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农业论文范例6篇

林农业论文

林农业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林农业论文范文2

1农林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农林科技创新的载体作用

龙头企业应该牢固树立科技兴企的理念,积极利用自身的信息、资金、人才等优势,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校企结合,产研结合,加快农林科技创新研究步伐,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载体[1]。龙头企业应该成为农林科技推广应用的“带头人”,高举科技“龙头”,转化科技成果,并在联结基地的农户中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活动,建立技术推广的网络,培养技术推广的人才队伍,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将企业掌握的科技成果与广大农户共享。

2农林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开拓产品销售渠道的作用

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下,龙头企业具有掌握大量市场信息的优势,能够运用市场信息,研究市场趋势,分析消费者需求变化,处于市场竞争的主导地位。龙头企业要根据自身优势,利用现代市场营销手段,树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市场销售网络,确保产品流通畅通。龙头企业要成为农林产品销售的核心力量,巩固和发展联结基地,在不断扩大产业基地的同时,不断提高基地农户的经济效益[2]。

3农林龙头企业要增强深加工能力,充分发挥“蓄水池”作用

农林产品具有特殊性,往往会出现周期性的供求失衡现象。农林龙头企业在雄厚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撑下,依靠科研,投资加工设备,利用产品资源,开展农产品深加工。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丰富市场商品供应,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又能调节农林产品供求平衡关系,防止出现农林产品“卖难”现象。因此,开发农林产品深加工,能够发挥龙头企业的“蓄水池”作用,保障基地农户的生产利益,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效果[3-4]。

4农林龙头企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帮扶”作用

农林龙头企业要牢固树立立足基地、反哺社会的理念,不能一味地只追求经济利益,要以发展壮大产业为重,乐与农户分享利益。在生产环节,要派技术人员免费指导基地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把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教给农民,给广大农民“授之以渔”。在产品收购环节,要合理定价,遵守基地种植协议,保证货款及时支付,在市场处于低谷时,采取“保护价”措施,以保证农户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总之,龙头企业应结合自身能力,帮扶农民加快致富的步伐,帮助农民加入“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中,发展壮大产业基地,带动农民增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农林龙头企业还应拓宽视野,开发投资农林产业新领域。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农村社会文明。

林农业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尾巨桉,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

 

桉树在我国引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桉树人工林大面积的发展,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负面效应开始凸现,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的许多争论[1-3]。有人认为有计划地发展桉树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有人则把发展桉树与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甚至有的环保人员把发展桉树与紫茎泽兰的蔓延危害相提并论[4-6],因此,有必要开展桉树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演变与调控机理的研究,为合理发展桉树生产提供一定依据,而土壤化学性质是衡量土壤肥力最关键的因素,本研究通过不同林龄的尾巨桉人工林土壤化学性状的研究,揭示其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林地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

本次研究土样采自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桉树的树种以尾巨桉为主,成土母岩为石英岩和石英砂岩。调查地地处东经117°29′,北纬24°28′,气候温和农业论文,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0℃,年降水量1760mm,属南亚热带气候,无霜期336.5d,极端气温:-2℃、40℃,年均相对湿度78%,年均日照时数2068h,取样地点:海拔高度260-450m,地被物主要有五节芒、芒萁骨、鹅掌柴、桃金娘、蕨类等。

施肥情况:底肥每穴下磷酸二铵200g,种植当年2次追肥,第一次每株施复合肥100g+尿素100g,第二次每株施磷酸二铵150g+尿素150g。综上所述,即每亩人工施肥计磷酸二铵38.5kg,复合肥11kg,尿素27.5kg。上述肥料成分:磷酸二铵含P2O546%、N15%;复合肥含N15%、P15%、K15%;尿素含N46%。

2土样采集及研究方法

在福建省境内选择代表性相同尾巨桉的不同林龄(2、3、4、7、9a生)人工林样地,其种植密度为1400株·ha-1。并将距林分较远处杉木×火力楠混交林(10a生) 林地的土壤作为对照,其种植密度为1200株·ha-1。在每个样地上中坡随机选择三个点,每个点之间相隔至少100米,并按不同土层0-20cm、20-40cm、40-60cm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取全层土样,同时采集根际样品,每个土样0.5kg左右,在室内风干后,研磨过筛(2mm、1mm、0.25mm)供土壤分析测定。土壤容重用环刀(0-20cm、20-40cm)采集。采样日期为2006年04月。

2.2分析项目与方法

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全N采用半微量凯氏法;水解N采用碱解-扩散法;有效P采用0.03mol/L氯化氨—0.025mol/L 盐酸浸提法;速效K采用1mol/L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pH采用电位法;阳离子交换量(CEC)采用1mol/L乙酸铵交换法;

