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的危害范例6篇

放射源的危害范文1

热咨询=重视

日本的核泄漏,使普通消费者改变了对于放射危害的态度,在过去的习惯中,从来没有人担心过放射危害,而日本的核泄漏无疑给人们进行了一场生动核放射危害知识普及。

而这个普及的广度和深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人欣喜:央视至今坚持每天对核物质在我国境内的扩散状况进行报告,专家的解读让除了让普通人开始明白了铀235、碘131等生疏的化学放射物质的危害外,宇宙射线、职业射线、医疗危害也开始在多数人心中立体起来。

尽管,人们由最初的恐慌性抢购,转换成了辐射危害的正确淡定,但这依然不能改变众多消费者对于放射伤害的隐忧。

山西、山东、北京、内蒙等各重要省市均开通辐射危害知识咨询热线电话,日咨询量均超过数百例,至今很多省市的咨询热线还处于高热度的占线状态。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307医院核污染检测中心正式启用不久就接待了50多人的主动检测,而山东济南千佛山医院、山东中心医院的门诊中接待放射医疗和咨询者高峰时期曾经达到300百多人,而在很多拥有核放射咨询就医条件的医院咨询检测的人排起长龙和电话被打爆的现象非常普遍。

从今年3月日本核泄露以来,中国普通人对于核放射的危害的重视程度已经远不是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时的认识水平,随着历史真相的逐渐明朗,人们已经知道核辐射的对于社会及个人带来危害的程度,远不是人的生理所能接受的了的。

而由此又连续公开的全球范围内的数十次核泄漏核事故,让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放射危害并非是遥远不可及。

放射源广泛=市场基础良好

放射危害的关注决定了其背后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对防放射产品的需求基础来源与消费者对放射危害的理解和认识。

事实上,在放射物质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完全避免放射物质在个体周围的存在已经是不大可能的了,日本的核泄漏已经充分证明了这点。

即便抛开核泄漏产生的放射危害不讲,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环境中依然不能避免这种放射危害的存在。

在我国的工业探伤中的射线应用在零件检测、船舶制造、压力容器、冶金、铁路交通、造船等数百种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而宇宙射线也会毫不留情的穿透机舱进入乘坐飞机乘客的体内。而置身与X射线工作环境中的医疗检测人员和那些接受射线检测的病人体内的白细胞同样会受到射线不同程度的损伤。而至于普通家庭或工作场所的瓷砖中放射物质镭,专装修中经常用到的白岗岩、红色花岗岩类、绿色花岗岩、花斑系列的花岗岩中的化学成分在衰变过程中放射出各种射线射线对于人体的危害更是普遍的不能再普遍。

市场定位与市场容量

防辐射保健食品相对于其它防放射危害产品来讲,相对要切合普通消费者的习惯,在各种职业性防放射产品中,已经有相对专业的产品,如隔离服、面罩、铅手套、眼镜、脖套、防护门窗等产品,但这些多数只适用特定的环境中,而对于提高生理上的抗辐射能力没有实际帮助。而作为普通消费者来说,实用防放射保健品有其市场需求的心理基础。

保健食品的应用已经涵盖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尤其是医疗养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依靠各种保健食品进行调补也越来越成为目前社会自身保健养生的主流。

保健食品最大的优势是方便,比如在乘坐飞机前随意嚼上几粒,也可以在办公司内或者进入特定的辐射场所时,做个防护。其实,防放射保健产品的定定位就在于其一定要简便,如果在花钱不多的情况下不但能有一些防辐射作用,再具有一些帮助化解体内辐射元素的效果,那产品的可接受性就自然形成了。

而作为市场目标群体来说,也既可以有广义的不用以性别、年龄、职业划分的目标人群定义法,也可以以职业危害防护、空乘旅行、特定人群来细分。

实际上,日本核泄漏导致的放射危害适用与广义的市场定位。而X射线检测医生、接受射线检查的病人、经常乘坐飞机的商务人士、新装修的家居人群,则构成了市场进一步细分的基础。

这一切也为防放射保健食品的多样化、立体化、功能的差异化及价格渠道的差异化奠定了基础。

产品的市场容量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衡量,从日本发生核泄漏以来,对核辐射产生关注的涵盖的人群几乎,及收入等传统目标人群细分的状况出现。

这个市场的庞大如同,食盐的消费一样,目前还无须细分,在市场形成初期,防止放射危害还是一个全民性的,公共安全需要。

倘若按如下的概率计算:在中国13亿的人口中,有五分之一,已经认识到或者是接受了辐射伤害这个概念,那预示着未来将有2.5亿的中国消费者会支撑起防辐射保健品市场。

倘若经过成功的而教育,这2.5亿人,没人每年能消费100元的防辐射保健产品,那中国将出现一个年均约25亿的新兴市场。如果这个逻辑能讲的通,那防放射保健产品将会成为是非常有潜力的产品。尤其目前保健品市场缺少新品类的大背景下,防放射危害保健食品的出现,将会给保健品行业带来新的面貌。

