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科状元范例6篇

浙江理科状元

浙江理科状元范文1

一、浙江块状经济商品出口竞争力的基本现状

(一)当前沿海省份商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浙江经济是建立在无数个产业区基础之上,块状经济产值已占据浙江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考察一个地区的商品出口竞争力可以从出口额和出口增长率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出口额反映了当地商品的现实出口竞争力,而出口增长率反映了潜在的出口竞争力。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了如表1所示的数据。

表1:中国入世后沿海12个省(市、区)商品出口竞争力指数比较

注:2004年数据按1―11月海关相应统计数据计算。

从表1的数据看,沿海12个省份中广东和江苏两省商品出口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浙江省虽然处于第4位,但与广东和江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并且近年来,浙江的出口竞争力指数与广东省一样呈下降趋势,商品出口竞争力水平逐渐向平均水平靠近。2004年浙江省产品出口581.6亿美元,增长39.81%,比全国平均增长率35.4%只高了4.41个百分点。

(二)当前浙江省内各地商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表2:浙江省11个市商品出口竞争力指数比较

注:2004年数据按1―11月海关相应统计数据计算。

从表1的数据看,沿海12个省份中广东和江苏两省商品出口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浙江省虽然处于第4位,但与广东和江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并且近年来,浙江的出口竞争力指数与广东省一样呈下降趋势,商品出口竞争力水平逐渐向平均水平靠近。2004年浙江省产品出口581.6亿美元,增长39.81%,比全国平均增长率35.4%只高了4.41个百分点。

(二)当前浙江省内各地商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表2:浙江省11个市商品出口竞争力指数比较

注:2004年数据按1―11月海关相应统计数据计算。

从表1的数据看,沿海12个省份中广东和江苏两省商品出口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浙江省虽然处于第4位,但与广东和江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并且近年来,浙江的出口竞争力指数与广东省一样呈下降趋势,商品出口竞争力水平逐渐向平均水平靠近。2004年浙江省产品出口581.6亿美元,增长39.81%,比全国平均增长率35.4%只高了4.41个百分点。

(二)当前浙江省内各地商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表2:浙江省11个市商品出口竞争力指数比较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宁波、杭州和绍兴三市在省内的商品出口竞争力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金华市得益于义乌小商品国际博览会的促进作用,使其出口竞争力得到加强;嘉兴商品出口基础较好,但发展速度逐渐缓慢;台州和湖州两地出口规模处于中等,但近两年的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温州虽然出口基础较好,但发展速度最慢;丽水的出口总额落后,但发展速度尚可;舟山和衢州无论是出口总额,还是增长率都处于落后水平。从两年的出口额指数来看,宁波、杭州、绍兴分处前三位,舟山、衢州、丽水分处后三位。从两年的出口增长率指数来看,杭州、金华、绍兴分处前三位,温州、舟山、衢州分处后三位。

二、浙江块状经济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的商品出口竞争力水平以当地的产业竞争力为基础,通过分析浙江块状经济的产业竞争力要素,结合国际贸易环境和规则,可以间接地了解浙江块状经济的出口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浙江块状经济提升出口竞争力的有利因素

1.机制优势。浙江块状经济中占经济主导地位的是民营企业,它们具有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等优势,这是提高出口竞争优势的体制保证。2004年民营企业出口继续领先,出口总额170.7亿美元,同比增长61.3%,占全省出口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5.6%上升到40.9%。特别是私营企业出口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2004年全省有出口实绩的私营企业近6000家,总数超过了外资企业,更超过国有企业;累计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88.2%,已经占据全省出口1/4份额,成为仅次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主力。

2.比较成本优势。浙江省在发展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和成本优势。由于众多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所带来的整体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应,使得众多产品质优价廉,紧跟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尤其在纺织、服装、皮革、小家电、普通机电、金属及塑料制品、文体用品、饮料、小五金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方面,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3.产业集群优势。浙江省块状经济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性产业相对集中,企业组织形式是“核心能力+产业外包”。正是由于这种深度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体系,使众多小企业能形成独特的专业化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如台州市摩托车行业,每家小企业将自己的全部资源集中于一个零部件上,从而把产品质量做得最精,批量做得最大,成本做得最低。这样,由块状经济区域内企业参与的各道工序集合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集群内众多加工企业,对内既是由市场联结的独立生产者,对外则发挥大型企业的功能,既克服了“大企业病”,又取得了专业化协作与规模经济的效益。

4.专业市场优势。浙江省发达的专业市场极大地促进了浙江块状经济出口竞争力的提高。2004年全省有44家市场的23520户经营户开展了对外贸易,出口额达246.24亿元。绍兴中国轻纺城2004年外贸出口额89.9亿元,比上年增长48%。有1300多家经营户直接或间接从事纺织品出口贸易,销售网络覆盖了83个国家和地区,有22家经营户在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窗口,68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99家外国企业在轻纺城设立了常驻代表机构,常驻轻纺城的外商已达到1500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有290多家自营进出口企业开展小商品出口业务,出口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常驻义乌的外商代表机构增加到410余家, 2004年外贸出口额73.44亿元。

(二)浙江块状经济提升出口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从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高标准来衡量,浙江块状经济发展的某些传统优势将逐步削弱,而许多不足和矛盾日益暴露,其商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

1.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问题。2003年浙江省30个县域在发展水平指数和发展活力指数上大大领先于其他县域,但是得分均在65分以下、名次在200名以后,说明发展后劲有待增强。从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来看,耕地已成为制约浙江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2003年浙江百强县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62亩,比江苏、山东分别低0.31亩和0.43亩。同时,浙江百强县每平方公里上的公路里程数只有0.569公里,而江苏、山东和广东分别为0.858公里、0.642公里和0.961公里。可见,浙江块状经济中的优势产业、优势区块在进一步发展商品出口竞争力时,将面临土地资源及电力资源欠缺、基础设施落后于其他竞争力较强的省份的现实问题。

2.产品档次和产业结构问题。浙江块状经济目前占竞争优势的产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或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服装、纺织、食品工业等,产品的附加值小,档次低,价格便宜。随着WTO的加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浙江省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将逐渐减弱,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始终存在并发挥重要影响的国际市场形势下,以价格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的浙江块状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同时,这种低价竞争极易引起国际市场的注意,并招致国际贸易保护措施的报复。浙江的高新技术产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其结构和发展速度仍不理想,与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技术创新问题。浙江块状经济的产业技术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一方面,技术引进规模偏小,软技术比重偏低,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与装备不多。据统计,2003年浙江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53亿元,仅占全国总额的4.9%;2003年末拥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597个,占全国总数的3.8%,其中国家检测中心仅4个;产品体系认证机构4个,占全国总数的3.5%;另一方面,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不强,技术创新主体缺位或易位,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顺,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欠佳。2003年浙江省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72亿元,占全国总额的4.7%,仅为北京的25.8%;全年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为21469项和14402项,分别占全国总额的7%、7.9%,均为广东的51%。

