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范例6篇

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范文1

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的动机揭示了企业管理当局为什么进行盈余管理。管理当局利用盈余管理的动机一般来说有契约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和监管动机。除此之外,还有政治成本动机,税负动机等等。在这里着重讨论前三种。

公司是契约的集合。基于公司盈余的薪酬契约下,管理者会追逐红利,进行盈余管理。债券契约下,违约会限制管理层行为,因此,盈余管理就作为降低违反借款合同可能性的一种手段而出现。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资本市场尤为重要。基于此,满足盈利预期与维持声誉就成为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虽然不同,管理者当局会根据二者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情形下加以运用,但是动机应该相同,都是影响公司盈余来达到一定的目的。

二、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

(一)应计盈余管理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准则所保留的会计政策选择空间,对应计项目进行调节。应计盈余管理有几个特点。首先是是应计项目倒转。对应计项目的调节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应计项目倒转,即对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并不会增加企业价值,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只是改变了盈余的期间配置,如果增加本期盈余,那么随后期间的应计项目倒转就会使得未来盈余下降,未来盈余下降正好等于本期盈余的增加。其次是这种盈余管理具有不可持续性。如果本期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那么未来期间的盈余会下降,如果未来期间的实际盈余下降,要想进一步进行向上调节,就需要更多的应计调整,所以管理当局不能进行无限期的应计项目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所涉及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选择相应的折旧方法与减值计提方法。二是研发费用资本化、财务费用资本化。三是资产计价方法的选择:如成本法与公允价值之间的选择。四是选择收入确认时点。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不过上述方法在审计中很容易被识别,这就产生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第三个特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具有较好的识别性,容易被审计师识别。

(二)真实盈余管理

实际活动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当局通过构造经济业务交易事项,或者调整业务交易的发生时间,调节盈余的行为。真实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是构造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然而具体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呢?真实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销售操控,操控产品价格或销量,费用操控,对于费用的发生时间与金额操控,生产操控,过量生产来降低边际成本。除此之外,还有关联方交易(关联交易销售、关联方应收款项、关联方贷款),许多公司都通过关联方之间的资产销售或商品销售来操纵盈余。

真实盈余管理相比应计盈余管理有不同的特点。真实盈余管理因为其真实性,所以不容易被识别,但是其对企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真实活动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利益。如:过度的销售折扣会降低消费者对公司未来产品的价格预期、提供过度的商业信用会增加公司的潜在坏账损失、过度生产会增加公司的存货管理成本、而削减研发广告费用则是以牺牲公司未来持续增长性为代价。这些决定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三、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

由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有着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特点,因此企业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时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一,总经理在不同任期内会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林永坚(2013)认为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当年利用应计项目负向盈余管理可“一举多得”,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却可能会“损公不利己”。说明管理者当局会在初上任事会较多的应用应计盈余管理,而后期则会较多的运用真实盈余管理。其二,媒体关注也会影响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于忠泊等(2011)发现大量的媒体关注给管理者带来了强大的市场压力,迫使其为了满足市场预期而进行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其三,IPO过程中公司会基于发行价最大化进行不同的盈余管理。蔡春等(2013)认为IPO企业不仅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而且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同时,会计师事务所的选取也会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除此之外,盈余管理的选择还会受到管理层的决策偏好,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政策环境,审计水平的影响。关于这一方面可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前文分析中,由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有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影响,这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会对公司造成不同的经济后果。应计盈余管理相对会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而真实盈余管理则会影响企业的长期业绩。而在不同的情形下,具体对企业有何影响还需要深入探究。如在IPO、增发、退市过程中,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会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四、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不同特点,不同方式,不同的经济后果,总结了众多学者关于二者的研究。过去较多的研究应计盈余管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对真实盈余管理开展进一步研究,加深我们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蔡春.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性化与濒死企业[J].会计研究,2012(9):31-39

盈余管理范文2

    关 键 词:盈余管理  涵义  动因   方法   特点

    Abstract: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s to control or adjus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come in the report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interest. The aims are to obtain the private benefit. Mainly there are six kinds of motivations, two types of methods to reach the purpose of Earning management. It has four characteristics. We can stress its reasonable study to keep advantages instead of disadvantages.

    Key Words: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ing   Motivations    Measures   Characteristic

    盈余管理研究在国外会计学界只有20年左右的历史。在我国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它也刚刚开始凸现。对于这样一个毁誉参半、人喜人忧的新问题,笔者试述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盈余管理,至今并无定论。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tt)《财务会计理论》中指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Paul M. Healy and James M.Wahlen(1999)提出:盈余管理使为了误导股东对公司潜在经济业绩的理解,或影响基于报告的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的判断过程. William J. Bruns, Kenneth A. Merchant认为:盈余管理包括会计操纵和经营操纵两个层面。在会计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在构造业务交易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作出职业判断和会计选择目前我国普遍认为: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自身的利益或为了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会计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条件

    1.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当局与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等)之间利益的不一致。.实施盈余管理主要有以下目的:一是管理当局完成委托契约;二是筹资目的,达到上市或配股的要求;三是合理避税;四是获取政治成本, 使企业通过面临的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五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六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更迭。

