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瘤范例6篇

纤维瘤

纤维瘤范文1

51岁的李希还在享受准妈妈的喜悦,却发现自己上原有的一个拇指大的硬块有长大的趋势。这个肿块是一个乳腺纤维腺瘤。这给她增加了很多烦恼,医生告诉她这个肿块是良性的,没什么问题。但她很犹豫,这对宝宝有没有影响呢?我要不要终止妊娠?

说说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腺瘤一般是年轻女性发病比较多见,最常见的是15―25岁,但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增大,发病年龄也开始有了增长。这是一种良性肿瘤,进行手术切除效果最好,药物治疗几乎没有效果。

单发性乳腺纤维腺瘤易切除,且肿瘤越小,对的损伤就愈小。对于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用手不能触及,或只能在B超下才能显示的小纤维腺瘤是很难切除干净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最好每隔半年(月经周期的第9―11天),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定期复查。

准妈妈的肿瘤烦恼

1 影响怀孕吗

一般来说,乳腺纤维腺瘤对孕妇没有很大影响。大部分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是可以先妊娠后治疗的。少数患者可能会因妊娠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肿瘤迅速增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能否先妊娠后治疗,要综合考虑肿块大小、位置及妊娠时肿块可能的变化而最终确定。

肿块大小与位置很重要,具体的治疗方法要考虑医学检查的结果和医生商量决定。

对已经有过妊娠经历的患者,可结合以往妊娠时的情况来判断是否可以先妊娠局台疗。其判断的标准在于妊娠后肿瘤大小的变化。如肿块逐渐增大,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相反,肿块恒定则可考虑先妊娠,哺乳后再进行手术切除。

2 影响哺乳吗

大多数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担心手术后会影响哺乳。是否真的有影响要看腺瘤是否堵塞了乳管。位于下方且直径2厘米以上的乳腺纤维瘤应尽早切除,因为处于这个位置的腺瘤本身就会影响乳汁分泌。只要对进行手术,就可能损伤乳管而影响乳汁的分泌,造成乳汁分泌不畅,乳汁淤积还可能导致乳腺炎。无论是否手术。母亲都应坚持哺乳,只要还没有发生乳腺炎就该坚持。

3 怀孕+肿瘤该怎么办

最好等到怀孕中期再手术,手术要避免引发流产。乳腺肿瘤本身并不会引起流产,而是做肿瘤切除手术时的疼痛刺激可能引起子宫收缩而导致流产。因此,在保证患者及胎儿安全的前提下,妊娠早期的乳腺纤维腺瘤可以等到妊娠中期再手术,妊娠晚期的乳腺纤维腺瘤可以等到临产后再手术。但同时也要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4 会不会癌变

乳腺纤维腺瘤虽是良性肿瘤,但病程长达20~30年的也有恶变的可能。患上此病时间不长的年轻女性一般不会在短期内恶变。如果腺瘤不增大,可等到哺乳后再切除。

预防之道:从小开始

爱护,坚持体检:每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应坚持自查,每月的月经干净后进行;3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到乳腺专科进行一次体检,40岁以上的女性每半年请专科医生体检一次,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纤维瘤范文2

[]四周型神经纤维瘤病;整形外科;切除;修复

四周型神经纤维瘤病也称VonRecklinghausen病,属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神经纤维瘤是一种生长在皮肤和皮下的良性肿瘤,起源于神经主干或神经末梢的神经轴索鞘的雪旺细胞或神经束膜细胞。可发生在神经束膜或神经干的任何部位,当累及其他系统,如皮肤、骨关节、内分泌,并发全身症状时则称神经纤维瘤病[1]。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可以分为中枢型、四周型、内脏型、不完全型。四周型最常见(占90%),表现为多发性皮肤神经纤维瘤和丛状神经瘤,也可伴有皮肤色素改变及肢体畸形[2]。我科自1981~2005年收治四周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46例,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8~55岁,中位年龄26岁,其中8~12岁

