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的成语范例6篇

孝顺的成语

孝顺的成语范文1

关键词: 《论语》 《孝经》 排列次序

《论语》与《孝经》,同为儒家经典著作,在历代目录学文献中的排列次序或先或后。对这一问题,窦秀艳在《从历代史志著录顺序的不同看〈论语〉〈孝经〉的经部地位》一文中指出,《论语》、《孝经》位次排列的不同,主要受时代政治文化因素与经学学术发展情况的影响①。这二者都是目录学著作创作者所处的外部环境。但个人对外部环境的接受程度不尽相同,个人要夺得话语权,要么顺应主流话语,要么勇于发表创见。学者在目录学作品中对经典典籍进行排序,从中可以体现出学者对各部典籍的态度,在创作之前,各部典籍要先对学者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即学者对各部典籍有过充分的了解才能成书。因此,个人取舍好恶很可能会对目录学作品中的位次排列产生影响。

一、两汉:《论语》先于《孝经》

西汉刘向撰《别录》,其子刘歆在此基础上著成《七略》,为我国目录学著作开山之作,虽已亡佚,但东汉班固对《七略》“删其要,以备篇籍”,后人大致可以窥见其“指要”。《汉书・艺文志》首列六艺略,下属九种,依次为《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等。《易》至《春秋》为儒家六经,从汉代开始,地位就已至高无上。《论语》、《孝经》紧列其后,说明两书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汉书・艺文志》、《论语》类提要云:“凡《论语》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孝经》类提要云:“凡《孝经》十一家,五十九篇。《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②可见,截止于班固所处的东汉初期,经学界对《论语》的研究要多于《孝经》。《论语》是因孔子门人论纂夫子之语而得名,《孝经》则是孔子对孝道的见解。论语类置于孝经类前,不仅是由于当时学术界对两书的重视程度不一,而且与刘向、班固等人对两书的接受程度有关。刘向、刘歆父子为汉室宗亲,都曾卷入政治斗争。《汉书・刘向传》记载了刘向称引灾异,弹劾外戚宦官的数次进谏,谏文中多次引用“六经”,还引用过《论语》中“见不善如探汤”一句。在谏言中同时引用“六经”和《论语》,体现刘向对《论语》经学地位的认可,也反映《论语》对刘向政治活动的巨大影响。

班固祖上世代为官,他对仕进的期望有家传的影响。《后汉书・班固传》载,班固曾被诬告私改国史,班超上书申辩,汉显宗不仅没有怪罪,反而令班固继续著述。帝王的赏识与宽容自然会增加班固对汉家王朝的认可与忠诚。《论语》以“仁”、“礼”、“中庸”为核心,包含儒家在政治、学术、外交、教育等方面的见解,后世学者仍要通过离析字句、反复琢磨,探讨其中深意。《孝经》篇幅明显小于《论语》,意义也较为浅显,偏向于对民众的思想教育。对于忠于朝廷、渴望经世致用的班固而言,从《论语》中获得的滋养很可能会更多。班固曾参与讨论对匈奴的对策,“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这一见解体现了他深谋远虑的政治眼光。后来,班固还随同窦宪出征匈奴,虽然后来兵败受到牵连,但他欲建立军功的愿望凸显无疑。班固的匈奴对策和亲赴疆场的举动,明显能够体现出《论语》对他事功观念的影响。因此,班固继承《七略》中对《论语》、《孝经》的排序,是符合他对两书的重视程度的。

二、从魏至隋:《论语》、《孝经》或先或后

从魏至隋,战乱不断,朝代更迭频仍,但学术思想领域极为活跃。一方面,社会环境对学者的影响举足轻重,另一方面,百花齐放式的个人思想动态,在目录学作品成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荀勖的《中经新簿》和阮孝绪的《七录》继承了刘歆、班固对《论语》、《孝经》的排序。荀勖先是仕于曹魏,后来入晋,都是身居显位。热衷仕进,讲究经世致用之人,在《论语》、《孝经》中更重《论语》,易于理解。可阮孝绪早有超然远引之志,著有《高隐传》。但《梁书・阮孝绪传》记载:“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③“亲而不党”看似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实则深谙入世之道。《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中明哲保身的思想对阮孝绪的处世原则影响颇深。

王俭《七志》将六艺略改名为“经典志”,并把《孝经》置于“经典志”首位。这一举动可谓前所未有,体现了王俭对《孝经》的高度重视。《南齐书》载,王俭父亲早亡,为叔父所养,“数岁,袭爵豫宁县侯。拜受茅土,流涕呜咽”,可见其对叔父恩德的感激乃对孝道的践行。“后上使陆澄诵《孝经》,起自‘仲尼居’,俭曰:‘澄所谓博而寡要。臣请诵之。’乃诵‘君子之事上章’”④。王俭主动向皇帝请示,背诵《孝经》,可见他对《孝经》的熟识,也体现出南齐君臣对《孝经》的高度重视。王俭认为《孝经》之要旨在于“君子之事上章”,说明《孝经》维护政权稳定的作用得到了王俭的认可。王俭仕途较为顺遂,官至公卿,正是文人士大夫践行忠孝,得以善终的典范。以此观之,对王俭将《孝经》置于“经典志”首位的举动,就易于理解了。

