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范例6篇

河南方言范文1

关键词:河南方言 影视文化 现状 发展前景

2010年12月,中国新闻网一标题为“《新少林寺》预告片,成龙挑战河南方言”的新闻,又把河南方言炒了一把。河南处于中国的心脏,古文献记载“周公营洛,建表测景,豫州为天下之中……”河南方言属北方方言即官话方言,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官话,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话”。河南方言电影、河南方言电视剧、河南方言学新闻等以别于传统话语的形式传播着区域文化的影响。本文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出发,试析河南方言影视文化现象及发展前景。

河南方言相声小品――最初的“开山人”

语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方言现象是地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文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是地方风味的重要标志,它参与构建这个地域的文化环境,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语音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河南方言始终居于无可争辩的“雅言”地位,并被视为“正音”的标准。河南方言与河南地方文化一样,都具有“源发性、正统性、兼容性”的特征。

河南方言最早是通过电视相声走进大众视野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方言不仅是一种特色语言和交际工具,还是一个区域文化的核心和地域文化独特的标志和代表。河南方言有着自己的优势和便利,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早年有一段相声,谈到各地方言,说最省事的就是河南话,他举出4句话只用了4个字,引得大江南北多少笑声。河南话总算挤进传世之作,露了那么一小脸儿。而在姜昆的相声里,则有一段非常精辟的河南话分析,他发现“中”在生活里的不同用法。如果河南人说“中”,那就是答应、肯定、承诺、保证、斩钉截铁,脸上的表情也是艳阳如花。如果说“中中”,意思就变了,那就是有些将就、应付、不耐烦,脸色自然也是晴转多云。如果说“中中中”,那就又不一样了,多半是敷衍、推诿、开门送客,脸色暗如多云转阴。如果说的是“中中中中中……”,脱口而出一大堆,分明就是恼怒,大有黑云压城、大风起兮的势头。

侯宝林对河南方言的简练程度进行了艺术夸张,但是也确实抓住了河南方言的这一特征。河南方言单音词和合音词较多,习惯上又常常省略许多成分,有些县、市还将出现频率较高的“了、着、过、到”等隐含于韵母的变化之中,说起来自然就比其他方言简练得多。①

河南方言歌曲――方兴未艾的“推动者”

2006年下半年,一首用河南方言演唱的歌曲《河南人,中!》在网络上快速流传,在该歌的Flash中,先是两只小鸟用河南方言对话,然后就是歌手用流行的R&B风格将河南的风景名胜、美食文化尽数展示,歌中还夹杂了大量的郑州方言。演唱这首歌的歌手,是出生在郑州的何瑶,他的成名作就是曾在网络上热传的《河南人惹谁了》。正是这首借助网络流行的原创“口水歌”,极大地刺激了大众对河南地域文化的兴趣。其他河南方言网络歌曲还有《河南人怎么了》、《我赚钱了》等,都属于方言版的极具地方特色与现代气息的流行歌曲。网络、流行音乐、方言这三个因素的组合,形成了这些河南方言版流行歌曲的独特魅力。

用方言来表现河南生活,那滋味当然是正宗地道,仿佛将河南人的生活连着根茎枝叶一起移植到了流行音乐之中,新鲜而生动。以河南方言演唱的网络流行歌曲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方言的运用,如果将其中的歌词变为普通话,许多歌词原有的滋味儿及俏皮幽默就会荡然无存。

不少人表示听到这些河南方言网络歌曲的第一感觉就是亲切,随之就是自豪。河南的美景、美食以及崭新的形象都在歌中体现,而那些熟悉的乡音更是让人觉得骄傲。一位外省的朋友看到记者发送的《河南人,中!》这首歌的Flash后,直言“以前只觉得河南话土,没想到现在也会这么好听、好玩”,这让她对河南方言有了新的看法。不过她也坦言,河南这样的歌太少了。

河南方言影视剧――燃遍全国、走出国门的“催化剂”

