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景的作文范例6篇

关于风景的作文

关于风景的作文范文1

摘要:我国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并不能与景区的快速发展完全同步。本文论述了我国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保护与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了完善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保护的建议以及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现状;问题;建议

1. 前言

水利工程是水利风景区的重要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风景区的整体规划与运营。在水利工程基础上结合相关风景资源及环境可构建出综合型旅游区域从而供游人进行观光活动,同时也可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上世纪80年代初,水管单位着手开发水利风景区并取得一定成效。截止2012年,水利景区已发展到518个部级风景区,上千个省级及一般风景区。在相关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部级水利风景区于2020年之前应达到1000家上下。当然完成上述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在水利风景区资源不断完善开发过程中,对于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经济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一些景区也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

2. 水利风景区资源及水利风景区的现状

水利资源现正以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水利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开发。在水利工程规划或新建之时,注重环境保护,把生态景观设计植入其中。将水利风景区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将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实现水利风景区的规模效益。水利风景区的管理不断加强,同时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强化进取服务质量,许多风景区还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针对性地进行广告宣传,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3. 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保护的问题

经历数十年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景区的开发规划让水利风景区从思想和良性循环上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同时与水利工程的建设相结合,节省投资,各个景区都能高效、有序的规划、建设。然而目前水利风景区存在突出的问题是:景区雷同现象严重,新开发的水利风景区形式单一、缺乏特色,使得游客“窥一斑可知全豹”;其二则是水利风景资源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管理不善,致使一些水库水体遭受污染,加重了水库的病害;对河湖、湿地的过度开发,造成水质下降,湿地面积缩小,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现目前还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开发,是严重缺乏可持续性的。

3.2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保护的建议

3.2.1水利风景资源的调研及评价

风景资源是风景区开发的依托和根本,是其内在品质的基础,在景区开发前,应做好深入的调研工作,从而获得风景区开发决策的依据。

相对于其他类型景区水利风景资源构成较为复杂,其核心价值体现与其密度性、整体质量以及多样性方面,因此在对景观评价过程中需对水域风景构成进行细致分析,同时还要结合工程景观以及周边人文景观进行综合考评。其次要把握风景中的美感、文化底蕴以及景观的功能性从而全面、客观地将其开发价值反映出来。在多元化因素作用下应科学、合理审视开发目标,以规范化方向去进行价值发掘,且不能随意、盲目操作。

3.2.2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中注重文化的作用

景观和文化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只有景观与文化相得益彰才能使景观得于延续。景观是水文化的具体体现,通过景观可更为直接地将文化这种抽象性艺术表现出来,同时景观的多样化呈现也使得景观区整体结构更富有层次化,其内涵也得到了扩充。水文化需要载体才能彰显,而景观正是良好的载体。为了让载体更具表达张力就需要保持选材与主体以及周围环境相呼应,将特征性元素反应出来。以和谐为导向,以水文化反映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让人与自然保持协调,以此来突出人与环境的亲和力。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水利风景区。缺乏文化要素的景观就是缺乏生命意义的景观。

3.2.3 科学创新的方法规划水利景区

风景资源不仅仅依赖于自然的景观,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赏者的主观评定,相对于自然资源,景观较难通过客观、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价;随着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使得风景资源评价和规划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从感性到理性、从孤立性到系统性、从定性化到定量化不断演进发展。大量的数学方法和基础理论不断应用可以选择最佳的区域和类型配置,体现通用性、灵活性和包容性,同时完善水利工程形象及局部构造,丰富景观细节的表现力,达到自然风景和人工景观的高度和谐。

3.2.4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资源保护的新技术新理论

风景区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无法仿制性,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中应处理好风景区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资源保护是相对于开发而提出的,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开发,实现水利风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和保护中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通过资源的开发应该让环境更加优美,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吸收环境保护的新技术新理论,通过人工措施促进森林群落自然演替,采用物种更新、景观抚育相结合,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塑造一个多类型的风景线。

4.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初,能较好地实行建设与管理的有机结合。能够较好利用和发挥自身已有的优势和条件,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认真分析,寻求改进之处,同时能较好发挥市场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建设中的个体间关系以及管理中的各层关系把握不够清晰;管理模式相对单一,不能针对自身特有的情况制定适用于当地的水利风景区管理体系。

4.2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建议

4.2.1 处理好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中多个关系

正确处理好水利工程主体功能和风景化管理的关系,水利风景区建设是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优化和补充,通过整治环境可进一步促使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同时可增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性,这有利于综合服务水平提升。将风景区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进行相互协调来扩大社会经济发展效益,而在这种要求下让上述元素彼此间产生相互作用,达到共同发展目标。最终让整个社会以及社会群体受益。水利风景区是永恒的公益事业,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应当提倡政府主导,并要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对工程建设、相关规划工作把握其脉络、层次,理清相互关系,让水利整体水平得以提升,完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4.2.2 将文化注入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中

在水利风景区中,自然景观可能由于受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干扰,但经过大自然若干年的调整后,再次形成自然景观,这些自然景观通过开发利用成为水利风景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是能启迪人们与水产生感应的通道,即精神资源,这就是文化,因此,水文化是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灵魂。水利风景区与水文化的关系是:水利风景区既是水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传承、弘扬水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水文化可以提升水利风景区的品位。在建设中,要根据当地的名族风俗、文化,突显其特有的文化和历史;在水利风景区的管理中,始终把握文化对于景区的重要性,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坚守文化这一重要的底线。

4.2.3 利用创新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来建设和管理水利风景区

随着水利风景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地在水利风景区管理模式上结合实际,进行摸索和探讨,不断提出新的理论和模式。在探索的过程中,要勇于创新,充分利用区域和体制优势,实现景区管理和工程管理的有机结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任何模式都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的管理单体起作用,创新永远是提高水利风景区管理水平的源泉和动力。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管理中,要做到: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风景区建设;统筹规划,实现水利工程与风景区建设的有机结合;拓宽渠道,实行水利风景区建设多元化市场投入机制;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水利风景区的管理水平。

5. 结论

综上,对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非常的意义,在规划中做好水利风景资源的评价,高度重视文化对水利风景区的作用,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理论应贯穿整个规划;我们必须用可持续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对待其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正确处理各种关系,面对问题,积极的提出解决措施,才能实现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关于水利风景区建设开发与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魏传俊. 水利工程[J]. 2011(5):153.

