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话剧作品范例6篇

老舍的话剧作品

老舍的话剧作品范文1

老舍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其创作的话剧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瑰宝,本文主要分析老舍话剧的魅力与当代影响。

关键词:老舍话剧;魅力;当代影响

老舍,原名舒庆春,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同时也是新中国开创以来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可以说他的小说和话剧创作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一、老舍话剧中的“京味儿”

要说老舍话剧的独特魅力,那么首先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其所带有的独特京范儿。可以说老舍的话剧在京范儿魅力的体现不仅局限于台词上,更体现在舞台布景和剧本上,甚至可以说老舍的话剧完全是围绕着老北京在进行演绎。而后来的许多剧作家在进行剧本创作时都将老舍的剧作品看作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范本来进行吸收和学习。而在后世的演绎中,这种京范儿的话剧依旧活跃在话剧的舞台上,形成了特有的舞台魅力。

其实就老舍的京范儿话剧来看,最主要的元素就是平民世界。以老舍先生为首的京范儿剧作家通常有不少都来自于这样的平民世界,所以他们对于生活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深刻感悟。而且我们从老舍的剧作中能够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市民的命运有更清晰的认知,同时老舍话剧也通过这种细致刻画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细节来展现意境深邃的哲思。让我们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老舍话剧中的美学

其实老舍话剧中的另一种魅力则要数其所蕴含的美学理念。而这种美学理念主要体现在老舍巧妙的将民族文化与人文特点融合在一起,并且在传统的骨架上贴合现代的元素,并充分的吸收国外先进的话剧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以中国的传统话剧作为基础来进行杂糅。可以说通过这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融合使得老舍的话剧呈现出一种综合的美感,并成为老舍话剧中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而且老舍话剧的美感与曹禺话剧的美感不同,曹禺的话剧中所蕴含的浪漫情怀和诗歌意象是其在美学元素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美感。而老舍的话剧更多的是凭借着对现实生活的重新演绎以及对时代脚步的深入解读来呈现出一种本质化、灵魂化的思想观念,并以此来展现一种生活的哲思,进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生活美、哲理美。可以说老舍是通过对老北京人生活的复刻来从多角度展现市井人生的悲喜交加。在话剧中,老舍骨子里的那份对于民族文化的执着是显而易见的,而许多导演在对老舍话剧进行改编的时候总是要把握住老舍先生倾注在话剧舞台上的那份民族魂。老舍先生在生前对于别人的改编是抱着支持的态度的,他总是愿意给别人二度创造的空间。可以说也正是老舍先生这份豁达的情怀让《茶馆》这部话剧成功的踏出国门,成为第一个获得“东方戏剧的奇迹”如此之高评价的中国话剧。

三、老舍话剧的个性化

老舍的话剧之所以你能够成为我国话剧领域的范本,不仅仅在于老舍话剧中所带有的强烈的人文情怀,更多的是在于老舍的话剧中总有别人想不到的、难以模仿的特点。而从当今时代来看,正是这种个性化的话剧表达才让老舍的话剧经久不衰,并对后世话剧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老舍力求剧中人物能够做到“开口就响”。也就是说要求剧中人物能够一开口说话,就能够在观众的心中演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秉性。而且纵观老舍的诸多话剧作品,无论是《龙须沟》还是《茶馆》,剧中诸多人物几乎都已经做到了这样的“开口就响”,而这样的特点的存在必须要归于老舍对于每个人物的熟悉和把握。而也正是这样的个性化的话剧特点对当代的话剧编排产生了重要的示范作用。特别是许多北京人艺的导演在面临着传承的使命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追求自己的个性风采,像老舍先生一样不怕争议,敢于创新。可以说当老舍奠定了京范儿的戏剧基础之后,新生代的年轻剧作家们同样怀揣着对北京的热爱与怀恋在当代的话剧创作中展现出他们对京范儿难舍的一种情怀。