防辐射产品开发难度

毋庸置疑,防射线伤害市场存在巨大的机会,但是下来,(路胜贞)面临一个产品开发的问题,完全的防止射线危害或者者消除射线危害几乎不可能,但是对于那些在0.05个毫西弗左右的射线,通过保健食品的化解完全可以消除,而即便不是从消除角度来开发保健品,从提高抗辐射能力,延缓细胞和机体衰老,抗氧化、保护造血机能预防和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或者提高细胞修复能力和保护人体分子内的化学键来防止放射的危害。这些功能角度都是防射线伤害的功能开发定位方向。

防辐射保健食品的原料来源也非常广泛胡萝卜、海带、紫菜、海参,动物肝脏、动物皮肤、骨髓等都是重要的原料,而且这些原料中抗放射成分的提取也不是难题,这些都为开发价格适中的防辐射产品打下了较好基础。

市场营销问题

产品需求和产品都没有问题,而剩下的就是营销问题了。就去到而言,目前的医药保健品渠道都适用这类产品,除此之外,传统的商超和精品店都是这类产品的良好销售场所。

当如果对渠道进行细分,则可进一步细分为职业渠道,如放射环境下的工业人员和医护人员,而这部分人员可以大规模的采取团购形势进行。

放射源的危害范文2

关键词 核辐射 防护 监测

中图分类号:X771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Nuclear Problem

TANG Yudong

(Radio and Television School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Yunnan 650041)

Abstract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radiation, radiological, and nuclear application and other related basic theory, analyses the nuclear damage and the influence on human body, discusses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monitoring types and methods of nuclear radiation.

Key wordsnuclear radiation; protection; monitoring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座反应堆中4座出现故障,在连续4天里发生了3次爆炸,导致2个安全壳破损,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日本邻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了解核辐射相关知识,探讨核辐射的防护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1 核辐射概述

1.1 辐射

辐射是指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发射并在其中传播的能量(声辐射、电磁辐射、粒子辐射等)的统称。

辐射能被物体吸收时发生热的效应,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不同,所产生的温度也不同。因此,辐射是能量转换为热量的重要方式。辐射以电磁波和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放散。辐射一般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1.2 核辐射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的来源是一些不稳定的原子,这些放射性的原子(指的是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同位素)为了变得稳定,原子核释放出层级和高能光量子,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放射性衰变。例如,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核素镭、氡、钍、铀等;核反应和核裂变等过程也会释放出核辐射。

核辐射一般为电离辐射,它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核辐射包括阿尔法()、贝塔()、质子等带电粒子及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伽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这些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射线、射线、射线和中子。

1.3 核技术的应用

核技术应用是指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勘察、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的使用。我国的核技术利用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开创、6、70年代应用开展和80年代以来全面发展三个历史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核技术的应用进入商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例如,在工业上,有辐照加工、无损检测和工程管理;农业上,有辐照加工、辐照育种、同位素示踪等;在医学上,有X射线诊断、临床核医学、放射肿瘤治疗等。

2 核辐射的影响与防护

2.1 核辐射对人体影响的途径

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途径可以分为外照射、内照射两种。内照射是辐射源处于人体外部所产生的照射。只有当机体处于辐射场时,辐射才对其产生作用,当离开辐射场后,就不再受照射。当放射性物质经由食入、吸入、皮肤(完好或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对人体内照射的危害。与外照射不同,在内照射情况下,人员即使脱离了造成内辐射的环境,已经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所发出的射线仍然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同一数量的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后所引起的危害,大于其在体外作为外照射时所造成的危害。

2.2 核辐射对人体危害和遭受核辐射的症状

2.2.1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人体收到核辐射侵害,出现的健康危害来源于各种射线通过电离作用引起组织细胞中原子及原子构成的分子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是原子激发的结果。

电离和激发主要通过对DNA分子的作用使组织细胞受到损伤,导致各种健康危害。危害的性质和程度因辐射的物理学特性和机体的生物学背景而有所不同。它可以是发生在受照者本人的躯体性反应,也可以是因生殖细胞受到照射引起的发生在受照者后裔的遗传性效应;可以是超过一定水平照射后必然出现的确定性效应,也可以是受照水平虽低也不能完全避免的随机性效应。

2.2.2 人体遭受核辐射的症状

人体遭遇大剂量核辐射时,可能会导致急性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按射线作用的范围可分为全身性放射损伤和局部放射性损伤,不同的剂量全身照射对人体产生的症状见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人体遭受不同剂量的核辐射时,会出现各种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2.3 核辐射的防护

2.3.1 防护原则

核辐射防护的原则一般有三个,即辐射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与安全最优化原则、剂量限制原则。正当性是最优化的前提,剂量限制是最优化的约束条件,因此辐射防护的三项原则是相互关联的。

(1)实践的正当性原则。指任一实践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要达到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

(2)辐射防护与安全最优化原则。指在进行辐射实践时,考虑了经济和社会的因素之后,应保证将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3)剂量限制原则。指由所有可被控制的源所引起的个人照射要服从剂量限制,并对潜在照射所导致危险要实施某些控制。

