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诗范例6篇

杜牧的诗范文1

杜牧生在唐朝,这是他的幸运,盛唐繁华羡刹了无数后人。然而,杜牧也有他的不幸:他生在了腐朽败落的晚唐。藩镇割据、宦官弄权,这些都让宰相之子、高中进士的杜牧在仕途上步履维艰。于是,便有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便有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也便有了李商隐“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的感慨。

两技仙桂一时芳

杜牧生在唐代都城长安,他的祖父杜佑是德、顺、宪的三朝宰相,所撰《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巨著。关于当时的杜家,长安有句民谚说:“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而最令杜牧念念不忘的就是“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可见其家世之显赫。高华的世族门第,深厚的家学涵溶,给予杜牧一生的价值趋向及政治追求以极大影响。

然而,命运就是这样变化无常,从十岁起,随着祖父、父亲的相继去世,杜家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落。惨痛的生活变故,深深衬示出人生的荒诞与冷酷,它不仅给心高气傲的杜牧以强烈的人生挫折感,同时也化成了他力学求仕、重振家门的巨大动力。杜牧少年时便博览群书,特别致力于历史的“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他不仅满腹经纶,而且又胸怀经邦济世的高远志向,充满了忧国忧民之心。因此,他把眼光投向历史,投向社会现实,指谪历史与现实的弊病,关注着民生疾苦和社会弊端。他曾写过《罪言》、《论战》等有关政治、军事的论文,曾注过《孙子》十三篇,还多次引古论今地给当政者写信议论政治、军事方略。在二十三岁就写下了著名的《阿房宫赋》,详尽而沉痛地论述了天下兴亡之道。

大和二年,杜牧26岁进士及第。皇榜之后,他给长安的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可见,杜牧当时心情舒畅,满面春风,好像春色也被他带进了长安。

这个春天确实是属于杜牧的,因为他在同年又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以第四等及第,名振京邑。按照惯例,新科进士要到曲江游耍。这时的杜牧顾盼生辉,一举手,一投足,都才情万种。他们一行三五人来到曲江寺院,碰见一位打坐的僧人,攀谈起来。僧人便问杜牧姓名,杜牧得意地报上大名,心想“天下谁人不识我”,满以为僧人会大吃一惊,谁知这位僧人面色平静。同去游览的人夸赞杜牧考试连中,和尚看了看杜牧笑着说:“皆不知也。”杜牧因为和尚不知道他的姓名而感到惊讶和失望,就在寺院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赠终南兰苦僧》“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禅师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这首诗表明了杜牧放浪不羁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明了他的才学与哲思。

十年一觉扬州梦

晚唐政治腐败,现实黑暗,杜牧只因“性情耿介”,“刚直有奇节”,不愿媚事权贵,在李党之首李德裕的排挤下,不得升迁。杜牧本以为可飞黄腾达,青云直上,取得很高的政治地位,而等待着他的却是几乎终生的幕僚生涯与远守僻郡。他那“邪佞每思当面唾”的直率性格,以致于使他“清贫长欠一杯钱”,日子在柴米油盐的催逼中勉强为继。杜牧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与希望,不能用积极的态度来把握自己的命运,而是以一种借酒消愁,纵情声色的消极态度来表达的自己的矛盾心理。

熟读史书,看透时局,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对于杜牧而言,饮酒成了疗伤祛痛的乐事。在他的诗中描写饮酒的诗句也最多,有“幽人本多睡,更酌一樽空”的百无聊赖,有“生前酒伴闲,愁醉闲多少”的惆怅苦闷,有“细算人生事,彭殇共一筹”的难得糊涂,他在酒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和平衡。

杜牧不仅以饮酒来对这个腐败的社会进行消极抗争,同时也以一种不拘细行,放纵的生活行为来傲视人生,以纵情声色来掩饰自己孤寂的灵魂。这时的杜牧三十一岁,于当年年轻气盛,金榜题名的二十一岁相差了一个年龄段。但是,他忧国忧民的抱负却在扬州这一片歌舞升平的花红酒绿中淹没了。杜牧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只能以一种消极的沉沦来抒发自己的痛苦心情。

