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翻译范例6篇

孙权劝学翻译

孙权劝学翻译范文1

【关键词】《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关键字词,积累并运用成语,顺畅翻译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抓住具体的描法,揣摩人物生动的形象,在自主质疑和合作探究中分析文章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悟文章中小故事蕴含的深刻大道理,从中受到教育启示。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想象揣摩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以及心理,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分析形象;难点是鉴赏详略得当、侧面衬托以及即事说理的艺术特色。

二、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注重以对话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培养学生简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范本。文章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进长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即事说理,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中去,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读书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引导意义。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感受到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他们常常认识问题还不够全面,又侧重于感性认识。所以还需进一步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解文本思想内涵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翻译好课文,并通过朗读、质疑探究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与心理,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以培养认知感悟和理解鉴赏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趣感知

师: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曾这样评价过一个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曹操也曾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那你们知道这位备受众人称赞的人是谁吗?――对,他就是三国时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可能,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作为帝王霸气的一面,那么他在生活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

(师板书课题)

(二)朗读成诵,文从字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并板书文中认为难读的字音,大家齐动手解决。

学生板书: 卿(qīng) 岂(qǐ) 邪(yé)

遂(suì) 孰(shú)

(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预习课文时应养成查找工具书和看课文注释的习惯。)

2.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范读,师生齐读。

3.落实翻译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下的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先把自己认为不好翻译的词句小组讨论解决。如果小组内还不能解决,请做好记录,一会儿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生合作解疑)

(幻灯片明确)

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注意通假字。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注意一词多义。

邪:通“耶”,反问语气词表示“吗”――注意语气助词。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注意成语的解释。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借助注释第一招,古今词义需比较;一词多义细选择,语境推断最重要。(生齐读,强化记忆,掌握方法)

(三)质疑解惑,理解课文

假设你把同学们当作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你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教一下他们。

生:(1)司马光先生,您写的是孙权劝学,为什么还要写鲁肃赞学呢?

明确:(抓住文章主题,重在一个“劝”字。孙权劝学的描写详细具体,看似鲁肃赞学多余。其实写鲁肃的赞学,有着多重作用。一方面,文章如只到“蒙乃始就学”,何以见吕蒙的长进,进而体现吕蒙的善学以及孙权的善劝呢?这是侧面衬托的作用。另一方面,鲁肃赞学还使得文章故事更加完整,摇曳生姿,不仅充满趣味性,而且给人启迪。)

(2)您为什么不具体地写吕蒙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呢?

明确:(写鲁肃赞学已经体现了故事的完整性,如果还要写吕蒙是何等的勤奋好学,未免重复多余,而且使得故事流于俗套,没有趣味性。只寥寥一笔,不仅承上启下,更显得详略得当,体现了高超的叙事艺术。)

(3)您为什么结尾又写了鲁肃拜见蒙母并与吕蒙结友呢?

明确:(写鲁肃拜见蒙母,不仅体现吕蒙因为读书变化很大,说明孙权劝学的成功,还能表现出鲁肃的敬才和爱才的美好品德。具有教育启迪意义:读书可以改变自己,赢得他人的认可和敬重。)

……

(四)情景再现,分析形象

1.设计独白,情景再现

再次深入文本,仔细琢磨人物见面时的神态、动作,为人物内心独白设计画外音,即兴表演,再现故事情景。

(1)分小组讨论。

(2)师点拨指导。

读出语气和感情: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既关心又严厉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惊讶又赞叹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得

……

(3)小组代表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

师:你们表演得真精彩,给自己点掌声吧。可见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是作者描法多样化运用的结果。

2.隔空送话,分析形象

师:之前问了司马光那么多的问题,文中的人物该生气了,我们也来说说他们吧,结合文中他们的对话,我们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他们。

生:(1)孙权你真是一个好学,爱才的好君主。

(2)吕蒙你真是个勤学、虚心的好青年。

(3)鲁肃你真是个爱才、敬才的好将领。

……

(师相机板书关键词语)

(五)小结全文,感悟启迪

师:吕蒙由开始的“吴下阿蒙”到后来鲁肃对他的“刮目相待”这一变化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吕蒙一样,做到“好读书”“读好书”,有一天让别人也都对你“刮目相待”。这是司马光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外练笔:联系《伤仲永》一文,对比阅读,你有什么感悟呢?