到了陈隋,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辄撰集五典孝经论语及老庄尔雅等音,合为三三十卷,号曰《经典释文》。”此处《孝经》、《论语》的次序已不同于《七略》和《汉书・艺文志》。《经典释文》是一部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典籍,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目录学著作,但陆德明对儒家经典的次第相当重视。在序录中,陆德明专门谈到“次第”一节,“五经六籍,圣人设教,训诱机要,宁有短长?然时有浇淳,随病投药,不相沿袭,岂无先后?所以次第互有不同”。之后陆德明指出了众多目录学著作在次第上的不同。“今欲以著述早晚,经义总别,以成次第,出之如左”⑤,陆德明试图根据成书时代先后,对各部经典进行排序。陆德明认为《孝经》与《春秋》一样,是孔子述作,但所记内容的差异使得《孝经》宜列在《春秋》之后。但《论语》是由孔子门徒辑录的夫子之言,创作时间晚于《孝经》,所以《孝经》宜先于《论语》。据《新唐书・陆德明传》载,陆德明经历了陈、隋、唐三朝,都出仕为官。表面看来,陆德明渴望仕进,讲究经世致用,理应更加看重《论语》。但陆德明历任国子助教、国子博士,而且在职之时,都是凭借自己的文才,深受君王赏识。实质上,他更像是一位昌明学问的文士,做官无非是做学问的阶梯。此外,《新唐书》云:“王世充僭号,封子玄恕为汉王,以德明为师,即其庐行束礼。德明耻之,服巴豆剂,僵偃东壁下。玄恕入拜床垂,德明对之遗利,不复开口,遂移病成皋。”⑥对于僭位的王世充,他还是相当具有骨气的,并非为了仕进,完全丢掉操守。因此,尽管陆德明有丰富的政治生活经验,但并不能明显看出他眼中的《孝经》、《论语》孰轻孰重,而他的确是以作品产生时代的先后安排序次的。

三、唐及以后:史志目录中《孝经》先于《论语》及私人目录的反拨

魏征的《隋书・经籍志》中,《孝经》也是置于《论语》之前。唐代国势强盛,君王为了维护统治,重视孝道,因此在国家史志目录中做出抬高《孝经》的举动。然而,魏征个人对两部经典的取舍好恶,也起到了巨大作用。他身为谏臣,敢谏直言,尽忠于社稷。虽然认可以“仁义”治天下,但更重视孝道的功用,“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自天子达于庶人,虽尊卑有差,及乎行孝,其义一也。先王因之以治国家,化天下,故能不严而顺,不肃而成。斯实生灵之至德,王者之要道”(《隋志》孝经类提要)。魏征在行动和思想上,都更看重《孝经》。“孔子既叙六经,题目不同,指意差别,恐斯道离散,故作孝经,以总会之,明其枝流虽分,本萌于孝者也”,在经学著作的关系上,魏征认为,孔夫子作《孝经》,是以之总会“六经”。“六经”中包蕴的“道”,也是萌生于孝的。这种观点既是对既往学术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唐初思想观念的反映,更涵盖魏征个人的创见。在论语类提要中,可以体现魏征个人观点的仅有“言合于道”一句。评语的多少,态度的差异,高下立判。此外,《汉志》中《论语》类所收书籍,基本上都与《论语》有关,《孔子家语》、《孔子三朝》、《孔子徒人图法》也与孔子及其门人言行有关。附属于孝经类的《五经杂议》、《尔雅》、《小尔雅》、《弟子职》等书,与《孝经》的联系显然并不密切。从归类书籍的严密程度,明显可以看出,班固重《论语》甚于《孝经》。而到了魏征手中,则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情况。《隋志》中《孝经》类严格收录有关《孝经》的书籍,并未杂录其他篇籍。而论语类则附录《尔雅》、《广雅》诸书和《五经总义》、《白虎通》、《六艺论》等经解类书籍。再次,谶纬类收录关于“六经”与《孝经》的谶纬之书,而单单没有《论语》的谶纬之书。虽然魏征“今录其见者,列于六经之下,以备异说”(《隋志》谶纬类提要),言下之意对谶纬书籍的可信度持保守态度,但是不收《论语》谶纬之书,还是可以看出魏征重《孝经》甚于《论语》的倾向。

从《汉书・艺文志》到《隋书・经籍志》,从七分法到四分法,我国目录学著作的体质基本成熟。后世对《孝经》、《论语》的排序也基本确立。宋元明清各史志均继承了《隋书・经籍志》对两书的排列顺序,《孝经》先于《论语》。宋人郑樵的《通志》是一部系统记载历代制度的通史。艺文略列经类书籍:易、书、诗、春秋、孝经、论语、尔雅、经解等,《孝经》也是列于《论语》之前。南宋陈振孙私人目录《直斋书录解题》目录顺序依次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语孟类、谶纬类、经解类、小学类等。《论语》、《孟子》合并为语孟类,孝经类先于语孟类。