[2]对水库型风景区过渡开发现象的几点思考. 张学俭. 水利发展研究. 2013.09:33-34

[3]水利风景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 廉堰萍,傅华,李贵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J]. 2007(01):75-77.

[4]基于风景资源特色的水利风景开发. 刘晓惠,俞锋. 水环境治理[J]. 2009(02):52-53.

[5]开发水利风景资源,促进水库可持续发展. 杨卫坤. 决策探索[J].2010(7):76-77.

[6]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和规划若干问题. 吴殿廷,周伟,戎鑫等. 水利经济[J]. 2006,24(5):4-6.

[7]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内涵探索. 庄晓敏.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报(社科版)[J]. 2012, 28(5):28-30.

[8]水利风景区建设与河道治理开发新理念研究. 朱涛.. 水利规划与设计[J]. 2013,9:11-13.

[9]水利风景区经济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骆彬. 湖南水利水电[J].2013,2:83-85.

[10]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钟林生,王婧,詹卫华,向宝惠.中国水利[J],2013,16:55-58

[11]水利工程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金文,张阳. 水利经济[J],2009,27(4):51-54.

[12]关于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几点思考. 祁正卫,张淑华,黄河. 中国水利[J].0 2012,2:63-64.

[13]关于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的思考.马承新.水与社会[J]. 2006,6:56-58

关于风景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风景城市;空间开发模式;景城共生

序言

风景是一个国家至为宝贵的资源。风景城市则有其独特的自然风景或文化、名胜古迹。风景城市的规划设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议论的焦点是――如何使风景特色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得以延续。

在中国当前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镇发展侵蚀风景区用地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研究风景城市名胜区与周边城镇对立统一的关系时,可以着重参考自然界不同物种共生模式,梳理两者之间的空间联系,协调保护与建设的平衡,建立起唇齿相依区域共生发展机制。

1风景城市的内涵及成因

1.1什么是风景城市

风景城市指位于或临近风景区域的城市,是更大范围的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综合体。不同的自然景观,造就了我国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城市形态,山城,有水城,更有城市与山水相融的山水城,“洞中穿过高楼望,人在荆关画里游”,城本身就是风景,风景原本便在城中。

1.2风景城市的成因

中国风景城市的形成由自然地理环境背景、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人(或城市)与风景因素构建的共生关系这三方面共同决定。地理环境背景和文人士大夫的“山水文化”素养是两个基本条件。在山水文化的影响下,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时,成功地将人文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足以赏心悦目、怡情寄怀的景观,这就形成了风景城市。当“山水文化”成为中国人的精神特质后,它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谓的风景城市。

2 风景城市景城空间关系发展历程

由于当前国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化程度不同,因此不同地区的风景旅游城市在协调内部风景区与城镇区域的互动发展关系上也处于不同阶段。具体而言,可分为相对分离、互动协调、相互融合和交互共生四个大阶段。

2.1相对分离阶段

国内名山大川型风景名胜区大多处于与周边城镇远离的区位,因此仅能通过连接景区入口和城镇服务中心的快速交通联系。由于距离城镇较远,景区入口服务区和内部往往配置有餐饮、住宿等服务以满足多日游需求的游客,而周边城镇在通勤顺畅的前提下则作为服务功能的飞地存在。

2.2互动协调阶段

部分风景城市注重在依托名山大川型风景名胜区发展城市服务职能的同时,协调城镇风景区与主城区之间的关系。通过发展风景区的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城镇快速增长,形成服务景区的旅游新城,进而达到景区与城市有隔离而互不影响,在功能上互动协调,各取所需的发展阶段。

2.3相互融合阶段

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造成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空间与风景区从相望、相邻到相互融合,形成景区为城市包围或影响的情况。在景区范围不大且相对私密的前提下,景城融合的空间格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景区的开放性与可达性,形成良好的城市风貌。但城市的持续的空间蔓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景区的质量,进而降低旅游休闲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2.4交互共生阶段

风景旅游城市在发展成为特大型城市后,不可避免的存在城市空间发展与风景区建设交错混杂的局面,进而造成处于城市内部的核心景区风貌受到一定威胁,景区独有的旅游休闲资源人工化、硬质化后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当然,如果能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适当增补人文资源,也能够形成风景区独有的天人合一的特色,弥补自然生态环境被侵蚀的缺陷。

3风景城市“景城共生”的空间发展模式

从目前国内外风景城市区域空间开发模式来看,主要有增长极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三种类型。在区域旅游进入后成熟阶段时则可通过对风景城市城乡联动、产服共建的旅游休闲空间的建构,引导风景名胜区与周边城镇地区在空间格局上走向共生发展的模式。

城市与风景(要素)的共生关系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内容或形式, 而风景城市的风景特色能否保持的关键有三,首先是对风景城市中城市与风景关系的本质有确切的认识;其次是明确各历史时期共生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过程, 能较准确地预测共生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再者能够在新的发展时期, 顺利转换或重新建立城市与风景要素的共生关系。

4构建“景城共生”的空间布局模式

风景城市与其他城市也有显着的不同。在风景城市的规划布局中,如何突出作为风景游览这一城市发展的基本因素,处理好风景与城市其他各组成部份的相互关系做到“景城共生”,使城市各组成部份与风景形成美丽和谐、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是这类城市规划布局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风景城市在保护风景区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应结合区域山水特质,在周边建设空间共生发展的城镇。要达到该目标,需参考国内外风景的建设方式,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宜的发展途径,从产业等四方面“四位一体”的形成景城共生的空间格局。