附: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 劝 吕蒙 赞 鲁肃

孙权劝学翻译范文2

“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媒介。在设计中要凸显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流程的设计、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成果的检测四个内容。

一、学习目标的设定

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通过诵读,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把握人物的性格;通过阅读体验感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设计意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目标中不仅提出了学生应掌握知识与技能,还特别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达到“读懂文意”的途径和方法是“借助注释、工具书和交流”;“把握人物的性格”的方法是“诵读,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这一情感态度目标,是借助“阅读体验感悟”来达到的。

二、预习导学的设计

“预习导学”的目的主要在于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同时提出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及作者情感、态度等。如在设计《孙权劝学》一文时,预习导学部分是这样安排的: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准下列字音,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卿( )耶( )孰 ( )遂( )

2.自己查找资料了解吕蒙、鲁肃、孙权的相关信息,把相关资料写在下面。

……

设计意图:预习题中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这一环节,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对文中的几个人物并不是很了解,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就可以从各方面来了解这个几个人,这样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来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有助于更好的把握人物性格。

三、课堂学习流程的设计

学习流程部分是导学案的核心,重在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一部分的设计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主要是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读文本,交流研讨,从而达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目的。例如孙权劝学的教学流程是这样设计的:

1.读一读:读准字音,正确朗读。

2.译一译:圈点勾画,疏通文意。

(1)请同学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蒙辞( )以军中多务( ) 但( )当涉猎 见( )往事耳

(2)用“留、替、调、补、删”的方法独立翻译课文。

……

3.析一析:整体感知,会晤名将。

(1)轻声朗读,思考: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照例子填空。

孙权劝学——吕蒙( )学—— 鲁肃( )学

(2)孙权为何要劝吕蒙学习,请从原文中找出这些语句

……

四、感悟反思

模仿表演: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

体验反思: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

孙权劝学翻译范文3

一、根据学生实际差异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已经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他从学生智力水平的客观实际出发,把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论语·阳货》)三类。孔子弟子中,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闻一知二”的子贡,水平参差不齐。孔子认为智力较低甚至于“下愚”的学生,只能教给他们与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识,否则,“欲速则不达”。今天的教学动辄就提“六统一”,统一备课、学内容、统一难点和重点、学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检测。似乎要把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纳入一个步调之下,这固然有利于组织教学,使教学环节更有秩序和条理,但无形中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未能真正落实“教育公平”的思想。正如杰斐逊所说:“再没有比以相同的态度去对待不相同的人更不平等的。”

由于学生从小到大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再加上先天智力的差别,因此无论是在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上还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客观理性地去对待这种差异,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效的教学,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采取统一的教学程序,必然会出现“有人吃不饱”“有人撑着了”“有人吃的好”的局面,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所谓的课堂有效性也就只能针对部分学生而言了。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确定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例如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是一些艺体生只要能掌握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即可;中等基础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求能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授《语文》必修一重点文言篇目《赤壁之战》时,笔者课前对A班B班的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由于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多数高一新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都不是很高。第一次接触篇幅较长的古文,大都对这篇课文存有畏难情绪,尤其是B班的学生,光是理解文本内容都存在难度,更别谈其他的了;而A班的学生则对赤壁之战的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在理解文本内容上,A班的学生同样也面临一些困难。针对这样的调查结果,分别为A班、B班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A班的教学目标: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加必要的文言阅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赤壁之战》中的人物进行客观理性地评价。B班的教学目标:理解文章的内容,增加必要的文言阅读体验和知识积累。

二、根据教学目标的差别分层设计课时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最终能不能有效达成,取决于每个课时目标安排的是否恰当、有序。根据A班B班教学目标的不同,在每一课时,都应设计不同的课时目标。同时,即使是对同一个班的学生也应按能力的高低指出各层次学生应达到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明确这节内容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并努力去达成各自目标,最终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在学习《赤壁之战》时,A班B班均安排了三课时。B班,第一课时,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反复诵读,最终达到熟读文本的程度;第二课时,老师划出该篇课文需要掌握的重点词句,学生对照课下注释或借助工具书,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和段落,最后教师重点讲解学生反映的疑点和难点;第三课时,从下列精彩片段中任选其一讲述故事内容,“诸葛亮的‘求救’经过”,“鲁肃是如何劝说刘备的?”“鲁肃宇下劝谏”“周瑜一说孙权”“周瑜二说孙权”……通过复述课文,进一步熟悉文本内容,掌握基础知识。为了达成B班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流程基本上为读课文、解词句、译文段、讲故事。