    2.盈余管理的条件:委托契约的不完全性(人们的认识水平,成本的约束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不完善性(制度的空缺,可选择空间较大),信息的不对称性,现行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固有缺陷(如权责发生制的确认标准,重要性和稳健性原则应用,会计估计的大量存在等)

    三、盈余管理的方法

    盈余管理主要是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实现的,但又不仅限于会计方法。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1. 会计政策选择下的盈余管理方法。

    短期方法主要是操纵应计项目.在会计准则的范围之内,企业管理当局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选择和判断去影响或改变财务报告。首先,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会计中的地位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是不可动摇的,这就产生了很多待摊预提项目和应计项目,常见的应计项目有摊销费用,应收账款变动,存货变动,应付项目变动等.管理者可以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和递延确认费用来调高利润,也可采用相反的方法来调低利润。其次,管理当局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大量未来经济事项必须作出判断,例如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残值,养老、退休金、递延税款以及坏账损失等,即使对于同类经济业务,也必须在公认的会计方法中选择其中一种处理方法,如折旧方法中的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折旧法,发出存货计价中的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等,这些不同的判断和方法都会导致不同的会计盈余.

    长期盈余管理主要是调整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只要企业始终遵循这一要求,其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使用价值并不会受到会计政策最初选择的实质性影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变更会计政策以后,能够使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更为可靠,更为相关时,可以变更会计政策。由于在会计实务中对同一交易或事项的处理中,人们通常很难判断哪一种作法更能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因而一些企业便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由于会计政策变更一般采取追溯调整法来进行会计处理,对企业盈余的影响一般都不止变更当年,因此很少被用于年度(短期盈余管理),而是作为长期盈余管理的手段。

    2.生产经营及关联交易的调节。

    企业管理当局出于对盈余结果的考虑,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做出不同的安排,如存货水平及其采购和发出的时间安排,应收账款的管理,固定资产的购入等都会对会计收益产生较大的影响。关联方之间的控制关系,更为盈余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如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或是剥离企业的一部分加以改制,因此,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母公司可以通过注入优质资产,置换劣质资产,转移好的经营项目和利润等非公平交易,使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短期内迅速提高,重组绩效迅速释放。又如有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秘密控制某个公司进行关联交易,但该公司在法律形式上并不具备成为其子公司的条件,而不必纳入合并报表,此时,隐蔽性就更强。

    四.盈余管理的特点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已经高度分离,所有者权利不断弱化,企业管理当局成为企业事实上的控制者。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企业管理当局成为会计信息的垄断提供者,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而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最为有利的会计政策,以实现其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作为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最大使用者的国家,缺乏对会计信息质量需求的内在动力。而对上市公司的一些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来说,他们关心的是股市行情,而不是企业的财务状况,许多投资者对会计信息根本没有深刻的理解,甚至根本看不懂会计报表。 企业管理当局,无论是董事会、总经理还是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作为企业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有权利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有权利变更会计估计,有权利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等。而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2.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会计盈余,以及影响盈余的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一般的,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的时点的控制则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

    3.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获取私人利益(尤其是管理当局的利益).

    4.盈余管理从静态角度说并不会改变企业的实际盈利.无论是短期或长期盈余管理的方法只是改变盈利的时间分布,并不能创造盈利.而运用关联交易等方法只是将盈利从生产经营的一个环节转移到另一个环节,或从企业的一个分公司转移到另一个分公司,始终没有另外创造价值.所以盈余管理只改变了盈余在企业内部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实际盈利水平.

    五.如何评价盈余管理的利弊

    1 .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主要是降低契约成本: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而签订契约是要花费订约成本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尽量降低契约成本、但由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订立的契约总是具有不完全性和刚性。一定范围内允许存在盈余管理,不仅会降低契约成本,而且还可以使企业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行为灵活地面对突发事件,从而较好地克服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提高企业价值。其次是激励经营者:企业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面对市场风险和企业特有风险。在以净利润作为报酬衡量标准的情况下,由于不可控的市场风险而使管理者承担了报酬风险,例如,一项新的会计政策的颁布降低了净利润,就可能会减少管理者的报酬,而且与投资者相比,管理者无法通过为多家不同的企业工作来分散其报酬风险。盈余管理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不可控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降低了报酬风险,激励管理者采取更好的策略和行动,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再次是稳定股价。证券市场的不完全有效性使得股票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价值.有时甚至表现出逆向性。稳定股价是管理者的工作之一。对于一个盈利状况良好,运行稳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来说,由于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偶然事件的不良影响,不明真相的市场可能会做出相反的反映,造成股价下跌。管理者可以通过盈余管理,向市场传递利好消息,达到消除不利影响,稳定股价的目的,避免股东不必要的损失。最后是传递内部信息。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管理者经常可获得一些独有的内部信息,而这些内部信息往往相当复杂并具有专业性。企业管理者若要以报告的形式把它们传递给投资者,是相当困难并且代价高昂的。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拥有更多的有关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内部信息,当企业未经管理前的盈余信息难以准确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时,就容易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误导。在这两种情况下,管理者可以通过采取盈余管理行为,合理调整利润,更好地把内部信息传递到资本市场。