4.产业组织和企业制度问题。一方面,浙江块状经济多为小而散的中小企业,以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为主要运行载体,以传统产业为主要活动空间,迫切需要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并且块状经济中的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有时还存在无序竞争,在发展外贸时这种内部的竞争会大大影响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增强。另一方面,浙江块状经济的众多中小企业在经过十几年的原始积累之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原有的家族式、粗放式的企业管理机制已显得力不从心,正面临着向规范、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挑战。

5.利用外资问题。浙江是出口大省,但在利用外资方面与国内其他先进省份相比却相对落后。去年以来,浙江省的合同外资逐月下滑,实际外资平稳增长。2004年1-9月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748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2.3%,合同外资金额99.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2.3亿美元,分别增长22.7%和27.8%。全省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只完成全年目标的68.7%和65.1%。合同外资增幅和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44.3和33.5个百分点。

三、提升浙江块状经济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一)从战略管理层次考虑,企业应研究并实施可行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要强化科技创新,从低价竞争转变为质量竞争和特色竞争。为此,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产品技术创新和开发研究,努力提高企业在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除了加强企业的技术力量、重视技术人才引进和管理外,浙江块状经济企业可与教育部门、科研部门加强合作,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以改善产品的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可以实施横向联合,进行特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使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区域商品的出口竞争力水平。

第二,要加强企业合作,形成块状经济集团化出口的良性循环。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恶性竞争,只能使整个行业利益受损并失去国际市场。如果同一个区块的同行业企业或整个产业链能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在发展产品出口时能按同一方案统一行动,协调好行业内部的利益,形成分散生产、集中出口的集团化出口模式,从而消除无序竞争的弊端并形成合力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提高块状经济的管理水平,可直接减少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强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浙江块状经济中多属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不够雄厚,在不能直接引进外部人才的情况下,更应充分重视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和学习能力。

(二)从产品的市场营销角度看,企业应制订适时的营销方案,扩大出口

首先,企业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市场多元化不仅可以分散市场风险,更从规模上提高市场份额增加的可能。近年来,我省出口企业开拓中东、东盟、独联体市场成效显著。2003年对中东、独联体市场出口增速最高,同比分别增长58.32%、56.68%;2004年我省对东盟地区出口同比增长最快,达到59.49%。这说明我省出口企业在欧、美、日等传统市场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的形势下,应当运用市场转移策略,努力实现市场多元化程度,降低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其次,要充分利用遍布全球的浙江人销售和生产网络,了解国际市场信息,开拓国际销售渠道。

(三)从资本运作角度分析,企业可利用外资促进本企业出口竞争力

浙江产业集群企业具有根植性,这种根植性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加强了本地产业群的粘力。浙江块状经济在利用外资时要充分利用这种根植性,大力促进产业链招商,让外资嫁接本地产业链,通过引进外资促进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

(四)积极发挥政府在促进本地企业发展出口贸易中的应有作用

首先,政府要制订适时的外贸管理和促进政策。在消除2004年以来出口退税新政策带来的不利因素,用政策引导块状经济进行品牌化经营,以提高产品附加值,扶持优势区块、优势产业、优势产品,鼓励发展加工贸易以优化块状经济的外贸结构,组织特色产品专业博览会以扩大浙江块状经济产品国际知名度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政府要做好信息化建设。获取信息的能力代表着企业适应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的能力,信息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浙江省2003年开始的“数字浙江”项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能很好地促进浙江块状经济出口竞争力的加强。今后外贸管理部门尤其要做好国际市场信息服务工作,利用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行情的信息服务。再次,政府要积极建设支撑体系。鉴于浙江在基础设施和资源方面相对落后,政府要花大力气做好综合交通与物流网工程及能源保障工程建设,特别是要统筹电源和电网的协调发展,构筑电力安全保障体系。

(五)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应加强组织协调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浙江理科状元范文2

[关键词] 浙江省;高校R&D资源;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72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党的十报告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对作为研究型、教学型组织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国家这一宏伟目标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是为增强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它是整个科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校R&D活动是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高校R&D活动的有效开展有赖于R&D资源的支撑,R&D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浙江省近年来加大了对高校R&D资源的投入力度,R&D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高校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推动学科建设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浙江省高校自身的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R&D资源配置总体效率还比较低,资源配置绩效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在我国,高校R&D资源仍然较为匮乏,如何把有限的R&D资源投入到运行最有效的部门,提高R&D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目前高校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以浙江省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国高校R&D科技活动人员对比、浙江省高校R&D机构活动情况、R&D经费筹集与支出以及R&D经费的产出绩效等几个方面,对浙江省高校R&D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力图全面反映浙江省高校R&D资源配置现状。

2 浙江省高校R&D资源配置现状

2.1 浙江省高校R&D科技活动人员分析

高校从事R&D科技活动的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中的重要力量,从事R&D活动人员及R&D全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高校科技实力的主要指标之一。2011年,浙江省高校从事R&D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为12 938.9人,在全国万人以上省份(总共14个省份)中排名第10,浙江省高校R&D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处于我国中下游水平,不但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省市有较大差距,而且与一些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市相比也没有多大的优势。

从浙江省高校自身发展规模来看,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浙江省高校R&D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成稳步增长态势,2011年较2002年增长了72.20%,但是最近5年增长比较缓慢,基本维持在12 000人左右。2002年浙江省高校全部科技活动人员19 659人,其中R&D全时人员7 740人,占比39.37%。2011年浙江省高校全部科技活动人员60 216人,其中R&D全时人员12 938人,占比21.49%。近10年间,浙江省高校R&D全时人员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比例下降了近18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浙江省高校中专职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或者是科技活动人员在科技创新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浙江省高校总体数量偏少,尤其是211大学或985大学少,除浙江大学外,多数高校为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活动是其根本任务,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还不够深入。

2.2 浙江省高校R&D机构活动情况分析

高校R&D机构是专门从事R&D活动的科研机构,是高校各项科研活动的载体,R&D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是反映高校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从全国来讲,浙江省的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从2002年到2011年十年间连续排名第5名或第6名,2011年创新能力综合得分42.83,排名第5,仅次于江苏、广东、北京、上海,全省整体情况比较良好。但由于浙江省高校数量有限,部级R&D机构的数量和质量都较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还有待完善和加强。截止2012年,部级重点实验室只有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家。从下表能看出浙江省高校专门的R&D机构只有169个,而高校有104所,平均每所高校2个不到。从业人员5993人,平均每所高校57.63人。各项数据表明,浙江省专门从事创新性活动的R&D机构数量偏少,创造出来的价值也有待提高。不扩大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就不能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3 浙江省高校R&D经费分析