A班的安排是:第一课时,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反复诵读,最终达到熟读文本的程度;第二课时,对照课下注释,默读课文,标出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借助于工具书和注释自行解答,老师重点讲解学生反映的疑点和难点,最终使学生能够疏通文章大意,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和段落;第三课时,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围绕以下四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分组探究。①从诸葛亮与孙权的一段对话来看,你如何评价赤壁之战时28岁的诸葛亮?②试比较“鲁肃劝说刘备”与“诸葛亮劝说孙权”的不同。③赤壁之战的胜利,与鲁肃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鲁肃在赤壁之战中的功劳评价鲁肃。④文中周瑜与孙权一共有两次对话,请评价两次谈话中周瑜的不同表现。为达成A班教学目标,整个教学流程为读课文、找疑难、译文段、评人物。

孙权劝学翻译范文4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外壳和结果,语言具有条理性、生动性、准确性等特征,这些恰恰是思维的直接反映。随着课改的深入,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是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得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转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是首要问题

兴趣是创新之源、成功之本。没有兴趣就没有创新。然而,文言文写作年代久远,背景复杂,艰涩难懂,与现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因此,怎样使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从而感受它的魅力?是文言文教学首先思考的重要问题。

好的导入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它能激发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故事导入

大多数学生都对故事感兴趣,特别是一些有趣的故事。在七至九年级的文言文中,很多篇目本身就有很强的故事性。如《隆中对》《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另外,有些篇目虽然本身没有故事,但在课堂中会牵涉到许多故事。比如《孙权劝学》《河中石兽》《公输》《送东阳马生序》等。老师借助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容易弄清课文中的字词和内容,降低难度,增强学习信心。

2.音乐导入

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恰当使用音乐,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理解,陶冶情操,活跃思维,这也与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契合的。如,教授《愚公移山》一文之前,可以播放奔放而充满激情的歌曲《愚公移山》,让学生欣赏,之后让学生说出歌词表达了什么?歌词是受哪篇文章的影响而写成的?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感受愚公精神。又如学习《孙权劝学》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营造氛围,为故事导入蓄势,学生很喜欢这种方式。

3.图片导入

图片直观形象,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优美的图片使人赏心悦目。在初中文言文中,山水游记占有很大比例,如《小石潭记》《满井游记》《三峡》《岳阳楼记》等等。在教学这类文言文时,用一些与文章内容相符的山水图片导入新课,将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二、小组讨论,在合作中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大多采用“读―译―讲―背”的模式,逐字逐句地翻译,不重视理解,不重视感悟。老师教得累,学习学得也累。优秀的篇章变得索然无味,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根本无从培养学生的思维,怎么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怎么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既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在文言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主要运用在疏通字词和分析问题两个环节。

疏通字词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最容易失去信心的时候。为了激发兴趣,增强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组员自己参考课下注释,用红笔画出不会翻译的字词句;(2)将不会翻译的字词句放到自己所在的小组内相互讨论、指正、补充,若还有弄不清的,就写在黑板上,进行全班讨论,共同解决;(3)教师抽查,可抽答,也可抢答,回答不出的小组要扣分。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合作学习,弄清了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

在文言文教学的问题分析阶段,如果还按照老师琐碎地提问和讲解,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很适合这一阶段,老师根据内容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小组内或小组间讨论,之后让学生在全班回答。

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还有很多,不过,无论哪种方法,都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都要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运用文言文能力为目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思考、多总结,终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孙权劝学翻译范文5

【关键词】以 常见用法 格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07-01

“以”字在文言中使用频率高,出现次数多,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文言词之一。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在初中文言课文里,“以”字出现了110多次。可见,掌握好“以”字的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极其重要,对翻译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我们知道,文言“以”字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其应用范围广,表意也较复杂。在教学中,想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它的用法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方法不当,又不仔细阅读课文,不认真去体会文意,就很难辨析它的用法。那么,怎样使学生较好地去理解和掌握它呢?相信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方法,我这里总结了“三种格式”,能比较快地辨析文言“以”字作动词、介词和连词时的基本用法,但愿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文言“以”字进入“以+名(句)”格式的,“以”字作动词用,可译为“认为”、“以为”或“用”、“使用”。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诸葛亮《出师表》)