然而,窦秀艳指出,宋元之际,一些目录学者在私人目录著作中反映了《论语》地位回升的政治学术动态。她列举了南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和清初朱彝尊的《经义考》。这些私人目录对《孝经》先于《论语》的排序进行反拨,体现出学者力求创新的学术思想和独立人格,是争取个人话语权的勇敢尝试。

再次,有些经学著作单提《论语》,而不提《孝经》,作者取舍则更明显。北宋刘敞《七经小传》三卷,所谓“七经”,是指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论语等七部经书,并未涉及《孝经》。清代钱曾撰《读书敏求记》,卷一首列经书,下列书籍没有明确分类,但是大致依类别分布,依次为易类、书类、诗类、春秋类、礼类、论语类、孟子类、经解类等,其中也无《孝经》一类书籍。

综上所述,《孝经》、《论语》等经学著作对中国古代学者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因而学者对《孝经》、《论语》的看法因人而异。总体而言,个人取舍在目录学著作的成书过程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个人内心的取向与外部环境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的,不能绝对分离。外部环境和个人因素的合力,使得这两部经典在历代目录学作品中出现了或先或后的排列顺序。鉴于此,结合外部环境,关注学者个人因素在中国古代目录学中的影响,或许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

注释:

①窦秀艳.从历代史志著录顺序的不同看《论语》《孝经》的经部地位[J].孔子研究,2003(2):114-121.

②[汉]班固.汉书.[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1717,1719.

③[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740.

④[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435,436.

⑤[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3:1,3.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5639,5640.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撰.汉书[M].[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唐]魏征,令狐德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中华书局,1983.

[4]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M].中华书局,1984.

[5]汪辟疆著.目录学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

[6]余嘉锡著.目录学发微[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徐有富著.目录学与学术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孝顺的成语范文2

关键词:孝道思想 高职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论语》 传统文化

1 他山之石: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区区二十字却道出了孝道的精髓,即:一养,即赡养父母。二敬,即敬爱父母。三安,即不给父母带去烦恼。四终生孝敬。

1.1 春秋时管仲提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以看到没有基本生活的满足就无从谈及孝道了,故而尽孝道首先要能够做到物质上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意思就是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即“敬”。

1.2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意思就是说: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在此,孔子认为仅仅供养父母还是不行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父母怀有一片孝敬之情。也就是要注意养父母之心,从内心深处敬爱父母,让父母生活的心情舒畅。里仁篇第十八讲到,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1]意思就是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1.3 除了“养亲”、“敬亲”,孔子认为要做到真正的孝,还要注意“安亲”,要做到弗辱。[1]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

1.4 里仁篇第二十讲到,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意思就是说: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同时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

2 玉石之契:《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关联

2.1 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之根本。百善孝为先,遵守孝道、践行孝道是一个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没有健全完善的人格,就无从谈及爱人与爱国,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因而孝道教育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当为根本。

2.1.1 孝道是人道德素质的逻辑起点。在中国古代社会,孝被看作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孝道确实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起点。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一切善行和精神建设都出于对别人的关系与爱护,作为子女最先接触的思想就是父母的爱,从父母身上获得母爱或父爱,而今再融发出子女对于父母的以及其他人的爱。如果没有对于父母的基本孝道,其也不可能对他人具有怜爱之心。孝是人之道德之基,也是精神文化境界之渊源,当今许多的教育学家对于孝道进行了精神层次分析,明确进行孝道教育是进行爱国教育的第一步。

2.1.2 孝道是人际关系的价值基础,是社会和睦的精神支撑。在我国传统社会文化建设中,人际关系遵循血缘以及宗法原则而进行,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遵循一个“孝”,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建立的基本,儒家思想所追求的文化精髓就是要将血缘之爱推及他人,以对于父母之爱的善行对待他人,那么一定会形成一个充满相互爱护的文化氛围,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将和蔼相处。因此当今社会的人际关系要借鉴与吸取儒家思想,建立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人们相互之间充满着爱心与关爱,对待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对待儿童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多为社会尽一点责任,因此要以孝道为思想精髓,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精神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2 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软肋。当前,学生群体的孝道缺失现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这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对孝道思想的教育不无关系。

2.2.1 学校孝道教育的重视不足。学校是学生的第二教育场所,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对学生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学生政治理想层面与专业文化的学习的教育,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明显不足。首先,有些学校虽然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也曾讲到孝道,但教育形式古板生硬,学生对所讲孝道内容并不能很好的领会掌握;其次,除了略微提到孝道的相关知识,思想道德课更多的是向学生教授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却忽视了对父母尽孝的基本的道德教育;第三,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并不是非常规范,关于孝道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没有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这就使得学生的道德修养略显不足甚至是缺失。

