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例6篇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文1

孙 权 劝 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

2.积累文言词汇、文中的成语,理解文意。

3.正确朗读全文,读出人物语言的身份、情态,分析人物性格。(重点、难点)

4.领悟学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感启动

1.导入新课

很多伟大的领袖都强调过学习的重要性,列宁说:“学习学习再学习。”毛泽东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早在三国时期有位伟人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那就是吴国国君孙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板书:《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2.预习指导

(1)掌握本文有关文学常识。

(2)正确朗读全文,尝试读出人物语言的身份情态。

(3)识记本文涉及的两个成语的现代含义。

(4)根据书下注释尝试翻译全文。

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是()

(时期)杰出的( )家和( )家( )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 )共( )年间的史事。书名是当时皇帝宋神宗定的,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解释成语含义: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抢答,按组加分,纠错加分。】

二、解题生疑

根据题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孙权是谁?

(2)劝谁学习?

(3)为什么劝?

(4)劝学结果如何?

三、读文求解

1.学生齐读文章,寻找答案。

(1)吴国国君

(2)吕蒙

(3)卿今当涂掌事,读书大有所益

(4)吕蒙进步惊人。

【 抢答,按组加分,纠错加分。】

2.再读释义。

(自由朗读文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口述)、评价)(自学3分钟,小组合作2分钟)

(1)叙述性语言:译文

(2)孙权:译文

(3)吕蒙:译文

(4)鲁肃:译文

四、三读析人

1.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方法)

2.分析文中人物语言展示人物什么身份、性格、心理。【评价的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该人物语言】(自由朗读文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板书、评价)(自学3分钟,小组合作2分钟)

(1)孙权:身份();性格();心理( )。

(2)吕蒙:身份();性格();心理( )。

(3)鲁肃:身份();性格();心理( )。

五、求异思辩

如果孙权劝学无效,吕蒙不学习,结局会怎样?(展开你的想象运用简短的话语进行说明)

六、学以致用

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或启示。(用一句话说明)

七、班长总评

学科班长总评

八、教学反思

课堂实践后发现的问题:

1.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审题过于仓促,导致很多同学都没有完整的回答出本题答案,在下次的授课中,应先给学生10秒钟的审题时间,之后再进行抢答。

2.据题生疑中学生又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怎样劝的”,也应该给予确定。

3.朗读由原来的三读:初读理解大意;再读释义;三读析人;增加到四读深入理解,设置在人物分析之后,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4.人物分析,学生板书的答案书写不是很规范,无条理,所以改用表格的形式,更加明晰。

5.题目《孙权劝学》既交代了人物也交代了本文情节,吕蒙就学和鲁肃鉴学亦是如此。所以在讲解人物形象时同时也交代了文章情节。

6.文章情节有详有略,由此应该引到文章写作手法的讲解。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文2

1.积累文言词汇,读出文章韵味。

2.品味劝学之妙,评说风流人物。

3.培养好学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首先,用“古典江山画卷中的三国时代”导入,简笔勾勒,让学生抢答成语故事,引出课题,进行第一个环节:诵读――字正腔圆。

在该环节中,学生继续抢答,我帮助学生订正字音,做好预习工作,之后教师进行范读,教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甚至要像古人读书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几处关键性的语句,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后再让学生“自由朗读”,待学生读得绚烂多姿、火花四溅之时,他们就已经大致理解了文意,接下来进行第二个环节:诵读――字斟句酌。

“字斟句酌”中的句子皆为文脉,可以请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学生发现,这几句话的句末多用感叹号,可见文章的气势很强,这一切都源于吕蒙将军,在当时的东吴,他已经地位显赫,可他给孙权写一封信,却还需要手下人,所以孙权一开口,态度就很强硬,请学生直面他的语言,进入第三个环节:品味劝学。

在本环节,教师要继续渲染情境,将“劝学”置于三国的历史风云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主人公的英雄情怀,书生意气。面对那一长段对话,我设计的问题是,“如果你是吕蒙,那个原本很顽固的武将,其中哪句话打动了你,让你幡然醒悟,准备就学呢?”