杜牧当时所写的《遣怀》,反映了他以醇酒美人淡忘仕途多舛的失落心情,“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落魄江湖”,可以看出诗人是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但自己无力改变现实,只好流连青楼以忘忧。不知不觉,已是十年了。现在自己要离开了,回头看看,往日的沉湎酒色放浪形骸,如今就像做了一场梦似的。这既有痛苦的回忆,也有醒悟后的感伤。“赢得”二字,也许调侃之中含有不堪回首的辛酸、自嘲和悔恨。政治消磨了一个昂然的青年,十年,对胸怀大志的杜牧来说,是多么漫长而珍贵,他本可以为国家做出多少事。而今空怀壮心,无处施展,大好时光只能虚掷于青楼歌馆中,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与悲哀!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早期诗人有过及第后“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豪情与宣州和扬州八年之久的踌躇满志的幕吏生活。大和九年,杜牧接受朝廷任命为幕监察御史,由扬州赴长安供职。杜牧是有政治抱负的,这一次进京,他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此时正是震惊朝野的“甘露之变”发生的前夕。

朝廷内部激烈的斗争,使杜牧觉得政治上的远大抱负难以实现。因而因景抒情,赠友伤怀,写了许多好诗,如“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另外,杜牧这时还有另一层心境:自从进士及第,为官十多年,他经国治世的雄才大略却还未能充分施展,这种惆怅使他的诗作带着一些伤感消沉的情调。但杜牧个性旷达豪迈,这份悲愁心情的自我消解也体现在劲健写意以及豪迈沉雄的哲思中,从而体现了他力求高绝的文学主张,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不容忽视的地位。

杜牧也在沉寂中渐渐发觉,自己已无力呐喊,已经在走着一条认命的路,妥协的路。他的想到贾谊,引贾生为千古知己,“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是在诉说着自己寂寞之上的寂寞。不久杜牧就以身体有病为借口,表示不能胜任,又回到了洛阳。这之后,杜牧似乎看破了红尘,又恢复了其风流“本性”。但他的心里却是充满苦涩的。他和朋友一起参观金谷园,朋友兴致勃勃,他却哀叹“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言语间甚是悲凉。

852年,杜牧病情恶化,他心知死之将至,便自撰墓志铭。据《新唐书》载,墓志铭写就之后,杜牧闭门在家,搜罗生前文章,对火焚之,仅吩咐留下十之二三。杜牧晚年评定自己说,“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也算是道出了他给自己的一个明确的定位。的确,杜牧和同时代的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一起闻名后世,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够“特创豪宕波峭一派,以力矫时弊”,自成一家。公元853年,杜牧逝世,享年50岁。

杜牧一生,得意一时,沉沦半世。作为晚唐诗坛的一朵奇葩,杜牧既是一个其人其文风流倜傥的才子,又是一个忧国忧民立志用世的能士,时而“雄姿英发”,时而又“一往情深”,这样不同的气质统一在一个矛盾体中,碰撞出璀璨的诗歌艺术。在花团锦簇、争娇竟艳的繁荣的唐代诗坛,杜牧以他俊爽的独特风格,炫耀奇彩于晚唐,被称为“晚唐翘楚”。

