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原文翻译范例6篇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范文1

【关键词】《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关键字词,积累并运用成语,顺畅翻译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抓住具体的描法,揣摩人物生动的形象,在自主质疑和合作探究中分析文章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悟文章中小故事蕴含的深刻大道理,从中受到教育启示。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想象揣摩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以及心理,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分析形象;难点是鉴赏详略得当、侧面衬托以及即事说理的艺术特色。

二、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注重以对话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培养学生简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范本。文章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进长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即事说理,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中去,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读书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引导意义。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感受到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他们常常认识问题还不够全面,又侧重于感性认识。所以还需进一步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解文本思想内涵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翻译好课文,并通过朗读、质疑探究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与心理,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以培养认知感悟和理解鉴赏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趣感知

师: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曾这样评价过一个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曹操也曾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那你们知道这位备受众人称赞的人是谁吗?――对,他就是三国时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可能,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作为帝王霸气的一面,那么他在生活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

(师板书课题)

(二)朗读成诵,文从字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并板书文中认为难读的字音,大家齐动手解决。

学生板书: 卿(qīng) 岂(qǐ) 邪(yé)

遂(suì) 孰(shú)

(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预习课文时应养成查找工具书和看课文注释的习惯。)

2.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范读,师生齐读。

3.落实翻译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下的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先把自己认为不好翻译的词句小组讨论解决。如果小组内还不能解决,请做好记录,一会儿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生合作解疑)

(幻灯片明确)

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注意通假字。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注意一词多义。

邪:通“耶”,反问语气词表示“吗”――注意语气助词。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注意成语的解释。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借助注释第一招,古今词义需比较;一词多义细选择,语境推断最重要。(生齐读,强化记忆,掌握方法)

(三)质疑解惑,理解课文

假设你把同学们当作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你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教一下他们。

生:(1)司马光先生,您写的是孙权劝学,为什么还要写鲁肃赞学呢?

明确:(抓住文章主题,重在一个“劝”字。孙权劝学的描写详细具体,看似鲁肃赞学多余。其实写鲁肃的赞学,有着多重作用。一方面,文章如只到“蒙乃始就学”,何以见吕蒙的长进,进而体现吕蒙的善学以及孙权的善劝呢?这是侧面衬托的作用。另一方面,鲁肃赞学还使得文章故事更加完整,摇曳生姿,不仅充满趣味性,而且给人启迪。)

(2)您为什么不具体地写吕蒙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呢?

明确:(写鲁肃赞学已经体现了故事的完整性,如果还要写吕蒙是何等的勤奋好学,未免重复多余,而且使得故事流于俗套,没有趣味性。只寥寥一笔,不仅承上启下,更显得详略得当,体现了高超的叙事艺术。)

(3)您为什么结尾又写了鲁肃拜见蒙母并与吕蒙结友呢?

明确:(写鲁肃拜见蒙母,不仅体现吕蒙因为读书变化很大,说明孙权劝学的成功,还能表现出鲁肃的敬才和爱才的美好品德。具有教育启迪意义:读书可以改变自己,赢得他人的认可和敬重。)

……

(四)情景再现,分析形象

1.设计独白,情景再现

再次深入文本,仔细琢磨人物见面时的神态、动作,为人物内心独白设计画外音,即兴表演,再现故事情景。

(1)分小组讨论。

(2)师点拨指导。

读出语气和感情: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既关心又严厉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惊讶又赞叹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得

……

(3)小组代表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

师:你们表演得真精彩,给自己点掌声吧。可见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是作者描法多样化运用的结果。

2.隔空送话,分析形象

师:之前问了司马光那么多的问题,文中的人物该生气了,我们也来说说他们吧,结合文中他们的对话,我们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他们。

生:(1)孙权你真是一个好学,爱才的好君主。

(2)吕蒙你真是个勤学、虚心的好青年。

(3)鲁肃你真是个爱才、敬才的好将领。

……

(师相机板书关键词语)

(五)小结全文,感悟启迪

师:吕蒙由开始的“吴下阿蒙”到后来鲁肃对他的“刮目相待”这一变化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吕蒙一样,做到“好读书”“读好书”,有一天让别人也都对你“刮目相待”。这是司马光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外练笔:联系《伤仲永》一文,对比阅读,你有什么感悟呢?

附: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 劝 吕蒙 赞 鲁肃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范文2

2、原文:《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范文3

四.默写11分1. .山际见来烟, 。2.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 。3.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5. 《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   。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 。五、阅读《孙权劝学》,回答1~8题。3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划线字。(4分)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见往事耳 ③及鲁肃过寻阳 ④即更刮目相待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方法: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的____________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___ .文末“ _________________ ”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3分5.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3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6.有两个成语典故涉及到本文,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我的关联: 、 。7.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6分)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肃: 8、 你从中得到哪些什么启示(至少从两个角度说)?4分

六.课内语段阅读 “两弹”元勋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是“‘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3分

2.“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2分3.摘录段中语句回答:4分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4.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分

5.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3分

善良的种子(23分)朱成玉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11)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1.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3分)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女人”的种子被偷( )( )2.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3分)

3.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心境简要说说。(4分)

4. 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请用“ ”在原文中标出。(2分)

5.选文第②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3分)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范文4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英汉互译 差异影响 排除途径

1.影响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因素

1.1宗教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对语言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而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对翻译产生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如:《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八节里,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我国学者辜鸿铭对“天命”的翻译是“the laws of God”,把“天命”当作是宗教的真理,把孔子思想作为一种宗教介绍给西方。然而,孔子的言语大多为规劝建议,并不宣传神秘的宗教思想。威尔・杜伦博士在1932年出版的《哲学概论》中认为,对孔子的学说最好称哲学而不称宗教,因为孔子的言论中缺乏宗教的意味。所以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出发,笔者认为把此处“天命”理解为“the will of Heaven”更为妥当。