四、老舍话剧的民族化

话剧的民族化可以说既是老舍话剧中独有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是他给后人留下的最厚重的文化礼赠。老舍在话剧中所展现出来的京范儿以及其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借鉴无不阐明了他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忠诚。而且话剧《茶馆》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老舍的话剧中的这种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单独存在的,更多的是产生了一种超越民族和国界的一种艺术的永动力,他用艺术刺透生活,将生活的哲思深度的剖析给观众看,而这种追逐人性本质的艺术往往是最能够产生情感共鸣以及审美相通的。我们可以看到,老舍在话剧中所呈现出来的是对于外国先进的戏剧的艺术的一种重视与吸收,这对于许多当代剧作家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可以说老舍先生在中国的戏剧领域埋下了一颗鲜嫩的种子,当这些当代剧作家真正从老舍先生的话剧中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的时候就是种子生根发芽的开始。而当我们转过头来看这些当代的剧作家的创作的时候相信老舍先生也会欣慰的感到后继有人。

其实当我们纵观老舍先生一生所创作的小说、话剧,我们能够发现老舍先生所独有的那种人格的魅力以及对于艺术的不懈追求。他的创作不仅是中国人的无上瑰宝,同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无价宝藏,甚至足以跻身于世界文学领域的巅峰。可以说老舍先生的话剧对于当代剧作家的创作是有着无法比拟的指向作用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老舍先生的指引下,我国的话剧将会再此屹立在世界之巅,绽放中华民族独有的戏剧魅力。

[参考文献]

[1]孟小曼. 《正红旗下》李龙云与老舍的心灵对话[J]. 北京纪事. 2004(02).

[2]郝兵. 从传统文化看待当代戏剧发展道路[J]. 才智. 2014(07).

老舍的话剧作品范文2

一座倾斜40度的熔岩状废墟,一场黑皮鞋雨,三个破衣烂衫的掌灯人……如果事先没人告知,很难想到这是老舍作品《我这一辈子》被改编成话剧后的情景。但是,如果这部戏的导演是李六乙,那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在1937年的作品,体裁应该说是散文体小说。因为在形式上,它记录的是一个老北京巡警在临饿死前的追忆与反思,整个文本全是自述,没有对话,没有情节,没有戏剧冲突,没有叙述的高潮点。在老舍的作品里,这本身就是形式感极强的一个,比起《茶馆》、《龙须沟》,这个本子太难动刀。

对此,李六乙的办法是:没有对话,就借用老舍其他作品里相似场景的语言风格补充;没有情节,就发挥想象的翅膀延伸原作的意图;没有戏剧冲突,就以哲理剧的形式名正言顺地取消冲突;没有叙事上的高潮点,就用艺术装置(鞋雨、下水装置)来人为制造高潮。这些办法使得这个戏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探讨终极问题的行为艺术展,表现方式是把形式做到极致。《我这一辈子》语言密度很大,大到你根本来不及在布景灯光过场中找意义。主人公的独白与对白,在一个空间却不在一个时间。不断重复的台词从故事跳出又跳回故事。

在看戏过程中,观众席上的一位戏迷评价说,“不知道为什么,看李六乙的戏,老想起布莱希特”。他是对的。自从上世纪80年代把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改编成川剧开始,李六乙似乎再没能走出布氏的阴影。无论他怎么宣扬“纯粹戏剧”概念的原创性,观众还是能从里面看到布莱希特“新观念”概念的影子:陌生化效果,对戏曲的化用,对形式、技巧的刻意追求以及史诗的结构。

在2003年的《穆桂英》中,李六乙让穆桂英褪下战袍和花翎,长发轻挽,泡进一口现代浴盆,而且在梦幻中还跟她的亡夫杨宗保表演了一场鸳鸯戏水。很多人批评他在恶搞经典,但他的思想资源不是后现代的,还停留在现代。李六乙对待文本的态度不是“作者死了”式的颠覆,他仅仅是想与作者共同完成一部作品。不过即便如此,他的改编也够作者喝一壶了。

就拿《我这一辈子》来说,由于剧中“我”的身份是旧社会被称作“臭脚巡”的巡警,因此鞋子与脚就成为这个戏表现的焦点。老舍原作里说的是,“在这个社会中办事,现在才明白过来,就得像发给巡警们皮鞋似的。大点,活该!小点,挤脚?活该!什么事都能办通了,你打算合大家的适,他们要不把鞋打在你脸上才怪。”在李六乙的话剧版里,“我”和其他巡警把鞋脱下来,鞋子们自己在走,最后发现“鞋变成了自己的脚,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老舍的话剧作品范文3