河南方言被影视语言艺术化后应用到影视中,为影视增添了色彩,给观众带来了幽默和诙谐的新感受,也逐渐被影视人和观众所喜欢和推崇。2005年,电影《孔雀》中的河南方言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打动了各国挑剔的评委,让他们在“九曲十八弯”般的语调里看懂了片中的淡定与安然。2006年,一部说着河南话的电影《鸡犬不宁》,“十一”期间竟然在西班牙连映四场,一票难求。河南的事、河南的方言让国外观众竖起大拇指直说“中”。

继2005年一部完全由河南演员出演、用河南方言对白的电影《乡村生活》后,河南喜剧《不是闹着玩的》在北京上映并迅速蹿红。随着《不是闹着玩的》的放映,河南方言风也在悄悄地刮,从太原、西安,正往首都北京刮,不少北京观众就学说起电影中的经典之语,学说起了河南话。

《不是闹着玩的》电影主题曲作者田华也说:“学会河南话,就等于掌握了一门与一亿人交流的方式;学会河南话,跟一亿人交流都不怕!”一些观众也表示,东北话、四川话,在京城播放的影视中,已流行多年。而河南话更够味儿,相信也会“说”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大家逗乐高兴时,时不时冒出几句河南方言,肯定能添不少乐子。

河南方言新闻――登上“大雅之堂”的“晋级者”

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故事聚乐部》栏目主持人都是用河南方言来对白串场,很多观众看后给栏目组发来短信:“听到主持人说河南话,感觉很亲切。”郑州电视台《有啥说啥》栏目自从2008年5月13日开播以来,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弘扬社会主旋律、颂扬真善美,同时积极发挥舆论监督职能,鞭挞假丑恶等不文明行为,督促解决了一些百姓闹心的难事,推动了和谐郑州建设,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它平实可亲,一改传统的新闻价值观,亲近民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新闻学的角度说,方言新闻仍然属于“以平民视觉关注平民生活”的民生新闻范畴。方言新闻节目传承了源远流长的民间语言文化传统,像一个流动的、鲜活的语言文化历史博物馆,对于本地人而言,乡音绕耳倍感亲切,对于外地到该地区的人而言,陌生的鲜活的方言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给他们带来快乐。

但是,正如所有新生事物的诞生一样,方言新闻出现后,新闻业界和理论界一直对其褒贬不一。肯定的一方主要从大众传播进入“窄播”时代的观点出发,以地方电视台、区域文化自身求强求大为立场,正面看待中国受众自然分化带来的本土市场的发展契机;反对的一方则主要从“推广普通话”这一国家法定方针为主要依据,从大众传播效力以及社会成本方面审视方言新闻的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建设和谐的语言生活。

河南方言节目的是非前瞻

联系到广州沸沸扬扬的“保卫粤语运动”,也让人们对方言有了更多的思考。作为语言“活化石”的方言,是否应顺应潮流退出历史舞台?在全国人口大省的河南省,在普通话不断普及的趋势下,河南话还有生存空间吗?专家表示,河南方言在短期内不会消失,与粤语不同,河南话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听懂,可以实现沟通目的,是有生命力的。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表示,推广普通话和方言并不矛盾,“国家推广普通话并不是消灭方言”。究其原因,引用《不是闹着玩的》导演卢卫国的话就是:“河南话表达准确,全国都能听懂。在宋朝的时候全中国的人都说开封话,在唐朝的时候全中国都说河南话。河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进入21世纪,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新理念。和谐的语言生活,就是主体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我们要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河南方言之间的关系,提倡通过“双言双语教育”和在一些地方建立“活态方言保护区”等措施,尽量加强和延续河南方言的活力。[基金项目:北京市高校哲学人文社科项目“明清方言俗语的整理与研究”(立项号:08YB0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方志方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立项号:2011-ZX-335)]

注 释:

①河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方言志》第十一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

参考文献:

1.张启焕等:《河南方言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余林:《方言影视文化现象溯源分析》,《声屏世界》,2008(7)。