4.1产业发展途径:迁移污染,旅游带动

在产业选择上,风景城市应严格限制景区周边城镇污染工业的进入,同时通过发展传统旅游服务业带动周边相关产业,通过对景区周边城镇多元化的产业定位和品牌建设,形成产游互动的旅游休闲型城镇群。

4.2交通发展途径:绿色通勤,快慢结合

风景城市的绿色交通是塑造城市共生发展空间的关键,应同步建设景区内部的慢行游览交通和联系景区与周边城镇的快速通勤交通,共同形成景城一体、快慢结合的绿色低碳交通途径。

4.3文化发展途径:文脉互通,城景唱和

风景旅游城市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与景区文化地位相映衬的城市文化底蕴。可通过提炼风景名胜区文化资源,发掘周边城镇相联系的人文元素并加以交融,形成以景区的文化特征为主题,自然与人文资源相互唱和的景区-城镇文脉互通的格局。

4.4生态发展途径:绿心辐射,多楔联通

生态环境是风景城市的根本。依照景观生态学理论,应将风景名胜区作为区域绿心辐射周边城镇,同时通过保护山脉河流等自然空间和主动建设城市绿道网等多种方式来建设经由绿心辐射的多条绿楔,形成阻隔周边城镇连绵蔓延的态势,形成围绕景区的多中心组团形式的生态城镇群。

5结语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促使风景城市的空间模式进一步走向与景区环境的融合与共生。“景城共生”发展模式实践,对引导风景城镇的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贾建中,邓武功.城市风景区研究(一)发展历程与特点[J].中国园林,2007(12).

关于风景的作文范文3

水文化遗产是水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水利风景区的重要旅游资源。切实明确水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推进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与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协同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水文化遗产考略》是作者涂师平常年投身水文化遗产宣传教育研究的成果总结,本文将在该书的指导下,对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探讨。具体来看,该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水文化遗产鉴赏,介绍了跨湖桥文化独木舟:世界上最古老的舟船,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水乡建筑的杰作,河姆渡文化骨耜与水稻耕作,从河姆渡水井谈井文化;河姆渡文化木屐:世界上最早的水乡鞋;红陶束腰尖底瓶:仰韶文化的神秘水器,人面鱼纹彩陶盆与半坡人的鱼神崇拜等内容,基于代表性文物的选取,从历史地理、人文风俗、思想观念等方面提炼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第二部分,水文化遗产论略,介绍了古代镇水神物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水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与创意设计,古代排水文化考略,古代排水术语择要图说,古代御咸排水图说,古代兵防设施排水举要等内容,深入论述了水文化文物和遗产的价值、流传、保护和利用。

近年来,各地水利风景区在自身开发建设中,不断加大对相关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力度,并收获了一定成效,然而从整体层面而言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缺乏先进的保护理念。我国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起步较晚,不同领域对水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中,过去强调开发自然风光,而不重视保护开发水文化遗产。一些水利风景区对于水文化遗产既不保护也不利用,使得水文化遗产处在闲置状态下。一些水利风景区一味进行开发利用,使得水文化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水利风景区秉持传统保护理念,使得水文化遗产价值难以有效发挥。其次,缺乏明确的管理职责。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管理职责未得到明确界定,一些水利风景区更存在监管盲区,对保护开发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涉及多个职能部门,部门间存在业务交叉,使得整体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一些水文化遗产资源隶属不同地区,各水利风景区管理单位在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职责上未作明确界定。

再次,缺乏可靠的保障措施。一方面,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涉及多个不同领域,由此对兼具景区建设管理能力和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需求,然而现阶段水利风景区人才队伍并不能满足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要求,影响了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往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由于缺乏畅通的资金渠道,因此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举步维艰。针对以上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中国水文化遗产考略》相关内容的启示,为推进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应开展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水文化保护意识。水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开发对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至关重要,并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在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应借助媒体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对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意义、相关知识等进行宣传,提升水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赢得社会大众的认同与支持,为水利风景区保护开发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明确管理职责,形成工作合力。为开展好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应建立不同部门之间的和谐关系,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构建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共同制定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策略,挖掘水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提升水文化遗产的文化影响力,进而促进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高素质人才引进培养。

针对现阶段水利风景区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对兼具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能力和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四是借助先进技术推进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在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相关部门应建立科学完备的管理制度,立足于水利风景区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实际,依托健全的管理制度,提升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质量,引入先进技术为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协同进行,依托水文化遗产价值促进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风景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长春风景园林遗产;文化导示系统;保护与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风景园林遗产为城市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形象和特色的形成。人们对风景园林遗产的认知,也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呈现多种多样的形式,原有的导示方式和方法已难以满足人们的认知需求,特别是在风景园林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很多区域的文化导示系统具有通用性,导致各个区域文化导示系统千城一面,不但阻碍了风景园林遗产自身特色的彰显,难以形成知识产权层面的保护优势;同时,文化导示系统的相对滞后,会影响风景园林遗产的特色性保护,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阻碍人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消费和体验价值的实现。

基于这样的原因,以长春风景园林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文化导示系统建设的研究,探讨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利于彰显风景园林遗产特色的文化导示形式。为其他城市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参考,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1 长春风景园林遗产现状调查

《佛罗伦萨》指出“历史园林应是以其历史性和艺术性被广为关注的营造兼园艺作品” [1],同时它应被视为历史古迹。长春仅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其风景园林遗产历史相对较短,但其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具有鲜明的特色,具有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权时期建立的风景园林遗产;第二类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发展时期的文化景观;第三类是长春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景观。