一、强化名著改编的历史意识,运用电视剧艺术的表现方法最大可能地传达原著的基本精神

由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要求改编者对改编对象进行深入细致地阅读、体味与整体把握;要求改编者沉潜于文学名著的艺术世界,形成自己对文学名著的感性印象;要求改编者依据自己的美学观、历史观和人生经验对文学名著的历史意蕴进行理性的探究与评判。这种工作虽然充满着探索未知世界的艰辛,但它却是名著改编过程中绝对不可逾越的第一步。这种工作的性质,犹如历史学家面对历史材料,如果他要达到再现并有效地诠释历史,必须首先做到对前人及其思想情感的“了解之同情”。虽然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是20世纪上半期的精神产品,距离今天已有60年以上了,由于正值现代中国的社会巨变,它所表现的生活已与现今迥然不同了。真正做到对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了解之同情”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改编者具备与名著原作者大体相当的关于20世纪上半期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基本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入文学名著文本内部,设身处地形成对这种客观知识的主观体验。在这方面,改编自老舍《四世同堂》的新旧两版电视剧,为我们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例证。1985年的旧版《四世同堂》,由于改编者未能准确把握老舍原著重在批判中国封建宗法专制主义文化下民众的柔弱性与奴隶性的创作动机,所以相对拔高了老舍原著中人物的精神境界,着重突出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表显意蕴,从而在无意中淡化了老舍原著中民族文化反思的深层意蕴。2007年摄制的新版《四世同堂》,仍未汲取旧版的教训,也未作出应有的改进。文学界曾提醒改编者要将老舍原著当作“民族耻辱史与文化殷鉴录”来看待,要充分注意老舍原著的主旨是希冀借抗日战争祛除中华民族文化遗传病症,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国主义。但令人遗憾的是,新版电视剧的主创人员却放弃了老舍原著的文化反思与文化批判立场,本来旧版的失误,完全有条件在新版中得到改正,但新版却比旧版更加远离原著的基本精神。这说明真正吃透文学名著的深层意蕴,是相当困难的。

二、最大可能地忠实于原著人物的主体性,及由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矛盾运动生成的基本情节框架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基本上以小说与话剧为对象。电视剧和小说同属于叙事艺术,如果将短篇、中篇和长篇小说分别改编为相应篇幅的电视剧,由于生活容量的大致相等,一般不需要大规模地增添或删减人物,不需要变更原著的基本情节框架。但是,如果将短篇和中篇小说分别改编为中篇和长篇电视剧,或将中篇和长篇小说分别改编为短篇和中篇电视剧,由于篇幅与生活容量的变动,那就非得对原著的人物与情节进行增添或删减不可了。如果将话剧改编为电视剧,难度就更大了。话剧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要求以高度的聚焦去概括生活,属于浓缩型的艺术。将话剧改编为中篇或长篇电视剧,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对那些已经被高度浓缩的“戏剧化”了的现实,进行再生活化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需要增添人物,拓展人物活动的环境,扩充由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矛盾运动所生成的情节,丰富揭示人物性格内涵的细节,从而保证作品应具有的生活容量。不管是面对小说还是话剧,改编者在以电视剧艺术的表现方法,对原著进行增添与删减、拓展与收缩时,都要尽可能地以原著人物性格的主体性为基准,以原著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的矛盾运动所生成的基本情节框架为基准。如果偏离了这两个基准,那就会偏离原著思想与艺术的规定性。在这方面,由钱钟书的《围城》和沙汀的《淘金记》等小说,由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等话剧改编的同名电视剧,都比较成功。比如,《围城》的改编者,在深入研读并准确把握原著精髓之后,严格依据小说原著,以方鸿渐留法归途、困居上海、辗转奔赴内地、混迹三闾大学、稀里糊涂地建立小家庭的经历和所见所闻,作为电视剧的基本情节框架;以方鸿渐因不断地冲出“围城”又不断地进入另一座“围城”而产生的失落、无奈、感伤与绝望,作为其性格的主体性。这就使电视剧《围城》相当饱满、有力地传达出原著对抗日战争背景下某类知识群体的空虚、懦弱与庸俗、猥琐的犀利讽刺与无情批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原著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哲学思考。如果说《围城》的电视剧改编,不需要增添人物与情节,那么,将话剧《日出》改编为23集电视剧,因篇幅与生活容量的要求,就不能不为剧中人物展开生成其性格与命运的“前史”,并由此增添若干人物、情节与细节。我们看到,《日出》的电视剧改编者对人物性格“前史”的展开与铺陈,是在严格遵循曹禺原著人物形象主体性和人物关系基本格局的基础上,依据原著人物小传与人物自述,对其原先生活经历与性格及其命运形成过程的回溯和具体化。电视剧《日出》里增添的人物和因表现人物而增添的情节与细节,也都是在严格遵循原著人物思想倾向、行为逻辑与交往范围,遵循原著基本情节框架的前提下作出的演绎。这种比较成功的艺术经验,非常值得总结。