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学们通过品味“劝学”的种种语气,软到委曲求全,硬到斩钉截铁,品出“劝学”的种种策略,有“降低难度”,有“现身说法”,在此高潮的环节中,我对文章进行升华,荡入到文学的层面,将《三国志・吴书・吕蒙传》的内容展示给学生。

那是未删减的版本,更华丽的辞章,极雄浑的气势,原来孙权劝学时连举了三个例证,其一光武帝,三国风流人物的共同偶像,他南征北战,却手不释卷;其二曹孟德,当时的盖世英雄,他老而好学,壮心不已,是孙权、吕蒙这些晚辈的榜样;其三才是孙权自己,作为一方霸主,他也从书本中受益良多,本段虽短,却酣畅淋漓,当学生读到流光溢彩,品尽其中三味之时,他们就已经基本把握了“劝学之妙”。

接下来,余音袅袅,同样精彩,那就是鲁肃与吕蒙的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我的问题是,鲁肃为什么不直接夸赞他,而说他“非复吴下阿蒙”呢?学生会回答出吕蒙今非昔比,突出他变化之大,这时让学生体味吕蒙的回答,果然变得文雅动人,丝毫不逊于鲁肃,这时,可以让学生互相配合,演绎这段对话,要将二人的情态、语气读得惟妙惟肖。

接着再次升华文章,进入到文化的层面,“这简短的几句话,就衍生出了三个影响深远的成语”,请学生抢答,分别是“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升堂拜母”,它们典雅精巧,作为宝贵的文化传承,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基础上,进入本环节的压轴大戏,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展示时可以采取小组PK、男女生互助等方式,将学生的热情推向顶点,之后进入下个环节“学有所获”,请大家把热情冷却为思索,写一写自己最喜欢孙权、吕蒙、鲁肃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经过充分的诵读与表达后,大家都写得激情澎湃,写完后,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人物形象,第二个教学目标到此全部完成。

最后,W生以为完全读懂了文章,我还是要给他们一些点拨,文章原名为“劝学”,实为“劝战”,看似雅致,实则暗含霸气,鲁肃与吕蒙的唱和,也并非闲谈,而是克敌制胜的奇谋密策,正因为有了本文的铺垫,吕子明最后才能白衣渡江,奇袭关羽,夺取荆州,本文就是他取得胜利的前奏,让学生真正体味到,文章不过是一扇窗,打开它,才是浩渺深远的文化宝库。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文3

论文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因其丰富的人物个性、诗词歌赋和战争所运用的战略战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和军事价值。在其中的人物塑造中,诸葛亮杰出的军事和辩论才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不灭的印象。本文从传统修辞学的角度分析了在他江东之行劝说孙权联合抗曹,与江东的众谋士舌辨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为当今的修辞辩论技巧提供一些借鉴和方法。

一、引言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著作取材于历史,但又不为历史所限制。 它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惊心动魄的战争描写深深打动着中外的读者。在许多广为流传的故事中,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片段向读者展示了诸葛亮非凡的才华和气度,他运用其清醒的辩论策略和技巧一一驳斥了以张昭为代表的江东众谋士的降曹思想,为孙刘联合扫清了道路。在传统的西方修辞学中,修辞的概念始于演讲与辩论,被伊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劝说的技巧”(the artificer of persuasion),本文以传统修辞理论分析了诸葛亮在其辩论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修辞策略,意在开拓些以逻辑为基础的巧妙有力而又行之有效的辩论技巧,为现在的演讲与辩论提供些方法和策略。

二、西方传统修辞学理论概述

传统修辞学起源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主要以论辩和演讲的方式用来影响法庭、集会上的听众,或者称赞、颂扬某些人或事。修辞被当作一种劝说的特别技巧。著名的修辞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伊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所创建的修辞理论对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理论依据。

柏拉图(Plato)在其书中列出有关篇章结构的文章:以引言开头,进入说明,直接或间接的论据、或然性、证明和补充说明、驳斥指控和辩护。他对修辞学的主张在演说者须知晓真理;基本勇于应该界定;词类应恰当安排等等。

伊索克拉底 (Isocrates )则坚持修辞的生成性(Genesis)和分析性(Analysis),这种特性后来成为现代修辞学的重要内容.他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是“劝说的技巧”,在辩论中,为了说服别人,要采取一定的战术策略,并且这些战术策略要随听众和场合的变化而变化。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西方修辞最著名的一位修辞学家,他的著作《修辞学》(Rhetorique, rhetoric)是最古老和最有影响的修辞学专著,为西方古典修辞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世界修辞学提供了经典著作。

亚里士多德对修辞提出一系列三分法描述:演讲者,主题,和听众。演说要想打动听众,需要三个因素:一是内容,二是文辞;三是演说技巧。他认为劝说的成功取决于演说者的人格,和是否将听众置于一种合适的心态,以及由演说词所提供的表面证据。劝说的风格特征包括:清晰(clarity),适体(Propriety),和正确(correctness).他还将演讲的过程同辩证法结合在一起,认为修辞学是一种反诘的方法,是一种工具,人们借助这种工具来面对或然性和可能性(problematicity)的问题。