    2.盈余管理的弊端。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也很明显。首先是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企业管理当局通过“内部人控制”的便利条件对会计信息按照其管理目标的需要进行“加工、改造”,使其披露的会计信息往往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甚至缺乏客观真实性,从而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对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失去了有效性。其次,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盈余管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经营者甚至企业的利益,但是也存在较大风险,一旦投资者和债权人发现企业进行了对他们不利的盈利管理,就会对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和履行责任与义务的能力失去信任,导致资本市场和借贷市场失灵,不仅使企业管理当局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给企业以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再次,盈余管理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与国家的利益。由于盈余管理主要来自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驱动,而企业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与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的利益又存在不一致性,因而在许多情况下,盈余管理的存在会促使企业管理当局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经济利益。

    总之,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概念,其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其行为是否损害了相关者各方的利益,是否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否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最重要的是否违反了我国现行的法律和会计制度。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对其予以合理规范,达到去弊存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Patricia M.Dechow and Donglas J.Skinner.Earnings Management:Reconciling the Views

    of Accounting Academics,Practioners,and Regulators[J].Accounting Horizons,2000,14,(2)

盈余管理范文3

关键词:盈余管理 财务报告 职业判断

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 21st century, the people began to doubt the accountant’s good faith question along with some public companies’ corrupt case unceasing exposure. let people more shock is not falsehood, but these legitimate using earnings management to the profit adjustment. also some people believed that it’s necessary, has the advantage to company’s development. how then do we understand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nature? this article tries to make a simple discussion.

key words: earnings management,financial report,occupation judgement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近几年来关于盈余管理的话题越来越多,随着话题的增多同时也存在颇多争议。那么,什么是盈余管理呢?一个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是好(利大于弊)还是坏(弊大于利),亦或好坏参半?诸如此类问题,在会计界引起了广泛争论,目前仍未达成共识。俗话说理越辩越明,从长远来看争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会让我们的看法一点点更趋近真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笔者也将就盈余管理谈一点自己的拙见,以作引玉之砖。

谈到盈余管理的概念,目前有三种比较权威还算比较广泛认可的定义。其一是美国的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他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中这样写道:“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表现。”其二是美国的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还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是hedyt和wahlen于1999年提出的,他们这样解释盈余管理:当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利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盈余管理就此产生了。

虽然不同学者对盈余管理的认识有所不同,但还是存在一些共性。如,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管理层(经理、董事会或控股股东);第二,盈余管理是一种蓄意的、有目的的行为;第三,这种行为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或一些相关利益者;第四,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私人利益(也许在获取自己利益的同时还会给其他人带来利益,但这不是他们的初衷只是副带结果而已)。

我们对盈余管理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之后,下面再来探讨一下盈余管理是好是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应否在企业提倡盈余管理的问题。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你是站在哪个角度来对其评价。如果不先解决这个问题也许会得出一个矛盾的结论。我们把立场分为这么几个方面:1、站在国家立场(确保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站在管理者角度(得到最大的报酬);3、站在投资者角度(能得到对决策有用的信息);4、站在政府加强税收的角度;5、站在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利益人的角度。我们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探讨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通过对盈余管理概念的理解,我们知道,进行盈余管理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财务报告(主要是财务报表),而这些财务报告是提供给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那盈余管理的好坏问题就变成了,进行盈余管理和不进行盈余管理提供的财务报告哪种更有利于投资者决策的问题。美国fasb在safc中写道: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与我们研究盈余管理所站在立场是吻合的。

现在我们可以探讨盈余管理好坏的问题了。财务会计有四个基本程序: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我们以确认为例来作一下描述。第一步确认为最终提供出有用的财务报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认保证了有用的信息能够进入会计核算系统,最后反映到财务报告中去。如果对重大的、有用的财务信息没有确认,那这些信息就进入不了会计系统,最后也就反映不到财务报告中去,这样就会使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大打折扣。同样,一些无用的财务信息甚至虚假的财务信息我们就不要确认,否则在财务报告中反映一些无用的信息会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也会使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大打折扣。由此看来,确认如此重要我们就不能任意进行确认,那我们的依据是什么呢?确认有四项基本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虽然确认不能随意,但我们从这些确认的基本标准中也可以看出,这些标准是一些定性的标准,仍旧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确认不确认,什么时候确认,确认多少?这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正是这一点给了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这更增大了确认的难度,同时也增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会计活动离开不开职业判断,它贯穿于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带有主观性的职业判断就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更有用的决策信息。也就是说会计职业判断的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会计人员以具体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实质、特点为依据,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来判断,不能考虑任何私人利益。很明显盈余管理是有悖于这一点的,他在判断方面站在了管理者一方,考虑的是管理者的利益,而不是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因此,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是有害的,也就是我们不应在企业提倡盈余管理,我们应尽可能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因为盈余管理是杜绝不了的)。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很多,对这些原因的分类方式也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都可以进行一种分类。在这里,笔者从盈余管理为什么会产生及盈余管理为什么能产生两方面入手来简单分析一下。

 

(一)为什么会产生盈余管理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答案是很明显的,就是两个字—利益。谁的利益?当然是管理者的私人利益。