三、以电视剧艺术的审美优势

欣赏原著艺术文本文学名著的艺术风格,既内隐于作家的创作思维定势之中,也外显于作品的语言风格之上。将文学名著的语言转换为电视剧艺术语言,除了小说与话剧中的人物对话外,小说中的叙述语言基本上是无法“硬绎”的。因此,改编者仅仅依靠语言特点来复现文学名著的总体艺术风格,是非常困难的。如此说来,改编者能否准确地捕捉到作家的创作思维定势,并由此开始电视化的工作,往往是能否准确地传达作品艺术风格的关键。在这方面,电视剧《茶馆》和《淘金记》的改编就比较成功。#p#分页标题#e#

老舍的三幕话剧被改编为39集长篇电视连续剧,需要对老舍原著的人物、环境和细节进行大规模地增添、扩充、拓展和丰富。《茶馆》的电视剧改编者是如何做到既能铺陈其形,又能传达其神?是如何做到将增添的与原著中本来就有的人物、情节和细节,将增添的环境与原著中唯一的环境茶馆都和谐统一、气韵生动地共处共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改编者捕捉到老舍创作过程中决定其艺术风格的创作思维定势。老舍的话剧特别注重表现处于特定历史与文化情境中人物性格的规定性及其发展向度;特别注重通过写人物性格或由人物性格与环境互动而生成的某种命运来展开矛盾、推动剧情的进展。电视剧《茶馆》的改编者显然极为明确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对于改编工作的重要性。他们正是捕捉住了老舍的这种创作思维定势,才决定采用顺着人物走的改编策略:或以老舍其他作品中的同类人物去丰富补充《茶馆》原著中人物的性格、思想与命运,或由老舍原著人物的片言只语生发拓展新的情节,或依据老舍原著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去展开情节、丰富细节。正是由于遵循了老舍的创作思维定势,电视剧《茶馆》才能传达出话剧原著的整体风格。

老舍的话剧作品范文4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茶馆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茶馆读书心得1茶馆一个很普通的名词,但却意义非凡。新中国成立60周年,“茶馆”变成了“茶楼”“茶社”。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文化。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也渐渐地将茶文化逐步扩大,扩大成中国的一种标志,一种品牌产品,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老舍先生的《茶馆》是一个剧本,随后被后人拍成电影、电视剧、曲剧,也充分体现了后人对此作品的重视,它描绘了一幅半个世纪,旧时代的历史,一幕幕展现在我们面前。

此作品以一个小茶馆为背景,以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为关键人物,以小写大,折射出了一个社会时代的老百姓的生活。老舍先生的这种艺术形式,用剧本的这种有非常强的人物特性的表现,语言的简略,来体现一个社会风貌,通过人物来反映当时的社会变迁,第一幕清朝暮年、第二幕民-国初年、第三幕抗战胜利之后的三个历史阶段,用一个茶馆的兴衰来反映,我不得不称赞老舍先生十分独特的眼光,以及相当得了的文化底蕴,因为不真正了解生活的人时绝不会理解别人的生活的辛酸的。

一个大社会被老舍先生写成小小的茶馆,老百姓成立主角,王利发王掌柜,小心的经营着,到最后被政府霸占了,无力反抗,只有自荆而常四爷因一句“大清国要完”就被拉去坐牢,出狱后也不再有以前的好日子过….都充分表现了人们在那种时代下的无奈。