1.1时期建立的风景园林遗产

1.1.1 时期的历史建筑及景观在保护与再利用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争论的焦点。作为警示性文化遗产,时期的风景园林遗产备受关注。长春的净月潭是日伪政权为溥仪修建的人工园林,距城市中心12公里,景区面积为96.38平方公里。净月潭森林面积逾100平方公里,潭水面积430公顷,50年以上的人工林约8000公顷,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场[2]。净月潭1934年始建,是为了迎合溥仪建立政权而人工修建的园林。由于净月潭保护较好,现在成为长春旅游的重要景点,长春本地人更是将净月潭作为休养地点。

图1 时期建立的水塔(南)

1.1.2 御花园是政权设立皇宫基础上配建的园林。处于原“部”,即八个政权分设机关轴线的末端。占地规模较小,园区内绿化丰富,园林内的建筑物为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的修复建筑,御花园向公众开放,目前作为城市公园进行使用。

1.1.3 时期在城市建设中建立了的水塔、标志物也成为城市景观中的内容(如图1),这些景观作为警示性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1.2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文化景观

长春电影制片厂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被现代人所关注的是长影世纪城、长春电影城等人文景观。这些借助老长影声望而发展起来的人文景观,凭借老长影的影视文化积淀,运用现代技术,实现对特殊需要的景观环境的营造。有关数据表明,长春每两年举办一次的电影节期间,人们参观长影系列文化景观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过亿元。

1.3 长春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景观

尽管长春城市历史较短,但在自身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景观的形式比较丰富。以宗教性质的文化景观为例,长春清真寺是晚清时期进行修建的,其景观雕塑及庭院布局都保持原汁原味的晚清时期风貌。除此以外长春的文庙、天主教堂都是晚清时期进行修建的,在孔子纪念日及礼拜日,都会有大量游人对其文化景观进行参观。每年孔子诞辰,文庙会举行大型的祭孔仪式,挂满仿刻碑文的文化墙、孔子雕刻石墙等一系列文化景观展现在参观者面前,成为长春城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工业性质建立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文化景观,以商业性质建立的长春鼎丰真的文化景观等等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景观组成(如图2-3)。

图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文化景观 图3 长春鼎丰真文化景观

初步统计,长春风景园林遗产两处,文化景观十余处,每处遗产各具特色,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2 国内外风景园林遗产文化导示系统的借鉴

对于风景园林遗产及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再利用已经得到专家和社会的关注,但是对于其文化导示性的内容,却没有随着风景园林遗产及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的提升得到更多的重视。在文化导示的应用过程中,甚至出现多个城市,多个风景园林遗产的文化导示形式与内容趋同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结果会制约风景园林遗产在文化产业层面的提升,限制文化知识产权的优势。针对这样的问题,国内国外已经有了探索性的研究,通过国内外相关文化导示系统的研究和借鉴,更好地进行风景园林遗产在文化导示系统建设及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文化产业大展。

2.1国内文化导示系统的借鉴

2.1.1 风景园林遗产文化导示图册

风景园林遗产一般规模比较大,需要相应的文化导示图册进行导示。对于一些具有文化背景及文化故事的遗产,需要有相应的文化性说明。北京在进行风景园林遗产导示的过程中,由清华大学专家编制了《北京颐和园》系列导示类图册,满足参观风景园林遗产的游客在文化认知涉猎层面的需求。图册附带导示地图,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化导示。

2.1.2 风景园林遗产文化导示地图

文化导示地图是文化导示中的重要内容,区别与以往形式的地图,现代通过电子数码等技术,通过手机、网络等便捷形式就能够实现多功能的文化导示地图展示。电子版的文化导示地图需要有实体的地图进行配合,并具有便于识别、易于携带等特征。哈尔滨历史建筑旅游地图是比较早进行制作的地图,其内容和形式可以为其他城市的风景园林遗产导示地图的设计和制作提供参考。

2.2国外文化导示系统的借鉴

2.2.1 风景园林遗产文化导示标志物

1.导示标牌

进行风景园林遗产的形式很多,步行、自驾以及观览车的形式都成为主要的交通形式。与交通形式相结合,导示性标牌也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设计。以巴黎和德国为例,无论是驱车还是徒步,都会有详细的说明导示需要导示人所在的位置及目标位置。标牌便于识别和判定方向,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导示。

2.导示网站

建立健全完善的风景园林遗产文化导示的网络系统,增强网络导示的文化辅助功能以及其他文化导示产品的使用说明。欧洲国家在进行风景园林遗产开放的过程中,建立相应的面向大众的官方网站,能够有效地为风景园林遗产的参观提供文化导示支持。

2.2.2 风景园林遗产文化导示组织

1.预约制度

对于重要的风景园林遗产,为了保护其风景园林风貌,法国采取了一些列保护措施。对于风景园林遗产观赏的游客需要提前进行网上预约制度,没有预约不得参观。并严格限制参观的人数,对于孩子和老人需要进行特殊说明,以此来保证风景园林不被过多人数的参观而受到破坏,或者由于管理的疏忽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2.文化纪念日

根据风景园林遗产的纪念日组织相应的文化节日活动,如德国的葡萄酒庄,在每年葡萄成熟的时节会举行葡萄酒节。参观者不但可以参观百年历史的酒庄、葡萄种植园,还可以亲自参与造酒,赤脚踩碎葡萄等多种活动。这种形式的纪念日组织,能够在保护风景园林遗产的同时,增加人们对其文化的认识,并促进多次旅游的动力,扩大风景园林遗产的知名度。

3长春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文化导示系统建设

3.1 文化导示系统中的保护与再利用形式建设

索尔在定义文化景观时认为非物质的文化是文化景观产生发展的原动力,他对自然载体产生作用,从而形成了文化景观[3]。保护文化景观的景观文化是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中的内容之一,文化导示系统在建设时,须将文化性进行着重保护。文化路径的组织、文化背景的挖掘、文化资源的利用都是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文化导示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将区域位置较集中的文化景观进行靠近组织,例如长春建设的长影世纪城,位置与净月潭相靠近,便于人们进行净月潭和世纪城的顺序游览,及多次重复游览。

