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作品范例6篇

老舍的作品

老舍的作品范文1

关键词:老舍;《茶馆》;悲剧美;悲剧美

一、引言

老舍的《茶馆》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的描写,串联起三个时期的社会,并将这三个时期呈现在茶馆这么一个浓缩的场所之中。N含在《茶馆》中幽默语言下那沉重的悲剧使我们在感叹那三个时期的社会对有梦想的人的摧残同时,也感受到了振奋人心的力量。

二、《茶馆》中悲剧的具体体现

(一)人物命运的悲剧

《茶馆》中人物杂多,里面描写了七十多个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微缩的社会。三教九流,各色人物,都带着不同的目的和需要,聚集到这里。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是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茶馆》的三幕剧,先后展现了他们青年的“风采”、壮年的“痛苦”、暮年的“悲惨”,从而展示他们的命运从年轻的“光彩”一步步走向年老时的悲惨结局。王利发处处与人为善,只为了把茶馆办红火,王掌柜费尽心血,只是茶馆越改越凉,终于到无法收拾的局面。秦仲义当初财大气粗,心高气傲,以为凭着意志、能力可以实现理想――富国裕民。然而他辛辛苦苦办了几十年的实业得到的只剩悲号的结局。常四爷,一个希望依靠奋斗来换取国家和个人好前途的中国人。他的悲剧不是来自胆怯、懒惰,而是来自其特定的身份和个性下落伍了的观念。再美好的理想终究经不起现实的猛烈摧残,最终只能悲惨的凋零。

这三个人的命运悲剧有个人因素,来源于他们的性格,身份等;但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在那整个时代悲剧下,个人悲剧又显得那样得无可奈何。

(二)时代的悲剧

《茶馆》从第一幕的晚清到第二幕的民国初的军阀混战,一直写到第三幕的抗战结束,中间大概有半个世纪,而裕泰茶馆正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盛衰变化。三幕历史跨度半个世纪的剧,通过茶馆的由兴到衰,概括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总轮廓。小“茶馆”的人情世故,反映了大社会的动荡变迁。三幕剧浓缩了三个每况愈下的时代:社会不断的变化,生活在茶馆周围的人们也不断变化。他们所代表的时代已经消亡,无法融入新时代的他们只能像尘土一样归去。“茶馆命运”是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缩影,茶馆的兴衰折射出社会的兴亡,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三、《茶馆》的悲剧特征

(一)寓泪于笑的幽默

老舍的作品追求幽默,这从无论老舍的小说还是戏剧都具有幽默的色彩。老舍在《茶馆》第一幕中“松二爷被老式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抓走时,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鸟”;在第二幕中“茶馆”伙计李三苦笑王掌柜“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民国时期,李三还留着小辫儿,说“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在第三幕中抗日战争胜利后,王掌柜为改良“茶馆”,跟上时代的步伐,竟为“茶馆”请起了女招待;一心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二爷的财产平白无故被当成“逆产”进行没收……在这些略带玩笑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发现老舍幽默的写作风格贯穿于整部《茶馆》,让读者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哭笑不得。

(二)人物命运的荒诞

三个老人都曾经为改变个人命运或国家命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自从接手“茶馆”后,就按着他父亲遗留下来的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顺民”,也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最后自尽而死。常四爷本是一个有些铁饭碗的晚清旗人,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却因为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被特务盯上,捉去坐牢。民国后,常四爷成了一介自力更生的平民,最后发出“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的哀号。秦仲义穷其一生企图“实业救国”,现实却给他的一腔热血泼了冷水,最后他告诉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做好事。”最后步入花甲之年的他们在舞台上撒纸钱祭奠自己的场景让整部剧达到了高潮,让观者在心酸中感悟所谓“国强民富”,个人命运与国家息息相关。

四、《茶馆》中悲剧的意义

任何有价值的、美好的事物都被毁灭,相反那些社会的“毒瘤”却生活的愈加潇洒,如鱼得水。在《茶馆》中,主人公都不愿随波逐流,想比同行做得高明,甚至想爬到另一高度,最后却总会跌入同类的圈子,成为没有理想,浑浑噩噩度日的社会的“寄生虫”,甚至走向更加悲惨的结局,为社会吞没。在展示《茶馆》中人物命运悲剧与社会悲剧的同时,作家又在引导人民诅咒旧时代,把视线引向新时代。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三个老人最后的悲剧结局,在反映三个时代黑暗到极致的同时,也形象地揭示旧世界必然崩溃,新的光明必然到来。这体现了悲剧的奥秘――由悲剧向欢乐过渡,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其中的现实精神:无论现在的处境多么的险恶,世道多么的艰难,生活多么的苟且,都不要去放弃,