此外,文中也有写的很多很好的地方,比如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作品中每一句话都是人物的语言,表达了人物的思想,体现了人物的性格,老舍根据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写出了十分符合他们的语言,无论什么人哪怕只有一次出场的机会,都把握的很到位,对台词的那种韵味,写得都十分有感觉,同时语言中应用了地道的北京话,京味儿很浓,有生活气息,也更真实。

还有文中最重要的时体现了老百姓民不聊生,当时的社会就是一个封建、帝国主义、无法无天的时代,也表明了当时中国处于一个水深火热,灾难重重的时代。

总之,一个茶馆反映一个社会时代,这样的表现手法,不是你说写就能写的,完成这样一本剧作,也绝非易事,所以我十分佩服老舍先生,真不愧为一代大师!现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了,在这么重要的时刻,我们不能忘本,要牢记新中国时如何诞生的,那个旧时代已经过去,新时代也早已到来,人们不必生活在那种惨痛的社会里,现在我以中国人为自豪!在此预祝祖国生日快乐。

茶馆读书心得2在暑假中,我找出了爸爸珍藏的书茶馆。

茶馆是老舍的著作,里面写了一个掌柜和他的茶馆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王利发的人,因为丧失了父亲,所以他二十岁就当上了裕泰茶馆的掌柜。在这个茶馆,你没事有事都能待很久。

可是,好景不长,大清的警察宋恩子吴祥子天天来捣乱,搅得生意一塌糊涂。好不容易等到了民国,宋恩子吴祥子的儿子居然也当上了警察……

裕泰茶馆一天不如一天,悲剧就天天发生:先是妻子被车撞了没人管,又是伤兵天天来搅生意,最后竟然让刘麻子给要走了。

最后的一天晚上,老掌柜叫来了朋友秦二爷、常四爷一起说起了自己的遭遇,朋友走后,老掌柜将常四爷拣来的纸钱点燃了。一会儿,就火光冲天,老掌柜依然坐在哪儿,他想起了年轻的时候……

茶馆这部小说看后总是叫人悲愤不已。为什么可以让小唐铁嘴儿、小刘麻子、小宋恩子、小吴祥子这样的家伙过得有滋有味,天天不愁吃不愁穿。而就不许像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松二爷这样的大好人过上好日子?这种世道也太不公平了,但那时的人们又能说什么呢?

茶馆读书心得3几乎所有人都说《茶馆》是一位成熟的剧作家的成功之作。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由一个茶馆,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越,许多人物都被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分别展示了清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年代的旧中国生活。

曹禺先生曾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因这剧本构思纵横开阔,既是大气魄大手笔,又有细部的白描,是老舍先生的独创。《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这五十年中出了多少多少大变动,可是剧中只通过一个茶馆的小人物来反映,并没有正面叙述那些大事。这就是说,用这些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

《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他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语言: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台词到为了,人物就活了;人物活了,全剧也就成功了。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老舍的的确确将语言功力发挥到及至。《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的非常生动传神、赋予个性,同时有简洁凝练,意味深长。戏剧结构:全剧人物多,时间跨越大,没有中心故事,老舍采用了四种手法结构该剧:其一是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主要人物有了连贯与交代,故事虽松散却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其二是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其三是每个人物都扮演他们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其四是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绝无赘笔。

从考察老舍个体生命的历史的角度看,《茶馆》是一个生活阅历与个体经验丰富的作家在新的历史情景中回望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旧中国而写下的一部沉思之作,他沉淀着历史的教训,揭示了历史前行的趋势。

《茶馆》用的是一种典型的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他揭示了社会一角,展览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茶馆》从题材到文化内涵又回到了老舍所轻车熟路的老北京故事,是一部有往昔岁月和市井生活画面组合起来的社会风情大戏,这是老舍先生最擅长的。话剧《茶馆》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雷雨》就是一个典型的遵守“三一律的作品,而老舍先生的《茶馆》却打破了这规范。但这两个剧作同样取得了成功。有人评论说《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不过现在我还不知其缘,待我细读。

茶馆读书心得4《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 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 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

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例如裕 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茶馆的老主 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 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么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 难吃上,而我们现在汉堡牛扒可以随便吃。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 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 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 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这 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 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茶馆读书心得5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但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茶馆》变成了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读过这本话剧,我看到了中国那屈辱的历史,我看到了中国那斗争的历史。-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