2.3.2 人体外照射的防护

外照射防护的原则是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使所受照射不超过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剂量限值。人体外照射防护的措施包括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1)人体受到照射的累积剂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应尽量避免在射场所停留。在发生核事故时可采取撤离、迁移等措施,尽量减少在污染地区的逗留时间。

(2)人体受到的直接照射剂量随着与辐射源的增加而迅速减少,对有电离辐射隔离标志的物品或有警告标志的场所,人们要远离。

(3)不同物质对射线都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不同射线的的屏蔽方法也不一样。屏蔽防护就是在辐射源和工作人员之间,设置能减弱射线照射的物体,以达到减少受照剂量的目的。

2.3.3 人体内照射的防护

人体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阻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的各种途径,在最优化原则的范围内,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内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是“包容、隔离”、“净化、稀释”和“个人防护”。包容就是在操作过程中,将放射性物质密闭起来,如采取通风橱、手套箱等;隔离就是根据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大小、操作量多少和操作方式等,对工作场所进行分级、分区管理;净化就是采用吸附、过滤、除尘、凝聚、蒸发、贮存衰变、去污等方法,降低空气、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稀释就是在合理控制下利用干净的空气或水使被污染的空气或水中放射性浓度降低到控制水平以下;个人防护指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遇到核辐射,人们应将人体包裹严实,注意个人卫生,合理饮食,这样可以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摄入和对人体皮肤的沾染。

2.3.4 体表辐射的防护

受到核污染的地区,人群身体表面和衣服可能会沾染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当监测部门确定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护核辐射:

(1)隔离措施。脱下受到沾染的衣服,用塑料袋封存,不要再穿用。

(2)洗消措施。进行全身冲淋,尤其是头发要重点清洗,可加入洗发水、沐浴露等。

(3)封堵措施。如果身体有创口,必须进行妥善包扎,防止污染物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带来照射危害。

(4)专业监测和检查。患者可以到医院对放射性污染物是否进入体内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要采取防护措施。

3 核辐射的监测

辐射的强度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对人体产生危害。通过核辐射监测,可以掌握放射性物质的种类和强度,评估其对环境及人体的影响程度。

3.1 核辐射监测的方法

3.1.1 就地测量法

就地测量是检测人员利用固定辐射环境自动监测连续监测系统、便携式核辐射测量仪或累积剂量计,对被测对象进行监测,快速得出空气吸收剂量率、-表面污染、中子剂量率和累积照射剂量监测结果,进而掌握被测对象是否受到放射性污染。

3.1.2 实验室检测法

针对大气环境、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进行总放射性活度或放射性核素的测定,步骤一般是现场采集样品、样品预处理和选择适宜核辐射仪器对样品进行核素、总/、氚、碳-14、碘-131、锶-90、铯-137活度浓度的分析检测三个步骤。样品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如水样需要蒸馏浓缩或富集分离,土壤需要烘干研磨,生物样需要高温炭化和灰化。

3.2 核辐射监测种类与结果表述

3.2.1 监测种类

按照检测对象的不同,可以把核辐射监测分为四类:

(1)场所监测。即对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区域所作得监测,包括剂量率、-表面污染等项目。

(2)个人监测。即对放射性职业人员或公众作内照射和外照射的剂量监测,对衣物是否受到放射性沾染进行的放射性监测。

(3)污染源监测。即对核设施、铀矿山等电离辐射源单位正常运行期间环境中的辐射水平以及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所进行的定期测量。

(4)环境监测。包括对大气环境、水体、土壤、生物等的监测。

3.2.2 核辐射监测结果的表述

核辐射的监测项目有很多,包括空气、水、生物、土壤等,针对不同的对象,监测的结果表述就不一样。例如,空气中剂量监测结果用空气吸收剂量单位戈瑞(Gy)或剂量当量单位希(Sv)表示,单位时间里的剂量用戈瑞/ 时(Gy/h)或希/时(Sv/h)表示;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比活度单位用贝可/升(Bq/L)表示;生物和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比活度单位用贝可/千克(Bq/kg)表示。

2003年6月28日,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对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管体系进行了调整;2005年9月14日,国务院修订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明确国务院环保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相信通过国家和政府部门的立法重视和管理监督,加上公众对核辐射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核辐射事件会尽量避免,人类所受核辐射的危害也会尽量减小。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核辐射防护手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2]核辐射的危害.商都网,2011-03-15.

[3]核事故防护知识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03-15.