1.2习俗文化的影响

习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的由民族习惯形成的文化。汉英两个民族在风俗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尤其是在称谓、寒暄语、颜色词的使用及审美情趣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约和习俗。

1.2.1称谓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对纲常不很重视,体现在亲属称谓上为关系区分不够清晰,而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严格的宗法观念。例如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姑夫、姨夫、舅父在英文里都统称为“uncle”,这种情况给翻译带来了困难。英译《红楼梦》中的称谓空缺常使译者感到困惑。

《红楼梦》中有凤姐对贾母的一句话:“这通身的气质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孙女和外孙女在英语中都用“grand-daughter”来表示,David Hawks的译文另换了角度来表达这句话的意思:

“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e!She doesn’t take after our side of the family,Grannie, she is more like a Jia.”

但这仍未译出贾母和黛玉的关系,杨宪益夫妇从黛玉父亲的角度进行翻译,意思表达得较为清楚:

“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She doesn’t take afterher father,son in 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but looks more like a Chia.”

1.2.2见面语差异

汉译英时如不了解中西方见面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可能造成的文化冲突,仅仅使用直译,就会误解。

见面语一般分为招呼语和寒暄语两类。汉语用的招呼语形式多样,而英语中的招呼语则比较模式化,如“How are you?”“How do you do?”因此在翻译招呼语时就会出现词汇空缺。如汉语中常用“上哪儿去?”打招呼,若直译为“Where are you going?”西方人则认为是在干涉其私事,造成文化冲突。

寒暄语中,中国人常以谈论对方的切身生活为话题,如《祝福》中,“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中国读者对“说我‘胖了’容易理解,但英美人士不明个中缘由,且忌讳肥胖,易产生误解,因此应增添解释性词语,有学者将其译为:“After exchanging a few polite remarks when we met, he observed that I looked ‘fat’,and having made that complimentary remark he launched a violent attack on the revolutionaries.”甚妥。

1.2.3对颜色词使用的差异

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相同的颜色词,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寓意相差甚远。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表示喜庆,而英语中红色代表暴力、激进。因此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是“black tea”,“红糖”则为“brown sugar”。“黄色”在传统文化中是“尊贵,庄严和王权”的象征,在现代汉语中表示“、色情”的意思,此意源自于英语中的“yellow press”,但实际上“yellow press”指的是“低俗的出版物”,并无色情之意;“yellow”在英语中一般寓有怯懦之意。

1.2.4常见事物寓意的差异

由于社会习俗、文化传统、历史地理的差异,两个民族的人民分别赋予了同一事物不同的联想。例如: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但在西方,dragon是一种长鳞、喷火、有翼的大型蜥蜴,是罪恶的象征。英国早期民族史诗“Beowulf”,最后Beowulf杀的是代表邪恶势力的dragon,此处的翻译就应注意,应译为“恶龙”。近年的美国优秀的动漫电影《怪物史莱克》中对此亦有鲜明体现。

1.3审美情趣的差异

审美观念因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宗教、价值观、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汉语文字脱胎于象形文字,中国人也擅长于形象思维,而英语则受其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制约,习惯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势必产生语言的形象美和逻辑美的不同取向。在英汉翻译作品中我们常见到很多的工整的四字格和排比句式。对这种译法有人认为有美化译文或归化原文之嫌;但从翻译理论的异质同构说或动态对等说出发,似乎又颇为有理。审美取向的差异给翻译实践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4地域文化的影响

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词汇的理解联想也有所不同。如“西风”一词,中国人提及此词会有“秋风潇飒”、凄凉的感觉。而英国属于大西洋气候,一旦刮起西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带来的就是温暖,故为英国人深深喜爱。如“Chaucer Canterbury Tales”中第五行诗“When also Zephyrus(西风)with his sweet breath”中的Zephyrus意为西风,但应于注释中加以解释,方能让中国读者明白。同时《西厢记》中“西风紧,塞雁南飞……”直译为“Bitter is the west wind...”亦为不妥,仍需加以补充,笔者试译

为“the wintry west wind”。

2.消除文化差异时英汉翻译影响的方法

翻译的目的是进行文化交流,译文中文字符号的改变应体现文化的交融和渗透。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出现许多词汇空缺,特别是能够相互对译的俗语、谚语、俚语就更少。为保持译文“忠实”,翻译时往往需要采用“直译加注”、“释义”、“意译”等手法。

2.1直译加注

翻译实践中,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为了向译文读者介绍原文文化的相关知识,译者要作适当注释。如对《红楼梦》第34回中的“可谓东施效颦”这句话杨宪益先生译为:“She is Tung Shih imitating Xi Shih.(X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ie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 )”

2.2意译

在处理某些带文化色彩的词句时亦可用意译法,例如英语中有句习语:“When Greek meets Greek,than comes the tug of war.”若直译为“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则失去了原文的意义,因此不妨改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又如汉语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如直译成“Until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removed .”就不妥,可译为:“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the trouble maker is removed.”

2.3释义

在译文语言中,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时,可采用释义的方法以保留词语的内涵意义。释义是直接向译文读者解释原文词句在上下文中的意味的一种手段,以清晰地表达原意,避免误解。

如:端午节那天,人们都要吃粽子。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which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y lunar month),it is a common practice to eat Zongzi, which is a rice pudding wrapped up with weed leaves.

译文是端午节和粽子的说明,较好地传递了文化信息。

3.结语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各自不同地特点和其所处地不同的文化环境。在翻译时不仅需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正确、深刻、全面的理解,还需要了解英美人的物质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习惯、语言方式、思维方式、等。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仔细研究其中的文化差异,将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尽可能地弥合起来,让读者最好地理解源语文字,感受异域文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鄂.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4]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5]Hawkes,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Vols.1-3,Penguin Books.