2.2.2 学校孝道教育的知行脱节。学校在进行孝道教育时过重于理论环节的教育而忽视孝道实践,重点考察学生的孝道理论,而不重视对于学生实践孝道的引导,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实践主体作用,这是目前孝道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当代人对“照顾父母”、“尊敬父母”和“体贴父母和令他们开心”有着很大的认同性,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在身体力行方面却不能让人满意。道德教育由于考察评价存在灵活性,因此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时也只是教育学生如何进行孝道以及孝道的意义等,而对于孝道的具体实现形式以及孝道实践效果忽视评价,同时学校对于孝道教育的形式也过于死板,缺乏创新性的内容,学生在利用孝道知识时他们采取的方式也过于死板,造成学生对于孝道的实质没有深刻的领会,容易误导学生,因此目前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要对父母孝顺,但是却认为孝顺要在父母老了之后才能进行,因此目前学校开展孝道教育模式会导致学生孝道认知和孝道践行的脱节。

3 攻玉之用:《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启示

内容是孝道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以《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为鉴,我们要不断丰富完善孝道教育的内容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笔者认为,孝道教育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能养:养父母之身。所谓能养,就是教育学生尽孝道首先就是要对父母进行物质赡养,让父母吃饱穿暖,保持身体健康,这是尽孝最起码的要求。首先,学生应当明白要做到善事父母,尽孝道,首先就要做到能够养亲。父母老了以后,他们的劳动能力就会降低,他们就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了,同时加上疾病的困扰,此时需要子女要进行赡养义务,以孝心尽父母养育之恩。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养亲的方式教育。一般说来,对父母的物质赡养应包括经济资助和生活照顾。但由于学生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还没有能力对父母进行经济资助,因此学生所能做的就是在生活上应尽量照顾父母,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生病的时候应随侍在侧等,这些都能体现出子女的孝道。

3.2 尊亲:养父母之心。所谓尊亲,就是教育学生除了养父母之身,还要注意从内心深处敬爱父母,让父母生活得心情舒畅,这是尽孝更高一层次的要求。首先,应使学生了解孝道中“敬”的重要意义:《论语》为政篇第七讲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孝经》中也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说明孝的最高境界应是尊敬父母,给予情感上的关照,而养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养”已经不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了,随着空巢现象这一问题的日益凸显,老年人的精神诉求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尤其是对尚未经济独立的学生来说,精神上尽孝道是他们的主要形式,因此更要把握从精神上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其次,教授了学生尊亲的重要性之后,还要注意教授如何来践行尊亲,要做到尊亲,就是要尊重父母,关心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情感和需求,尊重他们的经验、意见、建议和决定,给予父母充分的爱和情感支持,使老人在精神生活层面上能够体会到子女的一片孝心。

3.3 感恩:孝道的灵魂。子女对父母的孝道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从这一点上来说,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进行孝道教育的情感基础。因此要从子女和父母的情感联系入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培养起学生的孝道。此外,我们不仅因父母、妻子、儿女给我以关怀、爱护、帮助、照顾、支持、提携而感恩,还要对邻里、亲戚、朋友和社会中的人表示感恩,更要感谢社会给我们的一切。“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应当成为个人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3.4 践行:孝心成孝行。看孩子孝顺与否标准很多,不一定认为孝顺的孩子就会给父母磕头,也不能认为给父母磕头的孩子就是孝顺的。孩子们的孝顺不能够用硬性的要求来要求和管理,我们需要做的是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促使孩子们认为孝顺是应该的一种很自然的习性,是人们亲情的顺理成章的表现。孝道不应流于一种形式,更不应该把某些陈旧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强加在青年人身上。孝心只有真正变成一种行动,让孝心变成孝行,才是孝道的真谛。如何能够打动学生呢?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生动活泼、形象感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孝道教育过程中要建立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其采取的形式、活动内容要有所区别。总之关于孝道的践行,要避免形式化,也不可搞“形象工程”,要做到求真务实,在学校里可以以各种形式广泛开展,此外还要注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走出学校的小圈子,在各种社区、公众场所开展有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进而为整个社会孝道体系的建立做出努力,孝道教育要从小事入手、正视对于学生的孝道意识培养和孝道行为习惯的锤炼。

参考文献:

[1]文选德.论语诠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70,69,162,

163,164,69.

孝顺的成语范文3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8、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9、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0、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1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13、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1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1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16、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1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18、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19、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0、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2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23、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2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25、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26、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注释: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27、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注释:孝是天经地义的。

28、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注释: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2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增广贤文》。

注释: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0、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注释: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3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注释: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孝顺的成语范文4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启蒙经典《弟子规》,用简单质朴的语言阐述了“孝”的三重境界。其中,敬养父母是孝的原初境界,是其他道德原则的伦理基础;忠君爱国是孝的扩充境界,体现了孝与忠的完美结合;爱众亲仁是孝的升华境界,体现了孝与仁、爱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弟子规》 孝 境界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位列“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首。

在古人看来,履行孝道是道德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1。但是,由于受“五四”以来“打倒孔家店”的影响,加之市场经济的冲击,当前人们对“孝”存在很多狭隘、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本文以《孝经》和《弟子规》为依据,尝试性剖析“孝”的三重境界,以期完整、准确地理解“孝”的含义。

《孝经》借孔子与曾子的问答,提出了“孝”的三重境界:“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 事亲,即敬养父母,是孝的原初境界,也是其他道德原则的伦理基础;事君,即忠君爱国,是孝的扩充境界,体现了孝与忠的完美结合;立身,即爱众亲仁,是孝的升华境界,体现了孝与仁、爱的有机统一。《弟子规》则以简单质朴的语言,分别阐述了“孝”的三重境界。