3.于松明:《浅谈电视方言中的方言现象》,《现代语文》,2006(10)。

4.杨朝军:《方言传媒的生态学意义》,《新闻界》,2009(2)。

5.尤丽娜:《方言影视:文化盛宴与民俗狂欢》,《电影评介》,2008(19)。

6.成庆红:《方言影视剧产生与发展的多角度考察》,《东南传播》,2007(2)。

7.常伟:《一切只为“闹着玩……”》,《电影评介》,2010(12)。

河南方言范文2

关键词:河南方言 “中”语法 语义

“中”在河南方言或口语里,不但有普通话里的所有用法,而且还有特殊的用法。

一、形容词性的“中”。

河南方言里的“中”可以充当形容词,一般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肯定或积极的评价。此时,“中”位于句末,前面总要出现一个名词,构成“名+中”的结构。其意义基本上相当于“好”“行”“可以”“不错”。例如:

(1)这件衣服中。(意思相当于这件衣服好。)

(2)这姑娘模样中。(意思相当于这姑娘模样好。)

(3)这孩子口才中。 (意思相当于这孩子口才好。)

(4)小强的人品中。(意思相当于小强的人品好。)

“中”在充当形容词的时候,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①、形容词在句中主要做谓语和定语。但是河南方言里形容词性的“中”只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河南方言里没有“中”做定语的例子。

②、“中”能受程度副词“很”“真”修饰,一般不受“非常”修饰。能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例如:

(5)这小伙子文笔很中 。 (意思相当于 这小伙子文笔非常好。)

(6)这辆车真中。 (意思相当于这辆车非常好。)

(7)他的人品不中 ,老是猜忌别人。 (意思相当于他的人品不好,老是猜忌别人。)

有时“中”和其否定式“不中”在句子里同时出现,形成强烈的对比。如:

(8)小王的普通话不中,小张的普通话中。

③、形容词性的“中”可以作补语。例如:

(9)这小伙子太招人喜欢啦!不但长得中,而且歌唱得也中。

(意思相当于 长得好,歌唱得好)

二、动词性的“中”

河南方言里,“中”有的时候具有动词性,它隐含着一个动作,而且这个动作常常和烹饪有关。例如:

(10)妈,馍中了,都蒸了三十分钟了。

(11)小方啊,饺子中了,盛碗里吃吧!

对于不懂河南方言的人,听到这些句子肯定会摸不着头脑。此时,“中”就相当于一个动补短语。

馍中了。 意思是: 馍蒸好/蒸熟了。

饺子中了。意思是: 饺子煮好/煮熟了。

动词性的“中”具有以下语法特点:

①、“中”用于肯定句,后面往往加上一个“了”字,表示事情的完成。否定句时,“不中”前面往往有一个“还”字,后面不出现“了”。例如: 面条还不中。

②、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三、“中”与“啊”连用构成感叹句,表达一定的感彩,既可以表示喜悦之情也可以表示愤怒之情。此时“中啊”后常常带人称代词或人名。“啊”读升调。

(一)、表示喜悦之情

(12)中啊小伙子,听说你考上北大啦!

(13)中啊你,总算从媳妇熬成婆婆啦!

(14)中啊老三,比我结婚还早嘞!

(二)、表示愤怒之情

(15) 中啊你,当儿子的敢打老子了!

(16) 中啊你,小小年纪居然敢偷钱!

(17) 中啊你,翅膀硬了,不听话了!

上面六个例子里的“中啊”可以用“中呀”替换,意义相等,但“中啊”更常见些。

四、“中”与“啦”连用构成祈使句

河南方言里,表示禁止、请求意义的祈使句,常在句子的开头加上“中啦”,用来加强语气。这时,“中啦”后常常不接人称代词或人名,但也有特殊情况。 “啦”读轻声或降调。

(一) 表示禁止意义

(18) 中啦,别打啦。(19) 中啦,你们别吵架了!

(二)、表示请求意义

(20) 中啦,你把手机换给我吧。(21) 中啦,咱回家吧。

五、“中”可以用于对问话的回答

“中”用于答话中,表示肯定的回答,一般位于回答句的句首,用法同普通话中的“行,可以,好吧,嗯”。问句的内容是征求对方意见,希望对方给予肯定的回答。

如:(22)――“这件衣服借我穿穿吧?”

――“中,拿去吧。”

(23)――“周末去打台球吧?”