杜牧的诗范文2

今日南京秦淮河依然微波泛起,繁花似锦,引无数游人竞折腰。乌衣巷、王谢家宅随着秦淮河铅华殆尽也早已是千年古迹了。我们再也看不到昔日“谢王堂前燕”的盛景,再也闻不到秦淮河昔日的脂粉气息。然而秦淮河畔,历史中的那些文人骚客与些商女缠绵出多少动人故事,以及显露了人性的复杂性格,都在遗留下的笔墨痕迹里,成为今日历史的见证。杜牧作为一个唐代的诗人,就显露出了复杂的人格多面性。这位风流才子,在扬州、宣城等地经常问柳青楼玉女。正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他的诗歌里不就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的诗句吗?还用诗歌描写出自己的艳遇经历。《遣怀》就是这样一首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是一个情感内心世界极为复杂的诗人,当他在扬州手搂着青楼女子,逢场作戏醉生梦死醒来之后,却对秦淮商女有更苛刻的要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泊秦淮》)他或许认为,六朝短命的古都、帝王败业,都是商女惹的祸。故此满腔的悲愤全部撒向了秦淮河畔商女们的身上了。这似乎是对秦淮河畔的商女多少有些不公。

杜牧(803年-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仕宦家庭,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的诗歌成就在晚唐享有声誉,他与同时的李商隐被称为“小李杜”,喻于为盛唐的李白、杜甫。杜牧于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进土擢第,授弘文官校书郎,曾多年在外地府署中担任幕僚。《张好好诗》就是在外地府署做幕僚时遇到的红颜知己而引发出来的千古绝唱和流传下来的墨宝。杜牧的性格有多面性,反映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晚唐危机四伏,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忧虑,杜牧虽有复兴盛唐政治理想,然而他的政治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官场的不济,便寻花问柳,使他一生总是多艳遇。杜牧总是能够在章台柳巷中觅得红颜知己,故此他的诗词多少也有些浮华和脂粉气。如《偶作》:“才子风流咏晓霞,倚楼吟住日初斜。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又如《留赠》:“舞靴应任闲人看,笑脸还须待我开。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再如《送人》:“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明鉴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还有把鞋袜的诗歌。如《咏袜》:“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杜牧的这些诗歌脂粉气十足,“纤纤玉笋裹轻云”体现了杜牧轻佻与迷醉在怀中放荡。杜牧一方面把玩着,一方面指责“不知亡国恨”,在这种人性的裂变中,还显示这位风流倜傥才子的另外一种性格。杜牧在调侃或把玩时,又时常与情意绵绵,在金陵周边表现得像一个风情万种的风流才子,但是遇到红粉知己时更是对她们深深地依恋,又显露了杜牧感情真挚的一面。《张好好诗》就是杜牧写给豫章名妓张好好的思念情诗。

张好好与杜牧认识的时候仅仅只有13岁,当时张好好是一名舞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26岁的杜牧在江西的沈传师官御中做幕僚。在一次酒宴上舞伎张好好表演跳舞,见到了还没长开的张好好。尽管张好好很小,但是舞场的表演令杜牧心中暗生心仪。当舞伎张好好得知杜牧就是时称“小杜”的天才诗人时,不禁也暗生爱慕之心。于是两人一见倾心。整天在一起“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一个是风流才子,一位是含苞待放的舞伎,二人的感情越来越深,一日不见就觉得日隔三秋。正是“自此每相见,三日以为疏。”杜牧就是这样一位在与女子交往过程中那样的投入,把自己的情感经历描写在自己的诗歌里。我们看了到一个风流才子对她们的深深思念,看到了诗人自己发出的心灵深处的震撼。可是正当二人情感逐渐升温的时候,一年后的沈传师到了宣城任职,张好好只得随沈传师走,与杜牧依稀离别。张好好到了宣城去了当地官府开办的妓院,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舞伎。2年后,即大和六年(832年)16岁的张好好已经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就被沈传师纳为了小妾。这几年中杜牧与张好好中断了任何联系,但是杜牧心中一直深深挂念着朝思暮想的张好好。又过了2年,直到大和八年(834年)杜牧和张好好洛阳才再次重逢。此时杜牧已是31岁的人了,过了而立之年,而18岁的张好好成为一名风韵十足的,被杜牧描绘为“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这段相识离别再相逢的情缘在杜牧的《张好好诗》的序中写得十分明了:“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正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重宣城,复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成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这幅《张好好诗贴》(28.8cm×16.2cm,麻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书法作品有幸今天得以重见。不但目睹了风流才子杜牧的情感世界,也使我们看到了杜牧的书法艺术。书法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张好好诗贴》笔锋凌厉,整个书法字体流畅连贯,显然是奔随情感喷薄而写出来的。在书法的开端时诗人还是比较抑制自己的内心情感的,略显沉稳的笔触和书风显示了这一点。但越到后面诗人越是抑制不住自己对昔日思念的红粉知己的那份情感了,书法笔触的走向好像完全被张好好身影的所牵动,急促、婉转、停顿、转折,急就而成。为了更好地了解诗人那波澜壮阔的情感世界,我们将杜牧的《张好好诗贴》这首五言古诗全文录出。