[6]乐金声.欠额翻译与文化补偿.中国翻译,1999,(2).

[7]李天辰.论语英译体会点滴.外语教学,1999,(2).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范文5

2.李鸿章与《马关条约》吴连海,WuLianhai

3.试析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党代表制度李春耕

4.浅析建国初期政府对劳资关系的处理张璐静,李玉伟

5.赤峰学院学报 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杨艳珍

6.伊拉克战争对美国霸权的负面影响李霞,劳亚男,LiXia,LaoYanan

7.苗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婚姻法60年的博弈——以湘西一个""案为例李龙,曹玲,刘美麟

8.论林权抵押贷款的法律内涵李良雄

9.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立法研究——以德国和法国赃物善意取得制度为视角李俊青

10.代位权行使效果刍议邵银花

11.劳动指示权的私权属性及法律制约吴万群

12.完善我国物权法占有制度的几点思考曹荣辉

13.掠夺性定价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张木娟,ZhangMujuan

14.动漫形象使用行为的侵权认定及法律保护杨异,王馨

15.思想政治工作思想研究张桥,林新生

16.唯物主义的涅槃与跌落: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及其他李支援

17.基尔特社会主义争论的影响及启示李奕

18.现代社会中嬗变的胡广培

19.试论曹丕诗歌的生命本体意识董首一

20.也谈秦可卿的身世之谜崔晓耘

21.劝婚与惜时——及时行乐主题在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反映及分析陈建华

22.萨特"选择"与"介入"理论在文艺创作中的体现骆志方

23.左翼文学研究的新拓展——评刘骥鹏关于"左翼"问题的系列论文张根柱

24.成长小说中的女权主义——《公主日记》的双重分析疏荐,程婷立

25.从紧张到和谐——析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两性关系韩成友,吴红敏

26."他者"的生存困境与自我认同——谭恩美《接骨师之女》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李琼

27.《墓畔哀歌》文体特征分析赤峰学院学报 邹素

28.破茧:劳拉的蜕变——试析曼斯菲尔德《园会》的主题颜色董杰

29.议父权意识在哈代小说中男性人物身上的固化关桂云

30.谱写个体生命和民族精神的华彩乐章——解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闫从军

31.乔伊斯的《一朵浮云》语料库检索分析赵鹏芳

32.《魔法的粉笔》中扭曲的人物形象分析荣喜朝

33.2009年国产喜剧电影掠影何英

34.民族歌剧《苍原》的舞台创作艺术探析王洁

35.现代都市生活的一面镜子——电视剧《蜗居》的艺术特色与现实意义严红兰

36.美之光喻的本源及其流变探析李又芳,LiYoufang

37.从马远《寒江独钓图》看空白在中国画中的美学特色王策

38.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打莲湘"艺术特色探析姬英涛

39.俄文报刊中的地名隐喻研究——以"切尔诺贝利"为例宋羽竹

40.英语中非生命名词作主语的用法特征杨秀红

41.汉英色彩词的认知差异与语用涵义任凤梅

42.从语境理论看最大翻译单位——语境语篇胡永近,杨慧

43.从模因的视角看翻译策略易阿利

44.移民家庭四代人语言演变浅析李德华

45.跨文化交际语境下提高翻译质量的文化制约因素及策略选择刘高高

46.赤峰汉语方言词缀简论顾会田,张万有,GuHuitian,ZhangWanyou

47.克什克腾旅游文本的英译技巧及问题翟晓慧

48.刍议中医英译工作者的责任和素养汤思敏

49.艺术类本科生中介语语法僵化的实证研究陈楚雄

50.英语谚语的来源、理解和翻译黄鹂

51.英语演说中的"Parallelism"陈晰

52.从语境理论实例分析广告语篇的交际功能万玲

53.试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现状孙永兰

54."甲流"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思路熊瑛HttP://

55.新型农村家庭养老法律和制度问题研究方红舟,刘艳

56.宿舍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创建途径常瑜

57.儒家人文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刘佳男

58.赤峰学院学报 军事院校尚武文化建设研究姚猛刚,王兆屹

59."流动儿童"的价值观特点及影响因素梁美凤

60.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途径周秀华,ZhouXiuhua

61.试论"以人为本"思想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关焕林

62.人文精神的高扬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支撑王丽丽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范文6

西汉初年,匈奴赶走了月氏、乌孙,占据了河西。匈奴不仅在占领区征收赋税,还严重地破坏和阻碍中西交通;并与羌人连结,威胁着汉朝的安全。面对这种情况,汉高祖刘邦曾经出兵抗击,但是不幸失败,被围于平城(今大同市东),后用陈平之计才得以脱身。此后,双方签订了和亲盟约。匈奴通过和亲,每年从汉朝获得大量的絮、缯、酒、米等衣食。但是匈奴仍不断地派兵南下,骚扰汉朝边境,杀戮吏民,虏掠人口。汉朝初建,无力反击,只有忍让。

在西汉建国的六七十年间,匈奴势力变得更加强大,史称其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2]。匈奴贵族为了满足其贪欲,对汉朝的边境侵扰日甚。在公元前201年至公元前133年间,匈奴骑兵连年南下,虏掠人畜,劫夺财物,践踏庄稼,汉朝北方广大地区受到严重危胁。在此数十年中,西汉王朝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特别是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势变得十分强盛。到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登上皇位时,对匈奴反击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汉王朝制定了以武力防御和抗击匈奴的方针。建元二年(前138),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前去寻找被匈奴迫逐西迁的大月氏、乌孙等民族,以联合他们共同抗击匈奴。张骞在中途两次被匈奴扣留达十一年之久,于元朔三年(前126)方才还归长安。这此出使,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西域的地理物产、风土人情却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坚定了汉武帝以武力抗击的决心。于是他任命卫青和霍去病为大将,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役:公元前127年的河南(河套以南)之战,前121年的河西之战和前119年的漠北之战。