3.2文化导示系统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建设

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文化景观的文化导示形式在便于流通,易于推广的条件下,也容易被复制和模仿,导致知识产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基于这样的原因,应在风景园林遗产及文化景观保护的文化导示系统建设过程中,增加通过体验所带来的价值,如旅游护照,每参观一处景点可在护照上进行特殊图案的文化景点LOGO盖章,这样旅游过程结束,各人行为的轨迹能够比较好的进行保存,其导示意义也能够得以实现,使侵权行为失去或降低模仿的意义。

也可以通过电子信息的手段,对风景园林遗产及文化景观参观的具体内容进行串联。比如参观了若干文化景观景点,电子地图上进行了记录,参观完成后,到指定地点可以将参观的地图打印到T恤上。这样不但能够增加游览的乐趣,也使游览具有独特性,保护文化导示知识产权不受破坏,促进风景园林特色性保护和再利用。

3.3文化导示系统中的文化导示内容组织建设

文化导示系统中的导示内容组织应具有多样性。仅仅通过实物进行导示的形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文化导示的需求。加入二维码技术、自动定位跟踪技术、网络传输等技术进行配合,给需求者多种形式和内容上的选择,才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导示行为的需求。

借助多种多样的文化纪念日和节日,组织文化导示特色性的内容,实现文化导示系统的完善,支持风景园林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4 结论

区别于其他形式的保护与再利用,风景园林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缺少文化导示系统的协助,会使文化景观在组织和游览过程中出现混乱或者文化阐释不深入的现象。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原有的文化导示系统需要新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完善。事实证明,越是能够突出风景园林遗产及文化景观特色的文化导示系统,越能够得到推广和应用。只有风景园林遗产自身特色得到彰显时,才能吸引大量游客进行城市旅游,通过城市城市旅游的消费,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得好,文化产业便会得到发展,才能更好地支持风景园林遗产的文化导示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 /

[2] http:∥.cn

[3] 邬东. 议文化景观遗产及其景观文化的保护[J].文化景观,2011(3):2.

关于风景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居民点;风景名胜区

[中图分类号]1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5―0043―05

一、引言

目前我国众多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有相当数量的居民点存在,在我国风景区迅猛发展的同时,居民点与风景区在土地利用、风景资源利用等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新农村建设对风景区居民点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我国风景区居民点多为农村型居民点,而我国风景区保护和开发所遇到的问题很多都与居民点的建设有关,因此统一协调这两种不同的要求,探讨适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风景区居民点发展出路和对策,是主动把握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开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积极措施。本文将以温岭方山一长屿硐天部级风景名胜区长屿硐天片区入口外的3个村庄为案例,通过分析村庄目前的基本情况以及村庄与风景区之间的关系,试图探寻一条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适合风景区周边居民点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促使景村互动并达到景村双赢的目标。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风景区居民点的规划建设要求

本文所讨论的风景区居民点指的是风景区内部、风景区边缘及用地、功能上与风景区有所关联的村、乡镇等农村型居民点。

1 风景区规划对居民点的要求

凡含有居民点的风景区,应编制居民点调控规划;凡含有一个乡或镇以上的风景区,必须编制居民社会系统规划。通常来说,风景区规划对居民点的要求主要包括对村庄布局、产业、规模、风貌以及村民素质等5个方面。

首先,合理的新居民点体系是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有序演变的基本骨架。《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要求“在与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相互协调的前提下,对已有的居民点提出调整要求;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等4种基本类型,并分别控制其规模布局和建设管理措施”。其次,随着风景区旅游的繁荣,区内各村庄的政治、文化、产业结构和传统风俗都将向着为旅游服务方向发展,村庄也应成为风景名胜区旅游事业的后方基地,村庄原有的农业和污染型工业要向农产品加工、旅游咨询、旅游服务等旅游相关产业转变。第三,村庄建设用地必须和风景用地相互协调,不得挤占风景用地,在村庄用地审批上有应严格控制居住用地的随意扩张。同时要对景区居民点的人口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人口增长带来的村庄用地需求与景区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产生矛盾。第四,风景区居民点建筑的体量和风格应视其所处的周围环境而定,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既要考虑到单个建筑的体量适宜得体、造型融于周围环境,又要考虑到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及居民点本身在风景区的位置和环境,要充分体现风景区当地的民族形式和地方风格,并与风景区整体风貌相和谐。第五,风景区的保护不仅仅是规划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景区居民自觉维护。提高风景区居民的素质,让他们了解到风景区资源的珍贵性,风景区的保护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风景区居民破坏风景区环境、“涸泽而渔”的现象。

2 新农村建设对居民点的新要求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06年的1号文件正式,其内容可以概括为20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多元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生活宽裕”首先是对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农村其他方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其次还包含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有相应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主要体现在村庄的文化和法制建设、移风易俗、社会治安以及新型农民的培养等方面。“村容整洁”的要求实质上是要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主要体现在街道与道路的硬化和整洁、垃圾的集中处理、房屋的规划与改造、村庄美化等方面。“管理民主”要求通过大力发展基层民主,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发挥好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健全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引导农民建立自己的群众性组织等措施来不断加强农民管理民主。

3 两种要求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与风景区保护对居民点都提到了关于居民素质、村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共同要求。具体来看,居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又可以促进风景资源的保护,促进居民点产业结构的优化;村庄环境的改善既要符合“村容整洁”的要求,又要与风景区的优良生态环境相协调;完善的基础设施既可以为农民生产和生活使用提供长期服务,又是居民点具备风景区旅游后勤保障功能的前提条件。因此这两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致性。