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看呐,这多么让我们思考的历史,让我们铭记的历史!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被腐朽无知的清朝政府统治着。凶狠霸道的洋人侵略落后的中国,闭关锁国、自满轻狂、胆小懦弱的统治者压迫人民。中国人民在这种压迫下表现出不同的一面。

王利发是茶馆的掌柜,他心地不坏,却因为地位比赤贫阶层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个儿的生意也顺心点儿,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儿来,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但是,社会的魔掌越来越紧地卡住了他的脖子,最后无奈吊死。他的形象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也表现出底层人民的愤怒。

秦仲义是个民族资本家。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他错了,抗战刚结束,他的产业就被政府没收了。秦二爷痛心疾首,怨气冲天:“全,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寡头和官僚买办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让想实业救国的秦二爷实现愿望。这又一次批判了黑暗的统治者。

老舍的话剧作品范文5

茶馆,在中国极为常见,但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茶馆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形态,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同步地演出着一幕幕的人间活剧。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茶馆读后感,请您阅读。

茶馆读后感1《茶馆》是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部作品。

在这部作品之前,做为一名小说家他已经写出多部传世之作。而戏剧方面经过多步创作为《茶馆》的成功做基础。

《茶馆》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大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像一个小社会。里面有弱者也有强者但都是被压迫的人,只是弱者更多一点。我认为《茶馆》的文章好有三点:

一、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他们自己的故事。

二、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累赘。

三、语言功力富有个性。

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他们自己的故事,但他们却又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就像一条河,大主干很重要但没有无数滴水来汇聚又有什么精彩之处可言呢?这些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反映了那个年代。在《茶馆》一书中次要父子相承,如同文中的唐铁嘴、小唐铁嘴;刘麻子、小刘麻子都是同一个人衣着变了,但德行未改,这种写法有助于故事的连贯。文章中的人物虽然各说各的,却反映了时代。

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累赘。这篇文章是以一些下层人民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那么就会用到很多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如果一直存在那会让精彩的文章失去光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便是最好的方法。作为一名成熟的戏剧家,老舍已经成功了。

语言功力富有个性。老舍被称为“语言艺术大师”那么老舍肯定会使用好语言。在《茶馆》中每个人物的语言台词设计的到位。这样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底归功于艺术锤炼,又来自于生活中的积累。老舍是一名出身卑微、平民色彩浓郁的作家,落社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示了清末戊戌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的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几种势力的尖锐对应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命运。《茶馆》一文老舍将语言功力发挥到极致。

人物有主要人物和小人物之分。大人物也是主要人物的王利发,最初开始是二十多岁但他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不坏。唐铁嘴吸鸦片,以面相为生。刘麻子和小刘麻子一样本质邪恶说媒拉纤、心狠意毒......从壮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故事虽然松散,却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从老舍个体生命的历史来看:《茶馆》是一位生活阅历与个体经验丰富的作家。在新的历史情景中国望过去半个世纪的旧中国而写下的一部沉湎之作,它没有被老路子套住,它沉淀着历史的教训,揭示了历史前进的趋势。

《茶馆》的成功打破了“三一律”这一规范。有人评论说:老舍先生的《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

茶馆读后感2茶馆,在中国极为常见,但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茶馆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形态,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同步地演出着一幕幕的人间活剧。

这出三幕话剧中,共有70多个人物,其中50个是有姓名或绰号的,这些人物的身份差异大,有曾经做过国会议员的,有宪兵司令部里的处长,有清朝遗老,有地方恶势力的头头,也有说评书的艺人、看相算命及农民乡妇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层次。

《茶馆》的创作意图是十分清楚的,它通过“裕泰”的茶馆陈设由古朴新式简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开始时,茶客的弄鸟、吃茶、玩虫,虽有些略带古风的声色,但由于“侦缉”的出现及“莫谈国事”的纸条,一动一静,均产生着一种压抑的气氛。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馆设施的更新与场面的收缩,无疑暗示着茶馆在这个矛盾不断加剧的社会中所作的抗争。茶馆中的“洋气”以及那张越写越大的“莫谈国事”纸条,则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到了第三幕,不仅“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数目更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茶钱先付”。这表明了茶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钱先付”“莫谈国事”显然反映了一种因果联系。