随着公司制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利益的群体。当然有时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我们说他们的利益一致总是相对的,而利益的不一致是绝对的。根据公司的理论,经营者与所有者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经营者总是比所有者掌握更多的公司信息,经营者就会利用此优势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举个例子:根据合约,当企业下年利润达到1000万时,经理就能拿到100万元奖金。那么,在下年的经营过程经理就会根据实际的经营情况做出估计,如果经理预计:1、在正常情况下利润达不到1000万,但相差不多,这时他就很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来调增利润以达到目标。如,利用冲回资产减值的方法。2、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目标时,他又极可能尽可能在本期多确认费用、少确认收入来个big bath为下年盈利做好准备。3、利润将会远远超过目标,那经理又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隐藏一部分利润以备后面年份使用。因为,超额部分没有奖金,达到目标就可以了。

在管理者谋取私人利益同时可能会有如下情况:1.管理管理者谋取私人利益同时,损害或降低了提供报表的有用性。2.管理者谋取私人利益同时,没有降低甚至提高了财务报表的有用性。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一下,情况1是我们所讨论的典型盈余管理行为所致。至于情况2不再我们所说的盈余管理范畴。因为,根据我们前面的论述盈余管理的结果就是会损害财务报告的有用性,那我们如何来理解管理层获得的私利呢?正如前面所说,所有者和经营者有相对的利益一致的地方,这里管理者获得私利而同时所有者也同时获得了利益——报表有用。这是一种双赢的结局。这也是我们公司制企业希望看到的一种局面。其实理论中的激励成本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可见,关键不在于管理者是否获得了私利,能否提供有用的财务报告才是关键。而盈余管理会影响财务报告的有用性继而给管理者带来私利, 也就是说利益是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动因。

(二)为什么能产生盈余管理

在谈为什么会产生盈余管理时,我们提到了一个理论,其中有一点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信息不对称,这一点其实也是盈余管理为什么能够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正是信息的不对称为盈余管理产生提供了先天土壤。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制度方面。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对许多业务的核算都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方法。企业的数量成千上万,性质又各有不同特点也各不一样。我们总应该相信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从众多方法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这个层面考虑,在核算上搞一刀切是没道理的,但也正是这一点让一些怀有私心的管理者钻了空子。

那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能不能为了堵这个空子而把所有的业务处理方法都限定为一种呢?显然这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英国会计准则在序言中指出:“会计准则并非僵硬不变的条文的汇总,它不能取代根据各种信息做出判断和活动。”fasb在sfac no1.中提到:“尽管在整体上财务呈报笼罩着一层精确的光环,但具体到财务报告,只有极少数计量不是估计。”美国会计学家佩顿也指出:“现代会计需要在许多场合运用估计和判断。”可以看出,会计判断始终贯穿于整个核算程序中,而存在判断,那有意图的人就可利用这一点进行盈余管理,既然不可避免是否我们就应听之任之呢?当然是否。因为,盈余管理损害报表有用性,虽然不能避免但我们可以改进我们的相关准则、制度,完善我们的会计准则、制度,尽可能堵住进行盈余管理的漏洞,以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

除了准则、制度的灵活性为盈余管理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外,其滞后性是另一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业务是越来越复杂,出现了许多以前不曾有的业务、工具,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就是最好的说明。由于新出现的事物在已有的准则和制度中并无明确规定,这也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三、减少盈余管理的措施

如何尽可能减少盈余管理行为?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使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利益最大程度上一致起来。也就是说你为我谋了利那你自己也会获益,假如你损害了我的利益那你也将受到损失。像我们文中举的一个例子,如果企业只用实现利润这么一个指标来决定对管理者的奖惩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样会使管理者采取一种行为利了自己而损了投资者。

(二)证监会相关政策的制定(针对上市公司)。比如,对公司的上市、配股等问题,要规定一系列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指标。如果管理者想通过盈余管理达到某些条件必然有损另外的规定条件,让他顾此失彼。让那些真正是有潜力、经营能力强的公司才能满足这些条件。当然关于限定条件的指标体系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还有待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

(三)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的制定。对于准则的灵活性,我们应尽可能减少公司的一些可选择性,以弥补一些漏洞。如新准则规定对于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不准再冲回就是很好的措施。对于滞后性,相关部门应成立专家组密切关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事物,及时采取措施以对其进行规范。可先颁布一些临时性指导法规,待成熟后再正式颁布行成正规制度。

(四)完善的信息披露。盈余管理不违法,没有违背相关准则和制度,也就是说通过盈余管理反映出来的报表不是错的,只是不合理,不能直接的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如果信息使用者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平,只要披露是完善的,那不管企业如何进行了盈余管理,他们都能够识别不同的质量盈余数字,从而对企业的价值做出无偏估计。然而对于使用报表的投资者来说一部分是有专业水准的,一部分是不太专业的。对于不太专业的投资者来讲,他们没有足够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他们仅仅关注几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如,利润),然而管理者往往就是做这些指标的手脚。对于不太专业的人士来讲,这几个被做过手脚的指标就会误导他们的决策。对于专业人士来讲呢,他们会从这几个关键指标出发,结合披露的一些相关信息还原企业的真实面目。然而当披露不完善,一些重要信息没披露出来时,那专业人士还原后的还不是企业真实面目,近而也误导这部分投资者。但披露完善的话这部分投资者就能把报告还原成对自己决策最有用的信息。披露完善也不意味着披露越多越好,披露的多相应的披露成本也会增加,另外还可能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那就得不偿失了。关于披露的内容也是值得学者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五)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说注册会计师是企业提供报表有用性的最后一道保障一点不为过。如果说使用报表的人有专业和不太专业之分,那注册会计师应当说是专业人士中的专业人士。他们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假如前面所说的种种限制均被企业逃过,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有识破的专业能力的,他们应把握住最后这一关,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以帮助投资者作出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beaver,w.h.,1968,“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empiric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selected studies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0。