但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主要以居民点自身的发展为出发点,侧重于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其要求中强调“发展”的成分较多;而风景区保护的要求则主要以风景区的保护利用为出发点,更侧重于在村庄性质、规模、风貌等方面如何与风景区进行协调等方面,其要求中注重“约束”的成分更多一些。因此这两种要求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具体可分为结构性的矛盾与功能性的矛盾两方面加以讨论。结构性矛盾主要是指用地矛盾,即居民点发展的用地需求与风景区用地要求两者之间的矛盾;功能性矛盾是指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居民点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即“生产发展”,而从风景区保护的角度出发,景观的珍贵性和脆弱性又对居民点的产业结构和规模都有一定的限制,两者目的不同,在各方面都会发生矛盾。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风景区与居民点之间的需求关系分析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风景区与居民点之间的需求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风景区逐渐开始意识到当地社区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更进一步讨论风景区与居民点的关系,就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这两个主体的相互需求(见图1)。

1 风景区对居民点的需求

(1)缓冲与保护。风景区以其自然或人文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来吸引游客, 如果风景区周边居民点对自然环境过度索取,就可能降低风景资源的价值。因此风景区需要周边居民点消除各种损害风景区环境质量的因素,同时作为风景区保护的缓冲带,阻挡更外层区域对风景区的损害。

(2)供给与服务。大多数风景区由于受到用水、用地条件以及景观要求的限制,一般在风景区内不适合建设过多的服务设施,因此必须依赖周边居民点来提供各种供给与服务功能,同时风景区还需要周边居民点提供各种人力资源参与风景区的开发、管理和维护等各环节的工作。

(3)提供人文环境。作为当地的原生社区,风景区周边的村庄是展现风景区人文环境的主要载体之一,游客通过在村庄逗留并与当地村民交流接触,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产生活习俗,获得更为丰富的民风体验,从而使得整个游憩过程更加完整和富有参与性。

(4)培育新的旅游吸引物。风景区周边的村庄根据自身特点可以建设成为各种特色村庄,如生态环保型、历史文化型、休闲农庄型等等,一旦这些村庄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那么通过适当的宣传,不仅可以提升风景区的知名度,还可以作为风景区新的旅游吸引物吸引更多的游客,丰富游客体验从而促进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居民点对风景区需求

(1)作为旅游目的地。村庄需要风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保证其住宿、餐饮、商业等的服务市场规模。旅游业是一种顾客直接来到产品产地的产业,人的流动又带动了信息的流动、资金的流动、人才的流动,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能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促进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改变,带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2)提供就业岗位。一方面,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维护等事业可以解决一部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风景区事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快速成长,又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提供了有利机会。

(3)提供自然环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相比于城市的居民来说,风景区周边的居民点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是不可比拟的,这些都拜风景区所赐。但是风景区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村民不能对其进行过多的直接利用,这也是景村之间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4)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动力。风景区周边的村庄大多离城市较远,交通可达性较弱,在风景区强调保护的主题下村庄也缺少可直接开发的资源。因此,村庄迫切需要风景区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动力,这种动力可能直接来自于旅游业,也可能来自于旅游开发带来的其他产业。

四、案例分析

1 村庄背景

(1)村庄基本情况。长屿、屿头和岙里3个村位于温岭市新河镇,南部紧挨方山一长屿硐天部级风景名胜区的长屿硐天片区,北部紧邻与104国道相连的横淋公路。至2006年底,3个村子总共拥有人口4461人,土地面积1672.2亩,其中耕地1270亩,园地402.5亩。在新河镇长屿片区19个行政村中,长屿、屿头和岙里的农村经济总收入排名分别是第1、第2和第12名,农民人均所得排名分别是第1、第2和第17名。

(2)村庄与景区的关系。3个村距离长屿硐天片区双门硐景区入口仅200米(见图2),是游客进入风景区的必经之路。村庄整体布局上紧贴风景区山体外侧,堵塞了风景区主要人口,挤占了风景区景观延伸空间,阻挡了景观视线,从景区内回望可见村庄对风景区已呈包围之势。

(3)石文化价值。通过对这3个村逐户调查,发现尚存保留较为完好的传统民居建筑161栋(见图2),其中明清建筑11栋,民国建筑26栋,20世纪50―60年代建造的建筑19栋,余下大部分为20世纪70―80年代建造的石板屋,村中道路也多由石板铺砌,石板路、石板屋、石围墙、石磨、石碾、石码头构成一幅天然的“石文化画卷”,是长屿硐天石文化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建设长屿硐天片区主入口和“温岭石文化博物馆”的理想场所。

(4)村民目前的生活状态。3个村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动力数量占到了劳动力总数量的76%,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17%;有接近20%的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其中有68%的人工作地点在本省外,27%的人工作地点在县外省内,只有5%的人留在县内工作。

目前只有少部分村民依然居住在老石板屋内,使用石材的生活用具,过着传统的生活,这些老房子周围一般小环境都比较好,仍然保持了村庄最原始的风貌;而大部分村民都住进新建住宅,城镇化趋势明显,这些新住宅建筑密度过大,而且外形、用材、高度都与长屿硐天风景片区的“石文化”氛围不符。

2 现状问题分析

在现场调研以及对村庄基本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不难认识到几个事实:

(1)突出表现为景区周边快速城镇化对风景区用地形成威胁。一方面,大量早期建设的住宅已到使用年限急需更新;另一方面,新增加的人口需要新建住宅。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这些新建的住宅在位置、建筑形式、高度等方面对风景区的景观造成了较严重的冲击。

(2)村庄发展与景区发展相对独立。首先,村庄目前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家庭经营的手工业,第二产业比重较大,3个村子的第二产业比重均高于长屿片区的平均水平,分别占到了经济总量的99%、98%和88%;其次,在景区工作的村民相对较少,村民依托景区获得的收益较少。因此从现状而言,3个村庄与景区关系不密切,村庄没有依托风景区开展各种经营活动,风景区也没有利用村庄实现服务接待功能。