三、诸葛亮舌战群儒之修辞策略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曹操统兵百万来讨伐江东,在此生死存亡的关头,诸葛亮随鲁肃来到江东劝说吴主孙权联合抗曹,吴主孙权并不了解诸葛亮的雄韬武略,对他的才能持有怀疑的态度,因此才想出用江东的谋士试探诸葛亮。而且江东的众谋士对诸葛亮是只听到传闻但未见其人,对他也是半信半疑,有些人认为他更是徒有虚名。相反,诸葛亮却心怀坦然,他十分了解江东吴主和他属下的心理,对他来说,来江东有两个任务:一是要说服孙权不能降曹的利害关系,二是要自下而上使江东所有人的意见保持一致,也就是不能让孙权的谋臣产生任何动摇孙权意志的举动,所以他已经想到了对策,可谓胸有成竹,对全局已有了成熟的判断和掌握。在与吴主孙权和众谋士的辩论中, 他采取了一系列必要的修辞策略:

(一)先徐后速法

《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说:“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入脱兔,敌不及拒”。意思是知己知彼而后动,欲速则不达。在与众谋士的辩论中,诸葛亮没有急于求成,主动向众谋士讲明降与战厉害关系,而是蓄势待发,等待他们来发问,然后一一驳斥他们的偏见和错误思想从而证明自己的才能,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远见卓识。这样,循序渐进地从心理上使众谋士消除对曹操的恐惧,了解抗曹生降曹灭的道理,加深对联合抗曹的认识。

(二)擒贼擒王法

在江东谋士中,张昭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当年孙策临终时,曾对弟弟孙权说过:“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在主战主降的立场上,他主张降曹。因此,使他心服口服地主战就相当于说服了大多数的谋士,对孙权的决定其到关键性的作用。诸葛亮深知这一点,因此与其的辩论也最激烈和最尖锐。他阐述了刘备兵败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诸葛亮的战略战术的错误,而是因为刘备的贤德贻误了战机才导致现在的窘境,一方面驳斥了张昭对刘备的不公正的指责和对诸葛亮才能的怀疑;另一方面又指出刘备的境况只不过是一时,一旦养精蓄锐,一定会重整旗鼓,前途无量;也从侧面指出张昭的鼠目寸光的局限性和力求自保的降曹思想的错误。

(三)旁敲侧击法

在驳斥薛综和程德枢时,诸葛亮没有从正面指出他们的错误,而是以儒家思想为道德准则,“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和“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后世,名留后世。若小人之儒,惟物雕虫,专工汉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义正词严得指出他们不为国家和社稷着想而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唯诺性格,使他们理屈词穷,无话可说。诸葛亮以其丰神飘洒,气宇轩昂的气度和豪迈自信、爱恨鲜明、才华出众的人格魅力的赢得了这场舌辨的胜利;并将众谋士的心态调整到正确的状态,用充分的论据唤起了众谋士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和必胜的信心。亚里士多德认为劝说的成功取决于演讲者的人格力量,是否将听众置于一种合适的心态,及由演说词所提供的表面证据这一修辞理论在此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四)机智激将法

在舌战群儒后,吴主孙权为诸葛亮的口才所折服,但他仍旧对孙刘联合抗曹的可能性和成功性持有怀疑的态度,使他举棋不定,烦躁不安。诸葛亮洞悉他的心理,借助《孙子兵法·始计篇》中的“怒而挠之,卑而骄之”的激将法,故意夸大曹操的势力,让孙权对曹操俯首称臣的方法来激怒他,从而推动事态向抗曹的方向发展,使吴主孙权明白唯有下定决心与刘备联合抗曹才能挽救江东。诸葛亮为孙权分析了抗曹的必要性以及曹操失败的必然性,坚定了孙权抗曹的信心。

诸葛亮的江东之行无疑是成功的,这都归结于诸葛亮非凡的才华,他纵观寰宇的全局意识使他能够站在更高处去审时度势,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结论

诸葛亮所运用的战略战术和辩论技巧无论从军事上还是实际生活中,多为读者提供了广博的学习资料,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为现代社会待人接物,辩论演讲提供了诸多的技巧和方法。只有巧妙的运用这些技巧,才能打动听众,使人信服,达到演讲及劝说的目的。