一、孝的原初境界:敬养父母

敬养父母是孝的原初意义,是忠君爱国和爱众亲仁的伦理基础。按照《弟子规》的论述,敬养父母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生事爱敬、死事哀戚,养父母之身。为人子女者,在平时要多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做到“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根据季节和时令变化,积极、主动地满足父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父母生病时要悉心照料,做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照顾父母按时服药,注意父母生病期间的饮食禁忌,防止病情恶化;如果父母不幸去世,要按时祭祀父母的亡灵,做到“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其次,谨遵教诲、恭聆训勉,悦父母之心。为人子女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遵父母的教诲,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用恭敬的心态,及时回应父母的呼唤,努力落实父母的命令,严谨遵奉父母的教诲;在行为习惯上要顺承父母的心意,做到“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努力改正和去除那些令父母厌恶的做法或习气,让父母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在处理兄弟姊妹的关系时要团结和睦,做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大家相互尊重、相互礼让。

再次,弘扬美德、劝谏过失,厚父母之德。为人子女者,要努力继承和弘扬父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启蒙经典《弟子规》,用简单质朴的语言阐述了“孝”的三重境界。其中,敬养父母是孝的原初境界,是其他道德原则的伦理基础;忠君爱国是孝的扩充境界,体现了孝与忠的完美结合;爱众亲仁是孝的升华境界,体现了孝与仁、爱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弟子规》 孝 境界

母的美德,牢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做到“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弘扬和彰显父母的美德与教诲;如果父母在思想或行为中存在某些不妥当的地方,要善巧方便地予以规劝,做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以恭敬、柔顺的语气和态度,努力劝谏父母改正错误,当劝谏不奏效时,仍然要保持耐心和恭顺,做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二、孝的扩充境界:忠君爱国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孝”并非单纯局限在子女与父母之间,而是可以扩充和迁移的。“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3“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4 在当代社会,“忠君爱国”早已没有了封建时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专制和愚忠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和对领导的尊重与服从。《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其可贵之处在于:它没有泛泛地空谈“忠君爱国”的口号,而是从人们的日常行为入手,把忠孝思想贯穿在待人接物当中,体现在人们履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上。

在对待各级领导方面,《弟子规》要求人们“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保持谦虚和恭敬的态度;“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注意必要的礼节礼貌;“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运用合适的语音语调。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时,《弟子规》要求人们“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努力向思想进步、业务精良的同事学习;“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时时警醒自己,忠于职守,发奋工作;“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不介入同事之间蜚短流长的议论,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对待本职工作上,《弟子规》要求人们“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耐心细致地完成上级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既不拈轻怕重,又不粗心大意;“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勇于正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失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改正错误。

三、孝的升华境界:爱众亲仁

自汉朝以来,中国的历代君主均崇尚以孝治天下。这其中当然会有“愚民”的成分存在,但更多的,是统治阶级希望通过对孝道的宣传和弘扬,达到教民亲爱、移风易俗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要把对父母的孝敬之情,升华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众亲仁境界。

这也就是《孝经》里讲的:“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5《弟子规》对于孝的升华境界的论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爱众。古人认为:“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6 为了履行孝道、敬养父母,为人子女者必须恭敬地对待他人。受此思想影响,《弟子规》提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主张用慈悲仁爱之心,普遍地对待一切人民,而且要努力做到“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把对父母的孝升华为对人民的爱。

其爱众思想表现在:与人交往要有平等心,“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待人接物要有恭敬心,“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对他人的善行善举要有随喜心,“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对他人的缺点错误要有包容心,“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对他人的帮助要有感恩心,“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亲仁。为了履行孝道、敬养父母,为人子女者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防止出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的后果。这种对自身修养的重视,在《弟子规》里升华为了“亲仁”的境界。由于“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所以在结交朋友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拣择,做到“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否则就会“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那么,怎样判断谁是仁者呢?《弟子规》给出了三条参考标准:“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从外表判断,仁者举手投足透着稳重和威严,令人折服;从言语判断,仁者讲话真诚坦率,不顾虑重重;从态度判断,仁者温良恭俭让,不奴颜媚骨或哗众取宠。

参考书目:

[1]《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2]《孝经·士章第五》。

[3]《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4]《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

孝顺的成语范文5

一、何谓孝

《论语》全篇谈及“孝”只有19次,但在开篇《学而》篇中就提及到有子对“孝”的阐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P2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种人“犯上”是很少见的;若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君子向来致力于根基性的东西,这样“道”就会产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是一个人为“仁”(人)的基础。其中,“孝”是奴隶社会时期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是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被视为维系封建时期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会乱套,社会的基础就不稳定。

《阳货》篇中孔子说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P85孔子认为,《诗》可以作为侍奉父母的理论基础,学习和研究《诗》就会运用其中的道理来孝敬父母了。在《子路》篇中,子贡向孔子请教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即读书人。孔子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1]P140可见一个可以做到孝顺父母、恭敬兄长,从而受到宗族和乡里称赞的人,可以称作第二等的“士”,孔子认为这是次一等的表现。这里的孝悌是少数人能够做到的,代表读书至少让人的行为有一些改善。