少年儿童6例。病程范围6个月~20年,3年以上16例。肿瘤位于头面部24例,四肢15例,躯干7例。肿瘤面积18~1600cm2。伴有牛奶咖啡色斑36例,巨指、多指4例,智力低下3例,脊柱侧弯1例,肘膝外翻1例,瘤体内继发血肿2例,肿瘤恶变3例,有家族史19例。

1.2治疗方法

1.2.1麻醉方法本组采用全身麻醉20例,控制性降压麻醉4例,硬膜外麻醉7例,臂丛阻滞4例,其余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肿瘤位于胸腹、头颈、背部者,可选用全身麻醉或控制性降压麻醉;位于下肢者,选用硬膜外麻醉;位于上肢者,选用臂丛阻滞麻醉;如瘤体不大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但应注重利多卡因的平安剂量,以免局麻药物中毒。

1.2.2手术切除完整彻底地切除瘤体是治疗的关键,但病变常系多发、散在分布,波及身体许多部位,并常侵犯深部组织,无明显清楚界限,或由于体积巨大,通常难以一一切除或完整切除。应根据具体情况拟定手术方案摘要:(1)如瘤体较小、局限,在皮下和深筋膜之间生长者可沿肿瘤囊外分离边缘整块切除肿瘤,切口按整形外科原则,采用梭形切口,长度等于肿瘤长度,术中可根据需要适当延长。(2)对于部位深、侵犯重要组织部位的肿瘤可大部切除;如瘤体巨大,位于躯干、四肢、眼睑等部位,呈软疣状下垂,无法完全切除,证实无恶变者,则可做姑息性减症切除,以改善外形,减少瘤体体积。(3)对于丛状生长的神经纤维瘤,因其往往浸润至四周正常组织,边界不清楚,仅做边缘切除不能彻底切除肿瘤,应扩大切除;发现有恶变倾向者也应扩大切除。我们主张切除四周紧邻的正常组织1~2cm。本组中肿瘤全部切除31例,大部切除12例,扩大切除3例。

1.2.3修复方法瘤体切除后遗留创面的修复覆盖是手术的另一个难题摘要:(1)直接原位缝合摘要:如遗留创面不大,皮肤条件好,一般可直接或将两侧创缘稍加游离后缝合。本组共10例。(2)全厚皮片移植摘要:较大的瘤体切除后难以直接缝合,创面表浅,无神经、血管外露者,可采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缺损,供皮区多选在下腹部。本组共14例。(3)瘤体表面皮片回植摘要:巨大的神经纤维瘤切除后,若瘤体表面皮肤正常或仅有轻度色素沉着,可将其表面皮肤反鼓取成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覆盖创面。既克服了皮源不足,又避免另择供皮区。本组共7例。(4)邻近皮瓣转移摘要:头面部的瘤体切除,或瘤体切除后创面位于关节活动部位,或伴有深部组织外露,为达到更好的外形及功能改善,可根据局部条件,设计皮瓣予以修复。本组共11例,其中滑行、旋转皮瓣7例,轴型皮瓣4例。(5)扩张皮瓣转移摘要:主要应用于头皮巨大神经纤维瘤,手术分两期进行摘要:Ⅰ期自瘤体和正常头皮交界处切开达帽状腱膜下,在正常头皮下潜行游离,将相应外形、大小适当的扩张器置入帽状腱膜下,根据需要可同时置入1~3个,术后1周可开始注入无菌生理盐水,皮瓣扩张一般需1~3个月;Ⅱ期手术首先取出扩张器,继而行瘤体切除,用扩张的皮瓣修复缺损。本组共4例。

1.2.4激光治疗对于其他部位散在较小的皮肤神经纤维瘤结节,可用CO2激光切除。典型的1例患者全身可见20余个豌豆至拇指头大小的柔软小结节。常规消毒、局麻后,左手持齿镊提起瘤体(直径1~2cm),右手持探头将光束对准瘤体基底部完成切除;直径小于1cm的直接用激光束气化组织,直到瘤体消失,再把表面烧灼一次形成锅底状。激光凝固封闭细小血管,术中无出血,手术时间短,切口无需缝合。但激光治疗只适合瘤体直径<2cm者,过大易致增生性瘢痕。