放射源的危害范文3

关键词:电磁技术;电磁污染;防护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新威胁—电磁辐射

当今日益增多的电磁辐射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之一,辐射作为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的一种新形式,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任何带电物体的周围都存在电场,而周期变化的电场将会产生周期变化的磁场,也就存在电磁波,产生电磁辐射,如果这种辐射的量超过限定条件,那么就会对环境形成电磁污染。和无处可躲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一样,电磁辐射同样无处不在,这使它成为公认的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源”之一。目前,生活中常见的较强的电磁辐射的电器主要有:手机、计算机、微波炉、电冰箱、电视等电器,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计算机和手机对人们造成的危害更值得关注。许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网民每天面对计算机的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手机又是现代社会人类不可缺少的电子通讯产品。计算机、手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电磁辐射源: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加之人们长期近距离的接触,这些电子产物所发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已构成了新的威胁。

二、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电磁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传递能量。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

电子产品已进入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它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使用电子产品所致的毛病也与日俱增,“计算机病”尤为严重,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头晕、头痛、疲劳、失眠或噩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肩颈腕综合症(骨骼不适、手指麻等、有压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等,发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计算机旁敲击键盘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精神压力大,大脑处于高度集中和紧张状态,这是产生神经衰弱综合症的根源。面部褐斑、类似红斑或湿疹等的出现,亦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专业人员连续注视计算机屏幕,长时间近距离盯着闪烁的荧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严重者还会使眼球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失调,晶体受损,暗适应能力降低,造成视力减退。孕妇、儿童和老人是电磁辐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脏、眼睛和生殖系统等是电磁辐射敏感器官。近年来的畸形儿出生率和儿童的白血病增多,电磁辐射难逃其咎。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专家分析,目前我国的电磁辐射环境是比较好的,相当于五六十年代时我国面临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的情况,有苗头出现,还未到严重的地步。但从现在就要从严管理,未雨绸缪。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对电磁辐射的应用。若电磁污染到了环境无法忍受的地步,再想进一步发展经济就举步维艰了。

三、生活中电磁辐射的防护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电磁辐射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我们。电子产品带来的电磁辐射污染的污染源无处不在,我们又不能因为存在电磁辐射而放弃使用这些高科技产物,使生活质量倒退。因此,面对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各类电子产品,做一些基本的了解和防护措施,有效预防电磁辐射,减少对身体的危害至关重要。

家用电器辐射类型及辐射特点:

微波炉:门缝处辐射最大,启动时辐射最大,所以烹饪时不要过于靠近,辐射范围可达7米。

电热毯:电热毯通电后会产生电磁场,产生电磁辐射。孕妇如果使用电热毯,长时间处于这些电磁辐射当中,最易使胎儿的大脑、神经、骨骼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组织受到不良的影响。

加湿器:不宜离人体过近,使用时尽量保持适当距离。

液晶电视、显示器:液晶产品的卖点就是辐射较小,可放心使用。

笔记本电脑:辐射集中在键盘上方,使用时应与电源适配器保持一定距离。

手机:尽量使用坐机拨打电话,少用手机拨打电话。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厉害,使用时头部和手机天线的距离尽量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计算机:(1)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尽量减少接触时间并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使用非液晶显示屏幕时,最好能加装防辐射隔离屏;(2)在计算机桌旁放一盆仙人掌,仙人掌可以吸收计算机释放出来的电磁辐射;(3)身体处于屏幕71厘米以外的地方,接受的电磁辐射就会大大减少;(4)不要在电脑后面或两侧安置工作台,因为电脑的后背或两侧发出的电磁辐射要远远大于前面的屏幕等。

家用电器的类型很多,辐射的强弱也不尽相同,我们要不断探讨并及时改进使用方法,尽可能地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居家防辐射。据放射检测专家分析,目前居民家中使用的天然装饰石材中,有一部分具有放射性污染。有些家庭装修使用的壁纸、壁布、涂料、塑料、板材等,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致使居室空气污染严重,变成了“辐射屋”、“污染房”。因此,无论是购房或租房,都应先彻头彻尾地做辐射检查,尽量避免生活在不健康的环境中,如已无法改变住所,则要测出辐射最强的是哪里,加以屏蔽或调整家具位置,使家人接触辐射材料的距离加大,接受辐射的时间减少。

2、不要把家用电器放的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人体不可能获得屏蔽,如果同时使用各类电器,就如同被电磁波包围,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根据各类电子产品的应用手册及指示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购买电子产品时应注意证实该产品是否已经过3C认证(国家对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平安认证),尽量减少对高辐射产品的使用。

4、当电器不使用时,最好把电源关掉,而不是让它处于待机状态。这样,不仅可以省电,还可以减少微量电磁辐射的累积。

5、长时间看电视、电脑后及时洗手洗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确需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7、多食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胡萝卜、白菜、豆腐、牛奶、鸡蛋等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

8、多喝水。茶中的茶多酚有利于防辐射。

放射源的危害范文4

据国家核安全局监测结果,中国内地除外30省区市均监测到极微量放射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所长苏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检出的碘-131含量极其微小,对公众健康没有影响。

近日,上海举行了“福岛核泄漏对上海水产品安全影响”的专题座谈会,会上,海洋研究专家指出,就核辐射对人们健康的危害而言,吸入污染的空气和食入污染的食品、水和牛奶是最重要的辐射途径。所以,对食品、饮水的防范应当是重点。