二、如何行孝

如何行孝?孔子对不同的人给了不同的回答。本文将其归纳为六点。第一,孟懿子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答曰:“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1]P13孔子认为,孝就是不违背礼制。父母在世时,按照礼的准则来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了,按礼的规定来安葬、祭祀他们。除了有孝顺的心意外,更重要的是要合乎礼制尽孝。若以天子葬礼的规格来对待父母的葬礼,就不合适,会引起别人的批评。行为举止只有无违于礼,才能实现孝顺的心意。内在的孝心需要与外在的礼法相配合,这样才是实践孝的正确之道。正如《礼记・祭统》所言:“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第二,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答到:“父母唯其疾之忧”[1]P14即让父母只为了孩子的疾病担忧。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像孟武伯这样的贵族子弟,一天到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所以孔子希望父母只会为自己的疾病方面担忧,在其他方面不要出差错疾病是人不能控制的,所以保证自己的身体,也算是敬了孝道。

第三,子游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回到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P14意思是说:“孝”不只是对父母的赡养,更重要的是要敬重父母。如果没有这份敬重,那与“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第四,子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P15孔子认为,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食让年长者享用,远远没有做到“孝”,更重要的应该在侍奉父母时能和颜悦色。在白平编著的《杨伯峻商榷》中,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孔子对“色难”的理解。父母的某些意愿,子女往往不一定知道。子女应当善于观察,从父母的情绪中捉摸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达到令他们满意的效果。“所谓‘色难’,就是说满足父母的常规意愿很容易,通过父母的表情而揣摩他们的心意却很难。这里的‘色’也可以理解为父母在满意情况下的愉悦表情,也就是说养体容易养色难。”[2]P18

第五,“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P40古代有游学或游仕,由于交通不便利,要保持联络更加不可能。所以父母在世时,尽量不要远离父母。即使“远游”一定不要让父母牵挂,让他们知道所去之处在哪以及是否安全。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将自己的行踪告知父母,也可减轻父母的担忧,这也算尽孝了。

第六,“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1]P40孔子说:“父母的年纪,做子女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为他们得享高寿而高兴,另一方面为他们日渐老迈而忧虑。”“喜”和“惧”的同时呈现,正是人类情感的特色所在。如此一来,做子女的更应该把握孝顺父母的机会,以免将来有朝一日,“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一辈子的遗憾。

三、孝的标准

什么是孝的标准?《论语》中共有两处提及到。《先进》篇中,“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P111据记载,闵子骞的母亲去世了,他父亲又娶了妻子,生了两个儿子。有一年严冬,父亲发现继母偏心,给自己的亲生儿子穿厚棉袄,却给闵子骞穿内里只有芦花的衣服,根本无法御寒。父亲一气之下,要休掉妻子,闵子骞立即劝阻:“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他父亲只好改变主意,后母被感动,对闵子骞慈爱起来。他能以德报怨,别人都不会质疑他父母兄弟对他的称赞,这也算是真正的孝行。《子张》篇中,“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1]P202孔子认为,孟庄子的孝行,别的都还有办法做到,但是他不更换父亲任用的家臣与父亲实行的政策,这一点是别人难以做到的。《学而》篇中说:“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P7孟庄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让一切保持原状,好像父亲还在世一样。如此孝顺实在是难能可贵,一般人不易做到。

考察一个人是否孝顺还有一个标准:父母死后仍应继续对父母尽孝,即葬祭以礼。宰我对守孝三年有看法,于是问孔子:“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1]P188宰我认为三年守孝期太长,一年就可以了。要不然三年之后,礼、乐都会荒废的。孔子不同意宰我的看法,但并没有直接反驳他。而是说“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1]P100即守丧时,要吃比较粗糙的食物,而不能“无所不佩”,要不然,心不能“安”。孔子本意是启发宰我,希望唤起他对死去父母的怀念之情,哪知宰我完全没有领会到孔子的心意,竟很果断的回答:“安”。孔子只好说:“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安之,则为之!”[1]P188孔子认为:在守丧期,吃美味不觉得甘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居住在家里不以为舒适。后面又说了一次:“今安之,则为之”,是对宰我态度的无可奈何。待宰我走后,孔子批评宰我道:“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P188孔子说宰我不仁,孩子生下来三年之内都不能“免于父母之怀”,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公认的丧期,宰我也曾在父母怀中受过三年的,三年之丧恰好与三年免于怀对应。孔子认为在生命的最初三年,父母对我们的照顾,无论如何也难以报答,我们不能忘本。《子张》篇中,曾子说:“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1]P202意思就是说:人难得有把自己的真情尽致吐露出来的机会,如果有的话,一定是在双亲去世的时候。一般人在平时总会有所隐藏,但在父母过世时,悲从中来,不可能不伤心。一个人的名声就算再不好,在父母过世时,他的悲伤都是值得同情的,因为这显示了人性最真诚、最脆弱的一面。