[3]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

[4]蒋义宏: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之实证研究—eps和roe临界点分析[j],上市公司研究论从,1998。

[5]赵宇龙:会计盈余与股价行为[m],三联书店,2000。

[6]孙铮,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4。

盈余管理范文4

一是降低了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的可能。过去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均规定资产应建立减值准备(资产发生减值时计提,资产升值转回)。但事实表明资产减值准备的这一核算规定被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频度及深度均很大。如何有效遏制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新“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舍弃了过去与IASB趋同,即允许转回长期资产减值的做法,转而向FASB靠拢,采取了在长期资产存续期间只计提不允许转回的做法,这样就使资产减值的调节功能大大降低,从而反制公司滥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另外,对流动资产计提的准备(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新会计准则虽然允许计提和冲回,但对其计提和冲回也进行了严格限制,如应收账款作为一项金融工具,要求必须有“客观证据(如债务人发生严重灾害、财务困难、即将倒闭或财务重组等)”表明发生减值才能计提,减值准备的大额冲回也必须提出证明原计提的减值准备的适当性和资产价值于本期确实大幅回升的充分适当的证据,否则视为调节利润而建立的秘密准备,必须按“重大会计差错”来处理。

二是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过程进行了适当限制。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而言,我国公允价值使用的前提、范围及具体方法上更加谨慎,这既是对我国过去曾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出现问题的总结和改进,也是基于我国国情,确保公允价值不被滥用的现实选择。如在基本准则第43条中就明确指出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第10条明确规定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才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在非货币换准则中规定了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确定换人资产入账价值和换出资产价值损益的首要条件是交换必须具有商业实质,同时还明确指出:“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此外,公允价值使用的限制性规定还在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股份支付、套期保值等会计准则中得到体现。新会计准则的这些规定向企业传达的信息是严肃而鲜明的,只有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基础上才能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禁止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

三是消除了死角。过去有不少经济业务,要么会计准则、制度未作规范,要么准则、制度虽作规范,但规范粗糙、模糊,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成为企业进行盈余操控的最佳选择。新会计准则基本上消除这些会计规范的“盲区”,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企业盈余管理。如企业合并业务,过去各企业在如何确定合并成本及其分配、如何确定作为对价付出的相关资产的相关损益、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等方面一直很混乱,影响了盈余的核算口径。新会计准则第20号对此作了专门规范,要求企业将企业合并区分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两大类,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规则进行处理。又如,对传统金融企业出现的创新金融业务和一般企业的套期保证、衍生金融工具、年金基金等新业务的确认、计量和列报进行了统一规范,减少了企业会计处理上的随意性。

四是完善了会计披露的要求,增强了企业经常性和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透明度。新准则对损益披露的要求随处可见,除“财务报告列报”准则外,各具体准则几乎都有要求,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及确认的损益金额;债务重组准则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债务重组双方的重组利得或损失的金额;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公允价值确定的依据和方法、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的影响、房地产转让的情况和理由、当期处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及其对损益的影响等;关联方披露准则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定价政策等;分部报告准则要求在附注中将企业的损益按地区分部或业务分部进行分部披露等。这些会计报表列报要求使财务报告使用者能较好判断企业损益的构成、风险币Ⅱ报酬的主要来源,增强了决策科学性。

二、新会计准则客观上增加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一)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

由原来仅限于“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扩大到“为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的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由于企业的借入资金借入后是混合使用的,企业上述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到底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到底有多少被用于短期投资性运作、产生了多少投资收益,企业外部人很难准确了解,因此借款费用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数量上如何分配,企业管理层选择的空间有所增大。

(二)公允价值运用范围的拓展

新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如能在上述经济业务事项中得到正确运用,将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不能排除公允价值不被滥用。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关系密切,其可验证性相对较差,加之存在信息不对称,审计部门和监管机构的审计、监管手段、方法等又不尽完善,所以企业管理层有意识地借助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极大。

(三)资产减值中会计选择与职业判断增多

资产减值准则中的“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折现率的选择”,“资产组的认定”等都存在不确定因素和主观判断,若企业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将更难查证。

(四)研发支出的非完全费用化处理

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过去一直是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新无形资产准则则将企业的研发费用分成两个阶段,并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然后分期摊销。由于允许开发支出资本化大大降低了开发费用对发生当期利润的冲击,对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有利。但由于新产品、新设计和新技术的研发难度大,风险高,且其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界限也较难准确划分,因而可能被企业管理层用于盈余管理。

(五)预计负债计量的新规定

新或有事项准则对预计负债的初始计量增加了“……如果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应当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同时还增加了后续计量的规定:“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应作相应的调整,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些新规定也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增加了余地。

