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范例6篇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范文1

【关键词】《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关键字词,积累并运用成语,顺畅翻译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抓住具体的描法,揣摩人物生动的形象,在自主质疑和合作探究中分析文章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悟文章中小故事蕴含的深刻大道理,从中受到教育启示。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想象揣摩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以及心理,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分析形象;难点是鉴赏详略得当、侧面衬托以及即事说理的艺术特色。

二、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注重以对话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培养学生简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范本。文章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进长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即事说理,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中去,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读书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引导意义。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感受到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他们常常认识问题还不够全面,又侧重于感性认识。所以还需进一步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解文本思想内涵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翻译好课文,并通过朗读、质疑探究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与心理,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以培养认知感悟和理解鉴赏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趣感知

师: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曾这样评价过一个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曹操也曾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那你们知道这位备受众人称赞的人是谁吗?――对,他就是三国时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可能,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作为帝王霸气的一面,那么他在生活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

(师板书课题)

(二)朗读成诵,文从字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并板书文中认为难读的字音,大家齐动手解决。

学生板书: 卿(qīng) 岂(qǐ) 邪(yé)

遂(suì) 孰(shú)

(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预习课文时应养成查找工具书和看课文注释的习惯。)

2.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范读,师生齐读。

3.落实翻译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下的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先把自己认为不好翻译的词句小组讨论解决。如果小组内还不能解决,请做好记录,一会儿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生合作解疑)

(幻灯片明确)

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注意通假字。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注意一词多义。

邪:通“耶”,反问语气词表示“吗”――注意语气助词。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注意成语的解释。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借助注释第一招,古今词义需比较;一词多义细选择,语境推断最重要。(生齐读,强化记忆,掌握方法)

(三)质疑解惑,理解课文

假设你把同学们当作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你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教一下他们。

生:(1)司马光先生,您写的是孙权劝学,为什么还要写鲁肃赞学呢?

明确:(抓住文章主题,重在一个“劝”字。孙权劝学的描写详细具体,看似鲁肃赞学多余。其实写鲁肃的赞学,有着多重作用。一方面,文章如只到“蒙乃始就学”,何以见吕蒙的长进,进而体现吕蒙的善学以及孙权的善劝呢?这是侧面衬托的作用。另一方面,鲁肃赞学还使得文章故事更加完整,摇曳生姿,不仅充满趣味性,而且给人启迪。)

(2)您为什么不具体地写吕蒙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呢?

明确:(写鲁肃赞学已经体现了故事的完整性,如果还要写吕蒙是何等的勤奋好学,未免重复多余,而且使得故事流于俗套,没有趣味性。只寥寥一笔,不仅承上启下,更显得详略得当,体现了高超的叙事艺术。)

(3)您为什么结尾又写了鲁肃拜见蒙母并与吕蒙结友呢?

明确:(写鲁肃拜见蒙母,不仅体现吕蒙因为读书变化很大,说明孙权劝学的成功,还能表现出鲁肃的敬才和爱才的美好品德。具有教育启迪意义:读书可以改变自己,赢得他人的认可和敬重。)

……

(四)情景再现,分析形象

1.设计独白,情景再现

再次深入文本,仔细琢磨人物见面时的神态、动作,为人物内心独白设计画外音,即兴表演,再现故事情景。

(1)分小组讨论。

(2)师点拨指导。

读出语气和感情: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既关心又严厉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惊讶又赞叹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得

……

(3)小组代表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

师:你们表演得真精彩,给自己点掌声吧。可见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是作者描法多样化运用的结果。

2.隔空送话,分析形象

师:之前问了司马光那么多的问题,文中的人物该生气了,我们也来说说他们吧,结合文中他们的对话,我们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他们。

生:(1)孙权你真是一个好学,爱才的好君主。

(2)吕蒙你真是个勤学、虚心的好青年。

(3)鲁肃你真是个爱才、敬才的好将领。

……

(师相机板书关键词语)

(五)小结全文,感悟启迪

师:吕蒙由开始的“吴下阿蒙”到后来鲁肃对他的“刮目相待”这一变化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吕蒙一样,做到“好读书”“读好书”,有一天让别人也都对你“刮目相待”。这是司马光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外练笔:联系《伤仲永》一文,对比阅读,你有什么感悟呢?