《论语》中还有两处提及到对父母不应有态度。《先进》篇提到就算仲由与冉求都还不够资格做“大臣”,但是他们仍然是有原则的,比如“杀父弑君,亦不从也”[1]P117。告诫我们要有最基本的原则,不一定做到忠孝,起码不能杀父弑君。《颜渊》篇写道:“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1]P130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一时的忿怒便忘记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甚至连累了自己的爹娘,这样是糊涂的。若为一点小事而怒火中烧,会使事态恶化,最终连累家人。古人重孝道,所以主张父母在世时,必须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若使父母沦落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地步,父母就会陷入没有人敬奉的悲惨境地。如果行为任性、轻重不分,造成有损于孝道的情况,就会“惑”了。

但是尽孝不是一味地听从父母的话,如古人说的“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绝非如此。不能不分是非、缘由,什么都听父母的,这不是孝,这是对父母不负责任的表现。“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1]P40孔子认为:我们在服侍自己父母时,如果发现他们有什么过错,向父母婉言相劝之后,若心意并未被接受,也仍要恭敬地对待他们,不能触犯,内心虽忧愁但不抱怨。仍须“不违”、“不怨”。不可因父母的过错而绝情相对,但也不可事事都顺从父母。《子路》篇中,“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1]P139儒家主张对人们的小过要宽容和赦免,攘羊的性质不算严重,儿子完全可以采用告发以外的其他方式来处理。攘羊是件不光彩的事,所以要“隐”,但并不是说对父母的过错视而不见,子女有“谏”的义务。告发攘羊,这种正直在孔子看来不是“直”,真正的“直”是追求合理化结果的最大化。“直在其中”也表明了孝思想,孝顺是在一定原则基础上的。

四、结语

《为政》篇道,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1]P20-21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书经》说:‘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再推广到政治上。’这就是参与政治,不然,如何算参与政治呢?”《论语》中还有三处提到:《学而》篇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P4 和“事父母,能竭其力”[1]P5;《子罕》篇“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1]P92。都体现了一个人在家尽心尽力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把这种行动推广出去,在外服侍公卿身份的人,从而影响政治。孔子把政治观念缩小到以家庭为单位的最小组织。

参考文献

孝顺的成语范文6

论文关键词:孔子  孝道思想  启示 

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孝及孝道的内涵出发 ,分析 了孔子论孝的重要性及其孝道的内涵,从而认识到孔子的孝涉及父母、家庭、自然、国家等,是大孝、全孝。再结合当今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主ff-a4~’l行孝要从小事做起,在生活实践 中践履孝道。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强调全社会孝道重生的意义。 

一、孝与孝道的内涵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亲。②指居丧。如:守孝;戴孝;孝服。③保育《汉语大词典》中孝:①祭,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④居丧。⑤指孝服、丧服。l2]《孝经》中载:“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围炉夜话》:“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笔者认为,孝是天地之正气的凝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孔子说:“所谓道,其实就是对自然的一种妙用;所谓孝,是人实践道而达到的最高德行。道包容天地,生育万物,形成万象,赋予事物的个性和生命,这功德最实在;但并不因此将万物据为私有,充当储藏万物的府库,不做万物的主管,不寻求人们的理会、了解,不占有任何东西,这就叫做道。道用在人身上,则叫做孝。所谓孝,就是敬奉父母的意思。” 

二、孔子论孝的重要性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对百姓的一切教化都应从孝道开始。又说: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即孔子说,仁是所有道德的根源,而孝是众德之根本。还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强调天地问万事万物中人是最贵重的,而人的行为没有比孝更重要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_3瑚进而强调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既然孝非常重要,不孝是不可以的。他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那 强调不孝行为罪大恶极。孝是美好的,不孝是可耻的。那么是否人人都有条件行孝呢?他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 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 白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孔子进一步强调,普通人通过天时地利、谨身节用也能行孝,不可能无条件行孝。 

三、孔子论孝与父母、自然和国家 

孔子认为,孝必须落实到 日常生活之中,于是他论述了在处理与父母、与自然、乃至与国家时孝如何体现。 

1.孔子论孝与父母 

(1)让父母无忧。父母是子女的生命之源。《诗经》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瑚意思是父母生我,教育我,挂念我,出入抱着我。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亲回答说:“思而啮指。”孔子评价道:“曾参之孝,精感万里。”这从侧面说明了无论儿女走到哪里,父母就牵挂到哪里。所以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所以父母在,人们不能到处跑,即使不得已也要说明去向,尽量减少父母 的担忧。孔子还说:“父母 唯其疾之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子女要珍惜生命,修养身心,建功立业,让父母得以慰籍和荣耀,这是孝的最终归宿。

(2)善待父母。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jl 意思是如果子女的孝在于养活父母,那么与养活狗马无区别。所以孔子说:“意者身不敬!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日:农与缪与,不女聊。’这要求我们对待父母不仅态度恭敬,还要和颜悦色,不能只满足给其吃穿。孔子还要求人们做地道的孝子,“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即所谓:“生事受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孔子不愧是圣人,他不仅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还教导人们怎样对待活着的父母和死去的父母。 