参考书目:

[1]从莱庭 西方修辞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文4

一、训练思维的逻辑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读懂文本

文章的思路是作者思维逻辑性条理性的表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所以可引导学生或从课题入手、或从层次结构入手,或从中心事件入手,把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与学生的思维之路联系起来,可让学生按文章的思路去阅读,循作者的思路去思维,如此不仅可有助于真正理解课文,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掌握一些思维方法。如《孙权劝学》一文,板书课题时就可突出“劝学”一词,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概述故事内容,再读课文,揣摩故事发生的前提是什么,关键是什么,进而梳理出故事情节脉络:孙权劝学―>吕蒙学习―>鲁肃赞学,再次通过小组讨论阅读就可明确故事能得以顺利进行的理由,吕蒙善于打仗,孙权想重用吕蒙,但是吕蒙才疏学浅,因此劝吕蒙学习一一吕蒙说军中事物繁忙推脱不想学习。孙权就以自己为例劝说:要比事物繁忙谁比得上我,但是我仍经常读书,并自以为大有所益。于是吕蒙开始学习。这是劝成功的关键,等到鲁肃过寻阳,与吕蒙议论大事时发现吕蒙大有进步,于是与吕蒙结拜为朋友。这一过程验证了孙权劝吕蒙学的结果。这是故事得以进一步发展的保障,在阅读过程中梳理文章脉络,既可理解作者的逻辑思维及写作意图,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能得到相应的训练。

二、训练思维的创造性,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创造性是一种摆脱习惯定势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得注意鼓励学生求异,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如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中,可激励学生是否还可以说出选择各答案的不同理由,同时在本文的阅读分析的过程中设置一问题进行启发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纯数学领域里2-1=1这一结论无可争议,你能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相应的答案吗?我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地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以训练。

就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思维过程而言,它是一种智力的发展境界。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可以设置课内自读这一指点,设计好知识迁移的跨度,实现由讲读到自读的接通。“跨度”,就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指的是由课内自读到课外自读之间的距离。根据跨度的大小,决定设置怎样的台阶,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跨越。阅读教学由课内讲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组成。这几部分构成了学生认识思维发展的过程。要想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由获得知识到获取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如果把讲读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第一个台阶,是获取知识方法的阶段,那么课内自读则是第二台阶,这是通过练习、巩固获得方法的阶段,而课外自读就是第三个台阶,是应用知识、获取能力的阶段了。

三、训练理解模式,让学生真正学会分析总结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文5

关键词:平等对话;民主氛围;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师生之间是“你-我”式的平等交往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彼此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提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亲其师而信其道”。情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那么怎样才能构建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加强师生间的“对话”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加强师生间“对话”,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不仅可以加快教育进程,而且能提高教育效果。下面就师生间如何“对话”谈一些个人的观点与做法。

一、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

今天我们提倡并需要的课堂师生关系,是“共享”的关系。“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在对话中,师生互相影响,补充、互相促进,最终共同进步。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是手段、途径、而且还是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有一天,我正在与学生共同学习桂文亚的散文《你一定会听见的》,我请学生谈谈课文中写的各种“声音”中你用心听过哪些?除此以外你最喜欢听哪种声音并说说喜欢听的原因。语音刚落,有十几个学生举起来手来,我让他们谈了自己喜欢听的声音。这时来一位女同学站起来,她说道,我最喜欢听语文老师跟我谈心的声音,她的话音刚落,班里就有些躁动,但她根本没理睬继续说,前一段时间,我思想上有些小波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对学习没兴趣。语文老师发现了我的问题,没有在课堂上批评我,而是把我叫到办公室与我促膝谈心。她先是耐心地询问我家里的情况,当我说到母亲是家庭妇女时,她问我母亲为什么没有工作,我回答母亲文化水平低,找不到工作。她接着又问,你觉得你母亲生活得好吗,她自己是怎样看的。我说:我母亲很苦,她很羡慕有文化,希望我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老师又问:你做到了吗?接着老师语重心长地跟我谈了许多有关学习、做人的道理,老师还告诉我,她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知识改变命运”。听了老师的话,再想想我的母亲,我很惭愧,我决心今后一定好好学习,至今老师跟我谈话的声音经常在我身边回荡,像一股清泉流入我的心田,滋润着我激励着我催我奋进。刚才我说我最喜欢听语文老师跟我谈心的声音,同学还窃窃私语,说我在讨好老师,我不是讨好老师,这是我的心声。我将永远铭记老师对我的教诲。我也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说着这位学生向我深深鞠了一躬,并流下了感谢的热泪。这时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们也被深深感染,我也被当时的情景感动得热泪盈眶。此时的课堂师生心灵对接,情感相融,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开拓了课程资源,也优化了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2.优化过程品味成功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给他们施展才华、发展潜能的空间。例如:学习《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谈谈欣赏作品中的哪个人物,欣赏的原因。我先让小组交流,然后每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中有一位学生说得比较精彩。她说文中的三位人物她都欣赏,但更觉得孙权了不起,理由是:吕蒙的变化缘于孙权的“善”劝。孙权劝吕蒙的一番话既不失王者风范,平易近人,又有极强的说服力。接着她把孙权的几句话逐句进行分析,突出孙权语言善劝的特点。这位学生发言语句连贯,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她的话音未落,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的话语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他们结合历史知识、小说《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内容,谈孙权说鲁肃赞吕蒙,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的课堂真正体现了“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情趣和活力。学生学习兴高采烈,其乐融融,对学科学习的信心越来越强。