2.3.1 全省高校科技经费筹集额

2011年浙江省全年共投入科技活动经费1 003.4亿元,占GDP比重3.1%,R&D活动经费612.93亿元,占GDP比重达1.9%。其中投入到工业企业812.73亿元,占比81%,科研机构35.15亿元,占比3.5%,其他部门89.5亿元,占比8.92%,高校66.02亿元,占比6.58%[2]。单从经费筹集总额上看,浙江省高校情况还算不错,经费筹集总额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平均每个科技活动人员科技经费10.96万元。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浙江省高校科技活动经费增长非常快,从150 651万元增长到660 167万元,增长了338.21%,增长势头非常迅猛。但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相比,浙江省高校还处于相当的劣势。而且2011年浙江高校筹集到的科技经费66.02亿元中,政府资金为37.61亿元,占比超57%,是浙江省高校科技经费的主要来源渠道,企业资金也占一定比重,但还须进一步提高高校面向市场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活动中相互合作的程度。

2.3.2 全省高校R&D经费支出

2011年,浙江省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59.93亿元,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浙江省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成阶梯增长态势,2011年较2002年增长了432.24%,尤其在最近两年增长迅速,均超出50亿元。这也说明了浙江省高校最近两年科技活动比较活跃,科技经费总量支出也排在全国前列。

2011年,浙江省高校R&D经费支出金额为40.81亿元,在全国排名第5,仅次于北京、江苏、上海、四川。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浙江省高校R&D经费支出突飞猛进,2011年较2002年增长了474.79%,增长近6倍。浙江省高校R&D经费支出金额占科技经费的比例非常高,达到了68.10%,说明浙江省高校的科技经费主要用于创新性的R&D活动,R&D活动的强度和密度非常高。在具体的R&D经费支出方面,浙江省高校R&D经费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例较高,主要原因在于浙江省大多数院校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如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另一方面也因为浙江省高校的科技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高校与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强度不够。

2.4 浙江省高校R&D资源投入的产出绩效分析

地方高校投入大量的人、物、财等科技资源进行科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出高层次成果,从而为国家、地区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高校的科技成果主要包括课题获得数、科技交流人次、发表学术论文、鉴定及获奖成果、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项目验收数等。

经过“十五、十一五”近10年的各项R&D资源投入,浙江省高校各项科技产出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课题获得数量由2002年的8736项增加到2011年的22193项,专利申请量到2011年翻了10多倍,专利授权量更是增长了近20多倍,从全国来看排在第四或第五位。科技论文也由 17 267篇增加到2011年的31 273篇,科技论文数量增长较为平稳,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科技鉴定成果、科技奖励和技术合同金额则有一定的起伏,尤其是技术合同金额,10年内起伏比较大,截止到2011年全省高校合同数607项,合同金额1.64亿元,当年实际收入1.06亿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浙江省高校与产业间的合作还不够深入,合作前景还非常广阔。截止到2011年科技鉴定成果合计237项,其中与其他单位合作25项,达国际水平30项,国内首创16项,国内先进150项,其他41项。不仅总量偏低,且重大科技成果偏少,尤其是科技著作,省内高校近10年没有明显的增长,反而在倒退,应该引起省内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3 浙江省高校R&D资源管理与配置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府分类指导,突出各类高校办学、研究特色。

浙江省高校数量不多,尤其是高水平的“211大学”或“985大学”凤毛麟角,高校之间科研力量不平衡,这为浙江省高校科技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截至2011年,浙江省共有104所高等学校,在这些学校里面,普通本科高校只有55所,高等职业学院49所,普通高校既有科研实力较强的浙江大学,又有在一定研究领域内科技实力较强的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此外,还有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甚至是空白的高职高专、民办高校,这些高校在数量上占将近一半,但是R&D资源机构占比却非常少,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指导,针对各个高校的办学、研究特色提出指导性意见,不是所有的高校都适合搞科学研究。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如浙江工业大学等,这类高校要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立足地方、面向全国,为解决浙江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像浙江中医大学、中国美院等一些专业性、特色性非常强的高校,因为其规模有限,主管部门在拨款政策上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倾向,避免其为了得到财政拨款而走上规模扩张道路,忽视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而一般性的本科高校要积极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根据当地的经济特色和基础,结合本校的学科、人才优势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加大与市场结合紧密的适应性人才培养。专科层次的高职高专院校,要建立与职业技能紧密相关的R&D研究机构,有选择性地开展科学研究,不要一哄而上去抢所谓的科学研究经费,要多开展面向市场的调查研究,开展实用性研究,要更加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起薪水平,确保达到专科教学水平考核指标的要求。

3.2 改变高校重发表、轻运用,重立项、轻转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浙江省高校近几年科研立项和三大索引论文飞速增长,科技成果数量也与日俱增,但并非基于市场需求驱动下的增长,不少成果在职称评审、课题验收结束后都束之高阁,最终导致科技成果雷同重复多,原始创新少;成果数量多,但与企业和市场的急需相脱节。大多数高校更关心科技创新成果的产量,研究人员更在意哪个领域选题更易快出成果,至于这些成果是否为企业和社会所需则重视不够。高校自身形成了相对封闭僵化的体内小循环,大多数都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很少考虑现实实用价值和由此转化能产生多大的效益。科研项目像撒胡椒面一样,难免导致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不互通以及科技决策不科学等问题。评价机制不科学是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创新性成果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责任在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者。

第一,要尽快调整唯论文数、课题数、专利数等与职务晋升挂钩的机制,要将创新成果和转化应用实绩纳入考核体系,对一些短期难以见效益的项目要适当延长评价周期,加强过程考核、过程引导、过程监督,确保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第二,要尽快改变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改变评审、立项、拨款、验收的模式,要特别注意中间试验、转化环节的投入,要宽容失败,改变过去没有论文或专利就不能验收的弊病,只要他进行了一些有创造性的实验,得到了一些有利用价值的实验数据就应该给予支持。

第三,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改革,高校利用财政性研究经费搞出的科研成果,转化收益不仅要大部分归研究团队或研究个人,同时也要奖励依托单位或培养单位,提高研究人员和依托单位的持续创造动力和创新激情,形成一种利益均沾机制,同时也让团队背后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获得一些补偿[3]。

3.3 优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高校创新创业能力

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关键要解决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几大问题。浙江在这些方面已做了长期探索,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比较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创新能力。高校也是如此。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浙江高校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主要原因是浙江的教育、科技资源相对匮乏,大院大所、名牌学校较少,支撑创新发展的科技供给能力不足;其次是高校内高尖端人才总量偏少,与浙江省经济地位极不相称,技能型人才也缺乏,特别是“”、“长江学者”、“钱江人才”等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再者相对于全国高校,浙江高校虽然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众多,但专职从事创新性活动的R&D全时科技人才数量相对较少,近10年间,浙江省高校R&D全时人员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比例下降了近18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浙江省高校中专职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或者是科技活动人员在科技创新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逐步下降。