附: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 劝 吕蒙 赞 鲁肃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范文2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释义: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

2、出处:《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应当用新眼光来看待(我),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来源:文章屋网 )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范文3

四.默写11分1. .山际见来烟, 。2.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 。3.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5. 《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   。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 。五、阅读《孙权劝学》,回答1~8题。3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划线字。(4分)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见往事耳 ③及鲁肃过寻阳 ④即更刮目相待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方法: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的____________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___ .文末“ _________________ ”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3分5.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3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6.有两个成语典故涉及到本文,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我的关联: 、 。7.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6分)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肃: 8、 你从中得到哪些什么启示(至少从两个角度说)?4分

六.课内语段阅读 “两弹”元勋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是“‘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3分

2.“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2分3.摘录段中语句回答:4分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4.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分

5.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3分

善良的种子(23分)朱成玉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11)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1.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3分)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女人”的种子被偷( )( )2.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3分)

3.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心境简要说说。(4分)

4. 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请用“ ”在原文中标出。(2分)

5.选文第②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3分)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范文4

《曾国藩日记》中提及的人物,有名有姓者3110多人。跟他有过或深或浅关系的亲友同僚,《曾国藩通鉴》中梳理出425人。其中,有200多位在不同时期经常出入他的湘军大营或两江总督府。

始于汉唐甚至更早的幕府和幕僚制度,到了曾国藩的时代仍在运作。这些门人或精通政务,下笔有神;或善理钱财,能包揽钱粮;或熟悉律令,能代办词讼。通常,督抚公务有限,聘请若干幕僚,最多8-10人,足以应付。

因为剿灭太平军的需要,晚清组建了体制外的湘军,导致“中央权力下移”。督抚权力扩张,既要带兵打仗,又要兼理地方――募勇、筹饷、办粮台、办盐务、劝捐、征厘、办案、报销(将军中历年开支编造成册,呈报清政府审批),加上洋务兴起后办书局、制造军械等等,人才需求随之大长。

据说,每有投效者上门,曾国藩先发少量薪资让他安顿下来,然后会面,察其言观其色:有胆识血性的派去领兵打仗,胆小谨慎的分派筹办粮饷,文才好的办理文案,学问渊博的校勘书籍。个别人身兼、历任数职。

在选湘军将领时,曾国藩的原则是:功名心急迫的人不用,官气重的人不用,口若悬河的人他也不喜欢。理想人选是农民出身,祖父、父亲都是种田人。谢绝侠客,因为那些人容易“坏律”。

作为一个“一宗宋儒,不废汉学”的文人,曾国藩身边汇拢了当时的名儒宿学,如钱泰吉、刘毓崧、罗汝怀;汇聚了各路才俊,如忠义局的陈艾、方宗诚、汪翰;编书局的莫友芝、汪士铎、李善兰、张文虎、刘寿曾(刘毓崧之子)等。还有秘书处的多位智囊:左宗棠、李鸿章、钱应溥、刘蓉、郭嵩焘。

审案局是紧随秘书处之后设立的幕府机构。如长沙审案局的刘建德、厉云官等人是最早的一批,“曾剃头”的得来,有他们一半功劳。曾国藩担任直隶总督期间,协助清理历年积讼和办理天津教案的主要有:张丞实、李兴锐、庞际云、孙长绂、吴汝纶等。

曾氏幕府,实际上涵盖了一个小型政府的职能部门。曾国藩本人是最高领导兼“组织部长”,任用提拔、弃用参劾,他说了算。如李元度是在他最困难时入幕的,多年患难与共,像家人一样,曾对李有“六不能忘”之说,包括李曾经3次救了他的命。但因触犯曾氏大忌“失诚”,而且改换门庭投的是敌对方幕府,多年私谊转成私怨,遭曾国藩两度参劾。