河西之战主要是由青年将领霍去病领导进行的。据记载,元狩二年春,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西行过焉支山,深入匈奴地千有余里,大破匈奴,斩获甚多。同年夏,汉王朝乘胜出击,再次进军河西。这次,霍去病从北地出发,至居延,然后南下打到祁连山,俘、斩匈奴三万多人,并“得单于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下者二千五百人。”[3]这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4]从此,河西走廊正式归入了汉朝的版图。

河西归汉后,汉王朝便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措施进一步开发河西。元狩二年河西之战结束后,汉王朝即以匈奴之地为武威、酒泉郡,元鼎六年,又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至此,历史上有名的“河西四郡”完全建立起来,使河西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为了防御匈奴的侵扰,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汉王朝又在敦煌以西设立了玉门关和阳关,以扼守西域进入河西、中原的大门。同时,还将秦长城向西延伸,修筑了从令居(今永登县)到敦煌,一直延伸到盐泽(今罗布泊)的长城。并在长城沿线按一定距离修筑烽燧亭障,由侯官、侯长和都尉等率戍卒把守。这样就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为保卫河西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丝绸之路”上往来使者、商贾的安全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由于西汉王朝对河西走廊的牢固占有,原住匈奴诸族的迁徙,河西地区一时变得人烟稀少。为了巩固对河西走廊的统治,汉武帝采取了移民实边的政策,将关东贫民或罪犯迁来进行屯田和垦荒。

徙民措施的直接结果便是河西地区人口大增。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到西汉平帝时,河西四郡共有71270户,28万多人[5]。

这些大量迁入的徙民和戍卒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再加上河西走廊广袤肥沃的土地和祁连山丰富的冰川融水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有中原地区先进农耕技术随着移民的传入,使河西农业生产飞速地发展了起来,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不仅保证了移民和驻军生活的需用,而且在中原地区发生饥荒和灾难时,还能调拨出大量的粮食支援中原灾区,使河西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商品粮基地。居延汉简的有关简文即生动地为我们说明了这一点。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太平广记》说:“河州敦煌道,岁屯田,实边食,余粟转输灵州,漕下黄河,入太原仓,备关中凶年。关中粟麦藏于百姓。天子幸五岳,从官千乘万骑,不食于民。”唐代晚期,张议潮驱逐吐蕃在河西的统治,归义军治下的农业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敦煌文书中就有“荷锸如云”,“家家都有十?水,男耕女织不相失”的记载。唐僖宗时,中原发生饥荒,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还将大量的储粮运往中原,供给中原王朝,助其渡过难关。[6]

移民不仅为河西地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河西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汉文化。汉时,许多朝廷命官,如戾太子事件中受到牵连的许多官员就被流放到河西地区。这些人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的到来,使中原发达的汉文化也随之传播到了河西地区,他们本人及其后裔也成为当地的望族和大姓。如敦煌地区的翟姓,即是汉朝著名宰相翟方进的后裔。这些望族大姓的活动往往带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和很浓厚的宗教色彩。莫高窟的一些题记和榜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7]

西汉末年,中原大乱,群雄割据。窦融从内地来到河西,拥兵自保,被推为河西五郡(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大将军。他“抚结雄杰,怀辑羌虏”,遂使这一地区“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匈奴惩?V,稀复侵寇,而保塞羌胡皆震服亲附,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8]。相对稳定的河西地区吸引了不少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地区的人前来。《后汉书·孔奋列传》载:“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安,而姑臧(今甘肃武威)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河西之安定富庶于此可见一斑。

东汉时期,由于北匈奴的不断侵扰,丝绸之路西域段曾经“三通三绝”,但经窦固、班超等的苦心经营,仍然保持着繁荣景象。尤其是东汉后期,敦煌更成为经营西域的中心,控制中西交通孔道的咽喉要冲。

到曹魏时期,由于东汉以来形成的豪强大族的势力更加强大,他们兼并土地,压榨农民,敲诈勒索西域商贾。针对这种情况,当时的凉州刺史徐邈和敦煌太守仓慈便采取措施,解除豪强的私人武装,打击了豪强大族的器张气焰。特别是仓慈,处事公正,平等对待少数民族,鼓励胡汉通婚,为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各国胡商提供种种方便,极大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使敦煌成为商贾云集、贸易发达的商业都会。

这样,河西走廊从张骞通西域,霍去病破匈奴开始,经过六七百年的开发经营,到魏晋初期,业已成为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空前繁荣的一个独特地域,它为学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充足的条件和肥沃的土壤。

到东晋十六国时期,整个中原地区战火弥漫,干戈不息,而河西地区则“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筹”[9]。前后相继或交错并存的五凉政权,彼此之间虽有征战,但和中原地区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等相比,无论其规模还是造成的破坏都要小得多。相对来说,在当时的中国,河西走廊无疑是一片人间的乐土,因而“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10]。据记载,永嘉之乱时,京城士大夫就认识到:“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建兴之乱后,晋王司马保败亡,“其众散亡凉州者万余人”[11]。大量中原庶士的避居河西,使河西文人学士大为增加,这对保留中原先进文化和推动河西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如胡三省所说:“永嘉之乱,中州之人士避地河西,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12]

中原文人学士涌入河西,只是河西“多士”的一个原因。随着汉代对河西的开发,丝绸之路的畅通,河西文化与河西经济一起迂回上升。一批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士”,便在西北边陲的河西一隅,破土而出。因此,自汉以来,河西地区特别是敦煌,已是文化极盛之地,文人学士早已大量涌现。而西晋王室内乱,中州云扰,安定世族张轨出牧凉州,保境安民,兴办文教,选拔人才,为河西的地主阶级创造了保存和发展自己家族和家学的有利条件,从而吸引了不少的中州人士流向河西,这就使本来“多士”的凉州,更加地灵人杰。[13]