2结果

本组46例,除有2例旋转皮瓣尖端部分坏死外,其余均存活良好。30例获随访,时间1~3年,外形均明显改善,无并发症,效果满足。5例术后复发,3例行第2次手术,2例先后行3次手术,最终效果良好。

3讨论

3.1临床特征四周型神经纤维瘤病较为少见,但又是神经遗传病中相对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3000,男女无差异[3]。常见症状为发生于皮肤及皮下的多发性皮肤神经纤维瘤或纤维性软瘤,分布于躯干、四肢和面部,呈孤立结节状或串珠状生长,大小不等,肿瘤较大时因重力功能而下垂呈“囊袋”状。丛状神经纤维瘤常伴有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过度增生,引起面颈部或一个肢体的弥漫性肥大,质软,有弹性,可移动,又称橡皮病样多发性神经纤维瘤。90%以上的病例表现为多发性,数个到数十个不等,多者可达数百个以上,病变累及范围广泛,且具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大的倾向,青春期和妊娠期可加速发展[4~7]。牛奶咖啡色斑为本病的另一个重要体征,约40%~50%的病人于出生时即存在,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大,颜色变深且数目增多,以非暴露部位多见,其大小不一,边界清楚,多呈卵圆或其他外形,不突出皮肤,色斑间皮肤正常。正常人约有10%可有1个或多个色素斑,但如超过6个,其中有的直径>1.5cm时则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8,9]。除了皮肤表现外,可伴有橡皮病、骨骼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及畸形,某些器官的巨大发育(如巨阑尾畸形、巨指等)。短期内如瘤体迅速增大,局部疼痛,排除瘤体血管破裂,血肿形成后,应考虑恶变可能,如肿块固定,需高度怀疑,本病恶变率为7%[10]。

3.2整形外科治疗原则目前尚无一种有效的疗法能够预防或逆转此病的特征性病变,治疗以外科切除为主。手术是十分棘手的新问题,巨大软组织肿块的平安切除和良好的体表轮廓和质地修复是关键。原则上应彻底或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应根据患者神经纤维瘤的不同部位、类型选择不同的术式切除肿瘤,如有神经纤维穿入,应尽可能将其从肿瘤内剥离出来,予以保留;切除后再进行皮肤缺损的修复或体表轮廓的整形和再造。如肿瘤过大,妨碍肢体功能或面部肿瘤影响容貌,或有压迫症状时,应尽早手术切除。若要等肿瘤长得很大,严重累及神经主干时手术则必将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或因肿瘤太大而难以做到彻底切除。若肿瘤生长迅速并有剧痛时,应及时切除,以防恶变。

3.3术中止血办法由于肿瘤组织脆嫩,肿瘤血管壁内缺少平滑肌,瘤体内常形成血管窦,且窦腔壁薄、弹性差,手术出血常难以控制。以下办法有利于止血摘要:(1)降压麻醉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一般控制收缩压不低于80mmHg或维持平均动脉压在50~65mmHg,或以降低基础血压的30%为标准,并根据术中出血情况进行适当调节,时间以30~45min为宜[11]。(2)肿瘤位于四肢者可用止血带,头颈部者可先结扎颈外动脉或行颈外动脉栓塞术。(3)在距肿瘤5mm处用7号丝线环扎瘤体蒂部,两针缝线之间相互交叉,可阻断肿瘤和四周组织的血液供给。(4)手术过程中边切边止血是有效的方法,采取长皮肤切口,短距离推进,切开皮肤后整片压迫切口缘,控制出血,再逐渐暴露切口缘进行止血,在肿瘤组织深层切除肿瘤,一边切除一边缝合止血,切除肿瘤后深层缝扎数针,以免伤口缝合后内出血。(5)组织脆难缝合、难结扎可采用电刀剥离,边切边凝,亦能减少出血。(6)如创面渗血较多,难以控制,可做创面加压包扎,2~4天后行Ⅱ期手术修复创面。(7)术前可做动脉造影,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慎重考虑是否行暂时性血管栓塞或局部凝血术。