(3)了解、帮助父母。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们要了解父母,知道父母的年龄,为父母的年高而高兴,为父母 日近大去之日而悲伤。我们不仅要了解父母,而且要为父母出谋划策,帮助父母。他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3]还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教导人们不要一味的顺从父母,当父母有错时,做子女的应尽力劝谏,即使父母不接受,也不要对父母大吼大叫。 

(4)对待丧事。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即说,生前要礼待父母,父母死后要按礼的规矩安葬父母。还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傣,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嘲 6]即说父母死了,我们要痛苦,要悲伤,吃好穿好也高兴不起来,悲痛无以言表。 

2.孔子论孝与自然 

孔子提倡爱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并上升到道德中“孝”的高度。他说:“伐—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子这个伟大的圣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要爱护 自然的论断,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应该从圣人的理论中得到启示,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地球。 

3.孔子论孝与国家 

孔子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爱者,不敢慢于人。”嘲 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嫌弃天下人的父母,敬重 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轻慢天下所有人的父母。“故不亲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享,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是的,一个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别人的父母,如果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让  怀天下呢?孔子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3] 又说:“君子之教孝也,非家至而 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睇,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还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睇,故顺可移于长。”嘲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教民要从孝开始,孝悌之道可以移于治国之道。只要人人孝,才可以使人敬爱天下人的父母,才可以使人敬爱天下人的兄长,才可以忠于君王。总之,只有实行孝道方能实现天下太平。孔子这一观点,虽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的社会秩序。但它同时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它启发我们要人人拥有爱 tl,,人人奉献爱心,以共建美好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讲,孔子的孝是全孝、大孝,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孝。所以,孔子主张要舍小爱为大爱,舍小孝为大孝。适当的时候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乐于奉献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因为孔子心怀天下,所以将爱心和责任推及他人和社会。 

四、孔子孝道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1.正视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天地之间正气的凝结,是天地的精华,宇宙中万事万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然而当今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和知识的商品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关爱和责任逐渐淡化。现代人物质欲求的日益膨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使他们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甚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寿命的延长,我已步人老龄化社会,明日的老人可能拥有百万财富,但精神上能倍感寂寞,更需要子女的慰藉当代的青少年是国家未来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高度的社会责任和希望,所找们必须注重孝道教育,使青少年一代懂得敬爱父母和关爱人。只有这样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人陡,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希望。 

2.家庭应重视对成员的孝道教育,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它是一个人最初接受育的场所,早期教育对于一个人将来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有很多教育家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作过论述,如颜之推、载、朱熹、王阳明等,因此孝道教育应通过家庭在一个人幼年就开始,通过日常生活来丰富幼儿有关孝的知识、增进孝的感、磨炼孝的意志,巩固孝的行为。我国古代在这方面有很多功的经验,我们的家庭孝道教育应加以批判吸收。

3.学校要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 

孝道教育应从小进行,尤其是学校应把孝道教育纳入学德育之中。学校在德育课中应有针对生地开设孝道及孝道关的课程,同时应把孝道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之中,通过各科学来培养学生的孝道。同时,学校应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践活动,把孝道教育落实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鼓励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孝道。 

4.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把孝道教育传播于全社会 

社会也应注重孝道教育。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宣孝的典型并对不孝之人予以曝光、谴责和鞭挞,把孝道教育传于千家万户,培养全社会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社舆论氛围。让每一个人认识到孝敬父母是自己的责任,不孝可耻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个人事业的健康发展,才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5.青少年应当在生活实践中践履孝道 

首先,青少年在远离父母时,必须加强 自身的修养。树立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不要在人生的征途中走上迷途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发愤学习或勤奋工作,抓青春时光,不浪费一分一秒,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或良好的业绩报父母。从而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慰籍,让父母为自己的子女感到自豪。其三,经常与父母沟通,尽力消除父母的担忧。青少年假使远离父母千里之遥,无论如何父母总是会牵挂他们。所以,不要以学习或工作忙为借口忘了远方的父母。即使不能家看看,也要经常打电话或发信息,及时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父母,让父母彻底安心。其四,如回到家中,做子女的要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珍惜父母的劳动,不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尽量节省开支,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的压力。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行孝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事情。很难设想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能够主动地爱别人、主动地帮助别人、能够有效地融入集体而为社会所接纳。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后代少些冷漠、多些爱心,有了敬爱之心,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关心和爱护别人,才能自觉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必须让后代体验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使他们完成爱亲人、爱家、爱社会、爱自然、爱国家的使命,使f也1门尽到从小家到天下的责任。我们自己也应义不容辞地爱父母,主动地爱别人和帮助别人,热爱 自然和国家,为全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片孝心,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们从孔子孝及孝道教育的思想中不正好可以获得这些宝贵的启示吗?

参考文献 : 

[1]辞海编辑为运会编纂.辞海(1999年普及本中册)[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514.

[2]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第4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196

[3]注受宽.孝经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王永彬.围炉夜[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4.

[5]李殿元,王定璋,杜国志,注译.论语外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李申.论语精粹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1.

[7]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em3.济南:齐鲁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