智囊与奏折

智囊也是谋士,须通晓政务,文才优长,尤擅草拟奏章,他们是离曾国藩最近的人。

李鸿章是曾国藩惟一严格意义上的学生,两人师生之谊长达30多年。李比曾小12岁,入仕之时,曾已是二品大员。李鸿章于咸丰九年入曾氏幕府,又因故离去。郭嵩焘劝他“试念今日之天下,舍曾公谁可因依者?”“终须赖之以立功名”。35岁的李鸿章听劝重返,果然青云直上。两年后因曾国藩的奏保由道员直升江苏巡抚,五六年间位至钦差大臣、湖广总督。

1861年,上海士绅到安庆向曾国藩求援,并许以重诺。九帅曾国荃当时正攻天京;同乡大将陈士杰正在湖南与太平军交战;幕僚中的其他几个人也都脱不开身。此时,李鸿章毛遂自荐,曾国藩便让他去淮北招募一支新军,即日后的淮军。就这样,曾并非刻意地将李鸿章推上淮军首领的位子,20多年里,淮军逐渐取代湘军,成为主力。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期间,幕府里聚有后世所谓“文学四弟子”的张裕钊、吴汝伦、黎庶昌、薛福成,都为他代拟过奏折。而同治元年李鸿章凭一道《参翁同书片》参倒帝师家人,一时间成为大小幕府争相传抄之物。

这年年初,办团练起家的安徽凤台人苗沛霖在清廷、捻军、太平天国三方之间来回投靠、首鼠两端的事迹败露。安徽巡抚翁同书处理苗案失当,丢城失地,谎报军情,直接影响到湘军在安徽的战事。曾国藩自然要参他一本。

但要参倒翁同书,谈何容易。其父翁心存历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授体仁阁大学士,是同治帝的老师。其二弟翁同爵当时任盐运使,后来官至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三弟翁同以状元入仕,是同、光两朝帝师;后因辅佐光绪维新,在史上留有大名。

曾国藩命几位幕僚各起草一份奏折,结果,39岁的李鸿章所拟的这道696字的折子脱颖而出,其中称翁的行为“颠倒是非,荧惑圣听,败坏纲纪”、“廉耻丧尽,恬不为怪”,故“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最后还没忘“是否有当,伏乞皇上圣鉴训示”。其笔墨之干净、逻辑之严密、分寸之恰切和由此产生的杀伤力,远非今天的大部分时评可以比拟。

结果是:朝廷将翁同书革职,判绞监候(即死缓)。后因翁心存病故,同治帝给翁家一个面子,才改判充军新疆。

另一种影响

曾国藩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当他犹豫不决时,如果不是幕僚的推动,他是很难下定决心,向前迈进的。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军事工业、派遣留美学生这类洋务事宜,主要是接受容闳的建议,跟丁日昌、李鸿章、郭嵩焘等人商量后决定的。他后来吸纳的“研精器数、博涉多通”的徐寿,对格物致知之学格外有兴趣的华衡芳,在伦敦布道会上海分站墨海书馆担任翻译助手的数学家李善兰等,都是中国近代最早接触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一批人。

江南制造局的迁址扩建,翻译馆的增设以及后来和上海同文馆合并等等,又为他带来徐建寅、吴家廉、龚芸棠、吴大廷、冯(火)光、李兴锐、陈兰彬以及英国人傅兰雅、伟烈亚力,美国人林乐知、玛高温等外国幕人。

常常,幕僚也对他有一种行为上、政绩上的监督。治军闲暇时,曾国藩喜欢跟宾朋下棋,王家璧切谏他“惜精神”,集中精力安内靖外,曾国藩听了为之动容,从此收敛。

更严格的监督来自左宗棠,左宗棠的个性,恰好是曾国藩的反面。二人交往几十年,数次失和――

靖港战败,左宗棠特去长沙,痛骂曾国藩一顿。

江西某役,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跟朝廷叫板,借口回乡丁艰(父丧)撤出江西。左宗棠派兵支援,找不到人,致信曾国荃并痛骂其兄。曾国藩忍让了,过后拜访左宗棠,此后交好7年。

曾国荃攻下天京,曾国藩报捷奏折中说幼天王已死,左宗棠上奏纠正说没死,所幸朝廷喜兴头上没有追究“欺君之罪”。此后二人8年不通信。

曾国藩病逝,左宗棠闻讣“甚悲之”,“致币百金”为其料理后事。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左宗棠说:“吾与侯有争者国势兵略,非争权竞势比。同时纤儒,妄生揣疑之词,何直一哂耶!”