浙江省高校经过近几年的投入,在人才待遇、科研条件、配套政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高校优秀科技人才流失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里有两个后遗症,一个是省内高校无序竞争带来的后遗症;二是从省外高薪盲目引才带来的后遗症。无序竞争带来了重复投入、半拉子实验室;省外盲目引才带来了内部矛盾、水土不服等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在省“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指导下,壮大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把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留住科技人才作为高校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完善现有的分配体系,提高R&D科研人员待遇,打破目前绩效工资中的平均主义,突出重点,用较高的待遇稳定学校现有科研骨干,同时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在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3.4 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培育和建设,加快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是实现高校各种科技资源最佳配置的重要方式和直接表现形式,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各种支撑条件的综合体现。使用、培养以及引进高水平R&D科技创新人才、多渠道争取科技经费、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产学研合作创新,都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4]。长期以来,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协作意识淡薄,“小作坊”观念较强,协作机制匮乏,甚至有“别人有不如自己有”、“自己有不如独自有”的心态,彼此条块分割,独立运行,各自为战,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不能互通,优势不能互补。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2011计划,“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近年来,浙江省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相继在高校建立了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工程技术中心。浙江省政府于2007年启动了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和2011年启动了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建设,对浙江省高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基础条件设施的改善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相比,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层次、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还不是很多,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的数量还非常少。同时,科技创新平台缺乏整体共享,大部分为各高校所有,共享和协作机制不完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较低,资源浪费现象明显。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模式,不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学科交叉、不利于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不利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不利于资源共享。因此,协同创新中心与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培育和建设迫在眉睫。

3.5 迅速融入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变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

我国正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既要有国家的总体战略,又要有各地区、各部门的实施机制。浙江省应担负起重任,浙江的高校更应该冲锋在前,找准自己的定位,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基础科学和高技术研究前沿具有的独特优势与巨大潜力,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集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的集成,在集成的平台上实现创新目标[5]。高校的科技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科技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科研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评价不科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等“四不”问题。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破解“四不”以实现“四要”,即实现科技投入产出要匹配、产学研用结合要紧密、科技成果评价要科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要适应等“四要”目标。

根据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的若干意见,全面梳理现有科技计划体系,精简科技计划数量,加强各类科技计划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套,建立分工明确、重点突出、互相呼应、科学有序的新的科技计划体系。省本级科技专项资金预算,除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惠民专项外,不低于80%的科技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企业牵头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动,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向重点产业集聚、向成果转化集聚,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种子作用、杠杆作用、撬动作用、引导作用、激励作用和护航作用。浙江省高校在浙江省科学研究中所处的地位即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各高校管理者一定要充分认识高校对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大力提倡和积极推进高校科技创新改革。

第一,观念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把企业推向了前台,把高校推向了讲台,高校不再是科研阵地的主力军。高校应该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紧密结合,增强协同创新的能力,在高新企业、重点企业中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批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深化高校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坚持“政府搭台、高校配戏、企业唱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以企业为主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

第二,机制变革。目前,浙江省大多数高校的考核机制仍然是以科研数量与教学工作量为导向,而科研方面的成果也多数是以,缺少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缺少产学研的合作,对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不同类型的研发人才没有进行分类评价。同时高校要向“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创新之路迈进,支持高校青年教师、青年科技人才到企业研究院去工作,走出校门,主动参与到科技创新大平台的构建中去。

第三,队伍建设。要加强高校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目前各高校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专业培训,对浙江省的各项科技政策和高校科技规律理解还没有到位。在当今浙江,全省高校的每位科技管理干部都要深刻理解省委三次全会和决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创新方式,为高校的科技人员提供高效的组织保障、条件保障。在科研战线上大力倡导立说立行、速决速行、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6]。

参考文献:

[1]周寄中.科技资源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科技统计年鉴(2012)[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李魁.决策咨询(内参).杭州: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2012(27).

[4]魏守华,吴贵生.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8(4):467-473.

[5]张炜,杨选留.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与研发机构的作用与定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8(4):97-103.

浙江理科状元范文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点

产业发展重点相对集中 浙江省新兴产业在九大重点推进产业中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产业,《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指出,2011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31.1%、18.8%和13.6%,利润总额分别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总额的26%、21.8%和15.9%。2012年,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的产值合计占了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57.3%。

产业发展区域相对集中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域相对集中,《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指出,2011年,杭州、宁波、绍兴和嘉兴在总量上位居前4位,这4个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到65%,其中杭州为23.2%。2012年,宁波、杭州、绍兴、嘉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为3030.94亿元、2955.37亿元、2074.73亿元和1232.62亿元,这4个市的产值合计占全省的67.2%。

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是浙江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浙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由于浙江省中小企业众多,所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地容易出现如下问题:

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在粗放型发展模式下,企业不需要自主创新,仅靠数量扩张就能获得高额利润,加之创新周期长于扩张周期,在利益驱动下,多数企业宁愿选择扩张式经营,而不愿在技术、产品的创新上多下工夫。这就导致许多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技术含量上居于国际产业分工的末端。

转型升级较为困难 尽管浙江省企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转型升级步伐亟待加快,但是其转型升级方式主要停留在技术改造上,彻底转型和自主创新转型的比例不高。

协同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需要在企业内部、企业与高校、产业集群等三个方面开展协同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内部协同创新 整合企业内部各个管理部门,围绕企业核心技术,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和资源,完善企业制度、管理模式、技术开发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 基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特点,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企业给对口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研发平台和硬件支撑条件,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企业需求研发富含技术含量的市场所需产品,充分发挥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与科技作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化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从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出发,提高集群的协同创新水平,取长补短、强强联合,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能力。

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浙江省的整体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如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是我们正面临的艰巨任务,而其中发挥协同创新机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则是我们应该长期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哲.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钟荣丙.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J]. 改革与战略,2013(2)

[3]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EB/OL]. http:///newsite/sanji.asp?id=223807,2013-11-13

浙江理科状元范文4

抓住工业转型升级的牛鼻子

2012年,浙江工业发展之所以能够呈现诸多亮点,关键在于抓住了以各类园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这一牛鼻子。

通过抓产业集聚发展,浙江园区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块状经济是浙江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浙江省从这一基本产情出发,大力推进各种园区集聚发展,努力把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和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大平台和建设工业强省、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战场。截至2011年底,全省14个产业集聚区以占0.18%的国土面积(建成面积),创造了约占全省7%的工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全省42个产业集群示范区实现销售收入22446.5亿元,出货值4376亿元,利润1149.9亿元,分别占全省工业总量的41.3%、39.9%和37.3%。全省117个开发区(园区)实现了占全省一半以上工业总产值、利润、税收,40%以上的实到外资和出货值。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开发区达4个,超“百亿”产值开发区(园区)数量达到80家,占全省71%。目前,浙江已经形成以产业集聚区为主体,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和工业园区等为依托的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全省开发区(园区)第一主导产业集聚度平均为45%,平均工业经济密度达到292.2万元/亩。