警惕暗藏在我们身边的辐射污染

1、注意居室中的放射性污染

随着工业的发展,经常利用工业废渣做建筑材料,可能造成建材中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经放射性衰变产生了放射性气体及其子体产物,悬浮于室内空气中,氛及其于体产物放射出能量较高的a射线(粒子),人若吸进这样的气体,即会照射人体肺组织。如果长期受到照射,便容易产生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疾病。另据国外报道,大多数家庭居室中自然出现的放射性气体氛,如果与烟气混合,将会有致命的影响。氛是肺癌的一个致病因素。

此外,装修居室用的花岗岩及其它板石材料也含有一定量的氛,特别是通风不良时,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经监测表明,室内氧气多在通风不良的地方积累,所以经常打开居室的窗户,促进空气流通,使氧稀释,这是减少室内氛浓度的良好措施。装修房屋用的石(板)材要有选择地使用。石材的放射性核素含量随矿床,所在地等天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增减,必须对其进行监测,才能知道是否适合居室装修。要规范装修材料的市场。

2、谨防饮用水的核污染

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不能直接饮用。如果用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蔬菜。其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普遍增高,食用有害人体健康。

中国矿泉水水源丰富,其中也有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受到人工或天然的放射性污染。据报道,通过有关部门监测,某些盲目开发的矿泉水水源中含氧的浓度过高,若长期饮用这种矿泉水就会危害身体。因此,各地有关执法和监督部门,要对矿泉水的开发项目要严加管理,不仅要严格控制商品矿泉水的卫生指标,还要重视它是否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3、要防燃煤的放射性污染

燃煤中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研究分析表明,许多煤炭烟气中含有U、Th、Ra、210Po和210Pb。大多数情况下,尽管这些物质含量稀少,但如长期聚集,其放射性物质亦会随空气及烘烤的食物进入人体,造成机体的慢性损害。

平时生活使用燃煤,要注意通风排气,警惕煤烟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禁止食用煤碳直接烘烤食物,尤其是茶叶、烟叶、肉类和饼干等。如果必须使用燃煤(碳)烘烤食物时也要注意屏蔽,不要让食物与煤烟直接接触。

水污染,离我们并不遥远

现在,被人们提及最多的非“水污染”莫属了,人们最担心的是日常饮用水的污染问题。日本的核辐射造成饮用水污染,让水污染再一次备受关注,除去这一缘由,其实水污染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源头就是我们自己,最终的埋单的也还是我们自己。

死亡有机质: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造纸污水,农业污水,都市垃圾。

危害:危及鱼类生存,河流变色、发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

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化工、药厂排放,造纸、制革废水,建筑装修,干洗行业,化学洗剂,农用杀虫剂、除草剂等等。

危害:绝大部分破坏生态,致使人食用后中毒;威胁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磷:含磷洗衣粉,磷氮化肥的大量施用

危害:致使鱼类死亡,湖水缺氧,最终是使湖泊老化、死亡。

石油化工洗涤剂:家庭和餐馆大量使用的餐具洗涤剂

危害:大多数难以降解的洗涤剂排入河中不仅会严重污染水体,而且会积累在水产物中,人吃后会出现中毒现象。

重金属 (汞、铅、镉、镍、硒、砷、铬、铊、铋、钒、金、铂、银等)

危害:用含有重金属的水来灌溉庄稼,可使作物受到重金属污染,致使农产品有毒性。

酸类:煤矿,其它金属(铜、铅、锌等)矿山废弃物,向河流中排放酸的工厂废弃物

危害:毒害水中植物,严重破坏水生态系统。

油类物质:水上机动交通运输工具,油船泄漏

危害:污染水产食品,危及人的健康;海洋上油船的泄漏会造成大批海洋动物(从鱼虾,海鸟至海豹,海狮等)死亡。

日常饮用水的8大雷区

千滚水:千滚水就是在炉上沸腾一夜或者很长时间的开水,还有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水被反复煮沸后,水中的挥发性物质很容易溜掉,但水中的不挥发性物质,如钙镁等重金属成分和亚硝酸盐等就会积聚得比较多。久饮这种水,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出现暂时腹泻、腹胀,甚至可能引起癌症。

重新煮开的水:开水重新煮沸会造成水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水中的亚硝酸盐过量、超标,可不同程度地引起人的身体倦怠、乏力、嗜睡、昏迷、全身青紫、血压下降、腹痛、腹泻、呕吐,日久还能引起恶性病。

生水:喝生水的害处多,因为自来水中的氯可以和没烧开的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质相互作用,易导致膀胱癌、直肠癌;野外的生水含有害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人饮用后,易得急性肠胃炎、肝炎、伤寒、痢疾及寄生虫感染。特别是大小河道、水库、井水都常遭受工厂废液、生活废水、农药残余等污染,喝生水更易引起疾病。

空气中久置的水:开水中有氧气等活性物质,如果开水在空气中暴露太久,这些活性物质就会挥发掉,缺少了氧气这种活性物质,开水的溶解能力也就会随之变差;由于活性物质挥发,水中的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则相对增加。