――“中。”

(24)――“这样装修不合理,墙要和地面的颜色协调!”

――“中,按你说嘞办!”

“中”用于回答别人时,其否定式是“不中”,一般位于回答句的句首。“不中”之后往往有明确的理由,少数无需说明“不中”的理由。

如:(25)――“你下午再来吧?”

――“不中,我下午有事,明天天吧。”

(26)――“五一节一起出去玩吧?”

――“不中,恐怕赶上我值班。”

(27)――“吃了饭再走吧?”

――“不中,我要去学校接我儿子。”

“中”用于问句中,表示征求对方意见或建议,其形式是“中不中?”,经常位于问句的句末,“中不中”的意义同普通话中的“行吗/吧?”、“可以吗/ 吧?”等,“中不中”后往往不用疑问词“吗”、“吧”等。对“中不中”的回答,肯定形式是“中”,否定形式是“不中”。

(28)――“你看这样中不中?”

――“不中,太大了!”

(29)――“把你朋友叫过来中不中?”

――“中,我给他打电话。”

问句里的“中不中?”、“中不中呢/ 呐?”也常常用其省略形式“中不?”来替换。“中不”后一般也不用疑问词。

六、“中”的重叠和连用”

(一)、两个“中”或三个“中”重叠,中间没有停顿表示非常愿意做某事或极为赞同某件事。例如:

(30)――“明天我请你吃饭。”

――“中中,正好我没钱了。”

(31)――“小张,我给你介绍个女朋友吧!”

―― “中中中,太好了。”

(二)、如果两个“中”或三个“中”连用,中间的停顿较长,这时,传达出的感情也就不太干脆利落,带有一些不耐烦的意味。“中”往往拖长音且是升调。 例如:

(32)――“张磊,你从餐厅回来时给我捎份刀削面吧!”

―― “中,中,懒死你吧。”

(33)――“你明天必须把作业交上来。”

――“中,中,中,知道了,别催了。”

(三)、用于答话中表示否定的“不中”可以连用或者重叠,其形式是“不中不中”,表示强烈的否定或者否定程度的加深。“不中不中”位于回答句的句首,用法同“不中”。

(34)――“急啥? 等等看吧!”

――“不中不中,再等就没戏了!”

(35)――你看,那笔款子能动动吗?”

――“不中不中,那是人民的血汗钱!”

“中”在河南方言或口语中具有褒义特征,有“肯定、赞扬、赞美、认可、可以、好、行、能”等特殊意义,其否定式是“不中”。通过以上分析和研究,我们对河南方言里,“中”的特殊意义、用法以及它的内涵有了初步的了解。河南地处中原,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华夏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原官话具有悠久的历史,河南人对“中”的热爱使其在方言和口语里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1980 年5月。

河南方言范文3

关键词:济源方言 音节 数量词合音

合音是指两个音节合并成一个音节,合并的音节音义固定下来成了合音词。比如“甭”是由“不”和“用”二词的意义合并而成,这就是合音词。合音现象可能发展成合音词,观察合音现象对研究合音词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南隔黄河与洛阳市相邻,北依太行与山西省阳城县交界,东与太极故里焦作市接壤,西与王屋山相依,是豫西北晋东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济源方言属于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其数词与量词合音的现象较多。

本文讨论济源方言中数量词合音现象,用例以济源市东部梨林镇的方言为准。以下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

数词从“一”到“十”以及“几”都可以和“个”合音。由于“个”前的一位数用“两”不用“二”,因此有“两个”而没有“二个”的合音。又,“一、六、七、八”四个入声数词后出现“个”,须去掉韵尾?,并且变短调3为去声44调,才可以与“个”合音。其合音音节的读音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上字的声韵调+下字韵母”拼合为一个音节,此类最多:

一个:i?3-i44?k?i?44

四个:s?13?k?s??13

五个:u53?k?u?53

六个:lu?3-lu44?k?lu?44

七个:??i?3-??i44?k???i?44

十个:??31?k???31

几个:?i53?k??i?53

第二,“上字的声母、声调和韵母的主要特征+下字韵母”拼合。如“九”就是保留了声母、声调,变韵母元音的主要特征“前、高、园唇”为y,然后与“个”的韵母?相拼:

九个:?i?u53?k??y?53

第三,主要元音是“a”的数词和“个”合音,其读音是韵尾和量词“个”一起脱落:

两个:liɑ?53?k?lia53

三个:san44?k? sa44

八个:pa?3-pa44?k?pa44

以上合音的特点是“重上轻下”:合音音节中不仅保留着上字的声母、韵母或韵母的主要特征,而且取上字的声调或变调,跟反切式合音取下字声调、韵母的方式不同。这是因为重读的数字比轻声的“个”响亮,而合音音节要表达明确的数字,必须重读。

从“一”到“十”以及“几”出现在多位数末尾,仍然可以按上述规律和“个”合音。但“两”不能、“二”才能出现在多位数末尾,所以“二个”可以按第一种方式合音:

十二个:??31 l?13?k???31 l??13

二十二个:l?13 ??31 l?13?k?l?13 ??31 l??13

十一个:??31 i?3-i44?k???31 i?44

二十个:l?13 ??31?k?l?13 ??31

十五个:??31u53?k???31u?53

十几个:??31t?i53?k???31t?y?53

以上非合音形式与合音形式可以并存使用。不过,非合音形式(前)显得比较正式,常用于庄重的场合;合音形式(后)显得比较随意,常用于快速、随意的口语中。

(1)四个:我们的五年级有四个班。

我们的五年级有几t?i53?k?个班?——我们的五年级s?13?k?班

我们的五年级有几t?y?53班?——我们的五年级有s?13班。

(2)八个:他喂了八个猪。①

他喂了几个t?i53?k?猪?——他喂了pa?3-pa44?k?猪

他喂了几t?y?53猪?——他喂了pa44猪。

(3)十一个:开会的来了十一个人。

开会的来了几个t?i53?k?人?——开会的来了??31i?3-i44?k?人

开会的来了几t?y?53人?——开会的来了??31i?44人。

数量词合音现象在北方方言中存在较多。如孔祥卿《河北辛集话的合音现象与合音词》,张成材《商州方言口语中的数量连音变化》就分别讨论过辛集、商州方言的数词和“个”合音的现象。济源方言的数量词合音现象与之类似,但能与“个”合音的数词显然要更多一些,而且济源方言的上述合音方式比较独特,规律性也较强。虽然济源方言中的数量词合音词以其简约的口语化风格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丰富了方言词汇,至今仍在大家的口语交际中广泛使用,但主要是在中老年人群中。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些合音词会越来越少地进入人们的日常交流,尤其是那些声韵搭配不符合普通话搭配规律的现象,会逐渐淡出人们的交际舞台。

注 释:

①济源方言中“个”是搭配能力很强的量词,可以替代“只、头、

座”等等,比如“一个羊”“一个牛”“一个楼房”等等。

参考文献:

[1]贺魏.济源方言记略[J].方言,1981,(1).

[2]孔祥卿.河北辛集话的合音现象与合音词[J].南开语言学刊,2005,

(1).

[3]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1).

[4]马克章.也谈北京话的“俩”“仨”[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

学报(综合版),1997,(4).

[5]孙向华.覃怀方言中的合音词[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9).

[6]谢云静.新乡县方言合音词研究[J].伊利教育学院学报,2006,

(12).

[7]魏红.“俩”“仨”与北京话阳平“一”的音变类型问题[J].东

岳论丛,2006,(11).

[8]张成材.商州方言口语中的数量连音变化[J].中国语文,2007,

(2).

[9]张松亚.郏县方言中的合音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

河南方言范文4

【关键词】动词;名词;熟语;文化

《一九四二》是根据刘震云小说《重温一九四二》改编的电影。刘震云是河南新乡人,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河南方言词。河南地处中原,河南方言俗称河南话,主要通行于河南省。河南方言的核心成分是中原官话,属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民族共同语。而且,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 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 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商丘、许昌、南阳等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所以,本文以《一九四二》影片台词为语料对河南方言中具有民俗、文化价值的词汇的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

一、动词、名词所体现的文化意义

弄 动词,相当于普通话中“干、做、搞”,代表其他一些动词的用法。例如:弄啥?另外,“弄”作为动词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男女的讳称。这种用法是普通话所不具有的。例如:我借你粮食,你借俺弄一下呗啊?