纤维瘤范文3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CD3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241

资料与方法

本组选择疼痛、咳嗽、呼吸困难SFT病例10例,年龄16~73岁,以胸壁多见。

方法:HE切片,免疫组化CD34、Vim、CD99、Bcl-2、Des、SMA、CK、EMA、CD68、CD117、S-100蛋白染色及随访。

结 果

10例SFT分别发生于肺内、胸腔、腹腔、纵隔、盆腔、腹股沟、大腿等部位,肿块大小0.8cm×0.6cm×0.5cm~30cm×20cm×8cm,临床表现以肿块压迫所致的症状多见,镜下组织结构及形态呈多样性,典型改变为梭形肿瘤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漩涡状排列,其间夹杂以多少不等的胶原纤维。免疫组化染色示所有病例CD34、Vim、CD99均为弥漫阳性。

7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伴脂肪肉瘤性分化,10例SFT中1例失访,其余9例随访3~92个月,7例无复发,2例复发或转移。

讨 论

肿瘤可为良性和恶性典型的良性病例,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交错缠绕在一起,伴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许多呈蟹足肿样。各区细胞丰富程度差别很大,部分区域可呈血管周细胞瘤样结构。细胞丰富者易被误诊为纤维肉瘤和恶性神经鞘瘤。在纤维成分为主的肿瘤边缘有时可见立方细胞团,可形成状、管状或巢索,这些细胞实际上是陷在肿瘤内的间质或细支气管肺泡细胞,而不应认为是肿瘤含有双向分化的成分。恶性的特点是细胞丰富、具有异型性、细胞分裂活跃和坏死,核分裂像一般都在4/10HPF以上。

免疫组织化学:CD34阳性、CD99阳性、Vim阳性、BCL-2阳性、S-100阳性、SMA灶区阳性、CD117阴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瘤细胞可能具有树突状纤维母细胞性分化,常显示明显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最初由Klemperer和Rabin于1931年报道[1],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被发现具有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分化的特征[2],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目前认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起源于表达CD34抗原的树突状间质细胞,分布于人体结缔组织中[3],除胸膜腔外以头颈部、上呼吸道、盆腔腹膜后及肢体软组织为常见,也可发生于脑膜、脊髓、前列腺、纵隔、心包、会厌、眼眶、甲状腺、乳腺等部位。免疫组化:Vim阳性、大多或全部CD34阳性、CD99阳性、BCL-2阳性,对于本肿瘤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文献报道约近10%胸膜外[4]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具有恶性的生物学行为,表现为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SFT的良恶性区别亚型[5]:①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伴脂肪肉瘤性分化瘤组织Vim、CD34、bcl-2、CD99均(+),而上皮、肌、神经标记均(-)。②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及成熟脂肪组织混合构成,梭形细胞排列呈富于细胞区及细胞稀疏区,部分呈黏液样有多数扩张的圆形血管,壁增厚透明变是显著特征未见核分裂象及细胞多形性,亦未见出血、坏死。③诊断为上皮样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因其形态具有双相性,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

免疫组化显示:瘤组织Vim、CD34、bcl-2、CD99均(+),而上皮、肌、神经标记均(-)。诊断为上皮样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三黏液样型SFT间叶性肿瘤有黏液样变,如黏液样脂肪肉瘤、黏液性恶纤组、黏液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即SFT是否也可有黏液样型SFT本例形态上的特点是梭形细胞为主、黏液变突出,粗大胶原及血管壁增厚透明变,横纹肌样细胞具有上皮样,是其特征。

脂肪瘤样型血管外皮瘤:瘤细胞温和,其间夹杂脂肪成分,脂肪成熟,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可见绳索样纤维脂肪瘤样型血管外皮瘤:血管外皮瘤样排列方式,可以出现patternless pattern,细胞变化较大,出现少细胞区和富于细胞区总的看,富于细胞区脂肪组织少,像典型的SFT,而细胞稀疏较多黏液样区,有大量大小不等的脂肪细胞,较似梭形细胞脂肪瘤。