悲剧的真正意义不是让我们去同情剧中的人物,为他们的命运遭遇而埋怨、哭泣,而是让我们能通过悲剧得到自身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升华,让我们感受到不屈的力量,从而振奋我们的精神。无论是东方的《茶馆》中的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还是西方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他们在面对无奈的命运之时,都能够勇敢地进行反抗,这无疑可以给我们以振奋心灵的力量。

五、结语

《茶馆》以来,同年便由导演焦菊隐搬上舞台,获得巨大成功,并由此在戏剧舞台上经久不衰。这不仅是因为《茶馆》所描写的主要人物鲜明而深刻的悲剧命运,同时还是因为浓缩在裕泰茶馆中的“微型社会”的悲剧。三个人悲剧的命运,三个时期的社会悲剧,浓缩在一个逐渐衰落的茶馆中。这发生在茶馆中的三幕让我们为其中平淡而冲突、幽默而悲剧的悲剧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

参考文献:

[1]吴福辉.茶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老舍的作品范文2

[关键词]女性形象 男权意识 传统文化 悍妇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59-01

综观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家老舍以表现最底层市民和市民阶层性格而著名,塑造了许多典型而又让人耳熟能详的艺术形象。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与中外比较文学的一名巨匠,老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市民小说文本,特别是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但从他小说中所描写的女性身上可以看出,老舍本人有着旧式文人的顽固的男权意识。他的小说透露出他对封建妇女传统美德的赞美,以及对于身具男人性格的女性的厌恶,这些都体现了老舍浓厚的男权意识以及落后的传统文化对其思想的束缚。

一、老舍的男权意识

中国自周文王而定男尊女卑,将女性的价值附加于男性的价值观来衡量,用一整套严格的扭曲的道德和伦理体系来禁锢女性的思想和行为,使女性没有自己的价值和言语自由的权利。而这种观念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全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下积淀并流传了下来,老舍无疑也受到这一传统的影响并用一种男性视角去衡量女性。像鲁迅笔下的子君,曹禺《日出》中的陈白露等,许多作家创作出的许多文学形象都成为当时新女性的代表。然而在老舍的小说中,很难找到上述新女性形象,更多的是与之截然相反的,恪守妇道,不思变革,如《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等;还出现了另外一类女性形象,即“悍妇型女性”,这一类形象以《骆驼祥子》中的虎妞为最典型,她们的特征是懒惰,贪图享受,性情粗暴极具男人性格,且一般都比较丑陋。

二、传统女性形象

中国历来的传统都是男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女性只是附属品,妻子对丈夫要绝对的服从和忍耐。女性只有具有相夫教子、屈从忍耐、任劳任怨的美德才能被传统道德所肯定。老舍创作中独特的女性观,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传统女性意识较浓,她们恪守妇道,安分守己,善良贤惠,三从四德,善良得有些软弱,贤惠得有些愚昧,忍耐得有些奴性。在这些形象中,以《四世同堂》中的韵梅最为典型,她朴实善良,温顺贤惠,遵守礼节,任劳任怨,韵梅可以说是老舍心目中理想的妻子,同时也是大多数男性眼中的理想女性。韵梅虽知丈夫不喜欢她,但她却不能不尽妻子、媳妇的责任;和大多数中国传统女性一样,她遇事不能也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无条件地去服从丈夫、伺候丈夫、为丈夫生儿育女。在那样的道德规范下,男性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行动,女性却必须生活在男性所规范的社会道德之中,保持对男性的绝对忠贞和服从。在这样传统型女性形象中,她们身上所具有的美德,只是符合男权社会给女性所规定的道德要求,也是男性视角下审视女性的标准。因而我们可以从老舍对这类女性的偏爱中体会到挥之不去的男权意识。

三、悍妇型女性形象

在对传统型女性形象进行描写和赞美的同时,老舍笔下还出现了另一女性形象“悍妇形象”。这类女性形象是老舍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女性形象,如《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她们性格中的“悍”不仅体现在语言泼辣,行为不羁,还在于她们的存在给别人造成的压力。作为一个人道主义的作家,老舍缺少为自己笔下的女主人公的不幸、痛苦、腐化堕落而感到的痛惜和批判,相反,表现出了鲜明的男权立场。虎妞是老舍刻画的独特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是老舍刻画的又一个被传统伦理意识扭曲了的女性,她聪明能干,“什么都和男人一样”,甚至比男人更强悍;她有头脑,她有自己的办法控制祥子,她也深爱着祥子,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的爱“强塞”给祥子。这样一个虎妞,在男性立场作为权威的社会生活中,她的出现简直就是对男权的一种挑衅。对虎妞形象的塑造来说,作者还特别从性变态心理的角度宣示虎妞的贪欲与。对于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在强烈的自卑感当中,往往会发展到不仅渴望占有异性,并且还要对自己的施行报复的变态性心理。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中,女子只能默默地承受缺失或者变态的折磨。在祥子对虎妞的痛骂中,折射出作家自己对此类女性的评价。从作家塑造的这类女性形象当中,我们可以察觉到老舍创作中浸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男权意识对女性的价值规范和内在欲求。我们可以发现,在描写这类形象时,老舍从嘲讽与挖苦中,表现出过多的厌恶以及批判与谴责,这正体现出作家是从传统的男权中心出发,对这一类型女性做出的彻底的否定性的道德评价。