河西的文人学士,多出自西州大姓。如安定张氏、陇西李氏、略阳郭氏、西平田氏、金城宗氏以及敦煌宋、阴、索、汜等,都是“以儒学显”、“以儒学致位”、“以儒学见称”的西州右姓。当中原板荡、京洛公学沦废,学位下移之时,西州大姓在相对安定的河西一隅,“专心经籍”,致力儒学,既可以发展本地的学术文化,又能保存、继承固有的传统文化,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刘(渊)石(勒)纷乱之时,中原之地悉为战区,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儒英亦得就之传授,历时既久,其文化学术遂渐具地域性质。”[14]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河西地区的文化事业在两汉以来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局面,并一跃而成为北方文化中心,形成了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河西文化圈。

这一文化圈的形成又与河西各政权的执政者对学术文化和教育事业的重视提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张轨到凉州不久,即“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春秋行乡射之礼”[15],并广泛征求高才硕学、经史著述等有识之士,如宋配、阴充、汜瑗、阴澹等为股肱谋主,为其政权服务。至张骏时,更“立辟雍、明堂以行礼”[16],选派官吏主管教育事业。张祚、张天锡执政时期,多次派出使者,厚礼征聘隐逸有学之士。张天锡还以文人自居,在朝卿士、郡县守令纷纷拜师求学,形成风气;他还亲自组织了《首楞严》等经的翻译,稍后,凉州即高僧辈出,人才济济。

南凉秃发氏,最初致力于征战拓土,奖用武士,不大重视教育事业。后采纳史?薄耙私ㄑ?#??孕颍?£鹊滤度逡匝惦凶印钡慕ㄒ椋???煅В?耙蕴镄?濉⒄缘??┦考谰疲?越屉凶印?17]。至?仗词保?盅幽珊罅埂⒑笄匚氖课?核?茫?咕衬谧鹗χ亟讨?缫廊恍耸ⅰ5焙笄匾π擞?堂鹉狭梗?财渖惺槲ぷ诳?湫槭凳保?ぷ诮鲆浴傲怪菟洳斜字?螅?缁?赐牵???旧胶又?蹋?纯赏家病被乇?18],足见南凉兴学之举,影响已传诸境外。

西凉主李?敝凑?笏枷腿艨剩?安墒獠庞谘衣剑?吻萄逵谖藜省?19],广泛地吸收文人学士,并积极兴办教育,于敦煌“立泮宫,增高门学生五百人”就学[20],他本人亦于从政之暇,训戒诸子,潜心向学,并亲自修补破损的书籍,在文化事业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刘?\一生著述颇丰,就与他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21]。沮渠蒙逊及其继承者对儒家文化和佛教的保护提倡更是史不绝书。

于是,河西地区便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学术成就上居于领先地位的代表性人物。如郭?、刘?\、索靖、索敞、索袭、索?、索绥、张穆、张斌、张湛、祁嘉、宋繇、宋纤、汜腾、阚?等。他们不但自己勤奋好学,纷纷著书立说,而且还兴办学校,聚徒授业,传播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以其多样的学术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空气,为河西文化圈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所取得的丰硕的学术成果标示着当时河西地区文化发展的历史高度。

郭?,字元瑜,敦煌人。少年游学受业于张掖郭荷,尽得其传。他“精通经义,雅辩谈论,多才艺,善属文”。郭荷去世后,他守孝三年,然后隐居于临松薤谷(今张掖马蹄寺景区),从事于撰著和教学,著有《春秋墨说》、《孝经错纬》等,受业学生多达千余人,名噪于时。张天锡派人具书持节,前去征召,他指着飞翔于天际的大雁说:“此鸟也,安可笼哉!”遂深逃绝迹。使者拘系了他的弟子,郭?感叹说:“吾逃禄,非避罪也,岂得隐居行义,害及门人!”乃出而就征。后仍归隐于南山。前秦时,苻坚又派人去征聘他,正遇上他父亲去世而罢休。太守辛章派遣书生三百人前去受业。苻秦末年,王穆起兵酒泉,郭?与敦煌索嘏起兵五千,运粟三万石响应。王穆任用为太府左长史、军师将军。他“虽居元佐,而口咏黄老,冀功成世定,追伯成之踪”。后卒于酒泉南山赤崖阁。[22]

刘?\,字延明,敦煌人,大儒郭?的女婿和得意门生,曾经隐居于酒泉,从事讲学和著述,远近从其受业者,多达数百人。刘?\生历西凉、北凉和北魏三朝,都受到最高统治者的极大重视。刘?\在西凉朝任儒林祭酒、中郎、护军等职,深得西凉王李?钡闹厥印F涞昧?\,用比三国蜀主刘备之得诸葛亮。西凉为北凉沮渠氏所灭,刘?\再入于北凉,沮渠蒙逊拜其为秘书郎,掌管著书证史工作,并在西苑之中建造“陆沉观”作为学府,供其教授学生之用。沮渠蒙逊死后,其子沮渠茂虔对刘?\的尊重更是有增无减,尊其为国师,并令文武百官一律听其讲学。北凉时期,还将所著的《敦煌实录》十卷、《凉书》十卷作为河西文化的典范作品,献于南朝的刘宋。可见刘?\影响之大。在公元5世纪,北魏灭掉偏处河西的北凉政权,年近古稀的刘?\再入北魏,被拜为乐平王拓跋丕的从事中郎。刘?\对于北魏政权朝政和文物制度的建立多有贡献。后于凉州患病而卒。在其卒亡之后,在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年),太保崔光奏称:“敦煌刘?\,著业凉城,遗文兹在,篇籍之美,颇足可观。”[23]刘?\一生著有《略记》一百三十篇、八十四卷,《凉书》十卷,《敦煌实录》二十卷,《方言》二卷,《靖恭堂铭》一卷;并注疏《周易》、《韩子》、《人物志》、《黄石公三略》等书。其中《略记》、《凉书》和《敦煌实录》,是三种不同体裁的著作,各具特色;特别是《敦煌实录》,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实录性的史书,在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这些著作,即可见出刘?\学问之渊薮。说其为南北朝时期敦煌乃至全国的一位大儒、大学者,当是不谬的。