老舍以茶馆为载体,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的变革,是“吃茶”使各种人物、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类社会活动聚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吃茶”一事,则茶馆中任何事情都将不复存在。正因为如此,老舍在剧中对北京茶馆文化也花费了不少的笔墨。如早先的茶馆里,除了喝茶,还有点心“烂肉面”可吃,一边喝茶,一边还可以做不少与茶无涉的事情;北京的茶馆也和江南茶馆一样,是个“吃讲茶”的地方;茶馆的老顾客是可以赊帐的,茶客也可以自己带茶叶来居坐;茶馆也是听书的好地方,说书人可以在此谋得一份生活的来源……

这类细节,给《茶馆》所要表现的主题,增添了一种真切的氛围。除了为表现主题服务之外,也展示了中国茶馆文化之一斑。《茶馆》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通过一个茶馆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在于反映了社会变革对茶馆经济和茶馆文化的影响。

茶馆读后感3《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么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我们现在汉堡牛扒可以随便吃。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茶馆》里的道理可真多呀!

茶馆读后感4《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么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我们现在汉堡牛扒可以随便吃。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叫做裕泰的茶馆里。一部简简单单的三幕话剧,借助于一家普普通通的茶馆,将半个世纪的岁月浓缩,将许许多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小人物涵盖,将一个国家在那些个特定时代的悲哀诉荆

这部话剧主要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走向破灭的故事。历经了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裕泰茶馆,在当权者和小人的谋划下最终被改成了“花花联合公司”。而一生守护着茶馆的王利发掌柜选择了在他的茶馆里自杀。《茶馆》该剧可以说是很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而恶人不一定有恶报。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被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唏嘘不已。

先谈谈这幕话剧中的人物吧。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却无一显得重复。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通览全文,在我眼中他作为一个掌柜,很圆滑又显得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高-官与小人夺取,默默地在后院自杀。这一情节,仿佛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酸不已。这么一个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茶馆读后感5茶馆一个很普通的名词,但却意义非凡。新中国成立60周年,“茶馆”变成了“茶楼”“茶社”。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文化。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也渐渐地将茶文化逐步扩大,扩大成中国的一种标志,一种品牌产品,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老舍先生的《茶馆》是一个剧本,随后被后人拍成电影、电视剧、曲剧,也充分体现了后人对此作品的重视,它描绘了一幅半个世纪,旧时代的历史,一幕幕展现在我们面前。

此作品以一个小茶馆为背景,以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为关键人物,以小写大,折射出了一个社会时代的老百姓的生活。老舍先生的这种艺术形式,用剧本的这种有非常强的人物特性的表现,语言的简略,来体现一个社会风貌,通过人物来反映当时的社会变迁,第一幕清朝暮年、第二幕民-国初年、第三幕抗战胜利之后的三个历史阶段,用一个茶馆的兴衰来反映,我不得不称赞老舍先生十分独特的眼光,以及相当得了的文化底蕴,因为不真正了解生活的人时绝不会理解别人的生活的辛酸的。

一个大社会被老舍先生写成小小的茶馆,老百姓成立主角,王利发王掌柜,小心的经营着,到最后被政府霸占了,无力反抗,只有自荆而常四爷因一句“大清国要完”就被拉去坐牢,出狱后也不再有以前的好日子过….都充分表现了人们在那种时代下的无奈。

此外,文中也有写的很多很好的地方,比如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作品中每一句话都是人物的语言,表达了人物的思想,体现了人物的性格,老舍根据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写出了十分符合他们的语言,无论什么人哪怕只有一次出场的机会,都把握的很到位,对台词的那种韵味,写得都十分有感觉,同时语言中应用了地道的北京话,京味儿很浓,有生活气息,也更真实。

还有文中最重要的时体现了老百姓民不聊生,当时的社会就是一个封建、帝国主义、无法无天的时代,也表明了当时中国处于一个水深火热,灾难重重的时代。

老舍的话剧作品范文6

导演何群认为,老舍的经典作品很难超越,半个世纪后新拍《茶馆》,只想能做到尊重原著,并力求好看、有新意。“这部戏之所以板儿砖少,是因为扎进了‘人情世故’四个字。”领衔主演陈宝国曾这样简单总结。

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图”