(六)新债务重组的三大变化

一是债务重组利得的会计处理由“资本公积”科目回归到“营业外收入”科目,而且由此增加的利润只需在附注中披露,勿需在计算每股收益指标时扣除;

二是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时,既确认债务重组利得又确认转让非现金资产损益,而且用以抵债的资产的转让损益应根据资产的性质确认为正常情形下的出售损益,如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投资收益等;

三是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时未来应收金额或应付金额由过去以协议中规定的未来的本利和确定,改为按未来现金流量的公允价值确定。新债务重组准则的这三大重要变化也给企业盈余管理留有一定空间。

此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交易类别划分和不同类别相关损益的不同处理规定,存货准则有关存货与投资性房地产之间重分类的会计处理规定,企业合并准则中有关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界定及不同的会计处理规定等,都存在盈余管理的空间。

三、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差异分析

(一)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影响不同

由于新会计准则主要是以上市公司为平台进行调查研究后设计的,而且出台后其实施范围又暂定于上市公司,所以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必然大于非上市公司。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随时都可能扩大,因此其对非上市公司的影响在1—2年后也会逐渐显现。

(二)对境内公司和境外公司的影响不同

新会计准则对设立在我国境内的公司影响较大,而对设立在境外或设立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公司,由于其必须遵守所在国或地区的会计准则体系,所以新会计准则对其影响也小。但是,对于内地企业设立在境外或港、澳、台等地的子公司,因其财务会计报告要与大陆的母公司合并,其会计信息需要遵从新会计准则进行折算、调整和合并,所以新准则对其的影响也不亚于境内公司。

(三)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

就上市公司而言,不同行业板块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其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冲击是不同的,对其盈余管理所产生的冲击也不尽相同。如经营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不再为单纯的成本计量模式,而可能完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将随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而调整,调整的金额要计人当期损益。这意味着过去市价大幅上升或下降带来的资产价值和潜在利润波动不予反映的情况将不复存在。总体上讲,新准则对石油、天然气、金融、保险、农业、房地产、特许经营服务等行业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产生较大影响,其盈余管理的空间也随之变大。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面对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这些影响,应采取正确态度和方略。

第一,不能将新的盈余管理行为完全归咎于新会计准则。因为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深层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不存在因果关系。会计准则只不过是盈余管理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下加以利用的工具,而不是唯一可资利用的工具。实际上,早在会计准则产生之前,盈余管理即已存在。会计准则并不影响盈余管理的存在,影响的只是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

盈余管理范文5

摘 要 在所有的会计信息中,会计盈余是最核心最重要的财务要素之一。本文从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对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通过实证对盈余质量评价指数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盈余质量 评价体系 盈余管理

会计盈余的重要性对于会计行业是不言而喻的,在企业的整体财务要素中,会计盈余的基本重要性也被强调高于其他要素。另外,会计盈余在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表现为我国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在制定股票发行、配售和停牌相关政策时广泛使用了这一指标,其重要性足以决定上市公司股市的命运沉浮。

一、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会计政策的不完善性

会计政策本身在制定时,不可能制定的十分完美,考虑到会计处理的方方面面,许多问题需要在会计实践中被不断发现,以及对会计政策进行修订、完善。

2.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由于企业财务负债状况会对企业资信产生影响以及管理层对管理报酬的期望和政府对企业所得税征收的影响等因素,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可接受的会计政策时,又因为会计政策本身规定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有一个可供自由选择的范围,而需要依靠企业管理层和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选择,管理当局在选择时必定按照“自利”的原则,使用会计制度、规定赋予其所拥有的自由决定能力。

3.管理层对会计政策的运用

在选定会计政策之后,如何运用该会计政策,管理当局仍有一定的自由决定权力。例如,在选定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的政策之后,对于确定坏帐准备计提比例,管理当局仍有自由决定权。

4.收益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营风险的高低,与环境有关,也与管理当局的管理战略有关。经营风险大,收益不稳定,会降低收益的质量。影响经营风险的因素包括经营周期的长短、收益水平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收益的稳定性、收益来源的构成等。

二、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盈余质量评价指标选择

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毛利率指标、存货指标、应收帐款指标和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指标等。

2.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指数的构建

在构建盈余质量评价指数时,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将它们加总,此即为赋权的过程。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观确定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对指标权数加以确定。主观确定赋权法的最大问题在于主观性太强,其结果容易受到个体的学识背景和观念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将采用变异权数综合评价法计算公司的EQI,以克服主观确定法的内在缺陷。

本文共抽取7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出各单项指标χk的数值,然后得到各指标的权数:静态盈余质量指标权数、动态盈余质量指数权数。根据各基本评价指标及其权数的赋予方法,本文将上市公司会计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数(EQI)设计为:

根据己确定的指标因子及变异权数,可得到本文所确立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具体的步骤和计算过程,不在此细述。

三、盈余质量评价指数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以下以盈余质量在股票投资中的实证,对盈余质量评价指数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1.研究假设

提出以下假设:

H0 :EQI与土市公司下期投资报酬率正相关,即EQI越高,上市公司下期获取的投资报酬率越高;H1: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标与上市公司下期投资报酬率正相关; H2:毛利率指标与上市公司下期投资报酬率正相关; H3:存货指标与上市公司下期投资报酬率负相关;H4:应收帐款指标与上市公司下期投资报酬率负相关;H5: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指标与上市公司下期投资报酬率正相关。

2.实证模型的建立

所选用的检验模型如下:

模型一:

模型二:

变量说明:

Rt+1:一股票的t +l年度报酬率率。

X1一t年度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标;

X2一t年度毛利率指标;

X3一t年度存货指标;

X4一t年度应收帐款指标;

X5 —t年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指标。

EQI—t年度上市公司动态盈余质量评价指数。

3.样本选择

在选定样本前,要剔除一些数据缺失或指标异常等不符合研究目的和要求的上市公司,最终确定的样本公司总数为71家,由于篇幅有限,不在此一一列举。

4.实证结果分析

针对动态盈余质量,通过得出的相关数据看出,模型一回归Adj-R2为1.5%,而模型二回归Adj-R2为0.9%。可见,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对股价变动的解释力度不大。

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可能有三个:(1)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整体氛围并不理性,很多投资者并不关心盈余质量的内在信息价值;(2)也可能是盈余质量信息本身的缺陷导致的;(3)影响股票报酬率的因素是很多,有市场外部的因素,又有市场内部的因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心理因索等。因此EQI对报酬率的解释力度虽为1.5%,也是影响股价变动的重要因素。

结论:

盈余质量是投资者分析上市公司的重要方面,它能让投资者深入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由于单一盈余指标存在的局限性,投资者在考察上市公司时应多关注盈余的质量因素而不能单独地考虑EPS, ROE等传统财务数据,只有构建盈起盈余质量的整体评价,才能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参考文献:

盈余管理范文6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内涵 盈余操纵 盈余做假

盈余管理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可以说还非常的年轻。在这短暂的20多年中,国外学者从实证的角度对盈余管理做了大量的多方位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手段,以及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等方面,可谓硕果累累。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就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关键性问题取得一致性的结论,尤其是关于盈余管理的内涵界定问题上。首先,将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盈余做假等术语互相混淆;其次,提及盈余管理,便将其列入欺诈行为之列。势必加剧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难度。本文将对以上具有普遍争议的两个问题提出一些拙见。

一、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概念综述

保罗・M・希利和詹姆斯・M ・瓦伦(Paul M . Healy & James M . Wahlen,1999)在回顾了1999年之前的学术研究成果之后,从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structure)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雪珀(Katherine Shipper,1989)未从准则制定者的角度出发,而将盈余管理的定义建立在会计数字是一种有用的信息基础之上,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以上几位学者关于盈余管理的这种定义方式不谋而合,均是从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目的或动机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自己谋取私利而实施的一种欺诈行为。但是,笔者认为,这种以管理层的动机或目的对盈余管理进行定义的方式欠妥,因为人的动机和意图是属于内心且无法准确观察到的主观意识,并且,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人们永远无法为这种定义下的盈余管理进行变量的界定和直接测量。

Levitt(2001),Goel & Thakor(2003)认为管理就是使有关盈余的报告反映管理层期望的盈余水平而非企业真实业绩表现的做法,所有的盈余管理活动都是欺诈。这种从报表是否反映了真实的盈余信息的角度来定义盈余管理是没有意义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企业管理者占据着信息优势,财务报告的“真实性”(representational faithfulness)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期待财务报告与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百分之百的相符永远只是一个奢望。另外,沃兹和齐默尔曼(Watts & Zimmerman,1990)从管理者是否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介入财务报表的制作出发,认为盈余管理就是管理层有限度或无约束的使用个人的一些判断和观点,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性的调整。从这种定义中也无法判断盈余管理是一种欺诈行为。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下,会计准则(或制度)赋予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利,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职业判断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调整账面盈余。而且,在“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将占据未来世界各国制定会计准则的主流(陆建桥,2002)”的趋势下,将赋予企业管理者更广泛的会计政策选择权,随之将出现更加复杂、隐蔽的盈余管理手段,呈现在企业利益相关者面前的财务报表与企业“真实”业绩的不相符程度势必加深。

布朗(Brow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有意识地把账面盈余拉向所期望水平的一个过程。但是,并未对“有意识”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做出说明。陈建岐也认为(2000),盈余管理是指当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选择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价值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威廉姆・K・斯考特(William K. Scott)认为盈余管理就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和)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这三个定义均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片面性缺陷:盈余管理不但可以通过会计手段进行,还可以通过实际交易活动来实现。

Dechow & Skinner(2000)把企业有关盈余的做法分为三种:(1)欺诈的会计行为。(2)盈余管理。(3)合法地使用会计选择。后两种做法均为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运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来调整盈余,两者的区别在于管理者的目的不同,若管理层的目的是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则为盈余管理,否则就是“合法地使用会计选择的行为”。这种定义使人感到迷惑:盈余管理既然没有违反会计准则,何来欺骗之说?同时,这种定义掉进了第一种定义方式的“漩涡”。(宁亚平,2004)