君为豫章妹,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裙。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凡弦进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增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以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浦。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婵嫜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章聊一书。

至此,我们更能了解和读懂杜牧的《张好好诗帖》中墨迹透露的笔意情致了。行书《张好好诗帖》,笔笔委婉,从序言到结束,笔触跟随情感涌动,愈到后面愈是激动,尤其是写到他们两个“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时的情景,杜牧的心绪、情感几乎不能自控,笔触更加显露出激越情感波澜,字的结体大小悬殊更加明显,潇洒逸流。写到最后一句时,方如梦初醒。却在书法的结构上,构成了首尾映照的特色。难怪《宣和书谱》评其曰:“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相表里。”此卷《张好好诗帖》在2002年底至2003年初上海“国宝展中”展出时,引来了无数的观众,驻足于此前。遥想当年的才子佳人的真实事件,并无尽地享受到杜牧的绝笔法书。笔者是其中有幸目睹者之一。仔细品味《张好好诗帖》真迹,真的是潇洒自如、跌宕肆意,字字清新而刚劲,有唐入学有晋人的风度,书风与文风相得益彰,文采与风流尽收眼底。

杜牧的诗范文3

“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是南宋词人姜夔在《杨州慢》中写杜牧的词句,词人借此展示未遭兵燹时扬州的魅力,使扬州在繁华中多了浪漫情怀,人因城而有名,城因人而扬名,在南宋词人姜夔的眼中杜牧就是一位风流才子。

杜牧爱怜香惜玉,读其诗想见其为人。《金谷园》有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过金谷园,即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咏春吊古之作。日暮、东风、啼鸟,本是春天的一般景象,着一“怨”字,就蒙上了一层凄凉感伤的色彩。此时此刻,一片片惹人感伤的落花又映入诗人的眼帘。诗人把特定地点(金谷园)落花飘然下坠的形象,与曾在此处发生过的绿珠坠楼而死联想到一起,寄寓了无限情思。一个“犹”字渗透着诗人多少追念、怜惜之情!绿珠,作为权贵们的,她为石崇而死是毫无价值的,但她的不能自主的命运不是同落花一样令人可怜么?杜牧对古人尚且这样,更何况对今人呢。

如杜牧的《赠别两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此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从诗文可以看出彼此感情相当深挚。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豆蔻”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较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日“含胎花”,常用来比喻处女。在此诗中诗人别情人不用一个“你(君、卿)”字;赞美人不用一个“女”字;甚至没有一个“花”字、“美”字,“不着一字”而能“尽得风流。诗人也很自信,他相信自己的眼光,所以就很肯定的说“十里扬州路”无数风花雪月的场所,不论是哪儿的“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风流多情。诗人的风流如果在《赠别两首(其一)》中是“犹抱琵琶”,那么在《赠别两首(其二)》诗中就不加掩饰了。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却偏从“无情”落笔,著一“总”字,又增加了语气,带有浓郁的感彩。诗人爱的太深,太多情,以至于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于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内心的多情更不知从何说起。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杜牧此诗却不用“悲”、“愁”等字,而是用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余韵不尽。也许是人不风流枉少年吧,难怪李商隐在《杜司勋》中说:“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两千多年前,至圣先师孔子坦然吟道:“食色性也”(后来有人说是告子说的),圣贤们谈起并没有半遮半掩,也没有故作清高。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失去了古人的这种胸怀和宽容,用道德的枷锁禁锢住人性的真实。杜牧有这种情怀也算是一种人性的回归吧。杜牧的《南陵道中》有句“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正当旅人触物兴感、感物若悲、心境孤迥的时候,意绪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见有红袖女子凭栏遥望,诗人看到这一幅美丽的图景,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之间似乎冲淡了不少。《日出东南隅行》有句“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句义在杜牧这儿得到了很好的注解。