导演何群认为新编《茶馆》的好看,还是归功于老舍原著的魂儿,悲中见喜,喜中悟悲。“改编成电视剧,那些生趣、喜中带讽的地方被放大饱满了。让你体会世态炎凉之外,也听那些无奈的笑,看茶馆内外鲜活的众生百相。”

“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的笑声。”这是20世纪40年代,老舍发过的。一个愿。50多年后的改编者们终于有了足够的距离和理智的环境,去重新咂摸那个年月的老腔老调。

淡化政治批判,强化对历史审美的关注,趣味回到了茶馆的中心位置上,这是新剧的特点,也是改编的价值所在。制片人刘功达还声言了一个小小的野心:“除了尽可能还原经典,更想让新《茶馆》成为老北京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这无形中提高了门槛,倒也监督了质量――必须大大超出原著立意的范围,去还原老北京原生态的日常趣味。松二爷对鸟儿虫儿的至死痴心,二栓们爬上屋顶“看太监”(看庞太监上厕所)的邪恶快乐……使一部本就该超级有趣的戏得以回归它的本来位置。沉重的归沉重,欢乐的归欢乐。批判现实主义的苦大仇深,化解在自然主义的哭哭笑笑里。

若说话剧是演员的场子、电影是导演的场子,那电视剧最关键的就是编剧了。新《茶馆》主创之所以敢于往“清明上河图”上靠,除了“老舍布好的局”,编剧叶广岑和杨国强功不可没。

前者作为颐和园里长大的旗人女作家,自小谙熟老北京的风土民俗。各样旧家什物件、保媒拉纤的各色行当、逗蛐蛐熬大鹰的种种玩意儿,乃至爷们儿见面怎么打拱、说吉祥话,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来了一次集中展览。确有观众感叹:“看这部电视剧,恍若走进王世襄的《锦灰堆》。”这也正是导演何群所希望的效果:老舍原著呈现了北京历史横断面,“抻长”了的电视剧,则要把话剧看不到的方面尽可能地再现出来。

如我们看到,新《茶馆》把大量镜头移出了茶馆,室内外景几乎各占一半,立体呈现了老北京的人文世态。甚至让王掌柜走出京城,到天津的起士利(原型为“起士林”)里过了把洋瘾。“不管是描述的老北京人生活起居,还是他们言谈有的皇城根儿的幽默和豪爽,几乎都可以拿来研究老北京历史。”同样身为老北京的李功达说道。

京腕儿群像

演员表演是贯彻剧本精神的终端。从主角到配角,正角到反角,都必须形神兼备、原汁原味。“配角这次是集体出彩,演技好到像抢戏。”有观众这么说。

“这跟我们最初对演员的京籍要求有很大关系。”何群回忆,“当时几乎把国内一线的北京籍男演员都捋了一遍,一个个锁定。”最后,这部戏颇自豪地打出“剧中90%都是京籍演员,主要演员则100%为土生土长老北京,保证老舍剧中京味本色”的旗号。

“演技好坏是一方面,演员气场是否属正宗北京味更重要。首先得口正,北京话讲得地道有韵味,而且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连的,演员不光应该熟悉北京的生活、谙熟北京文化风俗民情,还必须摸透北京人的思维逻辑。”这一点上,何群和李功达有着同样的选角思路。

另一方面的亮点在于细节上的不含糊,不似以往国产剧精力只放在故事主线上。比如李三爷,虽然是老北京茶馆伙计的典型形象,但老家在山东,口音处理上就不是太北京,而略偏硬拙。内掌柜娘家是大钟寺的,那会儿算是农村,神情做派便要和“四九城”长大的角色们分出区别。这方面的讲究,既合于老舍创作上的一贯理念,又是相声等老北京艺术的传统特点,也是欧美剧集通常远比国产剧吸引年轻观众的原因所在。

不过,经典难拍还在于细节难控。老北京难免也有“露怯”处。《茶馆》一出,少不了有“茶馆控”、“老北京民俗控”跳出来纠错。比如黄胖子驾鹰的姿势不标准,扳指带的指头不对,喝一次茶花一吊五贵得离谱等等。回头审视这些“瑕疵”,何群也承认“遗憾确实是免不了的。观众热心给我们挑毛病,是拿我们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