阚?,字元阴,敦煌人,著名史地学家。祖父阚??,父亲阚玖,都是当时河西的著名学者。阚?“博通经传,聪敏过人,三史群言,经目则诵,时人谓之宿儒”。在沮渠蒙逊的北凉政权中,他官至秘书考课郎中。公元436年,北魏灭北凉,占据河西走廊,阚?官拜北魏乐平王拓跋丕的从事中郎。乐平王死后,他流落到北魏的首都平城,“家甚贫敝”,饥寒而卒。他生前曾注疏王朗的《易传》,撰《十三州志》等。《十三州志》是一部继《后汉书·郡国志》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史地著作。书中对河流山川、地名物产等都作了认真的考证,在很多地方纠正了前人的错谬,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巨著,备受学者的重视。[24]

索靖(230—303年),字幼安,敦煌人,西晋著名书法家。生于累世宦族之家,在西晋王朝曾任驸马都尉、雁门都尉、酒泉太守等职。公元303年,率秦、雍、凉三州之军讨伐司马?的叛军,受伤身亡。被追赠为“司空”,封安乐亭侯。索靖为人有胆有识,人称其有“逸群之量”。曾与同乡人汜衷、张?、索?、索永同在太学学习,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他博通经史,在文学和书法艺术上造诣尤深,受到士林极高的赞誉。其书法浅浓适度,气势雄厚,古朴似汉隶,转折似今草,在我国书法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著有《五行三统正验论》、《索子》、《晋诗》以及书法学专著《草书状》等。

祁嘉,字孔宾,酒泉人。少清贫,好学。二十多岁时,西游至敦煌,“依学官诵书,贫无衣食,为书生都养以自给,遂博通经传,精究大义”。后又“西游海渚,教授门生百余人”。张重华征拜他为儒林祭酒,让他传授儒学。他性情宽厚温和,教诲学生、传授知识从不倦怠,“在朝卿士、郡县守令彭和正等受业独拜床下者二千余人”。著作有《二九神经》。[25]

宋纤,字令艾,敦煌效谷人,东晋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教育家,节高德隆,颇为人所重,弟子受业者三千余人。前凉敦煌太守杨宣画其像于壁以奉之,并作颂曰:“为枕何石?为漱何流?身不可见,名不可求。”酒泉太守马岌,亦为当时之名士,备礼仪欲求见,纤则入处高楼重阁,拒而不见,马岌退而喟然叹曰:“名可闻而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睹。吾今而后知先生人中龙耳。”遂题诗于石壁曰:“丹崖百丈,青壁万寻。室迩人遐,实劳我心。”此后张祚数遣人征聘,拒之不就,所赠财物亦皆不受。宋纤勤奋好学,年八十仍笃学不倦,所注《论语》及为诗颂数万言。[26]

宋繇,字休业,敦煌人。婴孩时,父母先后亡,事伯母张氏以孝闻。少有宏志,随张彦至酒泉,“追师就学,闭室读书,昼夜不倦,博通经史;诸子群言,糜不综览”。后凉吕光据凉州时,官为郎中。后奔段业,官散骑常侍。后又奔敦煌太守李?保??背砂砸担??煌ㄏ浴9??20年,北凉沮渠蒙逊灭西凉后,曾感慨地说:“孤不喜克李歆,欣得宋繇耳。”遂任繇为尚书吏部郎中,委以考核官吏之重任。蒙逊临终时又将其子沮渠牧犍托付于宋繇,令其辅佐。牧犍以其为左丞。北魏灭北凉后,繇随牧犍到平城并卒于平城。宋繇酷爱读书,尊重知识和人才,“每闻儒士在门,常倒屣出迎,停寝政事,引谈经籍”。在处理政务上,是非分明,秉公无私。虽官居显位,但家无余财。蒙逊平酒泉,“于繇室得书千卷,盐米数十斛而已”。[27]

索绥,字士艾,敦煌人,十六国时期著名学者。幼时家贫好学,前凉时举孝廉,后因母丧而去官。后又举秀才,为儒林祭酒。在前凉张骏时,任搜集内外大事之官。著作有《凉春秋》五卷,又作《六夷颂》、《符命传》十余篇。以著述之功,被封为平乐侯。

赵 ,敦煌人。十六国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历学家。曾任北凉太史令。著有《七曜历数算经》、《河西甲寅之历》、《阴阳历书》等。在英人李约瑟所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赵 被列为中国古代科学家之一。

索袭,字伟祖,敦煌人,十六国时期著名学者。常常闭门读书,不交当世。精通阴阳之术,著有天文、地理方面的著作数十篇。

除了上述以儒学见称的文人学士外,河西文化圈还孕育出了一大批在佛学方面造诣深厚的高僧大德。如凉州人宝云、智严、竺道曼、道泰,酒泉人慧览,张掖人沮渠京声,金城人玄畅等。他们不辞艰辛,跋涉于冰天雪地和荒漠沙碛之中,西行求经,瞻仰圣迹。归来时又携回大量梵文或胡语佛经,在河西境内开窟建寺,或聚徒讲经,或从事译著,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使佛学成为河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8]