随着曾国藩登上当时汉人官员所能达到的权力高峰,幕僚中也有野心勃发之人。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范文5

现阶段的古文教学,学生怕学难学,教师觉得难教,重重复复教了,一到检测学生又不懂了。教师偏重讲析字词句意,让学生背诵、翻译,再不懂翻译的就读译文参考书;学生成了被动的学习者,只是断章断义的零碎知识灌输的承受体。学习缺乏趣味,学生也就没有热情,自然效率就不高。从近几年的古文检测来看,试题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性题目,而是要在理解文章原意的基础上整体感悟,并且考题相当灵活,如果不整体考虑,一不小心就会做错。再者,教师认为古文学习花的时间多而学生学习收效甚微,因而在教学上不够重视,备课时没有钻研精神,没有针对教材、学生、学情来备课。基于这些原因,古文教学步履维艰。然而,古文教学的简单有效之路并不是古蜀之道,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就能收到好效果。

首先,要重视古文教学。教师对古文讲授的高度重视,引起学生对古文学习的重视。中考时一分必争,况且是课内学习的内容更不可轻易放过一分,最起码学生对文段不是陌生的,从心理上能以平常心对待试题。意识上重视了就会激发内在潜能,特别是学生的学习,重视了就会专注,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其次,从教学方法上找策略。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了如下方法。

一、奇闻趣事导入法

学生对奇闻趣事特别感兴趣,而作者或文章的写作背景也总有其不同凡响之处,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有关资料,选取一点来激起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入文章的学习。

二、朗读感悟学习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教学一定要多读,熟读,甚至背诵,让学生从语感上感悟文章的情理。随着现代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如今很多教师借助互联网、MP3等先进设备来播放古文配乐朗读。就我从教这么多年的体会来看,以前学生觉着新鲜,还是挺有兴趣听朗读录音,但现在学生习以为常了,兴趣也没那么高了。我倒觉得由教师来范读课文效果更好。每次教学古文,我就问学生想听多媒体配乐朗诵还是想听教师范读,学生一致认为由我来读,而我也乐意示范朗读。有时,我会说由老师一个人读全文太累,让学生或集体或个人接着读。抒情性浓、断句不明显的句子就由我来读,并且提示学生注意后多读一遍。朗读的节奏明朗些,学生便于掌握。这样教师范读全文后,再由学生集体读几遍课文,学生对文章也就熟悉了。学生集体读的时候我也跟着读,这样可以带着学生感悟断句节奏。学生熟悉了文章,讲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关键字词的掌握

理解掌握关键词有利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考试时对词语的考查是少不了的。对词语的理解不能单独地死记,这样学起来费时吃力又记忆不牢。词语的学习应采用归类联结的方法,如按照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分类学习。在讲授古文的词语时,要把以前学过的相同用法的词语找出来,一次次地复习就会加深记忆,一定要与具体的语句结合起来理解,记忆才会深刻,这样对理解、翻译句子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理解句意感悟内容

古文的学习一定要理解句意,对文章的整体感悟有赖于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去学习。句子翻译也是古文学习知识考查的一个考点,应将重点放在翻译重难点句子上,一类是对词序和重点词语的理解的相应句子,另一类是名言主旨句。对语句的翻译不能全凭学生手中的译文参考书,因为不同参考书的译文是有出入的,如果全依赖死记译文参考书,那么考试时有变化了就会误导学生认为是错误的。原则上应以书本为主,撇开参考书,借助书中注解去理解句子,意思对了,关键词语译准了就是对的。如果理解了但不懂组织文字来表达,再借助参考书。翻译时不管是直译还是意译,重点的关键词语一定要翻译准确,这就需要学生熟读并记忆文中的重点注解,像背诵课文一样背出来。做题时有哪个词没有按书中注解来翻译就能一目了然。