(3)村庄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动力。目前3个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分别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15.1%、13.9%、23.8%,但农业收入分别只占到3个村子经济总收入的0.13%、0.55%、2.79%,可见农业并不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劳动力资源亟待有效利用;3个村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分别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22.3%、26.1%、5.1%,但外出劳务收入只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25%、0.44%、2.88%,这说明外出务工并没有有效的解决当地农民的收入问题。

(4)村民小农意识和村庄人情化管理现象突出,景村互动工作较难开展。通过与村干部和村民的调查访谈,发现当地村民的小农意识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小富即安,盲从随大流,没有组织协作”等与小农经济相伴随的落后观念,村民普遍满足于自给自足,缺少开阔的视野,更看重眼前利益而难有长远打算;与此同时,村庄人情化管理现象也较为严重,他们在与风景区管理者的长期“博弈”中逐渐组成了一些“小团体”,具有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自我保护意识,且较难接受新事物,这给景村互动工作带来了重重的阻碍。

3 新农村背景下居民点发展的出路与对策

风景区居民点由于地理位置上的特点,其发展与风景区息息相关,风景区的自然环境是居民点生产、生活的依托,而居民点又是构成风景区可持续发展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景村之间互有需求又互相制约,如果二者仅从各自的立场考虑,那么就会出现“囚徒困境”中的占优战略,这对景区保护和村庄发展而言无疑都是不利的。

(1)注重“富民升位”理念。所谓“富民升位”就是通过风景区资源保护和建设,有效带动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致“富”于民,同时更好地提高风景区的“品位”,以及风景区所在的温岭在台州、浙江以及东南沿海旅游发展和经济格局中的综合“地位”,从而达到景村发展的“双赢”。

(2)坚持“景村共栖”发展。所谓“景村共栖”发展就是风景区与居民点的发展都不以牺牲对方的利益为代价,通过整合二者资源、联动开发,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共同目标。特别是目前新农村建设对居民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景村共栖发展模式对风景区居民点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尤其要摆正生产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强调规划的协调统一,注重开发序列与开发强度,在经济发展布局上限制发展区内,积极发展区外,带动发展区域。

(3)重视“人、地、利”3个环节。解决风景区与周边社区的问题需要重点考虑居民、土地和景区收益分配3个环节:

对“人”――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居民素质,打造地方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无疑是景村互动发展的核心。景区可以通讨“石文化”队伍建设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比如各种采石技艺、石雕、石刻等民间传统工艺,在这个过程当中,使村庄融入景区建设,促进二者互动。对村庄来说,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能提高村民的技能和文化知识,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景区来说,既强化了石文化主题,丰富了旅游吸引物的内容,也打开了景区大门,互动了周边的社区。

对“地”――整合土地资源,缓解用地矛盾,优化用地结构。理顺景村之间的关系,明晰土地归属,整合土地资源是风景区与村庄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必须以合同、协议等法律手段明晰景区与居民点在土地问题上的权利与义务,避免由于土地关系模糊而导致的经济纠纷,这样不仅维护了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更为景村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对“利”――建立合理、公平、公开的利益分享机制,力求达到双赢。没有利益分配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景村发展的和谐。景区管理者应通盘考虑景区开发者、外来经营者以及当地社区等几个主要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积极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合理、公平、公开的利益分享机制实,从而达到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目标。

通过调查表明,长屿、屿头、岙里3个村庄的村民普遍都认为风景区的旅游发展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好处,这是他们不愿主动参与风景区建设发展的根源所在,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则是长期以来村庄在利益团体之间的弱势地位,以及村庄之间自身的利益矛盾。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共同的农村集体组织来代言3个村庄,在协调村庄之间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为社区在风景区事业中争取更多的权益,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集整理村民的意见反馈给风景区管理部门,让管理者了解当地村民的真实需求;二是及时传达管理部门的政策和建议,并配合管理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同时监督村民履行其职责。

五、结语

关于风景的作文范文6

惯常情况下,游客在旅行途中不仅花费了交通成本,还有大量的时间成本,而且途中经历枯燥乏味,这对整个旅行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随着游客对旅游各环节的质量和体验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在点上进行旅游感知,而且希望整个出游过程都是一种愉悦的享受。风景道作为一种有着交通、历史、景观、保护、游憩等多重功能的景观道路,解决了人们在旅行途中的烦闷,通过观赏、游憩、体验,将传统的交通成本转换成一种途中旅行收益。

一、风景道的发展历程和概念

(一)风景道的发展历程及其理念体现

风景道最早出现于欧美地区,19世纪末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FrederickLawOlmsted首创了“公园道“的概念,并于1865年在纽约的布鲁克林以及随后的ProspectPark风景道进行了实践。以公园道和绿道为代表的绿带景观道路成了风景道早期表现形式。风景道在国外如北美、西欧等地已有逾百年的发展历史,已形成一个独立的、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1930年美国修建了蓝岭风景道,首次提出了“风景道“概念。19世纪40年代欧美经济复苏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繁荣的经济为社会带来了一场汽车的繁华景象。私家车的增多促使了户外游憩增加。风景道的发展由表面的景观绿化到开始注重道路沿途的休闲功能和娱乐享受。同时也注意到历史特征和文化的体现,使其成为道路功能设计和景观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产物。1967年美国《风景和休闲道路法案》的颁布,标志着风景道已经发展起来,并已受到相关人士的关注和青睐。到了完善与成熟阶段,风景道在实证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发展更快,规划设计理念向着综合性和多样化方向发展。1991年美国制定了《交通运输道路效用法案》,其下的风景道法案对风景道的级别、标准、提名工作以及提名程序、功能、本质都作了详细说明,之后许多州开始仿效制定地方法案。同年,为增强驾驶旅游的体验,又进一步制定了《国家风景道法案》,由联邦公路管理局管理,至此风景道进入了从国家到地方的有序管理,规范化发展的时代。

(二)概念界定

在学术研究中,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风景道及相关方面的问题时,经常使用风景道、文化线路、遗产廊道、风景公路、公园道、绿道、历史路等概念,这些概念彼此之间内容交叉重合,难以归列出各自的定义。