隔夜水:在保暖瓶中不是当天的开水,类似于空气中久置的水。

不开的水:饮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有害物质会随蒸汽蒸发而大大减少,如继续沸腾3分钟,饮用起来则安全得多。

老化水:俗称“死水”,也就是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常饮这种水,会使未成年人的细胞新陈代谢明显减慢,影响生长发育;中老年人加速衰老;致使食道癌、胃癌发病率日增。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质,也随着水贮存时间增加而增加。

放射源的危害范文5

[关键词]海洋核污染 放射性监测 药物防护 生物防护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T5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210-01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导致了太平洋核污染,就泄漏进入太平洋的铯-137的活度而言,该起事件是迄今为止发生的单次核污染事件最为严重的一次。由此引发的人们关于海洋核污染的关注也是前所未有,海洋核污染的主要来源、危害,以及如何监测和防治成为人们研究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党的十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的背景下,海洋核污染的问题应该更加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海洋核污染的途径及其危害

核污染是指核设施在正常运行或事故情况下大量放射性物质外逸进入环境造成的放射污染。其危害来源于放射性核素发出的α、β和γ射线对公众或其他生物的辐射损伤,常常被称之为放射性污染,海洋核污染的严重性在于除却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之外,这些物质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此生污染也非常严重。

海洋核污染的来源广泛(由于大气环流的原因使得任何地方的核污染都可能导致海洋核污染),如海洋或者海洋沿岸的一些核设施发生故障排放出的放射性物质(事实上,这些海洋中或近案的核设施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也会排放相关放射性物质,只不过其量小危害性小),又如一些核试验也会引起海洋核污染。由于放射性物质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放射性物质都有一定的半衰期,在衰变的这段时间里会一直持续的产生一定的射线,从而造成持续性危害。

海洋核污染的危害性很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海水的流动性使得海洋核污染的扩散性较强,如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海洋核污染的危害范围将不可想象,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流入海洋后会逐渐扩散至全球。如在日本福岛核危机发生之后,在福岛附近,除了局域性的回流以外,最主要是一条起源于台湾外海,沿着冲绳群岛、日本岛东侧,向东北方向的洋流。放射性物质会随着这条洋流的运动,远离陆地,进入太平洋深处1。

海洋核污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这主要是由于海水在太阳照射下会蒸发形成云,下雨以后放射性物质就会随着雨水进入土壤,地面的植物、农作物以及家畜等都将受到影响,最终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群受到核辐射危害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如儿童受到核辐射的危险度为成年人的4倍,儿童长期在核辐射区域生活极易患癌症、白血病以及腰痛、高血压、失明等疾病,而且发病潜伏期一般为5至10年。一般来说,胎儿细胞分裂是最快的,辐射的影响就会越明显;儿童受辐射较大的儿童若干年后得甲状腺癌的概率要比普通儿童高出3-5倍;青少年甲状腺功能正常,代谢活跃;老人甲状腺功能相对青壮年不活跃,代谢较迟缓。二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会导致海洋生物死亡并影响生物的生殖能力,放射性物质对于经过的鱼类会产生灼伤,而且对于污染物经过地方的生态系统会造成次生污染。

二、当前海洋核污染的主要监测技术概述

通常情况下,海洋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活度都处于极低的水平,一般为l一104Bq/kg或1―104Bq/L。在常规环境样品的放射性活度分析中,大量样品的浓缩、分离和提纯是必不可少的。正是对该原理的认知和利用,对于当前海洋核污染的主要监测仍然是基于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也就是常说的放射性监测,这主要是因为核污染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放射性物质的所产生的射线造成的污染,在寻找污染源的过程中,对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不但能够较好的发现污染源,亦能够对海洋核污染的防治找到突破口。

当前对海洋核污染的监测主要包括两个大类方法,一是对大气中放射性核素的分析,二是对海洋中放射性核素的分析。

一般来讲,131I、134Cs、137Cs等是空气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针对这些核素的监测方法主要是利用体积较大的气体采样器采集相应的样品之后,采用高纯锗的γ能谱仪对相关核素进行测量,并分析这些放射性核素活度在监测的空气区域里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判断核污染在监测区域的扩散情况和强度。

对于海洋中的放射性核素而言,主要包括90Sr、137Cs、134Cs、58Co、60Co、110mAg、54Mn等。对这些放射性核素的监测是海洋核污染的重要监测方法,不同的核素由于其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属性,因此在监测的方法上也存在区别。90Sr是钚的裂变产物,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等都是90Sr测定的一些方法,其中溶解萃取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137Cs在海水中的含量甚微,在测定前必须进行浓集。目前,在海洋研究中常用来浓缩分离铯的方法有六硝基二苯胺钾法、硅钨酸盐法等等。针对58Co、60Co、110mAg、54Mn等核素的分析多采用γ核素的联合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分析方法并不是绝对的,针对不同的核污染和海洋的具体生态环境,可以灵活采取不同的方法,也可以采取几种方法联合监测以提高监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海洋核污染的主要防治对策研究