五、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

选入初中课本的古文多为作者有感而发的,其中渗透着作者的深情,同时这些情也大多不是直白说出,而是渗透在字里行间,隐藏在景物的描写当中的,也就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一起来感悟。有些学生动不动就说是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这种强加的说法不行,在文中得有根据印证。将作者表达的情感和相应的语句结合起来就容易理解记忆了。

六、赏析文章写作的独特技法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范文6

【关键词】翻译 留学 严复

在明前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海外交通也比较发达,因此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和境外的国家都有比较频繁的交往。为了解决交往过程中的语言问题,太常寺专门设立少卿一人,提督“四夷馆”。“四夷馆”初隶翰林院,选国子监生于此学习少数民族及外国语言,翻译文字。永乐时有蒙古、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正德时增设八百馆、万历时增设暹罗馆,共为十馆。故四夷馆译字生所受的待遇较高,如参加科举考试中式,可以得到乡、会试科甲的同样出身。「1

后来,由于明朝的国际影响力逐渐下降,“四夷馆”也日趋寥落。据隆庆时大学士高拱所说:“译自字生自嘉靖十六年(1573)考收之后,迄今垂三十年,中多事故更迁,所存者仅余一二。世业无传,番译俱废。”「2可见,翻译最初的含义就是“番译”,即将少数民族和外国的语言转译成我国的汉语。和现在“翻译”的含义,即将一国的语言转译成另一个国家的语言的含义是有差别的!

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和国外的交往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翻译一事就无从说起了。但是到了清朝晚期,由于民族危机四伏,一些封建官僚中的开明士大夫,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开始注目世界,其中杰出的代表就林则徐、魏源,他们是有名的“经世派”。“经世派”士大夫最关心的问题是了解擅长海事的西方。但是,如何了解呢?在钦差大臣林则徐看来,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翻译。1839年在广州时,曾命令翻译广州、澳门、新加坡和印度的外国报纸。后来魏源建议设立一个官办译书局。……除报纸外,西方的历史、地理、法律和政治情况的资料都在收集之列。「3这应该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翻译事业,直接为当时的现实服务。

鸦片战争以后,来华的外国人渐多,我们也必须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就要涉及到语言的交往问题。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以后中外交涉的条约均用英文书写,仅在3年内可以附用汉文。这就必然要求统治者正视我国当时翻译人才奇缺的现实,想方设法培养自己的翻译人才。

为了避免受制于人,同治元年恭亲王奕上《奏设同文馆折》,认为:“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主张设立同文馆。并以“止学言语文字,不准传教”为条件,聘请英国传教士包尔腾教授英文,汉人徐树琳教习汉文,同文馆由此产生。「4同文馆是我国的第一个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的机构,但是奕奏设同文馆的目的仅仅在于培养满族的翻译人员,人数也极为有限,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奏定的《新设同文馆斫拟章程》中规定,学生人数先定10人,最多不超过24名。「5显而易见,这些可怜的人数根本就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单单要懂得外国语言,还必须懂得一些专业的术语。为此,同治二年,李鸿章奏请在上海和广州建立外语学校,他认为:“彼西人所擅长者,推算之学,格物之理,制器尚象之法,无不专精务实,……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相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迪晓。”「6因此,李鸿章设想中的新学校应该比京师同文馆有更广泛的目标,即在学习欧洲语言的同时,还要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自然对语言的要求是达到“精熟”的程度!

李鸿章的建议得到清政府的批准,上海同文馆于同治三年在上海兴办起来,录取学生50名;广州同文馆根据李鸿章的奏折,在同治三年夏以同样的方式创办。

但是,只要不跨出国门,无论你的语言达到如何“精熟”的程度,都只能是闭门造车,无法了解和掌握西方真正的技术。对于这一点,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精英们是知道的!因此,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留学外国学习西方的一个长远的计划必须提上议事的日程。