四、结语

老舍笔下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女性形象,有传统女性的委婉和顺,也有悍妇形象的泼辣无理,老舍把她们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思潮的碰撞中,描绘她们的坚强、勇敢、温柔、贤淑、堕落、变质,并给予了歌颂与批判。每个作家描写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其他同时期作家相比,老舍更偏重从传统伦理的角度来塑造自己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体现出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以及难以摆脱的男权意识。

【参考文献】

老舍的作品范文3

    得注意的是,对于“京味儿”纯正性的执着选择并不意味着老舍的小说拒绝了欧化的句法。那么,下面我们就以老舍的早期作品《二马》《赵子曰》以及《老张的哲学》为例来分析,欧化汉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1、在句子的开始部分使用一些表示状态的副词短语,比如“从事实上看……”,“除了……之外”,“在……之后”等。

    (1)从事实上看,天台公寓的生意并不被这两面招牌限制住……(《赵子曰》)

    (2) 除了哭似乎没有第二个办法,看了看新马褂,又不忍得叫眼泪把胸前的团龙污了(《赵子曰》)

    (3)从太阳一出来直到半夜,牛津大街总是被妇女挤满了的。(《二马》)

    对于汉语尤其是白话来说,将修饰性状语放在句首是不符合语法习惯的,这种句法多出现在印欧语系中,比如英语中的“From……,we can……” 。而它广泛的出现在老舍早期的小说作品中,显然是作家创造性的借鉴。比如(1)的现代汉语写法就应该是这样的:

    天台公寓的生意事实上并不被这两面招牌限制住……

    副词性短语一方面具有强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观察角度的变化,比如“从太阳出来到半夜”就是对时间的强调,借以表明对时间持续之久的惊奇,而“从事实上看”则提供给读者一个新颖的观察平台,下文所蕴涵的辛辣尖锐的幽默和讽刺只有在这个平台上才能被更好的表现出来。

    2、在老舍早期的作品中倒装句的身影频繁地出现,这同样也是对英语句式的吸收。应该说,不仅是北京白话,就是将考察的范围放大到整个中国传统语言,倒装也是不常见的。这样,毫无疑问的倒装的句式在老舍的作品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玛力看着他的脸红润润的,腕子上的筋骨也一天比一天粗实,眼睛分外的亮,倒故意的搭讪着向他套话。因为外国女人爱粗壮的小伙子。(《二马》)

    (2)欧阳天风的脸上透着很不自然,虽然还是笑着。(《赵子曰》)

    类似(1)句的这种倒装句,我们称之为因果倒装句。如果按照汉语所熟悉的语法规范来改写这个句子,就会变成:

    因为外国女人爱粗壮的小伙子,所以玛力看着他的脸红润润的,腕子上的筋骨也一天也比一天粗实,眼睛分外的亮,倒故意的搭讪着和他说话。

    汉语的言说习惯是“因”在前,“果”在后,按部就班地陈述一个事实,而这种因果倒装句的运用就给读者留下一种句子内部的悬念,使事实的真相或者原因在读者的猜测与疑惑中突然呈现出来。这种句法所产生的幽默与讽刺效果是传统语言习惯所无法比拟的。

    同样的,按照传统的语言习惯,复合句的主句应该位于从句的后面,因而按照汉语的语法(2)句应该改写为:

    虽然还是笑着,欧阳天风的脸上透着很不自然。

    3、由于阅读过众多的英语小说,老舍的早期作品在向英语语法借鉴的基础上,将欧化的语言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形成了大量夹注式的句法结构,显示出独树一帜的语言艺术魅力。

    (1)可是你得看在我——你的老大哥——的脸上,到一处喝盅酒,以后见面好点头说话!(《赵子曰》)

    (2)称呼虽然不同,而老张确乎是镇里——二郎镇——一个重要人物!(《老张的哲学》)

    这种夹注式的句法结构从表面上看似乎结构较为松散,但实质上却使得意义的传达更加严密,使叙事对象的性质更准确地表露出来。这种欧化语法的大量使用,一方面有助于叙述者在价值取向和道德归属上对读者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直接地宣泄作家的强烈情感。