一是要加强对核污染的源头控制。要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切实加强正在运行核设施的安全管理;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尤其是近海的相关核设施,存在隐患的要坚决整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要立即停止建设;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这些举措无疑是必要的。因为安全毕竟是涉及民生的大事,从安全第一考虑,慎对双刃剑。

二是要从战略层面对核能使用做出规划。严格控制能引起核污染的原料生产加工使用;通过立法限制核的使用和核原料的买卖,交易;使用核能源要确定其安全性,以安全最大化为原则;加快核能的科技研究,更深入的了解其原理,以更好的掌握和利用核能。

三是在具体的防护中多管齐下。穿防护服、药物防护和食物防护结合起来,促进核污染防护的科学合理进行。这主要是针对海洋核污染对人体的巨大危害而言的,一个人如果被暴露在辐射范围内,立即换一套衣服和鞋子,把他们放在一个密封的塑料袋中,封闭袋口,然后采取彻底的全面的淋浴。又如药物中,WR-2721氨磷汀作为防核辐射药显示了良好的核辐射防护作用和使用的安全性。

四是严格防止海洋核污染范围的扩散。如在日本福岛核事件发生之后,随着核污染扩散至海洋,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强对日本海产品的检验。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等国纷纷加强对日本海产品的检验。这就充分说明对于核污染的扩散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否则会对大面积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玉敏,李红,朱春来等.海洋核污染与放射性监测技术[J].舰船科学技术,2010,32(12):76-79,83.

[2] 陈立奇,何建华,林武辉等.海洋核污染的应急监测与评估技术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10):34-39,82.

[3] 何召壮.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看跨国核污染的国家责任[D].中国海洋大学,2012.

[4] 邹本川,赵德兴,尹相淳等.关于向海洋核污染控制的讨论[C].:9页.

放射源的危害范文6

关键词:室内氡、来源、危害、检测、防护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nature of radon, the source and for the harm to human body; Application RAD7 radon measurement analysis is used to test results; And provide protective measures. Designed to cause people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indoor radon an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harm to the people.

Keywords: indoor radon, the source, the harm,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11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氡(222Rn)的基本性质

氡(R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Ⅵ周期零族,原子序数为86;是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又是单原子气体,是惰性气体中最重的元素,也是铀衰变系中常温下唯一的气态元素。易溶于水、油脂和煤油。虽然氡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却是放射性气体,可衰变产生一系列新的核素,习惯上把这些新生的核素叫做氡的子体,而氡叫做母体。氡有27种同位素,最重要的是三个天然放射系――铀系、钍系和锕系中的镭的子体222Rn、220Rn、219Rn。由于220Rn来源于钍系,通常叫做钍射气(Tn)。219Rn是锕系中的一个成员,故叫做锕射气(An)。220Rn的半衰期为54.5s,219Rn的半衰期为3.9s,222 Rn的半衰期为3.82d。可见220Rn和219Rn的半衰期均较短,辐射卫生学意义不大。我们通常所讨论室内氡时主要是指222Rn。常温下,氡及其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

2、室内氡的来源

室内氡的主要来源是:(1)建筑物下的地层,既岩石或土壤析出的氡。地层深处含有铀、镭、钍的土壤岩石中能发现高浓度的氡,这些氡气通过地层断裂带进人土壤和大气层,通过扩散或渗流进入建筑物,进人室内的通路可以是地板缝隙以及穿过地板的各种管线周围的缝隙;(2)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现有资料证明,花岗岩,砖砂,水泥及石膏等特别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会析出氡;(3)水源和燃料(煤、液化气等)释放出来的氡。[1][2]表1所反映的是室内空气中氡的来源。[3]

3、氡对人体的危害

氡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体外辐射和体内辐射,其中以体内辐射为主。

3.1体外辐射

氡给人带来的体外辐射的危害是较小的。因氡的衰变以α衰变为主,而α射线的电离作用大,穿透能力较差,所以难以穿透人体的皮肤.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相对不大。

3.2体内辐射

由于氡存在于空气中,因此很容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当氡及其子体经呼吸道进入肺部后,衰变形成的一系列氡子体不再是气体而是以固体微粒沉积在肺部。氡子体衰变时放出射线, 这种射线可以使肺细胞受损, 存在引发患肺癌的可能性。若氡衰变过程中释放的粒子进人人体组织, 则会破坏细胞组织的DNA, 从而诱发癌症。同时, 氡在液体和脂肪中有较高的溶解度, 它会聚集在脂肪较多的器官中, 衰变产生氡子体, 对人体造成危害。氡子体所放射的α射线是构成人体肺癌和血液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 氡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占人体一生中所受到全部辐射伤害的55%以上, 其诱发肺癌的潜伏期大多都在15a 以上, 如果生活在室内氡浓度为200 Bq /m3 的环境中, 相当于每人每天吸烟15 支。氡是除吸烟以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它列为19 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认为氡是室内重要的致癌物质[4],[5]。另外,由于氡与人的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从而影响到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4.室内氡浓度检测