杜牧追求浪漫的情感生活,在他的诗文中总能探寻到他的这种情怀,如《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韩绰是诗人在扬州生活时的好友,这是一首寄赠诗,“玉人”这里是指韩绰,诗人本来是想探问朋友的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调侃对方,“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此时的诗人在遥想:扬州美好的地方那么多,韩绰在此秋尽之时,每夜都在哪里教歌妓吹箫呢。观其言想见其为人,诗人曾在扬州寄居多年,这首诗中虽然是寄赠朋友,然而亦可从此诗中想见诗人当年的扬州生活。

关于他的风流韵事还有一个小故事,据《唐阙史・卷上》记载: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盛情款待。他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又专门为其举行一次赛船水戏,引得全城仕女都出来观看。杜牧却没有相中一名美女。后来,他遇到一老妪带的十来岁的小姑娘,认为将来必成绝色佳人。于是,给老妪一些财帛定聘,约定十年之内他必来当湖州刺史,再行迎娶。如十年不来,姑娘自可另嫁。后来,杜牧果然当了湖州刺史,但时已过了14年。杜牧到任就寻找那姑娘,才知她三年前已嫁人,有了两个小孩。自己失约,徒叹奈何。于是作《叹花》:诗云: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这首诗的文字一作: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全诗围绕“叹”字着笔,却不见一个“叹”字;立意新颖而别致。头两句写了往年曾见花未开时的样子,可是现在自己寻芳去的太迟了。字句中流露出无奈和惋惜的心情。后两句写大风把树上盛开的花朵吹的凋零而满地狼藉,只剩下已经形成绿荫的树叶和累累的果实。表面上是写花的变化,实际上是在写人。用花开花谢、果实满枝来比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并借花的变化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缘份,包括夫妻缘,都是天注定的,半点不由人。

这个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是可以肯定的,他表现了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诗人也不是天生的情种,也有过反省,如他的《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首诗除了诗人繁华梦醒,忏悔艳游之意之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对自己的往事与多年的生活方式有了重新的认识,不再是浮于表象的浅薄公子,而变得成熟深沉,思想感情上发生了人生观的转变。

杜牧这人少年即有逸才,又是高门之后,诗文兼擅,名重一时,但徒有经邦济世之志,却始终未能得以施展抱负,如果他仕途得意,他还怎会有闲情逸致流连舞榭歌台,诗的国度恐怕也就会少了一位风流才子。奇山秀水是大自然的杰作,杰出人才也是社会、历史与生活的杰作。杜牧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于是唐朝诗人中便多了一位风流才子,诗国天空的星辰也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唐阙史.卷上》

[2]《全唐诗.诗人小传杜牧》

[3]《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苏教版

杜牧的诗范文4

关键词:清明;杏花村;酒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91-01

千古名诗《清明》众所周知,并且是小学语文(语文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3课的第一首诗,标明作者是唐朝杜牧。我总是下意识的感觉这是一首广告诗。诗文“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说:哪有卖酒的啊?牧童随手一指――那边的杏花村。这不就是明显的广告语吗?意思简单明了,它符合广告语的特点:简洁凝练、明白易懂、主题突出、朗朗上口。于是从网络上搜索,发现近年来对此诗的考证评论颇多,“有学者考证推断杏花村是哪个省的;有人考证此诗是不是一首伪诗”。但没有一个学者说是广告诗。

本人相信《清明》是一首伪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施爱东博士2010年3月29日在作客人民网文化《金台会馆》时指出,学界基本上肯定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一首伪诗。