愚以为宫中之事。 (诸葛亮《出师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司马光《孙权劝学》)

吴广以为然。 (司马迁《陈涉世家》)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墨子》之《公输》)

皆以美于徐公。 (《战国策》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面“以”字,表示“以为”的意思,解释为“认为”或“以为”。有的“以”字表示“使用”的意思,解释为“用”或“使用”。如: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墨子》之《公输》);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然。(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二、文言“以”字进入“[以+名(代)]+谓”或“谓+”格式的,“以”作介词用,可译为“拿”、“用”、“凭”或“因”、“由于”。

如:徐喷〈以烟〉。 (沈复《童趣》)

咨臣〈以当世之事。〉 (诸葛亮《出师表》)

徒暴起,〔以刀〕劈狼首。 (蒲松龄《狼》)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蒙辞〈以军中多务。〉 (司马光《孙权劝学》)

或〔以钱币〕乞之。 (王安石《伤仲永》)

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蒲松龄《山市》)

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周密《观潮》)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上面“以”字表示某种行为以某种事物为工具或凭借,可译为“拿、用、凭”。

又如:夫不能〔以游〕堕事。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军。(司马迁《陈涉世家》)

上面“以”字表示引进原因,可译为“因”或“由于”。

三、文言“以”字进入“动以动”或“形以形”格式的,“以”字作连词用,可译为“来”、“而”、“以致”等。

如:东临竭石,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蒲松龄《狼》)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司马迁《陈涉世家》)

属予作文以记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挟泰山以超北海。 (孟子-《梁惠王上》)

不敢出一言以复。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上面“以”字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时间一先一后的两种行为联系,可译为“来”。

又如: 近岸,卷石底以出。 (柳宗元《小石潭记》)

俯身侧耳以请。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夫夷以近。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上面“以”字可译为“而”。

再如: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范仲淹《岳阳楼记》)

上面“以”字连接因果关系的两个分句,可译为“以致”。

“以”的用法还有很多,如作助词、名词、通假等,但作动词、介词和连词是“以”字最常见的用法。学生学习时只要认真去体会,反复练习,用以上三种“格式”加以区别,就能熟练掌握“以”字的基本用法。

参考文献:

[1]雷廷滨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初中生辅导》2006年30期

孙权劝学翻译范文6

关键词:改写理论 莫言 葛浩文 《天堂蒜薹之歌》 翻译

莫言于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小说在世界范围内的声名离不开翻译家葛浩文的译介。葛浩文结缘于莫言正是始于《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在阅读该小说之后认为其中的爱与恨很能打动人,因此写信给莫言表达了想要翻译这部小说的诉求,莫言对此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葛浩文作为一位美国的汉学家,具有天然的语言与文化背景优势,然而他在翻译过程中的所做的翻译决策,往往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本文试图以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的改写理论为框架,探讨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三个因素对葛浩文译《天堂蒜薹之歌》的操纵作用,进而考查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

一、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

勒菲弗尔(1992)在他的著作《翻译,改写和文学名声的操纵》一书中从文化视角出发,明确指出:“翻译是一种最为显著而易辨别的改写,它也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因为翻译能够实际反映出一个作者的形象、反映出能够超越源语文化界限的那些作品的形象。”他还声称:“相同的改写的基本过程在翻译、历史研究、文集编撰、批评行为以及编辑工作中都会呈现出来。”

勒菲弗尔认为,在文学系统中,作为“改写”的翻译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

意识形态因素决定着主题的选择和表现形式。勒菲弗尔采用的定义并非受限于政治的意识形态,而较为笼统地表述为“一种具有形式和规范的格架,支配着我们行为和信仰的格架”。(Lefevere,1992)

赞助人或翻译委托人是指任何能够促进或阻止文学创作和翻译的力量,包括个人、政府或政党有关行政部门,或权力机构,以及报纸、杂志、出版社等。主流意识形态要通过赞助人起作用,因此赞助人也可看成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东西,赞助人具有一定的地位,能对译者提供报酬和其他资助,他们可以限制译文规范和决定译作的出版发行,甚至可以决定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译者得到赞助人的授权和支持承担翻译活动,赞助人的翻译规范也就成了译者的翻译规范。