二、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我能行”

教师不能总以成人挑剔的眼光去评判学生的劳动结果,任何的轻视和讽刺都可能让学生从此紧闭心灵之门,不再与老师真诚地交流。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无错原则”。正面看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活动,理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允许、容忍学生的错误,做到“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着遗憾坐下”,“对每个积极参与的同学都画上满意的句号。”

总之,作为教师必须善于抓住每个有利时机,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倾听学生心灵的声音,正如苏霍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让我们通过饱含爱心、耐心和细心的"对话"去打动学生的心弦,使课堂不只是成为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对话”的乐园、学生精神的家园,这是我们教育追求的一种高境界

主要参考文献:

1.郑客俭、王作廷主编的《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2.欧阳芬,黄小华主编《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1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文6

公元208年,曹操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荆州,志得意满、挥斥方遒,正是顺江东下、踏平东吴、一统海内的好时机。当此大军压境之际,孤悬于东南一隅的东吴自然上下震恐、人情汹惧。战,多半是败;和,曹操必不允许;降,生灵不免涂炭。抗曹或者迎曹,从孙权以至文武百官,都在心里艰难地盘算着。

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鲁肃独不言,等孙权起来去更衣,鲁肃追之于宇下,说了一段推心置腹的话,“如今我鲁肃可以迎曹,唯将军不可迎曹。因为鲁肃迎曹,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话音刚落,孙权就发出“此天以卿赐我也”的感慨。

为什么“众人皆可降曹,惟将军不可降曹”?因为这些文武官吏迎曹之后仍然可以易君事曹,官品不丢,俸禄不减。他们代表的是官僚集团的特殊利益,与东吴政权的利益并不一致。这也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常识,老板与员工的利益未必一致,显然,如果让这些特殊利益左右决策,自然会侵蚀甚至破坏整体利益。

孙权有鲁肃这样捐一己之私而成君王之美的良臣,而隋末唐初的草莽英雄李密却没有这么好的命运。公元618年,李密与王世充大战于邙山脚下,结果,李密大败,麾下大将裴仁基、祖君彦、程知节等被王世充所擒。正是一溃千里、国乱思良将之际,单雄信又投靠王世充,镇守洛口仓的邴元真已引狼入室,顿时让局势急转直下、雪上加霜。

进无所攻,退失巢穴,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以天下之大却不知哪里可以立足,李密就处在这一个生死抉择的关口。一番谋划之后,李密决定投靠守河阳的王伯当,并制定了卷土重来的战略构想,“南阻河,北守太行,东连黎阳,以图进取”,踌躇满志,意欲东山再起。

方此之时,诸将劝谏说,如今战事失利,众心危惧,如果一再停留,叛亡势必不日而尽。更何况人情不愿,难以成功。李密回答说,我所依靠的就是诸君,诸君既不愿,“孤道穷矣”。于是李密决定共归关中李唐,“密身虽无功,诸君必保富贵”。一言既出,众人咸曰,“然”。

李密部将为何不同意东山再起,而对于投降李唐则翕然从之?还是鲁肃劝孙权的那个逻辑,主公无论是李渊还是李密,都需要有人办事,更需要礼贤下士以彰显其囊括四海之胸襟。君主改易,富贵不变,诸将自然对李密归降从之如流。结果,诸君自然必保富贵,李密却“郁郁不乐”,不到一年即叛唐而归,终于被唐军斩杀,传首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