    以上两句如果用现代汉语语法来表述,就应该改写为:

    可是你得看在你的老大哥的脸上,到一处喝盅酒,以后见面好点头说话。

    称呼虽然不同,而老张确乎是二郎镇里一个重要人物。

    4、老舍通常会在人称名词和专有名词的前面搁置较多的修饰语。这种用法与中国传统的汉语语法实际上是相悖的,但是,类似的欧化句法却广泛地存在于五四作家的新文学创作尝试中。

    (1)无心中的他掏出手巾擦了擦脸;擦完了,照旧的在那里楞磕磕的站着。(《二马》)

    (2)洋人化的中国人说,李静之下地狱,是新教育被赵姑母战败的证据。(《老张的哲学》)

    (3)于是,中国人就变成世界上最阴险,最污浊,最讨厌,最卑鄙的一种两条腿的动物!(《二马》)

    依照汉语的语法,通常情况下被修饰的名词应该放在较长的定语的前面,因而欧化的(3)句就可以改为:

    于是,中国人就变成一种两条腿的动物,世界上最阴险,最污浊,最讨厌,最卑鄙!

    通过对老舍早期作品中欧化语言运用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欧化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地联系。它推动了五四时期作家的现代性转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文学快速走上向现代文学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卫中.20世纪初汉语的欧化与文学的变革[J].文艺争鸣,2004(3):38,41.

    [2]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文集(第2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17,218.

    [3] 吴福辉.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51.

    [4]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17,218.

    [5] 老舍.“五四”给了我什么,老舍文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45.

    [6] 同上.

老舍的作品范文4

关键词:老舍;小说;喜剧性;幽默

随着《老张的哲学》的发表,老舍以真正的作家姿态步入我国现代文学文坛。在这部小说中人们也看到了老舍创作中的幽默性特征,而这种创作特点也使得老舍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远。而笔者主要针对于此,对老舍小说中的喜剧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仔细挖掘老舍创作中喜剧性特点的原因,以此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老舍的创作作品与喜剧风格。

一、老舍小说中喜剧艺术形成的原因与地位

(一)原因

一方面,受到历史时代的影响。老舍早年生活在二十世纪初,清王朝被辛亥革命所,“五四”运动给传统观念与思想带来一定的冲击,这也对那个时期的老舍带来一定的影响。“五四”文化为老舍的作品创作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而喜剧性因素也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由于老舍不同寻常的社会经历,对老师喜剧性创作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他家境比较贫寒,而与中下层市民的接触比较多,这种出身经历与生活阅历都影响着他的创作取向。他在创作中表现出的“笑的哲人”的态度,这都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相关。最后,老舍自身性格的独特性,造成其这种幽默创作的特点。首先,他比较乐观开朗;其次,他独具慧眼。老舍经常以一种喜剧、乐观的态度看待万事万物,能够以一种幽默讽刺的方式来对社会中的人和事进行观察,从而使社会中的人和事赋予其幽默、喜剧的特点。因此,对于老舍创作中的戏剧性特点既是促使他成为幽默作家的原因,同时对他的喜剧风格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地位

老舍的喜剧风格具有一定的发展性,起初在他的作品中对喜剧性的追求过于热衷,因此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幽默的思想力量与艺术效果有所减弱。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幽默艺术甚少取得成功,这也对老舍的幽默艺术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使得他的幽默艺术历经了一段时期的磨练。从立意幽默、放弃幽默、返归幽默到幽默成熟,老舍采取扬弃的态度,将自身的幽默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他的很多作品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郭沫若以及曹禺等,都称赞过老舍的幽默风格。而且老舍的幽默艺术风格是可以与美国的马克・吐温相媲美的,是我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创作有幽默艺术作品的成功实践者。

二、老舍小说中喜剧性因素分析

(一)通过笑来批判国民劣根性

在老舍的作品中常常会看到一些可笑点,通过“笑”来批判当时人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国民精神,对国民的弱点进行暴露。所以,从中可以看出老舍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也是对鲁迅思想的继承,同时能够使自身通过喜剧的形式来批判国民性的特点显现出来。例如,在《老张的哲学》中,老舍针对旧中国的国民身上的善良、蒙昧的特点加以暴露,其中的赵姑父、赵姑母就是比较典型的人物;而在小说《二马》中的老马,则更加体现出“老中国儿女”的形象。就像老舍说的那样,老马就算不得上是坏人,但也算不得上是好人。他能够对祖宗的成法进行严格遵守,以自身的几千年文明傲视洋人,但同时又处处对洋人加以小心对待。因此,老舍借助幽默的笔法,将这个老马身上的保守怯懦、精神胜利以及因循守旧的思想更好地体现出来。这种幽默笔法的运用,老舍能够在表现旧中国国民身上的劣根性特点积极暴露出来,将国民身上的病态特点通过自己的艺术加工体现出来,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老舍在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是要表达改造国民性的理想,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借助笑来批判世间丑恶