其代表人物是被后人称为“敦煌菩萨”的竺法护。竺法护,原名竺昙摩罗刹,是世居敦煌的月氏人,八岁时就出家,拜外国僧人竺高座为师。晋武帝时,曾随师游历西域诸国,学会了36国语言和文字,并获得《贤劫》、《大哀》、《法华》等梵本佛经165部,携带东归。回敦煌后遂致力于梵文经的翻译。於元康四年(294年)在酒泉译《圣印法经》,后在敦煌又译出《道地经》及《不退转经》等,并围绕译经,发展了大批僧徒,培养出不少高僧。如其第子竺法乘亦“立寺延学,忘身为道,诲而不倦。使夫豺狼革心,戎狄知礼。大化西行……”[29],以及竺法行、竺法首、孙伯虎、聂承远、聂道真等。每次译经,大师、弟子、劝助的信士,都组成规模不小的译经团体,如太康五年(284年)在敦煌翻译《修行道地经》,笔受者、劝助者及书写者近四十人。这为河西佛教的发展起了极大作用。竺法护自武帝太始二年至怀帝永嘉七年(266-313年)先后译经47年,除他后来去长安、洛阳等地的时间,大部分时间在敦煌与酒泉,他所译的《光赞般若》、《法华》、《维摩诘经》等为敦煌一带所流行。法护一生共译经210部394卷[30],包括了大乘佛学的主要部分,如《法华》、《华严》、《涅??》、《般若》等,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译经大师,为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做出了贡献,故《高僧传》说:“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力也。”

十六国时期的两位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和昙无谶都在河西有过活动并对河西地区的佛教产生了重大影响。

鸠摩罗什(344年—413年),龟兹人,早年深受小乘佛学的影响,青年时改宗大乘,尔后主要从事弘扬大乘佛学的活动。他的弘法活动,曾对当时塔里木盆地各绿洲的佛教产生过巨大影响。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派大将吕光率军进攻西域,次年,吕光进军龟兹,大破龟兹诸国联军,东归时,将高僧鸠摩罗什带到凉州。途经敦煌时,罗什所骑的白马病死,葬于沙州城内,并留下了一个神奇的传说,至今还在敦煌一带流传。为此,后人特意建塔纪念,名“白马塔”。此塔经历代维修,至今仍耸立在沙州古城东南隅[31]。白马的传说及白马塔的修建,说明罗什对敦煌地区的佛教确实产生过影响。罗什在敦煌稍事停留后,便随吕光到达凉州,建精舍,授弟子,讲经说法,翻译佛经,使凉州佛教盛行一时。弘始三年(401年)后秦主姚兴亦好佛教,遂出兵凉州,从吕光手中夺得鸠摩罗什,罗什被请到长安,继续从事佛经的翻译。罗什在凉州与长安共译经74部384卷[32],现存39部313卷。主要有《大品般若》、《法华经》、《弥陀经》、《金刚经》等大乘经典;《坐禅三昧经》、《禅法要解》等禅宗经典及《十诵律》、《大智度论》、《成实论》、《马鸣传》、《龙树传》等律本、论著和传记,这些佛典成为后来中国佛学学派和宗派建立自己的理论和学说的基本依据,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后人将他和唐玄奘、义净并称为古代的三大翻译家。

昙无谶,原为中印度僧人,后辗转?宾(今克什米尔地区)、龟兹、鄯善(今新疆若羌)来到敦煌,在这里熟悉了汉语。沮渠蒙逊灭西凉后,将他作为“圣人”接到姑臧主持翻译佛经。在译经过程中,有僧道数百人参加,遇到的许多疑难问题,独有昙无谶“临机释滞,清辩若流”[33]。再加上他的文字修养很好,故其翻译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由昙无谶翻译的佛经共有11部,即《大般涅??经》36卷,《悲华经》10卷,《金光明经》4卷,《海龙王经》4卷,《菩萨地持经》8卷,《菩萨戒本》1卷,《方等王虚空藏经》5卷,《方等大集经》29卷,《方等大云经》4卷,《优婆塞戒》7卷,《菩萨戒优婆戒坛文》1卷。

昙无谶早习小乘,后从一白头禅师改乘,喜其义理,于是专攻大乘。他主持翻译的11部佛经,都属于宣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大乘教经,其中以《大般涅??经》最为重要。据记载:“谶既达此(凉州),以玄始十年,岁次大梁十二月二十三日,河西王(沮渠蒙逊)劝请令译。谶手执梵文,口宣秦言。其人神情既锐,而为法殷重。临译敬慎,殆无遗隐;搜研本正,务存经旨,惟恨胡本分离残缺未备耳。”[34]此经进一步发展了大乘教的佛性说,不仅承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且还进一步认为,断灭一切善根的“一阐提”(缺乏信心者)也都有佛性,皆能成佛。这一新的提法,是对佛教思想的一大突破,在中国佛教史和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大般涅??经序》译成后,在河西等地广为抄写流传,对大乘佛教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5]

河西佛教文化的兴盛不仅表现在佛经翻译和聚徒讲经上,还表现在开窟建寺和静坐苦修方面。河西地区现存的石窟寺之多,在全国是少有的。这些石窟寺虽没有兴盛于汉魏,但若追溯其建窟渊源,则大都产生于十六国时期。《高僧传·昙摩密多传》说:“昙摩密多,此云法秀,?宾人也……博贯群经,特深禅法……遂渡流沙进到敦煌,于闲旷之地,建立精舍,植柰千株,开园百亩。房阁池林,极为严静。顷之复适凉州,仍于公府旧寺,更葺堂宇,学徒济济,禅业甚盛。”《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凉州石窟开凿时说:“凉州石崖瑞相者,昔沮渠蒙逊以晋安帝隆安元年,据有凉土……于州南百里,连崖绵亘,东西不测,就而斫窟,安设尊仪,或石或塑,千变万化,有礼敬者,惊眩心目。”尤其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虽盛于隋唐,下迨宋元,但其开窟建寺之始,却在十六国时期:“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366年),有沙门乐?V,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36]这些活动同讲经说法、翻译佛经一样也有力地推动了佛教文化的发展,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可资考证研究的洞窟壁画及其他实物资料。