跟 和普通话中的“跟”用法相似,都有跟着的意思,但影片中频繁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嫁给某人。例如:你说过让她跟我咧。

日 动词。,多用于骂人。例如:八辈,你敢卖我的小孩儿。

牲口 名词,意为“畜生”,有时用于骂人。例如:①栓柱,牲口喂了没有?(指的是老范家的驴,骡子之类的动物)②牲口!(老范在粮仓窗外听见自己的儿子企图霸占瞎鹿媳妇,骂儿子。)

龟孙 名词。意为“王八羔子”,骂人的话。例如:你个龟孙!

信球 名词。信在河南方言里意为“骗”“傻”,球指男性生殖器。二者合起来骂人傻。例:信球啊?连驴都牵不住。

天爷 名词。又叫老天爷,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一般都是当人们面临危难时的惊呼或无奈的控诉。例如:(1)天爷呀!(老范媳妇看到老范被刺猬拿碗打破了头鲜血直流的场面惊呼语);(2)我身边的人都没有了。老天爷,你是咋的啦?(老范一行逃荒最后到了陕西发现就剩自己一个人时的悲愤控诉。)

以上方言词也大都体现了河南的民俗文化。首先,关于禁忌:人们多用委婉语来指称被禁忌的事物。例如人类社会规约对性的约束,“弄”这一讳称就是由此而来。因为嫁人之后就会发生,所以嫁人也连带着用“跟”来加以讳称。詈语(又称詈骂语)是对禁忌的突破,一经突破就会起到伤害对方的作用。以上詈骂语按内容分为性詈语和贬损詈语。性詈语的使用体现了人类社会规约对性约束的突破。贬损詈语体现了对“人为万物灵长,物,鬼不如人的传统文化”的突破,把人贬损为牲口、龟孙,是传统的天地万物等级格局带来的人贵畜贱观念的一种反映。其次,关于信仰:中国先民迷信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总认为有一个神灵在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命运。“老天爷”就是主宰天上一切诸多神灵的最高神,体现了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泛神崇拜在民间的流传。

二、影片中河南方言熟语的文化阐释

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具有丰富的内容与精练的形式,大都源远流长,运用普遍,极具表现力。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熟语,有些在汉语普通话中也会经常用到。这些熟语是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隐涵着丰富的汉民族思想和文化。笔者按这些熟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将其分为以下几类,下面进行分类阐释。

(一)民以食为天的观念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自古“民以食为天”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影片又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吃”的问题。笔者将影片中的熟语一一摘出发现,一多半的熟语都和“吃” 相关。现将其分类如下:

和吃的食物相关:撒胡椒盐 、僧多粥少、水米没打牙、砂锅捣蒜—锤子买卖。

和吃的动作相关:喝墨水、喝西北风、喂不熟的狗。

和吃的结果相关:饿抽抽、饿的前心贴后背、饿死鬼托生。

以上熟语内在含义与字面上意思并不是完全一致。但是,这些带有和吃相关字眼的熟语正是体现了造词之初“民以食为天”的思想观念。

(二)礼仪之邦的伦理道德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伦理道德修养。影片中熟语“先来后到”意为按照来到的先后而确定和安排次序,就体现了公平公正。如果冒犯了别人,要赔礼道歉才能保证人际和睦、社会和谐。“赔不是”就体现了“和为贵”的思想。将事情发展不顺利或出现意外讹错或变故说成“出岔子”。不合适宜的加以猛烈的言辞批评称为“乱放炮”,反映出为了交流顺畅考虑对方的心理承受力而采用的委婉语,也体现了重礼仪的思想特征。