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伴软骨肉瘤分化[6]:①神经节细胞瘤:患者有高血压症状,光镜下可见分化成熟的神经节细胞,本例无明显症状且无神经节细胞可与其鉴别。②纤维组织细胞瘤:具有相似于正常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成分为主要特征,也可含有其他细胞成分,如杜顿巨细胞、泡沫细胞、炎症细胞等。免疫组化CD34阴性。③良性血管外皮瘤:血管呈鹿角状、树枝状,血管有密集的两型瘤细胞,网状纤维染色常见网状纤维组织自血管向外放射走行。④单相纤维性滑膜肉瘤。

参考文献

1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8).

2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报告.济宁医学院学报,2007,30(4).

3 李长平,范钦和,王亚茹,等.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3,19(2):138-140.

4 陈卉娇,张红英,李响,等.26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四川大学学报,2004,35(5):675-679.

纤维瘤范文4

[关键词] 乳腺;纤维腺瘤;彩超;综合分析;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a)-0166-02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体来讲,乳腺纤维腺瘤通常为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处发生的混合型肿瘤,多见于18~30岁处于青春期或哺乳期的年轻女性,是一种年轻女性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女性面临的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也日益增大,乳腺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攀升。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0%的女性患乳腺纤维腺瘤,这些女性多为青春期后期的女性,19~20岁的女性是主要的患病人群。目前,医学界有关乳腺纤维腺瘤的具体病因尚无官方定论,一部分学者猜测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强、基因因素和药物因素,有可能是造成女性发生乳腺纤维腺瘤的主要原因。大量的医学研究表明,乳腺纤维腺瘤的恶变率不高,但是,若患者不及时进行治疗,其危险性不容忽视。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乳腺纤维腺瘤有转变为乳腺癌的趋势,当患者伴有肿瘤细胞过度增生时,该危险性显著上升。虽然有些学者认为,由于患者体质差异,一些乳腺纤维腺瘤可能会在患者体内保持稳定,甚至被患者吸收,不需要外介入治疗,但是,此种说法缺乏临床医学数据的支持。目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主要途径仍然是手术切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切除充分考虑了美学原则和功能性原则,采用了乳晕切口、乳腺微创旋切系统等先进技术。彩超诊断技术使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乳腺纤维腺瘤的本质,同时提高了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准确性。一般来讲,患者通常发现自身两侧或单侧乳腺生有无痛性肿块,超声学诊断能够利用多切面扫描对乳腺纤维腺瘤进行准确的诊断,在彩超扫描中清晰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形状、边界回声等信息,这对于肿块性质的明确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该研究通过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对该院检查的3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彩超图像进行深入分析,加深b 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诊断的进一步认识,提高现诊断的准确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检查的已经确诊的3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彩超检查进行分析,30例患者年龄集中在18~60岁之间,其中最小者为18岁,最大者为63岁,中位年龄为35岁。具体比例如下:18~20岁3例(10%),21~30 岁2 例(40%),31~40岁10 例( 33.3%),41~50 岁3 例(10%), 51~ 60 岁2例( 6.7%)。所有患者都经手术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且病史最长为7年,最短为3个月。30位患者的临床表现为:17例肿瘤期伴随生理期有胀痛感,10例乳腺肿瘤区有压痛感,其余3例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为体检时检出。

1.2 仪器与设备

采用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为L12-3,频率7. 5~10 MHz。

1.3 方法

首先,调节仪器状态,要求患者平躺或者侧卧在检查台上,充分暴露部位,在检测部位涂抹耦合剂,注意涂抹要均匀,对各个方向做扫查排除,当发现有疑似病变部位时,检查人员需要做如下观察,并详细记录观察结果:①观察并记录疑似肿块的主要声学特征:测量肿块的大小,观察肿块的形态、存在部位、内部回声、边界回声等,同时,检查肿块有无钙化,及其与周围组织的依存关系。②观察并记录肿块周围组织主要的声学特征:重点检查部位包括与乳腺相连的淋巴组织、腋窝淋巴结等。③观察并记录肿块内血管的走向及形态特征。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反映肿块内的血流情况,并根据血流情况的不同对血流信号进行分级,分级依据是目前广泛采用的Adler 方法,分为0、I、II、III 级。