勒菲弗尔将主流诗学剖析成两部分。一是指文学方法,包括整个文学体裁、符号、主题以及典型境况与特征。二是指文学作用的概念,即文学与它所处的社会制度的关系。

勒菲弗尔关于诗学、意识形态与翻译之间的互动关系有一个关键性的主张:“在翻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人们可以看到,假如语言方面的考虑与意识形态或诗学的本质发生冲突的话,后者往往占上风。”(Lefevere,1992)此处的意识形态指的是译者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是由赞助机构强加于译者的意识形态,诗学方面的考虑则是指目的语文化的主流诗学,这一切都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操纵下《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

(一)意识形态

葛浩文作为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一方面,“再现”原作时的态度、选择为所属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学氛围所制约;另一方面,“翻译首先是阅读行为,更确切地说,是解读行为。作为译者的读者,其意识形态和美学视角促成了解读”(孙艺风,2003)。

1.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操纵下的省略

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对中国小说中的意识形态抱以尊重的态度,力求最大限度地再现“中国性”,但这并非意味着对小说中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的全盘接受与复制,当中西方意识形态产生较为强烈的碰撞时,也会采取更为灵活的处理方式。

《天堂蒜薹之歌》第七章第一节中,有一段众犯人调侃一位老年犯人和自己的儿媳妇合伙生下小男孩的对白,而在译文中这段文字全部被删除了,因为这种行为对于西方读者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可能会触犯英语读者的道德观念,因此这段文字在翻译中被省略了。

2.译者个人意识形态操纵下的直译

葛浩文作为一位美国的汉学家,认为在翻译中不能轻易抛弃原文中的“中国性”(Chineseness),否则就变得像殖民者了,好像在说:“我们的语言更好,我们不需要这种表达法。”(李文静,2012)出于此种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他在翻译过程中会保留更多中文的文化特色,所以更倾向于直译。

原文:“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马脸青年喊出了两句家喻户晓的话。群众便把这两句话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莫言,1988)

译文:“Officials who don’t bail people out of jams should stay home and plant their yams!” Everyone knew that slogan, so they shouted it over and over. (Howard Goldblatt, 1995)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句俗语对于外国人略显陌生,但是对于中国人却是“家喻户晓”,葛浩文的译文保留了原文的意象,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好地传达了中文的文化特色。

原文:“校长……校长……我饱读诗书……仁义礼智信……男女授受不亲……”爹哀叫着。(莫言,1988)

译文:“Mr Principal...sir...I’m a lifelong reader of the classics...benevolence, justice, rites, knowledge, trust...no contact between boys and girls...”Father was wailing before he finished. (Howard Goldblatt, 1995)

“仁义礼智信”和“ 男女授受不亲”都是中国古代封建伦理思想,对于外国人是极为陌生甚至是费解的观念,而葛浩文为了最大限度地传达中国文化特质,均采取直译手段逐一译出,使译文保留了原文的“中国性”,避免将自身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中国文学作品。

(二)赞助人

如果说意识形态对于翻译的操纵是深层次的、隐形的,那么“作为一定意识形态代言人的赞助人,则利用他们的话语权力对于翻译过程进行直接的干预”(王东风,2003)。赞助人对翻译活动的走向、翻译文学的兴衰、译者的地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赞助人因素对《天堂蒜薹之歌》英译的操纵作用较为明显。葛浩文坦言:“(读者阅读效果)是国外出版商、编辑最关心的问题,译者交付译稿之后,编辑最关心的是怎么让作品变得更好。他们最喜欢做的就是删和改……编辑最爱提的另一个要求是调整小说的结构。”(李文静,2012)国外编辑认为,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是个充满愤怒的故事,但是原作结尾却有些不了了之。葛浩文将此看法传达给莫言,十天后,莫言撰写出一个新的结尾,葛浩文又花了两天时间翻译出来,发给编辑,结果皆大欢喜。这一改动甚至沿用到此后发行的中文版中。葛浩文在大学有教职、有薪水,不需要完全靠翻译过活,在翻译的选材上基本上只翻译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然而很多时候一部作品能不能翻译,还得看出版社的意思。

(三)诗学

葛浩文指出:“一个国家的评价标准或者说文学观,跟另外一个国家的文学观当然是有差异的。”(季进,2009)这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诗学诉求的差异。