通过抓产业创新发展,浙江园区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浙江把增强各类园区的内生动力作为强区之基,全力推动园区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工业企业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全省新认定部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9家,新增4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开展纯电动汽车、现代医药、船舶装备、智能纺织印染装备、光伏发电装备等6个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部署建设50余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推动成立首批“太阳能聚光热发电”等6个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全省开发区(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率为22.8%。

通过抓产业集约发展,浙江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浙江制定了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和责任分解方案,修订实施工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细则,从源头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组织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和节能“四新”推广应用,2012年全年共实施节能和工业循环经济项目560多个,预期节约标煤215万吨。大力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组织推广高效节能灯1100万支。大力推进腾笼换鸟,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据初步统计,全年淘汰落后炼钢产能90万吨、有色冶炼5.3万吨、水泥771万吨、造纸32万吨、印染19亿米、化纤19.3万吨、铅酸蓄电池197万千伏安时、制革780万牛皮标张、电镀19万吨、粘土砖瓦窑142座、小火电19.7万千瓦,超额完成国家(或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5000万吨以上。开发区(园区)全部工业总产值单位用水、单位用电分别为4.87吨/万元、238千瓦时/万元,分别是2007年的79%、91%。预估全省全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6.0%。

通过抓产业融合发展,浙江园区企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浙江启动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以试点推动与国家电网、中航锂电、中电科技、航天科工等企业合作,初步估算共吸引投资超过200亿元,有力带动省内电子信息、软件及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深入开展企业、行业和产业集群的两化深度融合,组织推进企业信息化示范试点,抓好印染、造纸、化工、医药等传统行业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选择开展18个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有望突破1万亿元。

全面推进工业强区建设

加快工业强区(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各类园区转型升级是浙江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2013年,浙江省经信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提出的“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要求,紧紧围绕“工业强省”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在今年推进工业强县(市、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工业强区(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把各类园区建设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为了更好地组织开展工业强区建设试点,浙江由省政府成立工业强区建设协调小组,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区、开发区、高新园区、工业园区的强区建设。工业强区建设由省经信委总体牵头和协调,省发改委、科技厅、商务厅等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针对强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各负其责抓好落实,并分别制订出台资金、人才、科技、土地等方面的强区扶持政策。探索建立分类分层的工业强区(产业集聚区、开发区、高新园区、工业园区)评价管理办法,按照职责分工,委托第三方每年对各工业强区进行评价、排序并通报,建立评价排序与资源要素相联动的激励机制。

浙江还把扎实推进在产业集聚区内创建高新园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的通知》要求,浙江充分利用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这一大平台,组织开展创建“区中区”试点,抓住机遇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努力把它变成统筹“四化”与产品、技术、组织、产业、空间结构调整的契机,加快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浙江制定了产业集聚区创建高新区的管理办法,重点抓好目前已初具雏形的杭州大东江新能源汽车、湖州现代物流装备、舟山船舶装备、嘉兴光伏产业、绍兴纺织印染装备、金华现代农业装备、衢州氟材料等特色产业基地的高新区创建工作。

浙江理科状元范文5

本文考察的信息产业主要是指信息服务业,认为它是由以数据和信息的生产、处理、传递和服务为内容的活动构成,包括数据处理业、信息提供业、软件业、系统集成业、咨询业和其他等。从行业分类的角度来界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的G门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包括3个行业大类和14个行业小类。

一、浙江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一)产业规模发展壮大

2010年,浙江信息产业共有14966家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数达到17910家。其中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有法人企业1291家,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有8405家和5270家。实现产业增加值5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信息产业既创造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又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信息技术的支持,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到2010年,信息产业在浙江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增加值占到GDP的2.1%。

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信息产业明显超过传统产业的发展势头,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为215.7,同期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增加值指数为244.3 (以2004年为100)。从2004年以来历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差距越来越大,7年时间后者已高出28.6点。

(三)龙头不断涌现,企业成长迅速

近年来,浙江信息领域企业成长迅速,规模企业阵营不断扩大,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大企业倾斜,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对全行业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信息产业50强优势企业营业收入从2000年的286.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5.7亿元,净增1239.6亿元,2010年是2000年的5.33倍,年均增长18.2%;利税从2000年的35.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4.1亿元,净增128.7亿元,2010年是2000年的4.64倍,年均增长16.6%。软件10强的软件业务收入从2000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4.8亿元,净增207.6亿元,2010年是2000年的14.5倍,年均增长40.3%。

龙头企业开始跻身于国内国际舞台。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的2010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排行榜中,浙江有11家软件企业入围,数量居全国第三位,有198家企业通过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总认证数量列全国第四位。

优势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据初步统计,截止到2010年软件十强企业获得软件产品登记证书577项,软件著作权561项。其中华三通信以3000项专利数位居制造业30强第一,占全省信息技术专利申请总量的12%以上,恒生电子以235项软件著作权位居软件10强第一。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浙江省共有18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浙江电子信息行业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占比达27.8%,主要是由全省信息产业“50强”优势企业中的浙大中控、恒生电子、信雅达、华三通信等单位承担。

二、浙江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

浙江信息产业在发展中结合本地实际,在重点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一)优势领域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发展,浙江信息产业紧密结合浙江的特色产业和金融较为发达的特点,着重发展了物联网技术和嵌入式软件、金融证券软件、电子商务、CAD辅助设计等。

1.物联网和嵌入式软件前景广阔。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的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的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的产业链,在智能化生产、节能降耗、改善生活品质方面都有巨大作用。

目前,浙江省物联网产业规划的框架已经基本明确:把浙江打造成部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建成以杭州为核心,嘉兴、温州乐清为“两翼”的物联网产业集群。杭州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总体走在全国前列,在无线传感网、射频识别、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在工业控制、电力安全监控、区域入侵防范、建筑能耗监测、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为物联网产业化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嘉兴已成为国内第一个步入无线传感网项目产业化的城市,已拥有物联网领域发明专利181项。此外,乐清市已被确定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示范区,宁波、绍兴等市在传感网产业化方面也开展了相应的推进工作。

能够在“物联网”主题中受益的领域主要有三大块,一是二维码和RFID(射频识别),二是传感器,三是TD-SCDMA芯片与SIM卡。没有嵌入式软件,物联网将无法运转。在新一轮汽车、通信、信息电器、医疗等行业智能化装备等巨大需求的拉动下,中国嵌入式软件产业发展迅速。我国嵌入式软件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少数几个省市。浙江这几年来出现了一批研发嵌入式软件的企业,如宁波波导、杭州新利、浙大中控、浙江中正、杭州数维、杭州华越、杭州海康威视、嘉兴万众等。