晚唐的杰出的诗人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著名的官家子弟,才华出众,少年得志,尤以七言绝句独步天下,因其追捧者众多,每有新作,往往广为传诵,遗失甚少。杜牧去世之后,他的外甥裴延翰搜罗编辑了《樊川文集》整二十卷。北宋时,又有一些新追捧者做了拾遗补编的工作,补编为《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不过,经学者考证,由于追捧者们爱屋及乌,以致将别人的诗作也收到樊川名下了。可即便如此,查阅杜牧这“三集”中,均未收录“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首诗。

宋代有个大学者叫洪迈,编了一部上百卷的《万首唐人绝句》,不仅把当时能搜罗到的唐人绝句搜遍了,为了凑个“万”数,甚至把一些律诗从中间裁开,分成两首绝句,或者将宋人绝句改头换面混入其中。就算如此,该书也没有收录“清明时节雨纷纷”。可以推断此诗还没出现。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列举了十二条“辨伪鉴别法”,第一条即为:“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什有九皆伪。”其实,这条辨伪法早就在古代为学者所用着,自从“清明时节雨纷纷”出世以来,从来没有哪位严肃的学者将它视作杜牧的诗作。清初曹寅、彭定求领衔的清朝重点文化工程《全唐诗》,共九百卷,收录唐诗五万首,收录杜牧诗八卷,却坚决不收录此诗。清人冯集梧曾专攻杜诗,其《樊川诗集注》也绝不提及此诗,所辑《补遗》亦不录此诗。到了当代唐诗研究家陈尚君教授编纂《全唐诗补编》,就更不可能指鹿为马了。所以肯定《清明》是一首伪诗。大胆推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一首广告诗。

据卞东波博士考证,“清明时节雨纷纷”第一次出现在南宋末年的《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二十六,但是,当时这首诗的标题并不是《清明》,而是《杏花村》。更可疑的是,该书收录的诗作,大多直书作者,而这首诗却只注“出唐诗”,并没有标明具体作者。由此可见,根本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若是杜牧这个大名人的诗,为什么谁都不知道啊?猜测作者可能是个不知名的人,或者是几个人共同凑编的,或者是杏花村酒家编的广告。

“清明时节雨纷纷”第一次挂上杜牧之名并改题为《清明》,也是南宋末年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该诗列在清明类首篇,旧题刘克庄主编。这是一本发行量很大的普及性诗歌选本,问题非常多,据李更和陈新考证,这是福建书商盗用刘克庄之名编就的商业畅销书。刘克庄本人的《后村诗话》对杜牧存诗有许多精当辨析,却只字未曾提及这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说明当时盗版书盗用名人之名,还是很出名的。以此诗至当今而论,盗版书也是可以传名于世的,一首《杏花村》改名为《清明》,挂上名人杜牧,即可流传千载,经久不衰啊!

由此可见,名人的广告效应不可忽视,据中国广告史说,宋朝时期正是广告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多像是一首广告诗啊。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这种情绪之下,“请问哪里有酒家啊?”就连牧童都知道:喝酒就到杏花村。看这种广告效应多好,也证明这首广告诗编的好。插一句:北宋年间是最早将杏花村明确为饮酒场所的。清明的时候,人们上坟、祭祀需要用酒,合家团聚需要喝酒,这都能证明清明时期,是一年当中酒销量最好的时期之一,所以打出广告也是理所当然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酒家或酒厂编一首诗宣传自己的酒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另外,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为什么有个孤身赶路的行人呢,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笔锋一转――写这首诗的主旨:往哪里找点酒喝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几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烘烘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直指中心了。于是,向人问路了。向谁问路的呢?问谁更合适呢?莫名其妙的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下雨呢,牧童还放牧啊?!还不回去避避雨,避雨怎么会在路上?这也符合广告杜撰的手法,相同的,“杏花村”连牧童都知道,就可谓是妇孺皆知啊!所以断定“杏花村”是一首广告诗。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师用书(五年级下册).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 编著.语文出版社,2009.12.