1.4 统计方法

该文中所有的统计分析均利用PSS20.0完成。

2 结果

2.1 二维超声图像结果

①肿块大小:30例患者的肿块大小在0.5 cm×0.2 cm~9.1 cm×2.6 cm之间变动,其平均直径为2.1 cm。其中,单发性肿瘤为26例,所占比例为86.7%,多发性肿瘤为4例,所占比例为13.2%;②肿块声学信息:所有患者的肿块均为低回声,但是回声的均匀程度不同,其中,回声均匀的24例,不均匀的为6例;后方回声状况也有差异,其中19例后方回声增强,其余11例后方回声没有明显变化;③肿瘤边界情况:3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肿瘤呈现出不同形态,有的肿块形状为较为规则的圆形护着椭圆形,其边界较为光滑,清晰可辨,有的肿块则呈现不规则的长条状,边界毛躁,有突起;同时,肿块的分叶状况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有7例患者肿瘤呈现明显分叶状况,9例患者肿瘤分叶不显著。④肿瘤钙化情况:30例患者内肿瘤呈现较为明显的钙化情况的为12例,轻微钙化为6例;⑤肿瘤包膜情况:30例患者内中,肿瘤呈现包膜的为16例,怀疑为包膜肿瘤的为8例。

2.2 彩色多普勒分析肿瘤内血流情况

利用彩色多普勒分析,可对肿瘤内的血流情况进行观察,依据Alder提出的半定量法对患者肿瘤内血流情况进行如下分类:无明显血流情况的为0级,少量血流为Ⅰ级,例如点状血流;中等血流量定位Ⅱ级;血流量较大的为Ⅲ级,例如有丰富的血管等。30例患者中,Ⅰ级20 例,Ⅱ级6 例,Ⅲ级4例。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为女性乳腺疾病中的常见肿瘤,且多发于年轻女性。典型的乳腺纤维瘤的彩超图像特征为:肿瘤为规则的圆形或者椭圆形,与周围组织几乎没有粘连,肿瘤分叶化状况明显,边界清晰且容易辨认,肿瘤的纵径一般大于肿瘤的直径,肿瘤的边界回声一般为低回声,且回声均匀,后方回声状况一般为增强,或无明显变化,肿瘤外部可有纤维包膜,内部可能出现明显的钙化现象。同时,其多普勒反映的血流状况为:肿瘤内部有呈现点状或者棒状的血流信号。当乳腺纤维腺瘤的彩超检查结果符合上述描述时,则一般可以进行确诊。在该调查研究中,呈现明显的乳腺纤维腺瘤特征的病历高达26例,占到总调查人数的90%。

乳腺纤维腺瘤的声学图像特征与患者的病理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患病初期,乳腺纤维腺瘤的外部包膜呈现出不完整的包膜情况,甚至可以看到突起,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这种现象逐渐消失。

同时,肿瘤的钙化情况也需要引起注意。在该调查中,50岁以上的2位患者的肿瘤彩超图像呈现出明显的钙化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患病时间较长,肿瘤内部出现砂状钙化。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纤维腺瘤出现的粗大钙化应当与乳腺癌的微钙化相区别,微钙化为乳腺癌的明显特征,同时乳腺癌的后方回声往往呈现出衰减的状况,与乳腺纤维腺瘤的后方回声增强或无变化相区别。

通过对30例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特征。综上,对于具有明显乳腺纤维腺瘤彩超图像特征的患者,可以确诊,否则需要进行穿刺检查,以进一步确诊,避免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伟,方超,李家淑,等.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在乳腺癌和纤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5): 672- 674.

[2] 游德亮.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分析(42例报告)[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1) :53.