2.金融证券软件发展迅速。凭借较强的金融实力和出众的经济活力,浙江已经成为国内的金融大省。同时,上海是国内的金融中心,浙江作为上海的近邻,有便捷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人才优势,这些都为金融证券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据浙江日报的资料,中国证券业中的40%、基金中的80%的IT系统设计都聚集在杭州。这充分表明了浙江的金融证券软件在国内的实力。

3.电子商务独占鳌头。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应用与推广将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浙江的电子商务不仅起步早,发展得也最出色。目前已形成了千余家电子商务网站,中小企业上网比重、行业网站数、B2B和C2C综合交易平台交易额均居全国第一,行业网站数占全国的21%,全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100强浙江占54席。阿里巴巴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原浙江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业内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电子商务类上市企业。尤其是阿里巴巴集团近年来发展迅速,电子商务业务从B2B起家,逐步向B2C和C2C领域延伸,其中B2B业务已经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48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旗下淘宝网2010年注册用户达到3.7亿,在线商品数达到8亿,单日交易额峰值达到19.5亿元;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云计算业务也处在业内领先地位。

4.CAD辅助设计大显身手。在传统制造业推广CAD辅助设计,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一环,也是众多信息企业施展身手的重要舞台。“十一五”期间,围绕提升浙江省制造业的产品创新设计能力这个中心,立足自主创新,探索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前沿,浙江企业研发了低压电器数字化设计与仿真一体化技术、饮料瓶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技术、整体家居三维模拟技术、重大钢结构设计、制造与工程安装集成软件等一批基于CAD的应用系统。

(二)支撑平台日益完善

产业支撑平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浙江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建设信息产业基地。这是集中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研发创新核心和关键技术、提高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凝聚各方积极性、延伸行业管理组织机构、合力推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经过长期努力,浙江已经建成十余个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园区。通过这项工作,完善了产业配套链体系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

2.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信息产业前期投入较大,而发展信息产业所需的软硬件系统具有良好的共享性。几年来,浙江先后搭建了浙江省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宁波市软件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浙江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创投平台等。部分服务平台设立了IDC机房,引入微软、INTEL、IBM、CISCO等国际著名原厂商的认证实验室、技术服务中心和高技术体验环境,构建了国际先进的集群计算中心,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支撑、人才实习培训、知识产权服务和服务外包业务交易洽谈等公共服务。

(三)集聚效应已经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信息产业呈现出地域集聚现象。借助空间基尼系数,可以对信息产业在全省11个市的集中度作出定量测算。空间基尼系数公式为:

G为行业空间基尼系数,Si为i地区某行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全省)该行业就业人数的比重,Xi为该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全省)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空间基尼系数的值介于0和1之间,其值越大,表示该行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越高,即产业在地理上愈加集中。经测算,浙江信息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为0.122,要显著高于制造业的0.008[1],意味着浙江信息产业在地域上的集聚程度要高于制造业。

我们还可以借助区位熵来判断11个市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它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区位熵计算公式:Q=S/P,式中,Q为区域的经济区位熵,Q大于1,说明区域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发达,反之欠发达;Q越大,说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否则发展水平越低。S和P分别为该区域GDP和人口数占全国的比重。本文对行业和区域的范围都作了缩减,仅考察信息产业在11个市的发展水平。

2010年浙江省11个市中,杭州市和宁波市的区位熵大于或等于1,其中杭州市以2.6分遥遥领先,表明这两个市的信息产业在省内属于发达水平。其他市的得分均低于1,表明其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偏低。

(四)推动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浙江社会经济总体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兴电子信息服务业正在起步,政府部门和行业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初具规模,信息专用网之间的互联已取得一些成绩。

企业信息化开始启动,信息技术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大大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过“九五”期间全面开展CIMS应用示范工程和CAD推广应用示范工程,“十五”期间围绕提升区域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展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浙江的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十一五”期间,浙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应用成效明显,73.75%企业开始利用CAD技术,53.75%的企业应用ERP系统,50%以上企业信息化达到中级以上水平。装备制造、石化、医药、冶金、纺织、印染、造纸等重点行业信息化应用有了新突破。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集群、块状经济紧密结合成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

从量化指标分析,据国家统计局研究报告,2009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浙江信息化发展指数为0.787,比全国水平高出0.1点。

三、浙江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分析

信息产业是浙江经济进一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途径。跟传统产业相比,信息产业属于“知本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源有较高的需求,进入门槛较高,但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相对较少。浙江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良好的科教基础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随着科教兴省和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2010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达到832.44亿元,R&D为494.23亿元,占GDP的1.78%。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20所增加到2010年的80所,在校本专科学生超过88万人,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

校企对接活动广泛开展。2009年,全省高校组织了以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重点、以企业对接帮扶和培训企业职工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据初步统计,活动中参与高校达到40余所,教授、博士1200余人次;在9个市开展集中与分散的对接活动20余场,直接服务企业达2000家以上,签订高校与地方政府全面合作协议10余个,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协议300余个,协议资金达1.3亿元;建立各种科技与人才培养服务平台110余个,直接为企业培训员工3000余人。

高校不仅在高新技术方面起到研发、引进、培训的作用,不少有高校背景的企业还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的排头兵。依托浙江大学综合应用学科优势组建的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全国软件百强企业中已位居第七。

(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信息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单机--点对点通讯--互联网这样一个发展历程。近来3G业务应用正在推广普及,三网融合已经在包括杭州在内的全国重点城市试点,物联网技术已经从许多方面悄悄渗入我们的生活。邮电通讯是浙江基础设施中增长最快、变化最大的领域,目前已建成覆盖全省、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光纤通信、数字微波、程控交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装备得到广泛运用。良好的邮电、通讯和互联网设施,为发展信息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010年全省电信业务总量1914.61亿元,居国内第3位。2010年末全省电话用户达7046万户,全年新增491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99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047万户,年内增加611万户,其中3G电话用户300万户。互联网用户达3970万户。全省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为36.92线/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3.25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普及率为16.04%。

(三)工业化水平的提升给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进入新世纪,浙江在发挥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也有长足的发展。到2008年,浙江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得分已经达到68.9,表明浙江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在华东六省一市中仅次于上海市。2010年,浙江装备制造业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790家,比上年增加1354家;资产总计达17511.9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资产总计的比重为37.7%;工业总产值达18377.7亿元,增长34.2%,发展速度快,势头强劲。大量的装备制造企业不仅对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决策系统、电脑辅助设计系统有着巨大的需求,机电产品本身也需要大量的嵌入式软件。

