,硬度不但比钢铁高出四倍之多,而且重量也减轻了一半,加上每颗按钮下的接触点,都是用红宝石制作,彰显超凡地位之余,更有超高的耐用性。一般按钮只能承受数千次的按压,而它在经过百万次按压后仍能运作如常。

诺基亚的设计师Frank Nuovo从珠宝和手表的设计中得到灵感,使Vertu具有修长的长方体外型与设计活泼的按键。第一代Vertu手机Signature系列,客户可以选择白金、黄金等昂贵的金属材料制作手机外壳。2004 年 Vertu 推出第二代Ascent 系列,开始使用全新的超合金材料,以往 Liquid metal 超合金主要是用在运动及航天科技上。初期的Vertu都是冷色调,适合男性成功人士使用。2005年针对女性客户的粉色Vertu也属于Ascent 系列。

谁在买Vertu呢?那些超凡脱俗、声名显赫、富可敌国的人吗?据Vertu的一名高级主管介绍,其销售额每六个月增长一倍。在亚洲,尤其受到很多客户的喜爱。当Vertu配合中国的农历新年推出磨砂黄金手机时,中国台湾的一些富商就在新春期间以这台黄金手机取代一般普通金饰,送给家庭成员。不少来自中国大陆的客户,会特地到香港的旗舰店去选购。

正如Vertu亚太副总裁也是其唯一的一位女性老总Suguna Madhavan接受采访时曾说:“一些人仍然把Vertu当成是通讯品牌,其实它更是一个‘奢侈’品牌。”Vertu的确具有了一些原本的时尚奢侈品所津津乐道的细节:例如手工制作、稀有珍贵、身份象征和私人服务等等。

Vertu全机内外由芯片到按钮都是由人手镶嵌的,不像一般批量生产的大众手机。这台手机有超过400个零件是完全由手工制造出来的,每一个都使用最好的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共产生了20项新专利,也是一项记录。超过400件的组件,组装所需的时间比一般只有30件组件的手机要多上20倍。每个按键均经过繁复的工序,先以高温将不锈钢混合物注入,并加压于大模型内,待其冷却,产生斜面的键盘;再将按键镶嵌在两个宝石轴承上,以便使用上更有手感。Vertu的每一部分都是由世界最有威望的铂金和黄金供应商制作,从珍贵的用料到精细的雕工,无一不显示出高贵别致。

豪华手机的周边配件也是相当有级别的,全都是由名师精心设计。配件价格由一千多元到两万元不等,买齐一套周边配件来衬托手机恐怕需要五万元。

Vertu也力求做到“永恒”,而不是像一般手机那样容易过时。它不能拍照,也不能发彩信;不过除了坚固的屏幕和机身材料能延长使用时间外,在软件上也预留了充分的升级空间,以保证数年之后仍能历久弥新,不会因新科技、新产品的问世而相形失色。

Suguna Madhavan更宣称:Vertu是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宣言。想健身吗?想和朋友一同到纽约看棒球赛吗?想知道蒙娜丽莎的最新报价吗?只要提出要求,“Vertu管家”就会提供周到的服务。拥有Vertu的客户,无论在美洲、欧洲、亚洲等世界上任何地方,只须按下手机上的一个按钮,就能自动连接到公司在英国的二十四小时服务专线。曾经有客户利用Vertu,购买了在韩国举行的足球赛门票;也有忙着公务的客户,要服务员派豪华房车到家里把妻儿接送到机场去。当然,Vertu也能在客户遇到紧急状况时提供第一时间的帮助,如代为联系当地能说英语的律师或医生、在深夜时分安排道路救援等。当然,这些都是要额外收费的。

上一篇雾霾治理

下一篇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