纤维瘤范文5

[关键词] 彩色超声;乳腺纤维瘤;价值;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b)-0099-02

乳腺纤维瘤(fibroadenoma of breast)是妇科临床上最为常见、多发的良性肿瘤之一,一直困扰着中老年妇女的身体健康,让女性痛苦不堪[1-2]。乳腺纤维瘤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1)普通型:最常见;(2)青春型:较少见;(3)巨纤维腺瘤亦称分叶型纤维腺瘤。乳腺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4]。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身体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近些年来,我国医学仪器有了很大进步,彩色超声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诊断乳腺纤维瘤[5]。为了进一步提高彩色超声诊断乳腺纤维瘤,研究彩色超声检查对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纤维瘤的治愈率。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1月本院做乳腺检查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1月本院做乳腺检查的60例患者,本组60例患者经过临床表现、彩色超声以及手术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纤维瘤。年龄为20~56岁,平均35.2岁。按照疾病类型可分为:重度乳腺小叶增生22例,轻度乳腺小叶增生30例,其他类型8例。

1.2 仪器和检查方法

使用美国GE Logic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12 MHz。检查前询问病史,孕妇取仰卧位,让患者的双手平放在头顶下,使得乳腺与腋窝得到较大程度的暴露,将作为检查的中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长轴保持与乳管长轴在一个水平线上,从1~12点位置呈现放射状对患者的做连续转动检查,全方位整个、乳腺内部结构、乳管系统长轴图像。密切观察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以及血流分布等情况[6]。

2 结果

全部6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经过彩色超声诊断,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的患者为46例,非典型的患者为14例。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形态为圆形或者类圆形,纵横比值大于1,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完整,后方回声增强。非典型表现为:形态呈不规则状,边界比较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较大钙化点与少量液性暗区,血流大多为稀少或无血流。如图1。

本组6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证实:有38例乳腺纤维瘤,占全部的63.3%;乳腺增生的患者为9例,占全部的15.0%;乳腺炎性肿块患者为7例,占全部的11.7%;乳腺导管状瘤的患者为6例,占全部的10.0%。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7],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多为患者无意间摸到或查体检查出来,一般不伴有疼痛感,亦不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诱发乳腺纤维瘤的病因主要有:雌激素水平失衡、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药物、激素以及遗传倾向等[8]。

本研究表明,(1)典型的声像图表现的患者为46例,非典型的患者为14例,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形态为圆形或者类圆形,纵横比值大于1,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完整,后方回声增强。非典型表现为:形态呈不规则状,边界比较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较大钙化点与少量液性暗区,血流大多为稀少或无血流。(2)手术病理证实有38例乳腺纤维瘤,占全部的63.3%,说明彩色超声对于诊断乳腺纤维瘤局域较高的可靠性。潘瑞等[9],樊娟等[10]也证实彩色超声对于乳腺纤维瘤具有方便、快捷、准确等优势。因此,彩色超声可以用来作为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车艳玲,李晶. 浅谈乳腺叶状囊肉瘤与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影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6,4(6):463-464.

[2] 李玉姣,胡嘉涛.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5):39-40.

[3] E Baez,K Strathmann,M Vetter,et al. Likelihood of malignancy in breast lesions characterised by ultrasound with a combined diagnostic score[J]. Ultrasound in Medicine & Biology,2005,31(2):179-184.

[4] 张燕,李旭军,童珍君.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系统在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5):333-335.

[5] 车艳玲,李晶. 浅谈乳腺叶状囊肉瘤与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影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6,4(6):463-464.

[6] 王勤勇,曲文志,金光华,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乳腺纤维导管镜联合应用对溢液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4):313-315.

[7] 张玮,芦爱霞,韩巧芳. 高频彩色超声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中的应用[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4):349-350.

[8] 赖慧华,夏丽华. 高频彩色超声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探讨[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8,17(5):211-212.

[9] 潘瑞,邬玉辉,海健,等.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活检系统在切除乳腺纤维瘤中的应用[J]. 中国医师杂志,2006,8(12):1683-1684.