氡的测量方法很多, 从测量时间上分为瞬时测量、连续测量和累积测量; 从采样方式上可以分为被动测量和主动测量; 从测量对象上可以分为测氡、测氡子体或同时测氡和氡子体3种。进行氡浓度的检测,选择适宜的方法是取得合理结果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氡及其子体测量的方法较多,有的能够快速、准确地给出氡浓度的瞬时值;有的能给出一段时间的平均值;有的轻便无源,适合现场检测。常用的氡测量方法有:电离室法、闪烁室法、双虑膜法、汽球法、静电扩散法、固体径迹法、热释光法、活性炭被动吸附法以及驻极体测氡法等[6] 。

4.1室内氡浓度检测案例分析

本案例采用连续测量法,测量仪器为美国Durridge RAD7型电子测氡仪,对清远市某居民住房进行检测。该住房只是简单装修(即地面为瓷砖,墙面为乳胶漆,窗台有少许大理石),门窗封闭,检测开始时间为2011年9月25日下午8:03分,设定仪器以20分钟为一周期读取一次氡浓度值,共检测45个周期。数据分析如图1:

图1

本次检测,该房间封闭15小时,房间内平均氡浓度为78.4Bq/m3,最小值为1.80 Bq/m3,最大值为162 Bq/m3。

由图可见,随着房间封闭的时间越长,室内氡浓度的含量呈升高趋势,如果人在此室内环境中生活,势必会为身体健康留下隐患。

5、室内氡浓度的控制规范

我国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2002年1月又颁布了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重新修订了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993)发表的第65号出版物《住宅与工作场所氡―222的防护》推荐的适用于所有住宅内空气中氡浓度水平(200―600Bq/m3)相适应。随后在2010年8月又更新为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范规定I类民用建筑(住宅、医院、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氡浓度限值为200Bq/m3,Ⅱ类民用建筑(办公楼、商店、旅馆、娱乐场所、图书馆等)氡浓度限值为400Bq/m3。并且对不同的土壤氡浓度和土壤表面氡析出率的民用建筑工程场地有详细的划分。规定不同标准的场地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7]。

6、降低氡危害的防护措施

氡的防治方法概括起来就是“截源和消散”[8]。“截源”就是截断和减少氡的来源。“消散”就是把室内氡气扩散至室外, 以减少室内氡浓度。

6.1 在建房选址时, 应避开土壤中铀、钍、镭等放射性含量偏高的地区, 以降低氡从土壤和地基中的逸出, 这是降低氡及其子体潜在危害的最有效措施。在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D中,新增了架空层地板或地下室的地板下宜配合采用土壤降压处理法进行防氡,如图2

图2

6.2 在施工阶段对底层地坪保持良好的整体性和密实性,地板裂隙,各种地下管道的缝隙都要密封起来,阻塞氡的进入。新建房屋使用的建材中放射性含量要加以限制, 符合GB6763 - 86 《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的要求。对氡含量超标的建筑材料条件允许可以进行更换。对于已建筑的房屋来说,应对建筑物内表面加以密封或者使用防氡涂料等手段来降低氡浓度。

6.3 在装修居室时, 应慎选装饰材料。选择木材、通体砖、墙纸等放射性含量较低的装饰材料。

6.4 一般天然气中氡含量较高, 因此厨房应与其他房间隔开, 防止氡进入卧室。

6.5 室外空气中的氡浓度远远低于室内, 因此通风是降低室内氡浓度最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办法。科学监测表明, 房屋门窗关闭或打开, 室内氡的浓度可相差2~5 倍之多。因此, 每天开窗通风, 使室内积蓄的氡及时释放出去。

6.6 如果在某些氡浓度较高的场所工作或生活后, 进入浓度低的环境中进行适当的活动, 可以将吸入肺的大部分氡排出体外, 因此进行适当的室外活动, 有利于排出肺内的氡。

7.小结

到此,已将室内氡的主要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一些检测防护措施作了相关介绍。希望人们在了解了氡对人体的危害后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应对大众进行氡防护知识的宣传,对怀疑高氡的房屋要进行氡浓度检测,查找引起高氡的原因,积极采取防氡措施,减少所受到的危害,保持健康的身体。

当然,减少室内氡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普通公众的事。这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问题,应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由政府制定一定的法规以减少建材等带来的氡污染。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需要建筑供应商、建筑商、住户和政府各部门各尽其责,共同努力。还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加强研究力度,以从根本上减少室内氡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曹杰.室内氡的危害及控制措施[M].山西建筑,2002,28(4).

[2] 李彦路.建筑材料放射性和室内氡浓度检测技术[J].工程质量,2004

[3] UNSCEAR.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UNSCEAR 2000Report〔R〕. 2000, 132.

[4] 吴慧山. 氡测量方法与应用〔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5: 25.

[5] 许涛. 居室内氡的来源及防治〔J〕. 山西建筑, 2003, 29( 6) : 283- 284.

[6] GB/T14582-93《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检测方法》

[7] 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