老舍运用戏剧形式批判世间丑恶,其实就是讽刺手法的集中展现。对于喜剧而言,应该将表现对象设定为真实的社会人生,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都是对应存在着的。因此,丑恶一面的描绘与再现是作家的职责,通过自己犀利的笔触,对世间的丑恶进行剖析,从而使劝善惩恶得以实现。在老舍眼中,讽刺性的小说,其中的道德目的必须明确,因此他能够以一种讽刺性的笔触对世间的各种丑恶现象进行揭示,批判卑陋灵魂。另外,老舍能够积极发挥文学的启蒙作用,以此唤醒沉睡着的麻木的人们,以此进一步地对这种黑暗的现实制度进行批判,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

(三)含泪的笑

在老舍笔下,嬉笑怒骂皆文章。老舍写作中的共性特点就是能够运用一种调侃的手段来表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不幸。借用老舍的话就是“这种笑是一种苦笑,不知是苦好哇,还是笑好。”因此,他作品中常常表现出一种“笑中含泪”的特点,在这里常常有作家的哀愁与同情。例如,在他的小说《离婚》当中,张大哥的形象,张大哥的宇宙就是一个小院子,他的生命热闹但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张大哥并不是一个坏人,而是受几千年文化影响的庸人。老舍以一种幽默的笔触,将张大哥的一生以及与社会中痼疾的联系描绘的淋漓尽致。老舍的笑中带泪,他一种嘲笑、酸笑的态度来反省自身,并在自身的小说人物中完美地展现出来。

(四)轻松俏皮,聪明诙谐

在老舍的小说作品中,通过阅读作品以后,能够真切地发现其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诙谐、幽默性,在博得读者一笑的同时,又令人深省。例如在《牛天赐传》中,小牛天赐的语言描写中,将纪妈的嘴画的很小,“看你怎么吃饭”。这些文字在阅读以后就有一种轻松诙谐的感觉,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一种谐趣的感觉。总之,老舍的喜剧性因素具有多种特点,这也是老舍在观察社会与人生百态之后的有感而发,其中包含着他改造人性的理想,孕育着他想要改变这个落后与黑暗社会的志向。因此,这种喜剧性特点是老舍创作作品的成功之处。

总之,作为文学创作中的幽默大师,老舍能够通过自身观察事物的敏锐洞察力,积极驾驭语言,赋予语言以更深的寓意,并增添一些幽默色彩,在表现中运用自己独具匠心的技巧,将一个个形象丰满的作品人物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们为其苦、为其笑,这种喜剧性幽默特点也是其自身智慧的闪光之处。因此,本文关于老舍小说喜剧性特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迅.老舍20-40年代小说幽默叙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张小虎.张爱玲、老舍小说婚恋模式悲剧性探源[J].文教资料,2015,(26):18-20.

老舍的作品范文5

这个地方便是丰富胡同。

丰富胡同,清乾隆时期称“风筝胡同”。宣统时称“丰盛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因与北京西城区的“丰盛胡同”重名,遂改称“丰富胡同”。

那一次,我是怀揣着崇敬的心情走进这条胡同的,没有他因,只是这条胡同南口西侧19号,曾住过一位文学巨匠――老舍先生。

可以说,我对老舍先生崇敬已久。早年,我曾读过他的《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经典作品,老舍先生把创作的目光对准小人物的平民情结,始终感染着我。更重要的是,他一生的品行和精神影响着我、教育着我,他对北京文化的贡献,激励着、鞭策着我。及至后来,也是因为人脉的巧合,我担任了老舍文学基金会的监事,与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见过面、握过手,一起开过会。我自愧对基金会的工作很少尽心,但对老舍先生的情感却日有所增。那天,我第二次去丰富胡同的老舍先生故居,正是出于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也许有人要问,丰富胡同在哪里?我想不光外地人,就是北京人对丰富胡同,估计也是鲜有人知。其实丰富胡同就位于王府井大街最北段的灯市口西街。

这条胡同并不长,窄窄的巷子,从南到北也就170余米长。然而胡同虽小,却因为解放后老舍先生一直在这里居住,并在他的“丹柿小院”写下了《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正红旗下》等几十部反映北京人的话剧、小说以及大量曲艺、杂文、诗歌、散文作品而闻名遐迩。老舍先生大量的作品被搬上舞台和屏幕后,更使这条胡同为中外人士所知。