杜牧的诗范文5

后人称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为小李杜,自从孟郊、李贺、柳宗元、韩愈等这批中唐诗人相继去世以后,元和诗坛上的那种活泼与锐气的诗风也逐渐消失。直到晚唐时期的诗人李商隐、杜牧等一批青年诗人的崛起,才使晚唐诗风摆脱一种没落的风气,重新出现生机。诗歌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诗风俊爽清丽,各自独树一帜。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体,气格紧健,造句瘦劲。他的七绝成就最高,意境幽美、议论警拔、韵味隽永。咏史绝句,立意出奇,史识高绝。杜牧的写景抒情绝句,意境幽美,韵味隽永,于盛唐七绝之外,别开妙境。杜牧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用绝句体小诗加以描写,含蓄精炼,情景交融,在短短的四句中,写出一个完整而幽美的景象,宛如一幅图画,如《江南春绝句》。

(来源:文章屋网 )

杜牧的诗范文6

“隐逸”一词,最早出于西汉《汉书・何武传》的“民有隐逸,乃当召见”[1]。杨清之先生在《唐前隐逸文学研究》称,“‘隐逸’之士,既包括那些德才兼备却主动疏离政统、隐居不仕者,也包括那些寄身朝市而心向江湖者。……他们虽然身处庙堂、担任某种具体官职,但在心理上却与政统疏离,和光同尘,隐于朝市,从其心态看,也是一种隐逸。”[2]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水”意象是一个重要的意象。“水”意象因其自然纯净、自由洒脱、流动包容、不受拘束而吸引着历代文人,甚至蕴含着闲适、自由、淡泊、隐逸的情怀。在杜牧的诗中,“水”意象折射了诗人复杂的隐逸情怀。

自古以来,用“水”意象来表达自己心意、思绪的诗句尤多。有《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3]讲求的就是水的润泽万物,不争名利;有卓文君“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4]用沟水的一去不复返,来形容爱情的决绝;有鲍照的“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5]比喻命运的不可捉摸和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悲叹;有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愁绪的绵长,惆怅的心态;也有秦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6]用水的柔美,来指爱情中的两情相悦,柔情蜜意。

晚唐诗人杜牧经常寄情于水,钟情于水。他的诗歌中描写水的篇目很多。据统计,在《全唐诗》所收录的杜牧518首诗歌中,提到水的诗作有113首。杜牧如此大量提到“水”意象,也呈现他渴望在心理或精神上超脱的独特情怀和思维意识。

杜牧出生书香门第的官宦世家,自然有想要有所抱负,有所作为的一面。但是,大和九年十一月,“甘露之变”的发生,致使“自是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益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凌暴朝士如草芥。”[7]当时在东都洛阳,杜牧担任监察御史分司一职,虽然避脱了这场政治的斗争,但这对他的思想、情绪却有了极大的影响,从此形成了一种转折――由原来的大胆言政转变成消极低沉,多赋诗咏叹自己的消沉、抑郁的心情。如《洛阳长句二首》: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

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

君王谦让泥金事,苍翠空高万岁山。[8]

当时,朝中由李训、郑注的把持、专权,笼罩在朝中政治的黑暗下,杜牧无所作为,心情是抑郁苦闷的。于是,诗人闲而无聊,以闲心观草色,心境也发生了变化。“是非名利有无间”,这时的诗人对名利、对是非对错,都不再看重。“仙舟何处水潺潺”,何尝不是希望超脱人世的束缚,寻求一处净土,让身心安宁。诗人面对着潺潺流水,想到党争的残酷,顿生遁世、退隐的念头,可是普天之下,这片净土何在?“空高”二字,即是指万岁山,又可看出他追求闲、静的心境变化,以及对于是非、名利的重新认识,重新思考。

再如《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9]