1.诗学操纵下的省略

葛浩文认为:很多“中国的成语和俗语,按照字面翻译会让中国人听起来愚蠢可笑,像小孩子说话”(李文静,2012)。因此葛浩文在尽量直译的基础上,出于诗学方面的考虑,也会采取省略的手法,使译文更加简洁、通俗易懂。

原文:“毁人家婚事,也真是可恶!”刘家庆说,“宁拆三座庙,不毁一家婚。他这一插腿,差点就毁了三家婚事。”(莫言,1988)

译文:“Interfering with people’s wedding plans is nasty business,”Liu Jiaqing said. (Howard Goldblatt, 1995)

译文中俗语“宁拆三座庙,不毁一家婚”和后面一句表达重复意思的句子被删掉了。葛浩文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中国性”,但在很多情况下,既保留文化特色又保持译文流畅,两者不可兼得,加之英文表达较为简洁,此处予以省略。

2.诗学操纵下的意译

葛浩文认为翻译要看“中文读者从中读到了什么。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套语?还是只有在这个语境中才使用的?如果是后者,译者就需要多花心思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李文静,2012)。可见,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做出的翻译决策,是服从于具体语境下的诗学规范的,在一定条件下也会采取意译的方式。

原文:高羊挣扎着说:“兄弟――少说两句吧――好汉不吃眼前亏――”(莫言,1988)

译文:“Worthy brother,”Gao Yang said, struggling to get the words out, “don’t make things any harder on yourself.”(Howard Goldblatt, 1995)

此处,俗语“好汉不吃眼前亏”用于口语中,对说话对象进行劝解,该俗语对于中国人而言意义十分明确,使用的语境灵活,但若直译给外国人,却晦涩难懂,因此意译成“don’t make things any harder on yourself”更通俗易懂。

三、赞助人、诗学操纵下《天堂蒜薹之歌》的接受

莫言作品《天堂蒜薹之歌》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受赞助人和诗学两个因素的影响最深。

(一)赞助人与接受

美国的维京出版社(Viking Press)于1995年首次在英语世界出版了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该出版社出版了包括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斯坦贝克在内的众多文学大师的作品,具有权威性,该社于1975年被英国的企鹅图书收购,企鹅图书所出版的关于政治、艺术和科学的作品,物美价廉,销售渠道广,往往会引发社会大众的广泛讨论。出版商在英语世界享有的地位和名声,无疑促进了《天堂蒜薹之歌》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

莫言于2012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常任秘书彼得・英格伦挑选了1995年首次在英语世界出版的《天堂蒜薹之歌》作为品读莫言的入门书,将其与《第二十二条军规》和《愤怒的葡萄》相媲美。这无疑对该书在英美文学世界的接受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美国的拱廊出版社(Arcade Publishing)于2012年11月再次出版了该书,在宣传中强调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身份,进一步扩大了该书的传播、接受范围。

(二)诗学与接受

文学系统内的专业人员,包括一些批评家、评论家,他们代表着一定时期主流诗学的趋向,其评论影响着一部作品的接受状况。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在《莫言的文学世界》一文中指出:“莫言的作品多数喜欢讨论三个领域里的问题,一是关于历史想象空间的可能性;二是关于叙述、时间、记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三是重新定义政治和性的主体性。”(王德威,2006)而葛浩文在访谈中曾坦言,就美国读者而言,更偏爱三类小说,“一种是多一点的,第二种是政治多一点的,还有一种是侦探小说”(季进,2009)。可见莫言作品中的诗学要素,正契合了西方的主流诗学诉求,因此达到了良好的接受效果。

四、结论

葛浩文自20世纪80年代初投身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译工作以来,成果丰硕,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的问世乃至广受好评,他功不可没。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所做的良好的翻译决策对莫言作品的接受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从改写理论视角探讨莫言小说的英译与接受,扩大了翻译研究的领域,为今后研究莫言小说英译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Lefevere,A.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 孙艺风.翻译研究与意识形态:拓展跨文化对话的空间[J].中国翻译,2003(5):7-8.

[3] 李文静.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汉英翻译家葛浩文与林丽君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2(1):57-60.

[4]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5] 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中国翻译,2003(5):16-19.

[6] Mo Yan.The Garlic Ballads[M].New York: Arcade P- ublishing,2005.

[7] 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6):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