纤维瘤范文6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术后指导

作者单位:401329重庆九龙坡区第五人民医院

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乳腺纤维瘤78例,对其采取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患者,年龄19~43岁,平均27岁,其中19~35岁有54例,占比69.2%。已婚女性占比87%,为67例。双侧乳腺多发乳腺纤维瘤52例,单侧26例,平均切除肿瘤数为6,最多为9个,最少为2个,且多位于外上象限,边界清楚,无淋巴结肿大,呈圆形或卵圆形,硬度较坚韧,无压痛。另有18例存在巨型纤维瘤,直径10~14 cm。

1.2 方法 手术前使用彩超定位、标记肿瘤位置,然后将瘤体固定于胸壁上,然后沿其乳晕或放射线作刀口区皮肤局部麻醉。然后沿乳晕周围圆形描记线切开皮肤,皮下剥离范围至离最远纤维瘤处,逐层切开,至瘤体包膜后,用血管钳初步游离瘤体及瘤体假包膜及相邻正常组织,用小弯血管钳、剪刀小心将瘤体钝锐结合分离[1]。严密比血后逐层缝合切口,缝合切口时,宜先在外环切口下做双重皮内荷包缝合,以缩小外环半径,再将内外环定点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对这些患者进行回访,方式为体检,电话咨询,B超复查,观察指标为愈合情况、对称情况、乳晕感觉情况、切口裂痕,以及复况等。并对这些观察因素进行综合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向后逐步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P

2 结果

78例手术,有1例术后创内血肿而感染有1例,其余均获成功。回访70例,平均回访时间为9个,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由表可知回访结果表明,采用手术切除乳腺纤维瘤的疗效较为明显。切口愈合正常者有98.6%,对称情况为91.4%,有97.1%的案例乳晕正常,另外有2例裂痕明显,2例出现复况。

表1

术后回访情况统计表

回访数愈合正常对称情况乳晕正常明显裂痕复发

例数7069646822

占比100%98.6%91.4%97.1%2.9%2.9%

注:*P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常见于适龄妇女中,其形成机理与卵巢功能旺盛,机体和局部组织对雌激素过度刺激的敏感性有关,雌激素水平过高,乳腺组织对其发生局部反应,从而导致本病。多数情况下它是一种良性肿瘤,表现在无明显症状,大多无疼痛或触痛,偶尔可有轻微触痛。另外肿瘤呈现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为分叶状,质实韧,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及有滑动感,表而皮肤无改变,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多数乳腺纤维瘤为普通型,瘤体小,生长缓慢,直径小于3 cm。但是普通纤维瘤容易变成直径大于10 cm的巨型纤维瘤。在实际治疗中,可以使用中药治疗,手术治疗,或两者结合的方法。

3.1 本例中,有2例裂痕明显,通过对病案的复查,认定为手术治疗的时机与方法均有欠妥之处。因为瘤体较小(直径小于1 cm),局部麻醉后不易找到,另外考虑到年轻女性居多,相当一部分担心手术留下裂痕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如果瘤体小于1 cm时,建议使用中药治疗,避免手术瘤体积过小,活动度较大给手术带来的难度,以及留下裂痕的隐患。

3.2 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术前应通过彩超等手段排除是否为恶性肿瘤,因为恶性肿瘤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甚至会演变成乳腺癌,只有排除后才能采取正确的手术方法;先摆好,再进行标记。因为手术过程中体味的变化会导致标记未知的变化;手术切除时,在乳腺腺体表面作潜行分离时要适度,既要暴露充分,同时要尽量少切断cooper韧带,以避免出现悬韧带维持形状的能力下降;乳腺纤维腺瘤的癌变率为0.038%~0.12%,35岁以上,尤以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恶变危险性高,术前要判断是否是恶心肿瘤,术中切除组织必须常规送病理检查,有条件者可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免漏诊贻误病情。

3.3 术后健康教育 首先是饮食指导,有效的饮食可以避免乳腺纤维瘤复发。术后患者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的温热食物,以及高蛋自、高维生素、富含钙质及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蛋类、豆制品、肝脏、花生、芝麻及新鲜的蔬菜水果,同时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等食物,以免引起皮肤搔痒。其次是切口愈合后健康教育,术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不良心理状态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失去平衡,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导致疾病发生。因此要注意放松心情,多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