(三)风俗文化

:中国百姓自古就很迷信神力,不管哪个宗教,只要是神,都会敬奉希冀得以庇佑。河南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河南话多少残留着的熟语,只是世代使用而使人们早已习焉不察了。“早死早托生”很显然是受佛教生死轮回影响而出现的词,“僧多粥少”也是一个和佛教相关的词,而“阿弥陀佛”则纯粹就是一个佛教词了。“喝西北风”是一个和道教相关的词。原作“吸风”,指道家所宣扬的一种境界,即不食人间烟火,只靠呼吸空气生存。后来用来指没有东西吃,空着肚子过日子。由此管中窥豹,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可见一斑了。

习俗:“拜天地”也称拜堂,又称拜高堂、拜花堂。古代婚礼仪式之一。至今在广大农村这一婚礼仪式仍然保存着。旧时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 也有将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对拜都统称为拜堂。影片中栓柱和花枝成亲,因为都没有父母双亲只拜了天地和自己。

“传香火”就是传宗接代。后代在祖先的祭日会给先人上香,祈求保佑,如果没有后代,就没人给祖先上香了。所以传宗接代叫续香火或传香火。影片中就提到留保是“传香火”的,体现了河南境内的这一风俗。

(四)中华民族的具象思维特征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认为一个民族的词汇本身就能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特点。熟语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思维特征。影片中的熟语大都体现了东方文化特有的具象思维特征。如:

用具象的动作行为表示抽象含义:走路打飘、饿抽抽、两眼一抹黑、水米没打牙,“打飘”是指身子轻,没有重量,“走路打飘”形容走路很轻,就像飘能起来一样。“抽”是抽搐、减缩的意思,两个“抽”叠加在一起极言饿的程度、强调饿瘦小了。“两眼一抹黑”是说眼睛闭起来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形容对周围的事物了无所知,毫不关心。“水米没打牙”指的是水、米都没和牙打过架了,说明好长时间没有吃过东西了。

用具体结果来表示抽象含义:饿得前心贴后背、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前心贴后背”河南人借用前心指代前胸(河南方言心嘴就指的是胸口),前胸和后背贴在一起,只剩两张皮,腹中空空。“饿得前心贴后背”极言很饿。“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形容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境地不肯死心。“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从字面上也很容易理解,说明找不到这个人了,此人失踪了。

用比喻修辞来表示具体事实:出岔子、乱放炮、喂不熟的狗、撒胡椒盐、僧多粥少,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 “出岔子”用走路遇到岔道来喻指出现意外讹错或变故。“乱放炮”用放炮爆炸之猛烈来喻指言辞的激烈。“喂不熟的狗”用狗的忘恩来喻指忘恩负义之人。“撒胡椒盐”用其撒播的均匀来喻指平均分配。“僧多粥少”用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来喻指物少人多不够分配,“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是用砂锅一捣就破来喻指做事莽撞欠考虑、不计后果,或一次就把事情搞砸无法收场。

以上熟语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或者使用修辞手法来形容一些抽象的概念,非常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接受。

参考文献

[1] 曹华辉,张岳.中国方言土话地图[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8.

[2]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 邵文杰.河南省志·方言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

[4]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M].商务印书馆,北京,2003.

[5] 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上海:中华书局,1999.

[6] 林宝卿.汉语和中国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河南方言范文5

关键词:河南文化 筝乐 风格特征

一、河南筝曲概说

河南是华夏的腹地,有人称之为中原。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处华北大平原南部,东临山东,安徽,北接河北,与山西陕西相连。主要民族是汉族,也有蒙族、回族、满族分布于省内各地。省会郑州。河南为股九州之豫州,故又称豫。历史上有很多朝代曾在河南建都,河南也因此几度在经济文化领域中达到高峰,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同时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唐宋之后,河南逐渐失去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但其悠久的历史却使其仍然保持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筝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流行,经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汉武帝建都洛阳秦筝也随之传入河南.河南居于九州之中,故河南筝曲也称为“中州古调”或者“中州古曲”。谈及河南筝便想到了“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声”这句话。这也正体现了河南筝曲慷慨激昂,浑厚淳朴的音乐特色。