(四)紧迫的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为信息产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浙江实现了由落后的农业社会向先进的工业化社会的历史性跃迁,浙江经济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拉闸限电逐渐频繁,严重影响了浙江经济的发展。种种迹象显示,出口放缓、成本提升、融资困难等“内忧外患”,使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经济面临巨大的压力,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一方面直接起到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必将起到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作用。

浙江理科状元范文6

关键词:碳关税 机电产品 产业升级

众所周知,浙江省是一个外贸大省,而其机电产品的进出口总额早在“十五”期间就已经取代了服装、纺织品等而成为了进出口的主导产业。但由于浙江省机电产品的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碳排放量较高,碳关税的征收势必将对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将给浙江省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

(一)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

近几年来,浙江省的机电产品出口额主要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6年到2013年,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额从423.63亿美元增长到了1015.50亿美元,除了2009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原因,机电产品的出口额有所下降,从2008年的680.48亿美元降到2009年的555.05亿美元外,其他年份的机电产品的出口额都是呈增长趋势的。但其比重有升有降,2006年到2012年,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其所占比重从41.98%上升到了42.71%,其中2006年到2008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额在全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快速提高。此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其所占比重下降了近3%,2010年出现回升趋势,从2011年开始有所下降,但基本都保持在40%的水平。机电产品已经成为推动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浙江省机电行业当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布局不合理;并且,由于创新意识淡薄,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二)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市场分布

目前,浙江省机电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等市场,随着对外开放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又相继开发了东盟、俄罗斯和非洲市场[1]。但是目前还是以欧盟与美国作为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

以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例,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到欧盟的机电产品共222.3亿美元,占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的23%,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而美国以158.7美元位例第二,占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的17%。这两大市场就占据了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的40%。因此,美、欧作为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一旦开始征收碳关税,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三)碳排放强度的国际比较

由于中国正处于发展重工业化阶段,需要耗费大量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包括能源和钢铁。即使是高科技的机电产品,其碳排放强度也是非常高的,这主要是由于其在生产过程中耗费大量的钢铁和电力。

由表2可以看出,与美国相比较,我国机电产品的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即使是与同属于“金砖四国”的巴西相比较,我国机电产品的碳排放强度是巴西的近3倍[2]。

机电产品作为浙江省外贸出口的第一大支柱产品,其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已经成为浙江省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由于浙江省机电产品的碳排放量高,属于碳关税征收的范围,欧盟、美国又是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的两大主要市场,所以碳关税的开征将对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浙江省的经济。

二、碳关税对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短期内将产生贸易限制效应

当美国和欧盟等开始征收碳关税后,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会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加大研发力度和投入高科技的生产设备等来减少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达到美国和欧盟的要求,这就会直接增加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或者通过缴纳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和购买相应的碳排放配额来使其顺利地出口到发达国家,这两种方式都会使浙江省机电企业的出口成本上升,进而使其出口数量减少。

由于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变化不会影响其市场价格,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按小国模型进行分析碳关税对其出口数量的影响。

如图1所示,D为浙江省机电产品的需求曲线,S为征收碳关税以前浙江省机电产品的供给曲线,Pw为市场价格。此时,浙江省机电产品的供给量为Q0,需求量为Q1,出口量则为Q0-Q1,出口额为Pw*(Q0-Q1)。当开始征收碳关税后,因为出口成本的增加,因此浙江省机电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至S’,此时,浙江省机电产品的供给量减少到Q2,出口量为Q2-Q1,在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出口额为Pw*(Q2-Q1)。可见,碳关税的征收将会减少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数量。

短期内,进口国开始征收碳关税后,进口国会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其合理性,引导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最终导致消费者减少对出口产品的需求量。

(二)长期内将产生贸易促进效应

还是利用进出口需求和供给曲线分析碳关税对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造成的长期影响。

如图2所示,S和D分别表示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供给曲线和进口需求曲线,交点E1为均衡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Q1。由于征收碳关税,从而使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成本增加,其出口价格上升,出口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至S’,此时,均衡点为E2,出口数量为Q2,这个过程体现了碳关税对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短期抑制效应。但是,若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应对,通过提高技术减少碳排放量的同时减少成本,则会使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供给曲线右移至S'',同时又由于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减排,得到国际的好评,受到消费者的偏好,从而使其进口需求增加,即进口曲线从D移动到D’,此时的均衡点为E3,出口数量为Q3,由此可见,相对于碳关税征收前比,出口贸易数量反而增加了。但是,贸易促进的前提条件也是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要积极应对碳关税壁垒。

三、碳关税对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的具体分析

(一)碳关税将对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带来的短期影响分析

1、增加机电产品的出口成本

一旦欧盟和美国开始征收碳关税,浙江省的机电产品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就不得不花更多的成本去降低碳排放,这必然导致其成本的增加,继而影响到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机电产品作为浙江省的高耗能产品之一,2013年的出口额为1015.5亿美元,比上一年减少了1.9%,占当年浙江省出口总额的40.8%。机电产品在十五期间就已经替代了纺织品等传统行业成为了浙江省出口的主导行业,如果开始征收碳关税,短期内必然将会对浙江省的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根据浙江省能源利用与利用状况白皮书可知机电行业主要消耗的是电力和钢铁。而电力现在主要是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其中火力发电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主要消耗的能源是煤炭。由表3所示,浙江省机电行业的碳排放系数较高,2009年到2013年的碳排放系数在2.7KG/GDP左右[3]。

根据历年来机电产品的碳排放系数可以按照排放系数法来计算出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中的二氧化碳量,其公式为排放量等于某产品单位GDP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乘以该产品产值[4]。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相关研究认为,如果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其征收水平可能会在30美元/吨碳和60美元/吨碳之间[6],所以,现在按每吨碳征收30美元和每吨碳征收60美元这两个等级的碳关税税率来计算浙江省机电产品的碳关税。

假设税率为30美元/吨二氧化碳时,则碳关税对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如表4所示,碳关税占出口额的比重在8%左右;当征收60美元/吨二氧化碳时,碳关税占出口额的比重在16%左右。由此可见,碳关税的征收会大幅度的提高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成本。

2、降低机电产品的出口数量

根据外贸统计,美国和欧盟占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比例达到40%,因此,美国和欧盟一旦开始征收碳关税必然将对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碳关税的征收将会大幅度的提高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成本。而出口成本的提高将会直接带来出口数量的减少和出口市场范围的缩小。而且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市场除了美国和欧盟这两个最大的市场外,主要集中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部分新兴工业国家。一旦美国和欧盟开始征收碳关税,这些国家也将会纷纷效仿。这将会使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市场范围面临进一步缩小的可能。