在严酷的政治斗争下,他劝友人做到明哲保身、“晦盛名”。“水清”和“晦名”形成强烈对照,这也体现了他潜意识中的真实思想,就是隐藏名声,收敛锋芒,与世无争,这也属于初步的隐逸情怀。这个时期,诗人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有极其愁苦、孤独、苦闷、复杂的心绪,急需要排遣和倾诉;另一方面,他的仕宦的家学渊源,让他的心中尚有施展才力的渴望。此时,他的愁苦是因为“遭逢寡”的黑暗现实,缺乏高飞的机遇所致。所以,他虽是失望的,无力的,苦闷的,但他并不是真的要像范蠡一样隐居起来过那清静无为的生活。这是一种苦闷中,在内心产生疏离的愿望,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杨清之先生在《唐前隐逸文学研究》认为:“心理或精神上的超越则表现为:作者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只是在内心产生疏离的愿望,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们常常在诗文作品中或追慕古代高士,或游历神仙境界,或者托物言志,或者借景抒情,或者以某一哲理遣怀。所有这些,都是隐逸文学所表现的内容。”[10]杜牧矛盾的心理,也就折射出他的复杂的隐逸情怀。

在《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中:

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

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

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

看著白O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11]

杜牧的这首诗,用“寒”、“深”、“清”等词语,表达自己幽深孤寂的无奈内心。于是想要放纵自己及时行乐,却发现为时已晚。想要借酒消愁,却发现酬唱难再续。特别是“高人以饮为忙事”更是直接披露当时政治黑暗,以及诗人的无能为力的苦闷,有德行的高人尚且为了躲避时事,忙于饮酒消愁,醉酒忘己,以避灾祸。更何况是诗人自己呢?“尽强名”流露了诗人对于浮华人世名与利的清醒认识。这样的世俗不值得留恋,诗人就自然流露出避世的道教情怀,就有了“雪舟”的意象。“舟”被认为是隐逸、避世的象征,是代表自由自在、逍遥任性的扁舟。水与舟的相互辉映,这里也流露出诗人渴望无拘无束,驾一叶扁舟,泛舟游于江湖。甚至有小舟从此逝的隐含避世思想。衰颓的政治时局和怀才不遇的诗人自我,都让杜牧感到力不从心,却无力改变现状。他希望能拥有世外高人的旷达、闲适、恬静的心境,让自己从政治牢笼中解脱出来,能够过上安稳、无忧、自由的生活。

而且,在这杜牧的诗中,经常出现“水寒”二字。就像《洛阳秋夕》中的“泠泠寒水带霜风”[12],再如《寝夜》中的“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13]用寒形容水,恐怕不仅仅是水寒,更是心寒。心寒之后,避世、遁世、隐逸山林、寄情山水的隐逸心理也就可以理解了。甚至杜牧还曾言“终南山下抛泉洞,阳羡溪中买钓船。欲与明公操履杖,愿闻休去是何年。”[14]

表达了希望自己今后退隐了,能买艘渔船,和友人一起在荆溪上泛舟钓鱼,过自由自在的简单生活。只是这个美好的打算,不知何时能实现。

在杜牧的山水题材诗歌中,总有一种豁然洞开的人生醒悟之感和含蓄委婉的退隐遁身之意。[15]通过“水”的意象,看似洒脱无羁的杜牧,抒发了宦游难的感叹,流露出消极隐退、仕隐两难、内心备受煎熬的苦楚,有着明显的遁世隐逸心态。(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撰;王继如主编;王华宝,谢秉洪副主编.汉书今注4.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01.第2053页

[2]杨清之.唐前隐逸文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

[3]饶宗颐.老子.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08.第45页

[4]余冠英选注.乐府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12.10.第61页

[5]余冠英选注.汉魏六朝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12.10.第292页

[6]毛文琦编.宋词选读.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06.第85页

[7](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图文珍藏本,第4册.长沙:岳麓书社,2011.12.第3667页

[8]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03.6006

[9]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03.6006

[10]杨清之.唐前隐逸文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页

[11]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03.6021

[12]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03.6050

[13]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03.6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