二、河南地域文化与河南筝乐的联系

(一)河南人性格对河南筝乐曲风的影响

自古至今以,河南出过很多文人雅士和些民族英雄这些都足以证明和河南丰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都来自于人们的生活这个地区的民间音乐风格当然和此地区的人民性格紧紧联系在一起。河南人长期以农业为主,自古农耕经济就相当发达,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造就了古朴厚道的民风和自然亲切的个性。所以河南人的生活习惯历来以简朴著称。这使得河南筝曲具有朴实纯正的韵味,河南筝乐没有南派筝乐的淡雅婉约,其更注重浑厚淳朴,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河南人在性格特点上就非常的干脆、爽朗、利落、泼辣,而河南筝曲也同样具有相同的特点:高亢粗犷,情绪起伏大,浓郁酣畅,明朗诙谐。

(二)河南方言与河南筝乐的联系

河南的语言和河南民间音乐联系十分紧密,语言的声调音韵更是对曲调有着直接的影响。河南方言基本上是统一的,都属于北方语系。

河南民歌、豫剧唱段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加强语气的做衬词、衬句、衬段。起作用就是丰富歌曲的表现力。更为明显的突出了河南地方风格的特色。

1.衬词分为放在句首的衬词和放在句尾的衬词两种。

(1)放在句首的衬词:起着加重语气的作用。

常用的句首衬词:

①单字有:“这”、“那”、“啊”、“吗”。

②双字有:“我这”、“那个”、“那么”、“啊都”。

(2)放在句尾的衬词:是作为语气式语尾拖腔的字。

常用的句尾衬词。

①单字有:“啊”、“哎”、“嗨”、“呦”、“咿”、“呀”、“哪”、“喂”。

②双字有:“哪哈”、“呀咳”、“哪哩”。

2.衬句:只是起到一些辅助作用,无实际意义。

3.衬段:有多个衬词组合起来,形成一段。有的放前面,有的放后面。作为衬托。

河南方言因人们在高山或平原的生活地区的不同,故在方言中有些变化,但大部分语言还是统一的。

河南方言的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比见下表:

例字:妈、麻、马、骂

普通话 ― / ∨ \

河南方言 ― ∨

在河南方言中“二声”和“四声”一般运用较广。因此,在河南筝曲中不难发现在音乐走向的过中上、下滑音,这也就是体现声调的重要手段。演奏过程频繁的使用上下滑音,听起来整体旋律线条基本上符合河南方言的声调走向。此外河南筝曲中衬词、衬句、衬段的出现非常频繁。

三、结语

河南丰富的地域文化对河南筝乐的繁衍与流传有着非常深厚的影响,对于古筝艺术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其记录和发展了河南的民族民间文化.这也使得河南的古筝有了一开始仅仅只是伴奏乐器到现在的独奏及多声部配合的更深层次的提高。然而河南古筝艺术的发展也同样影响,促进和丰富了河南的地域文化,一又一代从河南走出的非常优秀的古筝艺术家们,他们对中国古筝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曹东扶、何宝泉、赵曼琴、王中山等。这些艺术家创作和改编了一些优秀的古筝作品。还创作、更进了新的古筝技法。对古筝艺术的发展改革起了推进作用。

音乐来源于生活同时丰富了生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创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反映出不同的音乐风格。笔者认为了解地域文化和音乐的联系不仅仅只是可以更好的把握传统筝乐演奏和了解民间音乐文化。更是透过其本身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参考文献:

[1]文化部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2]阎黎雯.中国古筝名曲荟萃[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1993.

[3]乔建中.国乐今说[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5.

[4]方可杰.豫剧名段精选[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5]张凌怡.河南曲艺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6]白庚胜.豫剧[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7]樊祖荫,李文珍,赵晓楠,陈树林.中国传统声乐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8]杨立青.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卷[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河南方言范文6

也不赖这是一句河南方言,翻译过来就是不错的意思,表达对一个人的夸奖。

河南方言主要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政治、战争、经济、运动原因,人口的流动性导致河南境内以外的很多地区也有大量以河南话为主的群体。河南方言代表文字是中字,有不偏不倚、正适合、舒服、好、可以、中心、中庸等多种含义。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