3、出口竞争力将被削弱

由于浙江省机电产品技术含量低,碳排放量高,一旦开始征收碳关税,其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浙江省机电产品对美国和欧盟市场的依赖度非常高,美国和欧盟一直以来都是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而且,中国机电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大约为2.9kg/GDP,美国机电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大约为0.4kg/GDP,巴西为1kg/GDP。由此可见,中国机电产品的碳排放强度远远高出美国等发达国家,甚至比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巴西也要高出很多。若美国和欧盟开征碳关税,浙江省机电产品制造企业由于技术水平未过关,无法满足其要求,或者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去研发减排的技术或者购买设备,这对于现在处于资金链紧张的浙江机电产品制造企业无疑是一大重创。其成本的提高意味着浙江机电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其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能力将会削弱,进而影响到其国际竞争力。

4、出口贸易环境将趋于恶化

目前,由于国际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碳排放量的参照标准,如果各个国家都按照利于本国的标准来进行碳关税的征收,这势必加剧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冲突,并形成恶性循环。目前,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国家。按照贸易保护主义的“多米诺”效应,碳关税很有可能引起发达国家的快速效仿。

对于浙江省机电产品这种高碳产业的出口贸易来说,碳关税的征收将会导致其贸易摩擦数量的不断上升、贸易摩擦种类的不断增多、贸易摩擦金额的不断扩大。自《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通过以后,2009年10月27日至11月6日这短短11天之内,美国连续对钢格栅板、钢绞线、无缝管等9 种高碳排放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和征惩罚性关税[5]。因此,在发达国家大力宣扬“环境保护主义”的背景下,浙江省机电行业这种高碳产业将成为贸易摩擦的靶子,出口环境将会趋于恶化,严重影响到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

(二)碳关税将对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带来的长期影响分析

1、将促进机电行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由前面的理论分析可知,从长期来看,碳关税的征收会促使浙江省的机电企业通过采取技术升级等措施来减少碳排放量,从而促进浙江省机电产品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出口量的增加。为了应对碳关税,浙江省机电企业必须通过引进技术与设备或自我改造创新来实现节能减排,这也将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削弱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成本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自主创新技术和引进技术都将推动机电产品和其生产向清洁化方向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或减少由于碳排放而产生的收费、税收或罚款;另一方面将会提高由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生产效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将会降低生产的成本,从而弥补由于环境成本增加所造成的损失。由于产生技术创新的效应存在时效性,所以,其一般在长期才会显现出对成本和价格提高的削减作用。

在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格局中,高新技术产品在其出口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近年来,浙江省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额在不断增长,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速度甚至已经超过机电产品总出口额的增长速度。2003年,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额仅仅只有21亿美元,但是2013 年却达到了262.3 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12倍左右。在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中,高新技术的机电产品所占的比重由2003 年的14.7%上升到2013 年的27.3%。虽然高新技术的机电产品上升较快,但是大部分出口的机电产品还是技术含量较低、耗能较多的。所以,碳关税的征收会迫使机电企业研发高新技术,降低碳排放量,不能达标的机电企业将被淘汰,为低碳的机电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由于碳关税的影响,浙江省机电企业的技术水平可能有一个质的提高,即自主创新能力将得到增强,高新技术得到普遍的推广,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得到完善。从而使浙江省机电企业赚取更多的附加值,更加自主、自立、自强,使其蜕变为高效、高产出的节能产业。这将引导浙江省机电行业转入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低碳经济模式。

2、将迫使企业不断地去开拓新市场

由于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分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又刚好都是环境壁垒苛刻、碳技术领先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如果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征收碳关税,这将迫使浙江省机电行业努力开拓新市场,趁机走出去。使得机电企业不得不去引进海外低碳核心技术和清洁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虽然以清洁能源为主要特色的低碳经济对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四、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应对碳关税的策略分析

(一)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与产业链的升级

浙江省的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应将当前的利益和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在一起,在树立良好的绿色环保意识的基础上,主动的去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浙江省机电产业的发展模式。首先,要逐渐淘汰能耗高、附加值低的产品,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第二,要缩短机电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再次,应梳理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从而降低产业中间链条的碳排放;最后,要整合机电产业的供应链,改变只占了制造业低利润环节的现状,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设计、原料的采购、批发经销等环节的控制权,优化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决策,不断的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摆脱因征收“碳关税”而造成的成本上升,从而约束机电产业的“高碳发展模式”。

(二)积极调整出口市场的分布

目前,浙江省机电产品主要是出口到欧盟和美国。而这两个国家正是贸易壁垒的主要发起国,其环境保护的标准、劳工标准等都远远的高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受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近几年来欧美整体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投资和消费水平都比较疲软;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并且成为了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因此,浙江省在推进机电产品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同时,要注意调整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扩大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苛刻的贸易壁垒,延长机电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可以减缓来自发达国家的市场压力,降低了出口过度集中而隐含的潜在风险,实现出口贸易伙伴国的多元化。

(三)加强低碳化生产经营意识,重视技术创新

浙江省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在坚持深化改革、加强节能、高效生产经营的同时,应在企业内部宣传低碳生产,低碳管理和低碳生活,要从根本上做好低碳的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加强技术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不断提高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了将近一半的比重,但是其碳排放标准也远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面临即将被征收碳关税这一局面,浙江省机电产品制造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技术的升级。机电产品主要消耗的是电力和钢铁,所以迫切需要攻克水电、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技术。通过加强对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的攻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从而使浙江省机电产品的碳排放量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

(四)向国家政府建议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量参照标准的制定

由于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碳排放量标准,这就可能会导致一些国家会以“环境保护”为名按照有利于本国的标准来征税,但这又可能遭到被征收方的报复,最终可能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的影响[6]。所以,政府要积极的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碳排放标准的讨论和谈判,尽快制定合理的国际碳排放量的参照标准,并构建绿色的税收体系。

由于浙江省的机电产品科技水平低、碳排放量高,一旦开始征收碳关税,对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若没有合理的国际碳排放量的参照标准,对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将造成更大的冲击。因此,浙江省的政府部门应从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入手,积极的向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建议应建立适合浙江省机电产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税收体系,从而实现低碳经济。首先,要从浙江省大型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入手,这些制造企业既是推动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能源消耗、碳排放的主要力量。基于浙江省机电产品碳排放量高的事实,浙江省政府部门应将碳排放和税收相挂钩,开始征收碳关税。碳税的税率根据所使用能源的含碳量来决定,高碳能源的税负要远远高于低碳能源的税负。这将使浙江省的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低碳意识,从而减少碳排放。■

参考文献:

[1]山世英.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发展态势及障碍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1:54―56

[2]施曼.碳关税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北方济,2010(11):36―37

[3]郑焕军.征收碳关税对浙江外贸的影响和对策分析[D].宁波:宁波大学,2013:7―9

[4]李丁,汪云林,牛文元.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计算――以水泥行业为例[J]. 生态经济,2009(2):58―60

[5]黄晓凤.“碳关税”壁垒对我国高碳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经济纵横,2010(3):49―51

上一篇玩电脑作文

下一篇论语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