同治九年,曾国藩、李鸿章上《奏派遣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详细说明了派遣留学生的理由:一是办理洋务的急需。洋务学堂的学生对西方近代技术“本源无由洞彻,曲折无以自明,”因此无法学到真正的西方技术,而“造募学生出洋肄业西学”,可以弥补洋务学堂育才之不足,是为当务之急;二是条件已经成熟。同治七年签订的《葡安臣条约》第七条规定:“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须照所有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国人欲入中国大小官学学习,也照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国人可以在中国按约批准的外国人居住地设立学堂,中国人也可以在美国办理学堂。”也就是说中国人可到美国游学有了法律依据;再加上我国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留学生容闳的活动,丁日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支持,同治十一年七月初八(1872年8月11日),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30人赴美。自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元年,清廷每年分别派遣30名,共120名幼童赴美。「7

我国的第一批留学生后来虽然因为国内顽固派的反对以及美国制造的排华事件而被迫全部撤回,但是我国的留学脚步就再也没有停下来,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并且促成了我国留学风气的形成和清政府留学政策的逐步确立,并且留学的目的地渐由欧美转向日本。其原因,张之洞在其名著《劝学篇》讲得非常明白:“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并进一步认为:“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费省,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8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出国留学高潮。光绪三十二年,仅留日学生人数就达一万三四千人。「9

因此,在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被迫学习外国语言的过程中,以及随后的洋务运动产生的“洞彻”外国“制器之密”的愿望,促成了留学的出现。但是,正是这些留学生在海外的学习经历,进一步了解了国家的强盛不单单在于器物,还在于制度。郑观应就明确指出:“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轮、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果以足恃欤?”「10第一批留学生以及后来者反过来又把他们认为促使西方强盛的一些制度方面的书籍介绍到中国。梁启超就说过:“今日之中国欲自强,第一策,当以译书为第一事”,这句话有点偏颇,但这也是当时很多有识之士的想法!

近代中国的翻译,当首推严复。严复的翻译,被誉为:“自中土翻译西书以来,无此宏志……自来译手,无似此高文雄笔。”「11

转贴于 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接受了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毛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严复译书,重点在社会科学上面,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学术经典著作上,尤其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学,政治学等。他认为只有从这些著作中才能找到西方国家强盛的真正命脉之所在,其他的都不过是“形下之粗迹”。他把译书与寻求救国道路结合起来,翻译《国富论》是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翻译《论法的精神》是为了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倡导君主立宪制度等等。

在他的笔端下,西方资产阶级称誉的优秀著作,基本上都由他介绍到了中国。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尔的《群学肄言》,穆勒的《群已权界论》和《名学》,孟德斯鸠的《法意》,耶芳斯的《名学浅流》,甄克斯的《社会通诠》,赫胥黎的《天演论》被称为“严译八大名著”。

在严复的所有译著中,影响最大的是《天演论》,康有为曾说“《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12在书中,严复反复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向中国人民敲起了危亡的警钟,大声疾呼要顺应“天演”的规律,改革现状,变法维新,才能避免危亡之祸,否则就会被淘汰。

《天演论》的发表,不仅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而且对行将到来的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如革命派所指出的那样:“自严氏之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即所谓言合群言排外言排满者,固为风潮所激发者多,而严氏之功,盖亦匪细。”「13

可见,翻译在促使社会变革方面的巨大影响力。而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介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竟然开启了我国历史一个崭新的时代!

与此同时,著名翻译家林纾(1852—1924)等人翻译了西方达二百部小说,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1897年我国最重要的翻译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成立,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智的开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一些词汇,大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汉语……可见,翻译和留学对我们制度的变革、视野的拓展、学术的提升等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

「1、方志远:《明代的国家权力及运行机制》142页,北京,科学出版社。

「2、孙承泽:《天府广记》卷27《四夷馆》。

「3、《剑桥中国晚清史》第145页,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

「4、《筹办夷务始末》(同治)卷8,第29-35页。

「5、《筹办夷务始末》(同治)卷8,?页。

「6、《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3,第11-13页。

「7、容闳:《西学东渐记》,123页。

「8、张之洞:《劝学篇·外篇》第5-6页。

「9、?:《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36页。

「10、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11、吴汝纶:《答严几道书》,《桐城吴先生全书》,尺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