美国交通部1991年的一份关于风景道的报告中曾指出,对风景道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各位学者因其研究角度或目的不同,关于风景道的称谓呈现多种多样。国内学者比较认同的是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风景道是指“具有交通运输和景观欣赏双重功能的通道“。而狭义的风景道则指“各种具体形式的风景道路,包括风景公路(小道)、绿道和公园道、风景路和自然风景路、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等。从美国风景道概念体系(泛美风景道、国家风景道、洲际风景道)看,风景道则一般指广义。本文倾向于认为风景道是一种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审美价值的、自然的、文化的、历史的、考古的和增进游憩价值的景观道路,是交通价值、景观价值、游憩价值、文化价值、自然价值等多重价值的融合。

二、风景道理论研究及其规划发展的现状

(一)国外理论研究和发展概况

目前,关于风景道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尤其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发展得较成熟。国外有关风景道研究的内容包括:风景道规划设计、影响及评估、产品化与经营、旅行者行为与心理,以及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其中规划设计是风景道研究的密集领域。研究虽然偏重于景观规划设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平台上需要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旅游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越来越多地深入其中,研究内容向开发管理与营销、影响及评估、产品化与经营、旅行者行为与心理,以及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等多方面拓展。并且从各个方面入手来研究风景道,如Eby、Monlnar从社会学角度,Gunn从旅游供给角度,Little、Lindsey等从游憩、美学角度,DavidW.Eby、LisaJ.Molnar从旅游者在风景道的线路角度Kent、Elliott从生态、游憩和文化景观的连接和保护角度分别进行了调研。

欧美等国家已经涌现了一大批闻名于世的风景道,例如作为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中泛美风景道成员的美国蓝岭风景道、德国的浪漫之路和古堡之路等。德国著名的浪漫之路已享誉世界五十余年。全长约460公里,一路穿过许多风光迤逦颇具浪漫的城市。沿途富丽堂皇的皇宫、教堂、城堡,以及各式各样的传统木式建筑,令人目不暇接。不仅如此,浪漫之路以世界文化遗产乌尔兹堡为起点,经中古城市罗滕堡、小镇丁克尔斯北尔和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奥古斯堡。游历于浪漫的古城街道,犹如置身于文艺复兴时代。

(二)国内理论研究和规划发展概况

国内风景道理论的发展是由于实际需要,在规划实践中形成的。相关的研究常常以地方旅游发展规划的风景道专题研究的形式出现。对风景道的研究目前我国仍然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景观评价上面。

2000年起余青等国内专家率先在我国进行了风景道规划设计的一系列实证研究。风景道规划也从总体规划到概念规划至修建性规划不断具体化。吴必虎、李(2001)在黑尤江省伊春市规划设计了国内第一条驾车旅游观光风景道,运用“等距离专家组目视评测法“的科学易行的景观评价方法对风景道景观进行了评价,为风景道规划设计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杨斌(2004)在重庆市广阳岛风景道路设计创意中提出了为适应功能分区,在道路设计上要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自然资源,以及道路设施要考虑观光、健身、休闲等功能,使广阳岛主干道形成一条亲近自然的风景道路。余青等(2006)从概念体系、规划设计与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国外风景道进行研究,并通过案例研究来揭示风景道开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随后余青等在总结国外风景道规划设计基础上探索其在中国的发展,并以鄂尔多斯风景道的规划设计为实例从总体理念与原则、景观及植物配置、游憩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这是目前国内学者进行的较为系统的风景道实证研究。魏遐等(2007)以福宁高速风景道为例,提出了基于景观评价的风景道旅游规划方法。余青、吴必虎等(2007)在借鉴国外风景道的发展和分析中国风景道发展的意义的同时,提出成立国家风景道管理机构,这有利于国内风景道的规划发展。随后,余青等(2010)以美国蓝岭风景道为例侧重从其功能、类型与特征、选址与规模、布局与间距等7种游憩服务设施类型进行了深入剖析,掌握风景道游憩服务设施建设的原则和基本特征。

此时,我国的风景道发展开始了,风景道规划和建设纳入了旅游发展中。一系列风景道已然呈现: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风景道、福建宁德滨海风景道、温州柑橘花滨海风景道、鄂尔多斯总体风景道以及内蒙古科尔沁风景道等。

三、我国风景道建设的问题探讨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风景道的规划是经济发展,交通建设和旅游发展的产物,但在国内人们对于风景道的认识不多,并且很多人仍停留在传统点上的游憩,以致景观道路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更多的还是作为一种空间转移的必经途径。无论是从政府还是人民都没有引起重视,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收效不甚明显。

更有一些地方的风景道建设并没有遵从集交通、遗产保护、游憩、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有的只是流于表面的建筑化、现代化设计,例如盲目的在道路两旁做房地产开发或是不合地域的商业化作业,可能流失了其原来独有的文化韵味或历史意义。不但没有保护到当地的文化底蕴,反而在进一步的破坏性开发。

(二)发展建议

对于风景道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应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以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为宗旨,减少在风景道开发规划上的实践成本,确保可行性。同时需要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风景道发展相关方面的经验和理论,用批判的眼光去引入国外成功的案例,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去进行风景道规划实践和理论分析。

风景道的规划建设不能停留在表面的景观建设和功能配套上,要做好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背景,进行深层次的底蕴发掘,同时注意其观赏、游憩等功能。并且做到开发和保护相结合,使一条风景道的生命周期能够持续。再有就是当地民众的支持和认识,共同来建设和保护风景道的发展比起管理部门的监督或经营企业的维护是要容易得多。

风景道的发展还有待宣传,使原有的旅行交通变成一种旅游需求,成为连接各景区景点的线性游憩模式,适应现代旅游需求的发展。同时把握好其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使风景道的发展成为实现道路建设、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