伴随着河西地区佛经翻译和开窟建寺等活动,十六国时期,一度出现了“西天取经”热。河西地接西域,成为西行求法者的必经之地。西行求法者,不仅有河西僧人,也有中原、江南的僧人,东晋著名僧人法显就是从河西经敦煌到达西域的。《法显传》记载:“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元年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西秦统治者乞伏乾归的都城,先后设在金城和苑川)夏坐。夏坐讫,前行至耨檀国(南凉)。度养楼山(今青海西宁市北、大通河南之山脉)至张掖镇。张掖大乱,道路不通。张掖王段业遂留为作檀越。于是与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相遇,欣于同志,便共夏坐。”“夏坐讫,复进到敦煌。有塞,东西可八十里,南北四十里。共停一月余日。法显等五人随使先发,复与宝云等别。敦煌太守李?惫?壬澈印!庇捎诹怪菔潜狈降囊刖?行模?性?⒔?仙?艘灿械胶游魅【?模?游魃?艘灿卸?ツ舷拢?灾性?⒔?系姆鸾滩??酥卮笥跋斓摹H绫蔽禾?涞勖鸱穑?廖某傻坌朔穑?淞斓挤鸾谈葱说闹匾?宋锸ο汀㈥缄椎却蠖嘣??绷股?耍??嵌员背?鸾天?Ъ敖渎煞矫娴姆⒄蛊鹆耸?种匾?淖饔谩j缄子胂执娲笸?聘谑?叩目?溆胄耸⒏?怯凶胖苯拥墓叵怠R虼耍????逼冢??ǘ鼗驮谀诘暮游鞣鸾蹋?谥泄?鸾淌飞隙颊加兄匾?牡匚弧

综上所述,河西从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组织实施对匈奴的反击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开始,历代统治者相继采取移民实边和屯田垦荒的正确措施,经过六七百年的开发和经营,再加上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处中西交通孔道的优越地理位置,到东晋十六国时期,已持续发展成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一个地区。在当时北方大混乱的情况下,中原文人学士的大量涌入,不仅使固有的汉晋文化得以保存、继承,而且还在此基础上有长足的发展,使河西一度成为汉文化的中心;佛教东渐,河西又得近水楼台之便,沙门僧人西上东下、求法译经、开窟建寺使这里成为佛教的圣地;五凉各政权的执政者对儒家文化教育和佛教文化的崇尚倡导更为河西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终于,河西地区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圈,涌现出了一大批硕儒高僧,以其卓越的文化活动创造出了光照千秋、泽被后世的文化成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书写了极其光辉灿烂的篇章。

[注释]

[1]《汉书》卷96《西域传》

[2]《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3]《汉书》卷55《霍去病传》

[4]《汉书》卷6《武帝纪》

[5]《汉书》卷28《地理志》记载:武威郡,户万七千五百八十一,口七万六千四百一十九;张掖郡,户二万四千三百五十二,口八万八千七百三十一;酒泉郡,户万八千一百三十七,口七万六千七百二十六;敦煌郡,户万一千二百,口三万八千三百三十五。计户七万一千二百七十,口二十八万二百一十一。

[6]参阅孙修身《敦煌与中西交通研究》第10页,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参阅孙修身《敦煌与中西交通研究》第11页,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后汉书》卷33《窦融传》

[9]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30页,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晋书》卷86《张轨传》

[11]同上

[12]《资治通鉴》卷123文帝元嘉十六年十二月条胡注

[13]参阅武守志《五凉时期的河西儒学》,载《西北史地》1987年第2期

[1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23页,三联书店2001年版

[15]《晋书》卷86《张轨传》

[16]《资治通鉴》卷96

[17]《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

[18]《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

[19]《晋书》卷87《凉武昭王传》

[20]同上

[21]《魏书》卷52《刘?\传》

[22]《晋书》卷94《隐逸·郭?传》

[23]《魏书》卷52《刘?\传》

[24]《魏书》卷52《阚?传》

[25]《晋书》卷94《隐逸·祁嘉传》

[26]《晋书》卷94《隐逸·宋纤传》

[27]《魏书》卷52《宋繇传》

[28]参阅杜斗城《陇右高僧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9]梁·慧皎《高僧传》卷4《义解》

[30]据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竺法护译经数目,史载不一:梁·僧?《出三藏记集》为154部309卷,《开元释教录》为175部354卷,《贞元新定释教录》同《开元录》。今人吕徵先生曾作过详细考证,见于《中国佛教源流略讲》、《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

[31]参阅《敦煌简史》第47页,敦煌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编印,1990年

[32]据唐《开元释教录》

[33]梁·慧皎《高僧传》卷2《译经》

[34]释道朗《大般涅??经序》,见任继愈《佛教经籍选编》5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5]参阅齐陈骏等《五凉史略》第159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6]《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

[1]刘进宝.敦煌学通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2]孙修身.敦煌与中西交通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3]陈国灿.敦煌学史事新证.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4]杨秀清.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与丝绸之路.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

[5]武守志.五凉时期的河西儒学.西北史地,1987(2)

[6]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西北史研究(第一辑)(上、下).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8]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北史研究所敦煌学研究所.西北史研究(第二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

[9]杜斗城.陇右高僧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10]张仲.敦煌简史.敦煌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1990

[11]齐陈骏等.五凉史略.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