也是很巧,那天老舍故居很是热闹。500多建筑平方米的院子里,满是着装整齐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和他们的家长和老师们。院外胡同窄窄的巷子里,也是人头攒动。

走进院中,原来,方家胡同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学典礼将要在这里举行。只见写有2013-2014学年方家胡同小学开学典礼以及小学课程《走进老舍校长》字样的红色横幅挂在北房檐椽之下,房前一左一右的两棵柿子树下,站满了欢声笑语的孩子们。

幸运的是,仪式开始前,老舍先生的长女、年届80岁高龄的舒济先生,作为方家胡同小学的名誉校长,也来到了会场。仪式开始后,舒济先生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在对孩子们进行鼓励的同时,还为孩子们赠送了老舍先生创作的童话集。

原来,老舍先生19岁时,曾担任过方家胡同小学(原第17国民高等小学)的校长,1918年至今,虽然整整95年过去了,方家胡同小学的师生们,对老校长却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老舍精神,更是在方家胡同小学薪火相传。作为老舍先生的女儿、方家胡同小学的名誉校长,舒济先生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倾注了很大的心血。那天,我看到她融在师生们中间时,仿佛看到了当年老舍先生与师生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我也融在了生动活泼、充满快乐的氛围之中,也仿佛看到了老舍先生从事过的教育事业更加美好的前景。然而活动之后,萦绕心中最多的,还是对老舍先生的瞻仰和缅怀。

我细观小院正房北屋隔为三间,展示了先生当年的生活原貌。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据这里的工作人员讲,老舍先生曾在客厅接待过很多客人,包括巴金、曹禺、赵树理等文化名人。敬爱的也曾三次做客,当时就坐在客厅西边的沙发上与老舍先生亲切交谈。末代皇帝溥仪,也曾造访过老舍先生的小院,虽然那时他已经不是万民山呼万岁的皇帝了。

正房西耳房为老舍先生的书房。小而简朴,硬木镶嵌大理石的书桌上,摆放着老舍先生生前喜爱的几件文玩:一件是齐白石为他刻的印章,一件是冯玉祥将军赠送他的玉石印泥盒和一方清代“笠翁李渔书画砚”。可就是在这窄窄的10平米左右的小书房,从1950年到1966年的16年中,老舍先生却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

小院的东西厢房,现为纪念性展室。展室通过大量珍贵图书、照片、手稿及老舍先生生前的遗物等等,从6个方面展示了老舍先生的生平以及一生的创作历程。在东西厢房,他的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作品荟萃其间,用心观赏,在感受作品独特魅力的同时,更为他的精神品质深深感动。

在西厢房,我看到了老舍先生加入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时的一段入会誓词,老舍先生写道:“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作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在这段话前,我久久凝视,凝视一位设下铮铮爱国誓言的大家,却拥有一种谦恭的态度。

于是,我重新回到小院老舍先生的石像前,深深鞠了一躬。

我在老舍先生的故居反反复复徘徊,北屋正房前的两棵柿树,我亦是格外关注。

岁在夏日的季节,柿叶掩映的果实还显青涩,但却悬挂硕果累累的希望。想想丹柿飘红的季节来临时,那会是多么的开心如意。我想老舍先生与他的夫人胡青当年种下柿树时,也一定是怀揣事事如意的愿景吧?不然,夫人胡青为什么偏要给小院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丹柿小院、将北屋正房起名为“双柿斋”呢!

老舍先生和夫人非常喜爱这个花100匹布买的小院,生前,他们在院中遍植花木,尤以最爱,每到秋爽的季节,几百盆盛绽院中,直惹得赏菊的朋友纷至沓来。

汪曾祺先生曾在他的《老舍先生》一文中写道:“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青亲自莳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 也是因为此,汪曾祺先生说老舍先生的文章“俊得花枝助”。叶浅予先生更是用白描的方法为老舍先生画像,画面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四面都是花,先生微仰着头,形态静思,意态悠远。

站在小院之中,花木已不在,先生已远去,然而,方家胡同的那些小学生们,不正是院子里的花朵吗?他们受益于老舍精神品质的光照与浇灌,现在也许还是花朵,一如柿树的果实还显青涩,但瓜果飘香的季节来临时,他们一定特别光鲜生动,也一定如高挂的丹柿一样,红透小院,红透京城,红透大江南北……

然而在小院,我也想起了老舍先生的走,他走的是那样毅然决然,他是用身谏告诉人们他对“”与众不同的看法,他是用生命呼唤混沌中的人们快快觉醒。

老舍的作品范文6

关于作者―――老舍先生在八年抗战中

百万字作品《四世同堂》,是新中国百年来最好的百部作品之一,它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北平沦陷到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整整八年中,发生在北平城里的桩桩件件令人哀伤、激愤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上发出了一声震惊世界的炮响,当时的老舍先生正在山东齐鲁大学教书。这一声炮响不仅拉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也改变了老舍先生的生活。