3结果与分析

3.1土壤氮的变化

由图1、2可知,土壤全N和水解N随着林龄的增加逐渐减少,对同一林龄的土壤随土壤层次的增加全N、水解N含量逐渐降低。根际土全N含量略高一些。与对照(混交林)相比,除根际土全N含量外,4、7、9a生桉树林地土壤全N、水解N含量均小于混交林含量。而且9a生桉树林地土壤40-60cm土层处全N、水解N含量最少,全N仅为0.4g·kg-1,而水解N为4.036 mg·kg-1。

3.2土壤有效磷的变化

由图3可知,对有效P含量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其根际土含量很高论文提纲怎么写。其混交林有效P含量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对照(混交林)的全P含量与3a生尾巨桉林地土壤基本相近,说明混交林对林地土壤影响较小,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尾巨桉的生长对土壤速效量有一定的影响,在0-20cm 土层影响较大,在该土层随着林龄增大有效磷含量逐渐降低,而其它土层影响不是很明显。

3.2.3土壤有效效钾的变化

如图4所示农业论文,速效K在0-20cm土层处含量相对较高, 根际土含量最高。除40-60cm土层外,其它各层及根际土都随林龄的增加速效K含量逐渐减少。说明尾巨桉的生长对土壤速效K的影响较大。

3.2.4土壤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

如图5、6、7所示,对尾巨桉林来说同一层次土壤pH值随林龄增加大部分呈下降趋势,而同一林龄土壤pH随土壤层次的增加而减少。而混交林土壤pH大于桉树林土壤pH值。对土壤有机质其变化规律不太明显,0-20cm土层和根际土含量较高,其它层次含量较低。这与有机质的来源有重要关系。对同一层次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大部分呈下降趋势,而对同一林龄的尾巨桉随土壤层次的增加而减少,根际土阳离子含量较高。2a、3a生的尾巨桉林地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均大于对照(混交林),而7a、9a生的大都小于混交林土壤。

4.结论与建议

4.1桉树人工林的生长对土壤化学性质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随着桉树生长,土壤N、P、K、有机质含量均有所降低。但小于4a生的桉树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差异不大,自第4年起桉树对土壤化学性质的负面影响较大。

4.2本研究主要对尾巨桉人工林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大量元素、有机质以及PH进行研究分析,而对其它微量元素以及生物酶等未进行研究分析,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4.3土壤肥力衰退的问题是所有人工林普遍的问题。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必须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加强科学合理施肥,特别增施有机肥。同时广泛推广合理的混交林种植配置模式、适宜的轮伐期、采伐剩余物回归、科学的耕作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志辉,李跃林,杨民胜,等.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生态分布规律[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24-28.

2.李志辉,李跃林,杨民胜,等.桉树林地土壤酶分布特点及其活性变化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29-33

3.李跃林,李志辉,彭少麟,等.典范相关分析在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与营养元素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5):544-549

4.林业标准汇编(三).林业部科技司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5.周礼恺,土壤酶活性的测定[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6.黄昌勇.土壤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2000:98-104

林农业论文范文4

一、充分认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充分释放出人的巨大潜能。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人的潜能的释放程度,决定着生产力的解放程度。我国耕地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通过家庭承包经营落实了物质利益原则,有效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充分释放了人的潜能。耕地改革时,农民对林地家庭承包的要求并不迫切,原因是当时农民还没有直接看到林地的物质利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林业特产税的取消和木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农民承包经营林地、发展林业生产、实现增收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将调动亿万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充分释放出林地的巨大潜力。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南方许多省区都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数倍。目前我国林地的经济产出平均每亩20多元,仅为耕地的1/30。这既是差距所在,也是潜力所在。林业具有一次投入多年收益的特点,只要经营得当,收益十分可观。浙江一些地方每亩竹林年收入可达万元。通过改革,解放“八分山”的生产力,必将充分释放25亿亩集体林地的巨大潜力,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充分释放出林木的多种功能。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森林能够固碳放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噪音、净化水质、养护物种。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期,直接减排的力度过大,将会降低经济发展速度,而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固碳的间接减排,潜力很大。据专家测算,一辆奥迪汽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14亩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一座2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48万亩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农民“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必将大幅度提高森林的质量和蓄积量,这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林业还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可以为其它行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木材等林产品原料。

党中央、国务院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十分关心、十分重视。2006年以来,总书记、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改革试点地区考察指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意见》的正式颁发,饱含着中央领导同志对林业发展的殷切期望,表明了中央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坚定决心。

二、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要把握好三个重点

(一)抓住“明晰产权”这个核心。

《意见》明确要求,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这是此次改革的核心。《意见》对如何明晰产权,及如何维护农民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提出明确要求。具体来说:

一是强调必须坚持以包为主。除村集体组织保留少量集体林地以外,凡是适宜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都要通过家庭承包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对不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也要通过均股、均利等方式明晰产权;要把明晰产权同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一起落实,确保农民在获得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后,能依法实现自主经营、自由处置、自得其利;坚持颁发“铁证”,即依法进行实地勘界、登记,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

二是强调必须保持林地家庭承包的长期性。《意见》明确规定:“林地的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届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这是目前我国土地承包政策的最长年限,符合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

三是强调必须维护林地家庭承包经营的物权性。根据《物权法》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这有三层含义:林地承包经营权是由林地所有权派生的用益物权,林地承包经营人对承包的集体林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林地承包经营权相对于林地所有权是不全面的、受一定限制的物权,主要表现为在承包期届满时应将林地返还给所有人;林地承包经营权一经设立,便具有独立于林地所有权而存在的特性,所有权人不得随意收回或调整林地,不得妨碍林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行使权利,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具有对林地的直接支配性和排他性,可以对抗所有权人的干涉和第三人的侵害。这就为农户依法自主经营林地、林木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坚持五项原则

一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对集体林地林木产权的初始分配,必须采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按照农户家庭成员人数确定承包份额,突出一个“均”字,切实做到“按户承包,按人分山”。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确保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在统筹个人与集体利益上,要确保农民在林地林木产权的初始分配和生产经营的利益分配上得“大头”。同时,要兼顾集体利益,集体可以保留少量林地,也可以收取少量林地使用费,或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多渠道盘活各种林产资源,保证集体经济组织正常运转。在处理农民得实惠与生态受保护关系上,既要确保农民得实惠,又要确保生态受保护,这是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改革的根本目标。

三是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农民是改革的主体,也是改革的受益者和操作者。一定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民利,把改不改、何时改、怎样改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交给群众,做到发挥民智、体现民意,决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强制推行。

四是坚持依法办事,确保改革规范有序。改革要始终把依法操作作为基本准则,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森林法》等法律规定。改革的政策、内容、方法、程序要与法律保持一致;改革方案必须依法经相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同意,做到内容、程序、方法、结果四公开,严禁暗箱操作、。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对已经承包到户或流转的集体林地,符合法律规定、合同规范的,要予以维护;反之则要予以完善和纠正。对于已经流转的期限过长、面积过大、租金过低的集体林地,可以采取期权分山、利益调整等方法进行解决。

五是坚持分类指导,确保改革符合实际。《意见》提出的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是对全国的统一要求,各地必须严格遵循。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社情林情不同,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分类指导、分区施策,避免搞形式主义,避免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

(三)落实五大政策

一是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采伐林木是农民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形式。《意见》指出,要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实行林木采伐审批公示制度,简化审批程序,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让老百姓栽树有积极性。

二是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制度,是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运营的基础和保障。《意见》要求,加强对森林资源流转工作的指导,探索限期限量流转的办法,防止农民失地;探索限定受让方资格的办法,限制没有林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工商企业和个人受让森林,抑制过度炒买炒卖森林的行为;加快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建设,建立集信息、市场交易、林权登记、中介服务、法律政策咨询于一体的资源流转的要素市场,建立森林资源流转信息库,逐步实现流转信息化、网络化;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抓紧拟订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准入条件,尽快启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的认定工作,制定和出台相关办法。

三是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各级政府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多渠道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逐步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第二,建立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制度,对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木良种、沼气建设给予补贴,对森林抚育、木本粮油、生物质能源林、珍贵树种及大径材培育给予扶持。第三,改革育林基金管理办法,逐步降低育林基金征收比例,规范用途,各级政府将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第四,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以及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规划,林区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法纳入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第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第六,对财政困难的县乡,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四是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意见》要求,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全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大力发展对林业的小额信贷,切实解决林业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降低农民经营林业的风险,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消除农民发展林业的后顾之忧。

五是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意见》要求,积极引导培育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农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网络,为农民提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农民逐步实现规模经营。引导发展林业专业协会,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

三、要不断总结经验,确保改革扎实推进

林农业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林农业论文范文6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经济学、农(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业技术经济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农(林)业政策学、农(林)业概论等、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微积分、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农产品加工概论、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经济调查与方法、政治经济学、经济法、国际农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金融学、会计学原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毕业后既可以至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行政、人事)、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等工作,也可以进入大中型农牧企业和食品加工贸易企业、与农业和食品产业有关的金融投资、流通贸易、加工运输、科技开发、新闻传媒、咨询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农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建材/工程;

2 房地产;

3 农/林/牧/渔;

4 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

5 新能源。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销售助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销售助理。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1.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知识和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核算、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农(林)业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动态;

上一篇全球化论文

下一篇电影院论文