二、盈余管理的内涵界定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以上这些盈余管理定义分别具有不同层次的片面性。笔者认为盈余管理内涵应当至少包含以下四个要素: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第三,盈余管理的目的(动机);第四,盈余管理的手段(方法)。盈余管理是指高层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等会计手段或者通过重组经营活动和交易来操纵盈余以增加企业价值或至少不减少企业价值的行为或现象。

1.盈余管理的主体:高层管理当局

盈余管理的主体应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当局,而不包括中层以下的管理者。因为“尽管首席执行官希望在选择确定公司收益的会计处理方法时,应有广泛的自由,但首席执行官可能不愿给与分部经理类似的自由。”(夏恩・桑德,〈Shyam Sunder〉2000)高层管理当局所获得的最终收益是企业一定期间盈余的函数,而“公司净收益对个别中层经理来说是一个效用低微的激励方式”,“分布的经理可能按投资、利润和成本中心来评价,这取决于他们利用资源契约的程度”( 夏恩・桑德,〈Shyam Sunder〉2000)。并且,企业会计人员也不是盈余管理的主体。当然,管理当局可能会借助一些“财务专家”来进行实际操作。如美国SEC指出,管理当局会花大价钱聘请“财务工程师”(financial engineer),在会计准则范围内构造取得误导性会计结果的交易。

2.盈余管理的客体:会计盈余(企业净利润)

会计盈余(企业净利润)由经营性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总额两部分构成,其中具有较强可操控性的是应计利润部分(陆建桥,1999)。应计利润可以分为经营性应计利润和非经营性应计利润(Wilson,1987),经营性应计利润与营运资本的变动有关,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非经营性应计利润则通常是在企业的资产交易或其他与当期经营无关的活动中产生。与此相对应,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实现盈余管理:一是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操纵产品的收入和成本;二是通过一次性的非经营活动来操纵最终的净利润。

3.盈余管理的目的: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双赢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nexus of contracts),即作为一个有效的契约组织,企业是各种要素投入者(利益相关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联合起来而缔结成一种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的契约关系网络。利益相关这种包括企业管理人员、股东、债权债务人、供应商、员工、政府和中介机构等团体。Trueman & Titman(1988)认为,盈余波动的大小说明了企业倒闭的可能性的大小。很多实证研究成果表明,具有平滑盈余企业股票的价格普遍比盈余波动大的企业股票的价格高。(Magrath & Weld,2002;Myers & Skinner,1999;Barth et al,1999)所以说,盈余管理一定程度上使得股东权益最大化。Dye(1988)指出,鼓动需要盈余管理。在债权人方面,因为盈余管理是企业最大限度的满足债务条款,所以债权人的投资获利也被最大化。Watts & Zimmerman(1986)认为,从效率契约(efficient contracting)的理论来看,即使经营者通过盈余管理提高了自己的薪酬,盈余管理仍是有效率的,因为它可以同时使得企业契约的相关方都获利。(宁亚平,2005)

4.盈余管理的手段: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

从盈余管理的实现手段来看,它可以区分为两类: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雪珀,〈Schipper〉1989)。前者是通过会计手段(主要是会计政策)而实现的,后者则是通过有意安排真是交易而实现的。实质上,盈余管理反映的是会计规则本身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可。

三、界定盈余管理内涵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盈余管理区别于盈余操纵

盈余操纵(earnings manipulation)是指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如在会计选择中使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获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将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盈余操纵包括盈余管理和盈余做假两个方面内容,二者构成了盈余操纵的全部,并且两者是互斥的关系。盈余做假是指管理层违背会计准则和公司法进行盈余操纵;或采取损害公司价值的实际行动操纵盈余。盈余管理和盈余做假的惟一区别在于两者在盈余操纵中使用的方法不同。他们都是调整企业账面盈余尽量达到管理层所需的水平,但是盈余管理使用的手段是以合法和不损害公司价值为前提的。

2.盈余管理区别于盈余欺诈

盈余欺诈是企业通过无中生有的手段(例如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贿赂审计员等)以达到虚构收入、虚增利润、转移不良资产等目的,由此造成的财务报表时针已超出会计法的允许范围;而盈余管理则是企业灵活运用会计准则所赋予的会计选择权利(例如“保守会计”或“激进会计”的方法)对账面盈余进行调整,是不再会计法禁止行为之列的。(宁亚平,2005)

四、结论

某种程度上讲,盈余管理是企业在钻会计准则和公司法的空子或“打球”。但是在没有违法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利益最大是无可厚非的。在会计准则制定的整个博弈过程中,制定部门事实上早已估计到企业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并留给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利。因此,盈余管理是客观存在的,而“证监会永远反对任何形式的盈余操纵(Dechow & Skinner,2000)”是片面的。所以本文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内涵,以期为提高今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提供一些参考,为监管部门加强其对盈余操纵的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并希望能够对会计准则的制定部门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Jones, J. ,1991,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uturmn, 193-228

[2]宁亚平:盈余管理本质探析[J],会计研究,2005.6,65-68

[3]邓春华:基于博弈分析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3.5,37-42

[4]Paul M . Healy & James M . Wahlen 撰,王学军、肖华译,曲晓辉校,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0.11,52-60

[5]吴联生:盈余管理与会计域秩序[J].会计研究,2005.5,37-41

[6]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9,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