11月份,天气转凉,留在济南的老舍一家仍然没有明确去向。故乡北平已经沦陷,去其他地方孩子又是拖累,当时最小的孩子才三个月,最大的也只有四岁。学生走光了,教员也走了一多半,往日充满朝气的齐鲁大学校园如今只剩下寥寥的几户人家,那种警报声间隙中的安静,可怕得仿佛要叫人窒息。老舍先生看报、打听消息,为江河破碎而自己又报国无门感到着急。当时他最担心的就是济南会突然被敌军包围。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活捉当俘虏,让自己失去被视为生命的民族气节。这种复杂的心绪终于让他下定决心立刻出走。

离开济南的那一天是11月15日,黄昏的时候,伴随天空突然出现的红色闪电,爆炸声惊天动地。老舍先生提着一只小箱,拿了五十元钱,匆匆地跨出了家门,开始了八年的流亡生活。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由一位教授、学者、作家,变成了一名高举抗战旗帜,四处拼杀的抗日战士。

在武汉,在重庆,老舍先生以手中的笔作武器,写小说,写话剧,写鼓词,完成了大量的抗战作品,用行动实现了要为抗战竭尽全力的诺言。

1943年底,老舍先生的家眷从北平逃到了重庆,全家人在重庆附近的北碚定居。1944年,战争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抗战到了决战阶段。老舍先生的创作也进入了新的时期,他决定暂时放下话剧和曲艺,开始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创作。

这是一部计划一百万字、三部曲的大部头作品,老舍先生希望以这部作品作为献给抗战文艺的纪念品。为了专心创作,他甚至公布了名为《磕头了》的安民告示,谢绝各种拉稿和小文,排除一切干扰闭门著书。他要在这部作品中对抗日战争进行深刻的反思,要从民族心理、文化传统,以及历史赋予的巨大内聚力上去挖掘,为什么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又为什么泱泱中华民族会让日本践踏得如此悲惨。

老舍先生把故事的背景设在他自幼长大的北平城小羊圈胡同里,绘了一张小羊圈胡同的全景草图,他要让祁老太爷带着他的四世同堂和小羊圈邻居们一起,登上抗战八年的历史舞台。

关于背景―――小羊圈胡同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小羊圈胡同是这样进入读者视野的:“祁家的房子坐落在西城护国寺附近的小羊圈……它不像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像一个葫芦,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芦的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进了葫芦脖子,走了十几步,忽然眼睛一明,你看见了葫芦胸。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小巷―――葫芦的腰。穿过腰又是一块空地,比‘胸’大着两三倍,这便是葫芦的肚了。”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幼时所熟悉的地方景物,即一木一石,当追想起来,都足以引起热烈的情感。好多好小说是由这种追忆而写成的。我们所最熟悉的社会和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产生好的作品。”(老舍《景物的描写》)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让老舍先生把《四世同堂》如此恢弘的作品的背景落在小羊圈这样一条小小的胡同里。

小羊圈胡同,如今已经改名为小杨家胡同,位于北京新街口南大街的路东。这条胡同的特点正像老舍先生所描写的那样,弯弯曲曲拐了五道弯。胡同口的宽度不足1.4米,中段有一块被老舍先生称作“葫芦胸”的开阔场地,其中的八号小院就是老舍先生的家。1899年2月2日晚上,老舍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小院里的一户满族正红旗的贫苦家庭里。

小羊圈,这三个字似乎就意味着这里是穷苦人聚集的场所。的确,在上个世纪初,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是下等人。幼年丧父的老舍先生14岁之前就是在这样贫困的环境里生活的。穷,但邻里之间透着和气。从童年到少年,小羊圈里的草木砖瓦已经渗透到老舍先生的血液里,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多少年后,每当他想起故乡的时候,脑子里马上出现的不是京城的高大红墙和巍峨的宫殿,反而小羊圈里的破门楼、老槐树,还有可亲可近的邻里乡亲常常出现在他的梦境里。所以在他下笔写北平的时候,往往要把自己的故事和人物安置在让他难以忘怀的小羊圈胡同里。除了《四世同堂》,在1937年的小说《小人物自述》中,在1962年的小说《正红旗下》中,甚至在《骆驼祥子》、《茶馆》中,读者都能看到小羊圈的影子。老舍先生在创作中似乎有一种缱绻的小羊圈情结,难舍难分,他要以这里为地理背景和活动舞台,上演一幕又一幕20世纪上半叶苦难中国的悲壮史剧。

关于作品―――第三卷《饥荒》的奇特经历

《四世同堂》共分三卷,第一卷《惶惑》,第二卷《偷生》,第三卷《饥荒》。1945年作者为《四世同堂》出版写的序中这样写道:“假如诸事都能‘照计而行’,则此书的组织将是1.段―――一百段,每段约有万字。2.字―――共百万字。3.部―――三部,第一部容纳三十四段,二部三部各三十三段,共百段。”根据出版实际情况,《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分确实是“照计而行”的,各有三十四段和三十三段,第三部《饥荒》本应有三十三段共三十三万字,但从1950年的版本和1980年的版本看,只有二十段和十三万字。而且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四世同堂》手稿也只有一、二卷,作者在写第三卷《饥荒》的时候,特别是在出版的时候,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

目前保存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四世同堂》手稿,是十二本用牛皮纸做封面,墨笔恭楷竖行书于手工纸上的第一、二卷。据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介绍,父亲从英国回国以后一般习惯用钢笔写作,《四世同堂》是抗战时期父亲在重庆北碚撰写的,当时纸张紧缺,只能找到粗糙的手工纸、草纸,父亲不得已改用毛笔写作。由此也为我们意外地留下了一份堪称文物的漂亮的手稿。为了方便写作,老舍先生特意选用了一方当地产的拙厚朴实的砚台,虽少装饰,但面积大,非常实用,磨一次墨足够写一上午。这方砚台老舍先生去美国之后,赠给了一位北方老乡冯先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冯先生又将此回赠给老舍先生的夫人。(舒乙:《老舍先生的砚台》)

保存下来的两卷手稿,所用的稿纸规格是280mm×360mm,每页20行,洋洋1000余页,老舍先生亲自将其装订成册,并编了号。或许是格外偏爱的缘故,小说发排之后,老舍先生特意要回了手稿,去美国,回中国,一直带在身边。“”期间,家人也对这部手稿分外珍视,左藏右躲,终于使这部手稿逃过劫难,留存下来。

在北碚,老舍先生每天勤奋地笔耕不辍,但因当时营养不佳,身体状况不好,每天只能写大约1500字,这使我们所看到的手稿字迹非常工整,极少有涂改的痕迹。当《四世同堂》写完三分之二的时候,抗日战争胜利了,人们兴奋地憧憬着新的生活,老舍先生也准备接受山东大学的聘书,回到离开八年的济南去教书。正在这时候,美国国务院向他发出了邀请,1946年3月,老舍先生和曹禺先生一起,作为中国作家赴美进行为期一年的讲学和文化交流。

这次出访,对美方而言是想借着《骆驼祥子》在美国畅销之机,谋求中国进步知识界的好感,如果有可能,换得一些有利于美国的宣传。中国进步文人对这次出访的态度也很积极,大家希望借此机会走向世界,扩大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把中国文艺,特别是抗战文艺的成就展示给全世界。

老舍和曹禺在美国一路演讲,转了大半个美国,最后在纽约定居。当时国内又燃起了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全面展开,身居大洋彼岸的老舍心急如焚,他要用辛勤的写作在另一个战场上为祖国效力。他谢绝了社交,在纽约城租住的两间小屋里完成了《四世同堂》第三卷《饥荒》和另一部长篇小说《鼓书艺人》。这些作品老舍先生都是一边写,一边交给美国人翻译。当时《四世同堂》的英文书名叫做《The Yellow Storm》(《黄色风暴》),在舒乙先生收集到的一封信中,披露了一段这样的事实:作品翻译者艾达・普鲁伊特先生曾经说,《黄色风暴》并不是由《四世同堂》逐字翻译过来的,甚至不是逐句的。老舍念给我听,我则用英文把它在打字机上打出来。他有时省略两三句,有时则省略相当大的段。最后一部的中文版当时还没有印刷,他向我念的是手稿。出版社的编辑们做了某些删节。他们认为有必要减少一些数字,以便压缩一下书的块头。对结尾没有做变动。(胡青、舒乙:《破镜重圆》)

老舍先生回国不久,《饥荒》首先在美国出版,当时《星期六文学评论》称赞《四世同堂》不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出版的最好的小说之一,也是在美国同一时期所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1950年,老舍先生将《饥荒》交给《小说》月刊连载,而这次连载的版本就只有二十段,为不少敏感的读者留下了疑问,《四世同堂》是不是没有写完。

根据家人的回忆,当初老舍先生回国,确实把《饥荒》的手稿带回来了,手稿是用钢笔写在大十六开厚厚的黑纸面硬皮美国笔记本上的,本数很多,摞起来足有十几公分,《小说》上的连载就是以这部手稿为蓝本。既然带回国的是完整的作品,为什么在出版时却少了十几段的章节?对于这一点,老舍先生生前没有留下任何解释,于后人,也只能做些猜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